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生态法规

生态法规
1985年6月18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 草原法》,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自 2003年3月1日起施行。
考试大纲: (1)了解编制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 应当遵循的原则及应当包括的内容; (2)掌握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的有关规定; (3)熟悉禁止开垦草原的有关规定。
4.12.1 了解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不 得进行的活动的有关规定
P116
第十八条 根据保护文物的实际需要,经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文 物保护单位的周围划出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 并予以公布。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 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 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 经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城乡建设规 划部门批准。
P118
第二十三条 禁止毁林开垦和毁林采 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林行为。 禁止在幼林地和特种用途林内砍柴、 放牧。 进入森林和森林边缘地区的人员,不 得擅自移动或者损坏为林业服务的标志。
4.13.4 熟悉采伐森林和林木必须 遵守的规定
4.13.4 熟悉采伐森林和林木必须遵守的规定
P118
第二十三条 采伐森林和林木必须遵守下 列规定: (一)成熟的用材林应当根据不同情况, 分别采取择伐、皆伐和渐伐方式,皆伐应当严 格控制,并在采伐的当年或者次年内完成更新 造林; (二)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中的国防林、 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只准进行抚育 和更新性质的采伐; (三)特种用途林中的名胜古迹和革命纪 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严禁采伐。 严禁采伐
P114
第四十二条 国家实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下列草原应当 划为基本草原,实施严格管理: (一)重要放牧场; (二)割草地; (三)用于畜牧业生产的人工草地、退耕还草地以及改良 草地、草种基地; (四)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具有 特殊作用的草原; (五)作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草原; (六)草原科研、教学试验基地; (七)国务院规定应当划为基本草原的其他草原。 基本草原的保护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草原保护法

草原保护法

草原保护法草原无论从何种角度,均一致被认为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具有维持生态平衡、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环境效益生产饲料、燃料、工业原料等多种经济效能,与牧区人民生活休戚相关。

而,在我国草原建设过程中,由于忽视生态规律,存在着一些问题工革场退化严重,草群变得稀疏低矮,优良牧草减少,产草量低,生态条件恶化(旱化、沙化、盐渍化),鼠、虫害加重,使草原变劣,动植物遭到严重破坏等。

国家非常重视草原立法,现已颁布《草原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制止乱搂发莱、滥挖干草、保护草原资源报告的通知》。

内蒙、宁夏、河北、育海等省、自治区也分别制定了草原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

《草原法》中所称“草原”,指我国境内的一切草原,包括草山、草地。

它的宗旨是,加强草原的保护、管理、建设和合理利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珠,发展现代化畜牧业,促进民族自治的地方经济的繁荣,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二、草原护法的内容《草原法》共计23条,其主要内容是保护草原资源,具体表现如下:、1、国家鼓励在农、林、牧区和城江种草,促进畜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国家保护草原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

(《草原法》第9条第2、3款)2、严格保护草原植被,禁止开垦和破坏。

草原使用者进行少工开垦、必须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

已经开垦井造成草原沙化或者严重水土流失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限期封闭,责令恢复植被,退耕还牧。

(《草原法》第10条)3、在草原上割灌木、挖药材、挖野生植物、刮碱土、检肥土等,必须经草原使用者同意,报乡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在指定范围内进行,并做到随挖随填,保护一部分植物的母株。

禁止在荒漠草原、半荒漠草原和沙化地区砍挖灌木、药材及其他固沙植物。

未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不得采集草原上的珍稀野生植物。

(《草原法》第11条)4、合理使用草原,防止过量放牧。

因过王放牧造成草原沙化、退化、水土流失的,草原使用者应当调整放牧强度,补种牧草,恢复植被。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法律法规考前冲刺模拟试卷A卷含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法律法规考前冲刺模拟试卷A卷含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法律法规考前冲刺模拟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60题)1、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对危险废物范围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和液态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B.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但不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C.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固体废物和液态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D.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包装物等危险废物,可以不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E.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包装物等危险废物,从生活垃圾中分类收集后,其运输、贮存、利用或者处置,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答案】 B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下列哪些情形应当由环保部门移送公安机关进行行政处罚()。

A.规划未依法开展环评,被责令不得组织实施,拒不执行的B.建设项目未通过竣工环保验收,被责令停产,拒不执行的C.逃避监管方式违法排污的D.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食品,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答案】 C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A.禁止B.限制C.不允许D.避免【答案】 A4、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应作为一个整体项目纳入“三通一平”工程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A.水电项目筹建及准备期相关工程B.水生生态保护的相关措施C.围堰工程(包括分期围堰)D.和河床内导流工程【答案】 A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不适用于()污染环境的防治。

A.废酸B.废矿物油C.教学用的射线装置D.置于容器中的废甲苯【答案】 C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关于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中应当采取清洁生产措施的规定,下列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是()。

全国草原监测报告

全国草原监测报告

全国草原监测报告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编制说明草原监测是开展草原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2007年, 全国草原监测采取地面监测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 重点监测了草原生产力、植被状况、生态状况、利用状况、灾害状况和保护建设工程效益等。

地面监测主要在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湖北、广西、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20 个省(区、市)开展。

全国有4000多人参加了今年的地面监测工作,调查总行程超过25 万公里, 共采集样方近9000 个, 入户调查5000 余户。

运用MODIS影像植被指数与地面监测数据的相关性建立草原生产力计算模型,测算全国草原生产力; 依据《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农业行业标准:NY/T635-2002), 计算天然草原载畜能力。

本监测工作由农业部畜牧业司负责, 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具体组织、协调和指导, 全国畜牧总站承担了草原监测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工作。

农业部遥感应用中心、中国农科院区划所、国家气象中心承担了草原利用状况分析、牧草长势监测和气象条件分析等工作。

有关省(区、市)草原监测机构承担了本省(区、市)的地面监测工作。

农业部发展计划司、财务司对本监测给予了大力支持。

草原监测结果概要草原植被生长属偏好年份与常年相比,2007 年全国草原植被总体长势属偏好年份。

全国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为95214万吨,折合干草约29865万吨, 载畜能力约23369万羊单位。

草原保护建设工程效果显著草原保护建设工程区植被恢复明显, 与非工程区相比,工程区内植被盖度平均提高16 个百分点, 植被高度提高51%,产草量提高64%。

其中, 退牧还草工程区内植被盖度平均提高15 个百分点,植被高度提高47%,产草量提高58%。

草原利用状况有所改善全国重点天然草原的牲畜超载率为33%,较上年下降 1个百分点。

全国266个牧区、半农半牧区县(旗)中, 牲畜超载率大于20%的有178 个县(旗)。

草原保护总体规划.

草原保护总体规划.

草原保护总体规划二○○七年四月目录一、草原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2)(一)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举措 (1)(二)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3)(三)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是加快草原地区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4)二、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成就及主要问题 (4)三、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1)(一)指导思想 (11)(二)基本原则 (12)(三)目标与任务 (13)四、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的区域布局 (14)(一)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 (15)(二)青藏高寒草原区 (17)(三)东北华北湿润半湿润草原区 (19)(四)南方草地区 (21)五、草原保护建设利用重点工程 (23)六、保障措施 (28)为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实现草原合理永续利用,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草原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制定本规划。

一、草原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草原与耕地、森林、海洋等自然资源一样,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

我国是一个草原大国,拥有包括荒草地在内的各类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居世界第二位,占国土面积的41.7%,大约是耕地面积的3.2倍。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与森林一起构成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草原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牧区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

严格保护、科学利用、合理开发草原资源,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举措草原作为地球的“皮肤”,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因素影响,加之人为开垦草原、超载过牧、破坏草原植被的现象十分严重,草原不断退化,生态持续恶化。

环境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考试题库模拟训练含答案(5)

环境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考试题库模拟训练含答案(5)

环境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考试题库模拟训练含答案答题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第一套一.单选题(共20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国家对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实行()。

国务院草原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A.分地域规划制度B.分流域规划制度C.统一规划制度D.地方规划制度2.【真题】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以及《关于做好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下列规划中,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是()A.全国地质勘查规划B.全国矿产资源规划C.某省稀土资源总体规划D.某国家规划矿区开发利用规划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

A.监督管理B.统一监督管理C.监控管理D.统一监控管理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建设项目试生产期间,()应当对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

A.建设单位监测B.建设单位评估C.当地环境保护监测站监测D.当地环境保护监测站评估验收5.【真题】某建设单位按一、二期建设两条相同的生产线。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二期项目建成投产后均应当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B.一、二期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一并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C.在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后,二期项目建成前完成一期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D.一期项目建成后应当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二期项目建成后可不再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应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法律法规题库与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法律法规题库与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法律法规题库与答案单选题(共40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A.当地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B.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C.当地人民政府D.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答案】 D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禁止在沿海陆域内()不具备有效治理措施的化学制浆造纸、化工、印染、制革、电镀、酿造、炼油、岸边冲滩拆船以及其他严重污染海洋环境的工业生产项目。

A.扩建B.改建C.新建D.生产【答案】 C3、2016-5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严格限制在海岸采挖砂石B.禁止在沿海陆域内新建印染、电镀以及其他严重污染海洋环境的工业生产项目C.在依法划定的海洋风景名胜区、渔业水域,禁止从事污染、破坏景观的海岸工程建设项目D.兴建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和海洋水产资源【答案】 A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防治污染的设施()。

A.不得拆除B.不得闲置C.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D.不得擅自拆除【答案】 C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规定的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应当按()确定。

A.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类别B.所涉行业的类别C.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类别D.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类别【答案】 A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国务院核设施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编制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所选址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A.环境条件的需要B.地质条件和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的需要C.地质条件的需要D.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的需要【答案】 B7、《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办法》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内,会同专项规划审批机关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并在审查小组提出书面审查意见之日起()内将审查意见提交专项规划审批机关。

草原规划

草原规划

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二○○七年四月目录一、草原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2)(一)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举措 (1)(二)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3)(三)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是加快草原地区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4)二、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成就及主要问题 (4)三、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1)(一)指导思想 (11)(二)基本原则 (12)(三)目标与任务 (13)四、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的区域布局 (14)(一)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 (15)(二)青藏高寒草原区 (17)(三)东北华北湿润半湿润草原区 (19)(四)南方草地区 (21)五、草原保护建设利用重点工程 (23)六、保障措施 (28)为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实现草原合理永续利用,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草原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制定本规划。

一、草原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草原与耕地、森林、海洋等自然资源一样,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

我国是一个草原大国,拥有包括荒草地在内的各类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居世界第二位,占国土面积的41.7%,大约是耕地面积的3.2倍。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与森林一起构成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草原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牧区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

严格保护、科学利用、合理开发草原资源,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举措草原作为地球的“皮肤”,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十三五
“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6.12.30
•【文号】农牧发〔2016〕16号
•【施行日期】2016.12.30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草原资源
正文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十三五“规划》
的通知
农牧发〔2016〕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农牧、农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
为切实做好“十三五”时期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工作,加快草原生态改善,推进草牧业发展,我部组织制定了《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十三五”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农业部
2016年12月30日附件: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十三五”规划。

《草原法》试题及参考答案

《草原法》试题及参考答案

全市畜牧兽医法律法规知识测试题库《草原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问答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所称草原是指什么答: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2、天然草原包括哪些答:草地、草山和草坡3、人工草地包括哪些答:人工草地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还草地,不包括城镇草地4、哪个部门主管全国草原监理工作答:国务院草原行政主管部门5、草原属于谁所有答:属于国家,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6、草原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可以按照什么原则依法转让答:自愿、有偿原则7、草原承包经营权转让的受让方必须具有什么条件答:必须具有从事畜牧业生产的能力8、在草原权属争议解决前,不得做出哪些行为答:任何一方不得改变草原利用现状,不得破坏草原和草原上的设施9、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应当与什么相衔接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1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在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安排资金,用于草原保护、利用的哪些方面答:用于草原改良、人工种草和草种生产11、《草原法》规定,因建设征用或者使用草原的,应当交纳什么费用答:交纳草原植被恢复费12、国家对草原实行什么制度答:以草定畜、草畜平衡13、牧区的草原承包经营者在利用草原资源时,应实行什么制度答:应当实行划区轮牧,合理配置畜群,均衡利用草原14、国家提倡在哪些地区实行牲畜圈养答:在农区、半农半牧区和有条件的牧区15、因建设征收、征用集体所有的草原的,应当依照哪部法律的规定给予补偿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6、对在国务院批准规划范围内实施退耕还草的农牧民,按照国家规定给予哪些补偿答:给予粮食、现金、草种费补助17、在草原上开展经营性旅游活动,应当符合有关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并事先征得哪个部门的同意,方可办理有关手续答: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18、草原防火工作贯彻什么方针答: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19、草原所有权、使用权的争议,当事人协商不成的,由哪个部门处理答:由有关人民政府处理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依法改变草原权属的,应当办理草原权属变更登记。

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

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

《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农计发[2007]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畜牧兽医)厅(局、委、办):我部组织编制的《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业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规划》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要求,针对近年来草原建设和保护的薄弱环节,为实现我国草原资源合理永续利用,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而编制的,是指导今后我国草原保护建设工作的总体规划。

请按照《规划》要求,结合你省(自治区、直辖市)实际,制定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报我部备案。

附件:《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农业部二○○七年四月四日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二○○七年四月目录一、草原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一)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举措(二)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三)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是加快草原地区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二、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成就及主要问题三、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目标与任务四、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的区域布局(一)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二)青藏高寒草原区(三)东北华北湿润半湿润草原区(四)南方草地区五、草原保护建设利用重点工程六、保障措施为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实现草原合理永续利用,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草原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制定本规划。

一、草原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草原与耕地、森林、海洋等自然资源一样,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

我国是一个草原大国,拥有包括荒草地在内的各类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居世界第二位,占国土面积的41.7%,大约是耕地面积的3.2倍。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与森林一起构成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环保审查意见的函-粤环函[2006]766号

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环保审查意见的函-粤环函[2006]766号

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环保审查意见的函正文:---------------------------------------------------------------------------------------------------------------------------------------------------- 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环保审查意见的函(粤环函〔2006〕766号)各市、县(区)环保局:为规范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的环保审查工作,明确规划调整方案环保审查的有关要求,经研究,提出如下审查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地级以上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列入国家环保总局印发的《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附件1)必须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的范围,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七条的规定,参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附件2)的要求,编制本次规划调整的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并作为规划的组成部分一并报送审批机关。

二、县级(含县级及以上的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在编制有关规划调整对规划实施影响的评估报告时应有本次规划调整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主要说明清楚以下问题:调整用地及其周边的环境质量、生态环境现状;说明本次规划调整是否符合各级环境保护规划,是否在《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年)》(粤府〔2005〕16号)和《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粤府〔2006〕35号)所划定的严格控制区范围内,是否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或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说明本次规划调整可能产生的环境和生态影响,特别是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提出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制定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方案等(可参照附件2),并由市级(地级及以上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出具审查意见,作为规划报批文件的必备材料。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法律法规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法律法规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法律法规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单选题(共60题)1、依据《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不属于当前产能过剩、重复建设较为突出产业和行业的是()。

A.钢铁、水泥B.造船、大豆压榨C.风电设备、平板玻璃D.防水卷材、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答案】 D2、根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以下说法中( )是错误的。

A.本规定适用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调整、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B.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得随意调整C.自批准建立或调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日起,原则上五年内不得进行调整D.调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当避免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范围上产生重叠【答案】 D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其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已经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所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可以简化,关于简化内容的确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建设单位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论证情况确定B.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审查意见中明确的需要简化的具体情况确定C.由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论证情况确定D.由对该项目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论证情况确定【答案】 B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关于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含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贮存,是指将固体废物临时置于特定设施或者场所中的活动B.利用,是指从固体废物中提取物质作为原材料或者燃料的活动C.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临时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填埋场的活动D.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答案】 C5、根据《土地管理法》,下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中,不属于应当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的是()。

A.蔬菜生产基地B.农业科研试验田C.农业教学试验田D.有良好的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答案】 D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国务院规定由指定的单位统一收购的矿产品,任何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不得()。

中国草种产业政策及发展方向

中国草种产业政策及发展方向

设的若干意见》:
指 导 性 文 件
一、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2. 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草 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 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
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
4.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继续实 施种子工程,推进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 育种制种基地建设。……。
中国草种产业政策及发展方向
一、相关法律法规
二、相关政策
三、主要问题讨论
相关法律法规
第七十六条 草种、食 用菌菌种的种质资源管理 和选育、生产、经营、使
用、管理等活动,参照本
法执行。 (2000年12月1日起施行, 2004年8月28日修订)
相关法律法规 修订草案于 2015 年 4 月 20 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 审议。 新 《 种子 法 》拟将种
相关政策 2.牧草育种
(1)行业专项-牧草良种繁育研究课题
具 体 政 策
(12-5计划) (2)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草种繁育研究与示范 课题(12-5计划) (3)农业技术试验示范财政专项-国家草品种 区域试验项目 中央本级每年 1520 万元,2008 年启动以来搭
建新品种审定测试平台,已建立 55个国家草品种
相关政策
具 体 政 策
保:种质资源保护
育:牧草育种
繁:种子繁育 推:良种推广 管:市场监管
相关政策 1.种质资源保护
具 体 政 策
(1)国家草种质资源保护专项经费
中央财政本级每年 1000 万元, 1997 年以来建
立了 1 个草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库和温带、热带 2 个 备份库、 17 个资源圃,通过 10 个生态区域技术协 作组(56个单位),累计收集、保存种质材料5万 余份,主要为全国提供基本育种材料。 (2)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 2006-2008年,科技部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 牧草保种项目2200万元,已经完成。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

附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17年5月目录1适用范围 (6)2编制依据 (6)3术语和定义 (8)4划定原则 (9)4.1科学性原则 (9)4.2整体性原则 (9)4.3协调性原则 (10)4.4动态性原则 (10)5管控要求 (10)6划定工作程序 (11)6.1制定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 (11)6.2开展划定工作 (11)6.3各省(区、市)方案上报与审核 (11)6.4方案批准与发布 (12)7划定技术流程 (12)7.1开展科学评估 (12)7.2校验划定范围 (14)7.3确定红线边界 (15)7.4形成划定成果 (16)7.5开展勘界定标 (16)8命名与编码 (18)8.1命名 (18)8.2编码 (18)9成果要求 (19)9.1文本 (19)9.2图件 (19)9.3登记表 (20)9.4台账数据库 (20)9.5技术报告 (20)10附则 (20)附录A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估方法 (21)附录B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方法 (42)附录C生态保护红线综合制图 (51)附录D生态保护红线汇总表 (54)附录E生态保护红线登记表 (55)附录F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报告编写大纲 (56)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落实《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指导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制定本指南。

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土空间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

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发〔2015〕25号)《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厅字〔2017〕2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国发〔2010〕46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国发〔2017〕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的通知》(国办〔2016〕89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5号)《国务院关于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的批复》(国函〔2015〕160号)《国务院关于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的批复》(国函〔2011〕167号)《国务院关于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批复》(国函〔2010〕69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08〕33号)《关于印发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调整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67号)《水利部关于印发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2016年)的通知》(水资源函〔2016〕383号)《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的通知》(农计发〔2007〕11号)《关于印发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的公告》(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公告2015年第61号)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1234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GB/T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HJ/T338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SL190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CH/T9005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3术语和定义生态保护红线: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

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在线答题活动

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在线答题活动

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在线答题活动违反《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办法》规定,不按规定期限缴纳草原植被恢复费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草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补缴;逾期仍未缴纳的,每日加收()的滞纳金。

百分之一百分之三千分之一千分之三参考答案:C违反草原法等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草原,改变被占用草原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草原大量毁坏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以()定罪处罚。

非法开垦草原罪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破坏自然保护地罪非法占用草原罪参考答案:B《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办法》规定,草原承包经营期限一般为()。

承包经营草原,发包方应当与承包方签订书面承包经营合同。

五十年十年五年三十年参考答案:A非法占用草原,改变被占用草原用途,数量在()以上的,或者曾因非法占用草原受过行政处罚,在三年内又非法占用草原,改变被占用草原用途,数量在()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规定的“数量较大”十亩、二十亩二十亩、二十亩二十亩、十亩十亩、十亩参考答案:B因从事地质勘探、科学考察等活动确需离开道路在草原上行驶的,应当事先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报告情况在草原上行驶。

行驶路线和行驶区域行驶路线和行驶范围行驶路线和行驶范围行驶区域和行驶范围参考答案:A非法开垦草原,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植被,没收非法财物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的罚款;给草原所有者或者使用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三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五万元以下五万元以上参考答案:C临时占用草原的期限不得超过(),并不得在临时占用的草原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占用期满,用地单位必须恢复草原植被并及时退还。

一年三年半年二年参考答案:D新草品种必须经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公告后方可推广。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021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021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021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4.29•【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一号•【施行日期】2021.04.29•【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草原资源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1985年6月18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八部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草原权属第三章规划第四章建设第五章利用第六章保护第七章监督检查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草原规划、保护、建设、利用和管理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草原,是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

第三条国家对草原实行科学规划、全面保护、重点建设、合理利用的方针,促进草原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草原保护、建设和利用的管理,将草原的保护、建设和利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的宣传教育。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草原法律法规、保护草原的义务,同时享有对违反草原法律法规、破坏草原的行为进行监督、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第六条国家鼓励与支持开展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和监测方面的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和先进成果,培养科学技术人才。

《“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印发

《“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印发

政策导向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了“十四五”期间中国林业草原保护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

《规划纲要》指出,“十四五”时期,林草事业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以林业草原国家公园“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为主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林草高质量发展。

《规划纲要》提出了“十四五”林草事业发展的12个主要目标,其中有2项约束性指标,即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10项预期性指标,包括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湿地保护率达到55%,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18%,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亿亩等。

《规划纲要》按照国土空间规划和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布局,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布局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快推进“三区四带”生态屏障建设,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规划纲要》提出了“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的12项重点任务。

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坚持存量增量并重、数量质量统一;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健全保护体制,创新管理机制;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增强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强化湿地保护修复,增强湿地生态功能,保护湿地物种资源;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科学推进防沙治沙,加强荒漠生态保护,推进荒漠化、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做优做强林草产业,巩固生态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加强林草资源监督管理,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综合监测,开展成效评估;共建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体系,坚持预防为主,加强早期火情处理,提升保障能力,抓好安全生产;加强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实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行动;深化林草改革开放,盘活集体林地资源,健全国有林场经营机制,理顺国有林区资源管理体制;实施区域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示范项目。

节约集约用地建设生态文明

节约集约用地建设生态文明

节约集约用地建设生态文明雷爱先【期刊名称】《团结》【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3页(P37-39)【作者】雷爱先【作者单位】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地用处处长【正文语种】中文目前我国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面临严峻形势。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

土地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和构成要素,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一、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面临严峻形势改革开放30年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成效举世瞩目,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保护了生态环境。

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管理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一)适宜大规模高强度开发的国土空间十分有限。

人多地少、可开发利用土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适宜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开发的陆地国土面积仅占19%左右,且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地区差异。

我国人地矛盾、用地矛盾主要集中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

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分割线“瑷珲-腾冲线” ,即今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一线,通称“胡焕庸线”。

此线与我国400毫米等雨量线、地貌分界线、文化分界线等基本重合,其西北、东南两侧的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多年大体上保持在6%和94%,该线西北侧以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为主,是我国历史上游牧文化区,生态脆弱区域居多,不适宜大规模开发和人口集聚,只能实行生态保护优先的“据点式”开发;东南侧以平原、丘陵、低山、水网地貌为主,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既是我国传统农耕文明发祥地,也是承载我国未来工业化、城镇化的主要区域。

但目前“胡焕庸线”东南侧已经承载了大量的开发建设行为,我国东部各省的国土开发程度已经接近或超过15%,深圳、广州、苏州、上海、天津、北京等城市以及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国土开发程度已经超过或接近25%,高于英国英格兰地区,日本三大都市圈、德国斯图加特地区等,未来可用于开发建设的国土空间非常有限,部分地区已经达到生态控制的上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畜牧业发达程度是一个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草原保护建设,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可以有效增加畜产品供给,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草原是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草原畜牧业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加强草原保护建设,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可以有效扩大农牧民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繁荣牧区经济。在合理利用天然草原的同时,积极发展草地农业,实行草田轮作,可以优化农业结构,有效培肥地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草原也是食品、纺织、制革、制药等产业的重要原料基地,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资源和环境资源。
附件:《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
农业部
二○○七年四月四日
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
总体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二○○七年四月
目 录
一、草原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一)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举措
(二)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是加快草原地区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二)基本原则
一是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根据我国草原类型分布特点、生态环境特征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着眼于草原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和草原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确定各个区域保护建设的重点和合理利用的措施。
二是有效保护、加快建设、持续利用。突出草原的生态功能,加强草原的资源管理和有效保护。根据草原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准突破口,对重点区域实施重点项目建设,通过重点建设带动全面保护,以全面保护巩固建设成果。同时还要通过转变生产方式,促进草原的合理利用,巩固保护与建设成果。
农计发[2007]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畜牧兽医)厅(局、委、办):
我部组织编制的《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业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规划》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要求,针对近年来草原建设和保护的薄弱环节,为实现我国草原资源合理永续利用,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而编制的,是指导今后我国草原保护建设工作的总体规划。请按照《规划》要求,结合你省(自治区、直辖市)实际,制定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报我部备案。
二是草原退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目前,我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盖度降低,沙化、盐碱化等中度以上明显退化的草原面积占到半数。草原火灾、鼠虫害、雪灾等自然灾害也十分严重。近十年来,平均每年发生草原火灾数百起,草原鼠害面积约4000万公顷,草原虫害面积约2000万公顷。一些地方开垦草原、乱采滥挖草原野生植物、乱征滥占草原等问题非常突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累计开垦草原约2000万公顷,其中近50%已被撂荒成为裸地或沙地。一些地方不合理开采草原水资源,致使下游湖泊干涸,绿洲草原及其外围植被不断消失。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草原不断退化,沙尘暴、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危害日益加剧,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对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二是草原家庭承包制稳步推进。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牧区逐步实行了草原家庭承包经营制,实行草原公有、分户承包、家畜户有户养,明确了草原保护、建设与利用的责、权、利,初步解决了草原"大锅饭"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广大农牧民发展牧业生产、保护建设草原的积极性。目前,全国草原承包面积约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70%。
四是草原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近年来,草原科研、教学、技术推广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尤其在牧草新品种选育、草原资源监测、病虫鼠害防治、人工种草、草原改良以及草产品生产加工、家畜饲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科学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相关技术标准和规程日益完善,在生产中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广泛开展了国际科技交流和合作,推动了草原保护建设技术进步。
三是草原保护建设步伐加快。近年来,国家对草原保护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2000~2005年,中央投资各类草原保护建设资金90多亿元,先后实施了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牧草种子基地、草原围栏、天然草原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草原保护建设工程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牧区人畜饮水、饲草料基地等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大为改善。截止2005年底,人工种草840多万公顷,改良草原1600多万公顷,草原围栏3800多万公顷,累计治理"三化"草地5800多万公顷。草种田面积40多万公顷,生产草种10多万吨,有20%的可利用草原实施了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生产加工草捆、草块等干草产品200多万吨。通过保护建设,项目区草原植被得到初步恢复,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牧民种草养畜热情高涨,以草定畜、科学养畜的意识得到增强。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从以经济效益为主转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重,生态优先上来,尊重自然和经济规律,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草原保护建设与合理利用以及生产、生活和生态之间的关系,加快推进草原经济增长方式、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农牧民生活方式的转变,认真实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重点工程,积极促进科技进步和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支持保障体系,增强草原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成就及主要问题
三、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目标与任务
四、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的区域布局
(一)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
(二)青藏高寒草原区
(三)东北华北湿润半湿润草原区
(四)南方草地区
五、草原保护建设利用重点工程
六、保障措施
为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实现草原合理永续利用,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草原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制定本规划。
一、草原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草原与耕地、森林、海洋等自然资源一样,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是一个草原大国,拥有包括荒草地在内的各类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居世界第二位,占国土面积的%,大约是耕地面积的倍。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与森林一起构成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草原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牧区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严格保护、科学利用、合理开发草原资源,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
二、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成就及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大力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充分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法治草,科技兴草,我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草原法规政策不断完善。1985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002年月12月全国人大修订后的草原法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草原法的实施和完善,使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步入法制化轨道,逐步扭转"草原无法、破坏无罪"的局面。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有力地促进了草原法制建设。2002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做出了一系列明确规定,提出了一系列支持保障政策。
三是人口压力增大,草畜矛盾突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牧区人口成倍增长,北方干旱草原区人口密度达到人/平方公里,为国际公认的干旱草原区生态容量5人/平方公里的倍。在人口增长及生产发展的同时,草原超载过牧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北方草原家畜平均超载达36%以上,比上世纪80年代增加了18个百分点。草原长期得不到休养生息,草原质量和生产能力不断下降,平均产草量较上世纪60年代初下降了1/3-2/3,牧区经济及草原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五是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逐步转变。各地积极引导,以草原围栏、人工草地、饲草料基地和牲畜棚圈等建设为基础,大力推行舍饲半舍饲圈养、季节性放牧、划区轮牧等科学的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初步实现了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为促进生产方式转变,不少地方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各地坚持科技兴草兴牧,大力推广先进的饲草料种植和饲养管理技术,改良草畜品种,调整畜群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使草原畜牧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尽管近年来我国草原保护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应该看到,我国草原生态总体恶化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草原生产能力总体偏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农牧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还没有根本提高,保护和建设草原,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当前我国草原保护建设及利用方面还存在以下几方面主要问题:
一是认识不足,政策措施滞后。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草原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保护和建设草原的责任意识不强。重视追求草原的经济效益,忽视其生态和社会功能。一些地方未将草原保护建设列入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和保护建设的稳定投入机制尚未建立。草原法制不健全,监理体系不够完善。保护草原、建设草原、合理利用草原的良好氛围有待进一步形成。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明确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要求,规划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这为草原保护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也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三、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举措
草原作为地球的"皮肤",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因素影响,加之人为开垦草原、超载过牧、破坏草原植被的现象十分严重,草原不断退化,生态持续恶化。我国天然草原大多位于黄河、长江、雅鲁藏布江、辽河和黑龙江等各大水系的源头和上中游地区,面积大,分布广,有着极其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对减少地表水土流失和江河泥沙淤积,降低水灾隐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退化草原是我国主要的沙尘源地,也是荒漠化的主要发生地。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