中医全科医学概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全科医学概论ppt课件
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知识普及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抗病 毒治疗进展
重大传染病的防控策略,如加强疫情 监测、提高公众认知度、推广预防措 施等
结核病的病原学特征、临床表现和诊 断方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培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特点和应对策略
应急响应机制的建设和运行,包括应急预案的制 定、应急资源的调配等
连续性服务
综合性服务
全科医学提供从生到死的全程健康照顾, 包括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各个 环节。
全科医学整合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 医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 全面的医疗服务。
全科医生角色定位及职责
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全科医生负责常见病、多发病的 诊疗和转诊,提供基本药物和非 药物治疗。
注意事项
在体格检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避免交叉感染、确保 患者安全等。
实验室检查和辅助诊断技术应用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等, 可帮助全科医生了解患者的生理和病 理状态,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注意事项
在应用实验室检查和辅助诊断技术时 ,应遵循相关操作规范,确保检查结 果准确可靠,同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和安全。
糖尿病防治指南
注重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及药物 治疗的综合管理;强调个体化治 疗方案,根据患者年龄、病程、 并发症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管理方案制定
患者评估
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包括症状、 体征、肺功能等;评估合并症及 危险因素。
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症状,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 物治疗、氧疗、呼吸康复等。
加强沟通协作
跨专业团队合作有助于加强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全科医学概论ppt课件
全科医学的特点
• 是一门范围宽广、内容丰富的综合性学科。
• 涉及到许多医学的和相关的学科: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医学心理学、 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 等。
• 具有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特点。
全科医疗
• 全科医疗是将全科医学理论应用于病人、家庭、 和社区照顾的一种基层医疗专业服务,除利用 医学专业的知识外,还强调运用家庭动力学、 人际关系、咨询以及心理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提 供服务。强调实施人格化照顾、综合性照顾、 持续性服务、协调性服务、可及性服务的以门 诊为主的基层医疗保健。
第一章 全科医学概述
• 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全科医生、 社区卫生服务
• 全科医学产生的基础与发展前景 • 全科医学的性质与基本原则
第一节
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全科医生 和社区卫生服务
全科医学的定义
全科医学(general practice) 是整
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
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以人为中心,以
“一化四性”的服务
全科医疗的特点
• 强调持续性、综合性、个体化照顾 • 强调早期发现并处理疾患 • 强调预防疾病和维持健康 • 强调在社区场所对病人提供服务 • 注重协调利用社区内外的其他资源 • 其最大特点是强调对当事人的
“长期负责式照顾”
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主要区别
特 性 全科医疗
专科医疗
服务人口 较少而稳定(1:2500) 大而流动性强 (1.5万-50万)
全科医生的角色
• 对病人与家庭: ◆ 医生—常见健康问题的早期发现、干 预、康复与终末期服务等全方位全过程管 理 ◆健康监护人—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定期 健康检查 发现并干预健康危险因素 ◆ 咨询者、教育者、卫生服务协调者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资料ppt课件
中医学与全科医学的医学观、方法论 、基本原则和服务理念有很大程度的 相似性。
➢唯物辩证的整体观是二者相同的哲学
基础,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与全科医学 的个体化服务原则是一致的。
➢中医从古代就扎根在基层,服务于社
区和家庭,并且采取登堂入室的行医 模式,使其成为培养中医名家的场所 (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
一、全科医学在国内外的发展
国际:
➢1957年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首先成立全
科医学系
➢英国和加拿大的临床医师中50%从事家庭
医学工作
➢英国是世界上家庭医学制度最完善的国家
➢1969年2月美国家庭医学会成立,为
美国第20个医学专业。
➢1980年全美136所医学院中,83%设
置了全科医学科,371所医院成为家 庭医师进修医院。
11、通过团队合作执行家庭护理、卫生 防疫、社区初级卫生保健任务。
12、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中医学的理论始终是中医全科医师发 挥其作用的基点。
五、中医全科医生的前景
1、国家医疗政策的调整和完善必将促进中医全科医 学的发展。
《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
(
2012年版)》
➢ 将中医药工作纳入本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
2、“治未病”思想为中医全科医生开 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中医自古就有“未病先防”、“防 微杜渐”、“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 想,成为中医家庭医生开展工作的理 论基础。
3、中医学在整体观念思想指导下,讲 求辨证论治、三因制宜、长于把握精 神社会、自然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 影响,可满足社区卫生服务个性化、 人性化的需要。
➢了解并评价家庭结构、功能与周期,
发现其中可能对家庭成员健康的潜在 威胁,并通过适当的咨询干预使之及 时化解。
➢唯物辩证的整体观是二者相同的哲学
基础,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与全科医学 的个体化服务原则是一致的。
➢中医从古代就扎根在基层,服务于社
区和家庭,并且采取登堂入室的行医 模式,使其成为培养中医名家的场所 (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
一、全科医学在国内外的发展
国际:
➢1957年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首先成立全
科医学系
➢英国和加拿大的临床医师中50%从事家庭
医学工作
➢英国是世界上家庭医学制度最完善的国家
➢1969年2月美国家庭医学会成立,为
美国第20个医学专业。
➢1980年全美136所医学院中,83%设
置了全科医学科,371所医院成为家 庭医师进修医院。
11、通过团队合作执行家庭护理、卫生 防疫、社区初级卫生保健任务。
12、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中医学的理论始终是中医全科医师发 挥其作用的基点。
五、中医全科医生的前景
1、国家医疗政策的调整和完善必将促进中医全科医 学的发展。
《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
(
2012年版)》
➢ 将中医药工作纳入本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
2、“治未病”思想为中医全科医生开 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中医自古就有“未病先防”、“防 微杜渐”、“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 想,成为中医家庭医生开展工作的理 论基础。
3、中医学在整体观念思想指导下,讲 求辨证论治、三因制宜、长于把握精 神社会、自然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 影响,可满足社区卫生服务个性化、 人性化的需要。
➢了解并评价家庭结构、功能与周期,
发现其中可能对家庭成员健康的潜在 威胁,并通过适当的咨询干预使之及 时化解。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
• 二、症和病机(证)的关系
• 疾病的表现和本质的关系 • 直接反映病机
• 不能直接反映病机
• 真假辩证p100
第5页,共2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 三、症与诊断的关系
• 疾病和证的诊断必须依靠症状和体征为线索。 • 抓住主证,不忽略兼证。
• (感冒分风寒、风热,心悸分心阳不足与心阴血不足)
• 2、价值大于危险性(有创检查) • 3、对诊断或治疗有帮助 • 结果有误差:尿常规
第17页,共2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第四节 评估方法
研究对象:病人-个人
研究问题:疾病-健康问题
健康问题评估:研究诊断个体、家庭和社区对现存或潜在健
康问题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
第18页,共2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第12页,共2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二、体格检查 望闻问切、视触叩听
第13页,共2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第14页,共2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第15页,共2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第16页,共2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 三、实验室检查
• 1、符合成本-效益
关于中医全科医学概 论
第1页,共2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治法:在治则指导下制定出治疗疾病的方法,是治则的体现。
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
第2页,共2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第二节 辩证论治 • 一、症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 症:疾病中所表现的各种想象的总和
• 症状:病人主观可以体会到的痛苦和不适等异常感觉
• 体征:医生通过感觉器官可以客观检查身体异常改变。 • 辅助检查:通过现代仪器可见检查到的病理指征。
2024版全科医学概述ppt课件[1]
2024/1/30
19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趋势和挑战
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基层医生诊 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服务质量提升
加强服务质量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建设,提高服 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医保政策支持
完善医保政策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措施, 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
2024/1/30
全科医学和专科医学是医学领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补充、协调发 展。全科医学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而专科医学则注重疾病的深入研究和治疗。
双向转诊制度
全科医师与专科医师之间建立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 有效的医疗服务。
2024/1/30
7
全科医师角色定位与职责
2024/1/30
公众对全科医生的信任度增加, 更愿意选择全科医生作为首诊医
生。
全科医生在疫情防控等公共卫生 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提
升了社会认知度和评价。
2024/1/30
29
未来政策法规调整方向预测
未来政策法规将继续加大对全科医学的支持力度,推动全科医学向更高质量、更广 泛领域发展。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全科医学服务体系和医保政策,提升全科医疗服务水 平。
2024/1/30
推进全科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提 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加强全科医学宣传和推广,提高 居民认知度和信任度
34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全科医学将成为医疗卫 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
01
02
全科医疗服务将向智能 化、信息化、精细化方 向发展
03
04
2024/1/30
全科医生将成为居民健 康的“守门人”和“引 路人”
全科医学概论(完整版)ppt课件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5
31
能够根据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辅助 检查项目;
14
04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
2024/1/25
15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原则
合理膳食
均衡营养,适量摄入各 类食物,避免偏食或暴
饮暴食。
2024/1/25
适量运动
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 适合的运动方式,保持 适量运动,避免久坐不
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吸烟和过量饮酒对健康 有害,应尽早戒烟,适
6
02
全科医学基础知识
2024/1/25
7
人体结构与功能概述
01
02
03
04
细胞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组织
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 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
器官
由多种组织有机结合在一起, 形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
构。
系统
由一系列执行某种特定功能的 器官组成,共同完成复杂的生
健康生活方式
遵循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原则, 改善生活习惯,预防慢性病的
发生。
17
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的 认识和重视程度。
心理咨询
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个体解决 心理问题和增强心理韧性。
2024/1/25
心理评估
通过专业心理评估工具和方法,了解个体的 心理状况和需求。
发展历程
全科医学起源于19世纪的欧美国家,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卫生服务的需 求变化,全科医学逐渐发展壮大,成为现代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5
31
能够根据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辅助 检查项目;
14
04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
2024/1/25
15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原则
合理膳食
均衡营养,适量摄入各 类食物,避免偏食或暴
饮暴食。
2024/1/25
适量运动
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 适合的运动方式,保持 适量运动,避免久坐不
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吸烟和过量饮酒对健康 有害,应尽早戒烟,适
6
02
全科医学基础知识
2024/1/25
7
人体结构与功能概述
01
02
03
04
细胞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组织
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 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
器官
由多种组织有机结合在一起, 形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
构。
系统
由一系列执行某种特定功能的 器官组成,共同完成复杂的生
健康生活方式
遵循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原则, 改善生活习惯,预防慢性病的
发生。
17
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的 认识和重视程度。
心理咨询
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个体解决 心理问题和增强心理韧性。
2024/1/25
心理评估
通过专业心理评估工具和方法,了解个体的 心理状况和需求。
发展历程
全科医学起源于19世纪的欧美国家,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卫生服务的需 求变化,全科医学逐渐发展壮大,成为现代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
全科医学概论精讲PPT课件
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 为新生儿提供家庭访视和满
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 月健康管理,为婴幼儿提供
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 健康管理、预防接种和生长
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 发育监测,为学龄前儿童提
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 供健康管理和预防接种等服
疫规划疫苗。
务。
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开 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 次产后访视。进行一般体格 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 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 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
行为问题评估
如攻击行为、自伤行为、退缩行为等的识别 与评估。
认知功能评估
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心理疏导技巧及心理治疗方法
倾听技巧 积极倾听患者的诉说,给予关注和支 持。
情绪调节技巧
教导患者通过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方 法调节情绪。
认知重构技巧
帮助患者调整对问题的看法,建立积 极的思维模式。
了解疾病诊断标准,掌握病情评估方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严重疾病的识别与评估
提高警惕,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准确评估病情,迅速转诊至专科医院。
药物治疗原则及合理用药指导
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
明确治疗目标,选择合适的药物,遵循个体化、安全性、有效性 等原则,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家庭治疗的基本原则
建立信任关系、尊重家庭成员、保密原则等。
家庭治疗的基本技巧
倾听、引导、反馈、总结等,以及非言语沟通技巧的应用。
家庭治疗的方法
包括结构性家庭治疗、系统性家庭治疗、策略性家庭治疗等,针对不 同类型的家庭问题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家庭治疗的实践与案例分析
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家庭治疗的实际应用及效果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全科医生易发现早期健康问题,并可同 时采取三级预防措施
4.全科医生可提供包括公共卫生和临床预 防在内的协调性的预防服务
.
17
一、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三)三级预防的原则与策略 一级预防----病因和发病前期预防 无病防病 二级预防----临床前期和发病期预防 “症状前期”或“临床前期”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级预防----临床预防、发病后期预防 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
15
一、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一)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观念
预防医学模式:环境——人群——健康 传染性疾病
全科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 非传染性疾病
.
16
一、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二)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服务优势
1.全科医生便于提供预防保健服务
2.信赖的医患关系,可制定针对性的、规 划性的预防保健计划,帮助个体和家庭改变不 良行为和生活方式
法
.
5
一、治未病理论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 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黄帝内经》 包含三层含义: 1、未病先防,强调养生调摄; 2、已病防变,强调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卫气营血)
3、病后防复,强调慎起居、节饮食、勿过劳。
病安从来” 5.重视保养先后天之精气.来自8一、治未病理论
(三)治未病理论的发展 唐宋—明清
孙思邈:未病、欲病、已病 《本草纲目》:芳香类药物焚烧进行癖秽(丁香、 艾叶、白芷、苍术等)。
叶天士:“先安未受邪之地”
.
9
一、治未病理论
(四)治未病理论的内容 亚健康: 多是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自觉病症感
中医养生学受古代儒、道、佛家的影响
儒家: “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 “养德为养生之根”,
道家: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14
二、养生的方法
(二)中医养生的方法 1.精神与养生 2.环境与养生 3.饮食与养生 4.运动与养生 5.起居与养生 6.房事与养生 7.药物与养生 8.针灸按摩与养生
第五章 中医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
1
第五章 中医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预防保健:指为保护和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发生所采
取的综合性措施,是预防医学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中医治未病理论和中医养生学
.
2
第五章 中医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中医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P126)将中医学的
治未病和养生学和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理论结合,认识 生命、健康、疾病,以人为根本,以健康为目标,以预 防医学和健康教育与重点,研究预防疾病的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和具体预防措施为主要内容。
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的信息,机 体处于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低生活质量与心理失 衡状态
亚健康是不是“病”的状态?
.
10
一、治未病理论
①增强人体正气 ②防止病邪侵害
. 《素问·上古天真论》 11
一、治未病理论
天人合一 调整阴阳 调养神明 饮食有节 调畅气机 调和脏腑 调理经络 重视体质 适当调治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指用特异性抗原或抗体使机体获得对疾病的 特定免疫力。 乙肝、麻疹疫苗等。 具有有效、经济、方便的特点。
.
23
一、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病例发现
是对就诊病人实施的一种检查、测试或问卷调查,发现 病人就诊原因以外的疾病。
比如,这次以头晕病人过来就诊,考虑年纪大,查血糖 、血脂。发现还有糖尿病。
.
18
一、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一级预防:个人预防+社区预防
个人预防
1、保持良好的社会心理状态 2、建立和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3、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 4、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和生活环境。 5、适当体育锻炼,劳逸结合。
.
19
一、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一级预防:个人预防+社区预防
社区预防:
1、健康教育与婚育咨询。 2、预防接种和计划免疫。 3、妇女各个生理时期的保健。 4、儿童保健。 5、高危人群的保护。 6、职业病预防。 7、卫生立法和改善环境卫生,保护环境。
.
12
一、治未病理论
治未病理论的意义: 为现代养生保健提供依据和参照 为疾病预防诊疗提供思路 为中医药自身发展提供平台和保证
.
13
二、养生的方法
(一)中医养生学的内容和意义 养生就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
起居、适寒温等各种方法,保持身心健康,防 止各种疾病的伤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
6
一、治未病理论
(一)治未病理论的渊源 日常生活(火的应用、饮食器具的发明、
个人卫生、能动改造居住环境)
.
7
一、治未病理论
(二)治未病理论的形成
《黄帝内经》是治未病的形成标志
1.确立疾病以预防为主的思想 2.重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3.倡导以健身运动防病 导引按跷 4.注重以道德修身养性 “清静无为,返璞归真”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个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主要包括:
1、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 2、个体及家庭背景。 3、生活环境的危险因素。 4、生产环境中的危险因素。 5、重要生活事件。 6、社区社会环境。 7、既往患病及恢复饮食。 8、服务医疗的可得性和可用性。
.
3
第五章 中医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第一节 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和养生方法 一、治未病理论 二、养生的方法
第二节 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 一、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二、全科医学的健康教育
.
4
第五章 中医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学习要点: 治未病的基本概念、形成、发展过程和重要意
义。 养生的概念 三级预防的概念 健康教育、保健的概念、内容、原则、具体方
.
20
一、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二级预防
1、筛查试验。 2、周期性健康检查。 3、高危人群重点健康检查项目 4、自我检查
.
21
一、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四)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服务方法 1、免疫接种 2、病例发现 3、周期性健康检查 4、个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5、化学预防 6.中医药预防
.
22
一、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
24
一、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周期性健康检查优点:
1、针对性和个性化设计。 2、在病人就诊时检查,省时 省力,节约医疗费用。 3、普及性强,能应用到社区 的每个居民。 4、问题处理及时,生问题很 快速联络病人。 5、健康检查的结果可以 丰富病人的病史资料,适用于慢性病的防治。
.
25
一、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4.全科医生可提供包括公共卫生和临床预 防在内的协调性的预防服务
.
17
一、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三)三级预防的原则与策略 一级预防----病因和发病前期预防 无病防病 二级预防----临床前期和发病期预防 “症状前期”或“临床前期”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级预防----临床预防、发病后期预防 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
15
一、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一)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观念
预防医学模式:环境——人群——健康 传染性疾病
全科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 非传染性疾病
.
16
一、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二)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服务优势
1.全科医生便于提供预防保健服务
2.信赖的医患关系,可制定针对性的、规 划性的预防保健计划,帮助个体和家庭改变不 良行为和生活方式
法
.
5
一、治未病理论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 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黄帝内经》 包含三层含义: 1、未病先防,强调养生调摄; 2、已病防变,强调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卫气营血)
3、病后防复,强调慎起居、节饮食、勿过劳。
病安从来” 5.重视保养先后天之精气.来自8一、治未病理论
(三)治未病理论的发展 唐宋—明清
孙思邈:未病、欲病、已病 《本草纲目》:芳香类药物焚烧进行癖秽(丁香、 艾叶、白芷、苍术等)。
叶天士:“先安未受邪之地”
.
9
一、治未病理论
(四)治未病理论的内容 亚健康: 多是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自觉病症感
中医养生学受古代儒、道、佛家的影响
儒家: “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 “养德为养生之根”,
道家: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14
二、养生的方法
(二)中医养生的方法 1.精神与养生 2.环境与养生 3.饮食与养生 4.运动与养生 5.起居与养生 6.房事与养生 7.药物与养生 8.针灸按摩与养生
第五章 中医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
1
第五章 中医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预防保健:指为保护和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发生所采
取的综合性措施,是预防医学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中医治未病理论和中医养生学
.
2
第五章 中医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中医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P126)将中医学的
治未病和养生学和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理论结合,认识 生命、健康、疾病,以人为根本,以健康为目标,以预 防医学和健康教育与重点,研究预防疾病的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和具体预防措施为主要内容。
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的信息,机 体处于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低生活质量与心理失 衡状态
亚健康是不是“病”的状态?
.
10
一、治未病理论
①增强人体正气 ②防止病邪侵害
. 《素问·上古天真论》 11
一、治未病理论
天人合一 调整阴阳 调养神明 饮食有节 调畅气机 调和脏腑 调理经络 重视体质 适当调治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指用特异性抗原或抗体使机体获得对疾病的 特定免疫力。 乙肝、麻疹疫苗等。 具有有效、经济、方便的特点。
.
23
一、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病例发现
是对就诊病人实施的一种检查、测试或问卷调查,发现 病人就诊原因以外的疾病。
比如,这次以头晕病人过来就诊,考虑年纪大,查血糖 、血脂。发现还有糖尿病。
.
18
一、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一级预防:个人预防+社区预防
个人预防
1、保持良好的社会心理状态 2、建立和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3、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 4、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和生活环境。 5、适当体育锻炼,劳逸结合。
.
19
一、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一级预防:个人预防+社区预防
社区预防:
1、健康教育与婚育咨询。 2、预防接种和计划免疫。 3、妇女各个生理时期的保健。 4、儿童保健。 5、高危人群的保护。 6、职业病预防。 7、卫生立法和改善环境卫生,保护环境。
.
12
一、治未病理论
治未病理论的意义: 为现代养生保健提供依据和参照 为疾病预防诊疗提供思路 为中医药自身发展提供平台和保证
.
13
二、养生的方法
(一)中医养生学的内容和意义 养生就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
起居、适寒温等各种方法,保持身心健康,防 止各种疾病的伤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
6
一、治未病理论
(一)治未病理论的渊源 日常生活(火的应用、饮食器具的发明、
个人卫生、能动改造居住环境)
.
7
一、治未病理论
(二)治未病理论的形成
《黄帝内经》是治未病的形成标志
1.确立疾病以预防为主的思想 2.重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3.倡导以健身运动防病 导引按跷 4.注重以道德修身养性 “清静无为,返璞归真”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个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主要包括:
1、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 2、个体及家庭背景。 3、生活环境的危险因素。 4、生产环境中的危险因素。 5、重要生活事件。 6、社区社会环境。 7、既往患病及恢复饮食。 8、服务医疗的可得性和可用性。
.
3
第五章 中医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第一节 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和养生方法 一、治未病理论 二、养生的方法
第二节 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 一、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二、全科医学的健康教育
.
4
第五章 中医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学习要点: 治未病的基本概念、形成、发展过程和重要意
义。 养生的概念 三级预防的概念 健康教育、保健的概念、内容、原则、具体方
.
20
一、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二级预防
1、筛查试验。 2、周期性健康检查。 3、高危人群重点健康检查项目 4、自我检查
.
21
一、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四)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服务方法 1、免疫接种 2、病例发现 3、周期性健康检查 4、个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5、化学预防 6.中医药预防
.
22
一、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
24
一、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
周期性健康检查优点:
1、针对性和个性化设计。 2、在病人就诊时检查,省时 省力,节约医疗费用。 3、普及性强,能应用到社区 的每个居民。 4、问题处理及时,生问题很 快速联络病人。 5、健康检查的结果可以 丰富病人的病史资料,适用于慢性病的防治。
.
25
一、全科医学的预防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