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的现状与未来概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货币的现状与未来
电子货币作为货币的一种新形式的发展,一个新的经济名词,近几年已逐渐广泛地用于人们的经济生活中。电子货币从实验室脱颖而出而走向市场至今已将近20年,虽然在整个支付系统中仅占微小的份额,但电子货币的发展前景仍是不容小嘘的。现在就让我们逐步走近这个即熟悉又陌生的领域,去探知认识电子货币的昨天今天和未来。
电子货币的概念
美国后现代小说家William Gibson在其1984年出版的小说Neuromancer中首次提出了Cyberspace的概念,以及这一未来空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他指
出:“Cyberspace是人们和银行打交道的地方。它事实上已是银行保存你的钱财之处,因为Cyberspace的一切都是直接的电子交换。”
电子货币就是这种电子交换的载体。由于其发展时间较短,有关电子货币的定义至今尚未统一。不过一般来说,是指在电子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在交易或消费过程中充当“支付”职能的货币替代品。国际清算银行(BIS1996年10月的报告和欧洲央行(ECB1998年的报告较具代表性的体现了电子货币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由电子存储的货币价值;
代表向发行者的索偿权;
具有一定的储值上限;
可在发行者业务系统之外广泛用于支付;
在支付过程中无卷入银行账户或发行系统的必要。
电子货币优势所在
尽管电子货币尚未深入人心,但它确实已经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电子货币的存在与发展有它的意义与优势所在。
(1电子货币在交易和消费是十分方便,它不必使用现金支付,省却了数钞的麻烦,支付方式甚至不必面对面。
(2电子货币的使用十分安全。使用电子货币就不必为身上带有巨额现金而提心吊胆。即使银行卡丢失,也可挂失,没人能侵害持卡人的利益。
(3电子货币具有通用的职能。如入了国际组织网络的银行卡以及互联网上通用的电子钱包,不受地域国界的限制,可在全球通用,出国就不必先换外币,省却了许多麻烦。
(4另有一项附带的优点,即是电子货币的使用增加了社会效益。它减少了现金流通量,从而减免了对钞票的印刷、保管、押运、兑换、回笼等麻烦,能大量降低成本,提高社会效益,给社会和个人带来更多的便利。
电子货币的现状
目前,对电子货币的使用情况尚无全面统计。欧洲央行从1996年开始通报硬件电子货币的流通。一年以后,软件电子货币也被纳入统计之列。硬件电子货币的使用规模在过去7年半间增长了140倍,至2003年6月达2.8亿欧元。然而,与其它非现金货币相比,硬件电子货币只占非现金支付量的0.2,尚处于小规模发展阶段。软件电子货币的使用,在规模上更是微不足道。
经过10多年发展,电子货币在整个支付系统中仅占微小份额这一事实,令急于宣
告电子货币时代到来的人们大失所望。但对了解电子货币的微型付款属性的人来说,这些尚属意料之中。事实是,物理现金与钱夹均未消失,但人们正逐渐认识到生活质量可以通过减少等待取款付款、寻找购物停车位、凑零钱付停车费等等得以提高。看来,更为重要的是电子货币所带来的付款文化上的变化。
电子货币存在的问题
余额问题。非银行发行的电子货币,如IC卡、200电话卡,都属于储值卡,消费时很难保证凑巧把面值花完,一般都有余额,却没法兑换。虽然余额不大,但无疑也是分割了消费者的正当利益。
吞卡问题。A TM自动提款机虽方便,但由于各项配套技术不够完善,难免出现线路不通,造成莫名其妙吞卡、下账现象,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统一问题。由于商业银行各自为政,各行的信用卡只能在本行的A TM机和POS机上使用,不仅造成大量重复建设,也让人倍觉麻烦,不得不在每家银行都办一张卡,以便“对机用卡”。目前跨行联网通用的自动柜员机还只在小范围内试行。
顾虑问题。尽管我国银行的信用卡采取了层层加密技术,几乎不存在信用风险,但由于对此宣传不力反而过于渲染国外“黑客”的攻击,致使人们对银行卡的安全问题尚存疑虑,提心“黑客”捣乱。
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状况
相对发达国家而言,中国的电子货币起步很晚。如果以信用卡的出现作为中国电子货币诞生的标志来衡量,也只是本世纪80年代后期的事情。由于国情的缘故,我国的金融服务长期以来只是局限于个人储蓄、企业存款以及普通的交易结算和支付。以金融电子化的进程来看,将计算机引进金融服务要先于电子货币的发展。在发展初期,由于计算机系统,网络环境的限制,最先采用的是类似国外信用卡模式的信用卡,以手工、半手工、自动处理的混合模式摸索发展。但是由于“信用”的概念在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初期没有市场基础,因此这种“准”信用卡并没有很快形成气候,而那些可以依赖真正大量存在的储蓄客户的借记卡市场,因没有受到重视而被冷落了很长的时间。
一直到90年代中后期,由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银行被推向市场,商品经济的生存竞争意识迫使中国的银行界重新反思了电子货币的发展策略。同时也由于在这个时候,金融领域的电子化进程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社会环境有了一定的基础,信用卡百花齐放的局面才由此而展开。以磁条卡为基础的各种转帐卡、提款卡、储蓄
卡纷纷涌现。以智能卡为基础的“电子钱包”在部分地区投入试点。一卡多用的储蓄、转帐、消费、证券投资功能逐步推出。电子汇兑加速了资金结算速度,网上银行实现了真正意义的无纸化交易。所有这些都标志着中国的电子货币己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据统计,我国电子货币(以银行卡为例发展迅速,到2001年6月底,中国内地共有56家金融机构开办了银行卡业务,发卡总量3.3亿张,比2000年末增一长18.4%;银行卡帐户人民币存款余额3742亿元,比2000年同期增长224%;中国内地受理银行卡的银行网点12.9万个,受理银行卡的商店、宾馆、饭店等特约商户约10万户;各金融机构共安装A TM4.9万多台,POS33.4万台。人民银行统一实施的金卡工程将实现,全国联网联合实现所有机具的通用和共享,电子货币时代指日可待。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非常重视对电子货币的研究和应用。人民银行协调商业银行共同建立了中国国家支付系统(CNAPS,包括独立
应用的中国国家金融网(CNFN和网上运行的大额实时支付(HUPS、银行卡跨行交易网络(BCAS等应用系统。在对现金流通领域中电子货币的研究中,推行了一种预付卡(电子钱包。但这种预付卡目前只用于电子现金消费,而英国发明的Mondex电子现金则更多地模仿了现金流通,包括现金发行、现金消费和现金在个人之间的转移等。为了跟踪国际电子货币最新技术,人民银行己会册商业银行开展对现金的深入研究,包括对电子货币的各种风险控制、电子货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课题。目前,随着各种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电子货币必将进入快车道发展。
我国电子货币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不同的特点。一是我国的电子货币是在政府主导下发展起来的。我国是先代理国外信用卡收单,再由国有商业银行模仿外国发卡。政府号召推进信用卡发展的目的是改变结算手段、减少现金流通。银行最初也主要是把信用卡当作组织存款的工具,从一开始就没有很好地把握住买方、卖方、受理方的关系的热点,出现了先引进产品,后培育市场、开发需求。这就注定了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缺乏内在的市场驱动力。二是对传统业务依赖性强,缺乏明确的专业分工。从产品的功能界定、市场营销和运行管理等各方面,与传统业务和机构都有着混合不清的关系,影响了其专业化、产业化的发展。三是既缺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