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妇女护理效果论文
产褥期加强护理健康指导论文
![产褥期加强护理健康指导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93a91f4910ef12d2af9e7c6.png)
产褥期加强护理及健康指导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产褥期患者的护理方式及健康指导方式,以利于患者的康复。
方法:以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共收治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100例产妇在产褥期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与科学的回顾性分析,从而探讨出产褥期患者的正确护理方式及健康指导。
结果:在患者的产褥期,除了要对其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之外,还应该注意产妇在这一特殊时期心情及生理的特殊变化,并结合有效的健康指导方式,使其顺利的度过这一人生重要时期。
结论:对产褥期的产妇进行必要的护理及健康指导不仅对于其心态的调整和身体的恢复均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产妇的康复亦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产褥期;护理措施;健康指导方式;临床分析;观察研究【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363-01产褥期是产妇经历的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其主要是指产妇全身的除乳腺之外的各种器官从胎盘分娩出到恢复或接近于正常状态时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为6周左右的时间。
产妇处于产褥期一般在其心理及生理上都会发生一些列的变化,例如产妇子宫的复旧以及乳房的变化等,均或导致其各种不良情绪的出现,这些情绪将会对产妇的恢复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临床的护理中应该予以重视。
为了进一步研究并探讨产妇产褥期的有效护理方式,为了进一步分析并研究产妇产褥期的健康指导方式,我院特以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共收治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产褥期的护理及健康指导进行了较为详细与科学的研究,现将详细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项研究的研究资料为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共收治的100例产妇,其年龄为20-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5岁。
所有的产妇均未出现产褥期感染的现象。
我院对此100例产妇进行了较为科学的分析与研究,对其分娩方式、家庭背景、身心状态以及文化修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评估与分析,并提出了如下的问题:产妇焦虑、疼痛、便秘、活动无力、知识缺乏、尿潴留以及睡眠不良等。
产褥期母体的护理论文免费
![产褥期母体的护理论文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3ba295c7a216147916112874.png)
产褥期母体的护理论文免费试谈产褥期常见的问题及护理一常见的护理问题产褥期妇女常见的护理问题包括:疼痛、营养状况改变、排尿形态改变、产后疲惫及母乳喂养等相关问题。
1.疼痛产后除了子宫收缩可能导致产妇会有产后痛等情形之外,会阴切开伤口、乳房肿胀也可能导致产妇有疼痛的出现。
2.营养状况改变产妇由于产后初期对饮食的需求增加,往往在产后会容易摄取过多的热量,导致营养摄取多于个人身体所需。
但若产妇于产后有哺乳,则其个人热量及营养需求比不哺乳的产妇更高,如此才足以供应充足的乳汁,若哺乳妇热量摄取不足,则可能导致营养摄取少于身体所需的情形。
3.排尿形态改变由于分娩过程中胎头施加压力于膀胱及阴道,导致膀胱暂时性张力消失,产妇于产后可能会发生暂时性的丧失排尿感,使得膀胱发生过度膨胀、余尿量增加且无法排空的情形。
4.母乳哺喂产褥期产妇可能发生与哺乳有关的问题包括:有效性母乳喂养、无效性母乳喂养及母乳喂养中断等问题。
若产妇具备基本的哺乳知识、乳房结构正常,加上有良好的支持系统支持其持续性的母乳喂养,且产妇对其母乳喂养具有信心,则于产后能有效的给予新生儿哺喂母乳;若新生儿有早产或有某种畸形而致婴儿吸吮反射欠佳或因母亲乳房异常、知识不足、家人不给予支持及母乳哺喂中断等因素,则可能导致无效性母乳喂养;若由于母亲或婴儿患病、母亲工作、有母乳喂养的禁忌或突然需要断奶等因素,即可能发生母乳哺喂中断的问题。
二护理目标针对上述问题,护理人员照顾产褥期家庭的护理目标包括:1.保持产妇身心的舒适。
2.保持良奸的营养代谢状态。
3.建立规则的排泄功能。
4.保持正常的排尿功能。
5.保持良好的睡眠休息。
6.促进亲子互动关系的建立。
7.维持良好的家庭关系。
护理措施:根据产褥期的护理目标,护理人员应提供的护理措施包括:1.减轻疼痛、促进舒适1向产妇说明造成产后痛的原因。
2评估子宫收缩的情形。
3正确地按摩子宫底,以促进子宫有效地收缩。
4评估子宫收缩药物使用的情形。
产褥期母体的护理论文
![产褥期母体的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4cb364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9.png)
产褥期母体的护理论文产褥期是指妇女产后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产褥期母体的护理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产褥期母体的护理论文篇1浅谈正常产褥期护理与产褥期保健摘要:产褥期是指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到恢复或者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时期,过程大约为6周。
在产褥期内,一般产妇都有很大的心理变化及一系列心态和情绪适应过程,是产妇身体与心理恢复关键。
良好的护理能帮助产妇身心恢复,因此,做好产褥期护理十分重要。
产褥期常见的护理问题包括:疼痛、感染、会阴护理、子宫恢复及产后休养、饮食及母乳喂养等。
产后康复对于母儿的健康和妇女产后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如何促进产妇在产褥期康复,从而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并促进母乳喂养成功是产科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产褥期护理保健1、护理措施1.1生活护理产妇怀孕临产前,身心都非常疲惫,加之心理和情绪因素,十分需要充分休息和睡眠,以贮存精力等待分勉。
护理人员要为产妇提供一个整洁、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床单被褥清洁、整齐、干燥,保证产妇的身心舒适。
1.2心理护理1.2.1产前心理护理一般初产妇都对分勉充满恐惧和担忧心理。
经产妇因了解分勉过程,心中也充满紧张和不安。
医务人员应以亲切、热情、和蔼的态度接待产妇,详细介绍有关分勉知识,耐心回答产妇的问题并予以认真解答,以消除和减轻产妇的紧张和恐惧感。
产妇发生宫缩时因紧张和恐惧常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此时医护人员应帮助产妇做好心理调适,嘱其保存体力和精力。
1.2.2分娩后心理护理婴儿娩出后,产妇会感到精疲力竭,情绪波动,急需好好休息,调适情绪。
护理人员应为产妇提供一个安适、温暖、清洁的环境以利于产妇休息,有利身体恢复。
护理人员应依据产妇身体和心理的改变,以及初为人母所需的情绪重整等,帮助产妇调整心态,顺利度过产后适应期。
为不影响产妇情绪和身体恢复,护理人员应先告知产妇婴儿健康状况。
产褥期的护理论文范文
![产褥期的护理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84b133d3186bceb18e8bb7f.png)
护理学论文,要求5000字左右.5岁。
临床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1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例,糖尿病性末梢动脉闭塞2例。
2 治疗方法2。
1 治疗药物前列地而脂微球载体制剂(凯时),10ug/支,保存条件0~5℃。
2。
2 用法将前列地而脂微球载体制剂10ug溶解在1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续用药14天为一疗程。
3 治疗结果3。
1 观察指标3。
1。
1 间歇性跛行的行走距离,每增减100米为一级。
3。
1。
2 静息痛,分无痛、较痛、很痛、难忍疼痛四级。
3。
1。
3 溃疡面积以长径*短径为测量标准。
3。
1。
4皮肤感觉按无痛、麻木、麻痹三级。
3。
1。
5 踝/肱指数通过多普勒测得的踝动脉和肱动脉的血流量比值。
4 最终疗效评价标准4。
1 各观察指标的疗效评定标准(见下表)表各观察指标的疗效评定标准4.2 最终疗效评价标准4.2.1 显效五项观察指标中至少一项达Ⅳ级,其他都不低于Ⅲ级。
4.2.2 有效五项观察指标中至少一项Ⅲ级,其他都不低于Ⅱ级。
4.2.3 无效五项观察指标至少有一项达到Ⅱ级,其他都不低于Ⅰ级。
4.2.4 恶化五项观察指标中有一项达到Ⅰ级。
5 治疗结果5.1 结果显效3例(占16。
7%),有效12例(占66。
7%),无效3例(占16。
7%),本组总有效15例(占83%)。
5.2 副反应全组未观察到严重静脉炎、头痛等副反应。
在注射过程中,有8例主诉注射部位有疼痛感,其中3例于注射后出现血管段微红、轻压痛,分别于注射后2、3、5小时后体症消失。
6 护理6.1 使用本药的护理6.1.1 本药为前列地而脂微球载体制剂,故应冷藏保存,但应避免冷冻,宜注意冰箱中的温度和放置位置。
6.1.2 报道本品偶见过敏性休克,首次注射前应测量病人的血压,同时准备抢救药品,注射液静脉注射时应缓慢,随时询问病人主诉感觉,发现不适和异常,应立即停用,进行观察和处理。
6.1.3 由于本制剂对血管内壁有一过性刺激,有时会出现注射部位血管疼痛发红、硬块、瘙痒等症状,故注射后应用生理盐水滴注,以减轻对血管壁的刺激。
产褥期护理对策与健康指导措施及临床效果
![产褥期护理对策与健康指导措施及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68aaac5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a.png)
产褥期护理对策与健康指导措施及临床效果【摘要】在产褥期,良好的护理和健康指导对于产妇的恢复和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产褥期护理的重要性、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进行探讨,强调了护理的必要性。
介绍了产褥期健康指导的重要性和内容,帮助产妇了解如何更好地保持健康。
结论部分分析了产褥期护理对策的临床效果和产褥期健康指导的效果评价,指出了这些措施在提升产妇健康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产褥期护理的优化措施,以更好地满足产妇的需求,提高护理质量和产妇的生活质量。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产褥期护理的重视,促进产妇健康的持续改善。
【关键词】产褥期,护理,健康指导,产褥期护理重要性,产褥期护理原则,产褥期护理措施,产褥期健康指导重要性,产褥期健康指导内容,临床效果,效果评价,未来研究,产褥期护理对策。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产褥期是指产后42天内的一段特殊时期,也是产妇身体恢复和调整的过程。
在这个时期,产妇的身体经历了怀孕和分娩的巨大变化,需要特别的护理和关注。
产褥期护理对产妇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预防并减少产褥期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产妇身体的康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产褥期护理和健康指导越来越受到重视。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产褥期护理和健康指导可以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对于促进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产褥期护理和健康指导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具体的实施措施和效果评价还不够完善。
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产褥期护理对策和健康指导的相关内容,以完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提高产妇的产褥期护理水平,为母婴健康贡献更多的力量。
1.2 研究目的产褥期护理对策与健康指导措施及临床效果引言产褥期是妇女生育后恢复身体的重要阶段,产褥期护理对于妇女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对于产褥期护理对策和健康指导措施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
本研究旨在探讨产褥期护理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为提供更全面的产褥期护理对策和健康指导提供依据。
产褥感染护理论文
![产褥感染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ea3c045fe4733687e21aac3.png)
内蒙古中医药干燥及粗糙食物,同时应指导患者家属掌握正确的喂食方法。
2.2术后护理2.2.1生命体征监测:术后病人返回病房持续心电监护24~48小时,持续低流量吸氧,每30分钟测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1次,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及呼吸音调有无异常、有无憋气、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和血氧饱和度下降等症状。
重视患者主诉,记录尿量,观察有无血容量不足早期征象,如面色改变、烦躁、头晕等。
2.2.2呼吸道护理:床边备气管切开包、吸引器,患者头颈部予颈固定,颈两侧放置沙袋,保持颈部于中立位。
指导深呼吸有效咳嗽运动,定期叩背使痰液松动,多饮水,充分湿化呼吸道以利痰液排出。
咳痰能力差者,必要时予以吸痰,吸痰前向患者讲明吸痰的目的及重要性以取得配合,吸痰要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稳、快,同时观察患者意识、面色、呼吸变化。
2.2.3伤口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切口出血情况,若出血较多应通知医生及时更换。
严密观察伤口引流情况,观察引流液的性质、色、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观察颈部有无肿胀,经常询问患者有无憋气、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一旦有状况发生应立即拆开劲部缝线清除血肿,必要时行气管切开,观察四肢感觉及运动情况。
2.2.4卧位护理:术后需平卧于气垫床上,尽可能让患者保持舒适,术后尽量不要搬动患者头颈部,变换体位时,应先将颈部用颈围固定,撤去颈部两侧沙袋,将枕垫好(枕高应为肩的宽度),双手交叉抱于胸前,双下肢弯曲,护理人员一手托患者头颈部,一手托腰,协助其轴线翻身,选择厚度适当的枕头垫在腰背部。
术后第1天可摇高床头30~40°,3天后可在医护人员扶持指导下,按床上90°→床边站→病室内走的顺序下床活动。
2.2.5加强基础护理2.2.5.1饮食从禁食、流质、半流质逐步过渡到普食。
宜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术后48小时内(除禁食期外)可适当进食冷饮,以减少咽喉部的水肿与渗血。
护理学毕业论文正常分娩产褥期护理干预体会
![护理学毕业论文正常分娩产褥期护理干预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81f8bd43c1ec5da50e2709d.png)
正常分娩产褥期护理干预体会正常分娩产褥期护理干预体会: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4~9月在我院正常分娩的产妇607例,其中年龄2O岁以下82 人,4O岁以上3人,21~30岁376人,31~40岁146人;会阴侧切323例,无裂伤240例,会阴中切3例,会阴裂伤41例;孕期建卡506 例,未建卡101例;文化程度:中专以上306例,初中201例,小学100人。
产妇及家属满意度100%.护理干预的内容90%以上的产妇和家属已全面掌握,效果值得肯定。
1. 2方法加强孕产期健康宣教;加强产后观察及护理;做好出院指导及访视工作。
2. 护理要点2.1心理护理孕妇住院后即有接诊及责任护士负责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孕妇尽快熟悉环境,告知产时注意事项及需配合适宜并指导其家属多给孕产妇以精神上鼓励和支持,安慰产妇。
同时综合分析孕妇i15床资料及心理状态情况,找出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给予健康教育指导。
2.2产后护理2.2.1产后观察产褥期母体各系统变化很大,特别是分娩后2h内极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观察和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身体康复。
2.2.1.1生命体征;一30min密切观察产妇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精神状况。
产程中过度疲劳,体温在产后可稍升高,如≥38℃应及时通知医生。
若产妇脉搏加快,应该注意血压、子宫收缩、阴道出血量、会阴伤口情况,以便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等病情变化。
一般产后应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2次。
防止产妇产后出血、产后子痫、心衰等并发症的发生。
2.2.1.2产后出血产后6h内,尤其在产后2h内,应每15~30min观察产妇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对产程较长、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急产等应特别警惕,注意按摩子宫,防止产后出血。
遵医嘱给予宫缩剂,促进:宫收缩。
产后当13禁用热水袋外敷子宫,以免子宫肌肉松驰引起出血过多。
2.2.2排尿与排便产后由于腹肌、盆底肌张力降低,加之会阴伤口的疼痛,易产生尿潴留及便秘,需及时督促产妇于产后4h内自排小便,暂时不能自排者应鼓励产妇坐起或下床排尿,仍不能自排者可给予温热水熏洗外阴、诱导排尿、按摩膀胱等方法。
有关产褥期母体的护理论文
![有关产褥期母体的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371503f19e8b8f67d1cb9c9.png)
有关产褥期母体的护理论文浅谈产褥期产妇的压力与对策【摘要】目的探讨产褥期产妇压力源及减压对策。
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10月正常产妇100例进行自填问卷调查。
结果产妇主要压力源为:缺乏育儿经验、缺乏育儿知识、家庭成员的重男轻女偏见等。
结论针对不同的压力源,采取相应的对策,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产妇;产褥期;压力源;对策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一段时期,称产褥期,一般需要6周[1]。
在此期间,产妇各器官系统处于恢复未孕状态的变化过程中,各种压力会使其心理、情绪发生一些变化。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产褥期产妇的压力源及减压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1~10月正常住院产妇100例,年龄21~35岁,初产妇70例,经产妇30例;剖宫产40例,顺产60例。
文化程度:大专及本科10人,高中20人,初中50人,小学20人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压力源种类,压力大小及个人特征三个方面。
压力大小用“很大”、“较大”、“很小”、“没有”来描述。
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问卷100份,回收率100%。
2 结果2.1 压力程度被调查的产褥期产妇无压力者为0,产妇表示压力“很大”者占46%,产妇表示压力“较大”者占43%,而表示压力“较小”和压力“很小”的为7%和4%。
2.2 相关因素产褥期产妇压力大小与是否为初产妇、家庭财力、家庭成员、文化背景、年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与文化程度呈显著相关关系,文化程度越高,压力越小。
2.3 主要压力源见表1。
3 讨论3.1 产褥期产妇压力源分析3.1.1 缺乏育儿经验目前,我国独生子女成为社会人口发展的趋势,因此,独生子女的健康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
婴儿刚出世时,产妇心情又喜又忧,担心婴儿的健康,迫切渴望借鉴经验,更好地抚育他。
3.1.2 缺乏育儿知识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及获得育儿知识信息渠道来源不一,大多数孕妇无相关母婴保健知识或者知识甚少,因此,渴望获得有关知识的欲望强烈。
孕妇产后产褥期科学护理论文
![孕妇产后产褥期科学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59f1b0576c66137ee061973.png)
孕妇产后产褥期的科学护理摘要:本文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牛山镇卫生院妇产科100例产妇,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身心恢复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护理干预;肛门排气;早期泌乳子宫复原【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23-01产后患者的肠蠕动及胃肠功能常因卧床及创伤等原因不易早日恢复,致使产妇营养缺乏、过度消耗,常影响产妇的切口愈合、机体恢复及乳汁分泌。
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对产妇尽快恢复身体功能和及早泌乳非常关键。
作者通过拟定实施妇产科100例产妇,产后早活动、早进食及母乳喂养指导等护理干预,使其产后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够促进产妇身体尽快恢复。
产后促进产妇身体早日恢复及早期泌乳的护理计划,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牛山镇医院妇产科的产妇50例,年龄21~37岁,平均(26.9±1.7)岁。
1.2护理方法(1)产后责任护士对产妇的心理、行为、健康问题进行正确评估、诊断、制订措施,有针对性地给予行为干预和心理疏导。
新生儿脐带处理完毕后,即与母亲局部皮肤接触(面部)。
产妇由手术室送入母婴同室病房30min内,由责任护士协助早开奶,让婴儿俯卧于母亲身体上,与母亲胸贴胸、腹贴腹、下颌贴乳房,将大部分乳晕含入口内进行早吸吮,吸吮时间不少于30 min。
指导母亲掌握正确的喂奶体位及新生儿含接姿势,教会她们正确的哺乳方法。
(2)饮食护理:阴道分娩产妇产后1h可进流食或清淡半流食,以后可进普通饮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等多糖类食物,多饮水并饮用一些排气类的汤如萝卜汤或橘皮水,以增强肠蠕动促进排气,减少腹胀。
(3)会阴护理:胎盘分娩出后,子宫蜕膜开始脱落、坏死,坏死的蜕膜组织伴随着血液从阴道流出。
每日用0.5%碘伏溶液冲洗或擦洗会阴2次,擦洗时由内到外,会阴切口处单独擦洗。
产褥期清洁卫生及护理论文
![产褥期清洁卫生及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0ac5a661eb91a37f1115cfd.png)
产褥期的清洁卫生及护理【摘要】根据产妇产褥期的生理的特点,做好产妇乳房、会阴等重点部位的清洁卫生,从用药、并发症、饮食、活动、避孕等方面科学合理地做好产妇的护理保养,促使产妇身体健康快速复原。
【关键词】产褥期;清洁;卫生;护理产褥期即俗称的坐月子,是指胎儿、胎盘娩出后的产妇身体、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调适复原的这一段时间,一般6-8周,尤其是产后15天内,产妇应以卧床休息为主,调养好身体。
产褥期期间,母体生理系统要发生很大变化,子宫内部留有一定程度的创面,同时乳房生理变化较大,分泌功能加强,机体抵抗力低,易发生感染。
在产褥期内产妇应该好好休息,医护人员应仔细观察产妇身体恢复情况,并进行卫生、护理等指导,保证产妇身心健康尽快恢复。
1注意产褥期的清洁卫生1.1乳房保洁和卫生护理初次哺乳前,要用温开水清洗乳房,从乳头开始清洗,然后依次清洗乳房整体。
每次哺乳前和哺乳后,都要用温开水擦洗乳头、乳房,使乳房保持清洁卫生,避免乳腺感染,引发乳腺炎。
同时要注意乳头内陷的矫正,避免乳头凹陷导致污垢隐藏,引发感染。
哺乳期产妇穿着要宽松合适,尽量使用具有托负功能的胸罩,以缓解乳房充盈时的下坠。
每次喂乳,尽量让孩子吸吮两侧乳房,达到每次喂乳能够排空两侧乳汁,减轻乳房充盈引起的不适,避免奶汁积存引发乳房疾病,也避免引起哺乳期过后乳房大小高低不一致。
如果乳汁丰盛,婴儿哺乳过剩,可适当采取人工排空乳汁,即母亲自己用手轻轻挤出奶汁。
哺乳期有时发生乳头皲裂现象,大多是因婴儿吸吮时没有充分含住乳头或乳头坚韧性不好引起的。
针对前种原因,喂乳时母亲要调整好喂乳姿势,使婴儿在正确舒适且松弛的姿势下,让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含吮于婴儿的口内吸吮奶汁。
针对后种原因,喂乳前对乳房和乳头进行热敷,大约3-5分钟,然后挤出少量乳汁,使乳头柔软,便于婴儿吸吮。
哺乳期最易发生乳腺炎,出现红、肿、热、痛及结节等症状,容易引起乳腺管阻塞不通。
轻微乳腺炎一般不用药物治疗,喂乳前,对乳房热敷3-5分钟,并轻轻按摩。
产褥期母体的护理论文征文
![产褥期母体的护理论文征文](https://img.taocdn.com/s3/m/c8f5a40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71.png)
产褥期母体的护理论文征文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一般为6周。
产褥期是母体整个生殖系统恢复的一个过程,恢复的不好,将会直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产褥期母体的护理论文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产褥期母体的护理论文征文篇1浅析优质护理对产褥期产妇抑郁症的预防效果【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产褥期产妇抑郁症的预防效果。
方法258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9例。
对照组实行产褥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优质护理。
对比两组产妇抑郁症的发生率及护理前后的抑郁水平。
结果观察组抑郁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产褥期产妇实行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抑郁水平,并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关键词】优质护理;产褥期;抑郁;预防产褥期是产妇恢复较为关键的一段时期,新生命的到来除带给产妇惊喜之外,还会导致生理、心理发生较大的转变,极易发生抑郁,给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带去较大影响[1]。
本院将优质护理应用到产妇产褥期中,有效的预防了抑郁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258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9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8.79±9.87)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68±6.55)周;初产妇76例,经产妇53例;顺产71例,剖宫产58例;文化程度:初中32例,中专24例,高中30例,大专21例,本科及以上22例。
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8.12±9.26)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81±6.89)周;初产妇75例,经产妇54例;顺产70例,剖宫产59例;文化程度:初中30例,中专23例,高中31例,大专23例,本科及以上22例。
产褥期护理论文
![产褥期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90f7d2f2f60ddccda38a06f.png)
产褥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 3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4- 0212- 01产褥期是产妇身体与心理恢复的一个关键时期。
护理上的细心照顾是影响产妇身心恢复的重要因素,因此,做好产褥期护理,包括心理、会阴、乳房、子宫复旧等护理及产后健康指导。
对保证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 产褥期妇女心理变化:经过分娩的母亲、特别是初产妇将要经历不同的心理感受、如分娩期的不适、疼痛、焦虑,使产妇心理处于脆弱和不稳定状态,而且面临着初为人母角色的转变,育儿知识的缺乏,经济负担的加重,以及新生儿外貌及性别与理想中的不吻合,使产妇心理负担加重,产生负面影响,使产妇的身心恢复受到影响,因此做产褥期护理尤为重要。
2 产褥期生理变化:2.1 子宫复旧:妊娠子宫自胎盘娩出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称子宫复旧,需6-8周,胎盘娩出后宫底降至脐下一横指产后一周、产后一周上升至脐平。
以后每日下降1-2cm,产后哺乳者子宫下降比不上哺乳者快。
2.2 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脱落、血液及坏死蜕膜经阴道排出称恶露。
产后最初三天内为血性恶露,持续3-4天。
后转为浆液性恶露,持续10天左右,逐渐变为白色恶露,持续三周干净。
若子宫复旧不全,有胎膜残留或合并感染时,恶露量增多,时间延长,有嗅味。
2.3 乳房的变化:产后重要变化是泌乳。
产后7天内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
含丰富的抗体和微量元素,尤其是蛋白质含量高。
分泌型iga是出生后婴儿最早获得的口服免疫抗体。
早吸允和不断排空乳房是保证乳腺不断泌乳的关键环节。
乳汁产生的数量与产妇情绪、健康状态、睡眠、营养密切相关。
充足的睡眠、丰富的饮食,有利于乳汁的分泌。
护理措施:心理护理:一旦胎儿娩出后,产妇感到精疲力竭,需要休息,睡眠和补充能量。
所以护理人员应提供一个安适、温暖的环境以利产妇身体康复。
还应根据产妇所面临的各种压力情况,如心理、身体的改变、潜意识的内在冲突和为人母所需的调整,及家庭关系的改变,经济负担支持系统的要求等,制定特殊的护理方案。
产褥期母体的护理方面参考论文
![产褥期母体的护理方面参考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e317f1208a1284ac95043b9.png)
产褥期母体的护理方面参考论文论早期护理干预在产褥期妇女康复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产褥期妇女康复期间早期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1年6月160例我院健康的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
其中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产科护理与产褥期健康指导,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使用产后康复治疗仪、产后足疗、产后形体恢复锻炼、产后检查等等,对比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妇女产褥期康复,在临床上应该推广使用,促进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和护理的水平。
【关键词】产褥期妇女;早期护理干预;康复;应用价值产褥期puerperium指的是产妇全身器官不包括乳腺在内自胎盘娩出后到恢复或者将近正常未孕状态的一段时间,通常需要6周。
在此期间,产妇的身体各系统特别是生殖系统经历了巨大的生理变化,与此同时,随着胎儿的娩出,产妇及其家属的心理和社会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1]。
这个时期对于产妇的的身体与心理的恢复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做好产褥期产妇的护理和保健工作,指导其掌握合理的生活方式,减少出现产后并发症,保证产后的康复。
笔者选取我院16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对其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2021年10月―2021年6月160例我院健康的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1―28岁,平均23.9±3.1岁。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
两组产妇年龄、孕周以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两组产妇分娩后,均遵医嘱采用益母草胶囊治疗,3粒/次,3次/日,口服,治疗周期为3天。
1.2.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及产褥期健康指导,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1.2.1早期护理干预的具体操作1 心理指导:由于新生儿的出生,产妇会经历不同的心理过程,包括:高兴、满足感、乐观、焦虑及压抑等,这就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产褥期妇女保健工作论文
![产褥期妇女保健工作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f86fc3f5a8102d276a22fe9.png)
试析产褥期妇女保健工作【摘要】产褥期是妇女一生生理周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这个时期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在这个时期要加强对妇女进行保健知识的宣传,提高妇女对该时期的重视程度,另外也要从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方面入手,为妇女在这个时期的身体健康提供一个可靠的保证。
除了个人的努力之外还要充分的发挥各级医院及妇幼保健结构在产褥期保健工作中的关键性作用,定期对产褥期的妇女进行健康普查,提醒产妇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来应对分娩的过程,同时提高妇女在分娩过后的卫生意识和饮食规律意识,确保孕妇在分娩过后能够尽早的恢复身体健康,减少恢复期间其他疾病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产褥期妇女;保健工作;存在问题阐述;原因分析;对策提出在临床上我们将妇女从分娩过后到身体各项机能完全恢复到之前水平的过程称为产褥期,时间周期一般在6个星期左右,在这期间妇女的生殖系统开始逐渐的恢复到原有的水平,而这个时期妇女生殖系统的恢复情况将会对妇女日后正常生活中的身心健康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作为妇女保健工作者我们应该在这个时期给予妇女特殊的关怀,通过我们的努力来让妇女的生殖系统尽快的恢复到应有的水平。
1产褥期主要问题简述妇女在分娩的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变化,同时精力在分娩的过程中也被大量的消耗,如果在分娩过后不能够得到良好的护理则很容导致妇女异常产褥,也会增加很多妇科疾病发病的几率,例如阴道炎、盆腔炎、附件炎以及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疾病。
另外在这个时期如果妇女的生殖系统恢复不理想则很容易造成妇女子宫机能恢复不全,恶露的时间延长或者是周期异常,同时也能造成妇女出现便秘和痔疮等疾病,严重者还会造成妇女在分娩过后出现贫血以及由于贫血造成的休克等情况。
除了在生理上的问题之外,妇女在这个时期心理上的问题也较为突出,首先是角色上的转变所带来的心理上的不适感,妇女在经历了漫长的十月怀胎之后诞下婴儿,身份立刻就变成了一个孩子的母亲,突如其来的责任感很容易造成妇女在产褥期出现焦虑、抑郁甚至是沮丧的心理问题。
产褥期论文产褥期的护理论文:产褥期的护理
![产褥期论文产褥期的护理论文:产褥期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f3c3e53e518964bcf847cf9.png)
产褥期论文产褥期的护理论文:产褥期的护理【摘要】目的减少产妇在产褥期注意不够和处理不当而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产褥期护理产褥期是指产妇在胎儿娩出到生殖系统恢复正常的一段时间,约需6~8周。
此时母体全身各系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又由于分娩时的体力消耗,抵抗力常低下,如果注意不够或处理不当,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为了确保产妇顺利渡过产褥期,在住院期间应仔细观察,加强护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出院时进行卫生宣教,预防感染。
1 一般护理①产妇分娩后24小时应注意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有宫腔积血时应按摩宫底,观察出血量。
②保证休息室清洁安静,空气新鲜,使产妇产后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③正常情况下,产后24小时可稍作活动以促进恶露排出,并可减少排尿便困难。
④产后每日测体温2次,如体温在37.6℃以上,每日测4次,产后出汗较多,可用温水擦浴,勤换内衣裤。
⑤产后应多饮开水及红糖水,给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以后饮食应以营养丰富保持足够热量为原则。
⑥保持大小便通畅,产后4~6小时嘱产妇排尿,若有排尿困难可行诱尿。
有些产妇不习惯卧位排尿,可扶坐起或去厕所,往往可自行排尿。
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或流水声诱尿。
将开塞露两支,挤入肛门内,在排便的同时诱发排尿。
亦可用抗肌麻痹药,如甲基新斯的明0.5mg肌注。
上述方法无效时,经严密消毒后,行导尿术,必要时留置尿管。
2 外阴护理①保持外阴清洁,注意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
产后1周内每日用l:5000pp液或1:200的新洁尔灭液冲洗会阴1~2次,若有伤口,除每日常规擦洗外,大便后也应擦洗。
并随时注意伤口有无红肿、硬结、脓性渗出物等,也可给抗生素以防感染。
②向产妇宣传保持外阴清洁的重要性,嘱产妇勤换内裤及会阴垫。
3 乳房护理产后12小时可开始哺乳,哺乳前应先洗涤乳头,用油润去乳头上的污痂,以后每次哺乳前应擦洗乳头。
哺乳间隔时间3~4小时为宜,时间15分钟左右,双侧乳房轮流哺乳,多余乳汁应挤出。
产后护理论文范文范文2篇
![产后护理论文范文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70e07931126edb6f1a10c6.png)
产后护理论文范文范文2篇产后护理论文范文一:产后抑郁症妇科护理体会产后抑郁症是产褥期精神系统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通常发于产后1个月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产后孤僻、失眠、睡眠过多、爱哭、注意力不集中、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甚至出现厌世悲观情绪或自杀倾向等,严重威胁产妇健康,进而影响婴儿的情感、智力或行为方面向不利方向发展[1]。
本次研究选择2011年8月~2012年9月在本院妇科治疗的产后抑郁症患者168例,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入全面优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8月~2012年9月在本院妇科治疗的产后抑郁症患者236例,随机分成护理组及对照组,每组168例。
所有受试者均自愿同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
护理组年龄19~35岁,孕周37.5~42周分娩,初产妇139例,经产妇29例;分娩男婴53例,分娩女婴115例;对照组年龄18~36岁,孕周38~41.5周分娩;初产妇133例,经产妇35例;分娩男婴56例,分娩女婴112例。
两组产妇年龄、分娩孕期、婴儿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抗抑郁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抑郁症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精神、情绪、饮食等临床表现。
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入全方面优质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及医学常识普及等[2]。
产后抑郁症患者发病可能原因在于其尚未做好从女人到母亲之间角色转换的准备及心理认同。
部分患者由于受到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的影响,害怕因生女孩而受到家人冷落或责备,也可能因丈夫的大部分注意力在孩子身上而情绪低落[3]。
因此,护理人员应采取患者能够接受的语言及行为,疏导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积极解决产妇的多种心理问题。
科室内开展关于护患关系及产妇心理咨询相关内容的培训课程,安排护理专业素质过硬、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培训讲师,组织科室内护理人员分批接受培训,并进行考核。
正常产褥期护理与产褥期保健论文
![正常产褥期护理与产褥期保健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dfbc57531b765ce050814f3.png)
浅谈正常产褥期护理与产褥期保健【摘要】目的采取恰当措施进行产褥期护理与产褥期保健,使产妇能迅速复原,婴儿健康成长。
方法总结我院50例产妇在产褥期的护理保健情况,探讨影响产妇产褥期健康的因素。
结果凡是接受产褥期护理与保健的产妇身体恢复快,精神状态好。
结论正常产褥期护理与产褥期保健对产妇的身体恢复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产褥期;护理;保健产褥期是一段从胎盘分娩出到产妇,到所有器官恢复到近乎正常状态的一个过程。
此过程中,产妇由于分娩时造成了巨大的变化,如体力消耗殆尽,心态发生转变,抵抗力较差,导致在为期6周的产褥期内产妇的各个系统,如内分泌,生殖,泌尿等系统需要一个漫长的恢复过程。
若此时没有进行很好的产褥期护理与保健,缺乏护理保健知识,产妇极容易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如产后抑郁症,由于抵抗力较差引发的感染等。
所以,防止产褥期疾病的关键在于加强人们对于护理保健的重视,从心理上和生理上对产妇进行全方位的恢复,进行健康教育,使产妇及婴儿在此过程中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同时有一个较好的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从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所有的产妇中随机抽取50例,观察她们在产褥期是否进行了恰当的护理与治疗,并得出相应结论。
现将此次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产妇中随机抽取50例进行观察。
将50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
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每组随机抽取25人。
a组年龄20至37岁,平均为27.3岁。
b组年龄21至38岁,平均年龄26.4岁。
将a组产妇在产褥期进行完善的护理与保健,而b组只是进行普通的护理保健,a组与b组的产妇均没有其他的严重疾病,可以进行比较。
观察两组产妇在产褥期的身体状况与心理状态。
我们将a组的产妇进行相应的护理与保健,首先应进行:1.2 生活上的护理应给产妇一个安静整洁的环境供其休息,产褥期产妇易疲惫体虚,充足的睡眠会使他们心情舒畅。
产褥期护理保健论文
![产褥期护理保健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371101d55270722192ef77a.png)
产褥期护理与保健[关键词] 产褥期;护理;保健[中图分类号] r714.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产褥期民间俗称坐月子,医学上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除乳腺外全身器官恢复或接近非孕状态的一段时期称为产褥期,一般为6周。
通过临床观察做好身心护理,舒适渡过产褥期,提高产褥期妇女的健康质量,减少产褥感染,降低发病率。
具体如下:1 产褥期临床以生殖器官和乳房的变化最为显著1.1 生殖器官的观察与护理1.1.1 子宫收缩①首先应严密观察宫缩恶露情况,每30min-1h、观察1次,共4 次。
产后子宫收缩呈硬球形,如子宫底上升,子宫体变软,可能有宫腔积血,应在腹部按摩以刺激子宫收缩,也可加压沙袋排除血块,必要时静滴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
②其次测量宫底,在测量时应注意每日在同一时间测量子宫底高度,以准确观察子宫复旧情况。
检查前产妇应排空膀胱,仰卧床上,测量由耻骨联合上缘至宫底的距离,且记录,产后第1天子宫底平脐或脐下1cm,以后每口下降1-2cm,产后1周缩小为如孕12周大小,仅在耻骨联合上方触及,产后10天左右经腹部检查已触不到子宫底,检查子宫底高度的同时应注意子宫及双侧附件有无压痛。
产妇出院前,护理人员应向其讲解有关子宫复旧的过程,指导产妇如何触摸子宫底,以及出血量多时,如何按摩子宫底。
1.1.2 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的脱落,血液、坏死蜕膜组织经阴道排出称恶露。
观察恶露时,注意其量、颜色和气味的变化。
一般在按压子宫底的同时观察恶露情况。
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持续4-6周,总量约500ml。
产后1- 2天可有小血块,血性恶露约持续3天后转为浆液恶露,约2 周后变为白色恶露,再持续2-3周后干净。
观察时,若恶露量多有较大的血块,应注意是否有宫缩乏力或胎盘残留。
恶露有臭味提示可能有宫腔感染。
产后的最初8h 内,每隔1h检查恶露1次,以后每8h观察1次,出院前应复查b 超。
正常分娩产褥期产妇的护理体会
![正常分娩产褥期产妇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7e9b87a960590c69fc3768e.png)
正常分娩产褥期产妇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分娩产褥期产妇的临床护理体会,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探讨更好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将我院 2014年 10 月~2015 年 3 月收治的50 例正常分娩产褥期产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干预效果。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提高,产前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
观察组产妇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为 6.52%,对照组为 21.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进行相应治疗,均治愈出院,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对正常分娩的产妇进行系统、科学、高质量的产褥期综合护理,可加快其康复的速度,减少其发生会阴感染、乳头皱裂等并发症的几率,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正常分娩;产褥期产妇;护理体会前言:产褥期是指自产妇娩出胎盘至其全身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状态所经历的时间,一般在6 -- 8周之间。
怀孕以及分娩使产妇的生殖系统等各个生理系统均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加之分娩使其机体的防御功能有所下降,因此,在产褥期,如不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保健及护理,极易使其出现多种并发症。
本研究对我院 2012 年 10月~2013 年 3 月收治的正常分娩产褥期产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共收集 50例正常分娩产褥期产妇,年龄 24~48 岁,平均年龄(35.26±3.09)岁,孕周38~42 周,平均孕周(39.22±0.76)周;初产妇 30 例,经产妇 20 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各 25 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产妇年龄、孕周、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产妇的护理论文
![产妇的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e0a27870b1c59eef9c7b409.png)
产妇的护理论文1产褥期家庭护理1.1产褥期自我检查分娩后一周内,检查重点包括:1.1.1子宫收缩情况产褥期第一天子宫底为脐平,以后每天下降下1~2cm,产后10~14天降入骨盆,经腹部检查触不到宫底,并检查有无压痛。
1.1.2恶露的性状恶露由血液、坏死膜组织及粘液组成。
分为:①血性恶露约持续3~7天②浆液性恶露约7~14天③白色恶露约14~21天产后3周左右干净,血性恶露持续两周以上,说明子宫复原不好。
除看形状外要闻恶露有无臭味,如有臭味说明可能有产褥感染。
1.1.3腹部、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检查伤口有无渗血、血肿及感染情况,发现异常动员产妇到医院诊疗。
1.1.4全身情况了解一般情况、精神、睡眠、饮食及大、小便等。
测血压:初次与第二次访视中均测血压,发现产后血压升高应给予处理。
测体温:产妇产后24小时内由于分娩疲劳,体温轻度升高,一般不超过38度。
产后3~4天,因乳房肿胀,体温有时可达39度,持续数小时,最多不超过12小时,如产后体温持续升高,要查明原因并与产褥感染鉴别。
测脉搏:由于胎盘循环停止、循环血量变少,加之产褥期卧床休息,产妇脉搏较慢但规律,为60~70次/分。
测呼吸:因产后腹压降低、膈肌下降、呼吸深且慢,约为14~16次/分,当产妇体温升高时,呼吸和脉搏均加快。
产后排尿功能的检查:经产钳、剖腹产、滞产的产妇要特别注意排尿功能是否通畅,预防尿路感染,指导产妇多饮水。
1.1.5乳房的检查检查乳头有无皱裂,乳腺管是否通畅,乳房有无红肿、硬结,乳汁分泌量是否正常。
1.2产褥期的护理及卫生指导1.2.1外阴的清洁卫生每日应冲洗外阴。
用消毒会阴垫,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感染。
如伤口肿胀疼痛,可用75%的乙醇液纱布湿敷,还可用0.01%~0.02%高锰酸钾水坐浴。
1.2.2注意个人卫生每天用温热水漱口、刷牙、洗脚、撺澡。
2剖宫产术后家庭护理饮食指导:因手术创伤及母乳喂养,身体能量消耗大,出院后要增加营养,排除陈旧观念,合理安排膳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体会与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103-01
【摘要】目的总结产褥期妇女的护理效果及体会。
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实验组,根据产妇产褥期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b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通过随访对比两组产妇的恢复情况。
结果实验组产妇的切口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且并发症较少。
结论产褥期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对于产妇身体及时恢复十分重要。
【关键词】产褥期,护理,效果
所谓产褥期,指的是产妇自娩出胎盘直至全身各个器官(乳腺除外)接近或者恢复到未孕时期正常状态的一段时期[1],一般正常产妇的产褥期是六周左右。
在产褥期,产妇的身体系统,尤其是生殖系统会出现较大的生理变化,所以做好产褥期的护理工作对于产妇身体的恢复以及母婴的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
现随机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产妇,将护理工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产妇,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7.5±1.2岁,其中93例为初产妇,7例为经产妇。
72例选择剖腹产手术。
1.2 方法
1.2.1 分析方法:随机将所选取的100例产妇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a组为实验组,根据产妇在产褥期出现的具体健康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b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
通过随访了解产妇的恢复情况,总结产褥期妇女的护理效果及体会[2]。
1.2.2 护理措施:一般护理:每天早晚测试产妇体温、呼吸以及脉搏,如果产妇体温高于38℃,要加强观察;注意病房环境的清洁,定时开窗通风、更换床单被罩,及时更换阴垫和衣服;鼓励产妇勤洗澡、刷牙,并提醒产妇采取淋浴方式,澡后避免吹风引发感冒;保证产妇睡眠充足、饮食健康且营养;在产后4~6h,指导产妇及时排尿,预防因子宫收缩不佳所导致的产后出血,并鼓励产妇适当运动,以促进切口愈合、增加食欲、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提醒产妇及家属避免进行高强度劳动或者持续的蹲位,以免出现子宫脱垂[3]。
针对性护理:(1)切口护理。
实施剖腹产手术的产妇,一期不需要切口及进行特殊护理,切口周围出现硬、痛等症状一般可以自行恢复;有表浅皮损的,用乙醇及碘酒进行消毒;切口出现轻度感染并有少量分泌物的,在消毒后涂抹庆大霉素;切口出现严重感染的,及时接受专业医治。
对于会阴侧切口的护理:产妇应保持平卧或者切口相对一侧卧位,避免恶劣进入伤口。
(2)会阴护理。
每天用0.9%或者温开水清洗会阴;产后一周内出现局部硬结、水肿、疼
痛以及发红等,早晚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会阴;如果两周后症状仍未消除或者好转,若恶露已经基本干净,可以每天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坐盆30min一到两次,并外用红霉素软膏。
(3)乳房护理。
产妇要增加猪脚、木瓜等高营养食物,并尽早让婴儿接触、吮吸,必要时可以中药调理以促进母乳分泌;哺乳前,用温开水清洁乳头及乳房,产妇采取侧卧体位,婴儿吸空一侧乳房再换另一侧;如果母乳过多,应用吸奶器每两到三小时吸奶一次,吸净乳汁,防止产妇乳腺堵塞导致的肿痛、退奶;如果乳头有破损,可以挤一两滴乳汁涂抹乳头,或者用鱼肝油涂抹乳头[4]。
1.3 统计方法:采用spss1
2.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分析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产妇切口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详见表2-1。
上述表格数据表明,实验组产妇无论是切口愈合情况还是产后病发症情况都明显好于对照组产妇,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论
认真做好产褥期的产妇护理工作,对于产妇身体健康的尽快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及时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解决产妇在产褥期所出现的大部分健康问题。
对于医院护理工作人员来说,要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耐心的解答产妇及家属的疑
问,并注意提醒其注意产褥期的注意事项,鼓励产妇进行适当的锻炼,主动协助产妇进行日常护理工作,尽可能的使母子多接触,并对产妇进行有关饮食、日常清洁等方面的指导。
护理人员要注意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努力提升自己的护理技术,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密切观察产妇的心理变化,注意做好产妇的心理疏导工作,主动和产妇聊天,缓解产妇的内心压抑情绪,保持心情的愉悦,这也有利于切口的尽快愈合,并有效减轻或者避免产后并发症的出现。
另外,相关的护理工作人员还要注意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必要的日常护理指导,以保证出院后护理措施的得当,对产妇及家属进行身体出现异常情况的知识讲解,例如产妇发热、出血以及宫缩疼痛等,保证产妇出现异常能后及时发现并到医院就诊。
要注意提醒产妇及家属注意性生活和避孕措施的相关事宜、注意饮食健康和营养的问题。
指导正确照顾新生儿的基本常识、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等;医院定期组织产后的随访,了解产妇身体的恢复情况、相关的产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新生儿黄疸的观察。
参考文献
[1]曹丽佳,王晓智,粱元元.产褥期的护理,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12):49
[2]周丽香.母婴同室产褥期护理.中国伤残医
学,2007,12(04):83
[3]王红利,范景云.产褥期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医药论坛杂
志,2006,1(8):80
[4]王美英,董俊贤,程颖.产褥期的观察与护理.包头医学,2009,,19(02):90
作者单位:324300 浙江省开化县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