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120个文言文实词“请”、“穷”全解

合集下载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在我们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文言实词是理解文意的关键。

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并能够准确地翻译它们,对于读懂文言文、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 120 个常见的文言实词及其翻译。

“爱”,本义是喜爱、喜欢。

例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这里的“爱”就是喜爱的意思。

“安”,有安定、安全、安稳等意思。

“风雨不动安如山”中的“安”表示安稳。

“被”,可表示覆盖、遭受等。

“被发行吟泽畔”里的“被”是披散的意思;“忠而被谤”中的“被”则是遭受。

“倍”,有加倍、背叛的意思。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倍”是背叛。

“本”,指草木的根、根本、基础。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中的“本”就是根本。

“鄙”,有边疆、粗俗、轻视等含义。

“蜀之鄙有二僧”里是边疆的意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则表示粗俗。

“兵”,常见意思为兵器、军队、战争。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中的“兵”指兵器。

“病”,可以是生病、毛病、困苦不堪。

“君之病在肌肤”是生病;“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里是毛病。

“察”,有观察、清楚、考察等意。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中的“察”是观察。

“朝”,读“zhāo”时有早晨的意思;读“cháo”时表示朝廷、朝见、朝代等。

“朝服衣冠”是早晨,“能谤讥于市朝”是朝廷。

“曾”,读“céng”时表示曾经;读“zēng”指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也有增加的意思。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里的“曾”是连……都……的意思。

“乘”,有乘车、趁着、四的代称等含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是乘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是趁着。

“诚”,有真心、确实、果真等意思。

“帝感其诚”是真心;“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是确实。

“除”,有台阶、任命、清除等意思。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是台阶;“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是任命。

“辞”,有言辞、辞别、推辞等含义。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是推辞。

“从”,有跟随、听从、参与等意。

高考必备:高中语文120个文言实词详解-含目录

高考必备:高中语文120个文言实词详解-含目录

1.爱,ài (2)2.安,ān (2)3.被,读音一:bèi (2)4.倍,bèi (2)5.本,běn (3)6.鄙,bǐ (3)7.兵,bīng (3)8.病,bìng (3)9.察,chá (4)10.朝,读音一:cháo (4)11.曾,读音一:céng (4)12.乘,读音一:chéng (4)13.诚,chéng (4)14.除,chú (5)15.辞,cí (5)16.从,读音一:cóng (5)17.殆,dài (5)18.当,读音一:dāng (5)19.道,dào (6)20.得,dé (6)21.度,读音一:dù (7)22.非,fēi (7)23.复,fù (7)24.负,fù (7)25.盖,读音一:gài (8)26.故,gù (8)27.固,gù (8)28.顾,gù (9)29.归,guī (9)30.国,guó (9)31.过,guò (9)32.何,读音一:hé (10)33.恨,hèn (10)34.胡,hú (10)35.患,huàn (10)36.或,huò (10)37.疾,jí (11)38.及,jí (11)39.即,jí (11)40.既,jì..........................................1141.假,读音一:jiǎ.. (12)42.间,读音一:jiān (12)43.见,读音一:jiàn (13)44.解,读音一:jiě (13)45.就,jiù (13)46.举,jǔ (13)47.绝,jué (14)48.堪,kān (14)49.克,kè (14)50.类,lèi (14)51.怜,lián (15)52.弥,mí (15)53.莫,mò (15)54.乃,nǎi (15)55.内,读音一:nèi (15)56.期,读音一:qī (16)57.奇,读音一:qí (16)58.迁,qiān (16)59.请,qǐng (17)60.穷,qióng (17)61.去,qù (17)62.劝,quàn (17)63.却,què (17)64.如,rú (18)65.若,ruò (18)66.善,shàn (18)67,少,读音一:shǎo (18)68.涉,shè (19)69.胜,shèng (19)70.识,读音一:shí (19)71.使,shǐ (20)72.是,shì (20)73.适,读音一:shì (20)74.书,shū (20)75.孰,shú (21)76.属,读音一:shǔ (21)77.数,读音一:shù (21)78.率:shuài (21)79.说,读音一:shuō (22)80.私,sī (22)81.素,sù (22)82.汤,读音一:tāng (22)83.涕,tì (23)84.徒,tú (23)85.亡,读音一:wáng (23)86.王,读音一:wáng (23)87.望,wàng (23)88.恶,读音一:è (24)89.微,wēi (24)90.悉,xī (24)91.相,读音一:xiàng (25)92.谢,xiè (25)93.信,读音一:xìn (25)94.兴,读音一:xīng (26)95.行,读音一:xíng (26)96.幸,xìng (27)97.修,xiū (27)98.徐,xú (27)99.许,xǔ (27)100.阳,yáng (28)101.要,读音一:yào (28)102.宜,yí (28)103.遗,读音一:yí (28)104.贻,yí (29)105.易,yì (29)106.阴,yīn (29)107.右,yòu (29)108.再,zài (29)109.造,zào (30)110.知,读音一:zhī (30)111.致,zhì (30)112.质,zhì (30)113.治,zhì (31)114.诸,zhū (31)115.贼,zéi (31)116.族,zú (31)117.卒,读音一:zú (32)118.走,zǒu (32)119.左,zuǒ (32)120.坐,zuò (32)1.爱,ài⑴恩惠(名):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高中语文120个文言实词详解

高中语文120个文言实词详解

高中语文120个文言实词详解文言文实词是必考题目之一,实词有许多含义,想拿这一两分并不简单,以下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120个文言实词详解,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语文120个文言实词详解一、爱“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爱毛反裘二、安“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既来之,则安之安之若素安然无恙安土重迁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三、被“被”的本义就是“被子”。

“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被坚执锐泽被后世被发左衽被褐怀珠被甲枕戈扇枕温被四、倍“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事半功倍乡利倍义倍道而行五、本“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

追本溯源舍本逐末本性难移变本加厉英雄本色无本之木六、鄙“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肉食者鄙卑鄙龌龊贵远鄙近七、兵“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

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

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兵不厌诈兵强马壮兵出无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兵临城下兵戎相见哀兵必胜按兵不动厉兵秣马八、病“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病入膏肓蚌病成珠贫病交攻无病呻吟同病相怜愁潘病沈九、察“察”本义为“观察、仔细观看”,这样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变得“清楚、明白”。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及解释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及解释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及解释1、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2、安然后得一夕安寝(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4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5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6衣食所安(养生)7既来之,则安之(使---安)3.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4.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5.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6.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7、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8、病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9、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10、朝1朝服衣冠(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听朝(朝政)7坐南朝北(对、向)11、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12、乘chéng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13、诚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14、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15、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16、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8欲不可从(放纵)9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高中必备120个文言实词详解

高中必备120个文言实词详解

高中必备120个文言实词详解+例句+译文今天,老师给同学们整理了高中必备的120个【文言实词】详解+例句+译文,同学们可以利用零散时间慢慢记,轻松学习文言文,加油吧!(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总结前40个实词,其余80个实词小简会近期推送)120个实词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国盖故固顾归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一、爱★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成语助记: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爱毛反裘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二、安★推导提示:“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120实词60 之穷

120实词60 之穷

60、穷
一、义项:
(1)失意。

(2)困厄,处境艰难。

(3)阻塞不通,走投无路。

(4)寻根究源,穷尽。

(5)尽,极。

二、全义短文:
竹林七贤,盖晋之穷(失意)厄人也。

然穷(困厄,处境艰难)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故为后世所重,而当此之时,只视为猖狂耳。

阮籍有穷(阻塞不通,走投无路)途之哭,刘伶有千日之醉。

穷(寻根究源,穷尽)其本,则高迈直与长江流转无穷(尽,极)矣,此之谓真性情。

三、短文翻译:
竹林七贤,原本是晋朝几个失意困厄的人。

可是他们处境艰难却更加坚定,不放低自己高入云天的志向,所以被后代看重。

而正当那个时候,他们只被看成无视礼法的人罢了。

阮籍有走投无路时大哭的事情,刘伶有一千天的酒醉。

寻根究源,他们的风格气度高雅脱俗简直能和长江
一起流动到无穷无尽了,这就叫真性情。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精编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精编版)

高考文言实词120例1、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 ”,隐蔽,躲藏)【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2、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推导提示】“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3、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推导提示】“被”的本义就是“被子”。

“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4、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推导提示】“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5、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末倒置(树根,树梢。

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归纳总结

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归纳总结

1. 安:安定、安逸、安心、安宁2. 颁:颁发、颁布、颁赏3. 备:完备、详备、准备4. 本:根本、基础、本来5. 鄙:边远之地、鄙陋、庸俗6. 毕:完毕、完成、已经7. 病:疾病、生病、弊病8. 察:观察、察看、考察9. 朝:朝见、朝拜、朝庭10. 曾:曾几何时、未曾、曾祖11. 乘:乘车、乘马、乘船12. 从:跟随、随从、从来13. 殆:危险、危殆、殆尽14. 打:击打、敲打、打击15. 道:道路、道义、道德16. 得:获得、取得、心得17. 多:多少、多寡、丰收18. 非:非难、非议、非礼19. 给:给予、供给、给养20. 高:高远、高尚、高明21. 更:更改、更换、半夜三更22. 故:故人、故地、缘故23. 顾:顾念、顾虑、顾盼24. 观:观察、观赏、观看25. 果:果然(副词)、果真(副词)、果实(名词)26. 几:几乎、几案、几乎27. 俱:俱全、一起、俱备28. 假:假借、假托、放假29. 间:时间、空间、间隔30. 见:见面、看见、接见31. 解:解释、解说、缓解32. 就:接近、成就、就学33. 举:举荐、选举、举一反三34. 据:依据、根据、占据35. 居:居住地、隐居地、居然36. 具:具备条件。

工具。

详细。

情况。

37. 决:决定。

解决。

判断。

38. 绝:断绝。

阻绝。

过绝。

极点。

39. 仅:仅有。

将近。

仅仅。

40. 径:小路。

斜路。

比喻小道。

比喻捷径。

比喻邪道。

比喻直接的方法。

比喻简捷。

直接。

独辟蹊径。

比喻为人耿直,不随世俗。

(又)同“竟”表示另作别论。

41. 竟:完毕。

终了。

到底。

全。

整。

从头到尾。

居然。

竞然。

究竟。

平心静气,神情爽快。

竟然。

(与“卒”同)同“竞”,互相竞争,比较本领。

同“卿”,意气相投,相知甚深。

(又)同“镜”。

照,映照,审查,查考。

42. 具:详细,详尽,周详,完备,丰盛,具体,准备,设备,安排,待命(听候命令)。

另见jù)。

其中jù作为工具义有动词,如俱备(准备妥当);名词,如家俱(家具);形容词,如俱全(完备)。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1、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齐桓晋文之事》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爱莲说》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诗经静女》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2、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推导提示:“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3、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赤壁之战》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屈原列传》1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屈原列传》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左忠毅公逸事》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登泰山记》推导提示:“被”的本义就是“被子”。

“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4、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鸿门宴》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烛之武退秦师》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推导提示:“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5、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高考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及例句的翻译(《五年三年》)

高考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及例句的翻译(《五年三年》)

高考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实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种,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

一般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及代词。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文言实词及例句解释1.爱ài①喜爱。

晋陶渊明独爱菊。

《爱莲说》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②热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其一)》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③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爱护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

④爱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六国论》)假如当初韩、魏、赵三国国君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人也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没有去刺杀。

⑤吝惜,舍不得。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过秦论》)诸侯恐慌害怕,集会结盟商议削弱秦国。

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

⑥通“薆(ài)”,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静女》)美丽的身影躲起来不见了,急得我抓耳挠腮,四顾彷徨。

⑦吝啬。

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用羊代牛祭祀)百姓都认为大王是出于吝啬。

⑧亲爱的,心爱的。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

(《柳毅传》)见大王心爱的女儿在野外牧羊。

2.安ān①抚慰,安抚。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孔雀东南飞并序》)时常安慰自己,长久记住我不要忘记我。

②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失街亭》)王平在距离山有十里的地方扎营。

③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

高中120个文言文实词“请”“穷”全解

高中120个文言文实词“请”“穷”全解

请(一)、动词;1、请求请人做某事寡人闻赵王窃好音,请奏瑟。

《廉颇蔺相如列传》公子患之,魏王请之,及宾客说王万端。

《魏公子列传》请允许自己做某事请奉盆缶击王,以相娱乐。

《廉颇蔺相如列传》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归去来兮辞》2、谒见、谒问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

《魏公子列传》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魏公子列传》3、邀请,约请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

《魏公子列传》于是公子请朱亥《魏公子列传》4、请教,指示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二)、副词;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穷(一)、形容词;1、不显贵、不得志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屈原列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贫困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3、走投无路的,濒于绝境的人穷则反本《屈原列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滕王阁序》4、荒、僻穷巷陋室/穷山恶水(二)、动词;1、终了,穷尽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滕王阁序》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余暇日。

《滕王阁序》2、寻求到尽头,追究到底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游褒禅山记》(三)、副词;1、遍、尽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滕王阁序》2、阻塞不通日暮途穷堪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忍受,经受2、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胜任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能够,可以4、众不能堪,抶而仆之《五人墓碑记》忍受,经受克1、与克期俱至限定,约定2、克己复礼为仁《论语》克制,约束3、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祭十二郎文》能够4、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战胜,攻下。

高考文言文120实词

高考文言文120实词

常见的文言实词有以下120个: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另外还有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也属于考察范围。

文言虚词较之实词比较复杂,灵活多样,难以区分和把握。

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8个,即: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与、何、为、若、且、所。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归纳总结

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归纳总结

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归纳总结在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中,学生需要熟悉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这些实词的掌握对于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高中文言文常见的120个实词的归纳总结,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名词(40个)1.人:君、臣、民、僧、僚、师、官、友、躯、肉、善、恶、过、福、祸、生、死、荣、辱、军、众、民、仁、义、礼、智、信、勇、忍、耐、道、善、恶、真、实、假、虚、文、武、贤、愚2.物:天、地、府、楼、阁、室、面、色、水、河、海、山、岳、泉、谷、原、陵、岭、林、洲、岛、草、木、花、叶、草、果、食、物、衣、食、宝、玉、金、石、珠、帛、刃、弓、箭3.时间单位:日、月、年、时、刻、春、夏、秋、冬、晨、暮、旦、昼、夜、晦、旬、朝、夕、岁、时、分、秒、辰、寅、巳、申、晚、失、除、升、元、闰、残、羲、肆、胡、都、太、平、廿二、动词(40个)1.行为动词:言、行、往、来、坐、立、卧、起、止、去、住、跃、奔、走、立、落、久、徙、守、护、送、赴、逃、避、步、行、走、行、骑、乘、驾、航、瞻、望、观、听、问、学、寻2.状态动词:是、有、无、有、重、轻、深、浅、丑、美、好、恶、大、小、新、旧、远、近、凉、热、坚、固、柔、软、长、短、高、低、冷、温、湿、干、明、暗、稳、定三、形容词(20个)1.状态形容词:美、好、恶、大、小、高、低、冷、温、湿、干、明、暗、稳、动、贤、愚、老、少、远、近2.贬义形容词:丑、恶、腐、败、差、穷、瘦、短、浅、鄙、懒、蠢、愚、固、碎、蹇、惨、冷、贱、糟四、副词(10个)1.时间副词:时、旦、曰、夜、昼、晦、旬、春、夏、秋、冬、晨、暮、晚、廿2.频率副词:常、频、复、皆、总、多、尤、匪、庶、难五、连词(5个)夫、且、若、亦、因六、代词(5个)尔、我、吾、予、彼七、数词(查数字表示)(5个)一、二、三、四、五以上所列的120个实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们对文言文的实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高中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及翻译

高中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及翻译

高中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及翻译1.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护)译文:爱他的孩子,选择老师教他的孩子。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欢,爱好)译文:秦皇喜欢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业。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译文:不吝惜物产丰饶的地方。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爱惜,吝惜)译文:如果当初韩、魏、赵三国国君各自爱惜自己的领土。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慕欣赏)译文:我唯独爱慕莲花的从淤泥中生长却不受泥的沾染。

2.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稳)译文:(房子)不被风雨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怎么)译文:燕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志向呢?(3)然后得一夕安寝。

(安逸)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4)则易扶安,与盟结好。

(安抚,抚慰)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安置,安放)译文:距山十里地有王平在那里安营扎寨。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哪里)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7)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养生)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专有。

(8)既来之,则安之。

(使…安)译文:他们既然来了,就得让他们安心。

3.被(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译文: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2)将军身被坚执锐。

(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译文:将军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3)将发行吟泽畔。

(通“披”披散)译文: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

(4)闻妻言,如被冰雪。

(覆盖)译文: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象盖上冰雪一样。

(5)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遇到)译文: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

4.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译文:希望你(对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

(2)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译文:怎么能用灭掉郑国来加强邻国(3)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译文: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亲人5.本(1)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译文:还是返回到根本上来吧(2)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译文:现在保存这稿本不忍心废弃,在路途中用收抄录下来(3)予本非文人画士(本来原来)译文: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4)此之谓失其本心(原本的)译文:这就叫做丧失了本性(5)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译文: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6.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译文: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

120个文言实词及翻译

120个文言实词及翻译

考纲规定的120个重点实词例句翻译1、爱①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④爱慕,欣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⑤恩惠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⑥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

⑦怜惜,同情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2、安①安全,安稳,安定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六国论》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②安抚,抚慰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③安置、安放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④使---安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赤壁之战》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沛公安在(哪里)《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哪里)《陈涉世家》译文:燕子麻雀哪里知道大雁的志向呢?⑥养生衣食所安(养生)《曹刿论战》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3、被读音一:bèi ①被子(名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杨修之死》译文: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整理用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整理用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整理☆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译文: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1 -译文: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译文:这样之后才能睡一夜安稳觉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译文: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 2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7衣食所安(养生)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被1世之有饥穰(ráng),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论- 3 -积贮疏》译文: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译文: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文言文120个重点实词

文言文120个重点实词

文言文120个重点实词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1、爱: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例句:⑴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⑶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⑷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⑸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阿房宫赋》)⑹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项脊轩志》)答案:⑴吝惜,舍不得,吝啬;⑵喜爱,爱护;⑶喜爱;⑷喜爱;⑸爱护;⑹喜爱。

2、安: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⑤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例句: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⑵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⑶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⑷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⑸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⑺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谏太宗十思疏》)⑻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⑼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⑾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024高考120个实词汇总系列(Q):期、奇、迁、请、穷、去、劝、却

2024高考120个实词汇总系列(Q):期、奇、迁、请、穷、去、劝、却

高中文言120个实词(Q):期、奇、迁、请、穷、去、劝、却56.期qī①日期;时候;时限;期限。

例: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陈涉世家》)例: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雨寄北》)②约定。

例: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与友期》)③期望;希望。

例: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

(《察今》)译:好剑期求它能砍断东西,不一定期求它有镆琊那样的美名。

(镆琊mòyé:即莫邪,古时与干将并称的名剑。

)④至;及。

例: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兰亭集序》)例:宝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归去来兮辞》)jī①一周年。

例: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穿一周年孝服的人。

例: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陈情表》)57.奇qí①少有的,罕见的。

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游褒禅山记》)②珍稀的,珍贵的。

例: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促织》)③优异、卓越、杰出的。

例: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六国论》)④佳;好。

例: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

(《孔雀东南飞》)⑤奇特,奇观,奇异。

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游褒禅山记》)jī①单数,与偶数相对。

例:每奇.日未尝不视朝。

(《资治通鉴》)②运气、命运不好;不顺。

例: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史记·李将军列传》)译:大将军卫青曾暗中受到皇上的警告,认为李广年老,命运不好,不要让他与单于对敌,担心不能实现俘获单于的愿望。

③零数,零头。

例: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核舟记》)58.迁①迁移;迁徙。

例:迁.其民于临洮táo。

(《史记·秦始皇本纪》)②变化,变动;变更。

例: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集序》)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③调动官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动词;
1、请求
请人做某事
寡人闻赵王窃好音,请奏瑟。

《廉颇蔺相如列传》
公子患之,魏王请之,及宾客说王万端。

《魏公子列传》
请允许自己做某事
请奉盆缶击王,以相娱乐。

《廉颇蔺相如列传》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归去来兮辞》
2、谒见、谒问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

《魏公子列传》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魏公子列传》3、邀请,约请
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

《魏公子列传》于是公子请朱亥《魏公子列传》
4、请教,指示
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二)、副词;
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形容词;
1、不显贵、不得志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屈原列传》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贫困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3、走投无路的,濒于绝境的
人穷则反本《屈原列传》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滕王阁序》
4、荒、僻
穷巷陋室/穷山恶水
(二)、动词;
1、终了,穷尽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滕王阁序》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余暇日。

《滕王阁序》
2、寻求到尽头,追究到底
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游褒禅山记》
(三)、副词;
1、遍、尽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滕王阁序》
2、阻塞不通
日暮途穷

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忍受,经受
2、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胜任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能够,可以
4、众不能堪,抶而仆之《五人墓碑记》忍受,经受克
1、与克期俱至限定,约定
2、克己复礼为仁《论语》克制,约束
3、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祭十二郎文》能够
4、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战胜,攻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