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三边关系(带答案)
三角形三边关系(带答案)
三角形三边关系(带答案)1.某同学手里拿着长为3和2的两个木棍,想要找一个木棍,用它们围成一个三角形,那么他所找的这根木棍长满足条件的整数解是()选项:A.1,3,5.B.1,2,3.C.2,3,4.D.3,4,52.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选项:A.1cm,2cm,4cm。
B.4cm,6cm,8cm。
C.5cm,6cm,12cm。
D.2cm,3cm,5cm3.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7cm,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选项:A.3cm。
B.4cm。
C.7cm。
D.11cm4.现有3cm,4cm,7cm,9cm长的四根木棒,任取其中三根组成一个三角形,那么可以组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是()选项:A.1个。
B.2个。
C.3个。
D.4个5.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选项:A.1,2,3.B.3,4,5.C.3,1,1.D.3,4,76.已知等腰三角形三边中有两边的长分别为4、9,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选项:A.13.B.17.C.22.D.不能确定7.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cm,9cm,则其第三边的长可能为()选项:A.2cm。
B.3cm。
C.7cm。
D.16cm8.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选项:A.3,8,4.B.4,9,6.C.15,20,8.D.9,15,89.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选项:A.5.B.6.C.11.D.1610.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6,那么它的周长为()选项:A.12.B.15.C.12或15.D.不能确定1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7,则三角形的周长为11.12.已知三角形其中两边a=3,b=5,则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为2<c<8.13.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23cm和10cm,第三边与其中一边的长相等,那么第三边的长为23cm。
28.在四边形ABCD中寻找一个点O,使得OA+OB+OC+OD之和最小。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基础)知识讲解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基础)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 理解三角形及与三角形有关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文字、符号语言及图形表述方法.2. 理解并会应用三角形三边间的关系.3. 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学会它们的画法.4. 对三角形的稳定性有所认识,知道这个性质有广泛的应用.【要点梳理】要点一、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要点诠释:(1)三角形的基本元素:①三角形的边:即组成三角形的线段;②三角形的角:即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③三角形的顶点:即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2)三角形的定义中的三个要求:“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 (3)三角形的表示: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为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注意单独的△没有意义;△ABC的三边可以用大写字母AB、BC、AC来表示,也可以用小写字母a、b、c来表示,边BC用a表示,边AC、AB分别用b、c表示.要点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推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之差小于第三边.要点诠释:(1)理论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三边关系的应用: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若两条较短的线段长之和大于最长线段的长,则这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反之,则不能组成三角形.当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可求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3)证明线段之间的不等关系.要点三、三角形的分类【高清课堂: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三角形的分类】1.按角分类:要点诠释:①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②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钝角的三角形.2.按边分类:要点诠释:①不等边三角形: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②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都叫做腰,另外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顶角,腰与底边夹角叫做底角;③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要点四、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是三角形中三条重要的线段,它们提供了重要的线段或角的关系,为我们以后深入研究三角形的一些特征起着很大的帮助作用,因此,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弄清这三条线段,列表如下:要点五、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三条边确定后,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不变了,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要点诠释:(1)三角形的形状固定是指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不会改变,大小固定指三条边长不改变.?(2)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产和生活中很有用.例如,房屋的人字梁具有三角形的结构,它就坚固而稳定;在栅栏门上斜着钉一条(或两条)木板,构成一个三角形,就可以使栅栏门不变形.大桥钢架、输电线支架都采用三角形结构,也是这个道理.??(3)四边形没有稳定性,也就是说,四边形的四条边长确定后,不能确定它的形状,它的各个角的大小可以改变.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也有广泛应用,如活动挂架,伸缩尺.有时我们又要克服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如在门框未安好之前,先在门框上斜着钉一根木板,使它不变形. 【典型例题】类型一、三角形的定义及表示1.如图所示.(1)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并把它们写出来; (2)线段AE 是哪些三角形的边?(3)∠B 是哪些三角形的角?【思路点拨】对比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分析和思考. 【答案与解析】解:(1)图中共有6个三角形,它们是△ABD ,△ABE ,△ABC ,△ADE ,△ADC ,△AEC . (2)线段AE 分别为△ABE ,△ADE ,△ACE 的边. (3)∠B 分别为△ABD ,△ABE ,△ABC 的角.【总结升华】在(1)问中数三角形的个数时,应按一定规律去找,这样才会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所有的三角形;在(2)问中,突破口在于由三角形定义知,除了A 、E 再找一个第三点,使这点不在AE 上,便可得到以AE 为边的三角形;(3)问的突破口是∠B 一定在以B 为一个顶点组成的三角形中.举一反三:【变式】如图,以A 为顶点的三角形有几个?用符号表示这些三角形. 【答案】3个,分别是△EAB, △BAC, △CAD. 类型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2. (四川南充)三根木条的长度如图所示,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思路点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性质,即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注意这里有“两边”指的是任意的两边,对于“两边之差”它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一般取“差”的绝对值. 【答案】D【解析】要构成一个三角形.必须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运用时习惯于检查较短的两边之和是否大于第三边.A 、B 、C 三个选项中,较短两边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故不能组成三角形.D 选项中,2cm+3cm >4cm .故能够组成三角形.【总结升华】判断以三条线段为边能否构成三角形的简易方法是:①判断出较长的一边;②看较短的两边之和是否大于较长的一边,大于则能够成三角形,不大于则不能够成三角形. 【高清课堂: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例1】举一反三:【变式】判断下列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1) 3,4,5; (2) 3,5,9 ; (3) 5,5,8. 【答案】(1)能; (2)不能; (3)能.3.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7,则第三边长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答案】59c <<【解析】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7, 则第三边长c 的取值范围是│2-7│<c<2+7,即 5<c<9.【总结升华】三角形的两边a 、b ,那么第三边c 的取值范围是│a -b│<c<a+b.举一反三:【变式】(浙江金华)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8,则第三边的长度可以是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答案】5,注:答案不唯一,填写大于4,小于12的数都对. 类型三、三角形中重要线段4. (江苏连云港)小华在电话中问小明:“已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4,9,12,如何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明提示:“可通过作最长边上的高来求解.”小华根据小明的提示作出的图形正确的是( ) . 【答案】C【解析】三角形的高就是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解答本题首先应找到最长边,再找到最长边所对的顶点.然后过这个顶点作最长边的垂线即得到三角形的高.【总结升华】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都有三条高,并且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这里一定要注意钝角三角形的高中有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已知△ABC ,试画出△ABC 各边上的高. 【答案】解:所画三角形的高如图所示.5.如图所示,CD 为△ABC 的AB 边上的中线,△BCD 的周长比△ACD 的周长大3cm ,BC =8cm ,求边AC 的长.【思路点拨】根据题意,结合图形,有下列数量关系:①AD =BD ,②△BCD 的周长比 △ACD 的周长大3.【答案与解析】解:依题意:△BCD 的周长比△ACD 的周长大3cm , 故有:BC+CD+BD -(AC+CD+AD )=3. 又∵ CD 为△ABC 的AB 边上的中线,∴ AD =BD ,即BC -AC =3. 又∵ BC =8,∴ AC =5. 答:AC 的长为5cm .【总结升华】运用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得到线段AD =BD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另外对图形中线段所在位置的观察,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这种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是解几何题常用的方法.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在△ABC 中,D 、E 分别为BC 、AD 的中点,且4ABC S △,则S 阴影为________. 【答案】1类型四、三角形的稳定性6.如图所示,木工师傅在做完门框后,为防止变形常常像图中那样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板条(即AB、CD),这样做的数学道理是什么?【答案与解析】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总结升华】本题是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实际生活中,将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都是为了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三边关系
三角形三边关系(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表达式:△ABC 中,设a >b >c 则b-c <a <b+ca-c <b <a+ca-b <c <a+b (3)应用1、给出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
方法(设a 、b 、c 为三边的长)①若a+b >c ,a+c >b ,b+c >a 都成立,则以a 、b 、c 为三边的长可构成三角形; ②若c 为最长边且a+b >c ,则以a 、b 、c 为三边的长可构成三角形;③若c 为最短边且c >|a-b|,则以a 、b 、c 为三边的长可构成三角形。
2、已知三角形两边长为a 、b ,求第三边x 的范围:|a-b|<x <a+b 。
3、已知三角形两边长为a 、b(a >b),求周长L 的范围:2a <L <2(a+b)。
4、证明线段之间的不等关系。
复习巩固,引入新课2、已知:如图△ABC 中AG 是BC 中线,AB=5cm AC=3cm ,则△ABG 和△ACG 的周长的差为多少?△ABG 和△ACG的面积有何关系?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都是( )A 、直线B 、线段C 、射线D 、以上都不对4、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一定在( )A 、三角形的内部B 、三角形的外部C 、顶点上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5、直角三角形中高线的条数是( )A 、3B 、2C 、1D 、06、判断:(1) 有理数可分为正数和负数。
(2) 有理数可分为正有理数、正分数、负有理数和负分数。
BE FB C7、现有10cm 的线段三条,15cm 的线段一条,20cm 的线段一条,将它们任意组合能够得到几种不同形状的三角形?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三角形按边分类(见同步辅导二)练习1、两种分类方法是否准确:不等边三角形 不等三角形三角形 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2、如图,从家A 上学时要走近路到学校B ,你会选哪条路线? 3、以下各组里的三条线段组成什么形状的三角形?(1)3cm 4cm 6cm (2)4cm 4cm 6cm(3)7cm 7cm 7cm (4)3cm 3cm 7cm4、求复习巩固,引入新课中的练习4中各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和,比较与第三边的关系。
任意三角形三条高的长度关系及其应用
任意三角形三条高的长度关系及其应用
本质上,任意三角形的三条高的长度关系是:
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也就是:a+b>c、b+c>a、a+c>b
这条关系通常被称为【三角不等式】,也可以称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式】。
此三角形三条高的关系及其应用主要表现为:
一、用于验证三角形
即,通过验证任意三角形的三条高,可以推断该三角形是否存在。
具体的做法是:若三角形的三条高符合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三角不等式,即可确定该三角形存在;若不满足此三角不等式,则说明该三角形不存在。
二、用于计算三角形面积
即,通过任意三角形的三条高可以计算该三角形的面积。
根据海伦-秦九韶算法,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任意三角形的面积:
s = 1/4 * √[(a+b+c)*(-a+b+c)*(a-b+c)*(a+b-c)] 其中,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条高。
(完整版)三角形三边关系(带答案)
(1)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第四条边.
(2)当a=7时,还能得到四边形吗?说说理由.
28.如图,在四边形ABCD内找一点O,使OA+OB+OC+OD之和最小,并说出你的理由.
29.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x,3x,10,其中x为正整数,且周长不超过30,求x的取值范围.写出这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x=2,3,4,
故选: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2012•郴州)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cm,2cm,4cm
B.
4cm,6cm,8cm
C.
5cm,6cm,12cm
D.
2cm,3cm,5cm
考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
30.已知△ABC的三边长a,b,c均为整数,且a和b满足|a﹣4|+(b﹣1)2=0,求△ABC中c边的长.
【考点训练】择题(共10小题)
1.(2011•青海)某同学手里拿着长为3和2的两个木棍,想要找一个木棍,用它们围成一个三角形,那么他所找的这根木棍长满足条件的整数解是( )
A.
2cm
B.
3cm
C.
7cm
D.
16cm
8.(2011•南通)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3,8,4
B.
4,9,6
C.
15,20,8
三角形的边长公式
三角形的边长公式三角形边长是a、b、c。
边长公式:a²+b²=c²。
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²+b²=c²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a,b,c满足a²+b²=c²,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在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的边长之和大于第三条边,任意两条边的边长之差小于第三条边。
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右边的乘积等于斜边和斜边高的乘积。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之差小于第三条边;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两个不相邻的内角之和。
应用:1.判断给定的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
判断方法::当最短两边的和大于最长边时能组成三角形例: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①4cm,9cm,5cm。
②15cm,8cm,8cm③6cm,7cm,13cm④三条线段的长度比为2:3:5答案提示:最短两边的和大于最长边时能组成三角形,等于或小于最长边时不能。
因此②能组成,其余不能组成。
2、求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例1、长度分别为2,7,x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则x的取值可以是( )a.4b.5c.6d.9答案提示: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因为7-2﹤x﹤7+2,即5﹤x﹤9,所以应选c。
3、求等腰三角形的边长或周长。
例1、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cm,其中一边长为2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a.2cmb.4cmc.6cmd.8cm答案提示:等腰三角形要分类讨论:①当2cm为底边时,则腰长为(10-2)÷2=4此时三角形三边为2cm,4cm,4cm,根据最短两边的和大于最长边,能组成三角形。
②当2cm为腰长时,底边长为10-2-2=6此时三角形的三边长为2cm,2cm,6cm,因为2+2﹤6,所以不能组成三角形,因此应选a。
三角形三边关系归纳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考点问题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主要有这样的关系:三角形的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利用这两个关系可以解决许多典型的几何题目.现举例说明。
一、确定三角形某一边的取值范围问题根据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定理和推论可得结论:已知三角形的两边为a、b,则第三边c 满足|a-b|<c<a+b.例1 用三条绳子打结成三角形(不考虑结头长),已知其中两条长分别是3m和7m,问第三条绳子的长有什么限制。
简析设第三条绳子的长为x m,则7-3<x<7+3,即4<x<10.故第三条绳子的长应大于4m且小于10m.二、判定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问题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只需判断最小的两边之和是否大于第三边即可.例2(1)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首尾相接,不能做成三角形框架的是()A,5cm、7cm、10cm B,7cm、10cm、13cmC,5cm、7cm、13cm D,5cm、10cm、13cm(2)(2004年哈尔滨市中考试题)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cm,2cm,4cm B,8cm,6cm,4cm C,12cm,5cm,6cm D,2cm,3cm,6cm 简析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1)5+7<13,故应选C;(2)6+4>8,故应选B。
例3 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1)a-3,a,3(其中a>3);(2)a,a+4,a+6(其中a>0);(3)a+1,a+1,2a(其中a>0).简析(1)因为(a-3)+3=a,所以以线段a-3,a,3为边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2)因为(a+6)-a =6,而6与a+4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所以以线段a,a+4,a+6为边的三条线段不一定能组成三角形.(3)因为(a+1)+(a+1)=2a+2>2,(a+1)+2a=3a+1>(a+1),所以以线段a+1,a+1,2a为边的三条线段一定能组成三角形.三、求三角形某一边的长度问题此类问题往往有陷阱,即在根据题设条件求得结论时,其中可能有一个答案是错误的,需要我们去鉴别,而鉴别的依据就是这里的定理及推论。
2019、2020年浙江中考数学试题分类(5)——三角形与四边形(含答案)
2019、2020年浙江中考数学试题分类(5)——三角形与四边形一.三角形三边关系(共3小题)1.(2020•绍兴)长度分别为2,3,3,4的四根细木棒首尾相连,围成一个三角形(木棒允许连接,但不允许折断),得到的三角形的最长边长为()A.4 B.5 C.6 D.72.(2019•台州)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3,4,8 B.5,6,10 C.5,5,11 D.5,6,113.(2019•金华)若长度分别为a,3,5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则a的值可以是()A.1 B.2 C.3 D.8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共2小题)4.(2019•绍兴)如图,墙上钉着三根木条a,b,c,量得∠1=70°,∠2=100°,那么木条a,b所在直线所夹的锐角是()A.5°B.10°C.30°D.70°5.(2019•杭州)在△ABC中,若一个内角等于另外两个内角的差,则()A.必有一个内角等于30°B.必有一个内角等于45°C.必有一个内角等于60°D.必有一个内角等于90°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共4小题)6.(2020•湖州)如图,已知OT是Rt△ABO斜边AB上的高线,AO=BO.以O为圆心,OT为半径的圆交OA于点C,过点C作⊙O的切线CD,交AB于点D.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DC=DT B.AD=√2DT C.BD=BO D.2OC=5AC7.(2020•宁波)△BDE和△FGH是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将它们按如图的方式放置在等边三角形ABC 内.若求五边形DECHF的周长,则只需知道()A.△ABC的周长B.△AFH的周长C.四边形FBGH的周长D.四边形ADEC的周长8.(2020•台州)如图,已知AB=AC,AD=AE,BD和CE相交于点O.(1)求证:△ABD≌△ACE;(2)判断△BO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9.(2020•温州)如图,在△ABC和△DCE中,AC=DE,∠B=∠DCE=90°,点A,C,D依次在同一直线上,且AB∥DE.(1)求证:△ABC≌△DCE.(2)连结AE,当BC=5,AC=12时,求AE的长.四.角平分线的性质(共1小题)10.(2019•湖州)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BCD=90°,BD平分∠ABC,AB=6,BC=9,CD=4,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A.24 B.30 C.36 D.42五.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共2小题)11.(2019•衢州)“三等分角”大约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由古希腊人提出来的,借助如图所示的“三等分角仪”能三等分任一角.这个三等分角仪由两根有槽的棒OA,OB组成,两根棒在O点相连并可绕O转动、C 点固定,OC=CD=DE,点D、E可在槽中滑动.若∠BDE=75°,则∠CDE的度数是()A.60°B.65°C.75°D.80°12.(2020•绍兴)问题:如图,在△ABD中,BA=BD.在BD的延长线上取点E,C,作△AEC,使EA=EC.若∠BAE=90°,∠B=45°,求∠DAC的度数.答案:∠DAC=45°.思考:(1)如果把以上“问题”中的条件“∠B=45°”去掉,其余条件不变,那么∠DAC的度数会改变吗?说明理由.(2)如果把以上“问题”中的条件“∠B=45°”去掉,再将“∠BAE=90°”改为“∠BAE=n°”,其余条件不变,求∠DAC的度数.六.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共1小题)13.(2020•台州)如图,等边三角形纸片ABC的边长为6,E,F是边BC上的三等分点.分别过点E,F沿着平行于BA ,CA 方向各剪一刀,则剪下的△DEF 的周长是 .七.勾股定理(共2小题)14.(2019•宁波)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早有记载.如图1,以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再把较小的两张正方形纸片按图2的方式放置在最大正方形内.若知道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则一定能求出( )A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B .最大正方形的面积C .较小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D .最大正方形与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15.(2020•绍兴)如图,已知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 中,分别以点A ,C 为圆心,m 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D ,连结BD .若BD 的长为2√3,则m 的值为 .八.勾股定理的证明(共1小题)16.(2020•金华)如图,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赵爽弦图”,得到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EFGH .连结EG ,BD 相交于点O 、BD 与HC 相交于点P .若GO =GP ,则S 正方形SSSSS 正方形SSSS 的值是( )A .1+√2B .2+√2C .5−√2D .154 九.勾股定理的应用(共3小题)17.(2019•绍兴)如图1,长、宽均为3,高为8的长方体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里面盛有水,水面高为6,绕底面一棱进行旋转倾斜后,水面恰好触到容器口边缘,图2是此时的示意图,则图2中水面高度为( )A .245B .325C .12√3417D .20√341718.(2019•衢州)一块圆形宣传标志牌如图所示,点A ,B ,C 在⊙O 上,CD 垂直平分AB 于点D .现测得AB =8dm ,DC =2dm ,则圆形标志牌的半径为( )A .6dmB .5dmC .4dmD .3dm19.(2020•衢州)图1是由七根连杆链接而成的机械装置,图2是其示意图.已知O ,P 两点固定,连杆P A =PC =140cm ,AB =BC =CQ =QA =60cm ,OQ =50cm ,O ,P 两点间距与OQ 长度相等.当OQ 绕点O 转动时,点A ,B ,C 的位置随之改变,点B 恰好在线段MN 上来回运动.当点B 运动至点M 或N 时,点A ,C 重合,点P ,Q ,A ,B 在同一直线上(如图3).(1)点P 到MN 的距离为 cm .(2)当点P ,O ,A 在同一直线上时,点Q 到MN 的距离为 cm .一十.等腰直角三角形(共1小题)20.(2019•宁波)已知直线m ∥n ,将一块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ABC 按如图方式放置,其中斜边BC 与直线n 交于点D .若∠1=25°,则∠2的度数为( )A .60°B .65°C .70°D .75°一十一.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共1小题)21.(2020•宁波)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CD 为中线,延长CB 至点E ,使BE =BC ,连结DE ,F 为DE 中点,连结BF .若AC =8,BC =6,则BF 的长为( )A .2B .2.5C .3D .4一十二.三角形综合题(共1小题)22.(2020•金华)如图,在△ABC 中,AB =4√2,∠B =45°,∠C =60°.(1)求BC 边上的高线长.(2)点E 为线段AB 的中点,点F 在边AC 上,连结EF ,沿EF 将△AEF 折叠得到△PEF .①如图2,当点P 落在BC 上时,求∠AEP 的度数.②如图3,连结AP ,当PF ⊥AC 时,求AP 的长.一十三.多边形(共2小题)23.(2020•湖州)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对于四条边长确定的四边形.当内角度数发生变化时,其形状也会随之改变.如图,改变正方形ABCD 的内角,正方形ABCD 变为菱形ABC ′D ′.若∠D ′AB =30°,则菱形ABC ′D ′的面积与正方形ABCD 的面积之比是( )A .1B .12C .√22 D .√3224.(2019•衢州)如图,取两根等宽的纸条折叠穿插,拉紧,可得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则原来的纸带宽为( )A.1 B.√2C.√3D.2一十四.平面镶嵌(密铺)(共1小题)25.(2019•绍兴)把边长为2的正方形纸片ABCD分割成如图的四块,其中点O为正方形的中心,点E,F 分别为AB,AD的中点.用这四块纸片拼成与此正方形不全等的四边形MNPQ(要求这四块纸片不重叠无缝隙),则四边形MNPQ的周长是.一十五.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共2小题)26.(2020•温州)如图,在△ABC中,∠A=40°,AB=AC,点D在AC边上,以CB,CD为边作▱BCDE,则∠E的度数为()A.40°B.50°C.60°D.70°27.(2020•绍兴)如图,点E是▱ABCD的边CD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F.(1)若AD的长为2,求CF的长.(2)若∠BAF=90°,试添加一个条件,并写出∠F的度数.一十六.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共1小题)28.(2019•湖州)如图,已知在△ABC中,D,E,F分别是AB,BC,AC的中点,连结DF,EF,BF.(1)求证:四边形BEFD是平行四边形;(2)若∠AFB=90°,AB=6,求四边形BEFD的周长.一十七.菱形的性质(共1小题)29.(2019•温州)三个形状大小相同的菱形按如图所示方式摆放,已知∠AOB=∠AOE=90°,菱形的较短对角线长为2cm.若点C落在AH的延长线上,则△ABE的周长为cm.一十八.菱形的判定(共1小题)30.(2020•嘉兴)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请添加一个条件: ,使▱ABCD 是菱形.一十九.矩形的性质(共6小题)31.(2019•台州)如图,有两张矩形纸片ABCD 和EFGH ,AB =EF =2cm ,BC =FG =8cm .把纸片ABCD 交叉叠放在纸片EFGH 上,使重叠部分为平行四边形,且点D 与点G 重合.当两张纸片交叉所成的角α最小时,tan α等于( ) A .14 B .12 C .817 D .815 32.(2019•金华)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交于点O .已知AB =m ,∠BAC =∠α,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BDC =∠αB .BC =m •tan α C .AO =S 2SSSSD .BD =S SSSS 33.(2020•绍兴)将两条邻边长分别为√2,1的矩形纸片剪成四个等腰三角形纸片(无余纸片),各种剪法剪出的等腰三角形中,其中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可以是下列数中的 (填序号).①√2,②1,③√2−1,④√32,⑤√3. 34.(2019•绍兴)有一块形状如图的五边形余料ABCDE ,AB =AE =6,BC =5,∠A =∠B =90°,∠C =135°,∠E >90°,要在这块余料中截取一块矩形材料,其中一条边在AE 上,并使所截矩形材料的面积尽可能大.(1)若所截矩形材料的一条边是BC 或AE ,求矩形材料的面积.(2)能否截出比(1)中更大面积的矩形材料?如果能,求出这些矩形材料面积的最大值;如果不能,说明理由.35.(2019•舟山)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F在对角线BD.请添加一个条件,使得结论“AE=CF”成立,并加以证明.36.(2019•宁波)如图,矩形EFGH的顶点E,G分别在菱形ABCD的边AD,BC上,顶点F,H在菱形ABCD的对角线BD上.(1)求证:BG=DE;(2)若E为AD中点,FH=2,求菱形ABCD的周长.二十.正方形的性质(共5小题)37.(2020•湖州)七巧板是我国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流行于世界各地.由边长为2的正方形可以制作一副中国七巧板或一副日本七巧板,如图1所示.分别用这两副七巧板试拼如图2中的平行四边形或矩形,则这两个图形中,中国七巧板和日本七巧板能拼成的个数分别是()A.1和1 B.1和2 C.2和1 D.2和238.(2019•绍兴)正方形ABCD的边AB上有一动点E,以EC为边作矩形ECFG,且边FG过点D.在点E 从点A移动到点B的过程中,矩形ECFG的面积()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C.一直变大D.保持不变39.(2020•绍兴)如图1,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一条直角边长为2,剪四块这样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把它们按图2放入一个边长为3的正方形中(纸片在结合部分不重叠无缝隙),则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为.40.(2019•绍兴)如图,在直线AP上方有一个正方形ABCD,∠P AD=30°,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弧,与AP交于点A,M,分别以点A,M为圆心,AM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E,连结ED,则∠ADE的度数为.41.(2019•杭州)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正方形CEFG的面积为S1,点E在DC边上,点G在BC的延长线上,设以线段AD和DE为邻边的矩形的面积为S2,且S1=S2.(1)求线段CE的长;(2)若点H为BC边的中点,连接HD,求证:HD=HG.二十一.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共1小题)42.(2020•台州)下列是关于某个四边形的三个结论:①它的对角线相等;②它是一个正方形;③它是一个矩形.下列推理过程正确的是()A.由②推出③,由③推出①B.由①推出②,由②推出③C.由③推出①,由①推出②D.由①推出③,由③推出②二十二.四边形综合题(共8小题)43.(2020•衢州)【性质探究】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E平分∠BAC,交BC于点E.作DF⊥AE于点H,分别交AB,AC于点F,G.(1)判断△AFG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求证:BF=2OG.【迁移应用】(3)记△DGO的面积为S1,△DBF的面积为S2,当S1S2=13时,求SSSS的值.【拓展延伸】(4)若DF交射线AB于点F,【性质探究】中的其余条件不变,连结EF,当△BEF的面积为矩形ABCD面积的110时,请直接写出tan∠BAE的值.44.(2020•嘉兴)在一次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小兵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ABC和DEF拼在一起,使点A与点F重合,点C与点D重合(如图1),其中∠ACB=∠DFE=90°,BC=EF=3cm,AC=DF =4cm,并进行如下研究活动.活动一:将图1中的纸片DEF沿AC方向平移,连结AE,BD(如图2),当点F与点C重合时停止平移.【思考】图2中的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发现】当纸片DEF平移到某一位置时,小兵发现四边形ABDE为矩形(如图3).求AF的长.活动二:在图3中,取AD的中点O,再将纸片DEF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α度(0≤α≤90),连结OB,OE(如图4).【探究】当EF平分∠AEO时,探究OF与B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45.(2020•绍兴)如图1,矩形DEFG中,DG=2,DE=3,Rt△ABC中,∠ACB=90°,CA=CB=2,FG,B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O,且FG⊥BC,OG=2,OC=4.将△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α(0°≤α<180°)得到△A′B′C′.(1)当α=30°时,求点C′到直线OF的距离.(2)在图1中,取A′B′的中点P,连结C′P,如图2.①当C′P与矩形DEFG的一条边平行时,求点C′到直线DE的距离.②当线段A′P与矩形DEFG的边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时,求该交点到直线DG的距离的取值范围.46.(2020•温州)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90°,DE,BF分别平分∠ADC,∠ABC,并交线段AB,CD于点E,F(点E,B不重合).在线段BF上取点M,N(点M在BN之间),使BM=2FN.当点P从点D匀速运动到点E时,点Q恰好从点M匀速运动到点N.记QN=x,PD=y,已知y=−65x+12,当Q为BF中点时,y=24 5.(1)判断DE与B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求DE,BF的长.(3)若AD=6.①当DP=DF时,通过计算比较BE与BQ的大小关系.②连结PQ,当PQ所在直线经过四边形ABCD的一个顶点时,求所有满足条件的x的值.47.(2019•舟山)小波在复习时,遇到一个课本上的问题,温故后进行了操作、推理与拓展.(1)温故:如图1,在△ABC中,AD⊥BC于点D,正方形PQMN的边QM在BC上,顶点P,N分别在AB,AC上,若BC=a,AD=h,求正方形PQMN的边长(用a,h表示).(2)操作:如何画出这个正方形PQMN呢?如图2,小波画出了图1的△ABC,然后按数学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的方法进行操作:先在AB上任取一点P',画正方形P'Q'M'N',使点Q',M'在BC边上,点N'在△ABC内,然后连结BN',并延长交AC于点N,画NM⊥BC于点M,NP⊥NM交AB于点P,PQ⊥BC于点Q,得到四边形PQMN.(3)推理:证明图2中的四边形PQMN是正方形.(4)拓展:小波把图2中的线段BN称为“波利亚线”,在该线上截取NE=NM,连结EQ,EM(如图3),当∠QEM=90°时,求“波利亚线”BN的长(用a,h表示).请帮助小波解决“温故”、“推理”、“拓展”中的问题.48.(2019•宁波)定义:有两个相邻内角互余的四边形称为邻余四边形,这两个角的夹边称为邻余线.(1)如图1,在△ABC中,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E,F分别是BD,AD上的点.求证:四边形ABEF是邻余四边形.(2)如图2,在5×4的方格纸中,A,B在格点上,请画出一个符合条件的邻余四边形ABEF,使AB 是邻余线,E,F在格点上.(3)如图3,在(1)的条件下,取EF中点M,连结DM并延长交AB于点Q,延长EF交AC于点N.若N为AC的中点,DE=2BE,QB=3,求邻余线AB的长.49.(2019•嘉兴)小波在复习时,遇到一个课本上的问题,温故后进行了操作、推理与拓展.(1)温故:如图1,在△ABC中,AD⊥BC于点D,正方形PQMN的边QM在BC上,顶点P,N分别在AB,AC上,若BC=6,AD=4,求正方形PQMN的边长.(2)操作:能画出这类正方形吗?小波按数学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的方法进行操作:如图2,任意画△ABC,在AB上任取一点P',画正方形P'Q'M'N',使Q',M'在BC边上,N'在△ABC内,连结BN'并延长交AC于点N,画NM⊥BC于点M,NP⊥NM交AB于点P,PQ⊥BC于点Q,得到四边形PQMN.小波把线段BN称为“波利亚线”.(3)推理:证明图2中的四边形PQMN是正方形.(4)拓展:在(2)的条件下,在射线BN上截取NE=NM,连结EQ,EM(如图3).当tan∠NBM=34时,猜想∠QEM的度数,并尝试证明.请帮助小波解决“温故”、“推理”、“拓展”中的问题.50.(2019•台州)我们知道,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对一个各条边都相等的凸多边形(边数大于3),可以由若干条对角线相等判定它是正多边形.例如,各条边都相等的凸四边形,若两条对角线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1)已知凸五边形ABCDE的各条边都相等.①如图1,若AC=AD=BE=BD=CE,求证:五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②如图2,若AC=BE=CE,请判断五边形ABCDE是不是正五边形,并说明理由:(2)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在括号内填写“真”或“假”)如图3,已知凸六边形ABCDEF的各条边都相等.①若AC=CE=EA,则六边形ABCDEF是正六边形;()②若AD=BE=CF,则六边形ABCDEF是正六边形.()2019、2020年浙江中考数学试题分类(5)——三角形与四边形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三角形三边关系(共3小题)1.【解答】解:①长度分别为5、3、4,能构成三角形,且最长边为5;②长度分别为2、6、4,不能构成三角形;③长度分别为2、7、3,不能构成三角形;④长度分别为6、3、3,不能构成三角形;综上所述,得到三角形的最长边长为5.故选:B.2.【解答】解:A选项,3+4=7<8,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故不能组成三角形B选项,5+6=11>10,10﹣5<6,两边之各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故能组成三角形C选项,5+5=10<11,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故不能组成三角形D选项,5+6=11,两边之和不大于第三边,故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B.3.【解答】解: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5﹣3<a<5+3,即2<a<8,即符合的只有3,故选:C.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共2小题)4.【解答】解:∠3=∠2=100°,∴木条a,b所在直线所夹的锐角=180°﹣100°﹣70°=10°,故选:B.5.【解答】解:∵∠A+∠B+∠C=180°,∠A=∠C﹣∠B,∴2∠C=180°,∴∠C=90°,∴△ABC是直角三角形,故选:D.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共4小题)6.【解答】解:如图,连接OD.∵OT是半径,OT⊥AB,∴DT是⊙O的切线,∵DC是⊙O的切线,∴DC=DT,故选项A正确,∵OA=OB,∠AOB=90°,∴∠A=∠B=45°,∵DC是切线,∴CD⊥OC,∴∠ACD=90°,∴∠A=∠ADC=45°,∴AC=CD=DT,∴AC=√2CD=√2DT,故选项B正确,∵OD=OD,OC=OT,DC=DT,∴△DOC≌△DOT(SSS),∴∠DOC=∠DOT,∵OA=OB,OT⊥AB,∠AOB=90°,∴∠AOT=∠BOT=45°,∴∠DOT=∠DOC=22.5°,∴∠BOD=∠ODB=67.5°,∴BO=BD,故选项C正确,根据筛选法,故选:D.7.【解答】解:∵△GFH为等边三角形,∴FH=GH,∠FHG=60°,∴∠AHF+∠GHC=120°,∵△ABC为等边三角形,∴AB=BC=AC,∠ACB=∠A=60°,∴∠GHC+∠HGC=120°,∴∠AHF=∠HGC,∴△AFH≌△CHG(AAS),∴AF=CH.∵△BDE和△FGH是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BE=FH,∴五边形DECHF的周长=DE+CE+CH+FH+DF=BD+CE+AF+BE+DF,=(BD+DF+AF)+(CE+BE),=AB+BC.∴只需知道△ABC的周长即可.故选:A.8.【解答】证明:(1)∵AB=AC,∠BAD=∠CAE,AD=AE,∴△ABD≌△ACE(SAS);(2)△BOC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ABD≌△ACE,∴∠ABD=∠ACE,∵AB=AC,∴∠ABC=∠ACB,∴∠ABC﹣∠ABD=∠ACB﹣∠ACE,∴∠OBC=∠OCB,∴BO=CO,∴△BOC是等腰三角形.9.【解答】证明:(1)∵AB∥DE,∴∠BAC=∠D,又∵∠B=∠DCE=90°,AC=DE,∴△ABC≌△DCE(AAS);(2)∵△ABC≌△DCE,∴CE=BC=5,∵∠ACE=90°,∴AE=√SS2+SS2=√25+144=13.四.角平分线的性质(共1小题)10.【解答】解:过D作DH⊥AB交BA的延长线于H,∵BD平分∠ABC,∠BCD=90°,∴DH=CD=4,∴四边形ABCD的面积=S△ABD+S△BCD=12AB•DH+12BC•CD=12×6×4+12×9×4=30,故选:B.五.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共2小题)11.【解答】解:∵OC=CD=DE,∴∠O=∠ODC,∠DCE=∠DEC,∴∠DCE=∠O+∠ODC=2∠ODC,∵∠O+∠OED=3∠ODC=∠BDE=75°,∴∠ODC=25°,∵∠CDE+∠ODC=180°﹣∠BDE=105°,∴∠CDE=105°﹣∠ODC=80°.故选:D.12.【解答】解:(1)∠DAC的度数不会改变;∵EA=EC,∴∠EAC=∠C,①,∵BA=BD,∴∠BAD=∠BDA,∵∠BAE=90°,∴∠B=90°﹣∠AED=90°﹣2∠C,∴∠BAD=12(180°﹣∠B)=12[180°﹣(90°﹣2∠C)]=45°+∠C,∴∠DAE=90°﹣∠BAD=90°﹣(45°+∠C)=45°﹣∠C,②由①,②得,∠DAC=∠DAE+∠CAE=45°﹣∠C+∠C=45°;(2)设∠ABC=m°,则∠BAD=12(180°﹣m°)=90°−12m°,∠AEB=180°﹣n°﹣m°,∴∠DAE=n°﹣∠BAD=n°﹣90°+12m°,∵EA=EC,∴∠CAE=12S AEB=90°−12n°−12m°,∴∠DAC=∠DAE+∠CAE=n°﹣90°+12m°+90°−12n°−12m°=12n°.六.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共1小题)13.【解答】解:∵等边三角形纸片ABC的边长为6,E,F是边BC上的三等分点,∴EF=2,∵△ABC是等边三角形,∴∠B=∠C=60°,又∵DE∥AB,DF∥AC,∴∠DEF=∠B=60°,∠DFE=∠C=60°,∴△DEF是等边三角形,∴剪下的△DEF的周长是2×3=6.故答案为:6.七.勾股定理(共2小题)14.【解答】解:设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c,较长直角边为b,较短直角边为a,由勾股定理得,c2=a2+b2,阴影部分的面积=c2﹣b2﹣a(c﹣b)=a2﹣ac+ab=a(a+b﹣c),较小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宽=a﹣(c﹣b),长=a,则较小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底面积=a(a+b﹣c),∴知道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则一定能求出较小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故选:C.15.【解答】解:由作图知,点D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BD垂直平分AC,设垂足为E,∵AC=AB=2,∴BE=√3,当点D、B在AC的两侧时,如图,∵BD=2√3,∴BE=DE,∴AD=AB=2,∴m=2;当点D、B在AC的同侧时,如图,∵BD′=2√3,∴D′E=3√3,∴AD′=√(3√3)2+12=2√7,∴m=2√7,综上所述,m的值为2或2√7,故答案为:2或2√7.八.勾股定理的证明(共1小题)16.【解答】解:∵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EGH=45°,∠FGH=90°,∵OG=GP,∴∠GOP=∠OPG=67.5°,∴∠PBG =22.5°, 又∵∠DBC =45°, ∴∠GBC =22.5°, ∴∠PBG =∠GBC ,∵∠BGP =∠BGC =90°,BG =BG , ∴△BPG ≌△BCG (ASA ), ∴PG =CG .设OG =PG =CG =x , ∵O 为EG ,BD 的交点, ∴EG =2x ,FG =√2x ,∵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赵爽弦图”, ∴BF =CG =x , ∴BG =x +√2x ,∴BC 2=BG 2+CG 2=S 2(√2+1)2+S 2=(4+2√2)S 2, ∴S 正方形SSSS S 正方形SSSS=(4+2√2)S 22S 2=2+√2.故选:B .九.勾股定理的应用(共3小题) 17.【解答】解:过点C 作CF ⊥BG 于F ,如图所示:设DE =x ,则AD =8﹣x ,根据题意得:12(8﹣x +8)×3×3=3×3×6, 解得:x =4, ∴DE =4, ∵∠E =90°,由勾股定理得:CD =√SS 2+SS 2=√42+32=5, ∵∠BCE =∠DCF =90°, ∴∠DCE =∠BCF ,∵∠DEC =∠BFC =90°, ∴△CDE ∽△CBF , ∴SS SS =SS SS ,即3SS=58,∴CF =245.故选:A .18.【解答】解:连接OA ,OD ,∵点A ,B ,C 在⊙O 上,CD 垂直平分AB 于点D .AB =8dm ,DC =2dm , ∴AD =4dm ,设圆形标志牌的半径为r ,可得:r 2=42+(r ﹣2)2, 解得:r =5, 故选:B . 19.【解答】解:(1)如图3中,延长PO 交MN 于T ,过点O 作OH ⊥PQ 于H .由题意:OP =OQ =50cm ,PQ =P A ﹣AQ =140﹣60=80(cm ),PM =P A +BC =140+60=200(cm ),PT ⊥MN ,∵OH ⊥PQ ,∴PH =HQ =40(cm ), ∵cos ∠P =SSSS =SSSS , ∴4050=SS 200,∴PT =160(cm ),∴点P 到MN 的距离为160cm , 故答案为160.(2)如图4中,当O ,P ,A 共线时,过Q 作QH ⊥PT 于H .设HA =xcm .由题意AT =PT ﹣P A =160﹣140=20(cm ),OA =P A ﹣OP =140﹣50=90(cm ),OQ =50cm ,AQ =60cm , ∵QH ⊥OA ,∴QH 2=AQ 2﹣AH 2=OQ 2﹣OH 2, ∴602﹣x 2=502﹣(90﹣x )2, 解得x =4609,∴HT =AH +AT =6409(cm ), ∴点Q 到MN 的距离为6409cm .故答案为6409.一十.等腰直角三角形(共1小题) 20.【解答】解:设AB 与直线n 交于点E , 则∠AED =∠1+∠B =25°+45°=70°. 又直线m ∥n ,∴∠2=∠AED =70°.故选:C .一十一.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共1小题) 21.【解答】解:∵在Rt △ABC 中,∠ACB =90°,AC =8,BC =6, ∴AB =√SS 2+SS 2=√82+62=10. 又∵CD 为中线, ∴CD =12AB =5.∵F 为DE 中点,BE =BC 即点B 是EC 的中点, ∴BF 是△CDE 的中位线,则BF =12CD =2.5. 故选:B .一十二.三角形综合题(共1小题) 22.【解答】解:(1)如图1中,过点A 作AD ⊥BC 于D .在Rt △ABD 中,AD =AB •sin45°=4√2×√22=4.(2)①如图2中,∵△AEF ≌△PEF ,∴AE =EP ,∵AE =EB ,∴BE =EP ,∴∠EPB =∠B =45°,∴∠PEB =90°,∴∠AEP =180°﹣90°=90°.②如图3中,由(1)可知:AC =SS SSS60°=8√33, ∵PF ⊥AC ,∴∠PF A =90°,∵△AEF ≌△PEF ,∴∠AFE =∠PFE =45°,∴∠AFE =∠B ,∵∠EAF =∠CAB ,∴△AEF ∽△ACB ,∴SS SS =SS SS ,即4√2=√28√33,∴AF =2√3,在Rt △AFP ,AF =FP ,∴AP =√2AF =2√6.方法二:AE =BE =PE 可得直角三角形ABP ,由PF ⊥AC ,可得∠AFE =45°,可得∠F AP =45°,即∠P AB =30°. AP =AB cos30°=2√6.一十三.多边形(共2小题)23.【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菱形ABC ′D ′的高等于AB 的一半,∴菱形ABC ′D ′的面积为12SS 2,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AB 2. ∴菱形ABC ′D ′的面积与正方形ABCD 的面积之比是12.故选:B .24.【解答】解: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由6个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组成,其中等边三角形的高为原来的纸带宽度,所以原来的纸带宽度=√32×2=√3.故选:C .一十四.平面镶嵌(密铺)(共1小题)25.【解答】解:如图所示:图1的周长为1+2+3+2√2=6+2√2;图2的周长为1+4+1+4=10;图3的周长为3+5+√2+√2=8+2√2.故四边形MNPQ 的周长是6+2√2或10或8+2√2.故答案为:6+2√2或10或8+2√2.一十五.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共2小题)26.【解答】解:∵在△ABC 中,∠A =40°,AB =AC ,∴∠C =(180°﹣40°)÷2=70°,∵四边形BCDE 是平行四边形,∴∠E =70°.故选:D .27.【解答】解:(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CF ,∴∠DAE =∠CFE ,∠ADE =∠FCE ,∵点E 是CD 的中点,∴DE =CE ,在△ADE 和△FCE 中,{∠SSS =∠SSS SSSS =SSSS SS =SS,∴△ADE ≌△FCE (AAS ),∴CF =AD =2;(2)∵∠BAF =90°,添加一个条件:当∠B =60°时,∠F =90°﹣60°=30°(答案不唯一).一十六.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共1小题)28.【解答】(1)证明:∵D ,E ,F 分别是AB ,BC ,AC 的中点,∴DF ∥BC ,EF ∥AB ,∴DF ∥BE ,EF ∥BD ,∴四边形BEFD 是平行四边形;(2)解:∵∠AFB =90°,D 是AB 的中点,AB =6,∴DF =DB =DA =12AB =3,∵四边形BEFD 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BEFD 是菱形,∵DB =3,∴四边形BEFD 的周长为12.一十七.菱形的性质(共1小题)29.【解答】解:如图所示,连接IC,连接CH交OI于K,则A,H,C在同一直线上,CI=2,∵三个菱形全等,∴CO=HO,∠AOH=∠BOC,又∵∠AOB=∠AOH+∠BOH=90°,∴∠COH=∠BOC+∠BOH=90°,即△CO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HCO=∠CHO=45°=∠HOG=∠COK,∴∠CKO=90°,即CK⊥IO,设CK=OK=x,则CO=IO=√2x,IK=√2x﹣x,∵Rt△CIK中,(√2x﹣x)2+x2=22,解得x2=2+√2,又∵S菱形BCOI=IO×CK=12IC×BO,∴√2x2=12×2×BO,∴BO=2√2+2,∴BE=2BO=4√2+4,AB=AE=√2BO=4+2√2,∴△ABE的周长=4√2+4+2(4+2√2)=12+8√2,故答案为:12+8√2.一十八.菱形的判定(共1小题)30.【解答】解:∵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当AD=DC,▱ABCD为菱形;故答案为:AD=DC(答案不唯一).一十九.矩形的性质(共6小题)31.【解答】解:如图,∵∠ADC=∠HDF=90°∴∠CDM=∠NDH,且CD=DH,∠H=∠C=90°∴△CDM≌△HDN(ASA)∴MD=ND,且四边形DNKM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DNKM是菱形∴KM=DM∵sinα=sin∠DMC=SS SS∴当点B与点E重合时,两张纸片交叉所成的角a最小,设MD=a=BM,则CM=8﹣a,∵MD2=CD2+MC2,∴a 2=4+(8﹣a )2,∴a =174 ∴CM =154 ∴tan α=tan ∠DMC =SS SS =815 故选:D .32.【解答】解:A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C =∠DCB =90°,AC =BD ,AO =CO ,BO =DO ,∴AO =OB =CO =DO ,∴∠DBC =∠ACB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BAC =∠BDC =∠α,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在Rt △ABC 中,tan α=SS S ,即BC =m •tan α,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在Rt △ABC 中,AC =S SSSS ,即AO =S 2SSSS ,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 、∵四边形ABCD 是矩形,∴DC =AB =m ,∵∠BAC =∠BDC =α,∴在Rt △DCB 中,BD =S SSSS,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3.【解答】解:如图所示:则其中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可以是①√2,②1,③√2−1,④√32,不可以是√3.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34.【解答】解:(1)①若所截矩形材料的一条边是BC ,如图1所示:过点C 作CF ⊥AE 于F ,S 1=AB •BC =6×5=30;②若所截矩形材料的一条边是AE ,如图2所示:过点E 作EF ∥AB 交CD 于F ,FG ⊥AB 于G ,过点C 作CH ⊥FG 于H ,则四边形AEFG 为矩形,四边形BCHG 为矩形,∵∠C =135°,∴∠FCH =45°,∴△CH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E =FG =6,HG =BC =5,BG =CH =FH ,∴BG =CH =FH =FG ﹣HG =6﹣5=1,∴AG =AB ﹣BG =6﹣1=5,∴S2=AE•AG=6×5=30;(2)能;理由如下:在CD上取点F,过点F作FM⊥AB于M,FN⊥AE于N,过点C作CG⊥FM于G,则四边形ANFM为矩形,四边形BCGM为矩形,∵∠C=135°,∴∠FCG=45°,∴△CG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MG=BC=5,BM=CG,FG=CG,设AM=x,则BM=6﹣x,∴FM=GM+FG=GM+CG=BC+BM=11﹣x,∴S=AM×FM=x(11﹣x)=﹣x2+11x=﹣(x﹣5.5)2+30.25,∴当x=5.5时,即:AM=5.5时,FM=11﹣5.5=5.5,S的最大值为30.25.35.【解答】解:添加的条件是BE=DF(答案不唯一).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AB=CD,∴∠ABD=∠BDC,又∵BE=DF(添加),∴△ABE≌△CDF(SAS),∴AE=CF.36.【解答】解:(1)∵四边形EFGH是矩形,∴EH=FG,EH∥FG,∴∠GFH=∠EHF,∵∠BFG=180°﹣∠GFH,∠DHE=180°﹣∠EHF,∴∠BFG=∠DHE,∵四边形ABCD是菱形,∴AD∥BC,∴∠GBF=∠EDH,∴△BGF≌△DEH(AAS),∴BG=DE;(2)连接EG,∵四边形ABCD是菱形,∴AD=BC,AD∥BC,∵E为AD中点,∴AE=ED,∵BG=DE,∴AE=BG,AE∥BG,∴四边形ABGE是平行四边形,∴AB=EG,∵EG=FH=2,∴AB=2,∴菱形ABCD的周长=8.二十.正方形的性质(共5小题)37.【解答】解:中国七巧板和日本七巧板能拼成的个数都是2,如图所示:故选:D.38.【解答】解:连接DE,∵S△SSS=12S四边形SSSS,S △SSS =12S 正方形SSSS ,∴矩形ECFG 与正方形ABCD 的面积相等.故选:D .39.【解答】解:由题意可得,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3,一条直角边长为2,故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长为:√32−22=√5,故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52×4=4√5,故答案为:4√5.40.【解答】解:∵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 =AE ,∠DAE =90°,∴∠BAM =180°﹣90°﹣30°=60°,AD =AB ,当点E 与正方形ABCD 的直线AP 的同侧时,由题意得,点E 与点B 重合, ∴∠ADE =45°,当点E 与正方形ABCD 的直线AP 的两侧时,由题意得,E ′A =E ′M , ∴△AE ′M 为等边三角形,∴∠E ′AM =60°,∴∠DAE ′=360°﹣120°﹣90°=150°,∵AD =AE ′,∴∠ADE ′=15°,故答案为:15°或45°.41.【解答】解:(1)设正方形CEFG 的边长为a ,∵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DE =1﹣a ,∵S 1=S 2,∴a 2=1×(1﹣a ),解得,S 1=−√52−12(舍去),S 2=√52−12,即线段CE 的长是√52−12; (2)证明:∵点H 为BC 边的中点,BC =1,∴CH =0.5,∴DH =√12+0.52=√52,∵CH =0.5,CG =√52−12, ∴HG =√52, ∴HD =HG .二十一.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共1小题)42.【解答】解: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推不出是正方形或矩形,故①→②,①→③错误,故选项B ,C ,D 错误,故选:A .二十二.四边形综合题(共8小题)43.【解答】(1)解:如图1中,△AFG 是等腰三角形.理由:∵AE 平分∠BAC ,∴∠1=∠2,∵DF ⊥AE ,∴∠AHF =∠AHG =90°,∵AH =AH ,∴△AHF ≌△AHG (ASA ),∴AF =AG ,∴△AFG 是等腰三角形.(2)证明:如图2中,过点O 作OL ∥AB 交DF 于L ,则∠AFG =∠OLG .∵AF =AG ,∴∠AFG =∠AGF ,∵∠AGF =∠OGL ,∴∠OGL =∠OLG ,∴OG =OL ,∵OL ∥AB ,∴△DLO ∽△DFB ,∴SS SS =SS SS ,∵四边形ABCD 是矩形,∴BD =2OD ,∴BF =2OL ,∴BF =2OG .(3)解:如图3中,过点D 作DK ⊥AC 于K ,则∠DKA =∠CDA =90°,∵∠DAK =∠CAD ,∴△ADK ∽△ACD ,∴SS SS =SS SS ,∵S 1=12•OG •DK ,S 2=12•BF •AD , 又∵BF =2OG ,S 1S 2=13, ∴SS SS=23=SS SS ,设CD =2x ,AC =3x ,则AD =√5x , ∴SS SS =SS SS =√52.(4)解:设OG =a ,AG =k .①如图4中,连接EF ,当点F 在线段AB 上时,点G 在OA 上.∵AF =AG ,BF =2OG ,∴AF =AG =k ,BF =2a ,∴AB =k +2a ,AC =2(k +a ),∴AD 2=AC 2﹣CD 2=[2(k +a )]2﹣(k +2a )2=3k 2+4ka ,∵∠ABE =∠DAF =90°,∠BAE =∠ADF ,∴△ABE ∽△DAF ,∴SS SS =SS SS ,即SS SS =SS SS ,∴SS S +2S =S SS ,∴BE =S (S +2S )SS ,由题意:10×12×2a ×S (S +2S )SS =AD •(k +2a ), ∴AD 2=10ka ,即10ka =3k 2+4ka ,∴k =2a ,∴AD =2√5a ,∴BE =S (S +2S )SS =4√55a ,AB =4a , ∴tan ∠BAE =SS SS =√55.②如图5中,当点F 在AB 的延长线上时,点G 在线段OC 上,连接EF .∵AF =AG ,BF =2OG ,∴AF =AG =k ,BF =2a ,∴AB =k ﹣2a ,AC =2(k ﹣a ),∴AD 2=AC 2﹣CD 2=[2(k ﹣a )]2﹣(k ﹣2a )2=3k 2﹣4ka ,∵∠ABE =∠DAF =90°,∠BAE =∠ADF ,∴△ABE ∽△DAF ,∴SS SS =SS SS ,即SS SS =SS SS ,∴SS S −2S =S SS , ∴BE =S (S −2S )SS , 由题意:10×12×2a ×S (S −2S )SS =AD •(k ﹣2a ), ∴AD 2=10ka ,即10ka =3k 2﹣4ka ,∴k =143a ,∴AD =2√1053a , ∴BE =S (S −2S )SS =8√10545a ,AB =83a , ∴tan ∠BAE =SS SS =√10515, 综上所述,tan ∠BAE 的值为√55或√10515.44.【解答】解:【思考】四边形ABDE 是平行四边形.证明:∵△ABC ≌△DEF ,∴AB =DE ,∠BAC =∠EDF ,∴AB ∥DE ,∴四边形ABDE 是平行四边形;【发现】如图1,连接BE 交AD 于点O ,∵四边形ABDE 为矩形,∴OA =OD =OB =OE ,设AF =x (cm ),则OA =OE =12(x +4),∴OF =OA ﹣AF =2−12x ,在Rt △OFE 中,∵OF 2+EF 2=OE 2,∴(2−12S )2+32=14(S +4)2,解得:x =94,∴AF =94cm .【探究】BD =2OF ,证明:如图2,延长OF 交AE 于点H ,由矩形的性质及旋转的性质知:OA =OB =OE =OD ,∴∠OAB =∠OBA =∠ODE =∠OED ,∴∠OBD =∠ODB ,∠OAE =∠OEA ,∴∠BDE +∠DEA =∠ABD +∠EAB ,∵∠ABD +∠BDE +∠DEA +∠EAB =360°,∴∠ABD +∠BAE =180°,∴AE ∥BD ,∴∠OHE =∠ODB ,∵EF 平分∠OEH ,∴∠OEF =∠HEF ,∵∠EFO =∠EFH =90°,EF =EF ,∴△EFO ≌△EFH (ASA ),∴EO =EH ,FO =FH ,∴∠EHO =∠EOH =∠OBD =∠ODB ,∴△EOH ≌△OBD (AAS ),∴BD =OH =2OF .45.【解答】解:(1)如图1中,过点C′作C′H⊥OF于H.∵∠HC′O=∠C'OC=α=30°,∴C′H=C′O•cos30°=2√3,∴点C′到直线OF的距离为2√3.(2)①如图2中,当C′P∥OF时,过点C′作C′M⊥OF于M.∵C′P∥OF,∴∠O=180°﹣∠OC′P=45°,∴△OC′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C′=4,∴C′M=2√2,∴点C′到直线DE的距离为2√2−2.如图3中,当C′P∥DG时,过点C′作C′N⊥FG于N.同法可证△OC′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N=2√2,∴点C′到直线DE的距离为2√2+2.②设d为所求的距离.第一种情形:如图4中,当点A′落在DE上时,连接OA′,延长ED交OC于M.∵OA′=2√5,OM=2,∠OMA′=90°,∴A′M=√S′S2−SS2=√(2√5)2−22=4,∴A′D=2,即d=2,如图5中,当点P落在DE上时,连接OP,过点P作PQ⊥C′B′于Q.。
2023年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知识回顾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知识回顾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知识回顾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三边一旦确定,这三角形就固定了,这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
3.三角形的外角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大于它不相邻的任意一个内角。
4.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他们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高线相等,角平分线也相等;且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均相等。
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①边边边(SSS):三条边分别对应性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边角边(SAS):两边及其这两边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角边角(ASA):两角及其这两角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角角边(AAS):两角及其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⑤直角三角形判定(HL):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其中任意一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
在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要注意三角形间的公共边和公共角,必要时添加适当辅助线构造三角形。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已知:如图,∠1=∠2,∠3=∠4.求证:AB=AD.【分析】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得出∠ACB=∠ACD,利用ASA证明△ACB≌△AC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解.【解答】证明:∵∠3=∠4,∴∠ACB=∠ACD,在△ACB和△ACD中,,∴△ACB≌△ACD(ASA),∴AB=AD.2.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点D,E分别在腰AC,AB上,且BE=CD,连接BD,CE.求证:BD=CE.【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BC=∠DCB,进而利用SAS证明△EBC与△DCB全等,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证明:∵△ABC∴∠EBC=∠DCB,在△EBC与△DCB中,,∴△EBC≌△DCB(SAS),∴BD=CE.3.如图1是小军制作的燕子风筝,燕子风筝的骨架图如图2所示,AB=AE,AC=AD,∠BAD=∠EAC,∠C=50°,求∠D的大小.【分析】由∠BAD=∠EAC可得∠BAC=∠EAD,根据SAS可证△BAC≌△EAD,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解:∵∠BAD=∠EAC,∴∠BAD+∠CAD=∠EAC+∠CAD,即∠BAC=∠EAD,在△BAC与△EAD中,,∴△BAC≌△EAD(SAS),∴∠D=∠C=50°.4.如图,AC平分∠BAD,CB⊥AB,CD⊥AD,垂足分别为B,D.(1)求证:△ABC≌△ADC;(2)若AB=4,CD=3,求四边形的面积.【分析】(1)由AC平分∠BAD,得∠BAC=∠DAC,根据CB⊥AB,CD⊥AD,得∠B=90°=∠D,用AAS 可得△ABC≌△ADC;(2)由(1)△ABC≌△ADC,得BC=CD=3,S△ABC=S△ADC,求出S△ABC=AB•BC=6,即可得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2.【解答】(1)证明:∵AC平分∠BAD,∴∠BAC=∠DAC,∵CB⊥AB,CD⊥AD,∴∠B=90°=∠D,在△ABC和△ADC中,,∴△ABC≌△ADC(AAS);(2)解:由(1)知:△ABC≌△ADC,∴BC=CD=3,S△ABC=S△ADC,∴S△ABC=AB•BC=×4×3=6,∴S△ADC=6,∴S四边形ABCD=S△ABC+S△ADC=12,答: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2.5.如图,在△ABC中,点D在边BC上,CD=AB,DE∥AB,∠DCE=∠A.求证:DE=BC.【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EDC=∠B,再利用ASA证明△CDE≌△ABC,可得结论.【解答】证明:∵DE∥AB,∴∠EDC=∠B,在△CDE和△ABC中,,∴△CDE≌△ABC(ASA),∴DE=BC.6.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M为AB边上任意一点,延长BC至点N,使CN=AM,连接MN交AC于点P,MH⊥AC于点H.(1)求证:MP=NP;(2)若AB=a,求线段PH的长(结果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分析】(1)过点M作MQ∥BC,交AC于点Q,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MQ=∠AQM=∠A=60°,可得△AMQ是等边三角形,易证△QMP≌△CNP(AAS),即可得证;(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H=HQ,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QP=PC,即可表示出HP的长.【解答】(1)证明:过点M作MQ∥BC,交AC于点Q,如图所示:在等边△ABC中,∠A=∠B=∠ACB=60°,∵MQ∥BC,∴∠AMQ=∠B=60°,∠AQM=∠ACB=60°,∠QMP=∠N,∴△AMQ是等边三角形,∴AM=QM,∵AM=CN,∴QM=CN,在△QMP和△CNP中,,∴△QMP≌△CNP(AAS),∴MP=NP;(2)解:∵△AMQ是等边三角形,且MH⊥AC,∴AH=HQ,∵△QMP≌△CNP,∴QP=CP,∴PH=HQ+QP=AC,∵AB=a,AB=AC,∴PH=a.7.如图,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BC=EF.有下列三个条件:①AC=DF,②∠ABC =∠DEF,③∠ACB=∠DFE.(1)请在上述三个条件中选取一个条件,使得△ABC≌△DEF.你选取的条件为(填写序号)(只需选一个条件,多选不得分),你判定△ABC≌△DEF的依据是(填“SSS”或“SAS”或“ASA”或“AAS”);(2)利用(1)的结论△ABC≌△DEF.求证:AB∥DE.【分析】(1)根据SSS ABC≌△DEF,即可解决问题;(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EDF,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解决问题.【解答】(1)解:在△ABC和△DEF中,,∴△ABC≌△DEF(SSS),∴在上述三个条件中选取一个条件,使得△ABC≌△DEF,选取的条件为①,判定△ABC≌△DEF的依据是SSS.故答案为:①,SSS;(答案不唯一).(2)证明:∵△ABC≌△DEF.∴∠A=∠EDF,∴AB∥DE.8.在△ABC中,∠ACB=90°,D为△ABC内一点,连接BD,DC,延长DC到点E,使得CE=DC.(1)如图1,延长BC到点F,使得CF=BC,连接AF,EF.若AF⊥EF,求证:BD⊥AF;(2)连接AE,交BD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CH,依题意补全图2.若AB2=AE2+BD2,用等式表示线段CD与CH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分析】(1)证明△BCD≌△FCE(SA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BC=∠EFC,证出BD∥EF,则可得出结论;(2)由题意画出图形,延长BC到F,使CF=BC,连接AF,EF,由(1)可知BD∥EF,BD=EF,证出∠AEF=90°,得出∠DHE=9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结论.【解答】(1)证明:在△BCD和△FCE中,,∴△BCD≌△FCE(SAS),∴∠DBC=∠EFC,∴BD∥EF,∵AF⊥EF,∴BD⊥AF;(2)解:由题意补全图形如下:CD=CH.证明:延长BC到F,使CF=BC,连接AF,EF,∵AC⊥BF,BC=CF,∴AB=AF,由(1)可知BD∥EF,BD=EF,∵AB2=AE2+BD2,∴AF2=AE2+EF2,∴∠AEF=90°,∴AE⊥EF,∴BD⊥AE,∴∠DHE=90°,又∵CD=CE,∴CH=CD=CE.9.如图,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DAE=90°,且点D在线段BC上,连CE.(1)求证:△ABD≌△ACE;(2)若∠EAC=60°,求∠CED的度数.【分析】(1)可利用SAS证明结论;(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E=∠ABD,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ACE=∠ABD=∠AED =45°,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解∠AEC的度数,进而可求可求解【解答】(1)证明:∵∠BAC=∠DAE=90°,∴∠BAC﹣∠CAD=∠DAE﹣∠CAD,即∠BAD=∠CAE,在△ABD和△ACE中,,∴△ABD≌△ACE(SAS);(2)解:∵△ABD≌△ACE,∴∠ACE=∠ABD,∵△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E=∠ABD=∠AED=45°,∵∠EAC=60°,∴∠AEC=180°﹣∠ACE﹣∠EAC=180°﹣45°﹣60°=75°,∴∠CED=∠AEC﹣∠AED=75°﹣45°=30°.10.如图,在△ABC中(AB<BC),过点C作CD∥AB,在CD上截取CD=CB,CB上截取CE=AB,连接DE、DB.(1)求证:△ABC≌△ECD;(2)若∠A=90°,AB=3,BD=2,求△BCD的面积.【分析】(1)由CD∥AB得∠ABC=∠ECD,而CD=CB,CE=AB,即可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证明△ABC≌△ECD;(2))由∠A=90°,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证明∠BED=∠CED=∠A=90°,设BE=x,由BD2﹣BE2=CD2﹣EC2=DE2,列方程(2)2﹣x2=(3+x)2﹣32,解方程求得符合题意的x的值为2,则BC =5,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DE的长,即可求出△BCD的面积.【解答】(1)证明:∵CD∥AB,CD=CB,CE=AB,∴∠ABC=∠ECD,在△ABC和△ECD中,,∴△ABC≌△ECD(SAS).(2)解:∵∠A=90°,∴∠CED=∠A=90°,∴∠BED=180°﹣∠CED=90°,设BE=x,∵EC=AB=3,BD=2,∴CD=BC=3+x,∵BD2﹣BE2=CD2﹣EC2=DE2,∴(2)2﹣x2=(3+x)2﹣32,整理得x2+3x﹣10=0,解得x1=2,x2=﹣5(不符合题意,舍去),∴BE=2,BC=3+2=5,∴DE===4,∴S△BCD=BC•DE=×5×4=10,∴△BCD的面积为10.11.如图,在Rt△ABC中,∠BAC=90°,AB=AC=1,D是BC边上的一点,以AD为直角边作等腰Rt △ADE,其中∠DAE=90°,连接CE.(1)求证:△ABD≌△ACE;(2)若∠BAD=22.5°时,求BD的长.【分析】(1)由“SAS”可证△ACE;(2)由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C的长,由角度关系可求∠ADC=67.5°=∠CAD,可得AC=CD =1,即可求解.【解答】(1)证明:∵∠BAC=90°=∠DAE,∴∠BAD=∠CAE,在△ABD和△ACE中,,∴△ABD≌△ACE(SAS);(2)解:∵∠BAC=90°,AB=AC=1,∴BC=,∠B=∠ACB=45°,∵∠BAD=22.5°,∴∠ADC=67.5°=∠CAD,∴AC=CD=1,∴BD=﹣1.12.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AB=8,BC=x(0<x<8),将△ACB沿AC对折到△ACE的位置,AE和CD交于点F.(1)求证:△CEF≌△ADF;(2)求tan∠DAF的值(用含x的式子表示).【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B=∠D=90°,BC=AD,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BC=CE,∠E=∠B =90°,等量代换得到∠E=∠D=90°,AD=CE,根据AAS证明三角形全等即可;(2)设DF=a,则CF=8﹣a,根据矩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证明AF=CF=8﹣a,在Rt△ADF中,根据勾股定理表示出DF的长,根据正切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B=∠D=90°,BC=AD,根据折叠的性质得:BC=CE,∠E=∠B=90°,∴∠E=∠D=90°,AD=CE,在△CEF与△ADF中,,∴△CEF≌△ADF(AAS);(2)解:设DF=a,则CF=8﹣a,∵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AD=BC=x,∴∠DCA=∠BAC,根据折叠的性质得:∠EAC=∠BAC,∴∠DCA=∠EAC,∴AF=CF=8﹣a,在Rt△ADF中,∵AD2+DF2=AF2,∴x2+a2=(8﹣a)2,∴a=,∴tan∠DAF==.13.如图,△ABC和△DEF,点E,F在直线BC上,AB=DF,∠A=∠D,∠B=∠F.如图①,易证:BC+BE =BF.请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②,如图③,请猜想BC,BE,B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直接写出猜想结论;(2)请选择(1)中任意一种结论进行证明;(3)若AB=6,CE=2,∠F=60°,S△ABC=123,则BC=,BF=.【分析】(1)根据图形分别得出答案;(2)利用AAS证明△ABC≌△DFE,得BC=EF,再根据图形可得结论;(3)首先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H和AH的长,从而得出BC,再对点E的位置进行分类即可.【解答】解:(1)图②:BC+BE=BF,图③:BE﹣BC=BF;(2)图②:∵AB=DF,∠A=∠D,∠B=∠F,∴△ABC≌△DFE(ASA),∴BC=EF,∵BE=BC+CE,∴BC+BE=EF+BC+CE=BF;图③:∵AB=DF,∠A=∠D,∠B=∠F,∴△ABC≌△DFE(ASA),∴BC=EF,∵BE=BF+EF,∴BE﹣BC=BF+EF﹣BC=BF+BC﹣BC=BF;(3)当点E在BC上时,如图,作AH⊥BC于H,∵∠B=∠F=60°,∴∠BAH=30°,∴BH=3,∴AH=3,∵S△ABC=12,∴=12,∴BC=8,∵CE=2,∴BF=BE+EF=8﹣2+8=14;同理,当点E在BC延长线上时,如图②,BF=BC+BE=8+10=18,故答案为:8,14或18.14.△ABC和△ADE都是等边三角形.(1)将△ADE绕点A旋转到图①的位置时,连接BD,CE并延长相交于点P(点P与点A重合),有P A+PB =PC(或P A+PC=PB)成立(不需证明);(2)将△ADE绕点A旋转到图②的位置时,连接BD,CE相交于点P,连接P A,猜想线段P A、PB、PC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将△ADE绕点A旋转到图③的位置时,连接BD,CE相交于点P,连接P A,猜想线段P A、PB、PC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不需要证明.【分析】(2)证明△ABD≌△ACE(SAS)和△BAF≌△CAP(SAS),得AF=AP,∠BAF=∠CAP,再证明△AFP是等边三角形,最后由线段的和可得结论;(3)如图③,在PC上截取CM=PB,连接AM,同理可得结论.【解答】解:(2)PB=P A+PC,理由如下:如图②,在BP上截取BF=PC,连接AF,∵△ABC、△ADE都是等边三角形,∴AB=AC,AD=AE,∠BAC=∠DAE=60°,∴∠BAC+∠CAD=∠CAD+∠DAE,即∠DAB=∠EAC,∴△ABD≌△ACE(SAS),∴∠ABD=∠ACE,∵AB=AC,BF=CP,∴△BAF≌△CAP(SAS),∴AF=AP,∠BAF=∠CAP,∴∠BAC=∠P AF=60°,∴△AFP是等边三角形,∴PF=P A,∴PB=BF+PF=PC+P A;(3)PC=P A+PB,理由如下:如图③,在PC上截取CM=PB,连接AM,同理得:△ABD≌△ACE(SAS),∴∠ABD=∠ACE,∵AB=AC,PB=CM,∴△AMC≌△APB(SAS),∴AM=AP,∠BAP=∠CAM,∴∠BAC=∠P AM=60°,∴△AMP是等边三角形,∴PM=P A,∴PC=PM+CM=P A+PB.15.【情境再现】甲、乙两个含45°角的直角三角尺如图①放置,甲的直角顶点放在乙斜边上的高的垂足O处.将甲绕点O 顺时针旋转一个锐角到图②位置.按图②作出示意图,并连接AG,BH,如图③所示,AB交HO于E,AC 交OG于F,通过证明△OBE≌△OAF,可得OE=OF.请你证明:AG=BH.【迁移应用】延长GA分别交HO,HB所在直线于点P,D,如图④,猜想并证明DG与BH的位置关系.【拓展延伸】小亮将图②中的甲、乙换成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如图⑤,按图⑤作出示意图,并连接HB,AG,如图⑥所示,其他条件不变,请你猜想并证明AG与BH的数量关系.【分析】【情境再现】由△OBE≌△OAF,得BE=AF,OE=OF,∠BEO=∠AFO,可证明△BHE≌△AGF (SAS),得BH=AG;【迁移应用】由△BHE≌△AGF,得∠BHE=∠AGF,可得∠AGF+∠GPO=90°,从而∠BHE+∠HPD=90°,∠HDP=90°,故DG⊥BH;【拓展延伸】设AB交OH于T,OG交AC于K,根据△ABC,△HOG是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AO⊥BC,可得OB=AO,∠OBA=∠OAC=30°,∠BOT=90°﹣∠AOT=∠AOK,即得△BOT∽△AOK,有===,∠BTO=∠AKO,又OH=GO,可得==,故△BTH∽△AKG,即得==,BH=AG.【解答】【情境再现】证明:由阅读材料知△OBE≌△OAF,∴BE=AF,OE=OF,∠BEO=∠AFO,∴∠BEH=∠AFG,∵OH=OG,∴OH﹣OE=OG﹣OF,即EH=GF,在△BHE和△AGF中,,∴△BHE≌△AGF(SAS),∴BH=AG;【迁移应用】解:猜想:DG⊥BH;证明如下:由【情境再现】知:△BHE≌△AGF,∴∠BHE=∠AGF,∵∠HOG=90°,∴∠AGF+∠GPO=90°,∴∠BHE+∠GPO=90°,∵∠GPO=∠HPD,∴∠BHE+∠HPD=90°,∴∠HDP=90°,∴DG⊥BH;【拓展延伸】解:猜想:BH=AG,证明如下:设AB交OH于T,OG交AC于K,如图:由已知得:△ABC,△HOG是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AO⊥BC,∴∠AOB=90°,∴OB=AO,∠OBA=∠OAC=30°,∠BOT=90°﹣∠AOT=∠AOK,∴△BOT∽△AOK,∴===,∠BTO=∠AKO,∴OT=OK,BT=AK,∠BTH=∠AKG,∵OH=GO,∴HT=OH﹣OT=GO﹣OK=(GO﹣OK)=KG,∴==,∴△BTH∽△AKG,∴==,∴BH=AG19。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数学教学PPT课件(3篇)
1
第三边要“大于两边之差”、 “小于两边之和”。所以, 所选小棒的长度只要大于 3厘米,小于7厘米,均可。
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 的小棒,如果要摆成一个三角 形,第三条边选用小棒的长度 范围应是什么?先想一想,再 根据你的答案摆一摆。
2
a
b
c
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 线?走哪一条路线比较近?
4 6cm 5cm 4cm √
1、 4+5<10
2、 4+6=10
得出初步的结论:两条短边的长度之和要大于最长的边。 我们的数学上给出了更严谨的结论:
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1
验证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 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真的 是一定大于第三边吗?每位同 学都来试试,先画一个三角形, 再量一量、算一算,看看有没 有能推翻这个结论的“例子”!
a
每条边的长度都是a, 则有a+a=2a,所以一定不可以。
4根同样长的小棒,能否首 尾相连地摆成一个三角形? (其中2根小棒可以摆成三 角形的一条边)
1三00角以形内任数意的两连边减长方度法的:和按大从于左第到三右边的,顺这序就减是,我也们可三以角先形 把的后三两边个关数系相。加把,握再好用它第,一我个们数就减能去快相速加地的进结行果选。择并围出 三角形,也能够快速地判定指定的边能否围出三角形。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课后作业
补充习题: 对应练习
返回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苏教版 数学 四年级 下册
1.通过直观操作活动和计算观察,让学生探索并发现三角形 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2.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和发现活动,经历操作、发现、验证的 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乐于探究的数学情感。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作业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作业
1.【题文】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三角形的任意一边()其他两边的和。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
(2)下面()组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单位:cm)
A. 2、5、7
B. 3、4、8
C. 6、7、8
D. 10、10、25
(3)已知三角形的一条边长6cm,另一条边长10cm,那么第三条边长不可能是()。
A. 17cm
B.6cm
C. 10cm
D. 9cm
2. 【题文】下面的数据,选中的画“√”,没有选中的画“×”。
3.【题文】
王奶奶家的三角形菜地的两条边分别长8m和6m,你知道这个三角形菜地的第三条边长可能是几米吗?(第三条边是整米数,写出所有答案)
【答案】
1. (1) B (2)C (3) A
2.
3.
8+6>第三条边第三条边为13m、12m、11m、10m、9m、8m。
6+第三条边>8 第三条边为3m、4m、5m、6m、7m。
答:这个三角形菜地的第三条边的长可能是 13m、12m、11m、10m、9m、8m、7m、6m、5m、4m、3m。
十五度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
十五度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咱来聊聊十五度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这事儿。
您知道不,三角形就像生活中的小团体,每个边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作用。
而直角三角形呢,那更是有着独特的魅力。
十五度直角三角形,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特别?就好像在一群熟悉的朋友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带着神秘色彩的新朋友。
先来说说十五度这个角。
十五度,不算大也不算小,可在直角三角形里,它却有着自己的脾气。
咱想想,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个直角就像是团队里的老大,稳如泰山,说一不二。
而另外两个角,就像小弟,得听老大的,还得相互配合。
那这十五度角对应的边和其他两边到底啥关系呢?这就得用数学的魔法来揭开谜底啦。
您看啊,如果咱把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当作是一个大老板,那另外两条边就是他的得力助手。
这十五度角对应的边,就像是那个刚入职不久,还有点青涩,但潜力无限的小助手。
而另一条直角边,就是经验丰富,干活儿麻溜的老员工。
要说这三边的关系,那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说清楚的。
这得用到三角函数,比如正弦、余弦、正切。
就说正弦吧,十五度角的正弦值,就好比是小助手在老板心中的地位衡量。
您说这地位能不重要吗?再说说余弦,那就是小助手和老员工之间的默契程度。
而正切呢,就像是小助手成长的速度。
您想想,如果小助手在老板心中地位高,和老员工默契好,成长速度又快,那这个团队得多厉害呀!所以啊,搞清楚这十五度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就像是找到了打开宝藏的钥匙。
无论是解决数学题,还是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都能让咱心里有底,不慌不忙。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总之,十五度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是数学世界里的一份神秘礼物,等着咱去慢慢拆开,发现其中的精彩!。
直角三角形30度60度90度三边关系
直角三角形30度60度90度三边关系(最新版)目录1.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特点2.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度:30 度、60 度、90 度3.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4.实际应用和举例正文1.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特点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一个角度是 90 度,另外两个角度加起来是 90 度。
因为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90 度),所以它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和特点。
例如,直角三角形中,直角所对的边(斜边)是最长的边,而另外两条边(直角边)相等。
2.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度:30 度、60 度、90 度直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度,分别是 30 度、60 度和 90 度。
其中,90 度是直角,另外两个角度加起来是 90 度。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角度之和是 180 度,因此,直角三角形的另外两个角度必须是互补的,也就是说它们的和是 90 度。
3.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以用勾股定理来描述。
勾股定理指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也就是说,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 a 和 b,斜边长是 c,那么 a2 + b2 = c2。
这个定理在我国古代数学中被称为“勾股之学”,它在几何学、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4.实际应用和举例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建筑学中,直角三角形常常用来构建房屋的框架,以便使房屋结构更加稳定。
在物理学中,直角三角形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
在数学中,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复杂的几何问题,例如求解三角形的面积、周长等。
总的来说,直角三角形是一种具有独特性质和特点的三角形,它有三个角度,分别是 30 度、60 度和 90 度,而且它的三边关系可以用勾股定理来描述。
直角三角形顶角为30度三边关系
直角三角形顶角为30度三边关系
正三角形是一种经典的几何形状,它的定义是所有边等长且顶角全部为60度,但是直角三角形在另外一种情况下,顶角为90度,这时候就可以构成很多种形式的直角三角形,而当其中任意一顶角达到30度时,关于三边的关系就很明确了。
首先可以计算出边长c:由勾股定理知,开根号a² + b² = c²;所以直角三角形顶角为30度时,若任意两边长确定,则另外一边长也就能够确定:b=√(c²-a²)。
另外也可以计算出各角的度数:由三角函数的余弦定理知,cosC=a²+b²-c²/2ab;对于直角三角形顶角30度来说,将C=90度,那么剩下的两个角的值则可以用此公式求出:假设已知B为30,则cosB=0.866,A=90-30=60,cosA=0.5。
直角三角形主要是三角形的构成原理,所有三条边之间及其彼此关系及不可分割性都与三角函数均有关,因此可根据所得到的结果可知,当直角三角形顶角为30度时,任意两边长确定,第三边长也就可与相应计算出来,而两角也就根据余弦定理得到,分别是60度和30度。
直角三角形有很多用途,最为直观的是做建筑和设备结构,一些数学公式的求解中也包含着直角三角形的本质,除此之外它还有其他很多巧妙的用途,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测距,工程领域计算几何图形等等。
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关系
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关系等腰三角形是指三条边长都相等的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
它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和特点,对数学中的一些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等腰三角形三边长关系1、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均相等,比如a=b=c。
2、等腰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相等,顶角的大小是其他两个角的两倍,顶角是180度的两倍。
记作\(∠A=∠B=2∠C \)。
3、等腰三角形的边两端是平分线,分别经过它的对角线。
4、等腰三角形的对角线长度乘积等于它的三边长的三次方:\(ac^2=a^3 \)。
二、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质心坐标是:\((2a,0) \)。
2、等腰三角形的面积是它的三边长的平方根的四分之一,记作S=\(\frac{\sqrt 3}{4}a^2\).3、等腰三角形的高是其三边长的平方根的三分之二,记作h=\(\frac{\sqrt 3}{2}a \).4、等腰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是它的三边长的三分之一,记作r=\(\frac{\sqrt 3}{3}a \).5、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两端会经过质心(2a,0)。
三、等腰三角形的应用1、等腰三角形在几何学和几何图案中非常常见,因为它的外观十分美观,有着独特的和谐性。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也对力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3、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均相等,很容易计算,在数学建模中也常被所用。
4、等腰三角形的边和内角大小与内切圆和内接圆有关,是求诸多图形及其关系的基础。
总之,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均相等、内角相等、有且只有一个质心,以及与它相关的几何性质,都是它在数学和几何学研究中被喜爱的最重要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训练】三角形三边关系-2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1•青海)某同学手里拿着长为3和2的两个木棍,想要找一个木棍,用它们围成一个三角形,那么他所找的这根木棍长满足条件的整数解是()A.1,3,5 B.1,2,3 C.2,3,4 D.3,4,52.(2012•郴州)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cm,2cm,4cm B.4cm,6cm,8cm C.5cm,6cm,12cm D.2cm,3cm,5cm3.(2012•海南)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7cm,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A.3cm B.4cm C.7cm D.11cm4.(2012•长沙)现有3cm,4cm,7cm,9cm长的四根木棒,任取其中三根组成一个三角形,那么可以组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5.(2011•梧州)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2,3 B.3,4,5 C.3,1,1 D.3,4,76.(2012•常州)已知等腰三角形三边中有两边的长分别为4、9,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3 B.17 C.22 D.17或227.(2011•徐州)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cm,9cm,则其第三边的长可能为()A.2cm B.3cm C.7cm D.16cm8.(2011•南通)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3,8,4 B.4,9,6 C.15,20,8 D.9,15,89.(2012•东莞)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A.5B.6C.11 D.1610.(2011•莆田)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6,那么它的周长为()A.15 B.12 C.12或15 D.不能确定二、填空题(共10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1.(2007•安顺)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7,则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12.(2004•云南)已知三角形其中两边a=3,b=5,则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13.(2007•柳州)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23cm和10cm,第三边与其中一边的长相等,那么第三边的长为_________cm.14.(2006•连云港)如图,∠BAC=30°,AB=10.现请你给定线段BC的长,使构成△ABC能惟一确定.你认为BC的长可以是_________.15.(2005•泸州)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8cm和6cm,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cm.16.(2007•贵阳)在△ABC中,若AB=8,BC=6,则第三边AC的长度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17.(2006•梧州)△ABC的边长均为整数,且最大边的边长为7,那么这样的三角形共有_________个.18.(2004•芜湖)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5,另一边等于6,则它的周长等于_________.19.(2004•玉溪)已知一个梯形的两底长分别是4和8,一腰长为5,若另一腰长为x,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20.(2004•嘉兴)小华要从长度分别为5cm、6cm、11cm、16cm的四根小木棒中选出三根摆成一个三角形,那么他选的三根木棒的长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cm).三、解答题(共10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2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互不相等,且有两边长分别为5和7,第三边长为正整数.(1)请写出一个三角形符合上述条件的第三边长.(2)若符合上述条件的三角形共有n个,求n的值.(3)试求出(2)中这n个三角形的周长为偶数的三角形所占的比例.2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各边长均为整数,周长大于4且不大于10,请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三角形的三边长.23.一个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x,x,24﹣2x,(1)求x可能的取值范围;(2)如果x是整数,那么x可取哪些值?24.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x﹣3,4,求x的取值范围.25.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1﹣2x)m、(2x2﹣3x)cm、(﹣x2+6x﹣2)cm①求这个角形的周长;②x是否可以取2和3?如果可以,求出相应的三角形的周长;如果不可以,请说明理由.26.一个四边形的周长是48cm,已知第一条边长是acm,第二条比第一条边的2倍长3cm,第三条边等于第一、第二两条边的和.(1)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第四条边.(2)当a=7时,还能得到四边形吗?说说理由.28.如图,在四边形ABCD内找一点O,使OA+OB+OC+OD之和最小,并说出你的理由.29.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x,3x,10,其中x为正整数,且周长不超过30,求x的取值范围.写出这个三角形的三边长.30.已知△ABC的三边长a,b,c均为整数,且a和b满足|a﹣4|+(b﹣1)2=0,求△ABC中c边的长.©2010-2014 菁优网【考点训练】三角形三边关系-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1•青海)某同学手里拿着长为3和2的两个木棍,想要找一个木棍,用它们围成一个三角形,那么他所找的这根木棍长满足条件的整数解是()A.1,3,5 B.1,2,3 C.2,3,4 D.3,4,5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首先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①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②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求出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再找出范围内的整数即可.解答:解:设他所找的这根木棍长为x,由题意得:3﹣2<x<3+2,∴1<x<5,∵x为整数,∴x=2,3,4,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2012•郴州)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cm,2cm,4cm B.4cm,6cm,8cm C.5cm,6cm,12cm D.2cm,3cm,5cm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解答: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A、1+2<4,不能组成三角形;B、4+6>8,能够组成三角形;C、5+6<12,不能组成三角形;D、2+3=5,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的简便方法是看较小的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三个数.3.(2012•海南)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7cm,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A.3cm B.4cm C.7cm D.11cm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7cm,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即可求第三边长的范围.解答:解:设第三边长为x,则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7﹣3<x<7+3,即4<x<10.因此,本题的第三边应满足4<x<10,把各项代入不等式符合的即为答案.3,4,11都不符合不等式4<x<10,只有7符合不等式,故答案为7cm.故选C.点评:此类求三角形第三边的范围的题,实际上就是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列出不等式,然后解不等式即可.4.(2012•长沙)现有3cm,4cm,7cm,9cm长的四根木棒,任取其中三根组成一个三角形,那么可以组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压轴题.分析:从4条线段里任取3条线段组合,可有4种情况,看哪种情况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舍去即可.解答:解:四条木棒的所有组合:3,4,7和3,4,9和3,7,9和4,7,9;只有3,7,9和4,7,9能组成三角形.故选B.点评: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注意情况的多解和取舍.5.(2011•梧州)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2,3 B.3,4,5 C.3,1,1 D.3,4,7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解答: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A、1+2=3,不能组成三角形,故A错误;B、3+4>5,能够组成三角形;故B正确;C、1+1<3,不能组成三角形;故C错误;D、3+4=7,不能组成三角形,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的简便方法是看较小的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三个数,难度适中.6.(2012•常州)已知等腰三角形三边中有两边的长分别为4、9,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3 B.17 C.22 D.17或22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分类讨论.分析:由于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长不能确定,故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解答:解:当4为底时,其它两边都为9,∵9、9、4可以构成三角形,©2010-2014 菁优网∴三角形的周长为22;当4为腰时,其它两边为9和4,∵4+4=8<9,∴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7.(2011•徐州)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cm,9cm,则其第三边的长可能为()A.2cm B.3cm C.7cm D.16cm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应用题.分析: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cm和9cm,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或者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即可求出第三边长的范围.解答:解:设第三边长为xcm.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9﹣6<x<9+6,解得3<x<1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的应用.关键是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列出不等式组,然后解不等式组即可.8.(2011•南通)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3,8,4 B.4,9,6 C.15,20,8 D.9,15,8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进行判定即可.解答:解:A,∵3+4<8∴不能构成三角形;B,∵4+6>9∴能构成三角形;C,∵8+15>20∴能构成三角形;D,∵8+9>15∴能构成三角形.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的掌握情况,注意只要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判定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9.(2012•东莞)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A.5B.6C.11 D.16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压轴题;探究型.分析:设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为x,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出x的取值范围,找出符合条件的x的值即可.解答:解:设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为x,则10﹣4<x<10+4,即6<x<14,四个选项中只有11符合条件.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10.(2011•莆田)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6,那么它的周长为()A.15 B.12 C.12或15 D.不能确定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求出第三条边长,即可求得周长;解答:解:∵当腰长为3时,3+3=6,显然不成立;∴腰长为6,∴周长为6+6+3=1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二、填空题(共10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1.(2007•安顺)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7,则三角形的周长为15或18.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本题没有明确说明已知的边长哪个是腰长,则有两种情况:①腰长为4;②腰长为7.再根据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和>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判断是否满足,再将满足的代入周长公式即可得出周长的值.解答:解:①腰长为4时,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则其周长=4+4+7=15;②腰长为7时,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则其周长=7+7+4=18.所以三角形的周长为15或18.故填15或18.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12.(2004•云南)已知三角形其中两边a=3,b=5,则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为2<c<8.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第三边大于两边之差2,而小于两边之和8.解答:解:5﹣3<c<5+3,∴2<c<8.点评: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则第三边的范围是:大于已知的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的和.13.(2007•柳州)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23cm和10cm,第三边与其中一边的长相等,那么第三边的长为23cm.©2010-2014 菁优网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即可求解.解答:解:设第三边的长为x,满足:23cm﹣10cm<x<23cm+10cm.即13cm<x<33cm.因而第三边一定是23cm.点评: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概念,要注意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这一定理.14.(2006•连云港)如图,∠BAC=30°,AB=10.现请你给定线段BC的长,使构成△ABC能惟一确定.你认为BC的长可以是5.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压轴题.分析:要使构成△ABC能惟一确定,根据已知∠BAC=30°,AB=10,则若BC=5时,则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解答:解:∵BAC=30°,AB=10,根据题意,得BC的长可以是5,∴此时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点评: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要熟悉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5.(2005•泸州)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8cm和6cm,则它的周长为22或20cm.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本题已知了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的长,但没有明确这两边哪边是腰,哪边是底,因此要分类讨论.解答:解:当三边是8cm,8cm,6cm时,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此时周长是22cm;当三边是8cm,6cm,6cm时,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此时周长是20cm.因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2或20cm.故填22或20.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16.(2007•贵阳)在△ABC中,若AB=8,BC=6,则第三边AC的长度m的取值范围是2<m<14.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三角形的三边不等关系为: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和.解答: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8﹣6<m<8+6,即2<m<14.点评:此类求三角形第三边的范围的题,实际上就是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列出不等式,然后解不等式即可.17.(2006•梧州)△ABC的边长均为整数,且最大边的边长为7,那么这样的三角形共有16个.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压轴题.分析:其余两边都小于7,之和应大于7,按规律找到适合的三边即可.解答:解:设另两边是x,y,那么x<7,y<7,且x+y>7,并且x,y都是整数.不妨设x≤y,满足以上几个条件的x,y的值有:1,7;2,6;3,5;4,4;6,3;2,7;4,5;4,6;5,5;7,3;4,7;5,6;5,7;6,6;6,7;7,7共有16种情况.点评:正确确定三角形的两边应满足的条件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难点是准确有序的得到其余两边的长度.18.(2004•芜湖)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5,另一边等于6,则它的周长等于16或17.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5和6,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解答:解:(1)当三角形的三边是5,5,6时,则周长是16;(2)当三角形的三边是5,6,6时,则三角形的周长是17;故它的周长是16或17.故填16或17.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19.(2004•玉溪)已知一个梯形的两底长分别是4和8,一腰长为5,若另一腰长为x,则x的取值范围是1<x<9.考点:梯形;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平移一腰,出现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则可求出1<x<9.解答:解:如图,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D=4,BC=8,AB=5,CD=x,求x的取值范围.过D点作DE∥AB∵AD∥BC∴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DE=AB=5,EC=BC﹣BE=BC﹣AD=4∵DE+EC>x,DE﹣EC<x∴1<x<9.©2010-2014 菁优网点评:此类题的解决,要把已知的和未知的线段构造到一个三角形中,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分析.20.(2004•嘉兴)小华要从长度分别为5cm、6cm、11cm、16cm的四根小木棒中选出三根摆成一个三角形,那么他选的三根木棒的长度分别是:6,11,16(单位:cm).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首先得到每三根组合的情况,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判断.解答:解:每三根组合,有5,6,11;5,6,16;11,16,5;11,6,16四种情况.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其中只有11,6,16能组成三角形.点评:此题要特别注意看是否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解答题(共10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2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互不相等,且有两边长分别为5和7,第三边长为正整数.(1)请写出一个三角形符合上述条件的第三边长.(2)若符合上述条件的三角形共有n个,求n的值.(3)试求出(2)中这n个三角形的周长为偶数的三角形所占的比例.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1)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求得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即可求解;(2)找到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内的正整数的个数,即为所求;(3)用周长为偶数的三角形个数÷三角形的总个数,列式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两边长分别为5和7,设第三边是a,则7﹣5<a<7+5,即2<a<12.(1)第三边长是3.(答案不唯一);(2)∵2<a<12,∴n=7;(3)周长为偶数的三角形个数是4,周长为偶数的三角形所占的比例为4:7.点评: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时并不一定要列出三个不等式,只要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判定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2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各边长均为整数,周长大于4且不大于10,请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三角形的三边长.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分别进行讨论,注意要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答:解:∵周长大于4且不大于10,∴周长为5,6,7,8,9,10,当周长为5时,最长边不能超过2,三边长只能是2,2,1;当周长为6时,最长边不能超过2,三边长只能是2,2,2;当周长为7时,最长边不能超过3,三边长只能是2,2,3;1,3,3;当周长为8时,最长边不能超过3,三边长只能是2,3,3;当周长为9时,最长边不能超过4,三边长只能是2,3,4;3,3,3;1,4,4;当周长为10时,最长边不能超过4,三边长只能是2,4,4;3,3,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3.一个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x,x,24﹣2x,(1)求x可能的取值范围;(2)如果x是整数,那么x可取哪些值?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得出x的取值范围,(2)根据x的取值范围找出符合条件的整数即可.解答:解:(1)由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有:,解之得6<x<12.(2)如果x为整数,那么x可取7、8、9、10、1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难度适中.24.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x﹣3,4,求x的取值范围.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列出不等式即可求出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x﹣3、4,∴4﹣2<x﹣3<4+2,即5<x<9.点评: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5.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1﹣2x)m、(2x2﹣3x)cm、(﹣x2+6x﹣2)cm①求这个角形的周长;②x是否可以取2和3?如果可以,求出相应的三角形的周长;如果不可以,请说明理由.考点:整式的加减;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应用题.分析:(1)三角形三边相加即可求出周长;(2)将x分别代入三边长计算,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求出周长即可.解答:解:(1)周长为(11﹣2x)+(2x2﹣3x)+(﹣x2+6x﹣2)=11﹣2x+2x2﹣3x﹣x2+6x﹣2=x2+x+9;(2)当x=2时,三边长分别为7,2,6,能构成三角形,周长为15;当x=3时,三边长分别©2010-2014 菁优网为5,9,7,能构成三角形,周长为21.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加减的应用,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6.一个四边形的周长是48cm,已知第一条边长是acm,第二条比第一条边的2倍长3cm,第三条边等于第一、第二两条边的和.(1)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第四条边.(2)当a=7时,还能得到四边形吗?说说理由.考点:列代数式;代数式求值;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1)根据四边的周长等于四边的和把四边分别表示出来用周长减去其他3边就可以表示出第4边了.(2)注意根据(1)中的式子代入进行计算分析.解答:解:(1)由题意,得48﹣a﹣(2a+3)﹣(a+2a+3)=42﹣6a;(2)当a=7时,则42﹣6a=0,∴第四边为0.∴不能构成四边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代数式的值,构成四边形的关系,合并同类项法则的运用.27.小明同学在研究了课本上的一道问题“四根小木棍的长度分别为2cm,3cm,4cm,和5cm,任取其中3根,可以搭成几个不同的三角形?”后,提出下列问题:长度分别为a,b,c(单位:cm)的三根小木棍搭成三角形,已知a,b,c都是整数,且a≤b<c,如果b=5,用满足上述条件的三根小木棍能够搭出几个不同的三角形?请你参与研究,并写出探究过程.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探究型.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得a+b>c,又有a≤b<c可得b<c<a+b,c﹣b<a≤b,根据四根小木棍的长2cm,3cm,4cm,和5cm可得1<a≤5,在分别讨论a=2、3、4、5时,b的值即可.解答:解:若三边能构成三角形则必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a+b>c,又b<c,则b<c<a+b,又c﹣b<a≤b,故1<a≤5,从而a=2,3,4,5,当a=2时,5<c<7,此时c=6,当a=3时,5<c<8,此时c=6,7,当a=4时,5<c<9,此时c=6,7,8,当a=5时,5<c<10,此时c=6,7,8,9;故一共有1+2+3+4=10个.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形成的条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当题目指代不明时,一定要分情况讨论,把符合条件的保留下来,不符合的舍去.28.如图,在四边形ABCD内找一点O,使OA+OB+OC+OD之和最小,并说出你的理由.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多边形的对角线.专题:证明题.分析:连接AC、BD相交于点O,则点O就是所要找的点;取不同于点O的任意一点P,连接PA、PB、PC、PD,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得PA+PC>AC,PB+PD>BD,然后结合图形即可得到PA+PB+PC+PD>OA+OB+OC+OD,从而可得点O就是所要找的四边形ABCD内符合要求的点.解答:解:要使OA+OB+OC+OD最小,则点O是线段AC、BD的交点.理由如下:如果存在不同于点O的交点P,连接PA、PB、PC、PD,那么PA+PC>AC,即PA+PC>OA+OC,同理,PB+PD>OB+OD,∴PA+PB+PC+PD>OA+OB+OC+OD,即点O是线段AC、BD的交点时,OA+OB+OC+OD之和最小.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作出图形更助于问题的解决,本题渗透了反证法的思想,希望同学们逐渐适应并熟练掌握.29.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x,3x,10,其中x为正整数,且周长不超过30,求x的取值范围.写出这个三角形的三边长.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分析:根据周长不超过30,先确定x的取值范围,再根据x为正整数,确定x的取值,最后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出这个三角形的三边长.解答:解:2x+3x+10≤30x≤4,即x可取1、2、3、4当x等于1时,三边长为2,3,10构不成三角形;当x等于2时,三边长为4,6,10构不成三角形;所以,当x等于3时,三边长为6,9,10;当x等于4时,三边长为8,12,1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注意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2010-2014 菁优网三边.30.已知△ABC的三边长a,b,c均为整数,且a和b满足|a﹣4|+(b﹣1)2=0,求△ABC中c边的长.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得a,b的值,再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解答.解答:解:∵|a﹣4|+(b﹣1)2=0,∴a=4,b=1.又a,b,c均为三角形的三边,∴3<c<5.∵c为整数,∴c=4.答:△ABC中c边的长为4.点评:本题要特别注意非负数的性质:有限个非负数的和为零,那么每一个加数也必为零;初中阶段有三种类型的非负数:(1)绝对值;(2)偶次方;(3)二次根式(算术平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