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设计美学中的审美范畴
审美范畴
刚柔
• 阳刚与阴柔,是中国古典美学的 一对重要范畴。 • 与崇高(或壮美)、优美(或秀美)相当, 但并不完全等同,带有鲜明的汉民族特色。 • 《易》:一阴一阳之谓道。
气韵
• “气”:哲学的宇宙生命本源之“气”、艺 术本体之“气” • “韵”:音乐和谐之“韵”、一切艺术内在 情趣意味之“韵” • 深刻地概括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基 本精神,也反映着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要求。 • 表现:以生动的艺术形象,使其含蘊无限情 趣的勃勃生机,从而给欣赏者造成形有尽意 无穷的审美想象空间。
• 审美范畴 是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美学思想形成 的漫长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并与时代的 文化精神、审美理想、民族心理密切联系在 一起。
• 西方传统美学:优美、崇高、悲剧性、喜剧 性 • 中国传统美学:中和、刚柔、虚实、气韵、 意境
优美与崇高
• • • • • 一、优美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 二、崇高的文化内涵 三、崇高的审美特征 四、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五、高尚、圣洁的灵魂美
• 对于康德的崇高 在于体积巨大的 观点,受到后人 的批评。英国的 勃拉德莱在《牛 津诗学讲义》中, 就举了俄国作家 屠格涅夫写到的 麻雀抗拒猎狗的 例子反驳康德的 这个观点。
勃拉德莱F.H. Bradley (1846-1924)
中国美学中与“崇高”范畴有关的论述
• 在我国古典美学中,没有崇高这个审美范畴。 但是与崇高近似的内容在古代的典籍和文学 作品中早就出现了。比如,《易经》把各种 事物归为阴阳两类,相应地,美的事物也可 以分为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即刚性美和柔 性美。“骏马西风塞北”是刚性美,“杏花 春雨江南”是柔性美;苏轼的“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阳刚之美,柳永的 “杨柳岸,晓风残月”是阴柔之美。这里的 刚性美就近似于崇高,而柔性美就近似于优 美或秀美,是一种优雅、秀丽的美。
设计概论——设计美学-图文
色彩的自然属性 色彩的象征意义
色相、明度、纯度
四、设计美的范畴
3.1 设计美概述
形式美的法则
① 和谐 ② 对比 ③ 对称 ④ 比例 ⑤ 重心
一、中国古代普遍的美学观
以“味” 为美
3.2 中国设计美学观
以“意” 为美
以“道” 为美
以“同构” 为美
以“文” 为美
3.2 中国设计美学观
它的本质是人的物质、精神要求均得到满足。
艺术美主要追求一种审美价值,而设计美往往是一种综合的美,而非单一的美。
3.1 设计美概述
三、设计美学的特征 (一)应用性
19世纪前 19世纪后
哲学主导
逐渐成熟,针对各部类的艺术与创造,发展出各领域的美学。
现代工业萌芽阶段
美学开始关注现实应用中的问题
因此,现实应用性是设计美学的首要特征。
3.1 设计美概述
三、设计美学的特征
(八)市场性 设计美学研究的依托
市场规律
市场竞争的法则造就了设计的审美趣味。
市场需求法则和市场规律是设计师创造的基 本原
是对每一个设计师最基本的要求。
3.1 设计美概述
设计美学的特征都有哪些?
3.1 设计美概述
四、设计美的范畴
二、科技至上的美学观
3.3 西方设计美学观
工业革命:水晶宫博览会
二、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
人与产品
3.1 设计美概述
人与环境
功能与形式
诸多关系
3.1 设计美概述
三、设计美学的特征
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审美因素。 它对传统的“美” 的意义进行了扩展和再认识。 “装饰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在不改变物体的情况下使物体得到改变”——贡布西里《秩序感》
设计美学
•
•
• 广义:工业设计是以大工业机器生产为背 景的技术设计和艺术设计两者的自觉结合 ,它可以包括工业设计这种特殊的创造性 活动,设计出来的工业产品和为实施这种 设计而创造出来的新型设施、环境,以及 整体上对这一设计活动的组织。 • 狭义:工业设计主要指工业产品或工业制 品从材料、结构、功能、造型、色彩到包 装、展示、市场销售等多方面的综合而系 统的设计,它是广义工业设计的核心部分 。
• 信息社会强化了个 人孤独和私人化重 任。 • 在信息社会里,人 们从事教学、科研、 电子商务等活动, 通过网络传播、获 取和利用信息,网 页成为信息和思想 传播交流的主要形 式。
• 基于服务的设计 销售带给人们的 不仅仅是商品, 还有生活理念等 附加价值,这种 附加价值还能够 刺激消费的持续 再生,促进企业 品牌的成熟和传 播。
• 设计美学中的 人性化趋势是 时代和社会进 步的体现。充 分、变通的考 虑设计需求, 以便使设计作 品更适合消费 者的心理和个 性需求应是设 计不懈的追求。
设计美学的生态化趋势
• 生态化设计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美学倾向,对于 人们生活和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有 句老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面对日益严 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生态化设计趋势为设 计之路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课题。 • 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建立在消耗地球的自然资源 基础上。虽然人类使用需求得到满足,但是付出 的代价却是对自然资源的损耗。 • 面对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应该充分建立生态意 识,以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为出发点实施设 计。
设计美学
审美范畴论
• 形式美:事物形式因素的自身结构所蕴含的审美价值 • 技术美:人的劳动物化在产品中对自然规律的揭示所形成 的审美价值 • 功能美:实用产品所具有的和目的性特征的形式表现
审美范畴 优美 壮美
艺术领域
在术领域中的优美,是经过艺术家选择、加 工的产物。艺术作品中的优美比现实中的优美更 集中更高级。 艺术作品的优美包括内容、题材方面,再主要 的是偏重于形式方面,如作品的文体、语言及风 格等等。
音乐艺术:
小提琴《梁祝》 江南丝竹《春江花月夜》 舞蹈《孔雀舞》 《担鲜藕》
《米罗的维纳斯》
公元前450年 高 155cm 大理石 罗马 国立博物馆 米隆 公元前492年 希腊古典时期
典雅
一: 概念
优美,体现的是上流社会与文人学士的审 美理想,因此,典雅的对象均为人工创造物。
二:特征
从对象来看,凡是使人感到典雅的对象具有 高贵、精致、清新、脱俗、飘逸,并具有很深的 文化意蕴。
《维纳斯的诞生》 约1485 年 172.5x278.5布蛋
审美范畴
指在美学中用来概括审美对象各种审 美属性的基本概念。根据不同的美感经验 特征,可大体划分为:优美、崇高、喜剧、 荒诞、审美的丑、意境等。
研究审美范畴是美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它从不同的角度揭示美和审美的本质。现 实生活中各审美范畴所概括反映的客观对 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它们互相联系,在 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又不断相互渗透和转化。
优美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概念
优美,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是与崇高相对 的,是美的最普遍的现象形态。也称作柔美、秀 美.
二:特征
优美的主要特征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它的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互相谐调、一致。 形式上的特征表现为:均衡、对称、韵律、 柔媚、和谐、安静与秀雅等。 从美感上,能给人以平静、轻松、愉快、舒 畅和心旷神怡等感情。
公元前2世纪 大理石 巴黎 卢浮宫
《蒙娜丽莎》
1503 – 1506 77x53cm 布 油彩 莱奥纳多· 芬奇 达·
设计中的美学研究功能美与形式美
其次,要注重创新舞蹈形式。不同的舞蹈风格和元素可以丰富舞蹈的形式感。 在创作舞蹈形式时,可以尝试将不同的舞蹈风格和元素融入到舞蹈作品中,如 将现代舞的自由、街舞的动感和芭蕾的优雅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舞蹈形式。 此外,也可以运用舞台灯光、道具等元素,创造出更加多样化的舞蹈形式。
最后,要注重舞蹈节奏和时长的把握。舞蹈在合适的时间和空间里才能发挥最 大的表现力。在创作舞蹈时,要根据舞蹈内容的需要,合理安排舞蹈的节奏和 时长。在节奏上,要注意音乐节奏与舞蹈节奏的协调,使两者相互呼应;在时 长上,要根据舞蹈内容的需要,合理安排舞蹈的起承转合,使舞蹈在有限的时 间内展现出最佳的表现力。
(3)创新发展:通过创新的设计手法和技术,增强设计作品的功能性和形式 美。例如,使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提高产品的性能和美感。
结论
设计中的美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课题。在本次演示中,我们探讨了功能美 与形式美的关系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发现,功能美 和形式美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只有在设计中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 能创造出既实用又具有审美价值的设计作品。
五、总结
设计美学与设计之美在现代设计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设计的定义、 设计与美学的关系以及设计师的职责和素养的探讨,我们可以理解到设计美学 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创新的领域。现代设计师需要将美感与实用性相结合,以解 决实际问题并满足人们的需求。
观察现代社会的趋势,我们可以发现设计与美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无论是产 品设计、品牌包装还是建筑设计,设计师们都在努力寻求美的表达方式,让作 品更具吸引力和价值。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设计师们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去实 现他们的创意。未来,设计美学与设计之美将在各个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 创新,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体验。
04026设计美学第四章《审美范畴论》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设计美学》教材版本:李砚祖、王明旨主编;徐恒醇著课后题:第四章审美范畴论简答题:一、为什么说人的形式感的形成是审美以及形式美产生的根源?二、在高科技时代,技术美的意义何在?三、审美具有超功利性质,而功能美却是对其合目的性的观照,这是否是矛盾的?四、在设计中如何调动艺术美和装饰性因素的作用?五、设计怎样体现出生态美?课后题参考答案:一、答:以节奏感为例,节奏感是人的形式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自然界运动的周期性,就存在许多节律现象。
究竟是什么使节奏被人们普遍意识化和情感化的呢?首先,发挥了中介作用的因素是因为劳动效率的提高和轻松化,它使人对节奏产生出愉悦感受,各种劳动状态的差别而产生的节奏越不同,就越容易使节奏由某一具体劳动的联系中脱离开来。
另一种引起分化的中介是史前时代的武术模仿和礼仪,通过巫术活动,节奏成为调整和组织集体行动的一种工具,与原来的劳动脱离开来可以被普遍地加以运用。
因此,节奏所具有的情感激发作用,最初只是劳动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
只有当节奏脱离开具体的劳动,作为形式因素用于组织各种生活使之秩序化时,才使节奏变得不仅富于层次和韵律的变化,并且也使感受丰富起来。
此外,对称和比例、色彩感的形成也经历了从生产和生活实践到文化积淀的过程。
总之,社会生产实践是人的形式感形成的根源,特别是生产方式对人的节奏、韵律和均衡等感受特性具有直接的影响。
总之,社会生产实践是人的形式感形成的根源,特别是生产方式对人的节奏、韵律和均衡等感受特性具有直接影响,在形式感的丰富化和精细化上,艺术对人发挥了独特的培育作用。
二、答:(1)技术美不仅是当代的一种审美形态,而且也是人类原发性的审美形态;(2)其次,对技术美的历史研究表明: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始终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和制约;(3)其三,技术美作为工业产品和人工环境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它是产品合规律性与合社会目的性相统一而取得的自由形式;(4)其四,美在和谐;(5)技术美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环境之中,通过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可以发挥技术美的审美教育职能。
论设计美学中的审美范畴
论设计美学中的审美范畴在设计美学中,审美范畴是指对于美的感知和评价的各个方面或维度。
审美范畴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设计作品的美感,从而更好地欣赏和创造美学上令人满意的设计。
首先,审美范畴中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形式美。
形式美关注的是设计作品的外在形态和结构,包括线条、形状、比例、对称与平衡等。
一个作品是否具有流畅的线条、合理的形状以及和谐的比例,这些因素都对形式美有着重要影响。
形式美与设计的整体风格和表达息息相关,通过形式美能够传递出设计作品的情感和意义。
其次,色彩美是审美范畴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色彩在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感受和体验。
色彩美可以包括色彩的明暗、对比、饱和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通过巧妙地运用色彩,设计师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激发观者的情感共鸣。
此外,材质美也是设计美学中不可忽视的审美范畴之一、材质美指的是设计作品所使用的材料或表面的质感和触感。
不同的材质可以传达出不同的质感和情感,例如丝绸、陶瓷、金属等。
设计师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材质来增强作品的观赏效果和表达力。
除了上述几个主要的审美范畴外,还有其他一些次要但同样重要的维度。
例如,空间美关注的是设计作品在空间中的布局和结构,包括比例、尺寸、层次等。
空间美可以通过创造出平衡、和谐和节奏感的空间来增强设计作品的美感。
另外,功能美关注的是设计作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设计作品如果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并提供便利和舒适性,也能够在审美上获得更高的评价。
在设计美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范畴是时代美。
设计作品的时代美指的是它所处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所赋予的审美特征。
不同的时代和文化都有各自的审美标准和风格,设计师通过融入时代元素和反映当下社会文化来传达出更具时代感的设计美。
总结起来,审美范畴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维度去感知和评价设计作品。
形式美、色彩美、材质美、空间美、功能美和时代美都是设计美学中重要的审美范畴。
通过对这些范畴的理解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研究和创造令人满意的设计作品。
论美学审美范畴之崇高
论美学审美范畴之崇高学院:法学院专业:社会工作学号:121221114姓名:陈道梅指导教师:王文晶摘要:“崇高”作为审美范畴是西方美学家在西方文化背景下长期的审美实践活动基础上逐渐形成并积淀下来的相对稳定的、最基本的形态之一。
它是通过人生实践和审美活动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这种对立中重建起来的具有肯定性价值内涵的审美形态,当人在崇高状态之中时,人超越了对象也超越了自己。
崇高表现在思想上和具体的行动中、是伟大的壮烈的、是现实挫折与理想追求的独特结合。
崇高既包括着形式上的粗矿有力,也包含了审美主体的道德完善,从而成为人的一种生和发展的方式和人生的理想境界。
关键字:美学、崇高、艺术作品1、崇高的概念崇高,又称壮美,它重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鼓舞和激励,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
2、崇高的本质崇高是人的本质力量经由对象的震撼和压抑而获得的显现。
崇高既是客观存在的宏大现象,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显现。
3、崇高的特征崇高作为美的基本形态,它的对象常常是体积巨大、力量雄伟、气势磅礴的。
崇高的东西往往通过令人惊心动魄的途径,刺激我们学习和赶上它,体现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信心,使得人们争奇好胜的心理得到满足,因而引起一种愉悦感。
(1)、在外形上,往往具有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
如巍巍泰山、涛涛长江等。
(2)、在威力上,往往具有强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以及压倒一切的雄伟气势。
如火山、雷电、奔马等。
(3)、在心理效应上,往往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
(4)、在精神效应上,总是给人以强烈的鼓舞,引人赞叹,催人奋进。
4、对崇高的理解崇高是审美范畴的一种. 就审美对象而言,崇高具有强大的威力,表现在人格与道德行为中、自然界事物的状貌样态中、艺术作品的形态与格调中;就审美经验而言,它使主体受到震撼,带有庄严感或敬畏感,甚至伴有某种程度的恐惧或痛苦。
美学范畴——优美、崇高和丑
而数的最美的比例是满足“黄金分割”的比例关系,也就是1:1.618......,为什么满足“黄金分割”的比例关系成为一种普遍的美的比例关系呢?答案从人类本身来寻找,这个比例与人的生理构造有密切关系,据有关资料统计,除去手脚和脑袋,人的躯干部分长与宽的比例非常接近“黄金分割”点。其实人类总是最熟悉自己,最喜爱自己的,当然也就是人类自身的形体,这样由人及物,推而广之,凡是与人这一比例相近的物体,我们便觉得它是美的。
2.优美的概念:
优美是一种优雅的、柔性的、偏于静止的美,它是审美主体和客体相统一、内容和形式相协调所表现出来的宁静而又和谐的美。优美的典型常常是女性之美或细小物体之美。
一、优美的特征
1.根本特征:和谐
所谓“和谐”就是完整、协调、融合,是说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没有表现出激烈的抗争,而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统一、平衡、平和的状态。在这里,和谐并不是单一、同一,没有差异与斗争。
B.中国古代美学的优美论:
(1) 前面说了,优美本不是中国美学的概念,中国是“阴柔”的范畴出现的,最初不是作为美学的范畴,而是关于宇宙哲学的范畴。古代中国人认为宇宙的是由“阴”、“阳”两极构成的,《易传》上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分阴分阳,迭用柔刚”,又说“《乾》刚《坤》柔。”天即乾为阳为刚,地即坤为阴为柔。这就是最早出现的“阳刚”与“阴柔”的概念。 后来才突破宇宙哲学的范畴,作为美学的范畴。
因此,优美表现在形态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和谐,如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色,典雅文静的人物形象,柔和的线条,调和的颜色,舒缓的节奏,悦耳的声音等等,这都是优美的表现形态。它们给人的都是和谐、安静的审美享受。
浅论设计学中的审美范畴
浅论设计学中的审美范畴审美是人们诉诸感性直观的活动,不论在艺术领域、自然界或日常生活中,凡是作为审美的对象,都具有可感知的形象性。
它与实践活动不同,审美具有超越直接功利性的特点,不以追求某种实用目的的为动机,不能直接满足人的生理的、物质的或功利的需要。
所以说,审美的享受,不是对于对象的享受,而是一种自我的享受。
美是最古老、最核心的审美范畴。
范畴一词是指学科理论中最一般、最基本的概念,它反映着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的各种特性和关系。
范畴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一种概括,它的内容总是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而变化。
因此,范畴体系是建立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基础之上。
从美这一核心出发,讲设计领域中不同形态的美概括为相应的审美范畴,由此对这些审美形态的特性和相互关系取得一种规律性的了解。
形式美形式美指事物的形式因素本身的结构关系所产生的的审美价值。
形式美的形态特征很多,其中最基本的一种是多样性统一即和谐,它体现了形式结构的秩序化。
审美价值的存在时以主体需要为依据,以人的审美感受为前提。
一、人的形式感的形成—节奏感、对称和比例节奏感是人的形式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劳动节奏是由社会实践决定的,并被人所感知和掌握,逐渐转化为一种条件反射。
这是一种意识化和心理化过程,开始是一种行为的习得,以后变为一种随意行为,由此产生了人的自我意识的反作用。
但是,这时人对节奏的感知还是与具体劳动过程紧密联系着,节奏本身还不能在生活中产生其他独立的功能,也不能在其他方面被普遍应用。
对称和比例所以构成形式美,也与人的活动方式直接相关。
此外色彩感的形成也经历了从生产和生活实践到文化积淀的过程。
二、形式因素的表现性和情感意蕴形式美是对美的形式的知觉抽象和概括。
一般的审美形式是与它所反映的物象的具体内容融合在一起的。
艺术正是从审美形式的独特眼光去发现生活和表现生活的。
移情说和完形心理学对形式因素和情感表现各有不同的解释。
形式美的表现性,其主要特征在于形式因素自身的性格特征。
第八章 作为审美范畴的优美与崇高 (《美学原理》PPT课件)
一、优美的本质及其特征
• 优美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实现和结果,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的最终成 果,是实现对实践最充分的肯定。
• 人的本质对象化实现中,优美侧重活动结果的展示,在本质上是静态的很少 有矛盾冲突与审美张力的痕迹。
• 优美的特征: • 其显示在形式方面比较直接,不仅带有普遍的涵摄概括性,而且逐渐形成了
三、作为自由个性与社会使命合题的崇高
• 在对社会历史使命感的理解中,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贡献不仅在于强调人的自 由本质的发展与人的感觉的解放问题,而且还在于提出了“人的一切感觉和特 性的彻底解放”与“全面的人的复归”等重大任务。
• 每一个社会发展虽要以自由个性的发展来实现,并以个人的幸福为目的;但 同时又要通过社会的发展来完善自身,并获得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人与人类总总体的和谐共生和共同发展这是作为自由个性与社会使命合题的真 正内涵。
• 二者相互转化的常态性规律是由崇高趋向优美。 • 优美与崇高是美的两极,没有优美,就无以突出崇高;反之没有崇高,
也难于显现优美。优美与崇高的这种运动与演变,生成千姿百态的美, 使审美活动显得无限丰富又色彩纷呈。
二、优美与崇高的相互转化
• 优美与崇高的转化还表现出复杂性状况。在崇 高向优美转化的纵向历程中,因主体存在位置与 活动情境的变化,亦可能有新的审美范畴产生的 趋向。
美以感性形式的和谐为主,其审美 意蕴、情感力度柔和平稳,呈现为 秀丽、妍雅、清新、明媚、轻盈宁 静等境界,具有小巧、平静、舒缓、 圆畅、单纯等表现形式。
江南水乡 周庄
一、优美的本质及其特征
• 无论是风和日丽、鸟语花香、莺歌燕舞的自然景象;或是山明水秀、波平如镜, 倒影清澈的自然景色;还是艺术表现中的单纯静穆、情景和谐等,其境界均体现了 优美的形式特点,给人以和谐、完满的审美享受。
《设计美学》课程考试大纲
独立本科段《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美学》课程考试大纲(课程代码04026)主编:罗礼平、潘日明编写:郑颖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2年2月《设计美学》课程考试大纲(课程代码:04026)指定用书:《设计美学》徐恒醇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设计美学》课程是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术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是检验学生对设计美学理论掌握情况而设置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这门课程对如何从美学乃至艺术哲学的高度对设计艺术的审美现象进行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视点和方法。
本课程主要包括形态构成论、功能转化论、文化整合论、审美范畴论、符号表现论、风格变迁论等内容。
设置本课程具体的目的要求在于使学生在接受技术教育的同时,系统地了解设计美学原理,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继而建立起一个现代性的、面向文莱的、开放的设计观,更好的做出高质量的设计。
二、考试目标考核要点(一)第一章形态构成论1.自然形态与人工形态2.人的感知特性与完形理论3.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4.产品形式的构成与意境(二)第二章功能转化论1.人的需要的多层次性2.产品的功能及其划分3.功能转化原理4.审美创造与意象生成(三)文化整合论1.文化的形态构成2.设计文化的构成3.生态文化与大设计观4.文化取向与市场取向(四)审美范畴论1.形式美2.技术美3.功能美4.艺术美5.生态美(五)符号表现论1.符号与传播2.建筑语言与产品语言3.产品造型的符号学规范4.商标与广告的形象设计(六)风格变迁论1.风格范畴的内涵2.中国器物风格的演化3.西方工业产品风格概略4.装饰的审美趋向三、有关说明和实施建议为了使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特作如下说明和实施建议。
(一)关于考试目标的说明为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一定的考核要点,这些要点便可视作考核目标,目的在于使应考者能够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系统地学习本科目,也使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全面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进行辅导。
第四章美学的基本范畴(选修系
优美的具体表现:
自然景物
优美的具体表现:
社会生活: 融洽的关系和平静安 宁的生活氛围。比如纯 洁的友谊、爱情、亲情。 同时劳动成果和产品往 往也是社会生活的优美 的重要来源。
贝多芬《献给爱丽丝》
1808—1810年间,贝多芬已经是近四十岁的 人了。他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 玛尔法蒂的女 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在心情非常甜美、 舒畅的情况下,他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 的小曲赠给她。“巴加泰勒”(Bagatelle)意 思是小玩意儿。
返回
优美的特点
秀雅协调的形式 浑然一体的内容 轻松愉快的美感
秀雅协调的形式
在形式上,优美表现出清秀、典雅、柔和、协 调的特点,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具有宁静, 平和性质。
浑然一体的内容
在内容上,优美内部各要素处于一种和谐状态, 它们相互融合,浑然一体,用科恩的话说,优 美是“那种完全消失了矛盾的”状态。
返回
第二节崇高
一西方美学史上的崇高论述评 二中国美学中与“崇高”范畴有关的论述 三崇高与优美的区别 四崇高的特点
崇高:它是指对象以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 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 以心灵的震撼。使人心潮澎湃、惊心动魄,进 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 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高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
一西方美学史上的崇高论述评
崇高作为审美范畴,是3世纪罗马美学家朗吉 弩斯在他的著作《论崇高》中首先提出来的。
崇高具有五大因素:
1、庄严伟大的思想 2、强烈激动的的情感 3、修辞的妥当运用 4、高尚的文词 5、庄严生动的布局
溪流
设计美学
第六章设计美学第一节设计与美学一、设计美学1、美学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美是无处不在的。
热爱美,追求美,欣赏美,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是人的天性,也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由于美的存在和发展,于是一门研究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科学——美学,也就产生了。
事实上,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说它古老,是指人类的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几乎和人类起源相同时。
已出土的石器时代的各种遗留物 , 包括建筑、基葬群、石器、陶器以及最初的装饰品等等,就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古代居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演变, 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古代居民所理解的具有神秘色彩的审美情趣。
在以后很长的历史时期里,美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它始终未能摆脱从属于哲学、文艺学的附属地位。
美学作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学科 , 确立于十八世纪中叶的德国。
1750年 , 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的专著《美学》出版,标志着美学的诞生。
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学又是一门非常年轻的科学。
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的本质、美的形态、美的范畴、审美感受、艺术鉴赏、审美创造等基本问题。
(美的本质: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美的形态: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科技美。
美的范畴:优美、崇高、悲剧、喜剧、丑。
)2、设计美学设计美学是研究人造物的审美创造和审美特征的设计学分支,是一门涉及到设计的审美本质、形态、特点、心理等多种学科的边缘学科。
20 世纪设计学科的飞速发展使许多设计的美学问题凸现出来 , 尤其是关于设计本质、设计的方向、设计的方法论、设计趣味、设计语言、设计批评、设计与社会以及设计与各学科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均有待深入思考。
设计亟需用美学原理进行分析和阐释,历时一个世纪,设计美学学科已在建立。
二、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产品、环境和设计过程以及三者内部与相互之间的关系。
包括人与产品、人与环境的关系 , 产品的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 设计过程中设计者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条件的制约关系等等。
第八章 美学的范畴 悲剧论
4、悲剧的分类
悲剧根植于社会的矛盾冲突,它反映 了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之间的矛盾。 由于矛盾性质的不同,悲剧的类型也不同。 悲剧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的悲剧是英雄人物的悲剧。例如 古希腊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笔下的《被缚的普罗米 修斯》。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是一位小神, 他盗天火给人间而受到天神宙斯的惩罚,受尽折 磨。这里,普罗米修斯是一个不畏强暴的英雄人 物形象。
1、亚里士多德
在美学史上第一次对悲剧下定义的是 亚里士多德。 •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形成的基础
是希腊灿烂的悲剧艺术。希腊悲剧最早 起源于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祭祀活动中 的合唱,即“酒神颂”。
在雅典卫城建造了能容纳数万人的半 圆形露天剧场,执政官伯利克里向群众发 放观剧津贴。每年的春季和冬季都举办盛 大的戏剧比赛。国家的大力提倡和人民的 普遍参与使希腊悲剧在公元前五世纪达到 空前的繁荣,出现了最有名的三大悲剧家: 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
莎士比亚题材较近的惟一一部悲剧是《奥塞 罗》,但他把这部剧的地点放在意大利,而主角 摩尔人奥塞罗则是大家不认识的角色。再比如说, 悲剧的人物、情境和情节具有非常性质。在大多 数的悲剧情境中,普通人会采取不同于悲剧中角 色的行动,从而可以避免悲剧的结局。
莎士比亚
西方悲剧快感理论里,亚里士多德在 《诗学》中提出了悲剧的怜悯与恐惧的问 题。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快感是由悲剧 引起我们的怜悯与恐惧之情而形成的。朱 光潜先生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快感理论进 行了研究,主要归结为两个问题:第一, 为了产生悲剧效果,为什么在怜悯之外要 加上恐惧?第二,悲剧效果是否仅仅就是 怜悯和恐惧?
安提戈涅为了实现亲属爱必然破坏王法,克 瑞翁为了维护王法必然剥夺死者应得的葬礼。因 此,这两种理想都是片面的。“悲剧的解决就是 代表片面理想人物遭受痛苦或毁灭。……他个人 虽遭毁灭,他所代表的理想却不因此而毁灭。” 安提戈涅死去了,克瑞翁也家破人亡,孤零零地 守着王位,但他们所代表的理想——亲属爱和王 法以后仍然有效。
美学高级形象设计师理论题目无答案
美学知识高级形象设计师理论题目一、单选题1.美学是以为研究对象;A.美B.化妆C.发型D.服装2.形象设计美学是的哲学;A. 化妆B.创造人物形象C.感情D.服装3.人物形象的现实生活美是 ;A. 第一性B.第二性C.第六性D.第八性4.人物形象的艺术美是 ;A. 第一性B.第二性C.第三性D.第四性5.审美创造是指审美主体按照一定的所进行的一种自由的创造活动;;A.感觉B.思想C.自由D. 美的规律6.美学一词来源于 aesthesis;A.意大利语B.西班牙语C.希腊语D. 印度语7.美学一词来最初的意义是 ;A.美丽B.思想C.对感观的感受D. 享受8.公元是中世纪神秘主义美学时期;A. 15世纪世纪至14世纪 C. 16世纪 D. 17世纪9.公元15世纪至16世纪是 ;A.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美学时期B. 神秘主义美学时期C. 启蒙主义美学时期D. 新古典主义美学时期10.公元是启蒙主义美学时期,这一时期是反叛新古典主义美学的时期;A. 15世纪B. 16世纪C. 17世纪D. 18世纪11.公元属于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时期;A. 15世纪B. 16世纪C. 前6世纪到公元3世纪世纪12.公元属于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时期; 世纪到公元17世纪 B. 16世纪 C. 前6世纪到公元3世纪 D.前8世纪13.公元属于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时期; 世纪到公元7世纪 B. 17世纪到18世纪 C. 7世纪到公元8世纪 D. 11世纪14. 是专门研究文学艺术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A.教育学B. 伦理学C. 文艺学D. 心理学15. 主要特征是不协调性、矛盾性;A.悲剧B. 喜剧C. 意境D. 荒诞16. 是指社会事物、社会现象表现出来的美;A.社会美B. 自然美C. 心灵美D. 形体美17.生活美指日常生活领域里存在的 ;A.主观意识B.客观形态C. 意识形态D. 美学形态18. 是指人的身体外形的美;A.行为美B.人体美C. 气质美D. 心灵美19. 又称审美,使审美主体“发现、选择、感受、体验、判断、评价美和创造美的实践和心理活动”;A.审美活动B.美学C. 思想意识D. 美姿美仪20.审美价值是衡量的标尺;A.美学B.审美对象C. 思想D.气质21.审美活动是以情感、想象为中介,以为载体;A.化妆B.发型C. 形象D.服装22.审美感知指审美感觉和审美 ;A.气质B.意识C. 感情D.知觉23.美是客观的,是引起美感的根源,是的;A.第一性B.第二性C. 第三性D.第四性23.美感是人类对客观美的认识、感受、欣赏、评价,是的;A.第一性B.第二性C. 第三性D.第四性24.广义的美感泛指;A.审美意识B.审美感受C. 审美感知D.审美想象24.狭义的美感泛指;A.审美意识B.审美能力C. 审美观念D.审美感受25.美感是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它的形成始于直观;A.美感B.想象C. 观念D.联想26. 描写卫庄公夫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就是表现人的表情的美;A.大学B.孔子C. 诗经·硕人D. 孟子27. 美育是一种形象化的 ,它在于培养人的审美鉴赏力,从而使人的感性与理性达到和谐;A.情感教育B.物质教育C. 金钱观教育D. 世界观教育28. 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A.化妆 B发型 C. 形式美 D. 服装搭配29. 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不包括;A.色彩 B形体 C. 声音 D. 构成规律30. 色彩从科学的眼光看,不过是的不同波长;A.色相 B光 C. 明度 D. 纯度31. 人的视感官所能感觉到的波长大约为;纳米至760纳米 B 100纳米至200纳米C. 150纳米至350 纳米 D. 760纳米至850纳米32. 无彩色系与有彩色系颜色的区别表现在它只有;A.色相属性 B 明度属性 C. 纯度属性 D. 色调属性33. 一种色彩区别于另和中色彩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色相 B 明度 C. 纯度 D. 色调34. 色彩的明暗或深浅程度,又称亮度指的是;A.色相 B 明度 C. 纯度 D. 色调35. 色彩的的饱和程度,又称为彩度指的是;A.色相 B 明度 C. 纯度 D. 色调36. 能使人产生一种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和富有生命力的态度的色彩不包括;A.黄色 B 红黄色 C. 黄红色 D. 蓝色37. 被动的色彩表现出人的不安,温柔和向往的情绪,不包括;A.黄色 B 红蓝色 C. 蓝红色 D. 蓝色38. 给人以冷的色彩感觉不包括;A.黄色 B 红蓝色 C. 蓝红色 D. 蓝色38.深色使人感觉;A.轻 B 远 C. 薄 D. 厚39.给人感觉轻的感觉的色彩有;A.白色 B 黑色 C. 棕色 D. 橙色40.给人感觉重的感觉的色彩有;A.白色 B 浅黄色 C. 蓝色 D. 黑色41.我国古代用色彩象征方位,东面的方位色彩是;A.白色 B 黄色 C. 蓝色 D. 黑色42.我国古代用色彩象征方位,北面的方位色彩是;A.白色 B 黄色 C. 蓝色 D. 黑色43.我国古代用色彩象征方位,中央的方位色彩是;A.白色 B 黄色 C. 蓝色 D. 黑色44.我国古代用色彩象征方位,西面的方位色彩是;A.白色 B 黄色 C. 蓝色 D. 黑色44.在京剧脸谱中色彩也被赋予人物性格的特定象征意义,红脸表示;A.忠义 B 勇猛而残暴 C. 刚强 D.奸诈45.在京剧脸谱中色彩也被赋予人物性格的特定象征意义,黄脸表示;A.忠义 B 勇猛而残暴 C. 刚强 D.奸诈46.在京剧脸谱中色彩也被赋予人物性格的特定象征意义,蓝脸表示;A.忠义 B 勇猛而残暴 C. 刚强 D.奸诈47.在京剧脸谱中色彩也被赋予人物性格的特定象征意义,白脸表示;A.忠义 B 勇猛而残暴 C. 刚强 D.奸诈、阴险47.在京剧脸谱中色彩也被赋予人物性格的特定象征意义,黑脸表示;A.憨直、刚正 B 勇猛而残暴 C. 刚强 D.奸诈48.在京剧脸谱中色彩也被赋予人物性格的特定象征意义,绿脸表示;A.憨直、刚正 B 英雄本色 C. 刚强 D.奸诈49.在京剧脸谱中色彩也被赋予人物性格的特定象征意义,金脸表示;A.憨直、刚正 B 英雄本色 C. 刚强 D.神怪50.在京剧脸谱中色彩也被赋予人物性格的特定象征意义,刚强表示的是什么颜色的脸;A.红脸 B 黄脸 C. 蓝脸 D.白脸51.在京剧脸谱中色彩也被赋予人物性格的特定象征意义,神怪表示的是什么颜色的脸;A.红脸 B 黄脸 C. 蓝脸 D.金脸51.在京剧脸谱中色彩也被赋予人物性格的特定象征意义,英雄本色表示的是什么颜色的脸;A.红脸 B 绿脸 C. 蓝脸 D.金脸51.在京剧脸谱中色彩也被赋予人物性格的特定象征意义,忠义表示的是什么颜色的脸;A.红脸 B 绿脸 C. 蓝脸 D.金脸52.在京剧脸谱中色彩也被赋予人物性格的特定象征意义,勇猛而残暴表示的是什么颜色的脸;A.黄脸 B 绿脸 C. 蓝脸 D.金脸53.在京剧脸谱中色彩也被赋予人物性格的特定象征意义,奸诈、阴险表示的是什么颜色的脸C;A.黄脸 B 绿脸 C. 白脸 D.金脸54.皮肤要滋润,柔软,细腻,光洁指的是人体色审美方面的要求;A.血色 B 水色 C. 气色 D.脸色54.外观红润,微泛红光,黄里透红指的是人体色审美方面的要求;A.血色 B 水色 C. 气色 D.脸色55.在精神状态在容貌上的表现,指的是人体色审美方面的要求;A.血色 B 水色 C. 气色 D.脸色56.核黄素和血红素决定一个人肤色的;A.深浅 B 冷暖 C. 轻重 D.净柔57.黑色素决定一个人肤色的;A.深浅 B 冷暖 C. 轻重 D.净柔58.黄种人的肤色以为美;A.白里透红 B 棕黑色 C. 黄里透红 D.红里透黄59.白种人的肤色以 A为美;A.白里透红 B 棕黑色 C. 黄里透红 D.红里透黄60.黑种人的肤色以为美;A.白里透红 B 棕黑色 C. 黄里透红 D.红里透黄61.是形体要素中最基本的元素,它在空间起标明位置的作用;A.点 B线 C. 面 D.体62.线是的运动轨迹;A.点 B线 C. 面 D.体63.形体的轮廓是同来决定的;A.点 B线 C. 面 D.体64.形成角度给人以上升、下降、前进等方向感的是;A.直线 B曲线 C. 折线 D.虚线65.形成刚劲、挺拔、正直、稳定、生气等特征的是;A.直线 B曲线 C. 折线 D.虚线66.表示转折、突然、断续等特征的是;A.直线 B曲线 C. 折线 D.虚线67.具有优美、柔和、活泼、流畅等特征的是;A.直线 B曲线 C. 折线 D.虚线68.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A.古希腊 B古埃及 C. 古罗马 D.古巴比伦69.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A.古希腊 B古埃及 C. 古罗马 D.古巴比伦70.人体的结构美包括容貌结构美和;A.妆色美 B气质美 C. 色彩美 D.形体结构美71.古希腊人提出了最美的人体结构是头部与身长的比为;A. 1:5 B 1:6 C. 1:7 D. 1:872.事物的形式美诉诸于听觉是;A. 眼神 B 声音 C. 气质 D. 形体73.由于声音是在时间中存在和运动的,所以,节奏和是声音这一形式美的主要构成因素;A.音质 B 旋律 C. 乐器 D. 想像74.就是“关系的规律”;A.比例 B 色彩 C. 面积 D. 长度75.所谓是事物形式因素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合乎一定数量的关系;A.比例 B 色彩 C. 面积 D. 长度二、多选题1.形象设计的本质中,“内”是指一个人A.内在气质B.美好的心灵C.优良的品质D.丰富的知识与高雅的品位E.一定的艺术修养2.形象设计美学的研究方法的描述属于正确的是A. 要以唯心主义论为指导B.要以唯物主义论为指导C.要以普通美学基本理论为基础D. 要以个人情感为依据E.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目的3.美学是以美的哲学为基础,以审美经验为中心来A. 研究美B.审美感C.艺术D. 美育E.包装4.鲍母嘉通之后,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A. 启蒙主义美学B.德国古典美学C. 神秘主义美学D.马克思主义美学E.西方近现代美学5.对美学研究的对旬和范围描述正确的是 ;A. 美学是美于美的科学B.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C. 美学是研究艺术的科学D.美学是对生命的最高阐释E.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及规律的科学6.社会美的特征包括 ;A. 社会美的内容重于形式B.社会美的形式重于内容C. 社会美具有时代性D.社会美具有民族性E.社会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确定性7.艺术美的特征包括 ;A. 艺术美不具有情感性B.艺术美具有情感性C. 艺术美具有感性的形象性D.艺术美不具有创造性E.艺术美具有创造性8.下列对于科学美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科学美的内容具有真理性B.科学美的形式具有简洁性C. 科学美的形式具有辉耀性D.科学美的内容不具有真理性E.科学美具有形式与内容的和谐性9.下列对于人体美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人体美是人类劳动实践的产物B.人体美具有自然性C. 人体美不具有自然性D.人体美不具有社会性E.人体美具有社会性10.审美感知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审美感知具有局部性特点B.审美感知具有整体性特点C. 审美感知具有敏锐的选择力D.审美感知不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E.审美感知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11.审美联想可分为等形式;A.接近联想B.感知联想C. 类似联想D.形为联想E.对比联想12.以下属于审美客体特征正确描述的是BCDA.审美客体不会进行变化发展B.审美客体是不断变化发展的C.审美客体的发展是由生活形态到审美意象再到艺术形象的变化过程D. 人对自我的认识与体验也是审美客体的一种重要形式E.客体可以不必要做为主体的对象而存在13.形象设计审美主体应该具备如下特征 ;A.有健全的感官和完善的思维B.无需有形象设计审美实践的经历C.有形象设计审美实践的经历D. 有相应的形象设计审美表现力E.无需有相应的形象设计审美表现力14.美感的特征包括 ;A.美感具有直觉性、情感性的特征B. 美感具有记忆性和惯性的特征C.美感具有个体差异性、时代性的特征D. 美感具有民族性和阶级性的特征E.美感具有功利性、共同性的特征15.形象设计美感的特征 ;A.无功利性B. 功利性C.引发对象是人D. 引发对象是物E.情感的相融性16.人的气质分为四类;A.胆汁质B. 多血质C.忧郁质D. 快乐质E.黏液质17. 下列对于美的形式描述正确的是A.美的形式有内在形式B.美的形式有外在形式C. 外在形式与内容直接相联系D. 外在形式与内容不直接相联系E.美的内在形式指创作者所想表现的真、善的内容题目类型:多选题难易程度:简单知识范围:相关知识鉴定范围:鉴定内容:218. 形式美是自然、社会和艺术中各种感性形式因素,如A.色彩B.线条C. 质感D. 形体 E .声音19. 形式美的特征包括A.独立性B.抽象性C.直观性D. 时代性 E .普遍性及变异性20.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包括A.齐一与参差B.对称与平衡C.比例与尺度D. 黄金分割规律 E .主从与重点21.色彩包括的感受;A.冷暖B.轻重C.宽容D. 大小 E .厚薄22.形象设计中人体的色彩可以分为两大类;A.人体固有色B.眼睛色C.人体装饰色D. 唇色 E .腮红色23.对于人的肤色除了有人种的肤色之分,还可以从三方面来进行评价;A.水色B.指甲色C.血色D. 气色 E .唇色三、判断题1.形象设计审美创造是设计师按照美的规律为设计对象进行创造的活动2.19世纪鸦片战争之后的近代阶段,中国美学表现更加积极,建立了自己的美学理论体系3.美学是一门“边缘科学”或“跨界科学”4.伦理学的核心范畴就是善与恶5.伦理学与美学的关系实质上就是美与恶的关系6.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与其规律的一门科学7.范畴是某一具体科学中与事物的本质密切相关的最基本的概念8.优美不是西方美学体系中最早出现的和中审美范畴9.美学中所说的悲剧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不幸、灾难和死亡10.西方二十世纪现代派艺术的发展,使荒诞成为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11.所谓“意象”,就是形象和情趣的契合12.美的形态是指美的存在形式13.自然美指不具有审美价值的自然事物和现象表现出来的美14.艺术美虽来源于现实却可以离开生活15.人体美的形式和内容在不同的时代、社会、民族、阶级中是不心相同的16.美感是审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交错的矛盾统一体17.审美注意分为有意注意有无意注意两种18.所谓“有意识”,指形象设计审美主体的想象是有预定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19.审美中的情感活动是以对审美对象的感知作为基础的20.审美主体是主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21.形象设计审美客体是审美活动中具有形象设计美特质的一切人和事物22.美感是人类对客观美的认识、感受、评价,是第一性的23.美感就是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的体验或感受;24.美感是情感的一种,是精神愉悦的表现;25.形象设计美感是美感和形象设计情感相融的产物;26.人的容貌、形体的美是一种生命力美,大多由非自然的因素决定;27.形体美指人的形体在结构形式方面的协调匀称、和谐统一;28.气质是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29.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30.形象作为人的外在表现,应该与人的内在特性相一致;。
论设计美学中的审美范畴
论设计美学中的审美范畴无论在设计美学抑或艺术美学中,审美范畴始终包含着两大内容,一是肯定性的审美价值,一是否定性的审美价值。
什么是审美价值?产品的美则是该产品所具有的审美价值,而产品的适用性是一种功利价值。
产品的审美价值是一种精神功能,审美具有超越直接功利性的特点,不以追求某种适用目的为动机,不能直接满足人的生理的、物质的、或功利的需要。
所以说,审美的享受,不是对于对象的享受,而是一种自我的享受。
就像席勒所说“关照(反思)是人对他周围世界的第一种自由的关系。
如果说欲望是直接抓住它得对象,那么关照就是把自己的对象推开一段距离,使其不受贪欲的影响,从而把它变成自己真正的和不会丧失的财富。
在反思的时候,那种在单纯感觉状态中绝对支配着人的自然必然性脱离开了人,在感官中出现了瞬间的平静,永远变化的时间本身静止不动了,分散的意识之光集中在一起,使形式——对无限事物的描写——反应在短暂的背景上。
只要人的内心点燃起烛光,身外就不在黑夜茫茫。
”美,是正面的,肯定性的审美价值。
丑,则是负面的,否定性的审美价值。
美的肯定性,在于它的优美与崇高。
优美与崇高,也是常见的两种相对的美。
优美也称秀美,包括典雅、绮丽、柔媚、精巧、清秀、飘逸、淡雅、幽静……一类的美,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也最早被人们认识和把握。
狭义的美指的就是优美。
这是一种优雅的美,柔性的美。
崇高也称壮美,包括雄伟、壮阔、豪放、劲健、热烈、浓郁、奇特……一类的美,这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
李大钊说过:“美非一类,有秀丽之美有壮伟之美。
前者即所谓美,后者即所谓高也。
”优美与崇高是最常见的两种相对的美,普遍的存在于自然广义上的美,是一种直观的被人所直接感知的美,这就是人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美,如形容女子的“美若天仙”,对一件产品说“这种造型很美观,使人感到赏心悦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设计美学中的审美范畴
无论在设计美学抑或艺术美学中,审美范畴始终包含着两大内容,一是肯定性的审美价值,一是否定性的审美价值。
什么是审美价值?产品的美则是该产品所具有的审美价值,而产品的适用性是一种功利价值。
产品的审美价值是一种精神功能,审美具有超越直接功利性的特点,不以追求某种适用目的为动机,不能直接满足人的生理的、物质的、或功利的需要。
所以说,审美的享受,不是对于对象的享受,而是一种自我的享受。
就像席勒所说“关照(反思)是人对他周围世界的第一种自由的关系。
如果说欲望是直接抓住它得对象,那么关照就是把自己的对象推开一段距离,使其不受贪欲的影响,从而把它变成自己真正的和不会丧失的财富。
在反思的时候,那种在单纯感觉状态中绝对支配着人的自然必然性脱离开了人,在感官中出现了瞬间的平静,永远变化的时间本身静止不动了,分散的意识之光集中在一起,使形式——对无限事物的描写——反应在短暂的背景上。
只要人的内心点燃起烛光,身外就不在黑夜茫茫。
”
美,是正面的,肯定性的审美价值。
丑,则是负面的,否定性的审美价值。
美的肯定性,在于它的优美与崇高。
优美与崇高,也是常见的两种相对的美。
优美也称秀美,包括典雅、绮丽、柔媚、精巧、清秀、飘逸、淡雅、幽静……一类的美,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也最早被人们认识和把握。
狭义的美指的就是优美。
这是一种优雅的美,柔性的美。
崇高也称壮美,包括雄伟、壮阔、豪放、劲健、热烈、浓郁、奇特……一类的美,这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
李大钊说过:“美非一类,有秀丽之美有壮伟之美。
前者即所谓美,后者即所谓高也。
”优美与崇高是最常见的两种相对的美,普遍的存在于自然广义上的美,是一种直观的被人所直接感知的美,这就是人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美,如形容女子的“美若天仙”,对一件产品说“这种造型很美观,使人感到赏心悦目。
”等等。
优美与崇高,都是人本质力量在对象世界的感性显现。
但审美特性有所不同,优美是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的和谐统一在独享世界的感性显现;崇高则是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的严峻冲突在对象世界的感性显现。
优美是一种单纯、常态的美。
“美在于和谐”,这是人们对于美的最初认识,这里的美,就是优美,它的基本特征就是和谐。
而崇高的基本特征是严峻冲突,往往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鼓舞。
从量的方面来看,优美小,崇高大。
优美的事物一般形态轻巧,力量较小。
如风景秀丽的小丘,清澈见底的小溪,嘤嘤鸣叫的燕雀等。
崇高的事物则形体巨大,力量强大。
这里的大和小,是指同类事物的比较。
如参天大树固然大不过它赖以生存的小丘,但大树显现的是崇高美,小丘则是优美。
也有事物虽形体不大,然而力量却很大,如小小的海燕能在疾风暴雨中穿越、欢叫、也属于崇高。
从形式方面来看,优美规则、柔和,崇高粗犷、奇特。
优美的事物一般符合对称和均衡、比例与均称、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
如飘逸多姿的柳树,玲珑剔透的美玉,婀娜温和女性等。
优美的艺术作品往往情感细腻,形式简美。
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圣母像》,奥地利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就是如此。
中国舞蹈家刀美兰在舞蹈《水》中,塑造了一位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的优美形象。
表现了傣族顾念在劳动后泼水、戏水、淋浴的情景。
舞蹈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东方色彩,通过一些生动的细节抒发了舞中人物的喜悦、欢快的感情。
崇高的事物则不同。
它的特征就是“无形式的”,即无规律的、无限制的。
它表面粗糙、怪异,多直线、折线,常常突破或违背对称、均衡、匀称、节奏、和谐等形式美法则,各个部分很不协调,甚至还有几分丑,几分怪,令人惊骇。
挺拔开裂的古松,嶙峋奇异的山石等都具有崇高。
崇高在艺术上的表现是内容压倒形式,不拘于形式美,不精雕细刻。
雕塑艺术家米开朗琪罗的作品浑厚雄壮,往往故意留下一大块不加修饰的粗糙顽石;音乐家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人的作品博大精深,都包含不和谐音。
这都是为了满足突出崇高内容的需要。
鲁迅在谈到我国古代艺术时说,唯有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
从汉代霍去病墓前的石刻《马踏匈奴》、《伏虎》、《卧牛》等来看,多以整块石头雕刻而成,只按原石的天然形式,稍加点缀、刻画,不做细部描绘,姿态不和常情,长短不合比例,然而正是这种古朴、稚拙的艺术形象,使石刻充满质疑,量感和张力,形神兼备,雄浑威武,虎虎有生气。
这种朴素美、崇高美、是后世那种精雕细琢、华美极致的雕琢所不能及的。
从状态方面来看,优美是静态美,崇高是动态美。
优美充满协调、平和,本质上具有趋向于静的特点,是一种以神采,气韵见胜的阴柔美,静态美。
万籁俱静的月夜,安居乐业的生活,清远淡雅的诗画,都很优美。
所谓静态美,是从事物的本质特征上来说的。
从表面看,优美的事物与处于运动之中,如春风细雨、轻歌慢舞等,但其运动态势是舒缓的、平稳的、趋于静态的。
崇高充满着动荡,斗争,本质上具有趋于动态的特征,是一种以力量,气势取胜的阳刚之美、动态之美。
震惊八宇的雷电,风云变幻的社会搏斗等都属崇高美。
所谓动态,也是从事物本质特征上来说的。
从表面看,崇高的事物也有处于静态或是相对静止之中的。
如高大的纪念碑等,它们留有剧烈冲突或艰苦斗争的痕迹,表现的任然是一种动态美。
日本有一座在火山爆发遗址上修建的“鬼谷公园”,处处是触目惊心的断石裂层。
虽然它们静静的或立、或卧、或倚,形态各异,悄然不动,但人们在欣赏时却不由得想起当年在此地发生的吞噬无数生命的灾难和无数生命与灾难的抗争,内心激荡不以。
古罗马的两座雕像,《维纳斯》和《拉奥孔》,很能体现优美与崇高分别具有的“静”和“动”的本质特征。
《维纳斯》雕像,恬静淡雅,坦荡感人;《奥拉孔》的雕像,则呈现激烈的对抗关系,生动的刻画了祭司父子三人被神派遣的巨蛇紧缠,濒临死亡时的竭力挣扎,整个雕像处于动势之中。
与美相对的否定性的审美价值——丑,也是审美的一种。
丑的因素虽然具有否定性价值,但它又是崇高和滑稽等审美范畴的构成成份。
在儿童玩具中不仅有美丽的“洋娃娃”,还有“丑娃娃”,娃娃的丑态给人一种性格的诙谐和生活的真实感。
类似美与丑的相对的审美范畴的有,悲剧与喜剧。
悲剧,又称悲或悲剧性。
作为审美范畴中的悲剧,并不仅限于戏剧类型的悲剧,它还存在于正剧中,喜剧和小说、诗歌、绘画、雕塑、音乐、电影等其他艺术样式之中,也广泛地存在于历史和现实的社会生活之中。
悲剧的特点就是悲。
但如果社会生活、艺术作品中的悲只能让人悲痛、哀伤,那么这种悲剧还不是作为审美对象的悲剧。
悲剧本质上是崇高相通的,特别是社会生活中的崇高,很多情况下是通过悲剧性的冲突表现出来的。
可以说,悲剧是
一种崇高的美,是崇高的集中形态。
当然,崇高不一定引起悲痛,这是崇高与悲剧不同的地方。
因此,属于悲剧范畴的审美对象虽然令人悲痛,但又能使人化悲痛为力量,使人振奋,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产生审美愉悦。
所以说,悲剧是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人们暂时受挫而最终获得胜利所表现的美。
美的形态是按照审美对象的存在领域来分类的,美的范畴则是按照审美对象的审美特性和审美对象给人的审美感受来分类的。
美是最古老最核心的审美范畴。
范畴一词是指学科理论中最一般、最基本的概念,它反映着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的各种特性和关系。
范畴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一种概括,它的内容总是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而变化。
因此,范畴体系是建立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基础之上。
真善美作为哲学中最核心的范畴,尽管已经存在两千多年,但是由于它们与人们的各种思想观念建立了普遍的联系,所以仍然具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