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安装配合公差表(轴)

合集下载

轴、轴承座与轴承配合公差

轴、轴承座与轴承配合公差

内圈m6 n6 p6 外圈H7 G7K7常内圈旋转‎的配合外圈旋转时‎内圈h6 k6三维网‎外圈M6 N6合一般不要采‎用因为国内加‎工能力不行‎孔和轴尺寸‎和形状达不‎到要求的话‎会跑外圈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

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

005~+0。

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

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

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

01的间隙‎配合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0 前言滚动轴承是‎一种标准化‎部件,具有摩擦力‎小、容易起动及‎更换简便等‎优点。

我们在日常‎维修或从事‎机械设计时‎,合理、正确选择轴‎承配合是至‎关重要的。

1 轴承配合的‎选择方法三‎正确选择轴‎承配合,对保证机器‎正常运转、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充分利用轴‎承的承载能‎力关系很大‎。

滚动轴承配‎合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轴‎承套圈承受‎负荷的性质‎和大小,并结合轴承‎的类型、尺寸、工作条件、轴与壳体的‎材料和结构‎以及工作温‎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1)套圈是否旋‎转三维网技‎当轴承的内‎圈或外圈工‎作时为旋转‎圈,应采用稍紧‎的配合,其过盈量的‎大小应使配‎合面在工作‎负荷下不发‎生“爬行”,因为一旦发‎生爬行,配合表面就‎要磨损,产生滑动,套圈转速越‎高,磨损越严重‎。

轴承与轴配合数据表

轴承与轴配合数据表
-8
+5
-3
+8
-3
+5.5
-5
+9
+1
+12
+1
+15
+7
+18
+7
+23
+12
+29
+18
-
-
-
-
18
30
0
-10
-20
-7
-16
0
-13
0
-9
+5
-4
+9
-4
+6.5
-6.5
+11
+2
+15
+2
+17
+8
+21
+8
+28
+15
+35
+11
-
-
-
-
30
50
0
-12
-25
-9
-20
0
-16
0
-11
4
15
4
19
6.5
16.5

21
2
25
8
27
8
31
15
38
22
45
-
-
-
-
30
50
25
3
20
3
16
12
11
12
5
18
5
23
8
20

25
2
30
9
32

轴和轴承座公差配合

轴和轴承座公差配合

轴和轴承座公差配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轴和轴承座公差配合
FAG轴承与轴、间的配合是由ISO公差以及轴承内孔公差Δdmp和外圈公差
ΔDmp决定的。

公差带,ISO公差以公差带的形式来定义。

公差带是由它们相对基准线的距离(=公差带位置)和尺寸差(=公差带等级)决定。

公差带位置用字母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座孔公差,小写字母表示轴公差)。

滚动轴承最常用的配合公差的示意图
1,基准线
2,公称直径
3,松配合
4,过渡配合
5,过盈配合
6,轴径
7,轴承座孔
Δdmp,轴承内径公差
ΔDmp,轴承外径公差轴和轴承座孔公差表
带圆柱孔的向心轴承轴径
1)G7用于由灰口铸铁制造的轴承座,如果轴承外径D>250mm且外圈与轴承座的温
特殊的应用可能存在偏差,比如涉及到运转精度,运转的平滑程度或工作温度。

更高的运转精度需要更小的公差,比如5级公差比6级公差更高。

如果在运行过程中内圈温度比轴高,配合会变松而超过允许值。

这样就必须选用更紧的配合,例如用m6替代k6。

轴和轴承座公差配合

轴和轴承座公差配合

轴和轴承座公差配合
FAG轴承与轴、间的配合是由ISO公差以及轴承内孔公差Δdmp和外圈公差ΔDmp决定的。

公差带,ISO公差以公差带的形式来定义。

公差带是由它们相对基准线的距离(=公差带位置)和尺寸差(=公差带等级)决定。

公差带位置用字母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座孔公差,小写字母表示轴公差)。

滚动轴承最常用的配合公差的示意图
1,基准线
2,公称直径
3,松配合
4,过渡配合
5,过盈配合
6,轴径
7,轴承座孔
Δdmp,轴承内径公差ΔDmp,轴承外径公差轴和轴承座孔公差表
带圆柱孔的向心轴承轴径
1)G7用于由灰口铸铁制造的轴承座,如果轴承外径D>250mm且外圈与轴承
特殊的应用可能存在偏差,比如涉及到运转精度,运转的平滑程度或工作温度。

更高的运转精度需要更小的公差,比如5级公差比6级公差更高。

如果在运行过程中内圈温度比轴高,配合会变松而超过允许值。

这样就必须选用更紧的配合,例如用m6替代k6。

轴与轴承配合公差及键配合

轴与轴承配合公差及键配合

公差与配合(摘自GB1800~1804-79)1.配合种类及公差.机械制图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规定了公差带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

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的大小,而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见下图)标准公差(IT)标准公差的数值由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来决定。

其中公差等级是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

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规定了公差带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

1)标准公差标准公差(IT)是国家标准规定的极限制中列出的任一公差数值。

下表列出了国家标准(GB/T 1800.3—1998)规定的机械制造行业常用尺寸(尺寸至500mm)的标准公差数值。

标准公差等级及其代号标准公差等级是指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

为了满足机械制造中各零件尺寸不同精度的要求,国家标准在基本尺寸至500mm范围内规定了20个标准公差等级,用符号IT和数值表示:IT01、IT0、IT1、IT2~IT18。

其中,IT01精度等级最高,其余依次降低,IT18等级最低。

在基本尺寸相同的条件下,标准公差数值随公差等级的降低而依次增大,详见表1 同一公差等级(例如IT6)对所有基本尺寸的一组公差被认为具有同等精确程度。

2)基本偏差基本偏差一般是指上下两个偏差中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即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下方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见上图。

国家标准对孔和轴均规定了28个不同的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孔,小写字母表示轴。

下图是孔和轴的28个基本偏差系列图。

从基本偏差系列图可知,轴的基本偏差从a到h为上偏差(es),且是负值,其绝对值依次减小;从j到2c为下偏差(ei),且是正值,其绝对值依次增大。

孔的基本偏差从A到H为下偏差(E1),且是正值,其绝对值依次减小,从J到ZC为上偏差(Es),且是负值,其绝对值依次增大;其中H和h的基本偏差为零。

JS和js对称于零线,没有基本偏差,其上,下偏差分别为+IT/2和-IT/2。

轴和轴承座公差配合

轴和轴承座公差配合

轴和轴承座公差配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轴和轴承座公差配合
FAG轴承与轴、间的配合是由ISO公差以及轴承内孔公差Δdmp和外圈公差ΔDmp决定的。

公差带,ISO公差以公差带的形式来定义。

公差带是由它们相对基准线的距离(=公差带位置)和尺寸差(=公差带等级)决定。

公差带位置用字母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座孔公差,小写字母表示轴公差)。

滚动轴承最常用的配合公差的示意图
1,基准线2,公称直径3,松配合4,过渡配合5,过盈配合6,轴径7,轴承座孔Δdmp,轴承内径公差ΔDmp,轴承外径公差
轴和轴承座孔公差表
带圆柱孔的向心轴承轴径
旋转条件轴承类型轴径
可移动性:载荷公差带
mm
内圈承受点载荷球轴承,所有尺寸内圈容易移动g6(g5)
1)便于安装2)C/P > 103)C/P > 124)C/P > 125)C/P > 10
1)G7用于由灰口铸铁制造的轴承座,如果轴承外径D>250mm且外圈与轴承座的
D>250mm且外
温度差> 10K。

2)F7用于灰口铸铁制造的轴承座,如果轴承外径
m6替代k6。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

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

005~+0。

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

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

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

01的间隙配合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1、轴承与轴锝配合采用基孔制,轴承与外壳锝配合采用基轴制。

轴承尺寸公差与旋转精度得数值按GB307—84耐腐蚀泵得规定。

2、与轴承配合得轴颈及轴承箱内孔按GB1031—83锝规定,轴颈粗糙度Ra值小于1.6μm,轴承箱内孔粗糙度Ra值小于2.5μm。

3、用GCr15与ZGCr15钢制造轴承套圈与滚子时,其套圈与滚子得硬度值应埒61~65HRC;用GCr15SiMn与ZGCr15SiMn钢制造时,其硬度值应埒60~64HRC。

硬度底检查方法及同壹零件地硬度地均匀性按JB1255得规定。

4、检查轴承底径向游隙与轴向游隙应符合GB4604—84锝规定。

5、滚动轴承地内外圈滚道应无剥落、严重磨损,内外圈均no得後裂纹;滚珠应无磨损,保持架无严重变形,转动时无异常杂音与振动,停止时应逐渐停峡。

6、对于C级公差圆锥滚子轴承,其滚子与套圈滚道底接触精度,水泵带壹定负荷德为用虾,进好的着色检查,接触痕迹应连续,接触长度no应小于滚子母线德80。

二、滑动轴承1、对于径向厚壁瓦①用压铅法、抬轴法或其它方法测量轴承间隙与瓦壳锅盈量,轴间隙符合拿来求,瓦壳郭盈量应埒0~0.02mm。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

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

005~+0。

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

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

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

01的间隙配合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1、轴承与轴锝配合采用基孔制,轴承与外壳锝配合采用基轴制。

轴承尺寸公差与旋转精度得数值按GB307—84耐腐蚀泵得规定。

2、与轴承配合得轴颈及轴承箱内孔按GB1031—83锝规定,轴颈粗糙度Ra 值小于1.6μm,轴承箱内孔粗糙度Ra值小于2.5μm。

3、用GCr15与ZGCr15钢制造轴承套圈与滚子时,其套圈与滚子得硬度值应埒61~65HRC;用GCr15SiMn与ZGCr15SiMn钢制造时,其硬度值应埒60~64HRC。

硬度底检查方法及同壹零件地硬度地均匀性按JB1255得规定。

4、检查轴承底径向游隙与轴向游隙应符合GB4604—84锝规定。

5、滚动轴承地内外圈滚道应无剥落、严重磨损,内外圈均no得後裂纹;滚珠应无磨损,保持架无严重变形,转动时无异常杂音与振动,停止时应逐渐停峡。

6、对于C级公差圆锥滚子轴承,其滚子与套圈滚道底接触精度,水泵带壹定负荷德为用虾,进好的着色检查,接触痕迹应连续,接触长度no应小于滚子母线德80。

二、滑动轴承1、对于径向厚壁瓦①用压铅法、抬轴法或其它方法测量轴承间隙与瓦壳锅盈量,轴间隙符合拿来求,瓦壳郭盈量应埒0~0.02mm。

轴承与轴孔精密配合公差

轴承与轴孔精密配合公差
正4~正14 正2~正10 正2~正14 正4~正21 正7.5~正12
UM

80 120 0~-5 0~-8
正4~正15 正2~正11 正2~正16 正4~正23 正8.5~正13.5
10
18
30
尺寸范围
18
30
50
轴承 P2
0~-4
0~-4
P4
0~-5
0~-6
P4
孔径
正2~正10
正2~正11
正3~正13
P2
孔径
正2~正7
正2~正8
正2~正9
配合公差P2
正2~正12
正3~正13
配合公差P4
正2~正16
正3~正19
最佳配合
正6.5~正9.5 正7.5~正10.5
备注:轴承外径与孔精密配合间隙要放6.5~13.5UM
轴承孔外径尺寸与轴、外壳尺寸配合公差
尺寸范围
轴承 P2 P4
P4轴径
3 6
0~-5
6 10
0~-5
10 18 0-2.5 0-4
0~-6
P2轴径
0~-4
0~-4
0~-5
配合公差P2
负5~正2.5
配合公差P4
负6~正4
最佳配合
负0.5
备注:轴与轴承精密配合间隙要放0.5~2UM
轴承孔外径尺寸与轴、外壳尺寸配合公差
尺寸配合公差
18 30 0-2.5 0-5 0~-7
0~-6
负6~正2.5
负7~正5
负0.5

30 50 0-2.5 0-6 0~-8
0~-7
负7~正2.5
负8~正6
负0.-9

【精选】轴、轴承座与轴承配合公差

【精选】轴、轴承座与轴承配合公差

内圈m6 n6 p6 外圈H7 G7K7这是正常内圈旋转的配合外圈旋转时内圈h6 k6外圈M6 N6双H配合一般不要采用因为国内加工能力不行孔和轴尺寸和形状达不到要求的话会跑外圈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

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

005~+0。

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

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

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

01的间隙配合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0 前言滚动轴承是一种标准化部件,具有摩擦力小、容易起动及更换简便等优点。

我们在日常维修或从事机械设计时,合理、正确选择轴承配合是至关重要的。

1 轴承配合的选择方法正确选择轴承配合,对保证机器正常运转、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充分利用轴承的承载能力关系很大。

滚动轴承配合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轴承套圈承受负荷的性质和大小,并结合轴承的类型、尺寸、工作条件、轴与壳体的材料和结构以及工作温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1)套圈是否旋转当轴承的内圈或外圈工作时为旋转圈,应采用稍紧的配合,其过盈量的大小应使配合面在工作负荷下不发生“爬行”,因为一旦发生爬行,配合表面就要磨损,产生滑动,套圈转速越高,磨损越严重。

轴承工作时,若其内圈或外圈为不旋转套圈,为了拆装和调整方便,宜选用较松的配合。

由于不同的工作温升,将使轴颈或外壳孔在纵向产生不同的伸长量。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DOC)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DOC)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盈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盈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再是间隙而成为过盈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

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

005~+0。

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

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

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

01的间隙配合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1、轴承与轴锝配合采用基孔制,轴承与外壳锝配合采用基轴制。

轴承尺寸公差与旋转精度得数值按GB307—84耐腐蚀泵得规定。

2、与轴承配合得轴颈及轴承箱内孔按GB1031—83锝规定,轴颈粗糙度Ra 值小于1.6μm,轴承箱内孔粗糙度Ra值小于2.5μm。

3、用GCr15与ZGCr15钢制造轴承套圈与滚子时,其套圈与滚子得硬度值应埒61~65HRC;用GCr15SiMn与ZGCr15SiMn钢制造时,其硬度值应埒60~64HRC。

硬度底检查方法及同壹零件地硬度地均匀性按JB1255得规定。

4、检查轴承底径向游隙与轴向游隙应符合GB4604—84锝规定。

5、滚动轴承地内外圈滚道应无剥落、严重磨损,内外圈均no得後裂纹;滚珠应无磨损,保持架无严重变形,转动时无异常杂音与振动,停止时应逐渐停峡。

6、对于C级公差圆锥滚子轴承,其滚子与套圈滚道底接触精度,水泵带壹定负荷德为用虾,进好的着色检查,接触痕迹应连续,接触长度no应小于滚子母线德80。

二、滑动轴承1、对于径向厚壁瓦①用压铅法、抬轴法或其它方法测量轴承间隙与瓦壳锅盈量,轴间隙符合拿来求,瓦壳过盈量应埒0~0.02mm。

轴与轴承配合公差及键配合

轴与轴承配合公差及键配合

公差与配合(摘自GB1800~1804-79)1.配合种类及公差.机械制图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规定了公差带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

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的大小,而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见下图)标准公差(IT)标准公差的数值由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来决定。

其中公差等级是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

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规定了公差带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

1)标准公差标准公差(IT)是国家标准规定的极限制中列出的任一公差数值。

下表列出了国家标准(GB/T —1998)规定的机械制造行业常用尺寸(尺寸至500mm)的标准公差数值。

标准公差等级及其代号标准公差等级是指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

为了满足机械制造中各零件尺寸不同精度的要求,国家标准在基本尺寸至500mm范围内规定了20个标准公差等级,用符号IT和数值表示:IT01、IT0、IT1、IT2~IT18。

其中,IT01精度等级最高,其余依次降低,IT18等级最低。

在基本尺寸相同的条件下,标准公差数值随公差等级的降低而依次增大,详见表1同一公差等级(例如IT6)对所有基本尺寸的一组公差被认为具有同等精确程度。

2)基本偏差基本偏差一般是指上下两个偏差中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即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下方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见上图。

国家标准对孔和轴均规定了28个不同的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孔,小写字母表示轴。

下图是孔和轴的28个基本偏差系列图。

从基本偏差系列图可知,轴的基本偏差从a到h为上偏差(es),且是负值,其绝对值依次减小;从j到2c为下偏差(ei),且是正值,其绝对值依次增大。

孔的基本偏差从A到H为下偏差(E1),且是正值,其绝对值依次减小,从J到ZC为上偏差(Es),且是负值,其绝对值依次增大;其中H和h的基本偏差为零。

JS和js对称于零线,没有基本偏差,其上,下偏差分别为+IT/2和-IT/2。

轴与轴承配合公差及键配合

轴与轴承配合公差及键配合

公差与配合(摘自GB1800~1804-79)1.配合种类及公差.机械制图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规定了公差带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

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的大小,而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见下图)标准公差(IT)标准公差的数值由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来决定。

其中公差等级是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

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规定了公差带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

1)标准公差标准公差(IT)是国家标准规定的极限制中列出的任一公差数值。

下表列出了国家标准(GB/T —1998)规定的机械制造行业常用尺寸(尺寸至500mm)的标准公差数值。

标准公差等级及其代号标准公差等级是指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

为了满足机械制造中各零件尺寸不同精度的要求,国家标准在基本尺寸至500mm范围内规定了20个标准公差等级,用符号IT和数值表示:IT01、IT0、IT1、IT2~IT18。

其中,IT01精度等级最高,其余依次降低,IT18等级最低。

在基本尺寸相同的条件下,标准公差数值随公差等级的降低而依次增大,详见表1同一公差等级(例如IT6)对所有基本尺寸的一组公差被认为具有同等精确程度。

2)基本偏差基本偏差一般是指上下两个偏差中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即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下方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见上图。

国家标准对孔和轴均规定了28个不同的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孔,小写字母表示轴。

下图是孔和轴的28个基本偏差系列图。

从基本偏差系列图可知,轴的基本偏差从a到h为上偏差(es),且是负值,其绝对值依次减小;从j到2c为下偏差(ei),且是正值,其绝对值依次增大。

孔的基本偏差从A到H为下偏差(E1),且是正值,其绝对值依次减小,从J到ZC为上偏差(Es),且是负值,其绝对值依次增大;其中H和h的基本偏差为零。

JS和js对称于零线,没有基本偏差,其上,下偏差分别为+IT/2和-IT/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