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游戏论 电子版

合集下载

学前游戏论(全)

学前游戏论(全)

第一章选择)1.儿童游戏眼见得初步兴起阶段从二十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30年代左右,出现了最早的一批游戏理论,为游戏理论。

经典的游戏理论:,作为最早的游戏理论形态开始出现。

2.儿童游戏研究缓慢发展阶段以精神分析理论为主代表人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3.儿童游戏研究的飞跃阶段认知发展游戏理论在这一阶段,最初以皮亚杰、维果茨基等为代表的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在游戏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

4.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左右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比较注重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

精神分析学派的包括情绪情感,发泄,补偿。

儿园基础的教育家5.德国的福禄培尔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

6.为了使儿童得到知识和发展各种能力,福禄培尔为幼儿园设计了“恩物”和作业体系。

“恩物”实际上是一种适合儿童特点的恩赐物,是幼儿园里做游戏和进行作业时用的玩具和材料。

“恩物”主要有六种。

7.福禄培尔在幼儿园里所创建的游戏体系及其“恩物”和作业体系,是学前教育史上的首创。

8.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去考察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游戏的发展变化是陈鹤琴关于儿童游戏看法中的核心思想。

9.陈鹤琴的思想与研究,奠定了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基础。

10.从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这一时期我国教育界、心理学界全面学习前苏联的心理学理论。

以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游戏理论,对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幼儿园教育实践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总体而言,这一阶段的儿童游戏理论与实践基本处于移植阶段。

第二章选择1.在20世纪初,经典的游戏理论已经形成。

到20世纪中叶以后,开始主要流行三种游戏理论派别,分别为精神分析的游戏论(发泄论),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和原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活动论)。

80年代以后游戏的觉醒理论和元交际理论又得以流行。

(选)2.经典的游戏理论(选择)①剩余精力说:主要观点:剩余的精力的无目地的消耗和发泄。

学前游戏论

学前游戏论

学前游戏论第一章学前游戏的基本概念1、把游戏的本质概括为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论述)(1)把儿童看作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强调了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内部的主观体验及主体性体验的决定性地位,有助于深化对游戏活动结构的整体和全面的认。

(2)把游戏看作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充分地对游戏活动中儿童能动地驾驭和控制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主体性属性予以承认和肯定,以主体性在活动中的表现和程度对活动的性质进行本质上的辨别,不再把儿童的游戏和非游戏的非主体性活动相互混淆,深刻揭示了游戏本身所固有的,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本质特征。

(3)把游戏看作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揭示游戏中儿童主体性发挥和发展的功能特性,展现出游戏满足儿童身心发展需要,促进儿童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发展,有益于儿童主体性培养,从而实现游戏活动的独特功能和价值。

(4)把游戏看作是儿童主体性的活动,充分肯定的儿童自身作为游戏主体的兴趣、需要、能力等在游戏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并不排除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对儿童游戏主体性发挥和发展的制约。

(5)把游戏看作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促使我们在促进和引导儿童的游戏的实践中,必须以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为其根本前提和基础。

2、我国对学前游戏基本特征得认识(1)、一般特性:①游戏是儿童主动的志愿的活动;②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③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④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游戏。

3、与非游戏活动的特征与其他活动相比游戏的特性是什么?①游戏是由内部动机。

所控制的行为;②游戏中儿童注意的是活动的手段而不是活动的最终目的;③游戏区别于探究行为;④游戏区别于工具性行为;⑤游戏不受外部强加的规则的束缚;⑥游戏要求每一个参加者主动积极地进行活动。

4、成人游戏与儿童游戏的区别:5、①游戏在各自生活中的地位不同;②戏中的主体的情况不一样;③游戏的内容不同。

0243学前游戏论

0243学前游戏论

学前游戏论第一章游戏及其特征一、什么是游戏?(一)游戏是一种儿童文化生活方式(二)游戏是一种复合性的心理维度1、游戏的认知特性——心理主动性维度皮亚杰和东欧的心理学家强调游戏的认知特性,重点放在游戏的社会适应上。

游戏的认知特性可以从自我向导、心理主动性和灵活性三方面进行考察。

自我向导意即:一个人的行动总是他想做什么和要怎么做的结果,其反义词是“环境向导”。

自我向导意味着儿童本人决定自己的活动,并且计划并实现他自己的活动。

自我向导在游戏的过程中主要反映在下列方面:游戏主题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一项决定性行为的时间长度;注意力集中程度;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问题的解决程度;对一项任务的兴趣;行为之间的连续性;活动结果的体验程度。

心理主动性可用“智能的首创性”和“思想上的首创精神”来代替。

这一概念指儿童自发地采取行动倾向。

不需要他人和环境的鼓励或支持。

心理主动性是指儿童注意到周围环境,往往就接着采取行动。

这意味着游戏是一种自发性的活动。

在游戏活动中,心理主动性可以反映在下列方面:智能的首创性;方法的计划性和系统性;活动的创造性;游戏内容的多样性;行动计划的完整性;态度的严谨性;主动性层次的平衡性。

灵活性灵活性是游戏行为结构的一大特性。

游戏的灵活性使儿童把所进行的各种活动连接起来,而不需要再学习新的内容。

控制内部语言是发展灵活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通过内部语言,儿童能把各种知识技能迁移到同一游戏活动之中,不仅丰富了游戏的内容而且保持着游戏的连续性和转换的自然性。

游戏活动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以可行的方式分析问题;游戏主题的变化;思维的稳定性;技能的熟练程度;行动过程的自我控制程度;转换的灵活性;迁移的广泛性。

2、游戏的情感特征——活动强度维度利维和西欧的心理学家强调游戏的情感方面。

重点放在游戏动机上。

利维主张从内部动机、内部控制能力和假装在三个方面考察游戏的情感特性,以此作为游戏行为强度的特征。

内部动机利维把内在动机定义为“产生于本人或活动本身参与活动的动机或内驱力,其报偿产生于所从事的活动本身。

学前游戏论第三篇

学前游戏论第三篇
学前游戏论
主讲人:林英
课程基本内容及目标
第一篇:关于学前游戏的基本理论问题
• 了解:游戏的本质、基本特征、分类、影响因素
第二篇:关于学前游戏的实施
• 操作:基本原则、游戏组织实施、指导与评价
第三篇:关于学前游戏认知发 展、社会文化历史
第三篇学前游戏的发展及理论
1.3经典游戏理论-共同特征
1、他们主要关心的是人的本性中有哪些因素 导致人游戏以及游戏的功用问题,不关注游 戏的个体差异和特点; 2、都受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都用生 物发展的规律解释儿童的游戏,把儿童的游 戏生物学化; 3、主要以“工作”作为“游戏”的对立面, 说明什么是游戏以及为什么游戏的原因; 4、都是主观思辨的产物,缺乏科学的实验基 础。
思维的发生,即图 象征性图式, 抓住大衣领子侧着身体躺下, 式的内在化 延迟模仿 闭眼,吮手指
3.5.1前运算(自我中心的表征活动)时期游戏的发展
阶段 类型 性质 高峰 象征 期 性的 2-4 投射 岁 (前 象征 概念 性的 思维 认同 阶段) 象征 性的 联合 3-4 岁 ①把象征性图式扩 展到新对象上 ②把模仿性图式扩 展到新对象上 ①以一物简单等同 于另一物 ②假装自己是其他 人或物 ①简单的联合(游 戏的情景、人物是 幼儿虚构、想象的) ②补偿性的联合 (改造现实) ③清算性的联合 (复现不愉快) ④预期性的象征性 联合 实例 ①对他的小狗说“哭、哭”,发出哭的声 音。接下来的几天里,让他的小熊、鸭子、 帽子哭 ②拿着报纸,嘴里念念有词 ①捡起玩具起子,说“牙刷”并作出刷牙 的动作 ②趴在地上,慢慢地爬进房间,嘴里发出 “喵喵”的叫声 ;我是妈妈、爸爸等 ①把枕头叫做“阿里”。阿里是丈夫,正 在照看幼儿 ②大人禁止玩水。她走到水池边假装舀水, 说“我舀了一杯水” ③大人哄他吃药,不肯吃。过后,让玩具 动物吃药 ④以娃娃会晒黑为由拒绝父亲散步的提议

学前游戏论

学前游戏论

学前游戏论1996年6月,我国正式实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的教育原则。

19世纪中期及其以后(下半叶)游戏开始真正成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游戏理论。

德国的福禄贝尔是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的游戏本质观。

把游戏的本质概括为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1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强调了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内部的主观性体验即主体性体验的决定性地位,有助于深化对游戏结构的整体和全面的认识。

2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充分地对游戏活动中儿童能主动驾驭和控制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主体性属性予以承认和肯定。

3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解释游戏中儿童主题性发挥和发展的功能特性,展现出游戏满足儿童身心发展需要,促进儿童主动性、独立性于创造性发展,有益于儿童主体性培养,从而实现游戏活动的独特功能和价值。

4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充分肯定了儿童自身作为游戏的兴趣、需要、能力等在游戏活动中地位和作用,同时不排除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周围的人和事)对儿童主题性游戏发挥和发展的制约。

5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促使我们在促进和引导儿童的游戏实践中,必须以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为其根本前提和基础。

学前游戏的基本特征: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2游戏是在假象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3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4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纽曼的游戏特征的“三内说”:纽曼提出,用控制、真实性和动机这三个指标来判定是不是游戏。

皮亚杰曾经用微笑作为游戏发生的标志,游戏的表情特征:专注认真、和平轻松、微笑、嘻笑、夸张变形、放声大笑。

(兴奋性程度增强)根据游戏动作的不同性质,我们可以把游戏动作作分为探索、象征和嬉戏。

00399学前游戏论

00399学前游戏论

00399学前游戏论第一章学前游戏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建立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第二节学前游戏的基本特征第三节学前游戏的结构要素第二章学前游戏的分类与发展”第一节学前游戏的分类第二节学前游戏的发展。

第三章学前游戏的发展价值第一节游戏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第二节游戏促进学前儿童身心的发展,第四章影响学前游戏的因素第一节影响学前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第二节影响学前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第三节影响学前游戏的个体因第二编教育实施第五章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第一节游戏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手段第二节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第六章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任务第一节学前游戏环境与条件的创设第二节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组织第三节学前游戏过程中的现场指导第四节学前游戏的评价第七章学前游戏的分类指导第一节婴儿游戏的指导及实例第二节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及评价第三节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及评价第四节幼儿表演游戏与有规则游戏的指导第八章学前家庭教养中的亲子游戏第一节亲子游戏的发展与特点第二节在我国倡导亲子游戏的意义与策略第三编发展与借鉴第九章学前游戏研究的历史沿革第一节国外学前游戏研究的兴起与发展第二节我国学前游戏理论及实践研究的发展第十章国外学前游戏理论的流派第节经典的游戏理论第二节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第三节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第四节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第五节游戏的觉醒理论和元交际理论第一章学前游戏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建立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一、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对于什么是游戏这~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人们对于游戏概念的不同解释。

一方面,游戏这种现象本身具有复杂性。

游戏”是一类行为的总称,它包括的行为具有极广的范围。

各种游戏在主动控制的分量、复杂的程度,动静的性质和运用材料的种类多少等方面,差距很大,而且又灵括多变。

(一)游戏概念的非自觉化理儿童游戏的历史和人类社会历史一样古老悠久,然而游戏并不是一开始就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二)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在游戏被置于科学研究领域之外的状态持续了人类社会历史的相当漫长的时期之后,由于社会文明的进步,特别是科学文化的发展,人类逐渐关注起自身早已有之的行为之——游戏。

学前游戏论-丁海东

学前游戏论-丁海东

学前游戏论丁绪论1 游戏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活动现象,游戏在儿童世界中的存在更为普遍,对儿童的魅力更为独特。

1游戏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项重要容。

1史料中不乏关于儿童游戏的记载:《史记·孔子世家》《列女传·母仪》《非子·外储说左上》——过家家《理想国》——捉迷藏2 在时间上,游戏的历史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样古老而悠久,它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

在空间上,它遍及所有儿童生存的地域。

自从有了儿童就有了游戏。

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游戏。

儿童与游戏就像鱼儿离不开水,鸟儿离不开翅膀。

2 游戏一直被认为是与儿童的学习、成人的工作相悖的、不相融的、琐屑的、不重要的,甚至是消磨时光浪费生命的活动。

2 游戏研究始于19世纪中叶3 游戏至于儿童似毫不亚于母乳,游戏之于儿童如同生命一样重要。

3 1989.《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具有“从事与儿童年龄相适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的正当权利。

3.1996.《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的教育原则,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4 学前游戏研究的最根本目的就在于指导学前游戏的实践,减少盲目性,提高自觉性,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让儿童在游戏中活泼、主动地学习。

8 “游戏”一词出现于战国历史文献《非子·难三》8 “游戏”词义的历史演变游戏本质的本能论9 福禄贝尔是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未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

他认为,游戏是儿童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是儿童心世界的反映。

9 席勒、斯宾塞——剩余精力说9 霍尔——复演说9 格鲁斯——未来生活需要准备,本能的联系或训练9 拜敦代克——游戏成熟说(游戏动力理论)10 尽管强调游戏是人在童年期的重要活动,却仍然不能够真正改变人们对儿童游戏不屑一顾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和态度。

人们在现实中对儿童的教育往往是以压抑儿童天性、剥夺儿童的游戏自由和游戏快乐为主要表现形式。

学前游戏论

学前游戏论

学前游戏论一、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在“航海”游戏分配角色时,大多数幼儿都想当“船长”,这时王老师让幼儿回想自己曾看到或听说过的有关航海的情况,告诉他们,除了船长之外,船上还有很多有趣的职业,如船长助理、船员、无线电话报务员、领航员等,他们肩负不同的任务。

讨论后,大家觉得不同角色有不同的吸引力,在协商中完成了角色分配。

游戏过程中,王老师发现“船长”主意多,会支配别人做事,但态度生硬,就以航海督察的身份提醒他说:“这个船长真能干,要是说话和气些,大家干活就更有劲了。

”游戏结束时,教师进行了简短的评价,指出了游戏的不足之处,表扬了游戏中的高水平的表现。

请结合角色游戏活动过程中的现场指导的理论,分析王老师在这个活动组织与实施中的合理之处。

答:角色游戏活动过程中的现场指导包括以下几点:(1)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的主题。

(2)教会儿童分配和扮演游戏的角色。

(3)在游戏中关于观察儿童的表现,进行个别教育。

(4)教师可直接参加游戏,扮演角色,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5)是而愉快的结束游戏,并保持幼儿再做游戏的愿望。

王老师在这个活动组织与实施中严格按照了角色游戏的指导理论,合理的分配游戏的角色,鼓励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游戏当中来。

在游戏当中,教师还学会了运用婉转的语言引导幼儿做的更出色。

游戏结束时教师采用了感情式评价,鼓励幼儿、赞扬幼儿,使得角色游戏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束。

二、根据以下对儿童游戏的描述,分析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并指出如何利用该因素促进儿童游戏的发展?观察表明,给孩子一个娃娃和给他几个娃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当孩子只有一个娃娃时,倾向于玩“过家家”游戏,而有多个娃娃呈现在孩子面前,他就可能会玩“托儿所”或“上课”等游戏。

答:根据以下对儿童游戏的描述,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是物理环境因素中的玩具的数量。

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玩具相互搭配放在一起,构成一定的知觉场,影响着儿童游戏的性质和主题。

玩具过多或过少都会对儿童游戏产生不利影响:过多会降低儿童的感知反应水平,也更易出现不珍惜玩具的倾向,过少则不利于游戏内容的丰富和多样性。

学前游戏论

学前游戏论

精神分析学派派创始人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为儿童提供了一条满足愿望和应付挫折的途径。

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人格构成学说(“伊特”、“自我”、“超我”)游戏与儿童人格发展“自我”的调节在游戏中实现游戏帮助儿童释放因内驱力受到社会压制而产生的紧张与压力,处理不良经验,具有“治疗”作用。

游戏的想像与假想允许儿童重复愉快与不愉快的事件,最终获得愉悦体验,建构完善的人格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游戏理论维果斯基填空题1、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认为人格由三部分组成:伊特,自我,超我2、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是福禄贝尔3、幼儿园游戏实质的基本原则是:主体性原则和教育性原则4、形象玩具可以分为用具玩具和角色玩具,是根据其模拟的对象有无生命来划分的5、保证儿童安全是创设游戏场地的第一个基本原则6、影响学前儿童游戏场地的物理环境因素:游戏机会、游戏场地、游戏时间、游戏材料7、户外游戏场地按结构特征分为:传统的游戏场地、创造性游戏场地、冒险性游戏场地8、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因素有:性别差异、年龄差异、个性差异、健康状况简答题1、请解释游戏精神并说出它的特点游戏精神不是指从事游戏的人的心境或精神状况。

而是指游戏做为一个自律自足的统一体,其本身体现着意义,它将游戏者卷入其中,使它充满了它的精神。

游戏式的存在就好象一种生命式的自组织的存在。

占有式的主体消失了,人在游戏中与世界构成了意义的整体,在与他人的对话中得到了生长。

世界也得以扩展和丰富。

特点:自由的精神体验的精神对话的精神和谐的精神2、简述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游戏促进学前儿童知识的增长游戏促进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游戏促进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3、简述游戏场地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1、室内环境的空间密度会影响儿童游戏的行为。

较大的空间,可增加社会性游戏及打闹混战游戏的发生频率,而个人安静的游戏一般多发生在较小、封闭式的空间中。

2.游戏场地的地点的影响年长儿童比年幼儿童更适合于户外游戏男孩较女孩更倾向于选择户外游戏在户外场地,儿童较少发生结构或建构性游戏3、户外游戏场地的类型对儿童游戏的影响。

学前游戏论第二篇PPT课件

学前游戏论第二篇PPT课件
• 1.指导以观察为依据:充分、细致观察 p162案例 • 2.确定指导的方式方法 • (1)以自身为媒介:游戏者(平行游戏或共同游戏)、
旁观者(言语—建议、评论、描述、询问、重述;非语 言) • (2)以材料为媒介 • (3)以儿童伙伴为媒介 • 3.确定指导的时机 • 4.把握好指导的对象范围:个别/全体 • 5.把握好互动的节奏:儿童角度、足够的时间空间
• 2.从幼儿角度看,游戏实施应遵循主体性原
第3页/共57页
1.2教育性原则实施的基本要求
• (1)在游戏目的确定上,应体现一定的教育目标,与教育目标相一致; • (2)在游戏活动内容选择上,老师要保证游戏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至少在德、智、体、美某一方面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具有符合培养目标 的教育性; • (3)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老师应注意整个游戏场景的设计、布置, 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工作。在游戏开展的同时,老师应注意观察每个幼儿 的表现; • (4)在对游戏进行评价时遵循教育性原则,就是要以正面鼓励、表扬、 肯定为主,批评、否定为辅。
发展
第18页/共57页
4.2对学前游戏发展水平的评价
• P176儿童游戏一般性发展评价表 • 了解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特点
第19页/共57页
4.3学前游戏环境创设评价
• P178 游戏环境创设的整体效果评价量表 • 对场地或活动区及游戏材料、玩具投入等的评价,包括
室内游戏环境和室外游戏环境
第20页/共57页
课程基本内容及目标
第一篇:关于学前游戏的基本理论问题
• 了解:游戏的本质、基本特征、分类、影响因素
第二篇:关于学前游戏的实施
• 操作:基本原则、游戏组织实施、指导与评价
第三篇:关于学前游戏的发展与理论

00399学前游戏论 新版版本二讲解

00399学前游戏论 新版版本二讲解

00399学前游戏论第一章游戏及其特征第二章游戏与儿童身心发展第三章游戏的理论流派第四章儿童游戏的分类第五章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第六章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第七章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概况第八章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第九章游戏环境的创设第十章玩具和游戏材料第十一章游戏观察指导第十二章幼儿园各类游戏的指导第一章游戏及其特征第一节游戏的定义一、文化视野中的游戏儿童游戏是低于严肃性水平的文化,而在美和神圣的王国中的活动是高于严肃性水平的文化。

游戏先于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制约着游戏的行为。

游戏中潜伏着一种结构及文化的向心力,它制约着孩子们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同其他的文化一样,儿童文化也有着自身的一套规则,由此规定着这个圈子内所有成员的行为,而这一套规则对孩子们能够想象得出来的任何新的游戏都起着“结构”的作用。

二、社会学视野中的游戏美国社会学家米德第一个指出:儿童社会化过程有两个步骤。

一是模仿阶段,二是游戏阶段。

游戏是儿童学习社会生活的关键步骤。

“社会化”的最终目的是要儿童学会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成功地扮演各种社会角色,而这种角色扮演不是看会的、教会的,必须通过实际的操作、练习,游戏则是最好的实践机会,儿童在游戏中第一次学习扮演角色,在游戏中亲身体验如何与周围人交往、合作,学习忍受挫折、面对困难,学会尊重别人、积极参与,等等,这一切经验都是社会生活所必需的。

三、语言学视野中的游戏当我们讨论什么是游戏时,我们是用词来表达我们的观念的,而词和观念是由语言创造的。

每种语言在形成它关于游戏的观念和表达其意思时,往往只有一个词、一个意思,而游戏的含义是很多的,一个普遍的游戏范畴并非用一个词就能表达。

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都在游戏,游戏的内容是如此地相似,但他们用语言来表达的游戏概念的形式却大为不同,一种语言比其他语言更成功地用一个词归纳了游戏的多个方面。

(一)外语中关于游戏的表述约翰·赫伊津哈在《游戏的人》(HomoLudens.1938)一书中,对包括希腊语、梵语、闪族语、拉丁语、日语、汉语、日耳曼语、英语等十几种语言在内的游戏概念的语言表达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学前游戏论 电子版

学前游戏论 电子版

全国自考学前游戏论各章在各类题型中考点分布与分析(一)全国自考学前游戏论各章在选择题中考点分布与分析第一章提出游戏的“剩余精力说”的是;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在儿童游戏的研究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弗洛伊德的;关于国外儿童游戏的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为幼儿园设计的活动是;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进步教育活动的代表,其经验主义的教育哲学观,为教育上对儿童游戏的运用指出了方向。

他是;1903年创办我国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标志我国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诞生,地点是在;提出了“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的游戏本质观的美国教育家;提出了游戏的“复演说”的是;陈鹤琴认为与儿童游戏有关的因素包括;我国幼儿园的实际工作中长期采用了前苏联“三段论式”的领导游戏的模式,分别为;提出了游戏的“复演说”的是;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弗洛伊德的在儿童游戏的研究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理论是;下面不属于经典的游戏理论的是;福禄倍尔为幼儿园设计了“恩物”和;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代表,其经验主义的教育哲学观,为教育上对儿童游戏的运用指出了方向的是;1903年创办我国第一所官办学前社会教育机构,标志我国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诞生,是在;陈鹤琴认为与儿童游戏有关的因素包括;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30年代左右,出现了最早的一批游戏理论,在今天被称为“经典的游戏理论”,下面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是;20世纪20年代左右至建国初期阶段,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奠定了我国儿童游戏研究基础的是;20世纪中叶流行的三种游戏理论分别是;觉醒理论代表人物是;剩余精力说代表人物是德国思想家;在儿童游戏研究的飞跃发展阶段,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皮亚杰和;福禄培尔设计的恩物主要有;20世纪中叶流行的三种游戏理论分别是;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我国学前游戏理论与实践全面向苏联学习是在下列哪一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游戏价值观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比较注重游戏的;最早的游戏理论是在下列哪一种思想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人是;最早的游戏理论是;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教育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第二章下面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是;游戏的元交际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第一个在心理学中把游戏作为专门对象来研究的人,著有《动物的游戏》和《人类游戏》的是;根据心理动力理论建构起来的游戏理论是;不属于同一理论体系的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是以下哪种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下面不是皮亚杰的观点的是;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是前苏联的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有维果斯基,列昂节夫,鲁宾斯坦和;能够引起或激起行为并给予行为以动力的有机体需要状态称为;下列观点中属于艾里克森的观点的有游戏的觉醒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第一个在心理学中把游戏作为专门对象来研究的人,著有《动物的游戏》和《人类游戏》的是;认为游戏是人类生物遗传的结果,儿童游戏是重现祖先生物进化的过程,重现祖先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动作和活动的是;成熟说是一种根据心理动力理论建构起来的游戏理论。

学前游戏论6.7.8.9.10章ppt课件

学前游戏论6.7.8.9.10章ppt课件

• • • • • • • • •
4、如何为不同年龄的特点和需要的儿童提供玩具? 答: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不同,儿童的需要也不同, 应该为他们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和需要的各种玩具,促进他们身心发展和游 戏活动的开展。 (1)2岁以内的婴儿正处于各种感觉器官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主要是 通过看、听、摸、抓等感觉运动来认识事物,应为他们提供发展感觉运动的 玩具。 (2)3-4岁的幼儿是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和发展时期,应为他们选择较丰富的 形象玩具,如娃娃玩具、动物玩具、医疗玩具、餐具和茶具以及能活动的、 能拼的玩具,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 (3)5-6岁的幼儿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发展,运动机能也更成熟,幼儿园和家 长较多地为他们提供复杂一些、活动性强、能组合的各种大小玩具,特别是 智力活动成分较多的结构性玩具、智力玩具、电动玩具。 技巧:为不同年龄的特点和需要的儿童提供玩具的原则可以通过串联关键词 的方法来记忆: 2岁小孩主要靠手和眼判断,最简单的拔浪鼓都让他很开心(发展感觉运动 的玩具)。 3~4岁小孩形象思维开始形成,所以给他动物玩具他能分辨出是小狗(丰富 的形象玩具)。 5~6岁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可让他玩积木或自己动手做玩具(智力活动成分 较多的玩具),发挥其想象力。
• 9、儿童游戏的常规目的和内容有哪些? • 答:(1)儿童游戏的常规目的有: • ①游戏常规的建立不是对儿童游戏的限制和束缚,目的是在于培养儿童 良好的的游戏行为习惯,形成规范,从而保证儿童在群体中的游戏开展 得以顺利进行,让班级中每一个儿童都能在安全、和谐的游戏氛围中, 充分发挥各自的主体性,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游戏中的创造性活动中去。 • ②合理的游戏常规是培养儿童优良道德品质的需要,也是有效地开展儿 童游戏活动的制度保证。 • (2)儿童游戏的常规一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①爱护玩具,不随便毁坏玩具。 • ②玩具共享,不能独占或抢夺。 • ③学会整理玩具,不随处乱放或乱扔。 • ④友好合作和共处,不干扰或捣乱他人。 • 技巧1:儿童游戏的常规目的可以通过串联关键词来记忆:儿童拥有良好 的的游戏行为习惯,有利于培养优良道德品质的需要,可以有效的保证 活动的制度。 • 技巧2:儿童游戏的常规内容可以通过小故事来记忆:小叮当很爱护自己 的超人模型(爱护玩具),每次玩过就会好好收起来(整理玩具),但 他不想借给别人玩,爸爸教育他要跟小朋友分享快乐(共享玩具)。并 要他与他们友好合作和共处(合作和共处)。

学前游戏论

学前游戏论

学前游戏论什么是学前游戏论1989年11月,第44届联合国大会在巴黎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有“从事与年龄相适应的游戏和娱乐活动”的正当权利。

p31996年我国正式施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p3学前游戏理论是从学前教育学和心理学中分化出来并日趋独立的一门分支学科或理论。

是学前教育学及儿童心理学领域在游戏研究上纵的深入和面的扩展。

p3学前游戏论具体概念:主要是从教育的观点出发,专门研究学前儿童的游戏现象,揭示其发展规律,探索其价值和教育实施及指导的一门学科。

p4第一章学前游戏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建立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一、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游戏概念多种多样,难以定论:p7一方面是一类行为的总称,包括的行为具有极广的范围:1、主动控制的分量、复杂的程度2、动静的性质和3、运用材料的种类、多少等方面,差距很大。

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研究者处于不同的学术背景,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方法论不同和所依据的材料不同:(一)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1、福禄贝尔: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p92、剩余精力说:代表人物:德国的席勒和英国的斯宾塞主要观点:是剩余精力的无目的的消耗,潜意识中的本能和欲望在生活中的宣泄或补偿。

儿童身上有除了维护正常生活之外的剩余精力。

儿童的剩余精力必须要找到出路消耗、发散出去,否则就像不透气的蒸汽锅,要发生爆炸,于是就用自然的无目的的活动方式----游戏以获得快乐,这样就产生了游戏。

游戏就是儿童和高等动物对剩余精力的一种无目的的消耗。

3、霍尔复演说:是种族的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游戏是人类生物遗传的结果,儿童游戏是重现祖先生物进化的过程,重现祖先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动作和活动个体在出生以前即胎儿期复演了动物进化的过程;4岁前的婴幼儿期复演了动物到人的进化阶段;4—8岁的儿童期复演了人类从蒙昧向文明过渡的农耕时代,比如儿童的追逐活动是狩猎本能的复演,;12—25岁的青少年期则是复演了人类的浪漫主义时代。

学前游戏论离线作业答案DOC(推荐文档)

学前游戏论离线作业答案DOC(推荐文档)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学前游戏论》课程作业学 号:第一章 幼儿游戏概论 关枪、一把手枪,接着就对着打起来,一边嘟嘟地开着枪,一边炫耀着自己 的枪最厉害。

(是)简答题游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积极的情绪体验;内在动机;自主性;特殊的真实与想象;重过程,轻结果;内在规 则与次序。

2、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游戏与儿童身体发展)游戏能促进儿童身体生长发育;游戏能促进儿童肢体动作和运 动力能力的发展;(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游戏能促进儿童感官的发展;游戏促进儿童语言发展;游 戏促进儿童思维发展;游戏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游戏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游戏有助于儿童良好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二章游戏的理论流派一、 名词解释生活预备说:德国生物学家,心理学家卡尔、格罗斯认为,在幼儿时代就要游戏,而游戏 是未来生活中最好的预备。

同化: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

顺应: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

二、 连线题(请将下列游戏理论及其代表人物用画线的方式进行匹配)姓名: 年级:2014 秋学习中心:余杭学习中心1、2、 3、 名词解释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

是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 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性活动。

游戏精神:是超越自己,不断挑战,能欣赏游戏,能从游戏中得到快乐于满足感。

辨析题(请判断以下儿童行为是否是游戏)明明在数学区里,拿起卡片,对应卡片上的数字夹夹子,夹好之后立起来, 数字小人就可以站好了,他看起来对自己的本领很自豪。

今天莉莉选择的是玩橡皮泥,老师请她做一个小胖猪试试, 例,莉莉就努力做起来。

(否)浩浩早上一到幼儿园就拉上他的好朋友袁帅进了建构区, (是) 并为她提供了范 两个人插了一把机1、剩余精力说 生长说 ---- - 生活预备说 复演说 松弛说 觉醒说 权能-效果说 同化说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三、简答题1简述皮亚杰的游戏理论。

00399学前游戏论 新版版本二

00399学前游戏论 新版版本二

00399学前游戏论第一章游戏及其特征第二章游戏与儿童身心发展第三章游戏的理论流派第四章儿童游戏的分类第五章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第六章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第七章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概况第八章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第九章游戏环境的创设第十章玩具和游戏材料第十一章游戏观察指导第十二章幼儿园各类游戏的指导第一章游戏及其特征第一节游戏的定义一、文化视野中的游戏儿童游戏是低于严肃性水平的文化,而在美和神圣的王国中的活动是高于严肃性水平的文化。

游戏先于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制约着游戏的行为。

游戏中潜伏着一种结极及文化的向心力,它制约着孩子们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同其他的文化一样,儿童文化也有着自身的一套规则,由此规定着这个圈子内所有成员的行为,而这一套规则对孩子们能够想象得出来的仸何新的游戏都起着“结极”的作用。

二、社会学视野中的游戏美国社会学家米德第一个指出:儿童社会化过程有两个步骤。

一是模仿阶段,二是游戏阶段。

游戏是儿童学习社会生活的关键步骤。

“社会化”的最终目的是要儿童学会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成功地扮演各种社会角色,而这种角色扮演不是看会的、教会的,必须通过实际的操作、练习,游戏则是最好的实践机会,儿童在游戏中第一次学习扮演角色,在游戏中亲身体验如何与周围人交往、吅作,学习忍受挫折、面对困难,学会尊重别人、积枀参与,等等,这一切经验都是社会生活所必需的。

三、语言学视野中的游戏当我们讨论什么是游戏时,我们是用词来表达我们的观念的,而词和观念是由语言创造的。

每种语言在形成它关于游戏的观念和表达其意思时,往往只有一个词、一个意思,而游戏的含义是很多的,一个普遍的游戏范畴并非用一个词就能表达。

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都在游戏,游戏的内容是如此地相似,但他们用语言来表达的游戏概念的形式却大为不同,一种语言比其他语言更成功地用一个词归纳了游戏的多个方面。

(一)外语中关于游戏的表述约翰·赫伊津哈在《游戏的人》(HomoLudens.1938)一书中,对包括希腊语、梵语、闪族语、拉丁语、日语、汉语、日耳曼语、英语等十几种语言在内的游戏概念的语言表达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学前游戏论1-3章

学前游戏论1-3章

“三段论式”:对主题角色游戏的组织上 分成开始—进行—结束三个阶段 • 开始阶段:了解幼儿游戏的愿望,布置游 戏环境 • 进行阶段:帮助幼儿扩展游戏情结 • 结束阶段:对幼儿的游戏与游戏中的行为 进行总结评价。 缺点:教师介入过多,教学游戏成为教师传 授知识技能的辅助手段
(2)我国自己的研究和实践探索 • 以卢乐山为代表:主张幼儿园应该把创造 性游戏、活动性游戏及教学游戏作为教育 工作的重要内容来实施,提出游戏就是幼 小儿童的学习方式。 (3)总的特点:带有照搬照抄和机械模仿的 倾向,游戏的中国化的研究不足。盲目对 欧美理论和实践的排斥。
其主要有6种: 第一种:6个小球,6种颜色,都绑着一根 线。发展儿童的辨色能力、空间观念以及 肯定和否定的观念。 第二种:木制的球体、立方体和圆柱体, 其高度和直径都是一寸半。它使儿童认识 物体的各种形状、性质和彼此的关系。
第三种:木制立方体,可以分为8个小立方体。 培养儿童整体和部分关系的概念,以及创 造性的组合能力。 第四种:木制立方体,可以分为8个小长方体。 第五种:木制立方体,可以分为27个等值的 小立方体。
• 儿童游戏的心理学理论和研究的发展趋势: (1)从理论的发展来看,理论本身由纯思辨 的性质向实证的性质转变。
20世纪开始,逐渐重视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形 成理论体系:埃里克森—皮亚杰—伯莱因和贝特森
(2)从游戏的价值来看,对游戏的发展价值 的认识由思辨的、不全面的或有所侧重的, 发展到确切的、全面的认识。
(2)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去考察儿童游戏 的原因与游戏的发展变化,是其关于儿童 游戏看法中的核心思想。 (3)他主张让儿童游戏。认为游戏有益于儿 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发展。 (4)游戏就是儿童的生活,游戏是儿童的良 师。儿童从游戏中认识环境,了解物性, 强健身体,锻炼思想,学习做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自考学前游戏论各章在各类题型中考点分布与分析(一)全国自考学前游戏论各章在选择题中考点分布与分析第一章提出游戏的“剩余精力说”的是;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在儿童游戏的研究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弗洛伊德的;关于国外儿童游戏的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为幼儿园设计的活动是;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进步教育活动的代表,其经验主义的教育哲学观,为教育上对儿童游戏的运用指出了方向。

他是;1903年创办我国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标志我国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诞生,地点是在;提出了“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的游戏本质观的美国教育家;提出了游戏的“复演说”的是;陈鹤琴认为与儿童游戏有关的因素包括;我国幼儿园的实际工作中长期采用了前苏联“三段论式”的领导游戏的模式,分别为;提出了游戏的“复演说”的是;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弗洛伊德的在儿童游戏的研究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理论是;下面不属于经典的游戏理论的是;福禄倍尔为幼儿园设计了“恩物”和;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代表,其经验主义的教育哲学观,为教育上对儿童游戏的运用指出了方向的是;1903年创办我国第一所官办学前社会教育机构,标志我国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诞生,是在;陈鹤琴认为与儿童游戏有关的因素包括;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30年代左右,出现了最早的一批游戏理论,在今天被称为“经典的游戏理论”,下面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是;20世纪20年代左右至建国初期阶段,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奠定了我国儿童游戏研究基础的是;20世纪中叶流行的三种游戏理论分别是;觉醒理论代表人物是;剩余精力说代表人物是德国思想家;在儿童游戏研究的飞跃发展阶段,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皮亚杰和;福禄培尔设计的恩物主要有;20世纪中叶流行的三种游戏理论分别是;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我国学前游戏理论与实践全面向苏联学习是在下列哪一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游戏价值观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比较注重游戏的;最早的游戏理论是在下列哪一种思想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人是;最早的游戏理论是;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教育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第二章下面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是;游戏的元交际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第一个在心理学中把游戏作为专门对象来研究的人,著有《动物的游戏》和《人类游戏》的是;根据心理动力理论建构起来的游戏理论是;不属于同一理论体系的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是以下哪种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下面不是皮亚杰的观点的是;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是前苏联的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有维果斯基,列昂节夫,鲁宾斯坦和;能够引起或激起行为并给予行为以动力的有机体需要状态称为;下列观点中属于艾里克森的观点的有游戏的觉醒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第一个在心理学中把游戏作为专门对象来研究的人,著有《动物的游戏》和《人类游戏》的是;认为游戏是人类生物遗传的结果,儿童游戏是重现祖先生物进化的过程,重现祖先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动作和活动的是;成熟说是一种根据心理动力理论建构起来的游戏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不属于同一理论体系的是;运用发泄性游戏治疗方法的代表是;下面哪些观点不是皮亚杰的观点;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是前苏联的心理学派,也称;活动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列昂节夫认为游戏的特点不包括;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下面不属于皮亚杰所使用的概念是;下列观点中属于艾里克森的观点的有;认为游戏是一种社会反映性活动、有计划活动、主导活动、需成人指导的活动的学派是;佩勒的游戏的基本观点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提出的游戏论点被称为;最早将游戏引进儿童情绪困扰的治疗的心理学家是;.“成熟说”的代表人物是;象征性游戏是儿童的典型游戏,象征性在下列哪一个时期成为游戏的基本特征;游戏治疗不应把视点落在孩子过去的历史和潜意识上,而应注重此时此刻的感情与经验,也就是孩子与治疗者的正向良好关系。

持上述观点的治疗方法是;复演论的游戏本质观认为游戏是;当儿童问题行为出现时,必须想办法通过游戏消除累积的能量,抒发情绪加以纠正,这种治疗方法称为;按照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下列三种游戏水平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提出“游戏是生活准备阶段儿童练习本能的一种手段”的观点是;游戏觉醒理论又称为;一个孩子在他的认知图式中已有了狗的概念,以后他把大狗、小狗、黄狗统统纳入他原有的认知结构,这一过程属于;“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用游戏和玩具来鼓励儿童表达幻想、焦虑、然后根据儿童的表现加以解释,从而帮助儿童妥善解决情感上的问题,这种游戏治疗方法称为;一个孩子在他的认知图式中没有羊的概念,在第一次看到羊以后,他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羊的概念,这一现象属于;.“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观点的提出者是;游戏觉醒理论建立在下列哪一学说的基础上;第三章不属于儿童游戏与成人游戏的不同点的是;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而表现与发展起来的功能特征,包括创造性,独立性与;不属于活动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的是;纽曼的“三内说”包括内部动机,内部真实和;3无属于儿童游戏与成人游戏的不同点的是;我国教育工作者把游戏的特征归结为;认为游戏能够满足儿童的愿望,掌握创伤事件和使受压抑的敌意冲动得到发泄观点的心理学家是;游戏的概念逐渐由抽象到具体、思辩到实用的演变,主要是由于游戏的;不属于鲁宾对游戏特征分析的六个方面要素的是;游戏是儿童的;提出游戏特征的“三内说”,即游戏的特征是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内部动机。

这位研究者是;这是一种为外界刺激物所捕捉和占据的体验,是一种情不自禁地被卷入,被吸引的心理状态。

这种游戏体验是属于;和成人游戏相比,儿童的游戏具有的三个特点是;我国学前教育界认为,游戏是幼儿的;早期的理论研究中,一直深刻影响后来人们对游戏的理解的观点是;游戏性体验可以分为兴趣性体验、自主性体验、胜任感/成就感体验以及;我国的游戏理论研究,长期受到前苏联的影响,也坚持认为这样的观点;游戏本质的最基本属性的表现是指游戏的;福禄培尔将游戏的本质归结为;儿童游戏的前提和基础是;早期的理论研究中,;.第四章学前儿童游戏按照人际交往的对象可分为;学前儿童游戏按照人际交往的对象可分为;从游戏与教育教学关系的角度,对学前儿童游戏进行的分类中包括的游戏有比勒提出的四种游戏中,又被称为被动性游戏的是;儿童游戏的感觉运动性水平、象征性水平、规则性水平是;从材料角度区分,能判断儿童是否正在游戏的一个指标是;下棋、打牌、拔河等属于;儿童富于想像地建造房子、城市、集合场所等,以此作为游戏目的,并伴随着角色扮演或社会角色。

这种游戏属于;儿童当一种游戏玩腻时,又去玩另一种新的游戏,这在游戏时间的角度分类上属于;最初象征性游戏开始发生在;从表情角度区分,可以用来判断儿童不在游戏的一个客观指标是;将儿童的游戏行为按照儿童在游戏中社会行为的不同表现以及参与游戏的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划分为六种的学者是;我国学前教育界,习惯把幼儿园游戏分为;激发儿童探究性动机的主要是;心理学家辛格夫妇研究认为,能提供一个新的刺激场,使儿童改变受挫的情绪状态,从而间接实现对行为的控制是;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儿童使用装束打扮用的材料、玩具小汽车和其他大型运输工具时,则更多玩;从材料角度区分,能判断儿童是否正在游戏的一个指标是;按照儿童认知发展对游戏进行分类的首创者是;在游戏中,幼儿把积木当蛋糕给布娃娃吃;或把木棍当马骑,把椅子当汽车开,说明这时幼儿游戏的发展进入到;儿童在游戏中,把冰棍棒当注射器或拿椅子当汽车开;把自己假装成另外一个人,如当医生或布娃娃的妈妈等,这种游戏属于;社会性程度最高的游戏是;下列几组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为游戏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较明显的组织者或领导者,这种游戏是;按儿童的认知发展来分类,游戏可分为;第五章游戏能够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不包括;一般认为,儿童游戏过程中游戏动机的实现,即满足了儿童的;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儿童第二层次的需要包括;;主要源于身体活动需要和最佳觉醒水平需要的双重驱动。

这一动机属于;在象征性游戏和智力类游戏中,主导性动机是;心理学对儿童游戏价值的研究,侧重了游戏对;第六章下列玩具中不属于形象玩具的是;下列玩具中不属于结构造型玩具的是;儿童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不包括;在婴儿阶段特别是乳儿期,儿童游戏中的中心人物是;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因素包括;学前教育实施游戏的两条途径包括;就活动的性质而言,游戏和教育之间是;一般地,把模仿物体(物品、动物、任务等)原形而制作的玩具称为;有调查发现,使用废旧物品或天然材料的游戏时间与年龄大小的关系是;目前,有些幼儿园在玩具、材料的提供方面,一味追求高档、昂贵。

这种做法主要违背了玩具材料选择与提供要求中的;拼图、拼板、魔方、棋类玩具、纸牌等属于;从结构特征上看,户外游戏场地可分为传统游戏场地和;儿童在对游戏的兴趣和游戏的风格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倾向特征,即在游戏上表现出明显的;给幼儿提供一些具有发射能力的枪炮、弓箭等玩具,这违背了玩具、材料选择与提供要求中的;有学者研究发现,相比传统游戏场地,在创造性的游戏场所,经常可以看到;根据形象玩具模拟的对象有无生命,可分为;研究证明,影响儿童游戏社会性品质的因素是;关于玩具的说法,正确的是;关于幼儿园玩具的使用与自制,正确的说法是;从性质上看,影响儿童游戏的环境因素可以分成;儿童运用专门化玩具和非专门化玩具的心理过程是;一般而言,混合班幼儿有更多的积极交往行为,且平行游戏和小组游戏比同龄班幼儿;第七章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不包括;创设游戏场地的第一基本原则是;就活动的方向来说,游戏和教育之间;我国教育目的在价值取向上正发生着从以知识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移与变化。

这体现了;幼儿园游戏实施时应遵循主体性原则,还应遵循;保证儿童游戏权利得以实现的决定性条件是;第八章.“你们想玩过节的游戏吗?”、“娃娃家的娃娃是不是饿了?做饭了吗?”等等,诸如此类属于游戏现场指导中间接的言语方式中的;指导教师接近儿童,并与他们用相同的游戏材料一同玩一样的游戏,但教师不与儿童相互交往,不参与儿童游戏。

这属于;教师通过言语方式试探或协商性地要求或暗示儿童去做什么和如何做,重在对学前儿童游戏行为的引导。

这一现象属于;从实践角度来说,幼儿园游戏教育各层计划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是;.“你能给老师讲讲你画的是什么吗?”,这属于游戏现场指导中间接的言语方式中的;关于幼儿游戏活动区的布置,正确的说法是;以下关于幼儿园教学游戏的描述,正确的是;为小班幼儿设置室内游戏活动区,应注意;学前儿童游戏现场指导的基本策略中,教师指导的首选策略;.“医生,我的孩子生病了,请您给看看”,儿童在游戏中出现的类似言语属于;第九章结构游戏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角色游戏的基本特点包括特殊的想象活动和;模仿乐器声(1岁前)属于婴儿游戏中的;给婴儿一些有棱角、尖角边缘的或者含有有毒化学物质的玩具、材料,这主要违背了;有规则游戏的核心因素是;包括任务、玩法、规则、结果四个基本因素的游戏称为;儿童按照童话或故事中的情节扮演一定的角色,按作品规定的内容进行创造性游戏,是属于;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创造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发挥幼儿的独立性,自由想象与创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