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雄性不育的发生机理
植物雄性不育及其生殖生物学研究
植物雄性不育及其生殖生物学研究植物雄性不育是植物生殖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性状,也是植物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它指的是某些植物不能进行正常的花粉产生和释放,或者花粉无法与雌蕊结合从而不能正常授粉结实。
一、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植物雄性不育主要分为两类:常染色体遗传的雄性不育和核基因遗传的雄性不育。
常染色体遗传的雄性不育是由某些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决定的。
这种雄性不育因常染色体配对时产生不平衡基因表达而引起。
通常表现为生殖生长停滞、异形花粉、花药萎缩或肿胀等现象。
核基因遗传的雄性不育又称细胞质遗传的雄性不育,是由细胞质中质体、线粒体等遗传物质所引起的。
这种雄性不育通常表现为花药不育,花粉数量少、形态异常,因为细胞质中的基因会影响到花药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蛋白质合成。
二、植物雄性不育的应用植物雄性不育在植物育种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选育具有雄穗不育性状的亲本,进行不孕性杂交则可有效地避免杂交后代的自交,防止品种纯度的下降,从而提高杂交育种效率。
此外,雄性不育还可用于制种。
选用不育杂交种中具有较好性状的母本进行人工授粉,可用来制造高质量的新品种种子。
三、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迅速。
植物雄性不育体系的建立和雄性不育基因的克隆以及遗传调控等方面的研究,使得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理机制和分子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一方面,研究已经克隆的雄性不育基因的功能和表达调控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明确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
另一方面,通过现代遗传分析技术,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可以揭示雄性不育与其他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更加全面地解析雄性不育发生的分子机制。
四、植物雄性不育研究的挑战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涉及领域广泛、深度较大,需要不断地进行科研探索。
尽管已经有不少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以下几方面的挑战:1、缺乏明确的雄性不育分子机制通路目前,尽管已经克隆了一些雄性不育基因,但对于雄性不育分子机制的调控机制还未明晰,仍需进一步深入探究。
植物雄性不育的发生机理
积的去雄工作,并且保证杂交种子的纯度。
应用这种雄性不育时必须三系配套,即具 备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
谢谢
编码了一个分子量为13000的多肽。
2、质核不育假说
• 质核互补控制假说
• 能量供求假说
• 亲缘假说
质核互补控制假说
假说认为,不育基因存在于线粒体上。如 果线粒体为N型则正常翻译,当为S型时不育 基因会使一些酶不能形成或是不正常,最终 导致了花粉的败育。而当核基因为R时,核基 因仍能产生正常的遗传信息,即R补足了S的 缺陷;而当核基因为r时,核基因只携带了不 育的遗传信息,即不能补足S的缺陷。所以必 须在r与S共存时才会不育。亲缘假说ຫໍສະໝຸດ 这个假说认为,两个亲缘差距越大,杂交
后的生理不协调程度也越大,当不协调程度
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不育。如果要使不育系
恢复,则要选用与不育系亲缘接近的品种作
为恢复系。但是此假说没有说明不育基因和
恢复基因是如何作用的。
三、雄性不育性的利用价值
雄性不育性主要应用于杂种优势的利用上,
杂交母本获得了雄性不育性,可以免去大面
二、雄性不育的发生机理
1、胞质不育基因的载体。 2、关于质核不育型的假说。
1、胞质不育基因的载体
多数科学家认为线粒体基因组是雄性不育基因的 载体。其证据是他们发现玉米的不育株与保持系的 线粒体游明显的不同。
玉米线粒体基因类型
四种育型的mtDNA的翻译结果
以N型的蛋白为对照所得如下结果:
T型:多翻译了分子量为13000的多肽;
能量供求假说
这个假说认为,进化程度低的野生种的线
粒体能量转换率低,供能低,耗能低供求平
衡所以能育。进化程度高的栽培品种的线粒
雄性不育
雄性不育系几乎所有的二倍体植物,不论是野生或栽培的,都可以找到导致雄性不育的核基因。
据不完全统计,现已发现近200种植物存在着核质互作型的雄性不育性,其不育程度和遗传稳定性颇不相同。
育种上需要的是对环境条件不敏感,能够稳定遗传的雄性不育系。
雄性不育系主要在杂种优势利用(植物)上作母本,可以省去去雄工作,便于杂交制种,为生产上大规模利用杂种一代优势创造条件。
核、质互作型不育系的种子繁殖,须靠一个花粉正常而又能保持不育系不育特性的雄性不育保持系授粉。
杂交制种则须有一个花粉可育,并能使杂种恢复育性的育性恢复系。
这样,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分别简称A、B和R 系)三系配套,就成为利用不育系以大量配制杂交种子的重要前提。
雄性不育系主要可分两类:一、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即由控制花粉正常育性的核基因发生突变而形成的不育系。
1、不育机制:一般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但也有由2~3 对隐性基因互作而产生的雄性不育性(如莴苣)。
假如控制花粉正常育性是一对显性基因RfRf,则由于隐性突变,杂合体Rfrf自交后将会分离出纯合基因型rfrf,表现为雄性不育。
大麦、玉米、高粱、大豆、番茄、棉花等很多作物都有这样的突变体。
但偶尔还发现有杂合的显性核不育现象。
其正常可育的基因型为msms,而经显性突变后产生的杂合基因型Msms会由于Ms的显性作用表现为雄性不育,当它被正常育性植株msms授粉结实时,其子代按1:1比例分离出显性不育株和隐性可育株,并依此方法代代相传。
1972年中国在山西省发现的由显性单基因控制的太谷核不育小麦就属于此类。
2、利用:因隐性核不育系难以找到有效的保持系,故不能大量产生不育系种子供制种用;但可用杂合可育株给不育株授粉,在正常育性受 1对显性基因控制的情况下,其子代将按1:1比例分离出纯合不育株和杂合可育株。
用杂合可育株对不育株授粉,下一代育性分离仍是1:1的比例。
采用这种作法可以较大量地繁殖不育株与可育株的混合群体。
植物雄性不育
谢谢观看
定义
定义
植物雄性不育是指植物雄性生殖器官不能产生正常功能的雄配子──花粉的现象,如植物花药中无花粉、花 粉败育和不裂药等均属雄性不育。
遗传
细核遗传
细胞质遗传
核、质互作遗传
细胞质遗传
(1)细胞质雄性不育型,简称质不育型,表现为细胞质遗传。通常以单一的细胞质基因S和N分别代表雄性 不育和雄性可育。用可育株花粉给雄性不育株雌蕊授粉,能正常结实,但F1植株仍表现为雄性不育的母体性状, 因而不能自交产生F2,农业生产上不能利用。
核、质互作遗传
(3)核-质互作不育型,表现为核-质互作遗传。不但需要细胞质有不育基因S,而且需要细胞核里有纯合的 不育基因(rfrf),二者同时存在,方能使植株表现为雄性不育。如胞质基因为可育N,则不论核基因是可育 (RfRf)还是不育(rfrf),都表现为雄性可育。同样,如核里具有可育基因(RfRf)或(Rfrf),则不论胞质 基因是可育N还是不育S,也都表现为雄性可育。这种由核-质互作形成的雄性不育系,其遗传组成为S(rfrf), 不能产生正常的花粉,但可作为杂交母本。由于能找到保持系N(rfrf)[用它与不育系杂交,所产生的F1仍能保 持雄性不育,即:S(rfrf)(♀)×N(rfrf)→S(rfrf)(F1)(不育)]并能接受恢复系S(RfRf)或N (RfRf)[用它们与不育系杂交,所产生的F1都是可育的,即:S(rfrf)(♀)×S(RfRf)→S(Rfrf)(F1) (可育),或S(rfrf)(♀)×N(RfRf)→S(Rfrf)(F1)(可育)]的花粉,使F1恢复为雄性可育,F1植 株自交产生F2,所以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广泛应用。雄性不育系可以免除人工去雄,节约人力,降低种子成本,还 可保证种子的纯度。水稻、玉米、高粱、洋葱、蓖麻、甜菜和油菜等作物已经利用雄性不育系进行杂交种子的生 产;对其他作物的雄性不育系,也正在进行广泛的研究。
细胞雄性不育的原理
细胞雄性不育的原理细胞雄性不育指的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植物在花药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分裂和减数分裂异常,造成花粉发育不正常或不完全,从而导致植物无法正常进行有性繁殖。
细胞雄性不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包括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胞质遗传等等。
以下将对细胞雄性不育的原理进行详细阐述。
染色体异常是造成细胞雄性不育的一种主要原因之一。
在花药发育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起到关键作用,包括染色体的分离、配对和交换等。
若染色体出现异常,例如缺失、重组、易位等,将会影响正常染色体的分离和配对,导致花粉发育中的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出现问题,最终导致细胞雄性不育。
染色体异常主要包括结构异常和数量异常,如染色体缺失、重复、易位、多倍体等。
基因突变也是细胞雄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细胞发育过程中,许多基因起着调控花粉发育的重要作用,如花粉母细胞的分裂和减数分裂、花粉壁的合成、孢粉囊的形成等。
若这些基因发生突变,将会直接影响花粉的发育过程,导致细胞雄性不育。
例如,若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个关键基因发生突变,将会使得染色体无法正常分离和合并,最终导致花粉发育异常,无法形成正常的花粉粒。
胞质遗传也是导致细胞雄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植物的细胞核和胞质都参与了细胞雄性不育的调控。
正常情况下,胞质和细胞核之间相互协作,共同调控花粉的发育。
然而,有些植物株系中的胞质与细胞核之间的配对不协调,即所谓的不兼容性,会导致细胞雄性不育。
这种不兼容性可能是由于细胞核中的某些基因与胞质发生冲突或对胞质的调控产生异常反应而引起的。
除了以上几种原因外,环境因素、营养调控和激素调控等也可以对细胞雄性不育起到一定的影响。
一些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和湿度等,可能会影响细胞分裂和花粉发育过程中的某些关键环节,导致细胞雄性不育。
此外,植物的营养状况和激素调控也与细胞雄性不育相关。
营养元素的供给和平衡将直接影响细胞分裂和花粉发育的进行,而激素的合成和调控则对花粉发育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植物雄性不育与果实形态的关系
植物雄性不育与果实形态的关系在自然界中,植物的繁殖过程非常重要,而雄性不育是一种常见而又复杂的现象。
雄性不育是指某些植物的花粉或花粉管处于异常状态,无法与雌蕊结合,导致无法进行有性繁殖,从而影响到了植物的果实形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植物雄性不育与果实形态的关系。
一、植物雄性不育的原因植物雄性不育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环境因素等。
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基因突变。
这种突变可以影响到花粉发育及其生殖能力,从而导致雄性不育。
花粉发育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包括花药分裂、花药壁形成、花粉母细胞分裂、花粉粒形成等环节,只有这些环节都顺利完成,花粉才能正常发育。
二、植物雄性不育对果实的影响雄性不育对植物的果实形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果实的形态主要由花柱、雌蕊和花瓣等部分组成。
当花柱或雌蕊缺乏了精子的受精后,就无法形成正常的种子,也就无法正常发育成优质的果实。
而有些雄性不育的植物虽然可以产生有限的种子,但它们的种子往往不具有遗传优势,这就导致了植物的数量和品质都无法得到保证。
三、果实形态对雄性不育的监测果实形态可以成为一种检测植物雄性不育的方法。
比如说,一些果实缺少种子或种子数量非常少的珍贵果树,就很可能存在雄性不育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检查花粉的数量、花粉萌发率以及花粉管的形态等多个方面来判断是否存在雄性不育的情况。
四、植物雄性不育的后代研究研究植物雄性不育的后代也是研究植物果实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对雄性不育植物后代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繁殖机制,进一步探究植物雄性不育与果实形态的关系。
同时,研究后代的生长情况,也为我们探寻有效的育种措施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五、育种技术研究由于雄性不育对植物的品质和数量产生的影响非常大,如何解决植物雄性不育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
育种技术是解决雄性不育问题的重要途径。
比较常见的育种方法包括选择耐热性和耐寒性强的品种,利用显微技术对花粉进行抗性筛选等方法。
对植物雄性不育性问题的几点认识
对植物雄性不育性问题的几点认识的报告,600字
植物雄性不育性是一种由基因引起的植物繁殖异常,它可以阻碍花粉的发育和花药内孢子的受精,从而使植物不能正常繁殖。
本报告旨在简要介绍植物雄性不育性的几个重要方面,对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去解决办法。
首先,植物雄性不育性是由于植物基因突变所造成的,这种突变可能是来自外界的致病因素,也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
其次,这种病变会导致花粉的不发育,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繁殖。
花粉变性或枯萎、未能萌发,会导致花粉的正常发育、花药内孢子的受精,从而使植物不能正常繁殖。
同时,植物雄性不育性在农业生产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雄性不育可以阻碍植物的正常繁殖,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杂草种植和农作物物种混合,保证农业生产产品的质量。
此外,可以通过改变植物的生殖性状,例如增加营养价值以及抗逆性,更好地控制和开发现代农业。
最后,为了解决植物雄性不育性问题,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可以改变植物性状的转基因技术和植物杂交育种技术,以解决植物的雄性不育症状,也为更有效的农作物繁殖提供了可能性。
总之,植物雄性不育性是一种由于基因突变而引起的植物繁殖异常,它可以阻碍花粉发育及花药内孢子受精,从而使植物不能正常繁殖,并且在农业生产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可以改变植物性状的转基因技术和植物杂交育
种技术,以解决植物的雄性不育症状,也为更有效的农作物繁殖提供了可能性。
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物学机制与应用研究
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物学机制与应用研究植物雄性不育是指雄蕊或其某些部分不能正常发育或功能丧失,导致植物不能正常进行异交或自交。
这种现象在植物育种研究和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物学机制、应用研究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一、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物学机制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物学机制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可能与基因不完全性、环境因素、物种杂交、基因互作、基因表达和转录后修饰等因素有关。
例如,基因不完全性中,一些雄性不育基因具有重要的作用,然后它们通常会引起植物雄性不育的发生。
此外,环境因素也可能会影响植物雄性发育,如高温、低温、干旱、水涝等都可以导致植物雄性不育。
再比如,物种杂交也是一种常见的产生雄性不育的机制,例如玉米的某些杂交亲和组合就容易出现雄性不育现象。
其次,植物雄性不育还与某些蛋白质和非编码RNA等因素有关。
例如,传递RNA干扰(trans-acting RNA interference)通常是一种特定的RNA分子介导的基因沉默转录机制。
已经证实了这种机制在一些雄性不育植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还有一些研究表明,一些蛋白质也可能在植物雄性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一个叫做TAPETUM DEVELOPMENTAL DEFECTIVE1的蛋白质在某些雄性不育植物中起着关键作用。
总的来说,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物学机制非常复杂,有许多因素相互作用。
其深层次机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二、植物雄性不育的应用研究植物雄性不育在育种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研究价值。
首先,它可以被应用于杂交育种。
通过交叉育种不同的雄性不育植物,繁育出一些优良品种,这是其中一种非常常见的应用。
例如,将雄性不育体系导入小麦中,并与另一个小麦相关亲和组合进行杂交,从而产生了一系列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
其次,植物雄性不育还可以用于基因编辑和转化。
通过对植物雄性发育的控制,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基因编辑和转化方法进行相关基因的修饰和操作,为植物育种提供重要的工具和手段。
植物雄性不育与基因调控机制分析
植物雄性不育与基因调控机制分析随着基因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因调控机制被揭示出来。
其中有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是植物雄性不育,这种不育现象对于种植业和育种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植物雄性不育的基因调控机制。
一、植物雄性不育的概念及分类植物雄性不育是指植物在生殖过程中雄性生殖器官不能正常地发育、成熟或产生正常的花粉,不能进行正常的受粉过程,或者花粉不能正常的萌发和发育。
按照其发生的时间和原因的不同,可以将植物雄性不育分类为两种:先天性和后天性。
1、先天性不育先天性植物雄性不育又称遗传性不育,是由于基因突变或者遗传突变导致的。
先天性不育在植物中比较常见,大部分为单基因遗传。
目前发现的先天性不育基因多数是核基因,如水稻的tas-g1和ms-h等。
2、后天性不育后天性植物雄性不育是由于环境或者生物因素导致的。
比较常见的原因有高温、低温、干旱、缺少营养、病害、毒素等。
后天性不育一般不是单基因遗传,而是受多个基因的影响。
二、植物雄性不育的基因调控机制由于先天性和后天性不育存在差异,这两者的基因调控机制也不一样。
下面将分别探讨这两种不育的基因调控机制。
1、先天性不育的基因调控机制先天性植物雄性不育,是由于遗传突变所造成的。
目前已经发现了很多核基因在其中的作用。
这些核基因控制了花药发育、花粉生产、花粉粒子不育等多个环节。
以水稻为例,其不育替代植物ams基因(抑制花药分裂)遗传的方式是水稻TAS-G1基因。
TAS-G1基因属于细胞壁松弛相关基因家族,其编码的蛋白质可以调控细胞壁代谢和细胞分裂。
水稻花药在开始分裂之前,TAS-G1基因的表达量会降低,然后花药才能正常的发育和成熟。
一旦TAS-G1基因发生突变,基因表达量就会持续提高,花药就会发育不良,从而导致植物雄性不育。
2、后天性不育的基因调控机制后天性植物雄性不育,是由于环境或者生物因素所导致的。
这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的营养吸收、能量代谢、生长发育等方面。
这些因素作用的基因非常复杂,一般不是单基因遗传,而是由多个基因共同作用所致。
课程报告 植物雄性不育
Immunoblot of WA352
anti-GFP immunohist ochemistry
在CMS-WA植株中WA352可以稳定的转录,但WA352蛋白仅在花粉母细 胞时期的花药中表达;在e图中发现转基因植株的叶子中,WA352蛋白稳定 表达,但MTS-WA352却无表达;此外,用免疫荧光化学技术(图f),P35S: MTS-GFP-WA352 转基因植株中融合蛋白主要集中在花粉母细胞时期的绒毡 层中,且在减数分裂前期I之后大量减少。
Function of WA352
Male sterility requires mitochondrial localization of WA352
Regulation of WA352 expression
dicistronic and contains rpl5 and WA352
containing WA352 only
WA352 induces premature tapetal PCD and CMS.
❖
在酵母中,ScCOX11 在过氧化氢的衰退中起作用。
活性氧(ROS)使线粒体膜渗透压改变,促进Cyt c释放到
胞质中,从而导致细胞凋亡或程序性死亡。在适当的时期
绒毡层细胞程序性死亡(PCD)是对花粉的生长至关重要 的,而ROS可以促进绒毡层细胞程序性死亡。
Immunoblotting detection of Cyt c
Immunoblotting indicated that Cyt c release occurred only in ZS97A anthers at the MMC stage, consistent with WA352 accumulation and the ROS burst.
植物的雄性不育和雌性不育
植物的雄性不育和雌性不育植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有性繁殖通过雄性和雌性精细的配对过程,确保了基因的多样性。
然而,有时植物会产生雄性不育和雌性不育现象,导致了无法进行有性繁殖。
本文将探讨植物的雄性不育和雌性不育的原因和影响。
一、雄性不育雄性不育是指植物在生殖过程中无法正常产生可育花粉。
花粉是植物繁殖过程中的男性配子,它通过传粉作用与雌蕊结合形成种子。
当植物的花粉无法成功发育或无法与雌蕊结合时,就会发生雄性不育现象。
1. 原因雄性不育通常由基因突变引起。
植物的基因组中负责花粉发育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花粉无法正常形成或发育不完全。
这些基因突变可以是自然发生的,也可以是人为引起的,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
2. 影响雄性不育的植物无法自我繁殖,只能依赖于外界的传粉媒介,如昆虫或风力。
这使得雄性不育植物在繁殖上受到限制,往往繁殖率较低。
此外,由于基因多样性的减少,植物种群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也可能受到损害。
二、雌性不育雌性不育是指植物在生殖过程中无法正常产生可受精的卵细胞。
卵细胞是植物繁殖过程中的雌性配子,它需要与雄性配子结合形成种子。
当植物的卵细胞无法正常形成或无法与雄性配子结合时,就会发生雌性不育现象。
1. 原因雌性不育的原因与雄性不育类似,通常也是由基因突变引起。
植物基因组中负责卵细胞发育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卵细胞无法正常形成或发育不完全。
2. 影响雌性不育的植物无法自我受精,只能依赖外界的花粉来进行授粉。
由于无法产生可受精的卵细胞,这些植物往往无法正常结实,导致繁殖率降低。
此外,雌性不育也可能导致种群内基因多样性减少,进而影响植物的遗传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综上所述,植物的雄性不育和雌性不育会限制其有性繁殖能力,影响种群的繁衍和适应性。
研究雄性不育和雌性不育的原因,可以为植物繁殖技术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细胞质遗传与植物的雄性不育
2.质核不育型
由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互作控制的不育类型,简 称质核型,又叫胞质不育型(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简称CMS)。 质核型不育性是由不育的细胞质基因和相对应的 核基因所决定的。当胞质不育基因S存在时,核内必须 有相对应的一对(或一对以上)隐性基因rr, 个体才能表 现不育。杂交或回交时,只要父本核内没有R基因, 则杂交子代一直保持雄性不育,表现了细胞质遗传的 特征。如果细胞质基因是正常可育基因N(即一般正常 状态),即使核基因仍然是rr,个体仍是正常可育的; 如果核内存在显性基因R,不论细胞质基因是S还是N, 个体均表现育性正常。
2.1质核不育型的遗传情况 以S(rr)不育个体为母本,分别与5种能 育型杂交,将会出现以下3种情况。
2.1.1 S(rr) × N(rr) → S(rr),F1表 现不育,说明N(rr)具有保持不育性在世代 中稳定传递的能力,因此称为保持系。 S(rr)由于能够被N(rr)所保持,从而在后代 中出现全部稳定不育的个体,因此称为不 育系。
2.2.4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质核型不育性比核型不育性容易受到环境条
件的影响。 特别是多基因不育性对环境的变化更为敏感。 已知气温就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1.2 在棉花、小麦、莴苣、谷子等植物中 也发现了显性核不育型。 显性雄性不育植株(Msms)具有杂合的 显性不育基因(Ms),不能产生正常花粉,它 的两种卵细胞都有受精能力,它被隐性可育 株(msms)传粉的后代按1:1分离出显性不育 株(Msms)与隐性可育株(msms) 。 对于核不育型来说,用普通遗传学的 方法不能使整个群体均保持这种不育性,这 是核不育型的一个重要特征。正是由于这一 点,使核不育型的利用受到很大限制。
植物中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
植物中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植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维持着植物种群的繁衍生息的关键之一便是其繁殖过程。
而生殖过程的正常进行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雄性不育便是常见的一种现象。
植物雄性不育对于其繁殖生长显然是不利的,因此研究其产生的分子机理则是十分重要的。
一、雄性不育现象的出现原因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雄性不育是一种自然现象,并非完全属于植物病理学领域。
在自然界中,雄性不育出现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植物自身的基因突变引起,另一方面则可能来自环境以及人为干预等方面的影响。
针对不同的因素而言,其对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则会有不同的解释。
二、植物中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在分子机理方面,植物中雄性不育的原因可能包括:1、质粒引起的雄性不育植物内共存着不同来源的质粒,植物细胞中携带的外源性DNA常常来源于植物病原菌或是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进行的外源DNA引入。
而当这些外源质粒基因组中的不适应性因素与植物内源基因组进行相互作用时,可能会发生一系列的代谢或者分裂等复杂的现象,最终导致雄蕊的育性异常。
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于转基因杂交的过程中。
2、线粒体引起的雄性不育线粒体(Mitochondria)是植物中的一种位于细胞质内,与常见的核DNA雄性遗传的染色体不同的细胞器,其主要作用是进行细胞能量的供应与管理。
而线粒体内的基因则是由母体遗传,也就是说,受到母本基因影响的后代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线粒体DNA组成。
如果植物某一代中的线粒体DNA产生了突变,对雄蕊花粉的发育和正常排异能力产生影响,可能会导致雄性不育。
3、细胞周期失败引起的雄性不育细胞周期是维持细胞生长和分裂的重要生理基础,每一次细胞周期都需要进行时间规律的调节,以保证基因表达和DNA复制的正确性。
而当细胞周期出现故障时,可能会导致细胞DNA的修复和复制有误,从而导致雄性不育。
举个例子,玉米中的tassel-less1(tls1)突变纤细伸长,不能形成顶端的花穗,由于缺少了正常花穗产生花粉所需的特定细胞周期,导致释放出的花粉不育。
植物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植物雄性不育研究进展植物雄性不育研究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因为它涉及到农业产业的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保障。
植物雄性不育是指植物的雄蕊不能正常发育或不能产生正常花粉,导致无法与雌蕊结合,从而影响了植物的繁殖。
现在,研究人员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进展有哪些。
一、遗传学研究遗传学是研究植物雄性不育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和遗传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植物雄性不育问题主要由于基因突变而导致。
他们分析了这些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不育基因进行修改,从而恢复了植物的雄性生殖能力。
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植物遗传改良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植物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分子生物学研究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使得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了植物雄性不育的发生机理。
此外,这种技术还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制备基因重组技术的工具,使得植物遗传工程领域的研究更为深入。
研究人员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了一些新基因、新蛋白和新RNA,它们与植物雄性不育问题密切相关。
通过研究这些分子材料的功能,并修改它们的表达,研究人员成功地解决了某些植物雄性不育问题,同时也为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新的方法。
三、生物化学研究生物化学技术在植物雄性不育研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物化学技术能够用来分离、纯化和检测植物中的化学成分,从而揭示它们与植物雄性不育的关系。
研究人员运用生物化学技术,深入研究了植物雄性不育问题与氧化应激、能量代谢等方面的关系。
研究人员发现,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与植物雄性不育密切相关。
通过调控这些过程,研究人员成功地恢复了植物雄性生殖能力。
四、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生物学技术在植物雄性不育研究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通过显微镜观察、分离和培养植物中的细胞,研究人员发现了植物雄性不育发生的基本细胞学特征和分子环节,这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研究人员借助细胞生物学技术,成功培育出了植物雄性不育的雄花器官替代物和花粉,这为某些农作物及其杂交种的培育提供了全新思路。
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霉黧塑整.凰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吴雯雯金洁蓉邵元健(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7)植物雄1生不育是指植物有性繁殖过程中不能产生正常的花药、花粉或雄配子的遗传现象。
雄性不育是高等植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
雄性不育可分为细胞核雄性不育(nm s)及质核互作雄性不育(cm s),其中cm s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生产实践上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1线粒体与cm s线粒体是最重要的细胞器之一,高等植物细胞质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线粒体中。
因此,人们很自然将cm s与线粒体遗传系统联系在一起。
目前,人们对线粒体与cm s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m t D N A、m t R N A及蛋白质三个水平上。
1.1m t D N A水平m t D N A与植物cm s关系最为密切,但真正的机理尚未研究清楚。
最早关于m t D N A与cm s关系的研究是1976年,Levi ngs等提取玉米T型cm s系和正常品系的m t D N A,用一系列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消化,结果发现两系m t D N A的电泳图谱存在明显差异。
他们的工作是细胞质雄1生不育进行分子研究的开端。
近年发展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 es t r i c t i on f ra gm e n t l eng t h pol ym o r phi sm,R FL P)、随机扩增多态性D N A(r an dom am pl i f i ed po l ym o r ph i c D N A R A PD)、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m pl i f i ed f r ag—m ent l e ngt hpol ym orphi s m.A F LP)及随机引物聚合链法(ar bi t r ar i l y pr i m edpol y m er as echai n r eact i on,A P—PC R)技术,大大方便了对基因的研究,也为细胞质雄性不育初理提供了崭新的探讨方法。
十字花科作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
检测也证明了这一点。关于这方面的进一步研究需
要探明的是
如何影响线粒体的功能,以及这
些变化如何影响花粉发育,并提出相应的调控模式。
Yuki 和 Toshiya[22]研究了萝卜线粒体基因组中
与异型同源 CMS 系,发现了与不育相关的 3 个与
嵌合的特异基因,并分别定名为
、
和
。其中,
的结构与向日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2003,11 渊5冤院 538~544
十字花科作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 *
张明方 杨景华 陈竹君
(浙江大学园艺系,杭州 310029)
·综述·
摘要:从分子水平综述了十字花科作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机理、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特点,以及细胞质雄性 不育的蛋白组学研究进展,并对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ORF138 与 S 转移酶的融合蛋白抗体,结果在 Ogu
型萝卜的 CMS 系线粒体中检测到与线粒体膜结合
的 20 kD 蛋白质(ORF138),在根和花的线粒体中
ORF138 的表达大约有近 10 倍的差异,在可育系叶
和花线粒体中 ORF138 含量很低,并发现不育系和
可育系在
的转录水平和 RNA 的编辑模式上
,细胞色素 b 复合体Ⅲ 亚基基因;
,NADH 脱氢酶复合体
第三亚基基因。
Boxes present CMS-associated open
reading frames(ORFs)which often
include novel sequences of unknown
origin(black). Others present know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缘假说
这个假说认为,两个亲缘差距越大,杂交
后的生理不协调程度也越大,当不协调程度
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不育。如果要使不育系
恢复,则要选用与不育系亲缘接近的品种作
为恢复系。但是此假说没有说明不育基因和
恢复基因是如何作用的。Fra bibliotek三、雄性不育性的利用价值
雄性不育性主要应用于杂种优势的利用上,
杂交母本获得了雄性不育性,可以免去大面
积的去雄工作,并且保证杂交种子的纯度。
应用这种雄性不育时必须三系配套,即具 备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
谢谢
能量供求假说
这个假说认为,进化程度低的野生种的线
粒体能量转换率低,供能低,耗能低供求平
衡所以能育。进化程度高的栽培品种的线粒
体能量转换率高,供能高,耗能高供求平衡
所以能育。
能量供求假说
在核置换杂交时就出现了两种情况:
(1)低供能作母本,高耗能作父本,导致
供求不平衡而不育。
(2)高供能作母本,低耗能作父本,供大 于求则可育。
C型:多翻译了分子量为17500的多肽,但缺少了
分子量为15500的多肽;
S型:多出了一个大分子多肽。
N型与T型的mtDNA的比较结果
N型和T型的mtDNA分别含有6组和5组重复
序列,但只有其中的两组是共有的。N型和T
型所特有的碱基序列分别有70kb和40kb,其
余的相同。而从T型mtDNA中找到的不育基因
二、雄性不育的发生机理
1、胞质不育基因的载体。 2、关于质核不育型的假说。
1、胞质不育基因的载体
多数科学家认为线粒体基因组是雄性不育基因的 载体。其证据是他们发现玉米的不育株与保持系的 线粒体游明显的不同。
玉米线粒体基因类型
四种育型的mtDNA的翻译结果
以N型的蛋白为对照所得如下结果:
T型:多翻译了分子量为13000的多肽;
编码了一个分子量为13000的多肽。
2、质核不育假说
• 质核互补控制假说
• 能量供求假说
• 亲缘假说
质核互补控制假说
假说认为,不育基因存在于线粒体上。如 果线粒体为N型则正常翻译,当为S型时不育 基因会使一些酶不能形成或是不正常,最终 导致了花粉的败育。而当核基因为R时,核基 因仍能产生正常的遗传信息,即R补足了S的 缺陷;而当核基因为r时,核基因只携带了不 育的遗传信息,即不能补足S的缺陷。所以必 须在r与S共存时才会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