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该是一项爱的事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应该是一项爱的事业
意大利的埃・德・阿米琪斯曾写过一部日记体教育小说:《爱的教育》,该书自1886年诞生以来畅销不衰,目前已有一百多种文字的译本,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成为一部被公认为“极富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鲁迅先生也说“教育总根于爱”。读完左群英博士的学术专著《同情教育论》,我感触很深。本书呈现的一份厚重的人道主义情怀促使我对“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这一命题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思考。
我们今天的教育有多大程度的爱?或者说今天的教育是否有“真爱”?左群英博士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对儿童生活中的同情现象和儿童对同情的体验进行了深入考察。作者考察研究后指出:儿童在生活中几乎每天都可能遭遇与同情相关的情境,儿童对同情的体验是非常复杂的,其行为表现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虽然很难对儿童的同情现状下一个悲观或乐观的结论,但儿童正面临日益失去同情这一宝贵品德的危机,这和普遍旁观的社会现象、学校应试教育下的竞争主义环境密切相关,然而教育者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意义却很少关注。作者由此向我们今天的教育发出了一个警示:让儿童学会同情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因为儿童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今天儿童同情的失
去,就是明天社会的灾难。
的确,让儿童学会同情,应该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永恒的现象,因此“同情”毫无疑问是一个历久而弥新的社会话题,从而也毫无疑问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学术问题,尤其在我们今天这个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变革时期。作者大量引用了发生在各个时期的典型社会事件和相关的报道文献作为分析的案例,例如郑民生一案、药家鑫一案、小悦悦事件等。但作者并没有仅仅简单地进行激愤的批判,而是用现象学的方法、社会学的思维对现象背后的本质、人的复杂体验和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以此为基础,立足家庭、社会和学校这一完整框架,同时紧扣时代脉搏和现实问题,结合当下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教育系统的重大问题,对当代教育提出了明确而系统的改革建议和具有实践价值的改革思路。
本书通过对同情的群体起源和个体发展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考察,对“什么样的同情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度的道德审视,从而对同情这一古老的道德哲学命题进行了一定的发展。作者并没有简单地主张同情是一种美德,作者对同情的“感情色彩”进行研究后认为,一般而言同情是一个褒义词,但在现实生活中,同情在很多情况下却被赋予贬义的感情色彩。作者还用历史和逻辑的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现象学分析,提出同情起源于一种社会本能,
这是人类和一些高级动物所共有的,是通过达尔文的所谓“自然选择”所获得的,但人类的同情在量和质两个方面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因而在其广泛性和深刻性方面总体上说是不断进化的。不过作者进一步提出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现实的个体都必然地富有同情心并乐于助人,同情能否朝着道德的方向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在生理因素、文化因素和个体实践的交互作用下会不断产生变化和重新整合,其中文化所起的教育作用是主导因素。因此作者按实施的主体和空间场域,通过全面而深刻的分析,提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种教育形态对儿童同情品德的发展都很重要,互为补充,互相也不可替代,所以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生态体系是帮助儿童学会同情,从而实现教育作为“爱的事业”的使命的关键。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以经典现象学理论为指导,以加拿大教育现象学家马克思・范梅南的经典著作为起点,对教育现象学这种研究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作者特别在对现象的考察和解释、现象和理论的“对话”、现象学文本的撰写等方面进行了创造性地探索,从而对教育现象学研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尤其对多视角多渠道的资料搜集、现象学文本和理论分析的有机融合这两方面具有自己独立的一些思考和有价值的探索。
在表达方式上,该书呈现出完整而严谨的逻辑结构、
流畅而清新的语言风格,体现出作者较深的学术造诣、文学修养和独特的研究个性。
本书是对同情这一复杂主题展开的一种教育现象学研究,这是一种艰苦的探索和大胆的创新,因此难免存在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但无论如何,这本书提醒我们对“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这一重要命题进行严肃而认真的思考和研究,并对“让儿童学会同情”这一重要的教育使命切实负起责任。
(作者单位: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