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着陆性能

合集下载

飞机的机动飞行性能 起飞和着陆性能 风、气温、飞机重量和飞机维修

飞机的机动飞行性能 起飞和着陆性能 风、气温、飞机重量和飞机维修

速度越大,R及T也越大,若保持同一飞行速度,则过载
因素越大,R及T越小。但是,过载不能过大,要受到飞
机强度和人的生理条件等的限制。
四、机动飞行的过载
• 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作用在飞机上的外力一般有发 动机推力、空气动力和重力。如果不计燃料消耗而引起 的重量变化,则作用在飞机上的重力,可以认为是不随 飞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的。即无论飞机在空中做怎样复 杂的动作,作用在飞机上的重力的大小和方向却始终保 持不变。但作用在飞机上的其他外力却不然,随着飞行 状态的改变,它们也要改变 。尤其在急剧的机动飞行 中,推力和空气动力的大小和方向发生急剧的变化。因 此,为了研究机动飞行中作用在飞机上外力上午变化情 况,有必要把重力和其他的外力分开研究,这样就引进 了过载的概念,并作如下分析:
• (二)飞机的主要着陆性能
• 1.着陆滑跑距离
• 对着陆滑跑距离的分析与起飞滑跑距离相似,所不 同的是加速度的符号不同。所以接地速度和负加速度是 影响着陆滑跑距离的主要因素。接地速度大,或滑跑中 减速慢,着陆滑跑的时间和距离就长,反之,则短。比 如,放襟翼着陆,一方面升力系数增加,使得接地速度 减小,同时阻力系数增大,使得滑跑减速快,所以着
觉他身上受到一个等于他本身重量 倍的作用力。飞机
以大于1的过载作机动飞行时,驾驶n员y 感觉到相当于他
本身重n倍的压力,形成“超重”现象,驾驶员身体各
部分受到n倍于本身重的力。身体变重了。体内的血液
由于惯性而向下肢积聚,时间久了会头晕目眩。当n过
大或作用时间过长时,甚至会失去知觉。一般情况下,
若驾驶员坐的姿态正确,在5-10秒钟内能承受的极限过
飞机的机动飞行性能起飞和着陆性能风气起飞着陆性能其它因素对飞行性能的影响飞机的机动起飞着陆性能飞机的机动起飞着陆性能的影响因素264速度机动性能就是飞机的平飞加减速性能

飞机起飞着陆性能计算模型及其应用分析

飞机起飞着陆性能计算模型及其应用分析

飞机起飞着陆性能计算模型及其应用分析
在航空领域中,飞机的起飞和着陆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它们直接影响飞机的安全性和效率。

发展准确可靠的飞机起飞着陆性能计算模型对于飞行员和航空公司来说非常关键。

本文将介绍飞机起飞着陆性能的计算模型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分析。

飞机起飞性能计算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最大起飞重量、起飞速度、起飞滑跑距离和起飞性能限制。

最大起飞重量是指飞机能够以最大起飞重量进行安全起飞的重量限制。

起飞速度是指飞机在起飞过程中需要达到的最低速度,以保证飞机能够顺利地离地。

起飞滑跑距离是指飞机从静止状态开始滑行到离地所需要的距离。

起飞性能限制是指在滑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限制,如最大推力、最大马力和最大侧滑等。

飞机起飞着陆性能计算模型的应用可以帮助飞行员和航空公司进行飞机的合理规划和安全操作。

通过计算飞机的起飞滑跑距离和着陆滑跑距离,飞行员可以选择适当的起飞和着陆跑道,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起飞和着陆效率,减少滑跑距离。

通过计算飞机的起飞性能限制和着陆性能限制,飞行员可以了解飞机在起飞和着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限制,并采取相应的操作措施以确保飞行安全。

航空公司可以根据飞机的起飞和着陆性能计算结果,优化飞机的调度和运营计划,以提高航班的准点率和客户的满意度。

第四章着陆性能

第四章着陆性能
6
●积水道面着陆时,因VTD大而容易引发滑水。
正常进近速度Vapp
Vapp

VREF VREF
5
逆风小于10节
逆风分量一半 阵风修正
(Vapp)max=VREF+20,顺风不做修正
例:着陆前预报逆风16kt,阵风20kt,确定进近速度
Vapp VREF 8 4 VREF 12 例:着陆前预报逆风8Kt,无阵风,则进近速度为VREF+5。
第四章 着陆性能
1
本章主要内容
4.1 着陆距离及影响因素 4.2 最大着陆重量 4.3 快速过站最大重量与刹车冷却
2
4.1 着陆距离及影响因素
着陆阶段是飞行中最复杂、最危险的阶段,其事故 率为48.3%。 所谓的着陆性能是指完成着陆过程所需的跑道长度 以及对最大着陆重量的限制。
4.1.1 着陆距离(所需着陆距离)
进进爬升最低梯度为:双发2.1%;三发2.4%;四发2.7%。
23
着陆复飞爬升 在全发动机工作、襟翼着陆位、起落架放下位、爬升速 度≤1.3VS的条件下 着陆复飞最低爬升梯度为:3.2%。
24
进近复飞
着陆复飞
起落架收上、
襟翼进近位、
例:着陆前预报逆风38kt,阵风10kt,确定进近速度
7
3 着陆技术偏差的影响 在目标区扎实接地,避免飘飞,接地后尽快放下前轮。
8
4 制动系统的使用情况
现代运输机的制动系统主要由刹车、扰流板和反推组成。
刹车及防滞系统
刹车是着陆中的基本制动手段,尤其是在低速滑跑时,它可 以提供主要
Flap30 逆风20kt
湿道面 6700
4.2.2 复飞爬升限制的最大着陆重量

第四章着陆性能

第四章着陆性能
• 使用时不要频繁移动刹车踏板位置,这将使防滞系统始终处于刹 车压力调定过程而不能建立稳定的刹车压力,刹车效率很低。
摩擦力
打滑率
10
减速板(Speedbrake)
减速板主要是减小升力,提高作用于机轮上的正压力而增强 刹车的效果,同时也增大气动阻力。
11
12
反推
反推的最佳效果是在高速滑跑阶段,一般当V<60节时,解除反推。
襟翼着陆位、
在全发动机工作、爬 升速度≤1.3VS的条件 下
最低梯度为: 双发2.1%; 三发2.4%; 四发2.7%。
最低爬升梯度为: 3.2%。
24
爬升限制的最大着陆重量
●双发飞机进近复飞限制最大着陆重量 主要面临一发失效
●四发飞机着陆复飞限制最大着陆重量 主要受构型限制
双发飞机
四发飞机
25
117.5
15
– 7800ft (+5200ft)
反推在着陆制动中的作用
结论:
1、建立稳定的进近以避免进场速度、高度产生过大的偏差。 2、在目标区作扎实接地,接地后尽快放下前轮。 3、确保刹车、扰流板及反推能在飞机接地后尽快启动并发挥最大效能。
16
积水道面的着陆特点
积水道面着陆时,刹车效能可能大大降低甚至严重丧失,使着 陆距离增加2-3倍,此时将更大程度地依赖反推。
13
• 在干道面使用自动刹车滑跑时,反推的主要作用是避免刹车 的过度磨损,而不能显著地减缩着陆距离。
• 在湿滑道面条件,或使用人工刹车的情况下,反推将起 到显著缩短着陆距离的作用。
14
B737 Demonstrated Distance - Flap30, TOW50,000kg, S.L.
Max Auto Brake Auto Speedbrake Full Reverse to 60kt

第四章 着陆性能

第四章 着陆性能

15
4.1.3 FAR着陆距离的定义
1 FAR着陆条件 飞机沿正常下滑线下滑,以50英尺高度和不小于VREF的速 度进跑道,经拉平接地,并使用最大制动力将飞机停在跑道内。 其中:VREF=1.3VSO
2005-3-21
16
2 距离定义
2005-3-21
17

FAR干道面着陆距离
在干道面和FAR着陆条件下的演示着陆距离再加上67%的安全 裕度的距离。 67%的裕度修正以下引起的偏差: • 跑道坡度

• 非标准大气
• 下滑道偏差
FAR湿道面着陆距离
在FAR干道面着陆距离的基础上再加15%的安全裕度而 得的距离。 15%的安全裕度修正刹车效率降低引起的距离增长。
2005-3-21
18
4.2
最大着陆重量
最大着陆重量要受到着陆场地长度、复飞爬升梯度和结 构强度的限制。
2005-3-21
19
4.2.1 着陆场地长度限制的最大着陆重量
2005-3-21
37
2005-3-21
38
2005-3-21
33
例:襟翼15度,着陆重量100 000磅,机场标高2 000英尺,气温27 ℃, 逆风5节,道面下坡1%,确定飞机着陆后是否需要特殊停留和冷却。
1、查图得着陆重量为 108000磅 2、对坡度进行修正 -2000磅 3、对风进行修正
2600×(5/10)=1300磅
4、快速过站最大重量 108000-2000+1300= 107300磅 不需要特别的停留和刹车冷却
2005-3-21,着陆中需要消失的能量增加,着陆距离增长 ●进场速度大,延迟飞机接地,形成飘飞减速,着陆距离显著增长。

精密进近标准

精密进近标准

精密进近标准精密进近标准是飞机在降落前进入机场的程序,是指飞机通过仪器导航系统在可控制的航线和高度上进入机场,完成精确的着陆。

该标准确保了飞机在降落阶段具备必要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提高了飞行安全和效率。

精密进近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仪表进近规程(IAP):精密进近标准的基础是仪表进近规程,它定义了飞机在进近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导航程序和操作。

IAP适用于各类机场,包括大型国际机场和小型地区机场,确保了飞机在不同条件下都能进行稳定的进近。

2. 仪表着陆系统(ILS):ILS是精密进近标准中最常用的导航设备,它通过无线电信号来为飞机提供精确的导航信息。

ILS包括导航台(Localizer)和滑跑道信标(Glide Slope),飞机通过接收这些信号来保持正确的航线和下降角度。

3. 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自动驾驶系统是飞机上的自动控制装置,它可以根据预设的导航参数和航线来控制飞机的飞行。

自动驾驶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飞机在进近阶段的航向和姿态,保持稳定的飞行状态。

4. 着陆性能要求:精密进近标准中还包括对飞机着陆性能的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最小下降高度(MDA)、最低可见距离(RVR)和最大风速等,确保飞机在降落时具备足够的安全余量。

5. 飞行员培训和认证:精密进近标准要求飞行员接受专门的培训和考核,以确保他们具备正确的导航和操作技能。

飞行员需要熟悉各种导航设备的使用方法,理解进近规程和着陆要求,并具备正确的决策能力和操作准确性。

6. 飞机设备要求:精密进近标准还对飞机设备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飞机需要安装符合标准的导航设备和自动驾驶系统,保证飞机在进近过程中具备足够的导航精度和飞行稳定性。

精密进近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航空运输的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

通过遵守这些标准,飞机可以在降落过程中精确地保持航线和高度,减少事故和人为错误的发生,提高飞行的安全性。

此外,精密进近标准还可增加飞行的准确性和可预测性,提高机场的利用率和运行效率,减少飞行延误和航班取消的可能性。

着陆性能

着陆性能

飞机性能工程
airplane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1、着陆限制重量
4、快速过站 解决办法:
1.快速过站最大重量(飞行手册) 该图由试验确定,试验时和正常操作情况略有不同,使用 最大刹车,完全不用反推力装置, 所以有一定安全裕度。但是 该图中并未计入刹车中原有的残余热能。
Department of Flight Operation,Air Traffic Management College, CAUC
保证飞机在进近状态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复飞安全,要求复 飞时具有一定的爬升梯度。
计算条件:进近襟翼位置;起落架收上;一台关键发 动机停车;进近重量;爬升速度不超过1.5VS FAR;不小于 1.3VS FAR。
Department of Flight Operation,Air Traffic Management College, CAUC
RLD干= ALD / 0.6=1.67 ALD RLD湿= 1.15 RLD干
RLD污=MAX( ALD×1.67×1.15,ALD污×1.15)
④ 要求
RLD ≤ LDA
Department of Flight Operation,Air Traffic Management College, CAUC
Department of Flight Operation,Air Traffic Management College, CAUC
飞机性能工程
airplane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Flight Operation,Air Traffic Management College, CAUC

第七章着陆性能

第七章着陆性能
计算条件:着陆襟翼位置,起落架放下,全发正常工作, 8秒之内加速到最大起飞推力,爬升速度不大于1.3VS FAR。按 取得最大爬升梯度确定着陆爬升速度,约为1.2VS FAR。
Department of Flight Operation,Air Traffic Management College, CAUC
3、场地长度限制 1、着陆过程
着陆是从跑道入口处高15米(50英尺)处开始以1.3VS 下滑进场,接地后减速,直到在跑道上完全停下为止的过程 叫着陆,其水平距离叫着陆距离。
1.3
Department of Flight Operation,Air Traffic Management College, CAUC
飞机性能工程
airplane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Flight Operation,Air Traffic Management College, CAUC
飞机性能工程
airplane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Flight Operation,Air Traffic Management College, CAUC
Department of Flight Operation,Air Traffic Management College, CAUC
飞机性能工程
airplane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1、着陆限制重量
2、着陆爬升限制
着陆爬升限制的最大着陆机重:按FAR25.122规定,为 保证飞机在着陆状态时复飞的安全,要求复飞时具有3.2%的 爬升梯度。
飞机性能工程

飞机的运行和性能

飞机的运行和性能
VREF
50 英尺
V=0
着陆距离
各飞行阶段飞行事故比例
2、飞行剖面
飞行剖面是飞机完成一次飞行任务各个阶段的飞行轨迹(航 迹)在垂直剖面上的投影图形,是飞机在不同时间(或距离) 上的高度所表示出来的图形。它是飞行计划的依据和基础。
标准的飞行剖面
航程油量
滑行 油量
停机坪
松刹车 起飞机场
进近
接地 目的地机场
第二章民用航空器
第七节 飞机的性能
(1)parking
(2)pushback and start up
(3)taxi
(4)take off
(5)climb
(6)cruise
(7)approach
(8)landing
飞机的飞行过程
1、飞机的飞行阶段和性能—起飞
起飞---从跑道端从刹车开始,到飞机 离地面1500ft(450m),是飞机起 飞阶段。
航路备份 油量
滑行 油量
备用飞行剖面
航程油量
等待油量 备份油量
停机坪
松刹车 起飞机场
进近
复飞 接地 目的地机场
备降机场
3、飞机各种重量的关系
(1)最大起飞重量(MTOW):飞机在跑道头开始起动的重 量,是飞机结构允许的最大总重量。
(2)最大着陆重量(MLW):飞机在着陆时允许的最大重量 。应考虑着陆时对飞机的冲击。
减速
下降速度 250 kt(ATC 限制)
10000 ft
减速到进近速度
1500ft
着陆
1、飞机的飞行阶段和性能—进近和着陆阶段
进近阶段:从规定点开始,在管制员指挥下沿规定路径减速 ,下降对准跑道的过程,该过程到飞机以50英尺高度飞越 跑道头。

飞机着陆的五个阶段

飞机着陆的五个阶段

飞机着陆的五个阶段一、下降阶段飞机着陆是一项复杂而精确的任务,它可以分为五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下降阶段。

在下降阶段,飞机从巡航高度开始逐渐降低高度,准备进入目标机场的空域。

飞机通常会通过自动驾驶系统或飞行员手动操作来控制下降速度和角度。

同时,飞机的速度也会逐渐减小,以适应着陆所需的速度。

二、进近阶段进近阶段是飞机接近目标机场跑道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飞机会减小下降率,逐渐减速并调整姿态,以确保安全地进入目标机场的空域。

飞行员会根据目视或导航设备的指示来引导飞机进入正确的航道。

在进近阶段,飞机需要调整水平飞行姿态、高度和速度,以便与目标机场的跑道对齐。

三、着陆准备阶段着陆准备阶段是指飞机进入跑道前的准备工作。

在这个阶段,飞机会进一步减速,减小下降率并调整姿态,以适应着陆所需的条件。

飞机的起落架会被放下,以准备着陆的冲击力。

同时,飞机的襟翼和襟翼也会调整到适当的位置,以增加升力并减小飞机的速度。

四、着陆阶段着陆阶段是整个飞机着陆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飞机会逐渐降低高度,减小速度,并根据目标机场的跑道情况选择合适的角度和姿态。

飞行员会通过操纵飞机的操纵杆和脚踏板来控制飞机的姿态和速度。

同时,飞机的主起落架会与跑道接触,然后飞机会逐渐减速,直到完全停下并离开跑道。

五、滑行阶段滑行阶段是飞机从跑道到停机位的过程。

飞机在这个阶段会使用自己的动力和刹车系统来慢慢行驶,直到到达指定的停机位。

飞机会遵循地面交通管制的指示,并注意避让其他飞机和地面车辆。

一旦飞机到达停机位,发动机将被关闭,而飞机的乘客和货物将开始下机。

总结:飞机着陆是一项复杂而精确的任务,它可以分为下降阶段、进近阶段、着陆准备阶段、着陆阶段和滑行阶段。

在每个阶段,飞机需要根据特定的程序和指示进行调整和控制,以确保安全地着陆。

飞行员的技术和经验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准确地判断和执行各个阶段的操作,以确保飞机和乘客的安全。

飞机性能基础知识-着陆性能

飞机性能基础知识-着陆性能

着陆分析表使用方法
着陆场长限制重量查表
1. 02号跑道,静风,干跑道 襟翼位置选择 L30。
2. 20号跑道,顺风10kt,湿跑道 襟翼位置选择 L15。
谢谢!
• 操纵要求特别多,比如推力管理、放襟翼、放起落架、调定 速度、高度改变、跟踪方向等等。
着陆简介
着陆性能知识要点
着陆简介 2. 爬升梯度限重 3. 场地长度限重 4. 快速过站限重 5.《着陆分析表》的使用方法
爬升梯度限重
➢进近复飞爬升梯度限重
• 为保证在进近状态飞机复飞的安全,要求复飞时具有一定的 爬升梯度。
着陆分析表使用方法
着陆分析表中英文对照:
着陆分析表使用方法
着陆分析表中英文对照:
着陆分析表使用方法
复飞爬升限制重量查表
1. OAT 25℃,襟翼位置选择 A15、L30 , 空调自动。
2. OAT 5℃,无“空中结冰条件” 襟翼位置选择A15、L30 , 空调自动。
3. OAT -5℃, “空中结冰条件” 襟翼位置选择A15、L30 , 空调自动。
快速过站限重
• 《机场分析手册》2654-4(24K) • 公司的所有机型均为C类钢刹车; • 襟翼:着陆襟翼构型
• 结论:当着陆重量超过该表查 出的经过坡度和风速修正后的 重量值时,在地面等待至少67 分钟并确认机轮熔塞未熔化, 否则不得继续执行下次起飞。
着陆性能知识要点
1. 着陆简介 2. 爬升梯度限重 3. 场地长度限重 4. 快速过站限重 5.《着陆分析表》的使用方法
飞机性能基础知识
——着陆性能
着陆性能知识要点
1. 着陆简介 2. 爬升梯度限重 3. 场地长度限重 4. 快速过站限重 5.《着陆分析表》的使用方法

飞行器的飞行性能与操纵性

飞行器的飞行性能与操纵性

飞行器的飞行性能与操纵性飞行器是一种能够在空中飞行的机械装置,广泛应用于航空领域。

飞行器的飞行性能和操纵性是评价其飞行能力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就飞行器的飞行性能和操纵性进行探讨。

一、飞行性能飞行性能是指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项能力和特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起飞性能起飞性能是指飞行器从地面起飞到升空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和能量消耗等指标。

一个优秀的飞行器应该具备良好的起飞性能,以确保飞机能够迅速离地并进入到安全高度。

1.2 巡航性能巡航性能是指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的巡航阶段表现出的能力。

包括飞行速度、飞行高度和航程等指标。

飞行速度是衡量飞行器性能的重要参考,高速飞行可以显著减少飞行时间。

同时,飞行高度与航程也是考虑因素,适当的高度和较长的航程可提供更广阔的应用范围。

1.3 爬升性能爬升性能是指飞行器在从巡航阶段爬升到更高的高度时所表现出的能力。

这是一项重要的飞行性能指标,与飞机的引擎功率、重量、气压等因素息息相关。

较好的爬升性能能够使飞行器在短时间内迅速攀升到所需高度。

1.4 下降和着陆性能下降和着陆性能是指飞行器在从巡航阶段下降到降落时的表现能力。

该性能主要与飞机的机翼、起落架以及飞行员的技术水平等相关。

良好的下降和着陆性能能够保证飞机平稳降落,确保安全性和舒适性。

二、操纵性操纵性是指飞行器在操纵员的操作下,对飞行控制的响应能力。

一个操纵性良好的飞行器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2.1 稳定性稳定性是评价飞行器操纵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指的是飞行器在受到扰动时,能够自动或者经过飞行员的操纵,迅速恢复到稳定状态。

较好的稳定性能够提高乘客的舒适度和飞行安全。

2.2 敏捷性敏捷性是指飞行器在操纵员的操作下,对操纵指令的快速响应能力。

敏捷性好的飞行器能够迅速、精确地完成飞行任务,提高飞行效率和准确性。

2.3 操纵灵活性操纵灵活性是指飞行员能够轻松地操作飞行器,实现精细的操纵动作。

这与飞行器的机械设计、操纵装置的灵活性等相关。

飞机性能基础知识着陆性能

飞机性能基础知识着陆性能

着陆过程中的飞行高度控制
在着陆过程中,飞行员需要控制飞机的下降高度,以确保飞机在适当的时机接地 。
高度控制是通过飞机的油门和升降舵来实现的。
在进近阶段和拉平阶段,飞行员需要精细调整油门和升降舵的配合,以保持飞机 稳定的下降高度。
着陆过程中的航向控制
在着陆过程中,飞行员需要控制飞机 的航向,以确保飞机正确地对着跑道 接地。
着陆性能是飞机安全着陆和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也是飞机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之一。
着陆性能的分类
根据着陆方式的不同,着陆性能可分为三类:姿态控制类、下沉控制类和能量控制类。
姿态控制类主要通过控制飞机的姿态和迎角来保证着陆性能;下沉控制类主要通过控制飞机的下沉速 度和迎角来保证着陆性能;能量控制类综合考虑飞机的速度、高度和姿态等多个因素,以实现最优的 着陆轨迹。
数值模拟
利用计算机模拟飞机的着陆过程,通过调整飞机参数和外部条件 ,获得最佳的着陆性能。
实机试飞
通过实际飞行测试飞机的着陆性能,包括着陆距离、接地速度、 姿态调整等参数,评估着陆性能。
着陆性能的优化措施
优化机翼设计
通过改变机翼的形状、襟翼的位置和角度等参数, 提高飞机的升力和阻力特性,进而优化着陆性能。
重心位置
飞机的重心位置也会对着陆性能产生影响。当重心过于靠后时,飞机会出现“下沉”现象,导致着陆速度增加 ;而当重心过于靠前时,飞机会出现“抬头”现象,导致着陆姿态角增大。因此,在着陆过程中,需要确保飞 机的重心在规定的范围内。
机场跑道条件
跑道长度
机场跑道的长度对着陆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跑道越短,飞 机需要着陆的距离就越短,但同时对飞机的着陆精度和稳定 性要求也越高。
着陆性能的重要性
01

波音757-200性能简介 - 顺丰航空飞行运作网

波音757-200性能简介 - 顺丰航空飞行运作网

顺丰航空飞机性能简介波音757-200性能简介(数据仅供参考)1. 简介波音757为美国波音公司开发的中短程民航客机,原设计为美国东方航空及英国航空取代旗下的波音727。

波音757于1983年投入服务,并于2005年11月18日停产,共生产了1,050架。

最后一架757交付上海航空。

波音757曾被视为波音最成功的计划之一。

据2007年1月统计,全球目前共有1006架波音757在服役中。

波音757由波音公司设计,用于替换波音727,并在客源较少的航线上补充波音767。

相比起原构思的波音727-300(727-200的加长版),757拥有较新的设计,包括采用双引擎、双人操作的驾驶室。

最初设计的757亦世袭至727,具有「T型垂直尾翼尾」(T-tail),虽然T型尾翼拥有风阻小的优点,但因为容易使飞机失速,最终设计仍使用传统的垂直尾翼。

我公司B757-200飞机,尾号B-2899、B-2832,由原757-200客机改装为全货机,保持原客机审定的最大起飞重量、最大着陆重量、最大无燃油重量,B-2899空机重量约减少7000KG,B-2832空机重量约减少XX,增加可用业载。

我公司B757-200飞机选择RB211-535E4,RB211-535E4发动机是第一种采用宽弦风扇叶片的发动机。

(最大推力:40200磅)2. 几何数据飞机长 .................................. 47.30 M翼展......................................38.00 M机尾高.....................................13.60M平尾翼展 ..................................15.21M主轮间距 ...................................7.32M起落架纵向间距 ...........................18.29 M3. 使用限制该机可完成目视/仪表飞行,结冰条件和延程水上飞行。

飞机起飞着陆性能计算模型及其应用分析

飞机起飞着陆性能计算模型及其应用分析

飞机起飞着陆性能计算模型及其应用分析
飞机起飞着陆性能一直是航空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飞机的起飞着陆性能直接
关系到飞行安全和飞机的经济性能,因此对于飞机起飞着陆性能的计算模型及其应用分析
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飞机起飞着陆性能计算模型及其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飞机起飞性能计算模型
飞机的起飞性能主要包括离地速度、滑跑距离和爬升性能等指标。

离地速度是指飞机
在起飞过程中脱离地面的最低速度,滑跑距离是指飞机从起飞开始到完全离地的水平距离,爬升性能是指飞机在起飞后爬升到一定高度的性能。

飞机起飞性能计算模型主要涉及到飞
机的起飞速度和推力计算,其中起飞速度的计算涉及到飞机的性能参数和气动参数,推力
计算涉及到飞机的发动机参数和推力特性等。

飞机起飞性能计算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牛顿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理论,结合飞机的气
动参数、性能参数和发动机参数等进行计算。

具体计算过程包括对飞机的起飞速度、推力
和滑跑距离等进行分析和计算,从而得到飞机的起飞性能指标。

三、飞机起飞着陆性能的应用分析
飞机的起飞着陆性能计算模型在航空工程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飞机设计阶段,
飞机的起飞着陆性能计算模型可以用于飞机的性能评估和参数优化,从而为飞机的设计和
生产提供依据。

在飞机运营阶段,飞机的起飞着陆性能计算模型可以用于飞机的性能分析
和改进,从而提高飞机的经济性能和飞行安全。

在飞机事故调查和事故预防中,飞机的起
飞着陆性能计算模型也可以用于飞机事故分析和飞行安全管理。

航空面试题及答案大全高中

航空面试题及答案大全高中

航空面试题及答案大全高中一、航空基础知识问题1:什么是航空器的“三证”?答案:航空器的“三证”指的是适航证、国籍登记证和无线电台执照。

问题2:简述航空器的分类。

答案:航空器主要分为固定翼飞机、旋翼机(如直升机)、滑翔机和热气球等。

问题3:什么是航空器的起飞和着陆性能?答案:起飞性能指的是航空器从地面加速到达到离地速度所需的距离和速度。

着陆性能则是指航空器从空中减速到安全着陆所需的距离和速度。

二、航空安全知识问题4:在飞行中,乘客遇到紧急情况应如何自救?答案:乘客应保持冷静,听从机组人员的指挥,熟悉安全出口位置,使用救生设备,如氧气面罩和救生衣。

问题5:什么是航空安全检查?答案:航空安全检查是指在乘客登机前,对乘客及其携带物品进行的安全检查,以确保飞行安全。

三、航空服务礼仪问题6:航空服务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礼仪?答案:航空服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专业的形象、热情的服务态度以及对乘客需求的敏感度。

问题7:描述一下航空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应如何与乘客交流。

答案:航空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应保持微笑,使用礼貌用语,耐心倾听乘客需求,并及时提供帮助。

四、航空法规与政策问题8:什么是民用航空法?答案:民用航空法是规定民用航空活动的基本法律,包括航空器的注册、运营、安全和事故处理等方面。

问题9:描述一下航空运输合同的主要内容。

答案:航空运输合同主要包括乘客的运输权利和义务、航空公司的责任、行李运输规定、票价和退票规定等。

五、航空英语问题10:请列举一些常用的航空英语术语。

答案:常用的航空英语术语包括:takeoff(起飞)、landing(着陆)、cruise(巡航)、altitude(高度)、airspace(空域)、navigation(导航)等。

六、航空面试技巧问题11:如何在航空面试中展示自己的优势?答案:在航空面试中,应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航空行业的热爱。

问题12:描述一下航空面试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及回答策略。

飞机的起飞和着陆性能

飞机的起飞和着陆性能

LI——地面三点滑跑 LII——抬前轮后两点滑跑 LIII——拉起后空中过渡段距离 LIV——空中直线加速上升到25米安全高度的水平距离
起飞操纵过程:起飞线 刹车,油门最大; 松刹车,加速; 0.6-0.8离地速度时,拉杆,抬前轮; 前推杆(迎杆),最佳迎角下滑跑; 加速滑跑到离地速度Vld,升力等于重力,飞机离开 地面; 上升加速到离地10-15米,收起落架,继续上升到安全
高度,收起襟翼。
简化计算:
(1) 地面加速滑跑(LI, LII合并)——L1,对应的 时间为T1
(2) 加速上升到安全高度(LIII, LIV合并)——L2, 对应的时间为T2
起飞距离:Lqf 起飞时间:Tqf
二、起飞性能的计算 1、地面加速滑跑段的距离和时间 简化:三点滑跑!
假设:发动机推力P和地面平行!
温度——温度增加,发动机推力将降低!,温度变化还回影响 密度,从而改变离地速度!
离地速度——相对空气的!!!!(顺风,逆风)
2、机场表面状况(坡度,表面质量)
6.4 起飞工作中发动机出现故障时的若干考虑
起飞滑跑阶段,发动机故障:继续起飞、关闭故障发动机并 使用刹车中断起飞。
中断起飞:驾驶员使用弹射救生 、不使用弹射救生

1 2
V2S
G
(C x y)
地面滑跑距离:
L1
1 2g
0V ld
P G

f

1 2
dV2
S
G
(C x

fC
y)V
2
如果推力取平均值,则能得到解析解!否则要 通过数值积分!!
2、离地速度 离地瞬间:升力等于重力
V ld
2G
S C yl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行性能与计划/CAFUC着陆性能第4章第 4 章第页2 着陆是从在机场入口处离地50ft高度开始,经过直线下滑、拉平、接地、减速滑跑到完全停下的过程。

第 4 章 第 页3 滑行8%起飞12%初始爬升5%爬升8% 巡航6%下降 2%初始进近 7%最后进近 6%着陆 46%收上襟翼导航定位点远距指标点 17%52%世界民用喷气机队事故统计(1996~2005年)各段事故占总事故的百分比1% 1% 14%57%11%12%3%1%各段时间占总航段时间的百分比第 4 章 第 页4 本章主要内容4.1 着陆距离及影响因素 4.2 最大着陆重量的确定4.3 快速过站最大重量与刹车冷却飞行性能与计划/CAFUC第 4 章第页5 4.1 着陆距离及影响因素第 4 章第页6L空中L地面L着陆4.1.1 着陆距离从飞机进跑道头50ft开始到完全在跑道里停下来所需的距离称为着陆距离。

着陆距离分为着陆空中段和地面减速滑跑段。

第 4 章 第 页7 可用着陆距离安全道公布的跑道可用着陆距离。

安全道不能用于着陆!1、可用着陆距离(LDA )(1)若着陆航迹上没有障碍物:可用着陆距离(LDA)就是跑道的长度(TORA)。

安全道(停止道)不能用于着陆计算。

LDA :Landing Distance Available第 4 章第页8 ICAO附件8 规定了进近净空区,当进近净空区没有障碍物时,如下图所示,可以使用跑道长度着陆。

(2)若着陆航迹下有障碍物:第 4 章 第 页9 LDA60 m入口内移若在进近净空区内有障碍物,则需要跑道入口内移。

若在进近净空区内有障碍物,则需要定义一个内移跑道,它的位置是以影响最大的障碍物形成2%的正切平面然后再加60米的余度。

(2)若着陆航迹下有障碍物:第 4 章 第 页10 审定着陆距离50 ftGS = 0 kt根据CCAR-25部第125条规定所得到的着陆距离,未考虑任何安全余量的增加。

审定着陆距离:Certificated Landing Distance2、审定着陆距离第 4 章 第 页11 GS = 0 kt50 ft审定着陆距离是从过跑道头50ft开始,到在跑道上实现全停所要求的距离。

审定着陆距离制动措施: --刹车 --扰流板 --防滞系统 --无反推!2、审定着陆距离第 4 章 第 页12 GS = 0 kt50 ft审定着陆距离是试飞时演示的距离审定着陆距离V APP = 1.23 Vs1g假定从接地开始使用最大刹车2、审定着陆距离第 4 章 第 页13 不考虑使用:- 自动刹车- 自动着陆系统- 抬头显示引导系统- 反推考虑的条件:- ISA 温度- 跑道无坡度- 干跑道审定着陆距离确定时2、审定着陆距离第 4 章第页142、审定着陆距离第 4 章 第 页15 实际着陆距离50 ftGS = 0 kt根据实际着陆条件所确定的着陆距离。

该距离中不包括任何的安全余量,代表了飞机在此条件下的最佳性能。

实际着陆距离通常不等于审定着陆距离。

实际着陆距离:Actual Landing Distance (ALD )3、实际着陆距离第 4 章 第 页16 GS = 0 kt50 ft实际着陆距离是从过跑道头50ft 开始,到在跑道上实现全停所要求的距离。

实际着陆距离预计着陆时将要使用的减速设备:-刹车(自动或人工) -扰流板 -防滞系统 -可以用反推! 3、实际着陆距离第 4 章 第 页17 可以考虑使用: ● 自动刹车 ● 自动着陆系统● 抬头显示引导系统 ● 反推考虑的条件:● 报告的气象和跑道条件 ● 实际进近速度● 实际温度、跑道坡度 ● 实际飞机重量、构形✈ 实际着陆距离确定时3、实际着陆距离第 4 章 第 页18 审定着陆距离所需着陆距离(RLD )=审定着陆距离+安全余量50 ftGS = 0 kt在CCAR-25部中第125条所要求的审定着陆距离基础上再加上适用的运行规章所定义的飞行前的计划安全余量所得到的着陆距离。

所需着陆距离:Required Landing Distance (RLD )4、所需着陆距离第 4 章 第 页19 审定着陆距离 RLD 干=1.67×审定着陆距离干50 ftGS = 0 kt干跑道条件下,FAR121.195、 CCAR121.195 、JAR-OPS1.515 中关于签派放行所要求的所需着陆距离为审定着陆距离除以0.6。

干跑道条件下的所需着陆距离审定着陆距离第 4 章 第 页20 审定着陆距离50 ftGS = 0 ktRLD 湿=1.15×RLD 干=1.15×1.67×审定着陆距离干湿跑道条件下,FAR121.195、 CCAR121.195 、JAR-OPS1.520 中关于签派放行所要求的所需着陆距离为干道面所需着陆距离的1.15倍。

湿跑道条件下的所需着陆距离所需着陆距离CCAR 121.195 涡轮发动机驱动的飞机的着陆限制—目的地机场(b)……在跑道的有效长度60%以内作全停着陆。

(d)对于涡轮喷气飞机,在有关的气象报告和预报表明目的地机场跑道在预计着陆时刻可能是湿的或者滑的时,该目的地机场的有效跑道长度应当至少为本条(b)款所要求的跑道长度的115%,否则,该飞机不得起飞……第 4 章第页21第 4 章 第 页 22 审定着陆距离( CLD 污染 )RLD 污染 =MAX (1.15 ×CLD 污染 ;RLD 湿)50 ftGS = 0 kt污染跑道条件下,JAR-OPS1.520 中关于签派放行所要求的所需着陆距离为湿道面所需着陆距离和污染跑道审定着陆距离的1.15倍中较大者。

FAR 和CCAR 都没有规定。

污染道面条件下的所需着陆距离第 4 章 第 页 23 可用着陆距离所需着陆距离=审定着陆距离+安全余量50 ft GS = 0 kt审定着陆距离在任何跑道条件下, FAR 、JAR 和CCAR 中关于签派放行所要求的所需着陆距离都必须小于等于可用着陆距离(即RLD ≤LDA )。

签派放行要求第 4 章 第 页24 在湿跑道上: 在污染跑道上(仅JAR-OPS 有规定):在干跑道上: 通常情况下,对于污染跑道,制造商必须提供着陆性能数据和关于防滞系统、反推及扰流板使用的详细说明。

RLD 干=1.67×CLD 干≤ LDA RLD 湿=1.15×RLD 干=1.15×1.67×CLD 干≤ LDARLD 污染 =MAX (1.15 ×CLD 污染 ;RLD 湿)≤ LDA 所需着陆距离小结第 4 章第页25 自动着陆所需距离第 4 章 第 页26 自动着陆所需距离GS = 0 kt50 ft ALD V APP = 1.23 Vs1g + 5 kt从接地开始使用最大刹车 实际着陆距离是从过跑道头50ft 开始,到在跑道上实现全停所要求的距离。

制动措施: - 刹车 - 扰流板 - 防滞系统 -无反推!自动着陆所需距离RLD MANUAL如果1.15 x ALDAUTOLAND= 1.15 x ALD AUTOLAND则RLDAUTOLAND第 4 章第页27第 4 章第页28 自动着陆所需距离第 4 章第页29 小结:1、可用着陆距离Landing Distance Available(LDA)2、审定着陆距离Certificated Landing Distance3、实际着陆距离Actual Landing Distance(ALD)4、所需着陆距离Required Landing Distance(RLD)4.1.2 影响着陆距离的因素1、进场速度和高度偏差的影响着陆时普遍容易出现的偏差是大速度、高高度进场,实际上这是导致绝大多数着陆冲出或偏出跑道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度偏高第 4 章第页30第 4 章 第 页31 速度偏大第 4 章 第 页32 ③在积水道面上着陆时,因接地速度过大而容易引起滑水。

在积水道面上着陆时,若接地速度超过V HP 时就极易 产生滑水现象。

● 进场速度大,着陆中需要消失的能量增加,着陆距离增长。

● 进场速度大,延迟飞机接地,形成飘飞减速,着陆距离显著增长②可能导致飞机延迟接地,形成飘飞减速,导致着陆 空中段距离增加。

进场高度偏高和速度偏大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 ①接地点前移,易形成目测高,导致着陆距离增长第 4 章 第 页33 导致进场速度过大的原因:飞行员将进近速度V app 调定得过高。

正常进近速度的调定: 顺风不做修正例:着陆前预报逆风16kt,阵风20kt,确定进近速度。

⎩⎨⎧+++=阵风修正逆风分量一半节逆风小于REF REF app V V V 1051248+=++=REF REF app V V V 5app REF V V =+若自动油门,一般第 4 章 第 页34 2、着陆技术偏差的影响对于大型运输机而言,正确的着陆技术应使飞机在目标区作扎实接地,接地后尽快放下前轮。

50 ft1000~1500ft目标区大型运输机强调扎实接地主要原因在于尽快启动飞机的制动系统。

第 4 章第页35 3、制动系统的使用情况现代运输机的制动系统主要由刹车及刹车防滞系统、扰流板、反推组成。

第 4 章 第 页36 (1)刹车及刹车防滞系统刹车是着陆中的基本制动手段,尤其是在低速滑跑时,它可以提供近70%的减速力。

现代大型运输机普遍采用自动刹车功能,它不仅能有效地减轻机组在着陆阶段的工作负荷,而且可以缩短刹车启动的延迟时间进而缩短着陆距离。

自动刹车的特点:● 延迟时间短,着陆距离缩短。

(手动刹车和自动刹车启用的时间间隔为1.46秒)。

● 有效地减轻机组在着陆阶段的工作负荷。

● 刹车压力连续稳定的特点,可以有效地降低刹车和机轮磨损,从而提高刹车装置的使用寿命。

● 自动刹车是根据预定的减速率来控制刹车压力的。

● 为获得最大制动力,可用人工刹车超控自动刹车,但需要注意保持刹车压力的稳定,不能频繁地移动刹车踏板,也即用“点刹”的方法,因为这将无法在机轮上建立起正常的刹车压力。

第 4 章第页37第 4 章 第 页 38 摩擦力 打滑率干跑道湿跑道 刹车防滞系统通过调节刹车压力从而使机轮维持最佳打滑率(约10%),以获得最高的刹车效率和方向控制能力,并能有效地防止机轮锁死、拖胎等现象。

利用刹车防滞系统可以确保在任何道面上都能获得最佳的减速效果,即使飞行员使用最大人工刹车也不会出现机轮打滑、拖胎现象。

刹车防滞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飞行员踩刹车踏板量的稳定。

第 4 章 第 页39 (2)扰流板扰流板的基本作用在于通过破坏机翼上表面绕流从而减小升力,并增大气动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