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cef6d0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b.png)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艺术是一种表达和传达情感、思想和审美观念的创造性行为。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艺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多种功能与作用。
本文将探讨艺术的几个主要功能,并分析它们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一、审美功能艺术的首要功能是提供审美体验。
艺术作品通过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激发观者的审美感受,使人们得以体验到美的享受。
绘画、音乐、舞蹈、文学等各种艺术形式都可以唤起观众或听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使人们感受到美的存在和表达方式。
审美功能可以提高个人的心理愉悦感、情感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
二、文化传承功能艺术作品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留历史记忆和传承文化的功能。
通过艺术作品,人们可以了解过去的文化传统、社会习俗和历史事件。
绘画中的油画、雕塑中的石刻、文学作品中的诗歌与小说等都是文化的记录和传承。
艺术作品将历史和人文精神传递给后代,促进文化传统的延续与发展。
三、社会批判功能艺术通过创造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批判,发挥社会意识的功能。
艺术家可以通过表现与描述社会现象、揭示社会问题,引发观众对于社会的思考与反思。
艺术作品可以提供不同的视角、观点与思考角度,激发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讨论,并推动社会变革与进步。
四、情感表达功能艺术是情感表达的重要媒介。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将内心的情感、思考和经验传递给观众。
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可以成为人们表达情感的出口,让内心的情感得以释放与表达。
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也可以借助艺术家的情感表达,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共鸣和宣泄。
五、启发思考功能艺术作品能够激发人们的思考和想象。
通过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和创造性思维,观众能够受到启发,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观念。
艺术作品中的隐喻、象征和层次结构等元素,可以引发观众的思考,激发自由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通过艺术,人们能够超越现实,开阔视野,发展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总结起来,艺术的功能与作用是多样而重要的。
它不仅提供审美体验和文化传承,还发挥社会批判、情感表达和启发思考的功能。
艺术学概论大学期末考试笔记
![艺术学概论大学期末考试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2a686e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8.png)
艺术学概论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客观精神说: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代表人物: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艺术只能算作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代表人物:黑格尔德国古典美学..美就是理念的感性体现;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2.主管精神说: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代表人物:康德德国古典美学鼻主..自由创作是艺术的精髓;艺术与游戏是想通的;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代表人物:尼采德国哲学家..人的主观意志是世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人的主观意志凌驾于万物之上..3.模仿说或再现说: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认为艺术所模仿的不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或现象;而且是现实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代表人物:车尔尼雪夫俄国..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实践活动艺术的特征:艺术的本质与艺术的特征二者密不可分..本质是特征的内在规律;特征是本质的外在表现..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形象性: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主体性: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审美性: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第二章;艺术的起源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起源的五中观点1.模仿说代表人物: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2.游戏说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席勒;英国哲学家斯宾赛..3.表现说..代表人物: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4.巫术说代表人物: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弗雷泽..5.劳动说代表人物:希尔恩;俄国普列汉诺夫..艺术的起源归根结底艺术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实践 ..艺术起源的第六种看法:多元决定论..艺术的产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产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人类的起源最终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艺术的社会功能: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施美育的途径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学..艺术教育的任务: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三是陶治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文化作为一个大系统;包含着诸多子系统..从总体上讲;文化大系统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大子系统..哲学对艺术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艺术家的影响..艺术家在从事创作活动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特定哲学思想的影响;并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表现或流露出来..还表现在出现了一批哲理性的艺术作品..例:卡夫卡作品;小说变形记、审判、城堡、地洞..更表现在他能起到促进艺术潮流形成的作用..宗教对艺术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利用各门艺术来宣传宗教;为艺术提供了宗教题材和内容..其次;还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发展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上..宗教艺术:所谓宗教艺术;是想对于世俗艺术而言的;它是指在宗教影响或控制下;为宗教活动或宗教宣传服务的艺术..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是道德影响艺术..这个影响首先表现在;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思想性、倾向性、内在意蕴等体现出来..其次;道德对艺术的影响;尤其表现在作家、艺术家的世界观和道德观对艺术创作有重大影响..另一方面是艺术影响道德..这个影响追要表现在艺术作品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教育作用上..此外;艺术对道德的影响;还表现在能够对社会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的改变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艺术和科学的关系人类文化史上的三个辉煌时期:第一个辉煌时期;古希腊时期..第二个辉煌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第三个辉煌时期;当代社会..现代科学对艺术的影响:第一;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表现在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的产生..第二;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还表现在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第三;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又表现在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与相互渗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促进了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第四;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更表现在科学领域重大发现对艺术观念和美学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第五章:实用艺术实用艺术;所谓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建筑艺术:早在2000年前;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就提出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实用;坚固;美观..园林艺术: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北方大型皇家园林和江南小型私家园林..中国园林欣赏特点:欣赏中国园林;不但要注意欣赏它的自然美、建筑美..尤其要注意欣赏他的文化美..文化美是中国园林的精华与核心..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工艺美术品的三大类:一类是经过艺术处理的日常生活实用品..例:绣花枕头、床单、玻璃器皿..一类是民间工艺用品..例:竹编器件、草编器件、蜡染织物、泥塑木雕、剪纸等..在一类是特种工艺美术品..例:景泰蓝器皿、象牙雕刻、瓷器、玉雕等..现代设计或工艺设计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第六章:造型艺术造型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中国画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第二;中国画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第三;中国画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画独有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第四;从更本上讲;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天下第一行书的作者:王羲之;作品兰亭集序..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造型性与直观性;瞬间性与永固性、再现性与表现性..第七章:表情艺术表情艺术:所谓表情艺术;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表情艺术主要是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表情艺术最基本的美学特征就是抒情性和表现性..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抒情性与表现性、表演性与形象性、节奏性与韵律美..第八章:综合艺术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戏剧分类:按照作品的容量大小;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按照作品的题材不同;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儿童剧..按照作品的样式类型;可分为喜剧、悲剧和正剧..戏剧性:所谓戏剧性;就是戏剧艺术通过演员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冲突来展开剧情..刻画人物;借以吸引观众;实现其艺术效果和审美作用的特征..电影艺术:电影艺术是通过画面、声音和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电影的样式可分为: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四大部类..电视艺术包括: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电视文艺谈话节目;真人秀等等..电视剧是电视艺术的主要类型..电视剧的品种较多;主要包括单本剧、连续剧、系列剧或小品等..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第九章:语言艺术语言艺术:所谓语言艺术;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载体..诗歌的分类:按照作品的性质和塑造形象的方式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美国19世纪诗人惠特曼是自由诗的创始者..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间接性与广阔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结构性和语言美..第十章:艺术创作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是艺术作品的生产者和创造者..艺术家自身具有的特点:第一;艺术家内部有多种多样的职业和分工..第二;正真的艺术家往往具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第三;艺术家具有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力..第四;艺术家具有卓越的创造能力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第五;艺术家必须具有专门的艺术技能;熟悉并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和专业技巧..艺术家与社会生活:一方面;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因而;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就显得十分重要..另一方面;艺术家本人作为创作主体;总是属于一定的民族和时代;他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创作过程:艺术艺术创作从总体上讲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艺术体验、艺术构思与艺术传达..灵感思维:所谓灵感思维;是指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它是在一定的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起来的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向的顿悟式思维形式..艺术风格:艺术风格就是指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艺术风格多种多样的形成:第一;艺术风格的多样性;首先来自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第二;艺术风格的形成更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和艺术追求..第三;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还来自审美需求的多样化..艺术流派形成的三种类型:一种是由一批具有相同艺术主张的艺术家们;自觉结合而形成的艺术流派..另一种是由一批艺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们;不自觉而形成的艺术流派..再一种是艺术家们本身并没有形成流派的计划或意愿;甚至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属于某一流派;只是由于艺术风格的相似或相近;被后世人们在艺术鉴赏或艺术批评中;将其桂归纳为特定的流派..第十一章:艺术作品的层次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艺术语言..第二个层次是艺术形象;第三个层次是艺术意蕴..艺术语言:所谓艺术语言;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变现手段;就叫做艺术语言..绘画的艺术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笔触、笔法、墨法等..电影的艺术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艺术意蕴:所谓艺术意蕴;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艺术作品中对艺术意蕴的深入理解:第一;艺术意蕴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就是艺术作品蕴藏的文化含义和人文精神..第二;艺术意蕴就是指艺术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第三;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深层意蕴;有时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不但欣赏者意见纷纷;各说不一;甚至有时连艺术家自己也说不明白..第四;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意蕴;并不完全是由艺术形象体现出来的主体思想..第五;还有一点要指出;艺术作品的层次构成中;任何一个作品都必须具有前两个层次;即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典型: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典型的核心是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意境: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数的有机统一..意境的特点:第一;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第二;意境是一种由有限到无限的超越美..第三;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十分丰富;包含着方方面面的内容;其精髓可提炼为:道、气、心、舞、悟、和..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心---中国传统艺术的主体性..舞---中国传统艺术的乐舞精神..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第十二章:艺术鉴赏艺术鉴赏的含义:所谓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第一;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第二;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第三;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第四;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第五;美育与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1、艺术教育是_______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_______________..2、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3、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_____、_____ 、_____”..4、中国园林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____两大体系..5、实用艺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与____________..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10分;共50分..1、艺术系统包括哪些内容2、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有哪些3、什么是艺术风格4、艺术作品的层次分为哪三个方面5、艺术批评的作用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关于艺术的本质这个艺术学学科的根本问题;艺术史上有几种主要看法2、艺术的特征有哪些有哪些表现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 1、美育全面发展的人 2、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3、实用坚固美观 4、北方大型皇家园林南方小型私家园林 5、建筑、园林、工艺美术、现代设计二、简答 1、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不仅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还应当包括艺术鉴赏这一环节..从艺术生产的角度看;创作和鉴赏的关系犹如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马克思说;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同样;可以说;没有艺术创作;就不可能有艺术鉴赏;没有艺术鉴赏;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因此;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鉴赏这三个过程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艺术系统.. 2、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型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 3、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的创作在整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4、从纵向来看;艺术作品的层次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 5、1.帮助人们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2.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形成对艺术创作的反馈..3.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的繁荣发展.. 三、论述 1、第一种;“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第二种;“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第三种;“模仿说”或“再现说”..西方文艺思想史上;从古希腊以来;“模仿说”一直是很有影响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成为在他之前的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2、“艺术的特征” 1 形象性.. 第一;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第二;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第三;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主体性.. 第一;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第二;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第三;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审美性..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1、文化大系统主要包括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三大要素..2、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包括_____、_____;以及________;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3、造型艺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4、表情艺术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_..5、综合艺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10分;共50分..1、“艺术学之父”是谁艺术学包括哪三方面2、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3、艺术的社会功能有哪些4、什么是艺术流派5、什么是艺术思潮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关于艺术的本质这个艺术学学科的根本问题;艺术史上有几种主要看法2、艺术的特征有哪些有哪些表现答案:一、填空 1、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2、东方园林欧洲园林阿拉伯式园林 3、绘画、雕塑、摄影、书法 4、音乐舞蹈 5、戏剧、戏曲、电影艺术、电视艺术二、简答 1、19世纪末叶;德国的康拉德·费德勒1841-1895极力主张讲美学与艺术学区分开来;认为他们应当是两门相互交叉而有各自独立的学科;这标志着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正式形成..费德勒也因此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艺术学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史.. 2、第一;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第二;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三;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3、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 4、艺术流派是指在中外艺术的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术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很多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派别;统称艺术流派.. 5、所谓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三、论述 1、第一种;“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第二种;“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第三种;“模仿说”或“再现说”..西方文艺思想史上;从古希腊以来;“模仿说”一直是很有影响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成为在他之前的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2、“艺术的特征” 1 形象性.. 第一;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第二;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第三;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主体性.. 第一;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第二;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第三;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审美性..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b11e01e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8.png)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艺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通过形式美、意象美和感受美的综合作用,传递着情感、思想和经验。
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它还具有深远的功能与作用。
本文将从人类的情感需求、文化传承和社会影响等方面,探讨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一、满足情感需求人类情感丰富而复杂,而艺术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让人们表达和体验情感。
艺术作品可以通过色彩、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将人们的情感传递出来,引发观者内心的共鸣。
例如,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通过旋律和节奏,唤起人们心中的喜怒哀乐,带来愉悦或悲伤的情感体验;绘画作为另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色彩和构图,表达出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激发观者的情感共鸣。
艺术作品能够满足人们情感丰富多变的需求,让人们更加充实、愉悦和舒缓。
二、文化传承艺术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形象,是文化记忆的载体。
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人们能够了解到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信息,并从中感知到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能够为后世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并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历史的窗口。
同时,舞蹈、音乐、戏剧等传统艺术形式也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了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象征。
艺术作为文化的表达,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使人们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更深入的认识与理解。
三、拓宽思维与视野艺术作品常常以独特的方式展示现实或想象中的世界,通过艺术家的创意和想象力,超越现实的局限,引导观者拓宽思维和视野。
艺术作品给予人们思考的空间,让人们在沉浸艺术之中思考人生、社会和世界的种种问题。
文学作品能够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呈现人类的智慧和情感,引发观者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建筑作品能够通过空间和形式,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与体验,影响人们对环境和城市的认知。
艺术作为一种表现形式,能够打开人们的思维与想象力,拓宽人们的审美与认知领域。
四、社会影响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也可以引发和影响社会文化的变革。
艺术概论第3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艺术概论第3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f89992644a7302768e9939d2.png)
2019/11/11
5
一、艺术的功能
• 其次,是对于自然现象的认知功能。 • 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
具有审美认知作用。艺术可以帮助人们增长多方面 的科学知识。
2019/11/11
6
一、艺术的功能
• 3、审美教育功能
• 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即指人们通过艺术创作与鉴赏活动, 受到真、善、美的感染,可以在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获 得陶冶,并使人的思想、感情和理想发生深刻变化,获得审 美能力的提高和精神世界的升华。
2019/11/11
10
二、艺术的功能
•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三个特点是“寓教于乐” •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
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 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 息。 • 物质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精神产品则是为了满 足人们心灵的需要。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正是因 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的快感。古罗马美学家 贺拉斯提出艺术应当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 才能符合众望。
第三讲 艺术活动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 一、艺术的功能
• 1、审美娱乐功能 • 2、审美认知功能 • 3、审美教育功能
• 二、艺术教育
• 1、美育与艺术教育
• 2、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2019/11/11
1
一、艺术的功能
1、审美娱乐功能
艺术的审美娱乐
活动是指通过艺术活 动,能够使人获得视 听感官的某种快适和 感觉上的美感,给人 以精神上的满足和愉 悦。
2019/11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
• (1)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提高人的
艺术概论各章节考试重点总结
![艺术概论各章节考试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edf67e10b1c59eef9c7b470.png)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1.艺术之父:费德勒2.我国最早在艺术学方面著作的是:宗白华3.艺术本质看法有: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柏拉图);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康德,尼采)。
模仿再现说4.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
客体:社会生活。
艺术的价值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5.一定时代艺术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6.艺术生产理论的艺术系统: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
7.艺术的特征:A形象性:a,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蒙娜丽莎,韩熙载夜宴图);b,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罗丹《巴尔扎克》;c,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水浒人物,阿Q 形象)。
B主体性。
C审美性:a,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泰山雄,华山险,黄山奇,峨嵋秀);b,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清明上河图》,《吝啬鬼》);c,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的统一(帕提农神庙体现“美就是和谐”的理念)。
(提示:形象性与审美性重点复习)第二章,艺术的起源1.人类最早的艺术活动开始于:上万年前的冰河时期。
2.艺术起源:a“模仿说”(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
b“游戏说”(最早康德,“希勒—斯宾赛理论,希勒《美育书简》),人的“游戏”是以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并具有了超越动物性的情感和想象等社会内容,成为一种具有符号性的文化活动。
正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人类和动物界真正区分开来。
而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脱离了人类社会实践,所以仍然不能解开艺术诞生的真正奥秘。
c “表现说”:(美国美学家苏珊.朗阁提出符号说)。
d“巫术说”:(英国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提出;弗雷泽在他的《金枝》也提出)e“劳动说”:(希尔恩《艺术起源》;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从艺术发生学的观点来看,生产劳动显然是艺术起源的根本原因。
3.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a,在原始造型艺术中有些抽象的几何图案可能源于生产和生活;例如:一根波纹的线条两边画着许多点就表示一条蛇,附近有黑角的长菱形则表示鱼;螺旋形纹饰是由鸟纹变化而来,波浪形的曲线纹和垂幛纹是由蛙纹演变而来.......b,最早的乐器往往是用兽骨兽皮制成,最早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距今7000年的骨哨。
艺术的作用和价值
![艺术的作用和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90a53a7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6b.png)
艺术的作用和价值艺术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让我们欣赏美,更能够触动我们的情感,激发我们的想象力,促进思考和交流。
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拥有独特的作用和价值。
首先,艺术具有表达情感的功能。
艺术作品能够以独特的方式传达创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无论是绘画、音乐、舞蹈还是戏剧,艺术作品都能通过形式和内容来表达情感,让人们感同身受。
对于创作者来说,艺术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释放,能够帮助他们表达内心的情感,减轻内心的压力。
对于观众来说,欣赏艺术作品能够引发情感共鸣,使人们感到快乐、悲伤、愤怒、幸福等各种情感,给人们带来情感上的满足和安慰。
其次,艺术具有启发思考的作用。
艺术作品往往富有创意和想象力,能够激发人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例如,一幅绘画作品可以引发观者对画家创作意图的思考,一首音乐作品可以启发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一部电影可以引发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艺术唤醒人们的思考能力,使人们对世界有更深入的认识,开阔人们的眼界和思维方式。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人们可以获得对生活更全面的认知,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观点。
此外,艺术在交流和传播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形式的艺术可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来传达信息。
无论是通过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形式,还是通过音乐、戏剧等表演艺术形式,艺术作品都可以以非语言的方式传递信息,并引发观众的共鸣。
艺术是一种全球语言,能够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使人们有更多共同话题和情感纽带。
最后,艺术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个体通过参与艺术创作或欣赏艺术作品,能够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情商和智商,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
艺术还为社会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艺术创作和表演产业不仅给人们提供了就业机会,还为社会带来了经济效益。
同时,传统艺术形式的保护和发扬,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和认同感。
综上所述,艺术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5811abecf8c75fbfc77db215.png)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一、本章的内容概要(一)艺术的功能与作用1.审美认知作用。
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首先,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
由于艺术活动具有反映与创造统一、再现与表现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等特点,往往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缔和内涵,具有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的特长,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的丰富知识。
其次,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
艺术可以帮助人们增长多方面的科学知识。
2.审美教育作用。
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
以情感人的方式,是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最鲜明的区别。
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
所以,艺术的教育作用决不是干巴巴的道德说教,更不是板着面孔的道德训诫,而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艺术强烈的感染性,使欣赏者自觉自愿地受到教育。
1876年,当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为他举办的专场音乐会上,听了柴科夫斯基的 D 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即《如歌的行板》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托尔斯泰说在这首乐曲中,“我已经接触到忍受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
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在这种渐渐地长期作用下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对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艺术学概论》读书笔记
![《艺术学概论》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33c20e0da38376baf1fae8c.png)
看考博书籍最重要的是做笔记,帮助自己搭建一个知识框架,给这些催眠的文字做模块化管理。
以下是我考博时看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的读书笔记,这份笔记还结合易英和其他几位作者的书籍内容。
考博答题时可以根据以下框架,加入自己的专业知识,写出条分缕析的论文。
后面有考试的重点与策略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客观精神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柏拉图认为,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而现实又是对理式的模仿。
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二者是统一的。
在朱熹看来,“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文以载道说”同样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
2.主观精神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在尼采那里,主观意志被说成是主宰一切的独立实体。
尼采把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看做艺术的两种根源,把“梦”和“醉”看做审美的两种基本状态。
前者是用美的面纱来遮盖人生的悲剧面目,使人沉湎于梦幻中;后者却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癫狂状态,使人在极度的情绪放纵中来揭开人生的悲剧面目。
3.模仿说或再现说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的真实性。
艺术所“模仿”的不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或形象,而且是现实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中外艺术史上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多种颇有影响的说法。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一形象性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3c80c6a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5.png)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一、单选题1.“《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是以下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庄子B.老子C.孔子D.孟子【答案】C【解析】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讲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段话除了强调文艺为维护儒家的政治、伦理道德服务外,也指出了文艺具有两方面的认识作用:①文艺“可以观”风俗之盛衰,具有认识社会、历史的作用;②文艺还具有认识自然现象、增长多方面知识的意义。
2.西方哪位思想家认为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萨克雷等人的作品“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A.费尔巴哈B.黑格尔C.列宁D.马克思【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历来重视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马克思在评价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萨克雷等人的作品时说,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这段话反映出艺术具有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谛和内涵,更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知识。
3.哪位思想家在谈到巴尔扎克的社会小说《人间喜剧》时,认为从这里所学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A.马克思B.费尔巴哈C.恩格斯D.黑格尔【答案】C【解析】恩格斯在谈到巴尔扎克的社会小说《人间喜剧》时,认为从这里所学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揭示了文学作品存在的审美认知作用,它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谛和内涵,更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真是做到了“观古今于须奥,览四海于一瞬”。
艺术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汇总(1)
![艺术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汇总(1)](https://img.taocdn.com/s3/m/d02dec875ef7ba0d4b733b23.png)
艺术学概论1.艺术学之父:费德勒。
2.德国的格罗塞注重从方法上建立艺术科学,代表作《艺术起源》。
3.艺术学内容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史。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指出的:“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②“不平衡”的表现:⑴对历史发展不同时代做纵向比较,艺术与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
例证1:希腊神话和史诗只能出现在古希腊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神话和史诗这种艺术形式反而消失了。
例证2:战国时代,社会纷争,经济落后,却出现了诸子百家散文的辉煌成就。
今天依然具有永恒的魅力,成为后世不可企及的范本。
⑵对同一时代不同地区、国家作横向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例证1:在欧洲18世纪,经济发达的国家是英国和法国,而德国的经济却极端凋敝,但在这种经济之上,却出现了歌德、席勒伟大诗人。
例证2:19世纪经济上发达的是美国,俄罗斯经济在旧的封建农奴制瓦解动荡过程中止步不前,却出现了文学艺术领域空前繁荣的局面。
⑶对艺术内部不同艺术种类作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也具有不平衡性。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古希腊的雕塑、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代的绘画,都曾是达到鼎盛的艺术门类,而同一时代的其他艺术则达不到这样的水平。
③“不平衡”的原因:⑴尽管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但这一现象并不否认经济基础是艺术发展的最终的决定力量。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发展离不开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从最终原因上讲,一定时代艺术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
⑵艺术繁荣是经济繁荣的结果。
例证1:尽管古希腊经济与现代欧洲相比是落后的,但希腊神话和史诗的繁荣仍然是古希腊经济繁荣的结为“美”,通过艺术形象体现出来。
生活中“丑”的东西,经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同样要通过审美特征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
《艺术概论》教学教案
![《艺术概论》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29954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d.png)
《艺-术-概-论》教学教案第一章:艺术的定义与功能1.1 艺术的定义讨论艺术的多种定义方式介绍艺术作为一种主观表达和客观存在的概念1.2 艺术的功能探讨艺术的美学、教育、社会和文化功能分析艺术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作用第二章:艺术的分类与流派2.1 艺术的分类介绍视觉艺术、表演艺术、文学艺术和音乐艺术等主要艺术形式分析各类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2.2 主要艺术流派回顾西方艺术史上的主要流派,如文艺复兴、巴洛克、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探讨中国艺术史上的主要流派和风格,如国画、书法、诗词等第三章:艺术家与艺术作品3.1 艺术家的角色与创作过程分析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和灵感来源讨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影响力3.2 艺术作品的特点与评价介绍艺术作品的形式、内容和意义探讨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和价值第四章:艺术批评与欣赏4.1 艺术批评的作用与方法讨论艺术批评的目标和意义介绍艺术批评的主要方法和理论4.2 艺术欣赏的技巧与途径分析艺术欣赏的心理过程探讨如何培养艺术欣赏的兴趣和能力第五章:当代艺术趋势与挑战5.1 当代艺术的新趋势分析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和特点,如数字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探讨当代艺术的创新和多样性5.2 当代艺术的挑战与反思讨论当代艺术面临的伦理、技术和市场挑战反思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和社会责任第六章:视觉艺术与审美观念6.1 视觉艺术的基本元素探讨线条、色彩、形状、空间等视觉艺术的基本元素分析这些元素如何构成艺术作品的意义和美感6.2 视觉艺术的审美观念介绍不同的审美观念,如形式主义、表现主义、自然主义等探讨这些观念如何影响艺术创作和欣赏第七章:表演艺术与人际交流7.1 表演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分析戏剧、舞蹈、音乐等表演艺术的特点和技巧探讨艺术家如何通过表演与他人交流和传达情感7.2 表演艺术的观众参与讨论观众在表演艺术中的角色和体验分析观众参与对艺术作品意义的影响第八章:文学艺术与文化表达8.1 文学艺术的形式与主题探讨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艺术的形式和技巧分析文学艺术中的主题、象征和隐喻8.2 文学艺术与文化身份讨论文学艺术如何表达文化身份和民族特色探索文学艺术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第九章:音乐艺术与情感表达9.1 音乐艺术的特点与分类介绍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基本元素探讨不同类型音乐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9.2 音乐艺术与情感沟通分析音乐如何表达情感和创造情感体验探讨音乐在情感沟通中的作用和价值第十章:艺术教育与创意发展10.1 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讨论艺术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分析艺术教育如何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10.2 艺术教育的方法与实践介绍艺术教育的主要方法和实践方式探讨如何在教育中融入艺术创作和欣赏10.3 创意发展的途径与挑战分析艺术家如何发展创意和创新探讨创意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如何克服这些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艺术的定义与功能艺术的定义:艺术的多样性和主观客观性是理解艺术的关键。
第三讲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三讲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9f2febc5d5bbfd0a795673ea.png)
• 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艺术作品对 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 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 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 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 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 心灵得到净化。 心灵得到净化。 • 第三个特点是“寓教于乐”,这就是强调, 第三个特点是“寓教于乐” 这就是强调, 应当把思想教育融合到艺术审美娱乐之中。 应当把思想教育融合到艺术审美娱乐之中。
艺术概论
第三讲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艺术的“用与不用” 艺术的“用与不用”
• 艺术生产是通过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来满 足人的审美需要。 足人的审美需要。 • 艺术这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就是通过艺术创 艺术这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作品——艺术欣赏这样一个艺术生产 作——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 艺术欣赏这样一个艺术生产 的全过程,来影响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 的全过程,来影响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最 终对社会生活产生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终对社会生活产生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 此外,艺术审美娱乐功能还有一个很重要 此外, 的方面,就是寓教于乐,通过艺术欣赏, 的方面,就是寓教于乐,通过艺术欣赏, 人们不仅可以满足精神上的审美需要, 人们不仅可以满足精神上的审美需要,身 心得到积极的休息, 心得到积极的休息,而且还可以从中受到 教育和启迪。 教育和启迪。
•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审美认知作用和审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 美娱乐作用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美娱乐作用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 不可为分割的联系。 不可为分割的联系。尤其是艺术的审美教 育作用要做到以情感人和潜移默化, 育作用要做到以情感人和潜移默化,就必 须通过寓教于乐来激动人、感染人, 须通过寓教于乐来激动人、感染人,将艺 术思想性寓于审美娱乐性之中。 术思想性寓于审美娱乐性之中。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5150ba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4.png)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创造性表达形式,扮演着丰富和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角色。
它不仅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情感体验,还具有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功能。
本文将探讨艺术的功能与作用,并分析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首先,艺术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传达情感。
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艺术家能够表达他们的情感和体验,使观众产生共鸣。
音乐、绘画、戏剧等艺术形式可以激发人们对美丽、忧伤、喜悦等情感的共鸣,帮助人们表达内心世界,并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其次,艺术也提供了一种逃离现实的机会。
在繁忙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感到压力和焦虑。
艺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舒缓压力、放松心灵的途径。
例如,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欣赏音乐会或者参观艺术展览,人们可以暂时将自己的烦恼抛诸脑后,进入一个美好的艺术世界中。
此外,艺术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表达社会问题和观点。
艺术家经常通过他们的作品传递社会问题的信息,引起公众对于特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文学作品、电影、音乐等艺术形式可以激发人们的思考,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例如,《1984》和《动物庄园》等文学作品揭示了当代社会的权力滥用和不公平,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此外,艺术还扮演着对历史的记录和反思的角色。
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可以记录历史事件和人类的演变。
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形式以及音乐、戏剧等表演艺术形式都可以通过艺术家的创作,表达对历史事件的见解和反思。
这些作品成为后人了解历史和思考未来的重要参考。
最后,艺术还具有教育功能。
通过欣赏和参与艺术,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批判思维和创造力。
艺术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艺术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认可,不仅提供了审美的享受,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为他们的整体发展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艺术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传达情感、提供放松和逃避现实的机会,同时也表达社会问题和记录历史。
此外,艺术还具有教育功能,提供了培养创造力和批判思维的机会。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a8e5b56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2.png)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 《艺术学概论》期末复习参考资料1(一)基本框架1.本教材由“艺术总论”、“艺术种类”和“艺术系统”三部分(三编)组成。
上编“艺术总论”包括:“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和“文化系统中的艺术”四章。
其中“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一章,讲述了“艺术本质”在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如:“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论述了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艺术的起源”一章,归纳了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如:“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起源于…巫术‟”、“艺术起源于…表现‟”,分析了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关系。
“艺术功能与艺术教育”一章,论述了艺术的社会功能,如“审美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和“审美娱乐作用”,讲述了“美育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和“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一章,讲述了“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分析了艺术与哲学、艺术与宗教、艺术与道德和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1.关于艺术的本质这个艺术学学科的根本问题,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第一种,“客观精神说”。
第二种,“主观精神说”。
第三种,“模仿说”或“再现说”。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
艺术的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
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这两方面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并通过物态化形成具有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eaa66d2ad51f01dc281f1dd.png)
心理功用
艺术及其作品具有协调、 净化审美主体心理的功能
生理功用
它可以对人的生理产生刺 激作用,而如果对这种刺 激进行有效的控制与调整, 则可以促进人的生理健康, 甚至是某些生理疾病得到 治疗。
审美功能
• 艺术的审美功能,是指艺术及 其具体作品,能促进艺术审美 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获得丰富 的美感享受与满足的功效。 丼例:屠维能的水彩《光感与 情感》不但能使人悦目,而且 会给人以理、知的满足,使人 更好地认识自然美、生态美、 阳光美,领悟画家在美的艺术 形象中所要表达的纯真,热爱 自然、社会的思想情感,并使 人在美的享受中更加热爱生活, 去热爱、保护自然环境。。•来自个人见解艺 术
不管你对艺术或者艺术的功用了 解多少,必须要用心、用美的眼光看 待一切,才会发现一切的美好!
艺 术
谢谢合作
• •
•
娱乐功能
• 娱乐功能是指艺术作品能给予审美 主体身心愉悦与休闲的功效。 当审美主体沉浸于艺术天地之时, 心灵得到某种慰籍,舒心快意之感 便随之而生。审美时得到愉悦的心 灵便生幸福快乐之意,甚至萌生超 逾人生悲剧之境的勇气和力量。 丼例:《拾海贝的希腊女子》对 于欣赏者来说,能带给他们韵律美、 节奏美、流动美、线条美、动态美、 宁静美等愉悦的情绪情感,并从中 获得审美乐趣,让身心得到放松
•
认知功能
艺术的认知功能:艺术作品是人 类文明和知识的载体。尤其是具 象写实的艺术作品中往往会记录 一些现实生活的事件和场景,通 过欣赏艺术作品,人们可以认识 作品创作的年代的一些社会风貌, 通过艺术作品了解和学习历史。
•
•
丼例:《清明上河图》可以帮助 我们感性了解北宋末年汴梁的市 井情态。
教育功能
•
•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e9f681a650e52ea551898e1.png)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学习完本章后你将掌握: 学习完本章后你将掌握: 1.艺术的功能与作用的涵义;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的涵义;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的涵义 2.艺术的主要功用及艺术功用的特点。 艺术的主要功用及艺术功用的特点。 艺术的主要功用及艺术功用的特点
艺术的审美功用
1.艺术能给予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以自我 精神生活的享受、满足与愉悦,并陶冶人的性 情,提高人的审美判断能力。 2.艺术欣赏有助于欣赏者和创作者高尚人格的 塑造。 3.艺术的审美功用的发生过程,由审美主体对 审美客体的欣赏和评判两个环节构成。
艺术的认识功能
1.艺术的认识功用首先表现在它能给我们提供 许多直观的、形象化的知识与信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通过艺术所提供的直观的、形象化的知识与 信息,人们便能进一步把握事物的本质及社会 发展的规律。
1.以审美功用为基础; 2.寓教于乐; 3.艺术的功用在潜移默化中产生。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1.艺术的功用的涵义: 艺术的功用,指艺术所具有的功能与作用。换 句话说,就是讲艺术对人类及人类社会有什么 实际的作用。 2.艺术功用的表现 (1)艺术家在特定艺术领域的艺术创造过程 中,该艺术形态能给与艺术家以积极地影响。 (2)艺术家的创作行为或创作成果,能给与 艺术欣赏者以积极而独特的作用或影响。
艺术的教育功用
1.从整体和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艺术作品的 教育功用,体现在它能使人们对自然、社会、 人生、他人与自我采取一种伦理态度。 2.这种态度首先意味着对人类社会中美好的事 2. 物与正义的事业的热爱,对进步的信仰,对真 理的追求;对生命的崇敬,对苦难的同情,对 罪恶的愤慨。
艺术功用的特点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艺术的功能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eaa66d2ad51f01dc281f1dd.png)
•
•
组织功能
•
组织功能是指某些艺术品能让欣 赏者从中获得观念与情感上的认 同,从而走到一起为某种共同的 目标而奋斗。
•
优秀的艺术品能激发人们情感的 共鸣——思想情感的沟通,群体 价值目标的认同,这就起到了欣 赏者团结、行动的组织作用。
丼例:《马拉之死》画面中以写 实的手法让观者感受到了那个时 代瞬间变化的悲剧色彩,使人的 思绪沉重而珍惜。
• 教育功能是指审美主体通过对艺术 的审美活动,获得某种有益的教育 和启迪,从而使思想境界得到某种 程度的升华。 艺术的教育功能,不是用说教来完 成的,而是通过不同的艺术门类, 不同的风格手段塑造出感人的形象。 欣赏者受典型艺术形象的感染,获 得启发和艺术共鸣,是一种主动接 受教育的过程。 丼例说明:罗中立的《父亲》,启 发学生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珍惜 今天的美好生活。
生理功用
它可以对人的生理产生刺 激作用,而如果对这种刺 激进行有效的控制与调整, 则可以促进人的生理健康, 甚至是某些生理疾病得到 治疗。
审美功能
• 艺术的审美功能,是指艺术及 其具体作品,能促进艺术审美 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获得丰富 的美感享受与满足的功效。 丼例:屠维能的水彩《光感与 情感》不但能使人悦目,而且 会给人以理、知的满足,使人 更好地认识自然美、生态美、 阳光美,领悟画家在美的艺术 形象中所要表达的纯真,热爱 自然、社会的思想情感,并使 人在美的享受中更加热爱生活, 去热爱、保护自然环境。。
•
个人见解
艺 术
不管你对艺术或者艺术的功用了 解多少,必须要用心、用美的眼光看 待一切,才会发现一切的美好!
艺 术
谢谢合作
艺术艺术的功能主要功用1审美功能2认识功能认识功能3教育功能4娱乐功能5组织功能艺术艺术的功能其他功用心理功用艺术艺术及其作品具有协调净化审美主体心理的功能生理功用它可以对人的生理产生刺激作用而如果对这种刺激进行有效的控制与调整则可以促进人的生理健康甚至是某些生理疾病得到治疗
艺术的功能
![艺术的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fa7a70dd6f1aff00bed51e6b.png)
艺术的功能:1、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指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深刻的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2、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是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
在潜移默化的的作用下,引起人们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
引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者感受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3、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鉴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是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物质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需要,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心灵需要。
4、寓教于乐:是古罗马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
有关于诗的作用的一个重要观点,即诗应该给人乐趣和益处,“教”即指社会道德教育,又指文化开发,艺术的“教”的功效应是崇尚美德、简朴、正义、秩序和法律。
“教”是目的,“教”必须通过乐的手段才能实现。
教化功能在艺术作品中不应脱离使人获得愉悦的具体艺术形象。
符合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
倘若艺术家所创造的形象枯燥乏味,根本不能给人以美感,真理也就会变成枯燥微微的教条。
所以艺术的三种社会作用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必须通过美感作用体现出来,真正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
“乐是实现教的前提”,有教无乐就失去了艺术的根本特征,必然陷入公式化,概念化的泥坑。
而有乐无教也不能满足人们对艺术的深层要求。
乐一旦失去了内涵的思想意义,就会显得轻浮浅薄,甚至流于庸俗低级。
5、哲学:在人类精神文化领域内,艺术与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主要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领域中带有普遍性的根本规律。
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的最高形式。
艺术代表着人类感性的最高形式。
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艺术也可以通过审美创造,传播和体现一定的哲学思想,从而对哲学思维及思考产生启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一、本章的内容概要(一)艺术的功能与作用1.审美认知作用。
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首先,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
由于艺术活动具有反映与创造统一、再现与表现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等特点,往往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缔和内涵,具有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的特长,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的丰富知识。
其次,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
艺术可以帮助人们增长多方面的科学知识。
2.审美教育作用。
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
以情感人的方式,是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最鲜明的区别。
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
所以,艺术的教育作用决不是干巴巴的道德说教,更不是板着面孔的道德训诫,而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艺术强烈的感染性,使欣赏者自觉自愿地受到教育。
1876年,当俄国大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为他举办的专场音乐会上,听了柴科夫斯基的 D 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即《如歌的行板》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托尔斯泰说在这首乐曲中,“我已经接触到忍受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
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在这种渐渐地长期作用下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对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以爱国主义诗词为例,从屈原《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北朝民歌《木兰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从唐代诗人高适《燕歌行》中“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到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从南宋诗人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到文天祥《正气歌》“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确实是其它社会意识形态所达不到的。
应当说,在艺术作品这种长期潜移默化作用下而形成的思想情操,常常具有更强的稳固性和延续性,常常成为人生观、世界观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3.审美娱乐作用。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物质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精神产品则是为了满足人们心灵的需要。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正是因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的快感。
古罗马美学家贺拉斯提出艺术应当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中国先秦时期的艺术理论著作《乐记》中,也有类似的思想,提出了“乐者乐也”的主张,认为艺术 ( 包括音乐) 应当使人们得到快乐。
《乐记》总结了秦以前的音乐美学思想。
艺术审美娱乐功能的另一个作用,是使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以新的精力去投入新的工作。
20世纪 50 年代以来,音乐疗法逐渐引起各国医学界和音乐工作者的兴趣和重视,美、英等国先后创办了各种音乐医疗的刊物,运用音乐手段来治疗某些病症,并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工作,美国某些高等院校还专门设立了艺术疗法的学位。
西方现当代心理学的许多流派,都十分重视艺术对欣赏者深层心理的渲泄作用或净化作用,认为艺术可以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压抑或无法实现的情绪、愿望、期待、理想,通过艺术创造的想象世界或梦幻世界得到完成和满足。
(二)关于“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1.美育与艺术教育。
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包括“美育”(即“审美教育”) 概念,由 18 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系统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
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
我国最早公开将美育与德育、智育相提并论来提倡美育的是清末学者王国维,尤其是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 更是大力倡导美育,把美育确定为其新式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美育实施设想,对美育的本质、内容、作用和实施美育的途径做了较系统的研究和阐述。
蔡元培还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认为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他把西方康德、席勒的思想和中国古代美育传统揉合到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美育思想。
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
虽然美学理论关于美的形态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划分,实施美育的途径又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区分,但普遍认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
由于艺术具有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得艺术成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
艺术美作为美的集中表现形态,它对提高创造美和能力,培养人的审美理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现代社会中,“艺术教育这一个概念,有着两种不同的含义和内容。
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被理解为对于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正是如此,戏剧学院培养出编剧、导演和演员,音乐学院培养出作曲家、歌唱演员和器乐演奏员等。
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它对人们道德的完善和智力的开发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发展人的感知力,加深人的理解力,增强人的创造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爱因斯坦曾讲过,在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里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对艺术的爱好,丰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 1993 年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召开的科学与艺术研讨会上有一句名言:“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3.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具体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艺术修养是人的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
现当代社会中的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与艺术修养,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需要。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艺术教育之所以在整个教育中有着特殊地位与作用,就是它可以培育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
艺术活动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能够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
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这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中,人的创造力也得到充分的发挥。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十分重视美育和艺术教育,强调音乐艺术对启发他的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他晚年甚至花费大量时间来研究美学与艺术方面的问题。
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 1998 年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时,谈到 21 世纪全世界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重要任务时,首先提到了“人文艺术学习的重要性”。
他着重指出,哈佛大学所以重视人文艺术学习,是因为“这种教育既有助于科学家鉴赏艺术,又有助于艺术家认识科学。
它还帮助我们发现没有这种教育可能无法掌握的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
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由于艺术是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因而,艺术教育对于人的情感培养与提高,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历来的思想家、艺术家们,都十分重视艺术对于人的情感陶冶和净化作用,强调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人们美好、和谐的情感和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手段,正是通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方法,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使人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这既是一个人获得全面发展的保证,也是社会实现全面进步的基础。
二、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艺术的社会功能”( 1 )审美认知作用。
首先,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
其次,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
( 2 )审美教育作用。
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艺术应当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快感”,也就是说,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快感。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三个特点是“寓教于乐”。
(3)审美娱乐作用。
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正是因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的快感。
艺术作品之所以特别受人欢迎,在于它能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通过欣赏艺术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精神上产生一种愉悦、美感。
艺术审美娱乐功能的另一个作用,是使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以新的精力去投入新的工作。
2.“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 1 )美育与艺术教育。
( 2 )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 3 )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