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社旗县产业集聚区中心区规划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社旗县产业集聚区中心区规划设计

■ 郭思维1 戴 俭2 荣玥芳3 熊 文2 ■ Guo Siwei Dai Jian Rong Yuefang Xiong Wen

作者单位:1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设计研

究所(北京 · 100024)

2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 · 100024)

3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 · 100044)

收稿日期:2010-12-24

Plan and Design of the Industry Cluster District Center of Jinqi County in Henan Province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两型”社会(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目标,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利好。国家正在积极筹划转变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控制土地使用和资源环境,这也为城市规划领域提出新的发展方向。

“低碳城市”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阵地之一,如何通过合理规划而减少排放和能源消耗,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各级地方政府也在努力探讨“低碳城市”的发展。

社旗县产业集聚中心区规划设计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既考虑到城市设计的基本技术要求,也力图在提高城市内涵的同时,劲量多的在降低排放方面作出积极探索。本文将着重介绍该项目在此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实践。一、项目情况

1.城市背景

河南省社旗县赊店镇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的东北部边缘,明、清时期是一座驰名全国的商业巨镇,是贯通南北的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现为河南省社旗县政府所在地。

社旗发展历史悠久,其城市建设活动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便已开始,社旗县古称赊旗店,因东汉刘秀在此赊酒幌为帅旗而得名。赊店镇是明清时期著名的商业古镇,是“茶叶之路”的重要中转站,至今许多建筑仍然保持着清代风貌。古镇之内完整存留着传统的72条街格局。文物建筑尤其以山陕会馆最为著名,该建筑是一座具有中国宫廷建筑风格的清代建筑群,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社旗县于2007年5月3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文物局颁布成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08年,河南省政府提出产业集聚区的思想,颁布《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各类规划衔接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方积极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社旗县产业积聚区成为首批175个

积聚区之一。

2.场地介绍

规划区位于社旗县中心城区南部的产业集聚区的中间位置。北临南外环路、南临纬三路、西临北京路、东临兴隆路。总规划面积约100hm 2。规划区内用地情况以空地为主,地势平坦,适宜建设。二、重点问题思考

在本项目的规划与设计过程中,项目组着重分析了以下矛盾和问题:

1.交通污染与社会发展

目前全国约1/5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机动车排放成为部分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10年12月19日发布的资料显示,中国已经挤下蝉联逾100年的美国,跃居成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据IEA 统计,中国去年消耗22.52亿吨石油总量,比美国的21.7亿吨多出4%。未来中国有可能出现能源危机并影响社会持续发展,能源和污染问题即将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

目前小城市也即将进入汽车化时代,社旗县作为待发展地区,虽然经济处于较落后水平,但汽车污染也已经开始出现。如何保障城市既向前发展,又可预先避免负面问题的出现,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促进社旗县可持续发展是本项目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2.城市形象与城市效率

传统的城市设计理论的核心之一是策划城市“意向”,即城市的形象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城市“标志性”,这是把双刃剑。

面对复杂的社会要求,究竟如何在改善城市风貌、提升城市效率和内涵的辨证关系中取得平衡,是城市设计工作需要解决的矛盾之一。

过分关注城市形象的问题在社旗县的建设中具有普遍性。该地块在上位规划中确定的路网结构是方格网形式,如果沿路做景观建筑,容易塑造标志性,但是交通性干道带来人气不足和安全性隐患,将导致城市内涵不够,所以本规划将偏重于提高城

市效率和内涵,不仅仅关注节点和形象设计。3.城市尺度与城市公共利益

现代城市建立在汽车交通体系之上,加之城市集中建设的开发模式,导致城市尺度越来越大,“超大街区”(super block)在大城市几乎成为公害,后果是降低城市道路网密度,导致交通拥堵、人行困难。这种趋势在小城市中也开始逐渐出现,以“集中管理”为名的集中开发导致小城市的尺度感消失、特色降低、城市公共利益受损。

如何规划适合小城市发展水平的新城市中心,是设计考虑的另一个重点。本规划将力图从人性化角度出发,降低地块级别的城市尺度,体现市民的公共利益。

4.城市出行方式与城市用地布局

继2009年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后, 中国2010年再次稳坐全球销量第一的位置,这一消息背后隐现着危机。

如今中国的许多城市私家车过多,城市负担非常严重。就平均水平来说,目前我国国民的出行方式仍处于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主导的发展阶段,据调查,公交和非机动车出行比例占总出行比例的50%以上,县级城市比例更高。

交通系统是城市功能的骨架,慢行交通这种先进的交通方式在中国还未得到广泛认可。传统的城市规划多从城市功能角度出发,很少关注出行方式,本规划将从倡导慢行系统出发,设置完整的非机动车系统,提高非机动车出行比例,结合城市功能布局,改善市民的出行方式及致生活方式,综合解决城市用地布局问题。

5.城市肌理与详细(单体)设计

从形态构成的角度来看,城市肌理是一种抽象的城市形态,有一定的规模和组织规律,。首先,反映在建筑密度上,城市肌理可以理解为城市的图底关系;其次,反映在空间尺度上,可以理解为各种要素组成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肌理是由组成城市的各种要素在城市地域上分布和相互交织而成的一种空间关系。

城市肌理是研究城市空间布局的视角之一,也是详细规划层面的得力抓手之一,很多城市问题可以通过肌理问题解决,比如城市文脉传承、重大项目的决策等。以往城市建设中经常出现从具体问题角度评价城市建筑带来的负面结果,以国家大剧院为例,它严重冲击了原有的城市肌理,其基地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