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库

合集下载

基于SCoT_分子标记的61_份加工型黄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_指纹图谱构建

基于SCoT_分子标记的61_份加工型黄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_指纹图谱构建

中国瓜菜2024,37(4):36-45DOI:10.16861/ki.zggc.202423.0760基于SCoT分子标记的61份加工型黄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王宏利1,赵久成1,赖淼1,卢家仕2,凌启昌1,肖锦华3,张华4,付鑫锋1(1.广西农业科学院钦州分院·钦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钦州535000;2.广西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南宁530007;3.钦州市钦南区那彭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广西钦州535015;4.钦州市浦北县北通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广西浦北535321)摘要:为探明加工型黄瓜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为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标记(SCoT)技术,以61份加工型黄瓜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DNA指纹图谱。

结果表明,从100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8条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高且重复性好的引物;利用筛选出的引物对61份黄瓜种质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238个位点信息,其中多态性位点227个,平均多态性位点百分比为95.38%;采用NTSYS-pc2.1软件计算得出供试的61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588~0.920之间,遗传相似系数最小的材料分别是34号与55号,二者在瓜色、叶片形状及果实形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说明两者亲缘关系最远。

基于遗传相似系数对其进行UPGMA聚类分析和树状图绘制,在相似系数0.735处,可将其划分为7个类群,说明61份黄瓜种质材料背景存在差异,但多数地域来源相近、生境相似地区的种质被聚在同一类群。

利用2对特异性较大的引物SCoT12和SCoT83构建的DNA指纹图谱可单独鉴别出61份黄瓜种质资源,该图谱可为黄瓜分类与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黄瓜;SCoT分子标记;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DNA指纹图谱中图分类号:S64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871(2024)04-036-10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and DNA fingerprinting construction of61pro-cessed cucumber germplasm resources based on SCoT markersWANG Hongli1,ZHAO Jiucheng1,LAI Miao1,LU Jiashi2,LING Qichang1,XIAO Jinhua3,ZHANG Hua4,FU Xinfeng1(1.Qinzhou Branch of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Qinzhou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Qinzhou535000,Guangxi, China;2.Institute of Flowers,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ning530007,Guangxi,China;3.Agricultural and Rural Service Center of Napeng Town,Qinnan District,Qinzhou535015,Guangxi,China;4.Agriculture and Rural Service Center of Beitong Town,Pubei County,Pubei535321,Guangxi,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germplasm resources of processed cucumber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breeding of new varieties.the genetic diversity of61processed cucumber germplasm resources was analyzed and DNA fingerprinting was constructed using SCoT technique.The results showed that8primers with clear amplifica-tion bands,high polymorphism and good repeatability were selected from100SCoT primers.A total of238loci of61cu-cumber germplasm genomic DNA were amplified by PCR using the selected primers,of which227were polymorphic lo-ci,and the average 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loci was95.38%.NTSYS-pc2.1software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distri-bution of genetic similarity coefficients among the61tested materials between0.588and0.920,and the material with the smallest genetic similarity coefficients was34and55,respectively.There were great differences in melon color,leaf shape and fruit shape,indicating that the two were most loosely related.Based on the genetic similarity coefficient,UPG-MA cluster analysis and tree diagram were performed.At the similarity coefficient0.735,they could be divided into7 group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61cucumber germplasm material backgrounds were different,but most of the germ-收稿日期:2023-12-07;修回日期:2023-12-22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先锋队“强农富民”“六个一”专项行动项目(桂农科盟20230505)作者简介:王宏利,男,农艺师,研究方向为黄瓜、百香果栽培及育种。

上海地区水稻已知品种SSR指纹图谱库构建

上海地区水稻已知品种SSR指纹图谱库构建

上海地区水稻已知品种SSR指纹图谱库构建邓姗;褚云霞;黄志城;杨华;顾可飞;陈海荣【期刊名称】《中国农学通报》【年(卷),期】2015(31)3【摘要】用24对引物构建上海地区53份水稻品种的DNA指纹图谱,为当地水稻新品种保护、遗传资源评价及亲缘关系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结果显示,试验中共检测出109条多态性片段,变幅2~9条,平均每对引物4.5417条多态性片段,有效等位基因数为70.8187,平均每个标记2.9508个;Shannon多样性指数(Ⅰ)平均值为1.1296,变幅0.4949~1.8402;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5415,变幅0.2656~0.8001。

用24个标记建立53份材料的DNA指纹图谱,这些字符串就构成了这53份材料的"身份证号码",本试验中,各材料的分子身份证号码是唯一的;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21处可以将53份材料分为2个类群,分别为粳稻组和籼稻组,但是组内遗传距离较近。

由此可见,上海地区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相对狭窄。

【总页数】9页(P7-15)【关键词】DNA指纹图谱;SSR分子标记;水稻;上海【作者】邓姗;褚云霞;黄志城;杨华;顾可飞;陈海荣【作者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上海)分中心;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相关文献】1.基于SSR标记的福建省若干水稻品种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J], 马红勃;许旭明;韦新宇;杨旺兴;邹文广2.辽宁地区绿豆品种SSR指纹图谱构建及品种鉴定 [J], 赵雅楠;王颖;张东杰3.贵州地方水稻品种"禾"的SSR指纹图谱构建 [J], 马琳;余显权;赵福胜4.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水稻品种DNA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 [J], 李茂柏;王慧;白建江;朴钟泽5.SSR标记在宁波地区水稻品种DNA指纹图谱构建及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J], 王明湖; 张孝天; 吴国林; 蒋琪; 施勇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玉米育种中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玉米育种中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玉米育种中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与应用作者:蔡春荣许海涛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18期摘要分子标记技术的开发利用使玉米育种家有可能直接根据基因型而不是表现型进行选择,在玉米育种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综述了玉米育种中主要的分子标记和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遗传图谱构建、目标基因的标记与定位、遗传多样性研究、品种真实性鉴定、杂种优势预测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的应用。

关键词玉米育种;分子标记;应用中图分类号 S513.0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8-0168-02分子标记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开发的一类以DNA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记,它能够反映植物在遗传物质DNA水平下产量差异,是生物遗传物质变化的外在反映,信息量极为丰富,而且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1]。

在植物的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同组织中都可以进行检测,使得对基因型的早期选择成为可能,而且在后代中表现显性、共显性遗传。

不仅有利于对隐性基因控制的农艺性状进行选择,而且可以利用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育种后代材料进行相关选择,提高选择的准确性,缩短育种年限,减少工作量,提高育种效率。

分子标记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玉米育种研究各个领域的发展。

1玉米育种中的主要分子标记1.1RFLPRFLP即限制性片段多态性。

其基本原理是检测DNA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形成的特定DNA片段的大小,包括基因组DNA限制性酶切、电泳分离、southern转移、特异性探针杂交检测等步骤。

1.2RAPDRAPD即随机扩增多态性,是由Williams(1990)和Welsh(1990)领导的2个研究小组同时发现的一种新的DNA分子标记。

它是以PCR为基础,利用人工合成的随机序列寡核苷酸作引物,以生物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反应,产生不连续的DNA产物,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来检测DNA序列的多态性。

50份无花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

50份无花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

50份无花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卢立媛;阮树安;杨伟聪;刘晗琪;刘振盼;张永华;孙阳【期刊名称】《中国果树》【年(卷),期】2024()1【摘要】为探究国内外无花果遗传多样性并对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利用15对SSR 分子标记引物对50份无花果种质资源从DNA水平上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DNA指纹图谱。

结果表明,15对SSR引物在50份无花果种质资源中共扩增出67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范围为2~8个,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平均值分别为0.5947和0.5703,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I)平均值为1.0452,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变化范围为0.2411~0.7353,平均为0.5101,表明无花果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50份无花果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68,平均为0.39,与其他种质资源遗传距离最大的为哈代。

基于SSR分子标记结果,利用UPGMA方法对50份无花果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根据遗传距离可将50份无花果种质资源分为四大类,第Ⅰ类为哈代,第Ⅱ类为斯特拉,第Ⅲ类为梦幻甜蜜,其余无花果种质资源划归为第Ⅳ类。

构建了26份无花果种质资源的SSR指纹图谱,可用于品种鉴定,以期为无花果分子辅助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总页数】7页(P45-51)【作者】卢立媛;阮树安;杨伟聪;刘晗琪;刘振盼;张永华;孙阳【作者单位】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3.3【相关文献】1.睡莲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2.基于iPBS标记的石斛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3.基于cpSSR标记的山药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4.木奶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5.基于SSR标记的100份国内外小麦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方案

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方案

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方案本批次农业生产发展项目资金重点支持畜牧业生产监测预警、畜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应用、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等有关内容。

一、畜牧业生产监测预警(一)建设内容依托各级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及村级防疫员队伍,在全省建立市、县、村、场(户)四级畜牧产业信息监测组织机构体系,对我省生猪、肉牛、肉羊、奶牛、奶山羊、蛋鸡、肉鸡等畜禽生产,以及畜产品、饲料价格进行动态监测预警。

(二)补助标准、对象及环节实施范围:承担生猪、肉牛、肉羊、奶牛、奶山羊、蛋鸡、肉鸡等畜禽生产,以及畜产品、饲料价格监测任务的市、县畜牧兽医技术部门。

补助标准:每个畜种补助1-2万元;仅承担畜产品及饲料价格监测工作的县区,每个县补助2万元。

补助环节:主要用于信息员培训、数据核查、宣传推广、更新设备等。

二、畜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应用(一)建设内容1.畜禽遗传资源生产性能测定。

按照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生产性能测定工作要求,对秦川牛、关中驴、同羊、关中黑猪、略阳鸡等24个畜禽地方品种、培育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测定,完善畜禽遗传资源数据库。

2.畜禽种质资源DNA分子指纹图谱库和特征库建设。

依托省内科研院校,对秦川牛、关中驴、关中奶山羊、陕北白绒山羊、陕南白山羊、略阳鸡和中华蜜蜂等7个列入省级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名录的畜禽品种进行基因测序,构建畜禽种质资源DNA分子指纹图谱库和特征库。

3.畜禽新品种(系)培育。

依托杨凌示范区科技资源优势,开展畜禽种业基础性、前沿性、创新性研究,运用基因编辑、分子设计育种等现代化育种手段,加快猪、羊(包括肉羊、抗病羊、奶绵羊等3个育种方向)、鸡等3个畜种、5个育种方向的畜禽新品种(系)培育及示范推广工作。

4.养殖投入品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支持畜牧业重点市(区)开展养殖投入品、动物产品日常监管以及散养户自配饲料监管试点,严厉打击非法添加、扰乱市场秩序等行为。

5.畜牧兽医关键技术示范推广。

发挥杨凌示范区科研优势,依托科研院校,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聚焦畜牧全产业链发展技术需求,联合开展高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应用节本增效技术,提高标准化养殖水平,增加农民养殖收益。

贵州省农作物种子条例(2024年修正)

贵州省农作物种子条例(2024年修正)

贵州省农作物种子条例(2024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9.25•【字号】•【施行日期】2024.10.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贵州省农作物种子条例(2019年9月27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2022年12月1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修订根据2024年9月25日贵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保健用品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部分条款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第三章品种选育、审定、登记、认定第四章生产经营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六章扶持与服务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规范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经营和管理行为,加强种业科学技术研究,鼓励育种创新,保护植物新品种权,维护农作物品种选育者、种子生产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促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经营和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种子,是指农作物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苗和根、茎、芽、叶、花等。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作物种子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种子管理队伍建设。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作物种子工作,其所属种子管理机构依法开展具体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农作物种子监督、管理与服务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种子执法和监督,依法保护种业知识产权,惩处侵害农民权益的种子违法行为。

DNA指纹图谱在农作物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DNA指纹图谱在农作物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细胞染色体中的遗传基因,其分子各个片段就代表各个遗传信息。

由于DNA指纹图谱直接反映DNA水平上的差异,它成为当今最先进的遗传标记系统。

DNA指纹图谱技术主要有: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 or2 phism,简称RF LP)、随机扩增多态性(Random am plified polym orphic DNA,简称RAPD)、小卫星DNA (Mini2satellite DNA)、微卫星DNA (Microsatellite DNA)、内部简单重复序列(ISS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 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 or2 phism,简称AF LP)等等。

一、DNA指纹图谱的方法11RF LP方法RF LP方法是G rodzicker等人于1974年发明的。

它是一种利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差异来检测生物个体之间差异的分子标记技术。

RF LP方法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植物,在水稻、小麦、玉米、蕃茄和马铃薯等作物上的研究都已有报道。

但RF LP的多态信息含量是相对而言的,在一些作物上RF LP探针可进行品种间及种间的鉴别,而在小麦、马铃薯、大豆等作物上的多态性较低。

特别是小麦,它是严格的自花授粉作物,基因组较大,多态性很低(即使在相当分散的品种间也是如此)。

因而,RF LP方法在指纹图谱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21RAPD方法RAPD方法是Willams等人于1990年发明的。

它是利用扩增DNA片段长度差异来检测生物个体的分子标记技术。

它可在对物种没有任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基因组指纹图谱的构建。

其相对于RF LP方法较简便,DNA用量也较少,且省去了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受到了许多学者的重视。

Welth1991年曾用RAPD分析玉米杂交种的品种纯度,He等人1992年曾用RAPD识别小麦品种,在花生、小麦、水稻等作物上也曾进行过深入研究。

安溪铁观音茶叶知识快速入门

安溪铁观音茶叶知识快速入门

铁观音茶叶知识秘笈茶多网秘笈1、茶多网的网址是2、茶多网引入了中国茶叶价格指导服务中心的在线品鉴服务。

3、茶多网的服务热线是400-188-0595。

4、茶多网的宣传口号是上茶多网,买放心茶。

5、茶多网的大本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6、茶多网是由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中国茶都集团三个机构联合打造的。

7、茶多网采用的电子商务模式是F2C。

8、茶多网使用的等值于人民币的虚拟货币是茶金币。

9、2011年7月,在泉州APEC数字经济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论坛上,茶多网被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盛赞为是茶叶界的官方“淘宝网”。

10、茶多网是中国茶叶官方电子商务平台。

茶政策题秘笈1、安溪县积极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其主要作用包括:可以保护县域的大生态;形成生态多样性,繁衍有益生物,减轻病虫害;提高土壤肥力,减少肥料的使用,节约茶叶生产成本;营造良好的茶树生长环境,提高茶叶质量。

2、乌龙茶的初制技术是安溪人民在明朝末期发明创造的。

3、250多年前安溪人就开始在东南亚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茶叶销售网络。

4、茶产业既是安溪的民生之本、经济支撑,还是安溪的特色名片、对外形象。

5、国家工商总局依法认定的全国首枚茶叶“中国驰名商标”的茶叶品牌是安溪铁观音。

7、2009-2010年安溪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一位。

8、为降低农民用药成本,安溪县通过“四比”组织招标农药,然后实行全县统一零售价。

其中,“四比”是指比资质、比服务、比质量、比价格。

9、安溪县政府实施“三个大师培育工程”,是指培养制茶、拼配、烘焙三个大师。

10、安溪铁观音神州行是安溪县委、县政府领衔的一个活动,始于2005年,历时多年,分别对国内16个安溪铁观音主销城市进行考察交流采风,举办不同主题的茶事宣传活动。

11、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旗下5家安溪铁观音代表性茶企,抱团进军欧洲市场,在法国巴黎的繁华街头成立首个欧洲营销中心。

12、为扶持企业上市,政府对在安溪注册的第一家茶叶上市企业,给予1000万元奖励。

DNA指纹图谱论文:DNA指纹图谱的自动识别与分析定位研究

DNA指纹图谱论文:DNA指纹图谱的自动识别与分析定位研究

DNA指纹图谱论文:DNA指纹图谱的自动识别与分析定位研究【中文摘要】DNA指纹图谱是通过实验使不同大小的DNA片断在凝胶底板上分离并显影而得到的图像。

DNA指纹图谱首先在法医、亲子鉴定及遇难人员身份确定等社会领域得到应用。

随后,当生物学家们将这种方法引入到生物学研究中时,其优越的表现使其成为目前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一种普遍使用的手段,在种质资源保护、作物遗传育种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因此,寻求一种高效的DNA指纹图谱的鉴定方法可以更好的推动DNA指纹图谱在各个适用领域的应用。

本文在已有DNA指纹图谱分析系统基础上,对现有DNA指纹图谱分析系统进行了进一步改进,完善了DNA指纹图谱的数学模型及泳道中谱带的自动分析定位方法。

该数学模型表达了图谱中DNA限制性片段大小与其位移之间的函数关系。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DNA指纹图谱分析定位的具体步骤包括:1)图像预处理。

主要是去除噪声和图像增强,具体手段包括直方图均衡化、图像锐化和中值滤波等。

本文采用的方法是采用直方图均衡化和去除小成分的结合方法,实验表明除小成分方法能很好的去除掉这种不关心的区域,而且很好地去除了噪声,并且虽然对图像边缘产生模糊效果,但极大的降低了泳道与泳道间的区域对泳道的影响,为后续精确的分割泳道奠定了基础。

2)泳道自动分割。

是将图谱中不同的泳道分割开来,形成一个个逻辑上相对独立的实体便于下一步分别进行分析。

根据DNA指纹图谱的特点,本文采用了利用两个泳道间灰度值之和最大的原理进行自动分割的模型,并发展出相应的方法。

实验证明,该方法分割效果较好,能够自动分割出DNA指纹图谱中所有泳道,即使泳道宽度略有不同,也可以准确的定位泳道的位置,并分割出来。

3)谱带自动定位。

这是DNA指纹图谱数字图像分析的最后一步,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谱带的定位也是整个DNA指纹图谱分析过程最重要的部分,从一定程度上说,谱带定位的精确与否直接反映出DNA指纹图谱分析的结果正确与否。

增强农业农村数字创新能力实施方案

增强农业农村数字创新能力实施方案

增强农业农村数字创新能力实施方案生产智能化示范应用。

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试验示范。

在大田农业上,推广应用气象监测、土壤墙情监测、作物生理生态监测、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技术;在设施农业上,综合应用物联网技术和产品,实施温室集群环境监测调控、水肥药自动控制、病虫害监测预警等精准化作业;在畜禽养殖上,推动环境采集调控、饲料精准投放、废物自动清理、疫病健康识别等智能设备广泛应用和互联互通;在水产养殖上,推动实现水环境信息监测及换水、增氧、增温、投料等自动控制。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的认定工作,评选认定了10个省级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

山西省农业物联网服务平台系统上线运行,实现了示范点省市县三级农业物联网数据同步共享。

一、增强农业农村数字创新能力整合农业科教系统数据资源,推动农业科研数据共享,增加农业科技服务有效供给,促进农业科技协作攻关。

发挥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的引领带动作用,集聚农业科技创新,大力推动政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推动数字农业农村技术协同创新,重点突破一批数字信息关键核心技术。

加强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联盟、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生产技术集成运用,形成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农技推广等领域的数字共享机制。

二、发展智慧种业加快种质资源保护、种业创新攻关、市场监管等领域数字化应用。

加快构建全省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全面完成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完善农业种质资源分类分级保护名录,建立健全种质资源交流共享机制,推动资源及信息充分共享、高效利用。

加快推进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

初步构建种质资源DNA分子指纹图谱库,挖掘一批高产、优质、抗逆种质和基因资源,强化育种创新基础。

开展种业创新平台和种业大数据平台建设,依托科研院所、种业企业,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开展“晋”字品种协同攻关,力争在杂粮、畜禽等地方特色品种方面攻克一批种源技术。

加快种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品种“身份证”。

基于SSR标记的菠萝种质DNA指纹图谱构建

基于SSR标记的菠萝种质DNA指纹图谱构建

基于SSR标记的菠萝种质DNA指纹图谱构建王健胜;贺军虎;陈华蕊;陈业渊【摘要】以来自9个国家或地区的26份菠萝种质为材料,利用SSR标记进行了DNA指纹图谱的构建.筛选出多态性高、稳定性好的8对SSR引物共检测到35个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的多态性位点数平均为4.38,引物的多态性条带百分比平均高达92.92%,PIC值介于0.26~0.39之间,平均为0.33.利用这8对SSR引物构建了26份菠萝种质的指纹图谱,并对菠萝种质做遗传相似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菠萝种质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421~0.974之间,平均为0.689,26份菠萝种质在遗传相似系数0.633处被划分为3类.该研究结果将为菠萝种质鉴定、分类及分子育种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期刊名称】《热带作物学报》【年(卷),期】2015(036)007【总页数】6页(P1274-1279)【关键词】菠萝;SSR;指纹图谱【作者】王健胜;贺军虎;陈华蕊;陈业渊【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海南省热带作物种质资源遗传改良与创新重点实验室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海南省热带作物种质资源遗传改良与创新重点实验室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海南省热带作物种质资源遗传改良与创新重点实验室海南儋州5717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8.3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5.07.015菠萝[Ananas comosus(L.)Merr]属凤梨科凤梨属,是一种重要的多年生热带水果。

菠萝起源于南美洲,中国菠萝种植是在国外菠萝引种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一直以来,中国引进了大量的菠萝种质,而围绕这些种质有效利用及保护方面开展的研究甚少,加之国内外菠萝种质交流的日益频繁,使中国菠萝种植及培育体系较为混乱,因此,开展菠萝种质相关研究已迫在眉睫。

DNA指纹数据库在我国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的应用

DNA指纹数据库在我国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的应用

DNA指纹数据库在我国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的应用作者:孔维国王俊峰丁汉凤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4年第04期摘要: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之一。

我国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丰富并有着独特的地域性,农作物种质资源的DNA指纹数据库不仅在种子质量和专利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种质品种鉴定、农作物育种和农作物遗传作图等方面也起着积极作用。

因此,构建我国农作物DNA指纹数据库对保护我国丰富的种质和基因资源有着长远意义。

关键词:DNA指纹数据库;农作物;种质资源;分子标记中图分类号:S325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4-0131-05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保障农业生产稳定的基础,也是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其在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

目前,由于分子生物学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在育种方面的应用,使种质资源展现了亲本利用的集中化和核心化趋势,出现了大量在形态上相似而只存在个别性状或基因差异的品种,传统形态学方法已无法进行准确的品种鉴定和纯度分析,加大了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及品种选育的难度[2]。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种子市场存在部分以劣充优、以假乱真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优良品种的增产效益,给育种者和农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3]。

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方便快捷、精确稳定的技术以鉴定种质资源的真实性和纯度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的研究,在连续6个五年计划中,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均设立了专题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

1 DNA指纹数据库起源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电泳技术的迅猛发展,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电泳指纹图谱技术在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鉴定、品种审定和杂优类群划分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4]。

电泳指纹图谱技术分为蛋白质指纹图谱和DNA指纹图谱,较之前者,后者不受环境、生物发育时期、组织器官及基因表达等影响,遗传稳定、多态性高,且不影响目标性状的表现,因此更具优势,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鉴定[3]。

RAPD法构建鸢尾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

RAPD法构建鸢尾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

质 资源丰 富 的遗 传 多样性 。根 据 R D标 记 将 1 AP 0个鸢 尾 种质 资源 划 分为 5个 品种 群 , 该技 术 可 用于鸢尾 种质 资源 的分类 、 真伪鉴 定及 良种 选育 。 关键 词 :R D;鸢尾 ;种质 资 源 ; NA 指 纹 图谱 AP D 中图分类号 : 6 2 1 ¥ 8 . 9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1 0 3 6 ( 0 8 0 —0 1 —0 0 4— 2 8 2 0 ) 8 1 2 4 阳等不 同地 方 。样 品经 鉴 定 无误 , 用 随机 个 体 的 选 新 鲜 嫩 叶。从采 集 的 鸢 尾 叶片 中 , 取 有代 表 性 的 选 1 O种 作 为研究材 料 , 详见 表 1 。材 料分 2种 方 法 保 存, 一种 是硅 胶 干燥 室 温保存 ; 另一 种是 采集 新鲜 嫩 叶用冰 壶拿 回实验 室 , 置于一7 ℃冰箱 中 O
1 材 料 和 方 法
1 1 材 料 .
1 2 方 法 .
12 1 D . . NA 的 提 取
D NA 的 提 取 参 照 Mu ry ra
的C TAB方法 _ ] g 并稍加 改进 。取 0 2 叫1 . g鸢尾 的新 鲜 嫩 叶 迅 速加 液 氮研 磨 , 即 转入 4 立 mL 预 先 温浴 好 的 C B 提 取 缓 冲 液 ,5 TA 6 ℃保 温 3 ~ 6 mi ; O O n 加 入 与提 取液 等体 积的 氯仿/ 戊醇 的混合 液 ( 仿 : 异 V氯 V异 醇一 2 戊 4:1 , 0 g离 心 1 mi , 、 抽 提 重 )4 0 0 0 n酚 仿 复 多次 , 至有 机相 与水 相无 白色沉 淀 ; 加入 预冷 的无 水 乙醇 ( 水体 积 的 2 5倍 ) 0 1 N Ac一2 ℃静置 . ,. 倍 a , O

基于SSR标记的68份红毛丹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构建

基于SSR标记的68份红毛丹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构建

基于SSR标记的68份红毛丹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构建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标记技术已经成为植物遗传资源研究中的重要手段。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由于其具有多态性强、稳定、易扩增和分析等特点,在种质资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红毛丹(Mangifera indica L.)作为热带水果树种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潜在的遗传资源价值。

在红毛丹的遗传资源研究中,建立红毛丹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对于分类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采用SSR标记技术,对68份红毛丹种质资源进行了DNA指纹图谱的构建,旨在为红毛丹的种质资源分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为红毛丹的品种鉴定、新品种选育等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收集了68份红毛丹种质资源的叶片样品,并采用CTAB法提取总DNA。

随后,通过筛选已发表的与红毛丹相关的SSR引物,选择了适合红毛丹的SSR引物进行PCR扩增。

在PCR扩增后,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产物进行分离,最终得到了68份红毛丹种质资源的SSR标记数据。

接下来,我们对得到的SSR标记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

通过调用不同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到了每个红毛丹种质资源的SSR分型数据。

在得到了SSR分型数据后,我们进一步利用相关软件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以了解不同红毛丹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关系和遗传多样性。

通过对SSR标记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了68份红毛丹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差异和遗传多样性。

在聚类分析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种质资源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也有一些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关系较为接近。

在主成分分析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同红毛丹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差异和遗传结构。

这些结果为我们进一步的红毛丹种质资源的分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通过构建68份红毛丹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我们不仅为红毛丹的遗传资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也为红毛丹的品种鉴定、新品种选育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和理论基础。

DNA指纹图谱技术应用于中药品质鉴定的研究进展.

DNA指纹图谱技术应用于中药品质鉴定的研究进展.

中兽医医药杂志J TCVM 2008年第1期24综述专论果其弯曲杆菌(人源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全部敏感,其他欧洲国家和北美国家则非如此。

⑤病例报告。

Fey等(2000报道了1例由牛传给人的头孢曲松耐药沙门氏菌感染的病例。

⑥分子分型。

台湾Chiu(2002采用分子分型方法发现从人分离的氟喹诺酮类耐药性猪霍乱沙门氏菌来源于猪。

Donabedian(2003在研究庆大霉素高度耐药肠球菌时发现一株人源耐药肠球菌与一株市售鸡肉分离菌的PFGE图谱完全一致,说明在市售鸡肉和消费者间发生了耐药菌的克隆传播。

Juhász-Kaszanyitzky(2007采用分子分型方法首次发现一牛场饲养员分离的MRS A与牛源MRS A的PFGE图谱完全一致,说明在饲养员和奶牛之间发生了MRS A的克隆传播。

抗菌药物对环境微生态的影响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水产养殖业中直接投放在环境中的抗菌药以及养殖场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抗菌药及其代谢产物,可破坏水和土壤微生态的平衡,并导致环境微生物的耐药性增加。

将养殖废料作为肥料、饲料添加剂和垫褥可导致耐药菌在环境中传播,对人和动物的健康产生危害。

Chee-Sanford等(2001采用PCR-DGGE法比较分析湖水、猪场地下水四环素耐药基因,发现有相同的四环素耐药基因,且土壤特有菌也含有相同的四环素耐药基因,说明动物粪便中细菌的耐药基因可转移到环境土壤的细菌中,并有可能成为食物链耐药菌的来源。

2对减少抗菌药耐药性的思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减少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对公共卫生的危害。

①抗菌药使用量和耐药性监测。

②耐药性风险评估。

③研究PK/P D同步模型和防突变浓度(MPC,优化给药方案,减少耐药性产生。

PK/P D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早期化合物的筛选,而且对评价药物的有效性、推测最佳治疗剂量和用药间隔,使不良反应最小化,以及避免和减少耐药性都有指导性作用。

过去对PK/P D的研究主要基于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最近通过优化PK/P D参数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成为关注的焦点,PK/P D同步模型的研究有望成为控制细菌耐药性产生的重要手段。

应用SNP精准鉴定大豆种质及构建可扫描身份证

应用SNP精准鉴定大豆种质及构建可扫描身份证

大豆(Glycine max L.)是豆科(Fabaceae)大豆属 (Glycine)一年生草本作物。大豆起源于中国已得到 国际学者普遍认可[1-2], 我国大豆种质资源丰富, 保 存的数量居全世界之首[3]。大豆也是我国重要的经
济作物之一, 在全国都有广泛种植[4], 到目前为止, 已育成和推广大豆品种超过 1800 个[5]。随着大豆种 质资源和品种的交换, 种子市场中“同物异名”和“套 牌”、“冒牌”现象日趋严重, 这不仅给市场管理和消
作物学报 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18, 44(3): 315323 ISSN 0496-3490; CN 11-1809/S; CODEN TSHPA9
/ E-mail: xbzw@
摘 要: 为加强大豆种质资源管理及品种保护, 本研究构建了一套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的快速鉴定体系。选 用分布于 13 个基因的 23 个 SNP 标记对 599 份大豆表型精准鉴定种质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 SNP 标记的遗传多 样性指数范围 0~0.722, 其中 3 个 SNP 在供试材料中不存在碱基差异, 2 个 SNP 为特异等位变异。从具有多态性的 20 个 SNP 中选出 14 个(GlySNP14)用于种质鉴定, 其中 12 个为高多态性 SNP, 2 个为特异性 SNP。模拟结果表明, GlySNP14 的种质鉴别能力(750 份种质)高于任意相同数目标记构成的 SNP 随机组合(最多 361 份种质)。GlySNP14 在 599 份种质 中共形成了 176 个单倍型, 其中 100 份种质具有独特的单倍型。结合这些种质的其他属性, 构建了 100 份种质由 38 个 数字组成的身份证, 前 10 位数字为种质属性信息码, 包括品种类别、来源地等; 11~38 位数字为品种分子指纹码, 代表 品种的特异分子信息, 并最终以一维码和二维码的形式表示, 为种质资源简易管理与保护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大豆; SNP; 遗传多样性; DNA 指纹图谱; 品种 ID

睡莲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

睡莲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

睡莲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睡莲(Nymphaea)是睡莲科植物的一种,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对于睡莲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睡莲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但随着环境的变化与开发利用,许多睡莲品种逐渐受到威胁,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亟待开展研究。

本文将对睡莲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同时构建睡莲的DNA指纹图谱,以期为睡莲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一、睡莲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睡莲是一种观赏性植物,根源于水中,茎上生长着大而美丽的花朵,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

而睡莲的遗传多样性即反映了不同睡莲种群之间的遗传变异程度,这对于选择优质品种和保护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2. 种质资源收集针对不同地域的睡莲,科研人员应进行全面的种质资源收集,包括对睡莲的种类、产地、生长环境、花色、花形等特征进行详细记录和标本保存,为后续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

科研人员还应注意收集来自各种种群的样品,以确保种质资源的多样性。

3. 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目前,分子标记技术已经成为遗传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手段。

科研人员可以通过建立适合睡莲的分子标记技术体系,如RAPD、SSR和AFLP等,对睡莲的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而得到更为准确和客观的遗传多样性结果。

4. 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睡莲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将反映出不同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遗传相似性和遗传结构等参数,从而为后续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睡莲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还可以为其种质资源的分类、鉴定和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二、睡莲的DNA指纹图谱构建1. DNA提取与分析针对睡莲的不同种群,科研人员可以选择合适的DNA提取方法,并进行DNA纯度和浓度的检测,保证后续分子标记实验的顺利进行。

可以利用PCR技术扩增睡莲的DNA样品,得到所需的DNA片段进行后续的分子标记实验。

2. 分子标记实验基于前期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科研人员可以选择适合睡莲的分子标记技术,如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技术,对睡莲种群的DNA样品进行分子标记实验,获得睡莲的遗传信息。

睡莲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

睡莲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

睡莲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睡莲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构建DNA指纹图谱的方法。

在睡莲种质资源概述中,我们介绍了睡莲的种类和特点。

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和DNA指纹图谱构建方法则详细讨论了如何对睡莲进行遗传研究。

结果分析部分展示了我们对睡莲种群的分析结果,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通过对睡莲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可以帮助保护和利用其种质资源。

我们总结了睡莲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的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对于睡莲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睡莲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DNA指纹、图谱构建、结果分析、讨论、意义、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睡莲是一种被广泛栽培和欣赏的水生植物,其优美的花朵和独特的叶子使其成为园林中常见的观赏植物。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环境的变化,睡莲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睡莲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是其繁殖和适应环境的基础。

通过对睡莲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以揭示其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为种质改良和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建立睡莲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可以为品种识别、亲缘关系分析和种质资源鉴定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对睡莲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睡莲品种间的遗传相关性和差异性,为睡莲资源的保护、利用和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构建睡莲的DNA指纹图谱,可以准确鉴别睡莲品种,为睡莲品种的鉴定、认证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睡莲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可以为睡莲的遗传改良、新品种选育和遗传资源的保护提供重要参考,促进睡莲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

睡莲是一种重要的水生经济植物,其花朵优美,观赏价值高,同时具有药用和食用功能。

深入研究睡莲的遗传多样性和构建DNA指纹图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意义睡莲是一种重要的水生植物,具有观赏和药用价值。

在不同地区和生境条件下,睡莲的种质资源呈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睡莲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

睡莲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

睡莲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摘要】本研究旨在对睡莲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构建其DNA指纹图谱,以探讨睡莲的遗传背景及遗传演化。

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睡莲种质资源中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同时成功构建了睡莲的DNA指纹图谱,为睡莲的遗传育种和种质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

结果讨论部分深入探讨了睡莲遗传多样性的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

本研究的结论强调了睡莲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睡莲遗传育种研究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我们对睡莲资源的遗传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睡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睡莲、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DNA指纹图谱、分析、实验设计、数据、结果讨论、意义、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睡莲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池塘、湖泊和河流中。

睡莲具有多种品种和颜色,深受人们喜爱。

随着环境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睡莲的种质资源逐渐减少,种群遗传多样性也在下降。

研究睡莲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对于保护和利用睡莲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睡莲的遗传多样性,可以了解不同品种的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为睡莲的保护、繁殖和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构建睡莲的DNA指纹图谱可以帮助鉴别不同品种和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为睡莲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1.2 研究目的睡莲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的研究目的是深入了解睡莲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揭示其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和遗传规律,为睡莲的遗传改良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探讨睡莲不同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和遗传相似性,为其遗传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存提供依据;2.构建睡莲DNA指纹图谱,建立种质资源的遗传标记库,为品种鉴定、遗传背景分析和育种选择提供技术支持;3.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探讨睡莲的遗传特点和遗传规律,为睡莲的品种改良和遗传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库”科研计划启动铁观音可做“亲子鉴定”
发布时间:2011-10-20 8:31:07 稿件来源:泉州网-泉州晚报
“市面上销售的安溪铁观音是否原产于安溪,做了‘亲子鉴定’就知道。

”近日,记者获悉,针对漳州华安、浙江海宁等地茶园冒用铁观音品牌的情况,安溪本地茶企举起科技大旗,以DNA指纹图谱鉴定方式鉴别茶叶的原产地。

抢搭品牌便车
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祁门红茶、武夷岩茶……纵观中国十大名茶,每一个茶叶品种之前都要冠上特定的地名,可以说,只有特定的水土和气候条件才能够产出举世闻名的好茶。

安溪西坪铁观音茶叶研究所所长魏火连告诉记者,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安溪铁观音以其独具的“香、韵”风靡全国,这让不少外地的茶企动起了“品牌”搭便车的念头。

据悉,漳州华安县本以盛产“清香型五季茶”闻名,可是近年来部分茶企频频使用铁观音对产品进行包装宣传;三明大田县部分茶企则将当地种植的茶叶冠以“安溪铁观音”之名进行销售;此外,福建漳平、贵州黎平等县、市也大量种植铁观音,其部分成品没有标明原产地,而是冠以“安溪铁观音”之名进行销售。

冲击本地茶企
“制茶是一件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情,要有合适的气候和水土,更要有人工炒茶的技艺和经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魏月德告诉记者,安溪有将近三百年的铁观音制茶经验,这是外地无法复制的。

因此,无论华安还是大田,即使两者有安溪相似的地理自然条件,但要做出和安溪一样品质的铁观音,实属不易。

“最怕的是,客商买到冒充安溪铁观音的茶叶后,认为安溪铁观音品质下降,不仅影响来年订单量,还损坏了安溪铁观音的品牌美誉度。

”中国茶都茶叶交易市场的茶商吴女士告诉记者,大量外地茶叶的冲击还会导致安溪铁观音价格下跌,这对安溪本地的茶企来讲,是个不容忽视的危险信号。

查图谱辨真伪
“安溪铁观音品牌维权的难题在于如何鉴定茶叶是否原产于安溪。

”魏火连告诉记者,铁观音茶产业让安溪近百万人口走上了致富的道路,经30年高速发展,如何保持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安溪铁观音的品牌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这一情况,福建魏荫名茶有限公司联合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系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启动了“铁观音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库”科研计划。

据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系主任孙威江教授介绍,利用DNA指纹图谱库检测相当于给茶叶做亲子鉴定,它能分辨安溪产和安溪以外产地生产的铁观音,甚至可分辨出“内安溪”和“外安溪”茶叶。

随着图谱信息的完善,查出某批茶叶产自安溪哪个厂商的技术也将成为现实。

安溪县工商局相关科室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图谱库的研究与建立有利于安溪铁观音的原产地保
护,可以凭此鉴定市场上流通的铁观音茶叶到底是产自安溪还是别的地方,对规范茶叶市场大有好处。

□本报记者吕斯达陈云青通讯员张江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