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随笔 宁静夏夜品《山亭夏日》
高骈《山亭夏日》赏析

高骈《山亭夏日》赏析《山亭夏日》高骈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绿树葱郁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
日烈,树荫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荫稠密之意外,还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荫密而且深。
人们所谓“烈日当空,树荫匝地”,就是这个意思。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夏日长”的感觉。
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荫浓”含蓄的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它写的是一种情趣。
第二句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
“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水晶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这一句可以分两层意思来说。
第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彻;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的水波下则是随之微微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第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的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诗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观察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
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爵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的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原先慵懒的精神为之一振。
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如果没有微风起,芳香就不能送遍全院。
山亭夏日译文及注释

山亭夏日译文及注释
《山亭夏日译文及注释》
山亭夏日,凉风动,
天空碧蓝,宁静宜人。
鸟啼声悠扬,谷鸣不绝,
落花浮荡,蝉鸣响空。
林中松柏挺拔,
草地打起萧洒波浪,
惬意多少,夜深欲伴君独宿。
译文:
夏日来到山亭,凉风阵阵,
天空高大碧蓝,宁静让人安慰。
鸟儿歌声起伏婉转,谷地回响不断,
落花飘荡,蝉鸣声响彻天边。
林中松柏高耸挺拔,
草原打起小波浪,
愉悦无比,夜深了想要跟你一起宿。
注释:
1)山亭:山林中建筑的小小亭子,本句暗示惬意。
2)凉风动:凉风轻轻吹拂,透过亭台使人更加舒服。
3)天空碧蓝:天空湛蓝,热度降低,让人感到宁静宜人。
4)宁静宜人:宁静的自然环境让人感到安慰,心情舒畅。
5)谷鸣不绝:谷地回响声起伏不断,是大自然的悠扬的音乐。
6)林中松柏挺拔:林中的松柏参天挺拔,是森林的中心。
7)草地打起萧洒波浪:草地上的风儿轻轻吹拂,形成小小的波浪。
8)夜深欲伴君独宿:夜深了,想要跟主人一起宿,更加享受这种宁静的氛围。
山亭夏日作文(通用24篇)

山亭夏日作文山亭夏日作文(通用24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山亭夏日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山亭夏日作文篇1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题记“知了,知了”——蝉伏在浓密的叶尖唱起夏天的歌谣。
阳光企图伸长手指溜进来,最后仍被一层层的叶片挡住了去路。
繁茂葱茏的绿树献出一片浓荫,诗人躺卧在树下,心静卧在这片浓荫里,倾听这风和蝉的乐曲。
夏日的太阳沉醉于这乐曲中,久久不能离去。
池塘里开出三三两两的荷花,她们努力吮吸这温暖,伸展这婀娜的身姿,犹如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是不是在风中偏偏起舞。
清澈的小池平静的如一面明镜映着楼台的身影,若不是蜻蜓误以为真地伫立其上,荡起一圈涟漪,只怕叫人以假为真。
霎时,一阵风踏着凌波微步悄然而至,撩动拨弄着在阳光下闪耀的水晶帘。
星星点点的阳光在颗颗水晶上蹦跳着,嬉戏着,颗颗水晶也互相玩起“拍拍手”的游戏,不想静奏出一曲动听悦耳的欢快之曲。
院里支着的满架蔷薇花听到声音,也侧耳倾听。
阳光洒在她的脸上,把她毫无生气的脸颊照耀的娇艳欲滴,粉嫩如霞,蔷薇花顿时摇身一变,成了阳光下最美的人儿。
曲突然停了,原来是风被蔷薇少女所醉,忘了弹奏。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此刻容光焕发的蔷薇少女,来到她的身旁……蔷薇少女见到风后,羞红了脸,慢慢低下了头……空气中满溢着馥郁花香,芬芳弥漫在四周,攀着阳光不断蔓延,蔓延。
诗人优哉游哉的躺在树下,被树荫所笼罩,被凉爽所覆盖。
他安详的心灵被此刻撩人心弦的淡淡芬芳抚慰地愈加舒爽,心旷神怡。
山亭夏日作文篇2夏天到了,太阳炽烤着大地,知了在枝头大声叫着“知了——知了——”好像在说:“太热了,太热了,夏天为何如此漫长?”院子里的玉兰树长得像巨人似的,似乎可以与天比高低,可它还要往上长,像有一种“不碰到天不死心”的意念。
高骈《山亭夏日》赏析

高骈《山亭夏日》赏析《山亭夏日》高骈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绿树葱郁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
日烈,树荫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荫稠密之意外,还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荫密而且深。
人们所谓“烈日当空,树荫匝地”,就是这个意思。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夏日长”的感觉。
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荫浓”含蓄的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它写的是一种情趣。
第二句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
“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水晶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这一句可以分两层意思来说。
第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彻;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的水波下则是随之微微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第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的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诗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观察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
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爵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的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原先慵懒的精神为之一振。
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如果没有微风起,芳香就不能送遍全院。
谢灵运描写夏天的诗词《山亭夏日》鉴赏

【导语】这⾸诗是唐末将领⾼骈的作品。
诗⼈捕捉了微风之后的帘动、花⾹这些不易觉察的细节,传神地描绘了夏⽇⼭亭的悠闲与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夏⽇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下⾯就和⼀起来了解下谢灵运描写夏天的诗词《⼭亭夏⽇》,欢迎鉴赏! 《⼭亭夏⽇》 唐•⾼骈 绿树阴浓夏⽇长,楼台倒影⼊池塘。
⽔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院⾹。
【译注】 微风拂过,⽔晶⼀样的帘⼦轻轻晃动。
蔷薇花开满了蔷薇架,满院都充溢着它那沁⼈⼼脾的⾹味。
①⽔晶帘:形容质地精细⽽⾊泽晶莹的帘,⼀般以细珠串成,⼜叫珠帘。
李⽩《⽟阶怨》:“却下⽔晶帘,玲珑望秋⽉。
” 【赏析】 “⽔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院⾹”这两句从细微之处描写夏⽇风光。
其中“⽔晶帘动微风起”⼀句观察细致⼊微,刻画精巧灵动。
关于“⽔晶帘”有两种解释。
其⼀,烈⽇照耀下的池⽔,晶莹透澈;微风吹来,⽔光潋滟,碧波粼粼。
整个⽔⾯犹如⼀挂⽔晶做成的帘⼦,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常美妙。
其⼆,夏⽇的微风是不会让⼈⼀下⼦感觉出来的,诗⼈先看见池⽔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所以说“⽔晶帘动微风起”。
⽆论哪种说法都是将微风吹拂下的⽔⾯⽐作“⽔晶帘”,其实⽔晶帘也可以是实际存在的帘⼦。
夏⽇本是烈⽇炎炎使⼈容易焦躁的季节,⽽⽔晶帘正像⼀串串冰珠,给⼈以清凉的感受,微风⼀动⼀阵阵凉⽓袭来,不知是凉风所致,还是“冰珠”给⼈的错觉。
最后⼀句“满架蔷薇⼀院⾹”,从视觉和嗅觉两⽅⾯写夏⽇美景。
蔷薇花开,浓荫蔽⽇,幽⾹满院,为这个夏⽇增添了不少景致。
表达了诗⼈悠闲恬淡的情致及对夏天的喜爱之情。
扩展阅读:谢灵运的⽂学成就 谢灵运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
谢灵运所开创的⼭⽔诗,把⾃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成为独⽴的审美对象。
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理中解放了出来,⽽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并影响了⼀代诗风。
在⼭⽔诗产⽣与发展的过程中,杨⽅、李颙、庾阐、殷仲⽂和谢混等⼈,都曾有过⼀定的贡献。
高骈《山亭夏日》赏析

高骈《山亭夏日》赏析《山亭夏日》高骈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绿树葱郁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
日烈,树荫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荫稠密之意外,还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荫密而且深。
人们所谓“烈日当空,树荫匝地”,就是这个意思。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夏日长”的感觉。
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荫浓”含蓄的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它写的是一种情趣。
第二句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
“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水晶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这一句可以分两层意思来说。
第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彻;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的水波下则是随之微微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第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的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诗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观察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
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爵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的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原先慵懒的精神为之一振。
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如果没有微风起,芳香就不能送遍全院。
高骈《山亭夏日》赏析

高骈《山亭夏日》赏析《山亭夏日》高骈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绿树葱郁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
日烈,树荫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荫稠密之意外,还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荫密而且深。
人们所谓“烈日当空,树荫匝地”,就是这个意思。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夏日长”的感觉。
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荫浓”含蓄的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它写的是一种情趣。
第二句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
“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水晶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这一句可以分两层意思来说。
第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彻;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的水波下则是随之微微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第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的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诗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观察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
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爵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的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原先慵懒的精神为之一振。
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如果没有微风起,芳香就不能送遍全院。
最新山亭夏日古诗赏析15篇

山亭夏日古诗赏析15篇山亭夏日古诗赏析15篇山亭夏日古诗赏析(1)描写夏天的诗句——《山亭夏日》《山亭夏日》原文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山亭夏日》译文绿叶茂盛,树荫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
微风轻轻吹拂色泽莹澈的珠帘,而满架的蔷薇散发出一股清香,整个庭院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山亭夏日》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
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
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非常美妙。
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
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神为之一振。
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山亭夏日》作者简介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名将。
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其一生辉煌之起点为866年率军收复交趾,破蛮兵20余万。
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
《山亭夏日》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山亭夏日唐代:高骈原文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水晶帘一作水精帘)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绿树阴浓夏日长”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阴特别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十分变态。
《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短的感觉。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
“楼台倒影入池塘”这里诗人是从视觉写夏日,写看到的景观。
诗人看到平静的池塘倒映着远近不同的亭台楼阁的倒影,心情自然怡然舒一爽,于是才写出如此富于美感的诗句来。
“入池塘”的“入”字用得好,他不仅写出了明净与清新,也写出了动感,写出了池塘容山容水容亭台楼阁的胸怀,把池塘写大了。
“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
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非常美妙。
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
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满架蔷薇一院香”中诗人又从嗅觉角度来写夏日。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神为之一振。
那蔷薇不是诗人看到的,诗人也未必知道庭院里还有蔷薇满架,而是那醉人的芳一香提醒了诗人。
在这盛夏骄陽下的山亭的幽静清新的景致之中,又加上“满架蔷薇”,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芳一香,使作品洋溢出夏日特有的灵动与生机。
《山亭夏日》的诗 《山亭夏日》的古诗

山亭夏日的诗简介《山亭夏日》是一首古代诗歌,描绘了夏日山亭的美景和作者在其中的感受。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精湛的词藻,展现了盛夏时节的宁静与宜人。
诗歌正文山亭夏日太阳升起的日子,山亭的夏日到来。
碧绿的树叶闪烁着金光,落日余晖洒在挂葡萄的架子上。
夏风轻轻吹过,吹动着热浪中的凉意。
翠绿的竹子摇曳生姿,在夏日的阳光中舞蹈。
山亭的夏日是如此的明朗,阳光清亮,似乎洒满了整个大地。
湖水在夏日下涟漪闪烁,荷叶在风中轻轻飘舞。
山亭的夏日是如此的静谧,只有我和自然为伴。
我坐在山亭的凉台上,品味着山亭夏日的静美。
赏析这首古诗以夏日山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夏季自然景色的美丽和恬静。
首先诗中使用了明亮的色彩描绘,如太阳升起的日子,碧绿的树叶和落日之光,将夏日的明媚展现出来。
同时,诗人着重描述了夏风的轻拂和热浪中的凉意,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夏日中的清凉。
另外,诗人通过描绘竹子的舞动和湖水的涟漪,更加生动地描绘了夏日山亭的景色。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幽宜人的山亭夏日里。
更让人感动的是,诗人表达了自己独自在山亭凉台上坐着,品味着这份夏日静美的画面。
这种与自然为伴的静谧感,给人一种宁静与放松的感受。
结尾《山亭夏日》这首古诗恰如其名,诗中刻画了夏日山亭的明亮、清凉和静谧。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美丽的词藻,诗人将夏日山亭的景色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歌时,会被诗中描述的夏日之美所吸引,感受到夏日山亭的宁静与宜人。
高骈《山亭夏日》原文及赏析

山亭夏日[唐] 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分类标签: 描写夏天作品赏析【注释】:1、题原作“夏”,据《全唐诗》改。
2、水精帘:形容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
李白《玉阶怨》:“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蔷薇:花名。
夏季开花,有红、白、黄等色,美艳而香。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
《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
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阴浓”含蓄地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
“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第三句“水精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
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精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精帘动微风起”。
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精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神为之一振。
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高骈《山亭夏日》赏析

高骈《山亭夏日》赏析《山亭夏日》高骈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绿树葱郁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
日烈,树荫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荫稠密之意外,还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荫密而且深。
人们所谓“烈日当空,树荫匝地”,就是这个意思。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夏日长”的感觉。
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荫浓”含蓄的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它写的是一种情趣。
第二句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
“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水晶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这一句可以分两层意思来说。
第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彻;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的水波下则是随之微微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第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的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诗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观察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
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爵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的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原先慵懒的精神为之一振。
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如果没有微风起,芳香就不能送遍全院。
《山亭夏日》古诗注释及赏析

《山亭夏日》古诗注释及赏析
《山亭夏日》是唐朝贾岛的一首十四行诗,此诗写的是正值夏末的一幅夕阳西沉的特殊景象,展现出自然景色优美的深远内涵。
这首诗反映出唐代作家独特的性情趣味,他以散文思想和结构表达了自然之美。
这首诗以一景开头,三句为一组,概括表达了夏末日晚的景象,景象充满着深远的意味。
第一句:“太阳西下平沙落。
”这句话全文选取了“太阳”、“西下”、“平沙落”三个词,形象地描述了太阳西沉,沙漠尘埃随风落下,暗示出日日夕夕的轮回,也含蓄着对世间沧桑变迁的哲理意蕴。
第二句:“长烟空沙蔓蔓沾。
”这句好诗句强调了大地茫茫,太阳西沉后天幕变得渐渐灰蒙蒙,斗牛座南边水云缠绕,星空也开始普照,这里面有着古人对宇宙、天地的深刻了解。
第三句:“黄叶堆两茫茫。
”由此可见,整首诗句与句之间,以一景为主题,以三句为一组,表达出时代景象,反映出唐人审美观念和文人境界,充满了唐诗情动的诗性。
此诗的赏析方面,诗中展现着唐朝文人们深似海的审美观,对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可谓别样的隽永。
诗中暗示出人生的沧桑变迁,象征太阳西沉,沙尘随风落下,呈现出无尽的轮回,也体现出一种“平淡”、“静谧”的诗意情怀。
通过这首诗,也可以感受到时代变迁之中,文人们深沉哲思及唐人特有的审美观念和情怀。
总之,贾岛的这首《山亭夏日》,以简练、典雅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夏夕的美景,既有令人心醉的审美意境,也有沉淀千古的文人情怀,无疑是一首经久不衰的好诗。
教师读书随笔 宁静夏夜品《山亭夏日》

教师读书随笔宁静夏夜品《山亭夏日》
现在年龄大了,闲云眼睛既近视又老花,不大读长篇文学作品,愈发喜爱读短小的散文,或隽永的小诗。
今天晚上读了唐代高骈的诗作《山亭夏日》,觉得颇有意境。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译文】盛夏时节,绿树葱郁,树阴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清澈的池塘中映射出楼台的倒影。
微风拂过,水晶一样的帘子轻轻晃动。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写在山间幽静的庭院里,满眼皆绿树浓阴,楼台在水池中留下倒影,微风拂过,水晶一样的帘子轻轻晃动,蔷薇的香气也随之荡漾,充盈到庭院的每一个角落,传神地描绘了夏日山亭的悠闲与宁静。
首句“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日烈,“树阴”才“浓”。
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
“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十分清晰。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含蓄精巧的,有两层意思: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何等美妙;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看到了蔷薇,精神为之一振。
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为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和醉人的芬芳。
《山亭夏日》高骈 读后感

《山亭夏日》高骈读后感
《山亭夏日》是唐代文学家高骈所作的一篇文学随笔。
这篇随笔描写了高骈在夏日来到山亭观赏自然美景的心情和感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表达出他对于自然的赞美和对于人生的感悟。
首先,诗文中所描写的景色非常的诗意盎然。
高骈把自己放在了山亭之中,随着自然的变化感受着那鸟语花香、虫鸣草木的生命之奇妙,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对于自然的崇敬和钦佩之情,那种景象简直就是一副绝美的自然风光画。
其次,高骈也是在这样的景象下开始思考人生,并且表达了自己深刻的感悟。
他认为人类生命无非经历聚会与别离,生与死,就像山林中的花朵,繁华而绚烂但终究不过是一季的浮华,这种思考揭示出作者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于以自然为本的人生态度。
最后,高骈通篇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让读者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文中所描写的山亭景致的变化。
他通过观察自然变化,从而体会到了人生经验,表现出了文学创作的手法上的高超和技巧。
总之,高骈的《山亭夏日》通过对于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他对于自然的赞美和对于人生的思考。
文笔沉稳缜密,情感真挚生动,富有哲理思考和感受。
这样一篇古代文学作品,历久弥新,仍然能够启迪我们对于自然和人生的看法。
山亭夏日的作文

山亭夏日的作文
《山亭夏日》
记忆中那个夏天啊,我跑去了山亭那儿。
哎呀,那可真是个不一样的体验。
一走进山亭,我就感觉自己仿佛进入了一个绿色的世界。
周围全是各种各样的树,高的矮的,粗的细的,像是一片树的海洋。
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洒落下来,形成了一道道光影,特别梦幻。
我就在这光影里溜达着,突然看到一只小松鼠,嘿,那小家伙正抱着个松果啃呢,腮帮子一鼓一鼓的,可爱极了。
我慢慢走近它,想看得更清楚些,结果这小家伙还挺机灵,哧溜一下就窜上树跑远了,只留我在树下干瞪眼。
山亭旁边有个小湖,湖水清澈得能看见水底的沙石。
我就蹲在湖边,看着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它们可自在啦,一会儿摆摆尾巴,一会儿又吐出几个泡泡。
我找了块扁平的石头想打水漂,扔了好几次才成功,看着石头在水面上蹦跶了几下然后沉下去,我开心得不行。
在山亭里待了一整天,感觉身心都放松了。
到了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山亭和周围的树上,整个世界都变得红彤彤的,那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啊。
等我离开的时候,我心里还念叨着,以后可得多来这儿,感受这种独特的夏日氛围。
现在回想起那次在山亭夏日的经历,还是觉得特别美好,特别难忘呢。
那就是我心中山亭夏日的模样啊。
山亭夏日 唐·高骈描写的景物

山亭夏日唐·高骈描写的景物《山亭夏日》这首诗里描写的景物可真是一幅绝妙的夏日画卷呢!我有一次去山里游玩,就像是走进了这首诗里的场景。
那是一个特别热的夏天,我一进山,就感觉像是进了一个天然的大空调房,凉快极了。
这让我一下就想起了诗里的感觉。
诗里先提到了“绿树阴浓夏日长”,嘿,那山上的树可真是多啊!一棵挨着一棵,就像一群好朋友手拉手似的。
那些树的枝叶特别茂盛,密密麻麻地交织在一起,阳光都很难透进来呢。
走在树下,地上全是斑驳的影子,就像一幅水墨画。
我站在一棵大树下,抬头往上看,那绿色浓得呀,感觉都要流下来了,就像有人在上面涂了一层厚厚的绿色颜料。
这树荫可真是夏日里的宝贝,让人感觉特别清爽,我都想在这树荫下睡个午觉了。
“楼台倒影入池塘”,这一句写得可太妙了。
山里有个小池塘,旁边有一座古旧的小亭子。
那亭子的影子就倒映在池塘里,就像镜子里又有一个一模一样的亭子。
池塘里的水特别清澈,能清楚地看到水里的鱼儿在亭子的倒影下游来游去。
微风吹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亭子的倒影就跟着晃动起来,就像在跳舞一样。
我坐在池塘边,看着这画面,都看呆了,感觉时间都停止了。
还有“水晶帘动微风起”,这微风就像个调皮的小娃娃。
它轻轻地吹过,池塘边的那些水草就跟着摆动起来,就像绿色的绸带在飘舞。
水面上泛起的波纹,就像水晶做的帘子一样,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
这微风带着丝丝凉意,吹在脸上,把夏天的燥热一下子就吹走了。
最后“满架蔷薇一院香”,在山边的一个小院里,真的有一架蔷薇呢!那蔷薇花开得正盛,粉粉的、红红的,一朵挨着一朵,就像一群小姑娘在争奇斗艳。
花香弥漫了整个院子,我一走近,那香味就扑鼻而来,甜甜的、香香的,让人心旷神怡。
这花香和绿树、池塘、微风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如梦如幻的夏日山亭美景,就像《山亭夏日》这首诗描绘的那样,让我流连忘返。
《山亭夏日》赏析-作文材料.doc

《山亭夏日》赏析-作文材料
绿树浓荫,夏日悠长,阳台映在池塘里。
水晶窗帘在微风中飘动,玫瑰充满芬芳。
《高篇·山亭》中的一首夏歌,只有短短的几个字,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深刻地表达了闲适的夏日景象。
绿树随风起舞,蓝色的池底显示出水边的阳台和地平线上的云影。
风带来的涟漪给宁静的景色增添了一些生机和活力。
突然,微风卷起院子旁的树荫,凝视着玫瑰盛开的庭院。
气流带来的香味在庭院和山野之间随风飘散。
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景象啊!难道这不是都市人追求的宝贵休闲吗?简而言之,夏天的风景宁静而充满活力。
这就像闻到了风中飘来的花香。
山亭夏日古诗意思解释简单

山亭夏日古诗意思解释简单《山亭夏日》通过对夏日里帘动、花香的细致描写,来表达出诗人对夏天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亭夏日古诗意思解释简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山亭夏日原文: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翻译: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水晶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注释:浓:指树丛的阴影很浓稠(深)。
水晶帘:是一种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
比喻晶莹华美的帘子。
蔷薇:植物名。
落叶灌木,茎细长,蔓生,枝上密生小刺,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圆形,花白色或淡红色,有芳香。
花可供观赏,果实可以入药。
亦指这种植物的花。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绿树阴浓夏日长”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阴特别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
《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
“楼台倒影入池塘”这里诗人是从视觉写夏日,写看到的景观。
诗人看到平静的池塘倒映着远近不同的亭台楼阁的倒影,心情自然怡然舒一爽,于是才写出如此富于美感的诗句来。
“入池塘”的“入”字用得好,他不仅写出了明净与清新,也写出了动感,写出了池塘容山容水容亭台楼阁的胸怀,把池塘写大了。
“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
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非常美妙。
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山亭夏日意思全解

山亭夏日意思全解山亭夏日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所作的一首诗,通过描绘山亭夏日的景色和描绘主人公的情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本文将对《山亭夏日》的意思进行全面解析,并结合标题中心扩展下述。
我们来看一下《山亭夏日》的全文:山亭夏日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的前两句“山亭夏日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意味着作者在一个夏日的山亭上,感受到了清凉的气息,并仰望着天空中的牵牛织女星。
这里的“山亭”可以理解为一个偏僻、清幽的地方,而“夏日凉如水”则表达了夏日的凉爽和宜人。
牵牛织女星是中国传统民间故事中的主人公,也是古人对于爱情的象征。
作者通过描绘夏日的凉爽和牵牛织女星,展示了一种宁静、美好的夏日景象。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诗的后两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里的“天阶夜色”指的是夜晚的天空,而“凉如水”则强调了夜晚的凉爽感。
作者用“卧看”来形容自己在山亭上仰望星空的姿态,这种姿势既表达了对美景的欣赏,也暗含了对岁月流转的思考。
通过《山亭夏日》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于人生的思考。
他用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美丽宜人的夏日山亭景象,以及夜晚的静谧和凉爽。
同时,通过描绘天空中的牵牛织女星,他也表达了对于爱情和美好事物的向往。
在标题中心扩展下,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山亭夏日》这首诗所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意思。
夏日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而山亭则是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
作者在山亭夏日的景色中,感叹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流逝。
他通过描绘宁静的夏日景象,表达了对于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于人生的思考。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人们常常忙于工作和追求物质上的成功,而忽略了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山亭夏日》这首诗正是在呼唤人们回归自然,静心欣赏美景,思考人生的意义。
诗中的山亭和牵牛织女星都象征着宁静、美好和纯粹的事物,它们通过与作者的互动,让他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流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读书随笔宁静夏夜品《山亭夏日》
现在年龄大了,闲云眼睛既近视又老花,不大读长篇文学作品,愈发喜爱读短小的散文,或隽永的小诗。
今天晚上读了唐代高骈的诗作《山亭夏日》,觉得颇有意境。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译文】盛夏时节,绿树葱郁,树阴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清澈的池塘中映射出楼台的倒影。
微风拂过,水晶一样的帘子轻轻晃动。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写在山间幽静的庭院里,满眼皆绿树浓阴,楼台在水池中留下倒影,微风拂过,水晶一样的帘子轻轻晃动,蔷薇的香气也随之荡漾,充盈到庭院的每一个角落,传神地描绘了夏日山亭的悠闲与宁静。
首句“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日烈,“树阴”才“浓”。
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
“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十分清晰。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含蓄精巧的,有两层意思: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何等美妙;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看到了蔷薇,精神为之一振。
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为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和醉人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