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内容共21页文档
呼兰河传课文原文
![呼兰河传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f3b0507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1f.png)
呼兰河传课文原文呼兰河传(第三章一)萧红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祥样都有。
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
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
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
祖母喜欢吃果子就种了果园。
祖母又喜欢养羊,羊就把果树给啃了。
果树于是都死了。
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为因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他们是并不存在的。
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
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将祖父在后园里边。
祖父带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的,西一脚的瞎闹。
有的把菜种不单没被土盖上,反而把菜子踢飞了。
小白菜长得非常之快,没有几天就骨了芽了,转眼就可以拔下米吃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其实哪里足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爪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
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
往往把韭菜当做野草一起地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等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狗尾草的一片,他就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我说:“是的。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
呼兰河传内容简介
![呼兰河传内容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ca5c14d336c1eb91a375de0.png)
《呼兰河传》内容第一章一共有九节,主要讲东北小城呼兰河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这里的生活是死寂、平静的。
第一节引出呼兰河以后,主要写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第二节主要写卖豆芽的女疯子;第三节写染缸房里的故事;第四节第五节主要写扎彩铺;第六节主要写小胡同卖麻花的;第七节主要写卖卖豆腐的;第八节介绍火烧云;第写总写呼兰河的一年四季。
第二章一共五节,主要写呼兰河精神上的“盛举”,反映呼兰河的人们的精神面貌。
第一节写“跳大神”;第二节写七月十五鬼节的河灯;第三节写台子戏;第四节写庙会;第五节小结,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只是跳秧歌是为活人预备的。
开头的两章以介绍为主,所占的篇幅超过了全书的四分之一,与后面的内容结合不够紧密,叙述的中心也不怎么明确,看起来与散文没有多少区别。
第三章主要写祖父与祖母。
第四章主要是从各个方面描述我家的荒凉。
第五节主要写小团圆媳妇之死。
第六章主要写有二伯的故事。
第七章主要写磨房里“冯歪嘴子”一家的故事。
尾声主要交待结局。
第三、第五、第六、第七分别叙述了四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各个故事之间没有多少必然的关联。
通过发生在呼兰河小城的一个大院及叙述者“我”把各个故事串联起来,各个故事可以独立成篇。
不谈《呼兰河传》的思想、语言、及其它的艺术手法,单就其故事结构而言,它似乎还不够完美。
《呼兰河传》与萧红的另一部作品《生死场》一样,在结构安排上还有不少欠缺。
总的来说,生活在呼兰河的人们呈现以下几种心理:一.迷信愚昧,二.自私,自顾自,三.冷漠麻木不仁,四.“看客”心理,喜欢看热闹,说东道西,把别人的痛苦当成谈资,幸灾乐祸。
全书由七章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1、2章)细腻地展现了小城风情,诸如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八娘娘庙大会,跳秧歌等;第二部分(3、4章)诗意地抒写了“我”、祖父和后花园所构成的三位一体的童年生活;第三部分(5、6、7章)生动地描述了小城的故事——小团圆媳妇的故事、有二伯的故事、冯歪嘴子的故事。
呼兰河传概括主要内容
![呼兰河传概括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962469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d.png)
呼兰河传概括主要内容呼兰河传是一部描写东北农村生活的文学作品,作者萧红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展现了当时农村社会的生活状态和人们的精神世界。
故事的背景是20世纪初的东北农村,主要讲述了一个叫呼兰的女孩的成长故事,以及她与家人、邻居之间的人情世故。
小说以呼兰的成长为主线,通过她的眼睛,展现了那个时代东北农村的生活。
呼兰的家庭贫困,父亲是个酗酒的人,母亲则是个性格强硬的妇人。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呼兰从小就学会了独立和坚强。
她和哥哥一起忍受着贫困的生活,但她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小说中还描写了呼兰与邻居、朋友之间的关系。
她的朋友小兰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女孩,两人在一起玩耍,互相扶持,共同成长。
而邻居家的大妈则是一个善良的人,她对呼兰的家庭给予了很多帮助。
这些人物形象都展现了当时农村社会的真实面貌,以及人们在困境中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情感。
除了人物形象,小说中还描绘了农村的生活场景。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北农村的自然风光,以及人们的生活细节。
呼兰和小兰在田野里奔跑,捉蚱蜢,放风筝,这些场景展现了农村孩子们的天真快乐。
而农村的劳作场景、农民们的劳动场景,则展现了那个时代农村的艰辛和朴素。
整部小说贯穿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尽管生活中充满了困难和挫折,但呼兰依然坚定地向往着美好的生活。
她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磨难,但最终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
通过呼兰河传这部作品,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真实描绘,以及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作品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展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同时,作品也反映了当时农村社会的现实,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乐观。
总的来说,呼兰河传是一部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一个农村女孩成长故事的描写,展现了当时农村社会的生活状态和人们的精神世界。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生动地展现了当时农村社会的各种人物形象,以及他们之间的人情世故。
呼兰河传手抄报内容资料
![呼兰河传手抄报内容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f3d306f1711cc7931b71644.png)
“呼兰河传手抄报内容资料”下载方法:在图片上面点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
呼兰河传手抄报图片作品一呼兰河传手抄报图片作品二呼兰河传手抄报内容资料:呼兰河传简介那是一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在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个“大泥坑”,它常常淹死一些动物和小孩,可居民都在看热闹,没有人出来加以整治。
有的说应该拆墙,有的说应该种树,但没有一个人说要填平的,尽管填坑并不难,可却没一个愿意。
又到了小城举行盛举的日子,人们有跳大神的、唱秧歌的、放河灯的、看野台子戏的、看庙会的,异常热闹。
我的祖父已年近七十,他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人,家里面只有祖父最关心我,所以,一天到晚,门里门外,我寸步不离他,他常教我读诗,带我到后花园游玩,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的动了,祖父就拉着我,祖孙俩相依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
我们有几家邻居,西边的一间破草房租给一家喂猪的;还有一间草房租给一家开粉坊的,他们常常一边晒粉、一边唱歌,过着很快乐的生活;厢房里还住着个拉磨的;粉坊旁的小偏房里还住着个赶大车的胡家。
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
她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可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为,都说应该打。
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长,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
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
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只见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了。
人们都管拉磨的那个邻居叫“冯歪嘴子”,他不但会拉磨,还会做年糕。
有一次,我去磨坊买年糕,看到里面炕上躺着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原来冯歪嘴子成家了,那女人就是同院老王家的大姑娘王大姐。
然而,冯歪嘴子的幸福生活遭到了邻人们的羡慕和嫉妒,大家都说王大姐坏,谣言层出不穷,冯歪嘴子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
过了两三年,王大姐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因难产死去,冯歪嘴子常常含着眼泪,但他看到大儿子已会拉驴饮水,小儿子也会拍手笑了,他就不再绝望。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55ac50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3.png)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呼兰河传》主要内容《呼兰河传》的作者在描写劳动人民的生活,揭示他们的贫苦、无望、愚昧、麻木的时候,讽刺幽致则使人感到悲凉、凄苦。
以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呼兰河传》主要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呼兰河传》共七章,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北方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呼兰,以及普普通通的人的普普通通的生活。
《呼兰河传》不是为某一个人作传,而是为作者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城作传。
第一、二章对呼兰河城风情的描绘。
第一章以宏观的俯瞰视角,按照空间顺序勾勒呼兰小城的总体格局:十字街、东二道街、西二道街、若干小胡同,将呼兰固定在了寒冷而荒凉的东北大地上。
第二章勾勒呼兰小城的总体面貌。
小城人的生活空间局促、逼仄、简陋,城里除了十字街外,还有两条都是从南到北五六里长的街,再就是有些小胡同,街上为人而做的设施不多——几家碾磨房,几家豆腐店,一两家机房、染缸房,东二道街上唯一的文化设施是两座小学校,西二道街还有一个设在城隍庙里的清真学校。
东二道街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全城引为光荣与骄傲的五六尺深的大泥坑,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让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
呼兰河人虽然深受其苦,但一直没有想法用土去填平,因为这泥坑子施给当地居民两条福利:一是常常抬轿抬马,淹鸡淹鸭,闹得非常热闹,可使居民说长道短,得以消遣;二是居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吃又经济,又不算不卫生的瘟猪肉。
在呼兰河畔,人们对生活抱着麻木不仁、听天由命的态度,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
呼兰河人过着卑琐平凡的生活,对生命抱着让人难以置信的漠然态度,而在对鬼神的精神依附上他们却又保持着极大的热情——也许正因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无知,才促使他们把最大的希望投注在对遥遥无期的来世的关怀上。
呼兰小城有非常齐全的为神鬼服务的设施:几家扎彩铺、老爷庙、娘娘庙,还有龙王庙、祖师庙、城隍庙,相应的便是异彩纷呈的不少精神上的盛举: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呼兰河人也就在这些信仰风俗中找到他们的一点卑微的生存的理由和乐趣。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故事情节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故事情节](https://img.taocdn.com/s3/m/830a5cd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c.png)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故事情节《呼兰河传》单本的创作,于1938年开始于武汉,1940年完成于香港。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呼兰河传主要内容,供大家阅读!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呼兰河传》共七章,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北方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呼兰,以及普普通通的人的普普通通的生活。
《呼兰河传》不是为某一个人作传,而是为作者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城作传。
第一、二章对呼兰河城风情的描绘。
第一章以宏观的俯瞰视角,按照空间顺序勾勒呼兰小城的总体格局:十字街、东二道街、西二道街、若干小胡同,将呼兰固定在了寒冷而荒凉的东北大地上。
第二章勾勒呼兰小城的总体面貌。
小城人的生活空间局促、逼仄、简陋,城里除了十字街外,还有两条都是从南到北五六里长的街,再就是有些小胡同,街上为人而做的设施不多——几家碾磨房,几家豆腐店,一两家机房、染缸房,东二道街上唯一的文化设施是两座小学校,西二道街还有一个设在城隍庙里的清真学校。
东二道街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全城引为光荣与骄傲的五六尺深的大泥坑,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让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
呼兰河人虽然深受其苦,但一直没有想法用土去填平,因为这泥坑子施给当地居民两条福利:一是常常抬轿抬马,淹鸡淹鸭,闹得非常热闹,可使居民说长道短,得以消遣;二是居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吃又经济,又不算不卫生的瘟猪肉。
在呼兰河畔,人们对生活抱着麻木不仁、听天由命的态度,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
呼兰河人过着卑琐平凡的生活,对生命抱着让人难以置信的漠然态度,而在对鬼神的精神依附上他们却又保持着极大的热情——也许正因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无知,才促使他们把最大的希望投注在对遥遥无期的来世的关怀上。
呼兰小城有非常齐全的为神鬼服务的设施:几家扎彩铺、老爷庙、娘娘庙,还有龙王庙、祖师庙、城隍庙,相应的便是异彩纷呈的不少精神上的盛举: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呼兰河人也就在这些信仰风俗中找到他们的一点卑微的生存的理由和乐趣。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2b6c5074b73f242336c5ffe.png)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呼兰河传主要内容(一)萧红的《呼兰河传》一共有七章加一个尾声,每章分成若干节,每个章节都没有标题,只标一个序号,不同于古代章回小说。
第一章一共有九节,主要讲东北小城呼兰河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这里的生活是死寂、平静的。
第一节引出呼兰河以后,主要写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第二节主要写卖豆芽的女疯子;第三节写染缸房里的故事;第四节第五节主要写扎彩铺;第六节主要写小胡同卖麻花的;第七节主要写卖卖豆腐的;第八节介绍火烧云;第写总写呼兰河的一年四季。
这些都不是是单纯地写介绍呼兰河的地理,而是以地理为纲逐一介绍,反映生活在呼兰河的人们的精神面貌。
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对王安忆的《长恨歌》的影响。
不同的是《长恨歌》各小节都加了标题,并单纯地介绍一种事物,而《呼兰河传》没有这么做。
第二章一共五节,主要写呼兰河精神上的“盛举”,反映呼兰河的人们的精神面貌。
第一节写“跳大神”;第二节写七月十五鬼节的河灯;第三节写台子戏;第四节写庙会;第五节小结,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只是跳秧歌是为活人预备的。
开头的两章以介绍为主,所占的篇幅超过了全书的四分之一,与后面的内容结合不够紧密,叙述的中心也不怎么明确,看起来与散文没有多少区别。
第三章主要写祖父与祖母。
第四章主要是从各个方面描述我家的荒凉。
第五节主要写小团圆媳妇之死。
第六章主要写有二伯的故事。
第七章主要写磨房里“冯歪嘴子”一家的故事。
尾声主要交待结局。
第三、第五、第六、第七分别叙述了四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各个故事之间没有多少必然的关联。
通过发生在呼兰河小城的一个大院及叙述者“我”把各个故事串联起来,各个故事可以独立成篇。
不谈《呼兰河传》的思想、语言、及其它的艺术手法,单就其故事结构而言,它似乎还不够完美。
《呼兰河传》与萧红的另一部作品《生死场》一样,在结构安排上还有不少欠缺。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二)创作此小说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萧红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
最新小学课外阅读《呼兰河传》(全)课件ppt
![最新小学课外阅读《呼兰河传》(全)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ba405bcad51f01dc381f12d.png)
入编教材
《我和祖父的园子》(摘自《呼兰河传》,现为五年级语文下册(苏教 版)第19课课文、(教科版)(我和祖父的花园)第12课课文
《小团圆媳妇之死》(选自《呼兰河传》,现为高中选修《中国小说欣 赏》(人教版)第11课课文)
《祖父》(选自《呼兰河传》,现为七年级下册(长春版)课文) 《祖父和我》(选自《呼兰河传》,现为上海六年级(预初)上学期的
•
• 在中国三十年代文坛上,年轻的女作 家萧红以她清新自然的笔融描绘了东北边 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 独特的艺术个性,为世界文苑开出一朵美 而不艳的奇葩。
• 《呼兰河传》以梦幻般的笔法勾画了一个 平静而饱含幽怨的寂寞世界,宛如掠过无 声黑夜的璀璨极光,堪称是中国现代文学 中永垂不朽的经典之作。
第四章
• 我们有几家邻居,西边的一间破草房租给 一家喂猪的;还有一间草房租给一家开粉 坊的,他们常常一边晒粉、一边唱歌,过 着很快乐的生活;厢房里还住着个拉磨的; 粉坊旁的小偏房里还住着个赶大车的胡家。
第五章
• 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她 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可 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左 邻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为,都说应该打。 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长,小团 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听了跳大 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 澡。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只见她被 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了。
第一章
• 呼兰小城并不怎么繁华,只有两条大街。
十字街上有着饰店、布店、油盐店、菜店、
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东二道街上有
火磨,有学堂,有碾麻房、豆腐房、染缸
房、扎彩铺。在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a2df445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5.png)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引言呼兰河,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中部,是黑龙江省最大的支流之一。
呼兰河沿岸的呼兰县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
本文将介绍呼兰河的主要内容,包括其地理特点、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
地理特点呼兰河发源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南部,总长约357公里,流经哈尔滨市、尚志市、呼兰县等地。
该河主要由雪山融水和降雨水组成,水量充沛,在河道两岸形成了广阔的农田和湿地。
生态环境呼兰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非常丰富多样。
河流两岸是广阔的湿地和农田,为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场所。
呼兰河流域也是许多候鸟的迁徙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候鸟在这里栖息和停歇。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扰,呼兰河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近年来,随着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河水的污染和湿地的破坏日益严重。
这对周围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产生了严重影响,需要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和修复。
经济发展呼兰县是黑龙江省的一个重要农业县,也是中国北方粮食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呼兰河流域的农田肥沃,适宜种植各类粮食作物和蔬菜水果。
这里的农产品品质优良,深受市场青睐。
除农业外,呼兰河沿岸还有一些工业企业。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呼兰县的工业规模也不断扩大。
一些化工厂、造纸厂和纺织厂等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但也给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呼兰河的生态环境,呼兰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他们加强了河流的监测和水质治理,努力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呼兰县还开展了湿地保护和植树造林等活动,以恢复植被和水域的生态功能。
在经济发展方面,呼兰县也在推动可持续发展。
他们鼓励农民采取节水灌溉和有机农业等可持续的农业方式,减少对水资源和土壤的压力。
同时,呼兰县还积极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
结论呼兰河作为黑龙江省重要的支流之一,扮演着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
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呼兰河的生态环境有望得到改善,同时促进沿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呼兰河传》第一章主要内容《呼兰河传》主要内容
![《呼兰河传》第一章主要内容《呼兰河传》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3657b1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b.png)
《呼兰河传》第一章主要内容《呼兰河传》主要内容《呼兰河传》的作者在描写劳动人民的生活,揭示他们的贫苦、无望、愚昧、麻木的时候,讽刺幽致则使人感到悲凉、凄苦。
以下是《呼兰河传》主要内容,欢迎阅览!《呼兰河传》主要内容《呼兰河传》共七章,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北方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呼兰,以及普普通通的人的普普通通的生活。
《呼兰河传》不是为某一个人作传,而是为作者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城作传。
第一、二章对呼兰河城风情的描绘。
第一章以宏观的俯瞰视角,按照空间顺序勾勒呼兰小城的总体格局:十字街、东二道街、西二道街、若干小胡同,将呼兰固定在了寒冷而荒凉的东北大地上。
第二章勾勒呼兰小城的总体面貌。
小城人的生活空间局促、逼仄、简陋,城里除了十字街外,还有两条都是从南到北五六里长的街,再就是有些小胡同,街上为人而做的设施不多——几家碾磨房,几家豆腐店,一两家机房、染缸房,东二道街上唯一的文化设施是两座小学校,西二道街还有一个设在城隍庙里的清真学校。
东二道街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全城引为光荣与骄傲的五六尺深的大泥坑,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让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
呼兰河人虽然深受其苦,但一直没有想法用土去填平,因为这泥坑子施给当地居民两条福利:一是常常抬轿抬马,淹鸡淹鸭,闹得非常热闹,可使居民说长道短,得以消遣;二是居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吃又经济,又不算不卫生的瘟猪肉。
在呼兰河畔,人们对生活抱着麻木不仁、听天由命的态度,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
呼兰河人过着卑琐平凡的生活,对生命抱着让人难以置信的漠然态度,而在对鬼神的精神依附上他们却又保持着极大的热情——也许正因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无知,才促使他们把最大的希望投注在对遥遥无期的来世的关怀上。
呼兰小城有非常齐全的为神鬼服务的设施:几家扎彩铺、老爷庙、娘娘庙,还有龙王庙、祖师庙、城隍庙,相应的便是异彩纷呈的不少精神上的盛举: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呼兰河人也就在这些信仰风俗中找到他们的一点卑微的生存的理由和乐趣。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故事情节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故事情节](https://img.taocdn.com/s3/m/0b55a7e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b.png)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故事情节《呼兰河传》单本的创作,于1938年开始于武汉,1940年完成于香港。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呼兰河传主要内容,供大家阅读!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呼兰河传》共七章,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北方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呼兰,以及普普通通的人的普普通通的生活。
《呼兰河传》不是为某一个人作传,而是为作者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城作传。
第一、二章对呼兰河城风情的描绘。
第一章以宏观的俯瞰视角,按照空间顺序勾勒呼兰小城的总体格局:十字街、东二道街、西二道街、若干小胡同,将呼兰固定在了寒冷而荒凉的东北大地上。
第二章勾勒呼兰小城的总体面貌。
小城人的生活空间局促、逼仄、简陋,城里除了十字街外,还有两条都是从南到北五六里长的街,再就是有些小胡同,街上为人而做的设施不多——几家碾磨房,几家豆腐店,一两家机房、染缸房,东二道街上唯一的文化设施是两座小学校,西二道街还有一个设在城隍庙里的清真学校。
东二道街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全城引为光荣与骄傲的五六尺深的大泥坑,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让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
呼兰河人虽然深受其苦,但一直没有想法用土去填平,因为这泥坑子施给当地居民两条福利:一是常常抬轿抬马,淹鸡淹鸭,闹得非常热闹,可使居民说长道短,得以消遣;二是居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吃又经济,又不算不卫生的瘟猪肉。
在呼兰河畔,人们对生活抱着麻木不仁、听天由命的态度,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
呼兰河人过着卑琐平凡的生活,对生命抱着让人难以置信的漠然态度,而在对鬼神的精神依附上他们却又保持着极大的热情——也许正因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无知,才促使他们把最大的希望投注在对遥遥无期的来世的关怀上。
呼兰小城有非常齐全的为神鬼服务的设施:几家扎彩铺、老爷庙、娘娘庙,还有龙王庙、祖师庙、城隍庙,相应的便是异彩纷呈的不少精神上的盛举: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呼兰河人也就在这些信仰风俗中找到他们的一点卑微的生存的理由和乐趣。
呼兰河传故事内容
![呼兰河传故事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f5a5965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d.png)
呼兰河传故事内容《呼兰河传》这本书呀,说实话,就是一颗埋在老家土地里的宝。
要说故事嘛,其实也不算啥波澜壮阔的大事,更多的就是一个小镇子里那些琐碎的生活点滴。
你看,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哈宝,他就是个从呼兰河镇上走出来的小伙子。
这地儿,位于黑龙江,寒冷得跟冰箱似的,地方不大,日子却有种说不出的安静和别样的味道。
哈宝这小子啊,眼睛里总是带着一股对周围一切的好奇,镇上的人们就像是一幅幅画,静静地挂在那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点小秘密,或者说,一些生活的小情趣。
最有趣的是,呼兰河镇上那股子传统的味儿。
要说传统,就是那种不急不躁、按部就班的日子。
人们的衣服啊,吃的东西啊,甚至讲话的腔调都透露出一种古老的气息。
你能想象,镇上的老太太们穿着厚厚的布衣,眼睛瞪得大大的,嘴里咕哝着什么,脑袋上还戴着那种土得掉渣的头巾吗?可那些人,嘴巴虽硬,但心里还是装着无数的温暖。
有时候我就在想,哈宝和这些老太太们的接触,可能是他成长中最真实的记忆之一吧。
每次老妈把他从家里赶出来去和那些老人打交道,他就像是被放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听那些女人聊着过去,聊着那些不大不小的村里琐事。
镇上的人呢,各有各的脾气和习惯。
有的人每天就是那么若无其事地在路上晃荡,嘴里念叨着“今儿个有点冷啊”,就那么漫无目的地走着,走得不急不慢。
说实话,我挺羡慕这种人。
你看,那种生活节奏,慢得像是溶在空气里的糖,淡淡的甜,清清的香。
镇上最有趣的一个人物,是个叫做王老五的光棍。
他总爱在镇口的大槐树下呆着,三天两头就和街坊邻居聊几句家长里短。
每次人家问他啥时候结婚,他总是那一副“迟早的事,急啥”的态度,显得一点也不着急。
听说啊,王老五那心大得很,哪怕有人背后说他八卦,他也一副“爱咋咋地”的模样,从不着急反驳,真是个豁达的人。
再说说哈宝这小子,他在那个小镇子里长大,心里其实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
你能想象吗?小小的呼兰河镇,简直就是一个满是细节的世界,里面的人、事、物,哪一个不让你发笑呢。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e4c851ab4daa58da0114aa0.png)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导语:呼兰河传主要内容(一)严寒降临了呼兰河。
呼兰河是一个僻远、热闹却并不怎样繁华的小城。
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交叉的十字街是小城商铺的精华地。
没有大城市的竞争,也没有农村的劳碌,它显得悠闲而又庸懒。
呼兰河人"按照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生活".再次要的街还有两条,其中一条坐落着一个"大泥坑",附近的人家吃它的苦头,常有一些骡马猪等牲畜、甚至小孩落下,有的淹死了。
可居民都只是帮忙拽出和看热闹,没有人出来加以整治。
有的说应该拆墙,有的说应该种树,尽管填坑并不难,但没有人去填,只是消遣一些这坑的流言消息。
许多百姓人家过着卑琐普通的生活,有的并不顺心,却依旧一日日过着实际生活。
又到了县城呼兰镇举行盛举的日子,人们有跳大神的、唱秧歌的、放河灯的、看野台子戏的、看庙会的,热闹异常。
我的祖父已年近七十,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人。
家里面只有祖父最关心我,所以,一天到晚,门里门外,我寸步不离他,他常教我读诗,带我到后花园游玩,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能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
祖孙俩相依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
我在后花园找到了自由自在的快乐。
我们有几家邻居,西边的一间破草房租给一家喂猪的;还有一间草房租给一家开粉坊的,他们常常一边晒粉、一边唱歌,过着很快乐的生活;厢房里还住着个拉磨的;粉坊旁的小偏房里还住着个赶大车的胡家。
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
她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可胡家想给她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为,都说应该打。
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长,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
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
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
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了。
我有一个亲戚有二伯,他是个老光棍,性情非常古怪,同人不大爱打腔,却喜欢同石头、麻雀、黄狗谈天。
听祖父讲,有二伯三十年前就到了我家,日俄战征时,多亏有二叔在,才守住了家,他最怕人骂他"绝后",只要听到有人这样骂他,就会伤心的大哭起来。
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https://img.taocdn.com/s3/m/27c49a90b14e852458fb575e.png)
死》 《后花园、祖父和我》 散文:《天空的点缀》 《失眠之夜》
活动一:初读课文,概括内容。
课文写______(时间)时_____________(人物)
在___________(地点)的_____________(什么样
活动三:品味清新活泼的语言。 (
跳读课文,找出一例精心赏析→ 组长组织小组交流→小组展示
寄语萧红
曾经住在呼兰河的 你,最后长眠于那千里 之外寂寞的浅水湾,也 许《呼兰河传》就是你 的最后一封家书,沉淀 着你有些苦楚的思念和 那有些绝望的希望。童 年的后园是你唯一的城 堡,小城里的祖父是你 永远的依靠,回家吧, 回到最初的美好……
)的生活。
(提醒:从文中找依据简析。)
活动二:再读文章内容,结合材料, 体会作者的情怀。
材料:萧红一生坎坷,9岁丧母,在暴虐的 父亲和继母那儿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只有在祖父 那里才能享受到些许温暖。20岁起就漂泊流浪, 生活极不安宁,情绪波澜起伏,国难之际亡命香 港,一再受到感情挫折,病魔缠身,她曾说过: “若是那时候能回呼兰我的家乡去多好啊!”然而 故乡已经沦丧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
萧红
人民的作家萧红女士一生为人民解放事 业奔走,到头来死在这南国的海边,伙伴 们把她埋在这浅水湾上,今天,围绕在她 周围的都是年轻人,今后的日子里,不知 有多少年轻人来围绕着她。朋友们!我们 是年轻人,我们没有悲伤,我们没有感原名张迺莹,“萧红”是笔名。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 民 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 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fc421e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5a.png)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篇一:呼兰河传内容简介《呼兰河传》内容第一章一共有九节,主要讲东北小城呼兰河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这里的生活是死寂、平静的。
第一节引出呼兰河以后,主要写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第二节主要写卖豆芽的女疯子;第三节写染缸房里的故事;第四节第五节主要写扎彩铺;第六节主要写小胡同卖麻花的;第七节主要写卖卖豆腐的;第八节介绍火烧云;第写总写呼兰河的一年四季。
第二章一共五节,主要写呼兰河精神上的“盛举”,反映呼兰河的人们的精神面貌。
第一节写“跳大神”;第二节写七月十五鬼节的河灯;第三节写台子戏;第四节写庙会;第五节小结,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只是跳秧歌是为活人预备的。
开头的两章以介绍为主,所占的篇幅超过了全书的四分之一,与后面的内容结合不够紧密,叙述的中心也不怎么明确,看起来与散文没有多少区别。
第三章主要写祖父与祖母。
第四章主要是从各个方面描述我家的荒凉。
第五节主要写小团圆媳妇之死。
第六章主要写有二伯的故事。
第七章主要写磨房里“冯歪嘴子”一家的故事。
尾声主要交待结局。
第三、第五、第六、第七分别叙述了四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各个故事之间没有多少必然的关联。
通过发生在呼兰河小城的一个大院及叙述者“我”把各个故事串联起来,各个故事可以独立成篇。
不谈《呼兰河传》的思想、语言、及其它的艺术手法,单就其故事结构而言,它似乎还不够完美。
《呼兰河传》与萧红的另一部作品《生死场》一样,在结构安排上还有不少欠缺。
总的来说,生活在呼兰河的人们呈现以下几种心理:一.迷信愚昧,二.自私,自顾自,三.冷漠麻木不仁,四.“看客”心理,喜欢看热闹,说东道西,把别人的痛苦当成谈资,幸灾乐祸。
全书由七章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1、2章)细腻地展现了小城风情,诸如跳小说虽无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但又确确实实为我们塑造了四个经典的人物,即慈爱的祖父、可怜的小团圆媳妇,古怪的有二伯和坚忍的冯歪嘴子。
学术界一直关注的是祖父、小团圆媳妇和冯歪嘴子,目前还没有人专门论述有二伯。
呼兰河传》内容共22页文档
![呼兰河传》内容共22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135d7ba27284b73f24250e1.png)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呼兰河传》内容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55、 为 中 华 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8、街上的泥坑,每年都会令人跌倒,溺死猪鸭, 因此人们聚在一次商量办法,哪个办法大家没有 想到。( )C
• A.拆墙让地 B. 种树
• C. 填平
D. 绕路
• 19、七月十五盂兰会,家家户户都要去干 什么?( C )
• A.念经B.点香 C.放灯D.看戏
• 20、呼兰河的这些盛举,跳大神,唱大戏, 逛庙会,放河灯,跳秧歌等,深得百姓喜 欢,其中大部分都是为鬼而作,其中哪项 是为人而做?( )B
• 又到了小城举行盛举的日子, 人们有跳大神的、唱秧歌的、 放河灯的、看野台子戏的、看 庙会的,热闹异常。
第三、四两章写作者的幼年生活, 她的慈祥的祖父以及左邻右舍。
• 第三章:我的祖父已年近七十,他是一个 慈祥、温和的老人,家里面只有祖父最关 心我,所以,一天到晚,门里门外,我寸 步不离他,他常教我读诗,带我到后花园 游玩,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 我走的动了,祖父就拉着我,祖孙俩相依 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
• A. 被婆婆打死的B. 被公公打死的
• C. 被封建迷信害死的D. 生病病死的
• 14、磨坊里的冯歪嘴子,他不声不响地成了亲, 还生了一个孩子。他的妻子是谁呢?(C)
• A. 杨老太太的孙女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周三奶奶的孙女
• C. 拉车家的王大姑娘D. 养猪人家的女儿
• 15、呼兰河镇上有两所小学,一所是普通小学, 又叫高等小学,一所是什么小学? ( B)
《呼兰河传》初步阅读检查
• 1、 呼兰河镇上有三条街,一条叫西二道街, 一条叫东二道街,另一条呢? ( D )
• A.呼兰河街 B.南二道街 • C.北二道街D.十字街 • 2、东二道街上有两家学堂,一家在祖师庙里,
还有一家在哪里呢?( B ) • A.土地庙B.龙王庙C.磨坊 • D.豆腐坊 • 3、文中的有二伯常说的“介个的头”中的“介
A. 养猪人家B. 开粉房的C. 拉磨的 D. 拉车的
11、文中“我”反复强调,“我”家的院子是 怎样的?B ( )
• A. 热闹的B. 荒凉的C. 繁华的D. 可怕的
12、“我”在阁楼里拿墨枣时,碰上了 C 谁? ( )
• A. 祖父B. 老厨子C. 有二伯D. 母亲
• 13、赶车家的团圆媳妇被接过来没多久就死了, 她是怎么死的呢? ( C )
• 第六章:我有一个亲戚叫“有二伯”,他 是个老光棍,性情非常古怪,同人不大爱 搭腔,却喜欢同石头、麻雀、黄狗谈天。 听祖父讲,二伯三十年前就到了我家,日 俄战争时,多亏有二叔在,才守住了家, 他最怕人骂他“绝后”,只要听到有人这 样骂他,就会伤心的大哭起来。
• 第七章:人们都管拉磨的那个邻居叫“冯 歪嘴子”,他不但会拉磨,还会做年糕。 有一次,我去磨坊买年糕,看到里面炕上 躺着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原来冯歪嘴子 成家了,那女人就是同院老王家的大姑娘 王大姐。然而,冯歪嘴子的幸福生活遭到 了邻人们的羡慕和嫉妒,大家都说王大姐 坏,谣言层出不穷,冯歪嘴子受尽了人们 的冷嘲热讽。过了两三年,王大姐在生下 第二个孩子后因难产死去,冯歪嘴子常常 含着眼泪,但他看到大儿子已会拉驴饮水, 小儿子也会拍手笑了,他就不再绝望。在 儿子身上,他看到了活着的希望。
第一章:写呼兰河的自然风光以及 它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
• 那是一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在城中的 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个“大泥坑”,它常 常淹死一些禽兽和小孩,可居民都在看热 闹,没有人出来加以整治。有的说应该拆 墙,有的说应该种树,但没有一个人说要 填平的,尽管填坑并不难,可却没一个愿 意。
第二章:写当地人们“精神上的盛 举”——风俗民情。
• A.跳大神B.唱大戏
• A. 晚云B. 火烧云 C. 霞云D. 彩云
• 6、文中说到的封建迷信活动“跳大绳”, 目的是为了:(B )A. 祈求丰收 B. 治 病
•
C. 庆贺丰收 D. 求雨
• 7、 孟兰会放河灯是在家历的什么时候?(B) • A. 正月十五 B. 七月十五 • C. 八月十五 D. 九月十五 • 8、 有一个特别的日子,呼兰河人喜欢聚在一
• 第五章: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 媳妇。她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 呵的,可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 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为,都说 应该打。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 长,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 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 用开水洗澡。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 只见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 死去了。
• A.工业小学 B.农业小学
• C.医药小学D.民工小学
• 16、镇上的街道上有一个泥坑,经常有动物失足 淹死在泥坑里,因此,当地的百姓以此为借口可 以吃什么动物?( D )
• A. 瘟鸡B.瘟鸭C.瘟鹅 D.瘟猪
• 17、每天早上醒来,我都会和祖父一起干什么。 (A )
• A. 背诗B. 扫地C. 擦窗D. 唱歌
• 第四章:
• 我们有几家邻居,西边的一间破草房租给一 家喂猪的;还有一间草房租给一家开粉坊的, 他们常常一边晒粉、一边唱歌,过着很快乐 的生活;厢房里还住着个拉磨的;粉坊旁的 小偏房里还住着个赶大车的胡家。
• 第五、六、七章分别写三个独立的故事, 三个不同的生活悲剧:天真活泼的小团圆 媳妇的死,孤苦无依的有二伯遭受凌辱, 贫困的磨官冯歪嘴子的不幸。
起跳秧歌,这是什么时候呢?( A )
• A. 农历正月十 B. 农历七月十五 • C. 农历八月十五 D. 农历九月十五 • 9、 小时候,“我”常与谁在自家后院里锄草、
玩耍? ( B ) • A. 父亲 B. 祖父 • C. 祖母 D. 有二伯
10、“我”家的很多房舍租给了别人,那三间 破草房租给谁了呢?( A)
个”是什么意思?D ( )
• A.借个B. 出了C. 多个D. 这个
• 4、在呼兰河的胡同里,常常听到卖麻花的
吆喝声。一位母亲带了她的孩子出来买麻花, 这位母亲一共有几个孩子?( ) C
•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
• 5、 呼兰河的晚霞很美,文中有一段非常生
动优美的描写。这里的人们又把晚霞称为什 么?(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