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29ea18c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c.png)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修辞是一种修饰语言的艺术,通过精巧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具有修辞特色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面,我们就从修辞角度来赏析一些句子,探讨它们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是大自然在低声细语。
”这句话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仿佛是大自然在低声细语”这样的比喻,使得风吹树叶的声音更加形象生动,让人仿佛真的听到了大自然在低声细语一般。
这种修辞手法不仅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也使得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这句话中运用了直接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将她的笑容比喻为阳光,使得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她笑容的灿烂和温暖。
这种修辞手法简洁明了,但却能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赞美之情。
再来看一个例子,“他的眼神如利剑般锐利。
”这句话中运用了直接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他的眼神比喻为利剑,使得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他眼神的锐利和penetrating。
这种修辞手法通过简洁的比喻,展现了人物的形象特征,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这个问题像是一道难解的谜题,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句话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将问题比喻为难解的谜题,使得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问题的复杂和困扰。
这种修辞手法通过比喻,使得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形象,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的赏析,我们不难发现,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够使句子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因此,在写作时,我们可以尝试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避免过度华丽和牵强附会,以免影响句子的表达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赏析,能够对修辞手法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赏析句子(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的作用)
![赏析句子(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106c09e3b3567ec112d8a0b.png)
(二)麦与镰的季节
屈绍龙( P366)
(2)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 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参考答案:通过对收割小麦的动作描写,“蹲下”“单膝跪下”这两个带
有递进关系的动作,充分表现了“我”对小麦虔诚的“感念”与“致敬”。
答题格式: 人物描写作用:对人物的××描写,突出表现了人物的 ××特点,深化了××的主题。
(1)我的讲台上堆满了书,如小山一般,都是孩子们捐的。
比喻的修 辞手法
.赏析句子修辞 从修辞的角度品味句子:比喻能使意思明白浅显,具体形象;夸张能突出事物特 点;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印象鲜明;反语能显示语言幽默风趣。 答题格式:①运用了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表达 了……。
山岚里的希望阳光
文章主旨:“我”给“穷乡僻壤”的小山村的孩子们送捐的书时, 一个小男孩发现了书中的一百无钱,在他的校长多次阻止下, 孩子、诚实和纯真的可贵品质,突显了人性的光辉,如山 岚里的希望阳光,给人希望和温暖。
1.文中画线的两句语言生动而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品味语言)
答题格式:运用了拟人,把……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 表达了……;
(二)麦与镰的季节 专题训练P366
3. 根据语境,赏析下列句子。(3分) (1)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参考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麦子当人来写,生动形象地描 绘了小麦不断成长,逐渐成熟的情态。表达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讲台上堆满的书,比喻
成小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充分表现了
记叙文阅读 (一)世界还很年轻(专题训练P360)
2. 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3分) (1)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 的毯子。(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cd0d1e86f61fb7360a4c6538.png)
1、从修辞角度赏析“红的像 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的 表达效果。
这三个比喻句构成一组排比句,将红花、 粉花、白花分别比喻成“火”、“霞”、 “雪”,既表现了花色之明艳,又表现了花态 之繁茂。
2、第6段写春雨,作者写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 青得逼你的眼”有什么作用?
2、第6段写春雨,作者写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 青得逼你的眼”有什么作用?
这是从侧面描写春雨的。“绿得发亮”、“青得逼你 的眼”突出了树叶、小草的清新、碧绿,表现了雨中植物 清新亮丽的形象,也从侧面表现了春雨的滋润。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 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 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
用?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 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 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
用?
引用、比喻。以母亲的手的温暖柔情,生 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和煦、轻柔的特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9b2a129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4.png)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修辞是指通过特定的语言表达手法来营造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
在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感染力。
下面我们将从修辞的角度来赏析句子,探讨其中的修辞手法对句子的美学效果产生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句,“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这句话运用了“如…般…”的比喻手法,将她的笑容与阳光进行了类比,赋予了笑容温暖、明亮的特质,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她的笑容所散发出的温暖和明亮。
这种比喻手法不仅让句子更加形象生动,还增强了读者的感受力,使得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其次,我们来看另一个例句,“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星星般的光芒。
”这句话运用了“像…一样…”的比拟手法,将他的眼睛里的光芒比作星星,赋予了眼睛闪烁的光芒闪耀、明亮的特质,使得整个形象更加生动。
同时,这种比拟手法也增强了句子的艺术感染力,使得读者更容易被吸引。
除了比喻和比拟,修辞手法还包括拟人、排比、夸张、反问等多种形式。
比如“大地在呼唤着春天的到来”中的拟人手法,让大地具有了人的特质,更加形象化地表达了大地迫切渴望春天的到来;“山高水长,风雨无阻”中的排比手法,使得句子更加雄浑有力,增强了表达的效果;“他是个天才,简直无所不能”中的夸张手法,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夸张,增加了感染力。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修辞手法对句子的美学效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修辞手法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感染力。
在创作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借鉴这些修辞手法,使得自己的作品更加具有艺术魅力。
同时,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对修辞手法的赏析,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增强阅读的乐趣。
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的精髓,通过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
【句子赏析技巧】句子赏析主要有哪些方法
![【句子赏析技巧】句子赏析主要有哪些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0ca0ea0cf84b9d529ea7abb.png)
【句子赏析技巧】句子赏析主要有哪些方法句子赏析技巧句子赏析技巧句子赏析技巧:从不同的角度赏析句子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①比喻、拟人的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对象xx特性②排比的作用:增强语势,便于抒情,;③对偶的作用:使句子整齐,便于吟诵,读起来琅琅上口;④夸张的作用:强调(突出)了xx对象xx特性,揭示本质,给读者鲜明深刻的印象;⑤反问(答案隐含其中)的作用: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⑥设问(自问自答)的作用: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突出某些内容、引人思考。
⑦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借代、互文、反语、引用等略。
例句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油蛉和蟋蟀人格化,“低唱”、“弹琴”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动听,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有无限的乐趣。
例句2: 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
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
赏析:作者运用排比句式,以表现大海惊醒后的剧烈动荡,展示了大海的粗犷、豪放的性格,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
例句3.2008南宁市中考阅读题《伟大的悲剧》(节选)中的题目(第15 题):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①段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的含义。
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心中浮现的美好事物” 比作“心中的海市蜃楼”,两者相通之处是“再也无法拥有”,“心中的海市蜃楼”生动形象地表明了斯科特此时心中浮现的却再也无法拥有的美好事物。
2.从特殊句式入手赏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矛盾句、点睛句、结尾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
A.矛盾句:看似矛盾,却蕴含了作者的深意。
例句4:“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鲁迅《孔乙己》) 赏析:“大约”与“的确”貌似矛盾,其实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通过这个人物形象也隐现了那个残酷阴冷的社会以及众人的麻木不仁。
修辞的赏析方法
![修辞的赏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7a9a8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c.png)
修辞的赏析方法宝子们!今天咱们就来唠唠修辞赏析这个事儿。
一、比喻的赏析。
咱先说说比喻这玩意儿。
你看啊,要是句子里有比喻,就像“月亮像个大圆盘”。
那咱咋赏析呢?你就可以说这个比喻超级形象啊。
把月亮比作大圆盘,一下子就把月亮又大又圆的样子给描绘出来了。
就好像画家拿着笔,几笔就勾勒出了月亮的轮廓,让人脑子里一下子就有画面感了。
这比喻啊,就是把那种抽象的或者不太好形容的东西,变得像咱身边常见的东西一样好理解。
二、拟人。
拟人也很有趣呢。
比如说“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
这时候你赏析就可以说,哇塞,把风儿当成人了呢。
本来风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可这么一写,风就像有了生命,像个温柔的小伙伴在跟你互动。
这种写法让整个句子都变得特别生动,就好像大自然都活过来了,能跟咱们聊天、玩耍似的。
三、夸张。
夸张就更逗了。
像“飞流直下三千尺”。
赏析这个的时候,你就可以说,这作者可真敢想啊。
哪有瀑布真的能有三千尺啊,但是这么一夸张,就把瀑布那种雄伟、壮观的气势给放大了好多倍。
就像给瀑布装上了一个超级大的扩音器,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它的震撼。
这夸张啊,就是用一种很夸张的手法来强调某个东西的特点,让你想忘都忘不掉。
四、排比。
排比就像是一群小伙伴手拉手。
比如说“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赏析的时候呢,你可以说,这排比句读起来就特别有节奏感,就像敲鼓一样,咚咚咚的。
而且啊,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心灵,让我们对心灵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刻。
就好像从不同的方向给心灵拍照片,每个角度都有不一样的美。
修辞赏析其实没那么难啦,只要咱用心去感受这些修辞带给句子的魔法,就能轻松搞定啦。
宝子们,加油哦!。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10ec355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d.png)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修辞,是指通过言辞的艺术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修辞手段。
在文学作品中,修辞是作家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也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所在。
下面,我们就从修辞的角度来赏析一些句子,欣赏其中蕴含的修辞之美。
首先,我们来看一句出自《红楼梦》的名句,“一别两宽,各自天涯。
”这句话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通过“一别两宽”和“各自天涯”这两组相对称的词语,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和遥远。
对偶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一种,它通过对称的结构和相对的词语,增强了句子的韵律感和表现力,使句子更加生动有力。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句出自《西游记》的句子,“满目青山,绿水萦回。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青山”和“绿水”两组并列的词语,加上“满目”和“萦回”两组修饰性的词语,形成了平行的结构,使整个句子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排比是一种通过对称的结构和平行的表达方式,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句子更加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再来看一句出自《红楼梦》的句子,“一笑倾城,再笑倾国。
”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一笑倾城”和“再笑倾国”这两组比喻的表达,表达了笑容的魅力和影响力。
比喻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一种,它通过对事物的比拟和类比,使句子更加形象生动,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最后,我们来赏析一句出自《红楼梦》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句话采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春蚕到死丝方尽”和“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组对比的表达,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悲伤。
对比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一种,它通过对立的对比和鲜明的对照,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句子更加生动有力。
通过以上赏析,我们可以看到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运用,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修辞不仅仅是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手法,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传达,它使句子更加富有魅力,更加深入人心。
希望我们在写作中,能够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我们的句子更加生动有力,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群文阅读】八年级语文下册17《壶口瀑布》—赏析句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入手
![【群文阅读】八年级语文下册17《壶口瀑布》—赏析句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入手](https://img.taocdn.com/s3/m/9dbbc841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1a.png)
17、壶口瀑布——群文阅读怎样赏析句子?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入手本文在描绘景物时,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如“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黄河水的声音之美,水的颜色、态势之美,表达出作者的喜悦、赞美之情。
【考点解读】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是阅读写景散文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中考阅读的一个高频考点。
常见的考查方式如下: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技法点拨】解答此类问题,采取以下步骤可保证万无一失。
1、判断修辞手法。
结合上表中的判断依据加以判断。
另外,要注意概括全面。
如“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 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 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一句,除了运用排比,还有拟人。
2、分析描写对象。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描写对象的特征。
如“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洪流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的画面。
3、体会人物情感。
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如“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水的声音之美,以及颜色、态势之美,表达了作者的喜悦、赞美之情。
另外,如果是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还要注意句式表达上的特点。
答题模式:本句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XX (生动形象等) 地写出了XX(描写对象)XX的特点,表达了XX的思想感情。
【真题演练】(一)片片蝶衣生镯耳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
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
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
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
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的四个步骤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的四个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a0c221e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44.png)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的四个步骤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的四个步骤如下:
1. 观察句子的基本结构。
一个句子的基本结构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要素。
在观察句子时,需要关注它的语法结构和用词特点,了解它的基本构成和表达方式。
2. 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修辞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句子更加生动、形象、深刻,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是否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是否运用了对比、排比等表达方式,这些手法和表达方式都能给句子带来独特的表达效果。
3. 关注句子的情感色彩。
句子的情感色彩是指句子表达的情感或态度,如积极、消极、中性等。
在赏析句子时,需要关注它的情感色彩,了解作者对事物或人物的态度和看法,这对于理解句子的含义和表达效果有很大帮助。
4. 思考句子的寓意和启示。
修辞不仅仅是为了表达句子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要传达一种思想或启示。
在赏析句子时,需要思考它的寓意和启示,了解它对人生、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启示和意义,这有助于提高读者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举例说明:
“生命是一束纯净的火焰,我们依靠自己内心看不见的太阳而生存。
”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生命比作火焰,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活力和能量。
其次,这句话表达了生命的价值在于内心的信念和追求,只有依靠自己内心看不见的太阳才能生存,这启示我们要珍惜生命,坚定信念,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ad5b969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c.png)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嘿,咱今儿就来好好唠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这事儿!你看哈,
那些个句子就像是一个个小精灵,在咱的脑海里蹦跶。
比如说“弯弯的
月亮像小船”,这就是个明晃晃的比喻呀!把月亮比作小船,多形象啊,咱一下子就能在脑子里勾勒出那画面,你说神奇不神奇?就好像给月
亮穿上了一件特别的衣裳,让它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了。
再比如“花儿在
风中笑弯了腰”,哎呀呀,这拟人用得绝了呀!花儿居然会笑,还会弯腰,仿佛它们是一群快乐的小精灵在跳舞呢,是不是特别有意思?
这就好比咱看电影,那些修辞手法就是让电影变得精彩的特效!没
有了这些修辞手法,句子就会变得干巴巴的,就像没放盐的菜一样,
没啥滋味。
咱再举个例子,“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哇塞,这夸
张手法简直太震撼了!那瀑布真有三千尺吗?当然没有啦,但这么一
夸张,那瀑布的壮观景象一下子就冲进了咱的脑海里,让咱对它的印
象深刻得不得了。
这就像给句子打了一针兴奋剂,让它一下子就活力
四射啦!
修辞手法就像是给句子施了魔法,让它们变得魅力无穷。
咱在读书、看文章的时候,要是能多多留意这些修辞手法,那可真是一种享受啊!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思,感受到文字的美妙。
所以说呀,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那就是打开文字宝藏的一把钥匙,能让咱发现好多好多的惊喜和乐趣!你难道不这么觉得吗?。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2e1c954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61.png)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从修辞角度出发,品句子之精妙。
我们知道,优美的*不是高谈阔论,也不是无病呻吟,它是积极的修辞,是人性的闪光。
朱自清在《春》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妙的春之图画。
有人说,写景状物的过程就是修辞运用的过程,我很赞同这句话。
一篇优美的《春》,就是作者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方式所连缀而成的。
请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此句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人们对春的盼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之信使驾着东风来了,春姑娘已迈步向我们款款走来。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此句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方法,对春天来临时大地苏醒的情状和山水太阳的变化作了一个宏观的勾勒,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万物变得生机无限,活力无比。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本句使用比喻、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又有气势地对春天的进行了赞美,把春天比作娃娃、小姑娘、青年,有序地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点。
从修辞角度赏析*佳句,当然还要教会了学生掌握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只有二者兼顾,长期训练,学生才能运用自如。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相关练习题赏析下面的句子。
(08山西中考)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答:这上句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极写洞庭湖浩大的气势。
(一)2008中考诗词创新题型汇集1.(湖南株洲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注:《三峡》一文略)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的第②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的特点;*第④段与诗中一句相对应。
2.(江苏盐城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e2f48d3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3.png)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修辞,是指在语言表达中运用各种手段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一种修辞手法。
修辞是语言的艺术,是一种通过对语言形式的变化和运用,使语言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的手段。
在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下面我们来通过一些句子,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句名言,“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是什么味道。
”这句话出自电影《阿甘正传》,通过对生活的比喻,将生活比作一盒巧克力,巧妙地表达了生活的多姿多彩,变化莫测。
通过这个比喻,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充满惊喜。
这是一种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对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来达到表达的目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句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是唐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
这里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对山和水、柳和花的对比,表达了人生的曲折和变化。
在这两句诗中,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动地描绘出了人生的坎坷和曲折,给人以启迪和感悟。
再来看一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是《易经》中的一句话,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通过对“天行健”和“君子以自强不息”、对“地势坤”和“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对偶结构,表达了天地间的永恒规律和人生的处世之道。
这种对偶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更加富有韵律感和表现力,给人以启迪和感悟。
最后,我们来看一句名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是唐代诗人苏轼的《赤壁赋》中的名句。
这句话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时代的变迁和人生的沧桑。
通过“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样生动的描写,使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这是一种借景抒情的修辞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和人生的感慨。
通过以上几句名言和诗句的赏析,我们可以看到修辞手法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比喻、对比、对偶、借景抒情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https://img.taocdn.com/s3/m/7f54bb0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3.png)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精辟的比喻诗人用精辟的比喻,将自己伤心的心情与明月这一象征坚贞不屈的精神联系起来,表达出心中的坚定信念。
“我愁心”,映衬着“明月”的安详,以此表达出自己坚定的理想,到永不改变的最高境界“直到夜郎西”。
张爱玲金句曰“你的愁也跟着明月照耀,只是你不坚持,这苍澜便结束了”,此处比喻“就象是把心中的痛苦放到明月照耀下,使它们得到一种安慰,象征着对信念坚定不变”。
此处精辟的比喻,道出人在痛苦挣扎中,不忘理想、咬十分之一,使人生得以继续前行。
二、流动的词语此处抒发出愁思时,诗人使用了流动的词语,这也为此段句子增加了思想的深度和韵味。
“随君”,一词具有自动性,表达出一种超越自我的动机及兴趣,彰显出写者对理想的彻底追求,写者将自己的愁思也“随”着明月照耀走向西方,给人以动态而又心满意足的感受;在“夜郎”之中,以“西”两字为结尾,非但暗示最终的结局还原现了开始”东”,更是写者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不断的追求,正如永恒的月亮没有尽头,每不断的绕行又重新开始。
三、虚实相生的节奏此段句子是由一虚一实的节奏组成,实实在在表达出作者的愁心之痛;虚被实的,则隐含着意象、空灵的意涵。
第一行“我愁心”,此为实,彰显出作者的悲凉之情;第二行“明月随君”,为虚,表达开始继续追求理想的愿望和决心;最后一行“直到夜郎西”,一实一暗,强调地永恒不变,表明了作者要坚守信念到殊途。
以上,就是修辞赏析“我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精辟的比喻、流动的词语、虚实相生的节奏的深度解读。
怀着这三重修辞,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坚定的信念,也激励着我们也要走出自己的路而寻求橙色的未来,坚守信念、勇于追求,始终不变!。
50个赏析修辞方法
![50个赏析修辞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349e108eff9aef8941e0689.png)
1.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第向船尾跑去了。
”①这个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②用“踊跃的铁的兽脊”来比喻“淡黑的起伏的连山”,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看社戏途中的奇特感受。
2.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①这个句子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②把杜甫川、柳林铺和红旗人格化,③生动形象地将延安人民的欢迎场面展现出来了。
3. 整个老城像一座烧透了的砖窑①这个句子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②把整个老城热的程度夸张地说成“像一座烧透了的砖窑”,③更好地突出了天气热的程度。
4.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①这个句子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②增强了语言的气势,③把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热爱的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5.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①句子中“偷偷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后面是为了强调小草嫩绿的特点;②句子的意思是说“春草破土而出”;③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春草在不经意之间悄然而出的惊喜的感觉。
6.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①“睡着”“唤醒”是拟人修辞,将“老城”人格化;②句子的意思是:“老城在阳光下暖和安适地睡着”③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7.梦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想捉他,他已经跑了。
8. 炕沿上坐着的那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像刚吃过死人的野狗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日本鬼子那可憎可恶的形象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9.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运用反语,这些语言表面是在写“清国留学生”的“柔情绰态”,实际是具有讽刺意义。
10.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专题07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解析版)
![专题07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06efa6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6.png)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1)找修辞(注意找全,大多运用比喻和拟人)(2)找出表达效果: ....写出了..... (内容)(3)表现了/赞美了....1、比喻: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让读者产生联想;用来阐述道理,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让人易于接受、理解;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使人印象深刻。
2、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生动形象。
3、夸张:鲜明地表达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语言生动性。
4、排比: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5、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6、反复: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
7、设问: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使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8、反问: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9、对比:使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更鲜明突出。
判断修辞(具体判断)+表达作用+表达效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A)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
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怎样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怎样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da90985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0c.png)
比喻句赏析格式:本句把"______ "〔本体 比喻成"______ "〔喻体,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本体______的特点,〔生动形象,富有情 趣.表达了〔对象的〔特征、精神、情感.
例如: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 风飘撒.
赏析:关于芦花的描写,描绘出了芦花开放时的景象,渲染 了优美静谧的气氛,烘托了老交通员和二菱为大菱复仇后 的喜悦、畅快淋漓的心情.
4、赏析格式归纳:
⑴怎么写:
A、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B、运用了〔 描写,
C、〔摘 录等词语,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⑶排比句赏析格式:
本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突出了
〔事、物的
,增强语言气势,深化主题,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
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1比喻的作用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 具体、 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 理更透彻.
〔2拟人的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 动、 形象.
〔3夸张的作用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 引 起联 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句子. 2、抓关键词语赏析句 子. 3、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赏析句子
句子赏析的切入点: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赏析方法: ⑴找修辞〔注意找全,大多运用比喻和拟人 ⑵找出表达效果:……写出了……〔内容 ⑶表现了/赞美了……
示例:"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 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404a1b4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0c.png)
01、春——群文阅读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本文在描绘春景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如文章最后三段,连用三个比喻句,构成一组排比句式,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春天的“新”“美”“力”,集中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考点解读】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既是写景散文阅读的一种技巧,又是中考散文阅读类考题中的一个高频考点。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技法点拨】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思路:第一步:判断修辞手法。
结合上表中的判断依据加以判断。
另外,要注意概括全面。
如“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除了比喻外,还有排比。
第二步:分析描写对象。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描写对象的特征。
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偷偷”一词赋予小草以人的情态,生动体现了小草在不经意间悄然而出的特点。
第三步:体会人物情感。
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如“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一句,作者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另外,如果是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还要注意句式表达上的特点。
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一组排比句,句式简短、整齐,读起来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答题模式:方法+内容+情感。
本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等)地写出了××(描写对象)的……特点,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真题演练】(一)倾听草木的呼吸曹洁①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
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
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
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②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③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
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
鉴赏句子的五个角度
![鉴赏句子的五个角度](https://img.taocdn.com/s3/m/ed4ea2e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2.png)
鉴赏句子的五个角度鉴赏句子是文学批评和欣赏的重要部分,它涉及对文本中特定句子的深入理解、分析和评价。
鉴赏句子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这些角度有助于我们全面而深入地把握句子的内涵和美学价值。
以下将从五个角度探讨如何鉴赏句子,以期提高读者的文学鉴赏能力。
一、修辞角度修辞是语言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在鉴赏句子时,我们首先要关注句子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等,并分析这些手法如何为句子增添了生动性、形象性或节奏感。
例如,一句“夜空中的星星像钻石般闪烁”就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星星比作钻石,形象地描绘了星星的璀璨夺目。
二、语义角度语义角度关注句子所表达的意义和内涵。
在鉴赏句子时,我们要仔细揣摩句子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探究作者通过句子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或态度。
这需要我们结合句子的上下文以及作者的写作背景来进行理解。
例如,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还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豁达情怀。
三、句法角度句法是研究句子结构的学问。
在鉴赏句子时,我们可以从句法角度分析句子的结构特点,如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复合句等。
不同的句法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如并列句可以增强语势,复合句可以使表达更加严密和复杂。
此外,句子中的成分排列、省略和倒装等手法也值得我们关注。
例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就运用了倒装手法,将“会有时”提前,强调了作者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四、节奏和音韵角度节奏和音韵是语言音乐性的体现。
在鉴赏句子时,我们要注意句子中的音节安排、重音分布以及押韵等音韵特征,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句子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例如,古诗词中的平仄、对仗和押韵等手法就使得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现代文中也有一些句子通过巧妙的音节排列和重复来形成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五、情感和审美角度情感和审美是鉴赏句子的最终归宿。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3eff157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c.png)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嘿,朋友!咱今天就来好好聊聊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这回事儿!
你看哈,就比如说“月亮像一个大圆盘挂在天上”,这就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呀!把月亮比作大圆盘,多形象啊,一下子就让咱脑子里有了那又圆又亮的画面。
这不就像画画一样,给原本平淡的月亮加上了鲜明的色彩?
再比如说“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这是拟人呀!风儿怎么会抚摸呢?但这么一写,是不是感觉风儿都有了人的温柔?这就好像一个贴心的朋友,轻轻地安慰着你。
还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手法用得多妙!三千尺,银河落九天,难道不让你惊叹诗人那丰富的想象力吗?这简直就是把瀑布的壮观放大了无数倍,就好比把一颗小石子变成了一座大山!
所以说啊,修辞手法就像是魔法棒,能让普普通通的句子变得神奇又迷人,让咱们读起来那叫一个过瘾!你说是不是?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修辞手法让句子充满魅力和活力,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宝贝,能让我们更好地感受语言的美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修辞方法和常见修辞方法答题套路比喻用(事物)比喻(事物),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情态),表达了(人物)……的情感。
拟人把**拟人话(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情状(描绘出一幅……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人物)……的感情夸张夸大(或缩小)了(事物)的大小(长度,速度,性能等),突出了(事物)……的特点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态度(观点,情感)。
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用(什么)带(什么),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引用1.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加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加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2.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对偶使文章节奏鲜明,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表现手法常见表现手法答题套路对比**和**形象鲜明的对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
象征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伏笔对就要出现的**时间做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
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令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故事情节)更加严密烘托,渲染常用来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突出主题。
现代文阅读技巧——从修辞的角度品味句子(完全版:上)一、常见题型:1、仔细品味某个句子,或从文中选出最欣赏的一句,说说感受/好在哪里/写法有何特点/体会其表达效果/作批注(可从句子的含义、修辞的效果等角度简析);2、要求从给出的两句话中选一句放在文章的某个位置,并说说理由;3、有时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也要根据修辞手法的运用来进行。
二、解题技巧点拨:1、确认所用修辞方法,答题时将其点明;(见九年级上册附录《常用修辞格简表》)2、明确答题方向,也就是明确每种修辞方法的作用/表达效果;——重点(练习一)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方法作用是为了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方法作用是为了突出强调,主要有排比、反复、对偶;表达类的修辞方法作用是为了增强语气,主要有设问和反问。
具体来说,比喻用于描写事物时,可使形象鲜明生动,加深人们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时,能使道理通俗易懂。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拟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可爱可亲。
夸张表达某种鲜明的感情态度,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排比加强语言的气势和感情的表达。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
对偶使句子结构整齐,给人以音节匀称、音律和谐的美感。
设问句有疑而问,自问自答,吸引读者,引发思考,制造悬念,使文章波澜起伏有变化。
反问句无疑而问,加强语气,表达鲜明强烈的感情,即突出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或情感。
3、结合语句或文章内容分析。
——难点(重新分析练习一的1、2、5,引出练习二)小结:1、对修辞及其作用意义定位以后,以句子字面意义理解为基础,重点分析修辞的使用,再联系上下文或背景、全文主旨、中心形象或人物心理、情感等全面分析,准确把握。
2、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概括,有的放矢。
3、答题句式参考:这个词(句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现了……(人物事物景物的特点或某种道理),或突出强调了……,渲染了/营造了……(氛围),烘托了/衬托了……(与中心形象和人物情感有关)。
三、答案示例:修辞品句练习一1、2005年浙江中考《生死胡杨》题目: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从品味语言的角度入手,参考示例,为后面的画线句子加上批注。
示例:有的似骆驼负重;有的如龙蛇蜷地;有的似狮虎雄踞;有的如骏马嘶鸣……——这组排比句从多个角度细致描绘出胡杨千姿百态的特点。
八月的南疆,难躲热浪。
为品赏胡杨,我们奔波在一望无涯的戈壁滩上。
熊熊燃烧的烈日将大漠当成硕大无朋的锅,金黄的砂砾成了锅中热炒的花生,“毕毕剥剥”的声响不时爆起。
批注:2、2005漳州中考心中装着一双鹰的翅膀不知什么时候,潮湿的泥土里出现了一粒种子。
它个头不大,蜷缩着身子,头发蓬松且一脸泥垢,像一个历经岁月磨难的孤儿被遗弃在荒野里,它是那样平庸,甚至还显得有些丑陋。
这粒种子的形象果然招致大家的非议。
3、请赏析“黑龙江的土地,插根筷子都可以发芽”这句话。
4、阳光地带春季的一天下午,我下班回到家,看见母亲正在晒被子,便也想把被子晒一下。
我把被子抱出来,晒在了晾衣绳的两端,吃过午饭,我便上班去了。
下班回来,我一进家门,便看见了我的被子。
与中午不同的是,它们已经晒在了阳光最好的地带,夕阳将雪白的被里镀上一层浅浅的金色。
而母亲的被子却寂寞的呆在晾衣绳的两端,房屋的阴影默默地在它们身上画着单调而规则的几何图形。
我走到我的被子面前,用手抚摸了一下,它们是温暖的。
它们当然是温暖的,温暖如母亲的手心。
我又抚摸了一下母亲的被子,它们是清凉的。
它们当然是清凉的,清凉如母亲的手背。
我的眼前忽然呈现出往昔的许多情节:家里质地最好的那条床单,方位最佳的那个房间,开得最漂亮的那盆鲜花,做得最好吃的那盘菜,甚至吃饭时图案最精致的那只碗……这些事物如我身处的这段阳光地带一样,都是我的。
我知道,对于母亲来说,这些情节不是偶然。
请说说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5、“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请说说句子用了什么修辞,体会其中包含的语气和感情。
练习一答案示例:1、《生死胡杨》(1)这个句子突出了八月的南疆非常热。
——黄宇标、许爱娣(2)用了比喻的手法,让句子更为生动/形象。
——黄裕东、黄宝意、陈之恒(3)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八月南疆的特点 / 戈壁滩的气候特点。
——谭欣欣(4)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胡杨生长的恶劣环境表现出来,衬托出胡杨生命力的顽强。
——叶嘉慧、郑惠珍(5)这个比喻句把大漠比作锅,把砂砾比作热炒的花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戈壁滩的炎热/炙热。
——霍静雯、张伟灵、陈晋仁2、《心中装着一双鹰的翅膀》(1)对种子的描写形象生动,更能表现它当时的样子。
——盛婷(2)用拟人的手法让我们更容易体会到种子一开始的丑陋与平庸,显得生动形象。
——黄诗敏、陈映婷3、请赏析“黑龙江的土地,插根筷子都可以发芽”这句话。
(1)这句话写出了黑龙江的土地非常适合种植。
——罗婷芬(2)这句话写出了黑龙江土地的肥沃。
——谭玉仪(3)这句话形象地表现出了黑龙江土地的肥沃。
——李嘉琪、岑泳欣(4)这句话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黑龙江)土地肥沃,使人印象更为深刻。
——叶冠迪、蔡东智、许爱娣、李莉、赵佳俊4、《阳光地带》(1)表达出母爱的伟大与细腻。
——许爱娣(2)这句话用排比手法表达出母亲对我的关怀是如此无微不至。
——李佳媚5、“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1)用反问句强调了肯定的语气。
——罗婷芬(2)这句话以反问的形式突出了说话者的意思:就算晚了也必须上学,让说话者的语气更坚决。
(3)这句话包含了反问责备的语气和感情。
——李莉修改:运用反问的修辞,加强语气,表达了责备之情。
修辞品句练习二1、2005年东营中考《空山鸟语》一文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绘鸟的鸣叫声,下面摘抄出了一句,请分析其表达作用。
选句:“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
”分析:2、2005年南通中考沉默的竹笛(节选前三段)16岁一个忧伤的春夜,我躺在集体宿舍临窗的床铺上。
A洁白的月光潮水一般漫进窗户,清冷的微风捎来潮湿的花香。
我陷入少年无端的愁闷思绪里,分外孤单寂寞。
这时,一缕悠扬的笛声由远而近,停留在我的耳畔。
那笛声仿佛是清澈的泉水,流过神话中迷人的花园,一路上集合了蝴蝶和黄莺的梦想,决心要给我的心灵来一次彻底的洗礼。
我陶醉在悦耳的笛声里,忧伤早已悄悄地散去,心情澄澈空明。
那晚,我的心中暗暗地滋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做一个快乐的吹笛手。
好长一段日子,我为能拥有一枝笛子而心神恍惚。
终于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从一个摆地摊的老人那里买到了我盼望已久的竹笛。
第一次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是我人生中最美丽的一个下午。
我清楚地记得我吹着竹笛走在乡村田野上的情景:B落日如一颗水灵灵的红草莓点缀在暮霭笼罩的山尖,横过头顶的归鸟翅膀上涂着夕阳粉红的胭脂,嫩绿的小草在晚风中飘动,像是生命活泼的舞蹈。
我一边吹着竹笛——显然是不成曲调的呜呜声,一边大踏步地把苍茫暮色下的动人风景甩在身后。
这时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江湖侠客,心里汹涌着英雄纵横天下的豪情。
第22题:本文景物描写很精彩,请从文中A、B两处选择一处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可从语言特点、表现手法、表达作用等方面作答)(3分)3、《春天的梦》(节选)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好像比现在冷得多。
那时我还是一个孩子,可我觉得一切都没有希望,我曾在作文里发过“人生如梦”的叹息。
我那时只有十岁呀,可是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
我真的像一棵小草伸出了青春的嫩芽,一条铺满鲜花的道路在我的面前伸展开来。
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春天与希望同在,春天与温暖俱来。
哦,我怀念,怀念那给了我们民族和我们民族所有子孙以幸福、以理想的1949年的春天。
请结合上下文,说说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4、2005年泰安中考《心存感激》一文的语言很有特色。
下面选了一句,请说说你的感受。
选句:蓝天给你以自由遐想,大海给你以深沉雄浑,草原给你以宽广渺远,高山给你以坚毅勇敢,流水给你以柔情缠绵。
感受:5、听雨(节选)季羡林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
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
"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
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
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
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
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实却正相反。
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
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
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