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地铁六号线二期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西安地铁8号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内部
![西安地铁8号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内部](https://img.taocdn.com/s3/m/9c5a91d69b89680203d825f1.png)
西安市地铁八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建设单位: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评价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10月西安前言1、项目由来及概况2019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基础〔2019〕1049号下发了《关于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8-2024年)的批复》,根据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建设1号线三期、二号线二期、8号线、10号线一期、14号线、15号线一期、16号线一期等7个项目,线路全长约150km,其中八号线50km。
西安市地铁八号线工程 [以下简称八号线] 为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主骨架线路,线网中唯一的环线线路。
线路贯穿雁塔区、新城区、灞桥区、未央区、莲湖区等5个行政区以及高新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园区、经开区等4个开发新区。
先后沿丈八东路、雁展路、雁南四路、寒窑路、南三环、长鸣路、幸福林带、广运潭大道、浐灞一路、凤城二路、朱宏路、大兴路、西二环、沣惠路及唐延路布设。
八号线线路全长49.896km,均为地下线,共设车站37座,其中换乘站18座,平均站间距1.349km,在长鸣路东侧、东月路南侧设长鸣路车辆段,在凤城五路北侧、北辰大道西侧设置环园中路停车场。
全线新建1座主变电所,共享一号线环城西苑、二号线会展中心、五号线荣家寨主变电所。
控制中心设置于长鸣路八号线长鸣路车辆段地块内。
2、项目特点拟建项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铁项目是一项投资高、施工期长、规模大、影响区域范围广的工程,施工期各阶段的持续时间差异较大,工作内容不同,产生的环境影响范围、程度、方式、时间不同。
其中,工程车站、区间、车辆段、停车场等的土建施工持续时间长,施工土方量大,投入的材料、人员、施工机械数量多,对交通干扰较大,是施工期环境影响较大的时段。
2、八号线工程位于城市建成区,沿线穿越城市中心城区以及居住区、文教区等环境敏感目标集中区域,全线采取地下线方案。
地铁六号线南延段工程方案
![地铁六号线南延段工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70027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8.png)
地铁六号线南延段工程方案一、工程背景地铁六号线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城市的主要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
南延段工程是地铁六号线的延伸工程,将连接原有线路,并向城市南部延伸,实现对城市南部地区的交通便利性提升。
该工程的实施将有效缓解城市南部交通压力,促进城市南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工程规划1. 总体规划地铁六号线南延段工程将从原有的终点站出发,向南延伸至城市南部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工程线路总长约30公里,设计为地下环线,设站10座,途经多个重要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有效满足城市南部地区的人员出行需求。
2. 线路设计地铁六号线南延段线路设计沿主干道向南延伸,设有多个换乘站,连接城市其他地铁线路,便于市民出行,减少换乘时间。
同时,线路设计还充分考虑沿途交通流量、土地利用和环保等因素,保证线路畅通和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
3. 车站设置地铁六号线南延段设站10座,站距约3公里,覆盖城市南部主要商业中心、政府机构和居民区。
车站设计采用现代化、智能化的建筑风格,满足旅客出行便利性和安全性要求。
同时,优化车站设置,保证车站设计与周边环境的融洽和协调。
三、工程实施1. 工程建设地铁六号线南延段工程建设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确保工程品质和进度。
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对施工工地周边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市民的影响。
2. 安全管理地铁六号线南延段工程实施过程中,将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3. 环境保护地铁六号线南延段工程实施过程中,积极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严格控制施工噪音、粉尘和废水排放,合理处理废弃物,保护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
四、工程效益1. 经济效益地铁六号线南延段的建成,将有效缓解城市南部地区的交通压力,促进城市南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便捷的交通网络将吸引更多的商业机构入驻,并带动周边的房地产和商业发展,增加城市的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
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937b70feff9aef8941e060c.png)
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西安地铁六号线东起一号线纺织城车站,西南向前行至纺西街,经纺一路、纺四路至纺南路后,西行跨浐河,经纬什街,沿咸宁路至兴庆宫后,沿兴庆路北行,至互助路折向西,经东门、大差市、钟楼、西门至西稍门后折向南,沿劳动路、高新路,经木塔寺继续南行,至长安科技产业园大学城后折向西,经茅坡、邓店新村至终点长安科技产业园站。
线路全长41.08千米,共设车站26座。
功能定位:六号线在城市中心区和一号线基本平行。
线路连接东郊纺织城、明城墙内东、西大街及钟楼、南郊大学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长安科技产业园等工商业聚集区和人口密集区。
可辅助一号线对主城区客流起到较大的分流作用,缓解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压力,同时可带动东郊纺织城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南郊大学城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是规划轨道交通线网中的辅助线。
西安文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官网:)从项目背景,项目概况,市场预测,资源条件,产品方案,建设地址,环境评估,资金筹措等面对项目进行详细的论证分析,最后得出,项目是可行的,是有必要建设的。
第一章总论一、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2.承办单位概况3.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4.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二、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概况1.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拟建地点2.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建设规模与目的3.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主要建设条件4.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5.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三、项目可行性与必要性四、问题与建议第二章市场预测一、西安地铁6号线产品市场供应预测1.国内外西安地铁6号线市场供应现状2.国内外西安地铁6号线市场供应预测二、产品市场需求预测1.国内外西安地铁6号线市场需求现状2.国内外西安地铁6号线市场需求预测三、产品目标市场分析1.西安地铁6号线产品目标市场界定2.市场占有份额分析四、价格现状与预测1.西安地铁6号线产品国内市场销售价格2.西安地铁6号线产品国际市场销售价格五、市场竞争力分析1.主要竞争对手情况2.产品市场竞争力优势、劣势3.营销策略六、市场风险第三章资源条件评价一、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资源可利用量二、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资源品质情况三、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资源赋存条件四、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资源开发价值第四章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一、建设规模1.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建设规模方案比选2.推荐方案及其理由二、产品方案1.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产品方案构成2.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产品方案比选3.推荐方案及其理由第五章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场址选择一、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场址所在位置现状1.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地点与地理位置2.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场址土地权所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3.土地利用现状二、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场址建设条件1.地形、地貌、地震情况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3.气候条件4.城镇规划及社会环境条件5.交通运输条件6.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水、电、气、生活福利)7.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8.环境保护条件9.法律支持条件10.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条件11.施工条件三、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场址条件比选1.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建设条件比选2.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建设投资比选3.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运营费用比选4.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推荐场址方案5.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场址地理位置图第六章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一、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技术方案1.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生产方法(包括原料路线)2.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工艺流程3.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工艺技术来源4.推荐方案的主要工艺(生产装置)流程图、物料平衡图,物料消耗定额表二、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主要设备方案1.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主要设备选型2.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主要设备来源(进口设备应提出供应方式)3.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推荐方案的主要设备清单三、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工程方案1.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结构及面积方案2.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矿建工程方案3.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特殊基础工程方案4.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建筑安装工程量及“三材”用量估算5.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第七章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一、主要原材料供应1.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主要原材料品种、质量与年需要量2.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主要辅助材料品种、质量与年需要量3.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原材料、辅助材料来源与运输方式二、燃料供应1.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燃料品种、质量与年需要量2.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燃料供应来源与运输方式三、主要原材料、燃料价格1.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原材料、燃料价格现状2.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主要原材料、燃料价格预测四、编制主要原材料、燃料年需要量表第八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一、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总图布置1.平面布置2.竖向布置(1)场区地形条件(2)竖向布置方案(3)场地标高及土石方工程量3.总平面布置图4.总平面布置主要指标表二、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场内外运输1.场外运输量及运输方式2.场内运输量及运输方式3.场内运输设施及设备三、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公用辅助工程1.西安地铁6号线项目给排水工程(1)给水工程。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7~2023年)环评公示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7~2023年)环评公示](https://img.taocdn.com/s3/m/53627f31ed630b1c59eeb5a3.png)
韦曲南站至常宁站
3.4
4
—
1
—
昆明池至鱼化寨
8.3
3 三号线二期
保税区至水流路站
2.0
6
—
1
—
4 七号线一期
子午路至朝阳路
42.0
27
1
1
—
5
八号线
环线
50.5
36
1
1
2
十号线主线一 康复路至水景公园
40.0
17
6
期及支线
绳刘村站至高泾中路站
18.9
6
1
1
2
1
—
1
3
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7~2023 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耗、经济发展、文物古迹、旅游环境的影响。其中,对城市土地利用、文物古迹(主要为
振动影响)产生的是负面影响,对道路交通、能源消耗、经济发展、旅游环境带来的是正
建设规划环评公示专用 面效应。比如轨道交通运行后,由于更多乘客采用轨道交通,整个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得到
提高,产生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由于轨道交通系统能够节约出行时间,提高了社会劳动 生产率;地铁的载运容量很大,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3.1.3 规划实施对城市各环境要素的影响
江新区、浐灞区、经开区、国际港务区、航天产业基地等各开发区和产业基地的发展起到 支撑带动作用,同时线路经过的各行政区及各开发区都希望尽早建设轨道交通,给轨道交 通的建设出财出力,为西安市的轨道交通建设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的贯彻落实,陕西省建设厅组织编制了《关 中城市群核心区战略规划(2015)》。为了实现“以西安(咸阳)为核心的大都市”的构建、 《关中城市群核心区战略规划(2015)》的落实,紧密结合未来都市区空间发展,发挥城 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和作用,在《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的基础上,进一 步深化、优化推荐方案,形成《关中城市群都市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由 23 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总规模 986.0km,其中西安市境 691.1km,西咸新区 境内 238.4km,咸阳境内 56.5km。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武汉市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武环管〔2020〕17号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武汉市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武环管〔2020〕17号](https://img.taocdn.com/s3/m/8bab579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8.png)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武汉市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正文:----------------------------------------------------------------------------------------------------------------------------------------------------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武汉市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武环管〔2020〕17号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你公司报送《武汉市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以下简称《报告书》)及相关资料已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该工程起于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终点金银湖公园站(不含),经金山大道止于富民南路站,线路全长约7.0公里,全部为地下线。
工程共设车站5座,设巨龙湖主变电所1座(需另行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不新设车辆段及停车场(建设内容详见《报告书》)。
该工程纳入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符合《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7-2023)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审查意见要求。
在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生态保护及污染防治措施后,环境不利影响能够得到控制。
我局同意你公司按照《报告书》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及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实施。
二、同意《报告书》采用的评价标准,该《报告书》可作为项目环保设计和环境管理依据。
三、工程建设和运营中,你公司应重点做好以下环保工作:(一)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
结合工程沿线敏感点分布,进一步优化施工场地布设、施工方案及施工时段,严格落实施工期噪声、大气、水、固体废物等各项污染防治措施,防止施工扬尘、污水、噪声、振动、固体废物等污染周边环境,严禁施工废水排入周边湖泊。
(二)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轨道交通沿线用地控制,根据《报告书》提出的达标控制距离要求,在地铁沿线、车站风亭、冷却塔等噪声和振动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宜规划建设住宅、学校、医院等噪声和振动敏感建筑物。
西安市地铁六号线一期工程
![西安市地铁六号线一期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46408dd8b9f3f90f76c61b48.png)
国环评证甲字第3601号西安市地铁六号线一期工程(南客站~劳动南路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单位:长安大学二零一三年九月前言西安市地铁六号线是《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的又一西南至东北向的骨干线路。
西安市地铁六号线起点设在高新区南端的南客站,终点设在灞桥区的纺织城站。
线路沿西太路向北,经亚迪路、锦业路、唐延路、高新路、劳动南路,沿西关正街拐向东,经西大街、钟楼、东大街、柿园路,下穿兴庆公园后沿咸宁路继续向东,经纺南路进入纺织城,沿纺正街拐向北,至终点纺织城站。
地铁六号线全长约40.053km,共设置车站28座,全为地下站。
全线设车辆段1座,停车场1座,主变电所3座,控制中心1座(设在四号线控制中心)。
受钟楼文物保护的影响,六号线分期建设。
一期工程范围为南客站~劳动南路,线路长约20.262km,共设车站15座(换乘站7座),最大站间距2.56km,最小站间距0.88km,平均站间距1.395km;设车辆段一处。
二期工程范围为劳动南路(不含)~纺织城,线路长约19.791km,共设车站13座(换乘站6座)。
地铁六号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开工,2018年开通试运营。
一期工程投资估算总额约129.34亿元。
本次评价范围只涉及地铁六号线一期工程(南客站~劳动南路)。
本工程建设是落实省市共建大西安、构建西安大交通发展战略的需要,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促进西安市整体发展、拉大城市骨架、优化城市结构布局的重要轨道交通骨干线和公交骨架线,而且可带动西安市向东南和西部拓展,引导城区人口和城市功能向外围疏散,具有引导城市空间布局的功能。
为了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陕环发〔2013〕12号)中的有关规定,西安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委托长安大学开展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西安地铁规划
![西安地铁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f6ca497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5.png)
西安地铁规划一、背景介绍西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陕西省省会,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发展的需要,西安地铁的规划建设成为必然选择。
本文将对西安地铁规划进行详细介绍。
二、规划目标1. 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通过地铁的建设,缓解西安市区交通拥堵状况,提高交通效率。
2. 促进城市发展:地铁的规划建设将为西安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城市功能优化和产业升级。
3. 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地铁的建设将方便市民出行,减少通勤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三、规划内容1. 线网规划:西安地铁规划包括多条地铁线路的建设,覆盖市区主要交通枢纽和重要区域,以满足不同区域的出行需求。
- 1号线:起点为西安北站,终点为西安火车站,全长约30公里,设有20个车站。
- 2号线:起点为曲江新区,终点为西安北站,全长约40公里,设有30个车站。
- 3号线:起点为西安南站,终点为西安火车站,全长约35公里,设有25个车站。
- 4号线:起点为西安火车站,终点为西安西站,全长约25公里,设有18个车站。
- 5号线:起点为西安火车站,终点为西安国际港务区,全长约20公里,设有15个车站。
2. 车站规划:每个地铁线路设有多个车站,车站的规划考虑到了交通便利性和城市发展需求。
- 车站布局:车站设置在主要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和居民区附近,方便市民出行和换乘。
- 设施设备:每个车站都配备有无障碍设施、自动售票机、安全检查设备等,以提供便利、安全的乘车环境。
3. 运营管理:为了保障地铁线路的正常运营和乘客的出行安全,规划中还包括了相关的运营管理措施。
- 运营时间:地铁运营时间为每天早上6点至晚上10点,根据客流情况可适当调整运营时间。
- 安全管理:地铁设有安全监控系统、紧急报警装置等设备,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确保乘客的出行安全。
四、预期效果1. 缓解交通压力:地铁的建设将分流道路交通,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缓解市区交通压力。
(完整word版)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工作方案
![(完整word版)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877af9915f804d2a16c112.png)
西安市地铁六号线二期工程(劳动南路站~纺织城站)土建施工项目TJSG-16 标段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地铁六号线TJSG-16 标项目经理部2018 年05 月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根据西安市《关于实施国家第三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放标准的通告》及《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分公司“铁腕治霾·保卫蓝天”地铁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要求,全面贯彻落实西安市2018 年“铁腕治霾·保卫蓝天”工作相关要求,抓好西安地铁六号线二期工程TJSG-16 标广济街站项目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整治工作,特制订本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全面贯彻落实西安市2018 年“铁腕治霾·保卫蓝天”工作相关要求,抓好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整治工作,配合上级单位稳步推进国Ⅲ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报废工作。
二、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项目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会林副组长:孙振国、赵文海、杨国岭、孙志臣成员:徐海鹏、刘静亮、贾正磊、陈科、杨渊博安质部作为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督检查机构。
三、各部门职责物设部:负责项目进场在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统计工作,建立完善统计工作台帐;负责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申报登记和各类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申报工作,在规定的整治时限内完成进场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申报,并建立信息化电子档案;西安地铁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整治工作统计台帐自 6 月起每月20 日报送,同时报送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下月重点工作任务计划安质部:制定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对项目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整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综合办公室:组织宣贯、学习、传达有关非道路移动机械文件和精神。
计划部:按照西安市非道路移动机械相关要求开展劳务招标工作,不符合要求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责令退场。
工程部:每月19 日之前将本月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下月重点工作任务计划汇总至物设部。
西安地铁6号线设计中标公示
![西安地铁6号线设计中标公示](https://img.taocdn.com/s3/m/d2092f69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a.png)
西安地铁6号线设计中标公示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西安地铁 6 号线概况
2.西安地铁 6 号线的设计特点
3.西安地铁 6 号线的建设进展
4.西安地铁 6 号线对城市的影响
正文
西安地铁 6 号线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一条地铁线路,全长 39.4 公里,共设 27 个站点,标志色为靛蓝色。
该线路分为两期工程进行建设,其中一期工程于 2020 年 12 月 28 日开通运营,二期工程预计于 2022 年 12 月 29 日开通初期运营。
西安地铁 6 号线的设计特点包括采用 6 节编组 B 型列车,线路走向呈东北 - 西南和东西走向,覆盖了西安市的主要区域。
西安地铁 6 号线的建设进展方面,一期工程已于 2020 年 12 月
28 日开通运营,二期工程预计于 2022 年 12 月 29 日开通初期运营。
此外,根据西安市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到 2030 年左右,西安地铁 6 号线将完成四、五、六号线和一号线东、西延伸段及二号线北延伸段的建设,进一步完善西安市的快速轨道交通网络。
西安地铁 6 号线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提高市民出行效率、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
地铁 6 号线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西安市的轨道交通网络,提高城市的交通便捷程度,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1页共1页。
西安地铁四、五、六、九号线设计旅行速度合理性分析与研究
![西安地铁四、五、六、九号线设计旅行速度合理性分析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405281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47.png)
DOI:10.19392/ki.1671-7341.201814207西安地铁四㊁五㊁六㊁九号线设计旅行速度合理性分析与研究韩㊀雨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㊀陕西西安㊀710000摘㊀要:根据最新建设调整规划,西安地铁2021年前将陆续开通四㊁五㊁六㊁九号线,届时将形成7条线㊁14个换乘站㊁2纵2横2L 型1市域线的骨架网路㊂本文主要通过对四㊁五㊁六㊁九号线初㊁近及远期设计旅行速度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根据运营实际及经验提出调整建议,对合理确定配属车辆数量等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㊂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骨架网路;旅行速度1线路基本情况西安地铁四号线全长34.4km,共设29座车站,平均站间距1.22km;五号线一期全长21.29km,共设18座车站,平均站间距1.24km,二期全长24.31km,共设车站13座;六号线全长39.3km,共设28座车站,其中一期线路长约20.13km,设15座车站,平均站间距1.39km,二期线路长约19.17km,设车站16座,平均站间距1.25km;九号线为市域线,一期工程长24.4km,平均站间距1.743km,全线共设15座车站,近期将建成渭北支线,形成Y 型交路㊂2旅行速度基本概念及制约影响因素2.1旅行速度基本概念旅行速度是指列车从起点站发车至终点站停车的平均运行速度,即列车在轨道上运行所经过的路程与所消耗的时间(包括所有中间站停站时间,不含起点站和终点站停站时间)的比值,是衡量其运输能力的重要指标,体现地铁系统的运行效率㊁实时性和快捷性㊂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相关规定,全封闭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一般在35km 内,旅行速度与车辆最高速度及车站的间距有一定关联:车辆的最高速度目标定位80km /h 时,站间距大部分在1.2~1.5km,可以满足旅行速度35~36km /h;站间距大部分在2.0~2.5km,可满足旅行速度40~45km /h;车辆的最高速度目标定为100km /h 时,站间距2.5~3.0km,可以满足旅行速度45~55km /h;对于站间距普遍大于3.0km 的线路,可能属于城郊组团之际快速线路,可以追求最高速度大于等于120km /h,可以有效提高旅行速度大于等于60km /h㊂2.2信号系统对旅行速度的制约影响地铁列车旅行速度的信号ATP 子系统性能因素主要包括:最大列车定位误差㊁倒溜防护距离㊁速度测量误差㊁车载信号ATP 设备反应时间等㊂其中,车载信号ATP 设备反应时间与车辆牵引切断时间共同构成列车失控加速时间,其对旅行速度产生影响㊂速度测量误差将直接决定紧急制动触发速度与ATP 防护速度,以及ATP 防护速度与最高实际运行速度之间的速度差值,速度测量误差越大,则三者间的速度差值越大;在相同的土建限速情况下,若速度测量误差越大,则推荐最高运行速度越小,导致旅行速度降低㊂2.3旅行速度对配车数量的影响旅行速度计算应以 效能 为核心,以最优的投资换取最佳的社会效益,在满足远期客流需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最小行车间隔㊁车型和列车编组㊁旅行速度等相互制约的因素来决定各自的取值,以满足该线设施配属远期规模㊂通过降低设计旅行速度,从而增加运用车数量,虽然初期投资较大,但却有更大的社会效益,避免了频繁增加投资购置车辆,同时储备运输能力,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舒适度以及应对突发性客流的能力㊂3西安地铁既有线旅行速度说明西安地铁一㊁二㊁三号线设计旅行速度初期均为33km /h,远期均为35km /h㊂一号线开通时实际旅行速度为31.45km /h,二号线开通时实际旅行速度为28.16km /h,三号线开通时实际旅行速度33.90km /h㊂截止目前,一号线旅行速度为33.64km /h,二号线旅行速度为33.36km /h,三号线旅行速度最高为35.65km /h㊂骨架路网形成后,后续线路开通时实际旅行速度需保证较高水平㊂4结论及建议旅行速度的设计涉及各专业多方面内容,根据西安地铁既有线路实际情况,实际运营中旅速往往不能达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提到的参考数据,导致在运营初期频繁出现列车供车数量不足的被动局面,基于此原因,在初步设计中建议根据不同需求建立两套衡量标准:一是在计算列车不同阶段采购数量时,建议设计单位尽可能降低设计旅行速度,从而增加配车数量,贮备运输能力以满足供车能力,避免频繁增加投资购置车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舒适度以及应对突发性客流的能力;二是在信号系统招标时,建议尽可能提高设计旅行速度,保证设备能力可靠,进而不断提升乘客满意度㊂参考西安地铁既有线旅行速度的实际数值以及给线路牵引计算的理论数值,给出以下建议:四㊁五㊁六号线运营初期,设计旅行速度为33km /h,近㊁远期,设计旅行速度为35km /h,考虑到依此数据计算配车数量,同时参考既有线实际旅行速度,为给运营留有一定余量,建议初期调整至32km /h,近㊁远期调整至34km /h;九号线属城际市域快线,运营初期,设计旅行速度为35km /h,近㊁远期,设计旅行速度为38km /h,建议初期调整至34km /h,近㊁远期调整至37km /h,以满足供车能力以及运营要求㊂四㊁五㊁六号线按最高旅行速度和正常ATO 运行速度牵引模拟计算后,计算旅行速度为38km /h 和37km /h,由于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80km /h,并可瞬时突破5km /h,并且ATO 运行时最高运行速度能够保持在不低于75km /h,在平均站间距1.2km 的条件下,此旅行速度仍有一定冗余,建议信号专业旅行速度设计值应不低于38km /h㊂其中,六号线一期工程(南客站~劳动南路站)理论旅行速度可达到38.5km /h,全线(南客站~纺织城站)理论旅行速度可达到40.6km /h,考虑到六号线线路条件较好,平均站间距达到1.4km,建议信号专业旅行速度设计值应不低于40km /h㊂九号线根据线路类型及功能,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可适当提高,若根据目前列车最高运行速度80km /h 的设计速度,建议信号专业旅行速度设计值应不低于40km /h,为日后不断提高运营服务水平提供更大的可能性㊂参考文献:[1]赵莹莹,杨中平,林飞,翟东武.城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最高运行速度值研究.[2]易立富.影响地铁列车旅行速度和追踪能力的关键因素.[3]刘争国.对地铁信号系统列车运行速度制约因素的探讨.32经验交流科技风2018年5月.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安地铁建设技术攻关与安全管理
![西安地铁建设技术攻关与安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01def6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60.png)
西安地铁建设技术攻关与安全管理王鸣晓;康佐【摘要】结合西安地铁建设特色,从施工技术方面阐述文物、黄土、地裂缝三大工程难点的技术攻关成果,从建设管理角度介绍工程安全管理和当前风险控制的成功经验.%From the technical aspects and considering the features of subway construction in Xi' an, this paper describes technical breakthroughs in three project difficulties including cultural relics, loess and ground fissures. From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erspective, the author introduces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terms of project safety management and current risk control.【期刊名称】《都市快轨交通》【年(卷),期】2011(024)006【总页数】4页(P33-36)【关键词】西安地铁;文物;黄土;地裂缝;技术攻关;安全风险管理【作者】王鸣晓;康佐【作者单位】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西安710016;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西安7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71在西安地铁建设初期,人们就将黄土地层中的地铁修建、地裂缝处理及古建筑保护列为西安地铁建设的三大技术难题。
很显然,这一说法是在广泛调查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建设环境和对比国内其他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这3个技术问题各有特点。
黄土地层中地铁的修建技术是西安地铁建设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它贯穿于沿线每个车站和区间,其复杂性在于黄土特殊的力学性质,简而言之,就是黄土在扰动和浸水前后力学性质的突变对基坑、隧道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地裂缝的处理问题是西安地铁建设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其复杂性在于地裂缝的活动性,关键在于寻找一种能够主动适应地裂缝变形的合理衬砌结构形式和有效防水措施;古建筑的保护是西安地铁建设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其复杂性在于如何有效控制地层变形,保证古建筑的安全。
灰土挤密桩施工方案
![灰土挤密桩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b4e0dc83d049649b6658fb.png)
西安地铁六号线二期工程TJSG-28标纺织城停车场3:7灰土挤密桩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日期: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地铁六号线TJSG-28标项目经理部目录一、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3:7灰土挤密桩分项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编制依据及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定位放线··························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三七灰土挤密桩设计要求及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技术与控制策略研究
![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技术与控制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304eb6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5.png)
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技术与控制策略研究摘要:根据西安市六号线二期安定门站主体中基坑开挖和支护现场施工情况,结合现场开挖及支护技术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施工技术的优点,对类似工程中深基坑开挖及支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深基坑开挖;施工技术;一、深基坑开挖及支护概述:基坑分级1、一级基坑:(1)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主体结构的一部份;(2)开挖深度大于10m;(3)与临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4)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重要建、构筑物等需要严加保护的基坑。
2、三级基坑:开挖深度小于7m,且周围环境无特别要求时的基坑。
3、二级基坑:除一级和三级外的基坑。
基坑分级基坑特点1、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安全储备较小,具有较大的风险性。
2、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
3、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个性。
基坑工程的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不仅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有关,还与周边环境有关。
4、基坑工程综合性强。
基坑工程不仅需要岩土工程知识,也需要结构工程知识,需要土力学理论、测试技术、计算技术及施工机械、施工技术的综合。
5、基坑工程具有较强的时空效应。
基坑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和变形较大基坑支护体系设计和施工中都要注意基坑工程的空间效应6、基坑工程是系统工程。
基坑工程主要包括支护体系设计、降水工程和土方开挖与监测几个部分组成。
7基坑工程具有环境效应。
基坑开挖势必引起周围地基地下水位的变化和应力场的改变,导致周围地基土体的变形,对周围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产生影响,严重的将危及其正常使用或安全。
二、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一)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二)开挖深度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一)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西安市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西安市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https://img.taocdn.com/s3/m/10d7291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c.png)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西安市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5.04.16•【字号】陕发改基础〔2015〕420号•【施行日期】2015.04.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其他规定正文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西安市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陕发改基础〔2015〕420号西安市发展改革委:你委《关于报送西安市地铁六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市发改字〔2014〕168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目标,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18)的通知》要求,同意建设西安市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
二、关于线路方案。
西安市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铺设于高新区,起于规划中的国铁南客站,向北沿西太路、亚迪路、锦业路、唐延路、高新路敷设,在劳动南路设置一期终点站劳动南路站。
项目全长约20.131公里,均为地下线,设车站15座,其中换乘站7座,设侧坡车辆段并新建主变电一座。
三、工程技术方案。
本工程采用B型车,采用直流1500伏架空接触网授电方式,最高运营速度为80公里/h。
初、近、远期均采用6辆编组。
初期采用一个交路,近、远期均采用1:1大小交路运行,高峰小时发车对数分别为15对、24对和30对,初期配属车辆24列/144辆。
按照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要求,需在本项目中建设网络资源共享相关设施,并分摊相关费用,包括线网(应急)指挥中心、线网培训中心、线网综合维修基地、线网物流中心、线网清分中心和线网档案中心。
四、工程总投资。
该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30.9亿元,技术经济指标为6.5亿元/正线公里,其中项目资本金52.4 亿元,占总投资40%,由西安市政府筹措解决,其余60%为银行贷款。
工程计划于2015年开工建设,2019年建成通车,建设工期4.5年。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施工方案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4fa21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1.png)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施工方案西安市地铁六号线二期工程(劳动南路站~纺织城站)土建施工项目TJSG-16标段,本文旨在编制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施工方案。
1.总则1.1 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依据《建筑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技术规范》(107-2016)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JJ41-2018)编制。
1.2 适用范围本施工方案适用于地铁六号线二期工程(劳动南路站~纺织城站)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施工。
1.3 人员要求施工人员应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经过相关培训,熟悉本方案的要求和操作规程。
1.4 主要设备施工所需主要设备包括钢筋剪切机、钢筋弯曲机、钢筋加工机、钢筋连接机等。
1.5 原材要求钢筋应符合《建筑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技术规范》(107-2016)中的要求,连接套筒应符合GB/T -2000标准。
2.接头等级的选定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图纸,确定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等级。
3.施工工序3.1 钢筋下料按照设计要求,将钢筋进行下料,确保长度和数量的准确性。
3.2 钢筋加工将下料好的钢筋进行加工,包括弯曲、剪切和加工连接套筒等操作。
4.施工质量要求4.1 丝头加工质量丝头加工应符合《建筑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技术规范》(107-2016)中的要求,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原材所有连接套筒原材进场后,必须对到场原材的质量保证书、出厂合格证等进行复核,并按不同批次、规格、厂家进行外观和力学性能的检测。
其中,外观检测中,重点检查套筒表面不得出现裂纹、毛刺和其他缺陷;内孔尺寸和圆度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值。
2工艺流程2.1钢筋加工2.1.1钢筋原材加工钢筋加工前必须按原材的批次、规格、炉号等进行分类,并在加工前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表面是否有锈蚀、剪切端面是否平整、长度是否符合要求等。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钢筋原材,必须及时退回。
2.1.2钢筋加工钢筋加工必须使用套丝机进行加工,加工前必须检查套丝机的刀具是否磨损、套筒是否损坏,加工时必须按照规定的加工长度进行加工,同时要确保加工后的钢筋端面平整、无毛刺、无裂纹。
西安长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
![西安长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fad23907c5da50e2524d7f98.png)
西安市长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西安市规划局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现状概况第三章发展条件分析第四章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第五章性质与规模第六章规划结构及用地布局第七章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划第八章道路交通规划第九章绿地景观规划第十章文物古迹保护规划第十一章市政工程设施规划第十二章环保和环卫工程规划第十三章综合防灾规划第十四章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第十五章五线规划第十五章规划控制指标体系第十六章城市设计导引第十七章规划实施措施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背景为了落实《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和《西安市长安区分区规划(2008-2020)》的具体要求,科学合理地利用莲湖区土地,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制定《长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4)《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5)《西安市长安区分区规划(2008-2020年)》6)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市长安区有关技术规定和相关规划第二章现状概况一、概述1、长安区区位长安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秦岭北麓,西安市区南侧,是古长安京畿之地。
东连蓝田县,西接户县,西北与咸阳市为邻,南与宁陕、柞水二县为邻。
南端在喂子坪乡秦岭南坡之大坪南,北纬34°47′;北端在王寺镇金家村北,北纬34°13′;东端在库峪乡小窑湾村东,东经108°38′;西端在高桥乡曹家滩西,东经108°38′;南北55公里,东西52公里,总面积1580平方公里。
至2006年末,总人口为100.73万人;2、现状道路交通概况长安区位于西安市南部,是西安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安区自古为交通要冲,子午道和库峪道是沟通关中陕西的六大要道之二。
西安地铁一号线2期工程环评报告
![西安地铁一号线2期工程环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54456a6c8d376eeaeaa31c9.png)
国环评证甲字第3601 号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二期工程(森林公园~后卫寨)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评价单位:长安大学完成时间:2014年10月前言1、项目由来及简况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二期工程(以下简称“地铁一号线二期工程”)主方向为东西向,西起森林公园,东至一期起点后卫寨,是2009年《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2006~2016)》中增加建设的一条线路。
地铁一号线二期工程主要位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内,不但承担沣东新城市民出行交流、沿线居民出行的快速通道作用,而且能够引导和带动新区的开发建设,促进西咸经济一体化发展,引导城区人口和城市功能向新区疏散,提升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影响力。
地铁一号线二期工程全长6.223km,均为地下线,共设4座车站。
近期扩建既有灞河停车场,建设原预留的2线周月检库;扩建西咸车辆段,建设原预留的12列位停车列检。
利用已建成的一号线一期工程环城西苑主变电站供电,不另设主变电站。
建设地铁一号线二期工程是构建西安、咸阳之间的便捷快速的公共交通通道,提升区域性交通枢纽配套能力,满足城市交通快速发展的需要,对西安、咸阳两市的城市发展起导向作用。
2、建设项目特点地铁项目是一项投资高、施工期长、规模大、影响区域范围广的工程,施工期各阶段的持续时间差异较大,工作内容不同,产生的环境影响范围、程度、方式、时间不同。
其中,工程车站、区间等的土建施工持续时间长,施工土方量大,投入的材料、人员、施工机械数量多,对交通干扰较大,是施工期环境影响较大的时段。
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为列车运营产生的振动影响,风亭和冷却塔产生的噪声影响,而车站在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3、评价工作过程为了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陕环发〔2013〕12号)中的有关规定,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委托长安大学开展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市地铁六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7)《西安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05.8); (8)《西安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2007.4); (9)《西安市周沣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和唐大明宫遗址保护管理条例》(1995.6)。 (10)《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8~2020 年》(2008.12); (11)《西安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2002.10); (12)《西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4.5); (13)《西安市公共交通线网规划》(2003.11); (14)《西安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05.5); (15)《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文物保护规划》(2005.3); (16)《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用地控制性规划》(2009.12); (17)《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5-2015)》(2005.3); (18)《2008 年西安市居民出行调查报告》(2009.6); (19)《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8 年)》(2011.6);
六号线二期工程环评公示专用 2、建设项目特点 地铁项目是一项投资高、施工期长、规模大、影响区域范围广的工程,施工期各阶段 的持续时间差异较大,工作内容不同,产生的环境影响范围、程度、方式、时间不同。其 中,工程车站、区间及停车场等的土建施工持续时间长,施工土方量大,投入的材料、人 员、施工机械数量多,对交通干扰较大,是施工期环境影响较大的时段。运营期主要环境 影响为地下段列车运营产生的振动影响,风亭和冷却塔产生的噪声影响,而车站、停车场 等在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2)对拟建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价,明确工程可能 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对象、范围及程度,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本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3)根据拟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工程设计文件中提出的治理措施进行必要 的论证;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与建议,控制污染物排放,将工程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 至最小,达到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
西安市地铁六号线二期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六号线二期工程环评公示专用
委托单位: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 评价单位:长 安 大 学 完成时间:2015 年 11 月
前言
1、项目由来及简况 西安市地铁六号线二期西起劳动南路站(不含),东至纺织城站,是《西安市城市轨 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2013-2021 年)》中补充增加的东西向骨架线。 西安市地铁六号线二期西起一期工程终点劳动南路站(不含),东至一号线终点纺织 城站,线路全长 19.72km,全线为地下线,共设车站 16 座,新建停车场 1 处,新建主变 电站 1 座,控制中心设于四号线航天城车辆段内。工程拟于 2017 年开工建设,2021 年底 开通运营,投资估算约为****亿元。 西安市地铁六号线二期贯穿西安莲湖区、碑林区、新城区、灞桥区等 4 个行政区,连 通西安市中心区和纺织城区两个主要区域。线路自西向东沿劳动南路、西关正街、西大街、 东大街、东关正街、咸宁路、纺织城正街、长乐东路行进布设,经过钟楼等大型客流集散 点和人口集中区。本工程建设对于缓解城市道路供需矛盾,拉大城市骨架,优化城市结构 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将引导老城区中心人口和城市功能向周边组团疏散。
六号线二期工程环评公示专用 (20)《西安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2012.3)。 (21)《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控制扬尘污染的通告》(西安市政府[市政告字 (2008)5 号])
(22)《西安市进一步加强扬尘污染控制工作实施方案》(市政办发[2008]72 号) (23)《西安市 2009 年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市政办发[2009]36 号) (24)《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计划(2013 年) 的通知》(陕政办发〔2013〕20 号)
(15)《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 知》(环发[2003]94 号,2003.5);
(16)《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8 号令,1997.3); (17)《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 2006[28]号); (18)《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的通知》(环发 2012[98]号); 1.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标准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2.1-2011);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HJ 453-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19-2011);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1993);
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并产生噪声、振动、电磁、废水等环境污染,但相对于地 面交通,本工程产生的环境影响较小,且通过落实设计和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各 项环保措施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
项目环评组 二零一五年十一月
西安市地铁六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总论
1.1 项目由来
3、评价工作过程 为了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中的有关规定,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委托长安大学开展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 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西安市地铁六号线二期影响范围内的环境问题 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于 2015 年 11 月编制完成了《西安市地铁六号线二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在本报告书编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环保厅、 西安市环保局、陕西省文物局、西安市文物局、西安市规划局、西安市交通局、中国中铁 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所、西安市规划院、西安高新区中凯环 境检测有限公司等单位以及沿线民众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深表感谢! 4、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1)工程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征地、拆迁对征地、拆迁户生活的影响,工程施工 产生的噪声、扬尘、水环境等影响以及对城市交通的干扰。 (2)工程营运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振动、噪声、社会环境(改善交通、方便出行等)
1.3 评价目的与原则
1.3.1 评价目的 (1)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
及环境影响评价指导设计、施工、环境管理的原则,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会的科学发展观,通过对工程沿线评价范围内的自然、社会环境质量的调查、监测与分析, 评价沿线的环境质量现状。
六号线二期工程环评公示专用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3);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1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 (12)《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305 号,2001.11); (13)《土地复垦规定》(国务院令第 592 号,2011.3); (1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国办 发[2003]81 号,2003.9);
三个方面,对城市生态、水环境、环境空气和电磁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5、报告书主要结论 (1)西安市地铁六号线二期工程(劳动南路(不含)~纺织城)符合西安市城市总体
规划、西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西安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方案和西安市环境保 护规划,线路基本沿城市主干道布线,工程选线合理。
(2)线路城区段均采用地下形式,减少了拆迁和占地数量,体现了环保原则。轨道 交通是一种运量大、效率高、污染小的运输方式,能大量替代地面交通,有效缓解地面交 通拥堵现象,减少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工程建设具有环境合理性,工程社会效益和环境 效益显著。
1.2 评价依据
1.2.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4);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253 号,1998.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
六号线பைடு நூலகம்期工程环评公示专用 (1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GB10071-88); (19) 《 城 市轨 道交 通 引起 建筑 物振 动 与二次 辐 射噪 声 限值 及其 测量 方 法标 准 》 (JCJ/T170-2009);
(20)《古建筑防工业振动技术规范》(GB/T50452-2008); (2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2004); (22)《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 (23)《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20891-2007) (2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5)《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11); (2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 -2001 ); (2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 2001 ); (28)《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 法与标准》(HJ/T24-1998); (29)《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30)《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 104-2008)。 1.2.3 地方性法规及相关规划 (1)《陕西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2006.10); (2)《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2000.1); (3)《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陕环发〔2013〕12 号); (4)《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陕西省人大,2007.4)。 (5)《西安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2009.11) (6)《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