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原则_文冬
人本主义教学原则
人本主义教学原则
人本主义教学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个性和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本主义教学原则:
1. 学生中心原则: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能力。
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促进者,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潜力。
2. 自主性原则: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
学生应该有权利选择学习内容、方法和进度,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个性化原则: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需求。
教学应根据学生
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以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
4. 情感关注原则: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教师应关心学生的情感状态,鼓励他们表达情感,并提供支持和指导。
5. 全面发展原则: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教学不仅关注学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培养学生的品德、社交技能和身体健康。
6. 真实情境原则:将学习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联系,使学习更加有意义和实用。
通过真实的问题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7. 合作学习原则: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发展。
8. 教师的角色:教师作为指导者和促进者,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这些原则体现了人本主义教学的核心价值观,即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概述及教学设计原则共4页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概述及教学设计原则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观点的提出,对传统教学理论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人的发展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校应培养出真正的学习者。
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使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激发潜在的学习动机,使自己的潜能、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得以发挥和培养,学习者能做到自我教育,最终发展成人格健全发展的人。
2.提倡有意义的学习和自发的经验学习有意义的学习主张对知识达到灵活理解的程度,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素材、自己安排合适的学习情境,自己提问,自己确定学习进度,关心自己学习的成果。
3.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适应,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教育应促进学生的变化、促进学生学习。
鼓励学生树立足够的自信,不断自我超越,开发自己的潜在能力,达到个性化发展的目的。
二人本主义学习的特点学习的自主性。
学习由个人主动发起,而不是被动学习。
学习者的情感和思维活动特别关键。
学习的相互渗透性。
学习不仅是对学习者的认知发生作用,也渗透到他们的行为、态度、情感等诸多方面。
学习的全面性。
学习个体对学习的整体投入涉及认知、情感、行为、个性等各个方面。
三基于人本主义的教学原则为了达到培养完整的人的目标,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应该按如下原则进行。
1.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有意义的学习人本主义认为,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每个人的学习潜能都能完全发挥。
所以教学设计时,必须对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信任,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实现自我教育,从而把学习者培养成完整的人。
2.设计真实自然的问题情境想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学生面对的问题必须对他们个人有意义或与他们有关联。
但现在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面临的情景与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的隔阂过于明显,导致学生的学习面临很大的问题。
教师首先要发现对学生来说既真实又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
其次,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的语文课堂构建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的语文课堂构建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概念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重视研究人的动机、潜能、创造力和自我实现的心理学新思潮。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以人为本和以整体人为研究对象的视角,关心人的本性、价值和尊严,研究健康人格和自我实现。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下的语文课堂构建用人本主义心理学构建语文课堂,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
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构建语文课堂,可以改变传统语文课堂上教师只顾一味灌输知识,从而忽视学生是自主、自由的,认知和情感统一的人的情况。
(一)创造自我实现的情境人本主义心理学从人的自我实现的角度描述了学习的本质,强调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满足受教育者自我实现的需求,挖掘受教育者的潜能。
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旨所在。
“自我实现”是一种探寻知识、真理、智慧的欲望或趋向,是一种学习的推力。
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是既是自我实现者的重要特征,又是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
高峰体验是人在进入自我实现状态时所感受到的一种豁达与极乐的瞬时体验。
“高峰体验论”强调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作用。
对语文教师而言,其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和体验文学作品中的美,在教学中创设一种能够产生“高峰体验”的情境。
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体验着的完整的人。
教师应该积极利用情感,调动学生的感官和心灵去体验作品,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统一,产生意义学习。
学生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高峰体验,逐渐激发出身体内在的潜能。
学生通过能获得丰富多彩的知觉印象的活动,以达到高峰体验的状态,如爱的体验、创造的体验等。
这种方法尤其适合应用于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
以文言文《湖心亭看雪》为例,教师应该让学生全身心沉浸在自然的美中,感受大自然的力量。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让学生的心灵体验西湖湖面上弥漫一片冰花,天和云、山、水融为一体,天光湖色,天地一片白皑皑,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一叶扁舟的自然之美景。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高效教学探讨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高效教学探讨概述: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的重要环节,而如何进行高效的地理教学一直是教师们所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探讨高中地理高效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对地理教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和帮助。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概念及特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自我潜能。
这一理论认为,学生应当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学校应当成为学习的场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尊重个体差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的独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2. 强调学生主体性: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应当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3. 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实践。
1.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如问答互动、小组讨论、个性化辅导等,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2.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地理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学原则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学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因此教学应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中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风格和情感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2.强调情感交流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创造一个积极、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通过情感交流,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
3.重视意义学习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知识的本质和内涵,而不是机械地记忆知识点。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意义,通过组织活动、创设情境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强调个性与创造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探究性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5.强调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潜能和价值,鼓励他们追求自我实现。
通过提供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和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自我驱动力和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高效教学探讨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高效教学探讨导言高中地理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的重要载体,在学生的认知能力、地理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都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地理教学往往面临着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怎样有效提高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呢?本文将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开展高中地理课程的高效教学。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概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它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发展性,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并具有积极性和自我实现的潜力。
根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者具有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教学应当促使学生发挥自身潜能,自主学习和独立发展。
1. 创设积极、开放的学习环境在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创设一个积极、开放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该对学生充满信任,尊重学生的观点和看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应当创设一个多元、多样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积极尝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样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受到尊重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根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地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中。
在授课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和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真正做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当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科研活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自主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学会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习得“渔”而不是“鱼”。
人本主义的教学原则
人本主义的教学原则
一、自我实现原则
人本主义教学原则的核心思想是自我实现。
它强调每个人都有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和能力。
因此,教学应该提供有利的环境,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他们能够达到自我实现。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潜能,并提供合适的教学条件来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
二、情感教学原则
人本主义强调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情感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人的认知和行为。
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造一个积极、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三、合作学习原则
人本主义提倡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实现共同的目标。
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交技能,促进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四、师生互动原则
人本主义强调师生互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师生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这种交流可以是口头或书面形式的,也可以是面对面的交流。
通过师生互动,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同时,师生互动也可以建立一种积极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高效教学探讨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高效教学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通过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式,实现高效地理教学?本文将从教师角度探讨相关问题。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
针对地理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法,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感知和经验,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
在引入某个地理概念时,教师可以提出具体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鼓励他们通过观察实际情况、与他人讨论和查阅相关资料来解决问题。
这样,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地理概念。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并创设情感融洽的学习环境。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教师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建立友善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案例、图表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情感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和项目实践,让学生在合作中培养情感交流和合作意识,并提高地理学习的乐趣和效果。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社会需求,并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地理学科本身与生活和社会密切相关,通过将地理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在教授城市发展时,教师可以组织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城市发展的过程,并引导他们从社会和环境的角度去思考城市发展的问题和影响。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并培养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高效地理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情感需求和社会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法、营造情感融洽的学习环境和将地理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高效地理教学的目标。
希望本文能为地理教学教师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
教案设计中的教学理论和教育原则
教案设计中的教学理论和教育原则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案设计则是教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案设计中,教师需要运用各种教学理论和教育原则,以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教案设计中常用的教学理论和教育原则,并分析它们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理论1.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外界刺激引起的反应产生的。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控制,注重学生对教师的示范和激励。
因此,在教案设计中,可以采用明确的目标描述,清晰的步骤和规范的评价标准,以促使学生通过模仿和练习获得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2. 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知识结构。
它认为学习是个体内部的意义建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案设计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导入问题,提供引导性的问题和案例,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讨论,促使他们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3. 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是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交互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和讨论,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和交流。
在教案设计中,可以设计合作学习的任务和活动,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合作解决问题。
二、教育原则1. 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要求教案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差异,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速度。
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次、分难度的安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引导,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激发性原则激发性原则要求教案设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跃度。
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提问、引发争议等方式,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3. 渐进性原则渐进性原则要求教案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推进学习过程。
教师应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帮助他们逐渐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
人本主义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本主义教育理念逐渐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主流。
人本主义教学实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挖掘,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本文将从人本主义教学理念、实践策略和效果评价三个方面,探讨人本主义教学实践。
二、人本主义教学理念1. 以学生为中心人本主义教学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和帮助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兴趣和个性,尊重学生的选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注重个性发展人本主义教学理念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潜能和需求。
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强调情感交流人本主义教学理念认为,情感交流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4.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人本主义教学理念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三、人本主义教学实践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2.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平等、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4. 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5. 评价方式多样化,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人本主义的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价值观等方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
本文将从人本主义教学实践的角度,探讨如何将这一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实现教育教学的现代化。
二、人本主义教学实践的基本原则1. 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激发学生潜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情感: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4. 强化实践能力:注重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 倡导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人本主义教学实践的具体方法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语文课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注重情感教育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情感共鸣、心理疏导等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4. 强化实践环节教师应注重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参观、实习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5. 倡导合作学习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共同进步。
6. 评价方式多元化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价值观等方面。
四、人本主义教学实践案例1. 案例一:小学语文教学教师以《草原》一文为例,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高效教学探讨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高效教学探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个体差异、提倡自我发展的学习理论。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实施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前提条件。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调整教室的布局和装饰,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通过有效的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高中地理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个别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知识,学会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地理气候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不同地区的气候的异同,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使地理知识更生动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讲授地理分布时,可以使用地图软件进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地理分布情况。
四、关注情感因素情感因素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发展。
例如,在讲授环保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环保问题的重要性和影响,以此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爱护环境的情感。
综上所述,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
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关注情感因素等措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的关系
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的关系摘要:学习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由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对学习机制的解释各有不同,它们对教学设计也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关键字: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理论在近20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仅教学设计模式更加多样,其基础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其中学习理论就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那么,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学习理论有对教学设计有怎样的影响呢?1教学设计和学习理论的相关定义1.1教学设计在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中,由乌美娜主编的《教学设计》一书将教学设计定义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还有学者提出,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教学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做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
[1]强调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其工作对象是由教学目标、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构成的教学系统;强调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可操作的桥梁。
1.2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智的心理学理论。
它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
也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描述或说明人类和动物学习的类型、过程,以及有效学习的条件。
学习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2.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又称刺激——反应(S—R)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
认为通过对环境的“操作”和对行为的“积极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塑造和改变。
基于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基础教育教案的理论指导
基于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基础教育教案的理论指导基于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基础教育教案的理论指导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每天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设计和准备教案。
教案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对于实现有效教学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教案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我们需要借助学习理论的指导,确保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
本文将基于学习理论,探讨基础教育教案的理论指导。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通过外部刺激和反馈来实现的。
在教案设计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设定明确的目标:在教学过程开始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知道他们需要学习什么。
2. 提供示范和模仿机会: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生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模仿他们来学习新的行为。
在教案中,我们可以设置示范环节或者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仿他人来学习。
3. 引入奖励和惩罚机制:行为主义认为,奖励和惩罚可以增强或减弱特定行为。
在教案设计中,我们可以设立奖励机制,如表扬和小奖品等,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二、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关注学生主动的构建和理解知识的过程。
在教案设计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重要驱动力。
在教案中,我们可以引入问题情境、探索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的思考:通过提问、讨论和解决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3. 提供反馈和调整: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从错误中学习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
在教案中,我们可以通过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改进学习策略。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社交交往中建构知识。
在教案设计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提供探索性学习机会:建构主义认为,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发现来建构知识。
在教案中,我们可以提供实验、观察和调查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并发现知识。
运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高《病理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运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高《病理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的:探讨提高病理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方法:充分运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采取有效的教学技能与技巧进行课堂教学。
结果: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拓宽了教学空间,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结论:病理学课堂教学应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体现教学的多维互动,强调情感体验乐学,强调“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
标签:人本主义理论;课堂教学;病理学;策略《病理学》是一门概念多、内容抽象的形态学课程,也是基础医学各学科中最难学的学科之一。
笔者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为确保课程教学目标达标,以“够用、实用、有用”为原则,以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学好病理学为基础,充分运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对如何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拓宽教学空间,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初步的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长期以来,由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统治教学讲台,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教学,丝毫不能改变。
这种刻板的教学模式,大大地限制了学生认知因素的发展。
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教师在讲台上虽然讲得丝丝入扣,但目中无人,忽视了“人”的存在,压抑了学生的思维,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教师虽然教学结构紧凑,样样俱全,但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参与。
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违背了“以‘人’为本,学生是主体,教学互动,知识自构,情感体验,乐学、创新”的素质教育理念。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人们开始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研究,标志着教育改革由以教学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
这是一项重大的战略改革,是教育观念的一次深刻革命。
因此,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迫在眉睫。
2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的是教学过程而不是教学内容,重视的是教学方法而不是教学结果。
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浅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传统课堂教学的启示——以学生为中心
浅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传统课堂教学的启示——以学
生为中心
刘海洋
【期刊名称】《科教导刊》
【年(卷),期】2013(000)019
【摘要】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育观强调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其核心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挖掘其潜能,更好地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这种理念对改变我国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此篇文章将在分析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思想的基础上,重点从五个方面探讨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的情感的需求以及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总页数】2页(P141-142)
【作者】刘海洋
【作者单位】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409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4
【相关文献】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J], 侯首辉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J], 马宝元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J], 周铮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J], 张媛
5.论西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J], 杜小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原则_文冬
电化教育研究 2002年第12期(总第116期)电化教学研究[文章编号] 1003-1553(2002)12-0058-03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原则文 冬, 杨九民(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湖北武汉 430079)[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都开始追求真正的个人意义,都希望能自我实现。
为了实现人们的这种愿望,为了较好地以此为出发点开展教学活动,笔者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从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个人意义的学习、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追求学习过程的开放性、主张协作学习、加强师生情感互动六个方面探讨了笔者对信息社会教学设计原则的理解。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学设计原则;问题情境;学习资源;学习过程;协作学习;情感互动[中图分类号]G422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而又相互依赖的时代。
面对这个复杂多变、信息浩瀚的世界,我们人类应能够呈现这样一种姿态:心胸广阔、知识渊博、精神焕发、品质高尚、善于情感互动。
为了实现这种理想,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我们教学工作者应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这是因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感与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是融为一体的,也是“完整的人”应具备的两个方面。
然而为了培养“完整的人”,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变化和学习,培养他们适应变化和如何学习的能力。
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以便更好地为当代信息社会的教学服务,教学设计应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设计原则。
一、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个人意义的学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适当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被释放出来的。
由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信任学生的潜在能力,以他们为中心,激发他们高层次的学习动机,从而使他们能够对自己进行教育,最终把他们培养成“完整的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中心地位,这为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创造了条件。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观、教学设计模式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观、教学设计模式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观、教学设计模式胡丽芳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主要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
1、马斯洛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是智商高达194的天才,伟大的先知。
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我们熟知他是因为他提出了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
其心理学理论核心是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
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
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高到低。
它们是:自我实现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包含爱与被爱,归属与领导)安全需求生理需求。
1 、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生存所必须的基本生理需要,如对食物,水和睡眠和性的需要。
2 、安全需要 (safety need) 包括一个安全和可预测的环境,它相对地可以免除生理和心理的焦虑。
3 、爱与归属的需要(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 包括被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支持等,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团体等。
4 、尊重需要(esteem need) 包括尊重别人和自尊重两个方面。
5 、自我实现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包括实现自身潜能。
著名的哲学家尼采有一句警世格言——成为你自己!马斯洛在自己漫长的生命历程中,不仅将毕生精力致力于此,更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证明了这一思想,成功地树立了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形象。
《纽约时报》评论说:“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块里程碑”。
2、罗杰斯,美国心理学家。
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高效教学探讨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高效教学探讨高中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并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
为了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可以采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情感和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个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地理是一个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学生可以通过地理学习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和周围的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实地考察活动、使用多媒体教具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加深他们对地理的感受和理解。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鼓励学生自己探索问题并进行独立思考。
教师可以利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还强调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师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地理学家到班级进行讲座或座谈,让学生与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加深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认识。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高效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积极性、情感体验、自主性和人际关系。
通过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提供情感体验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全面发展。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高效教学探讨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高效教学探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以个体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认为教育应该关注个体的情感需求和精神成长,并以此推动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借鉴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可实现高效教学。
首先,高中地理教学中应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并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情感需求和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的学习收益。
例如,在地理知识讲解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知识点;在综合素质拓展方面,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培养,设计以探究为主的课程,让学生在课内外实践中学习。
其次,高中地理教学应强调个体认知和反思能力的培养。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个体主观性的作用,教师只是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高中地理教学也应注重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主动探究和分析,并加强对学生的反思能力训练。
例如,在地理实验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原理、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反思,让学生在探究中得到知识上的自我更新和完善。
最后,高中地理教学应重视学生健康成长。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由表达和多样发展。
高中地理教学也应该注重学生全面成长和身心健康的培养。
例如,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意,让学生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和发展。
同时,在课内外综合素质拓展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各种为社会做贡献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精神。
而这些都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将学习的重点转移至学生个体认知和情感需求方面,让地理学科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化教育研究 2002年第12期(总第116期)电化教学研究[文章编号] 1003-1553(2002)12-0058-03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原则文 冬, 杨九民(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湖北武汉 430079)[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都开始追求真正的个人意义,都希望能自我实现。
为了实现人们的这种愿望,为了较好地以此为出发点开展教学活动,笔者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从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个人意义的学习、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追求学习过程的开放性、主张协作学习、加强师生情感互动六个方面探讨了笔者对信息社会教学设计原则的理解。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学设计原则;问题情境;学习资源;学习过程;协作学习;情感互动[中图分类号]G422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而又相互依赖的时代。
面对这个复杂多变、信息浩瀚的世界,我们人类应能够呈现这样一种姿态:心胸广阔、知识渊博、精神焕发、品质高尚、善于情感互动。
为了实现这种理想,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我们教学工作者应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这是因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感与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是融为一体的,也是“完整的人”应具备的两个方面。
然而为了培养“完整的人”,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变化和学习,培养他们适应变化和如何学习的能力。
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以便更好地为当代信息社会的教学服务,教学设计应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设计原则。
一、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个人意义的学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适当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被释放出来的。
由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信任学生的潜在能力,以他们为中心,激发他们高层次的学习动机,从而使他们能够对自己进行教育,最终把他们培养成“完整的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中心地位,这为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创造了条件。
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要十分重视学生个人意义的学习。
这里所说的意义学习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价值观发生重大改变的学习,它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它又包括四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人的情感与认知全部投入学习活动。
这是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前提;第二,学习是自我发起的。
这充分展示了个体在学习中的地位;第三,学习是渗透性的。
这意味着学习能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发生变化;第四,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
这说明学生自己对有意义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此,只要学生具有了学习的中心地位,他才能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才能自觉地深入地进行学习,才能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评价,从而促进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地进行。
二、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样,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是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
它是一种支持学生进行意义学习的各种真实问题的组合。
罗杰斯认为,如果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那么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
但在当今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与生活58DOI:10.13811/ k i.eer.2002.12.013中所有的真实问题还存在着很大的隔阂,这对学生的意义学习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为此,如果我们希望学生成为真正自由的和负责的个体的话,就应该为他们创设各种真实的问题情境。
那么,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该怎样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呢?首先,教师要能发现一些对学生来说是真实的同时又与教学活动相关的问题。
其次,教师要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挑战各种复杂的问题情境。
第三,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真实问题情境下的各种角色的行为,以便将来在真正问题的情境中得心应手。
第四,如果有条件的话,应让学生到第一线去,让他们直接面临社会各行各业人员所面临的问题。
三、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学习资源,狭义上是指可资学习之源,包括支撑教学过程的各类软件资料和硬件系统;广义上它还包括一切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人、财、物,且由学习材料与教学环境两大类组成。
与传统教学相比,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师应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
因为当学生觉察到某些学习资源与他自己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便可以发生;当某些学习资源有悖于学生自己的看法时,学生的学习往往受到抵制。
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应具备使用信息系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这为教师方便地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提供了可能。
其次,教师应主动向学生介绍自己拥有的知识、经验、特定的技能和能力,以便学生及时获得帮助。
第三,建立虚拟学习社区,从网上推选一些学习、生活经验丰富的人,让他们来解答学生关心的一些问题。
四、追求学习过程的开放性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帮助下的自我激发、自我促进、自我评价的过程。
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形成了学习方法,而且培养了健全的人格。
因此,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过程是自由开放的,是依靠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来选择学习路径的。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先进的教育观念和先进的科技成果相结合的学习资源日益增多;改善学习的人文环境,给学生以充分的学习自由的口号日益增多;日益竞争的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等等。
这些现象的产生促使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要给学生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必须开放所有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能顺应当代学习生活的变化,最终得以自我实现。
对于新世纪的教师来说,他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这是学习过程开放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那么作为促进帮助者的教师,他应该怎样在教学设计中开放学生的学习过程呢?首先,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的学习内容与自身的关系,使其发现他们学习的内容能够保持和发展自我,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其次,在学生的自我激发之后,教师应让学生的情感与理智全部投入到实际的学习当中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的奥秘,使学生自我促进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第三,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要采取开放的态度。
教师应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把他人的评价放在次要地位。
这样才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实际上,自我评价是学习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因为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使自我发起的学习能变成一种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主要手段之一。
由此,教师应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以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开放的变化的学习活动。
五、主张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从事学习活动,互相促进,以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形式。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十分强调这种形式。
因为这种协作学习不仅包括学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师生之间的协作。
并且它不仅仅是学习信息的交流与合作,还是语言的表达、思想的沟通、心灵的“碰撞”、性格的“磨合”,从而培养学生的组织交往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促进自我概念的发展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形成。
那么,要实现协作学习这种教学形式,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认为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第一,采取同伴教学与分组学习的方式进行协作学习。
同伴教学是促进学生之间协作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
罗杰斯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得出了以下一些结论:大多数被指导者的专业课技能有所提高,并且他们表现出更强的自信、更强的学习动机,改变了对专业课的态度;个别指导者抱怨没有足够的时间从事指导工作,但增强了自我确信和承担责任的意愿。
分组学习也是学生之间协作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
这是根据学生的意愿,把他们分成自我指导和传统学习两个59小组。
因为学生是自由的,那么他就有主动学习的自由和自我发起学习的自由。
在他们进行学习时,可以自由地选择小组,也可以自由地进出。
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兴趣来与志趣相投的伙伴进行合作学习。
总之,同伴教学与分组学习都是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学习的方式,都是为了促进学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
第二,为了使学生在自由学习氛围内保证学习的效果并对学习承担责任,我们可以采取师生合作方式——使用合约。
即教师在每门课程的开始几节课里与学生制定学习合约,如决定合约的期限,学生收集资料和信息,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反馈帮助等。
这种合作学习方式能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负责,进一步促进其有意义学习。
第三,在进行协作学习时,协作双方应做到资源共享、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
即使在面对困难时,双方也应携手并进,共度难关。
这样我们才可以真正地培养出能够适应任何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
六、加强师生情感互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追求认知与情感的结合,极力突出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以便能形成一种以认知与情感之间的协调活动为主线、以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的教学模式。
如果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以一种真诚的互相认同的态度去传送情感,这将较好地增强教学效果,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从而促进学生的意义学习。
然而,为了促进学生适应变化和学习,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该以怎样的心态来与学生情感互动呢?首先,我们要摆正师生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关系应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即师生之间要相互认可、互相欣赏,同时以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进行交往。
第二,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创设真实情感境界。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我们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种资源,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学生身上,为我们的教学活动增添一份欢乐,为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解除戒备心理,交朋友组建小组。
最有效的情感互动莫过于形成一种有意义学习的气氛,能促使学生而实现自我的个人意义。
交朋友小组正是促进实现这种目的的一种有效方式,它能给人以深刻的学习印象,增进人与人之间更直接的交往、相互之间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自己适应真实场景变化的能力。
七、结束语在当今信息社会,人们非常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追求以人为本的处世哲学,这给我们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遵循以上六个原则,真正培养出能够适应变化和懂得如何学习的学生,最终使他们成为“完整的人”。
[参考文献][1]任新春,冯忠良.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与教学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2]杨成.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电化教育过程中的实践与应用[J ].电化教育研究,2000,(3).[3]刘宣文.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学观述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9,(2).[4]王素珍.人本主义学习观与学法指导[J].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2000,(3).[5]毛亚庆.试论人本主义的教育图景[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6]张倩苇,桑新民,赵纳新.让学生学会在协作中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0,(10).[7]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8]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外语教学专用录音机,移动的语音教室中国入世、北京申奥成功、教育部要求全国的小学逐步开设外语课、中考、高考增加外语听力测试,一切有关外语教学的市场都将空前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