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并发症

合集下载

干细胞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干细胞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干细胞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干细胞移植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治疗手段,可以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功能不全等。

然而,干细胞移植并非没有风险,一些常见的并发症可能会出现。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干细胞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以及处理方法。

首先,干细胞移植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GVHD 是一种由移植来的免疫细胞攻击受体机体组织引起的疾病。

GVHD 可以分为急性GVHD 和慢性 GVHD 两种类型。

急性 GVHD 通常在移植后 100 天内发生,症状包括皮肤瘙痒、恶心、呕吐、腹泻、黄疸等。

慢性 GVHD 则在移植后 100 天后可能出现,患者可能出现瘢痕增生、眼部干燥、关节痛等症状。

处理 GVHD 的方法包括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和他克莫司,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攻击。

另外,可以使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来减轻炎症反应。

对于急性GVHD 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类药物的联合治疗效果更好。

其次,感染是干细胞移植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由于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免疫系统受损,因此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感染。

感染可以影响移植的存活和康复。

处理感染的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和抗真菌药物来控制病原体的生长。

此外,合理的卫生措施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体液和提高个人卫生水平。

另一个常见的并发症是移植相关性血管炎(TRV)。

TRV 是由移植后的放疗或化疗导致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所致。

TRV 可能导致肺部炎症、积液和肺动脉高压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导致呼吸衰竭。

处理 TRV 的方法包括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抗炎药物来减轻血管炎症。

对于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可能需要额外的治疗,如使用肺动脉扩张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此外,干细胞移植后还可能出现骨髓抑制、输液反应和移植物排斥等并发症。

骨髓抑制是因为放疗和化疗的毒性作用导致造血功能抑制。

处理方法包括输注造血干细胞或使用促造血药物来刺激骨髓功能恢复。

干细胞移植手术并发症及处理方法解析

干细胞移植手术并发症及处理方法解析

干细胞移植手术并发症及处理方法解析干细胞移植手术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包括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它的疗效和潜力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确认,但与此同时,一些并发症也可能出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干细胞移植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提供一些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1. 移植物排斥反应移植物排斥反应是干细胞移植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它分为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两种类型。

急性排斥反应常在移植后的几周内出现,症状包括发热、皮疹、腹泻、黄疸等。

慢性排斥反应则通常在移植后的几个月或数年后出现,症状较为轻微。

处理急性排斥反应常常包括改变免疫抑制剂方案、给予更强效的抗排斥治疗药物等。

对于慢性排斥反应,主要目标是减轻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能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2. 移植相关性肺损伤(TRALI)TRALI 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其主要特点是肺部功能障碍。

TRALI 可能由供体抗体或输血成分引起。

其症状包括呼吸急促、低氧血症、发绀等。

处理 TRALI 的关键在于及时确认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机械通气、使用氧气浓缩器、输液等。

此外,在手术前筛查供体血液和及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也是预防 TRALI 的重要措施。

3. 移植相关性微血管病(TA-TMA)TA-TMA 是一种以血管内溶血为特征的并发症,可以导致脏器功能衰竭。

常见症状包括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贫血等。

治疗 TA-TMA 的方法包括停用干细胞移植后的免疫抑制剂、输注血小板、使用血浆置换等。

及早诊断和干预是预防和治疗 TA-TMA 的关键。

4. 细菌和真菌感染由于干细胞移植后的免疫抑制治疗,患者对细菌和真菌感染的风险大幅增加。

感染可能发生在移植后的早期或晚期。

处理感染的方法包括使用广谱抗生素、镇痛剂、抗真菌药物等。

此外,维持适当的医疗设施环境卫生和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对预防感染也至关重要。

5. 性功能损害性功能损害是干细胞移植手术后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并发症之一。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并发症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并发症

移植后的并发症 1)移植物抗宿主病:尽管有GVHD的防治,但GVHD仍是植⼊成功后的严重并发症,重者可导致移植失败。

GVHD分急性和慢性⼆种。

①急性GVHD:Allo⼀移植后l00天内出现的GVHD称急性GVHD(aGVHD)。

10天内发⽣的GVHD称为超急性GVHD.受损的靶器官为⽪肤、肝脏和消化道,临床表现为⽪肤红疹、斑丘疹、⽔疱甚⾄剥脱性⽪炎;黄疸,腹痛,腹泻;转氨酶和胆红素升⾼,ALP升⾼,可进展为暴发性肝功能衰竭。

根据累及的器官和严重程度分为I~Ⅳ级。

II~Ⅳ级代表中⾄重度,与死亡率显著相关。

如果⽪疹⾯积超过体表的50%或胆红素超过6mg%或腹泻量超过1500ml时提⽰aGVHD已进⼊Ⅲ度以上,这是病危的信号。

⼤剂量甲泼尼龙,CsA和抗胸腺细胞球蛋⽩(ATG)治疗aGVHD有效。

抗胸腺或抗淋巴细胞球蛋⽩,抗CD25单抗(塞尼哌,Zanapax)亦⽤予aGVHD的治疗,尤其是严重的病例。

②慢性GVHD:移植100天以后发⽣的GVHD 称慢性GVHD(cGVHD)。

可由急性GVHD延续,亦可开始就呈慢性发作,cGVHD临床症状类似⼲燥综合征、红斑狼疮或硬⽪病等⾃⾝免疫性疾病。

局限性cGVHD表现为各种⽪肤病和肝功能损害。

⼴泛性cGVHD除了局限性cGVHD的临床表现外还有眼、⼝⼲燥,全⾝⽪肤和多器官累及。

可采⽤强的松,沙利度胺(Thalidomide),IVIG或抗CD20单抗(美罗华)等单⽤或联合进⾏治疗。

2)间质性肺炎:与aGVHD反复发作和免疫抑制药物的反复使⽤有关。

巨细胞病毒(CMV)引起的间质性肺炎常出现于移植后2~3个⽉。

虽然,9anciclovir对巨细胞病毒引起的间质性肺炎有效,SMZ对肺孢⼦⾍引起的间质性肺炎有效,IVIG对⼆者均有效,但是预后并不乐观。

 考试⼤站整理 3)肝静脉闭塞病(veno occlusive disease,VOD):是⼀种以肝内⼩叶中央静脉及其窦状隙纤维性闭塞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般发⽣在移植后的3周内,危险因素有:①移植前有活动性肝炎或肝功能不正常。

干细胞移植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处理方法

干细胞移植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处理方法

干细胞移植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处理方法干细胞移植手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已经在多个领域展示了令人瞩目的疗效。

然而,类似于其他手术,干细胞移植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了解常见并发症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对于患者的恢复和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干细胞移植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相应的处理方法。

1.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干细胞移植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它是由于供体的免疫细胞攻击受体的组织引起的。

常见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皮疹、黄疸、腹泻、发热和全身不适。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皮质类固醇等,同时进行对症治疗。

2. 感染感染是干细胞移植手术后另一个常见的并发症。

由于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患者对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更容易发生。

常见的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和血流感染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并加强预防措施,如手卫生、合理饮食和避免接触患者。

3. 输液反应在干细胞移植手术过程中,患者接受输液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有时患者对输液过程中使用的血液制品产生过敏反应。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寒战、皮疹、呼吸急促等。

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停止输液并立即补充抗组胺药物、皮质类固醇等。

4. 内脏并发症干细胞移植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多种内脏并发症。

这包括肝脏、肾脏、心脏和肺部等器官的损害。

治疗方法主要根据损害的病理过程,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治疗,如肝保护药物、血液净化治疗等。

5. 充血性心力衰竭干细胞移植手术后,患者可能因为充血性心力衰竭而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等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心脏康复和改善生活方式。

6. 骨髓抑制干细胞移植手术后,可能出现骨髓抑制现象,导致患者的造血功能暂时受损。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补充造血因子和输注输血制品,如红细胞、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等。

7. 移植物器官损伤干细胞移植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移植物器官的损伤,如移植物肾损伤、移植物肝损伤等。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已成为恶性血液病、某些实体肿瘤、遗传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

然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由于包括预处理在内的大剂量放化疗、移植物与宿主之间的免疫反应及感染等原因均可能造成肺组织损伤产生肺部并发症。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仍是移植最常见的并发症和移植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近年来预防感染措施的加强及新的有效抗生素应用等使感染性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有所下降;然而,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并没有出现下降。

据文献报道移植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前者为35%,后者则高达65%。

随着新的移植技术的开展,如H1A单倍体相合移植、非亲缘供者移植、CD34阳性细胞分选移植等,高强度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导致新的耐药菌出现,给移植患者感染性肺部并发症的诊治又提出了新的挑战;非感染性肺损伤诱因多与药物、放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相关,导致特发性炎症、出血等,由于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诊断较为困难,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常导致误诊或漏诊,从而延误患者的抢救治疗。

本文就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肺部这两大类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作一介绍。

一肺部感染性并发症1.细菌感染细菌感染可发生在HSCT后的任何时期,近年来国外报道由于移植后黏膜炎、预防性使用瞳诺酮类抗生素和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移植后细菌感染引起的菌血症多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占50%以上。

在我国移植后细菌感染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但革兰氏阳性菌比例也有上升趋势。

临床上大部分革兰氏阳性菌为凝固酶阴性的葡萄菌、甲型溶血链球菌、肠球菌属、芽抱杆菌和棒状杆菌。

革兰氏阴性菌多为大肠杆菌、克雷伯氏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发生与严重的胃肠道粘膜损伤有关,其中耐药菌的产生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

HSeT后的感染多较为凶险,发展快,病死率高,所以发现有肺部感染,即应给予积极有效的经验性治疗。

胡桂生教授讲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并发症及处理办法有哪些

胡桂生教授讲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并发症及处理办法有哪些

胡桂生教授讲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并发症及处理办法有哪些?(1)移植后早期发生的出血性膀胱炎与移植预处理中应用大量化学药物,尤其是与环磷酰胺有关。

临床表现为为尿急、尿频、尿痛及血尿。

预防措施有输入环磷酰胺时要大量饮水,每天饮水3000ml 以上,促进排尿。

(2)间质性肺炎:其病原以巨细胞病毒占首位,也可见于其他病原微生物以及免疫性损伤所致。

临床表现为气短、干咳,体温升高,逐步发展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血氧饱和度及血氧分压降低。

注意事项:①出洁净室后,室内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早晚进行紫外线照射房间1小时,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限制探视人员,外出时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戴口罩。

如果有咳嗽、吐痰等呼吸道症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及早采取治疗措施。

②常规抽血检查巨细胞病毒,若出现阳性,无论有无症状,都应坚持治疗。

③药物预防可用大蒜素、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及丙种球蛋白等。

(3)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由于供受体之间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抗原不同,植入的免疫活性细胞(主要是T细胞)被受体抗原致敏而增殖分化,直接或间接地攻击受体细胞所致,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分为急性和慢性,100天以内发病的为急性GVHD,100天以后发病为慢性GVHD。

①临床表现:皮肤斑后疹,有程度不一的瘙痒,多发生于手掌、足底、耳后、面部、颈部、躯干、四肢。

口腔颊黏膜、口唇、腭部可有黏膜白斑、溃疡,可引起口腔疼痛,造成进食困难。

眼部可出现角膜、结膜炎、眼干、异物摩擦感。

肝脏表现为肝功能异常。

肠道表现为腹痛、腹泻、墨绿色水样便、恶心、呕吐、食欲缺乏等。

②预防:a.保持皮肤清洁,洁净室内每天用1:2000氯已定,洁净室外用温水进行全身擦浴。

b.穿着清洁柔软的内衣,避免擦破皮肤,注意观察皮疹颜色、出现的时间、面积;皮肤痒时勿用手抓破皮肤、保持床单清洁,勤换内衣。

c.每日按时用口泰及碳酸氢钠漱口,将漱口液在口腔内含漱1~2分钟,起到口腔清洁的作用。

干细胞移植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干细胞移植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干细胞移植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干细胞移植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可以用于许多疾病的治疗,尤其是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疾病。

然而,干细胞移植并非没有风险,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并发症。

在进行干细胞移植治疗时,及时预防和妥善处理这些并发症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干细胞移植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一、感染感染是干细胞移植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可能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感染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无菌环境,包括医疗机构和个人卫生两个方面。

医疗机构需严格执行洁净手术和操作规范,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个人卫生方面,患者和照料者需经常洗手、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并避免接触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真菌等。

如果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应尽早就医并按照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GVHD是干细胞移植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移植物的免疫细胞攻击患者正常组织所致。

预防和处理GVHD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降低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移植来源,如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免疫抑制治疗,如使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积极控制GVHD的预发动症状,如皮肤疹、腹泻等;及时诊断和治疗GVHD,如使用免疫抑制剂、光化学疗法等。

三、移植后的再发病移植后的再发病也是干细胞移植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由于干细胞移植并不能保证完全根除基础疾病的残余病灶,因此患者在术后可能仍然面临再发病的风险。

预防再发病的关键是在移植前彻底评估疾病风险,并进行充分的术前治疗,比如化疗和放疗。

术后,则需要定期进行病情监测和复查,如骨髓穿刺、血液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再发病。

四、移植相关性肺炎(TRP)TRP是干细胞移植术后早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是由于感染、基础疾病和化疗等因素导致免疫抑制和肺功能障碍。

预防TRP的关键在于加强术后的肺部护理和控制感染,比如排除患者周围的病原体和污染源,应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进行预防。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长期合并症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长期合并症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长期合并症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近年来,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以下简称移植)技术的进步,移植后长期生存人数得以持续增加。

移植后生存2年以上且无原发病复发的患者中约80%获长期生存,但移植后长期生存者仍面临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及继发二次肿瘤等长期合并症的风险。

长期合并症的发生受多种移植治疗因素的影响,包括预处理用药、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防治用药等,也与患者年龄、性别、移植前合并症等相关。

移植后长期合并症的出现直接影响到长期生存者的生活质量及非复发死亡率。

因此,对移植后长期生存者进行终身随访,筛查和管理移植后长期并发症是极为必要的。

本共识重点介绍不同系统长期合并症的发病率、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随访建议。

一、心血管疾病(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危因素移植后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为冠状动脉粥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和心功能不全。

移植后长期生存者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倍。

长随访研究显示,allo-HSCT后15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5%。

allo-HSCT后5年冠心病发生率为 3.2%~4.1%,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为1.7%~3.0%。

与普通人群相比,移植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年龄更低,如移植患者发生首次心肌梗死的中位年龄为53岁,而普通人群为67岁。

移植后冠心病发病与放疗(累及心脏区域)、高血压、糖耐量受损、血脂异常等有关。

移植后心功能不全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移植前化疗疗程(≥5个)、移植前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移植后严重急性GVHD、移植后重症感染等。

(二)心血管危险因素(CVRF)CVRF指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代谢异常,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

allo-HSCT患者合并CVRF 的风险也增加,移植后10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37.7%、18.1%、46.7%。

全身放射治疗(TBI)、糖皮质激素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的应用使CVRF 的发病风险增加,而CVRF可促进移植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干细胞移植后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方法

干细胞移植后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方法

干细胞移植后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方法1.移植反应:移植反应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急性移植反应通常在移植后几天内出现,症状包括高热、发冷和呼吸困难等。

慢性移植反应通常在移植后几个月或几年内出现,症状包括皮疹、呕吐和腹泻等。

为了预防移植反应,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状况选择合适的抗排斥药物。

如果发生移植反应,及时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2.感染: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的感染。

为了预防感染,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例如勤洗手、避免人群拥挤场所以及避免接触可能存在病原体的食物。

同时,医生可能会给患者预防性的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3.脱发:干细胞移植后,患者通常会经历暂时的脱发。

这是因为干细胞移植中使用的化疗药物会破坏快速生长的毛囊细胞。

尽管暂时脱发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它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处理脱发,患者可以选择戴假发或穿戴帽子等来隐藏脱发的症状,同时,医生可能会给患者开具一些特定药物来促进头发的再生。

4.慢性器官损伤:干细胞移植可能会导致慢性器官损伤,尤其是心脏、肝脏和肺部等。

为了预防慢性器官损伤,医生会监测患者的器官功能,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患者也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接受体检以确保身体的健康。

5.移植物抗宿主病:这是干细胞移植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在移植后几周到几个月内出现。

症状包括皮疹、黄疸、腹泻和肝脾肿大等。

为了预防和处理移植物抗宿主病,医生可能会给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皮质类固醇等药物。

总结而言,干细胞移植后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但大多数并发症都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及时处理得到控制。

患者需要与医生密切合作,遵循医嘱,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身体的健康。

此外,患者也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提高自身免疫力,例如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的运动和充足的休息。

干细胞移植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但同时也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来确保干细胞移植的成功。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感染的CT表现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感染的CT表现
]937
HSCT术后肺部感染的时间及病原体特点 70例CT诊断肺部感染患者移植术后的发生
时间为20~2920天(8年),平均329天。术后1个 月内发病者6例(8.57%,6/70);l~4个月19例 (27.1%,19/70);5~12个月31例(44.3%,31/
万方数据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年第25卷第ll期
图7A
HscT术后7个月,右上肺团块状影,内部见空洞,呈空气新月征,胸腔镜下右肺局部病变楔 图7B同一患者,手术标本
as
plications following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Methods pulmonary
CT
weU
as
images of seventy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HSCT were retrospectively
断及了解临床治疗过程中病变的形态变化特点,具
临床资料 搜集2012年3月~2014年4月有HSCT史而 并发肺部感染在本院诊治的70例患者的完整临床
作者简介:何桂平(1979一),女,江苏东台人,毕业于扬州大学,本
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
通信作者:黄振健E-mail:hgpxzy@163.com
中图分类号:R563.1;R(2015)11—1936一05
Tlle Cr
apMIIc鹤of
Objective
puImonary infectio璐after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m砸plantation
HE G“i—piHg,HUANG Z^e聍一j缸起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肺部合并症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肺部合并症

弥漫性肺泡出血的影像学及病理表现
肺野内弥漫的毛玻璃样改变,伴肺 内间隔组织增厚,形成“铺路石” 征。
肺泡腔内见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arrows). (H and E, x100)
弥漫性肺泡出血病因

发生DAH的高危因素包括:高龄,TBI,清髓性预处 理方案,异基因HSCT,重度急性GVHD,移植前呼吸 道炎症反应。 移植前肺功能状况、延长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 及血小板数量下降与DAH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 总之,肺损伤、炎症反应及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参与 其发生,其与IPS发生相似。



特发性肺炎综合征影像学及病理表现
高分辨CT显示双肺斑片状实变影 及毛玻璃样改变。
肺泡间隔由于水肿及细胞浸润增厚(arrow) ; 肺泡腔内见肺泡上皮细胞增生、脱落,纤维 素样渗出及透明膜形成(arrowheads) 。(H and E, x250)
特发性肺炎综合征治疗与预后

BO的确诊:依赖于肺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由于BO的 发生呈现局灶性的特点,因此经支气管肺活检往往不 能够满足取样的需要,常出现假阴性结果。开胸活检 被认为是取样的较理想方法。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影像学及病理表现
右下肺支气管扩张,整体肺通透性增强。 细支气管周围间质组织见单个核细胞浸润 (arrows).

起病时间:BOOP往往在移植后1个月至2年内起病。 临床表现:干咳、呼吸困难和发热。

肺功能检查:显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障碍,气流量 无变化的情况下出现低氧血症。
胸部影像学:显示双肺野或单肺野有斑片状阴影,或密度增高呈 毛玻璃样或有结节样阴影。疾病活动时NO呼出实验浓度增高,疾 病稳定时NO浓度降低。 BOOP的确诊:需经支气管肺活检,更多时需开胸活检。其典型 表现为呼吸管腔内的斑片状纤维化生成,并由不成熟的纤维母细 胞组成的肉芽组织象塞子样堵塞住远端呼吸道,肺泡管和支气管 旁的肺泡。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肺部并发症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肺部并发症
P l n r o p i to s a t r h ma o o ei t m elt a s l n a i n B AN L - i u mo a y c m l a i n f e t p itc se c l r n p a t t I f f ;CHE h o xa . c e o l e N S a — in D p rme t o s iao y e at n f Re p r tr Me ii e T e i t Af l td d cn , h F r f i e Ho p tl W e z o Me i a o lg , W e z o s ia si , a nhu dcl C l e e nhu 3 50 2 0 3,C ia hn
谱抗生素的应用 , 导管留置等 因素均使真菌感染 的 机会大大增加 , 中以肺 部真菌感染最 多。H C 其 ST
早期 是移植 过程 中最 易发 生真菌 感染 的阶段 。侵袭 性真 菌病 的症状 不 典 型 , 断 较 为 困难 。常 见 的症 诊
患者 目 前仍存在较高的死亡率 , 这主要是 H C S T后 易并发全身多脏器的病变, 其中尤 以肺部并发症多
1 1 侵 袭性 真 菌病 .
难, 死亡率高 , 预防性治疗及临床经验性治疗非常重
要 。移植 前可 口服伊 曲康 唑预 防 。应 用集 落刺激 因 子 能缩 短粒细胞 缺乏 时 间 , 真 菌 的预 防 有 益 。积 对 极 防 治 移 植 物 抗 宿 主 病 ( rt ess ot i ae Ga - r - s ds s, fv u h e G H , 对真 菌感 染 的预 防起 了重 要 的作 用 。对 V D)也
hp f uv a f aet wt am o  ̄c ai ac , acr u i m n i ae n ee cdsr oeo ri rptns i he m l a m l nny cne,at m u eds ssadgnt i - s v o l i h o l g o e i o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并发症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并发症

金标准:肺活检,在临床上难以实现
临床诊断标准:
合并慢性GVHD 肺功能FEV1/FVC < 0.7且FEV1< 75 %预计值、 RV > 120
%的预计值或病理学依据证实为阻塞性支气管炎
胸部高分辨率CT 示呼气相空气潴留征 、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壁增厚 、双肺过度充气。
排除其他可致 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原因如感染、COPD等 排 除GVHD引起的肺部其他并发症
孢西丁、头孢美唑、亚胺培南
2021/6/3
14
肺部弓形虫感染
症状:中枢神经系统 治疗:复方磺胺甲恶唑/阿托伐醌、克林霉素、乙胺嘧啶
2021/6/3
15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
2021/6/3
16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
植入综合征
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肺纤维化
弥漫性肺泡出血
接受全身照射预处理的移植患者约7%发生有症状的放 射性肺炎, 而大部分的患者虽有胸部影像学的改变但无 明显临床症状
发生在放疗结束后6周到6个月
2021/6/3
44
临床表现
发热 、 白细胞增多和胸部X 射片肺实质浸润 胸部高分辨率CT可见双肺对称的毛玻璃样浑浊影和实变 可进展为不可逆的局部肺纤维化,也可同时产生
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
2021/6/3
39
TRALI治疗
主要是给氧等对症支持,一必要时可行机械通气 激素和他汀累药物可能有效
2021/6/3
40
肺水肿(pulmonary edema, PE)
是移植后早期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常发生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2至3周
2021/6/3
41
PE临床表现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现状与进展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现状与进展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现状与进展
郑焱华;任芮林;李晓帆
【期刊名称】《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年(卷),期】2024(23)1
【摘要】巨细胞病毒(CMV)肺炎是常见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因CMV肺炎预后高度不良,需行必要的干预手段以防止CMV 再激活进展至CMV肺炎。

目前临床上主要依据抢先治疗策略用药,其用药时机取决于早期诊断的时效性,而CMV肺炎的早期诊断在临床上现有可行方法学及手段较为有限,诊断金标准的操作具有一定创伤性和侵入性,且检出时效较差。

本综述总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CMV肺炎的诊断及药物预防治疗的临床现状与进展,探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总页数】7页(P126-132)
【作者】郑焱华;任芮林;李晓帆
【作者单位】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福建医科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1
【相关文献】
1.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2.探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关系
3.实体器官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
炎的防治策略——ATS巨细胞病毒肺炎的诊治指南解读4.多源化巨细胞病毒DNA 定量检测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肺炎诊断中的应用5.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感染人巨细胞病毒性肺炎防治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成功救治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真菌感染

成功救治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真菌感染

成功救治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真菌感染侯兰芬;郭晓;李栋梁;郭宏谋;王志伟;李文静;王友君;孙宇【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年(卷),期】2009(22)4【摘要】肺部真菌感染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敏感的检测方法,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

我院成功救治1例亲属间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病例,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3页(P64-65,封2)【作者】侯兰芬;郭晓;李栋梁;郭宏谋;王志伟;李文静;王友君;孙宇【作者单位】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石家庄,050082;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石家庄,050082;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石家庄,050082;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石家庄,050082;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石家庄,050082;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石家庄,050082;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石家庄,050082;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石家庄,0500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R519【相关文献】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耿良权;刘会兰;孙自敏;王祖贻;汤宝林;童娟;姚雯2.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6例临床分析 [J], 童娟;刘会兰;孙自敏3.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肺部真菌感染、肛周感染1例 [J], 杨艳梅;杨同华;刘建琼;陆智祥;虞利群4.联合用药成功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真菌感染1例 [J], 王昱;许兰平;黄晓军5.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细胞免疫重建与真菌感染的相关性 [J], 彭新国; 孙长华; 安佳佳; 崔艳芳; 董艳; 王健; 高梅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晚期肺部并发症的相关研究的开题报告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晚期肺部并发症的相关研究的开题报告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晚期肺部并发症的相关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然而,移植后晚期肺部并发症是影响移植后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尽管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等治疗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移植后晚期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仍然很高。

因此,深入了解移植后晚期肺部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allo-HSCT后晚期肺部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分析其与患者的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移植后晚期肺部并发症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三、研究内容:(1)回顾性分析200例接受allo-HSCT患者的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移植类型、移植前患者病情和治疗情况、移植后并发症等。

(2)对移植后晚期肺部并发症的病因和临床特征进行研究。

(3)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移植后晚期肺部并发症的治疗效果。

四、研究方法:(1)回顾性分析:收集200例接受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移植后晚期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类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对移植后晚期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2)实验研究:采用小鼠模型,探究异基因移植后肺部炎症的发生机制。

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等技术研究肺部细胞组成的变化和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五、研究预期结果:(1)明确移植后晚期肺部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

(2)探究肺部炎症在移植后晚期肺部并发症中的作用。

(3)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移植后晚期肺部并发症的治疗效果。

六、研究进度安排:第一年:回顾性分析;研究肺部炎症在移植后晚期肺部并发症中的作用。

第二年:实验研究;筛选治疗方案。

第三年:优化治疗方案;完成论文撰写。

干细胞移植术后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干细胞移植术后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干细胞移植术后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干细胞移植作为一种现代医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干细胞移植术的成功率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移植后的护理和患者的身体状况。

尽管干细胞移植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但仍然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

在此文章中,我们将会讨论干细胞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1. 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简称GVHD)GVHD 是干细胞移植术后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它是由供体免疫细胞攻击受体体内的组织引起的。

GVHD 可以累及皮肤、肝脏、肠道等多个器官,症状包括皮疹、恶心呕吐、腹泻、黄疸等。

处理 GVHD 的方法包括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如环孢素、骨髓抑制素等。

此外,光疗和风湿药物也可以作为治疗手段。

2. 移植物失败移植物失败指的是干细胞移植后造血功能无法恢复或难以维持的情况。

造血干细胞移植失败的原因可能包括供体或受体的造血干细胞质量不佳、移植前的治疗不充分、感染等。

治疗移植物失败的方法取决于具体原因,可能包括再次移植、改变免疫抑制剂方案等。

3. 细菌感染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免疫系统通常会受到压制,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细菌感染在干细胞移植术后非常常见,可能会引发肺炎、腹膜炎、尿路感染等。

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的关键是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如手卫生、环境清洁等,并根据感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4. 真菌感染真菌感染是干细胞移植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它往往发生在移植后几周至几个月的时间内,主要由于免疫系统的抑制以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

真菌感染可以侵犯各个器官,例如血液感染、肺部感染、消化道感染等。

预防真菌感染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用药史以及症状,必要时进行真菌培养,并进行有效的抗真菌治疗。

5. 并发症后的出血干细胞移植后可能出现出血的并发症,如鼻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这可能是由于移植后的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引起的。

处理出血的方法包括输注血小板、止血药物的使用以及外科处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感染性并发症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感染性并发症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感染性并发症64?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6年2月第33卷第2期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感染性并发症张英为综述;蔡后荣审校摘要:造血于细胞移植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血液系统肿瘤及实体器官肿瘤患者提供了希望.但移植后感染性并发症很常见,尤其肺部感染更具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综述了造血干细胞器官移植后肺部感染性并发症的特点及治疗,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肺;感染中圈分类号:R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69(2006)02-0064-04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HSCT)现已广泛用于临床,除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实体肿瘤外,也可治疗非恶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随着HSCT的深入进行,移植后感染性并发症的问题日益突出,其中肺脏是较常见受累部位,因此倍受关注.本文就肺部感染性并发症及相关问题综述如下.1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大约60%的HSCT患者会发生肺部并发症,包括感染性并发症和非感染性并发症.由于肺组织结构相当脆弱,血供丰富,因此成为移植后各种并发症最常发生的部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j.许多研究均已提示,移植前肺功能异常可能预示着发生后续肺部并发症和死亡的危险j.就HSCT而言,移植前采用清髓性预处理,造成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移植后为预防和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 hostdisease,GVHD)使用外源性免疫抑制剂造成原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受到破坏,以及GVHD本身等,这些均成为诱发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2HSCT后肺部感染的微生物谱及大致时限Soubani等J总结了HSCT后肺部感染性并发症的微生物谱及大致时限:①在移植后的第一个月,即粒细胞减少阶段,以细菌(主要是来源于胃肠和口腔黏膜的G'病原体)和真菌感染为主,也可见到单纯疱疹病毒等感染;②移植后100d内,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感染多集中在这一阶段,卡氏肺囊虫等感染也可发生;③移植后的100d之后,常见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细菌(以肺炎链球菌和其它G病原体为主)等感染.3肺部感染的种类3.1细菌性肺炎细菌性肺炎可能发生于移植后的任何阶段,但在植入前有明显粒细胞减少症时更易发生.G'病原体,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在移植后最初的100d内是主要的致病因素,而G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则是导致晚期感染的主要因素j.在一些研究中心,军团菌也是院内肺炎的致病因素j.临床上通常以发热为前驱表现,但呼吸道症状和体征在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可以缺如.可能是由于缺乏中性粒细胞.胸片异常表现常很轻微,或者根本没有异常表现.但胸部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computedtomography,HRCT)可以发现50%以上患者有细小病灶.在所有可疑细菌性肺炎的病例,应尽快使用广谱抗生素(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在发热的粒细胞减少症收柑日期:2005-04-25;修回日期:2005-06-28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呼吸内科,江苏南京2100082Oo6年2月第33鞣第2患者,即使感染灶尚不明确,也应尽快使用广谱抗生素.在移植后100d内,异基因HSCT受者如果有严重的低一球蛋白血症,则静脉应用免疫球蛋白可以减少细菌感染的危险_1].至于植入前对于无症状,无发热的粒细胞减少症患者,是否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目前国际上尚未达成共识.3.2结核感染在非流行区,HSCT后结核感染并不常见,发病率大约只有0.1%一0.5%l1.,然而Ip等人的研究却显示,香港地区HSCT后结核感染发生率为5.5%,显着高于其他发达国家的发病率].他们总结的HSCT后结核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异基因移植本身,全身放疗及慢性GVHD等J,也就是说,在异基因HSCT后发生的GVHD,消弱或中断了宿主抗结核免疫防御机制的重建,从而为结核感染创造了有利条件.Camara等的研究发现:①与自体HSCT相比,异基因HSCT更易发生结核感染;②感染通常发生于移植后的晚期阶段,中位发生时间为移植后324d;③感染部位以肺脏最为常见, 大约80%的病例有肺部感染;④在异基因HSCT受者中,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反应良好,但死亡率也较高(约25%).?3.3非结核分支杆菌(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NTM)感染tNTM是一种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病原体,在免疫功能健全的宿主很少引起疾病,而在器官移植等免疫功能受损者中则可致病.以往的研究提示,在HSCT受者中发生NTM感染者并不常见r,但近期的报道却有悖于此], Weinstock等研究了57l例HSCT患者,报告的NTM感染率比过去研究高出5—20倍,其中确诊16例(2.8%),疑诊34例(6%);16例确诊患者中有6例为肺部感染.究其原因,感染率升高可能与接受移植的人数增加,强化应用免疫抑制剂,移植受者生存期延长,诊断方法改进等有关.由于NTM的疏水性及细胞内结构特性,严重阻碍了有效化疗,使得治疗相当困难;而且,NTM的耐药也与亚群种类有关,目前65?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有效药物包括利福喷丁,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3.4巨细胞病毒(CMV)在未使用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的条件下,HSCT发生CMV肺炎多在移植后的100d以内,异基因移植的发生率约20%一35%,自体移植的发生率约1%一6%….异基因HSCT受者发生CMV肺炎的危险性高,主要与延迟重组细胞毒性T细胞反应,以及预防GVHD而应用免疫抑制剂等有关.自体HSCT后cMV感染率显着低于异基因HSCT,原因主要是无GVHD以及移植后很少使用免疫抑制剂,其次, 自体移植后免疫重建往往早于异基因HSCT. 目前认为,血清阳性受者体内潜在病毒的再活化是CMV发病的主要原因…,当然,感染也可以来自献血员或HSCT供者.CMV肺炎的临床表现并不特异,干咳,发热,低氧血症等是典型表现,在部分病例可进展为呼吸衰竭.胸片常提示双侧间质性改变,但局灶性或弥漫性实变影及结节影也可以见到.胸部HRCT上可见到磨玻璃影.在肺组织内见到病毒包涵体即可确立诊断,但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或细胞学检查因取材有限,往往不能诊断.更昔洛韦具有抗病毒效应,治疗CMV肺炎时可单剂使用或与CMV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对于不能耐受更昔洛韦者或更昔洛韦耐药者,膦甲酸联合免疫球蛋白也是一种治疗选择,但尚无对照研究支持这~方案.如何采取预防措施来减少CMV感染发生深受关注.现有两项措施已被用于异基因HSCT受者中来减少CMV感染的发生,并已被写入公开发表的治疗指南中….其一,广泛预防,包括对所有高危患者在植入到后确定时期内应用抗病毒治疗;其二,通过高敏的pp56免疫组化方法或PCR检测方法,对明确为亚临床病毒血症者进行预先治疗.在采取预防措施以前的时期,CMV肺炎的起病几乎总是发生在移植后100d之间,而在应用预防措施之后,CMV肺炎的发生率有所减少,但同时起病时间也移到了移植后的晚期阶段目前,66?国际上正积极开发研制CMV疫苗,以便在移植前免疫供者,提高CMV特异性免疫力.?在未来,不断出现的免疫干预措施可能会进一步减少CMV肺炎的发生率.3.5其它病毒社区呼吸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在自体HSCT和异基因HSCT受者中,是除CMV外造成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整体而言,在以急性呼吸道疾病住院的HSCT受者中1/3是由这些病原体引起的,其中,RSV是最常被分离出的病毒,也是造成肺炎的最常见病原体….除副流感病毒发病无季节性外,其它病毒多在晚秋,冬季和早春发病.这些病毒在HSCT人群中的暴发流行常与社区暴发流行相一致.大多数患者最初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表现,出现鼻卡他,发热,咳嗽等症状.当病变累及下呼吸道时,则可表现出肺炎的相关症状和体征.RSV和副流感病毒均易引起肺炎,而流感病毒感染则很少进展为肺炎.对于尚处于植入前期,或移植后不足1个月的患者而言,RSV感染后进展为肺炎的危险性接近80%,但如果超过这个危险时期发生肺炎的危险性则会下降至不足40%10].非对照研究显示,在呼吸衰竭发生以前雾化吸入利巴韦林联合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可能会降低肺炎相关性死亡率¨;而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应用,也可以降低进展为肺炎的危险.此外,神经氨酸酶抑制剂Zanamivir和Osehamivir 可用于正常人群中以缩短病毒感染的疗程和严重性,但在HSCT受者中它们的疗效尚不肯:[12,t33O此外,一些疱疹病毒在HSCT受者中也可引起肺炎,如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人类疱疹病毒6型等.腺病毒感染则是肺炎发生的少见原因,几乎总是发生在移植后的最初3 个月内.3.6'真菌3.6.1曲菌:侵入性曲菌病是最具破坏作用的一种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异基因移植受者,是常外医见的感染性死因之一,HSCT移植前,后均可发生.在植入前,自体移植受者和异基因移植受者均可发生曲菌感染.粒细胞减少症是这一阶段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现在植入前感染率已显着下降,可能是由于应用造血干细胞生长因子和提供外周血干细胞,使得粒细胞减少症的持续时间缩短的缘故.在植入后,异基因HSCT受者是主要的易感人群,感染时间与发生慢性GVHD,继而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时段大致吻合¨.在大多数病例,侵人性曲菌病主要累及肺脏,但鼻窦,中枢神经系统也可受累.咳嗽,呼吸困难,胸膜性胸痛,咯血等是常见症状. 由于曲菌易侵犯血管,并可引起肺梗塞,因此胸痛,咯血是诊断的重要线索.当同时有癫痫和轻度偏瘫时,则是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胸部影像学可见到单发/多发结节影,空洞,段或亚段肺泡实变等.在感染的晚期阶段,坏死肺组织会与周围的肺实质分离,而形成中心为结节影,周围由空气半包围/全包围的征象.胸部CT敏感性高,能够在早期探查到异常改变, 辅助诊断.cT上高度特异性的表现是"晕环征"(halosign),即在一个肺内结节影周围由水肿或出血形成的低密度灶包围,对诊断具有较高的提示价值.确定诊断依赖于真菌培养和鉴定,包括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的培养,以及经皮肺穿刺等组织标本的鉴定,但这些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因此目前诊断侵入性曲菌病仍然相当困难.在HSCT人群中,从呼吸道分泌物中培养到曲菌则高度提示侵入性感染,阳性结果预测值约为82%_l.乳甘露聚糖是真菌细胞壁的一种成分,在发生侵入性疾病时释放,用ELISA方法可以检测.Maertens等的前瞻陛研究表明,这项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7%和98.1%,但尚需进一步研究来确定其真正的临床实用性.静脉应用两性霉素B是治疗侵入性曲菌病的标准方案,但疗效并不非常满意,且副作用大.近期,两性霉素B脂体已被用于临床,它肾毒性低,可用于轻度肾功能不全者,并可与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同时使用…,因此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6年2月第33卷第2期景.此外,三唑类药物中伏力康唑,伊曲康唑等也可用于曲菌病的治疗.伏力康唑是近年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型抗真菌药物,文献报道其对于肺曲菌病,包括初治病例及难治病例均有良好疗效¨".抗真菌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切除局限性病灶;但以手术治疗侵入性曲菌病目前在国际上尚未达到共识.3.6.2其它真菌:接合菌属中的毛霉菌和曲霉在HSCT受者中也可引起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有:严重的粒细胞减少症,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急性或慢性GVHD,以及严重的输血相关性铁过量等.与曲菌相似,接合菌属易侵犯血管,导致血栓形成,肺梗死,广泛性出血等,胸片上也可见到空洞和晕环征.手术切除失活的肺组织,并配合两性霉素B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报道的死亡率仍然高达80%.其他常引起肺部感染的真菌还有镰刀菌属和足放线菌属.3.7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cafinii pneumonia,PCP)PCP是由卡氏肺孢子虫引起的肺部机会性感染,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在实体器官移植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中均有较高的发病率J.HSCT后PCP起病的中位时间是6O d.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胸片可见到双肺间质.肺泡浸润影,也可以见到孤立结节影,肺叶实变,甚至可以无异常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对该病有较高的诊断率,在大多数患者可以避免肺活检J.治疗上,复方新诺明是一线用药,高剂量应用至少半个月以上.对于过敏者或不能耐受者可静脉使用喷他脒(Pentamidine)等.此外,目前还主张,对所有异基因HSCT受者从植入时开始直到移植后6 个月预防应用复方新诺明,而对于接受持续免疫抑制治疗者及存在慢性GVHD者,预防用药需超过上述时限.综上所述,在HSCT后,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等均可在肺部发生感染,以致损害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了生存期,严重影响了移植疗67?效.因此,认识这些感染发生的特点,提高诊断的警惕性和正确性,无疑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1]KotloffRM,AhyaVN,CrawfordSWJ].AmJ RespirCritCareMed,2004,170:22-48.[2]ChienJW,MartinPJ,GooleyTA,etalJ].Am JRespirCfitCareMed,2003.168:208—214. [3]SoubaniAO,MillerKB,HassounPM.[J]. Chest,1996,1066—1077.[4]OrenI,ZuckermanT,AviviI,eta1.[J].BoneMarrowTransplant,2002,30:175179.[5]delaCamaraR,MartinoR,GranadosE,eta1. [J].BoneMarrowTransplant,2000,26:291298. [6]IpMS,YuenKY,WooPC,etalJ].AmJRe? spirGritCareMed,1998,158:1173—1177. [7]GaviriaJM,GarciaPJ,GarridoSM,eta1.[J]. BiolBloodMarrowTransplant,2000,6:361—369.[8]DoueetteK,FishmanJA.[J].ClinInfectDis, 2004,38:1428-1439.[9]WeinstockDM,FeinsteinMB,SepkowitzKA,et aJ.[J]+BoneMarrowTransplant,2003,31:1015—1021.[10]GhoshSChamplinRE,EnglundJA,etall[J]. BoneMarrowTransplant,2000,25:751—755. [11]GhoshS,ChamplinRE,UenoNT,eta1.[J], BonenarrowTransplant,2001,28:271—275. [12]NicholsonKG,AokiFY,OsterhausAD,eta1. [J]+Lancet,2000,355:1845—1850.[13]LalezariJ,CampionK,KeeneO,etal-[J].Arch InternMed,2001,161:212—217+[14]GrowWB,MorebJS,RoqueD,etalJ].Bone MarrowTransplant,2002,29:15—19.[15]MaertensJ,V erhaegenJ,Lagr0uK,eta1.[J], Blood,2001,97:1604-1610.[16]SamatakonH,GuiverM,DenningDJ].EurJ ClinMicrobiolInfectDis,2003,22:681-685. [17]GarbinoJ,RohnerP,KolarovaL,eta1.[J].In一fection,2003.31:241.243.[18]JahagirdarBN,MorrisonV A.[J].SeminRespir Infect,2002,17:113-120.(编辑:陆英)。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并发症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并发症
一旦发生肝静脉闭塞病,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凝药物、溶栓药物、抗炎药物以及必要的手术 治疗等。同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也是非常重要的。
05
其他并发症
肺部并发症
01
02
03
肺部感染
由于免疫系统受损,患者 容易感染细菌、病毒等病 原体,导致肺炎等肺部并 发症。
和预防感染。
如疑似由化疗药物引起, 可考虑停用相关药物。
如膀胱冲洗、膀胱灌注 等,以减轻炎症和出血。
如免疫抑制剂调整、抗 病毒治疗等,根据具体
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04
肝静脉闭塞病(VOD)
肝静脉闭塞病的病因
肝静脉闭塞病(VOD)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通常在造血干 细胞移植后发生。其病因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预处理 化疗药物的毒性、干细胞移植后的免疫反应以及病毒感染等。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并发症
目录
• 感染 •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 出血性膀胱炎 • 肝静脉闭塞病(VOD) • 其他并发症
01
感染
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最常见 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免疫系统受损, 患者容易感染各种细菌,如肺炎球菌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的关键是早期发 现和及时使用抗生素。同时,保持环 境清洁、减少人员流动、加强手卫生 等措施也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也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常见的病毒包括巨细胞病毒、EB 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
病毒感染通常会导致高热、皮疹、肺炎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对于病 毒感染,预防和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隔离,同时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真菌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基己酸可改善预后
输血新鲜冰冻血浆和血浆置换,疗效不确切
重组ⅦA、抗纤溶蛋白溶解物,疗效不确切
特发性肺炎综合征(idiopathic pneumonia syndrome, IPS )
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特发性综合征,必须有肺泡弥漫性损伤的证据同时排除感染、 心 功能不全、 肾功能损害、 液体负荷过重导致的肺损伤 。 中位时间:移植后6-7周(14-90天) 死亡率:60-80%
≥3个不同支气管亚段 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Iar lavagefluid ,BALF)为逐渐 增多的血性液体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 ≥20%, 或肺活检至少30%的 肺泡表面可见到血液成分
排除感染
DAH治疗
没有前瞻性实验指导治疗

发病机理可能为炎症反应,故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可改善死亡率( 91%vs67%)
细菌性 真菌性 肺孢子菌性 病毒性 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
HS肺CT部后弓发形生虫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症状:发热 影像学:高分辨CT:气腔实变、小结节、毛玻璃样变、支气管壁增厚、大结节 检验:血液、体液、分泌物的病原学检查 治疗:首选碳青霉烯、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细菌性肺部感染
症状: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 影像学:胸片:结节、空洞、实变、空气半月征
CT:晕轮征 • 肺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支气管镜检、GM实验 治疗:唑类、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
真菌性肺部感染
平均发病时间:9周 症状:胸腔积液、气胸 检查:双侧间质、肺泡浸润、孤立性结节、肺泡实变 治疗:复方磺胺甲恶唑、戊烷脒、卡泊芬净
肺孢子菌肺炎
巨细胞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社区获得性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流感与副流感病毒(PIV) 人类偏肺病毒(HMPV) 腺病毒 其他:鼻病毒、冠状病毒
治疗:利巴韦林、免疫球蛋白
ADV(腺病毒)
症状:肺炎、出血性膀胱炎、结肠炎
治疗:抗病毒(西多福韦)、免疫调节
症状:不典型 影像学:实变、结节、树芽征、磨玻璃样改变 治疗:抗结核治疗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症状:不典型 治疗:利福布丁、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克拉霉素、头孢西丁、头孢美唑、
结核亚胺分培枝南 杆菌感染
胸部高分辨率CT (HRCT)无特异性, 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 双肺毛玻璃样 浑浊 、 肺门及支气管周 围的实变和胸腔积液 。
ES诊断标准
需要3个主要标准或2个主要标准加1个或多个次要标准。 主要标准: 无确切感染依据的发热,体温≥38.3℃ 排除药物因素导致的全身或局部皮肤红斑、皮疹,而皮疹总面积≥25%的全身体表面积 非心源性的肺水肿,以低氧血症和弥漫性肺部浸润为主要表现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感染
西安市中心医院
目录
A
HSCT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B
HSCT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大致时限
C
HSCT后发生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免疫抑制剂 GVHD 其他部位感染 HLA不相合 男性 清髓性预处理 移植后的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HSCT后细肠肺菌及部(口胃腔感染的微生物谱及大致时限1水0痘0d-后带:状
肺泡蛋白沉积症
空气渗漏综合征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非感染性复期发生的一 种临床综合征
发生在移植后11 d(4-25 d)
发生率7%-11%
植入综合征(engraftment syndrome,ES )
ES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非感染性发热、多形性皮疹、肺 实质浸润、毛细血管渗漏综合 征(CLS ), 严重者可以 出现多 器官功 能衰竭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RSV(呼吸道合胞病毒)
症状: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利巴韦林、免疫治疗(帕丽珠单抗)
PIV(流感与副流感病毒)
症状:发热、咳嗽、鼻溢液、头痛、肌痛
治疗:利巴韦林、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
HMPV(人类偏肺病毒)
症状:流感样上呼吸道感染
影像学:双侧弥漫性肺泡和间质性浸润、肺气肿
肺部弓形虫感染
症状:中枢神经系统 治疗:复方磺胺甲恶唑/阿托伐醌、克林霉素、乙胺嘧啶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
植入综合征 弥漫性肺泡出血 特发性肺炎综合征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 闭塞性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肺水肿
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肺纤维化 肺静脉闭塞性疾病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肺血管内细胞溶解性栓子形成 急性嗜酸性肺炎
次要标准: 肝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 体重增加≥2.5%的基础体重 一过性的颅脑损伤,而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
在异基因移植患者中,还需要排除急性GVHD
ES治疗
一般为自限性,症状较轻者可予以对症支持治疗;
较重者需停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有 效;
该病总体预后良好, 但是需机械通气,继发感染的患者死亡率高。
DAH是HSCT后早期总体发病率为5%,但危险程度高,基本治疗下死亡率高达74%-100%
弥漫性肺泡出血(difuse alveolar hemorrhage,DAH )
DAH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咳嗽 、进行性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伴或不伴发热,多发展为严重的呼吸衰 竭。
DAH诊断标准
胸部影像学示弥漫性的多肺叶浸润,肺炎的症状、体征
病毒性肺部感染
症状:干咳、发热、低氧血症、呼吸衰竭 检查:胸片:间质性病变、实变、结节影 检验:CMV DNA、CMV mRNA 治疗:更昔洛韦、膦甲酸钠、CMV免疫球蛋白
巨细胞病毒
症状:皮肤典型疱疹后 出现肺部症状。很快进展为呼吸衰竭。 影像学:双肺播散的、边界不清的结节影 治疗:阿昔洛韦、膦甲酸钠
黏膜的革 兰阴性菌
100d内: 巨细胞病 毒
疱疹病毒 、细菌( 肺炎链球 菌和其他
)、真菌
革兰阳性
、单纯疱
菌)
疹病毒
HSCT后肺部感染的微生物谱及大致时限
第细一菌个(月胃 肠及口腔 黏膜的革 兰阴性菌 )、真菌
100d以 内
巨细胞病 毒
水痘-带状 1疱00疹d病以毒后 、细菌( 肺炎链球 菌和其他 革兰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