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反射率与反射色汇总

合集下载

反射率、地表反照率、比辐射率等大全

反射率、地表反照率、比辐射率等大全

反射率、地表反照率、⽐辐射率等⼤全⼀、反射率1.反射率⼜称光谱反射率,是波长的函数,⼜称为光谱反射率ρ(λ),定义为反射能与⼊射能之⽐:2.⽅向反射率实际物体反射具有⽅向性,对⼊射和反射⽅向严格定义的反射率,为⽅向反射率。

辐射⽅向的定义有微⼩⽴体⾓、任意⽴体⾓、半球全⽅向等。

当⼊射与反射⽅向定义为微⼩⽴体⾓时,成为⼆向性反射。

3.⼆向性反射率分布函数BRDF(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是描述表⾯反射特性空间分布的基本参数。

⼆向性反射率因⼦(BRF),⼜称双向反射⽐因⼦,是在⼀定的辐照和观测条件下,⽬标地物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同条件下标准参考⾯(理想朗伯反射⾯)的反射辐射通量之⽐。

4.反照率(albedo)⼜称半球反射率,定义为⽬标物的反射出射度与⼊射度之⽐,即单位时间、单位⾯积上各个⽅向出射的总辐射能量M与⼊射的总辐射能量E之⽐,表⽰为:α=M/E。

地表反照率,即⾃然地物的半球反射率。

可以通过遥感成像提供的辐射亮度值L或反射率ρ,⼆向性反射率分布函数BRDF来获得。

5.⽅向-⽅向反射率⼊射能量照明⽅式为平⾏直射光,没有或可以忽略散射光;某个特定⽅向的反射能量与⼊射能量之⽐。

地物双向反射特性主要就是研究⽅向-⽅向反射率波谱。

其定义如下:6半球-⽅向反射率⼊射能量在2p半球空间内均匀分布,与⼊射能量之⽐。

定义如下:7⽅向-半球反射率(DHR)⼊射能量照明⽅式为平⾏直射光,没有或可以忽略散射光; 2p半球空间的平均反射能量与⼊射能量之⽐。

定义如下:式中为2p半球空间内表⾯反射的平均辐亮度值。

8半球-半球反射率就是反照率。

⼊射能量在2p半球空间内均匀分布, 2p半球空间的平均反射能量与⼊射能量之⽐。

若将不严格要求⼊射能量在2p半球空间内均匀分布,半球-半球反射率就是地物反照率。

定义如下:⼆、⽐辐射率⽐辐射率即物体的出射度与同温度的⿊体出射度之⽐:据基尔霍夫定律,对于不透明体有:⽅向⽐辐射率,与⽅向-半球反射率的关系:三、透射率透射率τ定义为透射能与⼊射能之⽐:⼤⽓透射率:m为⼤⽓质量,t为⼤⽓垂直光学厚度;k为衰减/消光系数,x为⼤⽓路径,kx为⼤⽓光学厚度。

反射率与反射色

反射率与反射色

28.3—20.0 24.5-29.7 28.8 18.9-40.0 23.1—26.3 23.9—26.6 27.0-27.4 23.0-23.4 25.6-28.2 18.3 21.9 26.0 20.7 17.1-20.4 16.1 14.6—15.8 13.1—14.8 5.9-23.0 7.3-19.3 11.2-12.2 4.0-6.0 ~4.5 ~3.0 9
7
岩浆矿床磁铁矿 热液矿床磁铁矿 区域变质磁铁矿
2019/1/6
16.6 19.2 19.2


现将常见的几十种金属矿物 (包括三种非金属矿物 ) 的四种规定波长之反射率 数据列出(表2-8)供参考。 表2-8 常见金属矿物在不同单色光(波长单位为nm)下的反射率R(%)
470 自然银 自然金 自然铋 自然铜 毒砂 黄铁矿 白铁矿 红砷镍矿 镍黄铁矿 辉铋矿 方铅矿 92.2 38.5 62.5 52.9 48.7-55.3 45.6 43.1—50.6 38.5—46.8 40.5 39.6—48.9 46.3 546 94.3 77.8 66.7 60.7 51.9-53.7 52.0 47.4—56.3 48.9—52.9 47.8 38.5—48.8 42.7 589 95.1 85.5 68.8 87.0 50.9—54.4 53.4 48.3—54.6 54.4-56.9 50.0 38.1—47.9 42.2 850 94.8 90.0 71.2 94.8 49.5—53.7 54.3 47.8-53.7 59.6-62.4 42.3 37.6—46.6 41.7
2019/1/6 4

三、反射率的研究意义 反射率乃金属矿物的最重要鉴定特征,不但对于鉴定金属矿物的 矿物种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鉴定矿物的“变种”、“异种” 以至矿物的“多型”也具有实际价值。如闪锌矿、铁闪锌矿、汞 闪锌矿等变种可由其反射率的差异 (表2-4) 加以鉴别;磁黄铁矿 的不同异种(六方磁黄铁矿和单斜磁黄铁矿)具有不同的反射率数 值(表2-5)。二层型多型辉钼矿(2H-MoS2)的反射率明显地高于三 层型多型辉钼矿(3R-MoS2)(表2-6)。

反射率与颜色之间的关系研究

反射率与颜色之间的关系研究
反射率与颜色之间的关系是研究色彩科学和光学的关键问题之一。
颜色是光的一种属 性,由物体反射或 发射出的光的特定 波长所决定。
颜色感知是眼睛和 大脑对不同波长光 线的解释,是主观 的感受。
颜色的种类取决于 物体反射或发射出 的光的波长范围。
颜色的混合是通过 不同比例的加色混 合或减色混合来实 现的。
得出结论
反射率越高,颜色越明亮 反射率越低,颜色越暗淡 反射率的变化会影响颜色的饱和度 反射率的变化会影响颜色的色调
PART THREE
不同颜色的物体表面反 射率不同,通常颜色越 深,反射率越低。
颜色的变化会影响物体 表面的反射率,从而影 响物体表面的温度和热 量吸收。
在实际应用中,颜色对 反射率的影响在很多领 域都有应用,例如建筑、 汽车、纺织等。
不同颜色的反射率 不同,可创造出独 特的视觉效果,如 金属色、荧光色等。
艺术家可以利用反 射率来表现画面的 质感,如光滑的表 面、粗糙的纹理等。
在艺术设计中,可 以利用反射率来优 化产品的外观和触 感,提高用户体验。
反射率测量: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实验中,反射率是重要的参数之一,用于评估物质表面的性质 和特性。
促进反射率与颜色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汇报人: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CONTENT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ART ONE
反射率是指物体表面反射光线的程度,用百分比表示。
反射率的大小取决于物体表面的材料、微观结构以及表面状况。
不同颜色的物体具有不同的反射率,通常亮色物体的反射率较高,暗色物体的反射率较 低。
PART FIVE

矿相学

矿相学

一、名词解释。

1.反射率:反射力:矿物光面对垂直入射光线的反射能力。

即矿物在反光显微镜下的明亮程度。

反射率是表示反射力大小的数值。

P122.反射色:矿物磨光面在白光垂直照射下,垂直反射光的颜色,它是矿物的表色。

P203.均质性:等轴晶系的矿物均无方向性,对垂直入射的平面偏光仍按原来振动方向反射,因振动方向(东西)不变,反射光线不能透过上偏光镜(南北振动),矿物在视域中呈黑暗状态(消光),转物台明暗程度不变。

这类现象称均质效应,矿物的这种性质叫均质性。

P374.双反射:单偏光镜下,转物台一周时,非均质矿物都可能有明亮程度或颜色的变化,这种明亮程度(反射率)随矿物方向不同而变化的性质称双反射。

P305.硬度:矿物抵抗某种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特别是抵抗刻划、压入及研磨等作用的能力,称为矿物的硬度。

P576.矿物晶粒内部结构:指的是单个矿物结晶颗粒内部所显现的结构形态特征,如双晶、环带、解理、裂理、裂纹和加大边等。

P1227.反射的多色性:非均质不透明矿物各主反射率对不同光波有不同的选择性反射,因此各主反射率方向也就具有不同的反射色,矿物的这种反射色因方向不同而改变的性质就是矿物的反射多色性。

P31二、填空题。

1.三色光:红光,绿光,蓝光。

红+绿=黄蓝+红=紫绿+蓝=青红+蓝+绿=白白—红=青白—绿=紫白—蓝=黄白—(红+蓝+绿)=黑P222.反射率是不透明矿物最重要的光学性质,是鉴定矿物的主要光学常数。

其测定方法有光电学法(光电光度法)和光学方法。

P153.矿相显微镜亦称反射偏光显微镜或矿石显微镜。

P14.矿物的反射色呈现的颜色为矿物的表色;内反射色反映了矿物透射光的颜色为矿物的体色。

P53三、简答,论述题。

1.什么是矿石的结构和构造。

P122答:矿石构造:系指矿石中矿物集合体的形状、大小及其空间上的相互关系。

即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特征。

矿石结构:是指矿石中矿物晶粒的形状、大小及其空间上的相互关系。

即一种或多种矿物晶粒之间或单个晶粒与矿物集合体之间的形态特征。

矿物的反射率及反射色讲解

矿物的反射率及反射色讲解

2.影响矿物反射率的因素
1) 矿物的吸收系数K与折射率N(由矿物
固有性质决定的,如成分、结构、键 型) 2) 入射光波长 3) 观测介质
3.反射率的形成机理
• 光线照射矿物的光面可以产生透射、折射、吸收、反射等
光学现象,但是不同矿物产生这些光学现象的差异可以很 大,这主要与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关键是矿物的 “化学键” 特点。 • 电子跃迁理论 • 能带理论
(2)
R=[(N-1)2+K2]/[(N+1)2 + K2]
(3)
R=[(N-n1)2+K2 ] /[ (N+n1)2 + K2 ]
1)反射率与观察介质的关系
油浸镜头下矿物的反射率低于干镜头下的反射率 反射率大的降低少,反射率低的降低多
2)R与Hale Waihona Puke ,N 的关系R/%K
N
K>2.5,R>46%
K>1.5,R>30% K>1,R>16%
电子跃迁理论
能带理论
• 透明矿物 禁带宽度比可见光最大能量 值大,可见光能量不足于激发价带电子 进入导带,所以,可见光不被吸收,透 导带(空带) 射作用强,反射率低。
• 不透明矿物 自然金属导体矿物的能带 是重叠的,它可以吸收各种能量的可见 禁带 光,并在返回时电子的能量大多仍以光 e 的形式释放出来,所以反射率高(一般 价带(满带) >60%)。半导体矿物禁带宽度小于可 E 见光能量,电子吸收大部分可见光能量从 能带理论认为,固体物质中的电子 价带到导带.同时 返回时释放出反射光, 不束缚于个别原子,而是在整个固 具有高反射率(如黄铁矿和方铅矿40% 体内运动。每个原子的外层电子具 ~60%);禁带宽度中等时,则可吸收部分 有一定的宽度范围的能带。完全被 能量,释放少量 的反射光,具有中等反射 电子占据的为价带,部分占据的为 率(如雄黄、雌黄20%~30%). 导带,相邻能带之间为禁带。

光谱反射率与颜色之间的关系实验报告

光谱反射率与颜色之间的关系实验报告

光谱反射率与颜色之间的关系实验报告颜色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物体颜色与反射率有直接关系。

光照射到样品表面,会产生反射光。

样品反射光的光通量与完全漫反射样品(理想白样品)反射光的光通量的比率,称之为样品的反射率。

所以白色的反射率高,靠近100%;黑色的反射率低,黑洞则接近0%。

1、反射率曲线
由于可见光是由380--780nm(或400--700nm)波段的各色光组成的,所以对于一个样品,在其中的每个波段都可计算对应的反射率,我们将各个波段的反射率连接起来,这就组成了一条曲线,我们称之为样品的反射光谱曲线。

2、颜色解析
由于反射光谱是由反射率组成的,一个样品反射率一般是不受光源种类影响的,也不受观察者的影响,可以完整代表样品的颜色特性,所以有时我们称之为颜色的密码。

在现代颜色数据沟通交流中,通过反射率进行颜色交流沟通是好的方式,不会产生颜色信息的损失。

因此,配制颜色时达到反射光谱的完全匹配,但是由于人眼无法直接看到光谱曲线,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容易出现同色异谱现象。

借助分光光度仪,我们可以获得样品的反射光谱曲线;若再加上电脑配色软件,可预测计算颜料配方的准确光谱曲线。

反射率和反射光谱曲线主要是针对不透明样品的颜色参数;同
理,对于透明样品的测量,对应的是透射率和透射光谱曲线。

颜色与折射率反射率的关系

颜色与折射率反射率的关系

等波长间隔法计算色度
公式如下:
其中,Δλ为已知,ρ为反射率(分光光度计可测),xE A(λ)可以通过查表得出。

通过上述计算可以得出三刺激值。

CIE1976(L*a*b*)
CIE1976(L*a*b*)色差公式,或者简称CIELAB,与该公式相关联的近似均匀的色空间叫做CIE1976(L*a*b*)空间。

其中,X/X0,Y/Y0,Z/Z0都必须大于0.01
X0,Y0,Z0为标准样的三刺激值
通过上述计算可得出相应的L*,a*,b*值,在空间图上找出相应的点。

颜色色调检测法
如图所示,入射光在薄膜上下表面产生两束反射光,这两束反射光满足频率相等、相差恒定的干涉条件,可以发生干涉。

薄膜折射率大于基体折射率
2t = mλ
m = 1,2,3, …
薄膜折射率小于基体折射率
2t = ( m +1/ 2)λ
m = 0,1,2,3, …
其中,t 为膜厚, m 为干涉级数
λ=λ0/n
λ0为某种颜色的光在真空中的波长,n为薄膜折射率,m 为已知。

反射色

反射色
• 300-700nm端点连线代表紫色 (380nm)和红色(700nm)按不同 比例相混的混合色 • 某一色光的色度坐标求出C点,其与点 的连线并向光谱色曲线延长交于d点, 此点为540nm,色光为绿色 • C点在W点与d点连线中的位置代表该 色光的纯度: WC P e Wd
反射色颜色指数的测算
• X、Y轴分别代表三原色中的红色和绿色
• 可见光各单色光的x、y系数值均在马蹄形 曲线上 • 图中W点为理论上的白光,其x、y、z值 均在0.3333 • 所有颜色均包含在马蹄形光谱曲线和曲线 两端点范围,色度坐标越接近光谱曲线颜 色,则纯度越高,越接近白点纯度越低
反射色颜色指数的测算
第一组:下午3:00----3:40
第二组:下午3:40----4:20
第三组:下午4:20-----5:00 第四组:下午5:00 ------5:40
第五组:周三下午4:30----5:10
第六组:周三下午5:10-----5:50 第七组:周四下午2:40---3:20 第八组:周四下午3:20—4:00
变效应’,影响准确描述矿物反射色.例如辉铜矿本为
无色矿物(灰白微带蓝色调)类,但与方铅矿连生时,就
呈明显的蓝色;若与铜蓝连生时,则显白色。再如磁铁 矿反射色应为灰色,但和赤铁矿连生时,呈明显的棕色 调;但与钛铁矿连生时,则显浅粉红色。虽然色变效应 影响对矿物反射色的准确判断,但对某些矿物的鉴定却 有所帮助。常见矿物的反射色和相对色变(效应)见书表
一、反射色概念
*在反射单偏光显微镜下矿物磨光面在反射色
*反射色与矿物天然所见颜色不完全相同, 天然观测矿物颜色,应考虑矿物对自然 光的反射或透射性质与能力
二、反射率色散曲线
• 不透明矿物反射光下鉴定中,一些 矿物反射色带有混合颜色难于描述, 利用反射率色散曲线可较形象表现

光谱反射率与颜色之间的关系

光谱反射率与颜色之间的关系

光谱反射率与颜色之间的关系嘿,你知道吗?光谱反射率就像一个超级神秘的魔法棒,而颜色呢,就是它变出来的奇妙魔法。

想象一下,光谱反射率是一个超级挑剔的厨师,不同的波长就是它的食材。

这个厨师只挑选特定的食材(波长)来烹饪(反射),然后就做出了我们看到的颜色这个“菜肴”。

比如说,当这个厨师特别偏爱某个短波长的食材时,大量反射这些波长的光,那我们看到的可能就是蓝色,蓝色就像大海的精灵,蹦跶到我们眼前,感觉像把一小片大海拉到了面前,清新又深邃。

红色呢,那肯定是这个厨师对长波长的食材情有独钟,大量反射长波光线,于是就炮制出了红色这个热情似火的家伙。

红色就像一个活力无限的小恶魔,一出现就带来满满的热情,好像要把整个世界都点燃,充满着强烈的冲击力,让你看一眼就心跳加速。

绿色呀,是厨师精心搭配中等波长食材的成果。

绿色就像大自然派来的和平使者,那清新的感觉就像一阵森林里带着草木香的微风,轻轻拂过你的心田,让你瞬间觉得神清气爽,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的童话世界,周围都是郁郁葱葱的魔法森林。

如果光谱反射率这个厨师手一抖,混合的食材(波长)比例失调了,那颜色可就像喝醉酒的小怪兽,变得奇奇怪怪的。

可能本来该是明亮的黄色,就变成了那种脏兮兮的暗黄,就像原本闪闪发光的金子突然被泥巴糊住了,失去了它的光彩。

白色呢,这是个超级复杂的情况,就像是厨师把所有食材(所有波长的光)都一股脑儿地拿出来,混合在一起,然后就出现了白色这个纯洁的小天使。

白色就像一张白纸,什么都能往上画,它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简单又复杂。

黑色则相反,这个厨师好像罢工了,什么食材(光)都不反射,于是就有了黑色这个神秘的黑洞。

黑色就像一个宇宙中的未知区域,把所有的光线都吞噬进去,让你看不透它,充满着神秘的诱惑,好像里面藏着无数的小秘密。

有时候,光谱反射率这个调皮的家伙还会玩渐变的游戏。

就像画家拿着一支神奇的画笔,慢慢地从一种颜色过渡到另一种颜色。

这时候的颜色就像一条彩色的河流,缓缓流淌着,从热情的红色逐渐过渡到冷静的蓝色,就像一个人的情绪从激动慢慢变得平静。

矿相学复习资料

矿相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矿相学:矿相学是以矿石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地质科学。

其任务主要是用矿相显微镜(反光片光辉显微镜)等手段研究金属矿石的矿物成分、组构(构造、结构)特征,以及它们在时间上发育和空间上分布的规律性。

2.反射率:在矿相显微镜下垂直入射光经矿物光面反射后的反射光强于原入射光的比率。

3.反射色:指矿物光片在矿相显微镜直射光下所显示的颜色。

4.均质性:在正交偏光镜下,转动物台光片不发生亮度和颜色的变化的光学性质叫做“均质性”。

5.非均质性:在正交偏光镜下,转动载物台改变矿物方位发生亮度和颜色的变化(除四次消光之外)的光学性质叫做“非均质性”。

6.双反射:单偏光下,当转动载物台改变矿物方位时,有一些矿物的切面可以观察到亮度(反射率)的变化,此即为“矿物的双反射”。

7.反射多色性:单偏光下,若转动载物台观察到矿物反射色有变化时即为该矿物的“反射多色性”8.内反射:白光射向矿物光片表面除反射光线外,一部分光线折射透入矿物内部,当遇到矿物内部的解理、裂隙、空洞、晶粒界面包裹物等不同介质分界面时,光线就会被反射出来或散射开,这就是矿物的内反射作用。

9.硬度:矿物抵抗外来借些作用力的能力即为硬度。

10.矿物的综合鉴定:利用一项或几项典型鉴定特征来鉴定矿物的方法。

11.矿石的结构:是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特点,即矿物颗粒的形态、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或矿物颗粒与矿物集合体的结合关系等所反应的形态特征。

12.矿石的构造:是指组成矿石中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即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13.矿化期:也称成矿期,是指一个相对较长的成矿作用过程。

14.矿物生成顺序:同一矿化阶段内,能形成一组矿物,这些矿物不是都在同一时间内形成的,各种矿物行成的时间关系称为矿物的生成顺序。

15.矿物嵌布特征:是指该矿物的嵌布粒度和嵌布均匀性而言。

16.嵌布粒度:是指矿物颗粒的粒度范围及其大小颗粒的含量分布。

颜色与折射率反射率的关系

颜色与折射率反射率的关系

等波长间隔法计算色度
公式如下:
其中,Δλ为已知,ρ为反射率(分光光度计可测),xE A(λ)可以通过查表得出。

通过上述计算可以得出三刺激值。

CIE1976(L*a*b*)
CIE1976(L*a*b*)色差公式,或者简称CIELAB,与该公式相关联的近似均匀的色空间叫做CIE1976(L*a*b*)空间。

其中,X/X0,Y/Y0,Z/Z0都必须大于0.01
X0,Y0,Z0为标准样的三刺激值
通过上述计算可得出相应的L*,a*,b*值,在空间图上找出相应的点。

颜色色调检测法
如图所示,入射光在薄膜上下表面产生两束反射光,这两束反射光满足频率相等、相差恒定的干涉条件,可以发生干涉。

薄膜折射率大于基体折射率
2t = mλ
m = 1,2,3, …
薄膜折射率小于基体折射率
2t = ( m +1/ 2)λ
m = 0,1,2,3, …
其中,t 为膜厚, m 为干涉级数
λ=λ0/n
λ0为某种颜色的光在真空中的波长,n为薄膜折射率,m 为已知。

你看得懂颜色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吗(干货)

你看得懂颜色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吗(干货)

你看得懂颜色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吗?(干货)这周主要介绍光谱反射率曲线。

今天先介绍如何根据光谱反射率曲线判断颜色。

而颜色又分为彩色和非彩色,以下逐一分析:1、彩色与非彩色的概念2、非彩色的特征3、彩色的三种判断方法:峰值法、补色法、混合法1彩色与非彩色的概念我们知道人眼能感知到的光的平均波长,只有380nm到750nm,称为「可见光」。

这些仅仅是光这偌大范围中的一小部分。

相比之下,这个部分似乎很小,但仅仅这一部分,已经足够为我们的视觉和思维提供一幅奇幻的空间。

我们可以辨别出可见光谱中的一千万种区别。

当我们看见了全部范围的可见光,或者说各个波长的可见光比例都一样,眼睛就会读出「白色」或者说「非彩色」。

当某些光波消失时,眼睛就会读出「彩色」(根据补色原理,我们看到消失光波颜色的补色)。

2非彩色没有色相的白色,灰色,黑色物体的光谱反射率曲线都是比较平缓的曲线,反射出来的各个波长的光都一样,反射比例高就是白色,反射比例低成为黑色,反射比例居中,就是灰色。

如下图所示。

▲白色▲灰色▲黑色3彩色有色相的彩色物体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可以看到明显的高低起伏。

因为某些波长的光被物体吸收掉,物体能反射该波长的光的比例就小。

而没有被物体吸收掉的光大部分被反射出来,比例就大。

(1)峰值法——最容易理解,有特征峰。

峰值就是占最大比例的波长,显示出来的颜色当然是该峰值所在的波长的颜色。

▲蓝色▲绿色(2)补色法——也很容易理解,被吸收的补色,看特征谷。

被吸收的波长少,而反射出来的波长种类多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反射出来的光的颜色就是被吸收的波长的补色。

例如:红色,是因为物体吸收了蓝和绿光,即青色。

▲红色黄色,是因为物体吸收了蓝光。

▲黄色而橙色是由红黄的混合而来,特征居于红黄之间。

▲橙色(3)混色法:一般只针对红紫色。

因为由于红紫色(purple)是非光谱色,也就是说没有代表该颜色的波长的光。

但是色环的定义是每个颜色都跟该颜色相邻的颜色相近,而且色环上任何一种色光,都可以用其相邻两侧的两种单色光,甚至是从次近邻的两种单色光混合而复制出来。

矿相学

矿相学

名词解释反射率:矿物光面对垂直入射光线的反射能力称为矿物的反射力,表示反射力大小的数值就叫做矿物的反射率反射色:矿物磨光面在白光垂直照射下垂直反射所呈现的颜色均质性:等轴晶系的晶质矿物和非晶质矿物均无方向性,对垂直入射的平面偏光仍按原来振动方向反射,因其偏振方向(东西振动)不变,故反射光线不能透过振动方向与之垂直(南北向)的上偏光镜,所以矿物在视域中呈黑暗(消光)状态。

当旋转物台时其黑暗程度也不改变,这一现象称为均质效应,矿物的这种性质称为均质性双反射:在入射光为平面偏光的条件下(单偏光下),当旋转载物台一周时,非均质性矿物都可能有明亮程度或颜色的变化,这种明亮程度(反射率)随矿物方向不同而变化的性质称双反射硬度:矿物抵抗某种外来的机械作用,特别是抵抗刻划、压入及研磨等作用的能力,称为矿物的硬度矿物结晶内部结构:指单个矿物结晶颗粒内部所显现的结构形态特征,如双晶、环带、解理、裂理、裂纹和加大边等反射的多色性:矿物的反射色因矿物结晶方向不同而改变的性质简答题1.什么是矿石的结构和构造?矿石的构造是指矿石中矿物集合体的形状、大小及其空间上的相互关系。

即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特征。

矿石的结构是指矿石中矿物晶粒的形状、大小及其空间上的相互关系。

即一种或多种矿物晶粒之间或单个晶粒与矿物集合体之间的形态特征。

2.影响矿物硬度的因素硬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等因素。

键力(原子或离子间的结合力)愈强,硬度愈强。

键型相同时,矿物硬度依离子半径的大小及电价的高低而异:半径大结合力小,硬度低;电价高结合力大,硬度高;配位数高、堆积密度大,硬度高。

3.影响均非性的观察因素(1)光片质量的影响。

光面上往往有擦痕和凹坑,由它们造成的漫反射,会使均质矿物在转动物台时也显明暗变化,但这种变化在一个光片或视域中为同一方向,具一致性,而非均质矿物的非均质效应是发生于各种颗粒中,且岁矿物晶粒的方位不同而异。

(2)光片安装的影响。

不透明矿物鉴定

不透明矿物鉴定

不透明矿物鉴定矿物反射率反射色内反射色均非性偏光色硬度其他特点自然铜I级亮铜黄色均质性低硬度斑铜矿IV级淡玫瑰棕色无均质性中低硬度黝铜矿III级灰白色微带淡褐色无均质性中硬度黄铜矿II级铜黄色无弱非均质性中硬度易磨光,常与其他铜矿,闪锌矿,方铅矿共生黄铁矿I级淡黄色无均质性高硬度有麻点磁黄铁矿III级乳黄色微带玫瑰棕色无强非均质性黄灰绿灰蓝灰中硬度强磁性磁铁矿IV级淡灰色微带浅褐色无均质性高硬度强磁性赤铁矿IV级灰白色微带淡蓝色砖红色非均质性蓝灰灰黄高硬度颗粒较小,高倍镜观察钛铁矿V级灰色带褐色弱非均质性高硬度铬铁矿V级灰色微带褐色均质性高硬度方铅矿II级纯白色无均质性低硬度特征黑三角,与闪锌矿黄铜矿共生闪锌矿IV级灰色淡黄-棕黄色均质性中硬度常见黄铜矿,磁黄铁矿的乳滴黑钨矿V级灰色红棕色强非均质性中高硬度多和辉钼矿共生毒砂I级亮白色无强非均质性高硬度辰砂IV级灰白微带蓝色调血红色强非均质性低硬度辉钼矿IV级白色无强非均质性暗蓝和微带玫瑰紫色低硬度晶形常为微曲的叶片状辉锑矿III级灰白色无强非均质性浅蓝色棕色低硬度常见弯曲聚片双晶石墨V级无强非均质性低硬度雌黄IV级橘黄色强非均质性橙黄—暗蓝紫色低硬度切面为弯曲鳞片状雄黄IV级橘红色弱非均质性低硬度反射率反射色硬度均非性双反射内反射色其他黄铁矿I 浅黄色高均质性不显不易磨光,常具麻点,常呈五角十二面体,立方体,八面体自形黄铜矿II 黄铜色中弱均质性不显易磨光,它形粒状集合体,双晶可见磁黄铁矿III 乳黄色微带粉褐色中强非均质性(黄灰—绿灰—蓝灰显易磨光,它形粒状集合体,双晶可见镍黄铁矿II 黄白色中均质性不显易磨光,粗细粒集合体,解理发育毒砂I 亮白微黄高强非均质性显淡蓝色淡玫瑰色切面常见菱形棱柱形,方铅矿Ⅱ亮白纯白低均质性不显无易磨光,具擦痕,明显黑三角孔辉钼矿Ⅲ-Ⅳ灰白色低强非均质性显白色微带淡粉黄色常见弯曲片状,不易磨光,辉锑矿Ⅱ-Ⅲ浅灰白色低强非均质性显蓝—黄粉—褐色易揉皱变形,常见压力双晶黝铜矿Ⅲ灰白微带淡褐均质性不显易磨光,他形粒状集合体磁铁矿Ⅳ灰白微带褐色高均质性不显不易磨光,常见自形晶或他形晶闪锌矿Ⅴ灰色微棕均质性不显褐黄色易磨光,他形粒状集合体赤铁矿Ⅳ灰白微蓝高强非均质性不显深红色不易磨光,板状,针状,叶片状,纤维状晶体铬铁矿Ⅴ灰白微褐高均质性不显易磨光,呈八面体自形晶、半自形晶或浑圆粒状针铁矿Ⅳ-Ⅴ灰白微淡蓝高弱非均质不显褐黄色较易磨光,针状纤维状晶体黑钨矿Ⅴ灰色弱非均质显棕红易磨光,呈板状自形晶或半自形晶钛铁矿Ⅳ灰白色带浅棕高弱非均质不显易磨光,呈粒状、板状、片状、格状石英Ⅴ深灰色微棕显均质性有(无色-乳白色磨光好,呈棱柱状自形晶,常见横断面六边形方解石Ⅴ深灰色强非均质性(浅灰-暗灰)显著有(乳白色)易磨有麻点解理发育。

第3章 矿物的反射色、反射多色性和内反射

第3章 矿物的反射色、反射多色性和内反射
须观察其不同方向的反射色。单偏光镜下,转动物台一 周,观察切面各方向反射色及其变化情况。
反射多色性强的矿物,观察单晶 多色性弱的矿物观察矿物集合体
第二节 反射色、反射多色性、 内反射的观测方法
二、内反射观察方法
1、斜照法 2、正交偏光法:正交偏光镜下(前偏光+上偏光)
高倍镜下观察 均质透明半透明矿物:表面反射光基本上是将入射直线
透明矿物: 内反射色—体色---矿物颜色 不透明矿物:反射色---表色—矿物颜色
第二节 反射色、反射多色性、 内反射的观测方法
一 反射色、反射多色性观察方法
1、目视简易比较法 在单偏光镜下,首先调节入射光(白光)尽量亮一 些,以方铅矿在反光镜下呈纯白色为标准,其它矿物与其对 比。对反射色相近的矿物,描述时要抓住主要色调,其前加 一定形容词。应注意微带色调的观察。如:
自然金 黄铜矿
自然金 白铁矿
铜蓝
硼镁铁矿
硫钴矿
车轮矿
铜蓝的反射多色性
石墨的反射多色性
白铁矿反射多色性 毒砂反射多色性
第一节 概 述
二 反射色、反射多色性、内反射的概念
内反射:透明或半透明矿物,光线照射到其光面上 后,一部分反射出去,另一部分光线经折射透入矿物内 部,遇矿物内部解理、裂隙、洞或晶面等时,发生内 反射或折射,从而使一些光线折射出来,这种现象称为 矿物的内反射。内反射中带有的颜色则称为内反射色。 分“有”“无”
特点:透明感、立体感、颜色不均匀 旋转物台无规律性变化
斜照光下内反射的成因
雌雌黄黄内正反交射偏色光
辰砂单偏光
辰砂内反射色
雄黄内反射色
孔 雀 石
的 内 反
射 色
闪锌矿内反射色红褐-樱红色- 黄色-无色

光学重点知识总结光的色散和反射率计算

光学重点知识总结光的色散和反射率计算

光学重点知识总结光的色散和反射率计算光学重点知识总结——光的色散和反射率计算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干涉、衍射、散射等现象的学科。

在光学中,色散和反射率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对光的色散和反射率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并介绍相应的计算方法。

一、光的色散色散是指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不同波长的光的传播速度和折射角度不同的现象。

光的色散可以分为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

1. 正常色散正常色散是指光的折射率随着光的波长增加而减小的现象。

常见的介质如水、玻璃等,在可见光区域都表现出正常色散现象。

正常色散可以通过下式计算:λ = c / (n - 1)其中,λ为波长,c为光速,n为介质的折射率。

2. 反常色散反常色散是指光的折射率随着光的波长增加而增大的现象。

一些特殊的介质,如重水、氯化钠溶液等,在可见光区域表现出反常色散现象。

反常色散可以通过下式计算:λ = -c / (n - 1)二、光的反射率计算反射率是指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向另一个介质时发生反射的比例。

根据菲涅尔公式,光的反射率与入射角、折射角、介质的折射率等相关。

1. 反射率计算公式光的反射率计算公式如下:R = ((n1*cosθ1 - n2*cosθ2) / (n1*cosθ1 + n2*cosθ2))^2其中,R为反射率,n1为入射介质的折射率,n2为折射介质的折射率,θ1为入射角,θ2为折射角。

2. 全反射当光从一个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射向一个折射率较小的介质时,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则光发生全反射现象。

全反射对应的折射率计算公式如下:θc = arcsin(n2 / n1)其中,θc为临界角,n1为入射介质的折射率,n2为折射介质的折射率。

3. 多次反射当光在介质之间来回反射时,可以通过连续计算反射率来确定最终的反射率。

多次反射的反射率计算公式如下:R = R1 * R2 * R3 * ...其中,R为最终的反射率,R1、R2、R3等为每次反射的反射率。

结语光的色散和反射率是光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光的传播和折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矿相学3(反射色)李长民

矿相学3(反射色)李长民

2、视测对比法 在矿相镜下比较待测矿物和三级标准矿物的亮度, 较亮者R高。 这样可以确定出待测矿物的反射率范围,共五级: ①>53%,②53-43%,③ 43-29%,④29-17%,⑤<17% 实验时,先把标准矿物 “亮度”特征记住,再去 和待测矿物比较。 优点:不需专门仪器,操作简便,实用。 3、光电倍增管法:
1.黄铜矿(黄铜矿常以它形晶粒状嵌布在脉石矿物中;在闪锌矿
中常以细粒、微细粒乳滴状包裹体形式产出或与闪锌矿成共结边形 式产出;偶尔可见黄铁矿沿黄铜矿的边缘形成的绳状镶边结构;黄 铜矿的粒度一般在0.002-2.5mm。)
• 黄铜矿与闪锌矿共生并与黄铁 矿呈镶边结构 • 黄铜矿呈不规则状嵌布于脉石 矿物中
①反射率色散曲线呈水平状态 表示:无色类矿物,所处位臵表征R高低 亮白色53% 白色 43% 浅白色40-29% 灰白色29-17% 灰色17% 深灰色 ②曲线的升降幅度决定矿物颜色、色调特征。 在红波段上升,反射色为红色;在蓝波段上升,为蓝色,在 蓝波段微微上升,带兰色色调,如自然铜的淡红色,方铅矿 的微蓝色。
二、常见金属矿物的反射色
矿物(反射色特征)
毒砂(白色微带玫瑰黄色) 黄铁矿(浅黄白色) 黄铜矿(铜黄色) 方铅矿(纯白色) 辉钼矿(灰白色-灰色) 闪锌矿(灰色微带淡棕色) 白铁矿(浅黄白色微带粉红色至黄绿 色)
矿物(反射色特征)
自然金(亮金黄色) 自然铜(铜红色) 辉锑矿(白色-淡灰白色) 辉铜矿(淡灰色微带蓝色) 磁铁矿(灰色微带棕色) 赤铁矿(灰色微带棕色) 石英(深灰色)、 方解石(深灰色-灰黑色)
• 以包裹体形式在辉钼矿集合体 中产出的黄铜矿
7、自然金()
• 自然金 • 充填在黄铁矿内部或晶隙间的 自然金
• 黄铁矿的自形粒状结构,自然 金的他形粒状结构

基本反射率颜色

基本反射率颜色

基本反射率颜色基本反射率颜色是指物体在白光照射下,反射出的颜色。

它是物体表面对光的反射能力的一种表现。

不同的物体表面对光的反射能力不同,因此它们反射出的颜色也不同。

基本反射率颜色包括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和黑色。

红色是一种高反射率的颜色,它反射出的光波长较长,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渗透力。

红色的物体通常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奋。

橙色是一种中等反射率的颜色,它反射出的光波长较长,具有较强的渗透力和穿透力。

橙色的物体通常具有温暖、活泼、开朗的特点,能够给人带来愉悦和舒适的感觉。

黄色是一种中等反射率的颜色,它反射出的光波长较长,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渗透力。

黄色的物体通常具有明亮、轻松、活泼的特点,能够给人带来愉悦和舒适的感觉。

绿色是一种中等反射率的颜色,它反射出的光波长较短,具有较强的反射力和吸收力。

绿色的物体通常具有清新、自然、平和的特点,能够给人带来放松和舒适的感觉。

蓝色是一种低反射率的颜色,它反射出的光波长较短,具有较强的反射力和吸收力。

蓝色的物体通常具有冷静、深沉、神秘的特点,能够给人带来安静和沉思的感觉。

紫色是一种低反射率的颜色,它反射出的光波长较短,具有较强的反射力和吸收力。

紫色的物体通常具有高贵、神秘、浪漫的特点,能够给人带来神秘和梦幻的感觉。

黑色是一种极低反射率的颜色,它几乎不反射光线,具有较强的吸收力。

黑色的物体通常具有神秘、深沉、高贵的特点,能够给人带来沉重和压抑的感觉。

基本反射率颜色是物体表面对光的反射能力的一种表现,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情感色彩,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矿相学总结

矿相学总结

反射率Ⅰ级反射率毒砂、一般单质金属矿物(金银铜铂铋)Ⅱ级反射率黄铜矿、辉铋矿、白铁矿、镍黄铁矿Ⅲ级反射率辉铜矿、辉锑矿、磁黄铁矿、软锰矿Ⅳ级反射率斑铜矿、辉钼矿、磁铁矿、赤铁矿、雄/雌黄Ⅴ级反射率锡石、石墨、石英、方解石、铬铁、针铁、钛铁、黑钨双反射与反射多色性单偏光明亮程度随矿物方向不同而变化与双反射对应的反射色变化双反射显/不显铜蓝深蓝蓝白色石墨灰色微棕深灰微蓝辉钼矿白色灰白色偏蓝辉锑矿灰白色浅灰色白色磁黄铁矿淡棕红色乳黄色白铁矿黄白色淡黄绿色红锑镍矿亮橙色淡紫红色均质性与非均质性正交偏光(严格/不严格)+中低倍镜“偏光色”-严格正交偏光下45°位置(最明亮)非均质不透明矿物的显现颜色四种标准矿物都是均质性矿物铜蓝【强非均质性火橙—--棕红—棕黄】辉钼矿【强非均质性淡紫—蓝灰色】红砷镍矿【强非均质性黄绿—绿—淡紫】毒砂【强非均质性淡蓝绿———淡玫瑰色】黑钨矿【弱非均质性黄—--—灰】内反射与内反射色正交偏光+高倍镜透明感、立体感、不均匀性无内反射矿物黄铁矿磁铁矿磁黄铁矿镍黄铁矿白铁矿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铜蓝辉铋/锑/钼/铜矿软/硬锰矿毒砂方铅矿石墨有内反射色矿物锡石【白-—-—黄褐色】雌黄【黄—---橘黄】雄黄【橘红】自然硫【白--—-黄】白钨矿【白-—--淡黄】闪锌矿【淡黄———棕黄】辰砂【鲜红】黑钨矿【红棕】赤铜矿【血红】孔雀石【翠绿】蓝铜矿【蓝】硬度*下降物台、接触亮线向低硬度矿物移动*矿物硬度的异向性对鉴定具有重大意义*沟槽堆积为粉末状,脆性;堆积为翻卷而隆起,可塑性低硬度方铅矿辉X矿(铋、锑、钼、铜、银) 铜蓝蓝辉铜矿雌/雄黄石墨自然金/银中硬度黝铜矿、砷黝铜矿黄铜矿、方黄铜矿斑铜矿自然铜闪锌矿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针镍矿硫锰矿黝锡矿高硬度毒砂锡石黄铁白铁赤铁钛铁铬铁磁铁针铁方钴矿系列红砷镍矿XXX矿①反射色②反射率③单偏光下有无双反射及反射多色性特征④正交偏光中低倍镜下是否为均质性,若非均质性,偏光色?⑤正交偏光高倍镜观察有无内反射色⑥中低倍镜自然光看硬度矿石光片鉴定1列举光片中所含矿物及其含量,2按含量排序,依次描述矿物鉴定特征(6种基本特征+形态特征及相邻矿物间关系)3总述结构,主要、次要4分述结构形态特点与组成矿物,各矿物间关系,绘图说明5分析矿石形成的矿化阶段与矿化期,确定矿物生成先后顺序素描图7cm,应注明图名、图例、放大倍数(10x?)、单偏光或正交偏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单色光(波长单位为nm) 下的反射率R(%)
460
540
580
660
闪锌矿(含Fe0.28%) 铁闪锌矿(含Fe14.28%) 汞闪锌矿(含Hg达38%)
16.9 18.6 19.8
16.1 17.5 18.0
15.9 17.1 17.2
15.5 16.9 17.2
2018/10/295源自下的平均反射率R(%) 470 六方磁黄铁矿 α-FenSn+1 单斜磁黄铁矿 β- FenSn+1
2018/10/29
546 36.6 37.5
589 38.3 39.8
650 40.6 42.2
6
33.6 32.3

表2-6
辉钼矿不同“多型”的反射率特征
在单色光(波长单位为nm)下的反射率R(%) 460 540 46.6 21.4 39.5 18.2 580 44.6 20.5 37.6 17.8 660 4.50 19.6 38.2 18.1
反射率对于金属矿物的标型性研究具有实用意义。在一定的地质 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的金属矿物具有特定的化学成分、 晶体结构、物理性质以至形态和包裹体特征。 如岩浆成因的磁铁矿在化学成分上以TiO2含量高(系磁铁矿-钛铁 晶石固溶体)为特征,热液成因的磁铁矿较富含MgO(系磁铁矿-镁 铁矿固溶体),区域变质磁铁矿则以质地纯净为特点(接近纯磁铁 矿) 。以上化学成分的特点反映在磁铁矿的反射率方面则具有表 2-7所示的特征。 总之,准确地测定金属矿物的反射率,乃是矿相学一项基本的、 重要的任务。 表2-5 磁黄铁矿不同异种的反射率特征 在单色光(波长单位为nm)
iI

R=
2018/10/29
( N n1 ) 2 ( N n1 ) 2
1


式中R为矿物的折射率,n1为传播光波之介质(如空气、 浸油等)的射折率。 当介质为空气时,透明矿物的反射率则为:
( N 1) 2

R= ( N 1) 2
2018/10/29
2




矿物的反射率随入射光的光波长度而变化。如自然金、金银矿和 自然银都是在不同波长单色光下测定的反射率数值有较大的变化。 国际矿物学协会矿相学委员会(IMA/COM)统一规定以470、546、 589和650nm波长的蓝、绿、橙和红色单色光入射光测定的反射率 为鉴定矿物的特征波长反射率。 由表2-3可以看出,由470和546nm波长测得的R470 和R546 对于准确 鉴定自然金—自然银类质同象系列矿物的合金量具有重要的实用 意义。 表2-3 矿物的反射率随入射光波长不同的变化
3




二、反射率的形成机理 光线照射矿物光面即产生透过、吸收、折射、反射等光 学现象。但不同的矿物发生的这些光学现象取决于矿物 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的不同,而很重要的取决于“矿 物化学键”的特点。 离子链、共价键或分子键矿物中电子是围绕着离子固定 在一定的晶格位置上。绝大部分可见光进入矿物透射, 只有很小一部分可见光被吸收且反射光很弱,这些矿物 的反射率很低(一般低于12%)。 金属键的矿物,可见光撞击到金属键或部分金属键矿物 表面可激发其基态电子到一定的激发态,可见光或者被 吸收,大部分能量当激发态电子重返基态时再发射出来 成为较强的反射光。因之这些矿物的反射率较高 ( 一般 高于40%)。
2018/10/29 4

三、反射率的研究意义 反射率乃金属矿物的最重要鉴定特征,不但对于鉴定金属矿物的 矿物种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鉴定矿物的“变种”、“异种” 以至矿物的“多型”也具有实际价值。如闪锌矿、铁闪锌矿、汞 闪锌矿等变种可由其反射率的差异 (表2-4) 加以鉴别;磁黄铁矿 的不同异种(六方磁黄铁矿和单斜磁黄铁矿)具有不同的反射率数 值(表2-5)。二层型多型辉钼矿(2H-MoS2)的反射率明显地高于三 层型多型辉钼矿(3R-MoS2)(表2-6)。

第五章 矿物的反射率及反射色 第一节 矿物的反射率 一、反射率的基本概念 金属矿物的反射率是鉴定金属矿物最重要的光学数据。 所谓反射率系指在矿相显微镜下垂直入射光经矿物光面 反射后的反射光强 (Ir) 与原入射光 (Ii) 的比率 (R) 而言, 即:

rI

R=
×100% 由Fresnel公式可以推导出透明矿物的反射率公式为:
含金量(%) R470(%) R546(%)
2018/10/29
自然金 含银自然金 含银自然金 银金矿 银金矿 银金矿 金银矿 自然银
100 90 85 80 70 60 50 ~0
36.4 43.5 50.9 56.0 66.8 75.1 81.5 92.4
71.8 77.9 - 83.1 88.2 88.0 89.4 94.5
7
岩浆矿床磁铁矿 热液矿床磁铁矿 区域变质磁铁矿
2018/10/29
16.6 19.2 19.2


现将常见的几十种金属矿物 (包括三种非金属矿物 ) 的四种规定波长之反射率 数据列出(表2-8)供参考。 表2-8 常见金属矿物在不同单色光(波长单位为nm)下的反射率R(%)
470 自然银 自然金 自然铋 自然铜 毒砂 黄铁矿 白铁矿 红砷镍矿 镍黄铁矿 辉铋矿 方铅矿 92.2 38.5 62.5 52.9 48.7-55.3 45.6 43.1—50.6 38.5—46.8 40.5 39.6—48.9 46.3 546 94.3 77.8 66.7 60.7 51.9-53.7 52.0 47.4—56.3 48.9—52.9 47.8 38.5—48.8 42.7 589 95.1 85.5 68.8 87.0 50.9—54.4 53.4 48.3—54.6 54.4-56.9 50.0 38.1—47.9 42.2 850 94.8 90.0 71.2 94.8 49.5—53.7 54.3 47.8-53.7 59.6-62.4 42.3 37.6—46.6 41.7
2HMoS2 2RMoS2
Ro Re' Ro Re'
56.2 25.6 47.5 19.9
表2-7
不同成因类型铁矿床中磁铁矿的反射特征
在单色光(波长单位为nm)下的反射率R(%) 480 550 17.0 19.2 21.1 580 17.2 19.1 22.0 640 16.1 18.7 2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