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期末考试《电路原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期末考试
《电路原理》模 拟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闭卷;
2.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
3.所有答案请直接做在试卷上,做在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试卷、草稿纸一并交回。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电路和及其对应的欧姆定律表达式分别如图1-1、图1-2
、图1-3所示,其中表达式正确的是( b )。
(a )图1-1
(b )图1-2
(c )图1-3 R
I
U
R
U
I
U
R
I
U =-I R
图 1图 2
图 3U =-I R
U =I R
+
+
+
图1-1 图1-2 图1-3 2、在图1-4所示电路中,已知U =4V ,电流I =-2A ,则电阻值R 为( b )。
(a )
2
(b )2
(c )
8
3、在图1-5所示电路中,U ,I 均为正值,其工作状态是( b )。
(a )电压源发出功率
(b )电流源发出功率 (c )电压源和电流源都不发出功率
4、图1-6所示电路中的等效电阻R 为( b )。
(a )4
(b )5
(c )6
U
R
+ U I S
S
+
A
B
4 Ω4 Ω
6 Ω
8 Ω
1 Ω .
.
.
图1-4 图1-5 图1-6
5、在计算非线性电阻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时,叠加定理( a )。 (a )不可以用
(b )可以用 (c )有条件地使用
6、理想运放工作于线性区时,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c )。
(a )只具有虚短路性质 (b )只具有虚断路性质 (c )同时具有虚短路和虚断路性质 7、用△–Y 等效变换法,求图1-7中A 、B 端的等效电阻R 为( b )。
(a )6
(b )7
(c )9
8、图1-8所示电路中,每个电阻R 均为8,则等效电阻R 为( a )。
(a )3
(b )4
(c )6
9Ω
9Ω
9Ω
3Ω
9Ω
A
B
.
.
.
.
R
R
R
R
R
图9、在图1-9所示电路中,如果把每个元件作为一条支路处理,则图中支路数和结点数分别为( b )。
(a )8和4 (b )11和6 (c )11和4
10、在图1-10所示电路中,各电阻值和U S 值均已知。欲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流过电阻R G 的电流
I G ,需列出独立的KCL 和KVL 方程数分别为( b )。
(a )4和3
(b )3和3 (c )3和4
+
-
+
-
R R R R R I U 1
2
3
4
G
G
S
.
.
..
+
图1-9 图1-10
11、图1-11所示电路中,电压U AB =10V ,I S =1A ,当电压源U S 单独作用时,电压U AB 将( b )。
(a )变大 (b )为零 (c )不变
12、在图1-12所示电路中,已知:U
S =9V ,I S =6mA ,当电压源U S 单独作用时,通过R L 的电流是1mA ,那么当电流源I S 单独作用时,通过电阻R L 的电流I L 是( a )。 (a )2mA
(b )4mA
(c )2mA
A
B S
S
I U R R 1
2
.
.
+-
Ω2 ΩS
S I U I R L
L 3 k 6 k .
.
ΩΩ+-
图1-11 图1-12
13、已知某正弦交流电压V )cos(380ϕω+=t u ,则可知其有效值是( b )。 (a )220V
(b )
(c )380V
14、已知两正弦交流电流A )60314cos(51︒+=t i ,A )60314cos(52︒-=t i ,则二者的相位关系是( c )。 (a )同相
(b )反相
(c )相差120°
15、与电压相量V )4j 3(-=U 对应的正弦电压可写作u =( b )。
(a )V )9.36cos(
5︒-t ω (b )V )1.53cos(25︒-t ω (c )V )1.53cos(25︒+-t ω 16、电路如图1-13所示,其电压放大倍数等于( a )。 (a )1 (b )2 (c )零
17、在图1-14所示电感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正确关系式应是( b )。 (a )i L
u t =d d (b )u L i
t
=-d d (c )u=Li
u +
图1-13 图1-14
18、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如图1-15所示,在线性区、理想运放条件下,其虚断路是指( c )。 (a )-
+
=u u (b )-
+
=i i (c )-
+
=i i =0
-
∞ + +
u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