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斜坡岩(土)体稳定性的工程地质资料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课件——斜坡岩(土)体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之二
挖、堆放等;
(2)改变斜坡岩体的结构特征和力学性质,即降低斜
坡的抗变形、抗破坏能力。属于这方面的作用包括风化作
用、冻融作用和地下水的作用等不可逆因素(水的浸湿软
化作用等可逆因素)。
(3)改变斜坡岩体的应力状况。属于这方面的作用包括地 下水动水压力和空(孔)隙水压力的作用、区域构造应力场的 变化、地震力、人工爆破震动力以及开挖斜坡、工程荷载等。 这些动力如果已使斜坡造成变形或破坏,其影响则为不可逆 的,否则为可逆的。
某些滑坡或崩坡积物与基岩接触面,也常可成为地下 水作用的活跃带。如图9-50所示,当覆盖物的透水性能 低于下伏基岩时,使斜坡岩体中原来的潜水水流变为承压 水流,这样接触面处不仅成为地下水渗透变形的活跃带, 并且对上覆堆积物底面可形成明显的空隙水扬压力。
斜坡岩体在变形发展过程中,将不断产生一系 列新的破裂面,从而改变了岩体的水动力学特征, 也可形成一些新的地下水活跃带。以顺向层状体 斜坡为例,可划分为图9-51所示几种主要水动力 学模型。
空隙水压力起动型
平推式滑坡
主要发生在平缓层状体斜坡的滑移-压致拉裂或 塑流-拉裂变形体中。斜坡岩体具有间歇裂隙充水 承压型水动力特征[图9-51左(a)]。在特大暴雨 条件下,岩体在裂隙中充水的静水压力和沿滑移 面空隙水扬压力的联合作用下,有可能被平推滑 出。其起动机制如图9-52所示。可以后缘拉裂 缝(假定垂直分布)中充水临界高度(hcr)作为起动 判据,在滑面缓倾外(或内)时:
河谷岸坡演化趋势分析; 岸坡稳定性的河流演化史分析。 (2)与海、湖波浪作用的关系 波浪可以通过对岸坡的改造作用,引起岸坡变形破坏。 波浪还可通过引起的水头压力差造成水下斜坡失稳。
冲磨蚀型塌岸
坍塌后退型塌岸
9斜坡岩土体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2012_图文
第九章 斜坡岩(土)体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9.1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斜坡岩(土)体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涉及两个
方面的任务。 一方面要对斜坡的稳定性作出评价和预测; 另一方面要为设计合理的人工边坡以及制定有 效整治措施提供依据。
表9-1 我国80年代重大崩、滑灾害事件
崩塌包括了小规模块石的坠落(free fall)和大规 模的山(岩)崩(rock avalanches).
崩塌体通常破碎成碎块堆积于坡脚,形成具有一 定天然休止角的岩堆(图9-7Ⅰ)。在一定条件下,可
在继续运动过程中发展为碎屑流。
(2)滑坡 滑坡可按滑动面或破坏面(surface of rupture)纵
斜坡形成过程中,由于应力状态的上述变化, 斜坡岩(土)体将发生不同方式、不同规模和不同程 度的变形,并在一定条件下发展为破坏。斜坡破坏 系指斜坡岩(土)体中已形成贯通性破坏面时的变动。 而在贯通性破坏面形成之前,斜坡岩体的变形与 局部破裂,称为斜坡变形。 斜坡中已有明显变形破裂迹象的岩体,或已查 明处于进展性变形的岩体,称为变形体。
瓦恩斯的分类实际上是将斜坡变形、破坏和破
坏后的继续运动三者综合在一起。如分类中的“流 动”包括了斜坡岩体的蠕变(creep),又包括了碎屑 流(debris flow)和泥流(mud flow)等。前者属斜 坡变形,实际上斜坡发生滑坡、崩塌等破坏之前, 都可能经历过蠕变;后者作为一种与斜坡破坏相联 系的现象,则大多是由崩塌或滑坡体在继续运动过 程中发展而成的运动方式。又如分类中的“倾倒”, 实际上也是一种变形方式,其最终破坏可表现为崩 塌或滑坡。
1983.3.7
3000-4000 32 m/s (最大值)
220 100 ± 150-200
工程地质讲稿-第9章: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
地下水作用
地下水压力、渗透性等对围岩 稳定性产生影响,特别是在软
弱岩体中更为显著。
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
工程地质分析法
通过对地质勘察资料进行综合 分析,评估围岩的稳定性和可
能发生的不良地质现象。
数值分析法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围岩应 力分布、变形和破坏过程,为 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谢谢观看
重要性
围岩稳定性是地下洞室工程设计 和施工中的关键问题,直接关系 到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行 性。
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
01
02
03
04
地质条件
包括岩体的物理性质、岩层结 构、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地下
水状况等。
洞室设计
洞室的跨度、形状、埋深、支 护方式等设计因素岩的扰动程度和 支护结构的及时性有直接影响
控制地下水压力
设置排水系统
在洞室周边设置排水系统,以降 低地下水压力和防止涌水。
采取止水措施
在洞室周边采取止水措施,如注 浆、粘土填塞等,以防止地下水
渗入。
合理选择施工方法
根据地下水压力情况,选择合适 的施工方法,如逆作法、分部开 挖法等,以减少对围岩稳定性的
影响。
监测与预警系统
设置监测点
在洞室周边设置监测点,对围岩位移、变形、应 力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工程地质讲稿-第9章地下洞室围岩 稳定性
目录
•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概述 • 地下洞室围岩应力分析 • 地下洞室围岩破坏模式与机理 • 提高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措施 •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工程实例
01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概 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是指围岩在 一定时间内保持其自身结构完整 性和稳定性的能力。
第九章 斜坡岩(土)体稳定的工程地质分析
2003年7月13日 三峡库区沙镇溪发生千将坪滑坡, 致使24人失踪。
滑坡壁 滑坡周界
西藏易贡特大崩滑灾害
鸡扒子滑坡全貌
盐池河崩塌
新滩滑坡全貌
基于工程地质观点,对斜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其目
的任务是:
对斜坡的稳定性作出评价和预测;
设计合理的人工边坡;
根据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提出防治斜坡变形
崩塌过程示意图
两种情况下的崩塌
崩落实例
滑坡:斜坡上的岩土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 动,地震及人工开挖等因素的影响,在重力作用 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在 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地滑,走山,是 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
斜坡的一部分岩土体以一定的加速度沿某一滑动面发生剪切滑动的现象。
我国主要易滑地层及其与滑坡分布的关系
类型 粘性土 易滑地层名称 成都粘土 下蜀粘土 红色粘土 黑色粘土 新、老黄土 共和团组 昔格达组 杂色粘土岩 主要分布地区 成都平原 长江中、下游 中南、闽浙、晋西、陕 北、河南 东北 黄河中下游、北方诸省 青海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 山西 滑坡发育情况 密集 有一定数量 较密集 有一定数量 密集 极密集 极密集 极密集 密集 密集 较密集-密集 密集-极密集 较密集 较密集
就岩体破坏机制而言,崩塌以拉断破坏为主、滑 坡以剪切破坏为主、泥石流则主要是由塑性流动 破坏所致。 滑坡灾害遍及全国山地丘陵区,活动面积约 占国土面积 45%,又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年年发生,年年成灾。
滑坡:(a)平面滑动;(b)圆弧面滑动
(a)折线形滑动;(b)楔形体滑动 1-松散体(坡积、残积层);2-硬层面;3-软弱结构面;4-滑动楔体
破坏的对策和措施。
§2 斜坡岩体应力分布特征
斜 坡 稳 定 性
斜坡稳定性一、斜坡分类(一)按组成斜坡的岩性分1、粘性土类斜坡;2、碎石类斜坡;3、黄土类斜坡;4、岩石类斜坡。
(二)按岩层结构分1、层状结构斜坡:由相互平行的一组结构面构成(结构体为层状)的斜坡。
按层次的多少分为;(1)单层结构斜坡:由一种均一的岩性构成。
(2)双层结构斜坡:由两层不同的岩性构成。
(3)多层结构斜坡:由多层不同的岩性构成。
2、块状结构斜坡:由二组或二组以上产状不同的结构面组合而成(结构体为块状)的斜坡。
3、网状结构斜坡:结构面比较密集,方向不规则(结构体为不规则的块体)的斜坡。
(三)按岩层倾向与坡向的关系分1、顺向斜坡:岩层走向与坡向垂直,倾向与坡向一致。
2、反向斜坡:岩层走向与坡向垂直,倾向与坡向相反。
3、切向斜坡:岩层走向与坡向相交。
4、直立斜坡:岩层产状直立,走向与坡向垂直。
(四)按斜坡成因分1、剥蚀斜坡:主要由于地壳上升,外力对岩体表面产生剥蚀作用而成。
地壳上升速度不同,斜坡的形状亦异。
如直线形斜坡说明上升运动与剥蚀作用均等;凹形斜坡表示上升运动小于剥蚀作用;凸形斜坡表示上升运动大干剥蚀作用。
2、堆积斜坡:岩石风化剥蚀后,碎屑物质堆积在山麓处而成。
3、侵蚀斜坡:受地表水的侵蚀而成,可分岸蚀和沟蚀两种。
4、滑塌斜坡:自然斜坡被破坏,产生滑动、崩塌而成的斜坡。
5、人工斜坡:自然斜坡受到人为的作用或人工开挖、堆积等而成的斜坡。
二、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一)斜坡自然破坏形式分类斜坡在自然条件下破坏变形的形式如表1。
斜坡破坏形式分类表1(二)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1、岩土的性质:包括岩土的坚硬(密实)程度、抗风化和抗软化能力,抗剪强度,颗粒大小、形状以及透水性能等。
2、岩层结构及构造:包括节理、劈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及分布规律,结构面胶结情况以及软弱面、破碎带的分布与斜坡的相互关系,下伏岩土面的形态和坡向、坡度等。
3、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埋藏条件,流动、潜蚀情况以及动态变化等。
4、风化作用:风化作用对斜坡的影响为:(1)风化作用使岩土的强度减弱,裂隙增加,影响斜坡的形状和坡度,使地面水易了侵入,改变地下水的动态等。
9第九章斜坡岩体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第三篇与岩(土)体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第九章斜坡岩体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9.1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人类工程活动与天然斜坡、人工边坡密切相关。
(1)天然斜坡—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2)工程活动形成新的边坡(3)天然斜坡、工程边坡岩(土)体的变形破坏制约人类工程活动①变形破坏过程直接危害建筑物;甘肃洒勒山滑坡;江西高速公路;②造成不良地质环境,对建筑物构成潜在威胁;康定变电站场地;斜坡岩体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1)评价预测;预测失误…过于保守…(2)为设计合理的边坡和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研究思路:基本地质环境→斜坡岩体力学条件→变形破坏机制→控制因素→稳定性分析评价→工程治理方案。
9.2斜坡岩体应力分布特征(1)斜坡形成后应力状态的变化岩体卸荷回弹→应力重分布和应力集中效应。
①最大主应力σ1平行于临空面,σ3则与之正交;②临空面附近形成应力集中带:坡缘:坡面的径向应力、坡顶面的切向应力→拉应力集中;坡脚:最大主应力(切向压应力)增高、最小主应力降低→0(<0);应力差、剪应力最高的部位→最大剪应力集中带;坡面:径向应力为0→双向应力状态;(2)影响斜坡应力分布的主要因素①初始应力状态:a.影响应力方向及分布;b.影响应力量值,尤其对坡脚应力集中、坡顶张应力量值影响最大。
坡脚切向应力约为原始水平应力的三倍以上,当存在侧向水平应力时可成倍增加;c.影响张应力区范围及分布。
通常最大拉应力大致出现在离坡脚2/3坡高处;②坡形:a.坡高:不影响应力分布图形;影响应力值(随坡高线性增大);b.坡角:影响应力图像;对张力带范围影响很大(随坡脚扩大);影响坡脚剪应力值随之增高;c.底宽(图示):W<0.8H,坡脚处剪应力随底宽缩小,急剧增高; W>0.8H,剪应力保持定值(残余坡角应力);宽高比较小的峡谷—谷底形成极强的应力集中;d.平面形态(图示):凹形坡—应力集中程度较低;凸形坡--应力集中程度较高;③岩性、结构:2.斜坡变形破坏的一般特点(1)斜坡变形的主要形式①卸荷回弹:a.应力重分布→应力集中、残余应力效应→表生结构面;b.岩体变形:弹性变形—瞬时粘弹性变形—滞后②蠕变:重力作用下缓慢、持续的变形。
9斜坡岩土体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2024
9斜坡岩土体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2024 9斜坡岩土体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2024斜坡岩土体稳定性是指岩土体在受到外部荷载或者其他外力作用下,不发生破坏、滑动或者坍塌的能力。
在工程施工和设计中,斜坡岩土体的稳定性分析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斜坡岩土的稳定性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下面将对斜坡岩土体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工程地质分析是斜坡稳定性分析的基础。
在进行斜坡稳定性分析之前,需要对斜坡岩土体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勘探,获取有关斜坡岩土的地质信息。
地质调查包括对斜坡岩土体的岩性、构造、断裂、破碎程度等进行调查和分析。
地质勘探则是通过钻孔、爆破等方式获取斜坡岩土体的内部信息,如岩土层厚度、坚硬程度、含水层情况等。
通过这些地质信息的获取,可以对斜坡岩土体的性质和特点进行评估,为后续的稳定性分析提供依据。
其次,斜坡岩土体的力学参数是斜坡稳定性分析的重要内容。
力学参数是指岩土体在受力时的一些性质参数,包括黏聚力、内摩擦角、抗剪强度等。
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等手段,可以获取斜坡岩土体的力学参数。
力学参数的获取是斜坡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也是斜坡岩土体力学行为的重要参考依据。
然后,斜坡岩土体的荷载分析是斜坡稳定性分析的关键。
斜坡岩土体受到的外部荷载有自重和附加荷载两部分。
斜坡岩土体的自重可以通过岩土体的体积、密度等参数进行计算。
附加荷载包括风荷载、水荷载和工程结构荷载等,这些荷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计算。
荷载的准确计算是斜坡稳定性分析的关键,可以帮助工程师判断斜坡岩土体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为稳定性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最后,利用现代计算机软件进行斜坡稳定性分析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利用计算机软件可以将斜坡岩土体的地质和力学参数输入模型中,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得到斜坡的稳定性状态。
通过模拟分析,可以对斜坡岩土体的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并找出斜坡岩土体的潜在问题和存在的风险。
斜坡岩(土)体稳定的工程地质分析84页PPT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
谢谢!
84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9岩坡稳定性分析
2019年11月,宜万铁路高阳寨隧道口岩崩事故,滑坡体总 方量约3000立方米 , 遇难者达30多人
2019年11月,宜万铁路高阳寨隧道口岩崩事故,滑 坡体总方量约3000立方米 , 遇难者达30多人
圆弧滑动后的形态
人类工程活动在水电、交通、采矿等部门 根据工程布置的需要开挖出很多岩坡。 岩坡不同于土坡,其结构复杂,软弱结构 面的存在常是岩坡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岩坡的变形与破坏,取决于岩体(含结构 面)的应力分布和强度特征。当其自身难 以保持平衡时,人类将给其提供必要的外 部荷载维持其稳定,即岩坡加固。
四、实际工程介绍
二滩水电站进水口及8号公路边坡 锚索、锚杆、喷砼、框架、挡墙、灌浆等联合支护
预应力锚索支护(3000KN)
抗滑桩施工
框架与长锚杆墙
削坡减载
框架支护
框架与锚索相结合的加固
框架与锚索相结合的加固
框架与锚索相结合的加固
框架与锚索相结合的加固
9.3 平面滑动岩坡稳定分析
一、平面滑动产生的条件
(1) 滑动面的走向与坡面 平行或接近平行;
(2) 滑动面的倾角必小于坡面的倾角,即:β <α; (3) 滑动面的倾角必大于滑动面摩擦角,即:β >ψ j;
一、平面滑动分析
(一)假定 (1) 滑动面及张裂缝的走向与 坡面平行;
(2) 张裂缝垂直,充水浓度为Zw; (3) 滑动面上的水压力为三角形分布; (4) 滑体的重力W、滑面上的水压力U和张裂缝中水压力 V均通过滑体的重心,即滑只有滑动没有转动。
安全系数FS:一般采用加大自重下滑力来计算:
E i F S W isi i W n ici o tg i s c i l i i E i 1
FS=1.05~1.25 注意:如果计算断面中有逆坡,倾角αi为负值,则Wisin αi也是负值因而 Wisin αi变成了抗滑力,在计算滑坡推力时, Wisin αi项就不应乘以安全系 数了。
第九章 1 岩坡稳定分析
第九章岩坡稳定分析一、岩坡类型
天然岩坡:地质作用形成的:
①稳定型;
②不稳定型,在发展中
人工岩坡:人工开挖形成的。
2、按岩层和结构面产状与坡向的关系:(1)顺向岩坡:
岩层倾角大于坡面倾角
岩层倾角小于坡面倾角
(2)反向岩坡:
(3)斜交岩坡:
二、岩坡破坏形式:
主要有:崩塌、滑动、蠕变。
1.崩塌
岩块脱离母体,从陡坡下崩落下来,具有突发性。
起因:风化作用、水作用、地震作用等。
在坡内有顺向或垂直的裂隙时,会发生崩塌。
地质作用形成危石、倒悬坡或块体。
人工开挖后在卸荷回弹作用下形成垂向裂隙等。
2、滑动
岩坡沿结构面(裂隙面、软弱夹层等)滑动失稳。
3、蠕变
在长期应力作用下,岩坡缓慢变形直至失稳。
弯曲、折曲。
多数情况为岩层弯曲
三、岩坡应力分布特征
①愈接近于临空面,最大主应力愈接近于平行临空面,最小主应力接近于
垂直临空面。
位。
③临空面附近为单向应力状态,向内过渡为三向应力状态。
④最大剪应力迹线为凹向临空面的弧形。
人工边坡出现卸荷裂隙,自然边坡会出现危岩体。
《岩体力学》第九章边坡岩体稳定性
第九章边坡岩体稳定性斜坡:倾斜的地面,是天然斜坡和人工边坡的总称。
边坡的分类:自然边坡:天然的山坡和谷坡(地壳隆起或下降引起)按成因分丿人工边坡:人工开挖、改造形成如采矿边坡、铁路公路路堑与路堤边土质边坡坡等岩质边坡按岩性分丿本章主要讨论人工开挖的岩质边坡的稳定性。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1)数学力学分析法(包括块体极限平衡法、弹性力学法和弹塑性力学分析法及有限元法等)2)模型模拟试验法(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光弹试验法和离心模型试验)3)原位观测法此外,还有破坏概率法、信息论方法及风险决策法等。
「、稳定性系数稳定性计算*核心内容:安全性系数(安全系数)第一节边坡岩体中的应力分布特征一、应力分布特征假定岩体为连续、均质、各向同性的介质,且不考虑时间效应的情况下(1 )边坡面附近的主应力迹线明显偏转,与坡面趋于平行,二3与坡面趋于正交,而向坡体内逐渐恢复初始应力状态;(2 )坡面附近出现应力集中现象;(3)坡面处的径向应力为零,故坡面岩体仅处于双向应力状态,向坡内逐渐转为三向应力状态;(4)因主应力偏转,坡体内的最大剪应力迹线由直线变为凹向坡面的弧线。
、影响边坡应力分布的因素(1 )天然应力:h f,坡体内拉应力范围加大。
(2)坡形、坡高、坡角及坡底宽度等,对边坡应力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坡高f,「、二彳也大;坡角f,拉应力范围f,坡脚剪应力f。
(3)岩体性质及结构特征变形模量E对边坡影响不大,□对边坡应力影响明显。
第二节边坡岩体的变形与破坏一、边坡岩体变形破坏的基本类型1•边坡变形的基本类型根据其形成机理分为两种类型:卸荷回弹和蠕变变形。
2•边坡破坏的基本模型四类,见教材P771平面滑动:单平面滑动,双平面滑动,多平面滑动L2楔形状滑动剪切破坏以滑坡形式「3)圆弧形滑动1(4 )倾倒破坏(以崩塌形成)拉断破坏(以崩塌形式)实际上,就是两种:滑坡和崩塌。
二、影响岩体边坡变形破坏的因素1•岩性:岩体越坚硬,边坡不易破坏,反之,容易破坏(一般情况)。
斜坡岩体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斜坡岩(土)体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1 基本要领及研究意义斜坡或边坡在形成过程中,其内部的应力状态也将发生变化,引起应力重分布T应力集中T斜坡变形、破坏T危及安全。
斜坡变形、破形或多样:崩、滑为主要、剧烈的形式。
斜岩土体稳定工程地质分析的重要任务是:*斜坡稳定性评价和预测*设计合理的边坡及制定有泗的斜坡整治措施2 斜坡岩体应力分布特征2.1斜坡应场的基本特征斜坡形成后引起斜坡临空面周围卸荷回弹,在坡面附近造成应力重分布,其特点如下:(1) 最大重应力近于平行临空面,最小重应力近于与坡面正交。
(2) 坡脚剪应力集中形成剪应力增高带,坡顶附近出现拉应力。
(3) 最大剪应力迹残由原来的直线变为近似圆弧线,并凹向临空面(4) 坡面的实际径向压力为零。
远离斜坡面的岩体内,地应力逐渐恢复状态。
2.2影响斜坡岩体应力分布的重要因素a. 原始应力状态b. 坡形c. 岩体特征和结构特征对均质体而言,岩体弹模,泊松比对斜坡应力分布影响不大。
对斜坡应力分布影响最大的是岩体结构特征,斜坡附近的结构面往往是应力集中的部位。
易于变形或破坏。
3 斜坡的变形与破坏斜坡破坏:系指斜坡岩体内已形成贯通性的破坏面从而使分割的岩体整体破坏。
在此之前的斜坡演进过程称为变形。
变形T破坏T继续运动3.1斜坡变形的主要方式a. 卸荷回弹使原有结构松驰产生残余应力形成卸荷带:斜坡经卸荷回弹松驰,残余应力形成一系列的表生结构面,包含回弹松驰和表生结构面的岩带称为卸荷带。
b. 蠕变斜坡应力长期作用下发生的一种缓慢而持续的变形,包括坡体内的局部破裂和产生的表生结构面。
3.2斜坡破坏的基本类型斜坡破坏分类方案很多,按破坏物质的运动方式分崩塌和滑坡。
3.2.1崩塌包括撒落、落石(坠落)、岩崩、山崩等多种形式。
规模大小不一。
脱离母体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这一过程叫崩塌。
a. 崩塌的发生条件①坡形。
高陡山坡,一般55o以上。
②岩性。
坚硬岩体,抗风化能力较强,岩体中有规模大,间隔大的节理发育。
刍议斜坡岩体工程地质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
刍议斜坡岩体工程地质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斜坡失稳导致的经济损失越发突出。
本文就结合斜坡岩体变形破坏机制及类型浅要介绍防治斜坡失稳的一些主要措施。
关键词:斜坡岩体;稳定性;防治措施一、斜坡岩体稳定性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天然斜坡或人工边坡形成过程中,岩(土)体内部甄有的应力状态将随着过程的进行丽发生变化,引起应力的重分布和应力集中等效应。
斜坡岩体为适应这种新的应力状态,将发生不同形式和不同规模的变形与破坏,使斜坡日趋变缓。
这是推动斜坡演变的内在原因。
在各种自然或人为的内、外营力作用下,斜坡的外形、内部结构以及应力状态都在不段变化。
这些内、外动力环境,则是推动斜坡发展变化的外部因素。
斜坡在演变过程中,可出现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交形与破坏,如滑坡。
崩塌等。
我国是一个滑坡。
崩塌灾害较为频发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几乎平均每年有一次重大崩滑,造成灾害事故。
斜坡变形破坏过程和它所造成的不良地质环境均可对人类工程活动带来十分严重的危害,并且还可能引起生态环境的失调和破坏,造成更大范围和更为深远的影响。
斜坡稳定性预测失误,往往给工程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如意大利瓦伊昂水库滑坡事件。
斜坡岩(土)体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设计两个方面的任务。
一方面要对斜坡的稳定性做出评价和预测;另一方面要为设计合理的人工边坡以及制定有效整治措施提供依据。
这两方面任务的实现。
都必须阐明斜坡是否具有产生危害性变形与破坏的可能性,以及变形破坏的方式和规模。
要设计一个稳定而又经济合理的边坡,也应以边坡在运营期间不发生危害性的变形和破坏为准则。
所以斜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应从研究斜坡变形和迫害的规律人手.对斜坡的演变全过程开展系统的研究。
斜坡变形破坏过程中所造成的各种迹象,清楚揭示了表层岩阵在不同条件下演变的全过程,因而也是建立岩体变形破坏地质模式的极为重要的依据。
此外,这种研究还有助于严格区分表生结果面和构造结构面,以免对区域构造分析做出错误判断。
斜坡岩土体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斜坡岩土体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斜坡岩土体稳定性是指斜坡在自然重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下能否保持稳定的能力。
工程地质分析斜坡岩土体稳定性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斜坡的稳定性,并提供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以确保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文将从斜坡稳定性的原因、工程地质分析方法和实施措施等方面展开,重点讨论岩土体斜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斜坡岩土体稳定性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岩土体力学性质、斜坡形态、地下水、外力作用等。
岩土体力学性质是斜坡稳定性分析的基础,包括岩石的抗剪强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参数。
斜坡形态是指斜坡的坡度、坡高、坡面形状等,这些因素对斜坡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地下水是斜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对斜坡的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
外力作用包括重力、地震和风力等,这些作用会对斜坡产生相应的力学反应,进而影响斜坡的稳定性。
工程地质分析斜坡岩土体稳定性的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调查、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
现场调查包括对斜坡的地质地貌、地下水、变形情况等进行实地观测和调查,获取现场地质资料。
室内试验是通过对采集的斜坡样品进行室内实验,测定其物理力学性质和抗剪强度等参数,为斜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依据。
数值模拟是利用计算机对斜坡进行模拟分析,通过有限元或边坡稳定分析软件,模拟不同荷载和边坡条件下的力学行为,为斜坡稳定性分析提供预测。
实施措施是斜坡岩土体稳定性分析的结果,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斜坡稳定性保障措施和预防措施。
如根据斜坡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边坡形式和面积,保证坡面的平整和坡脚的夯实;根据地下水位的变化,采取合理的排水措施降低坡体内的孔隙水压力;根据外力作用的特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如边坡加固锚杆、喷浆、钢筋混凝土覆盖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监测斜坡的变形和地下水位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综上所述,斜坡岩土体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是保证斜坡安全稳定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斜坡的原因分析、工程地质分析方法和实施措施的研究,可以提高斜坡稳定性的评估能力,并制定出科学的防治措施,确保斜坡工程的安全可靠。
边坡稳定性分析资料讲解
边坡稳定性分析第9章边坡稳定性分析学习指导:本章介绍了边坡的破坏类型,即:岩崩和岩滑;着重介绍了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基本方法,包括圆弧法岩坡稳定分析、平面滑动法岩坡稳定分析、双平面滑动岩坡稳定分析、力多边形法岩坡稳定分析及近代理论计算法;介绍了岩坡处理的措施。
重点:1边坡的变形与破坏类型;2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3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9.1 边坡的变形与破坏类型9.1.1 概述随着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在工程活动中涉及边坡工程问题,通过长期的工程实践,工程地质工作者已对边坡工程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并通过理论对人类工程活动,进行有效地指导。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加及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来的开展,人类已认识到:边坡诞生不仅仅是其本身的历史发展,而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人类在进行生产建设的同时,必须顾及到边坡的环境效应,并且把人类的发展置于环境之中,因而相继开展了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研究领域,在这些领域中,边坡作为地质工程的分支之一,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在水电、交通、采矿等诸多的领域,边坡工程都是整体工程不可分割的部分,为保证工程运行安全及节约经费,广大学者对边坡的演化规律、边坡稳定性及滑坡预测预报等进行了广泛研究。
然而,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规模扩大及经济建设的急剧发展,边坡工程中普遍出现了高陡边坡稳定性及大型灾害性滑坡预测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露天采矿的人工边坡已高达300—500m,而水电工程中遇到的天然边坡高度已达500—1000米,其中涉及的工程地质问题极为复杂,特别是在西南山区,边坡的变形、破坏极为普遍,滑坡灾害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工程正常运营的地质灾害。
因此,广大工程地质和岩石力学工作者对此问题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初期的工程地质类比法、历史成因分析法等定性研究发展到极限平衡法、数值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法,进而发展到系统分析法、可靠度方法灰色系统方法等不确定性方法,同时辅以物理模拟方法,并且诞生了工程地质力学理论、岩(土)体结构控制论等,这些无疑为边坡工程及滑坡预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人类工程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9章斜坡岩(土)体稳定性的工程地质
§9.1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工程影响及研究意义
斜坡的变形破坏过程和它所造成的不良地质环境均可 对人类工程活动带来十分严重的危害,并且还可能引起生 态环境的失调和破坏,造成更大范围和更为深远的影响。
据国土资源部网站资料,我国的滑坡、崩塌、泥石流 等斜坡地质灾害正随着工程建设和资源能源的开发而加剧, 每年由此造成的损失近300亿元。近10年来,全国有400多 个市县受到斜坡地质灾害的侵害,在全国铁路沿线分布的 大中型滑坡达1000余处,平均每年中断交通运输44次。全 国有近千座水电站及数百座水库受到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灾害的严重威胁。
§9.1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斜坡岩(土)体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涉及两个方面的 任务:
(1)要对斜坡的稳定性作出评价和预测; (2)要为设计合理的人工边坡以及制定有效整治措施
提供依据。
以上两方面任务的实现,都必须阐明斜坡是否具有产生危害性 变形与破坏的可能性,以及变形破坏方式和规模。要设计一个稳定 而又经济合理的边坡,也应以边坡在运营期间不发生危害性的变形 和破坏为准则。因此,斜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应从研究斜坡 变形和破坏的规律入手,对斜坡的演变全过程展开系统的研究。
本章重点及难点
本章难点: • (1)斜坡变形破坏的基本类型。其力学作用方式和
变形形式的演变和转化,微裂纹扩展和总体滑面 形成贯通过程。 • (2)演变历史分析方法。实质是利用斜坡变形、破 坏的基本规律,通过追溯斜坡演变的全过程,对 斜坡稳定性发展总趋势和区域特征作出评价和预 测。
§9.1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本章重点及难点
本章重点: • (1)斜坡岩体应力分布特征,斜坡形成后引起岩体内应力的重分布,
致使主应力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坡脚应力集中,形成对斜坡稳定性 不利的应力组合。注重坡顶拉应力、坡面附近近似于单向应力分布、 坡脚剪应力集中的应力分布特征。 • (2)斜坡变形破坏方式及形成机制,分变形和破坏两方面。斜坡变形 的基本形式是卸荷和蠕变变形,而实际的斜坡变形往往是多种基本变 形形式的组合。斜坡的破坏常见基本形式是崩塌和滑坡。要求掌握滑 坡识别标志——滑坡要素。 • (3)斜坡变形破坏的演变过程,要求掌握斜坡变形破坏的六种地质力 学模式及建模的思想方法。分析斜坡变形的组合方式。 • (4)斜坡稳定性评价的演变历史分析方法,其核心是将斜坡的变形和 破坏纳入地质历史长河,在地质历史发展演化背景条件下研究斜坡变 形破坏发生、发展、演化全过程,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9-1 我国80年代重大崩、滑灾害事件
发生日期 方量(104m3) 运动速度
最大运动距 死亡人 离(m) 数
斜坡类型①
1980.6.3
100
34 m/s (最大值)
400
284 平缓层状,软弱基座
诱发因素 地下采矿
1981.7.8
220
4m/h (平均值)
70
中倾外层状体,老 滑体局部复活
地面采石
变角倾外层状体斜坡, 老滑坡局部复活
暴雨
1983.3.7
3000-4000
32 m/s (最大值)
900
237 平缓层状体斜坡
1985.6.12 1986.7.16 1988.1.10
3000 2400 700
10 m/s
80
中速
数十米
18-50 m/s 800
老滑坡复活Biblioteka 缓倾外层状体斜坡, 老滑坡复活
§9.1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工程影响及研究意义
斜坡的变形破坏过程和它所造成的不良地质环境均可对 人类工程活动带来十分严重的危害,并且还可能引起生态 环境的失调和破坏,造成更大范围和更为深远的影响。
据国土资源部网站资料,我国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斜坡地质灾害正随着工程建设和资源能源的开发而加剧, 每年由此造成的损失近300亿元。近10年来,全国有400 多个市县受到斜坡地质灾害的侵害,在全国铁路沿线分布 的大中型滑坡达1000余处,平均每年中断交通运输44次。 全国有近千座水电站及数百座水库受到崩塌、滑坡和泥石 流灾害的严重威胁。
斜坡定义:指地壳表部一切具有侧向临空 面的地质体。其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坡度和 高度。
§9.1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 自然斜坡和人工边坡的概念
天然斜坡:就是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在各种地 质营力作用下形成和演化的自然历史过程的产物, 未经人为扰动。如山坡、海岸、河岸等。
人工边坡:人类为某种工程、经济目的而开挖, 往往是在自然斜坡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其特点就 是具有规则的几何形态,如路堑边坡、露天矿边 帮、运河(渠道)边坡等。
§9.1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崩塌、滑坡名称
盐池河崩塌 (湖北)
铁西滑坡 (四川,成昆线)
渡口灰岩矿山滑坡 (四川,攀枝花)
四川盆地西部 暴雨滑坡
鸡扒子滑坡 (四川,长江云阳)
洒勒山滑坡-碎屑流 (甘肃)
新滩滑坡 (湖北,长江新滩)
马家坝滑坡 (湖北,姊归) 西宁滑坡-碎屑流 (四川,巫溪) 溪口滑坡-碎屑流 (四川,华蓥山) 昭通滑坡-碎屑流 (云南,金沙江支流)
斜坡岩(土)体稳定性 的工程地质分析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工程系 2007年9月
本章学习内容及要求
掌握斜坡和人工边坡的基本概念,斜坡变形破坏 方式及研究意义;
掌握斜坡岩体应力分布特征; 掌握斜坡变形破坏的基本类型及一般特征; 掌握斜坡变形破坏的演变过程; 理解内外营力对斜坡变形破坏的作用; 掌握斜坡稳定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掌握防治斜坡变形破坏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措施。
1981.6.10
416
5.5m/min (平均值)
220
中倾外层状体斜坡 地面采石
数百个,单个 1981. 滑坡方量大多 7月,9月 小于100万
m3
5 m/s±
100 ±
暴雨(数十年一 约10人 多种类型层状体斜坡 遇,暴雨强度>
200mm/d)
1982.7.24 1500
3-10 m/min
150-200
§9.1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斜坡岩(土)体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涉及两个方面的 任务:
✓ (1)要对斜坡的稳定性作出评价和预测; ✓ (2)要为设计合理的人工边坡以及制定有效整治措施
提供依据。
以上两方面任务的实现,都必须阐明斜坡是否具有产生危害性 变形与破坏的可能性,以及变形破坏方式和规模。要设计一个稳定 而又经济合理的边坡,也应以边坡在运营期间不发生危害性的变形 和破坏为准则。因此,斜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应从研究斜坡 变形和破坏的规律入手,对斜坡的演变全过程展开系统的研究。
本章重点及难点
本章难点: • (1)斜坡变形破坏的基本类型。其力学作用方式和
变形形式的演变和转化,微裂纹扩展和总体滑面 形成贯通过程。 • (2)演变历史分析方法。实质是利用斜坡变形、破 坏的基本规律,通过追溯斜坡演变的全过程,对 斜坡稳定性发展总趋势和区域特征作出评价和预 测。
§9.1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9.2 斜坡岩体应力分布特征
(1)由于应力的重分布,斜坡周围主应力迹线发 生明显偏转。无论是在重力场条件下,还是在以水 平应力为主的构造应力场条件下,其总的特征表现 为愈靠近临空面,最大主应力愈接近平行于临空面, 最小主应力则与之近于正交(图9-2下)。
本章重点及难点
本章重点: • (1)斜坡岩体应力分布特征,斜坡形成后引起岩体内应力的重分布,
致使主应力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坡脚应力集中,形成对斜坡稳定性 不利的应力组合。注重坡顶拉应力、坡面附近近似于单向应力分布、 坡脚剪应力集中的应力分布特征。 • (2)斜坡变形破坏方式及形成机制,分变形和破坏两方面。斜坡变形 的基本形式是卸荷和蠕变变形,而实际的斜坡变形往往是多种基本变 形形式的组合。斜坡的破坏常见基本形式是崩塌和滑坡。要求掌握滑 坡识别标志——滑坡要素。 • (3)斜坡变形破坏的演变过程,要求掌握斜坡变形破坏的六种地质力 学模式及建模的思想方法。分析斜坡变形的组合方式。 • (4)斜坡稳定性评价的演变历史分析方法,其核心是将斜坡的变形和 破坏纳入地质历史长河,在地质历史发展演化背景条件下研究斜坡变 形破坏发生、发展、演化全过程,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9.2 斜坡岩体应力分布特征
9.2.1 斜坡应力场的基本特征
斜坡成坡过程中,临空面 周围的岩体发生卸荷回弹(图 9-2上),引起应力重分布和应 力集中等效应(图9-2下)。据 有限元研究,斜坡成坡后,岩 体的应力状态较以前发生了以 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变化:
图9-2 用有限元解出的位移迹 线图(上)和主应力迹线图(下) (a)重力场条件(N=0.33); (b)以水平应力为主的构造应力 场条件下(N=3)
26
倾内层状体斜坡,软 弱基底
暴雨
1989.7.10
20 20-30 m/s 1500 221 倾内层状体斜坡
暴雨
1991.9.23
1500-2000
75m/s(平 均)
4500
216
倾外层状斜坡
暴雨
§9.1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1963 267m
瓦
依
昂
年滑
坡
发
生
高前
双的
曲 拱 坝
大 坝
§9.1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