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第二章知识点大全

高一物理第二章知识点大全

高一物理第二章知识点大全第一节:运动的描写和刻画在高一物理的第二章中,我们将学习运动的描写和刻画,了解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公式。

1. 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在描述运动时,我们需要了解以下概念:- 位移: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

- 时间:指运动发生的时间段。

- 速度:指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可以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来描述。

- 加速度:指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大小。

2. 一维运动一维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的运动。

在一维运动中,我们可以根据给定的条件求解以下问题:- 求解位移:利用位移公式,根据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求解位移。

- 求解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根据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求解速度。

- 求解加速度:利用加速度公式,根据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求解加速度。

3. 二维运动二维运动是指物体在平面上的运动。

在二维运动中,我们需要引入向量的概念。

向量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移和速度,具有大小和方向。

- 位移向量:表示物体从初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位移。

- 速度向量: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

- 向量的运算:向量的相加、相减和数量积等运算。

第二节:力的概念和性质在高一物理的第二章中,我们将学习力的概念和性质,了解力的作用和相关公式。

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导致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具有大小和方向的特性。

- 弹性力:当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分为拉力和压力。

- 引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 摩擦力:物体间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力,包括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 重力:指物体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2. 力的性质力具有以下几种性质:- 可叠加性:多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可以合成为一个力。

- 等效性:作用在物体上的多个力可以被一个力等效代替。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共线。

3. 力的计算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F = ma,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 重力公式:F = mg,重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2章时间、运动与力
一、相对论正确理解
1.相对论包括三个基本原理:①物理定律应在各惯性系中等效;②同
一个物理系统在不同运动状态下应有一致的物理观察;③光的速度相
对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致的。

2. 相对论并不抨击机械观念,而是在物理现象的应用上有着更强大的
科学研究思想的表现。

二、运动的受力分析
1.运动学中的运动分类:
(1) 直线运动:包括直线匀速运动、直线变速运动和直线匀变加速运动。

(2) 曲线运动:包括圆周运动和抛物线运动。

2.施加作用力时,需要分析以下内容:
(1)垂直于加速度方向的动力;
(2)水平于加速度方向的动力;
(3)与加速度方向平行的动力;
(4)无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三、时间、速度及加速度的关系
1.加速度是改变物体运动的量,每单位时间内物体的速度改变量;时间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量,表示物体从一位置到另一位置所经历的持续时间;速度是物体每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

2.二维加速度是由两个单位向量共同组成的,它们分别表示物体在两个直角坐标系内的加速度。

由此可以确定物体在三维空间内的加速度向量。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主要讲述了运动学中的运动图象和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关系,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概念和公式。

以下是对该章知识点的详细总结:第一节运动图象1.运动图象是通过图表、曲线等方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2.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描述运动最常用的坐标系,其中x轴和y轴称为坐标轴。

3.位置矢量用r表示,通常由原点到物体所在点的有向线段表示。

4.位移是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位移矢量,用Δr表示,是r2减去r1得到的。

5.速度是对位移的描述,是位移Δr随时间Δt变化的比率,用v 表示,v=Δr/Δt。

6.速度矢量的方向与位移矢量的方向相同或相反,速度大小等于位移大小与时间间隔大小的比值。

7.即使物体做的是非匀速运动,瞬时速度的性质也是匀速直线运动的。

8.在x-t图象中,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x-t图象为一条直线。

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1.加速度是位移变化率的变化率,用a表示,a=Δv/Δt。

加速度的方向可以与位移和速度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2.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变化率恒定,加速度保持不变。

3.如果物体在t时刻的速度为v0,加速度为a,则在t+Δt时刻的速度为v=at+v0。

4.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x-t图象为一个抛物线,t-v图象为一条直线,v-a图象为一条水平线。

5.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位移公式x=x0+v0t+1/2at²来表示,其中x0是初始位置。

6.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速度公式v=v0+at来表示。

7.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可以通过速度公式v²=v0²+2a(x-x0)来表示。

8.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当加速度是负值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总结:本章主要介绍了运动学中的运动图象和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关系,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概念和公式。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运动图象和公式求解运动问题。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力的定义及力的分解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效果,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或改变其方向。

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可以用矢量表示。

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为几个分力的过程。

在分解力的过程中,需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参考系,并根据力的方向和大小进行分解。

分解后的分力可以使问题的处理更加简单。

第二节: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这意味着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自发地改变。

牛顿第二定律,也称为运动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ma,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的合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该定律说明了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出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也就是说,给物体A施加一个力,物体A 同时也会给物体B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第三节:摩擦力和弹力摩擦力是物体间相互接触并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力。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物体开始运动前的阻力,动摩擦力是物体在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

弹力是弹性物体在被拉伸或压缩后产生的恢复力。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成正比,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当物体没有形变时,弹力为零。

第四节:重力和万有引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也是物体受到的最常见的力。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重力的方向是指向地心的方向。

万有引力是描写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第五节:压力和密度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压力的大小与施加压力的力以及被施压面积的大小有关。

压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

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密度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有关。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主要知识点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主要知识点

1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主要知识点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1、 落体运动:落体的运动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无关,与空气的阻力有关;在排除空气阻力(真空)或者空气阻力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如果初速度为零,此时落体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1、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g=9.8N/m 2,在粗略的计算中取10N/m 2,方向竖直向下;如图所示,某段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与位移分别为:221gt s gt v t == 仅限于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 另:gs 22=t v ,即gs 2=t v (练习中得出的推论)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 速度公式: at v v t +=0(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恒定不变)2、 位移公式推导:1) 公式推导法平均速度定义 ts v =○1 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20t v v v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at v v t+=0○3 ○3试代入○2消掉t v ,然后再代入○1消去平均速度得 2021at t v s += 2) 图像法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阴影部份的面积表示0-t 内物体的位移即 at t v t at v v t v v s t 212)(2)(0000+=++=+= 3、 匀变速直线运动两个推论t tg t/s2 as v v 2202t =-,t v v s t ⋅+=20以上公式中的具体含义体现在图中如下:t v4、 该类问题中涉及到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反应阶段t 1,此时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后阶段是刹车阶段t 2,此时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作图分析问题可以参照以下画法:a5、 刹车问题一般此类问题告诉汽车或其他物体的初速度和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求某段时间t 内的位移,如图所示0m/st 0和S 0分别表示汽车停止下来所用时间和要走的位移,此类问题的求解方法是:1) 计算停止下来的时间t 0(假如说是10s ),然后判断所问时间t (假如说是20s 或8s )与t 0的关系2) ○1如果0t t≥(如t=20s 时),则S=S 0 ○2如果0t t <(如t=8s ),则根据公式求解 6、 追击问题求解追击问题关键是把握住位移和速度关系,1)位移关系一般可以从图中看出来,比如甲乙相距d ,甲要追上乙则必定甲乙的位移满足以下关系:(下图中甲、乙均向右运动)d S +=乙甲S甲 2)一般在出现“刚好追上”、“最大”、“最小”等词语时都是指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时,这就是所谓的速度关系,当然在其他一些作了特殊性的说明的情况下速度关系就不一样了。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归纳笔记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归纳笔记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归纳笔记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 匀变速直线运动- 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 分类:- 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 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2. 速度 - 时间公式- v = v_0+at- 其中v是末速度,v_0是初速度,a是加速度,t是时间。

- 理解:这个公式描述了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如果知道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就可以求出末速度。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 位移公式- x = v_0t+(1)/(2)at^2- 这里x表示位移,v_0是初速度,a是加速度,t是时间。

- 推导:利用速度 - 时间图像(v - t图像),位移等于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v - 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通过梯形面积公式推导得出该位移公式。

2. 平均速度公式- ¯v=(x)/(t)=v_0 +(1)/(2)at(由位移公式x = v_0t+(1)/(2)at^2变形得到) -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还有¯v=(v_0 + v)/(2)(其中v = v_0+at)。

这个公式在解决一些只涉及初末速度和位移的问题时很方便。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1. 公式推导- 由v = v_0+at可得t=(v - v_0)/(a),将其代入位移公式x =v_0t+(1)/(2)at^2中,得到x=frac{v^2-v_{0}^2}{2a}。

2. 应用- 在已知初速度、末速度和加速度的情况下,可以方便地求出位移;或者在已知位移、初速度和加速度时求出末速度等。

四、自由落体运动1. 定义-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 特点- 初速度v_0 = 0,加速度a = g(g≈9.8m/s^2,方向竖直向下)。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一、质点运动的描述1. 基本概念- 质点:具有质量但忽略大小和形状的点。

- 位移:质点位置的变化,有大小和方向。

- 路程:质点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

2. 运动的分类- 直线运动:质点沿直线路径运动。

- 曲线运动:质点沿曲线路径运动。

3. 速度- 定义:质点位置变化的快慢。

- 瞬时速度:某一时刻质点的速度。

- 平均速度:质点在一段时间内或一段位移内的速度。

4. 加速度- 定义:速度变化的快慢。

- 公式:$a = \frac{\Delta v}{\Delta t}$,其中$a$是加速度,$\Delta v$是速度的变化量,$\Delta t$是时间的变化量。

5. 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

-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

二、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内容: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2. 牛顿第二定律- 内容: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 公式:$F = ma$,其中$F$是作用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内容:对于每一个作用力,总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三、力的作用1. 力的概念- 定义: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

- 单位:牛顿(N)。

2. 力的分类-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 弹力:物体由于形变产生的力。

- 摩擦力:物体之间接触面之间的阻力。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原理:多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

- 方法: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

4. 力的平衡- 条件:物体上所有力的矢量和为零。

四、功和能1. 功的定义- 内容:力在物体上做功等于力的大小乘以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

- 公式:$W = Fd\cos\theta$,其中$W$是功,$F$是力,$d$是位移,$\theta$是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高考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大全

高考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大全

高考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大全高考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大全第二章中,我们将主要学习“运动的描述”,其中包括了运动状态、运动图象、运动的描述和测量等内容。

以下是本章节中的知识点大全:一、直线运动1. 运动状态:位置、速度、加速度等;2. 运动图象:位置-时间图象、速度-时间图象、加速度-时间图象;3. 运动的描述: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4. 测量:用直尺、光电门等器材进行测量。

二、曲线运动1. 运动状态:位置、速度、加速度等;2. 运动图象:位置-时间图象、速度-时间图象、加速度-时间图象;3. 运动的描述:切线、法线、曲率半径、圆周运动;4. 测量:用量规、半径规等器材进行测量。

三、运动的规律1.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有惯性,物体在运动状态下,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之间,这两个物体相互作用;4. 运动的规律:平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和斜抛运动等。

四、物理量的计算和单位制1. 物理量的计算: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运动距离等;2. 单位制:国际单位制(SI)、CGS单位制等;3. 常用物理量的单位:长度-米、时间-秒、质量-千克、速度-米每秒、加速度-米每秒平方、力-牛顿、功-焦、能-焦、电荷-库仑、电势差-伏、电容-法、电流-安、电阻-欧、磁感应强度-特斯拉等。

五、误差分析1. 实验误差分类: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2. 实验误差的统计处理: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3. 实验误差的控制:仪器调试、实验环境等;以上就是本章中的主要知识点,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吧。

本章的重点知识点是运动状态、运动的描述和测量,因为这些知识点是我们描述和分析运动的基础;而难点知识点则是曲线运动和运动规律,它们需要我们掌握平面几何的相关知识和形象的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整理第二章:知识点整理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步骤:1.将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将一条细绳栓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并在细绳的另一端挂上合适的钩码。

试放手后,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一段距离。

将纸带穿过限位孔,复写纸在压在纸带上,并将其一端固定在小车后面。

3.将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运动。

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关闭电源,取下纸带,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两次。

数据处理:1.纸带的选取:选择两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点。

确定零点,选取5-6个计数点,标上1、2、3、4、5.应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和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相隔0.1s取一个计数点),选取的计数点最好5-6个。

2.采集数据的方法:先量出各个计数点到计时零点的距离,然后再计算出相邻的两个计数点的距离。

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应尽可能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量出到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刻度(毫米)的下一位。

3.数据处理表格法图像法:做v-t图象,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的选取,应使图像尽量分布在坐标平面中央。

应让尽可能多的点处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对称地分布在直线两侧,偏差比较大的点忽略不计。

运用图像法求加速度(求图像的斜率)。

常考知识点:1.求瞬时速度(注意单位的换算,时间间隔的读取,是否要求保留几位有效数字)。

2.求加速度:逐差法(具体公式运用见下文)。

3.要求用公式表示时,注意使用题意中提供的字母,而不能自己编撰。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匀变速直线运动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特点:任意相等时间内的△v相等,速度均匀变化。

分类: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

1高中物理-必修一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梳理 1、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称为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理想模型,当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时候,可以近似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速度均匀增加的的变速直线运动,即匀加速直线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v-t 图像为一条经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斜率就是下落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直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就是自由落体运动经过时间t 的位移大小。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称为重力加速度,用g 表示,方向竖直向下,大小通常取9.8m/s 2。

3、自由落体的物体,下落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为:v= gt ,变形式有t= v/g ;下落高度h 和t 的关系:h= 221gt ,变形式有下落速度v 与下落高度h 的关系为:v 2= 2gh ,也即h= g v2 。

4、如果告诉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经过中间某一段距离△h 所用的时间△t ,可以假设其前面所经过路程为h ,所用时间为t ,然后列出两个方程⎪⎪⎩⎪⎪⎨⎧∆+=∆+=22)(2121t t g h h gt h ,解方程组即可。

5、对于自由落体运动,某段时间内的末速度如果如果是v ,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v/2。

6、自由落体运动等时间的比例规律:①△t 末、2△t 末、3△t 末......n △t 末的速度之比:v 1:v 2:v 3:...:v n =1:2:3:...:n ;②△t 内、2△t 内、3△t 内......n △t 内的位移之比:h 1:h 2:h 3:...:h n =12:22:32:...:n 2;③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h ①:h ②:h ③:...:h N =1:3:5:...:(2n-1)。

7、自由落体运动中,求某一段时间△t 内的位移:法①,△h=222121初末gt gt -;法②,△h=v ·△t=t t t g ∆⋅+⋅2末始。

高一物理必修1第2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1第2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1第2章知识点总结第2章《机械运动基本定律》是高中物理必修1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章主要介绍了力的作用以及牛顿运动定律,揭示了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定律。

下面将按内容顺序对第2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也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体现。

1.力的来源力的来源包括接触力、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等。

接触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直接接触时产生的力,如推、拉等;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是一种万有引力;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摩擦力是物体表面之间存在的相对滑动时产生的力。

2.力的计算力的计算需要明确方向和大小。

力的大小通常用牛顿表示,方向要明确标注,可以用正负号表示。

3.力的合成当多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上时,可以用力的合成法则求出合力。

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力的矢量和,方向沿合力矢量所指方向。

4.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法则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可根据力的合成法则求出。

二、质点的运动力是物体运动的重要原因,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只有外力作用时物体才会发生运动。

1.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静止和运动两种情况。

静止是指物体相对于某一参考系不发生位置变化;运动是指物体相对于某一参考系位置发生了变化。

2.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物体运动的重要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比值,用矢量表示。

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率,也是矢量。

3.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时间相等的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移相等,速度不变的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下,加速度为零,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4.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时间相等的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移不相等,速度变化的运动。

在变速直线运动下,加速度不为零,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三、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基本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是惯性的基本表现。

物理必修一二章总结知识点

物理必修一二章总结知识点

物理必修一二章总结知识点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 位移、速度、加速度概念的介绍:⑴位移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发生的位置变化,它是一个矢量量。

位移的大小等于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距离,并且有特定的方向。

⑵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距离,是一个矢量量。

速度的大小即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距离,速度的方向则指向物体的运动方向。

⑶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同样是一个矢量量。

加速度的大小为速度的增量,方向则指向速度的变化方向。

2. 匀速直线运动的描述:⑴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位移相等,而速度保持不变。

⑵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速度与时间、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图像呈现为相应的线性关系。

3. 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⑴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和速度均不相等,且其变化不是匀速的。

⑵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速度与时间、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图像呈现为非线性关系。

4. 运动的规律:⑴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若无受到外力的作用,将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⑵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所受到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⑶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运动定律的描述:⑴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若无受到外力的作用,将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⑵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到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⑶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动量的概念与定律:⑴动量是指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动能,它是一个矢量量,动量的大小等于物体速度与质量的乘积。

⑵动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会改变系统的总动量。

3. 质点系的运动:⑴质点系是由多个质点组成的一个集合,质点系的运动状态由各个质点的运动状态共同决定。

⑵质点系的运动可以通过牛顿运动定律来描述,即每一个质点受到的合外力等于其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每个质点也受到其他质点的相互作用力。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总结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总结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进行实验处理数据作出速度时间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速度公式:v=v0+at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2位移公式:x=v0t+at/22公式:v2-v0=2ax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加速度(重力加速度)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

用g表示。

一般的计算中,可以取g=9.8m/s2或g=10m/s2公式: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v=gth=gt2/2v2=2ghΔh=gT2第六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绵延两千年的错误逻辑的力量猜想与假说实验验证伽利略的科学方法扩展阅读: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及各知识点分析与答案第一章知识点总结考点一: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二: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 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物理意义分类决定因素方向联系速度速率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量标量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由位移和时间决定速率、平均速率(=路程/时间)由瞬时速度的大小决定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无方向方向为该质点的运动方向它们的单位相同(m/s),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意义速度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的物理量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小程度的物理量,是一过程量定义式单位决定因素vm/sxtam/s2vtvvv0m/sv的大小由v0、a、t决定a不是由v、△v、△tv由v与v0决定,决定的,而是由F和而且vat,也m决定。

高一物理第二章知识点全部

高一物理第二章知识点全部

高一物理第二章知识点全部第一节:运动和力在《高一物理》的第二章中,我们将学习有关运动和力的知识。

本章主要涵盖以下内容:运动的描述、运动的规律、力的概念以及力的效果。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运动的描述运动是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几个重要的物理量来描述运动,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1. 位移:位移是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变化位置。

它是一个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通常用Δx表示。

2. 速度: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是一个矢量。

平均速度可以通过计算总位移除以总时间来得到,即v=Δx/Δt。

而瞬时速度则是某一时刻的速度。

3. 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也是一个矢量。

平均加速度可以通过计算总速度变化除以总时间来得到,即a=Δv/Δt。

而瞬时加速度则是某一时刻的加速度。

二、运动的规律运动的规律可以通过牛顿三定律来描述。

牛顿三定律分别是:惯性定律、运动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1. 惯性定律:惯性定律也被称为牛顿第一定律,它指出物体在不受力作用时会保持运动状态,或者保持静止状态。

换句话说,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直到有外力作用于它。

2. 运动定律:运动定律也被称为牛顿第二定律,它指出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时,它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即F=ma,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3. 作用反作用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也被称为牛顿第三定律,它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例如,当我们站在地面上时,我们对地面施加一个向下的重力,而地面对我们施加一个向上的支持力。

三、力的概念力是导致物体产生运动或形状变化的原因。

力有大小和方向,并且可以通过矢量来表示。

在物理中,常见的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1. 重力: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近似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g。

高一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知识点

高一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知识点

高一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知识点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知识点篇一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a=(vt—v0)/t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笔记第二章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笔记第二章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笔记第二章(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物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笔记第二章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物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笔记第二章》,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物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笔记第二章篇一汽车行驶安全1.停车距离=反应距离(车速×反应时间)+刹车距离(匀减速)2.安全距离≥停车距离3.刹车距离的大小取决于车的初速度和路面的粗糙程度4.追及/相遇问题:抓住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满足的临界条件,时间及位移关系,临界状态(匀减速至静止)。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物理课程变得越来越重要,高一学生在学习中必须掌握好知识点。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物理必修一第二章主要讲解了力和矢量的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衡和力的性质等内容。

本文将对第二章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力和矢量1. 力:力是引起物体形状、速度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通常以F表示,力的单位为牛顿(N)。

2. 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称为矢量。

力是一种矢量量。

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决定了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3.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为牛顿(N)。

1N定义为给定物体一个质量为1千克(kg)的物体加速度为1m/s²所产生的力。

4. 力的表示:力的方向用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第二部分: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多个力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

合成力的大小等于各合力的矢量和的大小。

2. 力的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力,这些力互相垂直,几何和代数方法都可以进行力的分解。

3. 几何法:通过画合力的闭合四边形,将合力分解为两个垂直的力,根据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计算分力的大小。

4. 代数法: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通过为分力建立坐标系,利用正弦、余弦、坐标分解等方法计算分力的大小。

第三部分:力的平衡1. 力的平衡:当物体上的合力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 平衡条件:力的平衡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合力为零,力的矩为零。

3. 力的矩:力的矩等于力的大小乘以力臂(力作用线与力臂之间的垂直距离)。

力的矩可以使物体产生转动。

4. 平衡杠杆原理:平衡杠杆原理利用了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矩的性质,使得力臂越长,力越小,力矩越小。

第四部分:力的性质1. 力的分类: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是物体之间直接接触产生的力,如摩擦力、弹力等。

非接触力是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产生的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2. 弹力:两个物体在一次碰撞过程中的作用力称为弹力。

弹力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相互作用的力有关。

3. 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物体因相对运动而产生的力,包括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整理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实验步骤:(1)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栓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并在细绳的另一端挂上合适的钩码,试放手后,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的加速滑行一段距离。

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复写纸在压在纸带上,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关闭电源,取下纸带,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两次。

2.数据处理(1)纸带的选取:选择两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点;确定零点,选取 5-6 个计数点,标上 0、1、2、3、4、5;应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和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相隔 0.1s 取一个计数点),选取的计数点最好 5-6 个。

面中央。

应让尽可能多的点处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对称地分布在直线两侧,偏差比较大的点忽略不计。

? 运用图像法求加速度(求图像的斜率)。

1/ 11★常考知识点: 1、求瞬时速度(注意单位的换算,时间间隔的读取,是否要求保留几位有效数字)说明:“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标出”和“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都表明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1s。

“有效数字”指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数起。

2、求加速度:逐差法(具体公式运用见下文)3、要求用公式表示时,注意使用题意中提供的字母,而不能自己编撰。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特点:任意相等时间内的△ v 相等,速度均匀变化。

(3)分类:①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0+at 公式的适用条件:匀变速直线运动解题步骤:(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确定正方向(一般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2)画草图,根据正方向确定各已知矢量的大小和方向;(3)运用速度公式建立方程,代入数据(注意单位换算),根据计算结果说明所求量的大小和方向。

(4)如果要求 t 或 v0,应该先由 v= v0 + at 变形得到 t 或 v0 的表达式,再将已知物理量代入进行计算。

★典型例题:如果汽车以 108km/h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紧急刹车---------------------------------------------------------------最新资料推荐------------------------------------------------------ 时加速度的大小仍是 6m/s2,则(1)3s 后速度为多大?(2)6s 后速度为多大?解:取汽车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题意知 a= -6m/s2,v0=108km/h=30m/s,(1)3s 后速度 v= v0 + at =30m/s+(-6m/s2)×3s=12m/s (2)设汽车刹车至停止时用时为 t, v ? v0 0 ? 30 m / s ? ? 5s ? 6 s 由 v= v0 + at 得 t ? a ? 6m / s 2-1-(2)采集数据的方法:先量出各个计数点到计时零点的距离,然后再计算出相邻的两个计数点的距离。

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应尽可能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量出到计数点 0 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刻度(毫米)的下一位。

(3)数据处理①表格法②图像法:做 v-t 图象,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的选取,应使图像尽量分布在坐标平3/ 11所以汽车刹车 6s 秒后速度为零。

? 对于刹车问题,一要注意方向,二要注意刹车时间。

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v-t 图像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位移的大小。

(注意:当图线在 t 轴以下时,位移为负值。

) 1 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x ? v0t ? at 2 2 公式的适用条件:匀变速直线运动★典型例题: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的速度为15m/s。

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 2m/s2 的加速度运动,问刹车后 10s 末车离开始刹车点多远?解:设车实际运动时间为 t0,以汽车初速方向为正方向 v ? v0 0 ? 15m / s ? ? 7.5s 由v= v0 + at 得运动时间 t ? a ? 2m / s 2 说明刹车后 7.5s 汽车停止运动。

1 1 1 方法一:由 x ? v0t ? at2 得车的位移 x ? v0t ? at 2 ?15 ? 7.5 ? ? 2 ? 7.52 m ? 56.25m 2 2 2 方法二:对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看成初速度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 1 则x ? at 2 ? ? 2 ? 7.52 m ? 56.25m 2 2 逆向转换法: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看成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相等的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 1. v t ? v ?2★(2)求加速度:“逐差法” (x ? x ? x ) ? (x ? x ? x ) ①6 段: a ? 6 5 4 2 3 2 1 9T ( x ? x4 ) ? ( x2 ? x1 ) ②5 段: a ? 5 6T 2 (x ?---------------------------------------------------------------最新资料推荐------------------------------------------------------x ) ? (x ? x ) ③4 段:a ? 4 3 2 2 1 4T ★专题:v-t 图像(重点!)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运动状态: d 表示匀速直线运动,a、b、c 表示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v-t 图像只能表示直线运动)2.速度(1)大小:看纵轴,越接近于 t 轴,速度越小。

(2)方向:在 t 轴以上的图线,速度方向为正;在时间轴以下的图线,速度方向为负。

3.加速度(1)大小:图线的倾斜程度决定速度变化的快慢。

倾斜程度越大,加速度越大;倾斜程度越小,加速度越小。

(2)方向:图线斜向上,a 为正,表示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同;图线斜向下,a 为负,表示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4.交点(1)线与线:表示两物体速度相同。

(2)线与 t 轴:表示速度方向将发生转变。

5. 位移:v-t 图像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位移的大小。

(注意:当图线在 t 轴以下时,位移为负值。

)★专题:x-t 图像(重点!)物理意义:描述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运动状态: d 表示静止,a、b、c 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注意:x-t 图像只能表示直线运动;x-t 图像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2.位移(1)大小:看纵轴,越接近于 t 轴,位移越小。

5/ 11(2)方向:在 t 轴以上的图线,位移方向为正;在时间轴以下的图线,位移方向-2-v0 ? v (该推论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x ? vt ?1 (v0 ? v)t 22.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定值,即?x ? x2 ? x1 ? x3 ? x2 ? ? ? xn ? xn?1 ? aT 2xn-xm=(n-m)aT2应用:(1)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差法”判断运动情况,设时间间隔相等的相邻点之间的位移分别为x1、x2、 x3、…、xn ①若 ?x ? x2 ? x1 ? x3 ? x2 ? ? ? xn ? xn?1 ?0 ,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若 ?x ? x2 ? x1 ? x3 ? x2 ? ? ? xn ? xn?1 ? 0 ,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最新资料推荐------------------------------------------------------ 为负。

3.速度(1)大小:图线的倾斜程度决定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大;倾斜程度越小,速度越小。

(2)方向:图线斜向上,v 为正,表示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同;图线斜向下,v 为负,表示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4.交点(1)线与线:表示两物体相遇。

(2)线与 t 轴:表示物体经过原点。

1 x ? v0t ? at2 22 v2 ? v0 ? 2ax?x ? x2 ? x1 ? x3 ? x2 ? ? ? xn ? xn?1 ? aT 2vx ?2v0 ? v 2 22注意: 1、运用以上公式求解时注意四个公式均为矢量式,应用时要先选取正方向; 2、共涉及 5 个量,若知道 3 个量,则可选取两个公式求出另外 2 个量。

2.5 自由落体运动 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2 1.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 v2 ? v0 ? 2ax公式的适用条件:匀变速直线运动 2.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比例式(1)按时间等分(设相等的时间间隔为 T)①1T 末、2T 末、3T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v1:v2:v3:…vn=1:2:3:…:n ②1T 内、2T 内、3T 内…的位移之比x1:x2:x3:…:xn=1:22:32:…n2 ③第一个 T 内、第二个 T 内、第三个T 内…的位移之比xⅠ:xⅡ:xⅢ:…:xn=1:3:5:… :(2n-1) (2)按位移等分(设相等的位移为 x)①通过前 x、前 2x、前3x…时的速度之比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7/ 112.规律: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 h ? gt2 v=gt v 2 ? 2 gh (必背) 2 3. 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

大小:g=9.8m/s2,方向:竖直向下。

(若没有特殊说明,按 g=9.8m/s2 进行计算) (1)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

(2)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 g 越大。

专题:竖直上抛运动 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竖直方向向上抛出且只受重力的运动,叫做竖直上抛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