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李建东第四版
移动通信 第四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出版社 第三章_khdaw
.k
hd
课
后
aw
案
答
网
.c om
课后答案网
•
(2) 由式 (3 - 63) 和式 (3 - 64) 可求得 中等起伏地市区中接收信号的功率中值
PT Gb Gm LT
w
若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w w
122.5dBW 92.5dBm
.k
hd
课
后
aw
案
答
网
.c om
课后答案网
•
(2) 由式 (3 - 63) 和式 (3 - 64) 可求得 中等起伏地市区中接收信号的功率中值
PT Gb Gm LT 113dBW 83dBm
w
若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w w
.k
10 lg10 6 0 129
hd
课
2 PP PT Gb Gm Am ( f , d ) H b (hb , d ) H m (hm , f ) 4d PT L fs Gb Gm Am ( f , d ) H b ( hb , d ) H m ( hm , f )
后
若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aw
案
答
2 5 10 3 10 103 47.1m 3 3 15 10
网
.c om
课后答案网
P x d1 h1 d2
.c om
T d 1 d2 x h1 P
R h2
(a)
hd
课
若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信息与通信工程精品课程配套教材:移动通信
20xx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内容简介
03 作者简介
目录
02 图书目录 04 图书序言
《信息与通信工程精品课程配套教材:移动通信》是2010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啜钢、李卫 东。
内容简介
《信息与通信工程精品课程配套教材: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技术》编辑推荐: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 程规划教材,信息与通信工程精品课程配套教材。较详细地介绍了移动通信原理和应用技术。首先介绍了无线通 信的传播环境和传播预测模型、移动通信中调制解调技术以及抗衰落技术;其次介绍了蜂窝组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GSM、CDMA IS-95、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以及移动通信无线络规划和优化基础;最后对当 前移动通信的发展和一些研究热点进行了介绍。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移动通信的发展和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移动通信的无线传播环境、移动通信系统中 的调制技术、抗衰落技术、蜂窝组技术、GSM和CDMA IS.95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络规划与 优化基础、移动通信未来发展等。
谢谢观看
图书目录
第1章概述 1 1.1移动通信发展简述 1 1.2移动通信的特点和应用系统 6 1.2.1移动通信的特点 6 1.2.2移动通信的应用系统 8 1.3本书的内容安排 9 习题与思考题 10 参考文献 10 第2章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11 2.1概述 11 2.1.1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 11
图书序言Βιβλιοθήκη 移动通信是当今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和最为前沿的通信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模拟 到数字,从频分多址(FDMA)到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的过程。移动通信络已从仅提供语音、低 速数据业务的窄带络发展到了可以支撑语音、高速分组以及多媒体业务的宽带络。进入2l世纪以来,人们在继续 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同时,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也已投入商用,人们正在从3G商用络的应用中得 到无线宽带业务带来的高速、高质量的享受;与此同时3GPP LTE的标准化已经取得巨大发展,相信在不久的未来 就会出现商用的产品;另外,基于IEEE 802.16协议簇的下一代无线接入互联络也在蓬勃发展;4G(或称IMTAdvanced)正在从理论探讨和系统仿真评估阶段逐步走向制定标准的阶段。
移动通信-第四版课件(李建东、郭梯云-)-第4章
0M(M 1)!
0)
(4 - 22)
可求得累积概率分布为
pM
(
R
)
1
exp
R 0
M k1
(R /0)k1
(k 1)!
(4 - 23)
第4章 抗衰落技术
由上式画出的最大比值合并分集系统的累积概率 分布曲线如图 4 - 6 所示。 不难得知, 在同样条件下, 与图 4 - 5 所示的选择式合并分集系统相比, 最大比值 合并分集系统具有较强的抗衰落性能。 例如, 二重分 集(M=2)与无分集(M=1)相比, 在超过纵坐标概率为 99%情况下有13dB增益, 优于选择式合并分集系统(10 dB增益)。
第4章 抗衰落技术
(6) 时间分集。 快衰落除了具有空间和频率独立性之外, 还具有时间独立性, 即同一信号在不同的时间区间多次重发,
只要各次发送的时间间隔足够大, 那么各次发送信号所出现
的衰落将是彼衰落的影响。时间分集主要用于在衰落信道
中传输数字信号。 此外, 时间分集也有利于克服移动信道中
若移动台处于静止状态,即v=0,由式(6-3)可知,要求ΔT 为无穷大,表明此时时间分集的得益将丧失。换句话说, 时 间分集对静止状态的移动台无助于减小此种衰落。
第4章 抗衰落技术
3. 合并方式
接收端收到M(M≥2)个分集信号后, 如何利用这些信号 以减小衰落的影响, 这就是合并问题。 一般均使用线性合
等增益合并器输出的信号包络为
M
rE rk
k 1
(4 - 7)
式中, 下标E表征等增益合并。
第4章 抗衰落技术
4.1.2 分集合并性能的分析与比较 众所周知, 在通信系统中信噪比是一项很重要的性能指
批注
毕业设计(论文)专业班次姓名指导老师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二0一年GSM网络室内覆盖系统抗干扰分析与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筑越来越密集,结构越来越复杂,对无线信号的阻挡越来越严重,室内无线信号的质量越来越差,这与人们日益追求高品质的无线服务,如高速率数据传输、高清晰手机通话等相悖。
GSM网已是很成熟的2G网络,就国内来看,GSM网的大网建设基本完成,室外的信号基本符合要求,室内信号质量差的现状亟待解决。
室内覆盖技术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很好方法。
GSM网运用频分多址技术和时分多址技术,承载了话音业务、数据业务、短消息业务等。
室内覆盖技术是基于GSM系统建立起来的,主要应用是引入GSM基站信号,进行信号放大并在放大信号输出端有一套独立的室内覆盖系统,这个系统能使经放大后的信号均匀地分布在室内各个角落,保证了室内信号的质量。
直放站是室内覆盖技术中的典型应用,它可以解决信号覆盖问题,在扫除盲区,延伸覆盖端的同时还可以调配话务量。
在很多需要覆盖的地方应用广泛,比如城市密集区、城市边缘、郊区乡村、室内等。
光纤直放站是直放站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光纤直放站传输距离远,可以在远端代替基站,实施远端的信号覆盖。
本文最后即用光纤直放站对某大楼进行了室内覆盖设计,经计算,满足了改楼宇室内信号的要求。
[关键词] GSM网;室内覆盖;信号干扰;直放站目录第1章绪论 (1)1.1研究意义 (1)1.2国内外现状 (1)1.3研究目标与内容 (1)第2章 GSM通信系统的简介 (2)2.1GSM通信系统的组成 (2)2.2GSM系统的关键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工作频段的分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多址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西电移动通信第四版李建东郭梯云习题答案
移动通信》课后答案练习一、填空题1、移动通信按工作方式分(单工)(双工)(半双工)。
2、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分(FDMA), (TDMA), (CDMA)。
3、移动通信按信号形式分(模拟网)(数字网)4、移动通信按覆盖范围分(城域网)(局域网)(广域网)。
5、移动通信按业务类型分(PSTN ),(DDN),(ISDN )6、移动通信按服务特性分(专用网),(公用网)。
7、移动通信按使用环境分(陆地通信),(海上通信),(空中通信)8、移动通信按使用对象分(民用系统),(军用系统)。
二、简答题1、什么叫移动通信?答: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处在移动情况下(或临时静止)的相互信息传输和交换。
2、移动通信的特点。
答:1、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2、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3、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4、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5、移动台必须适合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3、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答:1、开发更高频段2、有效利用频谱3、数字化4、向个人移动通信发展5、传输数据速率越来越高。
4、全球3G的三大标准是什么?答:WCDMA、CDMA2000、TD-SCDMA。
5、什么是基站?答:固定不动接发移动台的信号完成与交换中心相连,从而实现移动台信号的收发。
6、什么是移动台?答:接收发送无线信号并且可以移动的终端;包括:手机,车载台、无绳电话等。
7、什么是交换中心?答:交换各种信息的中心,分为有线和无线。
无线交换中心为各个移动台所在的基站之间提供交换服务。
8、移动通信的发展目标是什么?答:就是向个人移动通信系统(PCS)发展:Whoever 、Whenever 、Wherever 、Whomever 、Whatever 。
9、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有哪些优点?答: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同时可以自动漫游和自动切换,通信质量好,加上其业务种类多、易于加密、抗干扰能力强、用户设备小、成本低。
移动通信技术(第4版)全套教学课件
移动通信技术(第4版)全套教学课件本课程旨在介绍移动通信技术的内容和目标,以及概述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移动通信技术是指通过无线方式进行信息传输和通信的技术。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通信手段,并且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的目标包括: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熟悉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方式掌握移动通信网络的设计和优化方法了解移动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具备设计和优化移动通信网络的能力。
本教学课件将根据以上目标分为多个模块,详细介绍移动通信技术的相关内容。
请继续阅读后续章节以获取更多信息。
教学课件《移动通信技术(第4版)》着重讲解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以下是主要内容的简要介绍:信号传输:介绍了移动通信中的信号传输过程,包括信号的产生、传输、接收等步骤。
通过掌握信号传输的基本原理,研究者可以理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过程,并能够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频谱分配:介绍了移动通信中的频谱分配原理和方法。
频谱是移动通信系统中非常宝贵的资源,合理的频谱分配可以提高系统的通信容量和干扰抵抗能力。
本课程将重点介绍频谱分配的基本原理、常用的频谱分配方法以及频谱的管理与规划。
调制解调:介绍了移动通信中的调制解调技术。
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本课程将详细介绍调制解调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调制解调方法。
信道编解码:介绍了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解码技术。
信道编解码技术主要用于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
本课程将介绍信道编解码的基本原理、常用的编解码方法以及应用实例。
通过研究《移动通信技术(第4版)全套教学课件》,学生可以全面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原理,为进一步深入掌握和应用移动通信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信网络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通信网络基础(李建东盛敏)课后习题答案(总1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答:通信网络由子网和终端构成(物理传输链路和链路的汇聚点),常用的通信网络有ATM 网络,分组数据网络,PSTN ,ISDN ,移动通信网等。
答:通信链路包括接入链路和网络链路。
接入链路有:(1)Modem 链路,利用PSTN 电话线路,在用户和网络侧分别添加Modem 设备来实现数据传输,速率为300b/s和56kb/s ;(2)xDSL 链路,通过数字技术,对PSTN 端局到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线路进行改造而成的数字用户线DSL ,x 表示不同的传输方案;(3)ISDN ,利用PSTN 实现数据传输,提供两个基本信道:B 信道(64kb/s ),D 信道(16kb/s 或64kb/s );(4)数字蜂窝移动通信链路,十几kb/s ~2Mb/s ;(5)以太网,双绞线峰值速率10Mb/s,100Mb/s 。
网络链路有:(1)提供48kb/s ,56kb/s 或64kb/s 的传输速率,采用分组交换,以虚电路形式向用户提供传输链路;(2)帧中继,吞吐量大,速率为64kb/s ,s ;(3)SDH (同步数字系列),具有标准化的结构等级STM-N ;(4)光波分复用WDM ,在一根光纤中能同时传输多个波长的光信号。
答:分组交换网中,将消息分成许多较短的,格式化的分组进行传输和交换,每一个分组由若干比特组成一个比特串,每个分组都包括一个附加的分组头,分组头指明该分组的目的节点及其它网络控制信息。
每个网络节点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来实现分组的交换。
答:虚电路是分组传输中两种基本的选择路由的方式之一。
在一个会话过程开始时,确定一条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逻辑通路,在实际分组传输时才占用物理链路,无分组传输时不占用物理链路,此时物理链路可用于其它用户分组的传输。
会话过程中的所有分组都沿此逻辑通道进行。
移动通信李建东第四版
本章要求: 掌握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 了解移动通信的分类 掌握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理解集群通信的原理 理解数字通信的优点 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 了解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 了解移动通信的相关基本技术及发展趋
势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动中通” 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进行信息
传输和交换。 终端的移动(手机,车载台) 个人的移动性(ISM卡方式支持的业务) 业务的移动性(200业务等)
(1)频谱利用率高, 有利于提高系统容量。 (2)(2) 能提供多种业务服务, 提高通信系统的
通用性。
(3)(3) 抗噪声、 抗干扰和抗多径衰落的能力强。 (4)(4) 能实现更有效、 灵活的网络管理和控制。 (5)(5) 便于实现通信的安全保密。 (6)(6) 可降低设备成本和减小用户手机的体积
例如移动QQ,飞信
无线即时通讯(Wireless Instant
Messaging,IM)
国内主要无线IM产品包括中国移动的飞 信、中国联通的超信、中国网通的灵
信、腾讯的手机QQ、移动MSN和掌中 无限公司的PICA。它们分属于两大"阵 营":互联网公司和中国电信天翼套餐 运营商。前者依靠在互联网即时通信市 场 的先发优势,已经在无线IM市场占 据了庞大的用户数量;而后者尽管进入 市场较晚,但在无线产业链上具有相对 的优势地位。
什么是蜂窝小区?
蜂窝移动电话将移动电话服务区划分为 若干个彼此相邻的小区,每个小区设立 一个基站的网络结构。由于每个小区呈 正六边形,又彼此邻接,从整体上看, 形状酷似蜂窝,所以人们称它为“蜂窝” 网,这种小区称为“蜂窝” 小区。
用若干蜂窝状小区覆盖整个服务区的大、 中容量移动电话系统就叫做蜂窝移动电 话系统,简称蜂窝移动电话。
现代移动通信第四版-第三章课后答案
现代移动通信第四版-第三章课后答案.第三章思考题与习题1. 组⽹技术包括哪些主要问题答:(1)⼲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2)区域覆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3)⽀撑⽹络有序运⾏的要素;(4)越区切换和位置管理;(5)⽆线资源的有效共享。
2. -3. 为何会存在同频⼲扰同频⼲扰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答:同频⼲扰是指所有落在接收机通带内的与有⽤信号频率相同的⽆⽤信号的⼲扰,这些⽆⽤信号和有⽤信号⼀样,在超外差接收机经放⼤、变频⽽落在中频通带内,接收系统⽆法滤出⽆⽤信号,从⽽产⽣同频⼲扰。
同频⼲扰会带来的问题:影响链路性能、频率复⽤⽅案的选择和系统的容量限制等问题4. 什么叫同频复⽤同频复⽤系数取决于哪些因素答: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频率利⽤率,在相隔⼀定距离以外,可以使⽤同的频率,这称为同频复⽤。
影响同频复⽤系数的因素有:⼀个区群(簇)中⼩区的个数(区群的⼤⼩),⼩区的⼤⼩,形状等。
5. 为何说最佳的⼩区形状是正六边形答:⼩区形状的设计要求:⼩区⽆空隙、⽆重叠的覆盖整个服务区域。
;全向天线辐射的覆盖区为圆形,不能⽆空隙、⽆重叠的覆盖整个区域。
在考虑交叠之后,实际上每个辐射区的有效覆盖区是⼀个多边形。
满⾜⽆空隙、⽆重叠条件的⼩区形状有三种:正三⾓形、正⽅形和正六边形。
⽽在服务区⾯积⼀定的情况下,正六边形⼩区的形状最接近理想的圆形,⽤它覆盖整个服务区所需的基站数最少,也就最经济。
6. 证明对于六边形系统,同频复⽤系数为22Q N i j ij ==++。
证明:同频复⽤系数Q 的定义为在同频些⼩区距离)(D 与⼩区半径)(R 的⽐值。
同频⼩区的距离也就是两个同频⼩区的中⼼距离,对于正六边形系统它是这样确定的,从⼀个⼩区的中⼼出发,沿着⼀边的中垂线数i 个⼩区,在向顺时针转060再向前数j个⼩区,起点和终点的两个⼩区的距离就是同频⼩区的距离。
由余弦定理可得R ij j i D )(322++=,⼜因为ij j i N ++=22 所以N RR N R D Q 33===即得证。
移动通信-第四版课件(李建东、郭梯云-)-第5章
第5章 组网技术பைடு நூலகம்
利用(5-7)式, 有
A 01 2(1 0 .22 0 .3 3 0 .54 0 .4 5 0 .2 6 0 .1 7 0 .1 8 0 .1 )
这说明在总共8个信道中,在2小时的观察时间内平均有3.5个 信道同时被占用。每信道每小时的平均被占用时间为 3.5/8=0.4375小时。因为一个信道的最大可容纳的话务量是1 爱尔兰, 因此它的平均信道利用率就是43.75% 。
第5章 组网技术
3. 呼损率的计算 于多信道共用的移动通信网, 根据话务理论, 呼 损率B、 共用信道数n和流入话务量A的定量关系可用 爱尔兰呼损公式表示。 爱尔兰呼损公式为
B
An / n!
n
Ai / i!
i1
(5 - 9)
第5章 组网技术
呼损率不同的情况下, 信道利用率也是不同的。 信道利用率η可用每小时每信道的完成话务量来计算, 即
第5章 组网技术
在用户的忙时话务量a确定之后, 每个信道所能容 纳的用户数m就不难计算:
m
A/n
A3600 n
a CTk
(5 - 12)
全网的用户数为m·n。
以a=0.01(爱尔兰/用户)计算出每信道的用户数如表 5-3 所 示(若a值不同, 则需另行计算)。
第5章 组网技术
表 5 - 3 用户数的计算(a=0.01)
A = S·λ
(5 - 1)
式中: λ的单位是(次/小时); S的单位是(小时/次); 两者相
乘而得到A应是一个无量纲的量, 专门命名它的单位为“爱 尔兰”(Erlang)。
第5章 组网技术
根据式(5 - 1)的定义, 可以这样来理解“爱尔兰”的含 意: 已知 1 小时内平均发生呼叫的次数为λ(次), 用式(5 - 1)可求得
移动通信-第四版课件(李建东、郭梯云-)-第8章
第8章 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一)
(3) CDMA蜂窝系统具有“软切换”功能。 即在 过区切换的起始阶段, 由原小区的基站与新小区的基 站同时为过区的移动台服务, 直到该移动台与新基站 之间建立起可靠的通信链路后, 原基站才中断它和该 移动台的联系。 CDMA蜂窝系统的软切换功能既可以 保证过区切换的可靠性(防止切换错误时反复要求切换), 又可以使通信中的用户不易察觉。
第8章 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一)
8.1.4 IS-95 CDMA蜂窝通信系统的时间基准 在数字蜂窝通信系统中, 全网必须具有统一的时间标准,
这种统一而精确的时间基准对CDMA蜂窝系统来说尤为重要。 CDMA蜂窝系统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时标,
GPS的时间和“世界协调时间”(UTC)是同步的, 二者之差 是秒的整倍数。
第8章 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一)
(4) CDMA蜂窝系统可以充分利用人类对话的不连 续特性来实现话音激活技术, 以提高系统的通信容量。 这个问题在下面还要介绍。
(5) CDMA蜂窝系统以扩频技术为基础, 因而它 具有扩频通信系统所固有的优点, 如抗干扰、 抗多径 衰落和具有保密性等。
的Ⅰ)的干扰信号功率为 2anr-4; 来自较远 3 个基站(图中的
Ⅱ)的干扰信号功率为3an(2r)-4; 来自更远 6 个基站(图中的
Ⅲ)的干扰信号功率为 6an(2.63r)-4。 比这些基站更远的干
扰可以忽略, 于是得到载干比的表示式如下:
C I
a(n
1)r4
2anr4
ar4 3an(2r)4
第8章 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一)
从IS - 95 的名称“双模宽带扩频蜂窝系统的移动 台-基站兼容标准”来看, 标准涉及的内容是关于蜂窝 系统的“公共空中接口”(CAI)问题。 实际上, 无论 是上面所说的几种TDMA蜂窝系统, 还是本书所介绍 的CDMA蜂窝系统, 其运行环境、 业务要求和控制功 能基本上都是相同的, 因此它们的网络结构形式也是 大同小异的。
移动通信(第4版)大学本科教材 移动通信第一章-2007-02
同济大学 徐娟
38
1.5.4 抗干扰措施
¾利用信道编码(如卷积码等前向纠错FEC和自动请求 重传ARQ)进行检错和纠错-----抗随机干扰
¾利用交织编码技术-----抗突发干扰
¾利用微分集技术(空间分集、频率分集、时间分集 以及RAKE接收机等)和自适应均衡技术以及选用具有 抗码间干扰的调制技术----克服由多径传播而引 起的多径衰落
40
¾ 网络结构
1.5.5 组网技术(二)
¾ 网络接口
电路交换业务通道
GMSC
VLR
MSC
BTS
BSC
PCU
HLR AUC
PSTN
ISP 163
SGSN
分组交换业务通道
GGSN
GPRS系统结构图
同济大学 徐娟
数据网络
41
1.5.5 组网技术(三)
¾网络的管理与控制 9 连接控制(或管理)功能
呼叫接续过程
集群调度系统:
移动台
总调度台
公共电话网 PSTN
分调度台
基地台
中央控制器
同济大学 徐娟
28
1.3 常用移动通信系统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BTS
MSC
公共电话网 PSTN
MS
同济大学 徐娟
29
1.3 常用移动通信系统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铱(Iridium)星系统 全球星(Global star)系统
同济大学 徐娟
24
1.3 常用移动通信系统
无线电寻呼系统(单向传输)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频率再用、小区分裂、越区切
铁路隧道内公网漏缆设计的探讨
科技创新21铁路隧道内公网漏缆设计的探讨张 凯,吴浠桥(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摘要:铁路隧道内公网利用多漏缆实现MIMO,文章通过分析MIMO 系统容量与频段、漏缆数量、漏缆水平间距之间的关系,提出工程中隧道内公网漏缆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铁路隧道;公网;MIMO 漏缆众所周知,现在是一个高水平的信息化时代,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越来越离不开网络。
旅途中想必有这样一种体验,火车在进入隧道后手机就没了信号,带来了诸多不便。
铁路旅客对网络需求日益迫切,解决隧道内无信号的问题就需要进行公众移动通信网络(即公网)覆盖。
1 铁路隧道内公网覆盖 铁路隧道内公网覆盖是把移动、电信、联通的信号延伸覆盖至隧道内,用于手机无线信号的接入。
目前,一般将信源设备安装在隧道设备洞室内,射频无线信号经多系统平台(POI)、功分器、合路器、漏泄同轴电缆(即漏缆)、馈缆等设施的传输和辐射,完成隧道内无线信号覆盖。
2 MIMO 技术 当手机有了信号之后,制约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是网速,而决定网速快慢的关键条件之一是系统信道容量。
进入4G 时代后,移动信息系统引入了一项关键技术,MIMO(多入多出)技术。
多入多出技术利用多天线空间分集获得性能增益,可以提高信道容量和频谱利用率,提升网络吞吐率。
设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有N 条独立的衰落信道,符号x 以空间分集的方式通过N 条信道传播出去,每个符号的能量为E。
若信道的转移矩阵为H,且表达式为: []12,,,N H h h h = (2-1)i路的信号为:i y 1,2,i N = (2-2)式中,h i 为第i 路信号的信道,n i 为第i 路信号的高斯白噪声。
当信号频率为F,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有N 条独立的衰落信道,且各信道噪声均为σ2,MIMO 系统容量可以表示为:212log 1log 1/Ni i E C F it F E b sN σσ=⎛⎫=+ ⎪⎝⎭⎛⎫=+ ⎪⎝⎭∑ (2-3)由式(2-3),MIMO 系统归一化容量为:2log 1=//norsym C E C N NC bit s Hz F σ⎛⎫==+ ⎪⎝⎭(2-4) MIMO 系统容量是香农容量的N 倍,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无线网络优化实习报告
通信工程项目培训报告题目基于pioneer的无线网络优化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班级学生学号指导教师魏长智二〇一九年一月十日目录1前言 (1)2 培训方案 (2)2.1题目内容: (2)2.2题目要求 (2)2.3进度安排 (2)2.4实验条件 (2)3理论学习 (3)3.1第一周学习内容规划 (3)3.2第二周学习内容规划 (3)4现场测试 (4)4.1测试方法 (4)4.2 测试结果与分析 (5)4.2.1 PCI统计 (5)4.2.2 RSPR测试 (7)4.2.3 SINR测试 (9)4.2.4下载速率测试 (11)实训结语 (13)参考文献 (14)1前言移动无限网络优化的目的是对移动无线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是对现有网络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的补充,是促进无线网络合理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是适应电信高速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提高移动无线网络整体功能和质量的必然过程。
网络优化工作是网络质量的重要保障,是核心运营的组成部分。
通过对现有已运行的网络进行话务数据分析、现场测试数据采集、参数分析、硬件检查等手段,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并且通过参数的修改、网络结构的调整、设备配置的调整和采取某些技术手段(采用MRP的规划办法等),确保系统高质量的运行,使现有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以最经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2 培训方案2.1题目内容:(1)通过对正式投入运营的网络进行参数采集、现场测试。
(2)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影响网络质量和效率的原因,思考改进方法,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营状态。
(3)写出网络优化方案,对今后的网络规划和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
2.2题目要求(1)DT:在汽车以一定速度行驶中,学会通过测试仪表、测试软件、测试手机对车内的信号强度进行数据收集。
(2)学会对收集到的数据用专门软件进行分析(如CQT、信令分析、用户投诉等),判断信号是否满足正常通话需要,是否存在拥塞、干扰、掉话等现象。
浅析4G技术的发展和优缺点
浅析4G技术的发展和优缺点作者:吴俊卿来源:《数字化用户》2013年第26期【摘要】在新兴通信技术的不断推动之下,3G即将成为通信技术的主流。
但是随着无线上网和网络游戏等用户需求不断的增加,对移动通信系统的速率要求也越来越高。
逐渐地人们之间沟通的瓶颈将由现在的网络传输速率变为各种新的应用的提供。
在对通信技术的要求不增加的基础上,无线通信技术最终将迈向4G通信技术时代。
本文主要简单介绍4G移动通信系统所采用的各种技术以及4G移动通信的优缺点。
【关键词】4G移动通信 OFDM 优点缺点一、4G的概念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是一个比3G通信更完美的新的无线通信世界,它将创造出许多消费者难以想象的应用。
4G通信技术并没有脱离之前的通信技术,而是以传统通信技术为基础,并利用了一些新的通信技术,来不断提高无线通信的网络效率和功能。
如果说现在的3G能为人们提供一个高速传输的无线通信环境的话,那么4G通信将是一种超高速无线网络,一种不需要电缆的信息超级高速公路,这种新网络可使电话用户以无线及三维空间虚拟实境连线。
二、4G采用的主要技术(一)OFDM技术随着数据速率的不断提高,高速数据通信系统的性能不仅仅受噪声限制,更主要的影响来自于无线信道时延扩展特性导致的码间干扰。
这种码间干扰主要是由于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存在多条时延不同无线传播路径造成的。
多径效应造成接收机受到的信号是多个时延、幅度和相位各不相同的发送信号的叠加,从而导致错误发生。
为了实现高速数据业务,必须采取措施对抗码间干扰,信道均衡是经典的抗码间干扰技术,但是如果数据速率非常高,采用单载波传输数据,往往要设计几十甚至上百个抽头的均衡器,这简直是硬件设计的噩梦。
既要对抗码间干扰,又要采用低复杂度且高效的手段传输高速数据业务,我们选择了一种关键技术—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
移动通信-第四版课件(李建东、郭梯云-)-第6章PPT学习教案
会计学
1
6.1.1 发 展 简 况 模拟蜂窝网是在20世纪 80 年代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的一 种移动 通信系 统。 其代表性的系统如表 6 - 1 所示。
6.1 概 述
第1页/共25页
表 6 - 1 模 拟 蜂 窝 系 统一览 表
第2页/共25页
图 6 - 3 蜂窝系统的信道类型
第12页/共25页
6.2.2 控 制 信 号 及其 功能 1. 监 测 音 SAT(Supervisory Audio Tone) 监测音用于信道分配和对移动用户的通 话质量 进行监 测。 当某一话音信道要分配给某一移动用 户时, BS就在前向话音信道上发送SAT 信号。 移动台检测到SAT信号后, 就在反向话音信道上环回该SAT信 号。 BS收到返回的SAT信号后, 就确认此双向话音信道已经接通, 即可通话。
收机组成, 控制器用于与移
动电话局、 移动 第6页/共25页 台进行信令
交换和控制。 每个基站还配
6.1.3 主 要 功 能 表 6 - 1 所列的各种蜂窝网移动通信系统均具有 下列主 要功能 : ① 具有与公用电话网进行自动交换的能 力。 ② 双工通信, 话音质量接近市话网标准。 ③ 双向自动拨号, 包括移动用户与市话用户间的直接 拨号以 及移动 台之间 的直接 拨号。 ④ 用户容量大, 一个系统一般能为几万个用户提供服 务, 还能适应业务增加需要, 通过小区分裂以扩充容量。
定位与过境切换定位与过境切换在移动台通话过程中在移动台通话过程中为其服务的基站定位接收机不为其服务的基站定位接收机不断监测来自移动台的信号电平断监测来自移动台的信号电平当发现环回的监测音当发现环回的监测音satsat的电平低于某一指定值平低于某一指定值sshsignalsshsignalstrengthstrengthhandoffhandoffrequestrequest即信号电平降至请求过境切换即信号电平降至请求过境切换的强度时的强度时立即告知立即告知mtsomtsomtsomtso当即命令邻近的当即命令邻近的bsbs同时同时监测该移动台的信号电平监测该移动台的信号电平并立即把测量结果向并立即把测量结果向mtsomtso报报第19页共25页过过境切换过境切换过寻呼与接入所谓寻呼是指当市话用户呼叫某一个移动用户时mtso通过某一个基站或位置区内的多个基站甚至所有基站发出呼叫信号包括被呼用户号码以及话音信道指配代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代移动通信
研究4G通信的最初目的就是提高蜂窝电 话和其他移动装置无线访问Internet的速 率,因此4G通信给人印象最深刻的特征 莫过于它具有更快的无线通信速 度。
从移动通信系统数据传输速率作比较
第一代模拟式仅提供语音服务;第二代 数位式移动通信系统传输速率也只有 9.6Kbps,最高可达32Kbps,如 PHS; 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数据传输速率可 达到2Mbps;专家则预估,第四代移动 通信系统可以达到10Mbps至20Mbps,甚 至最高可以达到每秒 高达100Mbps速度 传输无线信息,这种速度将相当于目前 手机的传输速度的1万倍左右。
赵荣黎,《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子 工业出版社;
蔡涛等译,《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电子 工业出版社;
骆健霞等译,《CDMA系统工程手册》,人民 邮电出版社;
等
第1章 概 论
1.1 1.2 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 1.3 常用移动通信系统 1.4 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 1.5 1.6 移动通信的标准化
1974年,BELL实验室提出蜂窝移动通信的 概念
1980s,第一代蜂窝移动通
信系统,1983年美国的
AMPS,1980年北欧的NMT,
1979年日本的NAMTS,1985
年英国的TACS。代表“大哥大”
1990s,第二代移动通信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的缩写。意思是全球移动 通信系统 )
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 视频图像,它的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 相上下。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 比目前的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 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 线服务 的要求。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 4G与固定宽带网络在价格方面不相上下,而且 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 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此 外,4G可以在DSL 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 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 拟的优越性。
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 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 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 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 支持至少2兆字节/每秒、384千字节/每秒以及 144千字节/每秒的传输速度。
2000s,第三代移动通信
目前, 3G发展最快的国家 是日韩。
用若干蜂窝状小区覆盖整个服务区的大、 中容量移动电话系统就叫做蜂窝移动电 话系统,简称蜂窝移动电话。
七小区群
G
F
B
G
A
再用距F离
B
E 小区1 C
A
D
E 小区8
相同字母小区使用 相同频率组
G
D
B
图 1-6 蜂窝系统的频率再用
什么是同道干扰?
所谓同道干扰即同频干扰,即指无用 信号的载频与有用信号的载频相同, 并对接收同频有用信号的接收机造成 的干扰。
人们把模拟通信系统(包括模拟蜂窝网、模 拟无绳电话与模拟集群调度系统等)称作第一代 通信产品,而把数字通信系统(包括数字蜂窝网、 数字无绳电话、移动数据系统以及移动卫星通 信系统等)称作第二代通信产品。
(1)频谱利用率高, 有利于提高系统容量。 (2) 能提供多种业务服务, 提高通信系统的通
用性。
国际上3G手机有3种制式标准:欧 洲的WCDMA标准、美国的 CDMA2000标准和由我国科学家提 出的TD-SCDMA标准。
无线移动通信与IP技术(因特网)是当 今信息领域的两大支柱和热点
无线IP接入技术是接入网的一种新的形 式,处在用户终端和骨干网之间,基于 TCP/IP协议,将Internet上的各种业务 以无线通信的方式延伸到用户终端,无 线IP接入系统一般采用点对多点的星形 组网方式。
本章要求: 掌握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 了解移动通信的分类 掌握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理解集群通信的原理 理解数字通信的优点 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 了解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 了解移动通信的相关基本技术及发展趋
势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动中通” 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进行信息
传输和交换。 终端的移动(手机,车载台) 个人的移动性(ISM卡方式支持的业务) 业务的移动性(200业务等)
(3) 抗噪声、 抗干扰和抗多径衰落的能力强。 (4) 能实现更有效、 灵活的网络管理和控制。 (5) 便于实现通信的安全保密。 (6) 可降低设备成本和减小用户手机的体积和
重量。
1.2.3 话音通信和数据通信
移动 通信系统 基于 话音的网 络
基于 数据的网 络
无绳 (低 功率局 域网)
蜂窝 (高 功率宽 域网)
移动通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 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课程目的: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掌握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 原 理;熟悉现有的GSM系统和CDMA系统, 及2.5代的GPRS系统和CDMA 1X系统;了 解3G、4G和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发展 趋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一 定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场强计算、系统 设计和网络规划能力。
现在一般采用频率复用的 技术以提高频谱 效率。
当小区不断分裂使基站服务区不断缩小, 同频复用系数增加时,大量的同频干扰将 取代人为噪声和其它干扰,成为对小区制 的主要约束。
这时移动无线电环境将由噪声受限环境变 为干扰受限环境。
当同频干扰的载波干扰比C/I小于某个特 定值时,就会直接影响到手机的通话质量, 严重的就会产生掉话或 使手机用户无法建 立正常的呼叫。
④ 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宽域网和局域网;
⑤ 按业务类型可分为电话网、 数据网和综
⑥ 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同频单工、 异频单工、 异频双工和半双工; ⑦ ⑧ 按信号形式可分为模拟网和数字网。
1.2.1 工作方式 单向通信:无线寻呼机
1.2.1 工作方式
1. 单工通信
所谓单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电台交替 地进行收信和发信。根据收、发频率的异 同,又可分为同频单工和异频单工。 单 工通信常用于点到点通信,参见图 1-1 。
宽带LA N (高 速局域 网)
图 1-3 移动通信网络的分类
移动 数据 (低 速宽域 网)
1.3 常用移动通信系统
1.3.1 无线电寻呼系统
公用 电话 网
无线 电寻呼 控制 中心及
主发 射台
用户 回路
发射 台 发射 台
图 1-4 无线电寻呼系统示意图
1.3.2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本节要掌握的知识点: 什么是蜂窝小区? 什么是同道干扰? 什么是频率再用? 什么是小区分裂?小区分裂的原理是怎样的? 移动通信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1.1.1 移动通信的发展史简介 1987年,马可尼在陆地和一只 拖船上完成无线通信实验,标
志无线通信的开始
1928年,美国警用车辆的车载 无线电系统,标志移动通信开始进入实用
1946年,BELL实验室在圣路易斯建立第一 个公用汽车电话网,标志着专用的移动通 信系统应用到了公用系统上;
什么是频率再用?
频率再用是指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上用相同的 载波频率进行覆盖。这些区域必须隔开足够 的距离,以致所产生的同频率及邻频率干扰 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频率再用是蜂窝移动无 线电系统的核心概念,频率再用系统可以极 大地提高频谱效率。
但是,如果系统设计得不好,将产生严重的 同频和邻频干扰。这种干扰是由于 相同和相 邻信道公共使用造成的,是在频率规划中必 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
接收 机 受话 器
基站
f1通信
发射 机 接收 机 移动 台
送话 器 受话 器
3.
半双工通信的组成与图 1-2 相似, 移 动台采用单工的“按讲”方式,即按下按 讲开关,发射机才工作,而接收机总是工 作的。基站工作情况与双工方式完全相同。
1.2.2 模拟网和数字网
IS-95(是由高通公司(Qualcomm) 发起的 第一个基于CDMA的数字蜂窝标准。基于 IS-95的第一个品牌是cdmaOne。 )
2000s,第三代移动通信,(The Third Generation)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 (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 第三代手机一般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 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第三代手机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
什么是越区交换?越区交换的控制原理是怎 样的?
图 1-5 (a) 大区覆盖; (b) 小区覆盖
什么是蜂窝小区?
蜂窝移动电话将移动电话服务区划分为 若干个彼此相邻的小区,每个小区设立 一个基站的网络结构。由于每个小区呈 正六边形,又彼此邻接,从整体上看, 形状酷似蜂窝,所以人们称它为“蜂窝” 网,这种小区称为“蜂窝” 小区。
小区分裂
小区分裂是,当业务量密度开始增加时, 每个小区Ci内的信道Fi已不能提供足够 的移动台呼叫时,便可将最初的小区分 裂成更小的小区。通常,分裂出的新小 区半径只有原小区的一半 。
小区分裂的原理
小区分裂是将小区划分成更小小区的方 法。每个小区都拥有自己的基站,并相 应的降低天线高度和减小发射功率。
GSM建网初期,主要是解决覆盖问题。 在频谱资 源宽裕的地区/时期,随着用 户的增加,可将原来的小区分裂成更多 的覆盖面积较小的小区或者增加原有小 区的载频数,从而达到扩容的目的。
通过小区分裂或新增 载频,全网基站数 增加,全网载频数、信道数、话务量、 用户数等均大幅度增加。小区分裂提高 频谱利用率的关键在于减小了单位小区 的面积。
课程任务:本课程任务是讲授现代移动通 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和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是现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蜂 窝小区与频率复用)、移动信道的电波传 播、抗衰落技术、现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多 址技术和组网、GSM系统、窄带CDMA移动 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