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 (2)
2.1.2有理数的减法(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读作“负20加3加5减7”.例1的运算过程也可以简单地写
为(-20)+(+3)-(-5)-(+7)
=-20+3+5-7
=-20-7+3+5
=-27+8=-19.
典例精析
例3 计算 14-25+12-17.
解:14-25+12-17
=14+12-25-17
随堂检测
8.计算:
(1)9-13;
(4)4.6-(-3.4);
(2)0-11;
(3)0-(-6);
(5)(- )- ;
(6)|-3-(-7)|.
解:(1)原式=9+(-13)=-4;
(2)原式=0+(-11)=-11;
(3)原式=0+6=6;
(4)原式=4.6+3.4=8;
(5)原式=(- )+(- )=- ;
D.(-2)+(-3)+(+1)+(+4)
2.把下列算式写成和的形式:
(1)2-(-8)+(-3)-5;
(2)4.7-(-8.9)-7.5+(-6).
解:(1)原式=2+8+(-3)+(-5);
(2)原式=4.7+8.9+(-7.5)+(-6).
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感谢聆听
主讲:
少摄氏度吗?
如,本章引言中,北京某天的气温是-3℃〜3℃,
这天的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就
人教新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2.1.2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2.1.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2.通过把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3.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4.通过减法法则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思想.【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理解与应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计算:①(-2)+(-6).②(-8)+(+6).③-7+=5.④+(-3)=12.3.问题:在月球表面,“白天”的温度可达127 ℃,太阳落下后的“月夜”气温竟下降到-183 ℃,请问在月球上温差是多少?(310 ℃)应如何列式计算呢?通过分析启发学生应该用减法计算上题,从而引出新课.二、探究归纳探究点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问题1:温差是指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北京市某天的气温为-5~5℃.(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会说出这天的温差吗?(2)你还能从温度计上看出5℃比-5℃高多少℃吗?(3)你会列式求该天北京市的温差?追问1:怎样理解5-(-5)=10;①追问2:想一想,5+=10;②追问3:观察①,②两个等式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从结果中你能看出减-5相当于加哪个数?问题2:将式中的5换成0,-1,-4,用上述方法考虑:0-(-5),-1-(-5),-4-(-5).追问:这些数减-5的结果与它们加+5的结果相同吗?0-(-5)=,0+(+5)=;-1-(-5)=,-1+(+5)=;-4-(-5)= ,-4+(+5)= .问题3:计算:9-8= ;9+(-8)= ;15-7= ;15+(-7)= .从以上的运算中,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要点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 .表达式为:a -b =a +(-b ),显然两个有理数相减,差是一个有理数.【典例剖析】例1:(教材P31【例4】)计算:(1)-3-(-5);(2)0-7;(3)2-5;(4)7.2-(-4.8);(5) (-312)-514. 解:(1)(2)(3)2-5=2+(-5)=-3.(4)7.2-(-4.8)=7.2+4.8=12.(5) (-312)-514=(-312)+(-514)=-834.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完成.在完成过程中教师示范前两小题,给学生一个规范的过程,同时结合法则讲解法则的运用,剩下几个小题学生尝试完成,体验法则的运用.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0-7这个式子,是学生容易出错的一个问题.【解题反思】在小学里,我们只会计算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观察例题中的计算,思考下面的问题:在有理数范围内,当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的时候,所得的差的符号是什么?【设计意图】使学生加深对法则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引入负数的好处.探究点2:有理数减法的应用例2: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是8 844.43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是-155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例3:P36T10思路点拨:温差即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首先要根据题意列式,利用法则求解,最后比较大小.要点归纳:应用有理数的减法解决温差、时差等实际问题时,一般是两个量比较,求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多多少,列减法算式即可.三、检测反馈1.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若a>0,b<0,则a-b>0B.若a<0,b>0,则a-b<0C.若a<0,b<0,则a-(-b)>0D.若a <0,b <0,且|b |<|a |,则a -b >0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3.58-(-1.58)=3.58+(-1.58)=2B.(-2.6)-(-4)=2.6+4=6.6C.0-(+25) - 75 =(+25)-75 = 25+(-75) = -1 D.38-145 = 38+(-95)=-57403.(1)(-3)- =1.(2) -7=-2.4.P32练习T15.P32练习T2四、本课小结内容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运算步骤1.将减号变为加号,将减数变为其相反数.2.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五、布置作业P34T3,P35T4;P36T11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1.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合作探究并归纳(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有理数减法法则.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中受益,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2.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索混合运算中,首先让学生考虑运算顺序的问题,这是所有混合运算必需首先解决好的问题,然后再从引例的角度遵循减法法则,让学生尝试将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通过运算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必要性,而在整个探索活动中都充满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给学生以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与同伴的合作中去发现与探究.同时也注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渗透转化的思想.3.减法运算时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在把减变加时,往往不是变成相反数如:5-(-16)=5+(-16)就只变符号.加减混合运算学生更容易出错,并且方法掌握不好,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注重算理的掌握.第2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2.通过加减法的相互转化,培养应变能力、计算能力.3.经历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计算能力.4.理解有理数减法运算可以表示数轴上两点之间距离,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理解为加法运算.难点:能把加、减法正确地统一成加法运算,并用加法运算律合理地进行运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巩固复习:1.叙述有理数加法法则.2.叙述有理数减法法则.3.叙述加法的运算律.4.符号“+”和“-”各表达哪些意义?5.化简:+(+3);+(-3);-(+3);-(-3).6.口算:(1)2-7.(2)(-2)-7.(3)(-2)-(-7).(4)2+(-7).(5)(-2)+(-7).(6)7-2.引入新课: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高度变化记作上升4.5千米+4.5千米下降3.2千米-3.2千米上升1.1千米+1.1千米下降1.4千米-1.4千米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如何计算呢?解法1:4.5+(-3.2)+1.1+(-1.4)=1.3+1.1+(-1.4)=1(千米)解法2:4.5-3.2+1.1-1.4=1.3+1.1-1.4=1(千米)【师生活动】学生快速组内思考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给出两种解法,比较4.5+(-3.2)+1.1+(-1.4)和4.5-3.2+1.1-1.4,同时指出:我们实际问题中有时还要涉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进而引入新知.二、探究归纳探究点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问题1: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如:a +b -c =a +b + .将(-20)+(+3)-(-5)-(+7)转化为加法:(-20)+(+3)+(+5)+(-7).这个算式我们可以看作是 、 、 、 这四个数的和.为书写简单,省略算式中的括号和加号写为-20+3+5-7.可以读作负20、正3、正5、负7的和,或读作负20加3加5减7.在符号简写这个环节,有什么小窍门吗?问题2:观察下列式子,你能发现简化符号的规律吗?(-40)-(+27)+19-24-(-32)=-40-27+19-24+32(-9)-(-2)+(-3)-4=-9+2-3-4规律:数字前“-”号是奇数个取“-”;数字前“-”号是偶数个取“+”例1:计算:(-2)+(+30)-(-15)-(+27).例2:计算:(1)-712+611-512+511. (2)(-18.25)-425+(+1814)+4.4. 【解题反思】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1)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运算.(2)省略加号和括号.(3)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同号两数相加.(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探究点2: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问题: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a,b,对于下列各组数a,b,a=2,b=6;a=0,b=6;a=2,b=-6;a=-2,b=-6.(1)观察点A,B在数轴上的位置,你能得出它们之间的距离吗?(2)利用有理数减法法则探究:分别计算每组两个数的差,对比结果的绝对值与这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关系.(3)你能说说对于任意的两个点A,B之间的距离与a,b的关系吗?(1)若点A,B有一个点在原点,不妨设点A在原点,如图(1)所示,则|AB|=|OB|=|b|=|a-b|;(2)若点A,B都不在原点,①设点A,B都在原点右侧,如图(2)所示,则|AB|=|OB|-|OA|=|b|-|a|=b-a=|a-b|;②设点A,B都在原点左侧,如图(3)所示,则|AB|=|OB|-|OA|=|b|-|a|=-b―(―a)=|a-b|;③设点A,B在原点两边,如图(4)所示,则|AB|=|OB|+|OA|=|b|+|a|=-b+a=|a-b|.归纳总结:设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数a,b,则点A,B之间的距离|AB|=|a-b|.说明:只要求学生利用数轴,通过观察几组数的情况后,知道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得到的差就是这两点的距离即可,不需进行拓展.【设计意图】提出了利用有理数的减法计算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探究点3: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例3:教材P35T7三、检测反馈1.若a =-2,b =3,c =-4,则a -(b -c )的值为 .2.计算:(1)-11-9-7+6-8+10.(2)-5.75-(-3)+(-5)-3.125.(3)|-114|-(-34)+1-|12-1|. 3.下列交换加数的位置的变形中,正确的是( )A.1-4+5-4=1-4+4-5B.-13+34-16-14=14+34-13-16C.1-2+3-4=2-1+4-3D.4.5-1.7-2.5+1=4.5-2.5+1-1.74.计算1-2+3-4+5+…+99-100= .5.-4,-5,+7这三个数的和比这三个数的绝对值的和小 .四、本课小结1.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这些内容中体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2.解答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其基本的运算步骤是什么?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步骤为:方法一:减法转化成加法1.减法变加法:a+b-c=a+b+(-c);2.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数分别相加;3.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方法二:省略括号法1.省略括号;2.同号放一起;3.进行加减运算.五、布置作业P34练习;P35T5;P36T13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跨度大.相比前面的内容对学生的要求更高.要讲清楚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在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存在4个易错点.如:3-8-6+7在进行用运算律时需要注意下面4点.1.这里的4项中的“-”均认为是“负号”.进行加法交换律时要连同数字前面的符号,不能只交换数字而不带上符号.如(3-7)-8+6这样就是错误的.2.进行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括号的位置应该包括数字前面的符号.如(3+7)-(8-6)这里的“-”应该包含在括号内.3.在两个括号之间要补上省略的加号.如(3+7)+(-8-6).4.括号里的两项-8-6其实是-8和-6进行加法运算.可以向学生说明,如果理解为减法的话,根据减法法则转化为加法,再省略加号会出现重复的结果.步骤如下:-8-6=-8+(-6)=-8-6所以对-8-6应该理解为-8和-6进行加法运算.可以认为是省略了“加号”,即两个负数进行加法运算.。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1.3.2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2(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1.3.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2.会熟练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观察温度计:你能从温度计看出4℃比-3℃高出多少度吗?学生普遍能直观地看出4℃比-3℃高7℃,进一步地假定某地一天的气温是-3~4℃,那么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如何用算式表示?按照刚才观察到的结果,可知4-(-3)=7 ①,而4+(+3)=7 ②,∴由①②可知:4-(-3)=4+(+3) ③,上述结论的获得应放手让学生回答.(二)动手实践,发现新知观察、探究、讨论:从③式能看出减-3相当于加哪个数吗?结论:减去-3等于加上-3的相反数+3.(三)类比探究,总结提高如果将4换成-1,还有类似于上述的结论吗?先让学生直观观察,然后教师再利用“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去验算.计算(-1)-(-3)就是要求一个数x,使x与-3相加得-1,因为2与-3相加得-1,所以x应是2,即(-1)-(-3)=2 ①,又因为(-1)+(+3)=2 ②,由①②有(-1)-(-3)=-1+(+3) ③,即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试一试:如果把4换成0、-5,用上面的方法考虑0-(-3),(-5)-(-3),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加上+3的结果相同吗?让学生利用“减法是加法的相反运算”得出结果,再与加法算式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们加+3的结果相同的结论.再试:把减数-3换成正数,结果又如何呢?计算9-8与9+(-8);15-7与15+(-7)从中又能有新发现吗?让学生通过计算总结如下结论:减去一个正数等于加上这个正数的相反数.归纳:由上述实验可发现,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字母表示:a-b=a+(-b).(在上述实验中,逐步渗透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四)例题分析,运用法则【例】计算:(1)(-3)-(-5); (2)0-7;(3)7.2-(-4.8); (4)-3-5.(五)总结巩固,初步应用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你能说一说吗?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回忆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补充完善,使学生更加明晰所学的知识.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几何体是棱锥的是( )A. B. C.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②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③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④若AB=BC ,则点B 是线段AC 的中点.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倒数等于本身的数只有±1 B.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C.-23x yz π的系数是3π-,次数是4D.角的两边越长,角就越大4.在有理数范围内定义运算“*”,其规则为a*b=﹣23a b+,则方程(2*3)(4*x )=49的解为( ) A.﹣3B.﹣55C.﹣56D.555.在矩形ABCD 中放入六个长、宽都相同的小长方形,所标尺寸如图所示,求小长方形的宽AE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减法(2)》公开课课件
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a+b-c=a+b+_(__-__c_)__
式子(-20)+(+3)+(+5)+(-7)如何统一为加法运算?
(-20)+(+3)+(+5)+(-7)
=-20+3+5-7 =-20-7+3+5 =-27+8
(这个式子可以读 做负20、正3、正5、 负7的和,或读做负 20加3加5减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有理数减法则进行实践运算形成运算技能. 2、过程与方法:运用减法则将有理数的减法转化成加法运算. 3、情感态度:进一步体会有理数加减互相转化.
教学重点:熟练的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准确运用法则进行转化.
?思考
以前只有在a大于或等于b时,我们会做减法a-b,现在你 会在a小于b时做减法a-b吗?小数减大数所得的差是什么
=37121 4263
=71132 26 43
= 13 . 4
1.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什么运算? 2. 你能说说使用加法结合律时遵循什么原则么?
1.互为相反数的数相结合; 2.能凑整的数相结合; 3.同分母的数相结合.
计算 -5.13+4.62+(-8.47)-(-2.3)
解:-5.13+4.62+(-8.47)-(-2.3) =-5.13+4.62-8.47+2.3
数?
小数减大数所得的差是负数
怎样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例6:计算(-20)+(+3)-(-5)-(+7)
1.3.2有理数的减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以下统称“教材”)第一章“有理数”1.3.3 有理数的减法(第二课时),内容包括: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及其应用.2.内容解析《有理数的减法》是人教版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非负有理数的加减混合法运算,近承本章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通过对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加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也为后继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实数、整式、方程等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生活中的地理、物理等各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运算能力)(2)通过加减法的相互转化,培养应变能力、计算能力.(转化思想、运算能力)2.目标解析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加法运算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及括号前“+”号形式的过程.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通过学生间合作、交流、竞争等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和竞争意识.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基础知识,认识了正、负数;理解了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减法运算,这就为学习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而本节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其核心是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理解它的关键就是要正确加法的运算律合理的进行简便运算.本节课的易错点是混合运算时将算式简单的写成“和”的形式,即便于数学,也便于运算,教学中要结合实际问题总结规律,提升计算能力因此,本节课通过有理数的加减混合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基于以上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法则中减法到加法的转变过程,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回顾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二)情境引入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方法一:4.5+(3.2)+1.1+(1.4)=1.3+1.1+(1.4)=2.4+(1.4)=1(千米)方法二:=1(千米)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三)自学导航尝试计算:(20)+(+3)(5)(+7)分析:1.算式中都含有什么运算?2.动脑思考这个算式应该怎样解决?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3.请按照你的思路动笔做一做?解:原式=(20)+(+3)+(+5)+(7)=[(20)+(7)]+[(+5)+(+3)]=(27)+(+8)=19这里使用了哪些运算律?【点睛】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a b c a b c +-=++-(四)考点解析例1.把下列算式写成和的形式:(1)125+31(9)(+7); (2)0(6)(11)13.解:(1)原式=(12)+(5)+31+9+(7);(2)原式=0+6+11+(13).【迁移应用】1.式子2(3)+(+1)(4)写成和的形式为( )A.(2)+(+3)+(+1)+(4)B.(2)+(3)+(+1)+(4)C.(2)+(+3)+(+1)+(+4)D.(2)+(3)+(+1)+(+4)2.把下列算式写成和的形式:(1)2(8)+(3)5; (2)4.7(8.9)7.5+(6).解:(1)原式=2+8+(3)+(5);(2)原式=4.7+8.9+(7.5)+(6).(五)自学导航算式(20)+(+3)+(+5)+(7)是 , , , 这四个数的和.为书写简单,省略算式中的括号和加号写为________________这个算式可以读作 的和, 或读作 .快速练习:同桌互相出算式,并读出两种读法.(六)考点解析例2.把(+9)(+10)+(2)(8)+(+3)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形式,并说出它的两种读法.分析:第一步:统一成加法;第二步:省略括号和加号;第三步:按照两种读法规则读出算式.解:(+9)(+10)+(2)(8)+(+3)=9+(10)+(2)+8+3=9102+8+3.读法一:正9、负10、负2、正8、正3的和.读法二:9减10减2加8加3.【迁移应用】1.式子20+35+7正确的读法是( )A.负20加3减5加7的和B.负20加3减负5加7的和C.负20加3减5加7D.负20加3减负5加72.下列各式中,与式子12+3不相等的是( )A.(1)+(2)+(+3)B.(1)2+(+3)C.(1)+(2)(3)D.(1)(2)(3)(七)合作探究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a,b. 利用有理数减法,分别计算下列情况下点A,B之间的距离: a=2,b=6;a=0,b=6;a=2,b=6;a=2,b=6.你能发现点A,B之间的距离与数a,b之间的关系吗?A,B之间的距离分别为:62=4;60=6;2(6)=8;(2)(6)=4.A,B之间的距离分别为:|2-6|=4;|0-6|=6;|-6-2|=8;|-6-(-2)|=4.数轴上两点A、B的距离|AB|与这两点所对应的数a、b的关系为:|AB|=|a-b|.(八)考点解析例3.计算:(1)(5)(10)+(32)(7); (2)835(1.93)(+35)+(3.07)(6);(3)(23)+(35)(78)(+13)(+25)(18). 解:(1)原式=(5)+(+10)+(32)+(+7)=[(5)+(32)]+(10+7)=37+17=20(2)原式=835+(+1.93)+(35)+(3.07)+(+6) =[(835)+(35)]+[(+1.93)+(3.07)]+(+6)=9.2+(1.14)+6=10.34+6=4.34(3)原式=2335+781325+18=23133525+78+18=11+1=1【迁移应用】计算:(1)2.4(3.7)+(4.6)3.7; (2)23+(16)(25)+12−110;(3)(+1.5)(414)+3.75(+812).=7;(2)原式=2316+25+12−110=2316+12+25−110=13+310=130; (3)原式=1.5+414+3.75812 =1.5812+414+3.75=10+8=2.例4.计算:(1)[1.4(3.6+5.2)4.3](1.5); (2)43.8[(3.7+4)6.9].解:(1)原式=(1.41.64.3)+1.5=4.5+1.5=3:(2)原式=43.8(0.36.9)=43.8(6.6)=43.8+6.6=6.8.例5.在班级元旦联欢会上,主持人邀请李强、张华两位同学参加一个游戏,游戏规则是每人每次抽取四张卡片,如果抽到红色卡片,那么加上卡片上的数;如果抽到蓝色卡片,那么减去卡片上的数.比较两人所抽4张卡片的计算结果较小的为同学们唱歌.李强同学抽到如图①所示的四张卡片,张华同学抽到如图②所示的四张卡片.李强、张华谁会为同学们唱歌呢?解:李强同学所抽卡片的计算结果:12+(32)(5)+4=1232+5+4=12−32+5+4=2+9=7.张华同学所抽卡片的计算结果:−76(113)0+5=−76+113+5=516.因为7>516 所以张华会为同学们唱歌.【迁移应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使得医用口罩销量大幅增加,某口罩加工厂每名工人计划每天生产300个医用口罩,每人每周计划生产2100个口罩,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有出入.如表是工人小王某周的生产情况(超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1)根据表格记录的数据,求出小王本周实际生产口罩数量;(2)若该厂实行每周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个口罩可得0.5元,若超额完成每周计划工作量,则超过部分每个另外奖励0.15元,若完不成每周的计划量,则少生产一个扣0.2元,求小王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解:(1)由题意得,2100+(524+139+158)=2110(个),∴小王本周实际生产口罩数量是2110个;(2)∵本周多生产口罩数为524+139+158=10(个),∴小王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 21000.510(0.50.15)1056.5⨯+⨯+= (元)例6.【古代数学文化】“九宫图”源于我国古代的“洛书”(如图①),是世界上最早的矩阵,又称幻方.用今天的数学符号表示,洛书就是一个三阶幻方(如图若图③是一个三阶幻方,同一横行、同一竖列、同一斜对角线上的3个数之和相等,求图中a,b 的值.分析:利用同一横行(或同一竖列或同一斜对角线)上的3个数之和相等求a,b.解:由题意可知,4+a+2=1+1+3,b+5+(2)=1+1+3,所以a=3,b=0.【迁移应用】观察图,找出规律.【解析】因为5+(2)3=10,6+6(4)=4,7+(10)(17)=0,所以 =11+(12)7=8. (九)小结梳理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步骤为:方法一:减法转化成加法1.减法变加法:a+bc=a+b+(c)2.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数分别相加;3.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方法二:省略加号和括号法1.省略括号;2.同号放一起;3.进行加减运算.五、教学反思。
人教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减法(附习题)
拓展延伸 3.一种股票第一天的最高价比开盘价高0.3元,
最低价比开盘价低0.2元;第二天的最高价比开盘价 高0.2元,最低价比开盘价低0.1元;第三天的最高 价等于开盘价,最低价比开盘价低0.13元,计算每 天的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差,以及这些差的平均值.
解:第一天:0.3-(-0.2)=0.5元 第二天:0.2-(-0.1)=0.3元 第三天:0-(-0.13)=0.13元 平均值:(0.5+0.3+0.13)÷3=0.31元
例4 计算:
(1)(-3)-(-5); (3) 7.2-(-4.8);
(2)0-7;
(4) (-3 1 )-5 1 . 24
(1)(-3)-(-5); 解:=(-3)+5
=2
(2)0-7; 解:= 0+(-7)
=-7
(3) 7.2-(-4.8); 解:= 7.2+4.8 =12
(4) (-3 1 )-5 1 . 24
1.3.2 有理数的减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
新课导入
北京某天气温是-3ºC~3ºC,这天的温差 是多少摄氏度呢?
3-(-3)
温差是指最高气温 减最低气温.
• 学习目标: 1. 知道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 能熟练地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有理数 的减法运算. 3. 通过加与减两种运算的对立统一关系,建立 “转化”的数学思想.
解: (-3 1 ) (-5 1)
2
4
-8 3 4
练习:教材第23页 1.计算:
(1) 6-9;-3
(2) (+4)-(-7);11
(3)(-5)-(-8);3 (4) 0 -(-5);5
(5)(-2.5)-5.9 ; (6) 1.9 -(-0.6).2.5 -8.4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新版湘教版(含反思)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新版湘教: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经历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对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的理解,并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3.在经历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运算法则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的结合,并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那么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什么?2.当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同时出现时,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运算?【教学说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计算:8-(-3)+(-5)-7在上面的计算过程中,我们把加减运算都统一成了加法运算,原来的算式就转化为求几个正数或负数的和.在上面的计算中,我们可以把算式8+3+(-5)+(-7)中的括号及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写成8+3-5-7.【教学说明】经过上面教学活动,便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体系,真正的掌握.另外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学生的一生发展中,也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计算:2.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有下列关系式:①a-b>0;②a+b>0;③b-a>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0B.1C.2D.3答案:B3.计算下列各式:解:(1)方法一:4.一个病人每天下午需要测量一次血压,下表是该病人周一至周五血压变化情况,该病人上个周日的血压为160单位.(1)该病人哪一天的血压最高?哪一天血压最低?(2)与上周比,本周五的血压是升了还是降了?解:(1)该病人周四的血压最高,周二的血压最低.(2)∵+25-15+13+15-20=18,∴与上周比,本周五的血压升了.【教学说明】练习是知识巩固的有效手段,从简单运用法则运算的练习到复杂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法则的应用,提高运算能力.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4”中第9、10、11题.本节是在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在加法和减法的运算上掌握得较好,但在混合运算上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的运算练习.。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 2.1.2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
编号
1
2值( kg)
-0.08
+0.09
+0.05
-0.05
+0.08
+0.06
可以先求出每只企鹅的体重后,再相加吗?哪种方法更简便呢?
解:-0.08+0.09+0.05-0.05+0.08+0.06+6×4=24.15
任务三:尝试练习,巩固内化
某公路养护小组乘车沿南北方向公路巡视维护,某天从O地出发,
解:(1)原式=-11 (2)原式=5 (3)原式=3.4 (4)原式=-3
(2) 0-(- 5); (4)(-2)+(-1).
任务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探究点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问题1:计算: ( -20 ) + ( + 3 ) - ( -5 ) - ( + 7 )
将(-20)+(+3)-(-5)-(+7)转化为加法:_(_-_2_0_)+_(_+_3_)+_(_+_5_)+__(-_7_) __, 这个算式我们可以看作是_-_2_0_、_3____ 、__5___、__-_7__这四个数的和. 为书写简单,省略算式中的括号和加号写为__-2_0_+_3_+_5_+_(_-_7_) __. 我们可以读作 _负__2_0_、__正_3_、__正__5_、_负__7_ 的和,或读作_-_2_0_加 ___3_ 加 ___5__ 减 __-_7_.
9
2. -4,-5,+7这三个数的和比这三个数的绝对值的和小__1___.
8
3. 计算1-2+3-4+5+…+99-100=__-_50___. 4.计算: (1) -11-9-7+6-8+10; (2) -5.75-(-3) +(-5)-3.125;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2.会熟练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过程与方法】1.体验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渗透转化思想.2.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尊重并充分理解他人的见解.【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抢答游戏(1)-7+ =+5,(2)+(-3)=12,(3)(-72)+ =-30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问题大家看这幅画面(由实物投影仪显示课本第1页引言中的画面),这是北京冬季里某一天的气温为-3~3℃,它确切的含义是什么?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观察、讨论得出最高温度为3℃,最低温度为-3℃,这天温差为6℃.思考能不能列算式?生:3-(-3)鼓励学生充分探索,提示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思考该如何转化.观察下列两式:(?)+(-3)=4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有(+7)+(-3)=4因而为:4-(-3)=7观察总结比较下列两式:4-(-3)=74+3=7因而有:4-(-3)=4+3你能发现什么吗?再举一组数:计算(-5)-(+3)=-5+.学生活动3+(?)=-5因为3+(-8)=-5所以(-5)-(+3)=-8又-5+(-3)=-8【归纳结论】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字母表示为:a-b=a+(-b).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计算题.例2 根据题意列出式子计算.(1)一个加数是1.8,和是-0.81,求另一个加数.(2)-13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与23的相反数的差.解:(1)另一个数为-0.81-1.8=-2.61;(2)-|-1/3|-(-2/3)=13.例3若|a|=8,|b|=3,且a<b,求a-b.解:由题知a=±8,b=±3,且a<b,故a=-8,b=3或-3.所以a-b=-8-3=-11或a-b=-8-(-3)=-5,即:a-b=-11或-5.例4若a<0,b>0,则:(1)|a-b|= .(2)若|a+b|+|a-b|=-2a,则应添加什么条件?【分析】去绝对值首先必须考虑绝对值里面的数的正负,在(2)中,要使结果为-2a,即前一个绝对值为-a-b,后一个绝对值为b-a,即a+b必须为负,从而确定成立的条件.【答案】(1)b-a (2)a+b<0.【教学说明】这类题一般由结论反过来推导条件,根据结论的特征作推断.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1)0℃比-10℃高多少度?列算式为,转化为加法是,运算结果为.(2)减法法则为减去一个数,等于这个数的,即把减法转为.(3)比-18小5的数是,比-18小-5的数是.(4)A、B两地海拔高度为100米、-20米,B地比A地低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数与正数的差是正数B.负数与负数的差是正数C.正数减去负数差为正数D.0减去正数差为正数3.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②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③两个相反数相减得零;④有理数减法中,被减数不一定比减数或差大;⑤减去一个负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⑥减去一个正数,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A.2个B.3个C.4个D.5个4.计算题.(1)(-7)-(-4)-(+5);(2)(-9)-[(-10)-(-2)];(3)111434 --+--(4)(5)(4)(4)-8.2-9.2-1.6-(-5).5.若|a|=5,|b|=7,且|a+b|=-(a+b),求a-b的值.6.全班学生分为五个组进行游戏,每组的基本分为100分,答对一题加50分,答错一题扣50分,游戏结束时,各组的分数如下:(1)第一名超出第二名多少分?(2)第一名超出第五名多少分?7.设A是-4的相反数与-12的绝对值的差,B是比-6大5的数.求:(1)A-B;(2)B-A;(3)从(1)、(2)的计算结果,你能知道A-B与B-A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学说明】本栏目安排了7道题,目的是巩固有理数的减法知识,其中1~3题可让学生口答,4~7题可由学生上台板演,教师评讲.【答案】1.(1)0-(-10) 0+10 10(2)加上相反数加法(3)-23 -13(4)1202.C3.A4.(1)-8(2)-1(3)-513(4)-145.12或26.(1)200(2)7507.A=-8,B=-1.(1)-7(2)7(3)互为相反数关系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有理数减法法则是一个转化法则,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从而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可见,引进负数后对加法和减法,可以用统一的加法来解决.不论是正数、负数还是零,都符合有理数减法法则,在使用法则时,注意减号变加号的同时把减数变成它的相反数,而被减数不变.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3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时教学应注重让学生抓住两个问题:1.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并通过比较分析,找到与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异同点,从而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在联系中把握新知识.2.认识转化思想的应用,并牢牢记住从减法向加法的转化过程中,要同时进行两次符号的变化.作者留言: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2) 教案
《1.3.2有理数的减法(2)》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加减法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的意义;(2)学会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3)会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过程和方法通过有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程序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教学难点: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并用加法运算律合理地进行运算.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本、教案,教学直尺。
2、学生自备:课本、练习本、笔,直尺。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23—24页。
(5分钟)(二)旧知再现(4分钟)问题:我们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师让学生回答]8+(-3)=58-(+3)=5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减法——加法] a-b=a+(-b)(三)情景引入(8分钟)1.问题.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高度的变化(单位/km): 升4.5 降3.2 升1.1 降1.4记作(单位/km): +4.5 -3.2 +1.1 -1.4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得出答案.学生可能出现的算式:(1)+4.5+(-3.2)+1.1+(-1.4)(2)4.5-3.2+1.1-1.43.引出课题: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四)活动探索(11分钟)1.回顾小学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计算.(-22)+(+4)-(-6)一(+5)为例来说明.鼓励生来进行独立计算.要注意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算出答案,估计学生能解决这个问题.3.教师引导:这个式子中有加法,也有减法,我们可不可以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这个算式改变一下?再给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解:(-22)+(4)一(-6)一(+5)=(-22)+(+4)+(+6)+(-5)=[(-22)+(-5)]+[(+4)+(+6)]=(-27)+(+10)=-17问:这里使用了哪些运算律?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把减法转化为加法,再利用运算来简化计算.教师巡回观祭,注意作适当指导,若学生不能进一步计算,也可以在他们把减法转化为加法后,提示他们使用运算律.充分鼓励学生大胆发现,勇敢交流.(如:计算结果与前面的算法是一样的;把减法都转化为加法可以使用运算律,计算会简单些等) 4.归纳得出:(1)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2)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如:a+b-c=a+b+(-C).5.省略加号的和.教师引导:式子(-22)+(+4)+(+6)+(-5)是-22,+4,+6,-5这四个数的和,为了书写简单,可以省略式中的括号和加号,把它写为-22+4+6-5,读作: “负22正4正6负5的和”,或读作“负22加4加6减5”,鼓励学生使用第一种读法;并让学生体会两种读法的区别. 参考书本例6的规范书写运算过程.通过这两种算法,为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减法运算打下伏笔.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确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先让学生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计算,也是为了与接下去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再利用运算律进行简侠便计算作出比较.鼓励学生自己比较计算两种计算方法,方法二由于采用运算律变得简单,而使用运算律的前提是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这里也让学生体会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减运算的意义.这里采用加号的和的读法,旨在让学业生更好地理解加法混合运算的本质,进一步体会在混合运算中使用加法运算律来的方便.(五)巩固练习。
初中数学_有理数的减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有理数的减法(2)》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减法》是人教版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二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非负有理数的减减混合法运算,近承本章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通过对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加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也为后继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实数、整式、方程等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为生活中的地理、物理等各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总结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空间观念,从而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加法运算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及括号前“+”号形式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通过学生间合作、交流、竞争等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和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及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法则中减法到加法的转变过程,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归纳总结学习方式【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认定目标1、请说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化简)-(-5)+(-1.2)-(+3)+(+0.2)3.计算:(1)0-(-9)(2)9.5-10(3)23-(-11)(4)(-7)-(-13)【设计意图】为进一步学习有理数减法法则奠定牢固的基础。
情境问题: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 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1)4.1(1.13.1)4.1(1.1)2.3(5.41千米解法=-++=-++-+)(14.11.13.14.11.12.35.42千米解法=-+=-+-比较以上两种解法,你发现了什么?(省略了括号和加号,结果不变。
人教版七上数学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2.1.2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课件
1. 计算:
(7)1.9-(-0.6);
(8)(
1 2
)
1 4
;(9)(1
2 7
)
(3
1 2
)
.
(7)1.9-(-0.6) = 1.9+ 0.6 = 2.5;
(8)(
1 2
)
1 4
( 1) ( 2
1) 4
3 4
;
(9)(1
2 7
)
(3
1 2
)
1
2 7
3
1 2
4
4 14
7 14
4
11 14
.
【教材P32】
24
2
4
4
较小的数 - 较大的数 = 负数,即若 a < b,则 a-b<0.
100 - 100 = 0
相等的两个数的差为 0,即若 a = b,则 a - b = 0.
练 习 【教材P32】
1. 计算: (1)6-9; (2)(+4)-(-7);(3)(-5)-(-8);
解:(1)6-9 = 6+(-9) = -3; (2)(+4)-(-7) = 4 + 7 = 11; (3)(-5)-(-8) = (-5)+ 8 = 3;
归纳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也可以表示成
a - b = a +(-b)
两个有理数相减,差是一个有理数.
特别提醒
减法法则也可表述为“两变一不变”:减号变加号, 减数变相反数,被减数不变.
“-”变“+”
2 - 3 = 2 + (-3)
减数变相反数 被减数不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 1.3.2有理数的减法(第 2课时)课件
20 21 2 3 1 2 0.25
3 4 3
0 212 3 1 2 0.25 3 43
21 2 2 3 1 1 33 44
21 3
18
将下列各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按
要求交换加数的位置.
(1)(+16)+(-29)-(-7)-(+11)+(+9); (使正负号相同的加数结合在一起)
第一章 有理数
学习新知
检测反馈
一架飞机进行特技表演,雷达记录起飞后的高
度变化如下表:
高度变化
上升4.5千米 下降3.2千米 上升1.1千米 下降1.4千米
记作
+4.5千米 -3.2千米 +1.1千米 -1.4千米
方法一:①4.5+(-3.2)+1.1+(-1.4)
=1.3+1.1+(-1.4)
=2.4+(-1.4)
(写成带有加号的和的形式): (-0.5)+(-2.3)+(+4.5)+(-3.7) ;
(2)-4.7,+5.2,-7.4,+9.8,-6.6的和
(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4.7+5.2-7.4+9.8-6.6
.
3.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后,一般也
应注意运算的合理性,适当运用运算律.应注意:
76、人生生命贵太相过知短,暂何,用今金天与放钱弃。了明20天.7.不12一20定.7能.1得22到0.。7.192时。12分092时0年1分7月121-2J日ul星-20期7日.12二.2〇02二0 〇年七月十二日
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87、勇放气眼通前往方天,堂只,要怯我懦们通继往续地,狱收。获的09季:01节0就9:0在1前:45方7.。122.02.072.102S2u0n.d7a.1y2, 2J0u.l7y.12,。22002200年7月12日星期日二〇二〇年七月十 二日 8、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09:0109:01:457.12.2020Sunday, July 12, 2020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2.1.2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课件
典例精析
例2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是
8848.86 米,吐鲁番盆地艾丁湖面的海拔高度
是-154.31 米, 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
解:8848.86-(-154.31) = 8848.86 + 154.31 = 9003.17 (米).
海拔为 +8848.86 m
珠
穆
海拔为 0 米
℃
℃
-6+12 = 6
合作探究
.5 .5
10
10 10
10
0
00
0
10
10 10
10
℃
℃
整体 (2) 9-(-13) = _2__2_
9+[-(-13) ] = 22 9+13 = 22
动手实践 借助上面的方法,计算下列算式,从中你有哪些发现?
减法变加法
(1) 3 - (-11) = _1_4__;(2) 3 + 11 = __1_4_; (3) 7 - (-13) = _2_0__;(4) 7 + 13 = __2_0_; (5) 5 - (-10) = _1_5__;(6) 5 + 10 = __1_5_.
朗
玛 峰 吐鲁番盆地 海平面
艾丁湖面
答:两处高度相差 9003.17 米. 海拔为 -154.31 m
课后小结
有理数减 法法则
有理数的减
法可以转化为 _加__法___来进行
减去一个数,等于__加___ 这个数的_相__反__数__,
用式子表示: _a_-__b__=_a_+__(_-__b_)_
当堂练习
D. -5
(C )
2. 填空:(1) -4-(-3.2)= -4+ 3.2 =-0.8; (2) (-35)-(+12)= -47 .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知识讲解】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A.9 月 2 日 21:00
B.9 月 2 日 7:00
C.9 月 1 日 7:00
D.9 月 2 日 5:00
12.【数形结合思想】a,b,c 三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C )
A.a+b<0 C.a-b>0
B.a+c<0 D.b-c<0
13 .【 分 类 讨 论 思 想 】 已 知 |x| = 5 , y = 3 , 则 x - y 的 值 为 2或-8 .
解:(2)d=|m-n|.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这两点在数轴上 对应的数的差的绝对值.
(3)已知 A,B 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为 x 和-1,则 A,B 两点间的距离 d 可表示为 |x+1| ;如果 d=3,求 x 的值.
解:(3)当 d=3 时,|x+1|=3, 所以 x=2 或-4.
B.0-7=-7
C.-7-2=-5
D.5.3-(-4.7)=10
6.计算: (1)(+6)-9. 解:原式=(+6)+(-9) =-3. (2)7.2-(-4.8). 解:原式=7.2+4.8 =12.
(3)17-25. 解:原式=17+(-25) =-(25-17) =-8. (4)0-2 022. 解:原式=0+(-2 022) =-2 022.
第一章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3.2 有理数的减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知识点 1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1.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1)(-8)-(-2)=(-8)+ 2 = -6 . (2)(-5)-4=(-5)+ (-4) = -9 . (3)0-(-3.5)=0+ 3.5 = 3.5 . (4)7-(-7)=7+ 7 = 14 .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知识讲解】1.3.2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课件
随堂检测
1.下列交换加数的位置的变形中,正确的是( D ) A.1-4+5-4=1-4+4-5 B. 1 3 1 1 1 3 1 1
3464 4436 C.1-2+3-4=2-1+4-3 D.4.5-1.7-2.5+1=4.5-2.5+1-1.7
2.若a= -2,b=3,c= -4 ,则a-(b-c)的值为_-__9___.
思考
在数轴上,点 A,B 分别表示 a,b.利用有理数减法,分别 计算下列情况下点 A,B 之间的距离;
a=2,b=6;
a=0,b=6;
a=2,b=-6;
a=-2,b=-6.
你能发现点 A, B 之间的距离与数 a,b 之间的关系吗?
归纳总结
1.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 (1)将减法转化为_加__法__. (2)省略_括__号__和_加__号__. (3)运用加法_交__换__律和_结__合__律,将同号两数相加. (4)按有理数_加__法__法则计算. 2.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在数轴上,设A,B两点表示的数分 别为a,b(a>b),则点A,B之间的距离等于_a_-_b_.
课堂小结 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步骤为:
方法一:减法转化成加法 1.减法变加法:a+b-c=a+b+(-c) 2.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数分别相加; 3.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方法二:省略括号法 1.省略括号; 2.同号放一起; 3.进行加减运算.
布置作业 书面作业:完成相关书本作业
再见
3.-4,-5,+7这三个数的和比这三个数的绝对值的和小
___1_8____. 4.计算1-2+3-4+5+ …+99-100=___-5__0___.
2.1.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法则) 课件 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5) (-2.5)-(-5)____0;
(6) (-7)-(-5)____0.
归纳 (教材P32)
如果大数减小数,那么大数减小数的差大于0; 如果a > b,那么a-b>0;
如果小数减大数,那么小数减大数的差小于0; 如果a<b,那么a-b<0;
如果相同两个数相减,那么差等于0;
如果a=b,那么a-b=0;
(4) (−10) − (+6) = _−_1_6____;
(5)
1
3 5
比
−12
3 大_1_3__5__;
(6)
−
14.25
比
7
1 4
小_2_1_.__5___.
6. 计算:
(1)
2 3
−
(− 1);
6
原式 =
2 3
+
1 6
=
4 6
+
1 6
=
5 6
.
(2) (−2) − (+10);
原式= (−2) + (−10) = −12.
(3)-4.7 (4)3.7
(5)-7
(6)0
情景引入 问题一:北京某天气温是-3ºC~3ºC,这天的温差是多少摄氏度呢?
3-(-3 )=
猜想: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 6-4
(1) 6+(-4)
6
(2) 1-(-2)
(2) 1+(+2)
5 4
(3) (-1)-2
(3) (-1)+(-2)
①
0
−
(+
4)
7
=
4 7
七年级数学上1.3.2 有理数的减法(2)教案新人教版
课题:有理数的减法(2)
教学目标
1,理解加减法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的意义,学会把加减法统一
成加法.
2,会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3,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程序意
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信
心.
教学难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
知识重点
本节的重点是能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并用加法运算律合理
地进行运算。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
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
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得出答案)
学生可能出现的算式:
(1)))
提出课题: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创设一个有趣的
真实情境来激发
学生学习加减混
合计算的兴趣
分析问题1,回顾小学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从左到右,依次通过这两种算。
2.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2.1.2有理数的减法课时2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使问题转化为几 个有理数的加法.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探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再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解: (-20)+ (+3) - (-5) - (+7)
=(-20)+ (+3) + (+5) + (-7)
=[(-20) + (-7)]+[ (+3) + (+5)]
=(-27)+ (+8) =-19.
这里使用了哪 些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探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归纳 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a+b-c=a+b+ (-c).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探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算式(-20)+ (+3) + (+5) + (-7)是-20,+3,+5,-7 这四个数的和,为书写简单,可以省略算式中的括号和加号, 把它写为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利用有理数减法求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 跟踪训练 如图,若x为最大负整数,则表示13 −x的值的点落在 (C ) A.段① B.段② C.段③ D.段④
随堂练习 1.计算:
(1)1−4+3−0.5; 解:1−4+3−0.5
=−4−0.5+1+3 =−4.5+4 =−0.5.
(2)−2.4+3.5−4.6+3.5; 解: −2.4+3.5−4.6+3.5
简写这个环节,有 什么小窍门吗?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探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 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符号简写方法:
1. 一个数前面有偶数个“-”号,结果为正. 2. 一个数前面有奇数个“-”号,结果为负. 3. 0 前面无论有几个“-”号,结果都为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品编号:4862354798562348112533
学校:神兽山市国中镇代古小学*
教师:虎之名*
班级:白虎陆班*
1.3.2 有理数的减法
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
一、新课导入
1.课题导入:
观察温度计:你能从温度计看出4 ℃比-3 ℃高出多少度吗?假定某地一天的气温是-3 ℃~4 ℃,那么这天的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是多少?如何用算式表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有理数的减法.
2.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
②会熟练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
①体验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渗透转化思想.
②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
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尊重并充分理解他人的见解.
3.学习重、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其运用.
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二、分层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探究有理数减法法则.
(2)自学时间:10分钟.
(3)自学方法: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将求两个数的差,转化为求两个数的和的形式.
(4)探究提纲:
①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计算4-(-3),就是求出一个数x,使得x+(-3)=4,因为7+(-3)=4,所以x=7,即4-(-3)=7 a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4+(+3)=7 b
由a、b两式,有4-(-3)=4+(+3) c
从c式可以看出减-3相当于加(+3).
②用上面的方法计算:
0-(-3)=0+(+3) (-1)-(-3)=(-1)+(+3)(-5)-(-3)=(-5)+(+3)又按加法运算法则可得:
0+(+3)=3 (-1)+(+3)=2 (-5)+(+3)=-2
由此得到:一个数减-3等于加“+3”.若把减数“-3”换成其他负数,结果又如何?
结果同样成立
③把减数为“负数”改为“正数”,再看看情况怎样?
如计算:a.9-8=1,9+(-8)=1 b.15-7=8,15+(-7)=8
从中又有什么新发现?
减去一个正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④数-3与+3,8与-8,7与-7有什么关系?
由上面的结果,可得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数学式子表示可写成:
a-b=a+(-b).
2.自学:同学们结合探究提纲进行探究、学习.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能否会把求两个数的差的问题利用逆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来解决.
②差异指导: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点拨、指导.
(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
4.强化:有理数减法法则.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自学教材第22页例4及其后面的“思考”.
(2)自学时间:5分钟.
(3)自学要求:认真阅读例4的解题过程,体会有理数减法法则如何运用,并思考其后的问题.
(4)自学参考提纲:
①仿照例4的解法计算:
a.6-9
b.(+4)-(-7)
c.(-5)-(-8)
d.0-(-5)
e.(-2.5)-5.9
f.1.9-(-0.6)
-3 11 3 5 -8.4 2.5
②下列括号内应填上什么数?
(1)(-2)-(-5)=(-2)+(5);(2)0-(-4)=0+(4);
(3)(-6)-3=(-6)+(-3 );(4)1-(+37)=1+(-37).
③根据例4的计算结果,你能归纳出两数差的符号是什么吗?
当a>b时,a-b>0;当a<b时,a-b<0.
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是否能应用减法法则进行减法运算.
②差异指导:对个别不会运用法则准确计算的同学进行法则运用步骤指导.
(2)生助生:通过相互交流探讨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4.强化:
(1)知识要点:
①在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时,要注意两变一不变:“两变”即减号变成加号,减数的符号要改变;“不变”是指被减数不变.
②两数差的符号的确定:若a>b,则a-b>0;若a<b,则a-b<0;若a=b,则a-b=0.
(2)练习、计算:
①比2 ℃低8 ℃的温度;
②比-3 ℃低6 ℃的温度.
解:①2-8=-6 ℃;②-3-6=-9 ℃
三、评价
1.学生的自我评价(围绕三维目标):学生谈自己是如何认识减法法则的推出过程和运用法则的思考方法.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表现性评价: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点评.
(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
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学应注重让学生抓住两个问题:
一是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并通过比较分析,找到与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异同点,从而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在联系中把握新知识.
二是认识转化思想的应用,并牢牢记住从减法向加法的转化过程中,要同时进行两次符号的变化.
一、基础巩固(65分)
1.(25分)计算.
(1)(-8)-8=-16 (2)(-8)-(-8)=0 (3)8-(-8)=16 (4)8-8=0
(5)0-6=-6 (6)0-(-6)=6 (7)16-47=-31 (8)28-(-74)=102
(9)(-3.8)-(+7)=-10.8 (10)(-5.9)-(-6.1)=0.2
2.(40分)计算.
二、综合应用(20分)
3.(10分)如图,陆地上最高处是珠穆朗玛峰的峰顶,最低处位于亚洲西部名为死海的湖,两处高度相差多少?
解:两地高度相差:8844.43-(-415)=8844.43+415=9259.43m 答:两地高度相差9259.43m.
4.(10分)某地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记录如下表,哪天的温差最大?哪天的温差最小?
解:周日的温差最大,周一的温差最小.
三、拓展延伸(15分)
5.(15分)填空.
(1)16+11=27 (2)7+(-3)=4 (3)(-9)+18=9
(4)12+(-12)=0 (5)(-8)+(-7)=-15 (6)19+(-13)=6。