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地理概况
中国旅游地理陕西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陕西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6a332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62.png)
苏州东方瀑布大楼
河北元宝塔
河南夏邑曹集乡政府办公楼
武汉江城明珠豪生大酒店
成都新行政中心
世博会中国馆
广州塑料交易全部限企业总部大楼
上海仙乐斯广场
吉林广电中心
延安 黄帝陵
延安革命纪念馆
菊花锅
葫芦鸡
之城
二、主要旅游城市与旅游景点
1、西安市 省会,西北地域最大旳城市 原名长安,世界著名四大文明古都西陵 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目
2、咸阳 茂陵——汉武帝刘彻
2023年十大最丑建筑-西安新法 门寺
第八节 陕西省
一、概况 1、地理位置、面积、人口 简称陕或秦,地处黄河中游及汉水上游 面积20、56万平方千米,人口3720万 民族为汉、回、满等, 省会太原
2、地形及气候
中纬度地域,兼跨三个热量带:温带、暖温 带、北亚热带
秦岭以南属亚热带,其他属温带
3、历史沿革
4、旅游资源 文物古迹荟萃之地,有“天然历史博物馆”
陕西省地理位置
![陕西省地理位置](https://img.taocdn.com/s3/m/29b1bda9dd3383c4bb4cd2de.png)
陕西省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地处东105°29′--111°15′和北纬31°42′~39°35′之间,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甘肃、宁夏,北邻内蒙古,南连四川、重庆,东南与河南、湖北接壤。
全省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约160~490公里。
全省以秦岭为界南北河流分属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
主要有渭河、泾河、洛河、无定河和汉江、丹江、嘉陵江等。
全省土地面积为20.5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
其中耕地面积415.4万公顷,园地面积68.1万公顷,林地面积1020.3万公顷,草地面积313.4万公顷,其它农用地30.3万公顷,未利用土地面积130.8万公顷。
全省土地按地形分,其中山地面积741.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6.0%;高原面积926.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5.0%;平原面积391.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9.0%。
陕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16摄氏度,年降水量396-802毫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就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2.地形地貌2.1地貌类型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
同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也很明显。
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
陕北黄土高原海拔800~1300米,约占全省总面积45%。
其北部为风沙区,南部是丘陵沟壑区。
经过50年来的建设,陕北防护林体系、生态农业、沙漠绿洲等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畜牧业较为发达,煤、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
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平均海拔520米。
东西长360公里,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9%。
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粮油产量和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2/3,是全省的精华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陕南秦巴山地包括秦岭、巴山和汉江谷地,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
陕西省地理知识
![陕西省地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82d9e5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18.png)
陕西省地理知识陕西省,位于中国西部,是“黄河之畔”的历史名片。
其地理介绍不仅仅是众多风景名胜的所在地,更是绝妙的论证,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陕西主要建立在黄河、陕河及河东河西组成的漫长黄土高原上,其地势多样,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地方,多为盆地,主要有秦岭南麓的渭河、洛阳地区的大别山;海拔在1000~2000米以上的地方主要为丘陵,山地、草原等;其中著名的有陕北的华山、泾渭分明的关中平原等。
陕西的气候以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春秋季节气温差大,冬季寒冷,但夏季也暖和,属典型的高原性气候,雨量充沛,冬至到夏至之间大概有6-7月的雨季。
陕西被称为“华夏文明数千年发祥地”,是中华文明古老地域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陕西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古代已有各种文字系统,如陕西碑文,濮院石刻,大明碑文,唐代书法家曹学宝,明清书画家徐悲鸿、汪洋等都在此地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更重要的是,陕西的土壤以黄土著称,他的土壤深厚土质丰富,水分充沛,具有良好的肥沃性,是中国优秀的土壤母质和粮食大县,也是中国的“珠穆朗玛峰”,以种植具有“斗拱”的玉米而闻名。
陕西的丰富矿藏使它成为一个重要的农业和能源基地,被称为“三角贸易商”,它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金属矿产、硅酸盐矿、盐类矿物、石墨等等,也是中国的重要煤炭和石油储备地。
陕西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其中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狮子、大象、考拉、华南虎、熊猫、水獭、野鹤、鹦鹉等;另外,它是一个古老的民俗文化中心,拥有西安八大景点、西安城墙、大明宫、芮城古城、宝鸡碑林、陕西博物馆、曲江青石古道等,构成了陕西这一千年来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总之,陕西省具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丰富多彩的风光,使其成为中国的文化重镇和旅游胜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航拍中国陕西地理知识点
![航拍中国陕西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4eb2ad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d.png)
航拍中国陕西地理知识点一、陕西地理概况陕西位于中国大陆中部偏西地区,是一个丰富多样的地理区域。
它东临河南、山西,南接湖北、重庆,西靠甘肃、宁夏,北接内蒙古。
陕西总面积为20.5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大陆面积第9大的省份。
二、地形地貌陕西地域东西跨度较大,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
陕西地形复杂,包含了丘陵、山地、盆地、高原等多种地貌类型。
其中,黄土高原是陕西最主要的地貌类型,占据了全省面积的70%以上。
黄土高原地势平坦,土层松散,水分渗透性强,因此容易形成沟壑纵横的河谷地形。
三、主要山脉陕西境内有多个重要的山脉。
其中,秦岭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横贯陕西北部,是中国的地理分界线之一。
秦岭山脉壮丽险峻,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地质构造。
太白山是秦岭脉系的最高峰,海拔达3767米,是陕西省的最高峰。
除了秦岭,陕西还有其他山脉如终南山、神农山等。
四、主要河流陕西境内有众多重要的河流。
其中,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陕西的重要河流。
它从陕西北部流经,对陕西的农业、水资源和交通运输起着重要作用。
渭河是黄河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陕西南部的秦岭山脉,然后向东北流经陕西、河南和山西等省份。
渭河流域是陕西的主要农业区。
五、主要湖泊陕西境内虽然没有大型湖泊,但有一些重要的水库和人工湖。
其中,秦岭山脉的秦安水库是陕西最大的水库之一,也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水源之一。
除此之外,陕西还有一些人工湖如曲江、大明湖等,这些湖泊不仅美丽,还成为了当地的旅游景点。
六、气候特点陕西气候多样,东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西北部属于高原山地气候。
陕西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季温暖宜人。
陕西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陕西的气温和降水量在不同地区有很大的差异,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七、生态环境陕西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
秦岭山脉的森林覆盖率较高,是中国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之一,也是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的栖息地。
陕西还有一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华山、华阴市、周至县等,这些地方保护了很多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
陕西地形总结分析 (2)
![陕西地形总结分析 (2)](https://img.taocdn.com/s3/m/aa15597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6.png)
陕西地形总结分析1. 引言陕西是位于中国大陆腹地的一个省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作为中国西部的一个重要地区,陕西的地形特征对其经济、社会和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陕西省的地形进行总结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地理特点。
2. 地理位置和边界陕西位于中国中部,东邻河南、安徽、山西,南接湖北、重庆、四川,西连甘肃,北靠内蒙古。
其地理位置相对独特,使得陕西在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3. 地形特征陕西省地形主要呈东高西低的趋势,总体上可划分为五个地势分区:黄土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偏西山地和陇中山地。
3.1 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陕西省东北部的一个主要地势分区。
其地势相对平缓,海拔较低,平均海拔只有500米左右。
黄土高原的土壤质地以黄土为主,属于干旱和半干旱气候,降水较少。
这种地形特点对于农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也有利于水土保持和水资源的储存。
3.2 关中平原关中平原位于陕西省的中部,与黄土高原相邻。
关中平原地势相对较低,平均海拔约为400米。
这个地区是陕西省的重要农业区,盛产小麦、玉米、水果等农产品。
由于丰富的水源和平原地势,关中平原的农田灌溉条件良好,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3.3 秦巴山地秦巴山地位于陕西省的南部,是整个陕西省地势最高的区域。
秦巴山地呈东北-西南走向,与四川省相接。
这个地区山峰陡峭,海拔较高,平均海拔约为2000米以上。
秦巴山地是一个重要的林业资源区,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
山区的地形特点限制了农业的发展,但由于气候和地形条件的适宜,山区仍然有一定的农业产出。
3.4 偏西山地偏西山地位于陕西省的西部,与甘肃省接壤。
这个地区地势复杂,山脉纵横交错,平均海拔约在1500米以上。
偏西山地是一个重要的矿产资源区,盛产煤炭、铜、铁等矿产资源。
由于地势较高,气候较为寒冷,农业产出相对较低。
3.5 陇中山地陇中山地位于陕西省的西北部,与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相交。
地势相对较低,平均海拔约为1000米左右。
公共基础知识之陕西省情 学习笔记
![公共基础知识之陕西省情 学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7b2803867ec102de2bd89f9.png)
八、行政区划
陕西省设10个省辖市(西安市(9个市辖区、4个 县)、宝鸡市(3个市辖区、9个县)、咸阳市(2 个市辖区、10各县、1个县级市)、铜川市(3个 市辖区、1个县)、渭南市(1个辖市区、8个县、 2个县级市)、延安市(1个市辖区、12个县)、 榆林市(1个市辖区、11个县)、汉中市(1个市 辖区、10个县)、安康市(1个市辖区、9个县)、 商洛市(1个市辖区、6个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 产业示范区(杨凌区),有3个县级市、80个县和 24个市辖区,1581个乡镇,164个街道办事处。
三、主要的山脉 (一) 太白山 陕西第一高峰,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 “太白积雪六月天”。 (二)化龙山 位于陕西省平利和镇平两县境内, 是国家级生态森林保护地。 (三)终南山 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 “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福如东海长流水,寿 比南山不老松” (四)华山 被称为“西岳”,素有“奇险天下第 一 陕西省情概况
一、地理位置 陕西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处于黄河中游,具有 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东隔黄河与山西 相望,东南与河南、湖北接壤,南连重庆、四川, 西接甘肃、宁夏,北与内蒙古接壤。地域南北长、 东西窄。 二、地形地貌 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陕北 黄土高原,中不是关中盆地(号称“八百里秦 川”),南部是陕南秦巴山地。
陕西省情考点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四、主要河流
陕西境内的河流以秦岭为界,分属黄河、长江两大 水系,全省共有河流580多条,地表水年经流量 420多亿立方米。 (一) 黄河水系的主要河流 无定河、延河、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 东至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泾河、北洛 河。 (二)长江水系的主要河流 汉江、嘉陵江、丹江
陕西省省情知识点总结
![陕西省省情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12d4d39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6.png)
陕西省省情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1. 地理位置- 陕西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
- 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接四川、重庆、湖北,北界内蒙古。
- 地理坐标为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
2. 行政区划- 陕西省下辖10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9个地级市和1个示范区。
- 地级市包括: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延安市、汉中市、榆林市、安康市、商洛市。
- 示范区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二、自然资源1. 土地资源- 陕西省总面积约为205,800平方千米。
- 地形分为关中平原、陕北高原和陕南山地三部分。
2. 水资源- 主要河流有黄河、渭河、汉江等。
- 拥有大型水库如三门峡水库、安康水库等。
3. 矿产资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盐矿资源丰富。
- 拥有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三、人口与民族1. 人口-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陕西省总人口约为3800万。
- 人口构成以汉族为主,同时拥有多个少数民族。
2. 民族- 陕西省共有55个少数民族,包括回、藏、蒙、满等。
-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陕北和陕南地区。
四、经济概况1. 农业- 陕西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省份,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等。
- 特色农产品有苹果、猕猴桃、红枣等。
2. 工业- 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 拥有一批大型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3. 服务业- 旅游业发展迅速,拥有兵马俑、华山等著名景点。
- 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逐渐兴起。
五、文化教育1. 文化- 陕西省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 世界文化遗产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大雁塔等。
2. 教育- 高等教育机构众多,包括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
- 基础教育体系完善,普及率高。
六、交通运输1. 公路- 高速公路网络发达,连接全省各地级市。
- 国道、省道贯穿全境,交通便捷。
陕西地理环境及西安气候
![陕西地理环境及西安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36764c8d02d276a200292e54.png)
陕西由南向北存在着鄂尔多斯地台、渭河地堑、秦岭褶皱带、大巴山过渡带等四个地质构造单元,构成陕西省的地质构造基础。
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间低。
北部是由深厚黄土层覆盖的陕北高原,一般海拔 800~1300 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 45% ;中部是由河流冲积和黄土沉积为主形成的关中平原,一般海拔 325~800 米,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19% ;南部是主要由变质岩系构成的构造上升运动强烈的陕南山地,一般海拔 1200~2000 米,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36%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东西绵延 360 多 km ,号称 "八百里秦川" 。
其南北宽窄不一,宝鸡附近只有 30km,西安以东宽达 100 多 km ,状似喇叭型。
关中平原以渭河为轴,项两侧呈台阶式结构,即河床—河漫滩—河流冲积阶地—黄土台塬—山前洪积扇。
但两侧并不对称,南窄北宽。
平原北部渭河北为一断续低山,自西向东较高的山峰有岐山、五峰山、嵯峨山、将军山、尧山、梁山等。
关中平原是陕西主要的产粮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带。
陕西省地处中纬地区,从太阳辐射粮的特点上,决定了其在气候热量带中的位置。
同时,因东亚季风的影响破坏了行星风带的正常分布,从而在世界其他地区多为荒漠的同纬度地带,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东亚季风区这块“绿洲”。
由于陕西省位置偏于内陆,海洋水气输送受到限制,所以其降水量不如东南沿海那么充沛,夏热冬冷的大陆性特点也比较突出。
因此可以说,地处中纬度东亚大陆所具有的特定辐射、环流和海陆相对位置,在根本上决定了陕西气候具有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和半干旱、季风气候的特征。
表现为:四季分明,分配不均。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春季升温较快,秋季降温迅速;干湿季节分明,秋末冬春少雨,夏季初春多雨。
在温度、降水的季节变化上,由于受纬度、海岸距离和冬夏季风影响的程度不一,使得北部比南部呈现出更强烈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温度变化,无论年较差或日较差都比较大,春季温度( 4 月)高于秋季温度( 10月),春旱严由于夏季风影响,雨季长而雨量大,但每 7 月中旬至 8 月,由于副高的控制,常出现伏旱。
介绍陕西的轮廓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500字
![介绍陕西的轮廓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48e236a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a.png)
介绍陕西的轮廓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500字
陕西省自然地理概况
地形:
1.中国第二级阶梯。
总体特征南北高,中间低。
2.三个地貌区:陕北高原(45%)、关中平原(19%)陕南山地(36%)
3.气候:半干旱气候区(北);半湿润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4.植被:草原;森林草原;落叶阔叶林自然地理单元:黄土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
北部是黄土高原区,海拔900—1900米,总面积8.22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0%。
中部是关中平原区,海拔460-850米,总面积4.9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4%。
南部是秦巴山区,海拔1000—3000米,总面积7.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6%。
在陕西境内有许多著名峰岭,如华山、太白山、终南山、骊山,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秦岭山脉横贯全省东西。
陕西省,古称三秦大地,地处祖国大西北,为西北五省之第一大省。
陕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著名的景点有兵马俑、法门寺、大雁塔、华山、古汉台、黄帝陵、壶口瀑布等。
陕西八大怪是陕西人文所在,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分别是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凳子不坐蹲起来、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碗盆分不开、秦腔吼起来。
陕西分布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陕西概况
![陕西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43426afcba0d4a7302763abd.png)
(一) 陕西基本概况1. 位置面积、地形地貌与气候特征(1)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全省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约160~490公里。
19万多平方千米(2)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
同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也很明显。
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
(3) 陕北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兼具沙漠气候特征;关中平原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陕南在维度上仍属北方但是由于秦岭和汉中盆地的影响体现亚热带的气候风貌,降水明显,湿度较同纬度地区相对偏高,冬季温暖湿润,有小江南之称。
2. 主要河流和主要山脉(1)延河、渭河、北洛河、嘉陵江、汉江、丹江(2)太白山、化龙山、首阳山、终南山、华山、白子山、巴山、子午岭。
3. 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已发现有用矿产130种,探明储量的91种。
矿产地535处,其中大中型矿产地264处。
探明储量居全国第1位的有锶、铼、不泥灰岩等9种,居2、3位的有汞、钼、天然气、煤等18种。
全部矿产潜在经济价值超过8.24万亿元,居全国第4位。
(2)能源资源:全省含煤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4。
保有储一1619.6亿吨,居全国第3位。
主要集中于陕北、渭北,以低灰、低硫磷、高发热量为特色。
正在开发的神腐煤田探明储量1400亿吨,为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其灰分仅8%,含硫0.5%,磷0.06-0.03%,发热量66900大卡/公斤,是世界上少有的优质动务煤、气化煤。
全省煤炭预测储量达一万亿吨。
天然气储量丰富,榆林地区的气田面积即达2000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1700亿立方米,远景储量3.69万亿立方米以上。
陕北的石油探明储2.7亿吨,年开采、加工能力100万吨。
(3)有色金属:金堆城钼矿累计探明储量在全国名列第三,钼精矿产量占全国的一半,汞矿储量居全国第二,旬阳县有特大型汞锑矿床数处。
陕西简介
![陕西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1dce86ef5335a8102d220f9.png)
关中、陕南春季第一场320.0毫米的降水过程 一般出现在4月上旬末到中旬。初夏汛雨出现 在6月下旬后期到7月上旬前期,此期间,暴 雨相对集中,关中、陕南出现洪涝较多。秋季, 我省关中、陕南又出现相对多雨时段,称为秋 淋,一般出现在9月上旬末至中旬初。
行政区划
陕西省(陕) 省会:西安 面积194709平方公 里, 人口3292万, 辖区范围:陕西省西安市,商洛地区,渭南市, 铜川市,咸阳市,宝鸡市,延安市,榆林市, 安康市的宁陕,汉中市的佛坪
陕西是科教强省。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 是我国航空、航天、机械、电子、农业等领域 重要的科研和生产基地,也是全国高等教育的 重要基地。全省有专业技术人员110万人,两 院院士49人。 陕西是实力雄厚的老工业基地。新中国成立初 期,中央政府把陕西作为重点建设区域,进行 了大规模投入。“一五”、“二五”和“三线” 建设时期,国家先后在陕西摆布了一批大型骨 干项目,全国156项重点建设项目有24项在陕 西落成,占15.4%,居全国第二位,从而奠定 了陕西制造业和军事工业的基础,并确立了国 民经济的框架和产业结构。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色经济发展势头较 好。高新技术产业、果业、畜牧业、旅游业、 国防科技工业和能源化工工业等六个特色产业 发展势头强劲。以西安、宝鸡、杨凌三个国家 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 开发区为龙头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迅速 崛起,连续几年技工贸总收入增长速度超过 20%。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 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非公有制经济 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31%提高到 45.6%。,处于东经105度29分至 110度15分、北纬31度42分至39度35分之间, 是我国的内陆省之一,60%的面积属于黄河流 域。全省东西宽约150——500公里,南北长 约870公里,与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 四川、湖北、河南等七个省区毗邻,成为连接 西北、西南的天然枢纽。随着我国经济开发的 战略重点由东向西逐步转移,陕西将处于承东 起西的重要地位。
陕西概况文档
![陕西概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d671ba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a.png)
陕西概况基本信息陕西省位于中国的西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5°29′ - 111°15′,北纬31°42′ - 39°35′之间。
陕西总面积为205,600平方公里,是中国较大的省份之一。
陕西省下辖10个地级市,包括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延安、汉中、榆林、安康、商洛。
历史文化陕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省,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陕西有着众多的历史古迹和遗址,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秦始皇陵、兵马俑和敦煌莫高窟。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的创始人秦始皇的陵墓,位于西安市的秦岭北麓。
这座陵墓规模宏大,是世界上保存完好的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
兵马俑位于陕西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东侧,它们是秦始皇陵的守护者,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的瑰宝之一。
兵马俑是秦代的战士雕塑,数量之众、规模之大、保存之完整都是世界上罕见的。
敦煌莫高窟位于陕西省的酒泉市敦煌县,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莫高窟有千余个洞窟,保存着丰富的壁画和雕塑,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此外,陕西还有大量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如西安的大雁塔、鼓楼、小雁塔等,延安的革命圣地延安会议纪念馆等。
经济发展陕西是中国的重要经济省份之一,其经济发展迅速。
陕西省的经济结构以工业为主,同时也发展农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
陕西是中国的能源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陕西的工业主要集中在能源、化工、机械制造、冶金等领域。
农业方面,陕西省具有丰富的农田资源,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水稻、棉花、油菜等作物。
此外,陕西还有着独特的农业特色,如渭南的葡萄种植、商洛的苹果种植等。
此外,陕西还发展了现代服务业,如金融、旅游等领域。
西安作为陕西省的省会和重要城市,拥有较完善的金融和旅游服务体系。
自然资源陕西省不仅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陕西省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
陕西省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铅、锌等。
陕西概况文档
![陕西概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2ad696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2.png)
陕西概况简介陕西,简称“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的中部,东邻河南省、山东省,南接湖北省,西连甘肃省,北靠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与山西省交界。
陕西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省份之一。
地理概况陕西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总面积约20.56万平方公里。
陕西地势起伏,地貌类型多样,主要由秦岭、巴山和黄土高原组成。
秦岭山脉横贯陕西北部,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秦岭南麓是乾陵、华清池等著名景点。
黄土高原则占据了陕西的大部分地区,土地肥沃,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陕西还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其中渭河是最重要的一条河流,是黄河的最大支流之一,沿岸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如西安、咸阳等。
历史沿革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公元前2万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陕西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陕西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省份之一。
商朝时期,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 unified Chinese state(the first unified Chinese state in history) - 秦国。
秦朝的建立为中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并开创了封建制度的新纪元。
汉朝时期,陕西成为了中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
西安作为当时的都城之一,被称为“长安”,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对中国的文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隋唐时期,陕西继续保持着重要的地位,当时的长安成为了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对世界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近代以来,陕西经历了多次战争和社会动荡。
中国共产党革命在延安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现代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化遗产陕西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拥有众多的历史遗址、古建筑和文化景点。
以下是陕西著名的文化遗产: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的秦岭北麓,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壮丽的陵墓之一。
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皇帝陵墓的典范,也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皇帝陵墓之一。
初一下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陕西
![初一下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陕西](https://img.taocdn.com/s3/m/ca99058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e.png)
初一下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陕西陕西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
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是一个旅游胜地。
在初一下学期的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陕西的知识点,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
一、地理位置和边界陕西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是一个内陆省份。
它的边界与八个省份接壤,包括甘肃、宁夏、山西、河南、湖北、重庆、四川和青海。
陕西的东部和南部与黄土高原相邻,西部和北部则是高山和河流。
二、地势和地貌特点陕西的地势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的趋势。
其地貌特点主要包括黄土高原、陇中丘陵、秦岭山地和黄河流域。
黄土高原是陕西的主要地貌类型,该地区的土壤呈现出黄色,质地松散。
三、气候和自然资源陕西的气候类型有干旱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炎热而干燥,冬季寒冷而干燥。
冬夏温差较大。
陕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金银、铜矿、锌矿等。
四、主要河流和湖泊陕西有许多重要的河流和湖泊。
其中最重要的河流是黄河,它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也是陕西的主要水源。
其他重要的河流还包括渭河、洛河、汉江和沔江。
湖泊方面,陕西境内最大的湖泊是泾河,它位于陕西的南部。
五、历史文化遗产陕西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其中最著名的是秦始皇兵马俑,它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其他重要的文化遗产包括西安的古城墙、大雁塔、华清池等。
陕西还是中国的古代首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六、自然景观陕西的自然景观也是其吸引游客的一大特色。
著名的自然景点包括华山、黄帝陵、咸阳华清池、宝鸡岐山、西安碑林等。
这些景点都展示了陕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风貌。
总结:陕西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自然资源的省份。
它的地理位置、地势、气候和自然景观都为其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提供了条件。
在初一下学期的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关于陕西的相关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陕西的地理特点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了解陕西的地理知识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地理意识和爱国情怀,也让我们更加了解和热爱我们的祖国。
陕西地理知识
![陕西地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2a594c0ec3a87c24028c4eb.png)
第一章“古朴秦川”——陕西陕西省,又称为三秦大地,位于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区,地跨中国西北和西南,历史悠久,古老神秘。
一、自然环境(一)地理位置陕西,犹如镶嵌在中国西部腹地的一颗明珠,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约160~490公里。
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面积约21万平方千米。
全省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是新亚欧大陆桥亚洲段和中国西北、西南、华北、华中之间的门户,周边与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重庆8个省市接壤,是国内邻接省区数量较多的省份,具有承东启西、连接西部的区位之便。
红色部分为陕西(二)山川河流太白山、化龙山、首阳山、终南山、华山、白于山、巴山、子午岭。
陕西省黄河流域内主要河流有二级河流渭河,三级河流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
长江流域内主要河流有二级河流汉江、嘉陵江,三级河流丹江、旬河、牧马河。
境内第一大淡水湖为陕北榆林的红碱淖。
(三)地势特征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区。
陕西山地总面积741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高原总面积92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5%,平原391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9%。
(四)气候特征陕西省地跨北温带和亚热带,整体属大陆季风性气候,由于南北延伸很长,达到800公里以上,所跨纬度多,从而引起境内南北间气候的明显差异。
长城沿线以北为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陕北其余地区和关中平原为暖温带半干旱或半湿润气候、陕南盆地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山地大部为暖温带湿润气候。
陕西温度的分布,基本上是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最冷月1月,最热月7月。
春、秋温度升降快,夏季南北温差小,冬季南北温差大。
年降水量的分布是南多北少,由南向北递减,受山地地形影响比较显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地处东经105°29′~111°15′和北纬31°42′~39°35′之间,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甘肃、宁夏,北邻内蒙古,南连四川、重庆,东南与河南、湖北接壤。
全省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约160~490公里。
全省以秦岭为界南北河流分属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
主要有渭河、泾河、洛河、无定河和汉江、丹江、嘉陵江等。
全省土地面积为20.5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
其中耕地面积415.4万公顷,园地面积68.1万公顷,林地面积1020.3万公顷,草地面积313.4万公顷,其它农用地30.3万公顷,未利用土地面积130.8万公顷。
全省土地按地形分,其中山地面积741.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6.0%;高原面积926.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5.0%;平原面积391.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9.0%。
陕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16摄氏度,年降水量396-802毫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就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地形地貌【陕西地型地貌】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
同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也很明显。
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
陕北黄土高原海拔800~1300米,约占全省总面积45%。
其北部为风沙区,南部是丘陵沟壑区。
经过50年来的建设,陕北防护林体系、生态农业、沙漠绿洲等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畜牧业较为发达,煤、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
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平均海拔520米。
东西长360公里,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9%。
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粮油产量和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2/3,是全省的精华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陕南秦巴山地包括秦岭、巴山和汉江谷地,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
秦岭在省境内东西长400~5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海拔1500~2000米。
秦巴山区是林特产的宝库,汉江谷地土质肥美,物产丰富。
【陕北高原】陕北黄土高原位于“北山”以北,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总面积92521.4平方公里,是在中生代基岩所构成的古地形基础上,覆盖新生代红土和很厚的黄土层,再经过流水切割和土壤侵蚀而形成的。
基本地貌类型是黄土塬、梁、峁、沟、塬,是黄土高原经过现代沟壑分割后留存下来的高原面。
梁、峁,是黄土塬经沟壑分割破碎而形成的黄土丘陵,或是与黄土期前的古丘陵地形有继承关系。
沟大都是流水集中进行线状侵蚀并伴以滑塌、泻溜的结果。
从区域组成特征看,延安以北地面切割严重,是以峁为主的峁梁沟壑丘陵区,绥德、米脂一带最为典型;延安、延长、延川是以梁为主的梁峁沟壑丘陵区;西部为较大河流的分水岭,多梁状丘陵。
延安以南是以塬为主的塬梁沟壑区。
洛川原是保存较完整、面积较大的黄土塬。
宜川、彬县、长武一带,因沟谷蚕食,形成了破碎塬。
在榆林地区的定边、靖边、横山、神木等县的北部,长城沿线一带是风沙滩地。
著名的毛乌素沙漠,从定边至窟野河,东西长约420公里,南北宽12~120公里,主要是植被遭受破坏后就地起沙的结果,也和强风从内蒙古伊克昭盟搬运沙粒有关。
冬、春季多强劲的西北风,使沙丘向东南移动。
沙丘之间或低洼地方,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湖盆滩地。
滩地中部平坦,夏季水草茂盛,为重点农牧业基地。
黄土高原上分布着一些不太高的山地,有白于山、子午岭、崂山、黄龙山等。
六盘山余脉,向南延伸到陇县和宝鸡西部,称为陇山,向东的一支延伸到千阳、凤翔、岐山、永寿,与北山相连。
“北山”泛指陕北黄土高原南缘与关中盆地过渡地带的一系列以灰岩为主的石质山丘。
陕北黄土高原较大的河流分别注入黄河和渭河。
各大河及其主要支流的中、上游段,往往形成较宽的川地,是黄土高原的“米粮川”。
【关中盆地】关中盆地南倚秦岭,北界“北山”。
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
西起宝鸡峡,东迄潼关港口,东西长约360公里,西窄东宽。
总面积39064.5平方公里。
关中盆地是由河流冲积和黄土堆积形成的,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丰富,机耕、灌溉条件都很好,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
基本地貌类型是河流阶地和黄土台塬。
渭河横贯盆地入黄河,河槽地势低平,海拔326~600米。
从渭河河槽向南、北南侧,地势呈不对称性阶梯状增高,由一二级河流冲积阶地过渡到高出渭河200~500米的一级或二级黄土台塬。
阶地在北岸呈连续状分布,南岸则残缺不全。
渭河各主要支流,也有相应的多级阶地。
宽广的阶地平原是关中最肥沃的地带。
渭河北岸二级阶地与陕北高原之间,分布着东西延伸的渭北黄土台塬,塬面广阔,一般海拔460~800米,是关中主要的产粮区。
渭河南侧的黄土台塬断续分布,高出渭河约250~400米,呈阶梯状或倾斜的盾状,由秦岭北麓向渭河平原缓倾,如岐山的五丈原,西安以南的神禾原、少陵原、白鹿原,渭南的阳郭原,华县的高塬原,华阴的盂原等,目前已发展成林、园为主的综合农业地带。
【陕南山地】关中以南的秦巴山地,两山夹一川的地势结构十分突出。
秦岭、巴山的西部有汉中盆地,东部为安康盆地。
主要由古生界变质杂岩组成,是陕西农林特产和有色金属资源的富集区。
总面积74017平方公里。
陕境秦岭是秦岭山系的骨干,山坡北陡南缓,山势巍峨壮丽。
一般海拔1500~3000米,高出关中盆地和汉中盆地1000~3000米。
主脉分布在山地北部,有许多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构成秦岭山地的高山、中山地形。
太白山古冰川作用留下的冰蚀冰碛地形保存完好。
秦岭以太白山为主峰,由西分为三支,由北而南山势渐低,至汉中盆地边缘已成低山丘陵。
太白山以东山势逐渐递减,在商洛地区山势结构如掌状向东分开,间以红色断陷盆地和河谷平地。
盆地和河谷平地保存有二至三级阶地。
北陡南缓的山势导致北坡溪峪短急,南坡诸水源远流长,断切东西走向山岭,形成许多峡谷,水力资源丰富,为建设中小型水利电力工程提供了条件。
川陕间的大巴山走向西北——东南,一般海拔1500~2000米,高出汉江谷地1000~1500余米,东西长约300余公里,通常把任河以西称米仓山,以东称大预山。
大巴山北侧诸水注入汉江,上游系峡谷深涧,中、下游迂回开阔,形成许多山间小“坝子”。
坝子中有两级河流阶地,农田、村镇较为集中。
宁强、南郑、西乡、镇巴和镇坪等县由灰岩组成的山地,岩芽、溶沟、落水洞、溶洞、地下暗河等岩溶地形发育,地表水缺乏而地下水丰富。
汉江谷地以西属嘉陵江上游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和缓,谷地较开阔,是陕、川间主要的水陆通道。
著名的汉中、安康盆地,是陕西主要的农业区和亚热带资源宝库,也是陕西水稻和油菜的主要产区。
【地形面积】陕西山地总面积741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高原总面积926万公顷,总面积的45%,平原391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9%。
耕地总面积48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23.3%,水田面积20.4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旱地面积369.2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7.9%,水浇地88.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3%,林地962.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6.8%,草地317.9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5.4%,水域面积40.3万公顷,占总面积的2%。
【主要山脉】太白山海拔高度3767米,化龙山2917米,首阳山2719米,终南山2604米,华山2160米,白子山1823米,巴山1500~2000米,子午岭1400~1600米。
【主要河流】无定河流域面积30261平方公里,河长491.2公里,延河7687平方公里,长284.3公里,泾河45421平方公里,长455.1公里,渭河62440平方公里,长818公里,北洛河26905平方公里,长680.3公里,嘉陵江9930平方公里,长244公里,汉江61959平方公里,长652公里,丹江7551平方公里,长244公里。
【四个一级生态区】按照生态地域特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和生态问题的敏感性,全省被划分为长城沿线风沙草原生态区、黄土高原农牧生态区、渭河谷地农业生态区、秦巴山地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生态区等4个一级生态区。
历史沿革历史概要】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闻名遐迩。
这里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最早走向世界的地方,也是现代中国革命的圣地,为炎黄子孙的生存、繁衍和人类历史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文明发祥】陕西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大约在8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开始制造和使用一些原始的工具,采集果实和狩猎鸟兽。
1963年发现的“蓝田猿人”,是全国发现的时间最早、最为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
约三四万年前,关中地区的原始人类逐步进入氏族公社时期。
1953年发现的西安半坡村遗址,就是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公社的一座定居村落。
【农业发祥】陕西是我国农业生产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
大约在6000年前,半坡人就在这里从事农业生产,饲养家畜,打猎捕捞,采集果实。
当时种植的谷物主要是粟。
传说中最早从事耕种稷和麦的人,是陕西关中周人的祖先。
到了西周末年,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并向其他地区传播。
【对外开放发祥】陕西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
大约在3000多年前,陕西长安就同许多国家有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交往活动。
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以古长安为起点的。
从两汉时期时,就以长安为中心,同南亚、西亚、欧洲各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文化发祥】陕西是远古文化的摇篮之一。
陕西从西周起,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周是陕西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
周人以周原为活动中心后,就有了文字记事,把卜辞和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刻在骨片上,后来又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
周代的古阴阳历,就是我国最早的历法。
秦阿房宫、秦始皇陵、汉阳陵、乾陵等都记录印证了博大精深的陕西古代文化,其中已开发的秦始皇兵马俑坑,就展现了一个巨大地下雕塑艺术宝库,反映出当时高超的艺术水平,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
【自古帝王都】陕西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和时代最长的省份。
大约在2000年前、公元前28世纪左右,传说夏部落的始祖黄帝、炎帝都曾在陕西活动过,为中华民族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丰功伟绩。
公元前21~前16世纪的夏朝时期,陕西就有扈国、骆国出现。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在陕西建都。
此后,又有秦、西汉、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大夏等13个王朝先后在陕西建都,时间长达1100多年。
此外,还有刘玄、赤眉、黄巢、李自成4次农民起义在此建立政权计11年。
陕西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的历史文明,留下了丰富的宝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