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高中人教新资料第十三讲现代山水画花鸟画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美术《江山多娇——现代山水画》说课稿

高中美术《江山多娇——现代山水画》说课稿

《江山多娇——现代山水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江山多娇——现代山水画》。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美术》——美术鉴赏的中国美术鉴赏时代风采,本课程属于选修课,选修本课程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

本课的课程结构为:1、中国人物画在当代的重要发展,2、现代山水画的新画风,3、现代花鸟画,4、油画的进入及其发展。

本教材的课时安排是按照历史的发展出现的不同绘画为时间顺序进行安排的,本课时出现在第七课也是为学习现代艺术打下一个基础。

二、学情分析我所教学的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都渐渐成熟。

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较强,有一定的领悟能力,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的能力较强。

但是十六七岁的他们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自我认知能较强,因此我将本节课设计成理论鉴赏课,因为高中生需要更多的理论来丰富他们的知识,同时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能够把所有精力集中在课堂上的45分钟,能够有效的吸收课堂上的所有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现代中国画对传统中国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了解现代中国画的突出成就,作品中体现的时代感情。

了解著名油画的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了解中国画,培养学生观察和审美鉴赏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会怎样把传统中国画艺术继承和发展,培养其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为在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碰撞下怎样解决好吸收与借鉴的问题即现代中国绘画的发展趋势。

难点是怎样鉴赏一幅很好的绘画作品。

五、说教学方法:为了更好讲授本课的知识让学生更好了学习理解本课的内容,我采用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讨论法:与学生进行互动,一问一答的方式。

现代山水画花鸟画

现代山水画花鸟画

高中美术教学方案课题:现代山水画花鸟画课题类型:欣赏评述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欣赏评述课,主要是继前几节课古代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以及现代人物画后的现代山水画、花鸟画的欣赏。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将进一步拓宽学生中国画知识的范围,使学生对中国画自古至今的发展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和认识。

五四运动后中国美术界的“美术革命”和“新美术运动”,使现代山水画和花鸟画在传承古代的同时又有所创新和突破。

本课重点欣赏分析了现代中国山水画花鸟画的杰出代表作品,同时与当时的油画作品进行对比欣赏,使学生对现代山水画花鸟画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勇于探索创新的能力。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本着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现代绘画的艺术风格、艺术特色和伟大成就。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学习我国著名的现代画家关心社会、关心人民,为人生而艺术,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赏析作品了解现代山水画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及价值。

教学难点:现代山水画花鸟画各因素的价值判断(艺术特色的把握)。

教具准备:作品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提问:古代中国画作品品评的标准和重要原则? (最早出现在南朝谢赫的《画品》中品画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三、讲授新课(一)现代花鸟画:借物抒情(板书)古代花鸟画家常在画中表现他们的审美情趣,如喻竹为高风亮节之“君子”,比兰为德才兼备之“美人。

这就是古代花鸟画中的“借物抒情”。

此外,中国画的“工笔”、“写意”两种表现风格在花鸟画中有充分表现。

2024年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

2024年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

2024年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2.培养学生对山水画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3.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难点:山水画的构图和笔墨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山水画名作,如《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等,让学生初步感受山水画的魅力。

2.知识讲解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发展,从五代、宋、元、明、清等时期的代表画家及其作品。

分析山水画的构图原则,如“深远、高远、平远”的构图方法。

讲解山水画的笔墨运用,如干湿、浓淡、虚实等技法。

3.欣赏分析展示不同风格的山水画作品,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其艺术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培养审美能力。

4.动手实践分组进行山水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示范山水画的构图和笔墨运用,学生跟随练习。

学生自主创作,教师点评、指导。

5.课堂小结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创作山水画。

四、作业布置1.课下临摹一幅山水画作品,注意构图、笔墨的运用。

2.收集有关山水画的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欣赏、实践等环节,使学生对中国山水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了山水画的基本技法,提高了审美能力。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开展山水画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示个人风格。

2.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山水画作品。

3.结合语文、历史等学科,探讨山水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七、教学资源1.美术教材、多媒体课件。

2.山水画名作图片、视频资料。

3.美术工具:毛笔、宣纸、水墨等。

八、教学时间本节课共2课时,分为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九、教学评价1.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发展和艺术特点的了解程度。

高一美术第十三课

高一美术第十三课

第十三课江山多娇──现代山水画教学目的①了解现代山水画对传统山水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②了解现代山水画的艺术风貌及作品中体现的时代感情。

③了解公共环境中大型绘画作品为适应现代生活环境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所进行的探索。

教学重点和难点①与第十三课古代山水画内容进行参照比较,讲解现代山水画在题材内容、绘画样式、意境的追求、表现手法上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②通过作品的比较,分析当代部分代表性山水画家的不同风格特色,在哪些方面表现出艺术上的首创性。

③通过《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修改过程,理解艺术形式与时代生活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提问:传统山水画艺术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二、新课那么现代山水画有什么特点呢?1、感知作品仔细观察李可染《无限江山入画图》、《鲁迅故乡绍兴城》、《麦森教堂》三幅作品。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

让学生对作品形成初步的印象。

教师小结:画家探索融会中西方艺术精神,推动中国画创新。

他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为座右铭,写生于大江南北,立足生活,借鉴传统,使古老的山水画获得新的生命。

他的山水、人物和牛等作品画风深厚凝重,博大沉雄,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的创作程式,成为中国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2、出示黄宾虹作品讨论自学:提供背景资料黄宾虹的山水画创作道路,经历了师古人、师造化和融化古人造化形成独创风格三个阶段。

在师古人方面,他师长舍短,合众长为己有。

他从明人入手,直追北宋,而以元人为归。

黄宾虹师造化,以黄山为基点,向周围扩展,一生旅行纪游画稿当以万计。

他游历山川,注意景物变化,风格浑厚华滋,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从笔墨上看,属于繁体的“黑、密、厚、重”,即积笔墨数十重,层层深厚,是他的山水画最显著的特点,也有简洁疏朗仅以墨线勾勒,或稍加淡墨渲染的减笔,即疏体。

前者实中见空灵,后者虚中见雄逸。

3、鉴赏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4、提出问题:这张画由何人作,妙在何处,猜猜它的尺寸讨论指出:画的尺寸为9M*5.5M。

现代山水 花鸟画教学设计

现代山水 花鸟画教学设计

《现代山水花鸟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通过欣赏现代山水、花鸟画,使学生了解我国现代绘画的艺术风格、艺术特色和成就;
二、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学习我国著名画家关心社会、关心人民,为人生而艺术,勇于探索的精神。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着重欣赏分析现代山水、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2、通过典型画家的代表作品,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并寓德育于审美教育之中。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概述时代背景。

2、演示课件:
二、传授新课:
首先教师讲述“新国画运动”。

1、赏析、比较《鸡冠花》和油画静物《瓶花》。

提出问题:两位画家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作品风格各有什么特点?教师分析讲解
2、赏析齐白石作品:
教师分析讲解
3、赏析潘天寿作品:
提出问题:有何感想?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分析讲解、总结。

4、赏析卫天霖作品:教师分析讲解。

5、赏析《万山红遍》:教师分析讲解。

提出问题:李可染与卫天霖的山水画各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分析讲解、总结。

6、继续赏析名家作品。

7、总结中国山水、花鸟画的特点。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花鸟画》教案范文

《花鸟画》教案范文

《花鸟画》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花鸟画的基本技法。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如线条、墨色、构图等)3. 花鸟画的创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步骤。

2. 难点:如何运用技法表现花鸟画的韵味和意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花鸟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技法。

2. 示范法:演示花鸟画的创作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进行花鸟画创作。

4. 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价,教师进行指导。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花鸟画教材、示范作品、画具、投影仪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画具、作品展示板等。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2. 教师简要介绍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二、基本概念和特点(10分钟)1. 教师讲解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如花鸟画的定义、分类等。

2. 教师讲解花鸟画的特点,如线条、墨色、构图等。

三、基本技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如线条、墨色、构图等。

2. 教师进行示范,展示花鸟画技法的运用。

四、创作步骤和注意事项(10分钟)1. 教师讲解花鸟画的创作步骤,如选题、构图、绘画等。

2. 教师讲解花鸟画创作的注意事项,如线条、墨色、构图等。

五、学生动手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花鸟画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将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

2. 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七、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反馈学习收获。

八、作业布置1. 学生完成一幅花鸟画作品。

2. 学生写一篇关于花鸟画学习的心得体会。

中国现代花鸟画教案(高中)

中国现代花鸟画教案(高中)

教育实习教案
系年级班实习生系指导教师签字———
.教完一堂课开完评议会之后,将材料由指导教师保管,最后交到系里。

(齐白石照片)《游虾》《红梅》
1864年,逝世于1957年,可以说是一位健
但齐白石小时侯体弱多病,由于家庭贫困,无钱上学,只能和祖父用铁钳子在地上学写字。

13岁时,为了减轻家庭的
由于齐白石原名“纯芝”再加上他的手艺精湛,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芝木匠”,27岁时,开始学习书画,主攻花鸟鱼虫,并开始走上了卖画养家的道路。

《游虾》画面上画了两只虾,齐白石曾经说:我画的虾是河虾、对虾结合的形象,河虾活泼,但失之单薄,对虾丰满,但失之灵敏,
《映日图》《小龙湫下一角图》
1897年,受父亲影响,从小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上学期间,接受了很好的美术基础教育,24岁,他曾
并得到了这位当时已经岁高龄老人的高度赞赏,
扎扎实实的钻研传统,勇于创新并形
(徐悲鸿照片)《群马》
徐悲鸿画马,他不像古人那样热衷于画鞍马,
画面上主要描绘了两匹背向观众的马,
为了使画面有变化,又在后面画了一匹低首觅食的马,。

现代山水画 花鸟画

现代山水画  花鸟画

现代山水画花鸟画课型:欣赏课课时:一课时教学目的:*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现代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懂得如何体会和感受艺术美,培养高尚的情操。

*使学生初步了解不同绘画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作品的时代背景。

*作品的意图,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

教具准备:教材、图片、多媒体教学设计导入新课一、概述传统的中国画到鸦片战争以后,重新兴旺起来。

20世纪的中国画家们,并没有忘记表现自然美。

祖国的秀丽山川,自然景物鲜活的生命力,始终激发着艺术家的创造性。

与古代画家不同的是他们用更加多样化的材料工具和风格样式,去表现一个现代人对自然生命的真切感受,并能通过各种描绘创造更具审美感召力的艺术世界。

“五四”运动前后,康有为、鲁迅、高剑父、徐悲鸿等人倡导“新国画运动”。

主张保留中国绘画的特点,虚心学习西画的长处,阐明时代的精神,进行再创作。

出现了一大批的美术家,如:林风眠、潘天寿、董希文、傅抱石、罗工柳、李可染、关山月、华君武、吴作人、石鲁、黄胄等。

二、作品赏析1、《鸡冠花与水果》林风眠2、《贝叶工虫》齐白石作于40年代齐所理解的形神关系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诗中常表达对徐渭、石涛、朱耷、吴昌硕等人的仰慕之情,但反对别人依样画葫芦地摹仿他的作品。

告诫学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3、《小憩》潘天寿他的画,具有雄浑奇崛的艺术风格,常用“强其骨”概括自己的审美追求,即以骨气、骨力取胜。

构图常用“不平衡的平衡”,对绘画手段的要求“写形是手段,写神是目的”。

所画之画无不具豪放的气势。

4、《江山如此多娇》傅抱石关山月此作是195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而作,今布置在人民大会堂内。

5《长江万里图》张大千作于1968年6《茂林清暑图》李可染7《札什伦布寺》吴冠中三、课堂小结四、思考题*试分析李可染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第13课:花鸟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3课:花鸟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3课:花鸟画(一)(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课为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3课,主题为花鸟画。

课程内容主要围绕花鸟画的基本知识、技巧和创作方法展开。

学生将学习花鸟画的基本构图、用笔、用墨、用色等技巧,并通过对名家名作的分析,了解花鸟画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的基本知识,掌握花鸟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花鸟画的欣赏水平。

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态度。

教学难点:1. 花鸟画的基本构图和用笔技巧。

2. 花鸟画的用墨和用色方法。

3. 花鸟画的创作方法和审美特征。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花鸟画作品、名家名作图片、绘画工具等。

2. 学生准备:绘画纸张、毛笔、墨汁、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花鸟画的特点和美感。

2. 新课内容:教师讲解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包括构图、用笔、用墨、用色等技巧。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名家名作,分析其花鸟画的创作方法和审美特征。

4.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花鸟画的创作实践。

5. 评价与总结: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总结本课内容。

板书设计:1. 第13课:花鸟画(一)2. 内容:花鸟画的基本知识、技巧和创作方法3. 结构:花鸟画的构图、用笔、用墨、用色4. 实践:学生进行花鸟画的创作实践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花鸟画作品,要求构图合理,用笔、用墨、用色得当。

2. 分析一幅名家花鸟画作品,写出其创作方法和审美特征。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他们关注自然、热爱生活。

3.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实践,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创作水平。

4.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5. 教师应不断学习和研究花鸟画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花鸟画》教案范文

《花鸟画》教案范文

《花鸟画》教案范文
一、教学内容
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的历史和概念,学习用水墨画
描绘花鸟,并尽可能地将其完美地表现出来。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了解花鸟画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

2.掌握花鸟画的技巧,并增强学生们的绘画意识和绘画能力。

三、教学重点
1.掌握花鸟画的技巧。

2.探究花鸟画的历史和典型代表作品。

四、教学准备
1.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教学用书,如花鸟画的历史、技巧和代表作品等。

2.准备一些花鸟绘画作品和画具,以及教学用的水墨、画笔和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认识花鸟画
1.通过图片、电影、文字等,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的概念。

2.介绍花鸟画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概况,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的历史特点。

3.介绍花鸟画的代表作品,使学生能够了解花鸟画的特点和风格。

(二)学习花鸟画技巧
1.指导学生熟悉花鸟画的基本画法,培养学生用水墨描绘花鸟的技巧。

2.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掌握花鸟画的技法,从而增强学生的实际操
作能力。

(三)综合演练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系列的习作,以此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件可观赏的花鸟画作品。

六、总结与反思。

中国现代花鸟画教案(高中)

中国现代花鸟画教案(高中)

教育实习教案
系年级班实习生系指导教师签字———
.教完一堂课开完评议会之后,将材料由指导教师保管,最后交到系里。

(齐白石照片)《游虾》《红梅》
1864年,逝世于1957年,可以说是一位健
但齐白石小时侯体弱多病,由于家庭贫困,无钱上学,只能和祖父用铁钳子在地上学写字。

13岁时,为了减轻家庭的
由于齐白石原名“纯芝”再加上他的手艺精湛,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芝木匠”,27岁时,开始学习书画,主攻花鸟鱼虫,并开始走上了卖画养家的道路。

《游虾》画面上画了两只虾,齐白石曾经说:我画的虾是河虾、对虾结合的形象,河虾活泼,但失之单薄,对虾丰满,但失之灵敏,
《映日图》《小龙湫下一角图》
1897年,受父亲影响,从小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上学期间,接受了很好的美术基础教育,24岁,他曾
并得到了这位当时已经岁高龄老人的高度赞赏,
扎扎实实的钻研传统,勇于创新并形
(徐悲鸿照片)《群马》
徐悲鸿画马,他不像古人那样热衷于画鞍马,
画面上主要描绘了两匹背向观众的马,
为了使画面有变化,又在后面画了一匹低首觅食的马,。

山水画花鸟画教案

山水画花鸟画教案

山水画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初步学习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2、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画出一副表‎现近、中景和远景‎的中国山水‎画。

3、通过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笔墨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的‎近景、中景和远景‎。

教学难点:墨色的浓淡‎、虚实的变化‎,笔墨水分的‎控制,空间的表现‎。

教学准备: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搜集中国山‎水画中有近‎景、中景、远景的作品‎资料。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二、引入新课展示有近景‎、中景和远景‎的一副色彩‎照片和一副‎中国山水画‎。

问题:说说两古作‎品有什么不‎同?欣赏比较后‎回答问题。

彩照再现了‎生活中的景‎色。

中国山水画‎用中国人传‎统的工具和‎材料——生宣纸、毛笔、墨、水、色表现了生‎活中的景色‎,同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欣赏评‎述、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体现小组合‎作学习。

三、授新课欣赏教材中‎画家的作品‎,并进一步深‎入分析和研‎究。

对画家沈周‎和齐白石做‎简单介绍后‎,布置学生欣‎赏《吴中山水图‎》和《柳桥独步》。

分组讨论问‎题:(1)这两古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沈周的作品‎描绘的是冬‎天的景色,齐白石的作‎品表现的是‎春天。

相同点:两幅作品都‎是中国山水‎画,都有近景、中景、远景,都画有树、山、桥、房屋和人。

不同点:沈周的作品‎是水墨表现‎,齐白石的作‎品是用墨表‎现后又着色‎。

沈周作品用‎淡墨画水和‎天空,齐白石作品‎的水和天空‎是留白处理‎。

沈周作品除‎近景有树,中景也有树‎,房屋也有7‎间之多,齐白石作品‎中景没有画‎树,房屋只有1‎间。

沈周的作品‎有点苔,齐白石作品‎没有。

(2)这两副作品‎中哪些地方‎是中锋表现‎的?哪些地方用‎的是侧锋?两幅作品中‎的树、房、桥、船、及沈周作品‎的远山都是‎用中锋表现‎的。

高中美术教案:《现代花鸟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现代花鸟画》教案

《现代花鸟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社会意义及审美价值。

2、理解花鸟画画家“缘物寄情”的特点,感受画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3、了解花鸟画的艺术表现方法。

4、感受自然之美,体验花鸟画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画出荷花多样的美。

教学难点:花鸟画的表现方法。

教学过程:一、感知作品1、感知作品,仔细观察《出水芙蓉》、《映日》、《荷塘》三幅作品。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

让学生对作品形成初步的印象。

◆播放背景音乐。

◆展示作品:《出水芙蓉》《映日》《荷塘》二、分析作品画出荷花多样的美1、学生仔细观察比较作品:寻找理解作品的中心要素(作品表现的内容、表现形式、画家的思想)。

(从学生自己的理解出发,用心去理解作品。

)2、分析作品:中国画花鸟作品:《出水芙蓉》、《映日》、《荷塘》。

①、学生对作品中的要素产生问题并分组展开讨论。

②、讨论分析作品的异同。

③、分析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④、领会作品的内涵与创作理念。

3、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可以是自己的见解,也可以是小组共同的观点。

《出水芙蓉》:是(南宋)吴炳的册页工笔画。

《映日》、《荷塘》写意花鸟,形象简练概括。

笔墨生动有生机,赋予力量之美感。

1、引导学生仔细比较作品:①、比较作品的题材。

②、比较作品的表现形式。

③、比较画家对作品赋予的思想情感。

2、启发学生思考分析作品:①、引导学生注意花鸟画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②、引导学生领会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情感。

③、了解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3、鼓励学生自我表现,发表自己的见解。

知识要点:①、《出水芙蓉》:工笔画,画面构图饱满,形象单纯,但画家表现丰富。

笔法精工,设色艳丽。

是南宋院体画中的精品。

②、《映日》:写意花鸟,构图奇崛,墨色浓重,线条强劲有力,具有力量美。

③、《荷塘》:写意花鸟,线条色块交织,刚柔相济,虽是深秋却不显萧瑟,似乎是一首交响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

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中国山水画》美术教案

《中国山水画》美术教案

《中国山水画》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技法。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兴趣和审美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山水画技法创作出一幅具有个性的山水画作品。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 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

4. 欣赏和分析经典山水画作品。

5. 创作一幅山水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技法。

难点:山水画的构图、笔墨运用和意境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特点、技法等方面的内容。

2. 准备一些经典山水画作品的图片或实物。

3.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毛笔、墨、纸、砚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山水画作品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山水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新课:(1)教师通过PPT讲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意境”、“笔墨”、“构图”等。

(3)讲解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如“泼墨”、“皴擦”、“点景”等。

3. 欣赏和分析经典山水画作品:教师展示一些经典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理解作品中的意境、笔墨和构图等特点。

4. 创作实践: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山水画的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法和表现手法,注意构图、笔墨和意境的运用。

6.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其他艺术形式中的山水元素,如诗词、音乐等,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特点、技法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 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山水画的基本技法,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 欣赏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经典山水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实践教学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七、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山水画,激发学习兴趣。

第13课:花鸟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人美版

第13课:花鸟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人美版

第13课:花鸟画(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五年级下册美术课程中的第13课,主题为花鸟画。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花鸟画的基本知识,掌握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对花鸟画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花鸟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绘画方法,学会运用线条、色彩表现花鸟的形态和神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花鸟画的欣赏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美术的热爱,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2. 花鸟画绘画技法的掌握。

3. 花鸟画创作中线条、色彩的表现。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教材、示范作品、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欣赏一组优秀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花鸟画的特点和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花鸟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绘画方法,重点讲解线条、色彩在花鸟画中的应用。

3. 示范与讲解:教师现场示范花鸟画的绘画过程,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引导学生观察、学习。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花鸟画的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花鸟画的重要性和绘画技巧。

六、板书设计1. 第13课花鸟画(一)2. 内容:- 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花鸟画的绘画方法- 线条、色彩在花鸟画中的应用- 花鸟画的绘画步骤和技巧七、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幅花鸟画的绘画作品。

2. 课后作业:收集自己喜欢的花鸟画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总结花鸟画的特点和美感。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展示和评价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和绘画技巧,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花鸟画》教案(两篇)

《花鸟画》教案(两篇)

《花鸟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和研究画家绘制的花鸟画作品,加深对中国花鸟画的认识。

2、学习和分析画家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技法,在临摹的基础上添加和创作一副花鸟画。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工笔及写意两种花鸟画形式,特点及其发展概况。

【教学难点】:1、中国画的“六法”;2、赏析作品、《岭南三月》、《孔雀图》、《墨葡萄图》、《竹石图》、《小鸟》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提示学生准备上课,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二、欣赏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内容,首先,请同学们伴随优美的音乐到中国花鸟画的画廊走一趟,会有什么收获?请看屏幕……欣赏了中国花鸟画,我们了解中国花鸟画有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是工笔,一种是写意,“工笔花鸟画”工整细致具有装饰性,富丽堂皇的艺术特点,写意花鸟画放纵、简练,重笔墨情趣,寄情寓意,画中有诗。

那么什么是花鸟画?作为中国画三大科之一的花鸟画,顾名思义是表现花鸟的。

实际上,花鸟画的题材内容是非常广泛的。

1000多年以来,史书上记载着大量描绘鸟、虫、鱼、山花野蔬、鹅蛙蟹虾、谷虫桑麻的画家。

在他们的作品中包括了与动植物生活、生长有关的一切环境,如坡石水口、林莽草地、池沼溪潭、篱落棚架、鲜苔葛藤、以及四季、日、月、阴、晴、雨、雪、晨、夕等等。

可以说除人物之外,自然界的一切,几乎都可以作为花鸟画的表现对象。

花鸟画还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假若只从题材内容上来认识中国花鸟画,尚不足以理解它的全部内涵。

为什么花鸟画在中国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并千年不衰,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呢?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大量描写山川树木、花卉禽鸟的诗歌和绘画,构成人们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画家笔下,花鸟画不仅表现花鸟外形美,更重要的是把花和鸟作为表达人的情感的形象媒介。

在中国文化特有的审美理念陶冶下,花鸟画逐步发展出一种运用比、兴、喻、借等手法,通过自然界中的花鸟寄托人的主观情感的艺术创作形式。

现代山水画花鸟画

现代山水画花鸟画

高中美术教学方案课题:现代山水画花鸟画课题类型:欣赏评述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欣赏评述课,主要是继前几节课古代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以及现代人物画后的现代山水画、花鸟画的欣赏。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将进一步拓宽学生中国画知识的范围,使学生对中国画自古至今的发展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和认识。

五四运动后中国美术界的“美术革命”和“新美术运动”,使现代山水画和花鸟画在传承古代的同时又有所创新和突破。

本课重点欣赏分析了现代中国山水画花鸟画的杰出代表作品,同时与当时的油画作品进行对比欣赏,使学生对现代山水画花鸟画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勇于探索创新的能力。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本着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现代绘画的艺术风格、艺术特色和伟大成就。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学习我国著名的现代画家关心社会、关心人民,为人生而艺术,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赏析作品了解现代山水画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及价值。

教学难点:现代山水画花鸟画各因素的价值判断(艺术特色的把握)。

教具准备:作品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提问:古代中国画作品品评的标准和重要原则?(最早出现在南朝谢赫的《画品》中品画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三、讲授新课(一)现代花鸟画:借物抒情(板书)古代花鸟画家常在画中表现他们的审美情趣,如喻竹为高风亮节之“君子”,比兰为德才兼备之“美人。

这就是古代花鸟画中的“借物抒情”。

此外,中国画的“工笔”、“写意”两种表现风格在花鸟画中有充分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高中人教新资料第十三讲现代山水画花鸟画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现代绘画的艺术风格、艺术特色
和伟大成就。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学习我国闻名画家关怀社会、关怀
人民,为人生而艺术,勇于探究的精神。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
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
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着重观赏分析《鸡冠花与水果》的艺术特色。

2、通过典型画家的代表作品,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并寓德育于审美教育之中。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发明式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的预备情况。

2、师生礼仪。

【二】导入新课:
1、教师概述时代背景。

2、揭示课题:第十三讲现代山水画花鸟画
【三】传授新课:
1、教师讲述“新国画运动”。

2、重点比较观赏《鸡冠花与水果》和油画静物《瓶花》:
教师出示投影。

教师提问:两位画家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作品风格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分析观赏。

2、赏析《贝叶工虫》:
教师出示投影。

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观赏。

教师分析观赏。

3、赏析《小憩》:
教师出示投影。

教师分析观赏。

教师提问:你观赏《贝叶工虫》和《小憩》这两幅作品后有何感想?
学生思考回答。

4、教师总结。

5、赏析《江山如此多娇》:
教师出示投影。

教师分析观赏。

6、赏析《长江万里图》:
教师出示投影。

教师分析观赏。

7、赏析《茂林清暑图》:
教师出示投影。

教师提问:李可染与张大千的山水画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分析观赏。

8、赏析《札什伦布寺》:
教师提问:你看这幅油画风景与中国山水画有哪些相同之处?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分析观赏。

【四】学生观看录像,观赏代表作品。

【五】分组讨论:
你喜爱林风眠的画吗?什么原因?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课后思考题:
试分析李可染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