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铁路运输8高科技
铁道运输毕业论文(5篇)
![铁道运输毕业论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24a84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f.png)
铁道运输毕业论文(5篇)铁道运输毕业论文(5篇)铁道运输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关键词高职院校铁路运输人才培育模式“人才培育模式”是指在肯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特定的培育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一、高职院校铁路运输专业人才培育目标(一)职业面对。
主要面对铁路运输企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企业、物流运输企业生产一线。
(二)主要就业岗位。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主要有铁路行车组织、铁路货运组织、铁路客运组织三大岗位群,岗位繁多,通过现场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高职同学毕业后从事的突出岗位分别是车站值班员、客运值班员、货运值班员。
(三)应具备的学问、技能、素养。
(1)学问结构:①把握专科层次毕业生必需的高等数学、应用文写作、英语阅读、计算机操作等文化基础学问;②把握岗位所必需的铁路线路站场、机车车辆、信号设备等专业基础学问;③把握岗位所必需的铁路运输组织等专业学问;④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问。
(2)技能结构:①能够根据操作规程完成接发列车、车站技术工作组织、列车调度指挥、铁路行车平安管理、一般条件下货物运输的组织、特别条件下货物运输的组织、货运平安管理、旅客运输服务、铁路客运应急大事处理等作业;②能够依据行车组织、客货运作业的要求,合理选择完成接发列车、车站技术工作组织、列车调度指挥、铁路行车平安管理、一般条件下货物运输的组织、特别条件下货物运输的组织、货运平安管理、旅客运输服务、铁路客运应急大事处理等作业的工具;③能够针对不同的应急大事实行合理的方法正确处理;④能够根据铁路运输企业作业组织方式组织行车、客货运作业;⑤能够根据行车、客运、货运规章的基本要求检查、评价运输作业。
(3)素养要求:①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②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沟通沟通力量、团队协作意识;③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和学习力量;④具有实践力量、制造力量、就业力量、创业力量;⑤具有良好的身心素养;⑥具有节省资源和自觉爱护环境的意识;⑦具有人民铁路为人民的职业情操;⑧具有作风严谨、反应灵敏的职业素养;⑨具有“平安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听从统一指挥”的职业道德。
交通运输设备主要内容介绍ppt课件
![交通运输设备主要内容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57c8c9f18583d04864593d.png)
–前苏联
146,702公里 (第二位)
–
(电气化)52,919公里 (首位)
–日本
著称于世的客运高速专线
–法国
TGV创515.3公里最高时速
–中国
约66000公里
可编辑ppt
23
2、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人类最早采用的一种运输方式。 –成本低 –能力大 –运量大 –运距长 –缺点:速度慢,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适宜:数量大、距离长、对时间要求不急的货物
可编辑ppt
21
(一)五种现代化运输方式
五种现代化运输方式: ❖ 铁路运输 ❖ 公路运输 ❖ 水路运输 ❖ 航空运输 ❖ 管道运输
可编辑ppt
22
1、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是陆地运输的主要方式。
–1825年世界第一条铁路至今有170多年历史
–全世界铁路全长 120多万公里
–美国
212,787公里 (首位)
可编辑ppt
10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成绩考核评定 1、平时考评占30%(包含作业、上课考勤、
提问、教学馆参观等) 2、期末考试占70%(闭卷)
可编辑ppt
11
四、教材与参考书
❖ 教材:宋瑞主编,《交通运输设备》,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 参考书:
❖ [1]佟立本主编,《交通运输设备》(第二版),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可编辑ppt
6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 课堂讲授:主要对交通运输设备主要内容进行讲 授。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要详细进行讲解。
➢ 电子教案(投影) ➢ 实验室直观教学:模型、实物(线路、车辆、机
车、信号、联锁、闭塞、综合室) ➢ 播放教学录象片的片段
铁路运输技术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铁路运输技术及其未来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b28112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5.png)
铁路运输技术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第一章:铁路运输技术的概述铁路运输技术,指的是通过铁路进行物流配送的技术和方法。
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提升。
铁路运输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轨道交通技术:包括铁路基础设施建设、车辆技术、信号控制技术、列车调度技术、客运管理等方面。
2.物流配送技术:包括货物打包、分类、装卸、分拣等方面。
3.信息技术:包括物流信息系统、行车调度系统、车站管理系统等方面。
第二章:铁路运输技术的现状近年来,我国的铁路运输技术在不断提高。
最典型的例子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和普速铁路的提速改造。
此外,铁路货运物流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在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的铁路网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现代化铁路运输系统。
各级车站、客运站和货运站均进行了现代化改造,铁路设施、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在车辆技术方面,中国目前拥有最长的高速铁路网,同时也有数量不断增加的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
钢轨技术、车辆制造技术等都逐步进步。
在信息技术方面,我国的铁路系统已经实现了数字化、信息化管理,铁路运输管理系统、行车调度系统等高科技系统也在运用当中。
第三章:未来铁路运输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铁路运输技术的发展将继续围绕创新、升级、智能化、绿色化展开。
1. 海铁联运海铁联运是未来的重大发展方向。
这种模式在境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使得海运与铁路之间可以实现平滑的衔接,提高物流效率。
2. 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城市轨道交通逐渐与高铁、普速铁路等结合,实现压力分散和人流物流的快速衔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未来,互联互通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物流模式将越来越普遍。
3. 智能物流智能化是未来铁路物流的重大发展趋势。
智能物流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物流的效益和安全性,开展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物流作业。
4. 绿色物流铁路物流在绿色物流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铁路物流系统已经实现了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油电混合动力技术、新型电机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储能技术等高科技绿色技术的应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能源成本和环境支持政策的推出。
技术创新在铁路运输中的作用
![技术创新在铁路运输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83c043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19.png)
技术创新在铁路运输中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铁路运输也在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效率和为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铁路运输中,技术创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技术创新在铁路运输中的作用。
一、自动化技术提高效率自动化技术已经在铁路运输中广泛应用。
自动化技术可以加快铁路运输速度,提高效率。
例如,自动化列车调度系统能够在列车到达目的地前提前计划好整个行程,以避免拥堵。
此外,自动化信号系统可以确保铁路系统中不同列车和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性和安全性。
二、智能化提高服务智能化是现代铁路运输中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通过智能技术,铁路公司可以为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比如,铁路公司可以通过智能化系统来跟踪旅客的行程和飞行信息,以便及时地更改列车行驶计划,以满足旅客的需求。
此外,智能化系统能够帮助铁路公司提供更好的车站设施,让旅客可以更加方便地乘坐列车。
三、节能减排技术可持续发展铁路运输是低碳经济的一种模式,可以帮助减少能源的消耗和为环境做出贡献。
现代铁路运输的技术创新,特别是节能减排技术,已经为铁路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比如,新一代列车的设计可以减少空气动力学阻力,从而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电动列车和绿色能源的使用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四、信息技术提高用户体验在铁路运输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用户体验的提高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通过提供实时信息服务,旅客可以方便地了解列车的动态信息,如准点率、车票售出情况等。
此外,在线预订和电子客票等技术也让旅客可以在家里或者工作场所直接购买车票和查询信息。
总之,技术创新在铁路运输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通过不断地引入新技术,铁路公司可以帮助提高运输效率、优化服务、推动可持续发展、提高用户体验,这些创新不仅可以改变铁路运输行业的现状,也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6b0c7877cd184254a353535.png)
同样,管道运输系统仅适用于货物运输,所以也不再分类。
交通运输系统组成
图 2-2 交通运输系统结构
交通运输系统组成
按系统功能构建划分,交通运输系统一般包括: (1)以高等级公路、铁路客运专线和民航为依托的城际快速客货运输系统。 (2)以干线公路、水路和铁路大宗货物运输通道为依托的重载货物运输系统。 (3)以干线公路、水路和铁路干线为依托的集装箱运输系统。 (4)以管道、水路和铁路为依托的油气运输系统。
按交通运输方式划分,交通运输系统由水路、公路、铁路、航空和管道5 种基本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输系统,以及仓储公司、旅行社、邮政包裹服务部 门物流公司和运输承包公司等多种服务于交通运输运营的运输代理商组成, 如图2-1所示。
交通运输系统组成
图 2-1 交通运输系统组成
交通运输系统组成
交通运输系统根据其服务性质及所服务对象不同,大致又可分为城际运输 及城市运输两大系统,而城际运输又可分为国内运输与国际运输两个子系统。
理想的运载工具应具备结构简单、安全、轻巧,易于操纵管理、造价 低宽敞舒适、耐用、故障少、 易维修、容量大、振动小、耗用能源少、污 染少等特性。
二、通路
通路是指交通运输网络中,连接运输始发地与到达地,供运输工具安 全、便捷运行的线路。
通路有些是自然形成的,如空运航线、水运的江河湖泊、海洋的航路; 有些则是人工修建的专[ ]设施,如铁路、公路运河、管道等。
一 铁路运输
二 公路运输
小节
三 水路运输
四 航空运输
五 管道运输
铁路运输设备技术升级计划
![铁路运输设备技术升级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a9018b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6b.png)
铁路运输设备技术升级计划咱都知道,铁路运输那可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每天拉着数不清的人和货跑来跑去。
可这要是设备不给力,那可就麻烦啦!所以,今儿个咱们就来好好聊聊铁路运输设备的技术升级计划。
我记得有一回,我坐火车出差。
一路上,那哐当哐当的声音就没停过,震得我耳朵都嗡嗡响。
车开得也不咋稳,我这杯子里的水都洒出来好几次。
再瞅瞅那车厢里的设施,老旧得很,空调也不太给力,热得我直冒汗。
当时我就想啊,这铁路运输设备要是能升级升级,那得多好!先说这火车头吧。
现在的火车头虽然已经很厉害了,但咱还能让它更牛!比如,采用更先进的动力系统,让火车跑得又快又稳,还能节能减排。
就像给火车头装了一颗超级强大的“心脏”,动力十足,还环保。
还有那铁轨,也得好好整整。
有些铁轨都用了好些年了,磨损得厉害。
咱得换上更耐磨、更坚固的新型铁轨,让火车在上面跑得顺顺溜溜的,减少颠簸和噪音。
车厢内部也不能落下。
把座椅弄得更舒服,空间再宽敞点,让乘客们能舒舒服服地坐着。
还有照明系统,得更亮更柔和,别让人感觉昏昏暗暗的。
再加上高速稳定的无线网络,这样大家在火车上也能愉快地刷手机、办公。
另外,信号系统也得升级。
就像给铁路装上了一双“千里眼”,能更精准地掌握列车的位置和运行状态,让调度更加智能,避免出现晚点或者事故。
说到这,我想起之前有次坐火车晚点了好几个小时,原因就是信号出了问题,大家在车厢里那叫一个着急。
要是这信号系统升级好了,这种情况不就能大大减少了嘛!还有铁路的检修设备也得跟上。
以前检修工人师傅们都是靠经验和简单的工具,那多辛苦啊!现在可以用高科技的检测设备,像什么无人机巡检、智能传感器监测,能更快更准确地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证铁路的安全运行。
总之,铁路运输设备的技术升级那是势在必行。
这不仅能让我们的出行更舒适、更快捷,还能提高运输效率,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加把劲。
我盼着这一天早点到来,到时候咱们再坐火车,那感觉肯定就像坐火箭一样,“嗖”的一下就到目的地啦!。
铁路运输组织学
![铁路运输组织学](https://img.taocdn.com/s3/m/e8ad03e7aef8941ea76e05cc.png)
11
二、我国铁路货运的发展 特点
1. 随资源配置优化和运输结构改善,铁路在 全社会货运总量所占份额逐步下降,但铁 路货运量与货物周转量的绝对量仍将增长;
2. 继续发挥大宗物资运输的主力作用和跨区 中长距离运输优势;
12
二、我国铁路货运的发展特点
我国铁路发展方向--货运快速和重载:
快运(竞争高附加值货物)-开行快速货物列 车、集装箱直达列车、快速冷藏列车、快速 行包邮政列车; 重载(保持传统优势)-开行重载铁路单元列 车和干线铁路5000吨重载列车;
铁路货运工作组织的基本任务
5
铁路货物运输的基本任务
满足经济发展对货运需求增长的需要;
为物流和商贸提供安全、准确、方便、经 济的运输服务,组织现代化大生产; 作为流通资源的主要载体,培育发展统一 的大市场体系,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作为国家的宏观调控工具,在平抑物价、 繁荣经济,民政、军事运输中发挥作用。
3
第一节、铁路货物运输的意义和发展特点
一、铁路货物运输的意义 二、我国铁路货运的发展特点
三、国外铁路货物运输的发展
趋势
4
一、铁路货物运输的意义
铁路货运是铁路在全社会大宗货物运输
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的传统优势领域,也
是创造铁路运输效益的主要来源。实行客
货并举,是我国铁路的基本原则。
铁路货物运输的基本任务
19
集装箱
• 集装箱运输改变了货物检查、交接 方法,通过“门到门”运输,使发 货人与收货人直接交接。集装箱货 物的装箱、施封、启封和卸箱,均 由发货人自己办理。铁路与发收货 人凭铅封交接。
20
直达化
含义:以追求重车从发送地到目的地之间的运输 全过程中,货物的装卸、调移、集结时间和途中 中转停留时间以及相关作业的成本最小化为目标。
铁道客运管理——旅客运送条件
![铁道客运管理——旅客运送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350a8a783e0912a3162a0f.png)
第二章旅客运送条件第一节铁路旅客运输合同一、铁路旅客运输合同的含义及凭证1.含义铁路旅客运输合同是明确承运人与旅客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起运地承运人与旅客订立的旅客运输合同,对所涉及的承运人都有连带关系,具有同等约束力。
铁路旅客运输合同从售出车票时起成立,自旅客进站检验车票为合同履行开始,至按票面规定运输结束旅客出站缴销车票时止,为合同履行完毕。
2.凭证铁路旅客运输合同的基本凭证是车票。
除车票外,还有铁路乘车证和特种乘车证。
特种乘车证包括:(1)全国铁路通用乘车证。
(2)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区机要部门使用的软席乘车证(限乘指定的乘车位置)。
(3)邮政部门使用的机要通信人员免费乘车证,包括押运员、检查员(只限乘坐邮车及铁路指定的位置)。
(4)邮局押运人员免费乘车证(只限乘坐邮车及铁路指定的位置)。
(5)邮局视导员免费乘车证(只限乘坐邮车及铁路指定的位置)。
(6)口岸站的海关、边防军、银行使用的往返免费乘车书面证明。
(7)我国铁路邀请的外国铁路代表团使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免费乘车证。
(8)用于到外站装卸作业及抢险的调度命令。
另外,为了加强对铁路运输企业执行国家政策法令的监督,使用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邀请的其他政府部门和新闻单位检查铁路工作乘车时所使用的“全国铁路免费乘车证”可乘坐除国际列车以外各种等级、席别的列车。
“全国铁路免费乘车证”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制发和管理。
二、旅客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旅客指持有铁路有效乘车证的人和同行的免费乘车儿童。
根据铁路货物运输合同,押运货物的人视为旅客。
1.权利(1)依据车票票面记载的内容乘车。
(2)要求承运人提供与车票等级相适应的服务并保障其旅行安全。
(3)对运送期间发生的身体损害有权要求承运人赔偿。
(4)对运送期间因承运人过错造成的随身携带物品损失有权要求承运人赔偿。
2.义务(1)支付运输费用。
(2)遵守国家法令和铁路运输规章制度,听从铁路车站、列车工作人员的引导,按照车站的引导标志进、出站。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铁部分)(已按铁总科技【2017】221号第一次修订)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铁部分)(已按铁总科技【2017】221号第一次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e9d33a03482fb4daa58d4bac.png)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2014 年7月·北京目录总则 (1)第一编技术设备 (2)第一章基本要求 (2)基建、制造及其验收交接 (2)限界、安全保护区 (3)养护维修及检查 (5)救援设备 (6)灾害防护 (6)行车安全监测设备 (7)第二章线路、桥梁及隧道 (9)一般要求 (9)铁路线路 (9)线路平面及纵断面 (10)路基 (10)桥隧建(构)筑物 (11)轨道 (12)线路交叉及接轨 (13)防护栅栏 (13)声屏障 (14)第三章信号、通信 (15)一般要求 (15)信号 (15)联锁 (17)闭塞 (18)调度集中系统 (18)机车信号、列车运行监控装置、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 (19)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19)信号集中监测系统 (23)通信 (23)承载网 (24)业务网 (24)支撑网 (25)信号、通信线路及其他 (25)第四章铁路信息系统 (27)第五章车站及枢纽 (30)站场设备 (30)客运设备 (30)第六章机车车辆 (32)机车设备 (32)机车 (32)车辆设备 (34)车辆 (35)动车组设备 (36)动车组 (36)自轮运转特种设备 (37)第七章供电、给水 (38)牵引供电 (38)电力、给水 (40)第八章房屋建筑 (42)第九章铁路用地 (43)第二编行车组织 (44)第十章基本要求 (44)行车组织原则 (44)列车乘务 (46)车站值守 (49)车站技术管理 (50)对行车有关人员的要求 (50)第十一章编组列车 (52)列车编组 (52)列车中机车车辆的编挂和连挂 (52)列尾装置的摘挂及运用 (54)列车中车辆的检查 (54)列车制动 (56)第十二章调度指挥 (63)调度日计划 (63)日常运输组织 (64)调度命令 (66)第十三章列车运行 (70)行车闭塞 (70)接发列车 (76)列车运行 (79)跨线运行 (80)车底回送 (81)第十四章限速管理 (82)临时限速管理 (82)列控限速管理 (82)第十五章调车工作 (84)调车工作 (84)机车车辆的停留 (88)第十六章施工维修 (91)施工维修基本要求 (91)施工维修防护 (91)施工路用列车开行 (100)确认列车开行 (101)设备故障及抢修 (102)第十七章灾害天气行车 (104)大风天气行车 (104)雨天行车 (105)冰雪天气行车 (106)异物侵限报警 (107)地震监测报警 (109)天气恶劣难以辨认信号行车 (109)第十八章设备故障行车 (111)列控车载设备不能正常使用 (111)LKJ、GYK、机车信号故障 (111)CTC故障 (112)进站、出站、进路信号机、线路所通过信号机故障或车站(线路所)道岔失去表示、轨道电路非列车占用红光带 (113)区间通过信号机故障或闭塞分区轨道电路非列车占用红光带(异物侵限报警红光带除外) (116)站内轨道电路分路不良 (117)列车占用丢失 (117)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故障 (119)接触网停电 (120)接触网上挂有异物 (121)受电弓挂有异物 (122)运行途中自动降弓 (122)自动过分相地面设备故障 (123)动车组列车空调失效 (123)列车运行途中车辆故障 (124)第十九章非正常行车组织 (127)双线区间反方向行车 (127)列车被迫停车后的处理 (127)列车在区间退行、返回 (128)列车分部运行 (129)列车冒进信号机 (129)列车运行晃车 (130)列车停在接触网分相无电区 (130)列车碰撞异物 (131)列车发生火灾、爆炸 (132)第二十章救援 (133)使用机车、救援列车救援 (133)动车组救援动车组 (134)启用热备动车组 (135)第三编信号显示 (136)第二十一章基本要求 (136)第二十二章固定信号 (139)色灯信号机 (139)车载信号 (146)第二十三章移动信号及手信号 (151)移动信号 (151)无线调车灯显信号 (152)手信号 (153)第二十四章信号表示器及标志 (162)信号表示器 (162)线路标志及信号标志 (166)线路安全保护标志 (172)动车组列车标志 (173)第二十五章听觉信号 (174)附图1 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 (177)附图2 客运专线铁路机车车辆限界 (180)附件1 调度命令 (181)附件2 调度命令登记簿 (182)附件3 CTC控制模式转换登记簿 (183)缩写词对照表 (184)计量单位符号 (185)总则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重要的民生工程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运输方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铁路主要技术政策(铁科技[2004]78号).doc
![铁路主要技术政策(铁科技[2004]78号).doc](https://img.taocdn.com/s3/m/312dfadf4693daef5ef73db6.png)
铁路主要技术政策(铁科技[2004]78号)部属各单位,各合资铁路公司,各地方铁路:经2004年6月29日铁道部第六次部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发布修订后的《铁路主要技术政策》,请认真组织学习贯彻。
铁道部铁科教[2000]83号文件发布《铁路主要技术政策》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二○○四年七月十三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具有大运力、低成本、有利环保的特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为适应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进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快速扩充运输能力,快速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
第二条铁路技术发展的总原则是:在国家发展战略指导下,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运输安全为前提,积极采用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强化专业基础理论的研究,重视技术的综合集成,坚持系统最优和综合效益最大的原则,立足国产化,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新技术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第三条铁路技术发展的总目标是实现铁路现代化。
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建立客运高速、货运重载、行车高密度协调发展,高新技术与适用技术并举,不同等级技术装备并存的具有中国铁路特点的技术体系;建设大能力、高质量、高效率、安全可靠、环保型和全面信息化的现代化铁路。
技术发展方向是:旅客运输高速化、快速化,货物运输重载化、快捷化,运营管理信息化,安全装备系统化,工程建设现代化,经营管理科学化。
第四条本技术政策是铁路技术发展的纲要文件,指导铁路有关规划、规章、规程、规范、标准等的编制和修订。
第二章路网建设第五条路网建设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及国土开发、国防建设、运输市场的需求,突出重点,加强薄弱环节,统筹考虑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及能源等相关行业的协调发展。
认真执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加速扩大路网规模,不断完善路网结构,全面提高路网质量,快速扩充运输能力,逐步形成功能完善、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现代化铁路网。
铁路运输定义及铁路运输优缺点盘点
![铁路运输定义及铁路运输优缺点盘点](https://img.taocdn.com/s3/m/c99adac89b89680203d82537.png)
铁路运输定义及铁路运输优缺点盘点
铁路运输定义
铁路运输,乃一种陆上运输方式,以两条平行的铁轨引导火。
铁路运输是其中一种最有效的已知陆上交通方式。
铁轨能提供极光滑及坚硬的媒介让火车的车轮在上面以最小的摩擦力磙动。
这样,在火车上面的人会感到更舒适,而且节省能量。
如果配置得当,铁路运输可以比路面运输运载同一重量客货物时节省五至七成能量。
而且,铁轨能平均分散火车的重量,令火车的载重力大大提高。
铁路运输方式是现代最重要的货物运输方式之一,它对货物在异地的交换起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从铁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性来阐述铁路运输的特点。
(一)铁路运输系统的缺点
1 初期建设投资高
铁路运输固定资产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其他运输项目。
北京物流对于铁路运输,初始建设的投资包括铁路线路的修建和机车的购买成本,一旦铁路拆除,造成的损失是很大的,因此铁路运输的投资风险就比较高。
2 营运缺乏弹性
铁路运输只有达到一定的运输量,才能保证其经济性,这样势必影响铁路运输的机动灵活性;同时,铁路运输不会随着客源和货源所在地变更营运路线。
3 货损较高
由于铁路运输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编组(货物),会出现货物的多次装卸搬运现象,如果不能精心处理,会造成货物的损坏。
(二)铁路运输系统的优点。
铁路运输与服务创新作业指导书
![铁路运输与服务创新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aea844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1.png)
铁路运输与服务创新作业指导书第1章铁路运输与服务创新概述 (4)1.1 铁路运输发展历程 (4)1.2 铁路服务创新的意义 (4)1.3 铁路运输与服务创新的发展趋势 (4)第2章铁路运输组织创新 (5)2.1 列车运行组织优化 (5)2.1.1 运行图编制创新 (5)2.1.2 列车调度与管理创新 (5)2.1.3 列车运行安全保障创新 (5)2.2 货物运输组织创新 (5)2.2.1 货运产品多样化 (5)2.2.2 货运网络优化 (5)2.2.3 货运组织模式创新 (5)2.3 旅客运输组织创新 (6)2.3.1 旅客服务个性化 (6)2.3.2 旅客出行便利化 (6)2.3.3 旅客运输安全保障创新 (6)第3章铁路服务模式创新 (6)3.1 个性化服务设计 (6)3.1.1 客户需求分析 (6)3.1.2 服务产品创新 (6)3.1.3 服务流程优化 (6)3.2 一站式出行服务 (6)3.2.1 交通无缝对接 (6)3.2.2 行李一站式服务 (7)3.2.3 信息一体化 (7)3.3 智能化客户服务 (7)3.3.1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7)3.3.2 客户数据分析 (7)3.3.3 互联网平台建设 (7)3.3.4 服务评价与改进 (7)第4章铁路技术创新 (7)4.1 高速铁路技术发展 (7)4.1.1 高速铁路关键技术 (7)4.1.2 高速铁路技术创新成果 (7)4.1.3 未来高速铁路发展趋势 (8)4.2 重载铁路技术突破 (8)4.2.1 重载铁路关键技术 (8)4.2.2 重载铁路技术创新成果 (8)4.2.3 重载铁路未来发展展望 (8)4.3 铁路信息技术创新 (9)4.3.1 铁路信息技术创新 (9)4.3.2 铁路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9)4.3.3 铁路信息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9)第5章铁路运输与服务安全 (10)5.1 安全风险防控 (10)5.1.1 风险识别与评估 (10)5.1.2 安全防护措施 (10)5.1.3 安全管理制度 (10)5.2 安全监控与预警 (10)5.2.1 监控系统建设 (10)5.2.2 预警机制 (11)5.3 紧急救援与处理 (11)5.3.1 紧急救援体系 (11)5.3.2 处理流程 (11)5.3.3 预防与整改 (11)第6章铁路运输与服务质量管理 (11)6.1 服务质量评价指标 (12)6.1.1 安全性指标 (12)6.1.2 准点率指标 (12)6.1.3 服务水平指标 (12)6.1.4 信息传递指标 (12)6.2 服务质量改进措施 (12)6.2.1 加强安全风险管理 (12)6.2.2 提高列车正点率 (12)6.2.3 提升服务水平 (12)6.2.4 优化信息传递 (12)6.3 顾客满意度提升策略 (13)6.3.1 建立顾客反馈机制 (13)6.3.2 优化服务流程 (13)6.3.3 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 (13)6.3.4 强化员工培训 (13)第7章铁路绿色环保与节能 (13)7.1 铁路环境保护 (13)7.1.1 环保法规与政策 (13)7.1.2 铁路环境污染源及防治 (13)7.1.3 生态保护与修复 (13)7.2 能源消耗与节能减排 (13)7.2.1 铁路能源消耗特点 (13)7.2.2 节能技术与应用 (14)7.2.3 节能管理措施 (14)7.3 绿色出行宣传与推广 (14)7.3.1 绿色出行理念 (14)7.3.2 绿色出行宣传策略 (14)7.3.3 绿色出行推广措施 (14)7.3.4 绿色出行合作与交流 (14)第8章铁路运输与服务品牌建设 (14)8.1 品牌定位与战略规划 (14)8.1.1 确立品牌定位 (14)8.1.2 制定品牌战略规划 (14)8.2 品牌传播与推广 (15)8.2.1 建立品牌传播渠道 (15)8.2.2 开展品牌推广活动 (15)8.2.3 加强品牌合作与联盟 (15)8.3 品牌形象塑造与维护 (15)8.3.1 塑造品牌形象 (15)8.3.2 提升服务质量 (15)8.3.3 加强品牌形象维护 (15)8.3.4 培育品牌忠诚度 (15)第9章铁路国际合作与交流 (15)9.1 国际铁路运输合作 (15)9.1.1 国际铁路运输协议 (15)9.1.2 国际铁路运输组织 (16)9.1.3 国际铁路运输通道建设 (16)9.2 技术引进与输出 (16)9.2.1 技术引进 (16)9.2.2 技术输出 (16)9.2.3 技术交流与合作 (16)9.3 人才培养与交流 (16)9.3.1 人才培养 (16)9.3.2 人才交流 (16)9.3.3 国际合作项目 (16)第10章铁路运输与服务创新案例 (16)10.1 国内铁路运输与服务创新案例 (16)10.1.1 高铁网络化运营 (17)10.1.2 智能化售票系统 (17)10.1.3 “复兴号”动车组 (17)10.2 国外铁路运输与服务创新案例 (17)10.2.1 日本新干线 (17)10.2.2 法国TGV高速列车 (17)10.2.3 德国ICE高速列车 (17)10.3 创新经验与启示 (17)10.3.1 支持与政策引导 (17)10.3.2 重视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 (18)10.3.3 以旅客需求为导向 (18)10.3.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18)第1章铁路运输与服务创新概述1.1 铁路运输发展历程铁路运输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自19世纪中叶诞生以来,历经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铁路运输高科技.pptx
![铁路运输高科技.pptx](https://img.taocdn.com/s3/m/a73c0ca6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2.png)
• 时速200公里以上的12条(其中时速250公里的10条,时速220公里的1条,时速200公里的1条): • 合宁高速铁路 2008年4月18日 156公里 • (合肥至南京,全程运行时间54分) • 胶济高速铁路 2008年12月20日 393公里 • (青岛至济南,全程运行时间2小时15分)
第19页/共54页
• 温福高速铁路 2009年9月28日 294公里 • (温州至福州,全程运行时间1小时26分) • 福厦高速铁路 2010年4月26日 226公里 • (福州至厦门,全程运行时间1小时11分) • 成灌高速铁路 2010年5月12日 65公里 • (成都至都江堰,时速220公里)
第18页/共54页
• 石太高速铁路 2009年4月1日 231公里 • (石家庄至太原,全程运行时间1小时06分) • 合武高速铁路 2009年4月1日 364公里 • (合肥至武汉,全程运行时间2小时) • 甬台温高速铁路 2009年9月28日 275公里 • (宁波至台州至温州,全程运行时间1小时13分)
第6页/共54页
第7页/共54页
德国ICE
第8页/共54页
第9页/共54页
日本高速新干线铁路网
第10页/共54页
第11页/共54页
比利时高速铁路示意图
Figure I-3 Réseau T.G.V. en Belgique
第12页/共54页
第13页/共54页
• 高速铁路与公路、航空相比,其主要技术优势表现在: • 1)速度快、旅行时间短。 • 2)行车密度高、运量大。 • 3)高速列车乘座舒适性好。 • 4)土地占用面积小。 • 5)能耗低。
第14页/共54页
• 6)环境污染小。 • 7) 外部运输成本低。 • 8) 列车运行准点。 • 9) 安全可靠。 • 10)不受气候影响,全天候运行。 • 11)社会经济效益好。
交通运输概论 绪论02 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 图文
![交通运输概论 绪论02 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 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e2535b949e31433239689381.png)
6
运输成本低技术经济特征公路运输 Nhomakorabea—汽车运输
技术经营性能指标好
01
货损货差小,安全性舒适性不断提高 02
机动灵活,方便、快捷,送达快
03
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回收期短 04
弊端:单位运输成本较高,且污染环境的问题
技术经济特征
水路运输
人类最早采用的一种运输方式
运输能力大 运输成本低 运量大、运距长
输
技术经济特征
受外界影响小
伴随着石油工业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营特征
1、车路一 体 2、以列车 为客、货 运输的基 本输送单 元 3、列车具 有优越的 外部导引 技术 4、铁路运 输设备不 能转移
铁路运输
1、车路分 离
2、机动灵 活
3、可实现 “门到门” 的运输服 务
4、经营简 易
运输成本高容积和载重量小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大航空运输可跨越天然障碍高度的机动灵活性高科技性高速性安全可靠性和舒适性建设周期短投资少回收快技术经济特征管道运输投资少占地少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小自动化水平高运营费用低受外界影响小技术经济特征伴随着石油工业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运输方式1车路一体2以列车为客货运输的基本输送单元3列车具有优越的外部导引技术4铁路运输设备不能转移铁路运输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营特征公路运输1车路分离2机动灵活3可实现门到门的运输服务4经营简易水路运输1便于利用2不受海洋阻隔3创办较容易4国际竞争激烈5差异性大航空运输1飞行距离远2飞机与机场分离3适用范围广泛4具有环球性及国际性管道运输1生产与运输一体化2上门服务3生产高度专业化4作业自动化
1、便于利 用 2、不受海 洋阻隔 3、创办较 容易 4、国际竞 争激烈 5、差异性 大
铁路运输安全技术
![铁路运输安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b11e01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0.png)
铁路运输安全技术铁路运输是一种高效、快捷、安全的交通方式,但在运输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可靠性,铁路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技术措施。
本文将从事故预防、安全设备和安全管理三个方面,详细介绍铁路运输的安全技术。
一、事故预防技术1. 物理防护措施为防止列车与障碍物之间的碰撞和阻挡物对列车行驶的干扰,铁路部门设置了物理防护措施,如轨道围栏、轨道盾、可调节的弹性轨道等。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率,并保障列车和行人之间的安全。
2. 信号系统信号系统是铁路运输中重要的安全技术之一,它主要用于控制列车的运行和保证列车与列车之间的安全距离。
信号系统分为自动信号系统和半自动信号系统两种类型。
自动信号系统通过信号机和信号灯等装置,自动发出列车运行与停车的指令。
半自动信号系统则需要列车司机根据信号灯的指示进行操作。
信号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对于防止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3. 高科技监测设备铁路运输中安装了高科技监测设备,用于实时监控列车的运行状态和轨道的安全性。
比如,使用传感器和摄像头对轨道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轨道的变形和破损,预防因轨道问题导致的事故发生。
此外,还可以使用红外线和微波雷达等设备检测列车与前方障碍物的距离,避免碰撞事故。
二、安全设备技术1. 防火防爆技术铁路运输中,防火和防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列车的车厢内部和外部装配了防火和防爆材料,以减少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此外,车厢内还配备了灭火器等灭火设备,用于应对紧急情况。
2. 紧急制动装置紧急制动装置是铁路运输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能够在列车遇到紧急情况时,实现迅速制动,保证列车的安全停车。
紧急制动装置一般采用空气制动或电气制动系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列车停下来,避免事故的发生。
3. 视觉辅助技术为了增强列车司机的视觉辅助能力,铁路运输使用了各种视觉辅助技术。
比如,安装了高清摄像头和行车记录仪,记录列车运行中的情况,为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提供依据。
铁路安全防护设施
![铁路安全防护设施](https://img.taocdn.com/s3/m/8a6c95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a.png)
铁路安全防护设施发展历程
最初的简单设施
起初的安全措施简单粗 暴
不断完善和更新
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不 断提高设施的安全性 能
现代先进的技术设备
针对性改进 针对不同道口的特点,应该有针
对性地改进安全设施
提升安全水平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升道口安全水
平
铁路道口事故分析
常见事故类型 道口事故是铁路交通事 故中常见的一种
减少事故发生
道口安全设施的设置能 够有效减少这类事故的 发生
● 04
第4章 铁路防护栏杆
Chapter
防护栏杆的作用
防护栏杆是为了防止人员误入铁轨危险区域而 设置的物理障碍物。它们能够有效地保护人员 的安全,避免意外发生。
铁路安全未来发展重点
智能化水平
01 引入先进技术,提升设施智能化水平
应急响应能力
02 加强应急响应机制,保障铁路安全
设施布局优化
03 优化设施布局,提高运输效率
未来展望
提升设施智能化水平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设备自动监测 提高事故预警能力
增强应急响应能力 建立紧急救援团队
制定应急预案 加强应急演练
防护栏杆的种类
金属栏杆
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腐 蚀性
塑料栏杆 价格低廉,易安装
玻璃栏杆 透明度高,美观大方
木质栏杆 具有自然美感,环保
防护栏杆的维护
定期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预防事 故
检修更换
发现损坏及时更换, 确保安全性
清洁维护
保持栏杆清洁,延长使 用寿命
初二地理高科技推动交通发展评价
![初二地理高科技推动交通发展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837f4fb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0.png)
初二地理高科技推动交通发展评价高科技在推动交通发展方面的评价1.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科技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其中交通领域更是受益匪浅。
本文旨在评价初二地理高科技对交通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探讨其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2. 高科技在交通领域的应用2.1 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的技术,它能够使车辆自主识别道路交通状况及障碍物,并自动进行导航和驾驶。
这项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了人为驾驶错误所带来的事故风险,减少了拥堵问题,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
2.2 高速铁路技术高速铁路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高科技,改变了传统铁路的运行方式,通过提高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和降低列车的行车间隔,实现了列车的高密度运行,显著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效率。
高速铁路技术的推广,不仅方便人们的出行,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缩短了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增加了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
2.3 无人机技术无人机技术通过遥感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对交通状况的快速监测和信息的传输。
无人机可以在空中快速飞行,准确捕捉交通事故、拥堵、道路损坏等情况,将这些信息传输给交通管理部门,使得交通管理实时化和精确化。
同时,在紧急情况下,无人机还可用于交通救援、物资运输等方面,提高了应急能力。
3. 高科技推动交通发展的评价3.1 便捷性和效率提升高科技的应用使得交通更加便捷和高效。
从自动驾驶汽车的出现到高速铁路的兴起,都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更高的效率。
交通工具的改进和交通管理的优化使得人们能够更快、更安全地到达目的地,提高了出行效率。
3.2 交通安全性的提升高科技在交通安全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减少了人为驾驶错误,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高速铁路技术的推广也减少了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的铁路事故。
同时,无人机技术的运用提高了交通事故的监测和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保障了交通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高速列车应设计为流线型,而且整个列 车构成一个流线型整体。
第七,高速列车要有强大的制动能力,确保在 一定的制动距离内能够停下来。目前世界各国 的高速列车,一般是采用新型制动装置以提高 制动能力,同时又适当延长制动距离。
第八,列车是根据信号的显示来运行的,脱离 了信号,安全毫无保证。一般的色灯信号显示 距离在1000米左右,如遇大雾等不良天气,则 能见度更差,而且行车速度高时,确认地面信 号很困难,因而不能适应高速行车的要求。为 了保证行车的安全,高速列车均需安装列车自 动控制装置,以电脑来代替人脑,自动控制列 车的运行速度和停车、起动。
日本磁浮列车技术
日本磁浮铁路的研制工作虽然比德国稍迟,但它 另辟蹊径,采用超导磁浮,也就是电动悬浮。 电动悬浮的特点是车辆重量轻、功率大、速度 高,由于悬浮高度达100~150毫米,对线路 的精度要求不高。电动悬浮最关键的问题是超 导材料价格昂贵,投资规模较大。
中国磁浮列车技术
2019年3月1日,中国第一条磁浮列车示范运 营线工程在上海浦东新区动工兴建。总投资为 89亿元人民币的上海磁浮快速列车干线,西起 上海地铁2号线的龙阳站,东至浦东国际机场 ,正线长约30公里,上下行折返运行,全线设 两个车站。设计最大时速达430公里,单向行 驶时间为8分钟。按设计水平,9节车厢可坐乘 客959人,每小时发车12列,按每天运行18小 时计,年客运量可达1.5亿人次。2019年12月 31日上海磁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建成通车。
分)
温福高速铁路 2009年9月28日 294公里 (温州至福州,全程运行时间1小时26分) 福厦高速铁路 2019年4月26日 226公里 (福州至厦门,全程运行时间1小时11分) 成灌高速铁路 2019年5月12日 65公里 (成都至都江堰,时速220公里)
昌九高速铁路 2019年9月20日 135公里 (南昌至九江,全程运行时间45分) 长吉城际铁路 2019年12月30日 111公里 (长春到吉林,全程运行29分) 海南东环铁路 2019年12月30日 308公里 (海口至三亚,全程运行1小时30分) 广珠城际铁路 2019年1月7日 144公里 (广州至珠海,全程运行41分,时速200公里)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
所谓铁路智能运输系统(RITS)就是集成了电 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信 息处理技术、控制与系统技术、管理与决策支 持技术和智能自动化技术等,以实现信息采集 、传输、处理和共享为基础,通过高效利用与 铁路运输相关的所有移动、固定、空间、时间 和人力资源,以较低的成本达到保障安全、提 高运输效率、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目 的新一代铁路运输系统。
目前我国已开通运营的高速铁路共8358公里( 不含台湾地区),其中新建5149公里
标志着我国铁路建设已进入高科技时代
高速铁路技术是当代世界铁路的一项重大技术 成就,它集中地反映了一个国家铁路牵引动力 、线路结构、运行控制、运输组织和经营管理 等方面的技术进步,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技 和工业水平。高速铁路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 的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
时速200公里以上的12条(其中时速250公里 的10条,时速220公里的1条,时速200公里的 1条):
合宁高速铁路 2019年4月18日 156公里
(合肥至南京,全程运行时间54分)
胶济高速铁路 2019年12月20日 393公里
(青岛至济南,全程运行时间2小时15分)
石太高速铁路 2009年4月1日 231公里 (石家庄至太原,全程运行时间1小时06分) 合武高速铁路 2009年4月1日 364公里 (合肥至武汉,全程运行时间2小时) 甬台温高速铁路 2009年9月28日 275公里 (宁波至台州至温州,全程运行时间1小时13
以下是几个主要国家的高速铁路发展情况 法国TGV
运行于巴黎-里昂高速铁路
Amsterdam Cologne
Li鑗e
Figure 2-2 Lignes parcourues par des T.G.V. en service commercial (situation en été1995)
德国ICE
第二章铁路运输8高科技为了最终演示 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 赅的阐述观点。
第八节 铁路高科技
–高速铁路 –重载运输 –铁路运输组织现代化 –中国铁路信息化建设 –铁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 –铁路科技创新发展蓝图
(一)高速铁路
一般认为列车运行的最高速度在每 小时200公里以上的铁路,就可以叫 做高速铁路。
综合性——在传统的铁路运输系统中,各个业 务系统之间彼此孤立,缺乏横向联系,而铁路 智能运输系统更强调系统的综合化、集成化, 基于先进的无线通信等技术列车、线路、控制 中心、用户之间都可以随时交换信息,从而使 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横向联系得到加强。
协调性——在铁路智能运输系统中人、车辆、 线路之间的信息交互是充分的,人可以随时得 到车辆的基本信息、运营情况、线路的基本情 况,车辆可以得到客流的信息、固定设施及移 动设施的状况,线路同样可以得到来自人和车 辆的信息,即客流、车辆的实施运营信息等。
第三层为各铁路分局调度中心,在各铁路分局 所在地,建有分局调度中心局域网。
最下层是基层网,主要包括车站联锁系统、区 间闭塞系统、调度监督系统、无线车次号自动 校核系统、车站值班员终端设备等等。
DMIS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成覆盖14个 路局、33个分局、27条主要干线和51个局间 分界口的全路DMIS网,为行车调度指挥现代 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三个层次
初级铁路智能运输系统 应用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地理信息技 术、数据通信技术等采集、传输、共享来自铁 路运输环境中的各类信息,并根据上述信息进 行初级的决策和控制。如现有的TMIS、DMIS 、ATIS、PMIS等,以及正在积极研究的铁路 地理信息系统等。
–6)环境污染小。 –7) 外部运输成本低。 –8) 列车运行准点。 –9) 安全可靠。 –10)不受气候影响,全天候运行。 –11)社会经济效益好。
截至2019年底我国开通运营的高速铁路:
时速350公里的5条:
京津高速铁路 2019年8月1日
120公里
(北京至天津,全程运行时间30分)
武广高速铁路 2009年12月26日 1069公里
单元式重载列车——是把大功率机车双机或多 机与一定编成辆数的同类专用货车固定组成一 个运输“单元”,并以此作为运营计费的单位。
组合式重载列车——是由两列及其以上同方向 运行的普通货物列车首尾相接、合并组成的列 车。
整列式重载列车——是由大功率单机或多机重 联牵引,列车由不同型式和载重的货物车辆混 合编组,达到规定重载标准(牵引重量达到 5000吨及其以上)的列车。目前,中国繁忙干 线上开行的重载列车主要为这种模式。
建立了覆盖部、局、分局和主要站段的计算机 网络。
铁路计算机应用达到一定水平。
(五)铁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
铁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简称ROIS,是铁路 运营部门大型、综合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是铁 路信息现代化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主要包括确 报、货票、运输计划、车辆、编组站、货运站 、区段站、分局调度、货车实时追踪、机车实 时追踪、集装箱实时追踪、日常运输统计、现 在车及车流推算、军交运输等子系统。
日本高速新干线铁路网
比利时高速铁路示意图
Figure I-3 Réseau T.G.V. en Belgique
高速铁路与公路、航空相比,其主要技 术优势表现在: –1)速度快、旅行时间短。 –2)行车密度高、运量大。 –3)高速列车乘座舒适性好。 –4)土地占用面积小。 –5)能耗低。
磁悬浮列车
磁浮列车从严格意义上说,是介乎于火车和飞 机之间的一种特别的运输工具。
目前世界上的磁浮列车大致为两种:一种以德 国为代表,利用磁体吸引力的电磁悬浮;一种 以日本为代表,利用磁体排斥力的电动悬浮。
德国磁浮列车技术
1922年,德国人赫尔曼·肯佩尔提出了电磁悬 浮原理,1934年公布了磁浮列车专利,从20 世纪60年代开始,德国进行实际研究工作并确 定不采用超导磁体而应用常规电磁技术,也就 是电磁悬浮。电磁悬浮的特点是采用常规磁铁 、工程易于实现、所耗能量较低、可以设计为 高速也可以设计为低速、始终悬浮无需辅助轮 、车辆及设备构造相对简单。但电磁悬浮的不 足之处是只悬浮10~15毫米高度,所以对线路 精度的要求相当高。
2019年1月3日,世界第一辆载人高温超导磁 悬浮实验车在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研制成功。该 车采用国产高温超导块材,底部3毫米厚的车 载薄底液氮低温容器连续工作时间大于6小时 ,悬浮净高23毫米,加速度1米/秒,悬浮总 重量530公斤,可载5人。
(二)重载运输
重载运输是除高速铁路以外,铁路现代化的又 一个标志。重载运输是指在先进的铁路技术装 备条件下,扩大列车编组,提高列车重量的运 输方式。
TMIS系统掌握全面运输信息,详实、准确、 全面,故可在统计、分析、结算等方面,为决 策支持系统提供方案。
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DMIS
铁道部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DMIS)设计 为四层网络体系结构。
最上层是部调度中心运输调度管理系统,是 DMIS的核心。
铁路局调度中心处于第二层,在各铁路局所在 地,建有路局调度指挥中心局域网,通过专线 与铁道部及其所属各分局调度中心远程连接, 进行信息交换。铁路局调度中心具有铁道部调 度中心的所有功能。
(武汉至广州,全程运行时间3小时16分)
郑西高速铁路 2019年2月6日 505公里
(郑州至西安,全程运行时间1小时58分)
沪宁高速铁路 2019年7月1日 301公里 (上海至南京,全程运行时间1小时13分) 沪杭高速铁路 2019年10月1日 202公里 (上海至杭州,全程运行时间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