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教案9 寓言两则∣人教新课标
人教新课标语文三年级下册 9 寓言两则 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语文三年级下册 9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9 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懂得两则寓言所蕴涵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课前准备:教师:挂图,生字词卡片。
学生:收集寓言。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东西丢了你会怎么办?(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看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齐读课题。
解题(结合预习):“亡”是什么意思?“牢”又指什么?二、感知全文自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理解课文1.第一自然段。
(1)过渡:羊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样丢的?(2)理解“窟窿”“羊圈”的意思。
(此二词虽简单,但学生的经验积累和生活状况让他们还不能比较准确的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故需引导孩子观察、感受。
)(3)想一想,说一说养羊人此时的心情。
(可表演)2.第二、三、四自然段。
(1)那个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2)你认为这个人的做法对不对?你打算怎样劝他?(小组表演,教师要借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三、熟读自悟1.采用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
(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知识,从而抛弃教师烦琐的讲解。
)2.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要到楚国去的那个人取个名字,并说明理由。
3.(学生说理由实际就是在评价此人)这给人真的很笨吗?他是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他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解析课文)朋友楚国人(学生取的名字)在南边马跑得快越远车夫是个好把式哪一天才能到盘缠多(板书)4.假如你是这个楚国人的朋友你会劝他吗?怎样劝?同桌、小组表演。
5.这个人到底能不能到楚国?说说自己的理由。
(相机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6.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点什么呢?四、总结寓意讨论:这个人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五、学习生字重点提示:“街”可同“衔”对比;“缠”字别忘一点。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案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案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教学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
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
(第三句)(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
(指导方法)(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
(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
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一)【学习目标】1、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说成语,引入新课1、说说你们知道的成语。
2、导语: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中,成语是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
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人们习惯用成语来表达意思,准确、生动、简洁。
知道吗?许多成语都蕴涵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成语故事。
读完故事,相信你会对成语有更深的了解。
二、熟字新解,引导板书1、板书“亡、牢”:你能说说你知道的关于亡和牢的词吗?通过这些词,你知道它们通常表示什么意思?2、板书“羊、补”:在亡羊补牢中,“亡、牢”又是什么意思呢?认真读书,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读正确流利。
认读生字。
2、思考“亡、牢”的意思,并在课文中找依据。
四、检查自读效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指名读课文。
注意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认读生字。
提示多音字“圈”3、汇报“亡、牢”的意思。
可争论,可查字典。
4、相机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进一步理解内容。
⑴第二段,要读出劝说的语气。
⑵第三段,要读出养羊人着急、泄气的心情。
⑶最后一段,要读出醒悟、积极补救的心理和做法。
五、练习讲述这个故事六、交流体会,明了寓意1、四人合作交流: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2、全班交流。
七、总结《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情节简单。
它使我们明白了,做错了事或出了问题,及时改正或补救,还不晚。
所以人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未晚也!”八、学习生字,巩固练习1、认读生字。
2、指导写字。
3、比一比,组成词语:悔( ) 叼( ) 屈( ) 窿( )梅( ) 叨( ) 窟( ) 隆( )第二课时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战国时期,魏王曾想进攻赵国。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9寓言两则》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9寓言两则》教案【教材分析】本篇课文包括两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一则是《南辕北辙》),《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位养羊人丢羊补牢的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南辕北辙》讲的是一个人想到南方的楚国去,他却朝北方走的事,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是难以达到目标的,也就是“背道而驰”的意思。
这两则寓言,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故事寓意深刻。
【导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坊”“盘缠”等字词的音、形、义。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
【导学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导学时间】2课时【导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看这两幅图画的是什么?(《揠苗助长》《守株待兔》),这是我们二年级学习的两则寓言,并相机板书“寓言”,还记得“寓”的意思吗?(寄托,包含)“言”呢?(道理)“寓言”的特点,就是一个小故事包含一个大道理。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则寓言,去感受寓言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二、学习《亡羊补牢》(一)看题质疑1.先看第一则《亡羊补牢》,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亡”什么意思?“牢”指什么?为什么会亡羊?为什么要补牢?)2.带着这些疑问读读课文吧,相信你会找到答案的。
(二)读文知事1.提出难读难认的生字,强化认读。
课文大家读完了,文中有几个难认的生字词不知大家掌握得怎样?请看大屏幕:窟窿街坊羊圈谁想起来读一读?提醒轻声音和多音字;你能看着“窟窿”的字形想想它指什么?(上部是穴部,说明与洞穴有关,所以“窟窿”指的是洞。
)街坊指谁呢?(邻居)“街”字你能有什么好办法很快记住它?(因为“街”是供行人走路的,所以有个“行”字,因为“街”是路,与土有关,所以中间两土。
)2.文章写到养羊人丢了几次羊?(两次)A你看写第一次丢羊的这一段,教师相机出示大屏幕: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9.寓言两则(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9.寓言两则(教案)教学设计9.《寓言两则》教案《亡羊补牢》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则寓言。
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3.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 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
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
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
(第三句)(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
(指导方法)(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寓言两则_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寓言两则_人教新课标【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艺学会认读2个生字,可以书写9个生字,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2.进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先生结合生活实践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兢兢业业、不可急于求成,以及互不相让只能让他人得利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寓言故事所包括的寓意。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领悟寓意。
【教学方法】协作、探求、交流。
【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布置】1课时。
【教学进程】一、激趣导入1. 师:同窗们,你们喜欢听成语故事吗?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呢?〔图片引见〕师:明天我们也要学习两个成语故事。
这两个故事都是寓言。
2. 板书课题〝寓言两那么〞。
师:什么是寓言呢?就是用幽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入的道理。
师:这两那么寓言会通知我们什么深入的道理呢?让我们去课文中看看吧!二、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在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经过熟字加偏旁识字:贝——那么、木——宋、皮——疲、力——勃、心——闷、古——枯。
教员指点先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寓〞上下结构。
上小下大,留意下边的笔画顺序。
〝焦〞上下结构。
上大下小。
〝弱〞左右结构,左右字形一样。
〔2〕教员范读课文,同窗们标出自然段。
2. 寓言两那么的内容是什么?揠苗滋长鹬蚌相争3.了解词语。
小组内协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阻碍,不能处置的,师生共同处置。
出示词语:jiāo bàng pízhuó kū mēn sòng bó ruò 着急鹬蚌疲惫啄食枯死闷热宋国兴致勃勃毫不示弱A. 教员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了解词语:兴致勃勃:描画兴头很足。
精疲力竭:描画肉体和身体极度疲劳。
自得洋洋:描画心满意足、自鸣自得的样子。
毫不示弱:一点也不表现出软弱的样子来,不甘愿表示自己比他人差。
喜笑颜开:描画心里十分快乐,满面愁容。
三年级语文:9寓言两则(教案)
三年级语文:9寓言两则(教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XX年― 20XX年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小学语文教案文讯教育教学设计9 寓言两则(教案)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二、教学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三、教学时间3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亡羊补牢()教学目标:第2 页共11 页小学语文教案文讯教育教学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
言:讲道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4.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
我们先学习寓言。
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寓言两则》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寓言两则》教案9寓言两那么《亡羊补牢》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正确理解词语,积累运用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解并描述这那么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能在阅读中质疑、解疑,发表见解,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做错了事要刚好改正。
教学重难点:1. 有感情朗读,体会寓言的寓意。
2. 训练阅读实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激发阅读寓言的情趣。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时支配: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师:今日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那么寓言故事,请看:〔学生观看故事动画。
〕[我的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爱好]师:这个好玩的故事,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课文。
[板书:亡羊补牢]〔学生跟教师书空课题〕师:刚刚大家看了好玩的动画,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这个故事。
二、预习探究1.检查预习:师:请翻开课文,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完后,在小组中沟通难读、易错的字词。
〔生汇报自己预习所得,沟通字的读音、写法,也可以说说自己课前驾驭了什么词语。
〕2.师:同学们已经扫除了阅读的障碍,那么让我们一起把课文读一读,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选择喜爱的方式读课文。
〕[造就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阅读习惯]3. 师: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亡羊补牢》讲了一件什么事?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不听邻居的劝导,其次天又丢了羊。
他懊悔没有听邻居劝导,赶快把羊圈修好,从今,再也没有丢羊。
〔师要留意表扬能用简洁语言概括的同学,对说得比拟具体的同学要加以引导〕[师适机板书:第一次不补其次次修补]三、品读体验1.小组合作学习,驾驭故事内容师:为什么养羊人的羊丢了一次又一次?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画出第一次丢羊的缘由,用画出丢羊后养羊人和邻居的表现。
2.沟通第一次丢羊的缘由生: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觉少了一只。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3单元9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9寓言两则1. 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懂得两则寓言所蕴涵的寓意。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二、感知全文。
自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
(1)过渡:羊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样丢的?(2)理解“窟窿”“羊圈”的意思。
(3)想一想,说一说养羊人此时的心情。
(可表演)2.第二、三、四自然段。
(1)那个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2)你认为这个人的做法对不对?你打算怎样劝他?(3)那个人听劝告了吗?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两个“又”字。
)3.第五自然段。
(1)看到羊又丢了,养羊人的心情又如何?他现在是怎样做的?读一读,勾一勾。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提示寓意,拓展思维。
五、指导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
二、感知大意。
1.自读《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做上记号。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解决问题。
重点词语:提醒、把式、盘缠。
三、熟读自悟。
1.采用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
(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知识,从而抛弃教师烦琐的讲解。
)2.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要到楚国去的那个人取个名字,并说明理由。
3.(学生说理由实际就是在评价此人。
)这个人真的很笨吗?他是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他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解析课文。
)4.假如你是这个楚国人的朋友你会劝他吗?怎样劝?同桌、小组表演。
5.这个人到底能不能到楚国?说说自己的理由。
(相机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6.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点什么呢?四、总结寓意。
讨论:这个人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五、学习生字。
重点提示:“街”可同“衔”对比;“缠”字别忘一点。
六、拓展。
交流大家收集的寓言故事。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
9、寓言两则(第一课时)(总第23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4、会写“盘缠、硬”,理解“盘缠、把式”等词。
5、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这则寓言故事。
6、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寓意。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2、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寓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则寓言。
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3、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
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2、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
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
六、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
2、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七、写字指导:1出示要求书写的汉字。
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9 寓言两则 教学设计
9、寓言两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教学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学过寓言吗?(揠苗助长,守株待兔)这两个是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就是包含了道理的故事,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是我们二年级下学期学过的两则寓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故事。
先看动画片吧。
【课件播放:动画片】大家刚刚看了有趣的动画片,这个有趣的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课件出示:亡羊补牢】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相信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课文了,那么在字词学习上,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老师这里有几个词语,相信大家肯定会读,谁愿意来读给其他同学听。
【课件出示:寓言羊圈劝告街坊窟窿结结实实叼走后悔】2、整体感知老师相信这些词语同学们肯定都会读了,那这些词语回到了课文,你还认识它们吗?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
思考一个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语言训练: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亡羊补牢》讲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提示:第一次丢羊---第二次丢羊---最后---】三、读中感悟,理解寓意。
1、我们已经知道养羊人一共丢了两次羊,那让我们回到课文去仔细读读文章,寻找他丢羊的原因。
请大家默读第1——3自然段。
说说第一次丢羊后,养羊人的表现。
【课件出示:第1——3自然段】你读出了什么?(养羊人毫不在乎)养羊人有那么多羊,只丢了一只羊,他当然不在乎,而他的好街坊却着急了。
他劝告他。
你能来当一当这个好心的邻居吗,来劝一劝这个养羊人吗?2、养羊人的满不在乎,以致后来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学习课文第4、5自然段【课件出示:第四、五自然段】,去那里寻找答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寓言两则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寓言两则人教新课标【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艺〔1〕看法〝妻〞、〝虱〞、〝蔡〞等6个生字,正确、规范书写〝昌〞、〝刺〞等13个生字。
了解一些生字所在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进程与方法探求了解课文内容,联络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他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会认、会写的生字。
体会两篇寓言的道理。
【教学难点】联络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
【教学方法】协作学习、自主探求。
【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布置】1课时【教学进程】一、激趣导入课件出示学过的寓言故事图片,让先生猜寓言故事的名字。
〔守株待兔、揠苗滋长、掩耳盗铃、亡羊补牢〕师引入: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两篇寓言故事,板书课题:寓言两那么纪昌学射扁鹊治病二、初读感知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困难先找自己,再找同伴,处置不了的做上记号。
〔2〕标出自然段序号,同桌互读课文,纠正生字字音。
〔3〕再读课文,说一说两那么寓言故事各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生字认知〔1〕小冤家们,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来和我们做游戏了!课件出示识字游戏,让先生认读,反省生字认读状况。
qī shī cài cǎi tàng jì妻虱蔡睬烫剂〔2〕比一比,组词语:睬〔理会〕烫〔滚烫〕剂〔药剂〕夷〔武夷山〕采〔采花〕汤〔喝汤〕挤〔拥堵〕妻〔妻子〕〔3〕认读词语:把会认的生字去掉拼音放在词语里,指名认读,团体交流,稳固识字。
妻子虱子蔡桓公理会敷烫药剂3.全体感知。
结合两那么寓言故事完成填空:〔1〕纪昌想学习〔射箭〕,向〔飞卫〕讨教。
飞卫让他先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的〕,不能〔眨一眨〕,后练到〔把极小的东西看成很大的东西〕,纪昌都做到之后,飞卫才教他开弓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9《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6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9《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6篇)《寓言两则》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正确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的意思,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难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课前准备:教师:挂图,生字词卡片。
学生:收集寓言。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东西丢了你会怎么办?(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看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齐读课题。
解题(结合预习):“亡”是什么意思?“牢”又指什么?二、感知全文自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理解课文1、第一自然段。
(1)过渡:羊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样丢的?(2)理解“窟窿”“羊圈”的意思。
(此二词虽简单,但学生的经验积累和生活状况让他们还不能比较准确的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故需引导孩子观察、感受。
)(3)想一想,说一说养羊人此时的心情。
(可表演)2、第二、三、四自然段。
(1)那个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2)你认为这个人的做法对不对?你打算怎样劝他?(小组表演,教师要借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那个人听劝告了吗?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两个“又”字。
)3、第五自然段。
(1)看到羊又丢了,养羊人的心情又如何?他现在是怎样做的?读一读,勾一勾。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提示寓意,拓展思维1、讨论从养羊人的经历中,你吸取了什么经验?(引导学生说出寓意。
)2、你认为这个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说出理由?(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
)五、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提示:“窿”字不要丢一横,“叼”字最后一笔是提。
六、作业把《亡羊补牢》这个寓言讲给父母听。
附:板书设计亡羊补牢丢劝丢修再也没丢(后悔)有错就改不算晚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从家里到学校,一般情况下,你愿意多走路还是少走路?是的!我们一般都不愿意多走路浪费时间,但有一个人明明该往南走,他却偏偏要往北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是太聪明了吗?咱们现在就去看一看!二、感知大意1、自读《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做上符号。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学习目标】1、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
准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说成语,引入新课1、说说你们知道的成语。
2、导语: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中,成语是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
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人们习惯用成语来表达意思,准确、生动、简洁。
知道吗?很多成语都蕴涵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成语故事。
读完故事,相信你会对成语有更深的了解。
二、熟字新解,引导板书1、板书“亡、牢”:你能说说你知道的关于亡和牢的词吗?通过这些词,你知道它们通常表示什么意思?2、板书“羊、补”:在亡羊补牢中,“亡、牢”又是什么意思呢?认真读书,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读准确流利。
认读生字。
2、思考“亡、牢”的意思,并在课文中找依据。
四、检查自读效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指名读课文。
注意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认读生字。
提示多音字“圈”3、汇报“亡、牢”的意思。
可争论,可查字典。
4、相机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进一步理解内容。
⑴第二段,要读出劝说的语气。
⑵第三段,要读出养羊人着急、泄气的心情。
⑶最后一段,要读出醒悟、积极补救的心理和做法。
五、练习讲述这个故事六、交流体会,明了寓意1、四人合作交流: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2、全班交流。
七、总结《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情节简单。
它使我们明白了,做错了事或出了问题,即时改正或补救,还不晚。
所以人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未晚也!”八、学习生字,巩固练习1、认读生字。
2、指导写字。
3、比一比,组成词语:悔( ) 叼( ) 屈( ) 窿( )梅( ) 叨( ) 窟( ) 隆( )第二课时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战国时期,魏王曾想进攻赵国。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寓言两则》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寓言两则》精品教案本篇课文包括两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
《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位养羊人丢羊补牢的事,寓意是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南辕北辙》讲的是一个人想到南方的楚国去,他却朝北方走的事,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是难以达到目标的,也就是“背道而驰”的意思。
这两则寓言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寓意深刻。
导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坊”“盘缠”等字词的音、形、义。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
导学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并能联系研究、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回顾二年级研究的两则寓言《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并解释“寓言”的意思。
2.引入本课研究的两则寓言,让学生感受寓言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二、研究《亡羊补牢》一)看题质疑1.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亡羊补牢》中,“亡”和“牢”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会丢羊?为什么要补牢?2.带着问题读课文,找到答案。
二)读文知事1.研究生字词,强化认读。
提醒多音字和轻声音。
2.分析课文,找出丢羊的原因和提示原因的关键词。
小结: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改正错误,就不算晚。
文章中存在格式错误,需要进行修改。
同时,第一段和第二段内容重复,需要删除其中一段。
修改后的文章如下:街坊们劝牧羊人修补羊圈,但他不以为然:“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结果第二天早上,他又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牧羊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后悔不听劝告,决定修补羊圈。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明白“亡羊补牢”的含义:即在错误发生后及时采取行动,可以弥补之前的损失。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类似的例子,例如在工作中犯错后及时改正,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人教新课标语文三年级下册9寓言两则说课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寓言故事,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2.培养学生勤劳、朴实、进取的品格,摒弃侥幸心理;3.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使他们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两则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寓意;2.培养学生通过故事人物和情节分析,概括故事主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他们对寓言故事的兴趣。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寓言故事中所传达的道理,将其运用到生活中;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学会通过观察、分析、推理来概括故事主题;3.引导学生摒弃侥幸心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在课前精心设计板书内容,确保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2.在课堂上适时更新板书,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3.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区分不同层次的信息,增强视觉效果。
4.保持板书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可能的问题或挑战:
1.学生对寓言故事寓意的深入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以一则谜语作为新课导入:“一把剑,刻在船上,船行水中央,剑落何方?”谜底是“刻舟求剑”。通过这种趣味性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猜测谜底,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刻舟求剑》。接着,我会简要介绍《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这两则寓言故事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新知讲授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三年级学生,他们的年龄特征是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在发展中。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寓言故事充满好奇,喜欢听故事、讲故事,但对于寓意深刻的道理可能理解不够深入。在学习习惯上,学生已养成了课堂听讲、完成作业的习惯,但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三下《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下《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懂得两则寓言所蕴涵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课前准备】1、教师:挂图,生字词卡片。
2、学生:收集寓言。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东西丢了你会怎么办?(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看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齐读课题。
解题(结合预习):“亡”是什么意思?“牢”又指什么?●二、感知全文自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理解课文1、第一自然段:⑴过渡:羊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样丢的?⑵理解“窟窿”“羊圈”的意思。
(此二词虽简单,但学生的经验积累和生活状况让他们还不能比较准确的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故需引导孩子观察、感受。
)⑶想一想,说一说养羊人此时的心情。
(可表演)2、第二、三、四自然段:⑴那个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⑵你认为这个人的做法对不对?你打算怎样劝他?(小组表演,教师要借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⑶那个人听劝告了吗?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两个“又”字。
)3、第五自然段:⑴看到羊又丢了,养羊人的心情又如何?他现在是怎样做的?读一读,勾一勾。
⑵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提示寓意,拓展思维1、讨论从养羊人的经历中,你吸取了什么经验?(引导学生说出寓意。
)2、你认为这个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说出理由?(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
)●五、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提示:“窿”字不要丢一横,“叼”字最后一笔是提。
●六、作业把《亡羊补牢》这个寓言讲给父母听。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从家里到学校,一般情况下,你愿意多走路还是少走路?是的!我们一般都不愿意多走路浪费时间,但有一个人明明该往南走,他却偏偏要往北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是太聪明了吗?咱们现在就去看一看!●二、感知大意1、自读《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做上符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两则》教案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一、教学目标: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注意多音字“圈”“盘”的读音及“缠”、“硬”“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
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2.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二.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则寓言故事,一个是《亡羊补牢》,一个是《南辕北辙》。
这两则寓言都出自《战国策》。
《亡羊补牢》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南辕北辙》来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也就是“背道而驰”的意思,含有讽刺、批评的意味。
本课应该让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同时,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引导他们喜欢寓言,学习读懂寓言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
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难点
在学生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五.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这两则寓言故事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1.寓言含义。
(出示课件2)
“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理清课文条理。
1.自由读课文。
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出示生字:(课件3)
寓言规则窟窿狼狗街坊
叼走劝说盘缠坚硬后悔
(2)认读生词,释义。
寓言盘缠窟窿本领劝告亡羊补牢南辕北辙
(三)合作研读《亡羊补牢》。
1. 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
(羊因为羊圈的窟窿被狼叼走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课件4)
2. 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
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课件5)
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
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师: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
生:亡羊
3.默读课文的5自然段,思考: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怎样呢?(课件7)
养羊人后悔了,赶快把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丢羊。
师:“不该不”,两个“不”说明养羊人什么的心态?
生:后悔
4.评价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课件8)
从他与街坊的对话中,看出他不听别人的劝告。
“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了”看出他一意孤行。
“赶快”“结结实实”看出他知错就改。
师:“现在修还不晚”,这就是养羊人的闪光点,他虽然发现问题很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但是,当一旦发现错误后,他能及时地去改正。
想象一下,如果他在发现错误后,却沉浸在后悔和自责中,总是认为晚了,那么想象一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可见,只要有信
心,知道及时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
5.学习了寓言《亡羊补牢》,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课件9)
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四)合作研读《南辕北辙》
1.思考:《南辕北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课件10)
讲的是一个人想到南方去,而他所走的路却是朝向北方。
别人提醒他走错了,他却满不在乎。
2. 那个人要到哪里去?(课件11)
楚国
他有哪些有利条件?
马好,路费多,驾车人技术好
3.为什么他有这么多的有利条件却到不了楚国?关联词语用一句话说出来。
(课件12)
(1)尽管你的马跑得快、路费多、驾车人的技术好,但是你把方向弄错了,也到不了楚国。
(2)虽然你的马好,路费多,驾车人的技术好,但你的方向错了,还是到不了楚国。
(3)即使你的马跑得快,路费多,驾车人的技术好,但是的方向错了,无法到达楚国。
4.“硬要”体现了这个人的什么性格?(课件13)
“硬要”体现了这个人的固执和执迷不悟。
5.“越……越……越……越……越……”的句式,有什么作用?(课件13)
强调这个人最后的结局。
6.学习了寓言《南辕北辙》,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课件14)
告诉我们做事要明确方向,如果方向错了,无论条件多好,也不能到达目的。
师:同学们我们身边也经常有人犯“南辕北辙”的错误,想想你见过吗?说说你见过的“南辕北辙”的现象。
同桌之间说说
(生答)师指导说。
7.那个坐车的人和路人分手后会怎么样?请同学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给这个故事编个结尾。
(五)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课件15)
1.这篇课文学完了,你一定收到了很大启发或收获很多,或有许多心里话想说,请拿起笔来用心地写一写吧!
2.总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很多的字,读懂了课文,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准方向,还要接受别人善意的劝告。
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呀!
七.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羊丢了不听劝告羊不断的少
及时改正为时不晚后悔堵窟窿羊再没少过
南辕北辙
北辙
方越
向走
错越
了远
南辕
(楚国)
八.教学反思
1.环节清楚紧凑,以“问题”入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以养羊人两次丢羊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为切入点,引导孩子读故事,在生生的合作学习和师生的交流探究中,巧妙的使孩子读懂了故事,体会了寓意。
这种探究合作学习在此运用得如此自然与高效。
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过程与方法”。
2、在《南辕北辙》这则寓言中,我将重点通过设问导读设置成具体问题,重点抓住课文的最后一段话,让学生进行理解,如“硬要”体现了这个人的固执己见,用“越……越……越……”的句式来感受这个人的最后结局。
整堂课,我让学生采取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进行比较和体会。
在巩固训练环节中,我让学生积累一些寓言故事,来增加知识面。
在拓展延伸中我设置成学习伙伴的问题:“我想对那个去楚国的人说……”目的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以朋友的身份再进行劝说,可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形成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