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生产与管理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作物的分类与生长发育(掌握为主)
农学(作物学)的特点、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作物生产发展的途径(参见教材)
作物的分类;
作物的生长发育:作物的生长与发育概念、作物生育期和生育时期(可参见教材)
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作物与环境条件(可参见教材)
作物的生育期
1同一作物的生育期长短因品种而异,有早中晚熟之分。
2作物生育期的长短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在气候条件中以光照温度所起的作用最大。
3栽培措施对生育期也有很大的影响。
作物的生育时期
二、作物与环境条件
•作物的生态环境:与作物生长发育相关的所有环境因子的总称。
(一)作物高产稳产是各项生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作物的生态因子和生活因子
作物的生态因子:构成作物生态环境的成分。
生态因子可分为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
非生物因子又可分作气候因子、土壤一地形因子。
生物因子通常分作植物因子、动物因子、微生物因子等
✓蒸腾系数是指每形成l克干物质所消耗的水分的克数。
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在临界期内,若水分不足,对作物生长发育和最终产量影响最大。
素可代替其他生活因素。
第5章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掌握为主)
作物的产量及其形成、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可参见教材)
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可参见教材)
一、作物产量
1、生物产量:作物在整个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有机物的总量,即整个植株(一般不
包括根系)的干物质重量,称为生物产量。
2、经济产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的数量。即生产上所
说的产量
3、经济系数一般,作物的经济产量仅是生物产量的一部分。
经济系数=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率
二.作物产量的形成
作物产量是作物生长期中利用光合器官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
为有机物,最后转化为有经济价值的产品数量的过程。
作物产量因素的形成,是在整个生育过程中的不同生育时期依序而重叠进行的。
,在单位营养体上形成较多的生殖器官,以建成较大的潜在贮藏能力。
植株的营养器官不再增重,而逐渐减轻,大量的光合产物输向籽粒,以实现潜在的贮藏能力。
五、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
即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主要有:
1、选育高光合效率的品种
2、提高作物群体的光能截获量
3、降低呼吸消耗
4、改善栽培环境和栽培技术(复种与间作、套作合理密植培育优良株型
的群体改善肥水条件增加田间CO2的浓度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一、作物品质及其评价指标
1、作物品质的概念
2、作物品质的评价指标
(1)形态指标(2)理化指标
二、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二)环境因素
(三)栽培技术
(四)病虫害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第6章农作制度与作物生产技术(掌握为主)
农田种植制度(作物布局、种植模式)
复种、四川主要复种方式;单作、间作、混作、套作;轮作、连作
农田养地制度(农田培肥、土壤耕作)
作物生产技术
也包括农田立体种养)是农作制度的主体,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
不同历史时段的农作制度,尽管涉及具体技术均有差别,但其共同点是:围绕农田持续增
产和系统生产力的提高、注重农田用养结合、追求农作经济效益。
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作物结构是指作物种类、品种、面积及占有比例等,配置是指作物在区域或田块上的分布。作物布局通常包括区域型布局和单位型布局
2、作用:
合理的作物布局是一种体现综合效益的战略方案,能综合平衡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以及科学技术等综合因素------;
作物布局是农业生产布局的中心环节;
合理作物布局是我国农业融入世界农业体系的需要。
作物布局的地位
1.作物布局是农业生产布局的中心环节
2.是农业区划和规划的主要依据
3.是种植业较佳方案的体现
作物布局的作用
1.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2.解决各类作物争地、争温光水肥、争季节。争畜力和机械的矛盾
3.有利于复种、间套作和轮连作的合理安排
4.有利于发挥作物的生产潜力,提高生产效率
5.有利于恢复地力,维持农田生态平衡
6.有利于促进林牧渔及其他生产部门的发展
农业生产布局是指农(种植业)、林、牧、渔各部门生产的结构和在地域上的分布。二.作物布局的原则
1、社会需求是导向——作物布局的前提
满足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与目的。
2.作物的生态适应性是作物布局的基础
3.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是保障
•经济效益决定作物布局方案的可行性
•生产条件改善和经济发展促进作物布局不断调整
三.作物布局设计
1、明确对产品的需要
2、调查环境条件(自然条件、生产条件、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条件)
3、确定作物的生态适应性
4、进行作物生态区和种植适宜区的划分
5、确定作物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
6、确定作物组成
7、综合划分作物种植区划或配置
8、进行可行性鉴定
四川省作物布局的特点
除部分高原和高山地区基本上为一年一熟、盆地部分田地为一年三熟外,主要为一年两熟,由一季大春作物和一季小春作物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