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所有古诗词(可打印修改)
七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注释与主旨】(最完整)
七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注释与主旨】(最完整)1、《古代诗歌四首》(课内)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1)观:欣赏。
(2)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3)碣(jié)石:山名。
碣石山,在现在河北昌黎。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4)沧:通“苍”,青绿色。
(5)海:渤海。
(6)何:多么。
(7)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8)竦峙(sǒng zhì):高高地耸立。
竦:通“耸”,高。
峙,挺立。
(9)萧瑟(xiāo sè):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10)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1)日月:太阳和月亮。
(12)若:如同.好像是.。
(13)星汉:银河。
(14)幸:庆幸。
(15)甚:极其,很。
(16)至:极点。
(17)哉:语气词。
(18)幸甚至哉(zāi):真是幸运极了。
(19)以:用(歌以咏志)。
(20)志:理想。
(21)歌以咏志:可以用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心志或理想,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是为了配乐歌唱而加上去的。
(22)咏志:既表达心志。
咏:歌吟。
【译文】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
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
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主旨】本诗通过描写大好河山的壮丽风光,体现了诗人博大浩瀚的情怀以及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汇总(可直接打印)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汇总(可直接打印)《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词释义: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词释义: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词释义: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外,小船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走。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该怎样寄回家乡,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诗词释义: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残,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报得三春晖。
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与作家数以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金缕衣无名氏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对酒(其二)白居易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贫随富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离思(其四)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人教版部编七--九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精心整理直接打印)
七-- 九年级必背古诗合集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篇目观沧海作者:曹操【魏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唐代】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唐代】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元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 12 课《论语十二章》1、子曰 :“学而时习之 ,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悦 , 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 : “吾日三省吾身 -- 为人谋而不忠乎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3、子曰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子曰 : “温故而知新 , 可以为师矣 .5、子曰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6、子曰∶“一箪食 , 一瓢饮 , 在陋巷 , 人不堪其忧 ,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7、子曰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8、子曰: “饭疏食饮水 , 曲肱而枕之 ,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 于我如浮云 . ”9、子曰 :“三人行 , 必有我师焉 ; 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 . ”10、子在川上曰 : “逝者如斯夫 , 不舍昼夜 . ”11、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 , 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 : “博学而笃志 , 切问而近思 , 仁在其中矣.”第 16 课《诫子书》作者: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7年级上册古诗全部
7年级上册古诗全部《观沧海》诗题:《观沧海》作者:曹操(东汉末年)诗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唐)诗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诗题:《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唐)诗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诗题:《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元)诗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峨眉山月歌》诗题:《峨眉山月歌》作者:李白(唐)诗文: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江南逢李龟年》诗题:《江南逢李龟年》作者:杜甫(唐)诗文: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诗题:《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作者:岑参(唐)诗文: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夜上受降城闻笛》诗题:《夜上受降城闻笛》作者:李益(唐)诗文: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秋词(其一)》诗题:《秋词(其一)》作者:刘禹锡(唐)诗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夜雨寄北》诗题:《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唐)诗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 8. ◦ ◦ ◦ 9. ◦ ◦ ◦ 10. ◦ ◦ ◦。
七年级上必背古诗词打印版
七年级上必背古诗词打印版七年级上册的必背古诗词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古诗词,适合七年级学生背诵: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绝句》 -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 《题临安邸》 - 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8. 《游园不值》 - 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9. 《泊船瓜洲》 -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0. 《饮湖上初晴后雨》 - 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2. 《忆江南》 -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这些古诗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意境深远,非常适合七年级学生背诵和理解。
希望这些诗词能够激发学生们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七年级上册40首必背古诗词
七年级上册40首必背古诗词1.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8.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9.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0.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11. 《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2.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4.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5.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6.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7.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8. 《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19.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0.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1. 《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精选5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精选5篇)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小编在此整理了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篇1】1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雁丘词元好问〔金朝〕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
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
”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
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
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2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元好问〔金朝〕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诗句虽然用语平易,却意味醇厚,耐人咀嚼,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
诗人曾经说过:“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
”(《新斋赋》)诗人作此诗时已入暮年,时金已灭亡,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抱定了“今是中原一布衣”(《为邓人作诗》)、“衰年那与世相关”(《已卯端阳日感怀》)的态度,过着遗民生活,他自觉已无能周济天下,于是只能坚守自己节操,独善其身。
诗人也许从一个侧面,借告诫未开之海棠,不要轻易吐露花蕊,寄托了自己的这种心态。
3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元好问〔金朝〕候馆灯昏雨送凉,小楼人静月侵床。
多情却被无情恼,今夜还如昨夜长。
金屋暖,玉炉香。
春风都属富家郎。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这首词主要是写相思之情,上片写伴随行人的是“候馆"的凄风冷雨,而闺人所住的"小楼”也是孤栖凄清;下片的词意不再怨天却转而尤人,富家男女终日厮守,享受春意,和词中主人公的孤独状况形成强烈的对比。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精选可编辑)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精选可编辑)
1、《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唐代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2、《登高》杜甫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吴文英宋代
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
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
幽云怪雨。
翠萍湿空梁,夜深飞去。
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
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慳会遇,同翦灯语。
积藓残碑,零圭断璧,重拂人间尘土。
霜红罢舞。
漫山色青青,雾朝烟暮。
岸锁春船,画旗喧赛鼓。
4、《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张辑宋代
梧桐雨细。
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
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沈水。
悠悠岁月天涯醉。
一分秋、一分憔悴。
紫箫吟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
又何苦、凄凉客里。
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
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
从前谙尽江湖味。
听商歌、归兴千里。
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
5、《古歌》佚名两汉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
令
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初一上册古诗12首完整版
初一上册古诗12首完整版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解析:曹操这老哥可真霸气,跑到碣石山去看大海。
你看那海水啊,水波荡漾的,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中。
岛上树木密密麻麻,各种草长得那叫一个茂盛。
秋风一吹,大海涌起巨大的波浪。
最酷的是,他觉得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就好像是从这大海里出来的;银河星光灿烂,也像是从大海里冒出来的。
最后那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就像是唱完歌后的一个小感叹,表达自己的心情。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解析:李白的好兄弟王昌龄被贬官了,这时候正是杨花落完子规鸟叫的时候,感觉就很凄凉。
李白听说他被贬到龙标去了,那地方可远了,要过五条溪水呢。
李白很担心他,就把自己的愁心寄给明月,让明月陪着王昌龄一直到夜郎西边,这就像是让明月当快递员,把自己的关心送去给好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解析:诗人在旅途中,人在青山之外的路上,船在绿水前面航行。
潮水涨满的时候,两岸之间显得特别宽阔,顺风行船,船帆高高地挂着。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还没退去的时候就升起来了,江上的春天在旧年还没结束就已经到来了。
最后他想啊,家书要怎么才能送到呢?还是让归雁带到洛阳去吧。
这里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可有名了,新旧交替的感觉很奇妙。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这小令可太有画面感了。
干枯的藤条缠着老树,黄昏里还有乌鸦在叫,感觉很萧瑟。
再看那小桥下面有流水,旁边还有人家,多温馨啊,可这和那个在古道上骑着瘦马迎着西风的游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太阳都快落山了,这个伤心的游子还在天涯漂泊,就像我们现在说的那种在外面漂泊久了,孤独又想家的感觉。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七年级上删语文古诗全部
七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观沧海》作者:曹操【魏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唐代】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唐代】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元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峨眉山月歌》作者:李白【唐代】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江南逢李龟年》作者:杜甫【唐代】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作者:岑参【唐代】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夜上受降城闻笛》作者:李益【唐代】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唐代】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陆游【宋代】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全部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全部01 观沧海作者:曹操【魏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0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唐代】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03 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唐代】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外,小船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走。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帆儿高悬。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该怎样寄回家乡,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04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元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05 咏雪作者: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七上语文书所有古诗
七上语文书所有古诗七年级上册语文书中的古诗因教材版本和地区不同可能存在差异,但一般情况下,常见的古诗包括以下几首:1.《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峨眉山月歌》李白(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唐):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唐):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秋词》刘禹锡(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潼关》谭嗣同(清):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请注意,这里列举的古诗可能不是所有地区七年级上册语文书中的全部内容,建议参考所在地区使用的教材来获取准确的信息。
七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12首)
七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12首)第一首:《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王之涣创作的《登鹳雀楼》。
诗中描绘了黄河奔流入海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人们追求进步的精神。
第二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创作的《静夜思》是一首描写夜晚景色以及思乡之情的诗。
诗中的明月和思故乡的情感让人感到无比深情。
第三首:《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泊舟心欲破。
水香遍湖岸,江鸟叫无休。
该诗是白居易所创作的《夜泊牛渚怀古》。
此诗以夜晚泊舟在西江牛渚为背景,描绘了美丽的夜景和寂静的湖泊。
第四首:《望月怀远》海可枯,石可烂,忍将别离抛绪竹。
明月随,长云遮,唯见青山入暮霞。
这是张九龄创作的《望月怀远》。
诗中描绘了月亮的变化和忍受离别之苦的情感。
第五首:《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王之涣创作的《登高》表现了旷远的大自然和人的渺小。
诗中描述了风急天高的景象,表达了人们永远无法掌握自然规律的感叹。
第六首:《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首诗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之一。
诗中表达了对时间的思考和人类对宇宙的无尽探索,带给读者无限的思考空间。
第七首:《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是孟浩然的《春晓》。
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以及春夜中花开花落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第八首:《登山》缓缓饮二首,徐步登彼岐。
莽苍忽已暮,槐杨凋竟时。
这是王之涣的《登山》。
诗中描绘了一个人徐徐登山的场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和对瞬息即逝美好时光的珍惜。
第九首:《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诗中表达了岁月更迭,人事如梦的感慨与无奈。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可打印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可打印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包含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些经典作品,以下是部分必背的古诗词,适合打印供学生学习使用:
1.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8.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9.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以上古诗词均选自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适合学生背诵和学习。
打印时请确保格式整洁,便于阅读和记忆。
七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
1、古代诗歌四首(课内)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注释(1)观:欣赏. (2)临:登上,有游览(de)意思.(3)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昌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4)沧:通“苍”,青绿色.(5)海:渤海. (6)何:多么.(7)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de)样子.(8)竦峙(sǒng zhì):高高地耸立.竦:通“耸”,高.峙,挺立.(9)萧瑟(xiāo sè):草木被秋风吹(de)声音.(10)洪波:汹涌澎湃(de)波浪.(11)日月:太阳和月亮.(12)若:如同.好像是..(13)星汉:银河.(14)幸:庆幸.(15)甚:极其,很.(16)至:极点.(17)哉:语气词.(18)幸甚至哉(zāi):真是幸运极了.(19)以:用(歌以咏志).(20)志:理想.(21)歌以咏志:可以用歌来表达自己内心(de)心志或理想,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de)一种方式,是为了配乐歌唱而加上去(de).(22)咏志:既表达心志.咏:歌吟.译文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de)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心中(de)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de)树木,丰茂(de)花草,宁静(de)似在沉思.萧瑟(de)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大海,多么博大(de)胸怀啊,日月(de)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de)胸中;银河里(de)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de)怀抱中涌现出来(de).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de)情怀.主旨本诗通过描写大好河山(de)壮丽风光,体现了诗人博大浩瀚(de)情怀以及宽广(de)胸怀和豪迈(de)气魄.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注释(1)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de)意思.(2)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3)客路:旅途.(4)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5)风正:顺风.(6)悬:挂.(7)海日:海上(de)旭日.(8)残夜:夜将尽之时.(9)江春:江南(de)春天.(10)归雁:北归(de)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de)传说.(11)青山:指北固山.(12)乡书:家信.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de)江水前行舟.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de)气息.寄出去(de)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de)大雁捎到洛阳去.主旨本诗通过描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de)两岸春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de)热爱,并流露出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de)真挚情感.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注释1.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59~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孤山:在西湖(de)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2.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3.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刚刚.4.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de)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云脚:接近地面(de)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de)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de)器官.这里指低垂(de)云.5.早莺:初春时早来(de)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6.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de)树枝上去.暖树:向阳(de)树.7.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de)燕子.8.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9.乱花:纷繁(de)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10.浅草:浅绿色(de)草.才能:刚够上.没: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11.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12.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13.阴:同“荫”,指树荫.14.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译文从孤山寺(de)北面到贾亭(de)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de)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de)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de)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de)燕子衔着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缤纷(de)春花渐渐要迷住人(de)眼睛,浅浅(de)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de)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de)白沙堤.主旨本诗通过描绘西湖(de)秀美(de)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自然(de)热爱之情和赏春(de)愉悦心情.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注释⑴枯藤:枯萎(de)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de)乌鸦.昏:傍晚.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de)家庭(de)渴望.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de)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de)驿道.西风:寒冷、萧瑟(de)秋风.瘦马:瘦骨如柴(de)马.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de)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de)旅人.⑸天涯:远离家乡(de)地方.译文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de)老树上,发出凄厉(de)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de)夜色里,只有孤独(de)旅人漂泊在遥远(de)地方.主旨这首小令,以简洁(de)词语描绘了一幅绝妙(de)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了长期漂泊他乡(de)游子(de)羁旅之愁.2、课外古诗词十首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注释①“腾蛇”二句:腾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de)神物,能兴云驾雾.②骥(jì):千里马.枥(lì):马槽.③烈士:有雄心壮志(de)人.暮年:晚年.④盈缩:指人(de)寿命长短.盈,长.缩,短.⑤但:仅,只.⑥养怡:保养身心健康.⑦永:长久.译文神龟(de)寿命即使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de)时候;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de)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de)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de)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de)雄心不会止息.人(de)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de);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我非常庆幸,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de)志向.主旨本诗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de)人生态度.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注释①过:拜访,探访,看望.②具:准备.③合:环绕.④郭:本指城郭,此指村庄.⑤场圃:农家(de)小院.⑥就:赴.这里指欣赏(de)意思.译文老朋友准备好了鸡和黄米饭,邀请我到他(de)农舍做客.翠绿(de)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城墙外面青山连绵不断.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de)长势.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de)那一天,我还要再来和你一起喝菊花酒,一起观赏菊花(de)美丽.主旨本诗既描写农家恬静闲适(de)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de)情谊,表现了诗人不贪恋官爵,热爱悠闲自在(de)田园生活(de)感情和对老友(de)深厚情谊.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注释1、[清晨]:早晨2、[入]:进入.3、[古寺]:本处指破山寺,在今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岭下.南朝齐始兴五年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建,唐咸通九年,赐额“破山兴福寺”.4、[初日]:早上(de)太阳.5、[照]:照耀.6、[高林]:高树之林.7、[曲]:弯折、曲折.亦作“竹径”.8、[幽]:幽静.9、[禅房]:僧人居住修行(de)地方.10、[悦]:形作动,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11、[潭影]:清澈潭水中(de)倒影.12、[空]:形作动,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13、[潭影空人心]:本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指人(de)尘世之心.破山寺里有空心亭.14、[万籁](lài):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de)声音,泛指声音.15、[此]:在此.即在后禅院.16、[都]:都,俱.17、[但余]:只留下.一作“唯闻”.18、[磬](qìng ):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de)曲尺形(de)打击乐器.19、[钟磬]:佛寺中召集众僧(de)打击乐器.译文早晨,我漫步到这座古老(de)寺院,初升(de)太阳照耀着丛林.竹林中弯弯曲曲(de)小路,通向幽静(de)地方,僧人们(de)房舍掩映在花草树林中.山光(de)明净使鸟儿高兴,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大自然(de)一切声音此时都静寂,只有钟磬(de)声音在空中回荡.主旨这首诗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de)清幽脱俗(de)美好景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de)隐逸情怀,寄托了自己遁世(de)情怀,礼赞了佛门超拔脱俗(de)神秘境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①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②子规:即杜鹃鸟.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de)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de)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主旨这首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de)抒发感愤、寄以慰藉(de)好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de)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de)关切之情.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注释(1)巴山:泛指巴蜀之地.(2)却:还,再.(3)何当:何时能够.(4)池:水池.(5)期:期限.译文你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de)时间回来;巴蜀地区秋夜里下着大雨,池塘里涨满了水.何时你我能重新相聚, 在西窗下同你一起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de)情景呢本诗描绘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de)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de)幸福欢乐,抒发了诗人在他乡对友人(妻子)(de)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在巴山(de)孤寂之感和盼望重逢(de)强烈愿望.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注释(1)泊:停泊.(2)商女:以卖唱为生(de)歌女.(3)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de)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称此曲为“亡国之音”.译文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de)烟雾,皓月(de)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主旨本诗描绘了诗人泊船秦淮河时(de)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de)愤怒和对国家命运(de)慎重忧虑.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注释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de),故称“曲”.新词,刚填好(de)词,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de)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de)或熟悉(de)亭台楼阁.旧,旧时.⑷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de)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de)小径,或指落花散香(de)小径.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香径,带着幽香(de)园中小径.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de)意思.徘徊:来回走.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de)天气旧日(de)亭台,西落(de)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de)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de)花径上独自徘徊.主旨词人由自然规律(de)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以及难以忘怀情事(de)流连,同时也不免流露出对光阴流逝(de)无限惆怅.这首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词之上片重在思昔,下片重在伤今,在惋惜与欣慰中蕴涵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de)美好(de)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de)再现,生活不会因为消逝而变得虚无.过松源晨饮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注释①赚:骗.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de)人白白地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de)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主旨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de)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de)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de)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de)困难作好充分(de)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de)成功所陶醉.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注释常记:时常记起.“难忘”(de)意思. 溪亭:临水(de)亭台.日暮:黄昏时候. 沉醉:大醉.兴尽:尽了兴致. 晚:比合适(de)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回舟:乘船而回. 误入:不小心进入.藕花:荷花. 争渡:怎渡,怎么才能划出去.争(zen),怎样才能惊:惊动. 起:飞起来.一滩:一群. 鸥鹭:这里泛指水鸟.逝.译文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时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藕花池(de)深处.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不小心,却惊起了一群(de)鸥鹭.主旨本诗写诗人经久不忘(de)一次溪亭畅游,表现了诗人卓尔不群(de)情趣,豪放潇洒(de)风姿和活泼开朗(de)性格,抒发了诗人愉悦(de)心情,也反映了诗人早期生活(de)闲适与舒心.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注释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镜.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②这句是说天(de)光和云(de)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③渠:他,指方塘.那(nǎ)得:怎么会.那:通“哪”,怎么(de)意思.清如许:这样清澈.④源头活水":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de),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de)学习中不断学习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译文半亩大(de)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de)光彩和浮云(de)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de)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de)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主旨这是一首借景喻理(de)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de)读书感受.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de)胸襟,接受种种不同(de)思想、鲜活(de)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初一上册语文古诗大全
初一上册语文古诗大全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东汉曹操东临碣(j ié)石,以。
水何(dàn dàn),山岛竦峙(sǒn g z hì)。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z aī),歌以咏志。
【】客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唐·白居易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
乱花渐欲迷人眼,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元)枯藤昏鸦,,古道西风。
夕阳西下,。
课外背诵,共十首。
【·】曹操神,猷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音:黍(s hǔ),斜(x iá)。
【】(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
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李白落尽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西。
【】(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时。
【】(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小园香径独徘徊。
【】宋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欢喜。
正入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如梦令】南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其一)朝代:南宋诗人:朱熹,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 为有源头活水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沧海】(曹操"东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
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泊秦淮杜牧(唐代诗人)
烟笼寒水月笼沙②,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
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