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十大环境问题课件

合集下载

当代全球环境问题(ppt 27页)

当代全球环境问题(ppt 27页)

三、生物多样性锐减
• 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 1、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
• 生物多样性具有多种多样的价值,其潜在的价值是难以 估量的。从长远来看,它对人类的最大价值可能就在于 它为人类提供了适应区域。从当前来看, 人类从野生的和驯化的生物物种中,得到了几乎全部食
物、大量的药物和工业原料与产品。 视频1 视频2
•危害
•土地生产力的下降 •农牧业减产
视频1 视频2
五、酸雨污染
• 酸雨通常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但 现在泛指酸性物质以湿沉降或干沉
降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湿沉
降是指酸性物质以雨、雪形式降落
地面,干沉降是指酸性颗粒物以重
力沉降、微粒碰撞和气体吸附等形
式由大气转移到地面。
视频
酸雨的分布
• 酸雨发生并产生危害的条件
• 以野生动植物的国际贸易管理为对象的华盛顿公约 • 以湿地保护为对象的拉姆萨尔公约 • 以候鸟等迁徙性动物保护为对象的波恩公约 • 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为目的的世界遗产公约 • 1992年,在联合国环发大会上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
约》 •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采取措施保护基因、物种、生境
和生态系统,使其长期地满足人类的各种现实和潜在 需求,长期地起到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 保护物种的最佳途径是保持它们的生境,即建立相对 完整的自然保护区网络
二、臭氧层破坏和损耗
大气中的臭氧含量仅占一亿分之一,在距 地面20至30公里的平流层中,存在着臭氧层; 它具有非常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1984年, 科学家观测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并证 实其同氟利昂(CFC)分解产生的氯原子有直 接关系,这一消息震惊了全世界。科学家警告 说,地球上臭氧层被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 象的要严重得多。

专题十 环境问题——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十 环境问题——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A.将稀土矿产制成成品出口
B.加大开采,增加出口数量
C.禁止开采,防止环境污染
D.禁止出口,保存稀土资源
(3)针对稀土矿区主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的有效做法是( )
A.保留矿坑表土,及时进行复垦 B.禁止矿产开采,恢复自然植被
C.退耕还林还草,恢复自然植被 D.提高稀土开采技术,保护环境
4.(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长期以来由于稀土开采工艺较为原始,稀土矿区环境污染严 重”可知,稀土矿区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稀土开采工艺水平较低,C正 确;稀土矿物本身不会产生环境污染,A错误;稀土开采导致地表植被破坏是 生态破坏不是环境污染,B错误;稀土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不在矿区,D错 误。故选C。 (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我国稀土一度承担全球90%的稀土供应,而稀土有“工业黄金” 之称,因此我国合理开采利用稀土资源的措施应是将稀土矿产制成成品出口, 提高产品附加值,A正确;加大开采,增加出口数量,会影响我国稀土资源可 持续利用,且附加值低,利润低,B错误;禁止开采,会影响稀土工业的发展, 还会影响其它产业的发展,C错误;禁止出口,会影响世界经济发展,不符合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D错误。故选A。
(1)香港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①蒸发旺盛
②降水稀少
③人口众多 ④集水面积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副坝的主要功能是( )
A.减轻海浪侵蚀
B.防止海水入侵 C.增加蓄水面积 D.防止水库渗漏
(3)香港选择海湾建设水库的主要原因是( )
A.储水量大
B.水质清洁
C.供水方便 D.地质稳定
兴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等); ②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坝等; ③工业区和城市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建设基础设施、建筑物等; ④交通工程措施主要有修建铁路、公路、飞机场、汽车站、

全球10大环境污染事件PPT课件

全球10大环境污染事件PPT课件

——多诺拉烟雾事件
3、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 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城有许多大型炼铁厂、 炼锌厂和硫酸厂。1948年10月26日清晨,大雾弥 漫,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扩 散不出去,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咙痛 、头痛胸闷、呕吐、腹泻。17人死亡。
——伦敦烟雾事件
全球10大环境污染事件
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之一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 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在这个狭窄的河谷里有炼油厂、金 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12月1日到5日的几天里,河谷 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 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 害。一周内有60多人丧生,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 高,许多牲畜死亡。这是本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
4、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
• 自1952年以来,伦敦发生过12次大的烟雾事件,祸首是燃 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 烟雾逼迫所有飞机停飞,汽车 白天开灯行驶,行人走路都困难,烟雾事件使呼吸疾病患者 猛增。1952年12月那一次,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 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
伦敦烟雾事件5天内5000人毙命,政府默哀
可见,污染已经引起了很大的损害,保 护环境已经成了不容置疑的问题。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让我们共同爱护地 球,爱护我们的家,保护环境,营造一个绿 色的世界
伤亡数字直接致死:2.5万人;间 接致死:55万人;永久残废:20 多万人 。 25年后,事件现场余毒仍存。
这张照片来自1984年11月4 日。这张图片显示了那些丧 失了视力的受害者们。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9、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课件ppt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课件ppt
烟雾逼迫所有飞机停飞,汽车白天开灯 行驶,行人走路都困难,烟雾事件使呼吸疾 病患者猛增。1952年12月那一次,5天内有 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
5、水俣(yu)病事件 1953 1956年
日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废水中 含有汞,这些废水排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转化, 形成甲基汞。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 又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当时,最先发病的是爱吃 鱼的猫。中毒后的猫发疯痉挛,纷纷跳海自杀。没 有几年,水俣地区连猫的踪影都不见了。1956年, 出现了与猫的症状相似的病人。因为开始病因不清, 所以用当地地名命名。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 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3、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
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城有许多大 型炼铁厂、炼锌厂和硫酸厂。1948年10月26 日清晨,大雾弥漫,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 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扩散不出去,全城14000 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咙痛、头痛胸闷、呕 吐、腹泻。17人死亡。
4、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
自1952年以来,伦敦发生过12次大的烟 雾事件,祸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
6、骨痛病事件 1955 1972年
镉是人体不需要的元素。日本富山县的 一些铅锌矿在采矿和冶炼中排放废水,废水 在河流中积累了重金属“镉”。人长期饮用 这样的河水,食用浇灌含镉河水生产的稻谷, 就会得“骨痛病”。病人骨骼严重畸形、剧 痛,身长缩短,骨脆易折。
7、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年
先是几十万只鸡吃了有毒饲料后死亡。 人们没深究毒的来源,继而在北九州一带有 13000多人受害。这些鸡和人都是吃了含有多 氯联苯的米糠油而遭难的。病人开始眼皮发 肿,手掌出汗,全身起红疙瘩,接着肝功能 下降,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这次事件 曾使整个西日本陷入恐慌中。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课件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课件
森林可以说是人类的摇篮,人类的祖先正是从 森林里走出来的。由于人类对森林的过度采伐,现 在世界上的森林资源在迅速的减少。据联合国粮农 组织的统计,现在全世界每年就有1200万公顷的森 林消失,就是说平均每分钟就有20公顷的森林化为 乌有。
六、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锐减
在地球的历史上,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发 生过5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其中我们知道的 6500万年前中生代末期,地球上不可一世的庞然 大物恐龙灭绝了,这是一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 目前,地球正在经历着第六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 这一次同前几次物种灭绝不同的是导致这场悲剧 的正是人类自己。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课件
环境教育知识讲座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环境警示录
常熟市梅李中学 季建中
引言
在晴朗的夜晚,人们仰望天空,只见繁星点 点,多得数也数不清。实际上,人类居住的地球 也是这亿万颗星星之中的一颗。然而,到目前为 止,人类用各种的方法去探索宇宙,探索星星, 寻找宇宙的伙伴,都没有确切地发现其他星球上 有生命存在。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只有地球存在 生命,地球是太阳系的骄子,是人类的摇篮。人 类是地球的宠儿,地球奉献出氧气、淡水、食物、 矿产等,无私地哺育着人类。人类驯化动物、栽 培植物、发明机器、建筑高楼等,使地球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与周围环境之间达到一定程 度的协调和平衡,否则,一旦打破地球的生物界
结语
谢谢大家!
十、大气环境污染
我国的城市大气污染非常严重。我国现有600多 座城市,其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到1 %。烟尘弥漫、空气污浊在许多城市已是司空见惯。 例如北京,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很少能见到蓝天。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21世纪的人类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PPT教学课件

21世纪的人类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PPT教学课件

⑽污染物排放量 剧增
工业生产:排放各种化学废物,包括有毒、有害 和危险废物。 农业生产:化肥,农药。 生活污染:生活废水、生活垃圾、白色污染。 直接经济损失:我国的大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直接 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8%。
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
知识网络
盐酸、硫酸、硝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常见的酸
例题解析
►类型四 常见碱的性质和用途 命题角度:考查学生对常见碱的认识。 例4 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固体氢氧化钠要密封保存,因为在氢氧化钠空气 中易潮解但不变质 B、氢氧化钠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固体氢氧化钠可作氢气、氧气、一氧化碳这些气 体的干燥剂 D、氢氧化钠溶液对皮肤、纸张、织物有强腐蚀性
知识回顾
【注意】 (1)硝酸的性质比较特殊,它与较活泼金属反应 时,一般不产生氢气,而是生成氮氧化物等,故 无此通性; (2)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统称为 盐; (3)硝酸银呈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是检 验氯离子的试剂。
知识回顾
知识点3 常见的碱 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的俗称及用途
⑼酸雨出现频繁
概念及形成原因: ➢ pH<5.6, SO2和NOx排放引起。 现状及趋势: ➢ 北欧、北美、我国西南地区; ➢ 贵阳降雨pH值曾低到3.1。 主要危害: ➢ 水体和土壤酸化,动植物死亡,腐蚀建筑物、铁路和桥 梁等设施; ➢ 我国因酸雨和SO2污染造成的损失,每年达1100多亿元 人民币。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类型一 浓硫酸的稀释 命题角度:考查学生对浓硫酸稀释方法的掌握 例1 如图所示是稀释浓硫酸实验的示意图。
例题解析
(1)写出右图中a、b两种仪器的名称:a _玻_璃__棒____, b __量__筒___; (2)b容器所盛的试剂是 浓__硫__酸__(填“水”或“浓 硫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教育知识讲座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环境警示录
常熟市梅李中学 季建中
引言
在晴朗的夜晚,人们仰望天空,只见繁星点 点,多得数也数不清。实际上,人类居住的地球 也是这亿万颗星星之中的一颗。然而,到目前为 止,人类用各种的方法去探索宇宙,探索星星, 寻找宇宙的伙伴,都没有确切地发现其他星球上 有生命存在。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只有地球存在 生命,地球是太阳系的骄子,是人类的摇篮。人 类是地球的宠儿,地球奉献出氧气、淡水、食物、 矿产等,无私地哺育着人类。人类驯化动物、栽 培植物、发明机器、建筑高楼等,使地球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与周围环境之间达到一定程 度的协调和平衡,否则,一旦打破地球的生物界
三、臭氧层破坏
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首次发现现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有一个空 洞,当时轰动了世界,也震动了科学界。那么臭氧层对人类究竟有 多重要呢?大家都知道在太阳辐射中有一部分是紫外线,它对生物 有很大的杀伤力。在距地表20~30千米的高空平流层有一层臭氧层, 它吸收了99%的紫外线,就像一层天然屏障,保护着地球上的万物 生灵。因此臭氧层也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臭氧层空洞会导致 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人类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幅度上升。臭 氧层破坏最受发达国家的关注,因为发达国家大都是白种人,他们 的皮肤癌发病率特别高。另外,紫外线辐射过度还会导致白内障。 科学家发现臭氧层中的臭氧每减少1%,紫外线辐射将增加2%,皮 肤癌发病率将会增加 7%,白内障的发病率将会增加 0.6 %。紫外 线辐射增强不仅影响人类的健康,还会影响农作物,影响海洋生物 的生长繁殖。现在科学家已经找到了破坏臭氧层的罪魁祸首,那就 是氟氯烃类化合物。自然界中是没有这种物质的。它被发明于1930 年,作为制冷剂、灭火剂、清洗剂等,广泛运用于化工制冷设备, 如我们使用的空调、冰箱、发胶、喷雾剂等商品里面都含有氟氯烃。
全球变暖将带来哪些危害呢?
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导致南北两极的冰盖 融化,而冰盖融化以后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据科学家预测,如果人类对二氧化碳的排 放不加限制,到 2100 年,全球气温将上升 2~5℃,海平面将升高30~100厘米,由此 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海拔低的岛屿和沿海 大陆就会葬身海底,如上海、纽约、曼谷、 威尼斯等许多大城市可能被海水淹没而成 为海底城市。
可是,社会的发展都无视这一自然客 观真理,不停地破坏环境、污染环境,每 年有 600 万公顷具有生产力的旱地变成无 用的沙漠;每年有 1100多万公顷的森林遭 到破坏,大面积的酸雨和酸沉降,使大片 土壤酸化,破坏森林湖泊以及各国的艺术 和建筑遗产;矿物的燃烧将二氧化碳排入 大气之中,造成了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地 球臭氧保护层耗竭;海洋的食物链遭到破 坏;等等,正逐步地打破地球的平衡。人 类正面临地球失衡的威胁。
二、温室效应或气候变暖
1989 年环境日主题为“警惕全球变暖”。为 什么要警惕全球变暖?全球的气候为什么会变 暖?变暖又有什么危害? 大家知道在大气中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碳。二 氧化碳有一个特性,就是对于来自太阳的短波 辐射开绿灯,允许它们通过大气层到达地球表 面。短波辐射到达地面后,会使地面温度升高。 地面温度升高后,就要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 散发热量。而二氧化碳对于来自地面的长波辐 射则能吸收,不让其通过,同时把热量以长波 辐射的形式又反射给地面。这样就使热量滞留 于地球表面。这种现象类似于玻璃温室的作用, 所以称为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还 有甲烷、氧化亚氮等。
一、酸雨污染
酸雨是本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环境问题。50年代 以后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激增,人类使用化石 燃料越来越多。现在全世界有三大酸雨区:欧洲、北美 和中国长江以南地区。 在工业生产、交通、人类生活中都需要使用大量的煤 和石油等化石燃料,这些燃料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硫,如 煤一般含硫0.5%~5%,汽油一般含硫0.25%。这些 硫在燃烧过程中90%都被氧化成二氧化硫而排放到大气 中。据估计,现全世界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约 1.5亿吨。其中燃煤排放约占70%以上,燃油排放约占 20%,还有少部分是由有色金属冶炼和硫酸制造排放的。 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可以缓慢地转化成三氧化 硫。三氧化硫与大气中的水汽接触,就生成硫酸。硫酸 随雨雪降落,就形成酸雨。
大气温室效应并不是完全有害的。如果没有 温室效应,那么地球的平均表面温度,就不是 现在的 15℃,而是一 18℃;人类的生存环境将 极为恶劣,不适宜人类的生存。但是,人类大 量燃烧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向 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使温室效应不 断加剧,从而使全球气候变暖。目前人类由于 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徘放的二氧化碳每年高达 65 亿吨。中国是排放二氧化碳的第二大国。因 此中国对目前的温室效应具有重大的贡献。科 学监测表明,最近100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的平均含量确实升高了。 19 世纪中叶,大气中 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是万分之二点八,目前已上 升到了万分之三点五。二氧化碳增加将会使温 室效应加剧。
现在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在大气层中越积越 多,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据观测,近一个世纪以 来,全球平均地面气温确实上升了,上升了大约 0.3~0.6℃,尤其是自80年代以来特别明显。据 科学家观测最近100多年来,地球上的冰川确实大 幅度的后退了,海平面也确实上升了14~15厘米。 当然,气候变化因素是特别复杂的,那么全球变暖 这个现象究竟是自然的波动还是温室效应所致?科 学界还存在争论。但是有一点不容置疑,就是二氧 化碳在大气中积累确实会导致气候变暖。别高,温室效应非 常强烈。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积累肯定会导致全球 变暖。如果人类不及早采取措施,不防患于沙漠化是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沙漠化已经 影响到了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地球上的沙漠在以 一种惊人的速度扩展。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统计, 现在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为沙漠。现在世界 各地都是沙进人退,土地不断被蚕食。科学家们呼 吁,如果人类再不制止沙漠化,半个地球将成为沙 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