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六年级音乐教案
2024-2025学年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民歌悠扬 演唱《赶圩归来阿哩哩》音乐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赶圩归来阿哩哩》教案歌曲分析《赶圩归来归来啊哩哩》是一首具有浓郁的西南地区民族风格的歌曲。
歌曲为四四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
曲调采用了彝族民歌的音调为素材,旋律流畅明快、活泼,歌曲生动地描绘了彝族农家姑娘在赶集归来的路上,嬉戏欢笑、愉快歌唱的欢乐场面。
歌曲以十六分音、前十六分音、后十六分音符节奏贯穿全曲,衬词"啊哩哩"不仅增强了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而且使歌曲的情绪表达更为热烈。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彝族风情。
2、体验彝族歌舞带来的乐趣, 准确表现歌曲情绪。
3、能用轻快富有弹性、明亮热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充分表现彝家姑娘赶集归来的高兴心情。
教学重难点1、体验彝族歌舞带来的乐趣, 准确表现歌曲情绪。
2、能用轻快富有弹性、明亮热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充分表现彝家姑娘赶集归来的高兴心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串铃、铃鼓、双响筒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
二、新课导入1、课件出示彝族服饰图片: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吗?2、彝族简介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自治区的西北部。
彝族的服饰十分精美,花包头是彝族服饰重要组成部分。
广袤丰饶的土地,孕育出彝族人朴素而多彩的民族文化。
3、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踏上一段音乐的旅程,去一个充满欢乐和热情的地方。
我们将一起感受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
三、歌曲学习1、初步聆听: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速度:中速稍快歌曲情绪:欢快、喜悦的2、再次聆听:你从歌曲中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找出来,并说说它是什么意思。
(“阿哩哩”:高兴、快乐的意思。
)3、《赶圩归来啊哩哩》赶圩是什么意思?赶集的意思。
赶圩归来阿哩哩就是说赶集回来很高兴。
4、歌曲背景:1979年冬天,壮族词作家古笛等一行到隆林德峨乡体验生活。
当时正值圩日,彝族姑娘们身着五彩缤纷的服饰,欢天喜地地选购自己喜欢的布料、小工艺品,然后结伴走回山寨。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关山月》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关山月》教案一. 教材分析《关山月》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广东音乐,它以豪放的气质、激昂的旋律,展现了关山月的壮丽景象。
本节课通过学习《关山月》,让学生了解广东音乐的特点,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部分广东音乐,对广东音乐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乐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欣赏能力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深入感受乐曲,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关山月》的背景、结构及音乐特点。
2.培养学生对广东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关山月》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
2.难点:理解乐曲的情感内涵,能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乐曲的背景、结构及音乐特点。
2.示范法:教师演奏或播放示范音频,引导学生跟学。
3.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听、唱、奏等方式,体验乐曲情感。
4.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关山月》乐谱、音响设备、多媒体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音乐教材、练习本、乐器(如有条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关山月》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广东音乐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奏或播放《关山月》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学《关山月》的旋律,讲解乐曲的节奏和技巧。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心得。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表演,检验他们对乐曲的掌握程度。
其他学生给予掌声鼓励。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乐曲的情感内涵,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同时,教师可播放其他广东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对比。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乐曲的特点和情感表达。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今天是你的生日》-人音版
-二声部合唱技巧:学生需要学会如何与其他声部协调配合,进行和谐的合唱。
-音乐表现力:通过歌曲学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举例:
-在学习旋律时,教师需强调每个音符的准确发音,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唱出。
-在歌词学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如“今天是你的生日”所指代的对象是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今天是你的生日》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这首歌是一首表达对祖国热爱之情的作品,它的旋律优美,歌词富有内涵。学习这首歌,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怀和音乐素养。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音乐表达对祖国的祝福和敬意。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今天是你的生日》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情感表达和二声部合唱技巧。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感受音乐的美好。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4.团队合作与沟通:在合唱练习和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5.音乐技能与素养: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培养音乐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旋律与节奏掌握:学生需熟练掌握《今天是你的生日》的旋律和节奏,包括音高、时值、强弱等基本音乐元素。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合唱练习的结果。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音乐《美丽的童话》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音乐《美丽的童话》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中《美丽的童话》这一章节的内容。
《美丽的童话》是一首描绘童话世界美好景象的歌曲,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
本章详细内容包括歌曲的演唱、乐理知识、音乐欣赏及创作背景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美丽的童话》的演唱技巧,提高音乐表现力。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3.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高音区的演唱技巧,以及音乐情感的表达。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理解歌曲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童话故事动画,引导学生进入美丽的童话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歌曲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2)教师指导学生学唱歌曲,注意高音区的演唱技巧。
(3)学生跟随钢琴伴奏练习演唱。
3. 例题讲解:(1)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讲解乐理知识。
(2)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4.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节奏等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美丽的童话》2. 歌曲旋律特点:优美、抒情3. 歌曲创作背景:童话故事4. 歌曲演唱技巧:高音区、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记歌曲《美丽的童话》的歌词。
(2)练习歌曲的高音区演唱技巧。
2. 答案:(1)歌词:略(2)演唱技巧:注意喉咙放松,用气息支撑声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童话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歌曲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使他们在演唱过程中掌握音乐知识。
但部分学生对高音区演唱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音乐《美丽的童话》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音乐《美丽的童话》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四单元《美丽的童话》,主要内容包括:欣赏《美丽的童话》主题音乐,学唱歌曲《美丽的童话》,了解童话音乐的特点,探索音乐中的故事情节。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感受并理解《美丽的童话》音乐的优美旋律,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 学会演唱歌曲《美丽的童话》,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3. 了解童话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高音区的演唱技巧,以及对音乐故事情节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体会童话音乐的美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黑板。
2.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美丽的童话》主题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音乐中的故事情节。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音乐中联想到的故事。
2. 歌曲教学(15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美丽的童话》,让学生注意歌词和旋律。
分组学唱歌曲,教师逐句指导,纠正发音和音准。
邀请学生代表上台展示,集体演唱歌曲。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歌曲中的童话元素,如旋律、节奏等。
举例讲解其他童话音乐的特点,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分组进行童话音乐创作,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
每组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集体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童话》2. 歌词:歌曲《美丽的童话》的歌词部分。
3. 重点:童话音乐的特点、歌曲演唱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童话音乐的特点,创作一首简短的歌曲或旋律。
2. 答案要求:要求旋律优美,富有童话色彩,歌词简洁易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如动画片、电影中的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鼓励学生参加音乐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六年级人音版音乐上册教案
六年级人音版音乐上册教案一、教材分析《人音版音乐》是针对六年级学生编写的教材,主要内容包括音符的认识、音乐的基本构成和乐器的分类等。
本教案以《人音版音乐》上册为基础,分为七个单元进行教学。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包括音高、音长、节奏等。
2) 掌握基本的音乐符号,包括音符、休止符、节奏符号等。
3) 学习了解不同乐器的分类和特点。
2. 能力目标1) 能够用正确的音符表示简单的音乐旋律。
2) 通过演奏乐器,培养学生的听觉和协调能力。
3) 能够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审美情操。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音乐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 学习音符的基本知识和音乐基本概念。
2) 能够正确演奏简单的乐曲。
2. 教学难点1) 学生对音符的掌握和运用。
2) 学生对乐器的分类和特点理解的深入。
四、教学过程1. 第一单元:音符的认识1) 学生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了解音符的名称和基本表示方法。
2) 学生学习不同音符的音高和音长,并进行演唱和演奏练习。
2. 第二单元:乐曲的构成1) 学生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了解乐曲的结构和元素。
2) 学生学习用不同音符表示乐曲的旋律,并进行口头分析和演奏练习。
3. 第三单元:乐器的分类1) 学生通过图片和实物观察,了解不同乐器的分类和外观特点。
2) 学生学习演奏简单的乐器曲目,并了解乐器的演奏方法和音色特点。
4. 第四单元:音乐与生活1) 学生通过调查和观察,了解音乐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2) 学生学习演奏和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和创造力。
5. 第五单元:音乐与社会1) 学生通过讨论和实际操作,了解音乐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学生学习演奏和合唱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024年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音乐《美丽的童话》教案
2024年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音乐《美丽的童话》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2024年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四单元《美丽的童话》,主要内容包括:欣赏《天鹅湖》选段,学习演唱《雪绒花》,了解童话音乐的特点及表达方式。
具体涉及教材的章节如下:1. 欣赏《天鹅湖》选段:第二章《古典音乐》第4节《芭蕾舞剧音乐》;2. 学习演唱《雪绒花》:第三章《民族音乐》第7节《美国音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天鹅湖》选段的音乐特点,提高音乐审美能力;3. 了解童话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天鹅湖》选段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技巧;正确把握《雪绒花》的旋律和节奏;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歌唱技巧,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白雪公主》动画片片段,引导学生关注童话音乐,激发兴趣;2. 新课内容展示:a. 欣赏《天鹅湖》选段,分析音乐特点,引导学生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b. 学习演唱《雪绒花》,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进行歌唱练习;3. 随堂练习:分组练习演唱《雪绒花》,互相评价,教师指导;4. 知识拓展:介绍童话音乐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在童话故事中的作用;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童话》2. 内容:a. 《天鹅湖》选段:古典音乐、芭蕾舞剧音乐、音乐特点;b. 《雪绒花》:美国音乐、旋律、节奏、演唱技巧;c. 童话音乐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欣赏《天鹅湖》选段,用文字描述其音乐特点;b. 演唱《雪绒花》,录制视频,注意音准、节奏、表情;2. 答案:a. 《天鹅湖》选段音乐特点:优雅、抒情、梦幻;b. 《雪绒花》演唱要求:音准准确、节奏稳定、表情自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欣赏其他童话音乐作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童话音乐特点,拓宽音乐视野。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2. 确定适合该教材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 设计针对不同学生的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发展。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例如通过提问或播放相关音乐片段。
2.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介绍(10分钟)1. 介绍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2. 解释每个单元的主题和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整个教材的结构和组织。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15分钟)1. 分析教材特点,确定适合该教材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 强调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听力训练、合唱练习、乐器演奏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教学活动设计(30分钟)1. 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
2. 包括但不限于:听音乐鉴赏、学习基本乐理知识、合唱练习、乐器演奏、创作音乐等。
3. 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巩固与评估(10分钟)1. 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
2. 设计简单的评估活动,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听音乐片段并写下感受、练习乐器演奏等。
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完成。
教案总结: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探索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通过导入、教学内容介绍、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活动设计、巩固与评估以及作业布置等步骤,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音乐教育指导,并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发展。
同时,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和个性化教学。
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木偶兵进行曲》教案
-歌词:理解歌词内容,正确发音,表达歌曲情感;
-曲式结构:分析歌曲的AABA形式,理解各部分的功能和特点。
b.了解进行曲的风格特点及其在音乐剧中的作用;
-风格特点:进行曲的节奏感、旋律的雄壮感;
-作用的戏剧效果。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木偶兵进行曲》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进行曲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欣赏和创作音乐时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d.了解作曲家雅克·奥芬巴赫及其创作背景;
e.通过演唱、演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感知与欣赏:通过聆听、分析《木偶兵进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的感受能力,提升音乐审美素养。
2.表现与创造:引导学生学唱《木偶兵进行曲》,激发学生在演唱、演奏中的创新意识,提高音乐表现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践活动方面,学生们在合唱和打击乐器伴奏中,表现出较好的协调性和节奏感。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情感表达上较为拘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多地关注学生情感的培养,引导他们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1.针对旋律和节奏的难点,设计更多有趣、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
2.丰富教学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进行曲在音乐剧中的应用;
c.认识作曲家雅克·奥芬巴赫及其创作背景;
-了解奥芬巴赫的生平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探讨《木偶兵进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和音乐特点。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教案(全册)
---------------------------------------------------------------最新资料推荐------------------------------------------------------人音版六年级音乐教案(全册)第一单元同一首歌一、教学目标 (一) 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 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演唱时能够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
(三) 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四) 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二、教材分析 (一) 《同一首歌》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 1990 年。
中央电视台在第 11 届亚运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向全国推出,受到热烈欢迎。
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
歌词里用鲜花、大地、春天、甜蜜的梦和阳光灿烂等词语,表现了我国人民在新时代里,意气风发,欢聚一堂,唱着同一首歌,畅叙衷肠,展望未来,为实现更加美好的目标把祖国1 / 3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的心愿。
歌词里用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等深情的话语,表达了在改革开放年代,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真诚愿望。
这同一首歌倾诉了人民对和平、友谊的渴望,表达了人们美好、纯洁、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
歌曲为 E 大调, 4/4拍。
歌曲结构为两段体(带再现的二部曲式) 。
A 段由 4 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第 1~8 小节) 音乐流畅、平和,主题深沉、亲切、凝重,第三乐句(第 9~16 小节) 是这个乐段的小高潮,接着连接第四乐句结束。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通过学唱歌曲《茉莉花》,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2、通过练画小节线和配旋律的方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3、通过外国人演唱《茉莉花》的视频,引发学生对中国民歌的自豪感和认真感受。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茉莉花》教学课时:本部分拟用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
2、播放《茉莉花》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旋律和情感。
二、引入新知1、教师介绍《茉莉花》的历史和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2、教师演唱歌曲《茉莉花》,让学生跟着学唱。
3、教师讲解如何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让学生练。
4、播放外国人演唱《茉莉花》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中国民歌的魅力。
三、巩固练1、学生分组演唱《茉莉花》,并用不同表演形式展示。
2、教师点评学生表演,指出不足之处并给予改进建议。
四、作业布置1、练歌曲《茉莉花》并画好小节线。
2、收集不同地区的《茉莉花》版本,了解其风格和情感。
五、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表现,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研究音乐。
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可以让我们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不同地区的歌曲《茉莉花》。
通过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学生可以探讨歌曲在速度和力度上的特点,以及它们与东北人的性格和音乐风格的关系。
同时,学生也可以比较江苏民歌《茉莉花》与东北民歌的异同之处。
在研究河北民歌《茉莉花》时,学生可以观察旋律中加入的升“sol”和升“do”等音符,以此认识北方爽朗和明快的音乐风格特点。
在第二节课中,学生将研究三首不同的民歌作品。
他们将记住乐曲《小河淌水》的主题旋律,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乐曲与声乐曲的不同感受。
学生还将聆听乐曲《迪克西岛》,感受乐曲悠然自得的情绪,并认识并听辨出短笛持音色。
学生将用深情、饱满的声音背唱歌曲《妈妈格桑拉》,并用边唱边跳舞蹈的形式表达自己祝福妈妈幸福之情。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我们是朋友》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我们是朋友》教案.doc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歌曲《我们是朋友》的歌词和曲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合唱《我们是朋友》培养学生对友谊的珍惜和对集体的归属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歌曲《我们是朋友》的歌词和曲调。
2. 教学难点:歌曲的合唱演唱和动作配合。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素材:歌曲《我们是朋友》的音频和歌词。
2. 教学工具:音乐播放器、CD、投影仪、课件。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朋友的照片和描述他们之间的友情,引导学生谈论关于朋友的话题。
2. 学习歌曲:播放歌曲《我们是朋友》,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进行轻轻摇动身体,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3. 教唱歌曲:教师分别教唱歌曲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学生跟唱,并进行合唱练习。
4. 讨论歌曲: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歌词中关于朋友的情感表达。
5. 动作编排:根据歌曲的内容和意境,设计相应的动作,指导学生进行动作编排和配合。
6. 合唱排练:学生分组进行排练,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动作的
协调。
7. 歌曲展示:学生进行合唱展示,展示他们对友情的理解和表达。
8. 反思总结: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让他们反思并总结自己的收获。
五、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友谊的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能力。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教案范文(通用3篇)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教案范文(通用3篇)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教案1一、教学内容:(一)音乐知识:介绍各地民歌。
(二)学唱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三)活动与练习二、教学目标:(一)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黄河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二)能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情感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并能给这首歌设计一种演唱形式。
(三)聆听女声合唱《看秧歌》,感受、体验歌曲欢快、活泼、风趣幽默的音乐情绪以及山西民歌的地方特点。
(四)聆听河北吹歌《小放驴》、河南板胡独奏《大起板》,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感受、体验《小放驴》那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感受、体验《大起板》那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及河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
三、教学重点:欣赏各类型的民歌。
四、教具:录音机、教学欣赏带。
五、课时: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一)音乐知识:介绍民歌。
(二)欣赏民歌《看秧歌》、《小放驴》(三)学唱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二、教学重点:感受民歌风格。
三、教学过程:(一)课前欣赏:VCD民歌片段欣赏并导入“民歌”。
(二)民歌:自学课本关于民歌的介绍。
(三)民歌欣赏:1、民歌介绍。
(略)2、欣赏:《看秧歌》。
(1)结构:序奏、四个小段、尾声。
(2)启发学生自创图谱表示民歌结构。
(3)欣赏要求:按课本要求进行。
3、欣赏《小放驴》。
(1)欣赏全曲:①结合放映有关介绍河北景色的VCD,视觉和听觉结合,加强感受。
②图谱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介绍地秧歌“跑驴”,帮助了解作品敞产生的背景,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
4、欣赏《大起板》:①、简介。
(见课本内容)②、欣赏全曲,感受每段旋律的情绪特点。
③、视听结合,着重感受弦乐器音色的柔美与细致。
5、欣赏《沂蒙山小调》①、介绍小调的特点。
②山东民歌。
③、欣赏,了解这种民歌的节奏特点及乐曲的情绪。
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月亮姐姐快下来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歌曲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演唱中保持音准、如何表达歌曲情感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合唱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在合唱中保持声部平衡和和谐。
5.能够独立演唱《月亮姐姐快下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唱练习;
6.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通过欣赏《月亮姐姐快下来》,学会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提升音乐鉴赏水平;
2.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通过学习歌曲的演唱技巧,增强自信,敢于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
2.教学难点
-音准控制: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保持歌曲中的高音准确性和稳定性可能存在难度,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技巧指导来克服;
-节奏同步: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同步对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对于不太熟悉复合节奏的学生;
-情感传达:准确地传达歌曲中的情感,尤其是在歌词的细腻处理上,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和练习;
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月亮姐姐快下来教案
一、教学内容
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三章《月亮姐姐快下来》教案:
1.欣赏歌曲《月亮姐姐快下来》,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和歌词意境;
2.学习歌曲的节奏、音高、演唱技巧以及音乐表现;
3.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认识作曲家及其创作特点;
4.掌握歌曲中的音乐符号,如反复记号、延长记号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本册教材所学内容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听音辨音能力、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 第一单元:音乐学习基础a. 学习内容:音乐的定义、特点及分类;乐谱的基本元素;音乐的节奏与音域。
b. 学习活动:- 听音乐,观察音乐家演奏乐器,讨论音乐的特点和分类。
- 使用乐谱,学习乐谱上的基本元素,尝试演奏简单旋律。
- 分组合作,制作简单的乐谱,让同学们合奏演奏。
c.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乐谱的基本元素。
d.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合作演奏简单的乐曲。
2. 第二单元:音乐的表达与传达a. 学习内容:音乐中的情感表达;音乐与文字表达的联系;探索音乐与视觉艺术的关系。
b. 学习活动:- 听不同类型的音乐,通过声音的特点和旋律的变化了解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 听音乐,通过绘画和写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 观察音乐和视觉艺术的融合,学习音乐与视觉艺术的表达方式。
c.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d.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音乐与文字、视觉艺术进行联结。
3. 第三单元:合奏与合唱a. 学习内容:合奏与合唱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学习合奏与合唱的常见乐器和声部。
b. 学习活动:- 分组合作演奏乐曲,学习合奏技巧和合奏中的分工合作。
- 学习和练习合唱歌曲,通过合唱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
- 比较不同类型的合奏与合唱表演,学习合奏与合唱的特点和技巧。
c.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合奏与合唱能力和合作协作能力。
d.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协作演奏和合唱,形成整体的音乐表达。
三、教学方法:1. 听观法:通过听音乐、观察音乐家演奏乐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
2. 实践法:通过演奏乐器、合奏、合唱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和合作协作能力。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音乐《美丽的童话》精品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音乐《美丽童话》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中《美丽童话》单元。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第三至第五节,其中涉及旋律识别、音程构建、节奏感知以及音乐表达力培养。
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音乐,特别是旋律与和声,来描绘一幅童话世界画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演唱《美丽童话》主题旋律,掌握基本音乐理论知识,如音程与节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运用音乐元素创作简单旋律,表达对童话世界想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热爱,激发他们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在于音程理解与应用,以及如何将音乐与情感表达有效结合。
重点是培养学生音乐听辨能力和创造性地运用音乐元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
学具:音乐课本、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不同情绪童话故事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并分辨出快乐、神秘、激动等情感,从而引入本课主题。
细节:每个音乐片段后,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听后感。
2. 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介绍《美丽童话》背景,讲解旋律、音程和节奏特点。
细节:用钢琴现场演示主题旋律,指导学生跟唱。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旋律片段,讲解音程构建和节奏型。
细节:在黑板上展示乐谱,用不同颜色标记音程和节奏,解释其音乐表现意义。
4.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让学生尝试创作简单旋律,表达他们对童话世界想象。
细节:每组派代表汇报创作过程和成果,全班讨论与评价。
5. 主题深化(15分钟):讨论音乐在童话故事中作用,以及如何通过音乐传达情感。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童话》主题旋律简谱。
2. 音程与节奏型图示和说明。
3. 学生创作旋律示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今天学习音乐元素,创作一段以“我童话王国”为主题旋律。
2. 答案:要求旋律至少包含一个大调和一个小调音阶,使用至少两种不同音程。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案(全册)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案(全册)【教案】课题: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一、教材内容: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材(全册)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 掌握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的基本知识。
(2) 完成上册音乐教材的习题和演奏、歌唱等活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2) 能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和分享成果。
三、教学内容:根据上述目标,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详细划分。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通过唱歌、演奏乐器等活动,让学生放松身心,积极参与音乐课堂。
2. 教学主体:根据教材内容,逐节进行教学,包括歌曲教学、乐器演奏、音乐鉴赏等。
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既要讲解音乐知识,也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3. 深化活动:选取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设计一些拓展、延伸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4. 总结与评价:每节课结束后,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并与同学互相评价,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通过作业、小测验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六、教学资源:1.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材(全册)2. 乐器、音乐播放工具等七、注意事项:1. 上课前准备充分。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以上是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的基本框架,具体的教学活动和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音乐元素1. 学习目标:了解音乐中的元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和声。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区分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和声。
3. 教学方法:听音乐、观察演示、小组合作4. 教学资源:音乐播放器、乐谱、音乐视频活动一:听音乐鉴赏1. 让学生聆听一段音乐,让他们尽量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首音乐。
2. 听完音乐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这首音乐有什么特点?- 你觉得这是悲伤的音乐还是快乐的音乐?为什么?- 你能听出这首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和声吗?活动二:旋律、节奏和和声1. 通过观察乐谱和音乐视频的演示,向学生介绍旋律、节奏和和声的概念。
2. 让学生跟随音乐,模仿和演唱简单的旋律。
3. 分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听取他人的观点,并进一步理解音乐中的不同元素。
活动三:创作音乐1.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一起创作一段简短的音乐。
2.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学生负责旋律、一个学生负责节奏、一个学生负责和声。
3. 学生们可以借鉴之前学过的音乐元素,也可以自由发挥创造。
4. 让每个小组演示他们的创作,并给予他们鼓励和反馈。
第二课:音乐的分类1. 学习目标:了解音乐的不同分类,包括流行音乐、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区分不同类型的音乐。
3. 教学方法:听音乐、讨论、小组合作4. 教学资源:音乐播放器、音乐视频、图片活动一:音乐分类讨论1. 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音乐,包括流行音乐、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
2. 分小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你们对这些音乐分类有什么了解?- 你们最喜欢的音乐类型是什么?为什么?- 你们觉得这些音乐在哪些方面不同?活动二:流行音乐、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1. 分别播放一段流行音乐、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让学生聆听并观察。
2.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些音乐的特点和区别。
3. 学生们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并汇报他们的观点。
活动三:音乐风格展示1. 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音乐风格进行介绍和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教案【篇一:人音版表格六年级音乐教案】辽宁东戴河新区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案年级:六年级学科:音乐教师:张龙教学进度表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单元教学计划第 - 1 - 页共 31 页第 - 2 - 页共 31 页【篇二: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古风新韵教学目标:1、聆听两首古诗词歌(乐)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乐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以及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地背唱歌益《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并能说出两段不同的旋律在音区、旋律上的不同。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花非花》,在吟诵中感知词曲之间的紧密关系。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5、学习坚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
教学重难点:1、通过聆听与学唱,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
2、让学生感受古琴所表现的“安静悠远”的意境,体会古琴独特的“天地之音”和空灵感,并记住古琴的音色特点。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教学内容:聆听乐曲《关山月》、《但愿人长久》,学唱《游子吟》。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乐曲《关山月》、《但愿人长久》1、从主题“古风新韵”直接进人。
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片段,教师从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风”,设问:你认为乐曲中的什么因素让你有“古风”之感?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2、认识古琴导入,聆听《关山月》(1)初听乐曲,感受古琴曲的意境。
让学生边听边闭着眼睛,随音乐用手模拟古琴的演奏动作,如同身在其中。
(2)随音乐默诵古诗《关山月》,体会古琴曲的意境。
先让学生诵读古诗《关山月》,谈谈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在默诵时,教师借助相关的图片展示,将乐、诗和画结合,引起学生的联想,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意境。
(3)自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的意境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3、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1)、用师生“对诗”的形式,从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人手,如:教师出上句“人有悲欢离合”,学生对下旬“月有阴晴圆缺”;教师吟上句“但愿人长久”,学生诵“千里共婵娟”。
(2)、简单赏析苏轼的诗词《水调歌头》及创作背景,知道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配乐朗诵《水调歌头》。
选用古琴曲《关山月》和歌曲《但愿人长久》作为背景音乐,朗诵后,请学生谈谈不同的配乐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感知“古风”与“新韵”。
(4)、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运用上的特点。
让学生边听边跟着唱,熟悉歌曲.在感受歌曲特点时,师生接唱的方式.如教师唱“明月几时”,学生唱“有”.帮助学生感知结束音基本运用长音这一特点。
(5)、安排对比聆听邓丽君和王菲演唱的版本,比较她们在演绎这首歌曲中的不同韵味、鼓励学生尝试打破歌词原有的节奏,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语调来吟诵歌词,给诗词赋予“新韵”。
三、演唱歌曲《游子吟》。
1、复习学过的《咏鹅》《春晓》和《静夜思》等古诗歌曲导入。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请学生朗诵唐诗《游子吟》,体会诗中的情感。
3、再听歌曲,听出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
启发学生:这首唐诗呈现了两遍,在情绪上给你有什么不同的感觉?4、用歌曲的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请学生诵读唐诗《游子吟》两遍。
要求学生读出不同的情感。
5、学唱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1)视唱旋律。
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来视唱歌曲前八小节的旋律,视唱时不带装饰音。
熟练后跟教师的琴声、用模唱的方法唱一唱前八小节旋律(带装饰音)。
(2)跟音乐哼唱歌曲的旋律,体会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进行方面的不同。
请学生用“m’’哼唱第一段旋律,用“wu”来哼唱第二段旋律,感受两段旋律的变化。
引导学生从音区、旋律的走向比较它们的不同。
(3)学唱歌词,演唱歌曲。
这首歌曲深受学生喜爱,且容易学唱,在演唱时,教师从旋律的走向、音区的变化上,引导学生通过力度的变化、唱法上的不同来唱好歌曲,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四、全课小结。
谈谈这节课收获和感受。
第2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花非花》,学吹竖笛。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1、复习学过的歌曲《西风的话》。
唱完后,请学生回顾歌曲的曲作者是谁,引入本课的学习。
2、用“wu”哼唱旋律,边唱边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的线条美。
同样考虑部分学生进入变声期,请部分学生用竖笛吹奏,熟悉歌曲的旋律。
教师用c调为学生伴奏,适当降低音高。
指导学生学吹竖笛。
3、聆听歌曲范唱,理解歌词表达的意境。
请学生用轻而高位置的声音来朗读歌词,用高位置的发声感觉帮助学生感受这首“朦胧诗”的意境。
朗读后,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教师还抓住歌词中“花非花,雾非雾”和“夜半来,天明去”,启发学生理解诗词所比喻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的含义。
4、有情感地吟诵歌词,体会词曲音调的紧密结合。
请学生根据诗中每个字的声调,适当地放慢速度、延长韵母来吟诵。
然后请一组同学吟诵一句歌词,一组同学哼唱一句旋律,其他同学对照、感知词的声调和旋律的音调之间的联系。
5、学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意境。
在学唱时,引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每个字的字头唱得稍为“虚幻”而“柔美”些,体现“朦胧诗”的意境。
唱好歌中的力度变化,注意气息的运用,尤其是最后一句“去似朝云无觅处”的渐慢与渐弱的处理,气息要控制好。
6、复习和交流学生已掌握的有关诗词歌曲,个人或设计小组演唱等多种表演形式,与同伴分享和分组展示。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唱歌曲《花非花》。
第二课月下踏歌教学目标1、能感受乐曲《阿细跳月》和《火把节》片段热烈欢快的情绪,在聆听中知道云南少数民族的相关音乐文化和风俗人情。
2、能说出《阿细跳月》的主题是由4个乐句组成,听出主题重复了几次。
并能用动作表现弹拨乐器演奏和速度、力度变化的段落。
3、能听出《火把节》片段中演奏的乐器音色,并能用动作、节奏拍击和打击乐器表现旋律的特点及音乐中的独特效果。
4、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转圆圈》和《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表现彝族儿童嬉戏的情景和欢快的情绪。
5、背唱歌曲《转圆圈》,并能用“do、mi、sol”三个音编创短小旋律。
6、能根据乐器的形状、构造特点、演奏方式及音色特点,分辨民族乐器中“拉弦乐器组”和“弹拨乐器组”的分类。
教学重难点:1、学唱歌曲《转圆圈》和《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感受浓厚的儿童情趣和鲜明的彝族风格特点。
2、认识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组和弹拨乐器组,并配合实践聆听,加强对乐器音色类别的听辨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教学内容:聆听乐曲《阿细跳月》,学唱《转圆圈》。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乐曲《阿细跳月》:1、导入:聆听《快乐的罗嗦》或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人手,请学生回顾彝族的民族风俗风情,然后进入乐曲主题的聆听。
2、聆听主题,熟悉主题。
通过唱、奏、跳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主题的记忆,然后说一说:主题是由几个乐句组成的?(4个乐句,1小节为1个乐句)(2)跟老师学一学“跳月”的舞蹈基本舞步,边听边跳,感受乐曲的韵律。
动作为:前三拍走三步,后两拍空中蹬脚两下,蹬脚时边拍手边喊“嗨嗨”。
走的方向为:左右、前后。
3、多次聆听乐曲,听出主题重复的次数和变化。
引导学生从音色、速度、力度和音区等要素中,听出主题重复时的变化。
4、再次聆听乐曲,用动作表现弹拨乐器演奏的乐段和情绪越来越热烈的尾声。
启发学生:当听到弹拨乐器出现时,随音乐模仿弹奏的动作;当听到乐曲速度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强时,随音乐的节拍用拍手、摇手腕等动作表现越来越热烈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转圆圈》1、导入:(1)复习演唱歌曲导入歌曲的学习。
(2)从本课的发声练习入手,把学生带入歌曲的意境之中。
2、播放歌曲,听后谈谈歌曲的意境和前后部分不同的情绪。
3、学唱前八小节,表现与体会歌曲的意境之美。
此部分在演唱时要注意音量不宜太大,唱好渐强、渐弱的力度变化以及延长音记号的地方,通过教师的指挥手势,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和表现。
4、学唱歌谱,感受歌曲的特点。
歌曲主要由“do、mi、sol”三个音组成,音型重复多,识读乐谱较为容易。
因此,在识读乐谱时,教师稍加分析和引导,以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
(1)听教师唱旋律,引导学生边听边思考:歌曲主要由哪几个音组成?每一个乐句所表现的意境是不是一样的?在分析时,结合歌曲的三个组成音“do、mi、sol”,介绍彝族歌曲的特点。
(2)分乐句视唱歌谱,边唱边请学生划出乐句的旋律线,感知旋律的走向。
简谱版做复习变换拍子,请学生出现的小节左上角标出相应的拍号,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拍子的变换。
(3)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先把高声部掌握,并用有趣的象声词帮助读节拍的办法,先把变拍子的强弱规律掌握,注意突出强拍。
把歌曲变拍子的节奏练好,再换成旋律唱一唱。
由于歌曲变拍子的难度,二声部不唱,以降低难度。
用分组和分声部自学的办法学唱。
5、学唱歌曲,处理歌曲。
学唱歌曲应着重于歌曲的意境表现,要把撒尼儿童在银色的月光下欢快的歌舞场景表现出来,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唱好这首歌曲,请注意以下几点:(1)指导学生按歌曲提示的力度与速度记号来演唱。
在演唱时与学生一起复习旋律中【篇三:2015新版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古风新韵》教学目标:1、聆听两首古诗词歌(乐)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乐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以及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地背唱歌益《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并能说出两段不同的旋律在音区、旋律上的不同。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花非花》,在吟诵中感知词曲之间的紧密关系。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5、学习坚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
教学重难点:1、通过聆听与学唱,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
2、让学生感受古琴所表现的?安静悠远?的意境,体会古琴独特的?天地之音?和空灵感,并记住古琴的音色特点。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教学内容:聆听聆听乐曲《关山月》,认识古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1、从主题?古风新韵?直接进人。
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片段,教师从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风?,设问:你认为乐曲中的什么因素让你有?古风?之感?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2、认识古琴导入。
3、初听乐曲,感受古琴曲的意境。
让学生边听边闭着眼睛,随音乐用手模拟古琴的演奏动作,如同身在其中。
4、随音乐默诵古诗《关山月》,体会古琴曲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