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高中数学解析几何问题的题型与方法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平面解析几何的常见题型及解答方法

高中数学平面解析几何的常见题型及解答方法

高中数学平面解析几何的常见题型及解答方法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平面解析几何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考试中的重点。

平面解析几何主要研究平面上的点、直线、圆等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通过坐标系和代数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平面解析几何题型及解答方法,希望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帮助。

一、直线方程的求解直线方程的求解是平面解析几何中的基础内容。

常见的题型有已知直线上的两点,求直线方程;已知直线的斜率和一点,求直线方程等。

这里我们以已知直线上的两点,求直线方程为例进行说明。

例如,已知直线上的两点为A(2,3)和B(4,5),求直线方程。

解题思路:设直线的方程为y = kx + b,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

根据已知条件,我们可以列出方程组:3 = 2k + b5 = 4k + b解方程组,得到k和b的值,从而得到直线方程。

解题步骤:1.将方程组改写为矩阵形式:| 2 1 | | k | | 3 || 4 1 | | b | = | 5 |2.利用矩阵的逆运算,求出k和b的值。

3.将k和b的值代入直线方程y = kx + b,即可得到直线方程。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求解直线方程的方法是通过已知条件列方程组,然后通过矩阵运算求解出未知数的值,最后将值代入直线方程得到结果。

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平面解析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常见的题型有直线与圆的切线问题、直线与圆的交点问题等。

这里我们以直线与圆的切线问题为例进行说明。

例如,已知圆的方程为x^2 + y^2 = 4,直线的方程为y = 2x - 1,求直线与圆的切点坐标。

解题思路: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直线与圆是否有交点。

当直线与圆有交点时,我们可以通过求解方程组得到交点坐标。

当直线与圆没有交点时,我们需要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而确定是否有切点。

解题步骤:1.将直线方程代入圆的方程,得到一个关于x的二次方程。

2.求解二次方程,得到x的值。

解析几何题型及解题方法总结

解析几何题型及解题方法总结

解析几何题型及解题方法总结
题型:1、求曲线方程(类型确定、类型未定);2、直线与圆锥曲线的
交点题目(含切线题目);3、与曲线有关的最(极)值题目;4、与曲线有关
的几何证实(对称性或求对称曲线、平行、垂直);5、探求曲线方程中几
何量及参数间的数目特征。

解题方法:
1、紧密结合代数知识解题:“求到两定点的距离之比等于常数的点
的轨迹”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取平面直角坐标系,使两定点的连线为x轴,且连线段的中点为原点,并设两定点的距离为2b,则两定点分别为M(b,0)N(-b,0),N(x,y)是轨迹上任意一点,常数为n,最终得到轨迹
方程(n2-1)(x2+y2)+2b(n2+1))x+b2(n2-1)=0。

2、充分利用几何图形性质简化解题过程:在对曲线轨迹方程求解的
过程中,通过几何条件,可以对轨迹的曲线类型进行判断,然后通过待定
系数法来求解。

3、用函数(变量)的观点来解决问题:对于解析几何问题而言,由
于线或点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图形中其他量的改变,这样类型的题目,往
往可以使用函数的观点来求解。

例如,在次全国高中数学竞赛题中,已知
抛物线y2=6x上的2个动点A(x1,y1)和B(x2,y2),其中x1≠x2且
1+2=4。

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交于点C,求AABC面积的最大值。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解题方法总结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解题方法总结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解题方法总结老师在讲题的时候,经常如未卜先知一般,就知道已知条件里经常存在着一个自己完全不知道的信息;或者分析着分析着,就突然来句:“这道题可以用反证法/数学归纳法……”解法是很精妙,但换你来做,你就是没有意识到要采用这样的方法。

我也曾经问过老师,为什么你们当时会想到用这种方法?得到的也往往是“不知道”、“题目做多了就明白了”。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解题方法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解析几何高考的命题趋势:(1)题型稳定:近几年来高考解析几何试题一直稳定在三(或二)个选择题,一个填空题,一个解答题上,占总分值的20%左右。

(2)整体平衡,重点突出:其中对直线、圆、圆锥曲线知识的考查几乎没有遗漏,通过对知识的重新组合,考查时既留意全面,更留意突出重点,对支撑数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考查时保证较高的比例并保持必要深度。

近几年新教材高考对解析几何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类型:① 求曲线方程(类型确定、类型未定);②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题目(含切线题目);③与曲线有关的最(极)值题目;④与曲线有关的几何证实(对称性或求对称曲线、平行、垂直);⑤探求曲线方程中几何量及参数间的数目特征;高中数学解析几何解题方法:(3)能力立意,渗透数学思想:一些虽是常见的基本题型,但假如借助于数形结合的思想,就能快速正确的得到答案。

(4)题型新奇,位置不定:近几年解析几何试题的难度有所下降,选择题、填空题均属易中等题,且解答题未必处于压轴题的位置,计算量减少,思考量增大。

加大与相关知识的联系(如向量、函数、方程、不等式等),凸现教材中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要求。

加大探索性题型的分量。

在近年高考中,对直线与圆内容的考查主要分两部分:(1)以选择题题型考查本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此类题一般难度不大,但每年必考,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类:①与本章概念(倾斜角、斜率、夹角、间隔、平行与垂直、线性规划等)有关的题目;②对痴光目(包括关于点对称,关于直线对称)要熟记解法;③与圆的位置有关的题目,其常规方法是研究圆心到直线的间隔.以及其他“标准件”类型的基础题。

高考解析几何题

高考解析几何题

高考解析几何题高考解析几何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解析几何作为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数学试题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它主要研究图形的几何性质与代数表达式之间的联系,通过坐标系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进行求解。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高考解析几何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帮助考生在面对这类题目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一、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包括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以及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圆锥曲线的性质。

熟练掌握这些概念及其相关公式是解题的基础。

例如,直线的方程有一般式、点斜式、两点式等,每种形式都有其适用的场合。

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焦点性质等,都需要考生牢记于心。

二、培养图形的直观感知能力解析几何题目往往需要考生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出题目所描述的图形,并能够对图形进行操作和变换。

因此,培养良好的图形直观感知能力对于解题至关重要。

考生可以通过多做练习题、观察生活中的几何图形等方式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三、运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解析几何的特点就是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因此,考生需要掌握如何通过代数运算来求解几何问题。

例如,通过联立方程组求交点,利用向量方法求解角度和距离,或者运用坐标变换简化问题等。

这些方法都需要考生在解题时灵活运用。

四、注意解题步骤的条理性在高考中,解析几何题目往往步骤较多,需要考生条理清晰地进行解题。

首先,要仔细审题,弄清楚题目的要求和所给条件;其次,要合理规划解题步骤,避免在解题过程中出现混乱;最后,要仔细检查,确保每一步的计算都是正确的。

五、总结常见题型和解题模板高考解析几何题目虽然千变万化,但总有规律可循。

考生可以通过总结历年高考题,找出常见的题型和解题模板。

例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动点轨迹问题、最值问题等,都有其特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掌握这些模板,可以帮助考生在面对新题目时能够迅速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六、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高考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考试,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是提高分数的关键。

高考数学解析几何9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高考数学解析几何9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解析几何命题趋向:
1.注意考查直线的基本概念,求在不同条件下的直线方程,直线的位置关系,此类题大多都属中、低档题,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每年必考
2.考查直线与二次曲线的普通方程,属容易题,对称问题常以填空题出现
3.考查圆锥曲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题多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有时会出现有一定灵活性和综合性较强的题,如求轨迹,与向量结合,与求最值结合,属中档题。

考点透视
一.直线和圆的方程
1.理解直线的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
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4.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的应用.
5.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了解坐标法.
6.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
二.圆锥曲线方程
1.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2.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3.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4.了解圆锥曲线的初步应用.。

高中数学各块重点知识《解析几何》

高中数学各块重点知识《解析几何》

高中数学各块重点知识、方法、题型
§9.解析几何
1.直线方程:方向向量、法向量、直线方程的点方向式、点法向式、点斜式、一般式;
2.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及其计算;
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平行的充要条件(2)重合的充要条件(3)相交的充要条件(4)用斜率研究的位置关系;
4.两条直线的夹角:(1)平行、重合的夹角(2)夹角的定义(3)夹角计算公式(4)方向向量与夹角关系(5)两条直线的垂直问题(6)用夹角公式注意问题:斜率不存在、角平分线情况的多解问题;
5.点到直线距离:(1)公式(2)两条平行直线的距离公式(3)直线的同侧点与异侧点的特征;
6.对称点问题:直线上一点到两点距离之和最小值、距离之差的最值、光线问题、用对称研究角平分线问题;
7.曲线与方程:(1)曲线与方程的关系(2)研究曲线方程的步骤(3)研究曲线方程的本质:求出动点坐标满足的关系式;
8.曲线的交点:(1)求曲线的交点(2)数形结合(3)消参法研究曲线方程;
9.圆的方程:(1)标准方程(2)一般式方程(3)点与圆的位置关系(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5)有关的计算以及数形结合;。

解析几何的常见题型解题方法

解析几何的常见题型解题方法

解析几何的常见题型解题方法几何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与形状、大小、位置等相关的问题。

在解析几何中,常见的题型包括直线方程、平面方程、距离公式、中点公式、向量运算等。

本文将从这些常见题型出发,介绍解析几何的解题方法。

1. 直线方程直线方程是解析几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一条直线可以用斜率截距法、两点法或点斜式等多种方式表示。

例如,已知直线过点A(2,3)且斜率为2,求直线的方程。

解法如下:首先,利用点斜式可以得到直线的方程为y-3=2(x-2)。

进一步化简,得到直线方程为y=2x-1。

2. 平面方程平面方程是解析几何中另一个常见的题型。

平面可以用点法、法向量法或截距法表示。

例如,已知平面过点A(2,3,4)、B(1,2,3)和C(3,4,5),求平面的方程。

解法如下:首先,利用两个向量来确定平面的法向量。

设AB和AC两向量,则平面的法向量可以通过叉积运算得到。

即AB×AC=(-1,1,1)。

进一步,利用点法可得平面的方程为-1(x-2)+1(y-3)+1(z-4)=0。

化简可得-x+y+z-5=0,即平面的方程为x-y-z+5=0。

3. 距离公式在解析几何中,我们常需要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

两点间的距离可以通过距离公式来计算。

例如,已知点A(2,3)和点B(4,5),求AB两点间的距离。

解法如下:根据距离公式,AB的距离可以表示为√[(x2-x1)²+(y2-y1)²]。

带入坐标可得√[(4-2)²+(5-3)²],化简后得√8。

因此,点A(2,3)和点B(4,5)之间的距离为√8。

4. 中点公式中点公式是解析几何中常见的一个定理,用来求线段的中点坐标。

例如,已知线段AB的两个端点A(2,3)和B(4,5),求线段AB的中点坐标。

解法如下:根据中点公式,线段AB的中点坐标可以表示为[(x1+x2)/2,(y1+y2)/2]。

带入坐标可得[(2+4)/2, (3+5)/2],化简后得(3,4)。

高中数学解解析几何中的位置关系问题的方法与思路整理

高中数学解解析几何中的位置关系问题的方法与思路整理

高中数学解解析几何中的位置关系问题的方法与思路整理高中数学解析几何中的位置关系问题的方法与思路整理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几何图形与代数方程之间的关系。

在解析几何中,位置关系问题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考点。

本文将介绍解析几何中位置关系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思路,并通过具体的题目进行分析和说明,以帮助高中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问题在解析几何中,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问题是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对于给定的点和直线,我们需要确定它们的位置关系,即点是否在直线上、直线是否经过点等。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来说明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例题:已知点A(2, 3)和直线L:2x - 3y + 6 = 0,判断点A是否在直线L上。

解析:要判断点A是否在直线L上,我们可以将点A的坐标代入直线的方程,如果等式成立,则点A在直线上。

代入A(2, 3)得到2(2) - 3(3) + 6 = 4 - 9 + 6 = 1 ≠ 0,因此点A不在直线L上。

思路:通过将点的坐标代入直线的方程,判断等式是否成立,从而确定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二、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问题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问题是解析几何中的另一个重要考点。

对于给定的两条直线,我们需要确定它们的位置关系,即两直线是否平行、相交或重合。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来说明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例题:已知直线L1:2x - 3y + 6 = 0和直线L2:4x - 6y + 12 = 0,判断直线L1与直线L2的位置关系。

解析:要判断直线L1与直线L2的位置关系,我们可以比较两直线的斜率和截距。

直线的斜率可以通过将直线的方程转化为斜截式来得到,斜截式的形式为y = kx + b,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

直线的斜率相等,则两直线平行;直线的斜率相等且截距相等,则两直线重合;直线的斜率不相等,则两直线相交。

将直线L1和L2的方程转化为斜截式,得到L1:y = (2/3)x - 2 和 L2:y =(2/3)x - 2。

了解解析几何中的空间几何问题解决高中数学题

了解解析几何中的空间几何问题解决高中数学题

了解解析几何中的空间几何问题解决高中数学题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图形在坐标平面上的性质和变换等内容。

而在解析几何中,空间几何问题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通过解析几何的角度,为大家分享一些解决高中数学题中的空间几何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一、空间几何基础概念在了解解析几何中的空间几何问题之前,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础概念。

我们知道,空间几何研究的是三维空间中的图形和其性质。

其中,点、线、面是空间几何的基本要素。

1. 点:点是空间中的一个位置,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等。

2. 直线:直线是空间中由无限多个点组成的集合,用小写字母表示,如l、m等。

3. 面:面是空间中由无限多个点和直线组成的集合,用大写字母表示,如平面P、平面Q等。

在空间几何问题中,我们经常会涉及到点与直线、点与面之间的关系,也包括直线与直线、直线与面之间的关系。

掌握这些关系是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关键。

二、三维坐标系在解析几何中,我们使用三维坐标系来描述和研究空间几何问题。

三维坐标系由三条相互垂直的坐标轴组成,分别是x轴、y轴和z轴。

我们用(x, y, z)表示一个点在三维坐标系中的位置。

对于一个点A(x₁, y₁, z₁)和另一个点B(x₂, y₂, z₂),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B = √[(x₂-x₁)² + (y₂-y₁)² + (z₂-z₁)²]利用三维坐标系,我们可以更详细地描述和分析空间几何中的问题,包括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点与面的位置关系等等。

三、空间几何问题的解决方法接下来,我们将以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方法。

例1:已知直线l: x-2/3=y+3=-z+1与平面P:2x+3y-4z+5=0相交,求交点坐标。

解析:先将直线和平面的方程联立,得到联立方程组:x - 2/3 = y + 3 = -z + 12x + 3y - 4z + 5 = 0我们可以通过消元法,将联立方程组转化为两个方程:x - (2/3) = y + 32y - 3z = -5解决这个方程组,可以得到x、y、z的值。

【高考数学】高考解析几何解答题题型分析及解答策略(学生).doc

【高考数学】高考解析几何解答题题型分析及解答策略(学生).doc

高考解析几何解答题题型分析及解答策略。

©归纳・・1.定点问题(1)解析几何中直线过定点或曲线过定点问题是指不论直线或曲线中的参数如何变化,直线或曲线都经过某一个定点.(2)定点问题是在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变的点,那么就可以用变量表示问题中的直线方程、数量积、比例关系等,这些直线方程、数量积、比例关系不受变量所影响的某个点,就是要求的定点.2.定值问题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是指某些几何量(线段的长度、图形的面积、角的度数、直线的斜率等)的大小或某些代数表达式的值等和题目中的参数无关,不随参数的变化而变化,而始终是一个确定的值.3.最值问题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类型较多,解法灵活多变,但总体上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几何方法, 即利用曲线的定义、几何性质以及平面几何中的定理、性质等进行求解;二是利用代数方法,即把要求最值的几何量或代数表达式表示为某个(些)参数的函数,然后利用函数方法、不等式方法等进行求解.4.圆锥曲线中的范围问题(1)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建立目标函数和不等关系.(2)建立目标函数的关键是选用一个合适的变量,其原则是这个变量能够表达要解决的问题;建立不等关系的关键是运用圆锥曲线的几何特征、判别式法或基本不等式等灵活处理.5.圆锥曲线中的存在性问题(1)所谓存在性问题,就是判断满足某个(某些)条件的点、直线、曲线(或参数)等几何元素是否存在的问题.(2)这类问题通常以开放性的设问方式给出,若存在符合条件的几何元素或参数值,就求出这些几何元素或参数值;若不存在,则要求说明理由.6.圆锥曲线中的证明问题圆锥曲线中的证明问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证明点、直线、曲线等几何元素中的位置关系,如:某点在某直线上、某直线经过某个点、某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等;另一类是证明直线与圆锥曲线中的一些数量关系(相等或不等).7.圆锥曲线与三角、向量的交汇问题8.圆锥曲线与数列、不等式的交汇问题9.圆锥曲线与函数、导数的交汇问题.(1)求椭圆E的方程;(2)过椭圆E的左顶点A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分别与椭圆E交.于(不同于点A的)M, N两点,试判断直线与x轴的交点是否为定点,若是,求出定点坐标;若不是,请说明理由.[例2].已知椭圆C:务+相=1(泓>0)的离心率e=斗,左、右焦点分别为Fi,F2,点F(2, 茶),点%在线段PF1的中垂线上.(1)求椭圆。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答题全攻略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答题全攻略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答题全攻略解析几何由于形式复杂多样,一直是难于解决的问题,很多同学对于解析几何的把握还差很多,很多同学对此知识点提出了相应的问题。

对此清华附中数学老师有针对性的回答了同学们的共性问题。

下面是对本次答疑情况的汇总,希望对大家学习数学尤其是解析几何部分有所帮助。

1考试时间分配问题1:老师我怎么这么短时间内做几道题通解一类题目呢?解析几何也有不少类型题老师:理解的基础上去做,不要单纯的套公式,做题一定要保证真的会了,而不是只追求数量。

如果感觉自己的水平没有提高,那么问问自己错题有没有好好整理,有没有盖住答案重新做过,再做的时候能不能保证很快的就有思路,之前出过的问题有没有及时得到解决?总之刷题不能埋头死刷,要有总结和反思。

如果都做到了,考试还是没有好成绩,那么看看是不是考试时过于紧张,这个时候心态也很重要!问题2:错题也有很多呀,怎么从错题那里去帮助学习数学呀?都抄几遍和看几遍吗?很多呀!该怎么办呢?老师:对待错题,不要抄也不要只是看,当做新题重新做一遍,有时候一道题我们直接去看答案,总是发现不了问题,我建议把错题的题目直接汇编在一起,不要有答案,每隔一段时间都重新做一下,如果做题的过程很肯定,没有模糊的地方,这道题才可以过。

这个过程比做新题更重要。

问题3:老师我数学只有三四十分马上高考该从哪里开始复习分数会提高呢?老师:简单的题目模块比如复数、集合、线性规划、程序框图、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简单的等差等比数列以及立体几何等,还有导数和圆锥曲线的第一问,找出前几年的高考题,看看都考了哪些简单模块,一个模块练几十道,绝对会有效果的,别放弃,只要努力一定能看到进步!问题4:三视图怎么想也想不出来!有什么好的办法呀!老师!救救我老师:平时见到三视图的题目无论问什么,都是去画他的立体图形,训练自己。

如果考试时真的想不出来了,那么看看能不能判断出这个图形是什么,比如正视图和侧视图都只有一个最高顶点,那么基本可以判断这是一个椎体,如果是求体积的题目,直接底面积乘以高除以3就可以了,但是这个方法不是所有题目都适用。

破解高中数学中的平面解析几何问题的解题技巧

破解高中数学中的平面解析几何问题的解题技巧

破解高中数学中的平面解析几何问题的解题技巧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一部分,也是较难掌握的数学分支之一。

在解析几何中,平面解析几何问题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平面解析几何的解题技巧,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建立坐标系在解决平面解析几何问题之前,首先要建立坐标系。

选择一个合适的坐标系有助于简化解题过程,减少冗余计算。

通常,我们可以选择直角坐标系或极坐标系,具体选择取决于问题的特点。

对于直角坐标系,可以将问题中涉及到的点坐标表示为(x, y)的形式,从而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对于极坐标系,可以通过引入极坐标参数来分析问题,有时候更具优势。

建立坐标系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了。

二、利用性质和定理在平面解析几何中,有许多性质和定理可以应用于解题过程中。

熟练掌握这些定理和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 距离公式:根据两点的坐标,可以用距离公式计算它们之间的距离。

对于直角坐标系,距离公式为:d = √((x2 - x1)² + (y2 - y1)²)。

对于极坐标系,距离公式为:d = √(r1² + r2² - 2r1r2cos(θ2 - θ1))。

2. 中点公式:根据两点的坐标,可以求得它们连线的中点坐标。

对于直角坐标系,中点公式为:(x, y) = ((x1 + x2) / 2, (y1 + y2) / 2)。

3. 斜率公式:根据两点的坐标,可以求得它们连线的斜率。

对于直角坐标系,斜率公式为:斜率k = (y2 - y1) / (x2 - x1)。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x2 - x1)为0时,斜率不存在或为无穷大。

4. 直线方程:利用点斜式或两点式可以得到直线的方程。

点斜式:y - y1 = k(x - x1);两点式:(y - y1) / (x - x1) = (y2 - y1) / (x2 - x1)。

5. 圆的方程:根据圆心和半径的坐标可以得到圆的方程。

高中数学解解析几何中的距离问题的步骤与技巧整理

高中数学解解析几何中的距离问题的步骤与技巧整理

高中数学解解析几何中的距离问题的步骤与技巧整理高中数学解析几何中的距离问题的步骤与技巧整理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中距离问题是解析几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掌握解析几何中的距离问题的解题步骤和技巧,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非常关键。

本文将从几何图形的特点、距离的定义、解题步骤和技巧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解析几何中的距离问题。

一、几何图形的特点在解析几何中,我们常常遇到直线、平面、圆等几何图形。

了解这些图形的特点对于解决距离问题非常重要。

1. 直线:直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可以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直线的特点是方向唯一,无限延伸。

2. 平面:平面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可以用三个不共线的点确定一个平面。

平面的特点是无限延伸,有无数个方向。

3. 圆:圆是由平面上的一组点组成的,这组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圆的特点是曲线形状,任意两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了解几何图形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在解决距离问题时,更好地理解题目中所给出的几何图形,从而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二、距离的定义在解析几何中,距离是指两个点之间的直线段长度。

根据距离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两点间的距离是唯一确定的,与路径无关。

2. 两点间的距离可以用勾股定理求解。

3. 两点间的距离可以用坐标表示,即坐标差的绝对值。

三、解题步骤与技巧解析几何中的距离问题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和技巧来解决:1. 确定几何图形:首先,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确定所涉及的几何图形,如直线、平面、圆等。

2. 建立坐标系:对于平面上的几何图形,我们可以建立坐标系,将图形上的点用坐标表示,便于计算距离。

3. 利用距离的定义:根据距离的定义,将所求的距离表示为两点之间的距离,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利用勾股定理或坐标差的绝对值来求解。

4. 注意特殊情况: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如两点重合、垂直、平行等情况,这些情况可能会对解题过程产生影响。

下面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说明解析几何中距离问题的解题步骤和技巧。

高中数学 解析几何(解析版)

高中数学 解析几何(解析版)

热点07 解析几何解析几何一直是高考数学中的计算量代名词,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一直是2+1+1模式.即两道填空,一道选择,一道解答题.高考中选择部分,一道圆锥曲线相关的简单概念以及简单性质,另外一道是圆锥曲线的性质会与直线、圆等结合考查一道综合题目,一般难度中等.填空题目也是综合题目,难度中等.大题部分一般是以椭圆抛物线性质为主,加之直线与圆的相关性子相结合,常见题型为定值、定点、对应变量的取值范围问题、面积问题等.双曲线一般不出现在解答题中,一般出现在小题中.即复习解答题时也应是以椭圆、抛物线为主.本专题主要通过对高考中解析几何的知识点的统计,整理了高考中常见的解析几何的题型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总结,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能够掌握高考中解析几何出题的脉略,从而能够对于高考中这一重难点有一个比较详细的认知,对于解析几何的题目的做法能够有一定的理解与应用. 【满分技巧】定点问题:采用逆推方法,先计算出结果.即一般会求直线过定点,或者是其他曲线过定点.对于此类题目一般采用特殊点求出两组直线,或者是曲线然后求出两组直线或者是曲线的交点即是所要求的的定点.算出结果以后,再去写出一般情况下的步骤.定值问题:一般也是采用利用结果写过程的形式.先求结果一般会也是采用满足条件的特殊点进行带入求值(最好是原点或是(1.0)此类的点).所得答案即是要求的定值.然后再利用答案,写出一般情况下的过程即可.注:过程中比较复杂的解答过程可以不求,因为已经知道答案,直接往答案上凑即可.关于取值范围问题:一般也是采用利用结果写过程的形式.对于答案的求解,一般利用边界点进行求解,答案即是在边界点范围内.知道答案以后再写出一般情况下的步骤比较好写.一般情况下的步骤对于复杂的计算可以不算.【考查题型】选择,填空,解答题 【限时检测】(建议用时:120分钟) 一、单选题1.(2020·上海闵行区·高三一模)已知点P 为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右支上一点,点1F ,2F 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点I 是12PF F △的内心(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若恒有12123IPF IPF IF F S S -=△△△,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A .y x =±B .2y x =±C .y =D .y x = 【答案】D【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关系寻求,a c 等量关系,再推导出,a b 关系即可.【详解】1212IPF IPF IF F S S -=△△△,且I 是12PF F △的内心,设内切圆的半径为r ,则121112222PF r PF r c r ⋅-⋅=⨯⨯,∴12PF PF -=,即2a =,2222213b c a a a -∴==,即b a =,∴渐近线方程是3y x =±.故选:D.【点睛】求解与双曲线性质有关的问题时要结合图形进行分析,既使不画出图形,思考时也要联想到图形,当涉及顶点、焦点、实轴、虚轴、渐近线等双曲线的基本量时,要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挖掘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2.(2020·上海嘉定区·高三一模)过双曲线2222:1x y C a b-=的右顶点作x 轴的垂线与C 的一条渐近线相交于点A ,若以C 的右焦点为圆心,以2为半径的圆经过A 、O 两点(O 为坐标原点),则双曲线C 的方程为( )A .2213x y -=B .2213y x -=C .22122x y -=D .22126x y -=【答案】B【分析】2FO =,故2c =,不妨设渐近线方程为by x a=,则(),A a b ,根据2AF =,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连接AF ,2FO =,故2c =,不妨设渐近线方程为by x a=,则(),A a b .故()22222b a =+-,解得1,3a b ==,故双曲线方程为2213y x -=故选:B3.(2020·上海高三一模)抛物线28y x =的准线方程是( )A .4x =B .2x =C .2x =-D .4x =-【答案】C【分析】由抛物线的知识直接可得答案. 【详解】抛物线28y x =的准线方程是2x =- 故选:C4.(2020·上海徐汇区·位育中学高三月考)若直线:2l y kx =+与曲线22:6(0)C x y x -=>交于不同的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151533⎛⎫- ⎪⎝⎭B .150,3⎛ ⎝⎭C .15,03⎛⎫- ⎪⎝⎭ D .151⎛⎫- ⎪ ⎪⎝⎭【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得到22:6(0)C x y x -=>表示双曲线226x y -=的右支,联立直线与曲线方程,设两交点为()11,x y ,()22,x y ,结合韦达定理,以及判别式,即可得出结果.【详解】因为22:6(0)C x y x -=>表示双曲线226x y -=的右支,由2226y kx x y =+⎧⎨-=⎩消去y 得()2226x kx -+=,整理得()2214100k x kx ---=, 设直线:2l y kx =+与曲线22:6(0)C x y x -=>的两交点为()11,x y ,()22,x y ,其中1>0x ,20x >,则1221221001401x x k k x x k ⎧=->⎪⎪-⎨⎪+=>⎪-⎩,解得1k <-,又()22164010k k∆=+->,解得33k -<<,综上,13k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由直线与双曲线位置关系求参数,属于常考题型.5.(2020·上海市新场中学高三月考)若直线()10a x y a ---=不通过第二象限,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1,)+∞C .()[),01,-∞+∞D .0,1【答案】A【分析】由直线不过第二象限,讨论10a -=、10a ->、10a -<求a 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由直线()10a x y a ---=不通过第二象限,知: 当10a -=,1a =时,1y =-符合题意;当10a ->,1a >时,直线上的点(0,)a -一定不在y 轴上半部分,所以0a ≥,即1a >; 当10a -<时,直线定过第二象限,不合题意; ∴综上有:[1,)a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由直线方程求参数范围,理解辨析直线不过某个象限时需要满足的条件,应用了分类讨论,属于简单题.6.(2020·上海市七宝中学高三月考)椭圆221168x y +=上有10个不同的点1210,,,P P P ,若点T 坐标为(1,0),数列{}(1,2,,10)=n TP n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则d 的最大值为( )A .29B .89C.59- D.59+ 【答案】C【分析】设椭圆上一点(,)P x y ,可知[4,4]x ∈-,则可求出||∈TP ,即可求出d 的最大值为max min||||101TP TP --.【详解】设椭圆上一点(,)P x y ,其中221168x y +=且[4,4]x ∈-,则2222221||(1)(1)81(2)7[7,25]162⎛⎫=-+=-+-=-+∈ ⎪⎝⎭x TP x y x x ,∴||∈TP ,∴max min max ||||101-==-TP TP d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椭圆上点到定点距离的取值范围,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属于中档题.7.(2020·上海市七宝中学高三月考)若动点A 、B 分别在直线1:70l x y +-=和2:50l x y +-=上移动,则AB 的中点M 到原点距离的最小值为( )A .B .2C .D .2【答案】C【分析】M 点的轨迹是两直线1l 与2l 之间与它们平行且距离相等的直线,由原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 【详解】∵A 在直线1l 上,B 在直线2l 上,M 是AB 中点,∴M 点在到两直线1l 与2l 距离相等的平行线上, 直线1:70l x y +-=和2:50l x y +-=,因此M 点所在直线为60x y +-=,则MO 的最小值为d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解题关键是确定点M 的轨迹. 二、填空题8.(2020·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三期中)已知点1,0A ,直线l :1x =-,两个动圆均过点A 且与l 相切,其圆心分别为1C 、2C ,若动点M 满足22122C M C C C A =+,则M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 【答案】221y x =-【分析】由抛物线的定义得动圆的圆心轨迹方程24y x =,设()1,C a b ,()2,C m n ,(),M x y ,根据22122C M C C C A =+可得21a x =-,2b y =,利用24b a =可求得结果.【详解】由抛物线的定义得动圆的圆心轨迹是以1,0A 为焦点,直线l :1x =-为准线的抛物线,其方程为24y x =,设()1,C a b ,()2,C m n ,(),M x y ,因为动点M 满足22122C M C C C A =+, 所以()()()2,,1,x m y n a m b n m n --=--+--,即21x a =+,2y b =, 所以21a x =-,2b y =,因为24b a =,所以()()22421y x =-, 所以221y x =-,即M 的轨迹方程为221y x =-. 故答案为:221y x =-【点睛】关键点点睛:由抛物线的定义得动圆的圆心轨迹方程24y x =是解题关键.9.(2020·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三期中)双曲线221169x y -=的左、右焦点为1F 、2F ,若点P 在双曲线上,120PF PF ⋅=,则12PF PF +=______.【答案】10【分析】连接PO ,则可得1222PF PF PO c +==,从而可得正确的答案.【详解】连接PO ,因为O 为12,F F 的中点,故12=2PF PF PO +,所以122PF PF PO +=, 而120PF PF ⋅=,故21PF F 是以P 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故1212210PF PF PO FO +===, 故答案为:10.10.(2020·上海高三专题练习)已知F 1,F 2是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的两个焦点,P 为椭圆C 上的一点,且12PF PF ⊥,若12PF F △的面积为9,则b =________. 【答案】3【分析】设1122,PF r PF r ==,由椭圆的定义得到122r r a +=,根据12PF PF ⊥,得到222124r r c +=, 进而求得2122r r b =,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设1122,PF r PF r ==,由椭圆的定义可得12122PF PF r r a +=+=,又由12PF PF ⊥,可得222124r r c +=,可得2222221212122()()444r r r r r r a c b =+-+=-=,即2122r r b =,所以12PF F △的面积为12221211222PF F Sr r b b ==⨯=, 又因为12PF F △的面积为9,即29b =,解得3b =.故答案为:311.(2020·上海虹口区·高三一模)设1F 、2F 分别是双曲线22221x y a b-=(0a >,0b >)的左、右焦点,点P 在双曲线右支上且满足212||||PF F F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430x y ±=,则12cos PF F ∠=___________. 【答案】45【分析】设双曲线的半焦距为c ,求得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可得a ,b ,c 的关系,求出12PF F 的三条边,运用余弦定理可求12cos PF F ∠值. 【详解】设双曲线的半焦距为c , 由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可得43b a =,则53c a ===,在12PF F 中,212||||2PF F F c ==,1||22PF c a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12(2)(22)(2)cos 22(22)c c a c PF F c c a ++-∠=⨯+54310253a aa c c a ++===.故答案为:45. 【点睛】关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到双曲线的焦半径,要马上联想到双曲线的定义解题.这是圆锥曲线的一个解题技巧,要注意熟练运用.12.(2020·上海虹口区·高三一模)过抛物线22y px =(0p >)的焦点作与抛物线对称轴垂直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且||4AB =,则p =___________. 【答案】2【分析】根据抛物线的焦半径公式表示出AB ,再根据AB 4=可直接求解出p 的值. 【详解】设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02p F ⎛⎫⎪⎝⎭,由条件可知2A B F p x x x ===,所以222A B p pAB AF BF x x p =+=+++=,又AB 4=,所以2p =, 故答案为:2.【点睛】结论点睛:抛物线的焦半径公式如下(p 为焦准距)(1)焦点F 在x 轴正半轴,抛物线上任意一点()00,P x y ,则02pPF x =+; (2)焦点F 在x 轴负半轴,抛物线上任意一点()00,P x y ,则02pPF x =-+;(3)焦点F 在y 轴正半轴,抛物线上任意一点()00,P x y ,则02pPF y =+;(4)焦点F 在y 轴负半轴,抛物线上任意一点()00,P x y ,则02pPF y =-+.13.(2020·上海青浦区·高三一模)点A 是椭圆221:12516x y C +=与双曲线222:145x y C -=的一个交点,点12,F F 是椭圆1C 的两个焦点,则12||||AF AF ⋅的值为___________.【答案】21【分析】先判断出椭圆与双曲线有相同的焦点坐标,设12||,||AF m AF n ==,不妨设0n m <<,利用椭圆与双曲线的定义,求出,m n 即可.【详解】对于椭圆1C :焦点在x 轴上,22225169c a b =-=-=; 对于双曲线2C :焦点在x 轴上,222459c a b =+=+=;则椭圆与双曲线有相同的焦点坐标,设12||,||AF m AF n ==,不妨设0n m <<,利用椭圆与双曲线的定义,得到104m n m n +=⎧⎨-=⎩,则73m n =⎧⎨=⎩,所以21mn =,则12||||AF AF ⋅的值为21;故答案为:21.14.(2020·上海高三一模)若圆C 以椭圆2211612x y +=的右焦点为圆心、长半轴为半径,则圆C 的方程为__________.【答案】22(2)16x y -+=【分析】根据椭圆的方程,可求出椭圆的右焦点和长半轴,椭圆的右焦点和长半轴是圆的圆心和半径,故可写出圆的方程.【详解】由椭圆方程可知221612a b ==,则24c =,所以椭圆右焦点为()2,0长半轴为4. 根据题意可知,()2,0为圆心,4为圆的半径.则圆的方程为()22216x y -+=.故答案为:()22216x y -+=.15.(2020·上海长宁区·高三一模)设F 为双曲线()222:10y x b bΓ-=>的右焦点,O 为坐标原点,P 、Q 是以OF 为直径的圆与双曲线Γ渐近线的两个交点.若PQ OF =,则b =___________. 【答案】1【分析】由已知得出点p 坐标,代入渐近线方程即可. 【详解】由已知PQ OF =可得(,)22c cp ,又点p 在渐近线b y x a = 上,22c b ca b a ∴=⋅⇒= 又1a = ,1b ∴=16.(2020·上海长宁区·高三一模)若直线1201x y k-+=的法向量与直线10x y +-=的方向向量垂直,则实数k =___________.【答案】1-【分析】写出直线的法向量和方向向量,由向量垂直的坐标运算求出k . 【详解】直线方程1201x y k-+=即为(1)(2)0k x y --+=,其法向量为(,1)k -,直线10x y +-=的方向向量为(1,1)-, 由题意(,1)(1,1)10k k -⋅-=+=,解得1k =-. 故答案为:1-.17.(2020·上海市七宝中学高三期中)函数211()1,22f x x x =--≤≤的图象绕着原点旋转弧度θ(0)θπ≤≤,若得到的图象仍是函数图象,则θ可取值的集合为_________.【答案】20,,33πππ⎡⎤⎡⎤⋃⎢⎥⎢⎥⎣⎦⎣⎦【分析】先画出211()1,22f x x x =--≤≤的图象,在旋转过程依据函数的定义可得θ可取值的集合. 【详解】()f x 的图象为如图(1)所示的一段弧,弧所在的圆的方程为:221x y +=,其中1,22A ⎛⎫- ⎪ ⎪⎝⎭,1,22B ⎛ ⎝⎭.在图象绕原点旋转的过程中,当B 从图(1)的位置旋转到()1,0,如图(2)所示,根据函数的定义,在这个旋转过程所得的图形均为函数的图象,故03πθ≤≤.在图象绕原点旋转的过程中,当B 从图(2)的()1,0位置旋转到x 轴下方,而A 在x 轴上,如图(3)所示,根据函数的定义,在这个旋转过程所得的图形不是函数的图象, 故233ππθ<<不符合. 在图象绕原点旋转的过程中, A 在x 轴下方,如图(4)所示,根据函数的定义,在这个旋转过程所得的图形是函数的图象,故23πθπ≤≤符合. 故答案为:20,,33πππ⎡⎤⎡⎤⋃⎢⎥⎢⎥⎣⎦⎣⎦. 【点睛】关键点点睛:在图象旋转的过程中,依据函数的定义来判断是关键.三、解答题18.(2020·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三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在曲线1C 的方程(),0F x y =中,以(),x y λλ(λ为非零的正实数)代替(),x y 得到曲线2C 的方程(),0F x y λλ=,则称曲线1C 、2C 关于原点“伸缩”,变换()(),,x y x y λλ→称为“伸缩变换”,λ称为伸缩比.(1)已知1C 的方程为22194x y -=,伸缩比2λ=,求1C 关于原点“伸缩变换”所得曲线2C 的方程;(2)射线l 的方程2y x =(0x ≥),如果椭圆1C :221164x y +=经“伸缩变换”后得到椭圆2C ,若射线l 与椭圆1C 、2C 分别交于两点A 、B ,且AB =2C 的方程;(3)对抛物线1C :212y p x =,作变换()()11,,x y x y λλ→,得抛物线2C :222y p x =;对2C 作变换()()22,,x y x y λλ→得抛物线3C :232y p x =,如此进行下去,对抛物线n C :22n y p x =作变换()(),,n n x y x y λλ→,得1n C +:212n y p x +=⋅⋅⋅若11p =,12nn λ⎛⎫= ⎪⎝⎭,求数列{}n p 的通项公式n p .【答案】(1)22194x y -=;(2)2214x y +=或221369x y +=;(3)()1122n n np -=. 【分析】(1)根据伸缩变换的定义将22194x y -=的,x y 分别变为2,2x y 后可得所求的曲线方程.(2)设伸缩变换比为λ,则可得曲线2C 的方程,联立直线方程和1C 的方程可求A 的坐标,同理可求B 的坐标,结合AB 的长度可得λ的值. (3)根据伸缩变换的定义可得12n n np p +=,利用累乘法可求{}n p 的通项公式. 【详解】(1)由条件得()()2222194x y -=,得2C :22194x y -=; (2)∵2C 、1C 关于原点“伸缩变换”,对1C 作变换()(),,x y x y λλ→(0λ>),得到222221164x y C λλ+=,解方程组()22021164y x x x y ⎧=≥⎪⎪⎨⎪+=⎪⎩得点A的坐标为⎝⎭;解方程组()2222021164y x x x y λλ⎧=≥⎪⎪⎨⎪+=⎪⎩得B点的坐标为⎝⎭;AB ===, 化简后得23840λλ-+=,解得12λ=,223λ=,因此椭圆2C 的方程为2214x y +=或221369x y +=. (3)对n C :22n y p x =作变换()(),,n n x y x y λλ→得抛物线1n C +:()22n n n y p x λλ=,得22nnp y x λ=,又∵212n y p x +=,∴1nn np p λ+=,即112n n n np p λ+==, 2313124123212222n n n n n p p p p p p p p p p ----⋅⋅⋅⋅⋅⋅⋅⋅=⋅⋅⋅⋅⋅⋅⋅⋅,则()()1112312122n n n n p p -+++⋅⋅⋅+-==,∵11p =,∴()1122n n np -=.【点睛】关键点点睛:(1)依据定义求出变换后的曲线方程,再结合题设条件从而可得参数的大小或关系;(2)数列通项的求法应依据递推关系的形式,如对形如()1nn a f n a -=这样的递推关系,可用累乘法. 19.(2020·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三期中)已知向量()21,a x x =+-,(21,2b n =(n 为正整数),函数()f x a b =⋅,设()f x 在()0,∞+上取最小值时的自变量x 取值为n a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对任意正整数n ,都有()2451n n b a ⋅-=成立,设n S 为数列{}n b 的前n 项和,求lim n n S →∞; (3)在点列()111,A a ,()222,A a ,()333,A a ,⋅⋅⋅()1,nnA a ⋅⋅⋅一中是否存在两点iA ,jA (i ,j 为正整数)使直线i j A A 的斜率为1?若存在,则求出所有的数对(),i j ;若不存在,请你写出理由.【答案】(1)n a =(2)12;(3)不存在;答案见解析. 【分析】(1)由题得()f x =21x-+,当x时函数取得最小值,所以n a =(2)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出11(1)221n S n =-+,即得lim n n S →∞; (3)任取i A 、j A (i 、j *∈N ,i j ≠),设i j A A 所在直线的斜率为ij k ,则ij k=1<,即得解.【详解】(1)()()(21,f x a b x x =⋅=+-⋅21x =-+,抛物线的顶点横坐标为0x =>,开口向上,在()0,∞+上, 当x时函数取得最小值,所以n a =(2)()()()2211111141212122121415n b n n n n n n ⎡⎤====-⎢⎥-+--++-⎣⎦.111111111(1)23352121221n S n n n ⎡⎤⎛⎫⎛⎫⎛⎫=-+-+⋅⋅⋅+-=- ⎪ ⎪ ⎪⎢⎥-++⎝⎭⎝⎭⎝⎭⎣⎦, 所以111lim lim12212n n n S n →∞→∞⎛⎫=-= ⎪+⎝⎭. (3)任取i A 、j A (i 、j *∈N ,i j ≠),设i j A A 所在直线的斜率为ij k ,则2211i jij a a i j k i j i j-+-+==--()()22222211111i j i j i j i j i j -+==<+++-+++,∴不存在两点i A ,j A (i ,j 为正整数)使直线i j A A 的斜率为1.【点睛】方法点睛:数列求和常用的方法有:(1)公式法;(2)错位相减法;(3)裂项相消法;(4)分组求和法;(5)倒序相加法.要根据数列的通项特征,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求和.20.(2020·上海市三林中学高三期中)已知倾斜角为45︒的直线l 过点()1,2A -和点B ,B 在第一象限,32AB =.(1)求点B 的坐标;(2)若直线l 与双曲线C :2221(0)x y a a-=>相交于E 、F 两点,且线段EF 的中点坐标为()4,1,求a 的值;(3)对于平面上任一点P ,当点Q 在线段AB 上运动时,称PQ 的最小值为P 与线段AB 的距离,已知点P 在x 轴上运动,写出点(),0P t 到线段AB 的距离h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答案】(1)()4,1;(2)2a =;(3)()()()221413152415t t t h t t t t -+<--⎪=-≤≤⎨-+>. 【分析】(1)由题意可得直线AB 方程为3y x =-,由32AB =,列方程组可求出点B 的坐标; (2)设()11,E x y ,()22,F x y ,直线方程与双曲线方程联立方程组,消去y 后,再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结合中点坐标公式可求出a 的值;(3)设线段AB 上任意一点Q 坐标为(),3Q x x -,则22()(3)PQ t x x =-+-()4)f x t==≤≤,然后分3142t+≤≤,342t+>,312t+<讨论可求得结果,或过A、B两点分别作线段AB的垂线,交x轴于()'1,0A-,()'5,0B,然后分点P在线段''A B上,点P在点'A的左边,点P在点'B的右边三种情况利用距离公式求解【详解】解:(1)直线AB方程为3y x=-,设点(),B x y,由223(1)(2)18y xx y=-⎧⎨-++=⎩及0x>,0y>得4x=,1y=,点B的坐标为()4,1.(2)由22231y xxya=-⎧⎪⎨-=⎪⎩得22116100x xa⎛⎫-+-=⎪⎝⎭,设()11,E x y,()22,F x y,则2122641ax xa+=-=-,得2a=.(3)(解法一)设线段AB上任意一点Q坐标为(),3Q x x-,PQ=记()4)f x t==≤≤.当3142t+≤≤时,即15t-≤≤时,min3322ttQ fP-+⎛⎫==⎪⎝⎭,当342t+>,即5t>时,()f x在[]1,4上单调递减,()min4PQ f==当312t+<,即1t<-时,()f x在[]1,4上单调递增,()min1PQ f==.综上所述,()131525tth t tt<-⎪-⎪=-≤≤⎨>.(解法二)过A、B两点分别作线段AB的垂线,交x轴于()'1,0A-,()'5,0B,当点P在线段''A B上,即15t-≤≤时,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minPQ=;当点P在点'A的左边,1t<-时,minPQ PA==当点P在点'B的右边,5t>时,minPQ PB==综上所述,()()()221413152415t t t h t t t t ⎧-+<-⎪⎪-⎪=-≤≤⎨⎪⎪-+>⎪⎩.【点睛】关键点点睛:此题考查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中点坐标公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在第(3)问的解答中关键是将PQ 表示出来,即22()(3)PQ t x x =-+-,然后构造关于x 的函数22223(3)()()(3)2(14)22t t f x t x x x t +-⎛⎫=-+-=-+≤≤ ⎪⎝⎭,再利用二次函数支轴定区间进行讨论即可,考查分类讨论思想,属于中档题21.(2020·上海虹口区·高三一模)已知点(1,0)A -、(1,0)B ,直线:0l ax by c ++=(其中,,a b c ∈R ),点P 在直线l 上.(1)若a 、b 、c 是常数列,求||PB 的最小值;(2)若a 、b 、c 是成等差数列,且PA l ⊥,求||PB 的最大值; (3)若a 、b 、c 是成等比数列,且PA l ⊥,求||PB 的取值范围. 【答案】(12;(2)22(3)(1,)+∞.【分析】(1)若a 、b 、c 是常数列,直线:10l x y ++=,PB 的最小值即为点()10B ,到10x y ++=的距离;(2)若a 、b 、c 是成等差数列,()():220l x y a y c +++=直线恒过点()1,2M -,PA PM ⊥,点P 在以AM 为直径的圆上,利用圆的性质即可求最值; (3)若a 、b 、c 是成等比数列,则2b ac =,即0a c x y b b ++=,设0b c q a b==≠,则20x qy q ++=,0q ≠,设()00,P x y ,利用PA l ⊥,00111AP l y k k x q ⎛⎫⋅=⨯-=- ⎪+⎝⎭,可得()001y q x =+,点P 在l 上可得2000x qy q ++=,联立两式可得20221q x q =-+,()()()2222220000111PB x y x q x =-+=-++将20221q x q=-+代入整理求最值即可. 【详解】(1)若a 、b 、c 是常数列,则a b c ==,且不等于0, 此时直线:0l ax by c ++=即10x y ++=,PB 的最小值即为点(1,0)B 到10x y ++=的距离,min PB ==(2)若a 、b 、c 是成等差数列,则2b a c =+,所以直线:0l ax by c ++=即():220l ax a c y c +++=, 整理得:()():220l x y a y c +++=所以2020x y y +=⎧⎨+=⎩ 可得12x y =⎧⎨=-⎩,此时直线恒过点()1,2M -,又因为PA l ⊥即PA PM ⊥, 所以点P 在以AM 为直径的圆上,因为(1,0)A -,()1,2M -,所以圆心为()0,1-,半径r ==圆的方程为()2212x y ++=,PB 最大值即为点(1,0)B 到圆心()0,1-的距离再加半径,所以max PB =(3)若a 、b 、c 是成等比数列,则2b ac =,且0a ≠,0b ≠,0c ≠, 将0ax by c两边同时除以b 得:0a cx y b b++=,设0b cq a b==≠,所以10x y q q ++=,所以20x qy q ++=,0q ≠,设()00,P x y , (1,0)A -、(1,0)B ,001AP y k x =+,1l k q=-,因为PA l ⊥,所以00111AP l y k k x q ⎛⎫⋅=⨯-=- ⎪+⎝⎭,可得()001y q x =+①, 又因为点P 在l 上,所以2000x qy q ++=②,将①代入②可得()220010q x x q +++=,即()202120q x q ++=,所以20221q x q =-+,所以()()()2222220000111PB x y x q x =-+=-++2222222222222222311111111q q q q q q q q q q ⎛⎫⎛⎫⎛⎫⎛⎫=+=------+ ⎪+++++ ⎪ ⎪ ⎪⎝⎭⎝⎭⎝⎭⎝⎭ 令211q t +=>,21q t =-,所以()22322232244414t t t t t PB t t t t t t --+-⎛⎫⎛⎫=+-==-+ ⎪ ⎪⎝⎭⎝⎭, 因为44y t t =-+在()1,+∞上单调递增,所以4441411y t t =-+>-+=,所以1PB >, 所以||PB 的取值范围是(1,)+∞.【点睛】关键点点睛:若a 、b 、c 是常数列,则10x y ++=,PB 的最小值即为点(1,0)B 到10x y ++=的距离,若a 、b 、c 是成等差数列可得直线l 恒过点()1,2M -,可得PA PM ⊥,点P 在以AM为直径的圆上,利用圆的性质即可求最值,第三问属于难题,设0b cq a b==≠,已知方程可化为20x qy q ++=,0q ≠,点P 在l 上可得2000x qy q ++=利用PA l ⊥,斜率成积为1-,可得()001y q x =+,联立两式可得20221q x q =-+,将20221q x q=-+代入()()()2222220000111PB x y x q x =-+=-++可得 222222231111q q q q q ⎛⎫⎛⎫=+---+ ⎪ ⎝+⎪⎝⎭⎭,令211q t +=>,21q t =-,将2PB 用t 表示,求最值即可.22.(2020·上海虹口区·高三一模)如图所示,A 、B 两处各有一个垃圾中转站,B 在A 的正东方向16km 处,AB 的南面为居民生活区,为了妥善处理生活垃圾,政府决定在AB 的北面P 处建一个发电厂,利用垃圾发电,要求发电厂到两个垃圾中转站的距离(单位:km )与它们每天集中的生活垃圾量(单位:吨)成反比,现估测得A 、B 两处中转站每天集中的生活垃圾量分别为约为30吨和50吨.(1)当15km AP =时,求APB ∠的值;(2)发电厂尽量远离居民区,要求PAB △的面积最大,问此时发电厂与两个垃圾中转站的距离各为多少? 【答案】(1)5arccos27;(2)534PA =,334PB =【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先计算出BP 的长度,然后利用余弦定理求解出cos APB ∠的值,从而APB ∠的值可求;(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条件分析得到P 的轨迹,由此确定出PAB △的面积最大值,从而可求解出发电厂与两个垃圾中转站的距离.【详解】(1)根据条件可知:3050AP BP ⋅=⋅,所以9BP km =,所以222225812565cos 2215927AP BP AB APB AP BP +-+-∠===⋅⨯⨯,所以5arccos 27APB ∠=; (2)以AB 中点为坐标原点,垂直于AB 方向为y 轴,建立坐标系如图所示: 设(),P x y ,()()8,0,8,0A B -,因为3050AP BP ⋅=⋅,所以53AP BP =, ()()22225883x y x y ++=-+22165441024160x x y -++=,所以2234640x x y -++=,所以()2217225x y -+=, 所以P 的轨迹是圆心为()17,0,半径为15的位于x 轴上方的圆, 所以当PAB △的面积最大时,此时P 的坐标为()17,15, 所以()()2217815534AP =--+=()2217815334BP =-+=【点睛】结论点睛:平面上给定两个定点,A B ,设P 点在同一平面上且满足()0,1PAPBλλλ=>≠,则P 的轨迹是个圆.23.(2020·上海闵行区·高三一模)已知椭圆2222 1(0)x y a b a b Γ+=>>:过点(0 2),,其长轴长、焦距和短轴长三者的平方依次成等差数列,直线l 与x 轴的正半轴和y 轴分别交于点 Q P 、,与椭圆Γ相交于两点 M N 、,各点互不重合,且满足12 PM MQ PN NQ λλ==,. (1)求椭圆Γ的标准方程; (2)若直线l 的方程为1y x =+,求1211λλ+的值;(3)若123,试证明直线l 恒过定点,并求此定点的坐标.【答案】(1)221124x y +=;(2)83-;(3)证明见解析,(2,0). 【分析】(1)由题意,得到2b =和222(2)(2)2(2)a b c +=,结合222a b c =+,求得2a 的值,即可求得椭圆Γ的标准方程;(2)由直线l 的方程为1y x =+,根据12PM MQ PN NQ λλ==,,求得12121211x xx x λλ==--,,得到121212112x x x x λλ++=-,联立方程组,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求解; (3)设直线l 的方程为()()0y k x m m =->,由1PM MQ ,得到111x m x λ=-和222xm xλ=-,联立方程组,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和123,求得2m =,得到直线l 的方程,即可求解.【详解】(1)由题意,因为椭圆22221(0)x y a b a bΓ+=>>:过点(02),,可得2b =, 设焦距为2c ,又由长轴长、焦距和短轴长三者的平方依次成等差数列,可得222(2)(2)2(2)a b c +=,即2222a b c += 又因为222a b c =+,解得212a =,所以椭圆Γ的标准方程为221124x y +=.(2)由直线l 的方程为1y x =+,可得而(01)(10)P Q ,,,, 设1122()()M x y N x y ,,,,因为12PM MQ PN NQ λλ==,,可得1111122222(1)(1)(1)(1)x y x y x y x y λλ-=---=--,,,,,, 从而111222(1)(1)x x x x λλ=-=-,, 于是12121211x x x x λλ==--,,所以12121212111122x x x x x x λλ++=+-=-,由2211241x y y x ⎧+=⎪⎨⎪=-+⎩,整理得24690x x --=,可得12123924x x x x +==-,,所以1212121211118223x x x x x x λλ++=+-=-=-. (3)显然直线l 的斜率k 存在且不为零,设直线l 的方程为()()0y k x m m =->,1122()()M x y N x y ,,,, 可得(0,)(,0)P km Q m -,, 由1PMMQ ,可得11111()()x y km m x y λ+=--,,, 所以()111x x m λ=-,从而111x m x λ=-,同理222x m x λ=-,又123,∴212122()30x x m x x m -++=①,联立221124()x y y k x m ⎧+=⎪⎨⎪=-⎩,得22222(13)63120k x k mx k m +-+-=, 则()42222222364(13)(312)121240k m k k m k k m -∆=+-=+->②,且2221212226312,1313k m k m x x x x k k -+==++③③代入①得2222222231263122300131313k m k m m m m k k k ---⋅+=⇒=+++,∴2m =,(满足②) 故直线l 的方程为()2y k x =-,所以直线l 恒过定点(20),. 【点睛】解答圆锥曲线的定点、定值问题的策略:1、参数法:参数解决定点问题的思路:①引进动点的坐标或动直线中的参数表示变化量,即确定题目中核心变量(通常为变量k );②利用条件找到k 过定点的曲线0(),F x y =之间的关系,得到关于k 与,x y 的等式,再研究变化量与参数何时没有关系,得出定点的坐标;2、由特殊到一般发:由特殊到一般法求解定点问题时,常根据动点或动直线的特殊情况探索出定点,再证明该定点与变量无关.24.(2020·上海青浦区·高三一模)已知动点M 到直线20x +=的距离比到点(1,0)F 的距离大1. (1)求动点M 所在的曲线C 的方程;(2)已知点(1,2)P ,A B 、是曲线C 上的两个动点,如果直线PA 的斜率与直线PB 的斜率互为相反数,证明直线AB 的斜率为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3)已知点(1,2)P ,A B 、是曲线C 上的两个动点,如果直线PA 的斜率与直线PB 的斜率之和为2,证明:直线AB 过定点.【答案】(1)24y x =;(2)证明见解析,定值1-;(3)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转化为动点M 到直线1x =-的距离和到点(1,0)F 的距离相等,结合抛物线的定义,即可求得曲线C 的方程;(2)由:2(1)PA l y k x -=-和2(1)PB l y k x -=--:,分别联立方程组,求得()22242,k k A k k ⎛⎫--⎪ ⎪⎝⎭和()22242,k k B k k ⎛⎫+-- ⎪ ⎪⎝⎭,结合斜率公式,即可求解; (3)由::2(1)PA l y k x -=-,2(1)PB l y k x -=--:,分别联立方程组()22242,k k A k k ⎛⎫--⎪ ⎪⎝⎭和()222,22k k B k k ⎛⎫ ⎪ ⎪--⎝⎭,求得2(2)22AB k k k k k -=-+,求得直线AB l 的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1)已知动点M 到直线20x +=的距离比到点(1,0)F 的距离大1, 等价于动点M 到直线1x =-的距离和到点(1,0)F 的距离相等,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曲线C 的轨迹时以(1,0)F 为焦点,以直线1x =-为准线的方程,且2p =,所以曲线C 的方程为24y x =.(2)设直线PA 的斜率为k ,因为直线PA 的斜率与直线PB 的斜率互为相反数,所以直线PB 的斜率为k -, 则:2(1)PA l y k x -=-,2(1)PB l y k x -=--:联立方程组22(1)4y k x y x-=-⎧⎨=⎩,整理得24480ky y k --+=, 即()()2420ky k y +--=⎡⎤⎣⎦,可得()22242,k k A k k ⎛⎫-- ⎪ ⎪⎝⎭联立方程组22(1)4y k x y x-=--⎧⎨=⎩,整理得24480ky y k +--=, 即()()2+420ky k y +-=⎡⎤⎣⎦,可得()22242,k k B k k ⎛⎫+-- ⎪ ⎪⎝⎭所以()()22224242122ABk kk k k k k k k ----==-+--,即直线AB 的斜率为定值1-. (3)设直线PA 的斜率为k ,所以直线PB 的斜率为2k -, 则2(1)PA l y k x -=-:,2(1)PB l y k x -=--: 两类方程组22(1)4y k x y x-=-⎧⎨=⎩,整理得24480ky y k --+=, 即()()2420ky k y +--=⎡⎤⎣⎦,可得()22242,k k A k k ⎛⎫-- ⎪ ⎪⎝⎭, 联立方程组()222(1)4y k x y x⎧-=--⎨=⎩,可得()22440k y y k --+=,即()()2220k y k y ---=⎡⎤⎣⎦,可得()222,22k k B k k ⎛⎫⎪ ⎪--⎝⎭所以()()22222242(2)22222ABk kk k k k k k k k k k k ----==-+---, 所以()2222(2)2222AB k k k k l y x k k k k ⎛⎫--=- ⎪ ⎪--+-⎝⎭:,整理得()2(2)122k k y x k k -=+-+ 所以直线AB 恒过()1,0-.【点睛】解答圆锥曲线的定点、定值问题的策略:1、参数法:参数解决定点问题的思路:①引进动点的坐标或动直线中的参数表示变化量,即确定题目中核心变量(通常为变量k );②利用条件找到k 过定点的曲线0(),F x y =之间的关系,得到关于k 与,x y 的等式,再研究变化量与参数何时没有关系,得出定点的坐标;2、由特殊到一般发:由特殊到一般法求解定点问题时,常根据动点或动直线的特殊情况探索出定点,再证明该定点与变量无关.25.(2020·徐汇区·上海中学高三期中)设()f x 是定义在()0,∞+上的函数,且()0f x >,对任意0a >,0b >,若经过点()(),a f a 、()(),b f b -的直线与x 轴的交点是(),0c ,则称c 为a 、b 关于函数()f x 的平均数,记为(),f M a b . (1)若()()10f x x =>,求(),f M a b 的表达式;(2)若(),f M a b =()f x 的解析式;(3)若对任意0a >,0b >,且a b ,都有()2,f abM a b a b<+成立,求证:()()()f a b f a f b +>+. 【答案】(1)(),2f a bM a b +=;(2)()f x =(0x >,k 为常数且0k >);(3)证明见解析. 【分析】(1)利用(),1a 、(),1b -、(),0c 三点共线,结合斜率公式可求得c 的表达式,即为所求; (2)利用点()(),a f a 、()(),b f b -、)=,进而可得出函数()f x 的解析式;(3)利用点斜式可求得经过点()(),a f a 、()(),b f b -的直线方程,可求得()()()()b a f ac af a f b -=++,由()2,f abM a b a b <+可推导出函数()f x y x =在()0,∞+上为增函数,进而可得出()()af a b f a a b+<+,()()bf a b f b a b+<+,然后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证得结论成立. 【详解】 (1)()()10f x x =>,由于点()(),A a f a 、()(),B b f b -、(),0C c 三点共线,即点(),1A a 、(),1B b -、(),0C c 三点共线,由斜率公式可得10012a bc a c c b --+=⇒=--, 因此,(),2f a bM a b +=;(2)(),f c M a b ==,由已知,()(),a f a 、()(),b f b -、)三点共线,00f a f b-+=f a f b -=,f a f b=,对任意的正实数a 、b 且ab f a f b=成立,即对任意的0x >f x由于()0f x >f x k=(其中k 为常数且0k >),所以,()f x =0x >,k 为常数且0k >); (3)记点()(),A a f a 、()(),B b f b -、(),0C c , 直线AB 的方程为()()()()()0f a f b y f a x a x a b+-=->-,直线AB 与x 轴的交点是(),0c ,可得()()()()f a f b f a c a a b+-=--,所以,()()()()b a f ac af a f b -=++,对任意0a >,0b >,且ab 都有()2,f abc M a b a b=<+. 则()()()()2b a f a aba f a fb a b -+<++,即()()()()2bf a af b ab f a f b a b+<++,整理可得()()()()220a f b abf a abf b b f a --+<,即()()()0a b bf a af b -->⎡⎤⎣⎦,则()()()0f a f b ab a b a b ⎡⎤-->⎢⎥⎣⎦,设a b >,则()()f a f b a b>,所以,函数()f x y x =在()0,∞+上为增函数, 所以,()()f a b f a a b a +>+,可得()()af a b f a a b +<+,同理可得()()bf a b f b a b+<+, 由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得()()()()()af a b bf a b f a f b f a b a b a b+++<+=+++.因此,对任意0a >,0b >,且ab 都有()2,f abM a b a b<+成立,()()()f a b f a f b +>+.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新定义问题,解本题的关键在于利用三点共线结合斜率公式求出c 关于a 、b 的表达式,在求解本题的第(3)问,要充分结合条件()2,f abM a b a b <+推导出函数()f x y x=在()0,∞+上为增函数,进而结合函数的单调性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证明结论.26.(2020•上海卷)椭圆22143x y +=,过右焦点F 作直线l 交椭圆于P 、Q 两点,P 在第二象限已知()(),,'','Q Q Q Q Q x y Q x y 都在椭圆上,且y'0Q Q y +=,'FQ PQ ⊥,则直线l 的方程为【答案】10x y +-=27.(2020•上海卷)双曲线22122:14x y C b-=,圆2222:4(0)C x y b b +=+>在第一象限交点为A ,(,)A A A x y ,曲线2222221,44,A A x y x x b x y b x x ⎧-=>⎪Γ⎨⎪+=+>⎩。

高中数学解题技巧之解析几何中的直线问题求解

高中数学解题技巧之解析几何中的直线问题求解

高中数学解题技巧之解析几何中的直线问题求解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中直线问题是解析几何的基础内容。

在解析几何中,直线问题求解是一个常见的题型,也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目。

本文将重点介绍解析几何中的直线问题求解技巧,并通过具体题目进行分析和说明,帮助高中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在解析几何中,直线问题求解通常涉及到直线的方程、性质和相关定理的应用。

解决直线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例题来说明解析几何中的直线问题求解技巧。

例题一:已知直线L1过点A(2,3)和点B(4,5),直线L2过点C(1,2)且与L1垂直,求直线L2的方程。

解题思路:首先,我们知道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是它们的斜率的乘积为-1。

因此,我们需要先求出直线L1的斜率,然后求出直线L2的斜率,最后利用斜率和已知点的坐标可以得到直线L2的方程。

直线L1的斜率k1 = (5-3)/(4-2) = 1由于直线L2与L1垂直,所以直线L2的斜率k2 = -1/k1 = -1直线L2过点C(1,2),所以直线L2的方程为y - 2 = -1(x - 1),化简得到y = -x + 3。

通过这个例题,我们可以看出解决直线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直线的斜率和方程。

在解决垂直直线问题时,需要利用斜率的乘积为-1的性质。

例题二:已知直线L1过点A(2,3)和点B(4,5),直线L2过点C(1,2)且与L1平行,求直线L2的方程。

解题思路:与上一个例题类似,我们需要先求出直线L1的斜率,然后求出直线L2的斜率,最后利用斜率和已知点的坐标可以得到直线L2的方程。

直线L1的斜率k1 = (5-3)/(4-2) = 1由于直线L2与L1平行,所以直线L2的斜率k2 = k1 = 1直线L2过点C(1,2),所以直线L2的方程为y - 2 = 1(x - 1),化简得到y = x + 1。

通过这个例题,我们可以看出解决直线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直线的斜率和方程。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题型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题型

解析几何题型考点 1.求参数的值求参数的值是高考题中的常见题型之一,其解法为从曲线的性质入手 ,构造方程解之 .例 1.假设抛物线 y 22 px 的焦点与椭圆 x 2 y 2 p 的值为〔〕 6 1的右焦点重合,那么2A . 2B . 2C . 4D . 4考查意图 : 此题主要考查抛物线、椭圆的标准方程和抛物线、椭圆的根本几何性质 .解答过程:椭圆 x 2y 21的右焦点为 (2,0),所以抛物线 y 22 px 的焦点为 (2,0),那么 p 4,62考点 2. 求线段的长求线段的长也是高考题中的常见题型之一 ,其解法为从曲线的性质入手 ,找出点的坐标 ,利用距离公式解之 .例 2.抛物线 y-x 2+3 上存在关于直线x+y=0 对称的相异两点 A 、B ,那么 |AB| 等于22考查意图 : 此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和距离公式的应用.解: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 yx b ,由 yx 2 3 x 2 x b 3 0x 1 x 2 1,yx b进而可求出 AB 的中点 M ( 1 ,1 b) ,又由 M ( 1 , 1 b) 在直线 x y 0 上可求出22 2 2b 1 ,∴ x 2x2 0 ,由弦长公式可求出 AB1 12 12 4 ( 2)3 2 .22例 3.如图,把椭圆x y1 的长轴25 16AB 分成 8 等份,过每个分点作x 轴的垂线交椭圆的上半部分于 1 23 45 67七个点, F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P ,P , P , P , P , P , P那么PF 1P 2 F P 3F P 4F P 5F P 6 F P 7 F ____________.考查意图 : 此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性质和距离公式的灵活应用. 解答过程:由椭圆 x 2y 2 1 的方程知 a 2 25, a 5.25 16∴PF 1PF 2 P 3FP 4F P 5F P 6 F P 7 F 7 2a7 a 7 5 35.2考点 3. 曲线的离心率曲线的离心率是高考题中的热点题型之一,其解法为充分利用 :(1)椭圆的离心率 e=c∈(0,1) (e 越大那么椭圆越扁 );a (2) 双曲线的离心率 e=c∈(1, +∞ ) (e 越大那么双曲线开口越大). a例 4.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2 ,焦点是 ( 4,0) , (4,0) ,那么双曲线方程为A. x2 y2 1 B. x2 y 2 1 C. x2 y2 1 D. x2 y 2 14 12 12 4 10 6 6 10考查意图 :此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离心率以及焦点等根本概念.解答过程:Q e c 2,c 4, 所以a 2, b2 12. 应选(A).a例 5.双曲线3x 2 y 2 9 ,那么双曲线右支上的点P到右焦点的距离与点P 到右准线的距离之比等于〔〕A. 2B. 2 3C. 2 3考查意图 : 此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性质和离心率 e=c∈ (1, +∞ ) 的有关知识的应用能力 . a解答过程:依题意可知 a 3, c a2 b 2 3 9 2 3.考点 4.求最大 (小 )值求最大 (小 )值 , 是高考题中的热点题型之一.其解法为转化为二次函数问题或利用不等式求最大 (小 )值 :特别是 ,一些题目还需要应用曲线的几何意义来解答.例 6.抛物线 y2=4x,过点 P(4,0)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x1,y1),B(x2,y2)两点,那么 y12+y22的最小值是.考查意图 : 此题主要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以及利用不等式求最大(小 )值的方法 . 解: 设过点 P(4,0)的直线为y k x 4 , k 2 x2 8x 16 4x,k 2 x2 8k 2 4 x 16 k2 0,y 2 y 2 4 x1 x2 4 8k 2 4 16 2 1 32.1 2k2 k2故填 32.考点 5 圆锥曲线的根本概念和性质例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 ,圆心在第二象限、半径为 2 2的圆 C 与直线 y=x 相切于坐标原点 O.椭圆x2 y2 =1 与圆 C 的一个交点到椭圆两焦点的距离之和为10.a2 9〔1〕求圆 C 的方程;〔2〕试探究圆 C 上是否存在异于原点的点Q,使 Q 到椭圆右焦点 F 的距离等于线段OF 的长.假设存在,请求出点Q 的坐标;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过程 ] (1) 设圆 C 的圆心为(m, n)那么mn, 解得m2,n 2 2 2, n 2.所求的圆的方程为(x 2) 2 ( y 2) 2 8 (2) 由可得2a 10 , a 5 .椭圆的方程为x2 y2右焦点为F( 4, 0) ;251 ,9假设存在 Q 点 2 2 2 cos ,2 2 2 sin 使QF OF ,2 2 2 cos22 2 2 sin2.4 4整理得sin 3cos 2 2 ,代入 sin2 cos2 1 .212 2 cos 7 0 , cos 12 2 8 12 2 2 2得:10cos 10 10 1.因此不存在符合题意的Q 点 .例 8.如图 ,曲线 G 的方程为y2 2 x( y 0) .以原点为圆心,以t (t 0)为半径的圆分别与曲线G 和 y 轴的正半轴相交于 A 与点 B.直线 AB 与 x 轴相交于点 C.〔Ⅰ〕求点 A 的横坐标 a 与点 C 的横坐标 c 的关系式;〔Ⅱ〕设曲线G 上点 D 的横坐标为 a 2 ,求证:直线CD的斜率为定值. [ 解答过程 ] 〔 I〕由题意知,A(a, 2a).因为 | OA | t,所以 a 2 2a t 2 .由于t 0,故有t a 2 2a . 〔1〕由点 B〔0, t 〕, C〔 c,0〕的坐标知,直线BC的方程为xy 1.c t又因点 A 在直线 BC上,故有a2a 1, c t将〔 1〕代入上式,得 a 2a 1,解得c a 2 2( a 2) .c a(a 2)(I I〕因为D(a 2 2(a 2) ),所以直线 CD 的斜率为kCD 2( a 2)2(a2)2(a 2)a 2 ca 2 ( a 22(a2) )2(a1,2)所以直线 CD 的斜率为定值 .22例 9.椭圆 E :x2y 21(ab 0) ,AB 是它的一条弦,M(2,1) 是弦 AB 的中点,假设以ab点 M(2,1) 为焦点,椭圆 E 的右准线为相应准线的双曲线C 和直线 AB 交于点 N(4, 1) ,假设椭圆离心率e 和双曲线离心率 e 1 之间满足 ee 1 1 ,求:〔1〕椭圆 E 的离心率;〔 2〕双曲线 C 的方程 .解答过程:〔 1〕设 A 、 B 坐标分别为 A(x 1 , y 1 ), B(x 2 , y 2 ) , 那么x 12 y 121 ,x 22y 22 1 ,二式相减得:a2b2a 2b2ky 1 y 2 (x 1x 2 )b 2 2b 2 kMN1 ( 1)ABx 1 x 2(y 1y 2 )a 2a 21,2 4所以 a 22b 2 2(a 2 c 2 ) , a 2 2c 2 ,那么ec2 ;a2〔2〕椭圆 E 的右准线为 xa 2 ( 2c) 22c ,双曲线的离心率 e 11 2 ,cce设 P(x, y) 是双曲线上任一点,那么:| PM | (x 2)2 (y 1)22,| x 2c || x 2c |两端平方且将 N(4, 1) 代入得: c 1或 c 3 ,当 c 1时,双曲线方程为: (x 2) 2 (y 1)20 ,不合题意,舍去;当 c 3时,双曲线方程为:(x 10)2 (y1) 2 32 ,即为所求 .考点 6利用向量求曲线方程和解决相关问题例 10.双曲线 C 与椭圆x 2y 21有相同的焦点,直线 y=3x 为 C 的一条渐近线 .8 4(1)求双曲线 C 的方程;(2)过点 P(0,4)的直线 l ,交双曲线C 于 A,B 两点,交 x 轴于 Q 点〔 Q 点与 C 的顶点不重合〕 .uuuruuuruuur8时,求 Q 点的坐标 .当PQ1QA2 QB,且123考查意图 : 此题考查利用直线、椭圆、双曲线和平面向量等知识综合解题的能力 ,以及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方程和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过程:〔Ⅰ〕设双曲线方程为x 2 y 2 1 ,a2b 2由椭圆 x2y 2 1,求得两焦点为 ( 2,0),(2,0) ,8 4对于双曲线 C : c 2 ,又 y3x 为双曲线 C 的一条渐近线b 3 解得 a 21,b 23 ,a双曲线 C 的方程为 x 2 y 2 13〔Ⅱ〕解法一:由题意知直线 l 的斜率 k 存在且不等于零 .设 l 的方程: y kx 4, A( x , y ) , B( x 2 , y 2 ) ,那么Q( 4,0) .11kuuuruuur 4 4Q PQ1 QA, ( 1( x 1, 4) , y 1).k k 44 )x 14 41 (x 1 k k1kk 44 1y 1 y 11Q A( x 1 , y 1) 在双曲线 C 上,162 (11 )216 10 .k1116 32 1 16 1216 k2k220.(16 k 2) 1232 11616k 2 0.33同理有: (16 k 2)2232 216 16 k 2 0.3假设16k 20, 那么直线l过顶点,不合题意 .16 k 20,1, 2 是二次方程(16k 2 )x 2 32x 16 16 k 2 0.的两根 .8 , 31232k 4 ,此时 0, k 2 .2k 2 163所求 Q 的坐标为 ( 2,0) .解法二:由题意知直线l 的斜率 k 存在且不等于零设 l 的方程, y kx 4, A( x , y ), B(x 2, y ) ,那么Q( 4,0) .112kuuuruuurQ uur1 . Q PQ1QA,分 PA 的比为由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得4 1x 1 x 14(1 1 ) k 1 1k 14 1y 14y 1111下同解法一解法三:由题意知直线l 的斜率 k 存在且不等于零设 l 的方程: y kx4, A( x 1, y 1 ), B( x 2 , y 2 ) ,那么Q(4,0) .kuuuruuuruuur( 4, 4)1( x 1 4, y 1)4, y 2 ) .Q PQ1 QA2QB ,2(x 2k kk41y1 2 y 2,14,24 ,y 1y 2又 128 , 1 1 2,即 3( y 1 y 2 ) 2 y 1 y 2 .3y 1 y 23将 y kx 4 代入 x2y 2 1得 (3 k 2 )y 224 y 48 3k 20 .3Q 3 k 20 ,否那么l与渐近线平行 .y 1 y 23 24 , y 1y 2 48 3k 2 .k 2 3 k 22448 3k 2 . k 2 3 3 k 2 23 k 2Q( 2,0) .解法四: 由题意知直线 l 得斜率 k 存在且不等于零, 设 l 的方程: y kx 4 , A( x 1 , y 1 ), B( x 2, y 2 ) ,那么Q(4 k ,0)uuuvuuuv(x 14, y 1 ) .Q PQ1 QA, ( 4, 4)1kk4 441k.同理1.4 kx 1 4kx 2 4x 1k12 44 8 .kx 1 4kx 2 43即2k 2 x x25k( xx ) 8.〔 * 〕1 1 2y kx 4又x2y 213消去 y 得 (3k 2 ) x 2 8kx 190 .当 3 k 20 时,那么直线 l 与双曲线得渐近线平行,不合题意,3 k 20 .x 1x 28kk 2由韦达定理有:319x 1 x 23 k 2代入〔 * 〕式得k 2 4, k2 .所求 Q 点的坐标为 ( 2,0) .例 11.设动点 P 到点 A(- l ,0)和 B(1, 0)的距离分别为 d 1 和 d 2,∠APB = 2θ,且存在常数λ (0<λ< 1= ,使得 d 1 d 2 sin 2θ=λ.( 1〕证明:动点 P 的轨迹 C 为双曲线,并求出 C 的方程;( 2〕过点 B 作直线交双曲线 C 的右支于 M 、 N 两点 ,试确定λ的范围 ,使 OM · ON = 0,其中点 O 为坐标原点.[解答过程 ] 解法 1:〔 1〕在 △PAB 中, AB2 ,即 22d 12 d 22 2d 1d 2 cos 2 ,4 (d 1 d 2 ) 2 4d 1d 2 sin 2,即d 1 d 244d 1d 2 sin 22 12 〔常数〕,点 P 的轨迹 C 是以 A ,B 为焦点,实轴长 2a2 1 的双曲线.方程为: x 2y 211.(2〕设M (x 1,y 1),N (x 2,y 2)①当 MN 垂直于 x 轴时, MN 的方程为 x 1 , M (11), , N (1, 1) 在双曲线上.即11 1115,因为 01 ,所以5 1 .2122②当 MN 不垂直于 x 轴时,设 MN 的方程为 y k( x1) .x 2 y 21 得:(1 )k 2 x22(1 )k 2x (1)( k2),由1yk( x 1)由题意知:(1)k 2,所以x 1x 2 2k 2 (1) ,x 1x 2(1 )( k 2) .(1 )k 2(1 )k 2于是:y 1 y 2k 2 (x 1 1)(x 2 1)k 2 2.(1) k 2因为 OM ON0,且 M ,N 在双曲线右支上,所以x 1x 2x 1x 1x 2y 1y 2 0 k 22(1 )(1 )5 1 2.x 2 012 1 12223k1 01由①②知,5 12 .2≤3解法 2:〔 1〕同解法 1(2〕M ( x1,y1),N( x2,y2),MN的中点E(x0,y0).①当 x1 x22121 0,1,MB 1因 0 1 ,所以 5 1 ;2x 2 y 21 1 1②当 x1 x2, 1 x0 .kMNx22 y22 1 y011又k MN kBE y0 .所以(1 ) y02 x02 x 0;x0 1MN 2MN2 2由∠ MON 得x02 y02 ,由第二定得e(x1 x2 ) 2a22 2 2121x0 1 x02 (1 ) 2x0.1 1所以 (1 ) y02 x02 2(1 ) x0 (1 ) 2.于是由(1 ) y02 x02 x0, 得x (1 ) 2 .(1 ) y02 x02 2(1 )x0 (1 ) 2, 0 2 3因 x0 1,所以(1)2 1,又0 1,2 3解得: 5 1 2.由①②知 5 1 ≤ 2 .2 3 2 3 考点 7 利用向量理曲中的最例 12. E 的中心在坐原点O,焦点在 x 上,离心率3,点 C( 1,0) 的直3uuur uuurAOB 的面到达最大直和 E 的方交 E 于 A、 B 两点,且 CA 2BC ,求当程.解答程:因的离心率3,故可方程2x 2 3y 2 t(t 0) ,直方程3my x 1,由2x2 3y2 t得: (2m 2 3)y 2 4my 2 t 0 ,A(x1, y1), B(x2, y2),my x 1y4my1 y2 ⋯⋯⋯⋯① A 2m 2 3CoxBuuur uuury 2) ,即 y 1 2y 2 ⋯⋯⋯⋯②又 CA2BC ,故 (x 1 1,y 1)2( 1 x 2,由①②得: y 18m,y 24m ,2m 22m 233S AOB1| y 1 y 2 | 6 | m 3 |=66 ,22m 2322| m || m |当 m 23,即m6,AOB 面 取最大 ,22此y 1y 22 t32m 2 ,即 t 10 ,2m 2 3(2m 2 3)2所以,直 方程 x6 y 1 0 , 方程 2x23y 210 .2uuur(xuuur(xuuuruuur6 ,求| 2x 3y 12 |的最大例 13. PA 5, y) , PB5, y) ,且 | PA | | PB |和最小 .解答 程:P(x, y) ,A( 5,0) , B( 5, 0) , uuur uuur6 ,且 | AB | 2 5 6 , 因 | PA | | PB |所以, 点 P 的 迹是以 A 、 B 焦点,6 的 ,方程 x 2y 2 1,令 x3cos , y 2sin,94| 2x3y 12 |= | 6 2 cos(4) 12 |,当cos() 1 , | 2x3y 12 |取最大4当cos() 1 , | 2x 3y 12 |取最小412 6 2 ,12 6 2 .考点 8 利用向量 理 曲 中的取 范例 14.〔 2006 年福建卷〕x 2y 21的左焦点 F ,2O 坐 原点 .y〔I 〕求 点 O 、 F ,并且与 的左准l 相切的 的方程;B〔II 〕 点 F 且不与坐 垂直的直 交 于 A 、 B 两点,FGOx段 AB 的垂直平分 与x 交于点 G ,求点 G 横坐 的取 范.lA考 意 :本小 主要考 直 、 、 和不等式等根本知 ,考平面解析几何的根本方法,考 运算能力和 合解 能力.解答 程:〔I 〕Q a 2 2,b 2 1, c 1,F ( 1,0), l : x2.Q 圆过点 O 、 F ,圆心 M 在直线 x1上 .2设M (1,t), 那么圆半径 r (1 ) ( 2)3 .222由OMr,得( 1 )2 t 2 3 ,2 2 解得 t2.所求圆的方程为 (x1)2 (y2) 2 9 .24 〔II 〕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 y k( x 1)(k 0),代入 x 2y 21,整理得(1 2k 2 )x 2 4k 2 x 2k 2 2 0.2Q 直线 AB 过椭圆的左焦点 F , 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 .记A( x 1, y 1), B( x 2, y 2), AB 中点 N (x 0, y 0),那么x 1x 24 k 2,2k 21AB 的垂直平分线 NG 的方程为 y y 01(x x 0 ).k令 y 0,得x G x 0ky 02k 2 k 2k 2 1 1.1 2k 212k 212 4k22k 22Q k 0,1 0,x G2点 G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 (1,0).222例 15.双曲线 C : x2y 21(a 0,b0) , B 是右顶点, F 是右焦点,点A 在 x 轴正半abuuuruuur uuur轴上, 且满足 | OA |,| OB |,| OF | 成等比数列, 过 F 作双曲线 C 在第一、 三象限的渐近线的垂线l ,垂足为 P ,uuur uuuruuur uur〔1〕求证: PA OP PA FP ;〔2〕假设 l 与双曲线 C 的左、右两支分别相交于点D,E ,求双曲线 C 的离心率 e 的取值范围 .uuur uuuruuuruuur uuura2a2解答过程:〔 1〕因| OB |2,0) ,| OA |,| OB |,| OF |成等比数列,故| OA |uuur,即 A(|OF |cc直线 l : ya(x c) ,ybDO PE FBx A由y a(x c) a2 abbP(,b x, )y c cauuur(0,ab uuur a2,ab uur b2 ab,故:PAc),OP ( ), FP (c, )c c c uuur uuur a2 b2 uuur uur uuur uuur uuur uur那么: PA OP c2 PA FP ,即PA OP PA FP ;uuur uuur uur uuur uur uuur uuur uuur uuur uuur uuur uur 〔或 PA (OP FP) PA (PF PO) PA OF 0 ,即PA OP PA FP 〕y a c) 4 4 4 2(x (b 2 a )x 2 2 a cx (a c a2 b2 ) 0 ,〔2〕由 bb2x 2 a2 y 2 a2 b2 b2 b2 b2( a4 c2 a2b2 )b2由 x1 x 22 a4bb2〔或由k DF k DO a br r 例 16.a (x,0) , b0 得: b4 a4 b2 c2 a2 a2 e2 2 e 2.b b2 c2 a2 a2 e2 2 e 2 〕ar r r r(1,y) , (a 3b) (a 3b) ,〔 1〕求点P(x, y) 的轨迹C的方程;〔 2〕假设直线y kx m(m 0) 与曲线 C 交于 A、 B 两点,D(0, 1) ,且 | AD | | BD | ,试求 m 的取值范围 .r r ,解答过程:〔〕 a 3b =(x,0) 3(1,y) (x 3, 3y)1r r(x,0) 3(1, y) (x 3, 3y)a 3b =,r r r r r r r r0 ,因 (a 3b) (a 3b) ,故 (a 3b) (a 3b)即 (x 3, 3y) (x 3, 3y) x 2 3y 2 3 0 ,故 P 点的轨迹方程为x2 y 2 1.3y kx m得: (1 3k 2 )x 2 6kmx 3m2 3 0 ,〔2〕由3y2 3x 2设 A(x 1 , y 1), B(x 2 , y 2 ) , A 、 B 的中点为 M(x 0 , y 0 )那么 (6km)24(1 3k 2 )( 3m 2 3) 12(m 2 1 3k 2 ) 0 ,x 1 x 26km , x 0 x 1 x 2 3km , y 0 kx 0 mm ,1 3k 22 1 3k 21 3k 2即 A 、 B 的中点为 (3km2 ,m 2 ) ,1 3k 1 3k m1)(x3km2 ) ,那么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为: y1 2(3kk 1 3k将 D(0, 1) 的坐标代入,化简得: 4m 3k 2 1 ,那么由m 2 1 3k 2得:m24m 0 ,解之得 m0 或 m 4 ,4m 3k 2 1又 4m3k 21 1,所以 m1 ,14 故 m 的取值范围是 () .,0) U (4,4考点 9 利用向量处理圆锥曲线中的存在性问题例 17. A,B,C 是长轴长为4 的椭圆上的三点,点A 是长轴的一个顶点, BC 过椭圆的中uuur uuur uuur uuur心 O ,且 AC BC 0 , | BC | 2 | AC |,〔1〕求椭圆的方程;〔 2 〕如果椭圆上的两点P,Q 使PCQ 的平分线垂直于 OA ,是否总存在实数,使得λuuur uuurPQ λAB ?请说明理由;yC解答过程:〔 1〕以 O 为原点, OA 所在直线为 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那么A(2,0) ,OAxx 2 y 2 BQ设椭圆方程为1,不妨设 C 在 x 轴上方,P4b2uuur uuur uuur uuur uuur由椭圆的对称性, | BC | 2 | AC | 2 | OC | | AC | | OC | ,uuur uuur AC OC ,即 OCA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又 AC BC 0由 A(2,0) 得: C(1,1) ,代入椭圆方程得:b 24,3即,椭圆方程为x 23y 241;42λuuuruuurAB// PQ〕假设总存在实数λAB ,即 ,〔 ,使得 PQ由 C(1,1) 得 B( 1, 1) ,那么 kAB0 ( 1) 1 ,2 ( 1) 3假设设 CP : y k(x 1) 1,那么 CQ :yk(x 1) 1 ,x 23y 21(1 3k 2 )x 2 3k 2 由 44 6k(k 1)x 6k 10 ,y k(x 1) 1由 C(1,1)得 x1 是方程 (1 3k2 )x 2 6k(k 1)x 3k 2 6k 1 0 的一个根,由韦达定理得: x Px P 1 3k 2 6k 1 ,以 k 代 k 得 x Q 3k26k 1 ,1 3k2 1 3k 2故k PQ y P y Qk(x Px Q ) 2k1,故 AB// PQ ,x P x Qx Px Q3uuur uuur即总存在实数 λ,使得 PQ λAB .考点 10 利用向量处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问题例 18.设 G 、M 分别是 ABC 的重心和外心, A(0, a) , B(0,a)(auuuur uuur0) ,且 GM AB ,〔 1〕求点 C 的轨迹方程;uuur uuur?〔 2〕是否存在直线 m ,使 m 过点 (a,0) 并且与点 C 的轨迹交于 P 、Q 两点,且 OP OQ 假设存在,求出直线 m 的方程;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答过程:〔 1〕设 C(x, y) ,那么 G( x,y) ,uuuuruuur3 3因为 GMAB ,所以 GM// AB ,那么 M( x,0) ,3由 M 为 ABC 的外心,那么 |MA| | MC | ,即( x )2a2(xx) 2 y 2 ,33整理得:x 2 y 2 1(x0) ;3a2a2〔2〕假设直线 m 存在,设方程为y k(x a) ,y k(x a)由 x 2y 2 1(x得: (1 3k 2 )x 2 6k 2 ax 3a 2 (k 2 1)0 ,3a 2 a 20)设 P(x 1, y 1 ),Q(x 2 , y 2 ) ,那么x 1x 26k 2 a ,x 1x 23a 2 (k 2 1) ,1 3k2 1 3k 2y 1 y 2 k 2 (x 1 a)(x 2 a) k 2[x 1 x 2a(x 1 x 2 ) a 2] =2k 2a 2,1 3k 2uuur uuur0 得: x 1x 2 y 1y 2 0 ,由 OP OQ3a 2 (k 2 1)2k 2a 2 0 ,解之得 k3 , 即1 3k21 3k2又点 (a,0) 在椭圆的内部,直线 m 过点 (a,0) ,故存在直线 m ,其方程为 y 3(xa) . 【专题训练与高考预测】 一、选择题1.如果双曲线经过点 (6, 3) ,且它的两条渐近线方程是y1x ,那么双曲线方程是〔〕3A . x 2y 2 1B . x 2y 21C . x 2y 2 1D . x 2y 2 136 981 9918 32.椭圆x 2y 2 1 和双曲线 x 2 y 21 有公共的焦点,那么双曲线的的渐近线方 5n 22m 2 3n 23m 2程为〔 〕A. x15 yB. y15 x C. x3 yD. y3 x42243.F, F为椭圆x 2 y 2的焦点, M 为椭圆上一点,MF12 a 2 b 2 1(a b 0)1 垂直于 x 轴,且 FMF 1 2 60 ,那么椭圆的离心率为〔 〕A.1B.2 C. 3D. 322324.二次曲线x 2y 2 1,当 m [ 2, 1] 时,该曲线的离心率 e 的取值范围是〔〕4mA. [ 2 , 3]B. [ 3 , 5]C.[ 5 , 6]D. [ 3 , 6 ]2 222 2 2 2 25.直线 m 的方程为 y kx1 ,双曲线 C 的方程为2 y 2 1,假设直线 m 与双曲线 C 的右支 x相交于不重合的两点,那么实数 k 的取值范围是〔 〕A. ( 2, 2)B. (1, 2)C.[ 2, 2)D.[1, 2)6.圆的方程为x 2 y 2 4 ,假设抛物线过点 A( 1,0) , B(1,0) ,且以圆的切线为准线,那么抛物线的焦点的轨迹方程为〔 〕A. x 2 y 21(y0)B. x 2y 2 1(y 0)3 44 3C. x 2 y 2 1(x0)D. x 2y 2 1(x 0)344 3二、填空题7 . 已 知 P 是 以 F 1 、 F 2 为 焦 点 的 椭 圆x 2y 21(a b 0) 上 一 点 , 假设 PF 1 PF 2a 2b 2tan PF 1 F 21,那么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___ .28. 椭圆 x 2 +2y 2=12,A 是 x 轴正方向上的一定点,假设过点 A ,斜率为 1 的直线被椭圆截得的弦长为4 13,点 A 的坐标是 ______________ .39.P 是椭圆x 2y 21 上的点, F 1, F2 是椭圆的左右焦点,设 | PF | | PF | k ,那么 k 的最大值4 3 1 2与最小值之差是 ______________ . 10.给出以下命题:①圆 (x2) 2 (y 1)2 1关于点 M(1,2) 对称的圆的方程是 (x 3) 2(y3)2 1 ;②双曲线 x2y 2 1 右支上一点 P 到左准线的距离为 18,那么该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为29 ;16 92③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坐标轴,且经过点( 4, 3) 的抛物线方程只能是y29x ;4④ P 、 Q 是椭圆 x 2 4y 216 上的两个动点, O 为原点,直线 OP,OQ 的斜率之积为1,那么4|OP |2 | OQ|2 等于定值 20 .把你认为正确的命题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1.两点 A( 2,0), B(2, 0) ,动点 P 在 y 轴上的射影为uuur uuur uuuur,Q , PA PB2PQ 2〔 1〕求动点 P 的轨迹 E 的方程;〔 2〕设直线 m 过点 A ,斜率为 k ,当 0 k 1时,曲线 E 的上支上有且仅有一点 C 到直线 m 的距离为2 ,试求 k 的值及此时点 C 的坐标 .12.如图, F ( 3,0) ,F2 (3,0) 是双曲线 C 的两焦点,直线x 4是双曲线 C的右准线,A1, A21 3是双曲线 C 的两个顶点,点P 是双曲线 C 右支上异于A2 的一动点,直线 A 1 P 、 A 2P 交双曲线 C 的右准线分别于 M,N 两点,y〔1〕求双曲线 C 的方程;MP〔2〕求证:uuuur uuuur是定值 .F1 F 2 FM F N A 1 o A 2x1 2N13.uuur uuurOFQ 的面积为 S,且OF FQ 1 ,建立如下图坐标系,y〔1〕假设S 1 ,uuur2 ,求直线FQ的方程;Q | OF |2uuur,S 3c,假设以 O 为中心, F 为焦点的椭圆过点uuurF〔2〕设| OF | c(c 2) Q,求当| OQ |取ox4得最小值时的椭圆方程 .14.点H( 3,0) ,点P在y轴上,点Q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M 在直线 PQ 上,且满足uuur uuur uuur 3 uuuurHP PM 0 , PM MQ ,2〔1〕当点 P 在 y 轴上移动时,求点M 的轨迹 C;y〔2〕过点T( 1,0)作直线 m 与轨迹 C 交于 A、 B 两点,假设在 x 轴上存在一点PE(x 0 ,0) ,使得ABE 为等边三角形,求x0的值.o Q EHT M xAB15.椭圆x2 y 21(a b 0)的长、短轴端点分别为A、B,从此椭圆上一点M 向 x 轴a 2 b2作垂线,恰好通过椭圆的左焦点F1,向量AB与OM是共线向量.〔 1〕求椭圆的离心率e;〔 2〕设 Q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F1、 F2分别是左、右焦点,求∠F1 QF2的取值范围;16.两点M〔 -1,0〕, N〔 1, 0〕且点 P 使MP MN , PM PN , NM NP 成公差小于零的等差数列,〔Ⅰ〕点 P 的轨迹是什么曲线?〔Ⅱ〕假设点P 坐标为 ( x 0 , y 0 ) ,为 PM 与 PN 的夹角,求tan θ .【参考答案】一. 1. C .提示,设双曲线方程为 ( 1 1x y),将点 (6, 3) 代入求出 即可 .x y)( 3 32 . D . 因 为双 曲线的 焦点 在 x 轴上 , 故椭 圆焦 点 为 ( 3m 22, 双 曲 线焦点 为5n ,0) ( 2m 23n 2 ,0) , 由 3m 25n 2 2m 2 3n 2 得 | m | 2 2 | n | , 所 以 , 双 曲 线 的 渐 近 线 为y6 | n | 3x .2 | m |43.C .设 | MF 1 | d ,那么 | MF 2 |2d ,1 2|3d ,| FFe c 2c| FF 12 | d 3d 3 .a 2a |MF 1 | | MF 2 |2d3曲线为双曲线,且 51,应选 C ;或用 a 2 4 , b 2m 来计算.4.C .25.B .将两方程组成方程组,利用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建立不等式组.6.B .数形结合,利用梯形中位线和椭圆的定义 .二.7. 解: 设 c 为为椭圆半焦距,∵PFPF 0 ,∴ PFPF.12122PF 2221 PF 1(2c) ∴又tan PF 1 F 2PF 2 2a2PF 1PF 2 1PF 12c 2 5c 5解得: ( a)9 ,ea3 .选 D .8. 解: 设 A 〔x , 0〕〔 x > 0〕,那么直线 l 的方程为 y=x-x ,设直线l 与椭圆相交于 P 〔 x ,1y 〕, Q 〔 x 、y 〕,由 y=x-x可得 3x 2 -4x x+2x2,1220 0 0x 2+2y 2=12x 1x 24x 0,x 1x 22x 02 12 ,那么33| x 1 x 2 | ( x 1 x 2 ) 24x 1 x 2 16x 0 2 8x 0 2 48 22.9336 2 x 03∴ 4 141 x2 | x 1x 2 |,即4 142236 2 x 02 .333∴ x 02=4,又 x 0 > 0,∴ x 0=2,∴ A 〔2, 0〕.9.1; k | PF 1 | | PF 2 | (a ex)(a ex) a 2 e 2x 2.10.②④ .uuuruuur( 2 x,y) ,三. 11.解〔 1〕 点 P 的坐 (x, y) , 点 Q(0, y) , PQ (x,0) ,PAuuur (2 x,uuur uuurx 2 2y 2 , PB y) , PA PBuuur uuuruuuur2 y 22x 2 ,因 PA PB2PQ2,所以 x 2即 点 P 的 迹方程 : y 2 x 22 ;〔 2〕 直 m : yk(x2)(0 k 1) ,依 意,点 C 在与直 m 平行,且与m 之 的距离2 的直 上,此直 m : y kxb ,由|2k b | 2 ,即 b 22 2kb 2 ,⋯⋯①1k21把 ykx b 代入 y 2 x 22 ,整理得: (k 2 1)x 2 2kbx (b 22) 0 ,4k 2b 24(k 2 1)(b 2 2) 0 ,即 b 2 2k 22 ,⋯⋯⋯⋯②由①②得: k25, b10 , 55此 ,由方程y2 5 x1010).5 5C(2 2,y 2 x 2 212.解:〔 1〕依 意得: ca 24a 225 ,3 ,,所以, bc 3所求双曲C 的方程x 2 y 21 ;45〔2〕 P(x 0 , y 0 ) , M(x 1 , y 1 ) , N(x 2 , y 2 ) , A 1 (2,0) , A 2 (2,0) ,uuuur2,y uuuur(x2, y), uuuur 10, uuuur2 ,A P (x) ,A P0 A 1M ( , y 1)A 2N ( , y 2 )1233uuuur uuuur(x 02)y 110y 0 ,y 110y 0,同理: y 22y 0 因 A 1P 与 A 1M 共 ,故3(x 03(x 0 ,32)2)uuuur 13 uuuur ( 5 2 )FM 1 ( , y 1 ) ,F 2 N , y ,3 3uuuuruuuur 656520y 0265 205(x 02 4)y 1y 2 ==410.所以 FM 1F 2 N =9924) 99(x 0 9(x 024)uuuruuuruuur13.解:〔 1〕因 | OF | 2, F(2,0) , OF (2,0), Q(x 0 , y 0 ) , FQ(x 0 2,y 0 ) ,uuur uuur 5 , OF FQ 2(x 0 2) 1,解得 x 01 uuur12 151由 S|,得 y 0| OF | | y 0 | | y 02,故 Q( , ) ,22 2 2所以, PQ 所在直 方程y x 2 或 yx2 ;uuuruuur〔 2〕 Q(x 0 , y 0 ) ,因 | OF |c(c2), FQ(x 0 c,y 0 ),uuur uuur 1由 OF FQ c(x 0 c) 1 得: x 0 c ,c又 S1c | y 0 |3c , y 03 ,242Q(c1 3 uuur2 (c1 2 9,,) ,| OQ |)4c2uuurc3) ,易知,当 c2, | OQ | 最小,此 Q( 5,22方程x22a 2b 2 4210 ,y 1,(a b 0) ,259 ,解得 aa2b 21 b 264a 24b 2所以, 方程x 2y 2 1 .10614.解:〔 1〕 M(x,uuur3 uuuuryx,y) ,由 PMMQ 得: P(0,) , Q(,0)uuur uuur223得: (3, y )(x, 3y ) 0 ,即 y 2 4x由 HP PM ,22由点 Q 在 x 的正半 上,故 x 0 ,即 点 M 的 迹 C 是以 (0,0) 点,以 (1,0)焦点的抛物 ,除去原点;〔2〕 m : yk(x 1)(k0) ,代入 y 2 4x 得:k 2x 2 2(k 2 2)x k 20 ⋯⋯⋯⋯①A(x 1 , y 1) , B(x 2 , y 2 ) , x 1 , x 2 是方程①的两个 根,x 1 x 22(k 22) , x 1x 21,所以 段AB 的中点 (2 k2 , 2) , k 2k 2k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21 2 k 2k(xk 2),k令 y0 ,x 02 1,得E( 2 1,0),k 2k 2因为 ABE 为正三角形,那么点E 到直线 AB 的距离等于3| AB | ,2又| AB|(x 1 x 2 )2(y 1 y2 )2=41 k 2k 2,k 21所以,23 1 k 421 k 2,解得: k3, x 011 .k 2| k |2315.解:〔 1〕∵ F ( c,0), 那么 xMc, yMb 2 ,∴ k OMb 2 .1a ac∵ k ABb,OM 与 AB 是共线向量,∴b 2b,∴ b=c,故 e2 .aaca2〔 2〕设 FQr 1, F 2Q r 2 , F 1 QF 2,1r 1 r 2 2a, F 1 F 2 2c,cosr 12 r 22 4c 2(r 1 r 2 )2 2r 1r 2 4c 2a 2 1a 21 02r 1r 22r 1r 2r 1r 2( r 1 r 2 ) 22当且仅当 r 1r 2 时, cos θ =0,∴θ [ 0, ] .216. 解:〔Ⅰ〕记 P 〔 x,y 〕,由 M 〔 -1, 0〕N 〔1 ,0〕得uuuuruuur( 1 x, y), PN NP ( 1 x, y) , MNNM (2,0) .PMMP 所以 MP MN2(1 x) . PM PN x 2 y 21, NM NP 2(1 x) .于是, MP MN , PM PN , NMNP 是公差小于零的等差数列等价于x 2 y 2 1 1 [2(1 x) 2(1 x)]即x 2y 23.2x 02(1 x) 2(1 x) 0所以,点 P 的轨迹是以原点为圆心,3 为半径的右半圆 .〔Ⅱ〕点 P 的坐标为 ( x , y ) 。

谈谈解答解析几何问题的三个办法

谈谈解答解析几何问题的三个办法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模块,解析几何问题的分值在高考试卷中占比较大.解析几何问题的常见命题形式有:求曲线的方程、求曲线中线段的最值、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判断点的存在性等.解析几何问题对同学们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下面介绍三个解答解析几何问题的技巧,以帮助同学们简化问题,提高解题的效率.一、巧用参数法有些解析几何问题较为复杂,涉及了较多的变量,为了便于解题,我们可引入合适的参数,设出相关点的坐标、直线的斜率、方程、曲线的方程等,然后将其代入题设中进行运算、推理,再通过恒等变换,消去参数或求得参数的值,便可求得问题的答案.例1.已知过椭圆C :x 29+y 2=1左焦点F 1的直线交椭圆于M ,N 两点,设∠F 2F 1M =α(0≤α≤π).当α的值为何时,|MN |为椭圆C 的半长轴、半短轴长的等差中项?解:设过F 1的直线参数方程为:{x =-22+t cos α,y =t sin α,将其代入椭圆方程中可得()1+8sin 2αt 2-()42cos αt-1=0.则t 1+t 2=,t 1t 2=-11+8sin 2α,所以||MN =||t 1-t 2=()t 1+t 22-4t 1t 2=61+8sin 2α=2,可得sin 2α=14,解得α=π6或5π6.要求得|MN |,需知晓直线的方程,于是引入参数t 、α,设出直线MN 的参数方程,然后将其与椭圆的方程联立,构建一元二次方程,根据韦达定理和弦长公式求得|MN |,再根据等差中项的性质建立关系,求得α的值.运用参数法解题,只需引入参数,根据题意建立关系式,这样能有效地降低解题的难度.二、妙用射影性质射影性质是图形经过任何射影对应(变换)都不变的性质.若遇到涉及多条共线线段或平行线段的解析几何问题,我们可以巧妙利用射影性质来解题.首先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然后在x 轴或y 轴上画出各条线段的射影,如此便可将问题中线段的长度、数量问题转化为x 轴或y 轴上的点或线段问题,进而简化运算.例2.已知椭圆的方程为x 224+y 216=1,点P 是直线l :x 12+y 8=1上的任意一点,OP 的延长线交椭圆于点R ,点Q 在OP 上,且||OQ ∙||OP =|OR |2,求点Q 的轨迹方程.解:设P (x p ,y p ),Q (x ,y ),R (x R ,y R )在x 轴上的射影分别为P 0,Q 0,R 0,由||OQ ∙||OP =|OR |2可得x ∙x P =x 2R ,①当点P 不在y 轴上时,设OP :y =kx ,由ìíîïïy =kx ,x 224+y 216=1,可得x 2R =483k 2+2,②由ìíîïïy =kx ,x 12+y 8=1,可得x P =243k +2,③由①②③可得:(x -1)252+(y -1)253=1(y ≠0).当点P 在y 轴上时,Q 点的坐标为(0,2),满足上式.所以点Q 的轨迹方程为(x -1)252+(y -1)253=1(y ≠0),该方程表示的是中心为(1,1),长轴长为10,短轴长为的椭圆(去除原点).找到P 、Q 、R 在x 轴上的射影,利用射影性质得到x ∙x P =x 2R ,然后通过联立方程求得x 、x P 、x 2R ,建立关系式,即可通过消元求得点Q 的轨迹方程.巧妙利用射影性质来解题,能有效简化运算,提升解题的效率.高双云图1思路探寻47探索探索与与研研究究三、建立极坐标系对于一些与线段长度有关的问题,我们可以结合图形的特征,建立极坐标系,通过极坐标运算来求得问题的答案.一般地,可将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看作极坐标系的原点,将直角坐标系的x 轴看作极坐标系的极轴,把线段用极坐标表示出来,这样便可将问题简化.以例2为例.图2解:以原点O 为极点,以O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如图2所示的极坐标系.则椭圆的极坐标方程为:ρ2=482+sin 2θ,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42cos θ+3sin θ,设P (ρP ,θ),Q (ρ,θ),R (ρR ,θ),因为||OQ ∙||OP =|OR |2,所以ρ∙ρP =ρ2R .即24ρ2cos θ+3sin θ=482+sin 2θ,可得ρ2()2+sin 2θ=4ρcos θ+6ρsin θ,而x =ρcos θ,y =ρsin θ,可得2x 2+3y 2-4x -6y =0(其中x ,y 不同为零),所以点Q 的轨迹是中心为(1,1),长轴长为10,短轴长为的椭圆(去除原点).建立极坐标系后,分别求出椭圆的极坐标方程和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再根据极坐标方程表示出点P 、Q 、R 的坐标,并根据几何关系||OQ ∙||OP =|OR |2建立关系式,最后将其转化为标准方程即可.运用极坐标法解题,需熟练地将极坐标方程与普通方程进行互化.可见,利用参数法、射影性质、极坐标系法,都能巧妙地简化运算,提升解题的效率.相比较而言,参数法的适用范围较广,另外两个技巧具有一定的限制.同学们在解题时,可根据解题需求,引入参数、画出射影、建立极坐标系,这样便可让解题变得更加高效.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自筹课题“新课标下提升高中生数学学习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b/2020/02/158)阶段研究成果.(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中学)在教学中,细心的教师会发现,教材中的很多习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探究性,且其解法非常巧妙.对于此类习题,教师可以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挖掘,以便学生掌握同一类题目的通性通法,帮助他们提升学习的效率.本文主要对人教A 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的一道课后习题进行了探究.一、对习题及其解法的探究人教A 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99页的第12题: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下列不等式,并通过函数图象直观验证:(1)e x >1+x ,x ≠0;(2)ln x <x <e x ,x >0.证明:(1)设f (x )=e x -1-x ,∴f ′(x )=e x-1,∴f ′(x )=e x -1=0,∴x =0,∵f ′(x )>0,∴x >0,f ′(x )<0,∴x <0,∴函数f (x )在(0,+∞)为单调递增,在(-∞,0)为单调递减,∴函数在x =0处取得最小值,∴f (x )>f (0)=0,∴f (x )=e x -1-x >0,即e x >1+x .事实上,这个结论经常出现在很多试题中,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也将该结论列为常用结论,并要求学生加以记忆.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对该结论的背景和几何意义进行推导和探究.引理:(泰勒公式)若函数f (x )在包含x 0的某个区间[a ,b ]上具有n 阶导数,且在开区间(a ,b )上具有n +1阶导数,则对于闭区间[a ,b ]上的任意一点x =x 0,有f (x )=f (x 0)+f '(x 0)1!(x -x 0)+f ''(x 0)2!(x -x 0)2+f '''(x 0)3!(x -x 0)3+⋯+f n (x 0)n !(x -x 0)n +R n (x ).其中,f n (x 0)表示函数f (x )在x 0处的n 阶导数,上式称为函数f (x )在x =x 0处的泰勒公式,R n (x )称为泰勒公式的余项.特别地,当x 0=0时,若f (x )在x =0处n 阶连续可导,则称f (x )=周建韩丹娜48。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高中数学解析几何问题的题型与方法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14讲 解析几何问题的题型与方法一、知识整合高考中解析几何试题一般共有4题(2个选择题, 1个填空题, 1个解答题),共计30分左右,考查的知识点约为20个左右。

其命题一般紧扣课本,突出重点,全面考查。

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直线、圆、圆锥曲线、参数方程和极坐标系中的基础知识。

解答题重点考查圆锥曲线中的重要知识点,通过知识的重组与链接,使知识形成网络,着重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求解有时还要用到平几的基本知识和向量..........的基本方法.....,这一点值得强化。

1. 能正确导出由一点和斜率确定的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从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出发推导出直线方程的其他形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能根据已知条件,熟练地选择恰当的方程形式写出直线的方程,熟练地进行直线方程的不同形式之间的转化,能利用直线的方程来研究与直线有关的问题了.2.能正确画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知道线性规划的意义,知道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基本概念,能正确地利用图解法解决线性规划问题,并用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线性规划方法在数学方面的应用;会用线性规划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 理解“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意义,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掌握求曲线的方程的方法.4.掌握圆的标准方程:222)()(r b y a x =-+-(r >0),明确方程中各字母的几何意义,能根据圆心坐标、半径熟练地写出圆的标准方程,能从圆的标准方程中熟练地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掌握圆的一般方程:022=++++F Ey Dx y x ,知道该方程表示圆的充要条件并正确地进行一般方程和标准方程的互化,能根据条件,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圆的方程,理解圆的参数方程cos sin x r y r θθ=⎧⎨=⎩(θ为参数),明确各字母的意义,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5.正确理解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定义,明确焦点、焦距的概念;能根据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定义推导它们的标准方程;记住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各种标准方程;能根据条件,求出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掌握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准线(双曲线的渐近线)等,从而能迅速、正确地画出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掌握a 、b 、c 、p 、e 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的几何意义;利用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确定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并解决简单问题;理解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参数方程,并掌握它的应用;掌握直线与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二、近几年高考试题知识点分析2004年高考,各地试题中解析几何内容在全卷的平均分值为27.1分,占18.1%;2001年以来,解析几何内容在全卷的平均分值为29.3分,占19.5%.因此,占全卷近1/5的分值的解析几何内容,值得我们在二轮复习中引起足够的重视.高考试题中对解析几何内容的考查几乎囊括了该部分的所有内容,对直线、线性规划、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内容都有涉及.1.选择、填空题1.1 大多数选择、填空题以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为主,难度以容易题和中档题为主(1)对直线、圆的基本概念及性质的考查例1 (04江苏)以点(1,2)为圆心,与直线4x +3y -35=0相切的圆的方程是_________.(2)对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的考查例2(04辽宁)已知点)0,2(1-F 、)0,2(2F ,动点P 满足2||||12=-PF PF . 当点P 的纵坐标是21时,点P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是(A )26 (B )23(C )3 (D )21.2 部分小题体现一定的能力要求能力,注意到对学生解题方法的考查 例3(04天津文)若过定点(1,0)M -且斜率为k 的直线与圆22450x x y ++-=在第一象限内的部分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A)0k << (B)0k <<(C)0k << (D )05k <<2.解答题解析几何的解答题主要考查求轨迹方程以及圆锥曲线的性质.以中等难度题为主,通常设置两问,在问题的设置上有一定的梯度,第一问相对比较简单.例4(04江苏)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离心率为12,一个焦点是F (-m,0)(m 是大于0的常数).(Ⅰ)求椭圆的方程;(Ⅱ)设Q 是椭圆上的一点,且过点F 、Q 的直线l 与y 轴交于点M.若=,求直线l 的斜率.本题第一问求椭圆的方程,是比较容易的,对大多数同学而言,是应该得分的;而第二问,需要进行分类讨论,则有一定的难度,得分率不高. 解:(I )设所求椭圆方程是).0(12222>>=+b a by a x由已知,得 ,21,==a c m c 所以m b m a 3,2==. 故所求的椭圆方程是1342222=+my m x(II )设Q (Q Q y x ,),直线),0(),(:km M m x k y l 则点+=当),,0(),0,(,2km M m F QF MQ -=由于时由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得,62.139494,)3,32(.31210,32212022222±==+-=++=-=+-=k mm k m m kmm Q km km y m m x Q Q 解得所以在椭圆上又点0(2)()2,2,1212Q Q m kmMQ QF x m y km +-⨯-=-==-==---当时.于是.0,134422222==+k m m k m m 解得 故直线l 的斜率是0,62±. 例5(04全国文科Ⅰ)设双曲线C :1:)0(1222=+>=-y x l a y ax 与直线相交于两个不同的点A 、B .(I )求双曲线C 的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II )设直线l 与y 轴的交点为P ,且5.12PA PB =求a 的值. 解:(I)由C 与t 相交于两个不同的点,故知方程组⎪⎩⎪⎨⎧=+=-.1,1222y x y ax 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消去y 并整理得 (1-a 2)x 2+2a 2x -2a 2=0. ①.120.0)1(84.012242≠<<⎪⎩⎪⎨⎧>-+≠-a a a a a a 且解得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01,(2,).e a a e e e ==<<≠∴>≠+∞即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II )设)1,0(),,(),,(12211P y x B y x A.125).1,(125)1,(,125212211x x y x y x PB PA =-=-∴=由此得 由于x 1,x 2都是方程①的根,且1-a 2≠0,2222222222172522289,.,,121121160170,.13a a a x x x a a a a a =-=--=--->=所以消去得由所以例6(04全国文科Ⅱ)给定抛物线C :,42x y =F 是C 的焦点,过点F 的直线l 与C 相交于A 、B 两点. (Ⅰ)设l 的斜率为1,求OB OA 与夹角的大小;(Ⅱ)设]9,4[,∈=λλ若,求l 在y 轴上截距的变化范围.解:(Ⅰ)C 的焦点为F (1,0),直线l 的斜率为1,所以l 的方程为.1-=x y将1-=x y 代入方程x y 42=,并整理得 .0162=+-x x 设),,(),,(2211y x B y x A 则有 .1,62121==+x x x x.31)(2),(),(212121212211-=++-=+=⋅=⋅x x x x y y x x y x y x.41]16)(4[||||21212122222121=+++=+⋅+=x x x x x x y x y x OB OA.41143||||),cos(-=⋅=OB OA OB OA 所以与夹角的大小为.41143arccos -π (Ⅱ)由题设AF FB λ= 得 ),,1(),1(1122y x y x --=-λ即⎩⎨⎧-=-=-.1212),1(1y y x x λλ 由②得21222y y λ=, ∵ ,4,4222121x y x y == ∴.122x x λ=③ 联立①、③解得λ=2x ,依题意有.0>λ∴),2,(),2,(λλλλ-B B 或又F (1,0),得直线l 方程为 ),1(2)1()1(2)1(--=--=-x y x y λλλλ或 当]9,4[∈λ时,l 在方程y 轴上的截距为,1212---λλλλ或 由,121212-++=-λλλλλ 可知12-λλ在[4,9]上是递减的, ∴ ,431234,341243-≤--≤-≤-≤λλλλ 直线l 在y 轴上截距的变化范围为].34,43[]43,34[⋃--从以上3道题我们不难发现,对解答题而言,椭圆、双曲线、抛物线这三种圆锥曲线都有考查的可能,而且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往往是交替出现的,以江苏为例,① ②01年考的是抛物线,02年考的是双曲线,03年考的是求轨迹方程(椭圆),04年考的是椭圆.三、热点分析与2005年高考预测1.重视与向量的综合在04年高考文科12个省市新课程卷中,有6个省市的解析几何大题与向量综合,主要涉及到向量的点乘积(以及用向量的点乘积求夹角)和定比分点等,因此,与向量综合,仍是解析几何的热点问题,预计在05年的高考试题中,这一现状依然会持续下去.例7(02年新课程卷)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已知两点A (3,1),B (-1,3),若点C 满足βα+=,其中α、β∈R ,且α+β=1,则点C 的轨迹方程为(A )(x -1)2+(y -2)2=5 (B )3x +2y -11=0 (C )2x -y =0 (D )x +2y -5=0 例8(04辽宁)已知点)0,2(-A 、)0,3(B ,动点2),(x y x P =⋅满足,则点P 的轨迹是 (A )圆 (B )椭圆 (C )双曲线 (D )抛物线2.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几率较高在04年的15个省市文科试题(含新、旧课程卷)中,全都“不约而同”地考查了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因此,可以断言,在05年高考试题中,解析几何的解答题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概率依然会很大. 3.与数列相综合在04年的高考试题中,上海、湖北、浙江解析几何大题与数列相综合,此外,03年的江苏卷也曾出现过此类试题,所以,在05年的试题中依然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例9(04年浙江卷)如图,ΔOBC 的在个顶点坐标分别为(0,0)、(1,0)、(0,2),设P 为线段BC 的中点,P 2为线段CO 的中点,P 3为线段OP 1的中点,对于每一个正整数n,P n+3为线段P n P n+1的中点,令P n 的坐标为(x n,y n ), .2121++++=n n n n y y y a(Ⅰ)求321,,a a a 及n a ;(Ⅱ)证明;,414*+∈-=N n y y nn(Ⅲ)若记,,444*+∈-=N n y y b nn n 证明{}n b 是等比数列.解:(Ⅰ)因为43,21,153421=====y y y y y ,所以2321===a a a ,又由题意可知213+++=n n n y y y , ∴321121++++++=n n n n y y y a =221121++++++n n n n y y y y =,2121n n n n a y y y =++++∴{}n a 为常数列.∴.,21*∈==N n a a n (Ⅱ)将等式22121=++++n n n y y y 两边除以2,得,124121=++++n n n y y y 又∵2214++++=n n n y y y ,∴.414n n yy -=+(Ⅲ)∵)41()41(44444841n n n n n yy y y b ---=-=+++-)(41444n n y y --=+,41n b -=又∵,041431≠-=-=y y b∴{}n b 是公比为41-的等比数列.4.与导数相综合近几年的新课程卷也十分注意与导数的综合,如03年的天津文科试题、04年的湖南文理科试题,都分别与向量综合.例10(04年湖南文理科试题)如图,过抛物线x 2=4y 的对称轴上任一点P (0,m )(m>0)作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 两点,点Q 是点P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