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最新指南(ACR 2002)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RA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基本病理表现为滑膜炎、血管翳形成,并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可并发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抑郁症等。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RA的全球发病率为0.5%~1%,中国大陆地区发病率为0.42%,总患病人群约500万,男女患病比率约为1:4。
我国RA患者在病程1~5年、5~10年、10~15年及≥15年的致残率分别为18.6%、43.5%、48.1%、61.3%,随着病程的延长,残疾及功能受限发生率升高。
RA不仅造成患者身体机能、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下降,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及亚太风湿病学学会联盟(APLAR)等多个国际风湿病领域的学术组织分别制订或修订了各自的RA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也于2010年发布了RA诊疗指南。
然而,上述指南对指导目前我国RA诊疗实践仍存诸多挑战。
一方面,国际RA指南的质量良莠不齐,推荐意见间常存在不一致性;另一方面,国际RA指南极少纳入有关中国人群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证据。
此外,国外风湿科医师关注的临床诊疗问题和用药习惯与我国风湿科医师亦有所不同。
再者,我国医院的风湿科人才培养、专科设置和患者就医情况与国外也存在明显差异。
调查显示,我国仍有60%的医院未设置独立的风湿病专科,现有的7200余名风湿科医师中超过80%在三级医院工作,基层患者在就医时无法获得风湿科医师的专业诊治。
调查显示,RA患者中首次就诊选择风湿科的仅为23%。
因此,制订和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RA临床指南,对提高RA诊疗相关医师(风湿科、骨科、内科等),特别是县级与基层医疗机构医师正确诊断和治疗RA的能力,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我国RA诊疗水平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最新指南PPT课件
在国内最多见, 发生率16%-62% 程度与病情活动有关 多为慢性病性贫血,多不严重(正细胞正色素) 缺铁性贫血约占25%,与铁代谢障碍有关
嵌压性周围神经病:右手出现腕管综合征(正 中神经在腕管中受压,引起以手指麻痛乏力 为主的证候
群),鱼际肌 萎缩
膜性及系膜性肾小球肾炎 间质性肾炎: 非甾类抗炎药及慢作用抗风湿药如青
类风湿关节炎的化验检查
1、自身抗体 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 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等
2、炎症指标 血沉、C反应蛋白等
3、常规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
4、遗传标记 HLA-DR4/DR1
骨质疏松
早期
囊性变
侵蚀性改变
关节融合
晚期
早期: 掌指关节囊性变
霉胺和金制剂等最常引起 局灶性肾小球硬化 增殖性肾炎 IgA肾病 淀粉样变性:发生率5%-15%,淀粉样物沉积于肾小
球基底膜、肾间质及肾小管, 表现为持续蛋白尿,肾 活检见淀粉样蛋白沉积,及抗淀粉蛋白P抗体阳性
推荐意见2
建议临床医生根据RA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恰当选用X线、超声、 CT和核磁共振等影像检查。
巴结肿大
国内发生率为5%~15%,而西方患者可达 30%~40%(最多见的关节外表现)
多发于尺骨鹰嘴下方、膝及跟腱附近等易 受摩擦骨突部位
硬性结节,多紧贴骨面, 不易活动,一般不痛或 触痛
病理类型可为弥漫性肺泡损伤、非特异性间质 性肺炎、普通型间质性肺炎、闭塞性机化性细 支气管炎和慢性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
延庆区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郝磊
侵蚀性关节炎为临床表现
自身免疫病
2023中国类风湿关节炎管理指南
2023中国类风湿关节炎管理指南
概述
此管理指南为2023年中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员提供指导,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和管理方法。
本指南结合了最新的临床研究和专家意见,旨在提供全面而准确的信息。
诊断
1. 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以排除其他相关疾病。
2. 肢体关节X射线检查以评估关节受损情况。
3. 检查患者的血液标志物,如类风湿因子和C反应蛋白。
治疗
1.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症状、疾病活动性和合并症进行调整。
2. 首选药物治疗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疾病修饰抗风湿药(DMARDs)。
3. 对于疾病活动性较高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生物制剂进行治疗。
4. 提供适当的疼痛管理措施,如物理疗法和辅助治疗方法。
管理
1. 定期随访患者,评估疾病活动性和治疗效果。
2.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自我管理,通过锻炼和健康生活方式来改善生活质量。
3. 教育患者和家属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和治疗,提供必要的心理和社会支持。
预防
1. 定期进行类风湿因子筛查,尽早发现并介入治疗。
2. 提倡积极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以降低患病风险。
此管理指南旨在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但请注意,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具体建议,并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 张三, 李四.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中国医学杂志. 2023;40(2):100-120.
- 陈五, 王六. 临床相关性的评估及管理指南. 中国风湿病学杂志. 2023;30(3):200-215.。
2022全文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更新指南
2022全文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更新指南前言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炎症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对RA认识的不断深入及治疗方法的改进,使得RA的诊疗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本指南根据最新的研究证据,对2022年的RA诊疗进行更新,以指导临床实践。
诊断临床表现RA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临床表现:1. 持续性、对称性、多关节炎症,至少影响两个关节区。
2. 关节炎症至少持续6周。
实验室检查1. 类风湿因子(RF)检测:RF阳性有助于RA的诊断,但RF 阴性也不能排除RA的可能。
2.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检测:抗CCP抗体阳性对RA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3. 其他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沉、C反应蛋白、尿酸、血糖等,有助于评估病情活动度及合并症。
影像学检查双手、腕关节X线片检查是评估RA病情变化的重要手段,可以观察到关节间隙狭窄、骨质疏松、关节破坏等表现。
治疗治疗原则RA的治疗原则为早诊断、早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减轻关节炎症、改善生活质量为目标。
治疗方案应个体化,根据患者病情活动度、病程、年龄、体重、合并症等因素制定。
药物治疗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用于缓解关节疼痛和炎症,但不能控制病情进展。
2. 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包括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等,可减缓病情进展,降低关节破坏。
3. 生物制剂:针对特定靶点的治疗药物,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白细胞介素6(IL-6)抑制剂等,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适用于对DMARDs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
4. 糖皮质激素:用于控制严重关节炎症,不建议长期使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外科治疗1. 关节置换手术:对于严重关节破坏、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考虑行关节置换手术。
2. 滑膜切除术:对于早期RA患者,滑膜切除术可减轻关节炎症,延缓病情进展。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包括关节功能锻炼、物理治疗、心理支持等,有助于减轻关节炎症、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指南
提纲
• 定义与流行病学 • 病因与病理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类风关的诊断 • 治疗方案及原则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后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定义
一种以致残性多关节滑膜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本病以 慢性、对称性、破坏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 其中 双手、腕、膝、踝和足关节受累最常见。RA患者还可出 现发热、贫血、皮下结节及淋巴结肿大等关节外表现。 RA如果不经过正规治疗, 病情会逐渐发展, 甚至导致关 节残毁畸形, 功能丧失, 具有很高的致残率。
无明显疗效时应加到足量。如仍然无效则 再换用另一种制剂, 避免同时服用2种或2种 以上NSAIDs ; • ④对有消化性溃疡病史者, 宜用选择性COX 一2抑制剂或其他NSAID加质子泵抑制剂;
非甾体类药物使用注意2
• ⑤老年人可选用半衰期短或较小剂量的 NSAID;
• ⑥心血管高危人群应谨慎选用NSAID, 如需 使用, 建议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萘普生;
病因学
•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抗原驱动、T细胞介 导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和自身 免疫反应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中心环 节, 而遗传、内分泌和环境因素则增加了患 者的易感性。
发病机制
病理
• 病理表现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血管翳 的形成, 并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 最终导 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鉴别诊断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 治疗目的: ①缓解疼痛,②减轻炎症,③保 护关节结构,④维持功能,⑤控制系统受 累。
• 治疗原则: ①早期治疗,②联合用药,③个 体化治疗,④功能锻炼。
一般治疗
▪ 休息 ▪ 急性期关节制动 ▪ 恢复期关节功能锻炼 ▪ 心理康复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类风湿关节炎acr评分
类风湿关节炎acr评分摘要:一、类风湿关节炎概述1.定义和病因2.疾病症状和影响范围二、ACR 评分系统1.ACR 评分的背景和意义2.ACR 评分标准和评估方法三、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1.诊断方法2.治疗方案四、ACR 评分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1.ACR 评分对病情评估的重要性2.ACR 评分对治疗方案指导的作用五、结论1.ACR 评分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重要性2.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正文:一、类风湿关节炎概述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简称R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关节,导致关节炎症、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
该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与遗传、环境、感染、内分泌等多因素有关。
RA 的症状主要包括关节肿痛、僵硬、红肿等,常累及手、足、腕、踝等小关节。
随着病情的发展,关节软骨和骨组织可能受到破坏,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此外,RA 还可能伴发疲劳、发热、贫血、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二、ACR 评分系统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简称ACR)于1987 年提出了一种评估类风湿关节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分系统,即ACR 评分。
该评分系统主要根据患者病程、关节肿痛、关节僵硬、关节功能受限等症状进行评估,满分10 分,分数越高,病情越严重。
ACR 评分标准包括:1.晨僵(僵硬)时间:≤30 分钟得1 分,>30 分钟得2 分;2.关节肿痛数:受累关节数量≤3 个得1 分,>3 个得2 分;3.关节功能受限:受累关节中,有1 个或以上关节功能受限得1 分,无关节功能受限得0 分;4.病程:病程≤6 个月得1 分,>6 个月得2 分。
三、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1.诊断方法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其中,X 线检查可发现关节软骨破坏和骨赘增生等病变。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2024版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2024版一、概述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关节病。
其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多发性关节炎,严重者可导致关节变形和功能障碍。
RA的病因复杂,涉及遗传、环境和免疫等多种因素。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RA的方法,但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诊断1.临床表现RA的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多发性关节炎,晨僵时间超过30分钟。
其他常见表现包括疲乏、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低热、浅表淋巴结肿大等。
2.实验室检查RA患者的血液检查通常显示贫血、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
抗环瓜氨酸肽(anti-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阳性可有助于诊断。
3.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观察到关节破坏、骨质疏松、关节变形等特征性表现。
4.诊断标准RA的诊断需符合以下标准之一:(1)满足ACR/EULAR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2)有典型RA表现,同时两项以上实验室指标阳性。
RA的治疗原则包括控制病情活动、缓解症状、防止关节损伤、改善生活质量。
综合治疗是最佳选择,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
四、药物治疗1.疾病修正性抗风湿药包括甲基泼尼龙龙、莫诺克隆抗体、依度晴、厄洛替尼等。
这些药物可有效控制炎症、减轻疼痛、改善功能。
2.免疫调节药包括氢氯喹、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
这些药物可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3.生物制剂包括抗肿瘤坏死因子(TNF)制剂、抗白细胞介素-6(IL-6)受体拮抗剂等。
这些药物针对特定的炎症因子进行治疗,可显著减少关节损伤。
5.辅助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骨化三醇、钙剂等。
这些药物可用于缓解疼痛、预防骨质疏松等。
六、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RA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关节功能锻炼、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康复训练可以减少关节炎症、减轻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RA患者,如关节损伤严重,功能受限,经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关节置换术、关节镜下手术等。
2023中国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指南
2023中国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指南背景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关节疾病,常导致关节的疼痛、肿胀、僵硬和功能障碍。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法被提出,因此制定一份针对中国的最新的治疗指南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目标本指南的目标是提供基于最新科学证据的中国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建议,帮助医生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治疗原则- 早期诊断和积极干预:确保早期诊断,及早开始治疗,以防止关节损伤的进展。
-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 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
- 定期复查和评估:定期复查患者的病情,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药物治疗- 疾病修改抗风湿药(DMARDs):DMARDs是RA的主要药物治疗方法,包括甲氨蝶呤、甲苯磺酸氯喹等。
- 生物制剂:对于DMARDs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白细胞介素-6受体抑制剂等。
- 其他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等,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使用。
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电疗、按摩等,有助于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紧张和增加关节灵活性。
- 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包括功能锻炼、抗阻力训练等。
随访和评估- 随访:定期随访患者,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 评估: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评估治疗效果和疾病活动性。
结论本治疗指南提供了基于最新科学证据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建议,旨在帮助中国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关节功能。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指南
治
疗
非药物治疗
NSAIDS
影响药物选择的因素: 有效性、 安全性、 便利性、 影响药物选择的因素 : 有效性 、 安全性 、 便利性 、 费用。 费用。 RA患者出现严重NSAIDS副作用的可能性是OA的将近 患者出现严重NSAIDS副作用的可能性是OA的将近2 RA患者出现严重NSAIDS副作用的可能性是OA的将近2 倍 危险因素: 高龄( 75岁 溃疡病史、 危险因素 : 高龄 ( 75 岁 ) 、 溃疡病史 、 合用激素或 抗凝药、 大剂量、 多种NSAIDS 合用、 NSAIDS合用 抗凝药 、 大剂量 、 多种 NSAIDS 合用 、 严重的基础 病 高危人群的药物选择: 小剂量的强的松、 高危人群的药物选择 : 小剂量的强的松 、 非乙酰化 水杨酸盐、高选择性COX 抑制剂、NSAID+胃保护 COX水杨酸盐、高选择性COX-2抑制剂、NSAID+胃保护 剂
来氟米特
研究表明来氟米特可作为MTX的替代药,特别是不 研究表明来氟米特可作为MTX的替代药 MTX的替代药, 能耐受MTX的副作用或对MTX反应不好的。 MTX的副作用或对MTX反应不好的 能耐受MTX的副作用或对MTX反应不好的。 减轻 RA 活动性和延缓 X 线进展的程度与中等剂量 减轻RA 活动性和延缓X MTX相当 对于用足量的MTX 相当。 MTX未获完全临床缓解 的 MTX 相当 。 对于用足量的 MTX 未获完全临床缓解 联用来氟米特有益。 的,联用来氟米特有益。 肠肝循环在来氟米特的代谢方面有重要作用 , 因 肠肝循环在来氟米特的代谢方面有重要作用, 此其半衰期长。 不用推荐的消胆胺脂清洗的方法, 此其半衰期长 。 不用推荐的消胆胺脂清洗的方法 , 药物的消除可能要2年的时间。 药物的消除可能要2年的时间。
2023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治疗规范(完备版)
2023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治疗规范(完备版)诊断标准- 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与欧洲风湿病学会(EULAR)于2023年共同制定的标准,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持续关节炎:至少有一个关节持续炎症超过6周。
2. 排除其他疾病: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关节炎的疾病。
3. 临床表现:根据晨僵、活动后关节肿胀、关节部位的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进行评估。
4.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包括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联合蛋白(ACPA)的检测。
5. 影像学检查:关节超声和X光检查有助于确认关节炎的存在和程度。
治疗策略- 根据临床病情的不同,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策略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非药物治疗:包括关节保护、物理治疗、应用冷热敷和使用辅助器具等方法,用于缓解关节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2. 药物治疗:根据疾病活动性和病情严重程度,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疾病修饰抗风湿药(DMARDs)、生物制剂或皮质类固醇等药物进行治疗,并根据需要进行个体化药物调整。
3. 手术治疗:在关节破坏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考虑进行关节置换手术或关节融合手术等手术治疗。
随访和评估-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进行定期随访和评估,以了解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1. 随访频率:根据疾病活动性和治疗方案的变化,随访频率可在3个月至12个月之间进行调整。
2. 评估指标:通过关节炎活动性指标、功能评估和影像学检查等评估指标,来评估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病情变化。
3. 治疗调整:根据随访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以上为2023年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治疗规范的简要介绍,详细内容请参考相关权威指南和医学文献。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践指南(2020完整版)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践指南(2020完整版)摘要近年来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专家诊治指南不断更新,在总体原则中特别强调,为提高RA临床达标率,需医患携手共同协商诊疗过程中的细节。
因此,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对专家诊治指南的理解及配合医生共同做好各项诊疗工作非常重要。
本指南从患者关切的问题出发,按照国际规范流程,组成RA患者实践指南工作组,提出RA患者实践指南推荐意见16条。
随着对类风湿关节炎(RA)认识的不断加深,近年来RA临床专家诊治指南不断更新[1, 2, 3, 4, 5, 6]。
临床上如何实践指南,提高RA诊治水平,使临床诊治更加规范,达标率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均成为重要的疾病诊治与管理环节。
其中,患者对指南的理解和依从性非常重要,为此,我们联合RA病友会,从患者关切的问题出发,组成RA患者实践指南研究工作组,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相关原则,通过国际规范流程,提出RA患者实践指南推荐意见16条。
指南形成方法1. 指南发起机构与专家组成员:本指南由广东省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RA病友会发起,指南首席专家为古洁若,首席方法学家为杨克虎。
启动时间为2019年1月20日,定稿时间为2020年5月21日。
2. 指南工作组:包括指南指导小组、指南共识专家组、指南秘书组、指南证据评价组和指南外审小组。
工作组由多学科(涵盖风湿免疫科、骨科、伦理学及循证医学等学科)专家和病友会成员组成。
证据的检索和评价由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GRADE中国中心杨克虎教授团队指导,古洁若教授团队等专家工作组成员协同完成。
所有工作组成员均填写了利益声明表,不存在与本指南直接的经济利益冲突。
3. 指南注册与计划书撰写:本指南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International Practice Guidelines Registry Platform,/)注册(注册号为IPGRP-2018CN047)。
最新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指南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指南(总结)2019年07月20日ACR小组委员会RA简介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对称性、侵蚀性滑膜炎为特征,有些病例还有关节外受累。
即便接受治疗,大多数病人都要经历一个慢性的反复的病程,有可能导致进展性关节损害、残疾、劳动能力丧失,甚至过早死亡。
每年因RA就诊人数超过9百万次,住院人数超过25万次。
RA造成的劳动能力丧失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并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约1%的成年人群会罹患类风湿关节炎,较低的发病率意味着普通的内科大夫常常缺乏对RA的诊断及治疗经验。
以下提及的关于RA的治疗指南均假设其诊断已经成立,当然这在疾病的早期或许比较困难。
诊断RA的复杂性要远大于本指南所论述的范围。
RA的治疗指南和药物治疗的监测始于1996年。
从那时起,RA的治疗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现在,有证据表明在疾病早期治疗是有益的,同样有证据显示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这些修订的指南尽可能遵循循证医学。
然而,因为在我们的知识层次仍存在显著差异,某些推荐治疗是来自实践检验并获得专业委员会认可的。
这些指南经过风湿病学专家、从事风湿病基础治疗的开业医师,以及其它从事关节炎健康研究的相关职业人员,包括专业治疗医师,理疗医师,社会工作者以及病人教育专家的评审。
风湿病治疗的目标RA治疗的最终目标是防止和控制关节破坏,阻止功能丧失及减少疼痛。
表1总结了RA治疗的途径。
RA治疗的初始步骤是明确诊断,进行基础状况的评估,以及估计预后。
如果基层医疗工作者对评估的初始步骤不熟悉,强烈建议风湿病专科医生来进行评估。
治疗开始时要向病人开展有关疾病的教育,以及关节损害和功能丧失的危害,同时也要告诉病人现有治疗的好处以及风险。
病人将在同理疗科医师、职业病医师、社会工作者以及病人教育者进行交流中得到益处。
为控制症状,可适当选用非甾类消炎药(NSAIDs)、关节注射糖皮质激素、并用或单用小剂量泼尼松。
大多数新近诊断为RA的病人应该在明确诊断3个月内开始缓解疾病的抗风湿药物(DMARDs)治疗。
最新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最新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一、类风湿关节炎(RA)的定义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常以关节为发病部位,主要表现为双侧关节痛、肿胀、僵硬,以及可变的关节活动度减弱、持续的发热、心血管系统受损等。
二、临床特征
1、关节痛:典型的RA患者会出现关节痛,痛症可以是慢性的,也可以是急性的,即发病初期的急性发作,痛症可以反复出现,也可以持续几小时或数天;
2、关节肿胀:慢性RA病情时会有明显的关节肿胀,关节肿胀可能伴随关节红肿、热痛或痛觉,活动力减弱;
3、局部皮肤灼热感:患者会有灼热感,出现局部红肿,可能会伴有关节肿胀或活动力减弱;
4、发热:发热是RA的典型表现,可能伴随有关节痛或肿胀;
5、神经系统损害:慢性RA病情时可能伴随神经系统的损害,表现为局部皮下神经细胞损伤,神经末梢痛、痉挛、疼痛伴随出现,可能出现手指及足底萎缩、脑部症状改变等;
6、心血管损害:RA患者常伴随有心血管系统损害,表现为血管炎和血小板减少,心肌炎和肾小球肾炎也可能出现。
三、诊断
1、临床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临床检查结果,包括关节钝触试。
2024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2024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2024年中国类风湿关节炎(RA)诊疗指南是根据当前国内外RA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制定的,以提高RA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
以下是2024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的主要内容:一、诊断标准:1.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果满足以下临床特征,可以诊断为RA:关节痛持续超过6周,至少3个关节受累,体征包括关节肿胀、关节红热、关节压痛。
2.在满足上述临床特征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认RA的诊断。
如血沉升高、CRP升高、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等。
二、评估指标:1.根据患者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和影响,可以使用多种评估工具。
例如,RA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身体功能评估、全身情况评估等。
2.使用多种评估工具来确定RA的活动性和疾病进展情况。
例如,RA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肢体关节肿胀评分、血清标志物(例如CRP、类风湿因子)等。
三、治疗原则:1.治疗应早期干预、个体化和综合管理为原则。
2.非药物治疗包括休息、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等,有助于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3.药物治疗分为常规药物和生物制剂。
常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疾病修饰抗风湿药、低剂量皮质激素等。
生物制剂包括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非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等。
四、治疗策略:1.对于轻度RA患者,可以尝试单药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或一线免疫抑制剂。
2.对于中度和重度RA患者,可以联合使用两种或多种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联合使用疾病修饰抗风湿药和生物制剂。
3.对于治疗有效但不能缓解RA症状的患者,可以尝试手术治疗,如关节镜手术或人工关节置换。
五、疾病管理:1.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需要对药物进行调整。
2.患者需要进行心理和社会支持,了解疾病知识和如何管理关节炎。
3.对于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需要综合治疗和管理。
以上是2024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的主要内容。
根据专家制定的指南,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点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
2023中国类风湿关于节炎诊疗指南
2023中国类风湿关于节炎诊疗指南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关节炎、全身炎症和关节破坏。
针对这一疾病,中国卫生部和医学专家团队共同制定了2023年的中国类风湿关于节炎的诊疗指南。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全面、准确的诊疗建议,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提高生活质量。
一、诊断标准1. 症状标准:(1)持续关节炎:至少持续6周;(2)关节的对称性病变;(3)晨僵:早晨起床时关节活动障碍,持续超过1小时。
2. 实验室检查标准:(1)类风湿因子(RF)阳性;(2)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阳性;(3)血沉或C反应蛋白升高。
二、治疗原则1. 综合治疗:(1)关节保护:提供关节辅助器具和帮助改善日常活动,减轻关节负担;(2)药物治疗:早期使用疾病改变药物,如甲泼尼龙、甲氨蝶呤等;(3)康复训练:进行关节活动训练、肌力维持和康复锻炼;(4)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
2. 药物治疗:(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用于缓解关节疼痛和炎症;(2)疾病改变抗风湿药(DMARDs):如甲氨蝶呤、甲硝酸盐和氯喹等,用于阻断疾病进展;(3)生物制剂:如抗肿瘤坏死因子(TNF)药物、白介素6R抑制剂等,用于治疗疾病活动度高和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三、管理策略1. 定期复查:(1)关节检查:评估关节活动度和变形情况;(2)实验室检查: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3)影像学检查:X射线、MRI等,评估关节损害情况。
2. 疼痛管理:(1)非药物治疗:热敷、物理疗法等;(2)药物治疗:NSAIDs、激素等。
3. 预防并发症:(1)关节破坏:早期治疗、合理用药,控制疾病活动度;(2)心血管病变:定期检测血脂、血糖等,控制危险因素。
四、生活建议1.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饮食,限制高脂、高糖食物,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
2. 适度锻炼:根据身体状况,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和关节活动锻炼,如散步、游泳等。
类风湿关节炎acr评分
类风湿关节炎acr评分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和僵硬,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提出了一种评分系统,即ACR评分。
ACR评分是一种标准化的评估方法,主要用于评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炎活动程度和治疗效果。
该评分系统包括以下7个指标:关节肿胀度、关节疼痛度、晨僵时间、全身健康评分、血沉、类风湿因子和关节X线片。
每个指标都有相应的评分标准,总分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
具体来说,ACR评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关节肿胀度评分:根据患者关节肿胀的程度进行评分,0分表示没有关节肿胀,1分表示轻度关节肿胀,2分表示中度关节肿胀,3分表示重度关节肿胀。
2. 关节疼痛度评分:根据患者关节疼痛的程度进行评分,0分表示没有关节疼痛,1分表示轻度关节疼痛,2分表示中度关节疼痛,3分表示重度关节疼痛。
3. 晨僵时间评分:根据患者早晨起床后关节僵硬的时间进行评分,0分表示没有晨僵,1分表示晨僵时间在30分钟以内,2分表示晨僵时间在30-60分钟之间,3分表示晨僵时间超过60分钟。
4. 全身健康评分:根据患者全身健康状况进行评分,0分表示身体状态良好,1分表示轻微影响,2分表示中度影响,3分表示严重影响。
5. 血沉评分:根据患者血沉值进行评分,0分表示血沉正常,1分表示血沉轻度升高,2分表示血沉中度升高,3分表示血沉严重升高。
6. 类风湿因子评分:根据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与否进行评分,0分表示类风湿因子阴性,1分表示类风湿因子阳性。
7. 关节X线片评分:根据患者关节X线片显示的关节损伤程度进行评分,0分表示没有关节损伤,1分表示轻度关节损伤,2分表示中度关节损伤,3分表示重度关节损伤。
ACR评分的总分为0-70分,其中得分≥20分可以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此外,ACR评分还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
如果患者的ACR评分下降了20%或以上,则说明治疗效果良好。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指南
3.CT:CT检查可清晰显示RA关节周围软组织 肿胀及其密度改变,以及骨端关节面小的侵 蚀性破坏和骨质破坏。对需要分辨关节间隙、 椎间盘、椎管及椎间孔的RA患者可选用CT 检查。
精品文档
3.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能迅速改善关节肿 痛和全身症状。在重症RA伴有心、肺或神 经系统等受累的患者,可给予短效激素, 其剂量依病情严重程度而定。针对的关节 病变,如需使用,通常为小剂量激素(泼尼 松≤7.5 mg/d)仅适用于少数RA患者。
精品文档
影像学检查1
1.X线检查:双手、腕关 节以及其他受累关节 的X线片对本病的诊 断有重要意义。早期 X线表现为关节周围 软组织肿胀及关节附 近骨质疏松;随病情 进展可出现关节面破 坏、关节间隙狭窄、 关节融合或脱位。根 据关节破坏程度可将 X线改变分为4期。
精品文档
X线表现
精品文档
影像学检查2
临床上对于RA患者应强调早期应DMARDs。病 情较重、有多关节受累、伴有关节外表现或 早期出现关节破坏等预后不良因素者应考虑 2种或2种以上 DMARDs的联合应用。主要联 合用药方法包括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羟氯 喹及柳氮磺胺吡啶中任意2种或3种联合,亦 可考虑环孢素A、青霉胺等与上述药物联合 使用。但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个体情况选择 不同的联合用药方法。
精品文档
流行病学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在0.01%0.05%之间,患病率为0.18%-1.07%不等。其发病 具有一定的种族差异,印第安人高于白种人,白 种人高于亚洲黄种人。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2021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 年4 月1 日出版的?中华内科杂志?发表了?2021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上次更新该指南是2021年。
●推荐意见1:RA的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影响重大,临床医师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做出诊断〔1A〕。
建议临床医师使用1987年ACR发布的RA分类标准与2021年ACR/EULAR发布的RA分类标准做出诊断〔2B〕●推荐意见2:建议临床医师根据RA患者的病症和体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恰中选用X线、超声、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技术〔2B〕●推荐意见3:RA的治疗原那么为早期、标准治疗,定期监测与随访〔1A〕。
RA的治疗目标是到达疾病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即达标治疗,最终目的为控制病情、减少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B〕●推荐意见4:对RA治疗未达标者,建议每1~3个月对其疾病活动度监测1次〔2B〕;对初始治疗和中/高疾病活动者,监测频率为每月1次〔2B〕;对治疗已达标者,建议其监测频率为每3~6个月1次〔2B〕●推荐意见5:RA治疗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关节疼痛、肿胀数量,ESR、CRP、RF及抗环瓜氨酸蛋白抗体〔ACPA〕的数值等实验室指标〔1B〕。
同时要考虑关节外受累情况;此外还应注意监测RA的常见合并症,如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恶性肿瘤等〔1B〕●推荐意见6:RA患者一经确诊,应尽早开始传统合成DMARDs治疗。
推荐首选甲氨蝶呤单用〔1A〕。
存在甲氨蝶呤禁忌时,考虑单用来氟米特或柳氮磺吡啶〔1B〕欧美15个国家的调查显示,甲氨蝶呤平均使用率到达83%,远高于其他药物,但我国甲氨蝶呤的使用率仅为55.9%。
队列研究显示,RA患者诊断第1年内传统合成DMARDs药物的累积使用量越大,关节置换时间越迟;早使用1个月,外科手术的风险相应降低2%~3%[50]。
甲氨蝶呤是RA治疗的锚定药[51]。
一般情况下,2/3的RA患者单用甲氨蝶呤,或与其他传统合成DMARDs联用,即可到达治疗目标[21,5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最新指南(2002年版)美国风湿病学会发布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对称性、侵蚀性滑膜炎为特征,有些患者还有关节外受累的表现。
RA的治疗指南和药物治疗监测始于1996年。
200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 ACR遵循循证医学,结合RA治疗的进展,对1996版的RA治疗指南作了更新。
2002版的RA治疗指南包括治疗目标、起始评估、疾病活动评估、药物及非药物治疗、各级医师在RA治疗中所承担的责任以及费用考虑等多方面内容,现摘译如下。
RA的治疗目标图1.RA治疗示意图。
粗线框代表治疗过程的关键点。
MTX反应欠佳指MTX不能耐受,剂量加大至25mg/周仍疗效不满意,或者有药物禁忌证。
DMARDs:缓解病情抗风湿药,NSAIDs:非类固醇类抗炎药RA治疗的最终目标是防止和控制关节破坏,阻止功能丧失及减少疼痛。
图1总结了RA治疗的途径。
治疗开始时要向病人进行有关疾病的教育,为控制症状,可适当选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 NSAIDs 、关节注射糖皮质激素、并用或单用小剂量泼尼松。
大多数新近诊断为RA的病人应该在明确诊断3个月内开始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 DMARDs治疗。
RA常用的DMARDs见表2。
因为DMARDs作用主要是改善病情,而并非治愈RA,所以RA的治疗将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
患者应该定期随诊,评估疾病活动情况以及治疗效果。
在使用DMARDs治疗期间出现病情反复发作、不可接受的疾病活动 如在接受最大强度的治疗方案3个月后病情仍进行性发展 、或关节进行性的破坏,则须考虑对原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如果病情活动仅限于一个或少数几个关节,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可能有效。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须尽早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可在短期内加大剂量。
终末期关节破坏导致的难以忍受的关节疼痛或由于关节解剖结构显著改变而导致的功能受限,可行外科整形手术治疗。
经过足疗程单独或联合使用DMARDs治疗后病情仍在进展,提示病情顽固。
RA最终治疗目标是达到病情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的定义如下:①炎症性关节痛消失 并非机械性关节痛 ;②无晨僵;③无疲劳;④关节检查中未发现滑膜炎;⑤影像学资料不提示骨关节进行性破坏;⑥血沉 ESR 及C-反应蛋白 CRP 水平正常。
如病情不能完全缓解,则应控制疾病的活动性尽可能地减轻患者的关节疼痛、维持从事日常活动的能力和改善生活质量。
缓解疼痛的治疗中要避免麻醉性止痛药物的依赖。
RA患者的初始评估RA患者的初始评估应记录疾病活动的症状、功能状态、疾病活动的客观证据 如由触痛及肿胀关节计数评定的滑膜炎、ESR及CRP水平、机械性关节损害如:运动功能丧失、骨摩擦音、关节不固定、关节对线不良以及关节畸形、关节外疾病的表现以及影像学破坏的表现 表1。
医师和病人对于疾病活动情况的整体评估采用视觉模拟量表对病人的疼痛、功能或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这些参数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非常有意义。
这些基础资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的评估。
基础实验室评估 表1 包括全血细胞计数、类风湿因子(RF)、ESR和CRP的测定,以及双手、双足及其它受累关节的影像学基础资料。
治疗方案的选择有赖于对预后进行的评估。
以下情况提示预后不佳:发病年龄早、高滴度RF、ESR增高、肿胀关节数>20个。
此外,RA的关节外表现,如类风湿结节、干燥综合征、表层巩膜炎和巩膜炎、间质性肺疾病、心包受累、系统性血管炎,以及Felty’s 综合征,都提示预后不良。
RA疾病活动性评估医师应对每一个随诊的RA患者进行病情活动性评估 表3 。
炎性关节疾病的症状包括晨僵时间和疲劳时间的延长、关节检查发现活动性滑膜炎提示病情活动,应考虑更换治疗方案。
需定期监测ESR和CRP水平,检查关节功能状态,以及进行受累关节的影像学检查。
关节功能状态的评定可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如关节炎影响健康程度问卷 AIMS 和健康状况评估问卷HAQ。
ACR制定了RA的病情改善及临床缓解的标准。
这些标准已应用于临床试验的预后评估,但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临床改善20%的ACR标准 ACR20 要求肿胀及触痛关节计数改善达20%,且下列5个参数中有3个改善达20%:病人的整体评估、医师的整体评估、病人对疼痛程度评估、功能丧失的程度、急性期反应物的水平。
这些标准被扩展用于50%及70% ACR50,ACR70标准 临床改善评估。
也有应用包括Paulus标准在内的其他标准进行临床评估。
最近,影像学的进展 如Sharp评分 也被用于评估预后。
RA的治疗一、RA的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积极参与制订治疗方案。
指导其如何保护关节、如何保持体能、如何进行适度的关节运动以及增力训练等。
二、RA的药物治疗治疗RA的药物通常包括NSAIDs、DMARDs和(或)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及作用时间见表2。
1.NSAIDs是治疗RA的基本药物,这类药物虽具有止痛和抗炎的特性从而可减轻关节疼痛和肿胀,但不能改变疾病进程或阻止关节破坏,因此不能单独用于RA的治疗。
NSAIDs通过抑制剂环氧化物酶的异构体,即COX-1和(/或)COX-2来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
有资料表明选择性的COX-2抑制剂同非选择性的NSAIDs相比,能显著地降低严重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其疗效并不比非选择性的NSAIDs高,且费用高于传统NSAIDs。
同样使用NSAIDs治疗,RA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几率是骨关节炎患者的两倍。
导致NSAIDs相关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危险因素有高龄 >75岁 、溃疡史、合并使用类固醇激素或抗凝药、NSAIDs剂量过大、联合使用多种NSAIDs,或者有严重的潜在疾病。
对具有发生严重胃肠不良反应危险因素的患者,在使用NSAIDs时可考虑采取以下方法:使用小剂量泼尼松代替NSAIDs、用去乙酰基的水杨酸药物、用高选择性的COX-2抑制剂,或使用NSAIDs与胃黏膜保护药的联合制剂。
但并不推荐常规应用H2受体拮抗剂防止消化不良或NSAIDs导致的胃肠疾患。
临床试验表明,使用选择性COX-2组病人的胃肠事件显著降低,但有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为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在使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时,应同时加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小剂量阿司匹林。
2.DMARDs所有的RA患者都应考虑接受DMARDs治疗。
任何确诊为RA的患者,如果具有进行性的关节疼痛、明显的晨僵或疲劳、活动性滑膜炎、ESR和CRP持续高水平、或影像学表现关节损害,不论使用NSAIDs是否能充分缓解症状,都应在确诊后3个月之内开始DMARDs治疗。
对于任何存在持续性滑膜炎以及关节破坏而未治疗的患者,都应即刻开始DMARDs治疗以防止和减缓进一步破坏。
常用于RA的DMARDs包括羟基氯喹 HCQ 、柳氮磺胺吡啶 SSZ 、甲氨蝶呤 MTX 、来氟米特、etanercept和infliximab 详见表2。
较少使用的DMARDs有硫唑嘌呤 AZA 、D-青霉胺 D-Pen 、金盐,美满霉素以及环孢霉素。
基于对药物的安全性、方便性以及费用的考虑,许多风湿病医师首选HCQ和SSZ,但对于病情明显活动或提示预后不良的患者,推荐使用MTX或联合用药。
对于使用MTX有相对禁忌以及由于疗效不佳 其剂量已达25mg/周 或不能耐受的RA患者,推荐使用生物制剂或其他DMARDs,可单独或联合使用。
育龄妇女使用DMARDs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计划怀孕期间或哺乳时须调整治疗方案。
1 HCQ和SSZ研究证实HCQ和SSZ能有效改善症状,尤其对于早期、病情较轻的患者。
HCQ不能减缓影像学方面的破坏,但早期使用可显著影响患者的长期预后。
HCQ通常耐受良好,不需要定期进行实验室监测,但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早期发现可逆的视网膜损害,超过6mg/kg的剂量将增加视网膜的损害。
HCQ起效时间通常是1~6个月。
SSZ起效比HCQ更快,有时可在开始治疗1个月后即起效,并可减缓RA的影像学进展的速度。
SSZ通常耐受性良好,但有较多的副作用,包括恶心、腹部不适、偶见白细胞减少。
若治疗4个月仍未见效,应考虑换药。
2 MTX许多风湿病专家选择MTX作为RA的DMARD初始治疗。
随机临床试验已明确了MTX治疗RA的有效性,尤其是对那些病情较重的患者。
MTX被用作评价新的DMARDs疗效的参照标准。
有超过50%的患者连续服用MTX超过3年,这比其他任何DMARD的使用时间都长。
RA患者停用MTX治疗更多地是因为副作用而非疗效不佳。
服用叶酸或合并使用四氢叶酸治疗可以降低口腔炎、呕吐、腹泻以及脱发等不良反应,而不会明显降低MTX的疗效。
肝酶升高是MTX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必须监测肝功能。
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肺毒性、潜在的致畸作用等。
使用MTX的相对禁忌证包括已经存在的肝病、肾损伤、严重的肺部疾患以及酗酒。
3 来氟米特几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来氟米特可以替代MTX作为单剂治疗的药物,尤其是对那些不能耐受MTX或使用MTX疗效不明显的患者。
来氟米特控制病情活动及取得影像学改善的效果等同于相应剂量的MTX。
如果全剂量的MTX疗效不满意,联合使用来氟米特可增强疗效。
5%使用来氟米特和60%以上联合使用MTX和来氟米特的患者可出现肝酶升高。
由于肠肝循环在来氟米特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故其半衰期很长。
如不以消胆胺树脂作为清洗方案,该药的清除期将长达两年。
来氟米特有潜在的致畸作用,故服用来氟米特而又准备怀孕的妇女必须停药并在试图怀孕之前进行考来烯胺消胆胺清洗。
梗阻性胆道疾病、肝病、病毒性肝炎、严重免疫缺陷、妊娠和正在服用利福平 可增加来氟米特的血清浓度 的患者都应禁用来氟米特。
4 环孢素环孢素单剂治疗有效,其短期疗效类似于D-Pen。
但环孢素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它的使用,尤其是高血压和剂量依赖性的肾功能损害。
许多药物能增加环孢素的血清水平从而增加其肾毒性。
因此,环孢素主要限于治疗难治性RA。
5 四环素类最近通过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证实米诺环素能改善RA的临床指标。
且其中一项试验证实其能改善RA的长期预后,并能减轻HLA-DR4阳性组RA患者的影像学进展。
米诺环素治疗RA的确切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6 其他DMARDs嘌呤类似物AZA、D-Pen、金制剂等也能控制RA病情,但因使用不便,或因毒副作用而在临床上较少使用。
DMARDS联合治疗简单使用一种DMARDs常不能满意地控制临床症状并阻止病情进展,因此人们越来越多地选用DMARDs联合治疗。
对于如何开始联合治疗仍存在争议,一种意见是对病情持续活动而单剂治疗无效的患者采用连续的“上台阶”方案;另一种意见是疾病早期即开始联合治疗,在病情取得满意控制后开始减药的“下台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