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运聚的概念模型
基于角点网格模型的“迷宫式”油气运聚模拟研究
文章 编 号 :0 1 1 2 2 1 ) 6 5 6 4 10 —6 1 ( 0 00 一O 9 一O
石 油 察 诒 沾 届
PETR0LEUM GEOLOGY & EXPERI ENT M
Vo . 2. . 1 3 No 6
De ., 01 c 2 0
基于角点 网格模型 的“ 迷宫式’ ’ 油气运聚模拟研究
刘 志锋 魏振 华 吴 冲 龙 田宜平 毛 小 平 , , , ,
(. 国地 质 大 学 , 汉 1中 武 4 0 7 ;. 30 4 2 中国 地 质 大 学 , 京 北 10 8 ) 00 3
摘 要 : 油 气 运聚 模 拟 的现 状 出发 , 于 角 点 网格 模 型 建 立 了油 气 盆 地 三 维 地 质 模 型 。 研 究 了油 气 在 不 同 地 质 环 境 下 达 到 平 衡 从 基 态 的 运 移 条 件 和存 储 条 件 , 承 前 人 总 结 的油 气 运 聚 模 拟 参 数 计 算 方 法 , 用 达 西定 律 和 人 工 智 能 算 法相 结 合 的方 式 计 算 油 气 继 采
e ii rum n dif r ntge l y e v r nm e ,u i M A S p r m e e a c a i n me h h e e qu lb i i f e e o og n io nt sng H a a t rc lul to t od oft e pr d — c s o s a do tng t o b na i n m o e o r y’ a a r iii li t li e e ago ihmst a c e s r nd a p i hec m i to d fDa c Sl w nd a tfca n e lg nc l rt o c lu— l t he hy o a bo i a i l iy.t e a t r pr po e he “ b r n h— St l ’ a e t dr c r n m gr ton veoct h u ho o s d t La y i t y e’HM AS i a a de nd p o a me he i e e e ty r ni g m o ul . Thi o ul a e e t d i he a t a xp or t r r gr m d t nd p nd n l un n d e s m d e h s be n t s e n t c u le l a o y a e — he Do yi g Sa n Bo iBa sn。t a u i x or t y a e fSha do o n e The r a —t ng n g i ha y Ba i he m t rng e pl a or r a o n ng Pr vi c . s ts a t y r s ls ha e bt i d.The r s a c c e e ntpr v de o n l i o lf e a if c or e u t ve be n o a ne e e r h a hiv me o i s a g od a a yss t o or d — c e sng t ik ft e r l u e l r to r a i he rs o he p t o e m xp o a i n. Ke r s y wo d :HM AS;3 g oo ia d l D e lgc lmo e ;CPGM ;L b rn h- S ye q i b i m ;p toe m x lr to a y i t - t l ;e u l ru i er lu e p o ai n
油气聚集原理与油气充注成藏期
(四)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
1.传统地质分析方法
(2)圈闭发育史分析法
圈闭形成的时间: --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
沉积埋藏史恢复 构造发展史恢复
构造发 育史与 油气聚 集关系 示意图
A圈闭形成时间晚,位置低—无效。
圈闭形成次序:1 → 2 → 3 → 4 → 5、6、7。
垂直距离-从储集层开始沉积到现在的时间间隔; 空白部分-储集层沉积后到形成圈闭以前的时间间隔; 红色宽度-充储集层沉积后,任何时间内形成圈闭的百分率。
聚集过程:充注过程、混合过程。连续过程。
1.油气充注
以浮力作用为动力的运移—渐进式充注,缓慢;
以异常高压为动力的运移—幕式充注,快速。
•最初进入最低排替压力 部分(高渗带) •不断向相对低孔低渗的
储层部分扩展,最后将整
个圈闭充满 。
•以石油波阵面方式充注油藏。
(二)油气在圈闭中聚集的过程
美国阿巴拉契亚盆地油藏与气 藏分布图(据A.I.Levorsen)
•含油气盆地中的油气宏观分布模式
“气心油环”模式:在盆地中 心低处的构造圈闭中充满着天然
气,而在高处的构造圈闭中却充
满着石油。
实际上,这两种模式的出现都 是正常的,出现的地质背景和条件 不同。将“气心油环”模式称为溢 出型油气差异聚集,“油心气环” 模式称为渗漏型(逸出型)油气差 异聚集。
连续发生的过程。
因此,烃源岩的主要生排烃期基本代表了油气
藏形成的主要时期 。
东营凹陷不同时期生、排烃量直方图
东营凹陷的烃源岩从沙二上开始少量排烃;洼陷中心的烃源
岩在东营期进入大量排烃期,继东营期之后由于地层抬升,排
烃作用一度中断,在馆陶末至明化镇时期又大量排烃,且规模 超过东营期,成为主要的排烃期。
油气的运移与聚集
• 油气运移概述 • 油气聚集概述 • 油气运移与聚集的关系 • 油气运移与聚集的实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油气运移概述
油气运移的定义
定义
油气运移是指油气从源岩向圈闭构造的迁移过程, 包括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
初次运移
指油气在生成后从源岩向储层或运移通道的迁移 过程。
二次运移
指油气在储层中通过水动力或浮力作用向圈闭构 造的迁移过程。
总结油气运移与聚集的研究成果
成果一:油气运移与聚集的机理研究
油气运移与聚集的机理是油气地质学 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对油气运移与 聚集机理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油气 的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为油气勘探 和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总结油气运移与聚集的研究成果
成果二:油气运移与聚集的模拟方法研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油气运移与聚集的模拟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可以预测油气 的分布和运移规律,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该盆地的油气聚集模式呈现出多种聚集模式的复合特征。 在盆地的不同地区和不同层位上,油气聚集的模式有所不 同。通过对盆地内各聚集模式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的研 究,揭示了盆地内油气的分布规律和主控因素。
总结词
烃源岩对油气聚集的影响
详细描述
该盆地的烃源岩对油气的聚集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类型 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对油气的 运移和聚集也有所不同。通过对烃源岩的分布、演化及生 烃过程的研究,揭示了烃源岩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04
油气运移与聚集的实例分析
实例一:某油田的油气运移路径
总结词
复杂的地质条件
详细描述
该油田位于一个复杂的地质环境中,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多条油气运移路径。 通过分析地层和构造特征,确定了油气的主要运移方向和路径,为油田的开发 提供了重要依据。
阜东斜坡带中上侏罗统输导系统发育特征及油气运聚模式分析
突破 , 就必须要了解油气输导系统及运聚规律. 针对 以上情况 , 笔者对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油气运移的 输导系统类型及组合方式进行 了分析 , 以此为基 并
础研 究 了中上侏 罗统非 构造 圈闭 行 了重点分 析l 赵忠 4 ; . 5
新等(0 2对油气输导系统的类型及其输导性能在 20 )
构造 类型 的大 中型 油气 田 , 明该 区带是 油气 运 移 表
系的 制 控
的必经之地, 圈闭很有可能捕集到大量的油气而成
藏 . 区中上侏 罗 统地 层 微 倾 , 乏 构造 圈 闭 . 积 该 缺 沉
特征研究表明研究 区内自北东方 向物源丰富 , 发育
适宜形成 岩性 圈闭 的 河 流一三 角 洲 沉 积体 系 . 源 烃
缺 乏构造 圈 闭 , 如果 想 在 非 构造 油 气 藏研 究 中取得
研究 , 首先是国外 Hi l 19 年) n e 9 7 从三维模型的角 d(
度对 不 同类型输 导 系统 的特 征 进行 了 阐述 , 出油 指
气运移应从 空间 的角度去 分析- . 1 国内张照 录等 J (0 0 根据油气运移 主干道的不同, 2 0 年) 把输导系统 划分为断层型 、 输导层型 、 裂隙型及不整合型 4 种类 型l ; 2 姜建群等(00 从含油气系统的角度论述 2o 年) 了包括烃源岩分析、 输导网络 、 流体势、 异常压力以 及流体示 踪技术 的输 导系统研 究 流程【 ; 3 付广 等 (0 1 研究了油气输导 系统 的类型及其对油气 20 年) 成藏模式的控制作用 , 并对断裂输导系统及其组合
收稿 日期 : 0 50 —8 2 0 —92
作者简介 :梁全胜 (9 8) 男 , 17一 , 四川泸洲人 , 士研究生 , 博 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研究
建南构造志留系流体封存箱与油气运聚
[ 者简介 ]肖朝晖 ( 8一 ,女 ,1 8 年 大学毕业 ,硕士 ,高级工程师 ,现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研究工作。 作 16 ) 9 99
石 油 天 然 气 学 报 ( 汉 石 油 学 院 学 报 ) 21 年 2 江 01 月 第3卷 第2 3 期 J unl f ia dG sT cn l y (.P ) Fb2 1 V 1 3 N . ora o l n a eh oo O g JJ I e.01 o 3 o2 .
存箱 内可 以划分 3个 子封 存箱 :上 部封 存箱 ( ) S h 、中部 封存 箱 ( ) S x 、下 部封 存 箱 ( ) S 1 。子封 存 箱 的顶板 为 志 留系 上部 泥岩 ,底 板分 别为 相邻 地层 的 泥质 岩 ,侧 向 隔板 为 太 平 镇 断层 。以建 深 1井 为例 ,
( 1 ,具 有 自生 、 自储 、 自盖 ,高压 及层 层含 气 的特点 。 表 )
1 1 烃 源 岩 .
志 留系 为一套 广海 陆 棚相 的砂 泥岩沉 积建 造 。烃 源岩 以炭质 页岩 、深 灰 色泥 页岩 为主 ,主要 发 育在
[ 稿日期]21 收 O O一0 7—1 0
[ 金 项 目 ] 国 家科 技重 大 专项 ( 0 8 X 5 0 —0 0 ) 基 2 0 Z 0 0 50 30 4 。
分 割 3个 子 封 存 箱 的 顶 板 、 底 板 均 由 泥 质 岩 类 组 成 , 其 厚 度 自 上 而 下 分 别 为 6 . 、 2 9 7 、 3 9 5 4 8 1 泥质岩 类地 层 的 封 隔 ,泥浆 密 度 、烃 含 量 呈 现封 存 箱 内部 与 上 下 地 层 的不 一 致 91
域。
[ 关键 词 ] 建 南 构 造 ;志 留系 ;流 体 封 存 箱 ;流 体 轨 迹 [ 图 分 类 号] TE 2 . 中 l2 1 [ 献标识码]A 文 [ 章 编 号 ] 10 —9 5 (0 1 2— 0 5 5 文 0 0 72 2 1 )O 0 4 一O
第六章第一节 油气的聚集
第一节油气的聚集油气二次运移的结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如果运移过程中无盖层阻挡,油气将一直向上倾方向运移,直至散失到地表;另一种是运移过程中遇到合适的圈闭,油气将停止运移,在圈闭中聚集起来。
油气聚集:就是指油气在储层中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的过程中遇到圈闭时,进入其中的油气就不能继续运移,而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的过程。
一、单一圈闭油气聚集的原理1、渗滤作用:Cordell(1977)、 Roberts(1980)等人认为含烃的水或随水运移的油气进入圈闭以后,因为一般亲水的、毛细管封闭的盖层对水不起封闭作用,水可以通过盖层而继续运移;而对烃类则产生毛细管封闭,结果把油气过滤下来在圈闭中聚集。
在水动力和浮力的作用下,水和烃可以源源不断地补充并最终导致在圈闭中形成油气藏。
2、排替作用:Chapman(1982)认为泥质盖层中的流体压力一般比相邻砂岩层中的大,因此圈闭中的水是难以通过盖层的。
另外油气进入圈闭后首先在底部聚集,随着烃类的增多逐渐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连续烃相,在油水界面上油水的压力相等,而在油水界面以上任一高度上,由于密度差油的压力都比水的压力高,因此产生了一个向下的流体势梯度,致使油在圈闭中向上运移同时把水向下排替直到束缚水饱和度为止。
油气在静水条件下进入单一的背斜圈闭时,首先在最高部位聚集起来,较晚进入的依次由较高的向较低的部位聚集,一直到充满整个圈闭为止。
在圈闭中,油、气、水按密度分异。
气居上,油居中,水在底下。
这时,该圈闭的聚油作用阶段已经结束。
若再有油经过时,就通过溢出点向上倾方向溢出;但对天然气则不同,由于气比油轻,它可以继续进入圈闭,并排替原被石油所占据的那部分储集空间,这一过一直进行到圈闭的整个容积完全被天然气所占据为止。
至此,对于单一圈闭来说,油气聚集的过程已完全。
对于具有溢出点的非背斜圈闭,油气聚集过程与背斜圈闭基本上是一致的。
李明诚认为,当上覆盖层只有毛细管封闭时,在油气聚集过程中渗滤和排替作用都可能存在。
不整合面下缝洞岩体油气运聚模型——以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藏为例
d o i : 1 0 . 1 1 7 8 1 / s y s y d z 2 0 1 3 0 5 4 9 5
不 整 合 面 下缝 洞岩 体 油气 运 聚 模 型
以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藏为例
郭秋麟 , 杨 文静 , 肖中尧 , 卢玉红 , 谢红兵 , 高 日丽 , 黄少英
( 1 . 中国石油勘探 开发研究院 , 北京
中 图分 类 号 : T E l 2 2 . 1 +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Hy d r o c a r bo n mi g r a t i o n a nd a c c u mu l a t i o n mo d e l o f f r a c t u r e d—v u g g y r e s e r v o i r un de r un c o n f o r mi t y s ur f a c e:
A c a s e s t u d y o f c a r b o n a t e r e s e r v o i r i n Ta r i m Ba s i n
G u o Q i u l i n , Y a n g We n j i n g , X i a o Z h o n g y a o , L u Y u h o n g , X i e H o n g b i n g , G a o R i l i , H u a n g S h a o y i n g
a n g 8 4 1 0 0 0 , i n a ; 3 . C o l l e g e f o G e o s c i e n c e s ,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f o P e t r o l e u m, B e  ̄ i i n g 1 0 2 2 4 9 , n 0 )
第五章 油气聚集和油气藏的形成(2)
一、圈闭与油气藏概述 二、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三、油气聚集机理 四、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
第一节 圈闭与油气藏概述
一、圈闭(Trap)的定义 • 圈闭: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 • 圈闭:储集层中油、气物质自身势最小而其动能为零的 地方。
•圈闭两个基本要素:
tan
o
w w o
tan
w w o
i
油气界面倾角:tan
g
w w g
i
在水流活动加强时,背斜储集 层中油和气的移位和分离
(四)必要的保存条件
良好的保存条件
地壳运动不剧烈 水动力活动弱 岩浆活动有利
图5-18 辽河断陷新生代火山岩分布图
1—馆陶期 Ng,2—东营期 Ed,3—沙一期 Es1, 4—沙尔期 Es 2,5—沙三期 Es3 6—沙四期 Es4, 7—剖面位置
的高差。
3、 底水、边水
底水
边水
底水 边水
底水
第二节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一、油气成藏基本要素:生、储、盖、运、圈、保
二、油气富集条件: 充足的油气来源 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和良好的储层 大容积的有效圈闭
(一)充足的油气来源
烃源岩体积大,有 机质丰度高、类型好、 转化程度高,烃源岩排 烃效率高,即可提供充 足的油气源。
——油藏破坏时间
•有利的生储盖组合:烃源岩排烃通畅、效率高; 盖层的质量高、厚度大而稳定。
生油层与储集 层为互层组合 时,油气初次 运移和聚集示 意图
不同生储盖组合,具有不同的输送油气的通道和不同 的输导能力,油气富集的条件就不同。
◆石油多产自砂岩 与页岩之比例为 0.25的地区,而天 然气却聚集于砂岩 分布较多的地区。
第五章 5.3 油气聚集原理
气 油 水
背斜油气藏的立体模型
2. 区域倾斜 带上、岩性稳 定的同一渗透 层内、一系列 溢出点依次抬 高的相邻圈闭
中的溢出型油
气差异聚集
3.系列圈闭中油气渗漏型差异聚集原理(Schowalter)
油水界面上: P油=P水
油水界面以上(密度差): P油P水 存在向下的流体势梯度 油上移,向下排替水,直到充满 圈闭。
3 渗滤作用+排替作用
上覆盖层的毛细管封闭条件下: 储层中或底部S油达70%以上水渗流停止。 油气聚集初期:水可通过上覆亲水盖层渗流;油气 聚集一定程度后,水主要被油气排替到圈闭下方。 上覆盖层具有异常高压封闭的情况下:水不能通过 上覆盖层渗流,只向下排替。
第三节
油气聚集原理
一、油气聚集的动力学机制
二、各种圈闭中的油气聚集模式
三、油气的差异聚集
一、油气聚集的动力学机制
油气聚集:油气在圈闭中排开 孔隙水而积聚起来形成油气藏的过 程。
1、渗滤作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由于盖层对 烃类的毛细管封 闭。游离烃被阻 止在盖层之下的 储层中。水可通 过盖层继续运移。
2、排替作用
当盖层成岩程度很高或具超压 时,圈闭中的水难通过盖层排出,
影响溢出型油气差异聚集的地质因素
运移路径上有支流油气源 温压变化——形成次生气顶,或原生气顶溶于油 后期地壳运动——圈闭条件改变 水压梯度及水运动方向
美国阿巴拉契亚盆地油气藏分布图 (A.I.L evorson)
油藏
油气藏
气藏
油气运移主要方向 俄罗斯台地斯大林格勒区下石炭统斯大林山层三个相联系 的构造中的圈闭中油气分布
多期叠合盆地油气运聚模式
收稿日期:2000201205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 1999043305)作者简介:汤良杰(1957-),男(汉族),安徽泾县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从事含油气盆地分析和构造地质学研究。
①中国叠合盆地油气形成富集与分布预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源环境领域项目建议书,1999. 文章编号:100025870(2000)0420067204多期叠合盆地油气运聚模式汤良杰, 金之钧, 庞雄奇(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00) 摘要:多期叠合盆地的主要特征是盆地经历了多个演化阶段,并且在不同演化阶段中具有不同的盆地类型和性质。
对中国西北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进行了多期叠合盆地油气运聚研究。
这两个盆地自震旦纪以来经历了震旦纪中泥盆世、晚泥盆世三叠纪和侏罗纪第四纪等3个开合旋回,在演化过程中出现由海向陆的转化和拉张-挤压的交替转化,形成了油气来自多源、油气形成多期、油气运移多方向、油气聚集多场所的油气运聚特征。
多期叠合盆地有3种基本油气运聚模式:①放射状运移、环状聚集模式,以柴达木盆地西部环英雄岭构造带为代表,油气运移方向垂直于构造等高线的方向;②前陆油气运聚模式,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为代表,油气运移方向平行于造山带挤压应力方向;③古生代海相克拉通盆地油气运聚模式,油气沿大型断裂带和区域性不整合面运移和聚集。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叠合盆地;油气运移;油气聚集;断裂;不整合中图分类号:TE 122.1 文献标识码:A引 言油气运移是与盆地中各种不同性质的流体流动一起发生的,是盆地中内动力和外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1]。
叠合盆地是指经历了多期构造变革并由多个单型盆地经多方位叠加复合而形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盆地,不完全等同于残留盆地[2]或改造型盆地[3]的概念①。
在长期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叠合盆地具有多期成盆、多期成烃和多期成藏的特征,决定了这类盆地具有复杂的油气运聚模式。
第04章 油气运移与油气藏的形成(01)
因此,不同地区、不同岩性、不同深度情况下,
油气运移的相态不同。
★★
对于泥质烃源岩而言
● 低成熟阶段--埋深较浅,孔隙度较大,地层水较多, 生烃量较少,油气的初次运移以水溶相运移最有可能。 ● 生油高峰阶段--油气大量生成,
油气主要以游离相运移, 气体多溶于油中--呈油溶相运移。
● 生凝析气阶段--主要以气溶油相运移,气为载体。
必然排挤孔隙内原有流体, 从而起到排烃作用。
膨胀型粘土(蒙脱石)向非膨胀型粘 土(伊利石)转化曲线(据Schmidt,1978)
蒙脱石脱水与流体异常压力的关系 (据Bruce,1984)
该两口井的地层压力突变带均位于蒙脱石转化带内。
静岩压力--地壳中某一深度岩石所承受的铅直压力(上覆岩柱/土柱的压力); 地静压力--由上覆沉积物重量造成的压力。
三、油气初次运移的通道/途径 四、初次运移的主要时期及烃源岩有效排烃厚度
1、正常压实产生的剩余流体压力
压实作用是沉积物最重要的成岩作用之一。压实导致 孔隙水排出,孔隙度减少,岩石体密度增加。
● 某一地层中流体压力为静水压力时,称压实平衡。
● 接受新沉积,新的沉积负荷使孔隙体积进一步缩小, 在变化的瞬间,孔隙流体要承受部分上覆负荷压力,使 孔隙流体产生了超过静水压力的剩余压力。在剩余压力 作用下,孔隙内流体排出;
一、初次运移与二次运移 二、油气运移的基本方式 三、岩石的润湿性 四、地层压力、折算压力和测压面
一、初次运移与二次运移
初次运移--指油气从烃源 岩层向储集层或运载层排 出的过程。 ★★
二次运移--油气由烃源岩 进入储集层或运载层之后 的一切运移。 ★★
还有人把油 气藏被破坏后 的油气运移称 三次运移。
4.油气运移(11)
2. 蒙脱石脱水增压作用
蒙脱石
随D T
104.4—110 C,加入钾云母
脱去层间水和有机质分子(进入粒间孔隙)
伊利石
蒙脱石脱水的结果:
• V水↑>V孔↑,Pf↑,促使排烃 • 封闭性地层条件下,产生超压, 产生超压 出现微裂缝——排烃 • 矿物蒙脱石转变为伊利石
膨胀性粘土(蒙脱石)向非膨胀性粘土 (伊利石)转化的数量随深度增加的曲线
油或气、水同时存在时,油或气相运移所需的最 小饱和度。
某相流体饱和度低于一定数值时,相对渗透率为0,不流动。 烃源岩中油相运移临界饱和度可小于10%,甚至可降到1%。
五、地静压力、地层压力、静水压力、测压面
•地静压力:
由上覆沉积物的基质和孔隙空间流体的总重量所引起的 压力,又称静岩压力:s=ρ rgh
砂泥岩间互 层层组中,泥 岩的孔隙度, 流体压力和 孔隙水含盐 量分布特征
•页(泥)岩中水的含盐量与孔隙度成反比:含盐量增加, 则孔隙度减小。 •含盐量与渗透压力成反比关系:含盐量高则渗透压低。 •渗透流体运动方向:从含盐量低流向含盐量高部分。
6. 其它作用
构造应力作用:导致岩石产生微裂缝系统,有利于流体的运移 毛细管力的作用:一般表现为阻力,仅在源岩和储集层的界面 处才表现为动力。因为不同大小孔喉造成的毛细管压差,
其合力的方向指向孔喉大的一侧
扩散作用:在岩石致密和高压地层中对天然气可在浓度梯度下 进行分子扩散 胶结和重结晶作用:是碳酸盐岩源岩排烃的主要动力,胶结和 重结晶作用使得碳酸盐岩孔隙度变小
4.2 油气初次运移
三、油气初次运移的通道
——较大孔隙、微层理面、构造裂缝与断层、微
裂缝、缝合线、有机质或干酪根网络。
4.油气运移
油气渗流的数学模型
油气渗流的数学模型引言油气渗流是指石油、天然气等油气在岩石中的渗透、扩散和运移过程。
掌握油气渗流的规律对于石油开采和储层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油气渗流的数学模型就是用数学语言对岩石孔隙中油气运移的规律进行描述,它是石油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科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内容。
数学模型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地层中的油气从高压区域向低压区域运动,其运动过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孔隙度、渗透率、岩石成分、温度等。
为了描述这些影响因素对油气运动的影响,需要建立数学模型。
Darcy’s LawDarcy’s Law是描述渗流过程的基础方程之一,它表述了渗流速度与压力梯度成正比的关系。
在考虑流体分布的情况下,Darcy’s Law的表达式为:q = -K * ∇P其中,q为单位时间内流体通过单位面积的体积,K是渗透率,∇P表示压力梯度的梯度算子。
宏观模型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由于储层的尺度较大,往往需要采用宏观模型对渗流过程进行描述。
宏观模型分为多相流模型和单相流模型,其中多相流模型更符合实际。
多相流模型多相流模型用于描述储层中油气和水等多种流体同时存在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流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作用对于岩石颗粒和孔隙的影响。
其中,多相流动的数学模型通常采用Navier-Stokes方程组进行描述。
单相流模型单相流模型用于描述只有一种流体或只有一种相存在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通常采用Darcy’s Law描述渗流过程。
微观模型在油气渗流研究中,微观模型通常采用孔喉模型或者离散模型。
在孔喉模型中,通过建立孔隙和喉道的几何模型来描述渗流过程。
而在离散模型中,则用粒子模型或者格子模型进行描述。
数值模拟油气渗流数学模型的研究离不开数值计算的支持。
计算机模拟可以加快研究过程,减少试验成本,并且得到更为精确的数值结果。
在油气渗流数值模拟中,通常采用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蒙特卡罗模拟法等数值分析方法。
根据模拟结果,可以对储层产能进行预测,指导石油开采过程。
第5章油气运移与聚集
(3)气溶油相
整体看,水溶相不重要! 在烃源岩埋藏早期,生成少量低成熟油阶段,可 能起到一定作用。
水溶相运移存在的问题:
①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 ; ②生油期烃源岩含水很少; ③无法形成商业性石油聚集; ④无法解释碳酸盐岩油气初次运移问题。
2.天然气初次运移相态
——两相界面张力,N/m;
r ——毛细管半径,m。
第一项: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第二项:克服膨胀力(压力)所做的功 第三项:克服毛细管力所做的功
gz
P
0
dp
p
2
cos
r
水势: w w gz p
油势:
o
= o gz
p
2
w / o cos
r
气势:
成熟-高 成熟阶段
动力
相态
压实作用 瞬时剩余压力
水溶相 游离相
异常高压
游离相 混相
通道
排烃 模式
孔隙
压实排 烃模式
微裂缝 微孔隙
异常高压微 裂缝幕式排 烃模式
过成熟阶段
扩散作用 异常高压
分子
微裂缝 扩散排 微孔隙 烃模式
五、烃源岩的有效排烃厚度
• 受排烃动力、运移通道的 渗透能力等地质条件的限 制,厚层烃源岩只有一定 厚度范围内才能发生完全 有效的排烃。
基准面1
gz p dp v2
o 2
水势:
w
gz
p
w
油势:
o
gz
p
o
气势:
g
p
gz
3.2 油气的运移与聚集 免费
在一定压差下,岩石允许液体通过的能力称渗透性,渗透性的大 小用渗透率表示。渗透率的数值高,则表示孔隙、缝洞之间的连 通性好,石油容易流动,容易采出来,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 关于超低渗透
• 按照国际标准,渗透率小于50个毫达西的油藏为低渗透, 而在非均、低渗透、油质高粘度比较普遍的中国,石油科 技工作者把小于1个毫达西的油藏称为超低渗透。 • 长庆油田鄂尔多斯盆地的油藏属于典型的低压、低渗、低 丰度油藏。在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中,油层渗透率在1毫达 西左右的占70%以上,油井没有自然产能。但经过几十年 的探索实践,长庆油田公司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对0.5毫达 西油藏的效益开发,形成了一整套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 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配套技术。
生油层生成的石油、天然气, 向邻近有孔隙、裂缝、溶洞等 储集空间的储集层的运移。
油气在储集 层中的运移。
五、 油气运移
动力 压力 动力 二次运移 浮力、水动力、 地层压力等
油 气 运
初次运移
方式 多以“油滴”和“气泡” 的形式在含水的岩层中运移 通道 通道
移
孔隙、裂缝、不整合和断层 相邻的运载层 初次运移 二次运移 时间 油饱满程度和受压度决定 初次运移 二次运移 时间 圈闭的情况
3.2 油气的运移与聚集
• 导言 • 一、 生油气层 • 二、 油气的储集层
• 三、 油气的盖层
• 四、 地质圈闭
• 五、 油气运移
• 六、油气聚集
• 小结
• 导言
3.2 油气的运移与聚集
• 石油地质学家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油气田形成要具备
生、储、盖、圈4大要素,要经历运移、聚集、保存
等过程。
• 生、储、盖、圈4大要素,系指生油层、储集层、盖
第五章油气聚集与油气藏的形成
水不能通过上覆盖层渗流,只向下排替。
二、油气在系列圈闭中的差异聚集
当盆地中存在多个水力学上相互连通的 圈闭,且来自下倾方向的油气源充足时,油 气在这一系列圈闭中聚集,沿运移方向各圈 闭中发生烃类相态及性质的规律性变化,这 种现象称为油气差异聚集。
? (2)一个充满了石油的圈闭,仍可聚集天然气, 但一个充满了天然气的圈闭,则对聚集石油无效。
☆ 溢出型油气差异聚集的条件
(1) 区域性长距离运移,储层区域性倾斜,岩相岩性 稳定、渗透性好。
(2) 系列圈闭的溢出点 依次增高。
(3) 油气源充足,且来 自储层下倾方向。 (4) 储层充满水且处于
静水压力条件。
烃源岩厚度适中、排烃通畅、效率高; 储层孔渗性好、厚度大、横向连续性好、分布广泛; 盖层的质量高、厚度大而稳定,有利于成藏。
1.互层式
箭头表示压实流体流动方向
2000
4000
ft ,
6000
度
深 8000
10000
砂岩
泥岩
泥岩中压实流 体最大压力的位置
生油层与储集层为互层组合时,油气初次运移和聚集示意图
成分变化
生物降解、水动力冲洗:细菌分解或溶解重 组分,分离出轻组分
裂解:高压条件下原油转化为气或凝析油
1.地壳运动
①导致地壳上升 ,剥蚀,油气逸散; ②产生断层,提供油气运移通道或破坏油气藏 ③导致溢出点抬高或地层倾斜方向变化,油气重新分 布→次生油气藏
2.岩浆活动
?大规模岩浆岩的活动 对油气藏的保存不利 。高温 岩浆侵入油气藏,油气遭受烘烤,油气藏遭破坏。 ?在油气藏形成以前 ,岩浆活动可提供热源, 有利于 有机质成熟演化 ;岩浆冷凝后,可成为良好的储集 体或遮挡条件。
油气运移概念模型
油气运移概念模型
崔可
【期刊名称】《海相油气地质》
【年(卷),期】1999(4)3
【摘要】流体输导体系大致由三类介质构成:一是有一定孔渗条件的岩体;二是具有渗透能力的断裂或裂隙体系;三是可作为流体运移通道的不整合面。
有什么样的烃源体和硫体输导体系就有什么样的流体动力学和运动学结果。
只要有输导体与烃源体配合,烃源体就不会均匀地向四周排烃。
【总页数】1页(P31)
【作者】崔可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1
【相关文献】
1.塔中地区CⅢ油组油气运移及成藏史初探 [J], 侯读杰;张敏;陈奇;冯子辉;宋兰斌;刘伟
2.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二叠系油气运移机制与页岩油富集规律 [J], 柳波;迟亚奥;黄志龙;罗权生;吴红烛;陈旋;申英
3.油气运移路径与七泉湖地区油气勘探潜力分析——有效生烃区以外的油气运移路径与油气聚集带 [J], 李成明;曹志雄;王瑞英;曾佑万;
4.论油气运移的"高速公路"及源外找油思想 [J], 潘树新;卫平生;袁剑英;王天奇;赵
志魁;赵占银;王立贤;雷明
5.库车坳陷下白垩统天然气运聚系统与油气运移研究 [J], 施立志;林铁锋;王震亮;王卓卓;姚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气运聚的概念模型潘明太12,王根厚1(1中国地质大学, Beijing, 100083)(2中海石油研究中心,Beijing, 100027)摘要:油气运聚概念模型的建立是实现油气运聚模拟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好的概念模型就不可能得到好的运聚模拟结果。
盆地模拟技术发展到今天,之所以在运聚模拟上未能取得令勘探地质家满意的结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运聚概念模型上。
因此,对油气运聚概念模型的探讨和完善,是地质勘探家和盆地模拟专家的一项长期任务。
本文着重从油气相态、运移动力体系、输导体系和聚集体系等方面对油气运移的地质过程进行探讨,以期建立符合含油气盆地油气运移和聚集实际过程的概念模型。
关键词:油气相态 运移动力 输导体系 聚集体系1. 引言油气运移和聚集模拟是含油气盆地模拟系统的最主要功能之一。
要实现油气运聚模拟则必然遵循从实体模型到概念模型,再由概念模型到方法模型,然后由方法模型到软件模型的建模过程。
概念模型的建造在上述建模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概念模型是实体模型的抽象描述,它的研制和建立是整个模拟工作的基础。
概念模型与实际地质过程的符合程度,即概念模型的相似性,是模拟系统开发的成败关键之一。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不可能要求概念模型成为盆地结构及实际过程的全息映像,但可以要求概念模型与盆地结构及实际过程有较高的相似性,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1)模型所体现的结构应当是盆地实际结构的简化;(2)模型所描述的过程应该是盆地实际过程的简化;(3)模型应当考虑到盆地本身的复杂性,不能过分简化。
然而,油气运聚概念模型的建立并不是一件易事,需要我们对影响油气运移、聚集的主要控制因素进行广泛深入的解剖,本文力图通过对多个实体模型的对比和分析提出能够反映含油气盆地油气运移和聚集实际过程的概念模型。
2. 盆地构造类型与油气运移盆地构造类型控制了盆地的沉积、构造、地热场、地应力场及其演化,从而对油气系统中烃类生成数量、运移方式和聚集条件起主导作用。
根据盆地构造类型与油气运移、聚集的关系,油气运移体系可分为三种。
2.1. 断层运移体系断层运移体系与大陆裂谷盆地相关,如图1所示。
此类盆地具有快速沉降和高热流等特征,因此,该类盆地具有快速沉积和烃源岩快速成熟的特点。
生成的油气优先选择频繁活动的断层垂向向上运移。
- 1 -烃源岩中存在的裂隙可以增强油气垂直向上运移的过程。
短暂的断层紧闭不仅阻止了油气运移的继续,而且可能导致局部构造单元形成异常高压。
由于快速沉积的盆地往往发育较多断层并常见沉积相变,因此运载层的横向连续性较差。
图 1 断层运移体系(据Mann等,1977。
引自郭秋麟等,1997)2.2 长距离运移体系长距离运移体系常出现在较老的克拉通盆地中, 如图 2 所示。
这类盆地在相当长的地史时期中具有非常稳定的低沉降和低热流特征。
烃源岩层常局限于单一的地质单元中,成熟源岩层分布在盆地中心,各种圈闭分布在盆地边缘。
盆地中范围大且水体浅的台地有利于形成物性好的运载层。
另外,由于沉积间断、剥蚀等事件,常造成不整合或地层尖灭。
因此,油气可以从盆地中心沿着运载层或不整合面,向盆地边缘发生较大规模的侧向运移的过程中常常形成地层圈闭油气藏。
图 2 长距离运移体系(据Mann等,1977。
引自郭秋麟等,1997)2.3 分散运移体系分散运移体系主要发育在与造山运动有关的挤压型盆地中(图3)。
这类盆地常具有不稳定且偏低的地温梯度。
由于盆地中构造活动频繁,容易形成背斜圈闭和一定量的活动断层,有利于油气垂向运移聚集;而盆地中地层倾斜度大,也使油气更易于进行侧向运移。
然而,强烈的构造变形一方面会使运移通道出现不连续,阻止油气发生大规模的侧向集中运移;一方面会破坏已经聚集的油气藏,造成油气散失。
- 2 -图 3 分散运移体系(据Mann等,1977。
引自郭秋麟等,1997)对上述三种油气运移体系的认识,有助于从整体上掌握盆地或凹陷中油气运移的特征,也有助于从总体上评价盆地或凹陷中的油气成藏状况和资源潜力。
但对于以追索油气运移方式、方向、路径和聚集结果为目标的“油气运聚模拟”系统研发而言,还需要细致地了解盆地中油气运聚的相态、动力、输导体系、圈闭特征及其演化历程,这样才能较为完整地揭示油气成藏的动力学机制,进而建立其实体模型和概念模型。
3.油气运移的相态及判别模型大多数人主张游离相是液态烃二次运移的主要形式,甚至是唯一的形式。
而对于天然气而言,则可能既有游离相也有油溶相。
烃类流体在从源岩向输导体运移的过程中,低分子烃类物质从石油中分离出去成为气相,高分子烃类物质从石油气体中分离出成为液相,石油的密度增加而天然气的密度减少。
进入输导体的油气经垂向分异至输导体顶面,呈连续油气相。
油气的相态不仅影响二次运移的比率,而且制约着运移的速度和方向。
当油气在进入输导层之后,特别是在较浅的输导层中,总是以游离相形态存在和运移(图4)。
图4 烃类在运移中的相态变化示意图(据龚再升等,1999) 烃类在运移过程中的相态变化,主要受所处位置的温压条件控制。
England(1987)讨论了烃类二次运移过程中组分(X)与温度(T)、压力(P)的关系,并且指出:当 GF<GOR 时,石油相对于气不饱和,不会出现独立气相,气溶于油中运移;当 GF>1/ CGR时,天然气相对于油不饱和,不会出现独立油相,油溶于气中运移;- 3 -当 1/CGR>GF>GOR 时,油与气各自相对另一相完全饱和,二者均呈游离相运移。
这里,GF 是从烃源岩排出的烃类的地面气油质量比,CGR 是凝析气的油气质量比,GOR 是采出石油的地面气油质量比。
计算时将涉及地下油气密度的换算问题。
其中,饱含气体的油的密度,可根据质量平衡原理,用GOR和岩层油的体积系数B o来求得:ρo = [(1+ GOR) ⁄B o ]× 800 kg ⋅ m− 3 (1)式中,B o代表体积为V的地下烃流体采至地表后,经气⁄液分离器后的体积减少量,即B o=V ⁄V o。
地下气体的密度同样可根据质量平衡原理,用CGR和岩层气的体积系数B G 来求得:ρg = [(1+ CGR) ⁄B G ]× 0.8 kg ⋅ m−3 (2)式中,B G是岩层气的体积系数可按如下简化式求得:B G= 335 Z×T⁄P(3)这里,Z是经验压缩系数,T 和P分别是地下烃流体的温度和压力。
显然,只要知道地下烃流体所处位置的温度、压力、M g和M o,就可以求得GF、GOR 和CGR值,判断出该处烃流体的相态,进而求得该位置的油、气密度,并且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编程来实现动态模拟。
4. 油气运移的动力和驱动机制油气运移的驱动力可以用流体势来概括。
所谓流体势是指单位质量的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的总和,在输导层中可表达为:φf = S -ρf gZ + P c = φw + (ρw−ρf )gZ + P c(4)式(4)中,φf 为流体势,φw 为水势 (这里主要来自剩余压力,φw= S-ρw gZ);S为岩层骨架静压力,g为重力加速度,Z为流体所在的深度,P c为毛细管阻力(取负值);ρf为烃流体的密度,可根据油气的质量比对ρo 和ρg 加权平均求得;ρw为水的密度,可按下式求得: ρw = 1 ⁄ [1.00087−(7.96930−0.44992T)×10−6Z−(1.16o69−0.10516T)×10−9Z2] (5)-(ρw−ρf)g 即为浮力(F f = −dφf⁄Dz),它与剩余压力联合可以驱使油气向上运移。
在质量相同时,天然气的浮力大于石油的浮力;在性质相同时,连片油气的浮力大于分散油气的浮力。
开始时油气分散,浮力小,被阻滞于通道体系的下部某处,而后汇成油气流(柱),浮力增大。
当浮力与水势之和超过最大连通孔隙喉道的毛细管阻力时,油气开始上浮运移。
石油开始运移的临界油柱高度(Z0) 是:Z0 = P c⁄[(ρw−ρo) ⋅g+φw] (6)在封盖层下面,当油气沿着倾斜的层面运移时,Z0 = P c ⁄ {[(ρw−ρo) ⋅g+φw ]⋅ sin α} (7)式中,α为岩层倾角,其余符号同前。
在输导层(体)中,由于孔隙较大,毛管阻力很小,既造成伸入烃源岩的砂体能够象海- 4 -绵一样吸取油气,又导致运移路径上的砂体可以很容易地捕捉油气。
在考虑盖层或断层及其两盘的封隔作用时,需要比较它们与输导层(体)的毛管阻力。
其计算公式如下:P c = 2γ ( 1 ⁄ r t − 1 ⁄ r p ) (8)式(8)中,γ为界面张力(N ⁄ m,地表值为3×10−2N ⁄ m = 30dyn ⁄ cm),r t 和r p 分别为岩石的喉管和孔隙半径。
当岩层深处由于水压破裂 (超压段) 或因为介质孔隙结构均一,致使r t 和r p 差别变小,也能造成毛细管压力趋近于零。
γ 总是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的,梯度约为0.18dyn ⁄ cm,即有:油: γ o = 26 − (T − 15) × 0.18 (dyn ⁄ cm) (9)气: γ g = 70 − (T − 15) × (0.18 ~ 1.8) (dyn ⁄ cm) (10) 式(9)和(10)中,T 为岩层单元体的温度 (°C)。
由这二式可推知,当T = 135 °C时 (单元体大约处于4000m深处),γ = 0,毛细管压力消失。
水动力也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驱动力。
水动力包括压实水流和大气水流等两种成因类型。
压实水流驱使油气从泥岩层流向砂岩层(垂向),从泥岩区流向砂岩区(横向);大气水流驱使油气由高水势的供水区向低水势的汇水区运移。
在有地下水流运动的条件下,油气运移的方向由剩余压力、浮力和水动力的合力决定;如果还存在构造应力,则油气运移的方向由剩余压力、浮力、水动力和构造应力的合力决定。
这时,由于合力通常不是垂直向上的,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向垂直于各自的等势线的方向运移,并且油—水和气—水界面分别沿着油和气的等势面倾斜。
在动水条件下,石油开始运移的临界油柱高度(Z 0) 是:Z 0 = 2γ (1 ⁄ r t − 1 ⁄ r p ) ⁄ {[(ρw −ρo ) ⋅ g +φw ]⋅ sin α} − [ρw ⁄ (ρw −ρo )] ⋅ (dH ⁄ dx ) ⋅ x (11) 式中,H 为总水头,x 为连续油体的水平长度。
当水流方向下倾时,dH ⁄ dx 取正值,当水流方向上倾时,dH ⁄dx 取负值。
一般地说,盆地演化早期压实水流强大,其流动方向由下而上,由中心向边缘,与剩余压力及浮力方向相近;晚期地表大气水流作用增强,其流动方向由上而下,由边缘向中心,与剩余压力及浮力方向近于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