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元素分析方法GB476—9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GB476—91

代替GB476—79

Ultimate analysis of coal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05-22 批准1992-03-01 实施

本标准参照采用了国际标准1SO625:1975(E)《煤和焦炭碳和氢测定方法利比西法》和ISO 333:1983(E)《煤氮测定方法半微量开氏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中碳、氢、氮含量的测定方法和氧含量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2 引用标准

GB211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214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218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3 碳和氢的测定

3.1 方法提要

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在氧气流中燃烧,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分别用吸水剂和二氧化碳吸收剂吸收,由吸收剂的增重计算煤中碳和氢的含量。煤样中硫和氯对测定的干扰在三节炉中用铬酸铅和银丝卷消除,在二节炉中用高锰酸银热解产物消除。氮对碳测定的干扰用粒状二氧化锰消除。

3.2 试剂和材料

3.2.1 碱石棉:化学纯,粒度1~2 mm;或碱石灰(HGB3213):化学纯,粒度0.5~2mm。

3.2.2 无水氯化钙(HGB3208):分析纯,粒度2~5mm;或无水过氯酸镁;分析纯,粒度1~3mm。

3.2.3 氧化铜(HGB3438):分析纯,粒度1~4mm,或线状(长约5mm)。

3.2.4 铬酸铅(HG3—1071):分析纯,粒度1~4mm。

3.2.5 银丝卷:丝直径约0.25 mm。

3.2.6 铜丝卷:丝直径约0.5 mm。

3.2.7 氧气:不含氢。

3.2.8 三氧化二铬(HG 3—933):化学纯,粉状,或由重铬酸铵、铬酸铵加热分解制成。

制法:取少量铬酸铵放在较大的蒸发皿中,微微加热,铵盐立即分解成墨绿色、疏松状的三氧化二铬。收集后放在马弗炉中,在600±10℃下灼烧40min,放在空气中使呈空气干燥状态,保存在密闭容器中备用。

3.2.9 粒状二氧化锰:用化学纯硫酸锰(HG 3—1081)和化学纯高锰酸钾(GB643)制备。

制法:称取25g 硫酸锰(MnSO4·5H2O),溶于500mL 蒸馏水中,另称取16.4g 高锰酸钾,溶于300mL 蒸馏水中,分别加热到50~60℃。然后将高锰酸钾溶液慢慢注入硫酸锰溶液中,并加以剧烈搅拌。之后加入10mL、(1+1)硫酸(GB625,化学纯),将溶液加热到70~80℃并继续搅拌5min,停止加热,静置2~3h。用热蒸馏水以倾泻法洗至中性,将沉淀物移至漏斗过滤,然后放入干燥箱中,在150℃

左右干燥,得到褐色、疏松状的二氧化锰,小心破碎和过筛,取粒度0.5~2mm 的备用。

3.2.10 氧化氮指示胶:

制法:在瓷蒸发皿中将粒度小于2 mm 的无色硅胶40g 和浓盐酸30mL 搅拌均匀。在沙浴上把多余的盐酸蒸干至看不到明显的蒸气逸出为止。然后把硅胶粒浸入30mL、10%硫酸氢钾溶液中,搅拌均匀取出干燥。再将它浸入30mL、0.2%的雷伏奴耳(乳酸-6,9-二氨基-2-乙氧基吖啶)溶液中,搅拌均匀,用黑色纸包好干燥,放在深色瓶中,置于暗处保存,备用。

3.2.11 高锰酸银热解产物:当使用二节炉时,需制备高锰酸银热解产物。

制法:称取100g 化学纯高锰酸钾(GB643),溶于2L 蒸馏水中,另取107.5g 化学纯硝酸银(GB670)先溶于约50mL 蒸馏水中,在不断搅拌下,倾入沸腾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搅拌均匀,逐渐冷却,静置过夜。将生成的具有光泽的、深紫色晶体用蒸馏水洗涤数次。在60~80℃下干燥4h。将晶体一点一点地放在瓷皿中,在电炉上缓缓加热至骤然分解,得疏松状、银灰色产物,收集在磨口瓶中备用。未分解的高锰酸钾不宜大量贮存,以免受热分解,不安全。

3.3 仪器、设备

3.3.1 碳氢测定仪

碳氢测定仪包括净化系统、燃烧装置和吸收系统三个主要部分,结构如图1 所示。

图1 碳氢测定仪

1—鹅头洗气瓶;2—气体干燥塔;3—流量计;4—橡皮帽;5—铜丝卷;6—燃烧舟;7—燃烧管;8—氧化铜;9—铬酸铅;10—银丝卷;11—吸水U 形管;12—除氮U 形管;13—吸二氧化碳U 形管;14—保护用U 形管;15—气泡计;16—保温套管;17—三节电炉

3.3.1.1 净化系统:包括以下部件:

a.鹅头洗气瓶:容量250~500mL,内装40%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溶液;

b.气体干燥塔:容量500mL2 个,一个上部(约2/3)装氯化钙(或过氯酸镁),下部(约1/3)装碱石棉(或碱石灰);另一个装氯化钙(或过氯酸镁);

c.流量计:量程0~150mL/min。

3.3.1.2 燃烧装置:由一个三节(或二节)管式炉及其控制系统构成,主要包括以下部件:

a.电炉:三节炉或二节炉(包括双管炉或单管炉),炉膛直径约35mm;

三节炉:第一节长约230mm,可加热到800±10℃并可沿水平方向移动;第二节长330~350mm,可加热到800±10℃;第三节长130~150mm,可加热到600±10℃。

二节炉:第一节长约230mm,可加热到800±10℃并可沿水平方向移动;第二节长130~150 mm,可加热到500±10℃。

每节炉装有热电偶,测温和控温装置。

b.燃烧管:瓷、石英、刚玉或不锈钢制成,长1100~1200mm(使用二节炉时,长约800mm),内径20~22mm,壁厚约2 mm;

c.燃烧舟:瓷或石英制成,长约80mm;

d.保温套:铜管或铁管,长约150mm,内径大于燃烧管,外径小于炉膛直径:

e.橡皮帽(最好用耐热硅橡胶)或铜接头。

3.3.1.3 吸收系统:包括以下部件:

a.吸水U 形管:如图2 所示,装药部分高100~120mm,直径约15mm,进口端有一个球形扩大部分,内装无水氯化钙或无水过氯酸镁。

b.二氧化碳吸收管:2 个,如图3 所示。装药部分高100~120mm,直径约15mm,前2/3 装碱石棉或碱石灰,后1/3 装无水氯化钙或无水过氯酸镁。

图2 吸水U 形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