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导学试卷1 -答案

合集下载

问题解决导学方案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综合测评一

问题解决导学方案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综合测评一

综合测评一(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20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锃.(zèng)亮不逊.(xùn)颔.(hàn)首低眉B.粲.(càn)然诘.(jī)责杳.(yǎo)无消息C.阻遏.(è) 摹.(mù)画广袤.(mào)无垠D.禁锢.(gù) 解剖.(pāo)锐不可当.(dāng)2.下面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鹤立鸡群正襟危坐藏污纳垢B.油光可鉴深恶痛疾抑扬顿挫C.粗制烂造无可质疑麻木不仁D.名门望族郁郁寡欢美其名曰3.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空缺词语依次应为()(2分)(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______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______了。

(2)永远流浪的天才灵魂,竟然在一个土头土脑的俄国人身上找到了______归宿,从这个人身上看不出有任何精神的东西,缺乏诗人、幻想者和创造者的______。

A.(1)牢固攻破(2)简单气质B.(1)巩固突破(2)简陋气质C.(1)牢靠突破(2)简陋器质D.(1)巩固攻陷(2)简单器质4.在下面句子后面的括号中,注明其运用的修辞手法。

(2分)(1)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2)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2分)这一本书出版之后,居然风行各国,与其说是由于这一本著作的风格和形式,倒不如说是由于这一本书的内容吧。

从字面上讲...........,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

可是从最实际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

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的描写对象——所口述的。

(共30套130页)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品导学案汇总

(共30套130页)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品导学案汇总

(共30套130页)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品导学案汇总1 新闻两则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了解新闻的历史背景;掌握新闻常识;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能分析并写作简单的新闻。

2.培养阅读能力,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把握毛泽东的写作风格。

3.了解我军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 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

重点难点1.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 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2.理解文中议论的作用。

第一课时资料链接1.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1976),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

毛泽东在他漫长的革命征途上, 每一步踏响一曲豪歌。

他留给后人的一卷雄伟诗词, 流光溢彩, 瑰丽壮美, 发黄钟大吕之强音, 吐山川日月之精华, 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

他的主要诗词有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游泳》等。

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 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

他写了数百篇消息、述评、评论、答记者问、调查报告、广播讲话等新闻作品, 都始终贯穿着一种激昂慷慨、气势恢宏的崇高基调, 读来能使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在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 他更是欢欣鼓舞, 挥毫泼墨写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战争报道。

随着岁月的流逝, 尽管其作品已失去新闻价值, 但其审美价值却历久不衰。

2.写作背景:1949年4月20日, 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

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攻。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1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毛泽东同志满怀豪情写下了这则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

课时要点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结合新闻知识学习第一则新闻。

第19课《苏州园林》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第19课《苏州园林》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19.苏州园林素养目标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课文说明的顺序。

2.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3.体会苏州园林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学法指引说明文中某些词语能否删去 解答此类题目要从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方面做判断。

说明文以科学、严谨、准确为根本的语言要求,准确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答题方法:①表态;②释义,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③比较,紧扣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严谨,分析词语在句中的作用,以及删除后可能会产生的影响。

答题模式:不能删去。

“××”一词是……的意思,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若删去“××”一词,句子(或语段)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绝对化(或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删去。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科学的特点。

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

他的创作态度严肃认真,所写作品构思缜密,结构严谨,风格朴实,语言精练,因此他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代表作有童话集《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2.背景简介 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便邀请叶圣陶写一篇序文。

叶圣陶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课余时间,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写作这篇序文时又参阅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

后摄影集因故未出版,序文为《百科知识》所用。

本课的编者把它编入语文课本时,对内容进行了删减,将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改为《苏州园林》。

3.完成自学结构图基础夯实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讲究花草树木的yìnɡ chèn(),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2)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bài bǐ()。

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1桃花源记(含试卷)

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1桃花源记(含试卷)

21 桃花源记编写:江海霞 审核: 校稿:魏珊珊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 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了解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1.重点文言实词,特别是古今异义词。

2.了解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东晋末年,士族地主把持朝政,战乱频繁,民不聊生。

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废晋恭帝自立称帝,建立了历史上的南朝宋政权。

饱经战乱的人民渴望过上安定的生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这一时期所作,代表了民众的这一心声。

第一课时积累词汇,通译全文。

1. 读准字音。

豁.然开朗 屋舍俨..然 及郡.下 黄发垂髫. 阡.陌交通 便要还..家 刘子骥. 诣.太守 2.熟读课文及课下注释,解释词义。

① 古今异义词资料链接课时要点学习目标自主学习重点难点②一词多义。

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志:处处志之()寻向所志()舍:便舍船()屋舍俨然()寻:寻向所志()寻病终()之:闻之()忘路之远近()遂:遂与外人间隔()遂迷()③根据意思,写出本文成语。

与世隔绝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

后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鸡鸣狗叫之声互相听到。

()安闲快乐,显得心满意足。

()没有人探求。

()和世俗隔绝。

()明确:世外桃源豁然开朗鸡犬相闻怡然自乐无人问津与世隔绝合作探究1.在括号里填入被省略的人称词。

(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

(渔人)具答之。

(村中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小组合作,口译全文。

巩固提升用自己的话叙述这个故事,适当加入自己的想象。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课时要点理解课文,明确主旨自主学习1.解释词义。

才通人阡陌交通黄发垂髫便要还家绝境具言便扶向路寻向所志遂迷规往未果寻病终2.用原文回答。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八年级语文(上)课中导学1《消息二则》【学习目标】1.了解消息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消息的能力。

2.根据消息的结构理清课文内容和层次。

(重)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

(难)【预习检测】听写:【文学常识】一【文体常识】一【字词积累】“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芜湖(wG 摧枯拉朽(1)溃退(ku i)荻港(d i)锐不可当(d a ng)泄气(xi。

)要塞(s d i )签(qi a n)订歼(ji a n)灭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当,抵挡。

【整体感知】2.分别找出两则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找出两则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合作探究】1.默读勾画消息一,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感情倾向?表达了怎样的新闻主题?2.消息二报道的主体是写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为何是从中路军写起?何处详写?何处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3.揣摩语言,把握新闻语言准确精炼的特点。

如: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八年级语文(上)第1页共2页八年级语文(上)第1课巩固练习1.下列词语中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芜(w S)湖摧枯(g⑴拉朽B溃(ku i)退繁他川昌・・・・C获(hu o)港锐不可当(d a ng)D歼(ji G n)灭要塞(s G i)• ・・・2.为下面的语句加上合适的动词,正确的一项是: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及()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江阴要塞,()长江。

A消灭、击败、夺回、占据、控制B歼灭、击败、占据、控制、切断C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D消灭、击溃、控制、占据、控制3.下面是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导语和标题扣的很紧,是标题的拓展和具体化。

八年级语文上下册全册导学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下册全册导学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下册全册导学案(语文版)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八年级语文上下册全册导学案(语文版),希望本篇文 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上下册全册导学案(语文版) 1、巴东三峡(刘大杰) 2、周庄水韵(赵丽宏) 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冯君莉) 4、*走进纽约(刘成章) 第二单元 5、北京喜获 2008 年奥运会主办权(. 6、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等) 7、*生命之舟(梁家新等)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谭士珍.
5、英雄落泪的游子思乡之情,许多古人描述过,你一定读过此类的古代诗 词,不妨写上一两句。 6、美的句子我从不放过,仿佛粒粒珍珠,闪现在我眼前,任我挑选,供我 玩赏。我对下面的句子爱不释手,请让我告诉你这句话美在哪里。 庙里的钟声有些凄凉。 7、文中说到刘备白帝托孤以及八阵图的历史遗迹,这不由使我想起一个人 来,这个人是 ,我知道关于他的故事不少,比如 , 。(说出两个故事名称 即可) 8、古时候,三峡中猿啼,犹如闪电划破山谷,惊心动魄,余音缭绕,成为 峡谷中强劲的音符!因而,在很多诗作中都能捕捉到猿啼之音。请你写出几句 这样的诗句。 2、周庄水韵 教师寄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学习目标: 1、了解景物描写的时间和空间顺序。 2、体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抒情性强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
是。 ④作者用 、 两个词概括巫峡山水。 3、学生独立解决 4、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5、师生共同解疑 五、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句话我们曾在七年级接触过,你 还记得是哪篇吗?作者是谁?你还能默写其中的几句话吗? 2、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是杜甫的名诗,请查阅相关资料找出 组诗的其他几首。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七、当堂训练 1、给生字注音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导读与同步练习★作品导读1、《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2、主要内容《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3、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

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红星照耀中国》、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

4、作品的意义(1)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

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

他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长征这一举世无双的“壮举”,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

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5、作品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这样,斯诺对中国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发现了一个“活的中国”,对普通中国百姓尤其是农民即将在历史创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正确的预言,他发现了隐藏在亿万劳动人民身上的力量,并断言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人教版一、复习目标: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

2、理清五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其写作思路。

3、掌握阅读叙事记叙文的方法,学会阅读一般的叙事记叙文。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复习内容:(一)重要字词:、1、《新闻两则》:绥靖阻遏锐不可当2、《芦花荡》:尖利能耐悠闲寒噤阴惨仄歪央告转弯抹角月明风清张皇失措3、《蜡烛》: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赃物箱箧制裁荡然无存5、《亲爱的爸爸妈妈》:肃穆荒谬健忘(二)、作家作品:作家国别评价代表作注释孙犁雨果西蒙诺夫(三)、课文比较:课文主要内容作品主题语言特点写作方法《新闻两则》《芦花荡》《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四)、阅读叙事记叙文的一般方法:1、事件及主要事件: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2、主题揭示:事件意义的挖掘及作者写作的动机。

单元达标训练题90分钟00分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4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溃退(gu欤舀水(yǎ0)白洋淀(d靓g)B.绥靖(su恚脂粉(zhǐ)蹿一蹿(cu鄋)c.寒噤(jīn)拂晓(f 颤巍巍(ch鄋)D.提防(t恚惊骇(h郓)迫击炮(p颍?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B.臭名昭着荒谬憧憬珐琅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是()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江阴要塞,长江。

A.占有牵制封锁B.占领控制封锁c.占领控制封闭D.占有牵制封锁4.为下列一段文字所添标点,正确的一项是()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①没有仇恨②没有愤怒③只有悲哀④只有记忆⑤只有警告⑥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妥当的一项是()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2017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2017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NO.1)1.消息二则(第一课时)主备人:XXX 审核人:XXXXXXX学习目标1、记住消息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学会迅速抓住消息的主要信息。

2、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敏感度和写作新闻的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爱国情怀。

一、我会学,我能学。

读教材,划出重点内容,了解新闻的相关文学常识。

1.广义的新闻报道包括、、、等多种体裁。

狭义的新闻报道指的就是,新闻学认为,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的报道。

2.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和。

主要结构有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

三、自读课文,完成下面学习。

1、给加点生字注音。

摧枯拉朽()璀璨()溃退()馈赠()振聋发聩()芜湖()荻港()2、找出并能分析本文的标题、导语和主体。

这则消息标题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三十万大军”突出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胜利南渡”点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本则新闻的电头,它交待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5、精点探究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

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是本则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

本文的导语是什么?。

主体:承接导语、揭示主体,对消息事实做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结语:对消息达到的结果或后期将要发生的事实做概括介绍。

文章的结语是什么?这篇消息让我们及时了解了什么事?有什么感受?中考满分作文又见彼岸花开,真好那年夏末,彼岸花开,时过境迁,一如既往。

做最真实的我,向着自己的辉煌驰骋。

——题记整整两个月,迷失了自己,一次次模拟考的失利,让我不再相信自己还会有力气走完剩下的路。

曾经的自己,经常是被自信塞得满满的,一直以为。

我的天空里永远只是晴天,就算会有淡淡的灰黄,也会被呼之欲出的好心情磨灭。

部编人教版 八上语文导学案 --第一单元

部编人教版 八上语文导学案 --第一单元

部编人教版八上语文导学案--第一单元第一单元整体学习1.掌握本单元生字词,结合背景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把握记叙的六要素。

2.综合运用有感情地朗读、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分析新闻内容,把握新闻的要素、结构和特点。

3.学习阅读消息、特写、通讯等不同类型的新闻作品内容的方法,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

4.结合作品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精练的特点,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5.培养阅读消息的能力,学习写作消息,报道身边小事。

《消息二则》2课时《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课时《“飞天”凌空》1课时《一着惊海天》2课时1.主题延伸本单元的中心内容是“新闻”,着重了解消息、特写、通讯等不同类型的新闻作品的特点,学习阅读新闻的方法,培养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对于消息的阅读可以先引导启发学生找出能够概括全文内容的语句,而后讲授有关“导语”的知识,因为“导语”在全文之首,作用就是概括全文内容。

可以通过抓标题、看导语等方法快速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

对于特写和通讯,阅读时可抓住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关键语句以及每个自然段开头的语句快速把握文章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

教学重点掌握新闻常识,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导入一(由时代背景导入):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

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攻。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4月21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我们今天学的这两篇消息,就是毛泽东同志当时满怀豪情写的两则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

导入二(配乐朗诵毛泽东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撰写的两篇新闻。

全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共114页)

全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共11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共114页)目录1 消息二则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3 “飞天”凌空4 一着惊海天5 藤野先生6 回忆我的母亲7列夫·托尔斯泰8美丽的颜色9 三峡10短文二篇11与朱元思书12唐诗五首13背影14白杨礼赞15 散文二篇16 昆明的雨17、中国石拱桥18、苏州园林19蝉20 梦回繁华21 《孟子》二章22 愚公移山23周亚夫军细柳24 诗五首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导学案一、预习案(一)学习目标1.走进新闻----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3.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重点认真阅读新闻,领会文章内容,了解这则新闻的意义,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三)预习导学1.知识链接★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著有《毛泽东选集》5卷,遗墨辑有《毛泽东书信手迹选》《毛泽东题词墨迹选》《毛泽东诗词手书》《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

★写作背景1948年底到1949年初,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蒋介石赖以进行内战的军事力量基本丧失殆尽,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

蒋介石并不甘心失败,他一方面玩弄“和谈”阴谋,一方面收缩兵力,在长江南岸加强防线。

中国共产党愿意在惩办战争罪犯、废除伪宪法和伪法统等八项条件下同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

1949年4月1日,中共代表团和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开始谈判。

经多次商谈,中共代表团在4月15日将和平修正案送交国民党代表团。

4月20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宣告破裂。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本文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取得胜利后,毛泽东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八年级语文(上)课中导学1《消息二则》【学习目标】1.了解消息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消息的能力。

2.根据消息的结构理清课文内容和层次。

(重)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

(难)【预习检测】听写:【文学常识】——【文体常识】——【字词积累】“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芜湖(wú)摧枯拉朽(kū)溃退(kuì)荻港(dí)锐不可当(dāng) 泄气(xiè) 要塞(sài )签(qiān)订歼(jiān)灭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当,抵挡。

【整体感知】1.分别找出两则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找出两则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合作探究】1.默读勾画消息一,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感情倾向?表达了怎样的新闻主题?2.消息二报道的主体是写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为何是从中路军写起?何处详写?何处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3.揣摩语言,把握新闻语言准确精炼的特点。

如: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八年级语文(上)第1课巩固练习1.下列词语中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芜.(wú)湖摧枯.(gǔ)拉朽B溃.(kuì)退繁.(fán)昌C获.(huò) 港锐不可当.(dāng) D 歼.(jiān)灭要塞.(sāi)2.为下面的语句加上合适的动词,正确的一项是: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及()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江阴要塞,()长江。

A消灭、击败、夺回、占据、控制B歼灭、击败、占据、控制、切断C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D消灭、击溃、控制、占据、控制3.下面是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导语和标题扣的很紧,是标题的拓展和具体化。

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导学单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导学单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学写传记》第一课时学习单(一)阅读单元作文题目,用序号①②③......标注关键信息。

从一个呱呱坠地到成长为一个少年学生,你已经有了十多年的人生经历。

写一段自我介绍,回顾自己过去的经历,也说一说自己对未来的想法。

300字左右。

①介绍自己名字的由来和含义,写清楚自己的出生日期、出生地等基本信息。

②选取自己生活经历中重要的事情,注意记录言行方面的细节。

(二)阅读单元作文,用标注关键信息。

(三)选取常见材料1.你是谁,有哪些个性特点?请你用几个词语分别概括一下。

(1)基本信息(至少3项):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2)个性特点(至少3个):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2.你有哪些值得纪念的经历(经历和自己有关的典型事情)?请用简单的话语描述一下,请至少写3个。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听了其他同学的发言,你还能想到哪些自己经历过并且能够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的事情?请至少写2个。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取与众不同材料请从下面给出的引导中选择一项进行思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已整理(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已整理(全册)

1 新闻两则【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的有关知识,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

2、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3、养成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独立阅读新闻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1、把握新闻的内容,揣摩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2、了解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学习流程】第一课时1、查阅解放军渡江作战和解放南阳的有关背景资料。

2、挑选一份刊登简短新闻的报纸准备小组交流。

3、当一回播音员,模仿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的语气和语速,反复朗读这两则新闻,体会在读新闻时应怎样把握重音、语调、情感和节奏,并给下面加点的字词正音。

区域.()溃.()退锐不可当.()歼.()灭要塞.()绥靖..()阻遏.()管辖.()逃窜.()4、常识填空:新闻,又叫,它的结构通常包括、、、、五部分,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新闻写作必须注意记叙的六要素:、、、、、。

5、在课文中圈点标记出记叙的六要素,与小组同学交流。

6、分别用一两句话或一段话来概括两则新闻的主要内容:第一则:第二则:7、精读第一则新闻,思考:(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2)在第一则新闻中找出表现我军英勇的词语和敌人溃不成军的词语。

第二课时8、运用所学的新闻知识自主学习第二则新闻,并比较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9、交流自己搜集的报纸新闻,与小组同学一起分析它的要素和结构。

10、能力提高:渡江战役开始后,新华社连续发表了两则新闻:《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间、内容都有连续性。

两则联合起来读,可以更好地了解渡江战役的全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详略处理。

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河南省重点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第1课时)导学案(含试卷)

河南省重点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第1课时)导学案(含试卷)

阿长和《山海经》2019-2020学年八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B.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成为国内首支登上世界最高峰。

C.神舟九号飞船将于6月至8月间择机发射,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

D.为了提升城市品位,武汉市近日开展了“市容环境美好示范路”的评选活动。

2.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没有差别的一组是()A.使人称谢.非常感谢.B.明日..,徐公来明日..这班车才能到达C.天子先驱..者..至李大钊是红色革命的先驱D.上自劳军.他是个军.人3.(2017年中考湖北省鄂州卷)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互动百科”号称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但在今年央视“3·15”晚会上,“互动百科”被曝光成“最大虚假广告垃圾站”。

B.鄂州市积极实施“校园足球计划”,大力培养了该市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水平。

C.历史伟人之所以让后人铭记的原因,在于其思想和人格的不朽,而不是无证可考的坊间情事。

D.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瞥.见(piē)不逊.(xùn)下咽.(yàn)B.诘.责(jié)畸.形(qí)匿.名(nì)C.绯.红(fēi)解剖.(pōu)喝.彩(hè)D.顿挫.(cuò)厌恶.(wù)驿.站(yì)5.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夏水襄.陵(升到高处) 不见曦.月(日光)B.属.引凄异(连接)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C.戾.天(至、到达) 甚.箭(超过)D.负.势竞上(凭依) 望峰息.心(使……停止、平息)二、名句默写6.(9分)经典诗文默写(第(1)-(6)题,任选五题;第(7)-(10)题,任选一题)。

部编RJ人教版 初二八年级语文 上册第一学期秋季(导学案)第二单元(全单元 分课时)

部编RJ人教版 初二八年级语文 上册第一学期秋季(导学案)第二单元(全单元  分课时)

第二单元第6课藤野先生导学案一、自主学习1、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

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2)背景链接本文记叙的是作者1902年赴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当时的中国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其中就有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1902年4月鲁迅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一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3)相关资料藤野严九郎(1874—1945)日本福井县人,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第六代医生。

1896年从爱知医学校毕业,留校作解剖学教师奈良坂的助手。

1901年10月,藤野应聘到仙台医专任解剖学讲师,其时藤野刚刚满27岁。

他和敷波重次郎教授担任一年级的解剖学理论。

他还担任二年级的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一年级的专业课只有解剖学,一年级的正副班主任大体上照例由敷波和藤野担任。

班主任管理的范围很广,据当时仙台医专规定,诸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管理教导、出席情况、考试成绩的统计以及教室的整理和保管,都由正副班主任负责。

1904年7月6日,即大约鲁迅到仙台前两个月,藤野由讲师升为教授。

1915年决定成立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藤野被迫于6月底提出“请求免职”,1917年回故乡自立诊所,1945年8月11日在福井逝世,享年72岁。

2、给加点字注音。

绯.红()宛.如()驿.站()解剖.()油光可鉴.()畸.形()不逊.()匿.名()血.管()深恶.痛疾()诘.责()挟.着()教诲.()杳.无消息()瞥.()二、问题点拨1、朗读第一部分,想一想,作者在东京的所见所闻是什么?2、“东京也无非这样。

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学案导学(精品成套)人教新课标

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学案导学(精品成套)人教新课标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学案导学(精品成套)《新闻两则》导学案年级:八年级科目:语文执笔人:审核人:备课时间: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教益2、了解新闻的特点,把握新闻的六要素和结构3、运用默读的各种方法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1、了解新闻的特点。

2、抓住战争的主题。

学习方法:默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一、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读字词。

1、给加点字注音:铜陵(líng )狄(dí)港古宛(wǎn )县二十八宿(xiù)锐不可当(dāng )阻遏(â)绥靖(suíjìng )区阌(wãn)乡杜聿(yù)明2、解释:锐不可当:锐利无比,不可抵挡。

击溃:打败并溃退。

要塞:军事上有重大意义,有坚固防御设备的据点。

二、速读课文,把握新闻的六要素和五部分。

1、记叙的六要素包括:、、、、、2、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两则新闻记叙的六要素3、新闻一般包括、、、、五部分4、本文的标题有何特点?5、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看各有什么特点?三、品读文章,揣摩新闻的语言特点。

1、“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们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狄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既已度过三十万人。

”把“突破”、“渡至”、“二十四小时既已”依次次换成“越过”“到达”“共”好不好?为什么?2、把文中“至发电时止“换成到发电文的时候为止”,把“现已占领”换成“现在已经占领”好吗?为什么?这体现了文章语言的什么特点?3、九江(不含),括号里的词可否删去?为什么?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天,东西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从感情色彩的角度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四、巩固性自测:请阅读新闻,然后回答下面各题。

安员医院创一项亚洲之最患者肺移植后安度两周年本报讯(通讯员卢晓娣)近日,北京安员医院胸外科的医务人员为一位亚洲肺移植存活最长的患者举行了一次生日贺会,祝贺他换肺后安度两周年和49岁生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导学试卷1参考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文言文阅读(30分)(一)默写(12分)1.攀条折其荣,。

《庭中有奇树》2. ,志在千里。

《龟虽寿》3.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__。

《渡荆门送别》4.__________________,良多趣味。

《三峡》5.《钱塘湖春行》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春天的活力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阅读(4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诗中“历历”的意思是清楚可数、分明的样子。

(2分)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这是一首满怀思乡愁绪的作品。

B、这是一首抒发有志报国而实施无门的作品。

C、这是一首思念友人,赞美友情的作品。

D、这是一首赞美黄鹤楼风光优美的作品。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2分)(1)四时俱.备全、都(2)夕日欲颓.坠落_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不再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10.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2分)A、本文是南朝思想家陶弘景回复谢征的一封信。

B、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C、“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分别从俯视和仰视的视角来描写山之高,水之清。

D、“实是欲界之仙都”表达了作者对人间山水美景的极力赞美。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8分)衡山先生①于辞受②界限极严,人但见其里巷小人持饼饵一箬③来索书者,欣然纳之.,遂以为可浼④。

尝闻唐王曾以黄金数笏⑤,遣一承奉⑥赍⑦捧来苏,求衡山作画,先生坚拒不纳,竟不见其使,书不肯启封,此承奉逡巡⑧数日而去.。

注释:①衡山先生:即文征明,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

②辞受:推辞和接受。

③箬[ruò]:用竹皮编制的筐篮。

④浼[měi]:请求,央托。

⑤笏[hù]:这里作"锭"讲。

⑥承奉:官署中的书吏,差办。

⑦赍[jī]捧:携带。

⑧逡[qūn]巡:徘徊不进。

1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分)1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A.欣然/纳之B.先生/坚拒不纳C.书不肯/启封D.此承奉/逡巡数日而去13.衡山先生面对唐王派使者求画的具体表现是先生坚拒不纳,竟不见其使,书不肯启封。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4.文中衡山先生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D )(2分)A.为官要清廉。

B.做官要亲百姓而疏官吏。

C.我们为人处世要淡泊名利。

D.我们做人要有原则,不为权势利益所干扰。

二、现代文阅读(30分)(一)藤野先生(节选)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

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星期要送他看一回。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

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

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

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

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jī()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15.给汉字标拼音,给拼音写汉字:(2分)解剖.()jī()形16.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中的“这样”是指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2分)17.“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是.....”句中,“我”“不安因为____________;“我”“感激..”是因为___________。

(4分)“不安”是因为:(我那时太不用功)“我”的讲义错误多,让先生费神;“感激”是因为:他没有民族偏见,对来自异国他乡、学习有困难的我及时给予热情帮助。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段“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4分)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19.“及时”“全面”(4分)(14分)①他不算很老,66岁,如果染染头发,刮净胡子,穿上那套得体的西服,还是一个很...帅的老头儿.....。

他自己也始终不肯服老,上台阶时扶他一把,他会很生气地甩开我的手,像要证明什么似的,“蹬蹬蹬”疾步走出很远。

给园子里的菜浇水,还像个年轻人一样,一手一只水桶,一哈腰提起来,健步如飞。

带我出去,把车骑得风驰电掣一般,让坐在车上的我胆战心惊。

②他的脾气还是那么坏。

我平时一天给他打一次电话问候,那天家里来了朋友,我陪着客人吃饭聊天出去看景点,像陀螺似的忙了一天,忘了给他老人家请安。

结果第二天我再打电话回去,他一听到我的声音便火冒三丈:“你眼里还有我这个老爸吗?你都38小时42分钟没有往家里打电话了!不中用的东西,真是白养了你……”便狠狠撂了电话。

③对于这样的情况,我通常只消隔半个小时再打回去,对前尘往事绝口不提,只可怜兮兮地说正在啃方便面,馋他做的红烧鱼可乐鸡,他便前嫌尽释,不出一个小时,便在楼下把我的小名喊得惊天动地....。

自然,少不了一份香气四溢的红烧鱼。

④他还喜欢不断地给我惹事。

前一天刚帮他给李阿姨家的儿子写了单位的行业征文,后一天他又跑来,要我给常来送信的那个邮递员写篇读后感。

我知道,这都是他四处为我吹嘘带来的副产品。

我板了脸,埋怨他:“爸,你能不能不给我揽这些闲七杂八的活儿啊?我自己的事儿都忙不完,你这不是给我添乱吗?”他这时候会变得很谦恭,跟着我身前身后地转,赔着笑:“我闺女是大作家,哪能让这点事儿难住?再说,我都答应人家了。

耽误不了你多少时间,我给你烧鱼去……”⑤他越来越爱争风吃醋....。

饭桌上,我给老公夹菜而没有给他夹;回家,我给妈买了新衣,却只给他一盒茶叶;他想吃牛肉我却给他买了烧鸡;我坐老公的车回来没有让他送我……他都会生气不肯理我。

他什么都喜欢争,像个任性的孩子。

我必须加倍地对他好,才能应付他如此频繁的索求。

我大大咧咧的性格,在他这样的督促提醒之下,亦开始变得细腻而温柔。

我知道他喜欢听哪种碟穿什么颜色的衣,知道说哪些话能哄他开心,知道怎样用自己的成绩去取悦他的虚荣心……⑥他,粗暴,任性,虚荣。

我和他做了父女,我们的个性在爱的作用力下彼此消融,相互化解。

我们只是这尘世里最平凡的一对父女,他不过是想要一个乖巧能干的女儿,我也不过是想把这个老男人.....,哄得舒舒服服喜笑颜开。

2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主要是通过哪四个方面来刻画父亲的形象特点。

(4分)19、①不肯服老;②脾气很坏;③喜欢给我惹事;④爱争风吃醋。

21.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1)不出一个小时,便在楼下把我的小名喊得惊天动地....。

(1)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了父亲喊我时大声叫喊,毫无顾忌,体现父亲的豪爽和对我的爱。

(2)他越来越爱争风吃醋....。

(2)贬词褒用,体现父亲生怕“我”对别人的爱超过了“他”,因而极力争夺。

22.第④段中写“他还喜欢不断地给我惹事”,“他”给“我”惹了什么事?“他”为什么要这样做?(3分)让“我”给他认识的人写行业征文和读后感等(1分);以此炫耀他的女儿是“大作家”,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2分)23.文章开头和结尾分别把父亲称为“一个很帅的老头儿”和“这个老男人”,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 )(3分)A.诙谐幽默的称谓,折射出了父女间的无拘无束亲密。

B.表现了父亲在女儿心中和蔼可亲的形象。

C.这样写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D.表现女儿对父亲不礼貌,不够尊重。

三、写作(40分)24.在暗夜里,你会感谢那个为你提灯照亮的人。

在人生路上,也有那样的“提灯人”,帮你拨开迷雾,让你找寻到人生的方向……请以《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恰当运用描写,注意叙议结合;(3)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