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胸部CT片

合集下载

病毒性肺炎影像诊断新ppt课件

病毒性肺炎影像诊断新ppt课件
拜复乐0.4 Q12h 丙种球蛋白20g5天 金刚烷胺0.1 每日2次 清开灵冻干 1.2 ivgtt qd 10天
63
最高体温:第一天:39.6℃ 第二天: 38.4℃ 第三天:37.2℃
复查胸部CT:肺部实变基本吸收,只 遗留双侧胸腔积液,抽液检验提示肺 炎旁积液
64
65
66
呼吸道合胞病毒
病毒性肺炎影像学诊断
1
肺部感染性疾病概述 肺部感染性疾病影像征象 病毒性肺炎 肺部感染诊断思维 小结
2
概述
病因和病原诊断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不同的病因和病原引起的肺炎其用药不同 分析肺炎的病灶形态、分布与治疗用药后影
像动态变化 实现病因和病原诊断
3
概述
影像表现受基础疾病的影像和患者年龄、 免疫状态的影响 eg:不同免疫状态的患者的患病谱不同
②免疫缺陷宿主体内的病毒性肺炎
免疫缺陷宿主易感染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麻疹病毒和腺病 毒
37
病毒性肺炎—临床表现
1.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四肢乏力、咽喉痛 等病毒血症症状
2.干咳、憋气(细支气管炎和间质性肺炎)
发生弥漫性肺泡损伤时会出现较顽固的低氧血症
3.血常规:WBC基本正常,淋巴细胞升高 4.血清学见特异性病毒抗体阳性
诉于2017年12月28日入院。 患者10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伴流涕,最
高体温38.8℃,咳少量白痰,自行口服“感冒药 物(具体不详)”,效果差,症状无缓解,5天前 出现气短,活动后明显,咳黄色粘稠痰,间断痰 中带血,为求诊治入院。
46
入院检查
体温 36.8℃,脉搏97次/分,呼吸 25次/分,血压 123/69mmHg。 双肺叩诊实音,双肺呼吸音增粗,双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

肺炎CT表现完整版本

肺炎CT表现完整版本
致病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厌氧 菌、梭形杆菌等。
感染途径: -- 吸入性; --血源性; -- 直接侵入。
肺部炎症—肺脓肿
病理发展: --急性期 --亚急性期 --慢性期
肺部炎症—肺脓肿
临床表现:
--急性期:发病急剧, 高热、寒战、体温呈 弛张型,胸痛,咯脓 臭痰,有时咯血。 WBC明显升高。
马赛克灌注
猪头冻肉征—过敏性肺炎特征表现
肺部炎症—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 因胸部恶性肿瘤接受大剂量放射照射引 起的肺部急、慢性损害。
肺部炎症—放射性肺炎
临床表现:咳嗽、咳痰、胸痛、气短, 有时发热,症状轻重与照射野大小有关。
影像表现: --发生部位与照射野有关; --急性期 --慢性期
--弥漫性肺气肿改变.
间质纤维化、急性间质性肺肺炎。
SLE系统性红斑狼疮、间质性肺炎
慢性间质性肺炎
肺部炎症—过敏性肺炎
过敏性肺炎(allergic pneumonia)又 称吕弗留综合征(LÖffler syndrome) 指机体对某种物质过敏引起的肺部炎症。
肺部炎症—过敏性肺炎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小儿多见, 发热、咳嗽、气急、 紫绀,临床症状明显 而体征少。
急性间质性肺炎大体病理标本
肺部炎症—间质性肺炎
影像表现:
--肺纹理增强模糊、 紊乱,两肺下野明显;
-- 肺门影增大、增浓, 结构紊乱模糊,肺门 支气管周围炎;
-- 网状、小点状阴影: 肺间质炎症的重叠影 像,与模糊的肺纹理 并存。
Acute Radiation is
肺部炎症—放射性肺炎
影像表现: -- 晚期肺体积缩小 -- 邻近肺组织代偿性 肺气肿。

肺部CT解剖+诊断+鉴别诊断

肺部CT解剖+诊断+鉴别诊断

17
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一、正常胸部CT解剖
图15-近心底层面
B7+8:下叶前内段支气管
18
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一、正常胸部CT解剖
图16-近心底层面 B7:下叶内段支气管 B8:下叶前段支气管 B9:下叶外段支气管 B10:下叶后段支气管
19
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一、正常胸部CT解剖
图17-锁骨上和斜角肌组淋巴结
3
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一、正常胸部CT解剖
图1-胸锁关节层面
图1-16:正常胸部断层, 从胸锁关节至心底层面, 间隔3-10mm,以肺窗显 示;螺旋扫描;部分薄 层高分辨率重建 T:气管 E:食管 S1:上叶尖段
4
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一、正常胸部CT解剖
图2:主动脉弓层面
ARCH :主动脉弓 S1:右肺上叶尖段 S2:右肺上叶后段 S1+2:左肺上叶尖 后段
5
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一、正常胸部CT解剖 图3-主肺动脉窗层面
Az:奇静脉弓 B1:上叶尖段支气管 S3:上叶前段
6
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一、正常胸部CT解剖 图4-奇静脉弓层面
S6:下叶背段
7
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一、正常胸部CT解剖
图5-近隆突层面
B1+2:左上叶尖后段支气 管 B3:上叶前段支气管
37
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二、肺部炎症
• 病理分期
红肝样变期(2-3天): • 病变发展至实变期, 大量纤维蛋白及红、 白细胞等渗出,使 肺组织变硬 灰肝样变期(4-6天): • 肺泡内红细胞减少, 代之以大量的白细 胞,切面呈灰色

儿童肺炎支原体与病毒性肺炎的鉴别诊断

儿童肺炎支原体与病毒性肺炎的鉴别诊断

儿童肺炎支原体与病毒性肺炎的鉴别诊断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可散发或有小的流行,全年均可发病。

病毒性肺炎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

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大多见于冬春季节,可暴发或散发流行。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干咳及肺浸润等。

病毒性肺炎的发生与病毒的毒力、感染途径以及宿主的年龄、免疫功能状态等有关。

一般小儿发病率高于成人。

那么,儿童肺炎支原体与病毒性肺炎如何鉴别诊断?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对MPP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规定如下:
诊断
符合以上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结合以下任何一项或两项,即可诊断为MPP:
(1)单份血清MP 抗体滴度≥1:160(PA 法);病程中双份血清MP 抗体滴度上升4 倍及以上。

(2)MP-DNA或RNA 阳性。

鉴别诊断
1.腺病毒(ADV)肺炎
多发于6 月-2 岁儿童,重症患儿中毒症状重,多有喘憋,早期听诊肺内呼吸音减低,主要鉴别依据为流行病学史和病原学检查。

但需警惕,腺病毒可以与MP 混合感染。

2.流感病毒肺炎
以流感流行季节多见,多有流感或疑似流感患者接触史,以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随后出现咳嗽加重、呼吸困难和肺部体征,影像学与MPP 有时类似。

呼吸道标本病原学检查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或核酸阳性可确诊。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病学史突出,胸部CT 最常见的表现是磨玻璃影、以肺外带为主的多发小斑片影、间质改变,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和病原学检查鉴别。

肺炎影像学诊断

肺炎影像学诊断

甲型H1N1流感病毒肺炎影像表现
两肺多同时累及,且以两下肺明显
实变含气支气管征均为下肺 胸膜下多发小结节或小扇形的磨玻璃、不均 质棉絮状密度,且纵膈窗显示为蜂窝状是其 特点
衣原体肺炎
老年患者中,浸润可能分布更广;胸腔积液少见。50% 的患者胸片在4周内改善。20%的患者需胸片改善需超过 9周。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
肺炎克雷伯杆菌
当克雷伯杆菌感染肺实质时,表现为非节 段性分布的均匀实变影。空气支气管征常 见。据了解,肺炎克雷伯杆菌特别趋于产 生大范围实变阴影, 导致肺叶扩大,形成 叶间裂膨出征。常见肺脓肿形成、胸腔积 液和脓胸。肺炎克雷伯杆菌性肺部感染也 可表现为支气管肺炎的特点,特别是当院 内感染发生时。
肺炎的治疗
6.厌氧菌:首选青霉素联用克林霉素或甲硝唑。 7.支原体、百日咳杆菌、衣原体,选用大环内酯类 抗生素。 8.真菌:首选氟康唑。 疗程:一般用至热退和主要呼吸道症状明显改善后3-7 天。肺炎链球菌7-10天,流感嗜血杆菌14天左右,葡萄 球菌3-4周,支原体、衣原体2-3周,真菌性肺炎1-2个 月。 三、氧疗 四、对症治疗
肺炎链球菌
偶尔,肺炎球菌性肺炎可表现为局灶性结节或肿块, 常称为“球形肺炎”。罕见空洞和脓肿形成。50%或 更少的患者可合并胸膜疾病、胸腔积液或脓胸。胸部 CT 常表现为小叶含气实变影、周围实变的磨玻璃样 影、分叶阴影、3 ~ 10mm 界限不清的小叶中心型结 节、支气管壁增厚及光滑的小叶间隔增厚。。
间质性肺炎
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沿支气管分布或散在分布的小斑
片状实变及磨玻璃影,或部分融合成片
肺炎链球菌
肺炎球菌性肺炎在胸片上呈典型的气腔肺炎,有侵犯 到胸膜的实变影,常可见空气支气管征,肺体积无缩 小。肺炎球菌性肺炎也可见斑片状、多灶性实变影, 符合支气管肺炎,罕见的是伴有含气实变的间质性改 变

浅谈肺炎的影像学特征与诊断

浅谈肺炎的影像学特征与诊断

浅谈肺炎的影像学特征与诊断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生,我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肺炎的影像学特征与诊断的一些经验。

肺炎是肺部炎症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在临床工作中,肺炎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其中包括X线片、CT扫描等。

通过对肺炎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

让我们来看一下肺炎的X线影像学特征。

在早期阶段,肺炎的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模糊,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斑片状、絮状阴影。

在实变期,病变区域会出现密度均匀、边界清晰的阴影,有时可见空洞形成。

在消散期,阴影逐渐变淡,最终恢复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肺炎在X线影像上有一定的特点。

例如,细菌性肺炎多表现为实变影,而病毒性肺炎则多表现为间质性肺炎。

除了X线和CT影像学特征外,肺炎的诊断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其他资料。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实际案例:患者,男性,45岁。

因发热、咳嗽、胸痛等症状就诊。

胸部X线检查显示左肺上叶斑片状阴影,边界模糊。

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细菌性肺炎。

经过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X线影像学表现逐渐恢复正常。

在这个案例中,胸部X线检查发现了典型的肺炎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依据。

而后续的抗感染治疗也证实了诊断的正确性。

肺炎的影像学特征在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X线和CT影像学特征的观察与分析,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我们可以为肺炎的诊断提供准确的信息。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内容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这些细节对于正确理解和应用肺炎的影像学特征与诊断至关重要。

第一个重点是肺炎的X线影像学特征。

在早期阶段,肺炎的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模糊。

这一特征对于初步判断肺炎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斑片状、絮状阴影。

这些阴影的形成是由于炎症导致的肺实质密度增高。

病毒性肺炎影像

病毒性肺炎影像
临床特点如患者年龄、免疫状态,发病季节、流行病学史、首发症 状、严重程度及皮疹,仍然是病毒性肺炎病因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因此病毒性肺炎的诊断是以病原学实验室检查为主,结合胸部影像 学表现、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必要的辅助检查及鉴别诊断。 只有将影像学与临床相结合才能促进正确诊断
病毒性肺炎影像学特点
• 非叶段分布:常多发(早期可单发),无上下叶、内中带等分布优势 • 磨玻璃密度影(GGO):非肺泡填充性病变,片状、圆形、不规则形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双侧小叶中心结节和支气管壁增厚
人副流感病毒(HPIV)
✓常见的CT表现:多发斑片状实变影及GGO,和细菌性肺炎难以鉴别 ✓约1/4病例显示小叶中心小结节影及支气管壁增厚
人腺病毒
腺病毒肺炎常见CT表现,尤其在儿童: ✓双肺多发GGO,伴斑片状实变影。 ✓可有肺不张:婴幼儿多右上肺不张,儿童多左下肺不张 ✓儿童腺病毒肺炎影像表现和细菌性肺炎表现类似,广谱抗生素治疗后 叶、左肺下叶磨玻璃影,伴胸膜下局限实变
与前为同一患者
重症病例:M/72Y,发热、头痛12 天。体温39℃,血常规提示为典 型的病毒感染表现。两肺弥漫分 布GGO及实变,边缘模糊
多数病例在14天后进入病灶消散期,表现为病灶逐步吸收, 可遗留少许条索状高密度影,提示纤维化
COVID-19小结
✓ COVID-19肺炎影像学表现多样,高分辨CT易于发现早期磨玻璃 病变
✓ COVID-19肺炎与其他病毒性肺炎及间质性肺炎影像学表现上存 在重叠,影像学可以提供病变范围、性质、严重程度等征象;需 结合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发热、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 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实验室 检查等,确诊需要做核酸检测
免疫抑制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

各种肺炎的鉴别诊断

各种肺炎的鉴别诊断

各种肺炎的鉴别诊断肺炎是指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在临床上,常见的肺炎类型包括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和真菌性肺炎等。

对于患者来说,及时准确地进行肺炎的鉴别诊断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各种肺炎的鉴别诊断方法和技术。

一、临床表现鉴别1. 细菌性肺炎细菌性肺炎常由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引起。

患者主要表现为高热、寒战、剧烈咳嗽伴有黄色或绿色痰液。

部分患者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和全身不适等症状。

体格检查时可听到肺部湿啰音。

2. 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肺炎主要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包括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等。

患者常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鼻塞和乏力等症状。

体检时可听到肺部干啰音或部分患者无异常肺音。

3. 真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通常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比如器官移植、艾滋病患者等。

其临床表现与细菌性肺炎类似,但真菌性肺炎患者咳嗽、痰液量较少,发热持续时间较长。

二、影像学检查鉴别1. 细菌性肺炎影像学特征细菌性肺炎在胸部X线和CT检查中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实质浸润影,病灶边界不清晰,可伴有胸腔积液和胸腔积气。

另外,细菌性肺炎也可出现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和肺脓肿等征象。

2. 病毒性肺炎影像学特征病毒性肺炎在胸部影像学检查中可见肺部间质纹理增多、磨砂玻璃影和斑片状浸润影。

此外,还可出现双肺肿大和肺实质病变,但一般无肺脓肿和空洞形成。

3. 真菌性肺炎影像学特征真菌性肺炎在胸部影像学检查中可见肺组织内多发斑片状或片状浸润影,病变边缘模糊,边缘可有气液平。

此外,真菌性肺炎还可表现为结节、孤立性肺脓肿和空洞形成。

三、病原学检查鉴别1. 细菌性肺炎病原学检查细菌性肺炎的病原体检测通常通过痰液、血培养或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

常见的细菌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2. 病毒性肺炎病原学检查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检测通常通过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腔抽取物等)进行。

常见的病毒病原体有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肺炎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

肺炎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

肺炎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肺炎是一种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如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

其临床表现多样,病情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对一些肺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详细分析,旨在提高对肺炎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一、病例一患者,男性,50 岁,因“发热、咳嗽、咳痰 5 天”入院。

患者 5 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 395℃,伴畏寒、寒战,同时有咳嗽,咳黄色脓性痰,量较多,不易咳出。

无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既往有糖尿病病史 5 年,血糖控制不佳。

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体温 389℃,脉搏 100 次/分,呼吸 22 次/分,血压130/80 mmHg。

神志清楚,精神差,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口唇无发绀,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

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湿啰音。

心率 100 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 150×10⁹/L,中性粒细胞 85%,血红蛋白 130 g/L,血小板 200×10⁹/L。

C 反应蛋白 80 mg/L。

降钙素原 50 ng/ml。

血糖 150 mmol/L。

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均正常。

痰涂片可见革兰阳性球菌。

胸部 CT 示:双肺下叶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

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能性大),2 型糖尿病。

治疗: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抗感染治疗,同时应用氨溴索祛痰,布洛芬混悬液退热,以及胰岛素控制血糖。

治疗 3 天后,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咳嗽、咳痰症状减轻。

复查血常规:白细胞100×10⁹/L,中性粒细胞 70%,C 反应蛋白 20 mg/L。

治疗 10 天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胸部 CT 示肺部炎症明显吸收。

二、病例二患者,女性,30 岁,因“咳嗽、咳痰、发热 1 周,呼吸困难 2 天”入院。

肺炎好转ct的报告单

肺炎好转ct的报告单

肺炎好转ct的报告单
检查者:XXX
报告日期:XXX
检查日期:XXX
检查方式:胸部CT
临床病历:
患者性别:XXX
患者年龄:XXX
主要症状:XXX
影像学表现:
经胸部CT扫描,显示以下结果:
1. 肺部结构:双肺纹理展布较均匀,大小形态正常。

2. 肺实质:双肺多发结节状影像,大小约为XXX,形态边缘清晰,密度均匀。

3. 支气管:双肺支气管内未见明显充气扩张,管壁光滑。

4. 胸膜:双肺胸膜平滑,无明显增厚或渗出。

5. 纵隔:纵隔居中,大小形态正常,无明显异常肿大淋巴结。

初步诊断:
基于上述影像学表现,初步诊断为肺部炎症好转。

结论与建议:
1. 肺部炎症好转,结节状影像密度均匀,边缘清晰,无明显恶性征象。

2. 继续进行抗感染治疗、卧床休息等常规治疗措施。

请结合临床病情,进一步与主治医师沟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病毒性肺炎胸部CT片

病毒性肺炎胸部CT片

明确:首先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坐落在群山之中,并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环抱之景。接着作者将“镜头”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坐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诸峰之中,视野集中到最佳处。再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
点山“秀”,照应上文的“美”。又写酿泉,其名字透出了泉与酒的关系,好泉酿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后引出“醉翁亭”来。作者利用空间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
会员免费下载 环滁 / 皆山也。其 /西南诸峰,林壑 /尤美,望之 /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 /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 /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 /路转,有亭 /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 /谁?山之僧 /曰/ 智仙也。名之者 /谁?太守 / 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 /于此,饮少 / 辄醉,而 /年又最高,故 /自号曰 /醉翁
也。醉翁之意 /不在酒,在乎 / 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 /而寓之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 / 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 /行六七里”?
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之
/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
/ 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
山中的四季。【教学提示】翻译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式,直译锻炼学生用语的准确性,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美感;意译可加强译文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准确性。因此,需两种翻译方式都做必要引导。全文直译内容见《我的积累本》。目标导学四:解读文段,把握文本内容

重症及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胸部影像学表现

重症及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胸部影像学表现

我 院 20 09年 1 0月至 2 1 00年 3 月期 间收治 的
甲型 H1 流 感 重 症 、 重 症 患 者 2 N1 危 9例 , 有 患 者 所
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特点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的关系文献报导较少 。笔者对本 院收治的 2 9例重
收稿 日期 :0 10 —1 ; 2 1- 4 3 修回 日期 :0 1 1— 9 21—00
r e t e o r ms e c p h s , h we lo h d oh r x a d h d o e c r i m n 2 c s s e c Co c u i n ma i g fn i g fS P r o n g n g a , x e tt e e CT s o d as y r t o a n y r p r a d u i a e a h. n l s o I g n d n s o CS a e i i p e o n t d b a c y a d g o n g a s l e s a o n b t u g feds r d mi ae y p t h n u d- l s i h d ws i o h l n l .CT c u d v s l e t e h po e s h d ws i p e a t a d r k i o l iuai h y d n e s a o n u p r p r n z e t r a o e o o h l n s a d o v o sy s e o o t o a i o n g n g a h o d n i i g wh t e he p e e c fl s o n t n x e n l z n fb t u g n b i u l up r r t h r cc r e te o r p y f r i e t y n e h r t r s n e o e i n a d i i — i f s v le xe t ov d e t n .

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一、引言性肺炎是由各种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其影响范围广泛,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本文将详细介绍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二、性肺炎的分类根据的种类和感染部位的不同,性肺炎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流感肺炎、呼吸道合胞肺炎、冠状肺炎等。

每种类型的性肺炎在影像学上都具有一定的特点。

三、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⒈ X线胸片表现性肺炎在X线胸片上的表现通常为两肺散在小斑片状或网状模糊阴影,病变范围广泛,密度较淡。

性肺炎还可表现为双肺多发斑片状、结节状或实体阴影,并且呈现对称性分布。

⒉ CT表现(1)早期:表现为肺内网格状、磨砂玻璃影,主要分布在肺外周区域。

磨砂玻璃影可以是单个或多发的小结节状密度增高区域。

(2)进展期:表现为肺内散在的斑片状实性阴影,部分融合成病灶,病变发展速度快,密度增高。

同时还可出现肺泡、间质纤维化以及胸腔积液。

(3)恢复期:表现为病变吸收,肺实质呈现大片状磨砂玻璃影,肺泡内积液减少,纤维化程度减轻。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暂无。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性肺炎:由各种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可引起肺部炎症,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

⒉影像学表现:指在影像学检查中所观察到的疾病特征,包括X线胸片、CT、MRI等影像学技术所显示的异常区域。

⒊X线胸片:通过X射线透过胸部组织产生的影像,用于观察胸部疾病的诊断。

⒋CT: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通过多次X射线照射,以获取不同角度的断层图像,可用于观察肺部疾病的详细情况。

六、全文结束。

胸部CT基础PPT课件

胸部CT基础PPT课件
39
外围结节与胸膜距离5-10mm
40
小叶周边型结节
结节分布于肺间 质,包括:支气 管血管束、小叶 间隔、胸膜下 见于结节病、淋 巴管癌病、尘肺
41
小叶周边型结节
淋巴管周围分布:淋巴管位于支气管血管 束、小叶间隔、胸膜下。见于—癌性淋巴 管炎、结节病、尘肺。
42
胸膜表面
43
小叶间隔
44
支气管血管束
63
常见疾病CT表现----肺结核
结核沿支气管播散
64
常见疾病CT表现----肺结核
结核瘤
肺内单发或多发结节 形态规则,边缘整齐,无毛刺或粗毛刺 多位于结核好发部位 病灶内有点状钙化 周边有卫星灶 增强扫描强化多不明显
65
常见疾病CT表现----肺结核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临床表现高热等结核中毒症状 双肺弥漫分布粟粒样样小结节 为随机型结节 大小、分布、形态三均匀 需结合临床表现与肿瘤鉴别
75
76
常见疾病CT表现----中心型肺癌
起源于段及以上支气管 常为鳞癌或小细胞肺癌 肺门周围肿块影 支气管截断征、鼠尾征 可坏死形成厚壁偏心空洞,内壁结节样 增强明显 阻塞性肺不张、肺气肿、肺炎
77
78
常见疾病CT表现----肺转移癌
血行转移:双肺多发结节,大小不等,边 界清楚,形态规则,分布与肺动脉相关 淋巴管转移(淋巴管癌病):沿淋巴管转 移,表现为小叶间隔结节样增厚、沿支气 管血管束分布周边型小结节
51
蜂窝肺(honeycombing)
多个聚集的6-10mm空腔,壁厚0.8-1mm 分布于胸膜下、肺低 囊壁为折叠破坏的肺泡壁和气道壁 多见于普通型间质性肺炎
52
胸膜下线(subpleural line)

病毒性肺炎诊断标准

病毒性肺炎诊断标准

病毒性肺炎诊断标准病毒性肺炎是一种由不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其临床表现与细菌性肺炎相似,但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因此,准确的诊断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病毒性肺炎的诊断标准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临床表现。

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痛、乏力等。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肌肉疼痛、嗓子痛等全身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病毒性肺炎在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和老年人常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视。

二、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检查对于病毒性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常常是双肺散在斑片状浸润影,部分病例可伴有肺实变。

需要注意的是,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与细菌性肺炎有所不同,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诊断。

三、病原学检测。

病毒性肺炎的病原学检测包括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抗原检测和病毒血清学检测等。

其中,病毒核酸检测是目前诊断病毒性肺炎最为准确的方法,可以通过呼吸道标本(如咽拭子、鼻咽拭子、痰液等)进行检测。

此外,病毒抗原检测和病毒血清学检测也可以作为辅助手段,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四、其他检查。

除了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测外,还可以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综上所述,病毒性肺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测等多方面的信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查,并结合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对于疑似病例,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疾病的传播。

总之,病毒性肺炎的诊断需要多学科的综合参与,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只有通过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才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健康。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对于临床工作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病毒性肺炎的认识,共同防控疾病的传播。

疑似及确诊新冠肺炎的临床及胸部CT影像特点

疑似及确诊新冠肺炎的临床及胸部CT影像特点

疑似及确诊新冠肺炎的临床及胸部CT影像特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严重病毒性感染,其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和呼吸急促。

新冠肺炎的疫情迅速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并已成为当前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主要焦点。

因此,研究疑似及确诊患者的临床及胸部CT 影像特征对于新冠肺炎的诊断、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一、疑似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特点1、患者症状的起始病期前7天内接触过新冠肺炎(COVID-19)感染者;2、发热(体温大于或等于37.3℃),或有寒战或口腔口干;3、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等;4、有乏力、肌肉或身体疼痛、头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1、临床表现新冠肺炎患者多数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喉咙痛、咳嗽、流涕等,少数有胃肠道症状,如腹泻和恶心等。

以及发热和呼吸困难等。

严重患者可能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脓毒症等。

2、胸部CT影像特点(1)影像学分类轻型:病灶较小、单发或多发呈局限性分布,大多为单侧性病变,病变密度较小或与周围肺组织密度相近。

重型:病变呈多发、散在性分布,为双侧性病变,有磨玻璃样、实变或透明晶体样等表现,可涉及双侧肺胸膜和肺门淋巴结增大。

①磨玻璃影:是一种轻微的密度增高,呈模糊不清的磨砂玻璃样改变,通常表示轻微的肺泡间隔和间质水肿,以及炎症细胞渗出等。

②斑片影:是一种局部性炎症,通常为中度及以上的肺炎表现,常表现为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的实变区域,常常位于肺周边。

③透明晶体影:是CT影像上的一种变异特征,一般表示肺泡的充实、白细胞浸润、渗透性出血等,是肺实质破坏和ARDS的征象。

以上为疑似和确诊新冠肺炎患者临床及胸部CT影像特点,对于医生来说,更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全面观察盘点患者表现和影像学分析。

常见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鉴别诊断PPT课件

常见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鉴别诊断PPT课件
病毒性肺炎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常见病 毒包括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症状包 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治疗主 要采用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
鉴别诊断重要性
准确诊断
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在临床症状 和影像学表现上有一定相似性,但也 有各自的特点,因此鉴别诊断对于准 确诊断非常重要。
合理治疗
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方法 和药物选择不同,因此鉴别诊断有助 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 果。
影像学检查
肺脓肿在X线或CT上表现为圆形 透亮区及气液平面,内壁光整或 略有不规则;而肺炎则表现为片 状或斑片状阴影,可见支气管充 气征。
实验室检查
肺脓肿患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 细胞比例明显升高,痰培养可发 现致病菌;而肺炎患者实验室检 查结果与感染病原体有关。
其他非感染性疾病所致肺部阴影鉴别
肺结核
血清学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测
部分细菌性肺炎可通过血清学检查检测特 异性抗体,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可检测肺炎 链球菌荚膜多糖抗体。
利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快速、准 确地检测病原菌的核酸,有助于早期诊断和 治疗。
04
常见病毒、细菌及其所致肺炎 表现
常见病毒类型及其所致肺炎特点
01
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肺部影像
影像学检查
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磨玻璃影等间质改变;细菌性肺炎的影像学检查可见肺叶或肺段 的实变阴影,可见支气管充气征。
实验室检查
病毒性肺炎的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细菌性肺炎的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 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此外,病原学检查如痰培养、血清学检测等也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基于胸部ct的病毒性肺炎影像报告分类系统》发布

《基于胸部ct的病毒性肺炎影像报告分类系统》发布

现代实用医学2020年3月第32卷第3期•333•及CD3B25T细胞癥双祭S外周血中CTBT、CD3W«»W^®百分高于对照组炉1895'砌,均F<005),两组駝C D8W25T淋m®&百分学意义([冃OQZO,F>005),贝封三彩图5. 22两组CMT及CDrCD25T细胞比较{肝对照组(网15, P<0.05),但两组CD4TO25W®g#癥义(t>8140,P>0.05),JW2图6= 2.3两组CD8*T、CD8HLA-DRT及CD&CD38T细胞比较观察组外周血中CD8T,CD8HLA-DR T及CD8CD38T 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Z^oaaffizo, 1820,均P<0.05),见封三彩图7.3讨论IM患者是急性EBV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类疾病。

患儿机体的免疫功能直接决定了患儿的临床预后,免疫功能紊乱甚至导致患儿肝脾肿大,严重者危急生命。

因此,了解患者机体外周血中EBV感染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对于患者的疾病转归和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M=有研究提示CD4和CD8T淋巴细胞倒置,可能在IM患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作用,但具体何种淋巴细胞亚群的减毒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性本研究对CD3、CD4及CD8T细胞及其表面各类活化分子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健康患儿IM 丿踵外周血的CD3T、CD3HLA-DRT,C D8KCD8HLA-DRT及CD8CD38T细胞显著升高,而两组活化CD3CD25T、CD4T及活化CD4CD25T淋巴细胞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这提示只有具有HLA-DR及CD38活化标志的CD8T淋巴细胞,才可能在机体对EB病毒的免疫清除中起关键作用o因此,是否能把HLA-DR和CD38分子作为IM患者的预后指标或免疫功能的评估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