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亚特洛夫事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迪亚特洛夫事件

作者:

来源:《少年博览·初中版》2015年第03期

1959年,9名苏联登山爱好者在乌拉尔山脉附近失踪,当他们再次被人发现时却早已死亡,死因扑朔迷离,这就是著名的迪亚特洛夫事件,时至今日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一去不返

1959年1月底,由乌拉尔工业技术学院7男3女组成的毕业生科考队,在队长伊戈·迪亚特洛夫的带领下,深入乌拉尔山脉北部,进行为期三周的科考探险。这支科考队是从学校众多的志愿者中选出来的,所有的队员都有丰富的滑雪和山峰考察经验。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一座名叫“奥拓特”的山峰,当地土著语言的意思是——不归山。

科考队于1月27日抵达山脚下,建立大本营,开始登山前的准备工作。这时,女队员尤迪因身体不适,决定放弃登山,先行返回。

1月31日,乌拉尔山区风雪交加,剩下的9名科考队员携带着食物和装备,踏着厚厚的积雪,开始了探险之旅。途中,科考队遇到一座无人居住的木屋,于是在里面短暂休息,存放了一些回程必需的食物。第二天,科考队开始尝试通过奥拓特山的鞍部,并计划在翻过鞍部后在背面扎营来度过冬夜。由于天气恶劣,持续不断的暴雪导致能见度极低,科考队很快迷失了方向,并错误地向西边高地走去。当他们发现走错路时,并没有立即下山去寻找一个更好的藏身处,而是决定就地在山坡上过夜,从此便杳无音讯……

上山之前,队长迪亚特洛夫曾和学校体育俱乐部约定,2月12日完成科考任务后,一下山便向俱乐部发电报。12日过后,俱乐部并没有收到电报,但也没有人感觉异常——对于这种探险,迟到几天也属正常。直到2月20日,科考队依然没有任何消息,俱乐部这才感到事态严重,于是派出一支搜救队前往奥拓特山搜寻。随后,当地的军队和警察也加入进来,还出动直升机参与搜救。

不幸罹难

经过一周的搜寻,人们直到2月26日才在奥特洛山的一处凹地发现了科考队的营地,营地的一半被积雪掩埋,帐篷里空无一人,队员们的食物、衣服和登山器材都在里面。营救人员发现,帐篷是从里面用刀子割开的,雪地上有几串脚印向东北方向的树林延伸。从脚印来看,不是光脚就是穿袜子的,没有穿鞋。

救援人员感到十分费解:什么样的情况需要把帐篷从里面割开?经验丰富的登山队员们怎么会急得连鞋子都没穿?在当时的气候条件下,人如果不穿鞋,几分钟就会失温并导致生命危险。

搜救人员顺着脚印走过去,发现在树林的边缘,也就是距离帐篷1500米左右,有一堆篝火灰烬,旁边僵卧着两个光着双脚、穿着内衣的男性科考队员,显然已经死去多时。接着,人们又找到了科考队长迪亚特洛夫的尸体,他手里还抓着一根树枝。这时,另一组搜救人员在帐篷附近的雪地里挖出了一男一女两名队员,他们都是面部朝下呈匍匐状,显示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们都想挣扎着逃离。

由于只找到了5具尸体,还有4人下落不明,所以搜索行动一直在持续。两个月后,搜救队终于在密林深处的山沟里发现了三男一女失踪者的遗体。不过,他们的死因让法医感到困惑:队员布雷诺斯的头骨遭受重创、其余三人的肋骨断裂——造成如此严重的伤害,需要强大的外力,甚至不小于遭遇车祸所受到的冲击力。更令人吃惊的是,女队员杜比妮娜的舌头离奇消失了。

死因不明

为了弄清楚乌拉尔工业技术学院科考队遇难的原因,当时的苏联政府专门成立了调查组,在事发现场进行了仔细勘察,并用科考队长的名字给这次集体死亡案件命名——迪亚特洛夫事件。

针对当时暴风雪肆虐的情况,调查组起初把目光集中在自然灾害上。他们推断,可能突发的雪崩导致科考队营地被埋,队员们来不及穿外套,便割开帐篷逃生。他们虽然收集了一些树枝点火取暖,可是在零下30℃的环境里,人体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患上低温症衰竭而死。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帐篷附近先后有5人被冻死了。而其余的4人体质较好,从营地逃出后寻求外界帮助,但在风大雪急的寒夜,他们难以辨别方向,最终不慎掉入山沟坠亡,这就是他们身体上有外伤的原因。

不过调查组后来发现,尽管这个地区的雪崩并不少见,可是事发地点并不陡峭,不可能导致雪崩,而且遇难者在雪地上留下了清晰的足迹,说明当时并没有发生雪崩。

既然没发生雪崩,科考队为什么全部遇难,没有一个生还者?有人猜测他们可能被土著人杀害,因为他们进入了当地曼西人的领地,但是警方调查发现,他们死亡时的状态并不符合这

一假设,现场没有丝毫的打斗痕迹,而且有证据表明,事故发生时除了9名遇难者外,该地区没有其他人存在。

在风雪交加的1959年2月2日夜晚,奥拓特山究竟发生什么?由于没有目击者,事件的始末引来外界诸多的猜测。苏联官方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后,得出了一个模糊的结论——所有遇难者死于“强大的未知力量”,并立即将调查报告列入机密文件。不久,事发地区被官方列为禁区,此后的三年内,任何人都不得擅自进入。至此,迪亚特洛夫事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真相待解

迪亚特洛夫事件过去17年后,当年的调查人员之一、作家兼记者尤里·亚罗弗伊出版了他的小说《最高级秘密》,这部小说以迪亚特洛夫事件为背景,描述了一支科考队在乌拉尔山脉探险的过程。小说对事件持浪漫主义态度,并且结局也比真实事件更加乐观——只有领队死亡。但尤里的同事说,其实这部小说有另外一个版本,更接近真相,但是因为审查的原因无法出版。

作为搜救队的摄影师,尤里参与了事件最初阶段的调查,掌握着许多一手资料,因而能够更深入地洞察此事。但尤里1980年去世后,他所有的资料,包括照片、日记、手稿,莫名其妙地丢失了。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苏联的解体,有关迪亚特洛夫事件的调查资料开始解密。官方调查报告的影印本显示,此次事件存在几个疑点:一、尸检报告显示,死者身上的外伤无法解释,其中四人的衣物上有放射性物质,一人的皮肤呈现橘色;二、在山上和附近发现不少废铁片,可能与某种武器试验有关;三、当地人多次报告曾在该地区发现不明飞行物体;四、科考队员生前使用的笔记本和照相机等关键物品找不到了……

调查报告的公布,使得迪亚特洛夫事件的原因更加扑朔迷离。是外星人还是野兽?是蓄意谋杀还是军方实验?一时间众说纷纭。美国电影制片人道尼尔·伊查相信自己破解了迪亚特洛夫事件之谜。他宣布,自己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专家帮助下,模拟了事件发生时的场景,可以肯定科考队员死于次声诱发的恐慌。他解释说,科考队扎营的地点为卡门涡街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卡门涡街发生在特定速度的风遭遇特定形状和大小的障碍物,导致空气涡流形成次声波。次声波会使登山者神智错乱,迫使他们逃离温暖安全的营帐,最终在零下30 °C的温度下冻死。随后,该事件被改编为同名电影《迪亚特洛夫事件》,于2013年上映。

在乌拉尔科技大学的帮助下,遇难者家属成立了迪亚特洛夫基金会,目的是敦促俄政府重新调查这起事件。基金会还建起了“迪亚特洛夫博物馆”,以延续对死难科考队员的纪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