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的自我复制过程
计算机病毒是怎么传播的
![计算机病毒是怎么传播的](https://img.taocdn.com/s3/m/37d6406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5.png)
计算机病毒是怎么传播的计算机病毒之所以传播那么快!是因为计算机病毒有多重传播方式!下面由店铺给你做出详细的计算机病毒传播方式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计算机病毒传播方式一:第一种途径: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传播,这些设备通常有计算机的专用ASIC芯片和硬盘等。
第二种途径:通过移动存储设备来传播这些设备包括软盘、磁带等。
第三种途径: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
第四种途径:通过点对点通信系统和无线通道传播计算机病毒传播方式二:一、因特网传播:Internet既方便又快捷,不仅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而且降低运作成本,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并得到广泛的使用。
商务来往的电子邮件,还有浏览网页、下载软件、即时通讯软件、网络游戏等等,都是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进行。
如此频繁的使用率,注定备受病毒的“青睐”。
通过电子邮件传播:在电脑和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商务联通更多使用电子邮件传递,病毒也随之找到了载体,最常见的是通过Internet交换Word格式的文档。
由于Internet使用的广泛,其传播速度相当神速。
电子邮件携带病毒、木马及其他恶意程序,会导致收件者的计算机被黑客入侵。
email协议的新闻组、文件服务器、FTP下载和BBS文件区也是病毒传播的主要形式。
经常有病毒制造者上传带毒文件到FTP和BBS上,通常是使用群发到不同组,很多病毒伪装成一些软件的新版本,甚至是杀毒软件。
很多病毒流行都是依靠这种方式同时使上千台计算机染毒。
BBS是由计算机爱好者自发组织的通讯站点,因为上站容易、投资少,因此深受大众用户的喜爱,用户可以在BBS上进行文件交换(包括自由软件、游戏、自编程序)。
由于BBS站一般没有严格的安全管理,亦无任何限制,这样就给一些病毒程序编写者提供了传播病毒的场所。
各城市BBS站间通过中心站间进行传送,传播面较广。
随着BBS在国内的普及,给病毒的传播又增加了新的介质。
专家提示: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
对来历不明的陌生邮件及附件不要轻易打开,即使是亲朋好友的邮件也要倍加小心。
计算机病毒是怎么来的
![计算机病毒是怎么来的](https://img.taocdn.com/s3/m/1dc9e433bb4cf7ec4bfed0f7.png)
计算机病毒是怎么来的计算机病毒来源于哪里,产生于哪里,来攻击我们的计算机呢?计算机病毒来源说法一:那么究竟它是如何产生的呢?其过程可分为:程序设计--传播--潜伏--触发、运行--实行攻击。
究其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开个玩笑,一个恶作剧。
某些爱好计算机并对计算机技术精通的人士为了炫耀自己的高超技术和智慧,凭借对软硬件的深入了解,编制这些特殊的程序。
这些程序通过载体传播出去后,在一定条件下被触发。
如显示一些动画,播放一段音乐,或提一些智力问答题目等,其目的无非是自我表现一下。
这类病毒一般都是良性的,不会有破坏操作。
产生于个别人的报复心理。
每个人都处于社会环境中,但总有人对社会不满或受到不公证的待遇。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一个编程高手身上,那么他有可能会编制一些危险的程序。
在国外有这样的事例:某公司职员在职期间编制了一段代码隐藏在其公司的系统中,一旦检测到他的名字在工资报表中删除,该程序立即发作,破坏整个系统。
类似案例在国内亦出现过。
用于版权保护。
计算机发展初期,由于在法律上对于软件版权保护还没有象今天这样完善。
很多商业软件被非法复制,有些开发商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制作了一些特殊程序,附在产品中。
如:巴基斯坦病毒,其制作者是为了追踪那些非法拷贝他们产品的用户。
用于这种目的的病毒目前已不多见。
用于特殊目的。
某组织或个人为达到特殊目的,对政府机构、单位的特殊系统进行宣传或破坏。
或用于军事目的。
计算机病毒来源说法二:病毒就是一些程序代码。
它运行的时候会根据这个程序代码的要求。
制作病毒的环境是虚拟机,他是一个软件,平台就是一个系统,你就像安装系统一样,一步一步地做。
即可学习安装系统,又可以测试病毒。
编程软件:VB、VC++、Delphi、Java等编程语言。
计算机病毒来源说法三:病毒不是来源于突发或偶然的原因。
一次突发的停电和偶然的错误,会在计算机的磁盘和内存中产生一些乱码和随机指令,但这些代码是无序和混乱的,病毒则是一种比较完美的精巧严谨的代码,按照严格的秩序组织起来,与所在的系统网络环境相适应和配合起来,病毒不会通过偶然形成,并且需要有一定的长度,这个基本的长度从概率上来讲是不可能通过随机代码产生的。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aa33092d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1.png)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程序,它能够复制自身并且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传播,从而破坏数据、干扰计算机操作,甚至危害网络安全。
一、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病毒是利用计算机系统中的漏洞或者用户的无意识行为进行传播的恶意程序。
这些病毒可以自我复制,并在网络中进行传播,对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安全构成威胁。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征1、自我复制:计算机病毒可以自我复制,并感染其他程序或文件。
2、隐蔽性:计算机病毒往往以看似正常的程序或文件形式出现,难以被用户发现。
3、潜伏性:计算机病毒可以在感染后潜伏一段时间,等待合适的时机进行发作。
4、破坏性:计算机病毒可以破坏数据、干扰计算机操作,甚至导致系统崩溃。
5、传染性: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在网络中进行传播,并感染其他计算机。
三、计算机病毒的类型根据传播方式和破坏性,计算机病毒可分为蠕虫病毒、木马病毒、宏病毒、文件病毒、启动区病毒等。
其中,蠕虫病毒和木马病毒是较为常见的类型。
蠕虫病毒主要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破坏系统文件和数据,而木马病毒则隐藏在看似正常的程序中,通过欺骗用户进行传播。
四、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1、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修复已知漏洞。
2、使用杀毒软件进行实时监控和定期扫描。
3、不下载未知来源的软件和打开未知邮件附件。
4、限制网络访问权限,避免不必要的网络连接。
5、提高用户安全意识,不轻信陌生人的信息。
计算机病毒是网络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和类型,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保护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计算机病毒详细介绍计算机病毒标题:计算机病毒详细介绍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它能够复制自身并且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传播,从而破坏数据、干扰计算机操作,甚至危害网络安全。
对于计算机用户来说,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特性、传播方式以及防御方法,是保护自己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的重要一环。
一、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病毒是一段特殊的程序代码,它能够利用计算机操作系统或者应用程序的漏洞,进行自我复制和传播。
计算机病毒工作原理
![计算机病毒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3f85216b90d6c85ed3ac615.png)
计算机病毒工作原理条件成熟病毒就开始自我复制到传染对象中,进行各种破坏活动等。
病毒的传染是病毒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传染环节中,病毒复制一个自身副本到传染对象中去。
计算机病毒二、计算机病毒的简单介绍: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的代码,能影响计算机使用,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播性、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可激发性、表现性或破坏性。
计算机病毒的生命周期:开发期→传染期→潜伏期→发作期→发现期→消化期→消亡期。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
就像生物病毒一样,具有自我繁殖、互相传染以及激活再生等生物病毒特征。
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它们能够快速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
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举一个“hello word例子。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DOS批处理病毒源程序autoexec.bat(假设从A盘启动):程序语句程序注解IF exist c:\\autoexec.bat goto Virus REM 首先检查时机Goto No_Virus REM 若时机不成熟则潜伏:Virus REM 时机成熟时(子程序)c: REM 转到C盘ren autoexec.bat auto.bat REM 将正常文件改名,准备冒名顶替copy a:\\autoexec.bat c:\\ REM 自我复制,开始繁殖echo Hello Word! REM 病毒发作,表现症状:No_Virus REM 正常程序入口a: REM 转回A盘/auto REM 执行正常程序pause REM 暂停等待按任意键继续这个程序非常简单,但却包含了计算机病毒的典型结构,引导部分、传染部分、激发部分等五脏俱全。
其触发机制是:C盘存在autoexec.bat文件,当我们用带有此病毒的启动软盘启动微机时若C盘也有autoexec.bat文件,则病毒将C盘原autoexec.bat文件改名为auto.bat,把自身复制到C盘并显示“Hello Word!。
中职网络安全 防范网络病毒 测试题(含答案)
![中职网络安全 防范网络病毒 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640a7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d.png)
中职网络安全技术测试题(分章节)(第二章防范网络病毒)(含答案)本套试题主要用于中职教材网络安全基础知识测评,用于网络安全技术课程。
测试内容包括:网络病毒特征、病毒分类、病毒危害、病毒种类、杀毒软件特征、杀毒软件分类等方面的知识。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是()A.隐藏性B.传染性C.寄生性D.侵入性2、()特性是计算机网络病毒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判断一段程序是否病毒的依据。
A.寄生性B.传染性C.破坏性D.隐藏性3、计算机病毒通过自我复制,从一个程序体进入另一个程序体或从一台计算机进入另一台计算机的过程,体现了病毒的哪类特征()A.寄生性B.传染性C.寄生性D.侵害性4、计算机引导型病毒感染计算机系统的哪个部分()A.引导扇区B.硬盘数据区C.FATD.文件头5、以下哪个特点为无害型病毒的特点()A.减少磁盘可用空间B减少内存 C.显示图像 D.发出声音6、根据病毒的算法,对伴随型病毒说法正确的是()A.此类病毒会改变文件本身,根据算法产生exe文件的伴随体。
B.此类病毒文件具有同样的名字和不同的扩展名(.com)。
C.当感染了此类病毒的文件被系统加载时,.exe的文件被优先执行。
D.病毒感染后,.exe文件和.com文件被同时执行。
7、对蠕虫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网络传播,不改变文件文件和信息B.利用网络从一台计算机传播到另外一台计算机C.蠕虫病毒感染计算机后,会减少磁盘的可用空间D.感染了病毒的计算机,其系统内存会被消耗,甚至导致计算机瘫痪。
8、幽灵病毒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病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幽灵病毒算法简单,传播速度快,病毒代码较为成熟。
B.此类病毒每次传播,自身的都具有相同的内容和长度。
C.幽灵病毒一般由一段混有无关指令的解码算法和变异的病毒体组成。
D.幽灵病毒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9、计算机病毒依靠寄生能力,在侵入到系统后,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发作,病毒的这种特性称为()A.潜伏性B.寄生性C.隐藏性D.传染性10、一段计算机病毒代码保存在计算机系统中,已完成引导进入内存,但还有实施运行,此类病毒的状态处于()A.动态B.静态C.从静态转动态的过程D.从动态转静态过程11、宏病毒是一种常见病毒,它的传播依靠()A.网络文件B.windows和office系统C.电子邮件D.vb编程软件12、CIH病毒是第一个破坏计算机硬件的病毒,它主要破坏了()A.损坏文件的文件头B.操作系统引导扇区C.主板BIOS中的数据甚至硬盘分区表D.毁坏硬盘数据,导致黑屏13、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个人计算机病毒是()A.C-brain病毒B.莫里斯病毒C.梅莉莎病毒D.Nimda病毒14、这个病毒是一个内存驻留型病毒,它感染可执行文件,在进入内存后,快速复制,导致计算机速度降低很快甚至瘫痪,并在屏幕下方显示一个窗口,这个病毒是()A.冲击波病毒B.黑色星期五病毒C.莫里斯病毒D.Nimda病毒15、关于杀毒软件,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杀毒软件不可能查出所有病毒B.杀毒软件能够查出所有病毒,但不一定能清除C.杀毒软件不建议安装过多的杀毒软件D.杀毒软件对感染的文件有多种处理方式16、关于杀毒软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360杀毒软件--白名单优先技术B.金山毒霸--可信用查杀C.瑞星杀毒--第八代杀毒引擎D.瑞星杀毒--木马拦截17、以下不是蠕虫病毒的是()A.莫里斯B.NimdaC.熊猫烧香D.CIH18、关于宏病毒说法错误的是()A.建议不要多人共用一个office程序B.宏病毒可能作为邮件的附件进行传播C.一般的杀毒软件都可清除宏病毒D.宏病毒在发作时,会大量的占用内存19、杀毒软件的功能不包括()A.查杀病毒B.数据恢复C.防病毒入侵D.文件存储20、按病毒存在的媒体分,以下不正确的是()A.网络病毒B.文件病毒C. 引导型病毒D.变型病毒二、简答题(每个题6分,共30分)1、请写出病毒的特征有哪些?2、请详细写出网络病毒的危害有哪些?3、请写出杀毒软件的特征有哪些?4、请写出对于宏病毒的防范措施有哪些?5、请写出常用的杀毒软件有哪些?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病毒种类越来越多,请结合目前的病毒情况,从多个角度,写出病毒的分类。
计算机病毒原理
![计算机病毒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677ba8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d.png)
计算机病毒原理
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中自我复制和传播的恶意软件。
病毒通过潜藏在合法的程序或文件中,当用户执行这些程序或文件时,病毒就会被激活并开始感染其他文件或系统。
计算机病毒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我复制:病毒将自己的拷贝注入到其他文件、程序或存储介质中,以便在被用户执行或打开时能够传播给其他计算机或系统。
2. 挂钩技术:病毒利用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的漏洞,通过操纵系统调用、中断或时间触发等方式,将自己的代码插入到目标程序中,以实现感染目标的目的。
3. 文件感染:病毒会修改或破坏目标文件的内容、结构或属性,使其能够成为病毒的宿主。
这样,当用户执行或打开目标文件时,病毒就能运行并感染其他文件。
4. 启动感染:病毒会篡改操作系统或引导扇区的代码,使得在系统启动时病毒能够首先加载并运行,从而感染其他系统文件和启动项。
5. 隐藏技术:病毒会采用各种隐藏手段来躲避系统的检测和清除。
例如,病毒可能会修改文件的隐藏属性、文件名或扩展名,使其不易被用户察觉。
6. 寄生技术:病毒可以寄生在合法程序、文件或进程中,通过感染这些宿主来实现自身的传播和运行,从而增加自己的存活性和传播范围。
7. 远程控制:某些病毒还会建立与远程服务器的连接,以方便黑客对感染计算机进行远程控制、信息窃取、利用计算机进行攻击等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机病毒的原理可以因其类型和功能而有所差异。
目前已经存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病毒,包括蠕虫、木马、广告软件等,它们的传播方式和特征也各有不同。
为了有效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入侵,用户应当保持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更新,安装防病毒软件,并避免下载、执行未知来源的程序或文件。
简谈计算机病毒
![简谈计算机病毒](https://img.taocdn.com/s3/m/ba1d59a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2.png)
简谈计算机病毒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病毒这一“顽疾”也如影随形,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困扰和损失。
计算机病毒,简单来说,就是一段能够自我复制、传播,并对计算机系统造成损害的程序代码。
它就像是一个隐藏在数字世界里的“小恶魔”,总是伺机而动,寻找着系统的漏洞和弱点,然后发起攻击。
计算机病毒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文件型病毒、引导型病毒、宏病毒等。
文件型病毒通常会附着在可执行文件上,当用户运行这些文件时,病毒就会被激活并开始感染其他文件。
引导型病毒则主要隐藏在计算机的启动扇区中,能够在系统启动时抢先获得控制权,从而进行破坏。
宏病毒则是寄生在文档中的宏代码里,一旦打开带有宏病毒的文档,病毒就会自动运行。
这些病毒的传播途径也是五花八门。
网络无疑是病毒传播的“快车道”。
当我们在网上浏览网页、下载文件、收发邮件时,都有可能不小心“中招”。
比如,一些恶意网站会通过脚本代码自动下载病毒到用户的计算机中;一些来历不明的邮件附件可能隐藏着病毒,一旦打开就会引发灾难。
此外,移动存储设备,如 U 盘、移动硬盘等,也是病毒传播的常见媒介。
如果在一台感染了病毒的计算机上使用了未经过消毒的移动存储设备,再将其插入另一台计算机,病毒就很容易被传播过去。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不容小觑。
它可能会破坏计算机系统的文件和数据,导致重要信息丢失。
想象一下,你辛苦撰写的文档、精心拍摄的照片,或者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料,突然之间化为乌有,那将是多么令人崩溃的事情。
病毒还可能会占用计算机的系统资源,使计算机运行速度变得异常缓慢,甚至死机。
这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还可能会导致一些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任务无法按时完成,造成严重的后果。
有些病毒甚至能够窃取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如账号密码、银行卡信息等,给用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应对计算机病毒的威胁,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首先,要安装可靠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并及时更新病毒库。
2024年信息技术计算机病毒
![2024年信息技术计算机病毒](https://img.taocdn.com/s3/m/fc279f5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6.png)
信息技术计算机病毒1.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病毒也逐渐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它可以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自我复制和传播,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破坏和损失。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传播方式以及预防和应对措施。
2.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点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它可以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自我复制和传播。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包括:自我复制: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复制自身到其他程序或文件中,从而感染更多的计算机系统。
隐蔽性:计算机病毒通常会隐藏在其他程序或文件中,不易被发现。
破坏性:计算机病毒可以对计算机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删除文件、损坏系统、窃取敏感信息等。
传播性: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网络、移动存储设备等途径传播。
3.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传播方式包括:电子邮件附件:病毒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附件的形式传播,用户在打开附件时,病毒会自动运行并感染计算机系统。
网络:病毒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传播,用户在文件时,病毒会附着在文件中,并在用户打开文件时感染计算机系统。
移动存储设备:病毒可以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播,如U盘、移动硬盘等,用户在插入移动存储设备时,病毒会自动运行并感染计算机系统。
软件漏洞:病毒可以利用软件漏洞传播,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病毒会利用这些漏洞感染计算机系统。
4.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安装杀毒软件:安装杀毒软件可以有效检测和清除计算机病毒。
用户应该定期更新杀毒软件,以确保其能够识别最新的病毒。
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可以修复软件漏洞,防止病毒利用漏洞传播。
不打开不明来源的邮件附件:用户应该谨慎打开来自不明来源的邮件附件,避免感染病毒。
不随意软件:用户应该从官方网站或可信的渠道软件,避免带有病毒的软件。
定期备份重要文件:定期备份重要文件可以防止病毒损坏文件,用户可以在病毒感染后恢复文件。
病毒的最基本结构
![病毒的最基本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8bb70ac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e.png)
病毒的最基本结构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能通过复制自身并对其他非感染软件或数据文件造成伤害的软件。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计算机感染病毒,它可以通过联网传播,或者通过介质载体,比如存储卡,U盘,光盘等传播。
计算机病毒的最基本结构由感染程序、负责传播源程序、触发程序和恢复程序四部分构成,这四部分组成了一个病毒的架构。
感染程序是病毒传播的重要部分,它会把病毒身上的代码插入到目标程序中,其作用是使影响软件和数据文件受到损害;
负责传播源程序主要是指病毒通过网络、介质传播源和U 盘等载体传播的一部分;
触发程序就是病毒开始活动的标志,释放和传播受害者的有害程序;
恢复程序是病毒在清除后自行恢复的一种程序,有些病毒可以实现其自我复制的过程。
另外,计算机病毒在执行时还可能向受害者传播链接,使受害者访问恶意网站,从而获取它们窃取用户信息。
总之,计算机病毒的最基本结构是由感染程序、传播源程序、触发程序和恢复程序组成,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病毒架构,可以帮助用户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攻击和传播。
计算机病毒的工作过程
![计算机病毒的工作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b1849c4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9.png)
计算机病毒的工作过程计算机系统的内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我们可以认为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在内存中运行(相当与人的大脑),所以控制了内存就相当于控制了人的大脑,电脑病毒一般都是通过各种方式把自己植入内存,获取系统最高控制权,然后感染在内存中运行的程序。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病毒的工作过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计算机病毒的工作过程一、电脑病毒定义所谓电脑病毒就是一段代码,其本质和大家使用的QQ、WORD 什么的程序没有区别,只不过制作者令其具有了自我复制和定时发作进行破坏功能。
一般电脑病毒都在1K到数K大小。
二、电脑病毒种类我们所遇到的电脑病毒可分引导型(感染磁盘引导区)程序型(感染可执行文件)宏电脑病毒(感染WORD文档)等。
三、电脑病毒工作原理计算机系统的内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我们可以认为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在内存中运行(相当与人的大脑),所以控制了内存就相当于控制了人的大脑,电脑病毒一般都是通过各种方式把自己植入内存,获取系统最高控制权,然后感染在内存中运行的程序。
(注意,所有的程序都在内存中运行,也就是说,在感染了电脑病毒后,你所有运行过的程序都有可能被传染上,感染那些文件这由电脑病毒的特性所决定)1、程序型电脑病毒的工作原理。
这是目前最多的一类电脑病毒,主要感染.exe 和 .dll 等可执行文件和动态连接库文件,比如很多的蠕虫电脑病毒都是这样。
注意蠕虫电脑病毒不是一个电脑病毒,而是一个种类。
他的特点是针对目前INTERNET高速发展,主要在网络上传播,当他感染了一台计算机之后,可以自动的把自己通过网络发送出去,比如发送给同一居欲网的用户或者自动读取你的EMAIL列表,自动给你的朋友发EMAIL等等。
感染了蠕虫电脑病毒的机器一秒种可能会发送几百个包来探测起周围的机器。
会造成网络资源的巨大浪费。
所以这次我们杀毒主要是针对这种电脑病毒。
那么电脑病毒是怎么传染的那?切记:电脑病毒传染的前提就是,他必须把自己复制到内存中,硬盘中的带毒文件如果没有被读入内寸,是不会传染的,这在杀毒中非常重要。
计算机病毒名词解释
![计算机病毒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e86e5f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e1.png)
计算机病毒名词解释名词解释:计算机病毒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正常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
拓展: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可激发性、表现性或破坏性。
计算机病毒的生命周期:开发期→传染期→潜伏期→发作期→发现期→消化期→消亡期。
简介计算机病毒是人为制造的,有破坏性,又有传染性和潜伏性的,对计算机信息或系统起破坏作用的程序。
它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隐蔽在其他可执行的程序之中。
计算机中病毒后,轻则影响机器运行速度,重则死机系统破坏;因此,病毒给用户带来很大的损失,通常情况下,我们称这种具有破坏作用的程序为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按存在的媒体分类可分为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混合型病毒3种;按链接方式分类可分为源码型病毒、嵌入型病毒和操作系统型病毒等3种;按计算机病毒攻击的系统分类分为攻击DOS系统病毒,攻击Windows系统病毒,攻击UNIX系统的病毒。
如今的计算机病毒正在不断的推陈出新,其中包括一些独特的新型病毒暂时无法按照常规的类型进行分类,如互联网病毒(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一些携带病毒的数据越来越多)、电子邮件病毒等。
计算机病毒被公认为数据安全的头号大敌,从1987年电脑病毒受到世界范围内的普遍重视,我国也于1989年首次发现电脑病毒。
目前,新型病毒正向更具破坏性、更加隐秘、感染率更高、传播速度更快等方向发展。
因此,必须深入学习电脑病毒的基本常识,加强对电脑病毒的防范。
类型依附的媒体类型分类(1)网络病毒:通过计算机网络感染可执行文件的计算机病毒。
(2)文件病毒:主攻计算机内文件的病毒,(扩展名为.EXE或.COM的文件),当被感染的文件被执行,病毒便开始破坏电脑,这种病毒都是伪装成游戏,成人视频软件等钓鱼的形态出现引发用户点击,病毒便明显地或是偷偷的安装上去。
(3)引导型病毒:是一种主攻感染驱动扇区和硬盘系统引导扇区的病毒。
《计算机病毒》教学案
![《计算机病毒》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20bc5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11.png)
《计算机病毒》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特点。
(2)了解常见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及其危害。
(3)掌握防止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和措施。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预防计算机病毒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爱护计算机设备的意识。
(2)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特点。
2、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及危害。
3、防止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和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重点: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特点,了解常见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及其危害,掌握防止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和措施。
2、难点: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的侵害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计算机。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2、教学手段:PPT演示、视频展示、实际操作演示。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演示PPT和视频,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特点,以及常见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及其危害。
2、新课教学:讲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分类,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的侵害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计算机。
3、巩固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探讨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的侵害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计算机。
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预防计算机病毒的重要性以及正确使用计算机的方法。
《防治计算机病毒》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危害性;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预防计算机病毒的能力;2、提高学生处理计算机病毒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2、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
二)难点1、处理计算机病毒突发事件的方法;2、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预防计算机病毒的习惯。
计算机病毒蠕虫和特洛伊木马介绍
![计算机病毒蠕虫和特洛伊木马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ba4fa4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3.png)
计算机病毒蠕虫和特洛伊木马介绍1. 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能够通过感染文件或程序,在计算机系统中自我复制的恶意软件。
一旦感染,病毒可以破坏数据、使系统变得不稳定,甚至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下载不安全的文件、打开感染的电子邮件附件或访问感染的网页而传播。
2. 计算机蠕虫:计算机蠕虫是一种独立的恶意软件,可以在网络上自我传播,它会利用计算机系统中的漏洞来感染其他系统。
与病毒不同的是,蠕虫不需要依赖于宿主文件,它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造成广泛的破坏。
3. 特洛伊木马:特洛伊木马是一种伪装成有用软件的恶意软件,一旦被用户下载并安装,它会在系统中植入后门,使攻击者可以远程控制计算机系统。
特洛伊木马通常会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登录凭据,或者开启摄像头和麦克风进行监视。
为了保护计算机系统免受这些恶意软件的侵害,用户可以使用防病毒软件、防火墙和定期更新操作系统来加强安全措施。
此外,用户还应该避免点击不明来源的链接、下载未知来源的文件,以及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
计算机病毒、蠕虫和特洛伊木马是网络安全领域中的三大主要威胁。
它们对个人用户、企业和政府机构造成了严重的风险。
因此,了解这些恶意软件如何传播和运作,以及如何保护计算机系统不受其侵害,对于网络安全非常重要。
计算机病毒、蠕虫和特洛伊木马之间的区别在于它们的传播方式和目标。
计算机病毒依赖于宿主文件,它会将自身复制到其他文件中,并通过共享文件或网络传播。
蠕虫不需要宿主文件,它可以自行传播到其他计算机系统,甚至可以利用网络中的漏洞。
而特洛伊木马通常是伪装成有用软件或文件,一旦被用户下载并安装,就会植入后门,以便攻击者远程控制系统。
这些恶意软件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的危害包括数据泄露、系统瘫痪、信息窃取,甚至网络攻击。
因此,保护计算机系统免受这些威胁的侵害至关重要。
为了防范计算机病毒、蠕虫和特洛伊木马,用户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包括使用受信任的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避免下载和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或文件、谨慎点击不明来源的链接和附件,以及定期备份重要数据。
计算机病毒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计算机病毒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ebfa213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e.png)
计算机病毒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传播计算机病毒是指能够自我复制并传播到其他计算机系统中的恶意软件程序,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
一、邮件附件传播法邮件附件传播法是病毒传播中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病毒制作者通常会将病毒程序作为电子邮件的附件发送给目标用户,而这些用户在误以为这是正常的邮件附件的情况下,会点击打开并执行该附件,从而感染他们的计算机系统。
此外,一些病毒程序还会利用邮件客户端的漏洞自动执行病毒代码,以此来感染更多的目标用户。
因此,为了杜绝邮件附件传播法,用户在收到附件时,一定要仔细检查邮件发送者的身份,尽量避免打开不明来源的邮件附件。
二、网络共享传播法网络共享传播法是指利用共享网络资源(如局域网、互联网等)来进行病毒传播的一种方式。
病毒制作者会通过共享文件夹或共享软件等方式,将病毒程序传播到其他计算机系统中,从而感染更多的用户。
此外,一些病毒程序还会利用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的漏洞自动执行病毒代码,以此来感染更多的计算机系统。
因此,为了防止网络共享传播法,用户应该定期升级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防病毒软件等,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稳定。
三、插入式设备传播法插入式设备传播法是指利用U盘、移动硬盘、光盘等插入式设备,将病毒程序传播到其他计算机系统中,从而感染更多的用户。
病毒制作者通常会利用插入式设备的自动运行功能,将病毒程序作为“autorun.inf”文件的一部分,从而自动执行病毒代码,并感染目标计算机系统。
为了避免插入式设备传播法,用户应该关闭插入式设备的自动运行功能,或者在使用插入式设备时,注意扫描病毒,并选择可信的设备来源,避免感染病毒。
四、社交网络传播法社交网络传播法是指利用社交网络渠道来进行病毒传播的一种方式。
病毒制作者会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向用户发送包含病毒链接或诱骗性质的信息,从而诱导用户点击该链接,进而感染计算机系统。
此外,一些病毒程序还会利用社交网络平台的安全漏洞,从而自动执行病毒代码,并感染更多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病毒发展历史
![计算机病毒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0f9eb40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0.png)
计算机病毒发展历史第一个计算机病毒Elk Cloner,是美国匹兹堡一位高中生的恶作剧,恐吓的色彩并不严重。
它主要骚扰不知情的Apple II用户,使对方的电脑屏幕显示出这样一首短诗:It w。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是计算机病毒发展历史,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计算机病毒发展历史早期计算机病毒发展史早在1949年,距离第一部商用计算机的出现还有好几年时,计算机的先驱者冯.诺依曼在他的一篇论文《复杂自动机组织论》,提出了计算机程序能够在内存中自我复制,即已把病毒程序的蓝图勾勒出来,但当时,绝大部分的计算机专家都无法想象这种会自我繁殖的程序是可能的,可是少数几个科学家默默地研究冯.诺依曼所提出的概念,直到十年之后,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贝尔实验室中,三个年轻程序员道格拉斯.麦耀莱、维特.维索斯基和罗伯.莫里斯在工余想出一种电子游戏叫做"磁芯大战"。
1975年,美国科普作家约翰.布鲁勒尔写了一本名为《震荡波骑士》的书,该书第一次描写了在信息社会中,计算机为正义和邪恶双方斗争的工具的故事,成为当年最佳畅销书之一。
1977年夏天,托马斯.捷.瑞安的科幻小说《P-1的青春》成为美国的畅销书,轰动了科普界。
作者幻想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病毒,可以从一台计算机传染到另一台计算机,最终控制了7000台计算机,酿成了一场灾难,这实际上是计算机病毒的思想基础。
1983年11月3日,弗雷德.科恩博士研制出一种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复制自身的破坏性程序,伦.艾德勒曼将它命名为计算机病毒,并在每周一次的计算机安全讨论会上正式提出,8小时后专家们在VAX11/750计算机系统上运行,第一个病毒实验成功,一周后又获准进行5个实验的演示,从而在实验上验证了计算机病毒的存在。
1983年月11月,美国计算机安全专家费雷德博士研制出一种能够自我复制的计算机程序,随后该程序在VAX/11机上进行了攻击试验,并获成功,第一例计算机病毒就此诞生了。
计算机病毒的名词解释
![计算机病毒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b61176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e.png)
计算机病毒的名词解释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指一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恶意软件,能够感染并感染计算机系统的程序或文件。
计算机病毒一般通过潜伏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感染程序,通过网络、可移动存储介质或下载文件等途径传播并感染其他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目的是破坏计算机系统、窃取用户信息、传播广告等。
计算机病毒可以根据其传播方式、感染对象、危害程度等因素进行分类。
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类型包括:1. 病毒(Virus):病毒是一种将自身复制并附着于其他文件或程序上的恶意软件。
它可以通过感染其他文件或程序的方式传播,并在被感染程序运行时执行恶意操作。
2. 蠕虫(Worm):蠕虫是一种独立的自我复制程序,它能够通过网络自动传播,并感染其他计算机系统。
蠕虫不需要依附于其他程序或文件,因此可以迅速传播并造成严重的破坏。
3. 木马(Trojan Horse):木马是一种伪装成正常程序的恶意软件,通常通过欺骗用户安装并运行。
一旦木马程序被运行,它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中执行恶意操作或允许黑客远程控制计算机。
4. 广告软件(Adware):广告软件是一种通过在用户界面上显示广告或弹窗来获取收益的恶意软件。
广告软件通常随着其他免费软件一起安装,用户在使用时会遭受流氓广告和不必要的推销。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有多种形式。
首先,计算机病毒可能破坏计算机系统或文件,导致数据损坏或丢失,甚至使整个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其次,计算机病毒可以窃取用户的敏感信息,例如密码、银行账号等,导致个人隐私泄露和财产损失。
此外,计算机病毒还可以被黑客利用来进行网络攻击,例如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造成网络瘫痪或服务器崩溃。
为了防止计算机病毒的感染和传播,用户可以采取以下安全措施: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补丁,安装可信的杀毒软件,并定期进行病毒扫描,避免打开来自不明来源的文件和链接,不随意下载和安装来路不明的软件,备份重要的文件和数据等。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38ee8b1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f.png)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计算机病毒是指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中自我复制和传播,并对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的一种恶意程序。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通过网络传播网络是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
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互联网、局域网、无线网等各种网络进行传播,利用网络的广泛性和匿名性,很容易感染和传播到其他计算机中。
比如,通过电子邮件、网络聊天、P2P文件共享等方式传播。
2.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播移动存储设备,如U盘、移动硬盘、SD卡等,也是计算机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
用户将感染了病毒的文件保存在移动存储设备中,当这个设备插入到其他计算机中时,病毒就会复制自己并传播到其他计算机中。
因此,在使用移动存储设备时,用户应注意检查是否感染了病毒。
3.通过下载和安装程序传播许多计算机用户会通过下载和安装程序来获取所需的软件或游戏,但是这样也容易导致病毒的传播。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用户对某些软件或游戏的需求,伪装成正常的软件或游戏,将病毒植入其中,等待用户进行下载和安装。
因此,用户在下载和安装程序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软件说明、评价和其他网友的评价,注意安装程序的来源。
4.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社交媒体平台已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计算机病毒传播的又一渠道。
一些不法分子会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伪造的信息和链接,引诱用户点击链接或下载文件,从而感染病毒。
因此,用户在使用社交媒体平台时,不要轻信不明来源的信息和链接,注意谨防病毒的传播。
5.通过漏洞传播计算机系统中存在许多漏洞,黑客可以利用漏洞来入侵系统并传播病毒。
比如,黑客可以通过远程执行漏洞来获取系统权限,并在系统中安装病毒,从而将病毒传播到其他计算机中。
因此,用户应及时更新系统软件和安装杀毒软件,加强系统的安全性。
以上是计算机病毒传播的几种常见途径,为了避免和杜绝病毒的传播,用户应加强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意识,注意保护自己的计算机和移动存储设备,对不明来源和链接的软件、信息等要谨慎对待,及时更新系统和杀毒软件,以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
slammer原理
![slammer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e43af7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d.png)
Slammer病毒的基本原理Slammer病毒(又称为Sapphire、SQL Slammer、SQL Hell等)是在2003年1月25日爆发的一种计算机蠕虫病毒。
该病毒主要利用了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上的一个安全漏洞进行传播,导致了互联网上数十万台服务器和计算机被感染。
1. 背景介绍Slammer病毒是一种自我复制的蠕虫,它通过利用微软发布的Microsoft SQL Server中一个已知的缓冲区溢出漏洞进行传播。
该漏洞位于SQL Server的网络监听程序(MSSQL服务)中,使得攻击者可以发送特制的UDP数据包来触发缓冲区溢出。
2. 病毒传播过程Slammer病毒的传播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扫描目标Slammer首先会在感染主机上生成一个随机IP地址,并发送UDP数据包来探测是否存在可感染目标。
它使用了一种非常高效的扫描技术,称为”随机梭哈”(Random Scatter Gambling),即通过随机选择目标IP地址来提高成功率。
这种技术使得Slammer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扫描到大量的潜在目标。
步骤2:利用漏洞传播一旦Slammer发现了一个可感染的目标,它就会向该目标发送特制的UDP数据包,触发目标上的SQL Server服务中的缓冲区溢出漏洞。
这个漏洞允许攻击者执行任意代码,并将恶意代码注入到目标系统内存中。
步骤3:感染目标一旦缓冲区溢出漏洞被成功利用,Slammer病毒会将自身恶意代码注入到目标系统内存中,并开始自我复制。
它使用了一个非常小巧且高度压缩的代码,以便能够在内存中快速复制和传播。
步骤4:传播速度加快Slammer病毒的复制速度非常快。
一旦成功感染了一个目标系统,它就会利用该系统向其他潜在目标发送大量UDP数据包。
这种快速传播导致了病毒在互联网上迅速蔓延,并且很快超过了网络带宽容量。
3. 病毒影响由于Slammer病毒传播速度极快,它在短时间内就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过程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344b6d71b84ae45c3b358c7e.png)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过程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过程2010年08月08日星期日下午09:00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贝尔实验室里,三个年轻的程序员编写了一个名为"磁芯大战"的游戏,游戏中通过复制自身来摆脱对方的控制,这就是所谓"病毒"的第一个雏形。
20世纪70年代,美国作家雷恩在其出版的P1的青春一书中构思了一种能够自我复制的计算机程序,并第一次称之为"计算机病毒"。
1983年11月,在国际计算机安全学术研讨会上,美国计算机专家首次将病毒程序在VAX/750计算机上进行了实验,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病毒就这样出生在实验室中。
20世纪80年代后期,巴基斯坦有两个编软件为生的兄弟,他们为了打击那些盗版软件的使用者,设计出了一个名为"巴基斯坦智囊"的病毒,该病毒只传染软盘引导。
这就是最早在世界上流行的一个真正的病毒。
1988年至1989年,我国也相继出现了也能感染硬盘和软盘引导区的Stoned(石头)病毒,该病毒体代码中有明显的标志"Your PC is now Stoned!"、"LEGALISE MARIJUANA!",也称为"大麻"病毒"等。
该病毒感染软硬盘0面0道1扇区,并修改部分中断向量表。
该病毒不隐藏也不加密自身代码,所以很容易被查出和解除。
类似这种特性的还有"小球、Azusa/Hong-Kong/2708、Michaelangelo,这些都是从国外传染进来的。
而国产的有Bloody、Torch、Disk Killer等病毒,实际上它们大多数是Stoned病毒的翻版。
20世纪90年代初,感染文件的病毒有Jerusalem(黑色13号星期五)、YankeeDoole、Liberty、1575、Traveller、1465、2062,4096等,主要感染.COM和.EXE文件。
病毒的工作原理
![病毒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9e1132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5.png)
病毒的工作原理1.计算机病毒的生命周期计算机病毒的产生过程分为:程序设计,传播,潜伏,触发,运行,实行攻击。
计算机病毒从生成开始到完全根除结束也存在一个生命周期。
(1)开发期即计算机的编写调试期。
在几年前,制造一个病毒需要丰富的计算机编程知识。
但是如今有一点计算机编程知识的人的都可以制造一个病毒。
通常计算机病毒是由一些误人歧途、试图传播计算机病毒和破坏计算机的个人或组织制造的。
(2)传染期传染分主动传染和被动传染。
一个计算机病毒编写出来以后,病毒的编写者通常要将其传播出去。
常用的办法是用其感染一个流行的程序,并再将其放人BBS站点上、校园网或其他大型组织的网络中被动等待。
一旦该病毒被激活,就可以实施主动传染,感染其他符合条件的相关程序或文件。
(3)潜伏期潜伏分为静态潜伏和动态潜伏。
静态潜伏期的病毒处于休眠状态,病毒通过文件拷贝被动复制。
一个设计良好的病毒可以在它活化前长期内被复制。
动态潜伏是指病毒被激活后,病毒利用相关技术与策略,竭力隐藏自己。
潜伏性给了病毒充裕的传播时间。
这时病毒的危害在于暗中占据存储空问。
(4)发作期带有破坏机制的病毒会在遇至某一特定条件时发作,一旦遇上某种条件,比如某个日期或出现了用户采取的某个特定的行为,病毒就被触发,并实施破坏行为。
(5)发现期当一个病毒被检测到并被隔离出来后,它被送到计算机安全协会或反病毒厂家,在那里病毒被通报和描述给反病毒研究工作者。
(6)同化期在这一阶段,反病毒开发人员修改他们的软件以使其可以检测到新发现的病毒。
这段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开发人员的素质和病毒的类型。
(7)消亡期若是所有用户安装了最新版的杀毒软件,那么任何病毒都将会被清除。
这样就没有什么病毒可以广泛地传播了,但有一些病毒在消失之前有一个很长的消亡期。
至今,还没有哪种病毒已经完全消失,但是某些病毒已经在很长时间里不再是一个重要的威胁了。
2.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环节计算机病毒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实际上,计算机病毒要完成一次完整的传播破坏过程,必须经过“分发拷贝、潜伏繁殖、破坏表现”几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抑制病毒的传播、蔓延,或者清除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