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形象塑造小论文
行政公信力与政府形象塑造

行政公信力与政府形象塑造近年来,行政公信力与政府形象的塑造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行政公信力是政府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而政府形象是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认知。
行政公信力与政府形象的塑造对于政府的合法性、稳定性和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行政公信力与政府形象的塑造及其关系。
行政公信力与政府形象塑造需要依靠诚信与透明度。
政府的信用是其公信力的基础,而诚信是建立信任的关键因素。
政府应该保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遵守宪法法律,履行承诺,这样才能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
同时,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应保持透明度,公开决策依据、过程和结果,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与互动,通过公开透明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
行政公信力与政府形象塑造需要建立高效公共服务体系。
公众对政府的评价首先要从政府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来考量。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通过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来增强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政府部门应该切实履行职责,精简行政手续,优化服务流程,加强服务宣传和引导,提供便利的办事环境和便捷的服务方式,提升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再次,行政公信力与政府形象塑造需要倾听与回应公众声音。
政府应该主动倾听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保持与公众的沟通渠道畅通,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和诉求。
政府应当鼓励公众参与决策过程,增加公众对决策的共识和认同。
同时,政府部门应该加强与媒体的互动和合作,主动接受媒体监督,及时传递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提供真实、客观、全面的信息,塑造开放、负责、透明的形象。
行政公信力与政府形象塑造需要加强法治建设和惩治腐败。
法治是行政公信力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当依法行政,加强法治建设,推动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政府应该加强对公共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加强反腐败工作,严肃查处腐败行为,增强政府的廉洁形象和公信力。
政府还应该加强内部监督和自律,建立健全的反腐败机制,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和宣传,提高行政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
我国政府形象塑造浅析

我国政府形象塑造浅析摘要:良好的政府形象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对政府形象这一宝贵财富和无形资产实施有效管理,意义十分重大。
在分析中国政府形象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 要塑造良好的中国政府形象,主要有以下措施可供选择:从政府形象特点入手、建设现代政府文化、公务员民主法治素养的提高、提高政府对经济的领导力。
关键词:政府;政府形象;形象塑造;1 引言所谓政府形象是指政府在社会公众中的外在表现,是公众心目中对政府的言行、表现所形成的感觉、印象、评价和结合。
其核心是政府日常表现出来的与公众息息相关的政务行为。
政府形象的形成是由公众和舆论对政府的领导人、公务员、公共政策、行政行为、行政文化、建筑物等等与政府有关的事物直接或间接地感知而产生的一种综合印象。
它是政府管理中的一种无形力量,在政府行政管理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
良好的政府形象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将公众的思想行为引导到政府目标上来,激发公众的主人翁意识,使政府有效地发挥职能作用。
否则,将令公众对政府失去信心,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使政府工作限于被动。
2 目前政府形象塑造的成绩及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民的政治文化素养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多数人特别是中青年知识分子已经开始不满足与当前物质生活所带来的享受,他们开始追寻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更加关注自身在政治生活中享有的既得利益。
此外,他们把国计民生等国家大事时时装进心里,例如,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志愿者自发奔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协助政府维护灾区秩序,这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就是反映了我国公民意识到一种觉醒。
而这种公民意识的产生一方面是来源于我国国民教育的进步;另一方面,是政府在引导我国政治民主化建设过程中对大多数公民产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了民众政治素养的提升。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形态基本上都是一种管理模式,即管理性政府。
这种政府形态大致有三种基本的历史类型:统治型政府、管理型政府、治理型政府。
新时期我国政府形象重塑探析论文

People’s Congress,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news media,academic circles, public organizations and people,integrate it with all aspects of practical work of government so as to build up a new image of government with democracy,justice, honesty,high efficiency and legal system.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uthor’s opinion
and attitude on the couise of our government’S image at new era from four aspects. The first part generally illustrates the image of government.Since the
关键词:政府形象、政府形象现状、归因、形象重塑、和谐社会
Exploration the rebuild of our government’S image at neW era
论政府形象的塑造

论当前我国政府形象的塑造[摘要]:本文通过论述政府形象的科学内涵、特点、影响因素及社会作用,提出我国政府形象塑造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文化水平迅速提高,对政治、政府以及政策的关心度也随之提高,对政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政府管理领域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通过对种种现实状况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政府需要以一种全新的思维理念去适应新的环境,以一种全新的运作方式去实现新的目标,需要政府公职人员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参与竞争,需要政府以全新的形象去应对挑战。
因此,政府良好形象的塑造在这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政府对内塑造良好形象的内容,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塑造良好形象的积极措施。
[关键字]:危机处理政府公关制度建设政府形象绪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政府管理领域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加入WTO势必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必然包括对政府形象的影响。
国内外的公众将依据变化的环境对政府形象进行重新的审视和评价。
近几年来,由于受到传统性官僚体制的惯性使然,同时又受到社会环境变化和腐败现象日益严重的恶劣影响,使得政府形象受到严重损害,形成政府工作人员尸位素餐,政府机构构成臃肿,官僚主义盛行,人浮于世,趋利行为严重的不良政府形象,这就导致干群关系紧张,使我国政府形象受到严重的损害。
有些具体地方性的政策得不到群众的认同、理解与支持;有的政府部门只对上负责,而忽略了对地方群众的负责。
同时,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活跃,使得政府在管理领域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这样一种宏观和微观的严峻环境下,需要政府以一种新的思维理念去适应新的环境,以一种新的运作方式去实现新的目标,需要公务员以崭新的姿态参与竞争,需要政府以全新的形象去应对挑战。
目前,我国政府管理中存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官僚主义、不负责任、缺乏效率等不良行政,以及滥用职权和腐败现象,这将严重损害我们党和政府的形象。
用事实讲述中国故事,塑造大国形象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用事实讲述中国故事,塑造大国形象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70年前,开国大典,那时的中国,落后,弱小。
刚经历过战争的重创,土地一片狼藉。
我们曾经受尽耻辱,曾经因为科技垄断而步步艰辛,而现在,改革开放让我们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一带一路加强了对外的交往,让我国一步一步走向富强,而现在,中国可以说已经崛起!大国之崛起,在于少年。
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曾经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可见,一个国家能否崛起,能否立足于世界,关键在于一个国家的少年,如果一个国家的少年不爱国,那么他便不会全身心投入国家的建设中来,而这个国家能否崛起,便可想而知了。
周恩来先生在年轻时就树立了坚定的信念,努力学习,才能最终对国家做出贡献,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大国之崛起,在于科技。
我们曾经因为没有“洋枪”而被火烧圆明园,曾经因为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撑而每年支付高额专利费。
而现在,邓稼先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使上亿的人能吃饱,北斗卫星一颗颗的发射,华为的5g技术让世界都为之惊叹。
科技在迅速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
美国宣布要对中国进行科技封锁的时候,开展贸易战的时候,中国畏惧了吗?不!中国推出了鸿蒙系统,它是我们中国自己的系统,是我们的智慧!大国之崛起,在于外交。
自总书记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中国正一步步发展: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战略、多方外交。
无一不铸造了中国崛起的必然结果,自中国活跃于外交舞台,便一直得到多国的称赞,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付出,也是因为每个人民在努力付出!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首先应该认清自己的位置,我们是学生,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才能了解更多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进一步创新。
其次我们要有一颗爱国的心,祖国,她是我们的出生地,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她和我们的母亲一样,一个人,若是不爱国,那他即使拥有很高的学识,也注定沦为国家的蛀虫,民族的耻辱!少年,是大国崛起之基石,少年强,则国强!2有关中国崛起的高中作文800字中国在2001年能够申报一次奥运会,说明中国在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与此同时,中国有面临着许多困难,2月肆虐的雪灾;3月的西藏骚乱;4月的奥运火炬全球传递受阻;善变的5月,胶济铁路火车相撞;突然传遍全国的儿童手足口病;震动传及东南亚的四川大地震。
政府形象塑造小论文

谈谈政府形象塑造一、政府形象的概念及其内涵政府形象是指公众对政府行为及政府人员的总体评价,是一种能力资源,对化解风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政府形象对优化政府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优良的政府行为又是有效政府能力的保障。
因此,政府要在日常生活中培植和塑造一种诚实、负责任、廉洁和高效的形象,才能在危机管理中有效发挥这笔无形资源的积极作用[1]。
首先,政府形象反映的政府信誉、威信是一种精神资源,能激励公众共同应对危机。
其次,政府形象决定的政府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是一种能力资源,能动员公众共同应对危机。
第三,政府形象有利于政府公信力的建立。
第四,良好的政府形象有利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
二、中国政府形象塑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缺乏现代政府形象塑造的理念中国的政府行为一般都受传统政府管理理念的影响,缺乏现代政府形象塑造的理念。
不是从如何更好地服务公民社会出发,在管理方式上注重人治,忽视法治,官员们没有责任感,不诚信,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等。
(二)政府公务人员的公关意识淡薄,缺乏专门的训练这里所说的公关意识,最核心的就是塑造形象的意识。
在实际工作中,中国政府公务人员不愿意或不适应与媒体打交道,表现出来的是公关意识的淡薄。
这种现象的发生诚然有历史原因和体制的限制,但在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政府面对的不只是国内公众和传媒,而且会面对越来越多的国际公众和传媒,他们对政府提出的要求会更高。
(三)政府行政行为失范政府行政行为失范指导致政府机关在制定政策和规定的时候不能够充分考虑民众的意见,结果制定出的政策伤害了民众的利益,一经实施便会引发矛盾,极大地伤害了民众的感情,也破坏了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形象,由此政府信任危机逐步加剧,公信力下降。
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失范行为,是公众感知政府形象最直接的途径。
(四)政府应对危机公关的能力薄弱在整个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起着主力军的核心作用。
公民也希望政府提供化解公共危机的服务以保障社会公众的安全。
塑造服务型政府形象

塑造服务型政府形象——公共关系视角下的为人民服务之我见塑造服务型政府形象——公共关系视角下的为人民服务之我见摘要:政府公共关系是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对于当前转型时期的我国政府尤为关键。
公共关系被誉为"塑造形象的艺术",政府形象的塑造是公共关系的首要功能,政府公关的活动根本出发点是塑造、维护政府形象。
本文从公共关系的视角下,重点讲述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如何进行服务型政府的改革,塑造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形象。
关键词:政府公共关系、政府形象、服务型政府、为人民服务一、政府公共关系与政府形象政府,是运用国家权力对国家行政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机关,它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职能是根据宪法和法律对国家各方面事务行施决策、指导、管理、服务、协调、监督、保卫等。
政府要想有效地进行各种管理,争取广大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形成稳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公共关系已成为现代社会各级政府从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各级政府沟通和协调内外关系的强有力手段。
现在,政府公共关系已经受到各级政府的普遍重视,在政府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政府公共关系一般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公共关系,是政府为了更好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在公众中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而动用传播手段与社会公众建立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的持久联系的行为,是实现民主政治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
政府公共关系的主要特点是要从服务对象主体和工作重心转移入手,着力塑造服务型政府形象。
①政府形象作为政府的软实力,是指社会公众在了解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政府在运行过程中显示的行为特征和精神状况的总体印象和评价。
良好的政府形象是政府提升凝聚力、向心力、影响力的原动力,政府形象塑造总是与时代背景相呼应的,它随着政府战略目标和价值导向的变化而变化。
良好的政府形象对于一个政府来说至关重要.正因为它是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赞许,信任和拥戴,所以使政府拥有广泛的社会声誉和重要的地位及其存在的价值.这一切从根本上都取决于政府自身的价值取向——为公众服务.为了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尽快建立服务型政府. 塑造良好形象,是政府解决沟通与发展,协调好内外关系的有效公共关系手段,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①张利庠主编:《公共关系学》[A],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8版,第176页。
论地方政府的形象塑造与公共意识形态建设

论地方政府的形象塑造与公共意识形态建设地方政府作为中国国家政权的基础组织,一直承担着各种基础事务管理、服务和指导的职责,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安全、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
在日常工作中,地方政府的行为和表现往往会代表着政府整体形象。
因此,对地方政府形象的塑造和公共意识形态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如何塑造地方政府的形象?地方政府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引导社会公众的信任和认可。
在塑造政府形象时,地方政府需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贴近普通群众,了解民众的烦恼和需要,积极为民众解决问题。
政府应当更加透明开放,严格通过法规和政策履行职责,加强执法力度,惩治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其次,政府应建立起健康而和谐的公共意识形态。
公共意识形态是指在社会群体中形成的普遍认知、态度和价值观的总和,它能够反映一个地区在思想和信息领域的特点。
政府的行为和政策经常会深刻影响公共文化。
因此,地方政府应该逐步理性引导和潜移默化地建立一种健康的公共意识形态,使其能够反映地方政府的风格与特点。
相对于西方国家的个人主义,中国更加注重集体主义,倡导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德观念。
地方政府应该把握这一国情,营造积极、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最后,地方政府应该把公共意识形态建设与政府自身的品牌建设结合起来。
品牌是指客户或用户对企业或地方政府的知名度和信任度的评价。
地方政府作为一个国家基础组织,品牌的形成与公共意识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构筑地方政府整体形象。
品牌化建设可以将地方政府打造成一个良心企业一样受到广泛认可的政府机构,从而提高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影响力与可信度。
总之,地方政府的形象塑造和公共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整体上,地方政府需要遵循良好的政府操守,加强对社会行为的规范和引导,积极与市民群众互动,利用公共意识形态引领功能,提高政府形象的普遍性和感人性。
只有政府在普通百姓心目中树立公信力、诚信度和良好形象,才能得到民众的信任和支持,进而促进地方发展和经济繁荣。
论政府形象及其塑造正

论政府形象及其塑造—一个伦理的角度摘要所谓政府形象,就是政府内外公众对政府综合认识形成的整体印象和评价,是公众对政府客观最在的知觉、看法、情感与评价,它具体反映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度。
它是政府的组织机构、政令、政策及政府人员的动态言行等因素综合作用于政府内外公众的主观意识的产物,它是政府为了更好稳定政权,所采取的计划性和连续性的建设。
是值得我们关注监督和探讨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在行政改革和行政现代化的过程中,公众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所面临的问题日益增多且复杂化,需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现代化来提升自身的行政能力,在此过程中,政府运作的方式、途径和绩效等备受关注。
同时由于政治民主化水平的提高,公众的政治参与热情高涨,对于政府运作的要求和评价标准也自然相应提升,政府形象成为衡量政府政绩的一项重要标准,对政府的形象的关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关键词政府形象塑造1.引言贵州瓮安“6·28”事件的发生,反映了当地政府在自身形象塑造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
优化地方和基层政府的形象,能够有效地化解政府与民众之间的隔阂,实现政府与民众的沟通与互动,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有助于推动地方的稳定和发展。
一.政府形象的重要地位形象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人类正在步入一个形象制胜的时代。
政府形象也是众多形象中的一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在行政改革和行政现代化的过程中,公众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形象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
政府形象与国家形象、区域形象、城市形象密切相连。
政府形象成为衡量政府绩效和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
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己成了摆在现代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政府形象受到越来越普遍的重视,其中一项重要的原意是政府行为与政府理念普遍的严重的背离,这对政府形象造成严重的损害,所以政府形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谈谈政府形象塑造

谈谈政府形象塑造一、政府形象塑造概述所谓政府形象,是“政府这一巨型组织系统在运作中,即在自身的行为与活动中产生出来的总体表现与客观效应,以及公众对这种表现与客观效应所作的较为稳定与公认的评价”。
它体现着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是公众对政府整体素质、执政能力、施政业绩等客观实在的主观认识和评价。
良好的政府形象可以帮助政府赢得公众的理解及响应,减少政策执行阻力;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可见,政府形象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资源,直接关系到政府的生存发展与公益目标的达成。
二、当前政府形象塑造存在的主要问题政府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有自觉的形象意识和相应的行为,以保证管理机器正常有效的运转。
目前,我国政府形象塑造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人事制度的怪圈。
从1993年开始推行公务员制度以来,中国各级政府已基本建立起考试聘用、择优录取等相关制度,公务员的竞争、激励和更新机制也基本上得到完善。
一方面,公务员的职位分类制度并没有明确的建立起来,公务员编制和事业编制、工勤编制亦未能得到完全划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状况难以得到抑制。
政府机构改革仍难以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在膨胀”的怪圈。
因此,公务员人事制度的相对不够完善直接影响政府的美誉度。
(二)政府系统财政状况。
与人事制度相关联的是政府维持自身运转所需的财政支持。
对1998年前的财政支出分析表明,“大部分财政支出用于人头费。
根据现在的标准10000元/人年,那么在1996年,3673万公务员就需要从政府财政支出3673亿,这几乎占了全国财政收入8000亿的一半。
”而且随着政府行政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头费”的支出在近年来亦不断增多。
政府未能将纳税人的钱用在像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涉及民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中,而浪费在国家公务人员不必要的开支上,必然引起公众的不满,进而影响政府在公众的形象。
(三)政府官员与群众的利益差异。
【2016年】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价值层面论述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首先阐述了政府形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然后说明要想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必须尽快适应政府职能和政府观念的转变,最后着眼于政府形象的主客观统一性,从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这四个方面分别是政府整体形象与个体形象的统一、内在素质与外部形象的统一、价值目标与公众期望的统一、政府实际表现与公众对政府主观评价的统一。
前言在行政改革和行政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府形象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公众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形象成为衡量政府绩效的一项重要标准。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在处理政府机构调整、塑造形象工程、实施名牌战略、搞活国有企业、整治腐败现象、打击法人走私、实施科教兴国、安置下岗职工、组建创新体系、抗御特大洪水等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战略决策都体现了政府对形象问题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政府及行政人员形象意识的增强。
1997年中国成立了政府形象战略研究项目,将政府形象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
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已成了摆在现代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一一般而言,政府形象指社会公众在了解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政府在运行过程中显示的行为特征和精神状况的总体印象和评价。
它既是社会公众的主观评价,又是政府客观表现的反映。
政府形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它虽然不是实实在在客观存在的,但对政府影响力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构成政府影响力的基本要素之一。
政府影响力体现着政府与公众之间双向互动的心理关系,是决定政府的目标、意图、倾向能否为公众所接受或在多大程度上接受的一项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公众的心理、行为或行为倾向。
所以政府形象的好坏对政府的目标、意图能否顺利实现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政府形象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社会公众对政府价值标准、战略目标、是否廉洁、政策是否民主科学、高效与否、领导者素质、公务员行为规范程度乃至政府建筑物等诸因素印象的总和。
新时期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管理形象

论新时期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管理形象摘要:建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是近年来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我国政府形象塑造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如何在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也成为当前政府行政工作的重要任务。
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政府形象建设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进行了论述,并给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政府形象政府管理决策执行星系平台创新理念1.当前我国政府形象建设的现状与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管理领域面临着新的考验,新时期,树立新的理念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环境,成为当牵过政府形象塑造的重要任务。
然而,从目前我国政府形象的塑造现状分析来看,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1.1政府管理思维僵化长期以来,我国很多政府部门在进行管理时往往将其所用于的权利简单的理解为管辖权,在执行政府职能时往往忽视了民众权益的保护,忽视了政府服务意识的形成。
这样就容易导致政府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效果不高,所执行的某些决策缺乏严密的考虑进而导致政府所主导的发展方向与民众在利益方面产生一定的偏差,影响了政府形象的塑造。
1.2政府信息透明度不高信息透明化一直近年来政府形象建设的一大热点问题,如果政府所提供的信息缺乏透明化,会让群众缺乏必要的安全感,缺乏对政府的信任度,这样就容易导致政府失去民众信任。
例如,网络上经常出现的对某些政府官员贪污受贿事件的报道,民众舆论给政府带来的负面影响等,都不利于政府形象的塑造。
1.3政府权力使用不当目前,我国某些政府机构在行政主管、行政执行等方面,并不能很好的把所管理和服务的对象摆在平等的位置。
最为常见的就是,一些政府单位在实行管理时为了部门和个人利益,牺牲了群众利益,这种做法违背了政府服务形象的塑造,制约了我国政府服务理念的推广和宣传。
2.政府形象塑造对策好的政府形象是推动政府决策,实施政府政策,实现政府既定发展目标的重要隐形资源。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提升政府形象 打造服务型政府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提升政府形象打造服务型政府近年来,我国政府在经济社会进步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我们也不行轻忽的是政府形象和服务水平的不足。
论中国政府形象的塑造

论中国政府形象的塑造姓名:申建娜学号:2008090017 院系班级:经济与城市管理学院城市管理0801班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国内的变化令世人瞩目,特别是今年,春节期间的雪灾,三月份的西藏拉萨暴力事件,五月十二日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八月八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九月十六日恶劣的毒奶粉事件,九月二十五日牵动亿万人心的神七飞天,还有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一系列事情的发生都牵扯到了一个问题——我国政府的形象。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能否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不仅关系到政府职能能否得到有效行使和发挥,政府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而且关系着能否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形成有利的外部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畅通投资渠道。
那么,怎么能在这个风雨激荡的时期,树立好中国政府的形象呢?我认为,应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着手:一、政府内部来说,加强内部建设,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官员形象。
一要提高镜头前官员媒体适应能力,领导者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仪表风度,领导者优雅的言谈举止不仅可以提高政府形象的质量,而且可以鼓舞民众的士气,增强民众的信心。
二要增强官员与传媒合作的思想。
培训我国政府官员,提高他们的媒体适应能力,以减少大众传媒的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对政府形象的异化,这是我国政府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加入WTO后,各级官员面对境内外媒体的机会越来越多,为此,应该把这看作是运用大众传媒塑造政府形象的机会,努力提高政府官员面对传媒提问的能力和素质,在镜头前的风度,以此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
2、建立法制化政府信息战略。
在中国这样一个法制化环境有待形成,人治色彩浓厚的国家里,有必要对政府信息战略进行法制化,保证政府形象的统一性,保障形象塑造工程能够不偏离既定的轨道,避免形象建设变成神化个别官员的形象工程。
一要设立集中统一的政府公关机构。
应大力吸收包括公共关系学、社会心理学、大众传播学等学科的专家加入,政府则在人力、物力及财力上提供保证。
为政府提供咨询和建议、公关策略、形象设计、策划政府公关活动等,让这些专家和学者作为党政机关部门领导的参谋以及方针政策的策划者,并能与内外公众进行双向沟通。
公共危机中地方政府形象塑造研究论文(2021整理)

鉴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根底上,对我国公共危机中地方政府形象塑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释,并结合案例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由于公共危机本身的特征及我国危机预警机制普遍的不完善,本文通过对普通民众及政府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是在阅读前人对该问题研究的根底上设计的,统计分析,获得相关的数据及材料,并参考一些学者对公共危机中地方政府形象塑造这一问题的研究结果进行探讨分析,结合近期的一些公共危机案例,山西苯胺事故泄露,禽流感H7N9,雅安地震等事件,对地方政府在处理这些公共危机事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提出解决对策。本文主要分为四局部:第一局部是公共危机中地方政府形象塑造研究的背景分析;第二局部是介绍公共危机中地方政府形象塑造的概况;第三局部阐述了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中形象塑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四局部结合我国国情,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及解决方案。
论政府形象的塑造

论政府形象的塑造学生:刘梦雅指导老师:李春燕(湖南农业大学科技技术师范学院,长沙410128)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之前改革中由于经验不足或者制度法律建设的不完善而造成的矛盾开始日益激化引起了较多的群众性事件,政府形象受到巨大的影响。
而大部分群众性事件的起因是由于公务员执行任务时中语言或行为失当造成的。
公务员的形象良好与否直接影响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
公务员形象是政府形象最生动的载体,良好的形象能够增强政府的权威性;增强民众的认同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必然要求公务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相当一部分公务员在行政活动中存在行为失范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整个公务员队伍的形象。
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近一段时间我国出现的一些群众性事件中总结出我国公务员队伍形象方面的问题,分析出现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具有针对性的提出政府形象建设策略。
关键词:政府形象;公关意识;行政职能;和谐社会;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一)政府形象塑造的背景在行政管理的实践活动中谈起公务员的形象,正面形象相对模糊,而一些无为、低效、腐败的负面形象却广泛为老百所流传,如:“八点上班九点到,喝喝茶水看看报,十一点钟回家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
由此可以看出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树立公务员的正面形象,提高政府公务员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
公务员的形象是政府工作形象的代表,也是公务员自身素质及政府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
政府工作人员以什么样的形象来处理日常的行政活动,塑造好哪些形象,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政府形象塑造的意义首先,政府形象反映的政府信誉、威信是一种精神资源,能激励公众共同应对危机。
政府信誉增强政府组织的内聚力与外张力,政府信誉反映了广大政府公务员共同的价值观,必然对政府系统内的全部成员有一种强烈的感召力,激发出士气高昂、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激励公众共同克服危机。
论政府形象塑造

论政府形象塑造在行政改革和行政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府形象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公众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形象成为衡量政府绩效的一项重要标准。
我觉得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政府的形象塑造。
首先,我们应当树立服务性政府理念,指导政府形象塑造。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国的政府不仅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经济、社会等事务服务,还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世贸规则的需要,坚持公开、公正、合法、透明等原则,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和方法解决问题,构建服务性政府。
任何一个现代的民主政府都可以把“通过政府卓有成效的工作,以获取最广大公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作为政府形象塑造的指导思想,但是这不仅需要一个一般化的指导思想,更需要具备个性特征的理念来指导政府良好形象的塑造。
其次,我觉得应该加强培训,提高公务人员的政府公关意识。
政府公务人员普遍认为政府公关是“形象工程”,就是“吃喝迎送”等等我们应该改正他们这种观点,要让他们明白公关的真实含义,“公关是双向沟通”、“公关是塑造形象”、“公关是互利互惠的关系”等。
我觉得要从以下两方面来增强公务人员的公关意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第一,政府可以引进有专业背景的公关从业专家来对公务员们进行政府公关方面的培训,强化他们的公关意识。
或者可以直接聘用资深的公关专家作为政府的顾问,使得政府公关活动的操作具有专业化水平。
第二,民意调查,民意测验是很好的了解政府公关活动状况的方法,通过民意调查和测验,一方面可以掌握社会舆论的倾向,另一方面可以督促政府工作人员时刻注意检查自己的公关水平,在实践中提高公关活动的效果,塑造政府良好的形象。
再次,我认为要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我觉得要要从两个方面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
第一方面: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规范政府抽象行政行为。
因为抽象行政行为具有广泛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对具体行政行为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论当前我国政府形象的塑造

论当前我国政府形象的塑造政府形象是政府的“软实力”,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资源。
当前,我国政府形象处于良好的上升阶段,形象意识不断加强,形象活动不断加大。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直接影响了政府整体形象。
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采取措施积极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二、政府形象塑造概述政府形象是政府的素质、行为及表现为基础,受到公众的价值意向和主观评判的影响。
政府形象由行政主体、行政客体和客体对主体的反映过程三个要素构成。
政府形象塑造是政府的理念、行为及效果的集中表现和综合形成的系统过程,体现着政府主体特征与公众感知反映的互动关联。
政府形象塑造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问题,需要将政府形象给以某种定位并为此付诸行动,用美好的形象和实际行动去得到公众的认可。
政府形象包含了理念系统、行为系统和视觉系统三大子系统。
政府形象塑造主要是围绕这三个子系统展开的,它将实践重点主要放在行政理念、行政行为、机构组成和人员素质这几方面上。
行政理念是政府形象的核心和灵魂,直接影响政府形象在公众心目中的认识;行政行为包括政策和制度上的行为以及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作为,实践主体主要是政府机构;人员素质是重要因素,政府形象很大程度上受到公务人员与领导者素质的影响,他们行为不仅仅代表个人,更代表政府机关和整个政府行为作风,因此人员素质决定了其对待公众的态度和做事方式,直接影响政府形象。
三、积极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为了积极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提升公务人员素质,塑造政府内部形象。
加强公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从而提高政府整体形象。
2.树立传媒形象意识,加强与媒体的良性互动。
政府应该注重与媒体的沟通和互动,及时回应公众关切,传递正面信息,树立良好形象。
3.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树立良好形象。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体现政府的责任和能力,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认可。
公共管理中的政府形象塑造

公共管理中的政府形象塑造公共管理是政府为满足公众需求和促进社会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和措施的总称。
而政府形象塑造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形象不仅影响着政府的声誉和形象,也直接关系到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公信力。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公共管理中的政府形象塑造。
公共部门作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组织体系,其形象的塑造不仅仅依赖于政府的行政活动,还涉及到政策制定、实施效果、公众参与和信息传递等方面。
首先,政策制定是政府形象塑造的基础。
政府的政策需要根据公众需要和社会发展趋势来制定,同时也要确保政策的可行性和公正性。
只有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注重公众利益,将其需求与政策相结合,才能赢得公众的认可和支持,进而树立起良好的政府形象。
其次,实施效果是政府形象塑造的关键。
政府的政策只有得到有效的实施和落地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政府需要加强对政策实施的督导和监督,确保政策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政府还要做好对公众的沟通和解释工作,及时向公众公布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增加透明度,赢得公众的信任。
公众参与也是政府形象塑造不可或缺的一环。
政府的决策应该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广泛的议政和社会参与机制,使公众的声音得到真正的尊重和采纳。
政府应该搭建起良好的沟通平台,引导公众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决策和实施中,加强互动与对话,提高公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信息传递是政府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
政府需要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公众传递政府的政策和决策。
在信息传递中,政府需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避免误导和虚假宣传。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媒体的引导和监管,确保媒体报道客观、公正,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此外,政府在形象塑造中还需要加强对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管理。
政府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公众对政府的评价和认可度。
政府需要加强对公共服务绩效的监控和评估,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素质,增加公众满意度。
总之,公共管理中的政府形象塑造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过程。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形象塑造研究

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形象塑造研究摘要政府形象是指政府在管理尤其是应急管理中的客观实在与公众主观认识相结合所反映出来的对政府的综合评价和印象。
良好的政府形象是一国政府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方面。
政府形象塑造主要贯穿在常规管理中,但突发事件对于政府正面、良好形象的塑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增加对政府的信任度与支持度,使政府与群众齐心协力共度难关;有利于在新形势下提升政府的行政能力;有利于维护我国社会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国政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竞争力,拓展稳定的国际发展空间。
特别是在突发公共事件高发的今天,如何营造亲民、快速、责任、高效、合作、法制的政府形象增强政府的合法性与凝聚力,成为政府面临的现实挑战。
本文从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特征,政府形象的涵义出发,论述了突发事件对政府形象提出的新挑战,分析了政府形象的现状,提出了在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塑造政府形象的对策创新机制,包括对政府形象进行总体定位;完善法制;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立健全政府公关制度;建立政府形象评估机制;建立政府形象职能机构等。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政府形象塑造THE FORMING OF THE GOVERNMEN’S IMAGE INUNEXPECTED PUBLIC EVENTSABSTRACTThe government's image i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Government and impression. Which are inflected in the government’s management especially, the government’s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the objective and the public’s subjective understanding . A good government imag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oft power of a country and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The government's image is main be shaped in conventional management.But,unexpected public events ,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 the government's positive and good image.Dealing with the unexpected events can, increase the level of trust and support to the government ,and make government and the masses hold together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more easily,its can also improv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capacity in the new situation, main -tain China's social stability and promote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helpful in raising our government’s.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then gets more broad and stable space in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 nowadays,with the high incidence of sudden public events , how to deal with unexpected events to the public image of the government is a new challenge, so,creating a good government’s image of transparent, honest, the People First, responsibility, efficiency, cooperation, justice, being lawful and enhanceing the government's legitimacy and cohes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government reform issues for government’s reform.The author states the opinions from the features and the concept of unexpected public events and the meaning of the government’s image. Thispaper holds that unexpected events have brought new challenges to the image of the government Compared with the Government's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in shaping image in the pas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government’s image .In the context of unespected public events,it focuse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building policy innovation mechanism for creating a good government’s image overall positioning of the government’s image, improving the legal system, strengthening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cities; establishing a sound system of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and establishing a mechanism for assessing the government's image, establishing the specialized agencies for forming good image and improving the government's image by dealing with unexpected incidents successfully under the other socio-economic factors.KEYWORDS: Unexpected public events; government’s image; Forming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政府形象塑造
一、政府形象的概念及其内涵
政府形象是指公众对政府行为及政府人员的总体评价,是一种能力资源,对化解风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政府形象对优化政府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优良的政府行为又是有效政府能力的保障。
因此,政府要在日常生活中培植和塑造一种诚实、负责任、廉洁和高效的形象,才能在危机管理中有效发挥这笔无形资源的积极作用[1]。
首先,政府形象反映的政府信誉、威信是一种精神资源,能激励公众共同应对危机。
其次,政府形象决定的政府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是一种能力资源,能动员公众共同应对危机。
第三,政府形象有利于政府公信力的建立。
第四,良好的政府形象有利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
二、中国政府形象塑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缺乏现代政府形象塑造的理念
中国的政府行为一般都受传统政府管理理念的影响,缺乏现代政府形象塑造的理念。
不是从如何更好地服务公民社会出发,在管理方式上注重人治,忽视法治,官员们没有责任感,不诚信,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等。
(二)政府公务人员的公关意识淡薄,缺乏专门的训练
这里所说的公关意识,最核心的就是塑造形象的意识。
在实际工作中,中国政府公务人员不愿意或不适应与媒体打交道,表现出来的是公关意识的淡薄。
这种现象的发生诚然有历史原因和体制的限制,但在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政府面对的不只是国内公众和传媒,而且会面对越来越多的国际公众和传媒,他们对政府提出的要求会更高。
(三)政府行政行为失范
政府行政行为失范指导致政府机关在制定政策和规定的时候不能够充分考虑民众的意见,结果制定出的政策伤害了民众的利益,一经实施便会引发矛盾,极大地伤害了民众的感情,也破坏了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形象,由此政府信任危机逐步加剧,公信力下降。
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失范行为,是公众感知政府形象最直接的途径。
(四)政府应对危机公关的能力薄弱
在整个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起着主力军的核心作用。
公民也希望政府提供化解公共危机的服务以保障社会公众的安全。
而公共危机的治理则取决于政府迅速、及时、有效的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取决政府的良好形象。
但是当前我国政府对危机事件的处理缺乏透明度,不能及时、主动地进行重要新闻发布,没有对大众传媒提供积极性的资料、就公众关心的问题做出解释和宣传等等,这些不利于在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对于整体局面的把握,损害了政府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号召力,破坏了政府良好的正面形象。
三、如何更好的塑造我国政府的形象
(一)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传播政府形象。
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是传播政府形象的必经之路,不仅体现了政府寻求社会监督和与市民交流的愿望,更显示了它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决心。
(二)利用重大事件,传播政府形象
政府形象的传播不仅仅依靠政府形象的日常塑造,在重大事件中,政府的规划能力,调配资源的能力得到集中体现,政府影响力和号召力也得以集中反映。
如果处理得当,政府形象可以得到极好的提升;但如果处理不当,原来良好的政府形象极有可能毁于一旦。
(三)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提升行政服务水平
行政绩效是公众对于政府印象形成和给予评价的最直观因素,要建立和完善可问责制度和绩效考核体系。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公众的让渡,政府与公众之间是一种不成文的契约关系,公众有权知晓和监督权力的运行,政府和公务员也有义务向公众告知和负责。
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既有助于有效地规范和约束政府及公务员的作为,也有助于激发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四)畅通沟通渠道,加强政府与公众间的沟通,增进民众对政府的认识和了解
了解是信任的基础与前提,地方政府首先应当保证政务的公开并使之制度化,通过增加政府决策与工作的透明度,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在促进公民有效参政议政的同时,加深公众对于政府的认同感。
其次,要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和加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实际调研的工作。
信访制度的建立,拓展了地方政府与公众间的沟通渠道,为公众信息的反馈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政府能够及时地了解公众的所需所想,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就更加有了时效性与针对性;开展实际调研,是政府政策制定及可行性论证的必要前提,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既了解了民情,又加强了与公众的互动联系,在与其沟通的过程中随时可以根据情况的需要和变化来调整政府的目标设计和战略方案,使之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
再次,要充分发挥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听证制度、公众论坛、社情网的建立、领导热线的开通等相关方式,主动、客观、真实地向社会宣传和解释自己的行为,争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并及时回收反馈意见,以实现政府与公众间的协商对话。
(五)公务员自身良好形象的塑造
“政府是被赋予一定能力的道德人格”,公务员自身形象的塑造是政府形象构建的人格化体现,其本质为公务员的自身素养的外化。
作为构成地方政府体系的单个个体,地方机关公务员自身形象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着公众对于整个政府的评价。
一方面,地方政府公务员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道德水平。
作为公共权力的执掌者和具体实施者,公务员难免会在拜金主义、官本位等观念的影响下动摇,甚至是腐化堕落。
加强公务员的行政伦理道德建设,强化其人民公仆意识,才能使得其从“管理者”的身份中转变过来,一心为公,虚怀若谷,在提高地方政府公务员的自我净化能力的同时增强其自身的亲和力。
另一方面,地方机关公务员的工作业绩、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是公众形成对地方政府公务员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地方政府公务员要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自觉地不断加强对专业知识、管理技能和法律法规常识的学习,并加强对自身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民众需要的了解,积极地与民众沟通,增强其工作的针对性,优化其服务水准。
,
(六)建立政府网站形象
近几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迅速。
有调查显示,至2007年1月底,我国336个城市中已有303个城市建立了政府网站,约占百分之90.2。
政府网站在创新管理模式,规范行政行为,降低政府成本,提升政府效能等方面,也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网上的事务处理,也不只是“让市民少跑一趟路,少踏一个门槛,少走一道程序”,而是让市民少走多趟路,多个门槛,多道程序了。
参考文献:
(1)李鑫.浅谈如何塑造良好政府形象[J].法制与社会,2007,(2).
(2)颜如春.《现代政府形象管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
(3)魏芙蓉.提高公共危机管理能力保平安[N].中国改革报,2007-07-10.
(4)马福玉.浅析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J].现代商业,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