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课件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缠绵哀怨 伤感低沉
多情自古伤离别
(离别之情)
归纳要点(用原词回答)
(1)离别的时令————— 寒蝉凄切
(2)离别的时间和地点—— 对长亭晚
(3)离别的天气————— (4)离别的心情————— (5)离别的去向—————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 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 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
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何特征?
千里烟波——绵长 沉沉暮霭——浓重 楚天辽阔——无垠
意象:烟波暮霭 特征:迷蒙黯淡 情感:前途迷茫
千里楚天 辽阔旷远 孤单痛苦
暮千 霭里 沉烟 沉波
情绪低沉
倍感凄凉 楚 ,
天
作者抓住烟波暮霭、千里楚天这样 阔
色调暗淡、空间旷远的意象抒写内心的 痛苦惆怅,表达了依依不舍的离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共同感受
触景生情
普遍情感
“自古”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清秋节更让
人难以承受离别之苦?
却道天凉好个秋
万里悲秋常作客
秋风秋雨愁煞人
自古逢秋悲寂寥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孤清冷落的 晓风残月。
别后情景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 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 为一幅鲜明的画面。
上阕:主要写饯行时难舍难分的惜别场面, 抒发离别情绪。
想(我)走了又走(一路上)看尽千里烟波 ,傍晚,空阔 的天地间云气沉沉烟雾笼罩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念对别后情 境的想象 , 前途渺茫。
承上启下
无 边 无 际 的 离 愁 别 恨
开收 启束 写写 心情 情景
以诗解诗
•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史记·刺客列传》
象 征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
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愁 ——白居易《琵琶行》
温庭筠: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韦庄: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
把杨柳、风、月这三 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 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 的画面。(景中含情)
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特定的时刻里
(以情带景 情景交融) (因情造景 虚实相生)
38
艺术特色:
柳词之美,美在有景,有物,有人,有 情,惟有情,才使万物富有神韵。 写作特点一: 情景交融 写作特点二: 虚实相生 婉约词派的特点: 哀怨缠绵
具体赏析
有人说:本文用“虚实结合”的笔法,你同意 吗?表现在哪里?
上片写分别时的情景 ——实写
柳永大约在公元 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 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 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 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 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 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 轻一笑,填词道:“富贵 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 等了5年,第二次开科又没 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 发牢骚了,便写了著名的 《鹤冲天》:“忍把浮名,
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寒蝉 长亭 骤雨 环境悲凉
执手相看
离
帐饮无绪
难分难舍
无语凝咽
别
千里烟波 楚天辽阔 惆怅伤感 难
(融情入景 虚实相生)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那堪:何冷、落怎。清秋节!
复,又
承当、忍受。 凄凉清 苦的秋
伤:动词,忧愁、忧思,这里作
天
意动,以„„为伤。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 的是离别 (叫人)怎能忍受这 冷落的清秋时节 .
换了浅斟低唱。”
7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 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 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 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 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 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 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 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 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 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 “我是奉旨填词。”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阔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梦别)
剪不断,理坏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家国之别)
教学目标 1.品味柳词意象、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2.赏析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色,感知 本词的艺术美。 3.培养学生感悟美、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味本词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后用作船的美称。
竟无语凝噎。
难舍难分的惜别场面
在京城门外设帐饯别没有心思喝酒 留恋时候(船家却)催着船儿出发 拉着手互相看着饱含泪水的双眼 竟哽噎着(连半句话也)没有说。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写情 态
语言通俗 感情深挚
念去去、表示行程之远。
,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极言路途之远。 mù ǎi 指傍晚的云气
谐音
今夜酒醒时身在哪里,也许在杨柳岸边面对那晨风和残月
杨柳: 送别留赠的信物,
自古就有“折柳送别”
谐
的习俗。
音 《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李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2020/6/24
29
寓
风急天高猿啸哀,
意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知音已远
良辰不再
别后的痛苦
1、无限伤感:多落情清自秋古节伤?离别,更那堪,冷
四 重
2、无家可归:今残宵月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
痛
苦 3、无心赏景: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4、无人倾诉: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37
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自古伤别 于今尤甚 愁意浓浓 思 夹岸杨柳 晓风残月 酒醒伤情 念 好景虚设 风情难言 惨不成欢 苦
下片写别后的情状 ——虚写
虚写:推想
பைடு நூலகம்
作者简介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qí)卿, 福建崇安人。他排行第七,所以人称 “柳七”又因他曾经做过屯田令,世 称“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 作词的著名词人,慢词的创造者,也 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词的内容 主要是反映封建社会中大部分知识分 子怀才不遇、仕途潦倒后的悲愤和不 满。其中以都市生活及羁旅行役的作 品最富有特色。《雨霖铃》《八声甘 州》《望海潮》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他的词作流传很广,著名学者叶梦得 在《避暑录话》中说:“凡有井水饮 处,皆能歌柳词”。词集有《乐章集 》。
(内容) (情感) (技巧)
描写哪些景物?
抒发什么情感? 运用怎样方法?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A、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一句作者交代了送别时的时间、 地点、天气情况,用“寒蝉”“长 亭”“骤雨”三个独立的画面构成 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
B、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伤感、无可奈何。
翻译: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悲切,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 的时候,一阵急雨刚停住。
写作背景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 坎坷,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 起,过着依红偎翠,浅斟低唱 的生活。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 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 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 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 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 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融情入景 即景抒情
“寒”点出节令(深秋), 显出凄清,渲染气氛;
“晚”点出时间,恰又唤起
“美人迟暮”的感慨;
“雨”点出天气,暗合下文 的送别之“泪”。
“长亭”是送别之地,从来 就是“天下伤心处”。
都门帐饮无绪,
欲 欲 留恋处,兰舟催发。
饮留
执手相看泪眼, 无 不
绪能
雨
霖 柳铃
永
自古以来,分别总 是痛苦的,江淹曾 说:“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在 中国古典诗词中, 有许多写离别的诗 句,大家知道哪些 呢?
有关离别的诗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壮别)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慰别)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酒别)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惨别)
8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 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 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 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 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 金葬之南门外。
9
解题
《雨霖铃》也写 做《雨淋铃》词牌名。 相传唐玄宗入蜀,至 斜口时,霖雨连日。 栈道中闻铃声。为悼 念杨贵妃,遂作此曲。 白居易《长恨歌》云: “‘夜雨闻铃肠断声” 即指此事。曲调自身 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酒醒之后
酒
杨柳
情景交融
晓风
残月
此去经年,一年又一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风流情意 更与何人说?
孤清冷落的别后情景
这一去,一年又一年 (即使是) 良辰好景(也该是)形同虚设 。 就算是有多少风流情意 又(能)跟什么人诉说 。
此去经年,应是良 辰好景虚设,便纵 有千种风情,更与 何人说?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 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 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 何人说!
把握情感
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多情自古伤离别
(离别之情)
归纳要点(用原词回答)
(1)离别的时令————— 寒蝉凄切
(2)离别的时间和地点—— 对长亭晚
(3)离别的天气————— (4)离别的心情————— (5)离别的去向—————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 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 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
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何特征?
千里烟波——绵长 沉沉暮霭——浓重 楚天辽阔——无垠
意象:烟波暮霭 特征:迷蒙黯淡 情感:前途迷茫
千里楚天 辽阔旷远 孤单痛苦
暮千 霭里 沉烟 沉波
情绪低沉
倍感凄凉 楚 ,
天
作者抓住烟波暮霭、千里楚天这样 阔
色调暗淡、空间旷远的意象抒写内心的 痛苦惆怅,表达了依依不舍的离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共同感受
触景生情
普遍情感
“自古”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清秋节更让
人难以承受离别之苦?
却道天凉好个秋
万里悲秋常作客
秋风秋雨愁煞人
自古逢秋悲寂寥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孤清冷落的 晓风残月。
别后情景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 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 为一幅鲜明的画面。
上阕:主要写饯行时难舍难分的惜别场面, 抒发离别情绪。
想(我)走了又走(一路上)看尽千里烟波 ,傍晚,空阔 的天地间云气沉沉烟雾笼罩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念对别后情 境的想象 , 前途渺茫。
承上启下
无 边 无 际 的 离 愁 别 恨
开收 启束 写写 心情 情景
以诗解诗
•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史记·刺客列传》
象 征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
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愁 ——白居易《琵琶行》
温庭筠: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韦庄: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
把杨柳、风、月这三 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 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 的画面。(景中含情)
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特定的时刻里
(以情带景 情景交融) (因情造景 虚实相生)
38
艺术特色:
柳词之美,美在有景,有物,有人,有 情,惟有情,才使万物富有神韵。 写作特点一: 情景交融 写作特点二: 虚实相生 婉约词派的特点: 哀怨缠绵
具体赏析
有人说:本文用“虚实结合”的笔法,你同意 吗?表现在哪里?
上片写分别时的情景 ——实写
柳永大约在公元 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 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 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 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 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 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 轻一笑,填词道:“富贵 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 等了5年,第二次开科又没 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 发牢骚了,便写了著名的 《鹤冲天》:“忍把浮名,
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寒蝉 长亭 骤雨 环境悲凉
执手相看
离
帐饮无绪
难分难舍
无语凝咽
别
千里烟波 楚天辽阔 惆怅伤感 难
(融情入景 虚实相生)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那堪:何冷、落怎。清秋节!
复,又
承当、忍受。 凄凉清 苦的秋
伤:动词,忧愁、忧思,这里作
天
意动,以„„为伤。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 的是离别 (叫人)怎能忍受这 冷落的清秋时节 .
换了浅斟低唱。”
7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 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 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 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 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 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 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 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 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 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 “我是奉旨填词。”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阔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梦别)
剪不断,理坏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家国之别)
教学目标 1.品味柳词意象、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2.赏析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色,感知 本词的艺术美。 3.培养学生感悟美、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味本词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后用作船的美称。
竟无语凝噎。
难舍难分的惜别场面
在京城门外设帐饯别没有心思喝酒 留恋时候(船家却)催着船儿出发 拉着手互相看着饱含泪水的双眼 竟哽噎着(连半句话也)没有说。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写情 态
语言通俗 感情深挚
念去去、表示行程之远。
,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极言路途之远。 mù ǎi 指傍晚的云气
谐音
今夜酒醒时身在哪里,也许在杨柳岸边面对那晨风和残月
杨柳: 送别留赠的信物,
自古就有“折柳送别”
谐
的习俗。
音 《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李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2020/6/24
29
寓
风急天高猿啸哀,
意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知音已远
良辰不再
别后的痛苦
1、无限伤感:多落情清自秋古节伤?离别,更那堪,冷
四 重
2、无家可归:今残宵月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
痛
苦 3、无心赏景: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4、无人倾诉: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37
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自古伤别 于今尤甚 愁意浓浓 思 夹岸杨柳 晓风残月 酒醒伤情 念 好景虚设 风情难言 惨不成欢 苦
下片写别后的情状 ——虚写
虚写:推想
பைடு நூலகம்
作者简介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qí)卿, 福建崇安人。他排行第七,所以人称 “柳七”又因他曾经做过屯田令,世 称“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 作词的著名词人,慢词的创造者,也 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词的内容 主要是反映封建社会中大部分知识分 子怀才不遇、仕途潦倒后的悲愤和不 满。其中以都市生活及羁旅行役的作 品最富有特色。《雨霖铃》《八声甘 州》《望海潮》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他的词作流传很广,著名学者叶梦得 在《避暑录话》中说:“凡有井水饮 处,皆能歌柳词”。词集有《乐章集 》。
(内容) (情感) (技巧)
描写哪些景物?
抒发什么情感? 运用怎样方法?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A、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一句作者交代了送别时的时间、 地点、天气情况,用“寒蝉”“长 亭”“骤雨”三个独立的画面构成 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
B、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伤感、无可奈何。
翻译: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悲切,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 的时候,一阵急雨刚停住。
写作背景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 坎坷,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 起,过着依红偎翠,浅斟低唱 的生活。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 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 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 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 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 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融情入景 即景抒情
“寒”点出节令(深秋), 显出凄清,渲染气氛;
“晚”点出时间,恰又唤起
“美人迟暮”的感慨;
“雨”点出天气,暗合下文 的送别之“泪”。
“长亭”是送别之地,从来 就是“天下伤心处”。
都门帐饮无绪,
欲 欲 留恋处,兰舟催发。
饮留
执手相看泪眼, 无 不
绪能
雨
霖 柳铃
永
自古以来,分别总 是痛苦的,江淹曾 说:“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在 中国古典诗词中, 有许多写离别的诗 句,大家知道哪些 呢?
有关离别的诗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壮别)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慰别)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酒别)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惨别)
8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 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 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 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 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 金葬之南门外。
9
解题
《雨霖铃》也写 做《雨淋铃》词牌名。 相传唐玄宗入蜀,至 斜口时,霖雨连日。 栈道中闻铃声。为悼 念杨贵妃,遂作此曲。 白居易《长恨歌》云: “‘夜雨闻铃肠断声” 即指此事。曲调自身 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酒醒之后
酒
杨柳
情景交融
晓风
残月
此去经年,一年又一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风流情意 更与何人说?
孤清冷落的别后情景
这一去,一年又一年 (即使是) 良辰好景(也该是)形同虚设 。 就算是有多少风流情意 又(能)跟什么人诉说 。
此去经年,应是良 辰好景虚设,便纵 有千种风情,更与 何人说?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 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 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 何人说!
把握情感
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