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拉伸试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钢筋拉伸实验

钢筋拉伸实验

钢筋拉伸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钢筋在纯拉应力条件下直至破坏的整个过程;了解拉伸过程的四个阶段,即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颈缩阶段;掌握钢筋拉伸试验的荷载位移曲线,从图中得出上、下屈服强度;计算钢筋的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

二、实验设备万能材料试验机(示值误差不大于1%)、游标卡尺(精度为0.1mm)。

三、实验步骤1.钢筋试件一般不经切削。

图1 试件示意图a—直径;l—标距长度;h1—(0.5~1)a;h—夹头长度2.在试件表面,选用小冲点、细划线或有颜色的记号做出两个或一系列等分格的标记,以表明标距长度,测量标距长度l0(l0=10a或l0=5a)(精确至0.1 mm)。

调整试验机测力度盘的指针,对准零点,拨动副指针与主指针重叠。

3.将试件固定在试验机的夹具内,开动试验机机进行拉伸。

屈服前,应力增加速度按表1规定,并保持试验机控制器固定于这一速率位置上,直至该性能测出为止;测定抗拉强度时,平行长度的应变速率不应超过0.008/s。

应力速率(N/mm2)·s-1材料弹性模量(Mpa)最小最大<150000 2 20≥150000 6 604.钢筋在拉伸试验时,读取测力度盘指针首次回转前指示的恒定力或首次回转时指示的最小力,即为屈服点荷载F s(N);钢筋屈服之后继续施加荷载直至将钢筋拉断,从测力度盘上读取试验过程中的最大力F b(N)。

5.拉断后标距长度L1(精确至0.1mm)的测量。

将试件断裂的部分对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

如拉断处到邻近标距端点的距离大于l0/3时,可直接测量两端点的距离;如拉断处到邻近的标距端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l0/3时,可用移位方法确定l1:在长段上从拉断处O点取基本等于短段格数,得B点,接着取等于长段所余格数(偶数)之半得C点;或者取所余格数(奇数)减1与加1之半,得到C与C1点,移位后的l1分别为AO+OB+2BC或AO+OB+BC+BC1(如图2所示)。

钢筋拉伸试验讲义

钢筋拉伸试验讲义

钢筋原材拉伸检验方法一、检验依据GB 1499.1-2017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2-2018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8900-2012 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GB/T 232-2010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二、检测环境对于试验温度一般要求在10℃-35℃之间,对于有严格要求的在23℃±5℃之间; 三.样品领取检查样品的外观情况、长度情况,核对试验样品上的牌号、标示,核对样品标签;四.仪器设备1、钢筋拉伸试验机及不同规格夹具2、冷弯试验机及不同规格弯头3、砂轮机4、连续式标距打点机等间距10mm或5mm5、钢尺、电子秤6、烘箱7、清理卫生的工具等等;五.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查看温湿度计,室内温度是否满足试验需求;2、穿戴手套、做好个人安全防护;3、检查仪器是否异常、油缸油量、检定日期并将仪器器预热5~10min ;4、填写使用记录等; 六.试验步骤1.重量偏差试验1、接通电源,进行砂轮机空转调试后,将钢筋稳妥夹紧,缓缓将钢筋两端磨平至试验所需平整度;2、将钢筋放置工作平台上,用符合精度的钢尺逐支测量试样长度并记录精确至1mm ;3、将测量好的试样编号,准确称量每支试样重量并记录精确至1g,测量试样总重量时,应精确到不大于总重量的1%试验数量:5支,长度:大于500mm ;4、钢筋实际重量与公称重量的偏差%按下方公式计算:%100称重量×试样总长度)称重量×试样总长度(-试样实际总重量⨯=公公重量偏差检验结果的数值修约与判定应符合YB/T081钢筋应修约至5MPa 的规定; 计算公式中公称重量应根据受检样品的公称直径从表2查找: 公称横截面面积与公称重量钢筋的公称横截面面积与公称重量列于表2;表 2公称直径,mm公称横截面面积,mm 2理论重量,kg/m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5 28 32 36 40 5028.27 50.27 78.54 113.1 153.9 201.1 254.5 314.2 380.1 490.9 615.8 804.2 1 018 1 257 1 9640.222 0.395 0.617 0.888 1.21 1.58 2.00 2.47 2.98 3.85 4.83 6.31 7.99 9.87 15.425、检测钢筋的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方表4的规定;检测结果参照下表判定表 42.,20断口在标距外,而且断后伸长率小于规定最小值;②试验期间设备发生故障,影响了试验结果;3.冷弯性能试验180°1、根据钢材类型、公称直径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弯心直径;HPB300,d=a;其它规格钢筋见GB/T1499.2-2018表7;GB/T1499.2-2007表72、将试样安装在冷弯试验机上,让弯曲压头的底中心线在试样中心位置;3、开启试验机,打开控制系统,选择操作方式手动或自动;4、缓慢均匀地加荷,将钢筋弯曲至规定角度90°或180°,停止加荷,缓缓卸掉压力;5、小心取下试样,仔细观察弯曲钢筋的外表面,若无裂纹、断层或起层,即判定该试样的冷弯合格,否则冷弯不合格;记录检测的实际情况,若无缺陷情况记录,可记录为完好试验数量:2支长度:350mm左右;4、反向弯曲性能试验反向弯曲试验的弯芯直径比弯曲试验相应增加一个钢筋公称直径,先正向弯曲90°再反向弯曲20°,两个弯曲角度均在去载之前测量,经反向弯曲试验后,弯曲部位表面不。

钢筋拉伸试验

钢筋拉伸试验
1
%
料称为塑性材料,如钢材、铜、铝等;把 <5%的 材料称为脆性材料,如铸铁、混凝土、石料等。
值越大,其塑性越好。一般把 ≥5%的材 、
(3)强化阶段 抗拉强度
b
经过屈服阶段后,曲线从 c 点又开始逐渐上升,说
明要使应变增加,必须增加应力,材料又恢复了抵抗变 形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作强化,ce段称为强化阶段。曲 线最高点所对应的应力值记作 b ,称为材料的抗拉强 度(或强度极限),它是衡量材料强度的又一个重要指标。
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之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强屈比)σb/σs是 评价钢材使用可靠性的一个参数。 强屈比愈大,钢材受力超过屈服点工作时可靠 性越大,安全性越高,但是,强屈比太大,钢 材强度的利用率偏低,浪费材料。 强屈比≥1.25 超屈比是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 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塑性指标 试件拉断后,弹性变形消失,但塑性变形仍保 留下来。工程上用试件拉断后遗留下来的变形 表示材料的塑性指标。常用的塑性指标有两个:
L1 L 伸长率: 100 % L A A1 100 断面收缩率 : A L —试件拉断后的标距
L —是原标距 A1 —试件断口处的最小横截面面积 A —原横截面面积。
应力没有增加,而应变依然在增加,材料好像失去了抵
抗变形的能力,把这种应力不增加而应变显著增加的现 象称作屈服, bc段称为屈服阶段。屈服阶段曲线最低点 所对应的应力
s
称为屈服点(或屈服极限)。在屈服
阶段卸载,将出现不能消失的塑性变形。工程上一般不
允许构件发生塑性变形,并把塑性变形作为塑性材料破
坏的标志,所以屈服点 s 是衡量材料强度的一个重要指 标。

钢筋的拉伸实验报告

钢筋的拉伸实验报告

钢筋的拉伸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钢筋的拉伸实验,了解钢筋的力学性能,掌握钢筋强度、屈服强度等基本概念,以及了解拉伸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钢筋的拉伸实验是测定钢筋受力后拉伸变形的实验。

钢筋在拉伸过程中,会直线变形,即在小应变下,应力与应变成比例关系,符合胡克定律,称为弹性阶段。

然而,当力作用增大时,钢筋会出现塑性变形,应变增加的速率比应力增加的速率慢,弹性阶段结束,进入塑性阶段。

当力作用继续增大时,钢筋最终会达到极限强度,即断裂。

实验过程:1.准备工作:取一段长度为30厘米左右的钢筋样本作为实验材料,并清除表面的油脂和杂物。

为了减小扰动,我们采用了比较长的试验样品。

2.将钢筋放置于拉伸实验机上,并调整试验机的压力大小,以使得钢筋以相对缓慢的速度受力,并观察钢筋受力过程中的形变情况。

3.对试验样本进行拉伸测试,并不断记录并画出应力-应变曲线图。

4.当钢筋直线变形阶段结束后,即出现塑性变形时,观测并记录其塑性变形值,然后继续增大拉伸力,直到钢筋的极限强度出现断裂。

5.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钢筋的强度指标,如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弹性模量等物理参数。

实验结果:经过拉伸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1.钢筋的屈服强度为150MPa,极限强度为250MPa。

2.当钢筋受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出现塑性变形,此时应变逐渐增加,但应力不再增加。

3.当拉伸力作用到一定程度时,钢筋最终断裂。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钢筋的基本力学性能,在拉伸实验中掌握了应力-应变曲线的基本形态,弹性阶段、塑性阶段等基本概念,掌握了拉伸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同时,我们也了解钢筋的屈服强度、极限强度等物理指标,这些指标是衡量钢筋材料性能的重要参数。

此外,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也可以得出如何改进钢筋材料的办法。

钢筋拉伸和冷弯实验

钢筋拉伸和冷弯实验

建筑钢材实验一、拉伸实验 (一)实验目的通过拉伸试验测定钢筋的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评定钢筋的强度等级。

弯曲实验,对钢筋塑性进行检验,也间接测定钢筋内部的缺陷。

(二)主要仪器设备万能材料实验机 游标卡尺等。

(三)实验步骤1.在每一验收批次钢筋中的任意一根上任意端截取500mm (一般取1000mm )取一组试件(拉伸、弯曲各两根),拉伸试验的钢筋不得进行车削加工。

原始标距的长度(L 0)一般取L 0=5d 或是L 0=10d(d 为钢筋直径),测量原始标距L 0为200mm (标据点1到标据点6之间的距离)。

2.??接通电源,按下油泵启动按钮(绿色为启动按钮、红色为关闭按钮),预热5min 。

回油阀 关闭按钮 启动按钮 送油阀3.将第一根试件(直径20mm, L=10d+200=400mm )的上端固定在实验机上夹具内,再用下夹具固定试件下端(上下端必须加满)。

标距点标距点标距点标距点标距点标距夹具距夹具距4.开动实验机进行拉伸,控制好加荷速率(详钢筋加荷速率一览表,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的弹性模量都大于*105≥150000N/mm 2), 直至试件拉断,记录破坏荷载。

屈服值为 KN 极限抗拉强度值。

5.将已拉断的试件两端在断裂处对齐,尽量使其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测量试件拉断后的标距长度251mm 。

6.同样的方法做完第二根钢筋,记录破坏荷载。

屈服值为 极限抗拉强度值167KN7.打扫实验室清洁卫生。

二、冷弯实验步骤1.将钢筋放在试验机验机平台支辊上,调整冷弯冲头接近钢筋。

平稳地加荷(5-10KN/s ),钢筋弯曲至规定角度(90°或180°)后,停止冷弯,见下图。

数显峰钢筋断面标距点上夹下夹标距点 标距点冷弯冲头支辊支辊90°弯曲2.结果评定在常温下,在规定的弯曲角度下(90°或180°)对钢筋进行弯曲,检测两根弯曲钢筋的外表面,若无裂纹、断裂或起层,即判定钢筋的冷弯合格,否则冷弯不合格 三、原始数据记录评定 级别公称直径(mm ) 面积(mm 2)屈服点(KN ) 抗拉强度(KN ) 原始长度 拉伸后的长度 冷弯 HRB33520200 251 合格20200244 合格1.钢筋的屈服点s 和抗拉强度b 按下式计算:式中 s σ、b σ——分别为钢筋的屈服点和抗拉强度(MPa );s F 、b F ——分别为钢筋的屈服荷载和最大荷载(N );A ——试件的公称横截面积(mm 2)第一根:s σ ==393 Mpa>335 MPab σ ==499 Mpa>455 Mpa第二根:s σ == Mpa>335 MPab σ == Mpa>455 Mpa180°弯曲2.钢筋的伸长率5δ或10δ按下式计算如果直接测量所求得的伸长率能达到技术条件要求的规定值,则可不采用移位法。

钢筋拉伸性能试验

钢筋拉伸性能试验

职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钢筋拉伸性能试验》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求得钢筋的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三个指标,作为评定钢材强度等级的依据。

一、主要仪器设备:试验机、钢板尺、游标卡尺、千分尺、两脚扎规、钢筋试件。

三、试验对象:高一综合建筑专业全体学生 四、试验步骤1、 试样原始横断面的测定8-10mm 直径的钢筋试件一般不经车削。

用质量法求出横断面的面积。

A 0=m/7.85L 02、 试样原始标记和测量可以用两个或一系列等分小点或细线标出原始标距,标距不应影响试样断裂。

3、 屈服点的测定有明显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应测定其屈服点、上屈服点或下屈服点。

本次试验采用指针法测定。

即试验时,当测力盘的指针首次停止转动的恒定力,或指针首次回转前的最大力或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最小力,分别对应的应力应为屈服点和上、下屈服点。

4、 抗拉强度的测定试样拉至断裂,从拉伸图上确定试验进程中的最大力,或从测力盘上读取最大力。

抗拉强度按下式计算:σb =F b /A 05、 伸长率测定将已拉断的试件的两段,在断裂处对齐,尽量使其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如拉断处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缝隙,则此缝隙应计入试件拉断后的标距部分长度之内。

断后的标距L 1的测量:直量法:如拉断处到最邻近标距端点的距离大于L 0/3时,直接测量标距两端点的距离。

位移法:如拉断处到最邻近标距端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L 0/3时,用位移法测量标距两端点的距离。

6、 伸长率用下式计算:δ10=(L 1-L 0)L 0×100%结果评定:将测试所得的结果与国家标准相比较,如达到标准,则合格,否则重新取样测定。

如仍有不达标者,则说明该钢筋不合格。

附:钢筋试验记录试验人:记录人:时间:2008年11月15日---22日。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作业指导(最新整理)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作业指导(最新整理)

建筑用钢筋检验指导书1、试验目的为了规范土建试验室对钢筋混凝土用钢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弯曲变形性能、平面反向弯曲变形性能及钢筋的耐反复弯曲性能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与焊接钢筋。

3、引用标准:GB/T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32-1999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238-2002 《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13013-91 《钢筋混凝土热轧光园钢筋》GB13014-91 《钢筋混凝土余热处理钢筋》GB1499-1998 《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GB/T701-1997 《低碳钢热轧园盘条》GB13788-92 《冷轧带肋钢筋》JGJ18-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T27-2001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4、检测的环境要求试验室的温度应在10℃-35℃范围内。

5、试验项目和质量要求级代号直径mmR2358~20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ⅢRRB40028-40冷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符合表五,冷弯试验时受弯曲部位550650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查对标牌和外观检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做力学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现有脆断、焊接盘)进行表面质量和尺寸偏差的检查,如检查不合格,则应钢丝的检验规则应按GB2103-80《钢丝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执行;对每盘钢丝的两端取样进行抗拉强度、弯曲和伸长率的试验,屈服强度和松驰试验每季度抽验一次,每次海次不少于3根。

盘条的质量检查与验收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每批盘条由同一冶炼炉号、同一牌号、同一尺寸的盘条组成;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的组批规则按GB701—91《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的规定执行。

冷拉钢筋应分批进行验收,每批由不大于20t的同级别、同直径的冷拉钢筋组成,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和局部缩颈,当用作预应力筋时应逐根检查;从每批冷拉钢筋中抽取两根钢筋,每根取两个试样分别进行拉力和冷弯试验,当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规定时,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各项试验,当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时,则该批冷拉钢筋为不合格;冷拉钢筋的屈服点和抗拉强度的计算,应采用冷拉前的截面面积。

钢材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

钢材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

钢材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1.依据标准:《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228.1-2010;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测定钢材的抗拉强度和塑性。

3.试验环境:进入试验室内先检查室温,一般试样要求室温在10°C-35°C范围内时可以进行试验,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样要求室温在23°C±5°C范围内时可以进行试验,如达不到要求,须开启空调暖气设备,使环境温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试验。

4.试验准备:4.1仪器设备4.2试样制备。

4. 2. 1目测表面质量:钢筋表面有严重锈蚀,麻坑、裂纹夹砂和夹层等缺陷时,应予以剔除,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4. 2.2样坯截取的部位、数量以及试样的纵轴方向按有关标准、技术条件或双方协议之规定执行;4. 2.3必要时对样坯及不加工试样允许校直或校平,但在操作中必须保证不因此而显著影响金属的性能。

不测伸长率的较细线材可不经校直进行试验;4. 2.4不切削加工的单铸圆形试样表面上的夹砂、夹渣、毛刺、飞边等必须清除;4. 2.5试样在机床上进行切削加工磨削时,不得因受热或冷加工而影响试样的性能,最后一道磨削深度不应过大。

4. 2.6 一般情况下,常用的线材和棒材均可采用比例系数K 为5. 65的比例试样,如原始标距小于15mm时也可采用K为 11. 3的比例试样或采用非比例试样。

4. 2.7拉伸试件样品截取长度为:L^10d+200mm4. 2. 8试样原始标距的标记和测量4. 2.9将样品安置在标距打点机上,用标距打点机在整个样品表面打上原始标记(这样可以避免样品断裂面位于标距区外)。

原始标记应为5mm的倍数。

4. 3试验速率表5-14. 3.1测定上屈服强度时的速率,在弹性范围和直至上屈服强度时的,试验机夹头的分离速率应尽可能保持恒定并在表 5-1规定的速率范围内。

4. 3.2测定下屈服强度,在试样平行长度的屈服期间应变速率应在 0. 00025 -0. 0025s-1之间。

钢筋拉伸试验

钢筋拉伸试验

混凝土用热轧钢筋拉伸试验1.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及带肋钢筋牌号及公称直径、横截面面积(1)钢筋的牌号及其含义2)钢筋的公称直径、横截面面积2. 组批规则和取样方法(1)组批规则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

每批重量通常不大于60t 。

超过60 t 的部分,每增加40t (或不足40 t 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

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注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

各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 ,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 。

混合批的重量不大于60t (2)取样方法3拉伸试件的长度L ,分别按下式计算后截取:拉伸试件:L L0 2h 2h1 ;式中:L、L w ——分别为拉伸试件和冷弯试件的长度(mm );L0——拉伸试件的标距(mm );h、h1——分别为夹具长度和预留长度(mm ),h1=(0.5~1)a;a——钢筋的公称直径(mm )。

对于光圆钢筋一般要求夹具之间的最小自由长度不小于350mm;对于带肋钢筋,夹具之间的最小自由长度一般要求:d 25 时,不小于350mm;25 d 32 时,不小于400mm;32 d 50 时,不小于500mm 。

2.主要仪器设备(1)万能材料试验机:示值误差不大于1%。

量程的选择:试验时达到最大荷载时,指针最好在第三象限(180°~270°)内,或者数显破坏荷载在量程的50%~75%之间。

(2)钢筋打点机或划线机、游标卡尺(精度为0.1mm )等。

3.试样制备拉伸试验用钢筋试件不得进行车削加工,可以用两个或一系列等分小冲点或细划线标出试件原始标距,测量标距长度L0,精确至0.1mm,见图-1。

根据钢筋的公称直径选取公称横截面积(mm 2)。

图-1 钢筋拉伸试验试件a-试样原始直径;L0-标距长度;h1-取(0.5~1)a;h-夹具长度4.试验步骤①将试件上端固定在试验机上夹具内,调整试验机零点,装好描绘器、纸、笔等,再用下夹具固定试件下端。

钢筋拉伸试验报告

钢筋拉伸试验报告

钢筋拉伸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钢筋的拉伸试验,探究钢筋在拉伸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

二、实验器材1.拉力试验机2.钢筋样品3.测量工具(卡尺、游标卡尺等)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清洁拉力试验机,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钢筋样品是否完整,并测量其长度、直径等尺寸。

2.试样准备根据实验要求,将钢筋样品切割成合适的长度,并使用卡尺等工具测量其精确尺寸。

3.试样夹持将钢筋样品的两端固定在拉力试验机的夹具上,确保夹紧牢固,并使试样的纵向轴线与拉力试验机的轴线保持垂直。

4.实验参数设置根据实验要求,设置拉力试验机的参数,如加载速度、试验时长等。

一般可选择较低的加载速度,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5.开始试验启动拉力试验机,开始进行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观察并记录该试样的变形情况、断裂过程等。

6.数据记录在试验过程中,及时记录试样在不同载荷下的伸长变形量、断裂载荷、断口形貌等数据,并绘制相应的拉伸曲线。

7.数据处理根据实验获得的数据,计算出钢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

8.实验总结根据实验结果,总结本次实验的主要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并提出对结果的合理解释。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处理,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钢筋的抗拉强度为XXXMPa,表明钢筋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该数值。

2.钢筋的屈服强度为XXXMPa,表明钢筋开始发生可见的塑性变形时所承受的最大拉力为该数值。

3.钢筋的断裂伸长率为XXX%,表明钢筋在拉伸断裂时所发生的伸长变形程度为该百分比。

通过对钢筋拉伸试验的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钢筋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

钢筋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能够在建筑中承受较大的拉力。

而断裂伸长率则表示了钢筋在拉伸断裂时的延展性能,这对于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五、实验结论与思考通过本次钢筋拉伸试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钢筋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可以作为建筑结构中的重要材料之一2.钢筋在拉伸过程中会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这是钢筋能够吸收较大拉力的原因之一3.合理选择加载速度和试验时长,可以获得较准确的试验数据。

钢筋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筋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筋原材试验一钢筋原材取样新进钢材依据《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份: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22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份: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22,进行弯曲、拉伸试验检测。

本工程设计采用钢筋直径10mm-32mm 用HPB235、用HRB335两种。

按照同一批量、同一规格、同一炉号、同一出厂日期、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每批分量不大于60t 为一检验批,超过60t 的部份,每增加40t(或者不足40t 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和弯曲试验试样。

实施现场见证取样。

从两根钢筋中截取2根拉伸试件,2根弯曲试件,其中每根钢筋为一拉伸、一弯曲试件。

截取时从每根钢筋的端头,截除500-1000mm 钢筋后再取样。

对于试验温度普通要求在10℃-35℃之间,对于有严格要求的在23℃±5℃之间。

一原材拉伸试验:依据标准《金属材料室内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1.仪器设备①万能材料试验机及不同规格夹具 ②连续式标距打点机 ③钢尺 2.试样准备 原始标距L o的标记:在试样自由长度范围内,均匀划分为10mm或者5mm的等间距标记。

可以用标点机进行打点标距。

3.试验步骤①将试样夹紧在试验机上后,进行加荷。

②屈服强度的测定:试验机平稳加荷,控制速率在6~60MPa/s(可参照表中力值数据)钢筋直径 D(mm) 公称横截面积(mm2)抗拉强度取样长度(mm)(≥10d+200)抗拉强度试验速率(kN/S)标距(mm)5d32 804.2 540 4.8~48.3 16028 615.8 500 3.7~37.0 14025 490.9 450 3.0~29.5 12522 380.1 450 2.3~22.8 11020 314.2 450 1.9~18.8 10016 201.1 420 1.2~12.0 8012 113.1 400 0.7~6.7 6010 78.54 400 0.5~4.7 50 在显示盘数值第一次浮现回落时的最大读数,将其除以试件原始横截面积(SO)得到下屈服强度。

钢筋拉伸试验指导书

钢筋拉伸试验指导书

一、钢筋拉伸试验执行标准:GB228-2002试验室温度:10-35℃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防防适用于热轧直条光圆和带肋钢筋的级别、代号、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

二、仪器设备1、万能材料试验机2、游标卡尺(0-150mm),精度0.015mm3、钢筋打点标距仪,或手挫刀三、试验操作1、测定钢筋的直径和钢筋截面积和重量,见下表:混凝土用钢筋截面积和重量钢筋力学及工艺性能2、试样标距标记和测量:可以用两个或一系列等分不冲点或细化线标出原始标距,标记不应影响试样断裂,也可以用手锉刀刻画标记,标距可按5d或10d 。

3、按试样尺寸及截面积、强度等级选择万能材料试验机度盘量程。

4、将试样安装上夹头,上下夹头必须持紧在试验机夹具上方可开始试验。

试验速度应根据材料性质和试验目的确定。

5、测定钢筋的屈服强度时,屈服前的应力速率按下表保持试验机控制器固定于速率位置,直至该性能测出。

6、测定下屈服点时,平行长度内的应变速率应在0.00025-0.0025/s 之间,并应尽可能保持恒定。

7、屈服过后测定抗拉强度,试验机两夹头在力作用下的分离速率应不超过0.52c/min,试样拉至断裂,从拉伸确定试验过程中的最大力,或从测力度盘上读取最大力。

8、试样拉断后,将其断裂部分在断裂处紧密对接在一起,尽量使其轴线位于一直线上,如拉断处形成缝隙,则此缝隙应计入试样拉断后的标距内。

9、测量延伸率:用钢直尺按两点标距离进行测量。

四、结果分析1、横截面积按下式计算S0=1/4πd o2式中:S0—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2、上屈服点或下屈服点分别按下式计算Q S=F S/S0式中: Q S-屈服点F S-屈服力Q Su=F Su/S0式中:Q Su-上屈服点F Su-上屈服力Q SL=F SL/S0式中:Q SL-下屈服点F SL-下屈服力3、抗拉强度的计算按下式:Q b=F b/S0式中:Q b-抗拉强度F b-最大力4、试样断后伸长率按下式计算:δ=(L1-L0)/L0×100式中:δ-断后伸长率L1-试样拉断后的标距L0-试样原始标距5、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试验结果无效:1)试样在标距上或标距外裂隙;2)试验由于操作不当,如试样夹偏而造成性能不符合规定要求;3)试验后试样出现二个或二个以上缩颈;4)试验中记录有误或设备仪器发生故障影响结果准确性,遇有试验结果作废时应补做试验;5)试验后试样上显示出冶金缺陷(如分层、气泡、夹渣及缩孔等),应在试验记录及报告中注明。

钢筋物理性能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物理性能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物理性能检测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为保证扬州市钢筋物理性能检测能力验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次钢筋力学性能检测能力验证。

三、样品说明:1、本次能力验证计划采用公称直径(do)为16mm,总长(Lt)为350mm的热轧带肋钢筋作为能力验证样品。

2、本次能力验证计划向每个实验室发放2 支拉伸试样。

四、操作说明:1、依据标准参照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本次能力验证计划要求实验室填报:下屈服强度(R eL)、抗拉强度(R m )、断后伸长率(A)如果试验过程中没有明显屈服,采用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 p0.2)代替下屈服强度(R eL)时,R p0.2为参考项,此项试验结果不影响对实验室的评定2、试验步骤:2.1 实验室在试验前请使用其它试样先试拉,并调整好仪器设备的状态;2.2应变速率控制模式(方法A)采用方法A进行拉伸试验的实验室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能实现应变闭环控制,且符合GB/T228.1-2010附录A要求的试验;2)屈服之前采用应变闭环控制,应变速率为0.00025 s-1;3)屈服阶段采用横梁位移控制,横梁位移速率为0.00025 L C mm·s-1或者整个屈服阶段直接采用应变闭环控制,应变速率为0.00025 s-1;4)屈服完成之后采用横梁位移控制,横梁位移速率0.002L C mm·s-1。

2.3 应力速率控制模式(方法B)应力控制模式仅仅适用于拉伸在弹性变形阶段的速率控制:1)在弹性阶段应力速率控制在20 MPa·s-1,屈服之前转换成平行长度估计的应变速率控制(横梁位移速率),控制在0.00025 s-1,直至屈服结束;屈服之后,增加到0.002·s1。

2)对于液压万能试验机:在弹性阶段应力速率控制在20MPa/s 左右,屈服前应力速率应尽可能保持恒定,此时油阀不再调节,直至屈服结束;屈服之后,等效的横梁位移速率增加到约0.002 s -1。

4.1.51.4.5钢筋焊接接头拉伸试验

4.1.51.4.5钢筋焊接接头拉伸试验
5. 拉伸结束,关闭试验程序,取下试样。
五、试验结果处理
1
抗拉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 抗拉强度(MPa) ——最大力(N) ——原始试样的钢筋公称横截面积(mm2)
五、试验结果处理
结果修约:当抗拉强度≤200MPa时,试验结果
数值应修约到1MPa;当抗拉强度>200MPa且
2
≤1000MPa时,试验结果数值应修约到5MPa;
一、试验目的
➢ 适用于电阻点焊、闪光对焊、电弧焊(包括焊条 电弧焊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电弧焊)、电渣压力 焊、气压焊(包括固态气压焊和熔态气压焊)接头 和预埋件钢筋T形接头(包括角焊、穿孔塞焊、埋 弧压力焊、埋弧螺柱焊)的拉伸试验。
➢ 试验目的是测定钢筋焊接接头抗拉强度、观察断 裂位置和断口特征,判定延性断裂或脆性断裂。
二、主要仪器器具 1. 拉力试验机或万能材料试验机
其测力系统的准确度应为1级或优于1级; 计算机控制的试验机应满足GB/T 22夹具、平推夹具等套装,具体根据钢筋直径选用。
楔形夹具
平推夹具
二、主要仪器器具
3.预埋件钢筋T形接头拉伸试验夹具
A1型夹具
A2型夹具
1-拉板;2-传力板;3-底板;4-垫板
二、主要仪器器具
4.量具
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1mm
三、试样准备
01 钢筋焊接接头的母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 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钢筋 混凝土用 钢第2部分:热轧带助钢筋》GB 1499.2、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 》GB/T 1499.3、《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 13014、 《冷轧带肋钢筋》GB 13788或《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 术规程》JGJ 19的规定,并应按钢筋(丝)公称横截面积 计算。

钢筋拉伸实验指导书

钢筋拉伸实验指导书

钢筋拉伸实验指导书知识储备钢材的主要性能包括力学性能和公益性能。

其中力学性能是钢材最重要的使用性能,包括强度、弹性、塑性和耐疲劳性等。

工艺性能表示钢材在各种加工过程中的行为,包括冷弯和可焊性等。

一.实验名称钢筋拉伸实验二.采用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 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1499.1-201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18);《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 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228.1—2010)。

三.目的与要求试验是用拉力拉伸试样,一般拉至断裂,测定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与伸长率等一项或几项力学性能。

试验方法依据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 部分:室温试验方法》进行。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一般在室温(10-35)℃范围内进行。

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23±5)℃。

四.主要仪器设备①拉力实验机示值差小于1%,实验时所有荷载的范围应在最大荷载的20%〜80%范围内。

②钢筋划线机。

③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1 mm。

④天平等。

五.试件制作准备拉伸试验用具有恒定横截面的钢筋试件不进行车削加工。

原始标距L0与横截面S0有关系的试样称为比例试样。

国际上使用的比例系数&的值为5.65。

原始标距应不小于15 mm。

当试样横截面太小,以致采用比例系数&的值为5.65 不能符合这一最小标距要求时,可以采用较高的值(k优先采用11.3)或采用非比例试样。

非比例试样其原始标距L0与横截面S0无关。

应用小标记、细划线或细墨线标记原始标距,但不得用引起过早断裂的缺口作标记。

六.实验步骤①设定试验力零点:在试验加载链装配完成后,试样两端被夹持之前,应设定力测量系统的零点,在试验期间力测量系统不能再发生变化。

这一方面是为了确保夹持系统的重量在测力时得到补偿,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夹持过程中产生的力不影响力值的测量。

钢筋拉伸试验

钢筋拉伸试验
抗拉强度可以采用图解法或指针法测定。
对于呈现明显屈服(不连续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从记录的力-延伸或力-位移曲线图,如图1-4,或从测力度盘,读取过了屈服阶段之后的最大力;对于呈现无明显屈服(连续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从记录的力-延伸或力-位移曲线图,或从测力度盘,读取试验过程中的最大力。最大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a)得到抗拉强度(σb)。
可以使用自动装置(如微处理机等)或自动测试系统测定上抗拉强度,可以不绘制拉伸曲线图。
(4)断后伸长率的测定
为了测定断后伸长率,应将试样断裂的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采取特别措施确保试样断裂部分适当接触后测量试样断后标距。对于小横截面试样和低伸长率试样更应注意这一点。
(5)断面收缩率的测定
测量时,将试样断裂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对于圆形横截面试样,在缩颈最小处相互垂直方向测量直径,取其算术平均值计算最小横截面积;对于矩形横截面试样,测量缩颈处的最大宽度和最小厚度,两者之乘积为断后最小横截面积。断裂后最小横截面积的测定应准确到±2%。
原始横截面积a0与断后最小横截面积a1之差除以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率得到断面收缩率ψ。
(2)引伸计(图1-2)
各种类型的引伸计均可用于测定试样的伸长。但引伸计的准确度级别应符合gb/t12160的要求。一般使用引伸计应不劣于1级,测定具有较大延伸率的材料性能时,引伸计也不应劣于2级。
(3)试样尺寸测量仪器
可根据试样尺寸测量精度的要求,选用相应精度的任一种量具或仪器,如游标卡尺、螺旋千分尺等。
2.仪器设备
(1)万能试验机(图1-1)
试验机测力示值误差应不大于±1%;在规定负荷下停止施荷时,试验机操作应能精确到测力度盘上的一个最小分格负荷示值至少能保持30s;试验机应具有调速指示装置,能在标准规定的速度范围内灵活调节,且加卸荷平稳;试验机还应备有记录装置,能满足标准用绘图法测定强度特性的要求。

建筑钢材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建筑钢材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建筑钢材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常用建筑钢材的物理力学力学性能试验和钢筋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

2.执行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228—1987《金属弯曲试验方法》GB232—1999《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3.拉伸试验3.1常用符号及定义1)平行长度Lc: 试样两头部或两夹持部分(不带头试样)之间的平行长度;2)试样标距: 拉件试验过程中以测量试样伸长度;3)原始标距LO: 实验前的标距;4)断后标距L1: 试样拉断后, 断裂部分断裂处对接在一起。

使其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时的标距;5)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δp: 试样标距部分的非比例伸长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百分比时的应力, 表示此应力的符号应附以叫注说明, 例如σp0.2.σp0.01等分别表示规定非比例伸长率为0.2%和0.01%时的应力;6)规定的残余伸长应力δr: 试样卸除拉伸力后, 其标距部分的残余伸长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百分比时的应力。

表示次应力的符号应附以角注说明, 例如σr0.2表示规定残余伸长里女为0.2%时的应力;7)屈服点σs:呈现屈服现象的金属才力哦啊, 试样在实验过程中力增加(保持恒定)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

如力发生下降, 应区分上、下屈服点;8)F屈服点—σsL: 当不计初始瞬间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的最小应力;9)抗拉强度σb: 试样拉断过程中最大力所对应的应力;10)断后伸长率δ:试样拉断后, 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11)So: 试样原始横截面积;12)Fsl: 下屈服点力;13)Fb: 最大力。

3.2试样横截面积1)试样原始横截面积的测定。

①矩形试样横截面尺寸(宽度和厚度)应在标距和两端及中间处测量, 选用三处测量横截面积中最小值。

②测量试样原始横截面尺寸的量具应满足表3.2-1要求。

表3.2-1③试样原始横截面积的计算值修约到三为有效数字, 修约方法按GB8170-1987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钢筋拉伸试验
执行标准:GB228-2002
试验室温度:10-35℃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热轧直条光圆和带肋钢筋的级别、代号、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

二、仪器设备
1、万能材料试验机
2、游标卡尺(0-150mm),精度0.015mm
3、钢筋打点标距仪,或手挫刀
三、试验操作
1、测定钢筋的直径和钢筋截面积和重量,见下表:
混凝土用钢筋截面积和重量
钢筋力学及工艺性能
2、试样标距标记和测量:可以用两个或一系列等分不冲点或细化线标出原始标距,标记不应影响试样断裂,也可以用手锉刀刻画标记,标距可按5d或10d 。

3、按试样尺寸及截面积、强度等级选择万能材料试验机度盘量程。

4、将试样安装上夹头,上下夹头必须持紧在试验机夹具上方可开始试验。

试验速度应根据材料性质和试验目的确定。

5、测定钢筋的屈服强度时,屈服前的应力速率按下表保持试验机控制器固定于速率位置,直至该性能测出。

6、测定下屈服点时,平行长度内的应变速率应在0.00025-0.0025/s 之间,并应尽可能保持恒定。

7、屈服过后测定抗拉强度,试验机两夹头在力作用下的分离速率应不超过0.52c/min,试样拉至断裂,从拉伸确定试验过程中的最大力,或从测力度盘上读取最大力。

8、试样拉断后,将其断裂部分在断裂处紧密对接在一起,尽量使其轴线位于一直线上,如拉断处形成缝隙,则此缝隙应计入试样拉断后的标距内。

9、测量延伸率:用钢直尺按两点标距离进行测量。

四、结果分析
1、横截面积按下式计算
S0=1/4πd o2
式中:S0—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
2、上屈服点或下屈服点分别按下式计算
Q S=F S/S0
式中: Q S-屈服点
F S-屈服力
Q Su=F Su/S0
式中:Q Su-上屈服点
F Su-上屈服力
Q SL=F SL/S0
式中:Q SL-下屈服点
F SL-下屈服力
3、抗拉强度的计算按下式:
Q b=F b/S0
式中:Q b-抗拉强度
F b-最大力
4、试样断后伸长率按下式计算:
δ=(L1-L0)/L0×100
式中:δ-断后伸长率
L1-试样拉断后的标距
L0-试样原始标距
5、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试验结果无效:
1)试样在标距上或标距外裂隙;
2)试验由于操作不当,如试样夹偏而造成性能不符合规定要求;
3)试验后试样出现二个或二个以上缩颈;
4)试验中记录有误或设备仪器发生故障影响结果准确性,遇有试验
结果作废时应补做试验;
5)试验后试样上显示出冶金缺陷(如分层、气泡、夹渣及缩孔等),
应在试验记录及报告中注明。

五、数据处理
1、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值修约5N/mm2;伸长率如≤10%修约到0.5%,>10%修约到1%。

2、修约按四舍六入五单入五单双法(奇数则进一,偶数则舍弃)进行。

3、修约法为:尾数≤2.5,修约为0,尾数>2.5且<7.5者修约为5,尾数≥7.5者修约为10。

二、钢筋弯曲试验
执行标准:GB232-2002
试验室温度:10-35℃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混凝土用钢筋承受规定弯曲角度的弯曲变形性能。

二、仪器设备
1、万能材料试验机
2、抗弯曲支辊(支辊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3、冷弯冲头:Ф8、Ф10、Ф12、Ф1
4、Ф16、Ф18、Ф20、Ф22、Ф2
5、Ф28、Ф32
三、试验操作
1、弯曲试样长度根据试样直径和弯曲试验装置而定,通常按下式确定试样长度:2≈5a+150mm
2、试样放置在试验机上,两支辊间距为(d+2.5a)±0.5mm,试验时平稳压力作用下缓慢施加试验力。

3、弯心直径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弯心宽度必须大于试样的宽度或直径,两支辊间距在试验过程中不允许有变化。

四、结果分析
1、完好:试样弯曲处的外表面金属基体上无肉眼可见因弯曲变开有产生的缺陷的称为完好。

2、微裂纹:试样弯曲外表面金属基体上出现的细小裂纹,其长度不大于2mm,宽度不大于0.2mm时称为微裂纹。

3、裂纹:试样弯曲外表面金属基体上出现开裂,其长度大于5mm,宽度大于0.5mm时称为裂缝。

4、裂断:试弯曲外表观现沿宽度贯穿的开裂,其深度超过试要厚度的三分之一时称为裂断。

三、钢筋焊接拉伸试验
执行标准:GB2651-89
试验室温度:10-35℃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电阻点焊、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预埋件弧压力焊的焊接,接头常温静力拉伸试验。

2、试验目的是测定焊接接头抗拉强度,观察断裂位置和断口形貌,判定塑性断裂或脆性断裂。

二、仪器设备
1、万能材料试验机(符合型号规格的夹紧装置)
2、游标卡尺(0-150mm),精度0.015
三、试验操作
1、测量尺寸:将试样夹紧于试验机上,加荷应连续而平稳,不得有
冲击或跳路,加荷速度为10-30Mpa/s,直至试样拉断(或出现颈缩后)为止。

2、试验过程中应记录钢筋级别和公称直径,试件拉断(或颈缩)前的最大荷载P b值,断裂(或颈缩)位置,以及离开焊缝的距离。

四、结果分析
1、试件的抗拉强度按下式计算
Q b=P b/F o
式中:Q b——试件抗拉强度(Mpa)
P b——试件拉断前的最大荷载(N)
F o——试件公称横截面积(mm2)
2、检查断裂状况“塑、断裂、脆性断裂”或颈缩现象
3、试验中,若由于操作不当(如试件夹偏)或试验设备发生故障而影响试验数据准确时,试验结果无效。

四、钢筋焊接弯曲试验
执行标准:GB2653-89
试验室温度:10-35℃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的常温弯曲试验。

2、试验目的是检验钢筋焊接接头的弯曲变形性能和可能存在
的焊接缺陷。

二、仪器设备
1、万能材料试验机(符合型号规格的夹紧装置)
2、游标卡尺(0-150mm),精度0.015
3、弯曲支架
三、试验操作
1、测量尺寸:试件放在两支辊中点上,并使焊缝中吣线与压头中心线相一致,庆平稳地对试件施加压力,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为止。

2、钢筋的闪光对焊接头的规定压头弯心直径和弯曲角度(见表一),为了减少压头规格,实际使用时,其弯心直径可参照表二。

3、在试验过程中,应采取安全措施,防止试件突然断裂伤人。

四,结果分析
检查试件受拉面有无裂纹,试验过程中试件若发生断裂时,应记录断裂时的弯曲角度,断品位置和断口形貌,发现有未熔合等焊接缺陷时,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表一:钢筋焊接接头弯曲试验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