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事实认识错误表格整理(附案例)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刑法上的认识错误(一)认识错误的概念刑法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的意义有不正确理解或者对有关客观事实存在不符合真相的认识。
罪过是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统一,认识因素不同,就会影响意志因素,因而影响罪过。
行为人的认识错误,既可能影响罪过的有无与罪过的形式,也可能影响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是既遂还是未遂,还可能影响共同犯罪的成立与否。
认识错误包括法律认识错误与事实认识错误。
(二)法律认识错误法律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在有意识地实施某种行为时,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或意义有误解。
一般认为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为人误认为自己实施的是刑法所禁止的犯罪行为,其实该行为并非刑法禁止的犯罪行为。
例如,行为人以为与现役军人的配偶通奸是犯罪,在实施通奸行为后自动投案。
但刑法并没有将这种行为规定为犯罪。
这种情况称为幻觉犯。
既然某种行为并非刑法所禁止的行为,就不能因为行为人误认为是犯罪而认定为有罪。
2.为人误认为自己实施的行为不是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其实该行为是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
例如,行为人误认为自己窃取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不是犯罪行为,其实刑法第219条将该行为规定为犯罪。
这种认识错误是否影响定罪,在刑法理论上存在争议。
第一种观点坚持不知法律不免责的原则。
第二种观点相反,认为犯罪故意中的认识只能是违法性的认识,而不是社会危害性的认识。
第三种观点认为,在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与违法性之间,只要认识其中之一即可。
第四种观点认为,认识行为的违法性一般来说不是犯罪故意的内容,但不能绝对化。
根据行为人的具体情况,如果确实不知法律,而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合法的,则不能认定为故意犯罪。
第五种观点认为,如果行为人认识自己的行为是社会危害性行为而有意识地实施,则不能因为他自称不知法律,而排除故意的罪过。
如果行为人确因不认识行为的违法性,从而也不认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则应排除犯罪的故意。
通说采取第五种观点。
3.为人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在罪名、罪数、量刑等方面有不正确的理解。
法律认识错误成功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6月的一天,张某某驾驶一辆小型客车行驶在省道XX上。
当车辆行驶至某路段时,因操作不当,导致车辆失控,撞上路边的一棵大树,造成张某某受伤,车辆损坏。
事故发生后,张某某报警,并等待交警到来处理。
在等待过程中,张某某意识到自己可能涉嫌交通肇事罪,于是主动向警方交代了自己的违法行为。
二、法律认识错误张某某在事故发生后,意识到自己可能涉嫌交通肇事罪,这是他的法律认识错误。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张某某在事故发生后,主动向警方交代了自己的违法行为,这体现了他对法律的认识错误。
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并且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案件审理案件审理过程中,张某某的律师提出了法律认识错误的辩护意见。
律师认为,张某某在事故发生后,能够主动向警方交代自己的违法行为,这表明他对法律的认识存在错误,且具有悔罪表现。
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法院审理后认为,张某某的行为符合法律认识错误的辩护意见。
张某某在事故发生后,能够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具有悔罪表现。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法院对张某某作出了从轻处罚的决定。
四、案例启示本案是一起法律认识错误的成功案例。
以下是对此案例的启示:1. 提高法律意识:公民应当增强法律意识,了解法律规定,避免因法律认识错误而触犯法律。
2. 自首情节:犯罪分子在犯罪后,能够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视为自首。
自首情节是法院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重要依据。
3. 悔罪表现:犯罪分子在犯罪后,能够真诚悔罪,积极赔偿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这些都是法院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重要因素。
2024年法考随堂笔记之刑法篇(二)
2024年法考随堂笔记之刑法篇(二)五、犯罪主观与事实认识错误(一)犯罪主观1、故意的认识因素:要求对犯罪构成要件的客观事实都应该认识到,对具体的因果关系、行为的违法性不要求有认识。
【例:强奸罪(奸淫幼女)要求认识到是幼女,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要求认识到是犯罪所得。
】2、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分:追求结果发生是直接故意,放任结果发生是间接故意;若明知结果必然发生,是直接故意。
3、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区分(1)主观上:在对待结果发生的态度上,直接故意投了赞成票,过于自信的过失投了反对票,间接故意投了弃权票。
(2)客观上:间接故意是行为人采取的犯罪行为很可能导致结果发生,且一般不采取避免措施;过于自信的过失是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只有很小的概率会导致结果的发生,且一般会采取避免措施。
4、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区分:过失违反了社会规则,意外事件一般遵守了社会规则。
(二)事实认识错误1、故意犯罪中才有事实认识错误问题,纯过失犯罪中没有。
【例:猎人甲以为草丛里是兔子,便开枪,实际上打中人致其死亡,这就是一个纯过失犯罪,没有事实认识错误的问题。
】2、对象错误和打击错误(1)区分技巧:预想的犯罪对象是否出现,出现了为打击错误,未出现为对象错误;错误的时间是一开始还是中途(隔离犯),一开始就错为对象错误,中途错为打击错误。
(2)处理:在对象错误中,具体符合说和法定符合说结论一致为成立故意犯罪既遂;在打击错误中,具体符合说一成立故意犯罪未遂和过失犯罪,想象竞合择一重。
法定符合说为成立故意犯罪既遂。
【注意】对象错误与打击错误指的是实行行为的错误,不包含预备行为。
【例:打电话诈骗,拨错了号码(预备行为),不是打击错误。
】3、事前故意:实际结果比想像中发生的晚。
行为人以为自己行为已经造成危害结果,出于另一个目的实施第二个行为,实际上危害结果由第二个行为导致。
4、结果的提前实现:关键看是否着手,若已着手,则构成故意犯罪既遂,若没着手,则构成故意犯罪预备和过失犯罪的想象竞合。
2012年司考刑法:法律认识错误
法律认识错误原则上不排除故意罪责,但可以酌情减轻罪责试题02,甲男明知⼄⼥只有13周岁,误以为法律并不禁⽌征得幼⼥同意后的性交⾏为,于是在征得⼄⼥的同意后与⼄⼥发⽣了性交。
甲的⾏为属于?B. 法律认识错误,构成强*罪。
类似如买卖黄⾦蟒。
祖传虎⽪。
不知其犯法。
⾮法买卖珍稀、濒危野⽣动物制品罪(野⽣)2.如果达到了“不可能”知道⾃⼰⾏为犯法的程度,可阻却故意。
(08试题)甲在从事⽣产经营的过程中,不知道某种⾏为是否违法,于是以书⾯形式向法院咨询,法院正式书⾯答复该⾏为合法。
于是,甲实施该⾏为,但该⾏为实际上违反刑法。
关于本案,正确的说法:B.甲没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所以不成⽴犯罪。
3.事实认识错误与法律认识错误的区分:意义:前者可影响故意,后者在不可避免时才影响责任。
法律认识错误:⾃⼰⾏为的法律评价的误会,(1)禁⽌(允许)错误,是否被法律禁⽌或允许的误解;(2)因法律要件的误解(⽽导致对是否犯法的误解)。
对毁损、盗窃、诈骗法律概念误解。
共同占有物是否盗窃对象?情节严重。
例:甲将他⼈笼中鸟放出,⾃以为不是“毁坏财物”。
(法律要件“毁坏”的误解)例:⼄误以为与丙共同占有的钢琴不是“他⼈的财物”⽽出卖的。
事实认识错误:(1)⾃然事实错误,把⼈误认为熊枪杀(2)社会意义错误,**误认,“他⼈的车”错当成“⾃⼰的车”。
他⼈占有物错当成遗失物(脱离占有物)。
「例」甲看见⾃⼰的汽车停放在某停车场,甲将其开⾛。
A该车在警察扣押之下但甲不知情。
(事实错误),不知是他⼈占有物;B甲知道是警察扣押的,但认为车主有权取回。
(法律错误)「例」⼄上⼭打猎时猎杀了⼀只“野⽺”,下⼭时被林政⼈员揪住,该“野⽺”是黄⽺属保护动物。
A⼄知道黄⽺是保护动物但不识黄⽺模样,事实认识错误。
B⼄知道那是黄⽺但不知道黄⽺是保护动物,法律认识错误。
⼀般不免除罪责,但如果达到不可能知道的程度,可以免除罪责。
假想防卫、假想避险是事实错误,⼀般可阻却故意。
对象认识错误相关案例
对象认识错误相关案例————————————————————————————————作者: ————————————————————————————————日期:ﻩ对象认识错误强奸抢劫妻子是否构成犯罪?案情:2004年6月7日晚上11时,李某来到一昏暗僻静之处,见前面有一妇女,便尾随其后乘机将其击倒并实施奸淫。
奸毕又强抢该妇女的挎包一只(内有现金230余元),然后逃离现场。
被害妇女连夜到公安机关报案。
当被害妇女报案后回到家中,发现自己的挎包已在家中桌上,方知是自己的丈夫所为。
不久,检察机关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要求追究李某的刑事责任。
争议:本案在处理过程中,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李某无罪。
理由是李某虽然实施了强奸、抢劫行为,但所奸之人系自己妻子,所抢之物为自家财物,并没有造成社会危害性,不应以犯罪论处。
第二种意见认为,李某构成强奸、抢劫罪既遂。
理由是李某主观上有强奸、抢劫的犯罪故意,客观上实施了强奸、抢劫行为,虽然强奸之人系自己妻子,抢劫之物系自家财物,仍应构成强奸罪和抢劫罪的犯罪既遂。
第三种意见认为,李某构成强奸、抢劫罪未遂。
理由是李某有犯罪故意,并实施了犯罪行为,但由于对象认识错误,只能以犯罪未遂论。
评析: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
首先,强奸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具有奸淫的目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背妇女意志,采取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
抢劫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立即抢走财物或者迫使被害人立即交出财物的行为。
本案中,李某强奸、抢劫的目的很明显,犯罪的对象也是不确定的。
李某强奸自己妻子的原因是由于环境昏暗,结果造成视线不明,但并不影响李某的犯罪意志,如果该被害妇女不是李某的妻子,李某一样实施了犯罪行为。
而李某的妻子也不知道强奸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丈夫,在双方都不知道对方身份和当时所处的环境下,李某的妻子是不愿意,违背了其意志。
法律认识错误解析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律意识逐渐深入人心。
然而,在实际司法实践中,法律认识错误的现象仍然存在,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和法律的权威。
为了提高法律认识,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本文将以一起具体案例为切入点,对法律认识错误进行解析。
二、案例简介某市居民李某,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
李某供述,其因家庭经济困难,才走上了盗窃的道路。
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发现李某曾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
据此,公安机关认为李某构成累犯,依法对其从重处罚。
在审理过程中,辩护律师提出李某不构成累犯。
理由如下:首先,李某的前罪是盗窃罪,缓刑期间未再犯罪;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不属于累犯。
法院经审理,采纳了辩护律师的意见,认定李某不构成累犯,依法对其从轻处罚。
三、法律认识错误解析(一)法律认识错误的定义法律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违法行为时,对法律规定的理解与实际不符,导致其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
法律认识错误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对法律规定的理解错误:行为人对法律规定的理解与实际不符,导致其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
2. 对法律规定的适用错误:行为人对法律规定的适用存在误解,导致其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
3. 对法律规定的解释错误:行为人对法律规定的解释存在误解,导致其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
(二)案例中法律认识错误的类型在本案中,公安机关和法院对法律规定的理解存在错误,导致对李某的处罚存在偏差。
具体分析如下:1. 对累犯的理解错误:公安机关和法院认为李某构成累犯,主要依据是其曾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缓刑期间未再犯罪。
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不属于累犯。
因此,公安机关和法院对累犯的理解存在错误。
2. 对法律规定的适用错误:公安机关和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未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导致对李某的处罚存在偏差。
法律认识错误的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5月15日,李某驾驶一辆小型轿车行驶在市区主干道上。
当行驶至一处红绿灯路口时,由于李某操作失误,与前方一辆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造成电动自行车驾驶员王某受伤。
事故发生后,李某没有停车查看,反而驾车逃离现场。
王某在事后报警,李某被警方抓获。
二、案件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李某对法律的认识错误,以及其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三、法律分析1. 法律认识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李某在事故发生后,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但仍选择逃离现场,其行为符合故意犯罪的特征。
然而,李某在逃离现场时,对法律的认识存在错误,认为逃离现场不会对自己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
2. 交通肇事逃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李某在事故发生后,没有停车保护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反而逃离现场,其行为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四、案例分析1. 李某的法律认识错误李某在事故发生后,对法律的认识存在错误,认为逃离现场不会对自己造成严重后果。
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李某在事故发生后选择逃离现场,最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这种法律认识错误对李某的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使其触犯了刑法。
2. 李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逃逸根据法律规定,李某在事故发生后,没有停车保护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反而逃离现场,其行为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李某的行为不仅对受伤人员王某造成了伤害,还严重扰乱了交通秩序,具有社会危害性。
五、判决结果经法院审理,认为李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逃逸,依法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根据李某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及社会危害程度,法院依法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六、启示本案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避免因法律认识错误而触犯法律。
司法考试刑法考点:事实认识错误
司法考试刑法考点:事实认识错误1.对象认识错误在故意犯罪过程中,行为人预想加害的对象与实际加害的对象不一致,但在法律性质上是一致的情况。
如甲预定杀害乙(人),因为把丙(人)误认作乙,而杀害了丙。
这就产生了预想加害的对象(乙)与实际加害的对象(丙)不一致的情况。
(1)这种情形被称为"对象错误"或"具体事实错误"。
又称法律性质相同的对象之间的错误,或者"同类对象错误"。
(2)判断对象之间的法律性质是否相同的依据:是否属于同一法律条文(罪状或犯罪构成)的犯罪对象。
如甲欲杀乙(人),因为误认而杀了丙(人),乙、丙都属于故意杀人罪条文中的犯罪对象"有生命的自然人"。
属于同一条文的对象,因此,属于法律性质相同的对象错误。
(3)评价(或归责)要点"法定符合说":通常行为人甲直接对丙的死亡结果承担故意罪责。
即直接认定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再简单点说,甲杀死了丙如同没有发生错误实际杀死了乙一样定罪处罚。
(4){常见错误}对本案甲对乙故意杀人未遂;对丙过失致人死亡。
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即按照故意杀人未遂定罪处罚。
2.客体错误在故意犯罪过程中,行为人预想加害的对象与实际加害的对象不仅在事实上不一致而且在法律性质上也不一致。
例如,行为人甲看到一个黑影子,以为是仇人来了,一枪打过去了,也听到扑通一下,像人中弹倒地的声音。
后来才知实际打死的是一头牛,而不是仇人,也不是其他人。
因为甲预想杀害的是"人",实际打死的是"牛",二者显然不属于同一法律条文的对象。
人是故意杀人罪的对象,牛是财物,是有关财产犯罪条文的对象,属于法律性质不同的对象。
(1)这种情形被称为客体错误或抽象事实错误。
原因是:既然对象的法律性质不同,因此,就不是简单的对象错误,而是涉及社会关系(客体或法益)的错误。
(2)评价或归责:①对预定实施的故意罪,成立故意犯罪未遂。
刑法表格理解记忆版(可编辑版)
刑法表格-2016-(理解记忆版)基于魔方可增可减发现错别字及时告诉我Rewrite by shocksea第一章刑法论一、刑法概说二、刑法解释三、刑法的基本原则四、刑法的效力第二章犯罪论-犯罪构成一、理论二、客观违法2、危害行为三、客观阻却事由四、主观有责接上页五、主观阻却事由第三章犯罪论-犯罪形态一、概说二、犯罪预备三、犯罪未遂接上页四、犯罪中止五、犯罪既遂第四章犯罪论-共同犯罪一、共同犯罪的理解二、分类三、正犯、帮助犯、胁从犯接上页四、任意共犯与必要共犯五、主犯、从犯、胁从犯六、共同犯罪的特殊形式七、共同犯罪的特殊问题接上页第五章犯罪论-罪数一、行为单数二、行为复数做一罪处理(法定性)三、法律拟制四、不同罪数间的区别第六章刑罚论一、刑罚的体系二、刑罚的裁量三、刑罚的执行四、刑罚的消灭刑法分则罪名出现次数统计(2006-2015)要的罪名。
不过,对这种罪名一般仅考查法条的字面含义。
复习时:掌握被考查3次以上(含3次)的罪名(40余个),理解被考查次数2次的罪名,了解(认识)其余罪名。
但要注意:背诵回顾与学习阶段是两回事,学习时应结合刑法攻略全面学习,回顾时再结合记忆性的材料区分轻重,对于一些不常出现,书中却总结了特殊点的罪名,也应加以重视。
《刑九》修正、新增法条汇总分论一、危害国家安全罪【热点】二、危害公共安全罪12、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22、删除了嫖宿幼女罪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一、侵犯生命、身体的犯罪二、侵犯性权利犯罪三、侵犯人身自由的犯罪四、侵犯名誉的犯罪五、侵犯婚姻家庭犯罪六、本章其他犯罪财产型犯罪一、概说二、抢劫罪三、抢夺罪四、盗窃罪五、诈骗罪六、侵占罪七、本章其他罪名危害公共安全罪一、本章概说二、危险方法型犯罪三、交通型犯罪接上页四、恐怖型犯罪五、枪支类犯罪六、事故型犯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二、走私罪三、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注意主体)四、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五、金融诈骗罪六、危害税收征收管理罪七、侵犯知识产权罪八、扰乱市场秩序罪妨害社会管理罪一、扰乱公共秩序罪二、妨害司法罪三、妨害边境管理罪四、妨害文物管理罪五、危害公共卫生罪六、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七、毒品犯罪八、有关卖淫类的犯罪接上页贪污贿赂犯罪一、贪污罪二、挪用公款罪三、受贿罪四、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五、行贿罪六、其他渎职罪一、滥用职权罪二、玩忽职守罪。
犯罪的主观构成要件:事实上的认识错误
构成要件:事实上的认识错误2023-02-0122:16“事实上的认识错误”属于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与描述性(记述性)构成要件要素分类的大概念中。
描述性构成要件要素是一种纯粹的事实,如果出现认识错误,这是事实认识错误,但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含有价值判断,如果对价值判断产生认识错误,这是法律认设错误。
认识错误即主观认识与客观认识不统一,它包括法律上的认识错误与事实上的认识错误。
法律上的认识错误属于责任阻却所要讨论的话题,此处我们只讨论事实上的认识错误。
一、事实上的认识错误的分类(一) 具体事实错误与抽象事实错误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认为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虽然不一致,但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的范围,即行为人只是在某个犯罪构成的范围内发生了对事实的认识错误。
[例] 黄某意图杀死张某,当其得知张某当晚在单位值班室值班时,即放火致使值班室被烧毁,其结果却是将顶替张某值班的李某烧死。
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主观认识与实际事实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的范围的认识错误。
[例] 张某非常妒忌邻居家的宝马车,一晚见宝马车停在楼下,便从窗户上往下扔一块砖头,希望把车砸毁,但却误中旁边路人,造成其重伤。
(宝马车案)(二)对象错误、打击错误与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如果根据构成要件要素进行分类,可以将认识错误区分为对象错误、打击错误和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认识错误只及于行为人自身,不及于共犯人。
因此,共同犯罪中的认识错误应当分别判断。
例如,张三买凶杀人,雇请李四杀害王五。
张三将正在买菜的“王五”指给李四看李四后将“王五”杀害,但事实上,张三误将王六当成了王五。
显然,作为实行犯的李四并未产生认识错误,但教唆犯张三却产生了认识错误,不能认为因为教唆犯要从属于实行犯,所以教唆犯就没有认识错误。
1.对象错误。
行为人误把甲对象当作乙对象加以侵害。
这又可分为具体的对象认识错误和抽象的对象认识错误。
具体的对象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的认识内容与客观事实属于同一犯罪构成。
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被告人张某,男,35岁,某市居民。
2018年3月,张某因生活拮据,心生盗窃之念。
一日,张某发现邻居李某家中门窗紧闭,于是心生一计,准备趁李某外出时,偷偷进入李某家中盗窃。
然而,在实施盗窃过程中,张某误将邻居李某视为小偷,导致双方发生激烈冲突。
2018年3月15日,李某外出购物,张某发现其家中无人。
于是,张某翻墙进入李某家中,准备实施盗窃。
在翻墙过程中,张某不慎发出声响,惊醒了李某。
李某从梦中惊醒,发现家中被盗,于是大声呼喊。
张某误以为李某是小偷,遂与李某发生激烈冲突。
在冲突过程中,张某将李某打伤,并逃离现场。
李某报警,公安机关迅速将张某抓获。
经审查,张某对盗窃事实供认不讳,但对误将邻居视为小偷的事实否认。
二、争议焦点1. 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2. 张某误将邻居视为小偷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三、法律分析1. 关于盗窃罪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案中,张某翻墙进入李某家中,准备实施盗窃,其行为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然而,在实施盗窃过程中,张某误将邻居李某视为小偷,导致双方发生冲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
本案中,张某在冲突过程中停止了盗窃行为,但并未自动放弃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因此,张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中止。
综上所述,张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2. 关于故意伤害罪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
本案中,张某在冲突过程中将李某打伤,其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然而,张某误将邻居李某视为小偷,并非故意伤害李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从一则案例看刑法上的事实认识错误
从一则案例看刑法上的事实认识错误近日,一则新闻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据报道,在某小区内,一名女子因感情纠纷,伤害了她的前男友并被警方刑拘。
然而,在案件调查过程中,警方发现了一些事实认识错误,这也让我们认识到了刑法上事实认识错误的严重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事实认识错误。
在刑法中,事实认识错误是指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
因此,在刑法审判中,事实认识错误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由于事实的认定对刑事案件的审判极为重要,因此一旦发现事实认识错误,刑事判决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对于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会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
那么回到这个案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据报道,这名女子因与前男友感情纠纷而在晚上持刀进入他家,并用刀抵住其脖子,于是被警方抓捕归案。
而在后续的调查过程中,警方发现,原先被认为是女子持刀威胁对方的刀具,实际上是被害人亲自交给女子的。
这个案例导致的事实认识错误显然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它涉及到诈骗罪、故意伤害罪以及非法持有刀具罪等多个方面。
由于事实认识错误可以影响到最终的判决结果,因此这个案例也引发了公众对于刑法上事实认识错误的关注。
除了以上的案例,实际上在刑事案件中,事实认识错误是非常普遍的。
这通常由于审判人员存在某种认知偏差,或者审判过程中出现了重要证据缺失等原因导致。
例如,在某起盗窃案中,在警方调查时,发现被告人的行为不符合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但是法庭认定被告人盗窃成立,判决被告人有罪定罪并数罪并罚。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事实认识错误绝不仅仅影响到被告人的权益,还会影响到其他相关人员的权益。
譬如上述案例中,如果刑事判决出现了事实认识错误,那么可能会给受害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造成他们的经济和生活困难。
因此,事实认识错误的危害程度更为复杂和严重。
那么如何避免事实认识错误呢?首先,我们需要注意审判人员自身的认知偏差问题,这需要审判人员进行较高标准的事实认定,并且在证据收集环节有严格的制度规范。
方鹏刑法总论讲义之认识错误表格
有罪认为无罪
“大义灭亲”,自以为不是犯罪,实际上是犯罪
具有认识可能性的违法性认识错误
通讯和地理造成行为人不知法律的存在,等等
不具认识可能性的违法性认识错误
犯罪既遂
正当化事由的认识错误
假想防卫、假想避险
不成立故意,成立过失或属意外事件
法律认识错误
无罪认为有罪
如行为人以为与现役军人的配偶通奸是犯罪,在实施通奸行为后识错误
如行为人为了骗取保险金而故意造成被保险人伤残,行为人误认为只成立保险诈骗罪,事实上成立保险诈骗罪与故意伤害罪且数罪并罚
手段错误
具有客观危险性的行为:误把不足量砒霜当成足量砒霜给他人饮用
犯罪未遂
不具客观危险性的行为(不能犯)
迷信犯:用“法水”杀人
不认为是未遂,不以犯罪论处
误将白糖当砒霜杀人
因果关系错误
具体因果流程与预期不同:欲使仇人溺水而亡实际撞岩死
犯罪既遂
结果提前实现:欲勒昏后再杀死,实际上勒死
犯罪既遂
后继行为实现结果:误认已将仇人打死,即抛尸,实溺死
认识错误
分类
类型及范例
处理方法
(法定符合说)
事实认识错误
对象错误
同类对象错误:欲杀张三,误将李四认作张三杀害
故意犯罪既遂
异类对象错误:欲杀熊猫,误将人认作熊猫而杀死
想象竞合,从一重处
打击错误
同类对象错误:欲扔石头砸张三,却意外砸死李四
犯罪既遂
异类对象错误:欲开枪杀宠物狗,误射中张三致死
想象竞合,从一重处
刑法争议问题汇总
刑法争议问题汇总一、因果关系认识错误案例:甲将乙杀死,后抛入河中毁尸灭迹,但后查明,乙系溺毙。
刑法理论上对这种情况有多种处理意见:1.行为人的第一行为成立故意杀人未遂,第二行为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2.如果在实施第二行为之际,对于死亡持未必的故意(或间接故意),则整体上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既遂;如果在实施第二行为之际,相信死亡结果已经发生,则成立故意杀人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3.将两个行为视为一个行为,将支配行为的故意视为概括的故意,只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既遂。
4.将前后两个行为视为一体,视为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处理,只要因果关系的发展过程是在相当的因果关系之内,就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既遂。
第四种观点是通说观点。
二、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在对象错误上,两种学说没有分歧;在打击错误上,两种学说的区别则十分明显。
具体而言,有以下三种情况:(1)甲射杀乙,但却误伤丙,致丙死亡。
按照法定符合说,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按照具体符合说,对于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未遂,对于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2)甲射杀乙,致乙负伤,误中丙,致其死亡。
按照法定符合说,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按照具体符合说,对于乙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对于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3)甲射杀乙,导致乙丙二人死亡。
按照法定符合说,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按照具体符合说,对于乙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对于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通说采法定符合说三、不能犯案例:张三误白糖为砒霜,毒杀李四。
刑法理论有两种主要的理论:抽象危险说和具体危险说前者强调行为人对法秩序抽象的敌对感,认为侵犯了法益,故不能犯皆成立故意杀人罪之未遂。
(但迷信犯不处罚)后者强调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能否威胁法益,故将不能犯按照一般人能否感受到法益面临了具体危险区分为绝对不能犯与相对不能犯。
绝对不能犯包括迷信犯,不成立犯罪,而相对不能犯成立犯罪未遂。
上述案例属于绝对不能,因为只有行为人自己知道自己在犯罪,其他人无从知道。
通说采抽象危险说。
法律判决错误真实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某市发生了一起命案,被害人被杀害后,犯罪嫌疑人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经过调查取证,公安机关认定李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将其移送至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认为李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五年。
然而,在李某服刑过程中,其家属发现了案件中的重要证据,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
经过调查,法院最终撤销了原判决,认定李某无罪。
二、案件经过2017年,李某与被害人赵某因琐事发生纠纷。
在纠纷过程中,李某持刀将赵某杀害。
案发后,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公安机关在调查过程中,收集到了李某的犯罪证据,包括现场指纹、DNA等。
在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后,法院审理了此案。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认为李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五年。
李某不服判决,提出了上诉。
在上诉过程中,李某的家属发现了案件中的重要证据——一份李某与赵某的录音,证明李某并非凶手。
三、证据分析李某的家属提供的录音证据,经过鉴定,证明是李某与赵某的对话。
在录音中,赵某表示自己杀害了李某,并请求李某不要报警。
李某在录音中表示相信赵某,没有报警。
根据这份录音证据,法院认为李某并非凶手,而是被冤枉的。
经过调查,法院最终撤销了原判决,认定李某无罪。
四、判决错误原因分析1. 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对证据的审查不严格。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未能发现录音证据,导致判决错误。
2. 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未能充分听取被告人的陈述和辩护意见。
李某在审理过程中,多次表示自己并非凶手,但法院未能给予充分关注。
3. 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未能充分调查案件事实。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未能充分调查李某与赵某的关系,以及赵某的犯罪动机。
五、案件启示1. 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应严格审查证据,确保判决的准确性。
2. 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应充分听取被告人的陈述和辩护意见,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3. 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应充分调查案件事实,确保判决的公正性。
司法考试“认识错误”知识点详解(刑法部分)
历年试题对应试的参考价值,是了解考试特点和掌握考点、应试⽅法的最有效途径。
看⼀看、做⼀做司考历年试题,⼀⽅⾯了解司法考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复习资料、确定⽅法;另⼀⽅⾯测⼀测⾃⼰还有什么不⾜,予以弥补。
刑法部分的“认识错误”是司法考试的重难点。
“认识错误”⼀直是考⽣们失分的⼀个重要部分。
现将“认识错误”相关知识点总结如下:、 “认识错误”是指⾏为⼈主观上的想象与客观上的事实不⼀致。
认识错误没有超出同⼀个犯罪构成,仍然是在同⼀个犯罪构成内部进⾏解决问题,是具体事实认识错误;认识错误已经超出了同⼀个犯罪构成,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犯罪构成,是抽象事实认识错误。
(⼀)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 讨论的问题: 1、客观上甲⼀枪打死了⼄。
(故意⽀配下的实⾏⾏为和结果出现) 2、主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法定符合说关⼼:(1)甲是否想杀“⼈”?(2)甲是否认识到⾃⼰杀的是“⼈”? 具体符合说关⼼:(1)甲是否想杀“那个⼈”?(2)甲是否认识到⾃⼰杀的是“那个⼈”? 具体符合说认为,只有当⾏为⼈所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的事实具体地相⼀致时,才成⽴故意的既遂犯。
具体符合说重视法益主体的区别,要求故意的认识内容包括对具体的法益主体的认识。
法定符合说认为,⾏为⼈所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的事实,只要在犯罪构成范围内是⼀致的,就成⽴故意的既遂犯。
法定符合说重视法益的性质,并不重视法益主体的区别。
在司法资格考试范围内,如果没有要求依据何种理论解决问题,则⼀律采取法定符合说。
(⼆)具体事实认识错误: 1、对象错误 由于对犯罪对象存在认识错误,导致损害的对象与⾏为⼈所欲损伤的对象不同。
没有引起客体变化的对对象的认识错误,不影响定性。
2、打击错误 ⼜称“⽅法错误”,指⾏为⼈的攻击⾏为,由于实⾏失误⾄其所损伤的对象与⾏为⼈所欲损伤的对象不同。
处理⽅式根据不同的学说有不同的标准,考试⽬前采取法定符合说,即在犯罪构成内主客观⼀致,则仍然成⽴既遂。
刑法上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
刑法上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法律咨询、刑事辩护委托请直接拨打马律师手机139****8753欢迎加入“刑事备忘录”刑法、刑诉讨论第八群(一至七群已满额),欲入群者请先添加本人微信号myyznl或者扫描本文底端二维码加我好友。
PS:已加入前七群的朋友请勿重复要求入群,谢谢。
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一)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现实所发生的事实虽然不一致,但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的范围,即行为人只是在某一犯罪构成的范围内发生了对事实的认识错误,因而也被称为同一犯罪构成内的错误。
1.对象错误。
具体的事实错误中的对象错误,是指行为人误把甲对象当作乙对象加以侵害,而甲对象与乙对象体现相同的法益,行为人的认识内容与客观事实仍然属于同一犯罪构成的情况。
例如: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
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诈骗既遂我们说,对象错误,是指行为人误把甲对象当作乙对象加以侵害,而甲对象与乙对象体现相同的法益,行为人的认识内容与客观事实仍属于同一犯罪构成的情况。
根据具体符合说和法定符合说,在同一犯罪构成要件内的对象错误,不影响故意犯罪既遂的成立。
甲打错电话误将丙当作乙实施了诈骗,并骗取了大量财物,虽然该行为对象错误,但是仍然在同一犯罪构成要件内,应认定为诈骗罪既遂。
在对象错误中,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的结论一致:该错误不影响犯罪故意的成立,认定为故意犯罪既遂一罪。
同一犯罪构成内不同类型的对象、不同行为方式的认识错误,按照具体事实认识错误中对象错误的原则处理,即这种错误不影响犯罪故意的成立,只认定为故意犯罪一罪。
2.打击错误。
打击错误,也称方法错误,是指由于行为本身的差误,导致行为人所欲攻击的对象与实际受害的对象不一致的情况,但这种不一致仍然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
例如:甲欲枪杀乙,因未瞄准而将丙杀死,属于打击错误。
法律认识错误事实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被告人李某,男,30岁,某市居民。
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本案中,李某因法律认识错误,误以为盗窃行为不属于犯罪,导致其犯罪行为得以实施。
二、事实经过2019年5月,李某因家庭经济困难,产生了盗窃他人财物的念头。
李某通过观察,发现邻居张某家中无人居住,便产生了盗窃张某家中财物的想法。
李某事先准备了撬棍、手套等作案工具,于2019年6月某日晚潜入张某家中。
李某在张某家中翻找了一段时间,最终找到了一部价值人民币5000元的手机。
李某将手机揣入口袋,准备离开。
在离开过程中,李某被张某回家发现,张某大声呼喊。
李某惊慌失措,夺门而逃。
张某报警,公安机关迅速将李某抓获。
三、法律认识错误的表现1. 对盗窃罪的法律认识错误李某误以为盗窃行为不属于犯罪,这是其对盗窃罪的法律认识错误。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 对犯罪后果的法律认识错误李某在盗窃过程中,误以为其行为不会受到法律制裁,这是其对犯罪后果的法律认识错误。
然而,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盗窃行为一旦构成犯罪,必将受到法律的严厉惩罚。
四、法律适用1. 确定李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李某的行为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李某入户盗窃,且盗窃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
2. 对李某的刑罚适用根据李某的犯罪情节和认罪态度,法院对其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
五、案例分析本案中,李某因法律认识错误而实施了盗窃行为,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这一案例提醒我们,法律认识错误虽然可以成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但并不能免除其刑事责任。
法律地位认识错误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张某,男,35岁,某市居民。
李某,女,30岁,某市居民。
张某与李某均为该市房地产开发商,两人因业务关系相识。
2018年5月,张某欲将其名下位于某市某小区的一套房屋出售,而李某恰好有意购买。
双方经协商,于2018年6月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约定张某将房屋出售给李某,总价款为人民币100万元,付款方式为一次性支付。
合同中还约定,如李某在规定时间内未能支付全部房款,张某有权解除合同。
2018年7月,李某支付了房屋总价款的50%,即人民币50万元。
然而,在支付剩余房款的过程中,李某因个人原因资金紧张,未能按时支付。
张某得知后,多次与李某协商,但李某始终未能支付剩余房款。
张某遂于2018年9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某支付剩余房款并承担违约责任。
在诉讼过程中,李某提出抗辩,认为其与张某之间并非房屋买卖关系,而是借款关系。
李某认为,张某出售房屋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掩盖其向其借款的事实,而她支付的50万元实际上是对张某借款的还款。
李某还提出,张某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存在欺诈行为,即张某隐瞒了其真实目的,导致李某陷入了错误认识。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张某与李某之间是否存在房屋买卖关系,以及张某是否存在欺诈行为。
三、法律分析1. 房屋买卖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在本案中,张某与李某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符合法律规定,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合同有效。
然而,李某提出其与张某之间并非房屋买卖关系,而是借款关系。
对此,法院认为,虽然李某支付的50万元确实是对张某的还款,但张某出售房屋的行为并非其真实目的。
张某在签订合同时,并未明确告知李某其真实目的,导致李某陷入了错误认识。
因此,法院认为,张某的行为构成欺诈。
2. 欺诈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一方当事人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该合同无效。
法律认识错误事实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甲,男,35岁,初中文化程度,某市某县居民。
乙,女,30岁,初中文化程度,某市某县居民。
甲与乙于2015年相识,2016年结婚,婚后感情较好。
2017年,甲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逮捕。
乙得知此事后,深感悲痛,遂与甲商议离婚事宜。
甲表示同意,但要求乙支付一定的赔偿金。
乙考虑到两人的感情,同意支付赔偿金。
二、案件经过2017年6月,甲与乙签订了一份离婚协议,约定双方离婚,乙一次性支付甲赔偿金人民币10万元。
协议签订后,乙向甲支付了赔偿金。
2018年,甲因涉嫌诈骗罪被逮捕。
乙得知此事后,深感困惑,遂向公安机关报案。
经公安机关调查,甲在2018年1月至3月期间,以虚假的身份信息,向乙借款人民币5万元,用于个人消费。
甲的行为涉嫌诈骗罪。
乙在得知甲涉嫌诈骗罪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返还赔偿金。
法院审理认为,甲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对法律认识存在错误。
甲认为离婚协议中的赔偿金是合法的,但实际上,甲的行为涉嫌诈骗罪,赔偿金属于非法所得。
因此,法院判决甲返还乙赔偿金人民币10万元。
三、法律认识错误的事实分析1. 法律认识错误的定义法律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的性质和后果存在错误认识。
法律认识错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对法律规定的错误认识;(2)对法律适用条件的错误认识;(3)对法律后果的错误认识。
2. 本案中甲的法律认识错误本案中,甲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对法律认识存在以下错误:(1)对法律规定的错误认识。
甲认为离婚协议中的赔偿金是合法的,但实际上,甲的行为涉嫌诈骗罪,赔偿金属于非法所得。
(2)对法律后果的错误认识。
甲在签订离婚协议时,认为支付赔偿金可以免除自己的法律责任,但实际上,甲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赔偿金并不能免除其刑事责任。
3. 法律认识错误的法律后果法律认识错误并不影响行为的性质和后果。
在本案中,甲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即使甲对法律认识存在错误,也不能免除其刑事责任。
因此,法院判决甲返还乙赔偿金人民币10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要有因果关系就既遂
事前故意
指行为人误认为第一个行为已经造成危害结果,出于其他目的实施了第二个行为,但实际上是第二个行为才导致预期的结果发生的情况
例如:甲想杀死乙,致乙休克(第一个行为),甲以为乙死了,为了毁尸灭迹,将乙扔到湖里(第二个行为),实际乙溺水死亡
只要行为与结果存在相当因果关系就既遂
犯罪构成的提前实现
指提前实现了行为人所预想的结果
例如,甲准备将乙的贵重物品搬至院墙外毁坏,但刚拿起贵重物品时,贵重物品从手中滑落而摔坏
第一个行为是否已经着手:是则故意犯罪既遂;否则犯罪预备与过失犯罪的想象竞合
抽象事实认识错误
指行为人所认识事实与现实所发生的事实,分属不同犯罪构成,即行为人所认识事实与所发生的事实跨越了不同的犯罪构成
对象错误
指行为人误把甲对象当作乙对象加以侵害,但甲对象和乙对象体现不同的法益,分属不同的犯罪构成
总之就是依轻的——在主客观相一致范围成立故意犯罪
打击错误
指由于行为人本身的差误,导致行为人所欲攻击的对象与实际受害的对象不一致,而且这种不一致超出了同一的犯罪构成范围
既遂
打击错误
也称方法错误,指由于行为本身差误,导致行为人所欲攻击的对象与实际受害的对象不一致,但这种不一致仍误。
对乙未遂,对丙既遂(司考采纳)
对乙未遂,对丙过失致死
因果关系错误
狭义的因果关系错误
指结果的发生不是按照行为人对因果关系的发展所预见的进程来实现的情况
分类
释义
再分类
释义
案例
法定符合说
具体符合说
具体事实认识错误
指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现实所发生的事实虽然不一致,但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的范围
对象错误
行为人误把甲对象当作乙对象加以侵害,而甲对象与乙对象体现相同的法益,行为人的认识内容与客观事实仍然属于同一犯罪构成的情况
例如: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诈骗既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