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风险的关系分析研究自然辩证法
研究生教材自然辩证法试述: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研究生教材自然辩证法试述: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7cec68e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e.png)
(一).科学与技术的区别、1.科学与技术的目的不同。
科学的目的侧重于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揭示客观过程的因果性、规律性。
技术的目的侧重于回答“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追求满足主体需要的功利性。
2.科学与技术任务不同。
在人类作用于自然的创造活动中,科学是认识自然、探索客观真理、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行动指南。
而技术所承担的主要是生产力,是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和存储知识、获取信息的手段。
3.科学与技术知识形态不同。
科学主要表现为一元性的知识,它将纷杂的现象统一于某一种本质,从众多的假说中筛选出一种定论,使其简洁明了。
技术由单一到多样,它将某一种科学知识转化为多种技术设施、工艺手段,从相同的原理中做出多种类型的设计方案。
4.选题方向不同。
科学从科学理论与科学实验的矛盾、科学理论自身的矛盾、多种科学假说争鸣等科学发展自身的逻辑中去寻找、发现和选择研究的课题。
目的是从中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要求具有理论学术意义,但不能要求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立见成效。
技术主要从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需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实际需要中发现和选择所研究的课题,要求能付诸实施并产生一定的实际效益。
5.成果形式不同。
科学成果是观念形态的东西,主要是科学发现、科学预见、科学原理等,属于由物质向精神转化的范畴。
其成果形式有专著、论文、研究报告等。
技术成果是知识形态的东西与物质形态的东西的有机结合,它更多地表现为由精神向物质的转化。
其成果形式有技术样品、模型、技术规程、设计图纸等。
6.知识的评价标准不同。
对科学进行真理性评价。
对技术进行价值性评价。
科学的任务是研究解决某个事物“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问题,要求有所发现,从而提高人类的认识水平,评价标准主要是判断真假问题。
技术的任务是研究解决人们应当“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要求有所发明或有所创新。
它的成功与否往往要受到多种相关因素的制约,除受资源、环境、地域、社会、经济、法律等制约因素制约外,还要接受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评价。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论文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63333df51e79b896802268e.png)
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永无止境的发展及其无限的创造力,必定还会继续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不断庞大,作为科学技术变化、发展最高理论概括的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辨证法)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动的反作用日益凸显,现代科学技术日益社会化、体系化和复杂化都使得科学技术必须纳入到哲学的视域中考察,哲学也就是自然对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
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
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
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
【完整版毕业论文】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
![【完整版毕业论文】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https://img.taocdn.com/s3/m/2d5f5f2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f.png)
【完整版毕业论文】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xy摘要: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是相辅相成的,本文由芝诺悖论引出哲学对科学的促进作用。
继而提出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了科学技术所体现出的自然辩证法。
指出了科学技术要想发展就要依靠哲学的指导。
关键词:芝诺悖论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一、引言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三者之间相互促进,有着微妙的关系。
科学指导技术的发展,发展的技术又促进科学的发展,当前的自然辩证法起到了指导科学与技术的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使得我们的认知得到了提高,又有助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二、芝诺悖论与量子力学芝诺悖论是古希腊数学家芝诺(Zeno of Elea)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运动的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
这些悖论由于被记录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一书中而为后人所知。
芝诺提出这些悖论是为了支持他老师巴门尼德关于“存在”不动、是一的学说。
这些悖论中最著名的两个是:“阿基里斯跑不过乌龟”和“飞矢不动”。
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善跑的英雄。
在他和乌龟的竞赛中,乌龟在前面跑,他在后面追,但他不可能追上乌龟。
因为在竞赛中,追者首先必须到达被追者的出发点,当阿基里斯到达乌龟在某时所处的位置时,乌龟已向前移动一些;阿基里斯再到达乌龟的那个位置时,乌龟又往前跑了一段;……因此,无论阿基里斯到达乌龟曾处的哪个位置,乌龟都会在他前面。
所以,无论阿基里斯跑得多快,他永远追不上乌龟。
由于运动的物体在到达目的地前必须到达其半路上的点,若假设空间无限可分则有限距离包括无穷多点,于是运动的物体会在有限时间内经过无限多点。
用微积分的概念来解释“动得最慢的物体不会被动得最快的物体追上。
”只是在数学上给出了抽象的解。
实质上用数学的微积分来解不完全让人信服。
因为数学上的微积分的定义是:将曲边形划分为许多的小矩形,再将这些小的矩形的面积相加,那么得到的就是原来的曲边形的面积。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2c692c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c.png)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的关系》一、引言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都是哲学领域中重要的学科,它们都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和阐述。
本文将从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的定义、内涵、相互关系等方面展开探讨,并提出对两者关系的个人见解。
二、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的定义和内涵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哲学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方面。
它强调了对事物发展的矛盾性和统一性的认识,强调了客观存在的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
自然辩证法关注的是自然界的发展和变化规律,是一种关于自然界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哲学。
2.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是研究科学技术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哲学学科。
它强调了对科学和技术活动的哲学思考,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社会影响,涉及到对人类活动中科学技术领域的哲学问题的探讨和研究。
三、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的关系1.内在联系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都是探讨事物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哲学学科,二者在内涵上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它们都强调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都致力于揭示客观存在的事物发展规律。
2.相互促进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对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深刻的阐述,这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哲学思考的理论基础。
相应地,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自然辩证法的认识实践提供了新的发展和验证。
3. 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意义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都关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和途径,二者都是为了促进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改造和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社会。
四、个人见解在我看来,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是紧密相关的,二者共同构成了人类对世界认识和改造的理论基础。
自然辩证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哲学思考的理论基础,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自然辩证法的认识实践。
我们需要在实际科学技术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借鉴自然辩证法的辩证思维方法,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
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68e3b8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a.png)
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自然辩证法(Dialectical Materialism)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基本理论之一,它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对事物进行辩证地、全面地认识和分析,以此推动科学研究的进展与发展。
下文将探讨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观察和分析现象的全面性自然辩证法倡导研究人员要从全面性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现象。
在科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常常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现象,并可能倾向于片面地观察和分析。
然而,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只有从全面性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现象,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在研究气候变化问题时,不能只看到局部的温度升高,还要考虑到全球的气候系统,并综合考虑各个因素的影响。
二、辨别和解决矛盾的能力自然辩证法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并提出了矛盾的辨证法。
科学研究中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例如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发展与环境的矛盾等。
通过辨别和解决这些矛盾,才能够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
比如,在研究新能源技术时,研究人员常常需要解决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通过辩证地分析和解决这个矛盾,才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三、推动科学的革命性发展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革命性的变革实现的。
科学研究也需要不断地进行革命性的创新和突破,才能够推动科学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提醒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观念的束缚,大胆地探索和创新。
例如,在物理学领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提出就是对牛顿力学的革命性突破,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四、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和规律自然辩证法强调实践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发现和验证科学规律。
科学研究需要通过实验和观测等手段来进行验证和检验,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和规律,并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理论。
例如,通过实践观察和实验验证,我们才得出了地球是圆的、物种演化等一系列科学规律。
综上所述,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
![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https://img.taocdn.com/s3/m/77ee996aaf1ffc4ffe47acdd.png)
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1907年加拿大魁北克大桥崩塌,造成75名作业人员丧生;1912年英国“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沉没,1513人在这次事故中罹难;1937年德国“兴登堡”号飞艇降落时起火, 36名乘客丧逃生;1939年瑞士化学家米勒合成的DDT,对生态的影响是毁灭性的;1963年意大利维爱特水库的积水溢出,吞没了大约4,000村民;1968年法明顿煤矿爆炸,78名矿工长眠矿山;1974年土耳其DC-10客机爆炸坠毁,机上的人员全部罹难;1978年建造在两万多吨化学有毒物质上的拉夫运河小区被宣布处于紧急状态;1979年加拿大米西索加火车出轨,毒气泄漏,24小时紧急疏散25万人;1980年印度博帕尔毒气逸出,死亡1万余人, 5-10万人受到伤害;1981年美国海特饭店崩塌,118名客人被压死,受伤的人数不下200人;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失事,7名宇航员罹难;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15000多名救护人员死亡,500万人因辐射而致病;1989年瓦尔迪兹号油轮上1100万加仑原油渗入水中,造成20亿美元损失;1998年美国德伯鲁克谷仓爆炸,被定为国家级紧急事件;1991年的科威特石油大火,732口油井同时喷火,号称历史上最严重的油井灾难;1993年泰国坎德玩具厂火灾,188名工人丧生;2001年口蹄疫横扫英国,畜牧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损失约300亿英镑;2003年“非典”肆虐全球……20世纪是人类发展史中一个灿烂辉煌的时代。
人类的智慧在科学与技术上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
人们利用技术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然而,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技术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舒适、高效、快捷和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交通事故和核战争威胁等一系列负面影响,而当技术一旦发生失控时还会造成更大的灾难。
如上就是20世纪全球所发生的最大的十大技术和工业灾难。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
自然辩证法对科学技术的指导意义
![自然辩证法对科学技术的指导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6ced80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7.png)
自然辩证法在科技工作者思想建设中的实践作用哲学是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科技工作者学习、研究和运用自然辩证法对我们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一、自然辩证法概述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进步的密切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对科学与社会关系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它以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来研究自然科学的认知过程、认知方法、认知发展的规律和自然科学在社会中的发展和作用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分为两大层次:第一层次是总体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第二层次是三大并列的自然哲学自然辩证法、社会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精神哲学辩证思维逻辑;自然辩证法居于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之间,在总体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起着桥梁作用;正是由于自然辩证法自身特殊的位置,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自然辩证法作为“自然界辩证法”,其内容植根于自然科学,但形式上超越了自然科学;它通过吸取和概括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并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着;它准确地勾画了自然哲学的基本框架,从而使得以哲学面目出现的自然辩证法成为真正的科学哲学;它作为关于自然界一种科学哲学,不仅大量的促进了边缘学科与交叉科学的发展,而且推动着现代横断学科和统一科学的发展;它以建立在人类社会科学知识和科技进步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启迪着科技工作者们的智慧,加快了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二、科学技术的内涵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提高人类的认知能力、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变革和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等方面;马克思认为,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从起源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从骨针、石器到造纸、火药,从“奇技淫巧”到生产机器,从机械化大生产到飞行、航天等等,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大批体现生产力的具体技术,无不体现了科技成果和科技进步的巨大贡献;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媒介”、实现对社会调节的手段,是人类战胜迷信、愚昧,提高对自然的认知能力,加快社会进步的强有力的动力;现代科学技术由于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辩证发展而形成了一个门类繁多、纵横交错、相互渗透、彼此贯通的网络结合;可大致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高层次的科学,为各种科学的研究发展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包括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认识论、数学哲学、系统论等;第二层次是相互并列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数学、系统科学等基础科学;第三层次是各类应用基础理论把基础科学同工程技术联系起来的学科群,第四层次是工程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施的方法;科学技术方法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包括有适用某些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适用于各门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即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普遍研究方法;这里无不体现着人类的智慧和哲学的思维;一个进步的科学思想不但会加深对科学及其发展的认知,而且会有助于从事科学研究、进一步去探索自然规律,从而促进科学的发展;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始终是一种在历史上起着推动作用的、进步的、革命的力量;三、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的辩证关系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的;马克思、恩格斯开创了自然辩证法这个研究领域,他们不但对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给予极大的关注,而且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去研究自然科学的问题,对重大的科学技术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这充分体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哲学思想;“自然科学的进步决定着哲学家的前进”,这句话也说明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决定着哲学的发展;自然辩证法就是植根于当时的科学与认知,并从中吸取养分,经过缜密、深刻的思考和提炼而产生的;现实中,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和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总是受到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科学技术的一步步地发展,才使人们才有了更多、更好的发现其客观规律的条件和机会;随着科学的继续发展和进步,现在无法解释的问题,到将来终将被人类所破解;就如同人们常说的今天的科幻就是明天的科学;自然辩证法在对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中,不只是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来探讨和研究它的规律,同时把与科学紧密相关的技术也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从总体上探讨技术的性质和特点、技术发展的条件和规律,进而为科学技术政策的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当一个科技工作者去研究分析一个问题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思考它哲学层次的问题,同时依据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而哲学层次的问题也需要从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去总结、归纳、解决;可以说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的指导,技术是哲学的具体材料;比如机器能不能思维这个问题,科学层次上在研究人工智能,如果说自然辩证法已经明白了机器和人脑思维的差异,那么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就有指导意义;由此可见,自然辩证法是通过科学、技术和工程来实现和验证的;可以说,科学是认识世界的方式和方法,技术是改造世界的方式和方法,工程是改造世界的具体活动;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为科学技术的深层研究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强调了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相互联系,使自然科学真正成为人的科学,而科学的进步给自然辩证法提出了新的课题、研究方向和思维,进而又推动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四、发挥自然辩证法在科技工作者思想建设中的实践作用自然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它并不能代替具体科学,但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自然辩证法促进了科技工作者在科研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哲学反思;通过这种反思,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法会更加明晰;其在科技工作者思想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对科学知识形成自然观,提炼出科学技术方法论,进而应用到科学研究和技术实现上;二是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理论思维和科技实践能力,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科学思维和方法,有助于启发思路、改进方法、获取突破性进展;三是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拓展科技工作者的知识面,增强科学研究的预见性、创造性、系统性、科学性,进而取得先进性的成果;纵观科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任何自然科学的重大成果实际上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运用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这体现了我们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重要性;学习和运用自然辩证法,可以对科技工作者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可以对自然科学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科学预言,并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指明方向,可以帮助科技工作者自觉地运用正确的科研方法来探索和掌握自然界的奥秘并取得成功;在研究学习中,我们应该将学习到的自然观理论联系实际,将其利用到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充分认识自然观对科学技术的指导作用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与作用;一要提高理论思维能力;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掌握了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加强理论思维,进而提高科技思维能力;二是提高辩证的综合能力;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的局限,各学科之间纵横交错、相互渗透、彼此贯通,由此而形成了新的学科和边缘学科,这些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我们要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三是要提高逻辑能力;现代社会进入了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技术的快速更新、科技知识的爆炸式引入,都要求我们要有较强的收集归纳、逻辑整理的能力,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自然辩证法对我们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能够使我们在认识自然、发展自然科学中提高科研能力、取得先进性成果,从而取得一流的成就;总之,我们在学习和实际科研中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创新,要与其他学科建立广泛的联系,以广阔的视角拓展科研范围,要及时掌握国内外自然科学发展的新动态,才能时刻站在科学技术的潮头;。
从自然辩证法与科学的关系看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从自然辩证法与科学的关系看自然辩证法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058e5ec0975f46527d3e1cb.png)
从自然辩证法与科学的关系看自然辩证法的意义自然辩证法是哲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高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哲学概括所形成的学科,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一、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科学技术是哲学的基础,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提出新的哲学问题,都伴随着新的哲学问题的产生。
1. 科学技术会产生哲学问题古代,人们思维观念的发展被材料的缺乏所束缚,对自然界的认识还停留在直觉的猜测阶段; 文艺复兴时期,由于缺乏系统联系的观点,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在这时占了统治地位。
随着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巨大发展,“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化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这一新的自然观被恩格斯以敏锐的科学思考揭示了出来。
2.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自然科学中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如克劳修斯、弥勒、达尔文、华莱士、康德、赖尔、门捷列夫、施旺等,就是由于缺乏自觉的辩证思维而陷入了思想混乱,不能真正理解他们科学发展的哲学含义。
所以要达到对科学成果的辩证认识,要实现自然观的变革, 必须有唯物辩证的、科学的、正确的理论思维作指导, 自觉地实现自然观的转变。
恩格斯在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思维, 对自然科学揭示的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性质进行了提炼, 上升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从而实现了从形而上学自然观向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革命性转变, 为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充分表明, 自然辩证法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科学的哲学思考, 同样, 没有正确的哲学观点作指导, 就难以深刻认识自然科学成就的哲学意义, 若非如此,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就如同迷途的羔羊, 会丧失方向。
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
![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ae5d53dee06eff9aef80728.png)
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摘要: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
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两者相辅相成。
关键词:科学技术;自然辨证法;辩证关系Abstract: natural dialectics is about the universal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e and science , it is the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view of nature and science, and get to know nature and transform the natural methodology. Science is a knowledge system, is about nature, society and thinking of the knowledge system, it is summed up the experience of social practice. Technology is the realistic productive forces, is the material force remaking the world. Dialectics of nature is founded and development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eparable, both supplement each other.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dialectics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一、自然科学研究的进展是自然辩证法的一个重要生长点哲学和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曾经在历史上视为一个统一的东西。
《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620c2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a.png)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等教育出版社绪论0.1.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5)0.2.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5)0.3.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 (6)0.4.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7)第一编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1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 (7)1.2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唯自然观。
(7)1.3 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7 1.4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
(5星) (8)1.5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 (8)2.1 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8)2.2 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8)2.3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的进化方式? (9)2.4 、阐述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102.5 、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 (11)3.1 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12)3.2 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12)3.3 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 (13)3.4 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
(上届考察) (13)第二编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4.1 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 (13)4.2 科学知识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的特点与相互关系。
(5星) (14)4.3 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14)5.1 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14)5.2 如何理解观察与实验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
(14)5.3 科学假说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怎样的? (14)6.1 什么是科学思维的基本形式?它们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6)6.2 正确理解直觉、灵感和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16)6.3 思想模型方法在假说的形成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7)7.1什么是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它们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什么作用?..17 7.2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17)7.3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验检验?举例说明 (17)7.4科学的评价和检验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162-163) (18)8.1不同的科学理论累积发展模式各是如何看待理论的归并的? (18)8.2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举例说明之。
自然辩证法论文——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
![自然辩证法论文——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afe6032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4.png)
由自然辩证法看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导语]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
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所开创的研究领域。
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
自人类进入近代社会以来,已先后有过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均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由于科技功能所存在的内在矛盾,科学技术的确是一把双刃剑,每一项科技成果的诞生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必然产生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一问题已经为人们公认,并引起了不仅仅是科学界的深入探讨和关注。
[关键词]科学技术、自然辨证法、人类社会、双刃剑效应前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三者并非是一个统一的概念,什么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就是利用“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能为自己所用,为大家所用的知识;科学即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技术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所以,讲科学和科学技术要有针对性,否则科学和科学技术的概念就容易混淆。
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同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着,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极大地扩大和加深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远远超出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眼界。
20世纪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和更加深刻的程度上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法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使辩证法的许多基本观点由于无数确凿的自然科学事实而在实际上为自然科学界所广泛接受。
而自现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随着现代科技大踏步前进,依靠高新科学技术,人类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步入了物质上相对富足的阶段。
但是,技术的应用也给人类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电脑、网络、克隆等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把我们的世界弄得越来越复杂了。
现代科学技术中的自然辩证法
![现代科学技术中的自然辩证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9b498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f.png)
现代科学技术中的自然辩证法现代科学技术中的自然辩证法导语:自然辩证法作为一种科学方法论的理论框架,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自然辩证法,并分析其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影响。
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1. 矛盾统一的原理: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动力。
矛盾双方的斗争和统一不断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举例: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矛盾统一的原理在起作用。
在社交媒体的发展过程中,用户的需求与平台的商业模式之间存在着矛盾。
通过用户的反馈和平台的创新,最终找到了双方之间的统一,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2. 对立统一的原理: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对立是事物发展的源泉,统一是事物发展的结果。
举例:在科学研究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对立统一。
理论是科学研究的基础,而实践是理论的检验和发展的动力。
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
二、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 矛盾分析:科学研究中,矛盾分析是解决问题和推动研究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矛盾的深入分析,找到问题的关键,指导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举例:在生物学研究中,科学家通过对生物体内外环境的矛盾分析,发现了许多新的现象和规律。
研究生物体适应不同环境的机制,对理解物种进化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2. 统一认识:自然辩证法要求我们从整体和全面的角度来认识事物,避免片面和片段的认识。
举例:在物理学研究中,科学家通过对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一认识,发展出了能源转化和利用的理论和技术。
通过研究不同能源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利用,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三、自然辩证法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1. 创新思维:自然辩证法强调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
举例:在计算机科学中,自然辩证法的创新思维在人工智能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矛盾和对立的分析以及对问题的全面认识,科学家们开发出了各种智能算法和模型,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自然辩证法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科学与技术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9beb91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3.png)
⾃然辩证法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程硕⼠班张弦绪论⼏百年来,整个⼈类物质⽂明的⼤厦,都是建⽴在现代科学和技术理论的基础之上的。
⼈类⽂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与技术。
科学与技术总是共同存在于⼀个特定的范围内,这是因为两者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科学提供知识,技术提供应⽤这些知识的⼿段与⽅法。
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会带来社会的整体性变化。
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
本⽂将从科学与技术的概念⼊⼿,⽤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的概念科学的本质主要有以下⼏个⽅⾯:第⼀,科学是“⼈对⾃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平提⾼后,将这些认识综合起来,并通过概念系统形成的知识体系。
第⼆,科学是⼀种社会的、精神⽣产领域的劳动。
科学是⼀个产⽣知识和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科学在分析、研究事物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地以事实为依据,⽤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我矫正的探索过程。
第三,科学是⽣产⼒。
科学是⽣产⼒这⼀论断是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理论贡献。
第四,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是实际的财富。
科学的社会作⽤表现在物质⽣产和精神⽣产两个⽅⾯。
⾃然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具有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重⼤特点。
1) 科学是知识形态的⽣产⼒。
2)科学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科学的本质属性主要有客观真理性、可检验性、系统性、主体际性。
⼆、技术的概念1.技术的本质技术是指⼈类为满⾜⾃⾝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段和⽅式⽅法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是技术活动;⼆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
技术⼯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技术在本质上“揭⽰出⼈对⾃然的能动关系,⼈的⽣活的直接⽣产过程,以及⼈的社会⽣活条件和由此产⽣的精神观念的直接⽣产过程”,技术作为表现⼈对⾃然能动作⽤的关系范畴,特征体现出独特的辨证性质:1、⾃然性和社会性 2、物质性和精神性 3、中⽴性与价值性 4、主体性和客体性 5、跃迁性和累积性。
自然辩证法: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科学与技术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72f913b804d2b160b4ec06e.png)
自然辩证法: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工程硕士班张弦绪论几百年来,整个人类物质文明的大厦,都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和技术理论的基础之上的。
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与技术。
科学与技术总是共同存在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这是因为两者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科学提供知识,技术提供应用这些知识的手段与方法。
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会带来社会的整体性变化。
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
本文将从科学与技术的概念入手,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一、科学的概念科学的本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学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后,将这些认识综合起来,并通过概念系统形成的知识体系。
第二,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
科学是一个产生知识和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科学在分析、研究事物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又不断地以事实为依据,用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自我矫正的探索过程。
第三,科学是生产力。
科学是生产力这一论断是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第四,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
科学的社会作用表现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个方面。
自然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具有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重大特点。
1) 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2)科学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科学的本质属性主要有客观真理性、可检验性、系统性、主体际性。
二、技术的概念1.技术的本质技术是指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
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技术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技术作为表现人对自然能动作用的关系范畴,特征体现出独特的辨证性质:1、自然性和社会性 2、物质性和精神性 3、中立性与价值性 4、主体性和客体性 5、跃迁性和累积性。
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
![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https://img.taocdn.com/s3/m/2c8f655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78.png)
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真是个有趣的话题。
大家常说“人定胜天”,听起来是个很牛的说法,但仔细想想,其实这也反映了我们对自然的理解与尊重。
就拿手机这玩意儿来说,真是个现代奇迹,随时随地就能查资料、发信息,真是让人觉得科技无处不在。
但你有没有想过,手机里的那些信号、那些数据,实际上都是依赖于自然的规律。
比如说,无线电波的传播,离不开电磁波的特性。
想想,咱们能随时打电话,都是因为大自然的那些“法则”在背后默默支撑。
再说到环保,现在大家都意识到,科技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要知道,树木是我们的好朋友,没了它们,空气都得变得浑浊。
所以啊,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
风能、太阳能,都是自然赋予我们的礼物。
想想风力发电,风儿一吹,咱们的电就来了。
这不是一举两得吗?保护环境又能发展科技,简直美滋滋。
就像古人说的,“和气生财”,和自然和谐相处,才能长久。
科技也有时候让人觉得有些“脱离实际”。
比如,某些高科技产品,搞得大家一头雾水,有时候简直像是在玩魔术。
你看那些智能家居,听上去很牛,但有些功能用起来还真让人抓狂。
想象一下,早上起床,想喝杯热水,却因为智能水壶和手机连接不上,搞得满屋子都是抱怨声。
这种时候,科技是为生活服务的,还是让生活更麻烦的呢?所以,我们得时常提醒自己,科技要真正为我们所用,而不是把我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说到这里,又想起了人工智能。
现在大家都在说人工智能多么智能,能做很多事情。
可我觉得,咱们也不能完全依赖它。
你说,机器再聪明,也不能替代人类的情感。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机器永远也学不来。
比如,朋友之间的闲聊,哪能用冰冷的算法来替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一样,咱们不能把自然当成单纯的资源来使用,而是要把它当成一个共同体,咱们共同生活的家园。
想想以前的农耕时代,人们和自然的关系那才叫一个亲密呢。
那时候,春播秋收,四季分明,人与自然真是水乳交融。
科技的发展有时候会让我们迷失方向,追求速度、效率,反而忽略了自然的规律。
科学技术对社会治安的影响辩论辩题
![科学技术对社会治安的影响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e21a379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f.png)
科学技术对社会治安的影响辩论辩题正方,科学技术对社会治安有积极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治安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科技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的安全水平。
例如,现代监控设备和智能安防系统能够有效监控和防范犯罪行为,提高了社会的治安水平。
此外,科技的发展也提高了犯罪侦查和打击犯罪的能力。
DNA技术的应用使得犯罪嫌疑人的识别更加准确,科技手段的应用也使得犯罪分子难以逃脱法律的制裁。
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治安有着积极的影响。
反方,科学技术对社会治安有消极影响。
尽管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的安全水平,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首先,科技的发展也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新的作案手段。
网络犯罪、黑客攻击等新型犯罪行为层出不穷,给社会治安带来了新的挑战。
其次,科技的发展也增加了社会的安全隐患。
例如,生物技术的发展可能导致生物武器的制造和使用,对社会的安全构成了威胁。
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治安也存在着消极的影响。
正方观点,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治安有着积极的影响。
科技的应用提高了社会的安全水平,提高了犯罪侦查和打击犯罪的能力,对社会的治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反方观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新的作案手段,增加了社会的安全隐患,对社会治安存在着消极的影响。
名人名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
“科技是双刃剑,它可以为人类的发展带来福祉,也可能成为人类的灾难。
”——史蒂芬·霍金。
经典案例:2017年,英国曼彻斯特爆炸事件中,恐怖分子利用科技手段制造爆炸装置,造成多人死伤,对社会治安造成了严重威胁。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治安既有积极的影响,也存在着消极的影响。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科技的优势,加强科技应用,提高社会的安全水平,同时也要警惕科技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加强对潜在安全威胁的防范和打击。
现代科学技术中的自然辩证法
![现代科学技术中的自然辩证法](https://img.taocdn.com/s3/m/3b47cda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3.png)
现代科学技术中的自然辩证法文章标题:现代科学技术中的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不言而喻。
然而,在当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下,自然辩证法是否能够与科学技术相结合,产生新的发展和变革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现代科学技术中的自然辩证法进行全面评价,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一、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的融合自然辩证法强调整体性、变化性和相互联系,这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思维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生态学、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等领域,科学家们已经开始运用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探索生物圈、地球系统等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律,实现科学技术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自然辩证法对科学技术的启示在科学技术创新过程中,自然辩证法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强调事物的对立统一、矛盾运动和质量互变。
这为科学技术的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有助于科学家们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问题,寻求新的突破和发展。
三、自然辩证法与科学伦理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辩证法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和谐发展。
这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出了更高的伦理要求,倡导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自然辩证法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珍贵遗产,融入到现代科学技术中,不仅有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更有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秩序。
我们应该重视并借鉴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推动科学技术与自然之间的更紧密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赢局面。
在文章中,我尝试以从简到繁的方式逐渐深入探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自然辩证法,以便你能更深入地理解。
在全文中,我多次提及了自然辩证法以及其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运用,以便你能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在文章的结语部分,我分享了对这个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希望能够引发你对这一话题的更多思考。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满足你的需求,如果需要进一步的修改或调整,也请随时告诉我。
现代科学技术中的自然辩证法在实践中的运用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自然辩证法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部分,与科学技术的融合和运用,已经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研究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9c661d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1.png)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研究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它既反映了现实世界的规律,又指导着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探索。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研究密切相关,本文将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应用自然辩证法进行科学研究。
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
对立统一规律指出事物内部存在着对立面,这些对立面通过斗争、矛盾发展而推动事物前进。
质量互变规律认为事物的质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一系列的否定和否定之后得到新的发展。
这些原理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学研究是指通过实验、观察、推理等手段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便揭示规律、解决问题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综合法等。
观察法是通过直接观察和记录来获取信息;实验法是通过构建实验模型、设定实验条件来观察事物的变化;分析法是通过对已有数据进行逻辑推理和统计分析;综合法是将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结论。
三、自然辩证法与科学研究的关系自然辩证法和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引导科学家从辩证的角度去认识和解决问题。
科学研究则通过实践来验证和丰富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内容。
自然辩证法和科学研究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和进步。
四、应用自然辩证法进行科学研究在具体的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可以运用自然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来进行研究。
首先,科学家需要注意到事物内部的矛盾和对立,从而精确把握事物的本质。
其次,科学家可以通过改变条件、加强观察等手段来观察和探究事物的变化过程,揭示事物内部的规律。
此外,科学家还可以运用自然辩证法的方法,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和分析,以推出新的理论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课程考查试卷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课程编号:G209007课程性质:学位课任课教师:学生姓名:学号:学院:安全工程学院领域年级:上课时间:2018年3 月至2018 年 5 月卷面成绩:阅卷评语:该同学写作态度端正,积极认真对待论文写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用于论文的写作。
论文反映出该同学已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看待问题相对全面,综合分析能力较强,同时也具备了初步的资料检索及阅读能力。
参考了一定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好,能将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运用到课程论文中,未见明显抄袭现象。
课程论文内容基本完整,主要观点集中,有一定的逻辑性。
总体来看,论文工作量饱满,达到课程目的。
阅卷教师(签名):重庆科技学院研究生处制诚信考试承诺书我是学院专业(领域)级的研究生。
倡导严谨规范的学术行为,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是每位科研工作者应尽的责任,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提高科研水平的必然要求。
我郑重承诺以下事项:1.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维护科学诚信。
2.充分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和知识产权,引证他人研究成果须实事求是。
3.严格遵守相关专业领域的基本写作、引文和注释规范。
4.不捏造、篡改自己或他人的研究成果、实验数据。
本人申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已加标注。
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相关责任。
承诺人:年月科学技术与风险的关系分析研究摘要:科技带来了方便,但同时它也带来了风险。
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系,高科学技术引进了风险,风险阻碍着高科学技术。
当然,社会的进步是离不开高科学技术的,所以理解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承认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众多利益的同时,又不得不面临着高科学技术带来的风险问题。
下面,本文具体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内在作用机制,以及如何让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字:科学技术风险双刃剑发展伦理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Technology and RiskAbstract: Technology brings convenience, but it also brings risks. There is a certain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Hi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introduced risks, and risks have hindered hi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ourse, social progress is inseparable from hi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 understanding and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s crucial. Science is a double-edged sword. While acknowledging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rought many benefits to mankind, we also have to face the risks brought by hi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low,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how to mak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handle well.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risk ;double-edged sword ;development;ethics引言两次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进入了火热的科技创新时代。
许多人因此产生了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与迷信,以为人定胜天,科学技术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
这个建立在和平与发展的前提下的时代,在大大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的前提下,正以前所未有的范围和层次改变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当今时代是一个科技膨胀的时代,特别是二战以后,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并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承认高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众多利益的同时,又不得不面临着高科学技术带来的风险问题。
环境污染、荒漠化、热带雨林加速消失、臭氧空洞扩大、人口爆炸、资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人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1]。
一、科学技术高科学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高科学技术是知识进化的主体,由社会形塑或形塑社会。
如电脑等新高科学技术的增生使人们相信高科学技术是社会进化的决定性力量,观其本质,高科学技术的存在取决于人们的需要,并旨在满足人们的需要。
在今日,此现象的一个重要例子为互联网。
当互联网在发展的过程中,地球各地之间的距离近了,人们利用互联网可以做很多事,只要连上网络,仿佛变身为上帝,可以实现很多以前不敢想象的事,所以导致了手机、电脑的发明。
现在,几乎每个人都可以随时上网找到娱乐自己的方式,不论其身在何处。
此项发明改变了人们之间的关系,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科学技术的复杂性创造了高科学技术与社会间的相互影响。
二、风险“风险”一词,我们经常可以在很多场合看见,如投资风险、决策风险、技术风险、项目风险、作业风险等等。
从科学的角度解释就是风险是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从广义上讲,只要某一事件的发生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能性,那么就认为该事件存在着风险[2-3]。
而在保险理论与实务中,风险仅指损失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包括发生与否的不确定、发生时间的不确定和导致结果的不确定。
风险大致有两种定义:一种定义强调了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而另一种定义则强调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
若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说明风险产生的结果可能带来损失、获利或是无损失也无获利,属于广义风险。
金融风险属于此类。
而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说明风险只能表现出损失,没有从风险中获利的可能性,属于狭义风险。
风险和收益成正比,所以一般积极性进取的偏向于高风险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而稳健型的投资者则着重于安全性的考虑。
三、科技与风险科学技术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风险。
我们的周围充满风险,科学技术也不能避免。
科学技术的风险和好处都真切地存在于我们的身边。
我们在现代化学奇迹的包围中度过我们的一生,但我们念念不忘化学污染。
我们使用来自核电站的清洁的电力,却又害怕核事故的发生。
商用飞机的速度使我们当中越来越多的人只用几小时就跨越全国,这比我们驾车走同样的路程要安全10倍,但我们却担心飞机晚点。
想要有报偿,我们往往要经受风险,甚至是报偿较大,我们就应该接受大的风险。
如果我们的祖先中无人愿意承担风险以取得可能的成就,那么人类的历史就非常可悲了。
风险是我们为成长付出的代价。
许多人为1000年后可能会泄漏储存的强放射性核废料而苦恼,却对美国每年大约1000人触电而死的事实熟视无睹。
没有反对电力的群众示威,没有一个带有呼吁降低配电电压演讲的摇滚音乐会,尽管较低的配电电压能减轻触电事故的危害。
除了这些罕见而熟悉的不测事件以外,还真正严重的高科学技术风险,其损失在遥远的未来。
煤炭和石油的燃烧伴随着地球大量森林的被砍伐,而砍伐森林又为膨胀的人口提供住宿,它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量的稳定而明显的增加。
没人怀疑这会影响气候,但我们不能肯定会有多大的气候变化,什么时候发生,结果如何。
这也许是真实的也许不是。
例如,南极和格陵兰冰山的融冰造成全球沿海地区的洪灾[4-8]。
如果认为我们可以拒绝科学技术,回到简单、美妙和安全的生活中去,那就是异想天开。
我们不能因为想要避免风险带来的伤害,就害怕地不去发展科学。
风险是无处不在的,是不可能避免,我们唯一的好办法就想着如何减少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
四、认识科学风险与风险的内涵相似,科技风险内涵也是具有多维度的,它源于人们的重大决策,并且是由现代社会整个专家组织、经济集团或政治派别权衡利弊得失后所做出的决策。
科技风险在时序上由三个有机联系的阶段所构成:(l)科技研发风险,指从技术开发、立项到形成实验室成果这一阶段所存在的风险。
(2)成果转化风险,指成果从实验到形成批量生产阶段所存在的风险。
科技项目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即市场风险,它是指市场主体从事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的可能性。
(3)市场应用风险,指新产品进入市场后所存在的风险。
科技在运用到生产、生活中也有风险。
如通过网络进行诈骗,通过电脑手段窃取别人的信用卡密码盗取钱财,利用电脑破坏安全系统行窃等高科技犯罪而引起的财产所有者的风险;利用网络搜集他人的隐私并在网络上散布从而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名誉权等人身权利而引起的网络拥有者或使用者所面临风险;通过网络签订的商务合同在执行中出现纠纷以及其法律效力等新风险[7-9]。
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风险与传统风险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
第一,现代科技的风险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虽然科技进步大大拓展了人类的己知领域,但每一次向未知领域的迈进反过来又扩大了未知领域的范围。
转基因、纳米技术、互联网等现代技术的发明和创造,虽然进一步提高了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但这些新技术给人类可能带来的风险却深远而复杂,没有任何一个领域的专家能给予确定的答案。
第二,现代科技带来的危害更大。
如传统冷兵器时代的武器大多只能给有限的直接接触的敌人造成伤害,现代科技研制出的原子弹却可能使成千上万的生命毁于一旦。
第三,现代科技风险的危害还表现在其作用过程更加隐蔽,难以察觉。
比如,放射性物质的泄漏会在不知不觉中导致人体器官的衰竭,并可能影响到后代子孙。
科学技术活动的成果可能隐含着有害于人类生存的因素。
这种因素或者是对人的身心的直接伤害,或者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而间接地伤害人类。
比如农药滴滴涕的发明,当它刚刚出现并运用于农业生产时,的确能够起到杀灭农作物害虫,使农业增产的效果,人们认为它是善的,授予它诺贝尔化学奖[10-14]。
但是经过若干年之后,它的恶果显露出来了—它的残留物直按损害人类的健康,并且这种损害是难以消除的。
科技活动的成果是否用于善的目的并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