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谈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的体会的论文
谈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的体会的论文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目的。
”这都是科学课程标准的根本理念。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应当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营造融洽的探究气氛,关注学生,使其乐于探究,引导学生勇于提出探究问题,并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与预测,自由设计探究,在老师的协助下收集数据资料、经历探究过程,积极与同学交流认识与体会,乐于提供探究成果。
从而开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学习探究科学的良好素养。
以下是本人对“食盐在水里溶解了?的教学体会。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一课,意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拟食盐、砂糖和沙、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有着“明显的不同”和“本质的不同”。
抓住溶解和不溶解的主要特征,逐步加深学生对溶解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逐渐变化过程,及想像砂糖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过程,帮助他们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学生在体验探究过程中,得到科学素养的培养。
科学课程最根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
而创设丰富的有趣味性的有现实性的情境,让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愉悦的气氛中,吸引学生主动到实践活动中去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开端。
在《食盐在水里溶解了》这课中,本人先为学生准备了盐水,让学生品尝,提出问题。
学生提出“这水是咸的”、“这水放了盐”等,我接着提问“你看见盐吗?盐在哪里?”“盐在水里溶解了,所以看不见。
”学生抢答到。
“什么叫溶解呢?能解释吗?”我又追问。
学生答复到“盐和水混合一起。
”“扩散到水中不见了。
” “它的味道还在。
”等我接着问“你曾经认真地观察过程溶解这过程吗?”,“你想再仔细地观察盐溶解的过程吗?”学生快乐的答道:“想”。
接着让体验学生探究活动——观察比拟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及搅拌成的两杯混合物。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6
拓展实验:
100毫升水约能溶解多少克糖? 100毫升水约能溶解多少克味精?
固体溶解度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 质在100克溶剂 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注意:条件:一定温度。 标准:100克溶剂 状态:饱和状态 单位:克
小组讨论
• 要知道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我们 打算怎么做?
4、分析: A、食盐在一杯水中溶解是有没有限度? B、怎样判断不能溶解了? C、如果水量不一样,那溶解的食盐数量会不会 发生变化?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研究计划
第 小组 研究问题: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需要准备的物品:
研究步骤:
研究结果:100毫升水能溶解(
)克食盐。
活动小建议
方法一:先把盐一份2克分好,再一份一份的加入水中, 直到不能溶解为止,算一算加了几份盐,就可以得知多少 克了。或发给小组40克盐,平均分成20份,每份约2克。
水
100
标准:在100克溶剂中
克
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单位:克
水100克
够了,我饱了
物质在水中溶解性等级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 > 溶解度/g
(20℃)
10g
1g
<1g
难(不)溶 微溶
可溶
难(不)溶 <0.01g易溶.来自. .0.01g 1g
10g
课题2 溶解度
溶解性与固体溶解度的关系
溶解性
20ºC时的 溶解度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研究计划
第 小组 研究问题: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需要准备的物品:
研究步骤:
研究结果:100毫升水能溶解(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设计与反思
多数学生已有的对溶解的认识— “ 食盐在水中化了
的现象叫溶解” 作为本单元教学的起点, 从观察比 较食
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 ,引导学生进人到对溶解的
便、 高效的目的。 课堂上一支细试管, 一个玻璃漏斗, 一 张滤纸就可以进行过滤了,这样既方便控制过滤的液 体总量, 节省时间,又能清楚地看到过滤后的液体情 况, 以便和过滤前作对比, 更深刻地认识到溶解的特征。 5.教学最后一节设计学生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 由 于之前进行的糖和食盐在水中溶解的过程我们的肉眼 很难观察到, 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是十分明显的: 黑紫色的高锰酸钾散人水中,水中立刻出现一条条紫 红色的带子或线条, 并逐渐漫延。很快, 一杯水就成了 紫红色的。在此时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不仅能帮 助学生想象其他可以溶解的物质溶解时的情景, 还能 舒缓学生的情绪, 达到放松的目的, 让学生觉得学习也 是有趣的, 轻松的。
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中去。
《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意在通过观察比 较食盐、 砂糖
和沙 、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有着显著的不同和本质的不
同。抓住溶解和不溶解的主要特征, 逐步加深学生对溶 解的认识和理解, 并通过仔细观察比较面粉在水中过滤 前后的变化过程, 帮助他们形成“ 溶解” 的描述性概念。
描述、 解释的过程和对液体混合物的过滤操作的活动
过程;
3.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 度, 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 逐步发展科学探究的乐趣
和能力。
5.板书课题后半部分“ 溶解了” 。 三、 观寮、 描述溶解的现旅 1.观察、 比较并讨论 :哪些现象说明物质溶解了? 2.分组讨论, 师板书表格。 3.汇报:( 1) 物质在水里变成肉眼看不见的细小颗 粒; (2)它在水中分布均匀, 没有沉淀。 4.面粉到底溶解了没有呢? 同学们对此有争议。 你 们有办法来证明你们组的观点吗?
小学科学《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通过实验,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溶解”的含义。
学生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孩子大脑发育正好处于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同时,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社交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时期的开始。如果经过正确引导,孩子可以安然度过这个不安的时期,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
小学科学《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姓名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案例及反思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案例及反思教学案例教学目标:本课意在通过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有着“显著的不同”和“本质的不同”,抓住溶解和不溶解的主要区别特征,逐步加深学生对“溶解”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的逐渐变化的过程,帮助他们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由于教学中使用到的材料较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地安排活动,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使活动有序、有效进行,实现“溶解”概念的构建。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1、师生谈话:平时,在喝汤之前,我们都会往汤里放点……(盐),盐在水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溶了,溶化了)2、提问:看到什么现象说明盐溶(溶化)了呢?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一看。
二:观察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变化,初步建立“溶解”概念1、提出观察要求:先观察——边搅拌边观察——停止搅拌观察,对比盐和沙子前后的变化。
2、学生把盐和沙子放进水中,实验观察。
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
4、小结:食盐在水里慢慢消失了,看不见了,食盐溶解了;沙子与原来一样大小,没有变化,沙子没有溶解。
(板题: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三:观察粉笔粉末在水中的溶解状况,通过过滤实验进一步理解“溶解”的实质1、出示粉末,让学生猜测:粉笔粉末在水中会溶解吗?2、学生实验,观察粉笔粉末在水中的变化。
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判断依据。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3、汇报讨论,引发学生思考“粉笔粉末到底溶解了还是不溶解,或者是溶解了一部分?有什么办法可以区别?”4、教师介绍过滤方法,并演示操作过程,提出过滤实验注意事项。
5、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观察和分析。
6、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从“滤纸上看到什么?”、“过滤后的液体是怎样的?”和“三杯液体静置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7、小结:没有溶解的沙子和粉笔粉末被滤纸分离出来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不能被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小学科学四年级《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教案附反思
师:观察实验结果,最多溶解了多少勺食盐?最少溶解了多少食盐?大多数小组溶解了多少勺食盐?和你们猜测的一样吗?
师:怎么计算50毫升水溶解了多少食盐?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盐能在水中无限地溶解吗?
师引导小结:也就是说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盐。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为什么都是50毫升的水溶解的盐却不一样多呢?
教学关键: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
教学准备:学生:一杯盐、一瓶水、一个搅拌棒、一个小药匙、一个烧杯。教师:学生用具一套:一架天平、一袋盐、大小不同的烧杯各一个。
一、导入:
1、老师这里有一杯水(出示)和一袋盐(出示)。演示:现在我把一小勺盐放入水中,搅拌后会怎样?再加入一勺盐,搅拌后会怎样?那我不断地加盐,不断地搅拌,盐会不断地溶解吗?
师:怎么加盐?
师:怎样使每次放的盐尽量一样多?
师:前一勺盐放进去后,什么时候再可以放入后一勺盐?
师:什么情况下停止放盐,实验结束?
师:怎样统计一共溶解了多少食盐?
师:谁能说一说我们修改后的方案?
2、猜一猜: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3、实验时要注意的问题(阅读实验小提示)
4、学生实验
5、分析整理实验数据
1、于揭题时提问
科学课教学往往是从学生日常生活现象中提炼出问题进行研究。所以在设计时,很多是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来揭示课题的。在《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一课教学时,我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把一小匙食盐倒入水里,搅拌几下,盐溶解了,再加一小匙食盐,搅拌几下,盐又溶解了,再加盐,再搅拌……不断加盐,盐能不断地溶解吗?学生根据以往的认知情况回答说:不可能吧。那么一杯水到底能溶解多少食盐呢?学生很自然地想到了这样的问题,从而产生研究的欲望,学习更有目的性,也更有动力。
小学科学《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设计(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小学科学《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科学《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小学生对溶解现象并不陌生,有较丰富的感性体验,口头言语中的“溶化”“化了”等词汇,也包含对溶解这一现象的描述(当然不是全部和不准确的),只是没有建立起着“溶解”这一科学概念。
本单元除了通过引领学生探究“溶解”这一物质变化现象,建立“溶解”这一科学概念外,更重要的是经历提出研究的问题,用不同方法和从不同角度(或侧面)观察和实验,获得解决问题的证据,进行必要的猜测和类比、推理、想象,通过整理、分析和思考,建立科学概念(或认识)。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具有承前启后、启发学生对“溶解”的有关问题展开探究的作用。
所谓“承前”,是指本课承接三年级下册“混合”单元,对“混合”的一种特殊现象————“溶解”进行深入探究。
所谓“启后”,是指在本课引领探究解决了“溶解的本质问题”之后,将逐步展开对于“溶解”有关的其他有关问题的探究。
所以,上好本课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和活动要求科学探究目标通过引领学生展开对“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等物质在水中是怎样变化的”的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活动,学习运用猜测、比较实验、反证、类比推想等方法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并学习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和获得认识进行描述,从而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思考、解决问题、正确表达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初步运用“溶解”、“过滤”等观察和实验方法。
科学概念及其他知识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溶解”这一物质变化现象的本质含义,建立“溶解”的概念;能够判断“溶解”和“不溶解”的不同;初步接受“溶液”这一概念。
学习“溶解”“沉淀”“过滤”等实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尊重证据和用事实说话的科学态度,善于动脑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善于合作的习惯。
小学科学溶解完整ppt课件
过滤实验成功。教师要做好过滤实验的讲解和示范。
精选ppt
11
(二)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 学生在生活中见到的溶解现象,大多无法细致的观察到溶
解的过程。因此,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 去的缺乏感性认识。这一课选用溶解实验的典型材料—— 高锰酸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 的逐渐变化过程,想像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 过程,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再反过来运用这个概 念判定一些物质是否在水中溶解了。
精选ppt
16
(七)分离盐与水的方法
•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
程。当食盐饱和溶液中的水分减少时,盐 就析出来了。如果学生们一直收集、保存 着前几节课使用后的浓盐水,他们也许该 发现新的问题了,随着水分的蒸发,少量 盐析出沉在杯底。这些盐是从盐水里分离 出来的吗?盐能从盐水里分离出来吗?这 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 插图中的高锰酸钾颗粒有点多,三四颗高锰酸钾效果就很
好。
• 记录表中的“颗粒大小是怎样变化的”不好填写,建议改
为“能否看见水中的颗粒”,与表格中其它项目统一。
精选ppt
12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 这一课内容比较新,提到溶解,学生总是先想到一些固体
物质溶解在水中,而这一课,学生将制造几种液体与水的 混合物,观察这几种液体能否溶解在水中。引导学生观察 胶水和洗发水溶解的过程。第一个是它们在水中是漂浮还 是下沉?学生会发现胶水和洗发水一开始是沉入水底,并 蜷缩在杯底。第二个问题是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学 生可以清晰的发现胶水和洗发水在水中缓慢扩散的过程, 这可以使他们联想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扩散过程,并与之 进行比较。第三个问题是搅拌之后,它们溶解了吗?学生 会发现胶水和洗发水可以形成稳定的水溶液。
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实验)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内容:一杯100毫升的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实验材料:1杯100毫升的水、1根玻璃棒、1袋食盐、1把勺子规范操作要点:1、倒100毫升水,舀一平勺食盐倒在杯里(用尺子刮平)。
2、用玻璃棒搅拌,先慢后快,便于观察。
3、边观察边记录。
4、食盐全部溶解后,再倒一平勺食盐,用筷子搅拌,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
记录加入食盐的量(份数):总勺数减去一勺。
5、用天平称称出一勺几克实验,算出100毫升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注意:1、实验使用的盐选择细盐或粉盐比较好。
2、有时为节约课堂时间,可以把100毫升的水减半到50毫升,刚开始放盐可以两勺一次,节约时间。
3、食盐和水不能洒到杯子外面。
4、做好的浓盐水保存下来,可做下次盐水的分离实验。
3、实验内容:过滤实验(过滤实验是学生第一次操作,教师要讲解演示并做好示范)实验器材:铁架台三角漏斗烧杯两只玻璃棒1根滤纸规范操作要点:一帖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可适当在滤纸外围加点水)。
“二低”:1、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2、漏斗中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1、倾倒液体的烧杯尖口,要紧靠玻璃棒,使液体慢慢流入漏斗内。
2、玻璃棒的末端紧靠有三层滤纸的一边,玻璃棒稍倾斜,可呈45度角。
3、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可避免食盐溅起来。
注意点:1、过滤必须用玻璃棒引流,不可直接将滤液倒入漏斗。
2、滤纸要完好,无破损,否则会影响过滤效果。
3、承接滤液的烧杯要洁净,否则会使得到的滤液受到污染。
盐融化在水中的实验原理
盐融化在水中的实验原理盐是一种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
水中的分子是极性的,因此能够与带电荷的离子相互作用。
当将盐加入水中时,盐晶体中的离子会解离,并与水分子发生相互作用。
实验原理如下:1.盐晶体的解离:在水中加入盐时,盐晶体中的离子逐渐脱离晶体结构。
盐晶体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其中包含正离子钠离子(Na+)和负离子氯离子(Cl-)。
当盐晶体溶解在水中时,晶体中的离子与水分子发生强烈的吸附作用,离子从晶体中溶解出来,被水分子包围。
2.水分子与离子的相互作用:水分子是极性的,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氧原子带有部分负电荷,而氢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
因此,水分子的氧原子和离子之间发生静电吸引力。
当离子进入溶液中时,水分子的氧原子和钠离子之间发生氢键形成,而氯离子则与水分子的氢原子形成离子-分子相互作用。
3.水合离子的形成:当离子进入水中时,水分子将包围离子并形成水合物。
钠离子与水分子形成水合离子(Na+(H2O)n),氯离子则与水分子形成水合离子(Cl-(H2O)n)。
这些水合离子通过静电束缚在一起,形成溶液。
4.溶质-溶剂相互作用:溶质(盐)与溶剂(水)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氢键和离子-分子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溶质和溶剂之间存在着持久的相互作用力,从而使溶液中的盐分子更加稳定。
水分子和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解释盐融化在水中的过程和原理。
总结:当将盐加入水中时,盐晶体中的离子分解并与水分子形成水合离子。
水合离子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溶液。
这种相互作用能够将水分子与盐分子结合在一起,使盐在水中融化。
这个过程是由分解盐晶体和水分子与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小学四年级二单元 (溶解)知识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知识点第二单元、溶解第1节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溶解现象定义:像食盐、白糖在水中那样,变成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这种现象叫做溶解。
(2)不溶解现象定义:放入水中,过一会儿,会沉到底,这种现象叫做不溶解。
2、描述食盐在水中的状态:食盐均匀分布在水中,变成看不见的微小颗粒,食盐溶解了。
3、沙在水中的状态:沉到水底,看的见沙的颗粒,沙没有溶解。
4、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①相同点:放入水中时先沉到水底②不同点:搅拌后,食盐全部溶解,均匀分布的稳定溶液;沙不能溶解,沉到水底,溶解分层。
5、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的现象:①变成肉眼看不见的颗粒;②没有沉淀出现;③在水中均匀分布6、沙在水中没有溶解的现象:①肉眼看的见沙颗粒②沉淀③不均匀分布,分层7、面粉在水中的状态:悬浮在水中,放置一会儿后会出现沉淀,分布不均匀,在水中也不溶解。
8、食盐、面粉和沙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①相同:都有沉淀出现②不同:搅拌后食盐全部溶解,面粉和沙先悬浮在水中,放置一会儿沉到水底。
9、过滤的方法适合分离不溶解的物质: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
让漏斗下端的管中靠紧烧杯的内壁。
过滤时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流入漏税斗,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注意点:一贴,二低,三靠。
10、搅拌要求:顺时针,不碰杯壁和杯底,不发出声音。
第2节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1、高锰酸钾简介:常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具有金属光泽。
2、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①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②搅拌后高锰酸钾的状态:全部溶解③高锰酸钾水溶液的状态:均匀分布的紫色稳定溶液。
★注:有能用手直接高锰酸钾,需要用小匙来取。
3、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了,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别的:①颗粒大小的变化②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③是否有沉定④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第3节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1、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一丝丝的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变成无色透明的水溶液。
小学科学11把盐放到水里教案
小学科学11把盐放到水里教案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之一,它在烹饪中用作调味品,也可以被用来融化冰雪,还有许多其他的用途。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将盐放入水中的实验来向学生介绍和探索盐的一些特性和溶解过程。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小学科学的教案,以帮助您设计和实施这个实验。
教学目标:1. 理解盐的溶解过程。
2. 探索溶解过程中盐的质量是否改变。
3. 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4. 提高学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准备:1. 盐(食盐或者普通盐)。
2. 饮用水。
3. 两个透明容器。
4. 一个电子秤。
5. 记录实验数据的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开始这个实验活动,通过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将盐放到水里后,它会发生什么变化?它会在水中溶解吗?1. 将两个透明容器放在桌子上,将它们标记为“容器A”和“容器B”。
2. 用电子秤称量出相等质量的盐,并将盐分别放入容器A和容器B中。
3. 向容器A中加入适量的饮用水,同时观察和记录其中的变化。
4. 用相等的饮用水向容器B中添加,并同样观察和记录其中的变化。
步骤三: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1. 观察容器A和容器B中的液体是否发生变化,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
2. 观察盐是否完全溶解在水中,或者是否有未溶解的盐晶体。
3. 用铅笔和纸记录实验数据,可以绘制图表或者写下观察到的现象。
步骤四:小结和讨论与学生一起总结观察到的结果和现象。
引导学生发现:1. 盐可以在水中溶解。
2. 盐的溶解过程是一个物质分子或离子进入水分子中的过程。
3. 盐的溶解会使水的味道变咸。
步骤五:进一步探究为了深入了解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进一步的问题:1. 如果我们在溶液中继续加入盐,会发生什么变化?2. 如果我们加热盐水,会发生什么变化?3. 如果我们用其他溶剂代替水,比如醋或酒精,盐能否溶解?鼓励学生总结他们在实验中的观察和发现。
提醒学生,在科学实验中,数据的记录以及观察与推理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水(新)7.混合与分离-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沙子()溶解在水中,食盐()溶解在水中。
(填“能”或“不能”)【答案】不能能【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溶解。
【解答】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食盐能溶解在水中。
2.【答题】用小勺装少量盐水放在蜡烛上加热,最后勺子底部会出现()粉末,这是()。
【答案】白色食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蒸发。
【解答】加热食盐水的过程中,随着水分的蒸发,有一部分食盐析出。
所以最后勺子底部会出现白色粉末,这是食盐。
3.【答题】从前,有一头小毛驴驮着两袋盐过河,河水很深,把它背上的盐浸湿了,它过河后,觉得身上轻了许多,这是因为一部分食盐()在河水里面了。
【答案】溶解【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溶解。
【解答】一部分食盐会溶解在河水里了,小毛驴背上的食盐的质量就减轻了。
4.【答题】我们通常用()法,分离水和沙子。
【答案】过滤【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溶解。
【解答】我们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水和不溶性物质。
5.【答题】用滤纸过滤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高于滤纸的边缘。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过滤的知识点。
【解答】用滤纸过滤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以防止液体直接进入烧杯。
6.【答题】在给食盐水加热的过程中,当杯子底部出现食盐颗粒时,说明剩下的盐水中已经没有食盐了。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溶解。
【解答】加热食盐水的过程中,随着水分的蒸发,有一部分食盐析出,剩下的食盐水依然呈饱和状态,还是食盐和水的混合物。
7.【答题】用非常细的筛子也能将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分离。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过滤的知识点。
【解答】用非常细的筛子不能将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分离。
8.【答题】加热食盐水时,分离后的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里了。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蒸发。
【解答】加热分离食盐水的过程中,水会变为水蒸气蒸发掉。
9.【答题】我们说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是因为()。
A. 用过滤的方法不能将沙子分离出来B. 将沙子放入水中,搅拌后水变浑浊,容器底部有大量颗粒C. 将沙子放入水中,搅拌,看不到颗粒了【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溶解。
【科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7.混合与分离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7.混合与分离教案【学习内容】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七课«混合与分离»【学习目标】1、科学概念:知道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如:海水晒盐。
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经历观察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粒特征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分离方法的兴趣。
【学习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
【学习难点】理解减少溶液中的水分可以进行分离盐和水。
【学习准备】小组观察实验:饱和盐水、食盐、清水、蒸发皿、放大镜、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
【学习过程】一、聚焦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混合在一起的物质,比如,食盐洒落在沙土里。
怎样把它们分开呢?二、探索1、观察食盐和沙的混合物,区分什么是食盐,什么是沙。
2、思考怎样将食盐和沙分开.3、分组实验:用水分离食盐和沙(1)、将混合物放入杯中,往杯中加水,搅拌,直到食盐完全溶解。
(2)用滤纸过滤,把沙分离出来。
4、分离食盐和水(1)思考:如果杯子里的水一天一天继续蒸发减少,直到水全部被蒸发掉,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怎样?食盐会随水一起蒸发呢还是会留在杯子里。
(学生做解释)(2)、讲解:用蒸发的方法水分减少很慢,我们还可以用酒精灯加热水的方法来加快水分的蒸发,看一看溶液中水分减少后食盐的变化。
(3)、出示实验装置,介绍各部分名称。
(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4)、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学生观察。
(5)、强调实验要点:酒精灯的构造、酒精灯的点火方法、酒精灯的灭火方法、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加热后实验器皿会很烫要注意安全。
(6)、分组实验,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留下的物质的形状、颜色、颗粒大小。
(7)、集体探讨:这些白色颗粒和食盐一样吗?它们也能溶解于水吗?它们是食盐吗?如果在蒸发皿中留下的是食盐,说明什么?(盐的水溶液中的水分蒸发后,盐并没有随水分一起蒸发掉,而是形成了盐的晶体留在蒸发皿中。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练习题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卷人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得分1.食盐在水中充分溶解后,()的说法是正确的。
A. 水面最咸B. 中间最咸C. 各个地方一样咸2.在做“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时,加到第15份时杯底有少量食盐颗粒,我们可以用()的方法使杯底的食盐溶解。
A. 搅拌B. 往杯里加水C. 使杯中的水蒸发3.生活中,人们往养鱼的水中不停地充入空气,以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和植物呼吸,这说明()。
A. 空气能浮在水面上B. 空气能溶解在水中C. 空气会沉入水底4.要使某种物质尽快溶解,方法()比较好。
A. B. C.5.两种物质都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是()。
A. 食盐、二氧化碳B. 高锰酸钾、食用油C. 面粉、沙子6.在“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用搅拌棒在杯子中搅拌时,洒出少量的水没有关系B. 向杯子中加一份食盐,不需要等到食盐完全溶解就可以加第二份C. 每次向杯子中加的食盐要一样多7.把少量的()放进水里充分搅拌后,我们还能够看到颗粒。
A. 沙B. 食盐C. 高锰酸钾8.下列杯子中,水果糖溶解得最快的是()。
A. B. C.9.下列物质中,()刚放入水中时不能马上溶解,并且还有沉淀,但充分搅拌后就溶解了。
A. 沙子B. 酒精C. 洗手液10.在验证搅拌是否可以加快溶解的对比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是()。
A. 水量B. 水温C. 搅拌情况11.过滤高锰酸钾溶液后,得到的溶液是()。
A. 无色透明的B. 紫红色的C. 乳白色的12.在“利用蒸发的方法制取食盐颗粒”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烧杯B. 蒸发皿C. 天平13.下列三种方法中,()可以使冰糖在水中溶解得最快。
A. 把冰糖放入冷水中搅拌B. 把冰糖放入热水中搅拌C. 把冰糖弄碎放入热水中搅拌14.在下列物体中,难溶于水的物体是()。
小学科学食盐在水里溶解了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食盐在水里溶解了》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案例及反思本课意在通过观看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转变有着“显著的不同”和“本质的不同”,抓住溶解和不溶解的要紧区别特点,慢慢加深学生对“溶解”的熟悉和明白得,并通过认真观看描述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的慢慢转变的进程,帮忙他们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由于教学中利用到的材料较多,在教学进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地安排活动,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使活动有序、有效进行,实现“溶解”概念的构建。
片断一: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一、师生谈话:平常,在喝汤之前,咱们都会往汤里放点……(盐),盐在水里会发生什么转变呢?(溶了,溶化了)二、提问:看到什么现象说明盐溶(溶化)了呢?咱们一路来做一做,看一看。
【从生活小事(喝汤)入手,从学生的已有知识体会动身,慢慢点燃学生的探讨热情,使学生以一种探讨的心理从头凝视那个生活中常见但又被轻忽的科学现象,也为后面的观看活动作了铺垫。
】片断二:观看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转变,初步成立“溶解”概念一、提出观看要求:先观看——边搅拌边观看——停止搅拌观看,对照盐和沙子前后的转变。
二、学生把盐和沙子放进水中,实验观看。
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
4、小结:食盐在水里慢慢消失了,看不见了,食盐溶解了;沙子与原先一样大小,没有转变,沙子没有溶解。
(板题: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活动前提出具体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明确观看目的和把握观看方式。
先静静观看再搅拌,最后停止搅拌观看,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细致观看,深刻感受盐和沙子在水中转变的全进程,为学生明白得溶解的特点积存了丰硕直观的表象,这也为后面进行的观看活动提供方式指引,培育学生良好的实验行为和适应。
】片断三:观看粉笔粉末在水中的溶解状况,通过过滤实验进一步明白得“溶解”的实质一、出示粉末,让学生猜想:粉笔粉末在水中会溶解吗?二、学生实验,观看粉笔粉末在水中的转变。
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判定依据。
小学科学说课稿课件
改进实验装置
→
一般பைடு நூலகம்过滤装置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
教 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溶解的特征:变 成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不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2)初步认识溶解现象,形成 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教 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易溶 解现象的观察、描述、解释的 过程和对液体混合物进行过滤 操作的活动过程。 (2)学习过滤的方法。
说课
教科版科学 四年级上册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三小 姚文勇
教材分析
第一部 分: 食盐在 水里溶 解了
教材分析
第二部 分: 面粉在 水里溶 解了吗
1、调整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教学中 出现的顺序。
——增强直观效果
2、替换实验材料。
——便于过滤操作
3、改进实验装置。
——缩短过滤时间
学
过
程
高锰酸钾 黑色 小粒 化了、水都变
紫了、像丝…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木屑
变成微粒
先沉后浮、
均匀分布
集中、有的
过滤不能分离 沉有的浮…
谢谢!
教 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培 养细致的观察习惯和尊重事 实、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2)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 逐步发展科学探究的乐趣和 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 解在水中的物质不能被过滤出来。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顺利进行面粉与水 的混合物过滤的实验,通过实验 发现面粉不溶于水。
1、紧抓关键词
——逐步引导 突出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溶解
第一时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教学目标:
1. 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肿的变化。
2. 引导学生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解释的过程。
3. 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师备:调好的两杯干净的盐水和糖水。
生备:五个透明的杯子、水槽、食盐、面粉、沙、高锰酸钾、砂糖、漏斗、滤纸、铁架台。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两杯干净的盐水和糖水。
师:“老师这里有两杯饮料,你猜猜是什么饮料呢?想尝尝味道吗?”
“说一说,品尝到了什么味道?你认为它们分别是什么东西制作的?”
“你看见这杯水中的糖和盐了吗?”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糖和盐等物质在水中会有哪些变化。
”
二、探究内容:
1.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轻松搅拌一分钟。
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
(2)观察比较搅拌成的两杯混合物。
师:“食盐在水里溶解了吗?”
“沙在水里溶解了吗?”
(3)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溶解了”?哪些现象能使我们知道“沙在水里没有溶解”?
2. 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师:“食盐在水里很快就被溶解了,形成了盐的水溶液;沙在水中却很难被溶解。
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
(2)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轻轻搅拌一分钟,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1)比较面粉和沙、盐在水中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2)混合在水中的沙、盐在水中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3)讨论: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3. 观察高锰酸钾和砂糖的溶解。
(1)在两个玻璃杯里各装半杯水,分别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和砂糖。
仔
细观察并描述水、高锰酸钾、砂糖的变化。
(2)用筷子轻轻搅动一下水,继续观察并描述水、高锰酸钾和砂糖的变化。
(3)想像糖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4. 整理我们的观察研究结果。
分的呢?
(3)小结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或沉淀的方法分离出来。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了解还有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里或不能溶解在水里。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