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禄版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包括国民经济种物品和劳务总产出量以及各种资源的总使用量是如何决定的,它们又是怎么发生波动,各种物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如何变化,经济增长状况怎样等相关问题。
主要研究四个问题:(1)什么决定了一个经济的长期增长?为什么不同的经济增长率存在着显著差异?(2)哪些因素导致了通货膨胀?(3)失业问题(4)国际经济。
4?结合实例,谈谈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意义何在?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预测,无论是私人的储蓄、消费、投资等决策,还是政府的货币发行、财政支出等决策,都需要对将来的宏观经济运行趋势作出基本的判断。
通过对宏观经济学的分析,可以帮助解决通货膨胀、失业、对外贸易等问题。
5?如何理解凯恩斯法则?凯恩斯法则与萨伊法则对立。
萨伊法则的主要容是“供给创造需求”,资本主义一般不会出现任何生产过剩的现状,更不会出现就业不足,既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而凯恩斯认为“需求创造供给”,资本主义的常态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他认为:市场上的工资和价格的调整是刚性的,或者说价格的调整滞后于数量的调整,经济活动下降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
根据凯恩斯的定义,有效需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有效需求不足使企业产品的销售量减少,企业库存逐渐增加。
这样企业不得不减少工时、降低产量,尽量维持生产的状况,以度过难关。
如果销售困难的局面不能扭转,那么企业将解雇工人,从而使失业工人人数增加。
同时,企业倒闭的数量也大大增加。
随着失业的增加和企业倒闭的增加,社会总产量大为下降。
凯恩斯进一步分析了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他认为有效需求不足存在着某种必然性。
这种必然性的根源在于人们的三大心理定律。
即消费倾向基本心理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
凯恩斯认为这三大心理定律会导致消费不足和投资支出不足。
一般而言,随着收入提高,消费支出也提高。
但是由于心理作用,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不断减少,这就使得消费倾向递减。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
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本人精心整理的文档,文档来自网络本人仅收藏整理如有错误还请自己查证!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第一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一、选择题1、D2、C3、A4、C5、B6、B7、A8、E9、C 10、B11、A 12、B 13、E 14、B 15、C16、C 17、A 18、C 19、E 20、C21、C 22、B 23、D 24、D 25、A26、B 27、A二、填空题1. 国民生产总值2. 资本消耗折旧3. 居民厂商政府国际市场4. 用物品和劳务来满足自己需要的行为5. 投资6. 储存不是用于目前消费的收入的行为7. 更新投资净投资8.居民的储蓄厂商的储蓄折旧费不分配的利润9. 增加值10.支出法三、名词解释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是以具有不变购买力的货币单位衡量的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通常是以现行货币单位来表现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但由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会抬高或降低物价因为会使货币的购买力随物价的波动而发生变化为了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般是以某一年为基期以该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然后用物价支书来矫正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而计算出实际国民生产总值2、当前收入中不用于消费的部分即收入减去消费如寸入银行的存款、购买的有价证券、保存在手中的货币等都称为储蓄储蓄包括政府机构储蓄、企业储蓄和个人及家庭储蓄三种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以国民原则来核算的国民收入它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N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它测度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的价值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而不是存量四、计算题(1)按收入法计算GNP得GN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100+10+30+30=170(2)按支出法计算GNP得GN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90+60+30+(60-70)=170(亿元)(3)所得税-转移支付=30-5=25(亿元)所以政府预算赤字=政府支出-政府收入=30-25=5(亿元)(4)家庭将收入分配为消费、储蓄或税收因此收入=消费+储蓄+(税收-转移支付)所以储蓄=收入-消费-(税收-转移支付)=170-90-25=55(亿元)或者由等式(投资-储蓄)+(政府支出-政府收入)+(出口-进口)=0得储蓄=(政府支出-政府收入)+(出口-进口)+投资=5+(60-70)+60=55(亿元)(5)净出口=出口-进口=60-70=-10(亿元)第二章国民收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入的均衡一、选择题1、D2、D3、B4、A5、A6、B7、D二、填空题1. 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2. 越大右上方3. 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4. 边际消费倾向5. 储蓄可支配收入6. 越多右上方7. 平均储蓄倾向8. 储蓄增量与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9. 同反10.自发投资三、名词解释1、消费函数现代西方经济学所谓的消费函数是指消费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但凯恩斯理论假定在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是消费的唯一的决定因素收入的变化决定消费的变化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收入和消费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2、储蓄函数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之一由于在研究国民收入决定时假定储蓄只受收入的影响故储蓄函数又可定义为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四、计算题(1)在C=120+0.75y中令C=1120得y=1333(2)从消费函数知MPC=0.75从而MPS=0.25(3)在C=120+0.75y中令y=3000得C=2370第三章国民收入的变化一、单项选择题1、B2、B3、C4、D5、A6、C7、D8、B9、B二、多项选择题1.AC三、填空题1. 消费支出投资政府支出出口2. 储蓄政府税收进口3. 投资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1/(1-MPC)4. 具有5. 越大6. 增加支出减少税收增加同量的支出和税收7. 1(1-MPC)MPC/(1-MPC)8. 平衡预算9. 为了达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总支出曲线向上移动的距离10. 为了消除通货膨胀总支出曲线向下移动的距离四、计算题1、(1)由Y=C+I0得Y=8000(亿元)从而C=6500(亿元)S=1500(亿元)I=1500(亿元)(2)因为△I=250(亿元)K=1/(1-MPC)=1/(1-0.75)=4所以△Y=K*△I=4*250=1000(亿元)于是在新的均衡下收入为8000+1000=9000(亿元)相应地C=7250(亿元)S=1750(亿元)(3)若消费函数斜率增大即MPC增大则乘数亦增大反之相反2、(1)可支配收入:Yd=Y-Tn=Y-50消费C=30+0.8(Y-50)=30+0.8Y-40=0.8Y-10均衡收入:Y=C+I+G=0.8Y-10+60+50+50-0.05Y=0.75Y+150得Y=150/0.25 =600......均衡收入(2)净出口余额:NX=50-0.05Y =50-0.05×600=20(3)KI=1/(1-0.8+0.05)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4(4)投资从60增加到70时Y=C+I+G+NX=0.8Y-10+70+50+50-0.05Y=0.75Y+160 160得Y =150/0.25 =640......均衡收入净出口余额:NX=50-0.05Y=50-0.05×640=50-32=18(5)当净出口函数从NX=50-0.05Y变为X=40-0.05Y时的均衡收入:Y=C+I+G+X=0.8Y-10+60+50+40-0.05Y=0.75Y+140得Y=140/0.25 =560......均衡收入净出口余额NX=40-0.05Y=40-0.05×560=40-28=12(6)自发投资增加10使均衡收入增加40(640-600=40)自发净出口减少10(从NX=50-0.05Y变为NX=40-0.05Y)使均衡收入减少额也是40(600-560=40)然而自发净出口变化对净出口余额的影响更大一些自发投资增加10时净出口余额只减少2(20-18=2)而自发净出口减少10时净出口余额减少8(20-12=8)五、论述题乘数也叫倍数宏观经济学中所运用的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函数中由于某个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化投资乘数是指投资量变化数与国民收入变化数的比率它表明投资的变动将会引起国民收入若干倍的变动投资之所以具有乘数作用是因为各经济部门是相互关联的某一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增加其他部门的投资与收入最终使国民收入成倍增长发挥投资乘数作用有三个前提条件:(1)在消费函数或储蓄函数为即定的条件下一定的投资可以引起收入的某种程度的增加即投资的乘数作用可以相当顺利地发挥出来(2)要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可以被利用(3)要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可以被利用第四章宏观财政政策一、单项选择题1、A2、D3、C4、A5、B6、B7、A8、A9、B 10、A二、填空题1. 通货紧缩通货膨胀2. 财政支出财政收入3. 政府通过改变支出来影响国民收入水平4. 财政收入政策5. 累进的税收制度福利社会支出制度厂商和居民的储蓄6. 增加抑制减少阻碍7. 增加扩张减少收缩8. 直接税间接税公司收入税9. 赤字10. 当政府用增税的方法来偿还债务时人们为了逃避高税率而减少工作时间第五章货币的需求和供给一、填空题1. 人们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2. 交换媒介计算单位价值储蓄延期支付的手段3. 把货币留在手中的偏好4. 交易预防投机交易余额预防余额投机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余额5. 国民收入利息率6. 作为货币单位的基础的商品7. 货币供给量8. 纸币硬币9. 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10. 通货活期存款M1-A 可转让的提款单ATS第六章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一、填空题1.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2. 货币需求量利息率右下方3. 垂直4. 利息率5. 向右下降6. 投资支出利息率右下方7. 货币需求量对利息率变化反映的敏感程度8. 投资的利息弹性9. 货币数量的增加已不能降低利息率10. 价格水平货币数量二、单项选择题1、B2、C3、A4、D5、B6、D7、A8、D9、C第七章宏观货币政策一、单项选择题1、D2、B3、D4、C5、D6、A7、A8、C二、多项选择题1、ABC2、AC三、简答题1、中央银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是:公开市场活动准备金要求以及贴现率2、中央银行的两种主要负债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在流通中的通币以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3、持有货币的三种主要动机是:交易动机预防动机以及投机动机4、有许多货币的组成部分并不支付利息例如通货和活期存款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持有货币没有支付利息但放弃了用于其他金融资产时所能得到的利息收入当利息上升时持有货币的成本就增加了因此人们就要减少自己的货币持有量并用货币去购买其它金融资产以便获得更高的利率四、计算题(1)货币乘数时货币供给量(M)与货币基础(MB)的比率:mm=M/MB=5000亿/2022年亿=2.5(2)可以计算a=C/D,b=R/D并用第一题的公式计算货币乘数:a=C/D=1000亿/5000亿=0.2b=R/D=500亿/5000亿=0.1mm= 1+a/a+b = 1+0.2/0.2+0.1 = 1.2/0.3 = 4(3)题中已经给出b=R/D=0.1,但仍需计算a=C/D.从题中可以知道C的值但不知道D的值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b和R计算出D=R/b因此D=R/b=500亿/0.1=5000亿a=C/D=1500/5000=0.3mm=1+a/a+b=1+0.3/0.3+0.1=1.3/0.4=3第八章国民收入和货币的均衡一、单项选择题1、A2、A3、B4、C5、A6、A7、C8、D9、C二、多项选择题1、ABD三、名词解释:1、IS曲线--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在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I(r)=S(Y)它的斜率为负这表明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一般来说在产品市场上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位于IS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只位于IS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2、LM曲线--表示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M/P=ky-hr 它的斜率为正这表明LM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一般说来在货币市场上位于LM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LM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3、凯恩斯陷阱--又称流动偏好陷阱或流动性陷阱指由于流动偏好的作用利息不再随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而降低的情况西方经济学认为利息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偏好的报酬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货币的供求流动偏好代表了货币的需求货币数量代表了货币的供给货币数量的多少由中央银行的政策决定货币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利息率但是由于流动偏好的作用低于这一点人们就不肯储蓄宁肯把货币保留在手中四、简答题1、计划的总支出是包括自发支出与引致支出在IS-LM模型分析中自发支出取决于利率引致支出取决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所以只有当利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某一特定值的结合时所决定的计划的总支出才能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相等从而实现物品市场的均衡2、极端的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当存在流动性陷阱时人们在即定的利率时愿意持有任何数量的货币所以LM曲线为一条水平线自发支出的增加使IS曲线向右方移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而利率不变由于财政政策所引起的自发支出增加不会引起利率上升所以也就没有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作用最大而且流动陷阱的情况在现实中是存在的第九章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均衡一、单项选择题1、B2、A3、A4、B5、B6、C7、C8、A9、D第十章失业和通货膨胀一、单项选择题1、A2、B3、B4、B5、B6、D7、B二、多项选择题1、ACE2、ABC3、AC4、AB三、简答题:滞胀(或译停止膨胀)就是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停滞(不增长甚至下降)与通货膨胀率加剧并存的状况第十一章经济周期一、单项选择题1、C2、B3、B4、B5、A6、A7、C8、A9、A第十二、十三章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一、单项选择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题1、B2、A3、C4、C5、B6、B7、A8、C9、C 10、A11、D 12、C 13、D 14、A 15、B16、A 17、B 18、D二、简答题1、人均生产函数表明了在技术为既定的情况下人均产量如何随人均存量增加而增加如果资本积累率提高那么人均资本存量也就更迅速地提高这就意味着人均产量迅速增长即更高的增长率可以用沿着人均生产函数的变动来说明这一点2、有几种方法可以克服经济增长的障碍其中已被证明最成功的一种是较为自由的国际贸易的扩大香港、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通过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迅速地增加了人均收入获得国际贸易的好处3、在哈罗德- 多马模型G= S/V 中V=4G=7%从而S=G?V=7%×4=28%三、论述题1、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美国经济学家多马把凯恩斯理论的短期比较静态分析扩展为长期动态分析在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增长模型由于二者基本内容大致相同通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1)哈罗德模型哈罗德指出凯恩斯收入均衡论的局限性认为要保证经济长期均衡增长必须要求投资保持一定的增长率为分析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均衡条件哈罗德建立了经济增长模型假设条件有:①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不用于消费部分都用于投资②储蓄倾向不变储蓄由收入水平决定③社会生产中只有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两种要素的比例不变而且每单位产品消耗的生产要素也不变④技术水平不变边际资本系数等于平均资本系数即资本产量比率不变⑤资本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递减(2)多马模型投资两重性:一方面投资增加有效需求和国民收入即扩大了需求另一方面投资还增加了资本存量和生产能力即扩大了供给多马认为:通过增加投资解决失业问题就必须在下一时期增加更多的支出(需求)才能保证新增加的资本存量及其潜在的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3)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理论观点把哈罗德-模型和多马模型合在一起从哈罗德-多马模型出发可得出以下三个观点①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当一定得合意储蓄率与合意得资本-产量比率决定的经济增长率是有保障的增长率时社会经济就能够实现稳定增长②短期经济波动的原因如果实际增长率与有保障的增长率不相等就会引起经济波动实际增长率和有保证的增长率一致是很少见的、偶然的所以社会经济必然要出现波动在收缩和扩张的交替中发展③经济长期波动的原因有保证的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变化成为经济社会长期波动的原因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4)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理论它不仅在理论上是投资等于储蓄这一公式的长期化与动态化而且在分析中也沿用了凯恩斯主义的某些脱离现实的抽象心理概念例如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的有保证的增长率是资本家感到满意并准备继续下去的增长率这里所强调的仍然是资本家的心理预测即凯恩斯所说的资本边际效率这样就和凯恩斯同样把资本家的乐观或悲观的情绪扩大为决定经济发展的因素哈罗德-多马模型关于短期与长期经济波动的分析和其他经济周期理论一样否认了波动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用一些抽象的技术经济关系来说明经济波动的产生哈罗德虽然也承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波动的必然性但他仍然相信资本主义是可以实现稳定的长期增长的他的整个分析正是为实现这种稳定增长而出谋划策当然对哈罗德-多马模型如果加以改造或使用不同的解释也可以为我们所借鉴例如把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储蓄率(s)解释为积累率把产量-资本之比(1/c)解释为投资的经济效果即每单位增加的可以造成的产量的增加那么该模型的公式即可变为国民收入增长率=积累率×投资的经济效果或G= s 1/c式中:投资的经济效果为资本-产出之比的倒数至少在理论上它的数值式可能被事先估算出来的在已知投资经济效果的情况下哈罗德-多马模型可以被认为是表明国民收入增长率和积累率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公式。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导论1.(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
其核心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和就业理论。
(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总体经济问题,它涉及经济中商品与劳务的总产出及其增长速度、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程度、经济衰退及其原因、国际收支状况及汇率的变动等。
2.(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①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
宏观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②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
宏观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③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宏观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④基本假设不同。
微观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在给定的价格P之下,市场上的意愿供给等于意愿需求,达到均衡状态)、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宏观则是既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⑤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
宏观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①微观经济分析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离开了微观分析这一基础,宏观分析将成为空中楼阁。
②从根本目标上看,宏观经济分析与微观经济分析也是一致的。
③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虽然分析的侧重点不同,但二者是不能分开的。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1.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如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
2. 为什么要学习宏观经济学?学习宏观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整体经济的运行状况,把握宏观经济走势,预测经济发展方向。
只有了解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制定经济政策,为经济增长提供指导。
3.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经济长期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循环波动理论:研究经济短期内部波动的原因和机制。
•金融与货币理论:研究货币供给、利率、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政府财政与货币政策:研究政府如何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影响经济运行。
•国际经济关系:研究不同国家经济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4. 影响宏观经济的因素有哪些?宏观经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政府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影响经济运行。
•货币政策:央行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给来影响经济。
•外部需求: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
•人口变化: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对经济有影响。
•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升起重要作用。
5. 宏观经济政策有哪些?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影响经济的工具和手段。
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和调整税收来影响经济。
•货币政策: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给和利率来影响经济。
•就业政策:通过刺激就业来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失业率。
•经济结构调整政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扶持特定行业来促进经济发展。
6. 宏观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有哪些?宏观经济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政府决策:政府根据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结果制定经济政策。
•企业决策:企业根据宏观经济环境来制定经营策略。
•投资决策:个人和机构根据宏观经济状况来决定投资方向。
•货币政策制定:央行根据宏观经济情况来制定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问题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经济中的总体现象和经济运行的规律,包括国民经济的总体规模、增长速度、物价水平、就业水平、物资供求关系等。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系统,即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
问题2:GDP的定义是什么?它的计算方法有哪些?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它可以通过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进行计算。
•产出法:根据产品的产出量和售价来计算GDP。
主要包括产业增加值、商品增值税和净关税三个部分。
产业增加值是国内企业生产商品和服务所增加的价值,商品增值税是销售商品过程中增加的税费,净关税是进口商品关税减去出口商品的关税。
•收入法:根据国民收入的构成来计算GDP。
主要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等因素。
•支出法:通过对整体需求的衡量来计算GDP。
主要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部分。
问题3:什么是通货膨胀?它有哪些影响因素?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导致货币价值的贬值,影响经济体制和社会生活的稳定。
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包括: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需求过高导致价格上涨。
当居民收入增加,需求上升,商品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会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成本上升导致价格上涨。
生产成本的上升,如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将推动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3.货币发行过多:当国家通过货币发行扩大经济增长,而没有相应的经济增长,会导致货币供应过剩,从而出现通货膨胀。
4.供给不足:当出现自然灾害、生产能力下降或政策限制等因素,会导致供给不足,进而推动商品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问题4:什么是经济增长?有哪些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经济总量的扩大。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陈有禄版
第二章二、CDABD BACDB ABA(4.61%)DB CDDBA三、2. 对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有影响。
首先,社会保险税只是收入二次分配的一种方式,因此对GDP没有影响。
根据计算公式,NDP和NI同样不受影响。
只有计算个人收入时需要扣减社会保险税,因此个人收入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随之减少。
3. 两国GDP总和将增加。
因为计算GDP时,净出口为出口减进口的净差项,但两国合并后,成为了地区之间的贸易,无论进口还是出口都成为最终产品支出的一部分,全部计入GDP,因此GDP总和增加。
5. 此时房租算入GDP。
在目前的GDP核算中,以等效租金的方式计入GDP。
(eg. 你购买房屋和出租房屋都计入房地产业的增加值,但不是将购买的50万元全部计入GDP,而只是房屋交易过程中支付的中介服务费中的一部分计入GDP,如,交易的税金、支付的劳务费等,而房屋本身的价值(50万元)应计入建筑业增加值,但也不是全部50万元,应扣除建造房屋所投入的原材料、广告费等中间投入。
至于居民的自有住房,不管是否出租,在我国都计算增加值,计算的方法,有出租的按租金中扣除必要的投入(水电、维修等费用)计算。
无出租的,要计算虚拟增加值,计算的方法是按房屋造价成本(如50万元)的虚拟折旧率(如4%,即假设该房屋使用寿命为20年)提取,及每年的增加值=50*4%=2万元。
6. 这个说法错误。
净投资=总投资-重置投资。
总投资为当年新增的设备或厂房等资本品,重置投资为当年消耗的资本品,若当年新增量不足以弥补当年消耗量,则净投资为负数。
四、1.(1)(5000-3000)+(500-200)+(6000-2000)=2000+300+4000=6300(2)最终产品法:2800+500+3000=6300 (3)NI=GDP-折旧=6300-500=5800 (4)GDP=6300+(出口-进口)=6300+(1500-1000)=6800贸易差额=(出口-进口)=(1500-1000)=5002. (1)收入法=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减津贴=100+10+30+20+10=170(2)支出法=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出口额-进口额)=90+60+30+(60-70)=170(3)政府预算赤字=所得税-政府的转移支付-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30-5-30=-5 (4)储蓄额=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支出-(所得税-政府的转移支付)=170-90-(30-5)=55 (5)进出口盈亏=出口-进口=60-70=-103. 先算GDP。
宏观经济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课后习题答案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总体行为和总体经济变量的学科,它涉及到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指标。
以下是一些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的答案,供参考:问题1: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答案: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规模和经济活动水平的重要指标。
问题2:通货膨胀是什么?答案:通货膨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货币购买力下降,商品和服务价格普遍上升的经济现象。
通常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来衡量。
问题3:什么是失业率?答案:失业率是指劳动力市场中,愿意工作但未能找到工作的人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
问题4:经济增长率如何计算?答案:经济增长率通常通过计算两个时期GDP的百分比变化来确定。
公式为:经济增长率 = [(GDPt - GDPt-1) / GDPt-1] * 100%,其中GDPt是当前时期的GDP,GDPt-1是前一时期的GDP。
问题5:什么是财政政策?答案: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政府支出和其他财政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它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问题6:货币政策的目的是什么?答案:货币政策的目的是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实现价格稳定、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
问题7:什么是经济周期?答案: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期内经历的扩张、顶峰、收缩和谷底的循环过程。
它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波动性。
问题8:什么是货币乘数?答案:货币乘数是指银行系统在存款准备金率约束下,将初始存款放大为货币供应量的能力。
它反映了银行信贷创造过程的放大效应。
问题9:什么是贸易平衡?答案:贸易平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的差额。
如果出口大于进口,称为贸易顺差;如果进口大于出口,称为贸易逆差。
问题10:什么是资本流动?答案:资本流动是指资金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转移,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等。
宏观经济学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22章一、a.属于微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个人和单个企业的行为。
b.属于宏观经济学,因为其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经济变化对社会总体的影响。
c.属于微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霜冻对单个市场的影响。
d.属于微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单个企业工会对工资的影响。
e.属于宏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汇率变动对整个国家出口的影响。
f.属于宏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国家两个整体衡量指标之间的关系。
二、答:这是一个关于节俭悖论的问题。
对于个人来说,当储蓄增加,个人的财富就会增多,这将会为将来的消费提供更高的水平,所以个人能在未来有更多的消费;而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来讲,当每个人增加储蓄的时候,就会导致国家的整体消费支出水平下降,从而使得企业不得不因为投资的减少而裁剪员工,最终导致个人收入进一步下降,消费者降低当前消费。
三、a.不一致。
凯恩斯在其《通论》中主张政府应该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干预措施来解决经济低迷。
b.大萧条这场巨大的灾难推翻了经济学家之前认为经济可以自我管理的观念,由凯恩斯提出了政府应该对经济进行干预管理的观念。
c.2001年政策制定着使用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共同作用去刺激经济,使经济尽快走出低迷。
如果他们想大萧条时的政策制定者一样对经济放任其自我管理和调节的话,这张衰退势必会持续更长的时间,经济也会萎缩的更厉害。
四、答:在美国,拥有独立的专家小组来识别经济衰退,他们通过研究一系列的指标,主要包括就业和生产率等经济指标来确定一个衰退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而在其他国家,经济学家采用的规则是在整个经济产出中至少有连续两个季度的明显萎缩即为经济衰退。
五、略(自己根据自己当时的时间查询和比较)六、A.两国的经济周期具有相似性。
英国大约在1990-1994年处于经济衰退期,而在1994-2002年处于经济扩张期;日本大约在1997年之前都处于扩张期,在1997-2003年处于经济衰退期。
虽然日本的经济周期略滞后于英国,但两国的整体趋势是趋同的。
宏观经济学23-26章课后练习答案
第八篇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二十三章一国收入的衡量复习题1.解释为什么一个经济的收入必定等于其支出?答: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因为每一次交易都有两方:买者和卖者。
一个买者的1美元支出是另一个卖者的1美元收入。
因此,交易对经济的收入和支出作出了相同的贡献。
由于GDP既衡量总收入又衡量总支出,因而无论作为总收入来衡量还是作为总支出来衡量,GDP都相等。
2.生产一辆经济型轿车或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哪一个对GDP 的贡献更大?为什么?答: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的贡献大。
因为GDP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由于市场价格衡量人们愿意为各种不同物品支付的量,所以市场价格反映了这些物品的市场价值。
由于一辆豪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所以一辆豪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因而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的贡献更大。
3.农民以2美元的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
面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面包以3美元的价格出售。
这些交易对GDP的贡献是多少呢?答:对GDP的贡献是3美元。
GDP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因为中间物品的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物品的价格中了。
4.许多年以前佩吉为了收集唱片而花了500美元。
今天她在旧货销售时把她收集的物品卖了100美元。
这种销售如何影响现期GDP?答:现期GDP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
因而这种销售不影响现期GDP。
5.列出GDP的四个组成部分。
各举一个例子。
答:GDP等于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消费是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汤姆一家人在麦当劳吃午餐。
投资是资本设备、存货、新住房和建筑物的购买,如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一个汽车厂。
政府购买包括地方政府、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海军购买了一艘潜艇。
净出口等于外国人购买国内生产的物品(出口)减国内购买的外国物品(进口)。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1~9)
第一章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答: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即以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财政与金融、经济增长等等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在于:a研究对象不同;宏观的研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微观研究的是个体经济行为。
b研究主题不同:宏观是资源利用以至充分就业;微观是资源配置最终到效用最大化。
c中心理论不同:宏观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微观是价格理论。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答:(1)三市场划分: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的所有市场综合为三个市场: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市场,以及要素市场。
(2)行为主体的划分:宏观经济学将行为主体主要分为:家庭、企业和政府。
(3)总量分析方法。
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家庭和企业并不是作为分散决策的个体单位选择存在,而是最为一个统一的行动的总体存在。
宏观经济学把家庭和企业作为个别的选者行为加总,研究他们总体的选择行为,这就是总量分析。
(4)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
宏观经济学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基础上4、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治理对象是什么?答: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治理对象是:失业和通货膨胀。
失业为实际变量,通货膨胀为名义变量。
5、什么是GDP和GNP?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什么地方?答:GDP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GNP是指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两者的差别:(1)GDP是个地域概念而GNP是个国民概念;(2)GNP衡量的是一国公民的总收入,而不管其收入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获取的;GDP衡量的是一国国境内所有产出的总价值,而不管其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
第二章1、试述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二章习题集答案本章习题一、名词解释题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名义GDP、实际GDP、GDP折算指数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产品中不属于中间产品的是()A. 某造船厂购进的钢材B. 某造船厂购进的厂房C. 某面包店购进的面粉D. 某服装厂购进的棉布2.在一个四部门经济模型中,GNP=()。
A. 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B. 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C. 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D. 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3.下列各项中,属于要素收入的是()A. 企业间接税B. 政府的农产品补贴C. 股票分红D. 公司对希望工程捐款4.已知某国的资本存量年初为2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5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为3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 50亿美元和20亿美元B. 250亿美元和220亿美元C. 50亿美元和30亿美元D. 150亿美元和170亿美元5.已知在第一年名义GNP为500,如到第六年GNP核价指数增加一倍,实际产出上升40%,则第六年的名义GNP为()。
A. 2000B. 1400C. 1000D. 750三、判断题1.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不应计入GNP。
()2.在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政府为公务人员加薪,应视为政府购买。
()3.用收入法计算的GNP中包括折旧,但折旧不属于要素收入。
()4.房主把房屋出租所获得的租金和自己居住所形成的虚拟租金均应计入GNP。
()5.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GDP上升幅度超过价格上升的幅度,则实际GDP下降。
()四、简答题1.简述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
2.简述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
3.简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五、计算题1.假设GNP为5000,DPI为4100,政府预算赤字为200,消费为300,外贸赤字为100(单位10亿美元)。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共10篇)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共10篇)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一): 宏观经济学习题3 ,请大家帮忙做做!非常感谢!5、假设在两部门经济中,C=50+0.8Y,I=50。
(C为消费,I为投资)• (1)求均衡的国民收入Y、C、S分别为多少(2)投资乘数是多少• (3)如果投资增加20(即△I=20),国民收入将如何变化若充分就业的YF=800,经济存在紧缩还是膨胀其缺口是多少6、假如某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恒等于1/2,他的收支平衡点是8000美元,若他的收入为1万美元,试计算:他的消费和储蓄各为多少?7、假设经济模型为:C=20+0.75(Y-T);I=380;G=400;T=0.20Y;Y=C+I+G。
• (1)计算边际消费倾向。
(2)计算均衡的收入水平。
• (3)在均衡的收入水平下,政府预算盈余为多少?1 Y=C+I=0.8Y+50+50=0.8Y+100 ,Y=500,I=50,C=450,ki=1/(1-0.8)=5I增加20,Y增加100,紧缩,缺口800-500=3002 边际消费倾向1/2设消费函数c=a+0.5y收支平衡点80008000=a+4000,a=4000c=4000+0.5yy=10000,c=9000,s=10003 dc/dy=0.75*0.8=0.6y=c+i+g=20+0.75(y-0.2y)+380+400=0.6y+800,y=2023预算盈余bs=t-g=400-400=0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二): 宏观经济学习题:当政府通过提高税收来增加政府支出时的挤出效应是指:A.刺激了消费和储蓄,实际利率上升,投资下降B.抑制了消费和储蓄,实际利率下降,投资下降C.抑制了消费和储蓄,实际利率上升,投资上升D.抑制了消费和储蓄,实际利率下降,投资上升E.抑制了消费和储蓄,实际利率上升,投资下降帮帮忙啊~说明理由~分不多~麻烦了Y=C+G+I~G增加的挤出效应是C I减少因为y=c-s 税收增加后Y=C(1+T)100%-S(1+T)100%即储蓄消费同时下降.因为S=I 投资下降了当然利率就上升了所以答案是E楼下的对投资和消费的说明正确,但利率问题错了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三): 求解一道宏观经济学习题……已知C=200+0.25Yd,I=150+0.25Y-1000R,G=250,T=200,(L/P)^d=2Y-8000R,M/P=1600.试求:IS曲线方程LM曲线方程均衡的实际国民收入均衡利率水平均衡水平时的C和I,并将C、I和G相加来检验均衡的实际国民收入Y.【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IS曲线:y=c+i+t=200+0.25(y-t)+150+0.25y-1000r+200,t=200LM曲线:2y-8000r=1600自己化简方程,然后两方程联立,解得y,r.分别代入就好了···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四): 宏观经济学习题在某国,自发消费支出是5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是0.8.投资是3000亿美元,政府购买是2500亿美元,税收T=3000+0.1Y(亿美元,假定没有转移支付等项,税收为净税收),出口为100亿美元,进口M=0.12Y.1.消费函数是什么2.总支出曲线的方程式是什么3.均衡支出是多少4.政府购买乘数是多少消费函数C=500+0.8*(Y-3000-0.1Y)自己化简就行了总支出 AE=Y=C+I+GP+(出口-进口) Y就是NI国名收入 C用第一题的式子带入 GP是政府购买带进去就行了均衡支出就是吧y求出来就行了政府购买乘数与税收乘数相差一个负号购买乘数是正的税收乘数=-MPC*MULT MULT=1/(1-MPC)算出来的是负的把符号除了就是购买乘数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五): 一道宏观经济学的习题,求答案及解析7、将一国经济中所有市场交易的货币价值进行加总a、会得到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资源的市场价值b、所获得的数值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GDP的值c、会得到经济中的新增价值总和d、会得到国内生产总值`b 正确市场交易的可能有中间产品,如此中间产品加上最终产品,则重复计算的结果大于GDP;不在国内市场交易,出口销往国外的漏算,则计算结果会小于gdp;如果重复的和漏算的正好相等,则结果可能等于gdp。
《宏观经济学》教材--书后习题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教材:书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何为GDP?如何理解GDP?答案要点: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对于GDP的理解,以下几点要注意:(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为了解决经济中不同产品和服务的实物量一般不能加总的问题,人们转而研究它们的货币价值,这就意味着,GDP一般是用某种货币单位来表示的。
(2)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
最终产品和服务是指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那些产品和服务,而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指由一家企业生产来被另一家企业当作投入品的那些服务和产品。
(3)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在指定的国家和地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才被计算到该国或该地区的GDP中。
(4)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这意味着GDP属于流量,而不是存量。
2.说明核算GDP的支出法。
答案要点:支出法核算GDP的基本依据是:对于整个经济体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具体说来,该方法将一国经济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划分为了四个部门,即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际部门。
对家庭部门而言,其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称为消费支出,用字母C表示;对企业部门而言,其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用字母I表示;对政府部门而言,将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用字母G表示;对于国际部门,引入净出口NX来衡量其支出,净出口被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
将上述四部门支出项目加总,用Y表示GDP,则支出法核算GDP 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为:Y=C+I+G+NX。
3.说明GDP这一指标的缺陷。
答案要点:(1)GDP并不能反映经济中的收入分配状况。
GDP 高低或人均GDP高低并不能说明一个经济体中的收入分配状况是否理想或良好。
(2)由于GDP只涉及与市场活动有关的那些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因此它忽略了家庭劳动和地下经济因素。
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章 课后练习 参考答案word精品文档7页
第十六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 P482-483 ) 1.3)政府的财政政策有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收入政策比如税收政策通过影响可支配收入进而影响消费,最终传导到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2.2)假如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由于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当国民收入提高后,政府税收会自动增加(因为所得税通常是比例税或累进税)。
3.1)扩张性财政政策比如减税、增加政府购买支出或增加转移支付等,会使总需求和国民收入增加,有助于缓和经济萧条,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通常导致财政赤字,这无疑增加了政府的债务。
4.2)商业银行吸收存款以后,通常是尽可能地把它们贷出去,以获得最大的利润,但如果贷款风险太大,找不到合适的贷款对象或投资机会,宁可持有较多的超额储备也不愿意贷出去,即出现“惜贷”现象,这通常发生在经济不景气的萧条或衰退时期。
商业银行不会是在没有好的贷款对象或投资机会之前,就向中央银行申请过多的贴现,而是预计有好的贷款或投资机会而手中的储备不足又没有其他更好的借款可能时,才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
所以商业银行有超额储备的主要原因既不是吸收的存款过多,也不是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更可能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贷款对象或投资机会。
5.2)这里的准备金应该是指超额准备金。
市场利率提高后,从银行的角度来说,因为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增大了,所以当然希望减少超额准备金,尽可能地把它们贷放出去。
从企业和消费者的角度来说,通常市场利率提高对应经济过热时期,此时投资的预期收益率也在上升,商品的价格也在上升,投资和消费的需求比较旺盛,政府希望通过提高利率来抑制过热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进而压低过度的总需求。
所以市场利率提高后,投资和消费是否会减少,取决于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和商品价格的上升幅度是否大于利率的提高幅度,如果前者大于后者,那么投资和消费不会减少,企业和消费者仍然愿意增加贷款,如果前者小于后者,那么利率的提高就会抑制一部分投资和消费需求。
宏观经济资料学的课后答案(DOC 37页)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课后答案复习题1、由于整个经济的事件产生于许多家庭与许多企业的相互作用,所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必然是相互关联的。
当我们研究整个经济时,我们必须考虑个别经济行为者的决策。
由于总量只是描述许多个别决策的变量的总和,所以宏观经济理论必然依靠微观经济基础。
2、经济学家是用模型来解释世界,但一个经济学家的模型往往是由符号和方程式构成。
经济学家建立模型有助于解释GDP、通货膨胀和失业这类经济变量。
这些模型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们有助于我们略去无关的细节而更加明确地集中于重要的联系上。
模型有两种变量: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一个模型的目的是说明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内生变量。
3、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一种物品或劳务的价格迅速变动使得供给量与需求量平衡,即市场走向供求均衡。
这种假设称为市场出清。
在回答大多数问题时,经济学家用市场出清模型。
持续市场出清的假设并不完全现实。
市场要持续出清,价格就必须对供求变动作出迅速调整。
但是,实际上许多工资和价格调整缓慢。
虽然市场出清模型假设所有工资和价格都是有伸缩性的,但在现实世界中一些工资和价格是粘性的。
明显的价格粘性并不一定使市场出清模型无用。
首先价格并不总是呆滞的,最终价格要根据供求的变动而调整。
市场出清模型并不能描述每一种情况下的经济,但描述了经济缓慢地趋近了均衡。
价格的伸缩性对研究我们在几十年中所观察到的实际GDP增长这类长期问题是一个好的假设。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数据复习题1、GDP既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收入,又衡量对经济物品与劳务的总支出。
GDP能同时衡量这两件事,是因为这两个量实际上是相同的:对整个经济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这个事实又来自于一个更有基本的事实:由于每一次交易都有一个买者和一个卖者,所以,一个买者支出的每一美元必然成为一个卖者的一美元收入。
2、CPI衡量经济中物价总水平。
它表示相对于某个基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价格的同样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现期价格。
3、劳工统计局把经济中每个人分为三种类型:就业、失业以及不属于劳动力。
宏观经济学第二十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第二十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 P579-580)1.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这里的产量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表示成人均产量。
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度量。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与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
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
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质〞的概念。
〔参看课本P547-548〕2.关于经济增长的源泉,宏观经济学通常借助于生产函数来研究。
宏观生产函数把一个经济中的产出与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技术水平联系在一起。
设宏观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Y=A(N,K) 〔1〕式中,Y、N和K分别为总产出、劳动量和资本量,A为技术水平,由〔1〕可得到经济增长率的分解式,即:GY=GA+αGN+βGK (2)式中,GY为产出的增长率;GA为技术进步增长率;GN和G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
α和β为参数,它们分别是劳动份额和资本份额。
从增长率分解式可知,产出的增加可以由三种力量(或因素)来解释,即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
换句话说,经济增长的源泉可被归结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以与技术进步。
除此之外,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源泉或因素还有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本。
3.不存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为:△k=sy-(n+δ)k 其中k为人均资本,y为人均产量,s为储蓄率,n为人口增长率,δ为折旧率。
上述关系式表明,人均资本的增加等于人均储蓄sy减去(n+δ)两项。
(n+δ)两项可以这样来理解:劳动力的增长率为n,一定量的人均储蓄必须用于装备新工人,使每个工人〔包括原来的和新增加的〕占有的资本为k,这一用途的储蓄为nk。
另一方面,一定量的人均储蓄必须用于替换折旧资本,这一用途的人均储蓄为δk。
总计为(n十δ)k的人均储蓄被称为资本的广化。
人均储蓄超过(n+δ)k的部分则导致了人均资本k的上升,即△k>0,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第二章二、CDABD BACDB ABA(4.61%)DB CDDBA三、2. 对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有影响。
首先,社会保险税只是收入二次分配的一种方式,因此对GDP没有影响。
根据计算公式,NDP和NI同样不受影响。
只有计算个人收入时需要扣减社会保险税,因此个人收入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随之减少。
3. 两国GDP总和将增加。
因为计算GDP时,净出口为出口减进口的净差项,但两国合并后,成为了地区之间的贸易,无论进口还是出口都成为最终产品支出的一部分,全部计入GDP,因此GDP总和增加。
5. 此时房租算入GDP。
在目前的GDP核算中,以等效租金的方式计入GDP。
(eg. 你购买房屋和出租房屋都计入房地产业的增加值,但不是将购买的50万元全部计入GDP,而只是房屋交易过程中支付的中介服务费中的一部分计入GDP,如,交易的税金、支付的劳务费等,而房屋本身的价值(50万元)应计入建筑业增加值,但也不是全部50万元,应扣除建造房屋所投入的原材料、广告费等中间投入。
至于居民的自有住房,不管是否出租,在我国都计算增加值,计算的方法,有出租的按租金中扣除必要的投入(水电、维修等费用)计算。
无出租的,要计算虚拟增加值,计算的方法是按房屋造价成本(如50万元)的虚拟折旧率(如4%,即假设该房屋使用寿命为20年)提取,及每年的增加值=50*4%=2万元。
6. 这个说法错误。
净投资=总投资-重置投资。
总投资为当年新增的设备或厂房等资本品,重置投资为当年消耗的资本品,若当年新增量不足以弥补当年消耗量,则净投资为负数。
四、1.(1)(5000-3000)+(500-200)+(6000-2000)=2000+300+4000=6300 (2)最终产品法:2800+500+3000=6300 (3)NI=GDP-折旧=6300-500=5800 (4)GDP=6300+(出口-进口)=6300+(1500-1000)=6800 贸易差额=(出口-进口)=(1500-1000)=5002. (1)收入法=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减津贴=100+10+30+20+10=170 (2)支出法=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出口额-进口额)=90+60+30+(60-70)=170(3)政府预算赤字=所得税-政府的转移支付-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30-5-30=-5 (4)储蓄额=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支出-(所得税-政府的转移支付)=170-90-(30-5)=55 (5)进出口盈亏=出口-进口=60-70=-103. 先算GDP。
(1)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2716.7-266.3=2450.4 (2)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折旧)=3073.1-356.4=2716.7 (3)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资本消耗补偿+雇员酬金+企业支付的利息+间接税+各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3073.1 (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红利+政府支付的利息+政府转移支付=2450.4-164.8-253+66.4+105.1+347.5=2551.6 (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2551.6-402.1=2149.5 (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消费支出=2149.5-1991.9=157.6 4. (1)GDP(2000)=100*1000+200*4+500*0.2=100900 GDP(2006)=110*1050+200*6+450*0.5=116925 (2) RGDP(2000)=100900 RGDP(2006)=110*1000+200*4+450*0.2=110890变化率=[RGDP(2006)-RGDP(2000)]/RGDP(2000)=(110890-100900)/100900=9.9% 5.(1)GDP(1990)=922.5; GDP(1992)=1245.5 (2)RGDP(1992)=1110 (3)GDP价格指数=GDP(1992) /RGDP(1992)=1.1221;价格上升了12.21%第三章二、CDDCA BDABA DCCAB 略BCCC三、1. 均衡产出水平上,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计划存货投资不然。
2. 边际消费倾向根据定义总是大于零小于1,而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1,等于1,小于1. 3. 由于富有者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贫穷者边际消费倾向较高。
因此收入从富有者转移到贫穷者后,后者消费的增加大于前者消费的减少,总消费增加,总需求增加,均衡收入增加。
4. 根据凯恩斯主义观点,储蓄增加则消费减少,均衡收入下降。
5. 税收与转移支付通过影响消费来影响总支出,政府购买直接影响总支出。
6. 消费增加,使本期GDP增加,因而下一期消费得以增加,下一期GDP增加。
这就是乘数效应。
7节俭对经济不利论点讨论. (1)根据凯恩斯理论,是正确的。
因为增加储蓄的行为减少了当期消费,减少国民收入,在经济萧条期将使情况恶化。
但是凯恩斯只注重短期分析,因此这个说法在短期中是正确的。
(2)从我国现实出发,上述说法不一定正确。
因为我国经济发展要看长期的持续性。
长期看来,储蓄若能转化为投资,将使短期收入的减少在长期(以后各期)得以弥补,并成为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
四、1. y=c+i=120+0.8y+80, 则均衡收入为1000,消费为920,储蓄为80. 2. (1)ki=1/(1-b)=10; y=c+i,得到y=1800; (2) s=y-c=-100+0.1y; 均衡时s=i=80 (3)供给过剩=实际产出-均衡产出(即总需求)=2250-1800=450 (4)此时均衡产出公式仍然为y=c+i=100+0.9y+30+0.05y,则均衡产出y=2600,增加了800 3. (1)i=s,同时yd=y-ta+tr,即50=-100+0.2(y-250+62.5),求得y=1000; (2)ki=kg= b-11=1/0.2=5; 然后kta= -b-1b =-4; 然后ktr=b -1b =4; 最后k平=1 4. (1) y=c+i+g=100+0.8(y-0.25y+62.5)+50+200, 求得y=1000; (2)在比例税情形下要重新计算各乘数公式。
联立方程组得出:)1(1tbbtrgia然后ki=kg= -t) -b(1-11=0.25)-(10.8-- t) -b(1-1b =-2; (此时税收乘数考虑税收增加一个定量△T时收入的变化率,相当于减少一个定量的转移支付)ktr= t)-b(1-1b=2; 然后K平△g=△T时△y==4.0)(8.0gT=0.5△g,K平=0.5 (3) △y=1200-1000=200, △g=△y/ ki=200/2.5=80;△T=△y/ kt=200/-2=-100; △g=△T=△y/ K平=200/0.5=400第四章二、ABACD C(BC)C略D三、4. 不一定。
5. 因为经济走向均衡的过程缓慢而且充满波动,政府可以帮助经济更为平缓地走向均衡。
同时,若均衡点非充分就业收入点,政府干预经济可使均衡点移动到充分就业收入点上。
四、1. (1)200,210.22 (2) 150,170,190 (3) e增加,投资需求曲线右移。
(4)此时,投资需求曲线左移且更为平坦2. (1)y=750+25r;(2) Y=1000+25r; (3) 此时货币需求L=0.2y-5r=170,货币供给为200,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利率该下降;3. (1) IS: y=4250-125r或r=340-0.08y; (2) LM: y=2000+250r或r=0.004y-8; (3) 将以上两个方程联立,求得y=3500, r=6. 4. 注意:题目中货币需求公式改为L=0.5y-2000r (1) IS: y=2000-500r或r=0.4-0.00002y (2)LM: y=1100+4000r 或r=0.00025y-0.275 (3) 将以上两个方程联立,求得y=1500, r=0.1第五章二、(BC)DAB略CCAAB AACCA BBCDC 三、6. (1)当LM曲线水平时,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为零。
此时LM曲线位于凯恩斯区域中。
(2)当LM曲线垂直时,财政证的挤出效应为完全挤出。
此时LM曲线位于古典区域中。
(3)决定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大小的因素是LM曲线和IS曲线的效率。
具体来说,IS曲线越陡峭,挤出效应越小,反之,挤出效应越大;LM曲线越平坦,挤出效应越大,反之,挤出效应越大。
7. 削减税收为扩张性财政政策,IS曲线右移。
(1)货币供应量增加,LM右移;则均衡的y增加,r不变。
(2)货币存量不变,LM曲线不变;则均衡的y增加,r上升。
两者区别在于第一种情况下挤出效应为零,新的均衡收入中投资量与原来持平,第二种情形下存在挤出效应,新的均衡收入中投资量有所下降,同时收入增加量小于第一种情形下的增加量。
9.紧缩政策均会使IS曲线左移。
具体影响见表政策种类利率投资GDP 取消投资津贴↓不确定↓增加所得税↓↑↓四、4. (1)IS:y=950-50r 或r=19-0.02r 然后LM: y=500 最后y=500,r=9, i=50 (2)重新联立方程组,得Y=500,r=12, i=20 (3)由于存在完全的挤出效应,所以均衡收入增加量小于右移量。
5. (1)IS:y=700-40r 或r=17.5-0.025y LM:y=520+40r 或r= -13+0.025y (2)y=610, r=2.25, i=155 (3)假设中央银行应该变动的货币供给量为则有:维持原投资水平时有r=2.25, i=155,此时根据IS曲线算法:得到:y=762.5 之后新的LM曲线变为:得到:将y=762.5,r=2.25代入上式,求得4 6. (1)IS:y=6000-250r 或r=24-0.004y LM: y=2000+250r 或r=-8+0.004y y= 4000, r=8 (2)财政政策乘数=ki=kg然后货币政策乘数= ΔY/ΔM(略)不作考试要求(3)假设新增政府购买支出为,则IS曲线调整为:IS’:y=6000-LM: y=2000+250r (不变) yf=5000 以上三式联立,得到(4)假设新增货币供应量为,则LM曲线调整为::y=6000-250r (不变)yf=5000 以上三式联立,得到7、亿美元MedccMkHMrrrrk 8、(1)根据题目条件有银行存款D = 400/rd = 400÷0.12≈3333.3亿美元货币供给M = 银行存款D+现金CU = 3333.3+1000 = 4333.3亿美元其中,货币乘数kM = 货币供给M / H = 4333.3 / (400 +1000) = 3.1 (2)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到0.2,则银行存款D为400÷0.2 = 2000 亿美元货币供给M = D+CU = 2000 + 1000 = 3000亿美元ΔM = 3000 —4333.3 = -1333.3亿美元(3)ΔM =ΔH ×kM =10 ×3.1 = 310亿美元第六章一、思考题5、(1)供给的冲击,AS曲线左移;(2)紧缩型财政政策,AD曲线左移;(3)潜在产出水平上升,总供给增加,AS曲线右移;(4)扩张型货币政策,利率降低投资增加从而总需求增加,AD曲线右移,同时总供给也会增加,AS曲线右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